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围术期抗栓策略选择
起搏器植入术的抗生素应用时机类型及疗程
![起搏器植入术的抗生素应用时机类型及疗程](https://img.taocdn.com/s3/m/bd25f618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a685214.png)
术后抗生素应用时机
预防性抗生素应用时机
术后一般不需使用抗生素,但对于手术时间较长、污染风险较高、术后并发症较 多的患者,可根据需要延长使用时间,但一般不超过24小时。
控制性抗生素应用时机
应根据患者病情、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与否来综合考虑,必要时可延长使 用时间。
治疗性抗生素应用应遵循足量、足疗程的原则,确保感染得 到有效控制,防止复发。
特殊情况下的抗生素应用
特殊情况下,如起搏器植入术患者存在感染、免疫功能低 下、营养不良等情况,应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抗生 素应用方案。
特殊情况下,应加强患者教育,提高患者对抗生素应用的 认知和依从性,避免不规范用药和滥用抗生素。
目的和意义
探讨起搏器植入术抗生素应用的最佳 时机、类型及疗程,为临床实践提供 参考。
通过研究和分析,提高手术安全性, 降低术后感染风险,保障患者健康。
02 起搏器植入术பைடு நூலகம்生素应用 时机
术前抗生素应用时机
预防性抗生素应用时机
在术前0.5-2小时或麻醉诱导时首次给 药;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或出血量大于 1500ml,可于手术中再次给药。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04 起搏器植入术抗生素疗程
常规抗生素疗程
术前0.5-2小时或麻醉开始时首次给药
手术时间较短(小于2小时)且出血 量少者,也可不用预防性抗生素
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或出血量大于1500ml,手 术中可给予第二剂,总预防用药时间一般控制 在24小时以内,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小时。
特殊抗生素疗程
术前已存在细菌性心内膜炎的起搏器 植入术患者,需接受至少4-6周的抗 生素治疗
抗凝抗血小板药物围术期应用与起搏器植入术后囊袋血肿形成的关系研究
![抗凝抗血小板药物围术期应用与起搏器植入术后囊袋血肿形成的关系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bb82c2cccbff121dd368322.png)
较低 ,阿 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明显增加起搏器术后 囊袋血肿的发生 ,手术经验和恰 当的术 中操 作有助 于减 少血肿 的发
【 关键词】 心脏起搏器,人工;抗凝药;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 中图分类号】R642 【 .9 5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0 — 52 (01 2 40 — 3 07 97 2 1)1 — 16 0
u r 0 0. An l z h cd n e o mao r t n atrDe ieI ln ain i e p t nswi i h—r ko h o o i , ay 2 1 ay et e i i e c f n He t maf mai f vc mp a tt n t a e t t h g o o e o h i h i f r mb s s T s u d rt e c n i o f o t u u s f n io g ln ra t l tltd u si e p r —p o e u e p r d Re u t Amo g t e n e h o d t n o n i o su e o t a a t n i aee r g n t i rc d r e o . i c n a c u o p h e i sl s n h
p r —p o e u a e o n h n i e c fh ma o o mai n a trd vc mpa tt n M e h d e i r c d r p r d a d t e ic d n e o e tma fr t f e ie i ln ai . l i o e o to s Rer s e t ey r ve t p ci l e iw o v
回顾 20 07
年 1月-2 1 _ O0年 1月在我院植入 或更换起搏器患者的临床资料 ,在不停用抗凝或抗血 小板 药物 的情 况下,对其 中血栓 共 4 6例患者植入或更换起搏器,有 1 出现 围术期 囊袋血肿 并发 7 4例
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围手术期护理
![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围手术期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3024cdbb011ca300a6c390ef.png)
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围手术期护理发表时间:2014-03-12T13:36:57.483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36期供稿作者:沈凌雅赵菊伟王娇[导读] 心脏起搏器是一种植入于体内的电子治疗仪器,通过脉冲发生器发放由电池提供能量的电脉冲沈凌雅赵菊伟王娇(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浙江杭州 310008)【摘要】探讨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
方法:对14例行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的患者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包括术前心理护理,患者准备,手术准备;术中护理;术后加强心电监护,安置合适体位,切口护理,饮食与排便的护理;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出院指导及健康教育。
结果:14 例病人的手术均获成功,术后无并发症发生。
结论:重视术前术后护理,对患者严密观察、做好心电监护、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并及时做好心理护理和健康指导,对促进患者及早康复、提高生命质量意义重大。
【关键词】心脏起搏器围手术期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36-0319-02 心脏起搏器是一种植入于体内的电子治疗仪器,通过脉冲发生器发放由电池提供能量的电脉冲,通过导线电极的传导,刺激电极所接触的心肌,使心脏激动和收缩,从而达到治疗由于某些心律失常所致的心脏功能障碍的目的。
1958年第一台心脏起搏器植入人体以来,起搏器制造技术和工艺快速发展,功能日趋完善。
在应用起搏器成功地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挽救了成千上万患者生命的同时,起搏器也开始应用到快速性心律失常及非心电性疾病,如预防阵发性房性快速心律失常、颈动脉窦晕厥、双室同步治疗药物难治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等。
而其手术的成功不仅取决于手术者的水平,还与专科护理水平密切相关。
本文就如何做好安装永久起搏器患者的护理和保证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提高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选择本院2013年4月至2013年9月心内科植入埋藏式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患者14例,其中新安装7例;起搏器更换术7例;男7例,女7例。
心脏病人围术期管理的若干问题
![心脏病人围术期管理的若干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c2f5245c804d2b160b4ec0e4.png)
心脏病人围术期管理的若干问题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李立环一、麻醉前准备和麻醉前用药(一)冠心病理想的术前准备及麻醉前用药应使病人入手术室呈嗜睡状,无焦虑、紧张,表情淡漠,对周围漠不关心。
心率慢于70/min,血压较在病房时低5%~10%,无胸痛、胸闷等任何心血管方面的症状。
为达到上述要求,麻醉前用药除投以适量的镇静或安定药外,应参考术前心率、血压的变化情况及与心绞痛之间的关系,投入适量的β—阻滞药和(或)钙通道阻滞药。
一般情况下,劳力性心绞痛应以β—阻滞药为主,不稳定性心绞痛应给予钙通道阻滞药。
术前心率偏快者(>70/min),应加大β阻滞药的药量。
血压偏高者,可考虑增加钙通道阻滞药的用量。
心绞痛多在凌晨发作的,亦应给以钙通道阻滞药。
心绞痛发作时伴随的循环动力学变化亦应作为术前用药的参考。
心绞痛发作时伴心率增快者,应加大β阻滞药的用量;如血压升高,可增加钙通道阻滞药的用量。
如病人心功能良好,可投予较大剂量的β阻滞药和钙通道阻滞药。
不同的手术模式也应作为术前用药的参考,即在心肺转流(CPB)下完成手术还是不用心肺转流(off-pump)?如在off-pump下手术,为便于术中控制心率,可考虑加大β阻滞药的用量。
一般情况下,冠心病人对上述术前用药有较大的耐受性,尤其是左主干或3支病变、术前无心肌梗死病史者。
该类病人接受较大剂量的β阻滞药和钙通道阻滞药非常有利于安全渡过术晨和麻醉诱导前心肌缺血易发期。
但对术前心功能较差者,尤其是高度依赖交感神经张力维持心排血量者,β阻滞药和钙通道阻滞药可促发严重的心力衰竭。
因此,对心脏扩大、合并室壁瘤、左室射血分数(LVEF)低下、不能耐受心率减慢的病人,应谨慎使用β—阻滞药和钙通道阻滞药。
(二)瓣膜性心脏病除单一的主动脉瓣损害者外,需行瓣膜置换的心脏病人术前往往有心房纤颤。
严重的二尖瓣或主动脉瓣狭窄的病人,术前必须控制心室率。
在充分洋地黄准备的基础上,如心室率仍>90/min,可谨慎给予小量的β阻滞药(阿替洛尔或美托洛尔 3.125mg-6.25mg)或钙通道阻滞药(维拉怕米或地尔硫卓15mg-30mg)。
起搏器植入围手术期处理及注意事项
![起搏器植入围手术期处理及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967e0c8f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a3.png)
畅。
定期复查
按照医生建议的时间进行复查 ,了解起搏器工作状况。
起搏器参数的调试与优化
起搏器参数设置
根据患者病情和医生建议,调整 起搏器参数,确保其正常工作。
起搏器功能测试
定期对起搏器进行功能测试,确 保其各项功能正常。
参数优化
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和医生建议, 对起搏器参数进行优化,提高治
注意皮肤清洁
保持植入部位的皮肤清洁,避免感染。
避免接触高磁场环境
如核磁共振、磁悬浮等高磁场环境,可能会 对起搏器造成干扰或损伤。
穿着宽松衣物
穿着宽松、柔软的衣物,避免对起搏器造成 压迫。
起搏器植入后的定期检查
定期随访
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进行起搏器随 访,检查起搏器的功能和位置。
监测症状
留意自己是否有头晕、乏力、心悸等 症状,及时向医生反映。
起搏器植入围手术期 处理及注意事项
目录
• 引言 • 术前准备 • 手术过程 • 术后处理 • 注意事项
01
引言
起搏器植入的背景和重要性
01
起搏器植入是一种治疗心律失常 的有效方法,尤其对于严重心动 过缓、心脏传导阻滞等心脏疾病 。
02
起搏器植入能够改善患者的生活 质量,减轻症状,降低并发症风 险,提高生存率。
自我监测
学会自我监测脉搏,发现异常及时就 医。
保持与医生的沟通
如有任何关于起搏器的疑问或不适, 及时与医生沟通。
起搏器植入后的心理调适与应对
接受事实
积极应对
接受起搏器植入的事实,了解起搏器的作 用和必要性。
面对起搏器植入后的生活和工作变化,积 极调整心态和应对方式。
中国普通外科围手术期血栓预防与管理指南
![中国普通外科围手术期血栓预防与管理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8ee0eabbf705cc1755270970.png)
高风险(Caprini≥5)
伴高出血 使用 IPC,直至出血风险消失可启用药
风险
物预防
高风险(Caprini≥5)但对低分子肝 不伴高出 磺达肝癸钠,小剂量阿司匹林,建议同
素、普通肝素禁忌的患者
血风险 时使用机械预防措施,如 IPC
高风险(Caprini≥5)的腹盆腔肿瘤手 不伴高出 延长低分子肝素预防(4 周)
表 1 血栓危险因素评估
下列每项 1 分
年龄 41~60 岁
急性心肌梗死
下肢肿胀
充血性心力衰竭(<1 个月)
静脉曲张
需卧床休息的内科疾病
体重指数>25 kg/m2 炎症性肠病病史
严重肺部疾病(包括肺炎)(<1 个月) 口服避孕药或激素替代疗法 妊娠或产后状态(<1 个月) 不明原因死胎、反复流产(≥3 次)、因 脓毒血症或胎儿生长停滞造成早产
目前尚无新型口服抗凝药物用于普通外科患者的证据。 根据普通外科不同类型手术特点,VTE 预防建议如下:(1)肝脏外科手术:除伴有出血 性疾病或明显正在出血的患者外,肝脏切除患者应在充分评估出血风险的基础上,考虑应用 VTE 药物预防措施。(2)甲状腺切除术:不建议常规使用抗凝药物预防。 三、预防禁忌 (一)机械预防禁忌 1.弹力袜: (1)腿部局部情况异常(如皮炎、坏疽、近期接受皮肤移植手术);(2)下肢血管严重的动 脉硬化或其他缺血性血管病;(3)腿部严重畸形;(4)患肢大的开放或引流伤口;(5)心力衰竭; (6)安装心脏起搏器;(7)肺水肿;(8)腿部严重水肿。 2.IPC: 下肢深静脉血栓症、血栓(性)静脉炎或肺栓塞,其他禁忌同弹力袜。 (二)药物预防禁忌 1.肝素类药物: 活动性出血、活动性消化道溃疡、凝血功能障碍、恶性高血压、细菌性心内膜炎、严重 肝肾功能损害、既往有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heparin-induced thrombocytopenia,HIT)及 对肝素过敏者。 2.磺达肝癸钠:
起搏器植入术的抗生素应用-时机、类型及疗程
![起搏器植入术的抗生素应用-时机、类型及疗程](https://img.taocdn.com/s3/m/4bfed38e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08.png)
常规疗程
术前0.5-2小时或麻醉开始时首次给药;
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或失血量大于 1500ml,可遵医嘱于手术中可给予第 二剂,总预防用药时间一般不超过24
小时,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小时;
手术时间较短(小于2小时)且手术过 程顺利,失血量少,可以不预防使用抗
生素。
特殊情况下的疗程调整
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同时行其他手术(如白内障手 术、顺产接生等)者,应根据手术时间长短及是否为 污染手术而决定抗生素预防用药时间;
程,以减少术后感染的风险。
探讨不同抗生素对起搏器植入术 后感染的预防效果,为临床用药
提供更多依据。
加强国际合作,推动相关研究的 深入开展,提高起搏器植入术的
安全性和有效性。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糖尿病患者术前已经存在感染者,抗生素预防用药时 间应延长,同时根据细菌培养结果调整抗生素;
需在术前几天停用非甾体类消炎药(NSAIDs)和抗凝 药,减少发生出血和感染并发症的风险。
预防性抗生素应用疗程
术前已经存在感染者,如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牙周脓肿等,应在感染控制后进行 手术,并适当延长抗生素预防用药时间;
头孢唑林 头孢拉定
头孢氨苄
第二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
头孢呋辛 头孢克洛
头孢丙烯
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
头孢曲松 头孢噻肟 头孢哌酮舒巴坦钠
其他抗生素类型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如阿奇霉素、罗红霉素等。
氟喹抑制剂
如克拉维酸钾、舒巴坦钠等。
04 起搏器植入术抗生素应用 疗程
起搏器植入术的抗生素应用-时机 、类型及疗程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起搏器植入术抗生素应用时机 • 起搏器植入术抗生素应用类型 • 起搏器植入术抗生素应用疗程 • 总结与展望
干货!围手术期抗凝及抗血小板治疗管理策略新青年麻醉论坛
![干货!围手术期抗凝及抗血小板治疗管理策略新青年麻醉论坛](https://img.taocdn.com/s3/m/9ae499e7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ccce77b.png)
干货!围手术期抗凝及抗血小板治疗管理策略新青年麻醉论坛随着我国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上升,越来越多的病人在接受外科手术时,同时在使用各种类型的抗凝和(或)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华法林、肝素等。
药物导致的凝血功能障碍是手术安全的主要威胁之一。
对于择期手术者,可在凝血功能障碍得到纠正后再行手术;但对于急诊手术,则需要通过应急处理,尽可能改善凝血功能,减少手术中的出血。
术前应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和查体如是否有出血、易发淤斑、黏膜出血、血尿、鼻衄等;值得注意的是一定要询问是否正在服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格瑞洛、华法林等药物。
1.急诊手术的紧急处理(1)术前应常规检查凝血功能,一般INR(2)术前口服氯吡格雷等药物的病人,若需急诊手术或发生大量出血,可以给予输注单采血小板或其他止血药物(如抗纤溶药物、重组凝血因子)。
(3)对于术前口服华法林等药物的病人,若需急诊手术,而INR 明显延长,可以给予输注新鲜冰冻血浆(5~8 mL/kg)或凝血酶原复合物(因子Ⅱ、Ⅶ、Ⅸ和Ⅹ浓缩物,或因子Ⅱ、Ⅸ和因子Ⅹ浓缩物及因子Ⅶ浓缩物)(50 U/kg)。
(4)对于联合服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替格瑞洛等抗血小板药物的病人,可测定血小板动态功能(血栓弹力图)、静态功能(血小板聚集)。
但是,需要强调的是,检验结果仅供临床参考,而不作为手术决策依据。
(5)外科医师术前应仔细询问病史和查体,以了解病人血小板和凝血功能,如刷牙是否有出血,皮下有无淤斑,术前抽血后压迫是否较易止血等。
(6)对于特殊病人,在抗血小板治疗不可长期停药的情况下,建议优先使用替罗非班,起效快,给药后5 min 对血小板抑制作用可达到96%;其半衰期短,仅2 h。
停药2~4 h后血小板功能即可恢复至基础值的89%,出血时间恢复正常。
使用方法是将50 mg 替罗非班溶于0.9%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100 mL,初始30 min 负荷剂量0.4μg/(kg·min),以1μg/(kg·min)的速率维持滴注。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围术期护理PPT课件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围术期护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4b37e5c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1288a57.png)
若术后出现感染症状,应及时使用抗 生素进行治疗,同时对伤口进行定期 换药和清洗。
出血的预防与处理
出血的预防
在手术过程中,应仔细止血,避免血管损伤;术后适当加压包扎伤口,减少出 血风险。
出血的处理
若术后出现出血症状,应及时重新加压包扎,必要时可使用止血药物进行治疗。
其他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对未来护理工作的展望
护理技术发展
个性化护理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未来护理工作将更 加注重技术应用和创新,如远程监测、智 能护理等。
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和需求,制定个性化 的护理计划,提高护理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
团队合作
健康教育
加强医护人员之间的协作与沟通,形成多 学科团队,提高护理质量和效率。
加强患者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 和康复能力,促进患者主动参与护理过程 。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围术 期护理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引言 •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概述 • 围术期护理 • 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 案例分享与讨论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主题介绍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
介绍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基本概 念、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围术期护理
阐述围术期护理在心脏起搏器植 入术中的重要性,以及相关的护 理措施和注意事项。
THANKS
起搏器的电脉冲频率可根据需要进行 调整,以适应不同患者的心率需求。
起搏器通常由脉冲发生器和导线和电 极组成,脉冲发生器产生电脉冲,通 过导线传送到电极,电极将电脉冲传 到心肌,使心脏搏动。
心脏起搏器植入手术过程
手术前准备
对患者进行全面检查,确定起搏 器型号和植入位置,准备手术器
械和起搏器。
PCI围手术期辅助抗栓治疗
![PCI围手术期辅助抗栓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67f9ab51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ac.png)
辅助抗栓治疗有助于保持冠状动脉的通畅,减少 再次介入治疗的需求,降低患者的医疗负担。
03 提高患者预后
通过有效的抗栓治疗,改善患者的预后,降低长 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 存率。
PCI围手术期辅助抗栓治疗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回顾
PCI围手术期辅助抗栓治疗的历史可追溯至上世纪90年代初,随着PCI技术的不断发展, 抗栓治疗也不断完善和进步。
临床试验
大量临床试验证实,PCI围手术期 辅助抗栓治疗可以有效降低血栓 形成的风险,减少心肌梗死和缺 血事件的发生率。
指南推荐
权威心血管疾病指南均推荐在PCI 围手术期使用抗栓治疗,并根据 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抗栓 药物和方案。
PCI围手术期辅助抗栓治疗的并发症与风险
01 出血风险
抗栓治疗会增加出血的风险,尤其是消化道出血 、颅内出血等严重出血事件。
PCI围手术期辅助抗 栓治疗
目录
• PCI围手术期辅助抗栓治疗概述 • PCI围手术期辅助抗栓治疗的方法与
策略 • PCI围手术期辅助抗栓治疗的临床应
用
目录
• PCI围手术期辅助抗栓治疗的未来展 望
• PCI围手术期辅助抗栓治疗的实际案 例分析
PCI围手术期辅助抗栓治疗
01
概述
定义与重要性
定义
PCI围手术期辅助抗栓治疗
02
的方法与策略
药物治疗
01
阿司匹林
作为经典的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在PCI围手术期中起到关键作用,
可以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形成。
02 03
氯吡格雷、替格瑞洛
属于ADP受体拮抗剂,通过抑制血小板上的ADP受体,达到抑制血小板 活化的目的,与阿司匹林联合使用可显著降低PCI术后血栓事件的发生 率。
腹部手术临时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的围术期护理
![腹部手术临时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的围术期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01147b00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4d.png)
腹部手术临时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的围术期护理叶津;吴曙霞;徐丹;饶爱华【摘要】总结18例腹部手术临时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术前完善各项检查,做好临时心脏起搏器植入和专科疾病手术准备;术后正确安置患者体位,做好临时心脏起搏器起搏功能监测及护理,预防起搏器相关并发症,加强心律失常观察与护理,做好专科疾病手术的护理.15例于手术完成后24 h内取出临时心脏起搏器,3例于术后60~96 h取出临时心脏起搏器;18例患者腹部手术后7~15 d康复出院.【期刊名称】《护理与康复》【年(卷),期】2014(013)006【总页数】3页(P545-547)【关键词】腹部手术;临时心脏起搏器;护理【作者】叶津;吴曙霞;徐丹;饶爱华【作者单位】丽水市中心医院,浙江丽水323000;丽水市中心医院,浙江丽水323000;丽水市中心医院,浙江丽水323000;丽水市中心医院,浙江丽水32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3.6随着人工心脏起搏治疗技术的发展,人工心脏起搏器的使用扩大了外科手术的适应证,使许多患有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的外科患者获得了及时的手术治疗。
围手术期临时心脏起搏器的植入,可以预防和治疗术中、术后缓慢型心律失常及心力衰竭,为心脏病患者的麻醉、手术及术后提供安全可靠的保证。
2008年4月至2012年12月,本院普外科对18例心律失常患者在临时心脏起搏器植入后行腹部手术,现将围术期护理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18 例,男13例,女5例;年龄57~78岁,平均65.5岁;病态窦房结综合征8例,Ⅱ度房室传导阻滞伴右束支传导阻滞2例,窦性心动过缓8例,符合心律失常诊断标准[1],平均心率50次/min;合并糖尿病2例、高血压病6例。
17例患者为择期手术,其中胃癌根治术7例、结直肠癌根治术5例、胆石症手术4例、胰十二指肠手术1例,急诊腹股沟嵌顿疝手术1例;腹腔镜手术8例。
术前0.5~1 h为患者植入临时心脏起搏器,其中16例经右颈内静脉入路、2例经股静脉入路。
心脏病围手术期的处理策略
![心脏病围手术期的处理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a0519b6f27d3240c8447ef2a.png)
压, 除急诊手术外 , 一般要延期, 用降压药治疗, 使血压控制 良好 , 受损器官功能稳定; 对继发性高血压, 择期手术必须延
期, 需明确高血压病 因。
22 冠 心 病 .
应从小剂量开始, 监测地高辛浓度, 掌挥最佳维持量。 使用利
21 高血压病 .
对轻 中度原发性高血压 , 无靶器官功能 损害 者手术较安 全 ; 张压 >10 m , 定程度靶 器官功能 损害 者 , 对舒 m Hg有一 1
术 前应 口服 有效降压药 , 使血压得 到控制 ; 对严 重恶性高血
慢性J 力衰竭是手术中的主要危险 , 心衰程度与手术死
心脏病患者施 、 脏手术及非, 手术时 , 赃 由于心功能 不全 , 血压未得到 有效 控制 , 心律失常未及时纠正及手术 方 式的选择等等 , 常给心内科介入治疗及外 科手术治疗带来很 大 困难 , 为使患 者顺利渡过手术期 、 恢复期及术后愉 快的生 活、 工作 、 需认真做好围手术期 的各项处理。
维普资讯
◎ 中 社臣 271 第3第、 ca mM. 7l.3 国 压 0年0 1 3期h me2 .1。4 0 月 卷 4 io d0v 3. no 00 N 、
文章 编 号 : 7 1 7 ( 0 7 0 .4 0 6 — 2 1 0 — 3 2 0 ) 30 — 0 9 0 0 8
量试验。 对合并有呼吸道或泌尿道感染者, 应做痰或尿培养。
32 控 制 血 压 .
不能片面追求降压效果 , 证重要脏器的灌注 。 要保 一般 主张 长期 高 血压 病人宜 将血 压 控制 在 10 0m d g以 7 /10 n- I 下 。 年收缩期高血压 , 老 收缩压保持在 10 n- 左右即可 。 6m d g I 主张选用长效降压制剂 , 以保证围手术期 的血压稳 定。 有关 术前停用降压药 的问题 , 目前比较一致 的看 法是 : 除单胺氧 化酶抑制剂外所有降压药都可继续应用到手术前 当天 。 应注 意 B受体阻滞剂和可乐定不可突然停药 ,术后能 很快 口服 的, 至麻 醉前 , 后继续服 , 用 术 术后不能很快 口 的 , 前应 服 术 减量 。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 , 术前 2 周停用 。 —3 继发性高血压 者, 应注意纠正低血钾 , 抑制儿茶酚胺的产生等等处理 。
围手术期VTE预防要求和抗栓治疗
![围手术期VTE预防要求和抗栓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86900f9426fff705cc170af2.png)
骨科手术患者的VTE预防
骨科患者的VTE预防
• THA(Total Hip Arthroplasty)或TKA(Total Knee Arthroplasty) 的患者, 无论其治疗时间,也无论是否联合应用气压治疗,推荐LMWH 优于磺达肝癸钠、低剂量UFH(普通肝素)、阿哌沙班、达比加群与利 伐沙班(2B) , 也优于华法林和阿司匹林(2C)。
• 髋部骨折手术(HFS)的患者,推荐给予以下预防措施至少10-14天: – 低分子肝素,磺达肝癸钠,低剂量普通肝素 – 调整剂量的华法林 – 阿司匹林(以上均为1 B推荐) – 气压治疗(1 C)
非骨科手术患者的VTE预防
VTE 风险分级
极低危
低危
血栓栓塞 ( TE )危险度分层:房颤患者
高危
• *CHADS2评分 5-6 • 3个月内中风或TIA发作 •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 中危 • CHADS2评分 3-4 低危 • CHADS2评分 0-2 且没有中风史或TIA发作史
* CHADS2评分 :充血性心力衰竭,高血压,年龄≥75,糖尿病,既往中风或TIA病史(除最后一项为2分,余
骨科患者的VTE预防
• 骨科大手术患者出院后,推荐血栓预防时间可延长至35天。(2 B)
• 骨科大手术患者,住院期间推荐使用抗凝药物与气压治疗联合预防 VTE。(2 C)
• 如果骨科大手术患者的出血风险升高,推荐使用间断充气加压装置 预防或不予预防。(2 C)
骨科患者的VTE预防
• 全髋(THA)或全膝关节置换术(TKA)的患者,推荐给予以下预防 措施至少10-14天: – 低分子肝素,磺达肝癸钠,低剂量普通肝素 – 利伐沙班,阿哌沙班,达比加群 – 调整剂量的华法林 – 阿司匹林(以上均为1 B推荐) – 气压治疗(1 C)
围手术期抗栓治疗管理
![围手术期抗栓治疗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d8a0394c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021ca62.png)
(5)低分子肝素(LMWH)
常用抗凝药物的作用机制
内源性凝血途径
Ⅻa
华法林 Warfarin
外源性凝血途径
Ⅶa 组织因子
Ⅺa
肝素类
阿哌沙班 Apixaban 依度沙班 Edoxaban
抗凝血酶Ⅲ
利伐沙班 Rivaroxaban
达比加群 Dabigatran
Ⅸa
Ⅹa Ⅱa
磺达肝癸钠 抗凝血酶Ⅲ
PTE临床表现
表现多样(症状轻重不一),无特异性 呼吸困难:最常见,活动后明显。 胸痛:胸膜炎性胸痛、 心绞痛样疼痛 咳嗽 咯血:提示肺梗死(和充血性肺不张) 心悸 晕厥:常见于急性大面积PTE和次大面积PTE 烦躁不安、惊恐、濒死感 ※三联征:呼吸困难、胸痛、咯血
∆ 欲防PTE,必防DVT
肺栓 塞
低危
CHADs评分:0-2分(以前无中风或TIA )
CHADS2 评分:充血性心力衰竭、高血压、年龄 大于75、糖尿病各1分;中风或TIA病史2分。
——2018ACS指南:抗栓药物围术期管理
静脉血栓栓塞血栓栓塞风险分级
高危
最近VTE(3月内)严重的血栓形成倾向(蛋白C,蛋白S,抗纤 维蛋白酶缺乏症,抗磷脂抗体或多种酶缺陷)
• 维生素K;
5天
• 4-factor PCC ;
• FFP
• 血液透析;
24-48小时
• Idarucizumab;
• 4-factor PCC
注:仅适用于肾功能正常的患者(CrCl> 50 mL / min) VTE:静脉血栓栓塞; DVT:深静脉血栓形成; PE:肺栓塞; MI:心肌梗塞;TIA: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CVA:脑血管意外;PCC:凝血酶原复合物浓缩物;FFP:新鲜冷冻血浆;ADP:二磷酸腺苷
pci围手术期的用药治疗_何争
![pci围手术期的用药治疗_何争](https://img.taocdn.com/s3/m/2d4db425bb4cf7ec4bfed065.png)
抗血小板药物
16
抗血小板药物作用部位
胶原,凝血酶,ADP
剪切应力
P2Y1 P2Y12
R
ADP
AA
Activation
Aspirin
TXA2 TP-R
GPIIb/IIIa
Clopidogrel 纤维蛋白结合血小板聚集
Abciximab,Fibanes
17
皮肌炎图片——皮肌炎的症状表现
皮肌炎是一种引起皮肤、肌肉、 心、肺、肾等多脏器严重损害的, 全身性疾病,而且不少患者同时 伴有恶性肿瘤。它的1症状表现如 下:
操作时间超过1 h者,需追加1000~2000IU 必要时:I.C硝酸甘油100ug ~200ug,或舌下
含服硝酸甘油0.3mg或V.D硝酸甘油1~2mg 甚至:吗啡2.5mg~5mg,I.H
7
抗缓慢或快速型心律失常措施 血栓形成时可用GPIIb/IIIa受体拮抗剂I.V+ VD,
或用血栓抽吸装置或溶栓药物I.C 出现无复流时,使用硝普钠100ug~200 ug,
▪ 第一个GPIIb/IIIa受体抑制剂是可静脉给药的
单克隆抗体—阿昔单抗(Abciximab)
▪ 临床常用的GPIIIb/IIIa受体拮抗剂还有
Eptifibatide(Integrilin)和Tirofiban (替罗非班)
▪ 许多新型GPIIb/IIIa受体拮抗剂不断问世,如
Lamifiban,Xemilafiban和Orbofiban等
26
纤维蛋白溶解药物
27
纤维蛋白溶解药物
▪ 只有STEMI患者才需要进行溶栓治疗 ▪ 临床上广泛应用于AMI、缺血性卒中及动静
脉系统血栓形成的治疗。
围手术期抗凝治疗指南
![围手术期抗凝治疗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0cdba89b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3a.png)
围手术期抗凝治疗指南在围手术期抗凝治疗指南中,针对术前抗凝治疗、术中抗凝治疗和术后抗凝治疗等不同阶段,会有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术前抗凝治疗主要包括术前5到7天的抗凝准备工作。
对于患有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风险的患者,会建议在术前进行抗凝治疗。
抗凝治疗的方式可以是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或二者联合治疗。
药物治疗方面,可以采用华法林、低分子肝素等药物,并结合个体化评估的结果进行剂量的调整。
而物理治疗则主要是通过穿着弹力袜或使用机械方法(如带充气式外袖和应用梯形压力外套等)来增加下肢的血液流动。
术中抗凝治疗则是指手术过程中的抗凝措施。
在手术过程中,需要根据手术的性质以及患者的疾病情况来决定是否进行抗凝治疗,以及具体的抗凝方式。
一般情况下,术中会使用肝素类药物进行抗凝治疗,如低分子肝素或普通肝素。
具体的剂量和使用的时机会根据患者的年龄、疾病情况、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风险等因素进行调整。
此外,还需要注意术中的监测,包括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血小板数量等指标的监测。
术后抗凝治疗是指手术结束后的抗凝措施。
在术后,可以继续使用肝素类药物进行抗凝治疗。
此时,剂量和使用时机的选择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
在长时间卧床不动的情况下,可以考虑使用低分子肝素进行持续静脉滴注。
然而,对于低危患者或小手术后的低危患者,抗凝治疗的必要性仍存在争议。
在术后抗凝治疗中,还需要注意出血的风险,并在必要时进行出血治疗。
此外,在围手术期抗凝治疗指南中,还提到了一些特殊情况下的抗凝治疗。
比如,对于骨盆骨折、颈动脉内膜剥离术等高出血风险手术,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决定是否进行抗凝治疗。
对于患有机械瓣膜的患者,需要进行口服抗凝治疗,并在手术前根据特定的方案进行馏出治疗。
对于一些特殊的心脏疾病,如非瓣膜性心脏病引起的心脏栓塞等,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是否进行抗凝治疗。
总之,在围手术期抗凝治疗指南中,会根据手术前、术中和术后的不同阶段以及特定患者群体的情况,给出相应的抗凝治疗建议和措施。
起搏器相关血栓的抗凝治疗
![起搏器相关血栓的抗凝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e90dda39bceb19e8b9f6ba9e.png)
起搏器相关血栓的抗凝治疗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患者需要接受心脏植入装置的治疗。
最新调查显示,每年约有125万例心脏起搏器和41万例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的患者,其中14~35%的患者因具有中高危血栓栓塞风险(≥5%/年)需要长期接受抗凝或抗血小板治疗。
对于这些患者的CIEDs围手术期出血及血栓栓塞风险的评估,尤其是抗凝策略的选择对于临床医生仍然是一个难点,也成为近年研究的热点。
现对CIEDs围手术期维生素K拮抗剂、新型口服抗凝药、抗血小板药物的停止、重新启动以及药物过量逆转进行阐述。
1、维生素K拮抗剂的抗凝管理在非瓣膜房颤CHA2DS2-VASc评分≥3分的中高危血栓栓塞患者,既往指南推荐在CIEDs围手术期采用停用抗凝药物,采用普通肝素或低分子肝素桥接抗凝(heparin bridge strategy,HBS)。
但近来越来越多临床研究表明囊袋血肿风险的增加与HBS有明显相关性。
此外,囊袋血肿可能会延长抗凝时间,显著增加住院时间和费用有的甚至需要再次手术。
最重要的是,囊袋血肿的形成和之后设备装置的感染有关联。
在2015年EHRA立场文件:接受心脏电生理手术患者的抗血栓治疗中指出,对于高血栓栓塞风险的非瓣膜房颤患者等可继续使用VKA或术前3-4天停用VKA,但以上均无需给予普通肝素或低分子肝素桥接治疗。
术后抗凝增加大出血风险,因此华法林常在术后当夜或第二日启用,因为其抗凝血活性在口服24-72小时起效。
华法林出血是其最常见并发症,与INR值相关。
出血风险与年龄、既往出血史和特殊合并症有关,当出现INR值异常升高,甚至伴有皮肤、黏膜、颅内出血时,华法林的逆转策略也显得尤为重要(表1、2)。
2、新型口服抗凝药的抗凝管理对于NOACs治疗的患者,与传统华法林相比,围手术期NOACs 使用可以显著简化其抗凝策略。
但对此类药物围手术期使用的出血与血栓风险尚未明确,目前已知数据有限。
最近的研究结果表明CIEDs术前48小时停用利伐沙班/阿哌沙班(和依据肾小球滤过率调整停用时间的达比加群酯)与口服NOACs直至手术当日晨起相比,其出血和血栓栓塞风险相当。
心脏起搏器植入围术期舒适护理的研究进展
![心脏起搏器植入围术期舒适护理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051b2e731711cc7931b71612.png)
握健康知识 , 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 保
[ 考 文 献] 参
[4 陶 丽丽 . 、 度 卵巢 过 度 刺 激 征 临 床 观 察 及 护理 [] 解 放 军 护 1] 中 重 J.
理 杂 志 ,0 3 2 () 5 —8 2 0 ,0 5 :75 .
口 、 口处有 大 量 渗 液 渗 出 , 时 更 换 无 菌 敷 料 , 仔 细 观 察 切 随 并 切 口处 渗 出液 的 颜 色及 量 。会 阴 水肿 处 给 予 5 %硫 酸镁 湿 热 O
敷。
E] 筑 琴 , 衡 英 , 6缪 徐 曹
珏. 卵巢 过 度 刺 激 综 合 征 的 护 理 [ ] 护 士 进 J.
6 健 康 教 育
[] 盈 璐 , 莉 华 , 春 芝 . 外 受 精 和 胚 胎 移 植 术 后 合 并 重 度 9万 余 薛 体
OHS S伴 早 期 妊 娠 的 观 察 及 护 理 l 7例 [ ] 中 国 实 用 护 理 杂 志 , J.
2 0 2l 4) 3 - sp w h l Ⅲ , k s ea .Th vr nh p rt l- 1] oe hG, ea 1 n Nio l 1 F, eo ai y esi a a mu t nsn rmeJ . et tr ,0 0 7 ( ) 8 38 6 i yd o [] F riSei 2 0 ,3 5 :8—9 . o l l
[o 杨 燕 生 . 巢 过 度 刺 激 综 合 征 [ ] 实 用 妇 产 科 杂 志.19 , 3 i] 卵 J, 9 7 l
( ): 3 . 3 1 3
研究[ 1 明 通 过 医 护 人 员 系 统 地 对 患 者 进 行 治 疗 及 健 证 康 教 育 , 者对 疾病 的 知 识 有 所 了解 , 惧 或 焦 虑 逐 渐 减 轻 , 患 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围术期抗栓策略选择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心脏起搏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患者需要接受心脏起搏器植入治疗,其中一部分中高危血栓风险患者,需要长期接受抗凝或抗血小板治疗。
对于这些患者在围手术期如何平衡出血及血栓栓塞风险,对于临床医生仍然是一个难点。
下面就目前心脏起搏器植入围术期抗栓策略做一简要阐述。
1.围术期患者出血和栓塞风险评估
心脏起搏器植入围手术期出血并发症主要为囊袋血肿,其发生率总体在5%左右[1]。
囊袋血肿虽不直接威胁生命,但可导致局部疼痛、住院日增加、感染概率增加。
某些情况下还需行血肿清除术或囊袋修复二次手术,给患者带来经济负担和身心痛苦。
为避免出血性并发症,围手术期临床医师常盲目中断服用抗栓药物。
虽然停药期间出血事件发生概率较小,但后果常严重,尤其华法林停药后可出现暂时性高凝状态从而增加血栓栓塞风险。
因此,权衡患者出血及血栓栓塞风险至关重要。
2. 临床常用抗栓药物的管理策略
1)维生素K拮抗剂的抗凝管理
华法林:多少年来已成为主要的口服抗凝药物。
众多一、二级抗凝预防试验结果表明,华法林能大大降低血栓栓塞风险,这些临床研究中采用的目标国际正常化比值(I N R ) 多数在2 .0 ~ 3 .0 之间。
华法林出血是其最常见并发症,除与INR值相关外,还与年龄、既往出血史和特殊合并症有关。
在非瓣膜房颤患者CHA2DS2-VASc评分≥3分的中高危血栓栓塞患者,既往指南推荐在起搏器植入围手术期采用停用抗凝药物,采用普通肝素或低分子肝素桥接抗凝(heparin bridge strategy,HBS)。
但近来越来越多临床研究表明囊袋血肿风险的增加与HBS有明显相关性[2]。
Birnie等研究显示:将需要植入心脏起搏器的长期抗栓治疗患者,分为不中断华法林组和HBS组,其发生囊袋出血的概率分别为3.5%和16.0%,P<0.001[3]。
因而,与HBS组相比,不中断华法林组能够显著降低CIED植入术后囊袋出血的风险,而血栓栓塞的几率极小。
许多瓣膜置换术后和房颤长期使用抗凝治疗的患者需要接受心脏起搏器手术,但由于担心围手术期出血,尤其囊袋出血,手术通常推迟到INR降到接近正常的水平,这会增加患者血栓栓塞的风险。
因此,对于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前抗凝治疗的患者,不停用华法林可以显著减少因中断抗凝治疗带来的血栓栓塞风险[4],华法林常在术后当夜或第二日启用,因为其抗凝血活性在口服24-72小时起效。
2)新型口服抗凝药(novel oral anticoagu- lants,NOAC) 的抗凝管理
对于NOAC治疗的患者,与传统华法林相比,围手术期NOAC使用可以显著简化抗凝策略。
但对NOAC药物围手术期使用的出血与血栓风险尚未明确,目前已知证据有限。
最近的研究结果表明起搏器植入术前48小时停用利伐沙班/阿哌沙班与口服NOAC直至手术当日晨起相比,其出血和血栓栓塞风险相当。
且服用NOAC的患者均无需在围手术期采用肝素桥接[5]-[6]。
术后≥24-48小时即可重启抗凝,但具体NOAC重新启动时间因具体临床情况及囊袋血肿风险相关,应视个体化而定。
3)抗血小板药物(单联、双联)的抗栓管理
血小板药物主要通过抑制花生四烯酸代谢,增加血小板内cAMP浓度等机制抑制血小板黏附、聚集和分泌功能。
主要包括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血小板GP II b/ III a 受体阻断药(阿昔单抗),停用8 ~ 24 h后血小板功能一般恢复正常。
目前临床试验显示,起搏器植入围手术期单独应用阿司匹林不增加囊袋出血的风险,而应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或抗凝+抗血小板治疗则使囊袋出血风险增加[7],说明心脏搏器植入围手术期应慎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
美国Johns Hopkins[8]医院电生理中心提出,对于心
血管事件一级预防患者,可直接停用抗血小板治疗5-7天,如果是二级预防,则根据危险评估分为高危和低危患者,高危患者继续抗血小板治疗,低危患者停用5-7天。
如果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小于AHA指南[9]推荐的治疗时间,则围术期继续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并告知患者出血风险增加。
如果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时间已到推荐时间,可停用氯吡格雷5-7天继续使用阿斯匹林治疗。
总之,在CIED围手术期抗栓治疗中,不中断华法林、单联抗血小板抗栓方案,能有效降低囊袋出血风险,而不增加血栓栓塞发生率,已得到国内外同行的公认。
相较而言,HBS及双联抗血小板方案则会显著增加囊袋血肿等出血并发症的发生,增加医患痛苦及医疗负担。
在心脏植入或更换过程中,根据病人具体情况,评价其出血与血栓栓塞风险,恰当的抗凝或抗血小板治疗策略的应用对于减少手术并发症、手术风险,从而减少手术费用是至关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