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前景理论(现代金融经济学-陆家骝)

合集下载

金融市场学_14_现代金融市场理论的发展

金融市场学_14_现代金融市场理论的发展
罗斯 (Ross, 1976) 于1976年提出了套利定价模 型 (APT)。APT在更广泛的意义上建立了证券 收益与宏观经济中其他因素的联系。
CAPM和APT标志着现代金融市场理论走向成 熟。
二、有效市场理论
效率市场假说 (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 EMH) 是金融市场理论的一个重要部分,它主要研究 信息对证券价格的影响。
(二)行为金融学Biblioteka 研究方法实验室研究划分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的新视角
(三)行为金融学的发展趋势
行为金融学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是,将现行的 理论模型合并为一个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并 能够获得实践的检验。
一些学者们开始意识到把行为金融理论与现代 金融理论完全对立起来是没有意义的,应该将 两者结合起来。这是行为金融理论的另一个重 要的发展方向。
,则:
pt Et (mt xt1)
该式是资产定价理论中最基础也是最关键的公 式,许多更为复杂的定价公式都是在这个公式 的基础上进行修正。
二、随机贴现因子模型的发展
过去20年,基于随机贴现因子的资产定价理论 主要有三方面的发展:
➢ 资产定价的理论与实证分析已经确立了一个比 较成熟的框架,并且能够对一些前人无法做出 解释的“谜团”或“典型例子”进行解释。
1951年,伯勒尔 (Burrel, 1951) 发表“投资战略 实验方法的可能性研究”,首次用行为心理学 来解释金融市场现象,标志着行为金融理论萌 芽的产生。
1972年,斯洛维奇 (Slovic, 1972) 发表论文“人 类判断的心理学研究对投资决策的意义”,从 而为行为金融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根据行为金融学家泰勒 (Thaler) 的观点,包括 行为金融学在内的金融学研究将会出现下述趋 势:

简述前景理论

简述前景理论

前景理论前景理论(Prospect Theory)金融学的四大研究成果,即前景理论(或视野理论)(Prospect Theory)、后悔理论(Regret Theory)、过度反应理论(Overreaction Theory)及过度自信理论(Over confidence Theory)。

目录[隐藏]∙ 1 前景理论概述∙ 2 前景理论的产生∙ 3 前景理论的基本内容[1]∙ 4 前景理论二定律∙ 5 前景理论对营销的启示∙ 6 前景理论的缺陷∙7 前景理论的实例∙8 参考文献[编辑]前景理论很多学者研究风险以及不确定性条件下的决策,提出的模型非常多,其中最常用的被接受的理性选择模型是Von Neumann和Morgenstern(1953)发展的财富预期效用理论。

该理论提供了数学化的公理,是一个标准化的模型(解决了当人们面对风险选择时他们应该怎样行动的问题),应用起来比较方便。

但是在最近的几十年,该理论遇到了很多问题,它不能解释众多的异象,它的几个基础性的公理被实验数据所违背,这些问题也刺激了其它的一些试图解释风险或者不确定性条件下个人行为的理论的发展。

前景理论(Prospect Theory)就是其中比较优秀的一个。

前景理论认为人们通常不是从财富的角度考虑问题,而是从输赢的角度考虑,关心收益和损失的多少。

[编辑]前景理论的产生前景理论(PT)首先由国外学者Kahneman和阿莫斯·特沃斯基(Amos Tversky)(1979)(用KT代表两个作者)明确的提出,他们认为个人在风险情形下的选择所展示出的特性和VonNeumann—Morgenstem的效用理论的基本原理是不相符的。

一是他们发现和确定性的结果相比个人会低估概率性结果,他们称之为确定性效应(Certainty Effect)。

KT还指出确定性效应导致了当选择中包含确定性收益时的风险厌恶以及当选择中包含确定性损失的风险寻求。

前景理论与投资者决策行为研究

前景理论与投资者决策行为研究

前景理论与投资者决策行为研究在金融市场中,投资者的决策行为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研究领域。

为了更好地理解投资者的决策行为,学者们提出了前景理论,该理论对投资者的决策行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前景理论是由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和阿莫斯·特沃斯基于1979年提出的。

该理论认为,人们的决策行为受到风险偏好和风险规避的影响。

根据前景理论,人们对于盈利和亏损的感受是不对等的,即人们对于亏损的敏感度要大于盈利的敏感度。

这种不对称的感受使得人们在决策时更加谨慎,更倾向于规避风险。

在投资领域中,前景理论对投资者的决策行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根据前景理论,投资者更容易接受小概率的高回报,而对于大概率的低回报则更加谨慎。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有些投资者愿意冒险去追求高回报,而有些投资者则更倾向于保守投资。

前景理论还提出了“损失厌恶”的概念,即人们对于损失的厌恶程度要大于对于同等金额的盈利的喜爱程度。

这种损失厌恶的心理使得投资者更加倾向于保守投资,避免风险。

例如,当股票价格下跌时,投资者往往更容易选择卖出,以避免进一步的损失,而当股票价格上涨时,投资者则更容易选择持有,以期待更高的收益。

除了对投资者的决策行为产生影响外,前景理论还对投资者的投资组合选择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根据前景理论,投资者更倾向于将资金分散投资于多个资产,以降低风险。

这与传统的现代投资组合理论中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有所不同,后者认为投资者应该追求最大化预期回报。

前景理论还解释了为什么投资者往往对于已经持有的股票更加偏爱。

根据前景理论,投资者对于已经持有的股票形成了一种“终端价值”的心理,即他们认为已经持有的股票具有一种特殊的价值,不愿意轻易卖出。

这种心理使得投资者更加倾向于持有股票,而不愿意卖出。

然而,前景理论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前景理论忽视了投资者的理性行为。

虽然前景理论提供了对投资者决策行为的解释,但它并不能解释所有的决策行为。

前景理论

前景理论
完全理性 预期效用理论(VNM效用函数) 有限理性 前景理论
完全理性
该假设认为经济活动中的个人是完全 利己的,他们会合理利用自己所收集到 的信息来估计将来不同结果的各种可 能性,然后最大化其期望效用。
完全理性
消费者可以对任意商品的组合根据自己的偏好进行 排序
• • • 完备性 反省性 传递性
前景理论的提出
丹尼尔· 卡内曼(Daniel Kahneman)和阿摩 司· 特沃斯基(Amos Tversky)(1979)认为个 人在风险情形下的选择所展示出的特性和Von Neumann—Morgenstem的效用理论的基本原理 是不相符的:
• • • • 确定效应:处于收益状态时,多数人是风险厌恶者。 反射效应:处于损失状态时,多数人是风险喜好者。 损失规避:多数人对损失比对收益敏感。 参照依赖:多数人对得失的判断往往由参照点决定。
在能够获得的所有商品组合中,消费者选择自己偏 好排序最高的那一组。
预期效用理论(VNM效用函数)
VNM效用函数下的风险衡量
确定性等值与风险升水
风险规避度量
有限理性
20世纪40年代,西蒙详尽而深刻地指出了新古典 经济学理论的不现实之处:
• • 假定目前状况与未来变化具有必然的一致性; 假定全部可供选择的“备选方案”和“策略”的可能结 果都是已知的. 对行为后果预见的困难:由于后果产生于未来,在给它们 赋予价值时,只能凭想象来弥补,然而对价值的预见不可 能是完整的; 行为主体的知识不完备性:人们力争理性而又被束缚在其 知识限度之内,人们只能想到全部可能行为方案中的很少 几个
现实不能满足上述假设:


有限理性
西蒙认为人们在决定过程中寻找的并非是“最大” 或“最优”的标准,而只是“满意”的标准,认为 有限理性的理论是 ‘ 考虑限制决策者信息处理能力 的约束的理论 ’。因此他提议将以因素引入经济分 析中: • 不完全信息 • 处理信息的费用. • 一些非传统的决策者目标函数

行为金融学笔记

行为金融学笔记

行为金融学笔记行为金融学是金融学和心理学相结合的学科,它研究人们在金融决策中的行为和心理过程。

本文将介绍行为金融学的基本概念、主要理论模型以及在实践中的应用。

一、基本概念行为金融学的是人们在金融决策中的心理和行为过程,它认为人们的决策并不总是理性的,而是受到多种心理因素的影响。

这些心理因素包括认知偏差、情感、社会压力等。

行为金融学认为,这些心理因素会影响人们的判断和决策,从而影响金融市场的价格和交易量。

二、主要理论模型1、前景理论前景理论是行为金融学中最著名的理论之一,它是由Kahneman和Tversky提出的。

前景理论认为,人们在决策时会将问题分解成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价值函数。

价值函数描述了人们对于收益和损失的感受,它比传统的期望值理论更加准确地描述了人们的决策行为。

2、过度反应与反应不足过度反应是指人们在面对好消息或坏消息时,会做出过度的反应,导致市场价格偏离其基础价值。

反应不足则是指人们在面对坏消息时,会做出不足的反应,导致市场价格未能及时调整。

行为金融学认为,过度反应和反应不足是人们在金融决策中常见的心理现象。

3、羊群效应羊群效应是指人们在投资决策中会受到其他人的影响,跟随大众的行为。

当市场出现恐慌或狂热时,人们往往会跟随大众卖出或买入,导致市场价格偏离其基础价值。

行为金融学认为,羊群效应是导致市场波动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在实践中的应用行为金融学在实践中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在投资策略、风险管理、市场监管等方面。

以下是几个例子:1、投资策略:行为金融学认为,投资者在决策时会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因此可以采取一些策略来避免这些影响。

例如,通过反向投资策略(购买被低估的股票,卖出被高估的股票)来利用市场上的过度反应和反应不足。

还可以通过动量投资策略(跟随市场趋势)来利用市场上的羊群效应。

2、风险管理:行为金融学认为,人们在面对风险时可能会做出非理性的决策,导致风险增加。

因此,在风险管理方面,需要人们的心理过程,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降低风险。

前景理论现代金融经济学陆家骝

前景理论现代金融经济学陆家骝
特征代表偏差
指人们根据一些意识或记忆中的特征事实来判断归类的方法。
可利用偏差
指人们受记忆能力或知识的局限,在预测和决策时大多利用自己熟悉的或能够凭 想象构造得到的消息,导致赋予那些易见的、容易记起的信息以过大的比重。
调整和锚定效应
指人们在作评估时通常会选定一个参考点或者初始值,对目标或盈亏的判断与设 定被锚定在一个固定的参照点上,或以此为基准进行调整。

第三个实验(仅把第二个实验中的收益换成损失)
结果:完全与第二个实验相反。
第四个实验
结果:对于第一个两阶段赌局的问题,78%的受访者选择得到 3000元。对第二个问题的两个选择:20%的概率得到4000元和 25%的概率得到3000元,大部分人会选择前者。
14.2.5

前景理论对效用偏好的新看法
14.3.2
价值函数
前景理论中价值函数是相对于某个参考点的利得和损失, 而不是一般传统理论所重视的期未财富的位置。 价值函数由两部分构成,一个是参考点的确定,另一个就 是基于参考点的相对变化量。 价值函数是S型的函数(图见下页)
价值函数是对应变量财富的增函数。 基于参考点的变化量(包括获得和损失)都是边际价值递减。 在处于收益状态时是凹函数,这表示投资者是风险规避的; 在处于损失状态时是凸函数,这表示投资者是风险偏好的。 在参考点,价值函数的斜率有一个突变,无限下凹、无限上凸。

不确定性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
一是结果的不确定性 二是经济活动中相关方面的行为的不确定性 三是交易者信息缺乏和不对称
不确定性条件下的价值选择理论是整个微观经济理 论的基石。 标准的金融理论下,不确定性条件下的价值选择理 论是预期效用理论。 预期效用理论假定投资者都是“理性”人。 行为金融学提出了另一个不确定性条件下的价值选 择理论-前景理论。

博弈论之前景理论

博弈论之前景理论

博弈论之前景理论知道什么是“前景理论”吗它在影响我们的生活,请看例子 :假设医生正在为预防一种流行病的爆发做准备,预计这种病会使300人死亡。

现在有一个相同的方案采用不同的两种描述方法居然会有完全不同的效果。

第一种描述方法:有两种方案,采用A方案,可以救100人;采用B 方案,有1/3的可能救300人,2/3的可能一个也救不活。

实证结果是:人们不愿冒风险,更愿意选择A方案。

第二种描述的方法:有两种方案,A方案会使200 人死亡,而B方案有1/3 的可能性无人死亡,有2/3 的可能性300 人全部死亡。

死亡是一种失去,因此人们更倾向于冒风险,选择方案B。

事实上,两种情况的结果是完全一样的。

救活100 人等于死亡200 人;1/3 可能救活300 人,等于1/3 可能一个也没有死亡。

不同的表述方式改变的仅仅是参照点发生改变,一个是以死亡为方案评价标准,另一个是以存活作为参照点。

让我们再来看一个塞勒曾提出的问题:假设你得了一种病,有1/10000的可能性会猝死,现在有一种药吃了以后可以把死亡的可能性降到 0,那么你愿意花多少钱来买这种药呢如果你身体很健康,突然有家医药公司想找一些人测试他们新研制的一种药品,这种药服用后会使你有1/10000的可能性突然死亡,那么你要求医药公司花多少钱来补偿你呢?在经济学实验中,很多人会说愿意出几百块钱来买药,但是即使医药公司花几万块钱,他们也不愿参加试药实验。

这其实就是损失规避心理在起作用。

得病后治好病是一种相对不敏感的获得,而本身健康的情况下增加死亡的概率对人们来说却是难以接受的损失,显然,人们对损失要求的补偿,要远远高于他们愿意为治病所支付的钱。

上面的例子告诉我们:大多数人在面临收获时,总是小心谨慎、不愿冒风险;在面临损失时,总是不甘心,容易冒险;损失时的痛苦,远远超过收获时的快乐。

这就是行为经济学上的“前景理论”。

姓名:张青娥班级:计科系电子商务11-1班学号:。

前景理论ppt课件

前景理论ppt课件
22
同侪悖论
假设你面对这样一个选择:在商品和服务价格相同的情 况下,你有两种工作选择: A. 其他同事一年挣6 万元的情况下,你的年收入7 万 元。 B .其他同事年收入为9 万元的情况下,你一年有8 万 元进账。
"只要比你小姨子的丈夫(连襟〉一年多赚1 000块,你
就算是有钱人了。“
——美国作家门肯
25
实验(1)
假定刚赢了2 000, 接着面临Case II两个选择, 这与Case I 面临的两个选择是恒等的(理性的).
1.0 1 000
1.0 (1 000)
0.5
2 000
0.5
(2 000)
0.5
0
0.5
0
2000
1.0 (1 000)
1.0 1 000
26
2000
0.5 (2 000) 0.5 0
11
三、前景理论的产生背景
期望效用(Expected Utility,EU)理论
假设在当前的状态下,采用的决策方案
为Ai,产生的可能结果为Sj,每一结果的 效用值是U(Sj),概率是Pj,则该决策的 期望效用值为E(Ai)=ΣPjU(Sj),期望效用
值最大的方案即为当前的最佳决策。
12
共64頁
例如:如果采纳决策方案A1,有2种可能的结果,即,
一个人工资涨了100元, 他可能觉得没什么; 但如减薪100元, 那他肯定要问个明白, 且感觉不舒服.
期望效用理论(Expected Utility Theory)用 于刻划理性行为; 传统的经济学是一个规 范性的经济学, 教育人们应该怎样做. von Neumann-Morgenstern.
前景理论(Prospect Theory)则用于描述实 际行为, 人们实际是怎样做的.

前景理论

前景理论

战略决策
前景理论还应用于战略决策领域,解释了企 业在市场竞争中的行为模式和战略选择,以 及战略实施后的绩效和风险评估。
05
前景理论的挑战与未来发展
理论完善与拓展
01
总结前景理论在经济学、心理学、行为经济学等多个
学科领域的应用,分析其贡献和局限性。
02
探讨前景理论在解释和预测人类行为方面的优势和不
案例三:组织行为中的前景理论应用
前景理论在组织行为中的应用,关注于个体对成功和失 败的权衡,预测和解释组织成员的工作表现和决策行为 。
在组织行为中,前景理论可以解释组织成员的工作表现 和决策行为。例如,组织成员在面对可能获得晋升但同 时可能失败的风险时,会根据对成功和失败的权衡来决 定是否接受挑战。前景理论预测,组织成员对于失败的 敏感度要高于对于成功的敏感度,因此在面对可能失败 的情况时,组织成员更倾向于选择避免接受挑战。
价值感受与决策过程是相互关联的。 一方面,价值感受可以影响人们的决 策过程,例如通过影响人们的判断和 偏好来影响最终的决策结果。另一方 面,决策过程也可以影响人们的价值 感受,例如通过改变人们的期望和目 标来影响最终的价值体验。
03
前景理论的研究方法
实验设计
确定研究目的
明确研究的问题和目标,为实 验设计提供方向。
选择参与者
根据研究目的,选择合适的参 与者,确保样本具有代表性。
设计实验场景
构建一个与现实相似的场景, 以便参与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 体验实验。
选择刺激物
选择与实验目的相关的刺激物 ,如图片、声音、物品等。
数据收集与分析
收集数据
通过问卷调查、观察、访谈等方式收集数据 。
数据编码
将数据转化为可以进行分析的格式,如将答 案转化为数字。

前景理论

前景理论

前景理论--人的理性是有限的来源:国际财经网人的理性是有限的——这是心理学对经济学的重要影响。

损失的痛苦大于获得的快乐;人在面临获得的时候,喜欢躲避风险,而在面临损失时,却又倾向于冒险了。

输赢取决于参照点。

——这是卡尼曼与特沃斯基(Tversky)的“前景理论”的重要观点。

人们最终追求的是幸福,而不是金钱。

我们需要有一个严格的理论来研究如何最大化人们的幸福。

——奚恺元教授认为,这将是经济学新的发展方向。

理论是新的,但在实际的商战中、生活中的人们自觉不自觉地应用俯拾皆是。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发生在你我身边的财富现象无穷无尽,显得扑朔迷离。

而我们,总是不断尝试着给这些凌乱的财富事件作出合理的解释,并借此预测未来。

迈入2003年,新年第一期《财富周刊》带给读者的,正是这样一种解释财富现象的新视角———从心理学角度研究经济学。

这就是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心理学家卡尼曼(Kahneman)带给人们的“前景理论”新方向。

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学术远见,历来被视为当代经济学的风向标。

不少赫赫有名的经济理论,当年正是从诺贝尔奖开始走向巅峰,为大众所熟知的。

刚刚获此殊荣的“前景理论”自然成为世人关注的热门理论。

作为“前景理论”基石的心理学对经济学产生的重大影响,也自然重又为世人所关注所重视。

而心理学的吃香,本身也折射出“9·11事件”以后弥漫在世人心中的不确定情绪。

传统经济学崇尚的是基于精密数学模型的理性主义,而心理学则强调实验,认为人的理性是有限的。

回首2002年,世界经济尚未走出低谷,恐怖袭击时有发生,海湾局势又开始日趋紧张……多事之秋,人们转而从心理学中寻求对财富的理解,也在情理之中。

卡尼曼在做诺贝尔演讲时,特地谈到了一位华人学者的研究成果,他就是芝加哥大学商学院终身教授、中欧国际工商学院行为科学中心主任奚恺元教授(Christopher K. Hsee,Email:chris.hsee@)。

前景理论是

前景理论是

前景理论是前景理论(Prospect Theory)是由美国经济学家丹尼尔·卡尼曼(Daniel Kahneman)和阿莫斯·特沃斯基(Amos Tversky)在1979年提出的一种风险决策模型。

该理论对于解释人们在面临风险和不确定性时的决策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

前景理论认为,人们的决策会受到两个因素的影响,即损失厌恶和效用函数的非线性。

损失厌恶意味着人们对于损失的感受要大于对同等金额的收益的感受,即损失对心理和行为的影响更为显著。

而效用函数的非线性表示人们对于收益和损失的敏感程度是不相等的,相同的金额增长会对幸福感产生递减的效应,而相同金额的损失会产生递增的效应。

在前景理论中,人们的决策首先会考虑到决策结果与当前状态之间的差异,即价值函数。

价值函数包含了一个参照点,可以是当前状态或者事先设定的标准,人们会根据与参照点的差异来评估决策结果的价值。

对于收益,人们会采取风险规避的态度,即希望避免可能的损失。

对于损失,人们则会采取风险偏好的态度,即希望追求可能的收益,以期弥补损失。

此外,前景理论还考虑了边际效应的不对称性。

当人们面临较小的收益或损失时,他们的反应会更为敏感,而当面临较大的收益或损失时,他们的反应则会减少。

这种不对称性也称为风险厌恶或风险追求,即人们更倾向于选择能够稳定当前状态的决策。

前景理论的应用非常广泛,尤其在金融领域有重要的意义。

许多投资者在决策买卖时,往往会过分关注亏损的情况,而忽视了可能的收益。

他们往往会采取较为保守的策略,与市场主流思维相反。

此外,前景理论还可以解释为什么人们往往愿意购买彩票类的产品,即人们对于有可能获得大额收益的决策会有一定的追逐行为。

然而,前景理论也有其局限性。

首先,人们往往并非完全理性的决策者,在面对复杂和无法准确评估的风险时,可能会发生认知偏差。

此外,前景理论并没有考虑时间因素和不确定性的影响,无法解释人们在面对长期风险时的决策行为。

简述前景理论

简述前景理论

前景理论前景理论(Prospect Theory)的四大研究成果,即前景理论(或视野理论)(Prospect Theory)、()、()及(Over confidence Theory)。

目录[]••••••••[]前景理论很多学者研究风险以及条件下的,提出的模型非常多,其中最常用的被接受的理性选择模型是和(1953)发展的。

该理论提供了数学化的公理,是一个的模型(解决了当人们面对风险选择时他们应该怎样行动的问题),应用起来比较方便。

但是在最近的几十年,该理论遇到了很多问题,它不能解释众多的异象,它的几个基础性的公理被实验数据所违背,这些问题也刺激了其它的一些试图解释风险或者不确定性条件下的理论的发展。

前景理论(Prospect Theory)就是其中比较优秀的一个。

前景理论认为人们通常不是从财富的角度考虑问题,而是从输赢的角度考虑,关心和损失的多少。

[]前景理论的产生前景理论(PT)首先由国外学者和()(1979)(用KT代表两个作者)明确的提出,他们认为个人在风险情形下的选择所展示出的特性和的基本原理是不相符的。

一是他们发现和确定性的结果相比个人会低估概率性结果,他们称之为()。

KT还指出确定性效应导致了当选择中包含确定性收益时的以及当选择中包含确定性损失的风险寻求。

二是他们还发现了(),即当个人面对在不同前景的选项中进行选择的问题时,他们会忽视所有前景所共有的部分。

会导致当一个前景的描述方法会改变个人决策者决策的变化。

三是KT发现了(),当正负前景的前景绝对值相等时,在负前景之间的选择和在正前景之间的选择呈现镜像关系。

为了补偿这些VMUT所不能解释的关于个人行为的特征,KT提出了新模型PT。

[]前景理论基本内容的理论从最早的,到后来的期望效用理论,但自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大量的充分展示了人的决策行为的复杂性,迫切需要新的理论分析、指导人的行为决策。

卡尼曼和特威尔斯基在期望值理论和期望效用理论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大量心理学实证研究于1979年正式提出了新的关于风险决策的前景理论。

前景理论现代金融经济学陆家骝24页PPT

前景理论现代金融经济学陆家骝24页PPT
前景理论现代金融经济学陆家骝
16、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把它走 完。 17、一般情况下)不想三年以后的事, 只想现 在的事 。现在 有成就 ,以后 才能更 辉煌。
18、敢于向黑暗宣战的人,心里必须 充满光 明。 19、学习的关键--重复。
20、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 人只能 引为烧 身,只 有真正 勇敢的 人才能 所向披 靡。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24

前景理论PPT

前景理论PPT

29 of
46
编辑阶段 前景理论 评估阶段
编辑阶段的功能是组织和改写选项,以便 简化后续的评估和选择,主要包括几个转换 前景的结果和概率的操作。编辑阶段之后, 假定决策者评估每一个编辑后的前景,并选 择最高价值的前景。
30 of 46
单独的前景编辑阶段:
31 of
46
由两个或更多前景构成的一组前 景编辑阶段:
33 of
46
被编辑过的前景的整体价值
被编辑过的前景的整体价值,记为V,用π和v 两个变量表示. 第一个变量,π,将概率p与决策权重π(p) 联系起来,反映p对前景所有价值的影响. 第二个变量,v,给每个结果x分配数字v(x), 反映该结果的主观价值.
34 of
46
被编辑过的前景的整体价值
35 of
2
of
46
作者介绍
Daniel Kahneman(丹尼尔· 卡内曼) 丹尼尔·卡内曼1934年出生在以 色列特拉维夫,以色列和美国双重国 籍。1954年毕业于以色列希伯来大学, 获心理学与数学学士学位。丹尼 尔·卡内曼将心理学研究的视角与经 济科学结合起来,成为这一新领域的 奠基人。 2002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 的以色列教授Daniel Kahneman和美国 乔治梅森大学教授Vernon L. Smith分 享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36 of 46
前景理论——价值函数
例:损失100和损失200之间的差异显然大于损失 1100和损失1200之间的差异,除非大损失是无法 忍受的. 因此,我们假定:财富变化的价值函数通常 在参照点以上为凹(v"(x)<0,x>0),在参 照点以下为凸(v"(x)>0,x<0). 也就是说, 收益和损失的边际价值通常随着规模递减.

浅析“前景理论”分析框架

浅析“前景理论”分析框架

浅析“前景理论”分析框架内容摘要:本文在对Barberis 等人(2001)提出的观点和前景理论比较分析以及心理实验分析的基础上,认为前景理论中参考点不是一个具体的点,而是一个财富水平小区间。

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提出了具体的分析框架。

关键词:行为金融前景理论赢余帐户基本帐户1979年Kahneman 和Tversky提出了前景理论。

与预期效用理论相比,前景理论认为人们通常不是从财富的角度考虑问题,而是从输赢的角度考虑,关心收益和损失的多少。

前景理论把个体在不确定性条件下的决策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编辑阶段和估值阶段。

编辑阶段就是对所提供的期望进行初步分析,使期望有一个更简化的表达式,符合人类复杂问题简单化的认知规律;估值阶段就是在编辑的基础上,运用“价值函数”和“决策权重”模型对期望进行估值。

其中,价值函数概括起来有三个特征(如图1所示):以当前财富为参考点来定义,投资者关心的是损益,不是最终财富,价值是收益和亏损的函数;价值对收益呈凹性,在收益区间表现为风险厌恶,对损失呈凸性,在损失区间表现为风险追求;收益变化的斜率小于损失变化的斜率,即投资者对损失比收益更敏感。

前景理论是行为金融学的理论基础,为不确定性条件下的决策提供了另一个分析框架,从只关注收益和损失的角度描述了投资者的决策过程。

收益与损失的定义是相对参考点而言的,参考点即目前的财富水平。

事实上,参考点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小的区间。

1981年Tversky和Kahneman提出了“心理帐户”这一概念,认为投资者基于不同的用途把自己的财富划入不同的帐户,从各帐户角度出发可能作出不同的决策。

本文试图把“心理帐户”应用到前景理论中参考点的确定方面,认为投资者根据对其惯常生活的影响程度不同把所拥有的财富归入两个不同的帐户:赢余帐户和基本帐户。

赢余帐户是对投资者现有生活水平影响不大的那部分财富,这部分财富的增加或减少对投资者来说无关疼痒。

通常,总体财富水平不同的投资者其赢余帐户财富不同,随着总财富的增加,赢余帐户财富也就更多。

前景理论云南POI

前景理论云南POI

前景理论云南POI前景理论(Prospect Theory),是卡XX(Kahneman)和XXX(Tversky)在19XX年提出的。

所有关于行为经济学的著作,都绕不开这个理论。

曾有一位著名的财经编辑问过卡XX,为什么将他们的理论称为“前景理论”,卡XX说:“我们只想起一个响亮的名字,让大家记住它。

”也有学者将“前景理论”翻译为“预期理论”或“展望理论”,在不同的风险预期条件下,人们的行为倾向是可以预测的。

卡XX是在原有传统经济学理论,期望效用函数理论(Expected Utility Theory),的基础上完善,并阐释其无法解释的现象。

在《赌客信条》一书中,作者孙惟微将前景理论归纳为5句话:1、“二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在确定的收益和“赌一把”之间,多数人会选择确定的好处。

所谓“见好就收,落袋为安。

称之为“确定效应”。

2、在确定的损失和“赌一把”之间做一个抉择,多数人会选择“赌一把”。

称之为“反射效应”。

3、白捡的100元所带来的快乐,难以抵消丢失100元所带来的痛苦。

称之为“损失规避”。

4、很多人都买过彩票,虽然赢钱可能微乎其微,你的钱99.99%的可能支持福利事业和体育事业了,可还是有人心存侥幸搏小概率事件。

称之为“迷恋小概率事件”。

5、多数人对得失的判断往往根据参照点决定,举例来说,在“其他人一年挣6万元你年收入7万元”和“其他人年收入为9万元你一年收入8万”的选择题中,大部分人会选择前者。

称之为“参照依赖”。

确定效应,所谓确定效应(certainty effect),就是在确定的好处(收益)和“赌一把”之间,做一个抉择,多数人会选择确定的好处。

用一个词形容就是“见好就收”,用一句话打比方就是“二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正所谓落袋为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实际投资者决策模式-行为组合理论
针对均值方差方法及一起为基础的投资决策行为分析理论的缺 陷,从投资人的最优投资决策过程是在心理账户上进行的实际 出发,行为金融理论发展起来了以预期财富和财富低于某一水 平的概率为基础的行为组合选择理论,以次来研究投资者最优 投资决策行为 在若伊罗皮兹等人的研究基础上,行为金融的代表人物谢福灵 和斯塔德曼首创性的提出了行为组合理论,确立了以E(w)和 Pr{w≤s}≤b ,其中E(w)为预期财富,b为某一预定的概率,来进 行组合与投资选择方法根基,该理论认为投资人的投资决策实 际上是不确定条件下的心理选择,是在心理账户(Mental Account)上运用心理会计进行的,投资人对风险的态度内含于 心理账户上的会计计量中。
14.5.2 最优投资决策模式分析
1)“动物精神”投资决策模式
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从心理预期角度提出了“动物精神”的投资者行为模式, 指出在“动物精神”的投资者行为模式下,证券资产的价格与证券本身的内在 价值无关,投资者是基于“选美竞赛”的心理预期来对证券资产估价,而且为 证券资产价格建造了一个“空中楼阁”。
认知分歧和群体影响
人们在面对两种相互矛盾的观点时,持有非主流观点的人与群体之间或多或少有 不协调和不适的感觉,人们通常会想办法、找证据支持主流观点,或为了得到群 体的认同而倾向于放弃非主流观点,由此产生了认识偏差及群体往往有考虑趋同 的表现。
14.2.3
几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

卡尼曼和托维斯基(1979)指出,传统期望效用理论 无法完全描述经济行为主体在不确定情况下的决策行 为。他们以大学教授和学生为基础进行问卷调查,发 现大部分受访者的回答显示出许多偏好违反传统期望 效用理论的现象,并据此提出了在不确定性条件下另 一种价值选择理论,称为前景理论。 卡尼曼和托维斯基的前景理论与几个有趣的心理学实 验和调查紧密联系在一起。(四个实验具体见书P234)
图14-4
行为组合理论的投资组合确定(单个思维帐户)
对于单个投资者,如果b只取一个值,则他的投资决策采用了单 个思维账户的思考模式。 当b可以同时取不同的值时,则投资者投资决策时采用了多个思 维账户的思考模式。
不同的价值选择理论基础导致不同风险衡量和选择标准 的组合与投资选择理论,二者的根本分歧在于投资人对 不确定性,即风险的衡量不同,由此导致价值选择处理 不同,以及对投资人的投资决策过程的假设不同。 行为组合理论更符合实际,但其在投资人的投资行为的 标准化方面不如标准的资产组合理论成熟。
编辑:编辑是对不同的“前景”作简化和重新编码。重新编码包括了 编码、整合、分解、删除这些主要操作。在人们的决策中观察到的很 多异常都源自于这一编辑阶段。 评价:在前景理论中,继编辑阶段之后的第二个阶段就是评价。也就 是假设决策者对每一个被编辑过的前景加以评价,然后选择最高价值 的前景,选择加权“价值函数”(value function)的最大值V,V是 各价值v与权重π的加权线性和。

14.2.4

实验结果与分析
第一个实验
结果:第一个问题,有82%的受访者选择第二个赌局。对第一个 实验的第二个问题,有82%的受访者选择第一个赌局。

第二个实验
结果:第一组选择中,有80%的受访者选择第二个赌局;在第二 组选择中,86%的受访者选择第二个赌局;第三组选择中,73% 的受访者选择第一个赌局。
卡尼曼和托维斯基违反传统理论的部分归纳成下列三个效应:
确定性效应(certainty effect)。第一个实验和第二个实验表 明,人们会低估不确定的结果,而会相对高估确定性的结果。 反射效应(reflection effect)。第三个实验表明,个人对于 获得和损失的偏好不是对称的,面对可能损失的期望时,个人 的风险爱好的倾向;面对盈利期望时,个人有风险规避的倾向。 分离效应(isolation effect)。第四个实验表明,若一个不确 定的事件,卡尼曼和托维斯基称之为“前景”的,可以用不同 的方式分解后重新描述,则不同的分解方式可能会造成不同的 偏好。这就是分离效果。
2)标准投资决策模式-资产组合理论
马克维茨首先用均值-方差方法研究出了资产组合理论,经托宾,夏普,林特纳、 莫辛等人的发展,形成了一整套较为完善的理论,其对不确定条件下投资人的 最优决策行为的研究是建立在均值方差基础上的,主要的模型有马克维茨模型、 托宾模型、布莱克模型、修正了的托宾模型以及Dyl模型等, 这些主要模型的基本核心是一致的,都是用均值方差标准来选择投资组合的有 效边界,然后根据投资人的效用无差异曲线(马克维茨模型),引进投资人可 以无限制的以无风险利率进行借贷而得出的资本市场线(如托宾模型),以及 在此基础上施加卖空的保证金限制并放开马克维茨模型的证券权重非负性约束 (如Black模型),从而得出投资人的最佳投资组合点。
《现代金融经济学》
第14章 不确定性条件下的价值选择 理论-前景理论
本章制作:陈召洪
本章大纲



不确定性条件下的价值选择理论 提出前景理论的心理学基础 前景理论的基本内容 前景理论与预期效用理论的差异 基于不同价值选择理论的最优投资决策 基于不同投资决策模式的资产价格决定理论
14.1
14.6 基于不同投资决策模式的资产价格决定理论
14.6.1 “动物精神”投资者行为模式下的证券 资产定价理论

凯恩斯把影响证券资产价格的决定因素归因于投资大众 的未来动向和预期心理,与证券资产的真实价值无关。 此时投资者行为研究还只是处于起步阶段。

14.6.2 标准投资者决策模式下的证券资产定价理论
价值函数的两个重要特征 参考点上斜率的非连续性是价值函数的一个重要特 征。 价值函数的另一个特征是,斜率在损失状态时比处 于收益状态时要陡。
14.3.3
权重函数

权重函数具有以下属性:(图见下页)
(1)权重函数 ( p ) 是概率 p 的单调递增函数, , (1) 1 。 (0) 0 (2)亚确定性 (3)亚比例性 (4)次可加性 (5)极低和极高概率事件的权重主要取决于投资者的主观 感觉。

不确定性条件下的价值选择理论
不确定性是风险的起因,但是风险又与不确定性不 同。
奈特(1921)对风险与不确定性进行了明确的区分。

不确定性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
一是结果的不确定性 二是经济活动中相关方面的行为的不确定性 三是交易者信息缺乏和不对称
不确定性条件下的价值选择理论是整个微观经济理 论的基石。 标准的金融理论下,不确定性条件下的价值选择理 论是预期效用理论。 预期效用理论假定投资者都是“理性”人。 行为金融学提出了另一个不确定性条件下的价值选 择理论-前景理论。
它解释了不确定性条件下预期效用理论不能解释人们决策 时的共同比率现象、优势违背现象,肯定了人是有限理性 (bounded rational)的,增强了经济学对现实经济活动的 解释力。
14.2
提出前景理论的心理学基础
14.2.1 对传统期望效用理论的挑战 传统预期效用理论是以有效市场假说为基础的,而 有效市场理论的基本假设之一是投资者理性。 到了20世纪80年代后期,很多学者发现有效市场理 论在解释现实中的金融现象时遇到了很多的问题。 有效市场假说最先引起争议的地方在于理性投资者 的假设。



14.6.3 实际投资者决策模式下的行为资产定价理论

谢福灵和斯塔德曼(1994)构筑了行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BAPM),作为标准资产定价理论中的CAPM的对应物。 BAPM将投资者分为信息交易者和噪声交易者两种类型。 信息交易者即CAPM下的理性投资者,他们从不犯认知错误,
基于理性人假说、预期效用理论以及有效市场假说上的标 准投资决策模式-资产组合理论、证券资产价格理论-资 本资产定价理论(CAPM),是目前占据主流地位的金融 理论,被理论界称为标准金融理论。 然而当实践中发现主流的线性范式研究遇到无法解释证券 资产价格的决定时,非线性研究开始成为一个理论突破的 新思路之一。 另一个理论突破的新思路是重新开始对单个投资者行为的 研究。通过对投资者实际决策行为的研究来弥补标准金融 理论的局限性,成为证券资产价格决定理论的发展方向。
图14-2
权重函数
14.3.4
参考点的变化

在决策的编辑过程中,存在这样的情况:人们对获利或损失 的解码定义不再以现状为参考点,而是以期望或目标水平为 参考点。 参考点的变化会改变原来前景组合的偏好次序。 – 具体的演绎见书P240-241。

14.4 前景理论与预期效用理论的差异



预期效用理论基于“理性人”人行为公理展开,而前景理论从 心理行为学入手。 预期效用理论数学表现为加权效用的最大化,数值代表的是各 种行为结果发生的概率。而前景理论则表现为加权“价值函数” 最大值,权值真实概率的函数。 预期效用理论与前景理论的研究逻辑不一样。 前景理论对预期效用理论有本质的突破:
首先是投资者对风险的态度。 其次是投资者非贝式法则的预期形成。 第三是对问题的框架描述方式影响决策。
14.2.2

不确定性条件下的判断-直观推断偏差
卡尼曼和托维斯基发现人们在不确定性条件下的判断是直观推断偏差 (Heuristic Biases)的。 在不确定性条件下,人们会产生系统性的偏误。这些偏误可以归纳为:
首先表现在对价值函数的权重形式的改进。 其次,前景理论对风险态度的衡量也区别于预期效用理

前景理论中的价值函数与效用理论中的效用函数有重大区别。
14.5 基于不同价值选择理论的最优投资决策
14.5.1 投资者对待风险态度的衡量


继1944年冯.诺伊曼和摩根斯坦提出预期效用理论之后, 以方差衡量风险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发展了起来。均值-方 差方法也成了最广泛应用的衡量风险的方法。 行为金融方面的理论与上述方法不同思路,是用变量的实 际值小于变量均值或某一个目标效用函数主体所认为的安 全值(维持自己效用不比现状差的值)来表示风险,其典 型形式是 Prx E ( x) 等。后来发展了更完善的模型 来衡量风险, Prz s b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