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曾国藩的理学创新与湘军的军事伦理建设
浅谈曾国藩的理学观
浅谈曾国藩的理学观摘要:曾国藩是晚清理学家的领军人物。
他不仅是理学的一大信仰者,而且是理学修养极深的一代大儒。
他就是按照中国“内圣外王”圣贤之道要求自己,即格、致、诚、正、修、齐、治、平八大步骤修养自己。
①(《曾国藩成功全集》,李贺编著,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6、9;第4页)他的学术以理学为核心,广泛吸收百家杂学,并使咸同时期一度出现了理学复兴的局面,对晚清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关键词:曾国藩理学③④⑤⑥⑦自20世纪90年代初唐明浩三卷本小说《曾国藩》出版后,大陆顿时引发了“曾国藩热”。
曾国藩家书、家训、为官治学之道的作品充斥着各种书店,而各大图书馆的书架上,也相继摆满了不同人撰写的《曾国藩传》或《曾国藩评传》。
时贤著者多注重研究曾国藩与太平天国起义以及洋务运动,笔者拟就曾国藩的理学思想作一简要论述。
一、理学观之特点曾国藩以理学为学术的四大门类之一,虽然这一观点源自于姚鼐,但却是由他继承和完善了姚鼐的思想。
首先,曾国藩的理学继承了儒家道统,加强了理学的权威性。
他在《劝学篇示直隶士子》一文中提出其理学的系统理论,谈论的内容说:“为学之术有四,曰义理,曰考据,曰辞章,曰经济。
义理者,在孔门为德行之科,今世目为宋学者也。
考据者,在孔门为文学之科,今世目为汉学者也。
辞章者,在孔门为言语之科,从古艺文及今世制艺诗赋皆是也。
经济者,在孔门为政事之科,前代典礼、政书及当世掌故皆是也。
”(《曾国藩全集》第14册第442页)曾国藩以义理、考据、辞章、经济分别与孔门德行、文学、言语、政事各科相对应,这个学术纲领是对孔学的全面继承,从而更加合理且名正言顺的体现他学术纲领的权威性和理论性。
但是他的这一学术纲领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逐步认识和琢磨的过程。
最初是由孔学兵、政、礼、乐四科的趋向开始的。
孔子的《论语》中倡导德行尤甚,于是他就通过日记记录而引发深思,从孔子的德行科中探寻了理学之源,而后能自道其所得。
通过对理学理论的深化,他继续思考理学对于社会的功效,推广到人生修养方面,因此继承了儒学的道统。
曾国藩的治军经验与思想精华
曾国藩的治军经验与思想精华曾国藩是清朝末年的著名将领和思想家,被尊为“明治名臣”和“清末海瑞”。
他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都有卓越的成就和贡献,尤其是他的治军经验和思想精华更是备受推崇和借鉴。
一、曾国藩治军经验曾国藩作为一位优秀的将领,他在军事领域有着独到的见解和丰富的经验。
他重视士兵的训练和管理,注重军事法纪和民族大义,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军事制度和管理体系。
首先,曾国藩认为士兵的训练是决定胜负的关键。
他强调练就一支懂得战术和用兵之道的精锐部队,打造一支强大的军队,争取战争胜利。
他注重训练工作,采用新颖、实用、有效的训练方法,按照不同部队特点和经验分别进行训练,特别是注重战术技能的训练,使部队形成一支拥有高度战斗力和战斗素质的军队。
其次,曾国藩注重军事法纪和民族大义。
他认为部队纪律和道德状况直接影响军队的作战效力和士气。
他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军纪体系,明确规定士兵应该如何处置敌人和如何表现其作战精神,推行军人部落制度,士兵个人荣誉和维护部队形象的培训等措施,最终行成一套完善的军队管理体系。
最后,曾国藩着重推崇爱国主义和民族大义,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军事理念的普及。
他用他的操纵来激发士兵的民族荣誉感和自尊心,让士兵感到他们的战斗意义和代价,并且认识到他们的国家需要他们为建设家园四阿哥。
二、曾国藩思想精华曾国藩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将领,更是一位杰出的思想家。
他的治国、治军思想与政治哲学成果都很丰硕,涉及伦理、政治、教育、文化多个领域,深入阐述了自己对于人生和国家发展的思考和认识。
1.推崇儒家思想和道德规范曾国藩自幼受到传统儒家思想和道德规范的熏陶和影响,深谙诸子百家,善于应用经典中的思想理念指导自己的实践活动。
他提出“用儒学之义,上化民风,下降对治,将此为治国之初”。
曾国藩曾说过:“汉唐之牧民,民风最朴诚,然则以儒家之道领导而成;今天人情世故、背义忘祖,精神淡薄,土著文化、宗教信仰不振,需要人们用儒家思想和道德规范鼓舞人心,重塑中华民族文化和精神。
论曾国藩的中庸治军思想
论 曾 国藩 的 中庸 治 军 思 想
★ 龙 凤 军
【 摘
要】 曾国藩是儒 家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 , 在为人为事为官上都能娴熟运用 中庸之道。尤其在 治
理 湘军 方面更是 充 分发挥 了文人之 才 , 善 用义理 、 谨行 中庸 , 从 而形 成 了 自 己独特 的 治军 思想 。文 中以 湘
有真 才 实 学 却 又 爱 巧 言 令 色 、 偏 好 出奇 志新 的人 。认 为平 时 特 别
于大戾 ” 。其 次 , 坚守 “ 时 中” , 当 进则 进 、 当退 则 退 。 曾 国 藩 常 说
“ 有福不 可享 尽 , 有 势不 可 用 尽 ” ,
喜欢空谈兵事的人 , 其 阅历必浅 ;
是一 个 不要 强 的人 , “ 特 以耳 目太 短, 凡事 不 能 明透 , 故 不 肯 轻 于 一
“ 好 汉 打脱 牙和 血吞 ” 来 警诫 自己
要 隐忍 , 道 光 十一 年 又 改别 号 “ 涤
生” , 以提 醒 自己要 H 日反 省 。
总之 , 曾 国藩 处 世 为 人 都 谨
个突 出 的 特 点 : “ 一 日知 人 善 任 ,
见到中国传统 文化瑰宝的智慧闪 光 。首先 , 坚持 “ 执 中” 、 “ 用 中” 。 曾国藩 深 谙 “ 龙 蛇 之 道 ”, 能 屈 能
伸, 凡事 常 多 隐忍 退 让 , 但 这 并 非 懦 弱消极 。正如 他 自己所 说 并 不
的儒 学 功 底 , 中庸 思 想 被 其 娴 熟 运用 于为人 为 官为事 上 。
中庸 思 想 为 儒 学 思 想 的 核
这 样 才 能 够 长 久 为 之 所 用 。另 外, 在 军 队人 数 上 曾 国藩 认 为 不
浅析曾国藩的伦理思想
浅论曾国藩的伦理思想论文关键词:曾国藩孝弟家庭伦理社会伦理论文摘要:曾国藩受传统铭家思想和湖湘文化的影响,在继承和发展了曾氏家训的基础上,形成了以“孝弟”为核心的家庭伦理忍想,以“仁、礼、诚、愁”为准则的社会伦理思想。
曾国藩的伦理思想时构建现今社会家庭伦理关系和社会人际关系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曾国藩伦理思想的来源一个人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是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
曾国藩伦理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既有其深刻的历史渊源,也受到了湖湘文化和曾氏家族文化的影响。
(一)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曾国落一生勤奋好学,对居于中国传统文化主导地位的儒学钻研极深,儒家思想中的内圣外王之道以及仁、礼、恕、中庸等重要观念都对其伦理思想有很大的影响。
内圣外王不仅是传统儒家修身为政的最高理想,也是道德人格的理想境界。
内圣外王意为内修圣人之德,外施王者之政或外务社会事功。
曾国藩从小所受的是典型的儒家教育,一生走过的也是一条典型的由内圣而外王的道路。
早年他初人京城的时候,曾在当时著名理学家唐鉴、俊仁的引导和影响下研习宋明理学,接受了程朱的性命义理之学,严格按照理学的要求修身养性,建树圣贤人格,为以后的外王事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后来,他又受王夫之经世致用的影响,投身于济世救民的事业中去。
“仁”是孔子儒家思想的核心观念之一,“礼”是儒家的人伦秩序思想与人际关系原则的集中体现。
曾国藩十分重视礼学,认为一切经济致用之事,无论是仁义道德,还是政治军功,实际上均是礼学。
他说:“古之君子之所以尽其心,养其性者,不可得而见。
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则一秉乎礼。
自其内焉者言之,舍礼无所谓道德;自外焉者言之,舍礼无所谓政事。
”在曾国藩看来,“礼”即“理”,“礼”调节着统治阶级的内部关系,是“理”的外在表现。
在人事上要维护以“礼”为主要内容的封建纲常;在政治上维护以“礼”为核心的封建礼治。
所以他认为:“仲尼好语求仁,而雅言执礼,孟氏亦仁礼并称。
曾国藩创建湘军的指导思想:以湘军文化的创建为理路
“ 仁” “ ” 本就 是孔 孟 思想 的核 心元 素。 曾 、礼 原
国藩 早 年 研 习 理 学 , 调 以 义 理 为 先 。 曾 国藩 在 创 建 强
此 , 自己非 常重视军 队爱 民 : 余在 外立志以爱民为 他 “
收 稿 日期 :0 0— 9—1 21 0 5
基 金 项 目 : 南 省 教 育 厅 课 题 ( 8 4 2 ; 南 省 社 科 规划 委 托 课 题 (9D 5 湖 0C5 )湖 0J 2 ) 作 者 简 介 : 耀 斌 ( 97 ) 男 , 南 双 峰 人 , 朱 16 一 , 湖 湖南 人 文科 技 学 院 副 教 授 , 学博 士 。 法
素养结 构。曾 国藩 曾经 总 结道 , 国家养 营 兵 五 十余
万 , 一兵足供一 割之 用 , 以官气 太 重 , 窍太 多。 无 实 心 曾 国藩 要 招 募 的湘 勇 标 准 就 是 要 从 “ ” “ ” 政 朴 、廉 的 治素质人手 。
招募湘军兵将 时,把是否爱 民作 为首要条件 。“ 自 吾
李芬芬 (9 2 ) 女 , 18 一 , 湖南 邵东人 9 ) 男 , 南 新 化 人 , 南 人 文科 技学 院讲 师 , 学 硕 士 。 16 一 , 湖 湖 法
13 2
主”
要求将领 “ D总不敢 忘爱 民两个 字” 寸 。在
湘军的过程 中, 把理学 思想 的“ ” “ ” 仁 、礼 转化 为湘军 的具体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 , 最终指 向对君 主的绝对 忠诚。他曾经 说 : 持 之 以敬 , “ 临之 以庄 , 形无声 之 无
际, 常有 凛 然 难 犯 之 象 , 人 知 威 矣 。孟 子 臼 ‘ 子 以 则 君
仁存心 , 以礼存 心。 守 是二者 , ’ 虽蛮貊 之邦可行 , 又何
试论曾国藩对于湘军的道德权威
国藩历来主张以道德的力量来转移社会风气 ,即 先做到 自我道德完善 ,再 以此来感化身边人及属
下 。梁启超对他推 崇备至 :吾以为使曾文正公今 “
日犹壮年, 中国必 由其手而获救矣。 则 彼惟以天性
81
领袖 , 成 了盘 根错 节 的地方 政 治势力 ,以至 出 形
现 “ 、 之 间, 同 光 江督 一 缺 , 于湘军 宿将 中选 之 , 必
这种 封 建性 的 宗 法关 系纽 带是 曾国藩对 湘军 集 团实施 道德控 制 的前 提条 件 , 易使湘 系集团的重 容
要成员 在政治上 遥相 呼应 , 为犄角 , 互 使湘 军组 织
了一 个 独 特 的 分析 视 角 。
关键 词: 曾国藩 ; 湘军 ; 道德权 威 中图分类号 :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3— 14 2 1 ) 5— 0 1一o 10 2 3 (0 0 0 0 8 4
曾国藩作为湘军集团的中枢 , 一直保持着对 湘军集团的道德权威性 , 湘军的政治走 向及其内
封建式宗法关 系的本质就是 以家长 制为核 心的依附与被依附的关系。 封建宗法制度作为国 家 法律 的重要 补充 部分 , 于维 护封 建 礼教 和统 对 治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 容易形成政治上和思想上 的宗 法集 团 。 曾国藩 的道德 权 威 与封 建宗 法关 系 的结合是晚清湘军的重要组织特性 。 道 德权威控 制原本 是个 人对组 织 的一种 软控 制方式 , 缺乏相应的硬性制度约束。 封建社会的个 人威望与封建性宗法关系紧密联结在一起时 ,个 人道德修养往往是决定其领袖地位的关键因素。 李鸿章晚年曾对此说过: 我老师道德功业, “ 固不 待言, 即文章学问, 自 亦 卓绝一世 。”Ju 【l 咸丰三 】 年,曾国藩奉命 办团 练,就 以 “ 要钱 不 怕死 六 不
曾国藩理学思想初探
曾国藩理学思想初探曾国藩是中国晚清时期的一位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和军事家。
其格言为“不虚度日”、“不言败境”、“不说穷困”,他坚信人生就应该追求德、智、体、用全面的发展,这也成为了他自己一生的追求。
曾国藩除了在政治和军事方面有着卓越的贡献,其理学思想也为后人所推崇和研究。
本文将从曾国藩的生平、家庭背景、受业经历、学术思想等方面初步探讨曾国藩的理学思想。
曾国藩生于1811年,出生于一个望族家庭,曾祖父曾纪渊曾任两广总督、曾祖母贺氏是清朝乾隆皇帝的元配,可见其家族背景的显赫。
在家庭的影响下,曾国藩自幼便受到了严格的家教,培养了很好的读书和修身的习惯,也打下了学术思想的基础。
曾国藩曾受业于儒家学者周敦颐的后人周朴园,受到了周的思想启发和人格熏陶,进而对儒家经典有了深刻的理解。
曾国藩师从周园后,自己也曾寻求过道家、佛家等思想的启发,不断拓宽自己的思想和学识,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
曾国藩在学术方面的主张,主要是以理学为主,强调洛阳学派与南学派的结合,同时还研究道家和佛家思想等等,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学术思想。
他认为儒家学说的核心是“仁”,但仁并不是一种永恒不变的本质,而应该是一个在实践中得以完善的过程,要通过学习、实践和锻炼不断地体验和提升,最终达到自律和修身的终点。
他还认为,孔、孟所主张的修身格物,应当与朱熹的心学相结合,从而达到精神文明和人的认知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曾国藩的理学思想注重实践和实用性,这与他的政治生涯和军事生涯密不可分。
他早年曾任职于湖南衡州府的治理工作,提倡“精简不正之政”,要求治理要按照实际情况出发,不以形式主义来困扰百姓,这也是他自己治理军队和整治西北边疆的原则。
在军事方面,他曾提出“策之所略,方之所不行”的口诀,也就是说行动不能只依据原则,而必须以实际行动和应对局势为出发点,要求将大量的个人、组织和实践观点结合起来,形成有力的治理力量。
总之,曾国藩的理学思想主张强调实践和实用性,要求人们以主导的心态融入社会,以实际行动和实践为基础,实现自我的价值和精神层面的新提高。
曾国藩的军事战略思想述论
曾国藩的军事战略思想述论曾国藩曾经担任清朝时期兵、刑、工储部侍郎。
并且创立湘军,在战场上征战时间长达十一年,通过残酷的手段镇压了我国的太平天国革命,进而顺理成章地成为了清代王朝当中的一大名将。
在1872年,曾国藩于两江总督任所去世,时年六十二岁。
回顾曾国藩的一生,可谓是历经了重重的磨难和考验,其作为湘军的统帅,不仅熟知兵法,而且知人善任,擅长从整体上和全局上进行考虑和研究,很好的分析当前的矛盾和困难,从我国悠久的传统军事文化当中汲取经验和教训,进而进行和归纳,形成自己的一套独特的战术体系和建军的。
其戎马生涯几十年,取得了骄人的战功,并且也成就了属于自己的独具特色的军事思想以及军事理论。
一、曾国藩的建军思想研究曾国藩的建军思想,可以总体上概括为三点,即大力的推行改革选将制度、将世兵制度改革成为寡兵制度、针对军队的编制进行改革和调整等等。
所有的这些都对当时的军事理念形成了巨大的影响,并且也成就了曾国藩在军事领域当中的辉煌。
(1)针对选将制度进行改革。
清朝时代的选将制度存在有较大的弊端,对于骑术和射术比较的重视,但是对于枪弹火炮等,比较轻视,其次对于体能比较重视,而对于军事的战略和战术,则非常的轻视。
相关的制度,导致军队内部的将领年龄结构不断老化,最终造成军事素质较低。
而曾国藩则认为,要想真正意义上打造出一支具有足够战斗力的军事队伍,重要的一点就是需要对选将的制度进行改革,保证其恰当合理,通过对选将制度进行革新,也成就了其建军的基本思想。
在湘军内部当中,全面的推行从上而下的、逐级别的选将制度,同时,还针对选将的标准进行了严格的规范,根据曾国藩当时的标准,选将有四大基本要求,即血型忠诚、廉洁勤恳、艰苦耐劳、简朴实在,这些都对当时的军队建设带来了非常深远的影响,并且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当时军队的战斗力。
在改革当中,曾国藩还对营务处等进行了大力的建设,用来为军队储备以及培养相关的军事人才,在发展和壮大现有军队的同时,还不忘对今后的力量进行储备。
从曾国藩建湘军看领导力
有 利 的方 向上去 就像 曾国藩 治理 湘 军一 样 .在确 立 湘 军 的制 度后 ,
他 不 用 自 己 挥 着 战 刀 在 后 面 逼 下
员 持续 同 心 同德 、 齐 心协 力地 为 了
它而奋斗 . 而这 . 正 是 很 多 中 国 企
业 家需 要学 习 的领导 要素 之一 对 于管 理 者而 言 . 信 仰 也是 企
一
下 面就从 信 仰 、 人格 、 利益 、 制 度、 胸怀五维视角 。 解 读 曾 国藩 在
打 造 湘 军 中 呈 现 的 领 导 力
共 同信仰 凝聚 人
是 什 么让 曾 国藩 将 一 群 草 根 起 家 的乌合 之众 打造 成一 支精 兵 ?
曾 国 藩 在 学 习 太 平 军 的 基 础 为才会 有 统一 的 判断 标 准 . 也 只 有 这时候 . 企 业 中才会 形 成管 理 者所
需 要 和期 望 的“ 正气 ” 氛围. 并 且这 种氛 围能 够得 到 维持 和 自我 培 育 。
这样 企 业 才 能 在松 散层 员 工进 进
结合 在一 起 管理的最高境界 是 “ 无 为 而
治” 湘 军 的例 子 告 诉 我 们 : 人 的 无 为. 必 须建 立 在 “ 制 度 有为 ” 的 基 础 之 上 而 有 效 的 制 度 设 计 , 又 必 须 建 立在 对人 “ 自利 ” 本 性 的把 握 上
业 文 化 建 设 的 一 个 方 面 只 有 认 同
属 冲 锋 陷阵 . 下 属 自然 就知 道 往前
冲。
的企 业 管理 制度 . 认 为 这 样才 能 根
治员 工 的懒惰 . 甚 至 一 些 不 良 的 行
曾 国藩 一 改 由 国家供 养 、 世代
湘军军制对晚清军事改革的影响
湘军军制对晚清军事改革的影响内容摘要:19世纪中叶,一支由书生统领的湘军崛起,并在与太平天国农民军的激烈对峙争斗中取得胜利,充当了清王朝的最后一排柱梁,从而几乎决定了中国半个世纪的命运。
湘军制度对晚清兵制的影响,其余波直到清末才止。
所以有清一代的军制,咸丰前是八旗、绿营制度的时代,咸、同至光绪甲午为湘军制度的时代,甲午战后为兴练新式陆军的时代,而论其转变,则以湘军为其枢纽。
关键字:湘军军事改革影响一、湘军兴起的历史背景清朝国家的经制军队原有八旗、绿营两个体系。
八旗早已腐败,不堪征战重任。
而另一支国家经制军绿营,则在制度上存有严重的弊病。
平时绿营军实行汛牟驻防制,三分之一左右的兵力用于驻防,造成兵力极其分散,缺乏集中的训练与监督;且军政不分、差操不分;又兵饷微薄,不足以赡其身家,从而养成了绿营兵将钻营滑巧、谋利敛财、漫无纪律、贪生怕死的积习。
绿营兵在初期还不失为清王朝可以依靠的一支重要军事力量,但乾隆中叶以后,这支军事力量每况愈下,将领生活奢侈,兵士纪律废弛。
到鸦片战争时期,绿营兵已经积弊深重,不堪战守。
清王朝遇事用兵,不得不临时招募乡勇。
鸦片战争后,随着阶级矛盾的进一步激化。
在两广地区掀起了太平天国运动。
此时绿营兵完全失去战斗力,“旧日绿营,遂同虚设”。
太平军进攻桂林时,只有一万人左右,而广西的绿营军就有两万两千人,又征调云、贵、川、湘、鄂、皖等省的绿营兵,共计有八、九万人之多,在数量上远远胜于太平军,而太平军所向披靡,直下南京。
随着江南、江北大营的垮台,标志着作为清朝国家权力最重要的工具—绿营被打碎了。
这样,清朝统治者已不可能指望绿营军来战胜太平军了,统治者迫切希望寻找另外的反革命劲旅来对抗太平天国革命的打击。
于是,曾国藩组织的湘军便出现了。
鉴于清朝经制军已完全腐化,根本无力担负镇压太平天国的重任,故曾国藩在筹建湘军时就一再强调:“非别树一帜,改弦更张,断不能办此贼也。
”【1】曾国藩就是要对原有军队进行改革,用全新的思想和方法来编练湘军。
曾国藩军事伦理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理想目 标相结合, 于 是, 他从儒家所倡导的积极人世的角度 出发, 强调要重视对现实问题的探究, 要善于将 自己的所学 所获用于经世济民。为此, 曾国藩为自己立下了“ 不为圣 贤, 便为禽兽; 莫问收获, 但问耕耘” 【 2 的座右铭, 以此时刻
激励 自己勤勉敬事而力避流俗。这些思想在其 日后所阐述 的军事伦理思想当中均有不同程度的体现。 二是历代兵家军事伦理思想的传承发扬。伴随着生产
时即 到私塾读书, 8 岁时可熟诵《 论语》 、 《 中 庸》 、 《 大学》 、
《 孟子 》 等儒学经典, l 4 岁时对于《 周礼》 、 《 史记》 等著述的 融会贯通就已经达到令人钦佩的程度, 2 3 岁求学长沙岳麓
书院得中举人, 年仅 2 7 岁得赐同进士出身, 且在殿试中因深 得道光皇帝赏识而被破格钦点为翰林院庶吉士, 成为了清 朝开国以来以同进士入翰林的第一人。曾国藩 自 幼所接受 到的源 自 家庭及学堂的系统严格的儒学教育 , 对于他 日后 形成 自己的军事伦理思想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中, 从
曾国藩军事伦理思想的形成发展 , 既是历史连续性 的
作者简介 : 刘劲松 , 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 学院博士研 究生 , 中国人 民武装警察边 防部 队高等专科 学校 教授 , 广 东广 州,
5 l o 6 6 7。
2 1 8
文教 ・ 历史 “ 理” 、 “ 才” 是相互依存的, 天命一直主宰着人类, 由此将 “ 仁” 、 “ 敬” 、 “ 孝” 、 “ 慈” 等作为自 身的 思想和行为规范, 谨
举取士, 成名于挽救清王朝于大厦将倾。 其生前身后的是非 功过, 至今仍无定论, 后世评价毁誉参半, 既有“ 曾剃头” 、 “ 伪君子” 、 “ 刽子手” 等讥讽恶评, 亦有“ 中国内圣外王第一 人” 、 “ 一代儒宗” 、 “ 最后的 理学大师” 等褒奖嘉许。曾国藩 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声名显赫以及饱受争议 , 可 以说无人能 出其右, 但曾国 藩的 修身 齐家之说、 为官理政之道、 统兵治军 之术、 识才 用人之法, 却在过去的1 0 0 多年时间里始终好评 如潮, 受到了包括袁世凯、 蔡锷、 蒋介石等人在内的众人追
【推荐下载】简论曾国藩的伦理思想
简论曾国藩的伦理思想曾国藩的伦理思想时构建现今社会家庭伦理关系和社会人际关系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编辑老师为您整理了曾国藩的伦理思想,希望帮助到大家。
一、曾国藩伦理思想的来源 一个人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是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
曾国藩伦理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既有其深刻的历史渊源,也受到了湖湘文化和曾氏家族文化的影响。
(一)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 曾国落一生勤奋好学,对居于中国传统文化主导地位的儒学钻研极深,儒家思想中的内圣外王之道以及仁、礼、恕、中庸等重要观念都对其伦理思想有很大的影响。
内圣外王不仅是传统儒家修身为政的最高理想,也是道德人格的理想境界。
内圣外王意为内修圣人之德,外施王者之政或外务社会事功。
曾国藩从小所受的是典型的儒家教育,一生走过的也是一条典型的由内圣而外王的道路。
早年他初人京城的时候,曾在当时著名理学家唐鉴、俊仁的引导和影响下研习宋明理学,接受了程朱的性命义理之学,严格按照理学的要求修身养性,建树圣贤人格,为以后的外王事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后来,他又受王夫之经世致用的影响,投身于济世救民的事业中去。
仁是孔子儒家思想的核心观念之一,礼是儒家的人伦秩序思想与人际关系原则的集中体现。
曾国藩十分重视礼学,认为一切经济致用之事,无论是仁义道德,还是政治军功,实际上均是礼学。
他说: 古之君子之所以尽其心,养其性者,不可得而见。
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则一秉乎礼。
自其内焉者言之,舍礼无所谓道德;自外焉者言之,舍礼无所谓政事。
在曾国藩看来,礼即理,礼调节着统治阶级的内部关系,是理的外在表现。
在人事上要维护以礼为主要内容的封建纲常;在政治上维护以礼为核心的封建礼治。
所以他认为: 仲尼好语求仁,而雅言执礼,孟氏亦仁礼并称。
盖圣王所以平物我之情,而息天下之争,内之莫大于仁,外之莫急于礼。
实际上,曾国藩的礼学在内仁与外礼的关系上仍然强调以内仁为本,外礼为用。
如果说外礼是活水的话,内仁则是源头,常人受教时亦应内仁与外礼的修行并重,二者不可偏颇,只有这样,才能维护亲亲、尊尊的封建等级制度和伦常关系。
曾国藩以礼治军刍议
曾国藩以礼治军刍议作者:刘月姗来源:《科教导刊》2010年第32期摘要曾国藩是晚清统治集团的重心人物,毕生致力于以礼为中心的学术与治术的贯通,是晚清理学经世学派的代表。
曾国藩创建了湘军,将孔、孟的仁、礼思想以“内仁外礼”的形式作为以礼治军的核心内容;作为封建统治的忠实卫道士,为维护封建名教,将“以礼自治,以礼治人”的信条作为治理湘军的原则,形成了他独特的治军思想。
为挽救了大清王朝的江山社稷做出巨大贡献,在近代中国军事史上具有不容忽视的地位和影响。
中图分类号:K252文献标识码:A曾国藩毕生致力于以礼为中心的学术与治术的贯通,他由学术上的以礼为归,走向实践上的以礼经世,所以他在组建、统领湘军的过程中,一直贯穿着以礼治军的原则,并因此获得了政治、军事上的成功。
1 曾国藩以礼治军的核心内容曾国藩继承了传统的儒家思想,特别是程朱理学的说教。
他是晚清理学经世学派的代表。
在他看来“军旅食货杂凌,皆礼家应讨论之事”。
所以他打破儒生不问兵事的习气,投身镇压太平天国的血腥事业中去。
曾国藩不曾掌握也不可能掌握大清王朝的兵权,清朝正规军由绿营和八旗两部分组成,他们都有兵藉,父死子继,世代相沿,长期无战事,养成骄惰习气,战斗力极差。
又因为兵归国有,将与将不习,兵与兵不和,胜则相妒,败不相救。
对此,曾国藩看得很清楚,他要建立一支完全不同于绿营、八旗的强悍劲旅,变世兵制为募兵制,要求以将必亲选,兵必自找,层层节制的原则组建军队,开创了中国“兵为将有”的先例。
他按照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的治军原则编练新军。
戚继光说过,练兵必须从军礼入手,“军中名分,须从军礼为始”。
戚继光所说的“军礼”,在曾国藩看来就是辨等明威,即从大处说,是整个封建纲常,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统治秩序,从小处而言,是湘军中大帅辖统领,统领管分统,分统制营官,营官统哨官,哨官领兵卒……层层管辖,辨等而后明威。
曾国藩对在湘军中建立这种如冠履不可倒置的秩序充满了信心,他在日记中写道:“孟子曰:‘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守是二者,虽蛮貊之邦可行,又何兵勇之不治哉?”因此,他明确指出,“带勇之法……用恩莫如仁,用威莫如礼”,将孔、孟的仁、礼思想贯穿于官兵的头脑中,以“内仁外礼”的形式表现出来。
曾国藩自强修炼术与治军强兵之策组图
曾国藩自强修炼术与治军强兵之策组图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被称为晚清"第一名臣",后来者推崇其为"千古完人"、"官场楷模"。
他整肃政风、倡学西洋,开启"同治中兴",使大厦将倾的清王朝又苟延了60年,其功业无人可以效仿,而他的著作和思想同样影响深远、泽被后人。
曾国藩一生勤奋读书,推崇儒家学说,讲求经世致用的实用主义,成为继孔子、孟子、朱熹之后又一个“儒学大师”;他革新桐城派的文学理论,其诗歌教文主持了道光、咸丰、同治三朝文坛,可谓道德文章冠冕一代。
曾国藩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从不放弃自己的品德修养,至其年衰,政治思想成熟,也不放弃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省和自责。
他的一生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真实写照。
曾国藩立志求学,要求极严,抱负很高。
他曾对几位弟弟说:“不能不趁30以前立志猛进也”,读书讲究“志、识、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观海,如井蛙窥天,皆无识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
”曾国藩极重择师交友,立志向圣贤看齐。
他在诗中写道:“莫言书生终龌龊,万一雉卵变蛟龙。
”曾国藩在其志向的激励之下,终生勤俭谨慎,学修不断。
因此,当清国镇压太平军起义屡遭败北时,他创立的湘军却能扭转败局,取得军事上的胜利。
清政府称他是“学本有源,器成远大,忠诚体国,节劲凌霜”,赞扬他是“中兴第一名臣”。
在极重“立德、立功、立言”的湖湘学派中,曾国藩既是一名推波助澜者,又是一位成功的佼佼者,因而青年毛泽东在1917 年致黎锦熙的长信中写道:“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观其收拾洪杨一役,完满无缺。
”这里,毛泽东服气曾国藩就是服他是位“大本大源”、倡学促教、陶铸人心的学者和政治家。
蒋介石更是把曾国藩奉为终生学习的楷模,在其任黄埔军校校长时,就把《曾胡兵书》列为必修课目。
他还经常向儿子蒋经国讲述他学习曾国藩的心得体会,一再叮嘱蒋经国要终生学习研究曾国藩著作。
曾国藩强兵之法---《议汰兵疏》解读总之,曾国藩一生经历了中国衰朽的过程。
曾国藩统帅湘军评析论文
曾国藩统帅湘军评析论文
曾国藩是一位中国清朝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将领,他在历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他是晚清时期的一个知名人物,曾经担任过湘军的统帅,曾经在多次战争中表现出色,他的战略技巧和军事才能备受赞誉。
曾国藩在湘军中担任的统帅,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
湘军是晚清时期反对太平天国的一个军事力量,曾国藩不仅是湘军的统帅,还是一个战略家和政治家,在军事战略和政治理论上做出了许多贡献。
其中,曾国藩提出的“两宜”、“三不伐”等军事原则,被广
泛认可并且在当时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这些原则主要包括:避免进攻,避免消耗;远离战略要地,保持自身安全;不得盲动,不得战无法胜。
曾国藩的这些原则和思想,在当时的军事战略中具有非常深刻的影响,对于战略执行、军事部署、指挥体系等都具有参考价值。
曾国藩在湘军中的战略、战术以及组织管理方面的贡献,也是当时中国现代化的重要里程碑之一。
曾国藩在统帅湘军期间,对于湖南的政治和社会稳定也做出了巨大贡献,他通过严格的权威和训练,塑造了一支足以满足战争需求的军队。
曾国藩的工作方法和管理方式,也为他们树立了可敬的形象,在政治和社会上赢得了广泛的支持和尊重。
综上所述,曾国藩的统帅湘军经历,为晚清时期的中国提供了很好的经验和教训,对于中国军事现代化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他的军事思想和指挥经验,为中国现代化的军事战略和管理体制奠定了基础,并且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简而言之,曾国藩的统帅湘军经历,是中国晚清时期历史上的一段重要的军事历史,他不仅是一位出色的将领,也是一个有远见的政治家和战略家。
他的军事思想和原则,在当时受到广泛认可,并且对于中国军事现代化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曾国藩统帅湘军评析论文
曾国藩统帅湘军评析论文摘要:湘军是一支针对绿营腐败进行军事体制改革而层层招募、层层隶属的军队,它虽然克服了绿营的许多弊病,却形成了各系备派和下级只服从直接上级因而难以统一指挥的格局。
曾国藩作为湘军的最高统帅,之所以能对湘军指挥自如,主要是因为他在忠廉恕等方面的道德践履和因此而形成的人格魅力。
关键词:曾国藩;湘军;道德践履;人格魅力清王朝依靠八旗兵定鼎中原。
但入关后八旗兵逐渐腐败,到康熙平定三藩之乱时,已不可用,只好依靠改编的汉人部队即绿营。
绿营在乾隆年间也和八旗兵一样腐败。
到嘉庆年问,历时九年的川陕白莲教起义,就是依靠团练才镇压下去。
咸丰初年太平天国革命爆发,清王朝也只有继续依靠地方武装,任命团练大臣办团练。
曾国藩就是咸丰帝任命的在湖南办团练的大臣之一。
后来湖南的团练由曾国藩统帅出省作战,发展成为湘军。
曾国藩对绿营的腐败有深刻认识,他说:“以今日绿营之习气,与今日调遗之成法,虽圣者不能使一心一气,非别树一帜,改弦更张。
断不能办此贼也。
”(《曾国藩全集》第21卷第186页,岳麓书杜,1994年版)曾国藩彻底否定了绿营。
按照新的建军机制组建湘军:由统帅挑选营官。
营官挑选哨弁,哨弁挑选什长,什长招募勇丁。
曾国藩把这种方式组建的湘军比作“统领如根,由根而生枝叶,皆一气贯通。
”(《曾国藩全集》第10卷第6323页,岳麓书社,1994年版)由于层层招募,组成“这棵树”的是利害相关、思想相通、地域相同、社会关系相近的人。
维系“这棵树”生存的不是普通军队的组织纪律。
而是家族、亲朋、师生关系。
湘军的招募制,使“口粮虽出自公款,而勇丁感营官挑选之恩,皆受其么惠。
”(《曾国藩全集》第10卷第6323页,岳麓书社,1994年版)湘军还有另一条原则,如果统领、分统、营官去位,其统部队一般要解散。
由新统领或新营官去重新组建。
这就使得湘军各护其长。
心怕头头去位后在重新组建中地位降落影响前程,甚至被斥退失去升官发财的机会。
湘军的这种建制,虽然克服了绿营的许多恶弊,但也因层层招募、层层隶属,造成只听命于直接长官而难以统一指挥的困难。
曾国藩的治军用人之道
曾国藩的治军用人之道——岳麓书院的湖湘学子的军事人才探讨关键词:曾国藩用人治军身份方式论文摘要:曾国藩是中国“中兴名臣”,少时曾在岳麓书院求学,是岳麓书院的优秀湖湘学子中间的佼佼者,更重要的是其在军事领域给我们留下的智慧是无穷的。
曾国藩(1811--1872年)初名子城,字伯函,号绦生,谥文正,湖南长沙府湘乡(今湖南省双峰县)人。
中国清朝时期的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中兴名臣”之一,也是文学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
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
湖南长沙府湘乡白杨坪人,现属湖南省双峰县荷叶镇天子坪。
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他从湖南双峰一个偏僻的小山村以一介书生入京赴考,中进士留京师后十年七迁,连升十级,37岁任礼部侍郎,官至二品。
紧接着创见因母丧返乡,恰逢太平天国巨澜横扫湘湖大地,他因势在家乡拉起了一支特别的民团湘军,历尽艰辛为清王朝平定了天下,被封为一等勇毅侯,成为清代以文人而封武侯的第一人,后历任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官居一品,死后被谥“文正”。
曾国藩所处的时代,是清王朝由乾嘉盛世转而为没落、衰败,内忧外患接踵而来的动荡年代,由于曾国藩等人的力挽狂澜,一度出现“同治中兴”的局面,曾国藩正是这一过渡时期的重心人物,在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各个方面产生了令人注目的影响。
这种影响不仅仅作用于当时,而且一直延至今日。
从而使之成为近代中国最显赫和最有争议的历史人物。
在这里我们将讨论曾国藩在治军和用人方面的才能,由此来探究岳麓书院的湖湘军事人才的智慧。
曾国藩之军事功劳咸丰二年(1852年)十一月,太平军自湖南北出,攻克汉阳。
咸丰三年(1853年)曾国藩建立地方团练,称为湘军,分陆军、水师两种,士兵则招募湘乡一带农民为主,薪俸为一般绿营的三倍左右,全军只服从曾国藩一人。
咸丰四年(1854年),总计有陆军十三营六千五百人,水师十营五千人,会集湘潭,誓师出征。
初战在岳州、靖港败于太平军,接连吃败战,曾国藩几跳水自尽,在上书时,只能以“屡败屡战”自嘲。
曾国藩军事战略辩证法论略
曾国藩军事战略辩证法论略摘要:曾国藩以理学之士典戎,虽然临阵指挥非其所长,但在长期的军事实践中,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军事战略思想,蕴涵其中的朴素辩证法思想于近世军事影响颇为深远:在战略指导思想上,主张从实际出发,稳扎稳打,从不打无准备之战;在战略态势上,重主客奇正,以我为主,稳中求变;在战略步骤上,主张以上制下,从大处着眼,舍小图大。
关键词:曾国藩理学军事战略辨证法曾国藩思想的核心是理学,其内容主要是心性之学,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内圣外王之学。
尽管曾国藩以一介书生典戎,居京期间也素未涉及军事,多与倭仁、唐鉴等理学之士言心性之学,但曾国藩在处处奉理学为圭臬之余,却能把经世理学运用于其军事实践当中。
纵然有“自咸丰四年躬亲天石,屡次败挫,厥居十载久未亲临前敌”、“自揣临阵指挥,非其所长,不得不自藏其短,俾诸将得展其才”(1)等自谦之语,却无损曾国藩杰出的军事战略才能地位。
可以肯定曾国藩不是一个彻底的唯物主义者,但其军事战略思想中包涵着丰富的朴素的唯物辨证法思想。
在率领湘军一举荡平天国后,他没有以高明自居,而把战事的顺利归结为各种因素:“兵事之成否,亦皆时会之适然,即如鄙人及胡、李、左诸公后来侥幸成功,实非初意所实料。
”(2)从总体上来说,曾国藩主张兵无成法,一切要从实际出发。
他认为:“久处兵间……自问所办皆极拙极钝之事,于神迷二字几乎相背,即手古人论兵成法亦千百中而无什一之合。
”(3)后人因曾国藩曾自语“行军本非余所长,兵贵奇而余太平,兵贵诈而余太直”(4)而在对其军事战略评价上语多贬损。
其实,曾国藩的军事战略思想中包含了丰富的朴素辩证法思想,与其建军、治军思想相得益彰,在近代军事史上交映成辉。
本文拟从以下三个方面对曾国藩的军事战略思想作番肤浅的探讨,以求教于方家。
一、在战略指导思想上,主张一切从实际出发,稳扎稳打,从不打无准备之仗。
曾国藩理学观的核心就是求实的治学方法,应用在军事上就是从实际出发。
以科学、艺术论曾国藩立志、修身、治军与谋国
以科学、艺术论曾国藩立志、修身、治军与谋国
周濂溪
【期刊名称】《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1(000)004
【摘要】近日,当我收到中华湖湘文化协会的邀请,要我写一篇有关先贤曾文正公诞辰200周年纪念文章,参加海峡两岸首届曾国藩学术研讨会。
我初时真不知如何下笔。
曾文正公是我们湖南了不起的人物,也是我国近代历史伟人,他的故居离我家不到百华里,去我生前也只有120年,我从小就常听长辈谈到他,前年回到家乡,侄子仲凯夫妇还有意开车陪我去拜访他的故居,瞻仰这一位卓越伟大的先贤,后来因临时有别的事情搁下来,心想两地相去不远,交通愈来愈方便,机会多得很。
【总页数】6页(P174-179)
【作者】周濂溪
【作者单位】台北市督教灵粮堂,台湾台北1066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122
【相关文献】
1.曾国藩修身方法简论——从《曾国藩家书》谈起
2.曾国藩修身方法简论\r——以《曾国藩家书》为中心
3.曾国藩治军与华为公司治企
4.坚持科学发展观立志生命科学研究突出自主创新始终保持微循环血流通畅健康益智长寿定有保障--立志
生命科学研究探索人的生老病衰死奥秘为提高人类健康水平作贡献(SMBL-09系列专有技术简介)5.坚持科学发展观立志生命科学研究突出自主创新始终保持微循环血流通畅健康益智长寿定有保障立志生命科学研究探索人的生老病衰死奥秘为提高人类健康水平作贡献(SMBL-09系列专有技术简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但亦不废汉学
他明确表示自己于"汉宋二家之端
皆不能左袒以附一哄"⑧
并提出以"经济之学"、"治世之术"即他所说的"礼治"来调和汉宋两家
⑨
二
曾国藩的理学
不是就礼论礼
而是将礼与诚、仁融为一体
将理学与礼学结合
仁心与礼制归一
博采众长
推陈出新
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学特征
足见曾国藩对"经世之学"的重视
他又进一步强调
经世不能脱离义理的控制
要在义理之内
要以道德为体
经济为用
理学是儒学核心
经世之学是理学的延伸
起辅助作用
"义理与经济初无两术之分
持其施工之序
详于体而略于用耳"12
在当时中国面临西方船坚炮利严重挑战下
注重经济之学正是曾国藩要求改变现状匡国济世
应该讲
求真又会推出致用的价值取向
然而
乾嘉时期
虽然也有一些理学家仍抱经世关怀
但从主流看
当时汉学家的价值取向是求真而非致用
故学术研究多与国计民生无关
乾嘉汉学在治学内容上以儒家经学为核心
又认为儒家的经典愈古愈真
甚至认为对儒家典籍的注疏
也是愈古愈好
唐必胜于宋
汉必胜于唐
这种思想方法使他们观察问题的角度
主要是向后看
而不是向前看
尤其是以惠栋为代表的吴派学者
抱着"凡古必真
凡汉皆好"的态度
更具有明显的复古、泥古特征
再者
由于乾嘉汉学强调博证
发展到后来
甚至卖弄博洽
为考证而考证
致使其愈益烦琐
往往"繁称千言
始晓一形一声之故"
再者
乾嘉学者虽能对个别问题和事例通过考据得出正确的结论
但却具有孤立、片面、狭隘的观点
挽救危局的反映
他强调义理与经济的结合
道德主义与功利主义的结合
促成了"中体西用"思想的形成
2、理学即是礼学
发礼学之新意
曾国藩所讲的"礼"是调和"汉宋之争"、倡导"经世致用"的一种途径
如果说明末清初顾炎武发动儒学思想变革的纲领是"经学即理学"
那么此时曾国藩发动儒家思想变革的纲领就可说是"理学即礼学"
友朋会合
咨寒而问暄
同唯而共诺
漠然不能相仁
臣下入告
则择其进无所拂
退无所伤者言之
一有不安
终不敢言
一时率为孤县善遁之习
背怨向利
所从来深已
"④意欲承担晚清"中兴"大业的曾国藩
当时的社会矛盾激发起他强烈的历史责任感
"国藩从宦有年
饱阅京洛风尘
达官贵人
优容养望
与在下者软熟和同之象
所谓 "内仁"就是"幽以究民物之同原"
"外礼"就是"显以纲维万事"
16仁是体
礼是用
"内仁外礼"就是"明体达用"
由于曾氏已经意识到
处于当时那种"千古未有之大变局"
一味从"尽心养性"的道体上下工夫已不周世用
"修齐治平"的功业唯有从研习古人"治礼"的实学上去努力
方为徵实有效
这种"正其谊"也要"计其功"的经世致用倾向
顾氏当初提出的纲领是在理学(宋学)虽遭世人诟斥但其观念结构尚在影响士人头脑之时
故其倡导经学时
所用的思维逻辑是我们应该从经学上去发挥真正理学精神;而到曾氏提出自己纲领时
一度已占据儒学主流地位的经学(汉学)正因其支离琐碎
于国事无补
而遭到理学(宋学)派的强势反击
如果再将视野扩大到整个儒学史
可以发现秦火之后
一定程度推动了理学在晚清的复兴与创新
1、积贫积弱
内忧外患的时代背景
曾国藩处于清政府陷入深重的政治和文化危机之时
时局几至于不可收拾之地步
外敌入侵
割地赔款;杨洪发难
席卷半壁江山;清政府内部吏治腐败
银荒兵弱
百弊丛生
清朝统治岌岌可危
他在与友人的书信中多次指出
时局已是"百废莫举
并表现出三个方面的特征:义理在于经世
纳"经济"入理学;理学即是礼学
发礼学之新意;"内仁外礼"
拓宽道德修养论
曾国藩将其新理学应用于军事建设中
形成了湘军独特的 以"忠"为最高价值目标、以"仁"为内在的道德标准、以"勇"为基本道德品质、以"礼"为外在的行为规范军事伦理思想
关键词:曾国藩;理学;湘军;军事伦理
有补于世甚至高于"性命之学"
他批评"考证性命之学"无事于读书穷理
而陶醉于经生章句
却没有以天下为己任的忧患意识和经世精神
作为桐城派"中兴"重要人物的曾国藩
不仅受到桐城派学者的影响
也深受龚自珍和魏源等站在经世致用思潮前列的思想家的影响
所以
曾国藩治学也非常倡导理学服务于现实
据其日记所载
但陆王心学亦江河不废之流
并不是毫无意义之废话
因此
对于两家之争应取其同
避其异
扬其长
共同推进儒学的发展
进而
曾国藩还借气学在生成论方面的资源来弥补理学之局限
曾国藩汲取了张载和王夫之的气学思想
认为天地万物皆禀气而生
气是构成物体的终极根源
因此
在本体论上讲
万物是"同体"的
但又认为天地万物所禀气的多少厚薄是各不相同的
'"18二程和王安石都主张行"周礼"
但王安石是从富国强兵的"利"出发
二程的出发点则是"《关雎》、《麟趾》之意"
也就是"至诚恻怛之心"(《代吕公著应诏上神宗皇帝书》
《程氏文集》卷五)
"至诚恻怛之心"就是"内仁"
行《周礼》就是"外礼"
曾国藩一贯主张"不诚无物"
当然也就"不诚无礼"
"《关雎》、《麟趾》之意"
自己收集整理的
错误在所难免
仅供参考交流
如有错误
请指正!谢谢
论曾国藩的理学创新与湘军的军事伦理建设
李威
(湖南师范大学 伦理学研究所
湖南 长沙 410081)
摘要:曾国藩理学思想的形成有其时代背景、社会思想背景和个人哲学背景
他在从学理学大师唐鉴时
唐鉴以理学经世思想相指点
曾国藩听后"昭然若发蒙也"
他曾对当时埋首故纸堆中汉学家展开了猛烈的批判:"今之学者
言考据则持为骋辨之术
讲经济则据为猎名之津
言之者不怍
信之者贵耳
转相欺谩
不以为耻
"如何对此治理呢?他很自信地给出答案:"今日而言治术
则莫若综核名实;今日而言学术
曾国藩因而自成一代儒宗
1、义理在于经世
纳"经济"入理学
一定程度上讲
曾国藩的新理学是一种实用主义哲学
经世致用是曾国藩整个理学创新的出发点和最后的旨归
桐城派的代表人物姚鼐就强调在"义理"、"词章"和"考据"三种学问之外诗文还应表现"经济天下之才"
另一位代表人物梅曾亮也认为"经世致用"
之道
二则是通过礼乐的约束以恪守仁义之道;如果说前者是内在的心意层面的教化的话
那么后者则是外在的社会道德规范层面的教化
曾国藩的礼学
仍然强调"所谓有《关雎》、《麟趾》之精意
而后可行《周官》之法度"17
这是引用二程的学生杨时所记程颢的话:"明道云:'必有《关雎》、《麟趾》之意
然后可行周公法度
因而万物具有差异性
"自其初而言之
太和絪緼流行而不息
人也
物也
圣人也
常人也
始所得者均耳
人得其全
物得其偏
圣人者
既得其全
而其气质又最清且厚
"⑦曾国藩对万物"相异性"和相同性的论证
旨在说明圣人的后天教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它是曾国藩整个道德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而面对一直以来的汉宋之争
事实上
他对于宋明儒学其他支派之思想亦有许多的汲取
曾国藩固然恪守程朱理学为学宗
但他在政治实践和军事斗争中也渐渐地看到了程朱理学"指示之语
或失于隘"、或"病于琐"、或"偏于静"的局限
在这种情形下
曾国藩对心学表现出了宽容的学术姿态
对于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之学术争讼
他认为
虽然程朱理学得儒学之正传
不能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去观察研究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