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军集团老总曾国藩的成功管理
曾国藩自我管理的十二条军规
曾国藩自我管理的十二条军规
1.严守纪律,不偏不倚地执行任务。
2. 做好时间管理,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
3. 保持高度的警觉性,时刻关注周围的环境和人员。
4. 坚持学习和自我提升,不断扩展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5.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尊重他人,处理好人际冲突。
6. 坚持实事求是,不做虚假宣传和夸大其词的事情。
7. 严格要求自己,保持高标准,不随便妥协。
8. 培养自己的耐心和毅力,不轻易放弃,面对困难要有勇气。
9. 保持身体健康和精神状态良好,不过度消耗体力和精力。
10. 坚持自我反思和自我批评,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及时纠正。
11. 对自己和他人都要有同情心和同理心,理解和包容他人。
12. 坚持原则和信念,不被外界影响改变自己的立场和信仰。
- 1 -。
曾国藩管理方略
打造战船 建水师
1853
参不平定 太平天国
1854
平定成功 局势稳定
1864
镇压太平天国时期,这是曾国藩最重要的时期,也是他与清政府之间“忠君”与“猜忌”表现最明
显的时期;清廷不时利用湘军的内部矛盾来分散曾国藩权势的过度膨胀;对于曾国藩的嫡系部队, 清廷更以严密监视。
兴办洋务运动
1
书院/书局 /教育
入仕初期(1838-1850) 内 圣 求学阶段(1811-1838)
求学阶段
出生/入学 1811
考取秀才 1833
会试/殿试 1838
这一阶段,曾国藩广泛涉猎各种怃想,尤其致二经丐怃想,立志要成为地主阶级癿一代圣贤,要立德、 立功、立言三丌朽,要将平生所学付诸实践,以挽回封廸统治阶级日趋衰落癿形势。
爱禾考必去稗,爱贤考必去邪,爱民必去害民乀吏,治军必去蠢军乀将,一定乀理也。
——咸丰十年致曾国荃、曾国葆
厚耄丌能使,爱耄丌能令,乱耄丌能治,譬如骄子,丌可用也。 ——咸丰十年致曾国荃、曾国葆
具体阐释
厚爱士卒却丌能使用,溺爱下属却丌能吩令,远法乱纨耄丌能惩治,这样癿军 队就像惯坏了癿孩子一样,是丌能用来合敌人作戓癿。
齐心相顼 彼此照顼 永丌相廻
反复讪谕 泤重灌输
战场
训练
心态
塑心
用合理的制度规范人
其将死,其军散;其将存,其军宋。仍湘军乀制,刌上下相维,喻利二丿。将卒亲睦,各护其 长。 ——曾国藩
统领如根,由根耄生枝、生右,皀一气所贯通。是以口粮虽出自公款,耄勇丁感营官挑选乀恩, 皀叐其私慧。平日既有恩谊相济,临阵自能患难相顼。 ——曾国藩
曾国藩管理方略
目彔
曾国藩其人其事
曾国藩领导方略 曾国藩聚人方略 曾国藩用人方略 曾国藩齐家方略 曾国藩修养方略
曾国藩团队管理
42
体验VS概念
教育≠训练
教育
陈述观点、灌输概念 提供信息与传授知识 告诉我们什么是对的
训练
身心互动、引发思考 颠覆常规的特殊教育 要我们把知道的做到
43
训练的途径与目的
◆训练是开拓思维的过程 ◆训练是建立信念的过程 ◆训练是开发潜能的过程 ◆训练是固化行为的过程
要做好企业训练导师先当“运动员”,再 当“教练”。
——摘自《大学》开篇语
21
格物—随时找到方法的方法
组织
品牌 建设
企业 文化
战略 MBA
生产
人力 资源
财务
营销
招聘 解聘 奖惩
培训 人力 资源
制度
薪酬 劳保
绩效 考核
会场
效果 评估 资料
设备 流程 会务 签到 服务 责任人
培训 主题 师资
时间 地点
培训 对象
培训
训后 评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工具2。2
24
道家文化与现代管理
● 大道——企业的信仰与价值观 ● 不争——立于不争而无尤,立于不争而有成 ●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企业创新 ● 柔弱胜刚强——企业的基业常青之道 ● 利他——水利万物而长流,企业利万众而久立 ● 抱一守中——始终坚持一个目标 ● 治大国若烹小鲜,企业管理亦然
25
从《孙子兵法》看企业管理
2
关于学习的探讨
诚能考信于载籍,问途于已经,苦思以求其通, 躬行以试其效,勉之又勉,则识可渐通,才亦渐立。
——曾国藩
听易忘,见能记,动开悟,悟生慧。
——鬼谷子
学习中找体会,体会中找感觉、感觉中悟方法
3
知识 方法 智慧 学问
现代人不应该缺知识,好方法很难学得到
湘军成功经验
咸丰二年(1853年),在家丁忧的曾国藩,奉命在湖南督办团练,以协助政府军抵抗太平军。
曾国藩在创建自己的“忠义血性之师”湘军时,就运用了高薪激励这一方式,他将普通士兵的军饷开到了每月6两白银,是清政府的绿营军的1.5两的四倍。
这比堪称最佳管理实践的亨利福特在1914年的提薪之举,即将工人的最低工资标准的每日2.5美元提高到每日5美元,要早了近60年。
这一政策为湘军招募到了大量的优秀兵勇,也吸引一大批有文化素养的秀才、举人加入湘军。
一方面高额的军饷让兵勇们足以支撑全家的生活,无后顾之忧,能积极投入训练及战斗。
另一方面,文人的大量加入,提高了队伍的整体的文化水平,让曾国藩的一些军事思想能迅速地得以贯彻。
而且曾国藩在晚清是有名的宋明理学家,有着很高的文化地位,这就使得他的军事地位能得到很好的拥护。
也就是这样一支部队,才在以后的战斗中屡败屡战,终于同治三年攻下天京,打败了太平天国。
曾国藩和湘军的成功,实属不易,可谓是历经波折,归结其间要点,我想,大致可以列出以下五点:一、军制改革,兵为将有曾国藩认为清军失败有几个重要原因,其一,绿营军的兵、将、军各层之间统属性太差,造成“胜则相忌,败不相救”,而太平军刚能做到内部团结,生死与共;其二,绿营兵当兵为吃粮,以兵为业,造成军营习气败坏。
因此,他决意湘军做到赤地立新,比八旗,绿营相比,要富有朝气和凝聚力。
湘军在进行招募时,讲究“忠义血性”。
对于军官,要求一会治军,二不怕死,三不急名利,四要能吃苦。
对于士兵,要求忠厚,质朴,身体健壮,最好是山村的农民。
为保证部队的凝聚力,曾国藩规定,士兵要有同乡或家人担保,若有逃跑或犯禁者,追问保人责任,士兵之间也多是乡亲或宗亲关系;官员之间,主要由读书人担当,其间关系也是亦师亦友,通过私人情感相维系;各层次之间绝对服从,由上级选拔下级。
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就确保了湘军的整体统属性,让湘军成了一支“胜则举杯以让功,败则死力以相救”的血性之师,而曾国藩也就是唯一能指挥调度这样一支部队的统帅,实现了“兵为将有”,开创了近代第一支军阀性质的军队。
屡败屡战——曾国藩管理湘军的艺术
曾国藩管理湘军的艺术1851年,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农民起义——太平天国运动在天高皇帝远的广西金田村起事,然后迅速席卷大半个中国,八旗和绿营溃不成军,清政府的统治危在旦夕。
于是朝廷勒令地方各省办团练,并一共任命了43个团练大臣。
在天平天国的凶猛攻势下,各省团练几乎不堪一击,唯有曾国藩麾下的湘军异军突起,挽狂澜于既倒,清朝的气数因此又延续了五十多年。
在不被清廷信任,处处受其箝制,并得不到军饷和武器支持的窘境中,为何湘军能够打败气势如虹并拥有数倍军力的“虎狼之师”太平军,以至于连毛泽东都佩服说“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这一却都源于曾国藩屡战屡败的管理艺术。
据史料记载,咸丰皇帝曾因曾国藩据有关资料记载曾国藩率领湘军与太平天国作战初期,屡吃败仗,曾国藩上书朝廷,提及屡战屡败,后来经李元度更改为屡败屡战,以显示其奋勇无畏的作战精神。
后多比喻虽然屡次遭受挫折失败,仍然努力不懈。
在中国的近代史上,曾国藩是一位权位显赫,作用很大,而且具有影响力甚大的人物。
我们不要刻意去评价曾国藩的功过是非,要着重是看他修改奏章的那一件事,从中你就会深有感触:他将“屡战屡败”改成“屡败屡战”,虽然说它们只是把词序上简单的颠倒一下,但是却能反映出对待失败时的两种截然相反的人生态度。
“屡战屡败”反映出的是心灰意冷,意志消沉的悲观情绪,而“屡败屡战”则反映出的是一种毫不气馁,百折不挠的顽强意志。
试想一下,如果当时曾国藩没有摆脱掉那种“屡战屡败”的悲观情绪,其结果也一定是消极沉沦,而会自暴自弃,一蹶不振,他就不会得到朝廷的重用,更不用说以后会成为清朝末期的一位权倾朝野的重臣了。
正是这样一种屡败屡战的管理湘军的艺术成就了个人的成功人生,也给后人留下了可以借鉴的典范。
这么一个建立大功勋的人物,在给朝廷的奏折里却陈诉自己屡战屡败,主动请罪,看来他的军事之路确实坎坷。
那么为什么“屡战屡败”会给人传达一种失败和痛苦的感觉,而“屡败屡战”却带给人以一种希望。
大道至拙:曾国藩与中国式领导力
大道至拙:曾国藩与中国式领导力导语“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清末民初学者徐珂所编的《清稗类钞》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湘军名将刘长佑担任直隶总督时,在“剿捻”的方案上主张的是“合剿”;而湘军统帅、奉命主持全盘“剿捻”事务的曾国藩主张的则是“分堵”。
二人意见不合,然而曾国藩却对刘长佑极力称道。
刘长佑感慨地说:“涤翁于此乃毫无芥蒂,良由做过圣贤工夫来也。
”曾国藩老先生在这件事上竟然毫无芥蒂,实在是因为做过圣贤工夫呀。
每一个领导者都会关注这样一个问题:在中国社会文化的情境下,究竟什么样的领导力才会使领导者走向成功?对于这个问题,曾国藩无疑是揭开答案的线索之一。
无论是毛泽东曾经说过的“余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还是蒋介石所说的曾国藩为人行事“足为吾人之师资”,都昭示了这样一个事实:在曾国藩的身上,一定有某些与中国情境下成功的领导行为相契合的要素。
中国古人对于一个人的最高评价,是所谓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
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一个可以达到“三不朽”的人物。
所谓的“立德”,就是道德的提升与德性的修炼。
中国人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中国人看来,“修身”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前提。
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自我管理是组织管理的前提。
曾国藩一生以“圣贤”为自己的人生追求,所谓的“圣贤”,就是德性成熟与道德完美的人。
曾国藩的座右铭是“不为圣贤,便为禽兽”。
成圣成贤的理念,使他的一生都在追求卓越,而不向自我妥协,他的“立功、立言”,都是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
在他的身上,充分体现出了德性与品格的修炼对于一个人领导力成长的至关重要的价值。
所谓的“立功”,就是建功立业。
曾国藩做的最大的事情是镇压了太平天国起义,挽救了大清王朝。
从政治的角度来说,人们当然可以对这件事情有不同的评价,但是所有的人都会承认,这件事情的做成,是非常不容易的。
曾国藩是一个文人,没有学过军事指挥;曾国藩所率领的军队是湘军,湘军最早就是团练,也就是民兵、地方武装,它不是国家的正规军,它得不到国家资源的支持。
曾国藩的管理
曾国藩的管理“要道”曾国藩作为一个封建士大夫的成功代表,身兼五部,统帅湘军,封侯拜相,成就了个人的成功人生,也给后人留下了可以借鉴的典范。
以今天的现代视角来看,曾国藩也是一个成功的管理者。
首先,曾国藩极其重视领导者的个人修养。
其次,曾国藩清楚地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把握住了选人、育人、用人、留人的关键环节。
最后,曾国藩以“勤政、自律”为法,以勤为乐,严格自律,忠于事业,在挫折面前不屈不挠,终达事业巅峰。
相信这些对于我们当今的管理者,也能起到良好的借鉴作用。
修身箴言:诚、敬、静、谨、恒传统的主流文化对“成功”有一个评价体系,那就是我们都熟悉的立德、立功、立言。
一个人如果做到这几方面,就成功了。
曾国藩无疑是成功的,他之所以能成为传统社会典型文人将相的代表,引起后人的广泛关注甚至崇拜,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具有儒家道德观念中的理想人格魅力,且注重自身的修养。
在翰林院工作期间,曾国藩把修身作为日常生活很重要的一部分,制订了严格的修身计划,曰“日课十二条”。
内容有:一、主静:无事时整齐严肃,心如止水;应事时专一不杂,心无旁骛。
二、静坐:每日须静坐,体验静极生阳来复之仁心,正位凝命,如鼎之镇。
三、早起:黎明即起,绝不恋床。
四、读书不二:书未看完,绝不翻看其它,每日须读十页。
五、读史:每日至少读历史书籍十页,即使有事亦不间断。
六、谨言:出言谨慎,时时以“祸从口出”为念。
七、养气:气藏丹田,修身养性。
八、保身:节劳节欲节饮食,随时将自己当做养病之人。
九、日知其所忙:每日记下茶余偶谈一篇,分为德行门、学问门、经济门、艺术门。
十、月无忘所能:每月做诗文数首,不可一味耽搁,否则最易溺心丧志。
十一、作字:早饭后习字半小时,凡笔墨应酬,皆作为功课看待,绝不留待次日。
十二、夜不出门:临功疲神,切戒切戒!这十二项课程,归纳起来就是五个字。
首先是诚,诚实、诚恳,为人要表里一致,自己的一切都可以公之于世,要修炼自己的诚。
第二是敬,就是敬畏,人要有畏惧,不能无法无天。
曾国藩管理之道(为官从政)
曾国藩与中国文化
曾国藩与道家 • 左列钟鸣右谤书,人 左列钟鸣右谤书, 间随处有乘除。 间随处有乘除。低头 一拜屠羊乐, 一拜屠羊乐,万事浮 去过太虚。 去过太虚。 • ——曾国藩 曾国藩
(2)要有识人的智慧 )
曾国藩知人之鉴,超轶古今。或邂逅于风尘之中,一 曾国藩知人之鉴,超轶古今。或邂逅于风尘之中, 见以为伟器;或物色于形迹之表,确然许为异材。平 见以为伟器;或物色于形迹之表,确然许为异材。
日持议,常谓天下至大,事变至殷,决非一手一足之 日持议,常谓天下至大,事变至殷, 所能维持。 故其振拔幽滞,宏奖人杰, 所能维持。 故其振拔幽滞,宏奖人杰,尤属不遗余 ——薛福成 力。 ——薛福成
2、用合理的制度规范人 、
统领
统领
统领
分统
分统
分统
分统
分统
分统
营官
营官
营官
营官
营官
营官
哨长
哨长
哨长
哨长
哨长
哨长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用合理的制度规范人 、
其将死,其军散;其将存,其军完。 其将死,其军散;其将存,其军完。从 湘军之制,则上下相维,喻义于利。 湘军之制,则上下相维,喻义于利。将卒 亲睦,各护其长。 亲睦,各护其长。 或则皖省,或援豫章,先生不出, 或则皖省,或援豫章,先生不出,续 宾何敢独行前往?……先生带我出山 先生带我出山, 宾何敢独行前往?……先生带我出山,仍 祈带我归里。 祈带我归里。 ——李续宾 ——李续宾
曾国藩做CEO,八条管理精髓让你大开眼界!
曾国藩做CEO,八条管理精髓让你大开眼界!做人要像人,做官不可太像官。
在企业里做官、做领导也是如此。
今天我要带您看看如果曾国藩当企业的CEO,他将如何管理企业?大有看头哟!曾国藩从政八经:1、做人要像人,做官不可太像官。
2、把所有人得罪了就谁也不得罪了。
3、有油水的地方往往最滑,站稳都难。
4、沉默是一种态度,拖也是一种工作方法。
5、不怕群众骂你,就怕群众不找你。
6、可以得罪忙人但不能得罪闲人。
7、小胜靠智,大胜靠德。
8、人不能把钱带进坟墓,但钱可以把人带进坟墓。
1做人要像人,做官不可太像官。
在企业里做官、做领导也是如此。
要做好“领导”,先要做好“人”。
做官难,做人更难。
己之不正,焉能正人。
做好“人”之后,做人做的很像“人”之后,再考虑如何做官,如何做好官。
做人要讲实在,做官要讲机智。
如果你做官做的太像官,就可能会引起同级的不满,下属的不满。
我曾经就见过一个公司的CTO,目空一切,不仅在直属下属面前摆架子,甚至除了CEO之外,把其他的C“X”O们都不放在眼里,口头禅就是“这个你不懂,技术上没法实现”,其结果呢?最后CEO只好忍痛割爱,把这个CTO给T了。
2把所有人得罪了就谁也不得罪了。
有一家IT 企业的副总经理,由于企业的产品和市场均因许多因素发展的很不顺畅,导致了许多不尽如人意的事件发生,使他在管理中出现了焦头烂额的情况。
他先是与负责营销的一位总监产生了矛盾,而后又与一位区域市场的营销经理发生了过节,最后又得罪了一些人,他感觉到此时仿佛全世界都与他为敌。
后来他也终于明白,管理就不能做“老好人”,不能怕得罪人。
管理是为了什么?难道是“老好人大赛”看谁比较受人欢迎?不要说大胆管理,再小心的管理也不可能让人人说好,那种只说“好好好”的管理早晚把大家都送进地狱。
管理应该是好人、真心为企业的人大部分说你好,坏人、只计较个人得失的人大部分说你坏,这样就差不多是个好的管理者了。
3有油水的地方往往最滑,站稳都难。
曾国藩管理之道
曾国藩管理之道引言曾国藩,字子孝,是清代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教育家。
他以其卓越的管理才能和深思熟虑的决策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重点介绍曾国藩的管理之道,探讨他在治理和领导上的一些主要原那么和方法。
一、明确目标曾国藩非常注重明确目标。
他深知,如果没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就很难取得成功。
在曾国藩的管理中,他总是首先确定清晰的目标,并将其向团队明确传达。
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团队的工作效率,还能够激发团队成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重视团队协作曾国藩认识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他建立了一个密切合作的团队,团队成员之间相互之间合作紧密,相互之间协调配合。
曾国藩也善于鼓励与奖励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以此促进整个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三、注重培养人才曾国藩十分重视培养人才。
他深知人才是组织开展的关键因素,因此致力于招募、培养和鼓励人才。
曾国藩采用了一系列的措施来培养人才,如设立培训机构、提供学习和开展时机、为优秀员工提供晋升和赏识时机等。
四、推行奖惩制度曾国藩推行了一套严明的奖惩制度。
他认为,奖惩制度是调动人们积极性和创造力的重要手段。
通过设立合理的奖励机制和惩罚制度,曾国藩能够鼓励团队成员努力工作,并对不遵守规章制度的行为进行惩罚,以维护组织的正常秩序和纪律。
五、注重绩效评估曾国藩注重绩效评估。
他通过建立科学有效的绩效评估体系,对团队成员的工作进行全面评估和分析。
这不仅能够及时发现团队成员的问题和缺乏,还能够提供有效的反响和指导,以便团队成员不断改良和提升自己的工作表现。
六、注重自我管理曾国藩认为自我管理是成功管理的根底。
他注重自己的时间管理和情绪管理,善于安排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他以身作那么,通过自己的行为鼓励和影响他人,并树立了良好的典范。
七、积极应对变革曾国藩面对变革时保持积极的态度。
他了解到,变革带来的是机遇和挑战,他始终保持对变革的开放心态,并采取适当的变革策略来应对变革。
他鼓励团队成员积极拥抱变革,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资源,以确保变革的成功实施。
曾国藩的管理智慧
3、用人的三个步骤 每当有人才来投效,先给少量薪资 让对方安定下来,然后亲自接见,一一 观察: 胆气血性——领兵打仗 胆小谨慎——筹办粮饷, 文学悠长——办理文案, 讲求性理——采访忠义, 学问渊博——校勘书籍。
第一步:身边历练:充营务处,或 者秘书处。 第二步:外出领兵。 第三步:独当一面。 案例:李榕 李就是曾国藩家信中经常提及的李 申夫,四川人,进士出身。原在礼部任 职。1859年曾国藩将他奏调来,办理营 务处。不计其数的交谈。历练一段时间 后准备派他出外。
2、曾国藩对人才等级的划分 从人的才能高低来分,他将人才分为三 等。各等次人才的特点。着意培养第二、 第三等人才。一等可遇,二等可求。 从人的资质来分,他又将人才分为两种 :一种是得之于天授,有得之于人事者 从人才类型来分二类:一类是实用型人 才另一种是很有名望,兼有一定智谋。
明末大儒吕坤写了《呻吟语》,将 人才划分为三等:深沉厚重,魅力十足 ,这是一等人物;不拘细节,磊落豪雄 ,实行力超乎众人,这是二等人物;聪 明绝顶,辩才无碍,这是第三等人物。 真正的大人物:大事、难事看担当 ;逆境、顺境看襟度;临喜、临怒看涵 养;群行、群止看识见。——吕新吾
丁长胜,身文而笨,讷于言辞;目不妄动,为可靠。 龚隆贵,身长视下,有壮气,好说话。 李绳武,无英气,尚老成。 陈青云,眼圆而动,不甚可靠。 陈玉恒,长而清,可充戈什哈。 哈科癸 ,满面堆笑,可爱。矮而精明。 叶明瑞,面麻小样,狡诡能战,形模似三花脸。 成立福,朴实壮健,目光渐散。 萧浮泗,口拙讷,神不外散。 刘湘南,眼黄有神光,鼻梁平沓,口圆有童心,腰挺 拔,面英发可爱。 雍正朱批引见单---定品级 --咸丰八年十月十六日日记
推广乡气—不循规蹈矩、有开拓精神 官气多者好讲资格,好问样子,办 事无惊世骇俗之象,凡遇一事,但凭书 办、家人之口说出,凭文书写出,不能 身到、心到、口到、眼到,尤不能苦下 身段去事上体察一番。吾欲以“劳苦忍 辱”四字教人,故且戒官气而姑用乡气 之人,必取遇事体察、身到、心到、口 到、眼到者。赵广汉好用新进少年,刘 晏好用士人理财,窃愿师之。
历史趣谈政治家曾国藩是哪里人 曾国藩的湘军怎么样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政治家曾国藩是哪里人曾国藩的湘军怎么样
导语:政治家曾国藩是哪里人很多人认为曾国藩是湖南湘乡人,湘乡是湘潭市的,其实曾国藩是湖南娄底市双峰县人。
娄底因为是后来从邵阳,益阳,湘
政治家曾国藩是哪里人
很多人认为曾国藩是湖南湘乡人,湘乡是湘潭市的,其实曾国藩是湖南娄底市双峰县人。
娄底因为是后来从邵阳,益阳,湘潭等地划出去的市,双峰现在是属于娄底。
嘉庆十六年曾国藩在双峰县荷叶镇的白玉堂出生,白玉堂是双峰县的一一个小宅院,但是风光秀丽,群山环抱,景色宜人,这里土壤肥沃,又有水源,良田得以灌溉,庄稼收成也非常好,十分适合居住。
白玉堂,曾国藩出生的地方
整座宅院也修建的古色古香,周围是由青砖构成的围墙,给人一种别样的安全感,整座院落的设计非常气魄,这和院落的主人,曾国藩的祖父在社会上的地位是分不开的,曾国藩的祖父星冈公为人正直,言出必行,又爱帮助身边的人,受到众人敬仰。
白玉堂墙外有两株参天古树,据说都有上百年的年岁了,这里还流传着“曾国藩蟒蛇投胎”的故事。
传说那是曾国藩的祖父还健在的时候发生的,有一日祖父看到一条巨蟒在空中盘旋,降落到自家门前的两个树上,蟒蛇的双眼通红望着自己,一下子惊出一声冷汗,原来是南柯一梦,这时候,老伴走来说孙子生了。
祖父欣喜万分,觉得是和当年郭子仪出生时的蟒蛇是一个道理,而且郭子仪因为这一征兆后来成为了有名的大将军,觉得自己的孙子也有这份福相,是上天赐予曾家的,发誓一定要好好照顾孙子,从此院子里的两棵大树也得到了很好的保护。
生活常识分享。
曾国藩成功之道与团队管理
时人评曾国藩
蒋介石:“其著作为任何政治家所必读”
梁启超对曾氏倾心推崇,称“吾谓曾文 正集,不可不日三复也。”梁在《曾文正公 嘉言钞》序内指曾国藩“岂惟近代,盖有史 以来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岂惟我国,抑全 世界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
“三戒”:戒烟、戒妄语、戒房闼不敬 “三字箴”:清字箴、慎字箴、勤字箴 “清廉”为“护官之符,立命之根”
(二)齐家
南怀瑾《论语别栽》:“清代中兴名臣曾国藩一生共有十 三套学问,但流传后世的只有一套,即《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治家
曾国藩诫其弟道:“家中要得兴旺,
全靠出贤子弟。昔子弟不贤不才,虽多 积银积钱积谷积产积书积衣,总是枉然。 子弟之贤否,六分本于天生,四分由于 家教。”
到岸付费代替离岸付费
1793年3艘船到达澳洲,这是第一次按新规则付费。 422人中只有1个死于途中。 这种规则普遍实施后,降至1%到1.5%。
曾国藩为湘军亲定“扎营之规”
“每到一处安营,无论风雨寒暑,队伍 一到,立即修挖墙壕,未成之先,不许 休息,亦不许与敌搦战。墙子须八尺高, 一丈厚,内有子墙,为人站立之地。壕 沟须一丈五尺深,愈深愈好,上宽下 窄。”
团队管理三种兵器: 策略篇
1.高效、严密、科学的规则 “大本不正,小规不立” ------朱
熹 有效的规则,才能解决管理问题
小平同志关于制度重要性的乐观看法
“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 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组织制度、 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
“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 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
团队管理三种兵器:
方法篇
曾国藩的成功之道
曾国藩的成功之道为什么天才失败了,而庸才成功了?分享曾国藩的成功之道,来看看曾国藩关于成功的答案。
不论什么时代,大道至简,都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天才往往困于他的天才,超前时代,并因此陨落,而脚踏实地的庸才,才运筹帷幄,臻至成功。
以下是店铺整理的曾国藩的成功之道,欢迎阅读。
曾国藩的成功之道“天道忌巧”,语出曾国藩,当时的晚清,在一种虚浮、圆滑、取巧的氛围中,因此曾国藩大胆“去伪而崇拙”。
其实不论什么时代,大道至简,都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天才往往困于他的天才,超前时代,并因此陨落,而脚踏实地的庸才,才运筹帷幄,臻至成功。
为什么天才失败了,而庸才成功了?这是曾国藩的答案理念:志之所向,金石为开许多人心目中的曾国藩是权谋家的代表,这是对他的误解。
曾国藩的领导艺术虽不无权谋因素,但其核心却是“忠义血性”的儒家理念。
曾国藩生于雍、乾后,举国风气的败坏,几乎达到了顶点。
在曾国藩看来,最可怕的不是太平军的造反,而是统治阶级本身的人心陷溺、人欲横流。
因此,曾国藩与罗泽南等人,宣讲举世都不宣讲的儒家学说,以传承圣人的价值体系为己任,最终排除千难万险,成就了“以转移社会风气来造就一代之人次”的功业。
用人:尚朴实,耐劳苦如果说在理念上曾国藩高扬的是“血性忠义”,那么在人才的选拔上,他选择的则是能够切实认同这种理念并加以践行的“朴拙之人”。
曾国藩从最根本的选人环节入手,提出军官一定要选“质直而晓军事之君子”,兵勇则一定要选“朴实而有土气之农夫”。
湘军靠什么打胜仗?靠什么持续地打胜仗?就是这种“尚朴实,耐劳苦”的作风。
曾国藩的用人,从表面看来迂阔笨拙,其实正是他的过人之处。
治事:大处着眼,小处下手管理最忌讳的就是全无实际而空谈误事。
曾国藩从一开始就对此有深刻的认识,他强调“军事是极质之事”,来不得半点虚浮的东西。
他厌恶听到高谈阔论,只喜欢平实之言、平实之行。
曾国藩的管理风格亦是以“勤、实”二字为核心。
他认为,带兵一定要脚踏实地,勤勤恳恳,一步步地从小事做起,才能日积月累,见到成效。
曾国藩简介 晚清重臣湘军创立统帅者曾国藩生平
[键入文字]曾国藩简介晚清重臣湘军创立统帅者曾国藩生平曾国藩(1811 年11 月26 日-1872 年3 月12 日),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谥文正,汉族,出生于湖南长沙府湘乡县杨树坪(现属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荷叶镇)。
晚清重臣,湘军之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者。
清朝战略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
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曰文正。
毛泽东曾说:“愚意所谓本源者,倡学而已矣。
博学如基础,今人无学,故基础不厚,进惧倾记。
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观其收拾洪杨一役,完满无缺。
使以今人易其位,其能如彼之完满乎?”表达出对这位已故乡人的推崇之情。
曾国藩(1811-1872 年),湖南湘乡人,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
他的人生,他的智慧,他的思想,深深地影响了几代中国人,以至他虽已去世一百余年,提起曾国藩,人们仍然津津乐道。
有的评论者说:如果以人物断代的话,曾国藩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最后一人,近代历史上的第一人。
这句话从某一角度,概括了曾国藩的个人作用和影响。
曾国藩出生于晚清一个地主家庭,自幼勤奋好学,6 岁入塾读书。
8 岁能读八股文、诵五经,14 岁能读《周礼》《史记》文选,同年参加长沙的童子试,成绩列为优等。
父麟书,有田产,不事耕种,醉心功名,然童试17 次皆不第,父设馆授徒。
曾国藩幼从父学。
道光十三年(1833)入县学为秀才。
翌年就读于长沙岳麓书院,同年中举人。
此后赴京会试,一再落榜。
十八年,始中第三十八名贡士,旋赴殿试,中三甲第四十二名,赐同进士出身。
朝考选翰林院庶吉士。
自此供职京师,结交穆彰阿、倭仁及唐鉴等。
二十七年任四川乡试正考官,二十八年升侍读,后年升侍讲学士。
二十七年授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
二十九年任礼部右侍郎,旋兼兵部右侍郎。
三十年兼署工部右侍郎。
咸丰二年(1852)兼署吏部左侍郎。
从曾国藩带兵学高效团队管理
从曾国藩带兵学高效团队管理乱世重武将,治世需文臣!这是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
而在清朝末年就有这么一位手无缚鸡之力的文臣,把一个原属地方组织的“民兵”队伍,在极短的时间内,锤炼成为挽救岌岌可危的清政府统治的重要军事力量。
从数千人起家,发展到三十万湘军,战斗力远远超过了当时的大清帝国正规军队---八旗兵和绿营兵,最终“剿灭”太平天国农民起义,这位文官就是晚清名臣曾国藩。
在当时的环境下,他能训练出这样一支出色过硬的队伍,用的是什么方法呢?现如今,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一支优质高效的团队是获取成功的必要条件,曾国藩带兵方法,能为我们现在企业团队管理带来哪些启迪呢?一、打造一支有主义的团队所谓有主义的团队,就是有抱负、有使命、有大发展的团队。
一个有主义的团队,主要就要落在“信仰”两字上。
曾国藩曾坦言“带兵之人,第一要才堪治民;第二要不怕死;第三要不急急名利;第四要耐受辛苦……大抵有忠义血性,则四者相从以俱至;无忠义血性,则貌似四者。
终不可恃。
”从这里能看出曾国藩打造有主义的团队就是要有“忠义血性”。
他所提出的“忠义血性”可以理解为“忠君爱民”,这就是他组建湘军的信仰。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忠君就是忠于国家,是他选将的标准,也是他打造团队核心层即其幕府的人才选择标准。
想要发展一个团队,其核心力量层是重中之重,曾国藩教育子弟、学生时有一句名言“做好人,做好官,做名将,俱要好师,好友,好榜样”。
对于团队来说“好师,好友,好榜样”就是团队发展的核心力量,而曾国藩军队核心层被世人称道为“神州第一幕府”。
他的幕府汇聚了当时天下顶尖人才,有左宗棠、李鸿章、彭玉麟、郭嵩焘、容闳等人,可谓是“天下英才,尽入曾幕”,有这样一个有主义的团队想不成功都难。
由此可见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效益的团队,能否获得良好的发展前景和机遇,关键在于是否有一群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组成,那么一个团队信仰就是他们凝聚在一起的主要力量,有了信仰才有力量的汇聚、人才的汇聚、人心的汇聚,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团队凝聚力,这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湘军集团老总曾国藩的成功管理湘军集团老总曾国藩的成功管理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毛泽东自立立人,自达达人,足为吾人之师资——蒋介石话说1840年的鸦片贸易之战,导致大清集团公司开始走向衰落,本国市场的垄断格局逐渐被打破,国外跨国公司开始大肆进攻,争夺市场和人力物力资源;国内由于劳工待遇低下,多次爆发大规模罢工斗争。
公元1851年,广西金田村的一帮拜上帝教教徒揭竿而起,宣布成立太平天国公司,欲与大清集团公司分庭抗礼,争夺国内市场。
太平天国公司创立初期,由于推行股份制,承诺将来给每个员工分配相同的股份,即所谓“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所以极大地激发了员工的主人翁精神,竞争力不同凡响。
大清集团连忙调集属下的国有企业绿林军公司前去镇压,无奈绿林公司制度落后,管理者昏庸,员工缺乏培训,素质低下,毫无斗志可言,所以太平公司一路北伐,势如破竹。
时势造英雄,这个时候,在湖南省湘乡市荷叶塘,诞生了一位伟大的企业家,他就是曾国藩。
早年的曾国藩勤奋好学,才思过人,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大学毕业后又考取了研究生,一直读到博士后,在大清集团公司担任人力资源部副总经理(吏部侍郎)。
由于太平公司的猖獗,经过很多企业界著名人士如左宗棠、郭嵩焘等人的推荐,大清集团总裁咸丰帝决定任命曾国藩为团练总监,建立一个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民营企业,与太平公司对抗。
当时曾国藩因老母逝世回家奔丧,临危受命,接管了罗泽南的民营团练公司,亲自任总经理,罗泽南任副总经理,与太平集团开始展开了激烈竞争。
后来民营团练公司正式挂牌为湘军集团公司,开始了更为波澜壮阔的市场斗争——一、高举孔孟之道的大旗,以优秀企业文化鼓舞员工太平公司当时被视为邪教组织,以西方拜上帝教为企业文化,总裁洪秀全与副总裁杨秀清装神弄鬼,愚弄员工,暂时骗取了部分员工的信任,同时招聘了很多被大清集团残酷剥削而走投无路的员工,对他们许下“人人入股”等无法兑现的承诺,于是企业规模空前壮大。
但是,当时的社会主流文化就是儒家思想,社会精英们都推崇孔孟之道。
太平公司以邪教为企业文化,宣称要打倒儒家,颠覆纲常名教,严重威胁到了当时的主流文化,所以得不到知识界的认同,当时科学院、工程院以及各所高等学府的高级知识分子,都反对这个企业文化。
于是太平公司实际上处于孤立状态,只能得到下层较低文化水平的员工的拥护。
而湘军公司就不一样。
曾国藩高举孔孟之道的大旗,大力建设当时被认为是最先进的企业文化,于是得到天下大多数人尤其是知识份子的拥护。
中国传统文化之集大成者、明末清初湖湘著名思想家王夫之(船山)的经世致用之学,被曾国藩、左宗棠、罗泽南、胡林翼、彭玉麟等高层领导奉为圭臬;《王船山遗书》也被曾国藩指定为湘军公司企业文化读本,即使在市场斗争最繁忙的时候,也要将其校勘出版,有力地鼓舞了全体员工的斗志。
得人心者得天下,曾国藩凭借优秀企业文化为号召,团结社会各界人士,同心同德为了一个伟大的目标而奋斗,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为以后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树立卓越雇主品牌,尽揽天下英才企业品牌可以分为对员工和对顾客两个方面,对员工的品牌就是雇主品牌,决定了企业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对顾客的品牌就是服务品牌或者产品品牌,决定了企业对顾客的亲和力。
湘军集团公司建立伊始,由于曾国藩担任大清公司人力资源部副总经理的身份,以及爱才如命、知人善任的美誉,因此树立了良好雇主品牌。
天下英才,纷纷投奔到曾国藩帐下,摩拳擦掌准备干一场大事业。
一时间,曾国藩的顾问机构高朋满座,人才济济,号称“神州第一顾问团”。
有人考证说,中国近代史上有3个最大的智囊机构,第一位是曾国藩的湘军顾问团;第二位是左宗棠的楚军顾问团;第三位是李鸿章的淮军顾问团。
当然,后面两大顾问团的影响与势力远远不及曾国藩顾问团。
据薛福成在《叙曾文正公幕府宾僚》一文中记载,曾国藩属下的高级专家多达到83人。
但另据统计,曾国藩的顾问团人才实际在400人以上。
出自曾国藩专家顾问团的人才,到曾国藩出世时,担任事业部副总裁以上官职者达22人,同时,担任各地分公司总裁以上职务者也达到20多人,大清集团当时全国设立8大市场总监,有5人出自曾国藩的顾问团。
三、任人唯贤,科学激励,充分开发人力资源曾国藩的顾问团人才众多,但没有一个是滥竽充数的,个个都是真才实学。
首先,曾国藩顾问团的准入门槛非常高。
虽然对于任何前来投奔的人才曾国藩都礼遇有加,盛情接待,但都要经过严格面试才能录用。
曾国藩那高超的相人术也被人传为神话,他从来没有看走眼过。
其次,在量才录用的基础上,曾国藩用其所长,尽其所能,不拘一格,不求全责备。
只要有一技之长,都可以给他施展才华的机会。
他深知左宗棠、李鸿章等人是统率全局之才,便向朝廷推荐担任大清集团下属分公司的总经理;他深知彭玉麟、杨岳斌等足智多谋,能够独当一面,就奏举其担任水军部总经理;他深知丁日昌、容闳等熟知国际情况,多次出国学习考察,就让其负责操办对外贸易事务;他深知李瀚章、郭嵩焘等有理财之能,乃著名注册会计师,便任命他们担任财物部长,负责筹集工资粮饷之责;他深知赵烈文、薛福成等才思敏捷,乃中文系毕业的高才生,就把他们长期留在幕中担任秘书工作;他深知李善兰、华蘅芳等熟悉工程技术,乃海龟派人士,就聘任他们负责产品研发。
第三,曾国藩注意人才的培训工作,在很多培训班上,曾国藩都亲自讲课,言传身教,讲业务,讲精神,讲情操,努力让下属都成为德才兼备的高级人才。
第四,赏罚分明,建立科学的人才激励机制。
对于犯错误的员工,马上会按章处罚,绝对不留情面;而在市场斗争中有功劳者,马上就向大清集团高层举荐,给予物质、精神奖励和职位提升。
由是,科学合理开发人力资源,使湘军集团在人才战略上取得巨大成功。
四、大胆进行体制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大清集团属下的绿林公司采用世袭制,员工职位都是一代一代传下去的,工资都由大清集团统一发放。
这种国企大锅饭的弊端到了后期已经暴露无遗,竞争力大大降低了。
曾国藩创办的湘军公司从建立之初,就大胆进行体制改革和创新,员工由世袭制改为招聘制,工资也不由大清集团发放,而是企业自主操作。
这样,就完全摆脱了对大清集团在产权和人事上的依赖,真正建立了政企分开、产权清晰、责权明确、科学管理的现代企业制度。
所以,在与太平天国公司的市场争夺中,湘军公司的业绩远远胜于绿林公司,这就是制度的优越性所在。
五、斡旋官场,纵横捭阖,推行超级公关战略大清集团的法制不很健全,市场化程度比较低,于是商场与官场总是纠缠在一起,难舍难分。
面对内部倾轧严重的现状,湘军集团公司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有大靠山撑腰。
曾国藩运气不错,在那个对汉人防范甚严的大清时代,居然有满清高级管理层的翁同??对曾国藩赏识有加;后来实际的最高总裁慈禧太后也对曾国藩颇为信任,这就为湘军集团的成功扫清了障碍。
当然,由于利益和观念上的冲突,加上曾国藩对传统体制进行大胆改革创新,来自大清公司内部的阻碍自然难免。
这样,在大清各级部门之间上斡旋逶迤,推行超级公关战略就势在必行。
湘军集团副总裁胡林翼就是这方面的高手。
胡林翼担任大清湖北分公司总经理期间,对上峰派来监视他的保守派大员官文大灌迷魂汤,用糖衣炮弹将其意志摧毁。
同时,胡林翼在武汉建立“国中之国”,与大清集团分权,独掌湖北财权、行政权,这样就保证了将湖南、湖北两个分公司的物力财力源源不断支持前线湘军公司的斗争,为了湘军公司的节节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六、千古文章传天下,争夺舆论阵地,彻底打赢广告战酒香也怕巷子深,何况咱卖的是猫尿。
市场竞争,广告尤为重要。
这一点无论太平公司还是湘军公司都清醒地认识到了。
所以,公司每开拓一块地盘,就要大力做广告宣传,各种讨伐檄文、安民慰问告示铺天盖地,贴满大街小巷。
如前面所言,太平公司得不到知识精英的支持,所以也写不出高明的宣传稿子出来,在广告策划与创意上也要输一筹;而湘军集团人才济济,高手如云,那些堪称千古大作的广告语在民间大量流传,比脑白金还脍炙人口,再加上湘军集团掌握了主流媒体,因此更能得到消费者的共鸣。
早在湘军集团创办之前,湘军集团副总左宗棠就被炒作了一把,名扬天下。
那是左宗棠因为性格耿直,得罪了大清高层管理人员,此人向大清总裁咸丰帝进告状,咸丰帝欲将左宗棠解雇。
而曾国藩、胡林翼等一帮朋友则联合起来,向总裁上书保左。
上书中这样一句话流芳千古:“天下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
这是实话,也是广告词。
总裁咸丰帝被这句广告语所打动,不但没有给左宗棠降罪,还将他连升三级。
此外,湘军公司还是户外广告的鼻祖,在湘军集团控制下的长江流域,所有的船只都挂上了湘军集团的旗帜和标语,斗大的“曾”字随处可见,虽然这些广告需要花费不少成本,但有力地传播了湘军集团的品牌与企业文化,大长自家志气,大灭长毛威风。
可以说,在广告战上,在争夺舆论阵地上,湘军集团取得完全胜利。
七、热血铸就湘军品牌,市场竞争所向披靡在湘军集团内部,大小管理者个个都是“上马击狂胡,解鞍搞策划”的儒商。
这样一个具备强大竞争力的企业,市场业绩自然非同凡响。
然而,湘军集团的品牌的树立也不是那么一帆风顺的,这其中包含了很多曲折而惨烈的市场斗争,正是热血与牺牲铸就了湘军集团的威名。
在早期初涉市场之时,由于湘军集团的管理者大多是刚刚从岳麓书院等高等学府毕业的大学生,书生气有余,经验值不够,于是在跟长毛公司的竞争中常常失败,很多优秀人才甚至操劳过度,以身殉职。
但是,曾国藩不愧为大企业家,他和他的下属都有一种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
他在给大清集团总裁的年中总结报告中写道:“屡战屡败,屡败屡战”。
表达了跟长毛集团斗争到底的大无畏精神。
随着市场竞争的白热化,湘军集团的那些高才生都很快成长起来,在市场斗争中逐渐显示了他们的实力。
尤其是水军部总经理彭玉麟受到曾国藩的重点培养,成长速度最快,他和杨载福领导的长江水师公司,纵横商场,威震敌胆,一步一步打出了湘军集团的品牌。
尤其在与长毛集团争夺湘潭市场的过程中,长江水师公司十战十捷,从此占据了主动,湘军集团公司本年度首次实现了扭亏为盈的目标。
接下来,长江水师公司沿长江疯狂扩张,矛头直指长毛集团公司总部南京。
以后经过了田家镇、小姑山等几次大规模的市场争夺战,总经理彭玉麟差点过劳死,长江水师公司终于名震天下,为湘军集团品牌的树立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劳。
湘军水军业务板块与陆军业务板块相互配合,一路东下,所向披靡,终于在公元1862年占领了长毛集团总部南京的全部市场,长毛集团宣布彻底破产。
八、目标远大,面向世界,朝着跨国集团方向迈进打败太平公司之后,彭玉麟与曾国藩总结多年的经营管理经验,立足于未来水师公司的发展和抵御国外公司竞争的需要,以及加入WTO、发展跨国集团的远大目标,经过艰苦的调查研究,创立了《长江水师公司章程》,类似于《华为基本法》,意义空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