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成功选人的三大原则
曾国藩成大事的方略
曾国藩成大事的方略曾国藩成大事的方略
1毛羽不丰,不可以高飞.
2患难与共,才能赢得人心.
3合众人之私,成一人之公.
4集众人之长,补一己之短.
5未发迹时善交人.
6择友为人生第一要义.
7深交之人,宁缺勿滥.
8相交不成,勿使为仇.
9与人为善,取人为善.
10人言可畏,省察舆论.
11居官以耐烦为第一要义.
12中华之难,中华当之.
13高处不胜寒,功名不可恃.
14锋芒要内敛,世故要通达.
15目标远大与考虑细蜜缺一不可.
16用人之道:武人给钱,文人给名.
17拙以见诚,巧即为诈.
18可施人以恩,不可受人惠.
19不唯书,不唯上,成功与否人,天各半. 20用缓字诀对急难事.
21顺境太久必生波灾.
22花未全开月未圆,乃人生最好境界.
23盛时要作衰时想,晚场善收的要义. 24立志有恒,才能匡时救世.
25难得糊涂,大智若愚.
26用耐字诀医心中病.
27半耕半读,家道长传之法.
28为官为将,可遇不可求.
29让他三尺又何妨.
30天道忌巧,应心口如一.。
曾国藩使用人原则
曾国藩用人原则:牛骥不同槽2012-10-05 13:33:11浏览 3169 次| 评论 0 条曾国藩用人原则:牛骥不同槽彭广军曾国藩从湖南衡州府练勇开始,就特别注意招揽人才,使得曾集团俊才辈出,且层次越来越高。
文韬武略如武功突出、行军布阵本领高强的人当为首选,能做八股文章、能吟诗赋文也开门接纳,甚至下围棋的、看风水的也是来者不拒。
及至攻克皖省省会安庆,曾国藩更是思贤若渴了。
咸丰皇帝驾崩,曾国藩顿失硬后台,但此时的朝廷咨文已悄然将“湘勇”改称“湘军”,虽一字之差,但内含却大不相同,似乎由民间组织一跃进入了主流社会。
曾国藩当然知道自己的影响在日渐增大,他反倒更加谨慎起来,表现出诚惶诚恐的样子,一方面上奏朝廷,请朝廷派一批品学兼优的六部官员和新科进士到安庆来帮助工作,一方面张贴告示,在全国范围内招聘人才。
一时间,通往安庆的官道上车马塞道,文人贤才蜂聚。
人来了,曾国藩大多是量才使用。
曾国藩爱才,也能提携同辈与后学。
对中国历史有重大影响的左宗棠、李鸿章就是曾国藩的朋友或门生,他们先后都有曾国藩的提携之力。
不过,至少有两种人曾国藩是不待见的,一是江湖侠客,他认为这种人大多属于流氓无赖,邪多正少,不遵法度,武艺再高留在军营亦会败坏军纪。
二是对恃才傲物,空口说大话的人,如上海一个通晓洋文的买办王韬,初次登门求见就劝曾国藩学三国时期“三足鼎立”的做法,先在一旁观望朝廷和长毛争斗,待他们打得精疲力竭了,大人正好出来收拾残局……对方话还没说完,曾国藩立马端茶送客,并通知门卫说此人再也不准进门。
曾国藩用人讲究朋友亲属关系,也就是现在所说用人当然用信得过的人。
胞弟曾国荃作为麾下主要统兵将帅,那是真能拼命的,“曾九帅”的名头也是冲锋陷阵赚来的。
但即使对至亲,曾国藩似乎不会无原则迁就。
亲表弟江庆才,是曾国藩五舅的独子,虽说上过几年学堂,无奈油盐不进,结果只能算是一个不太称职的二流子农村青年。
他爹下世后就跑到安庆来投当了大官儿的表哥,说父亲临终前吩咐自己来表哥这儿谋个一官半职。
曾国藩的成功之道
曾国藩的成功之道其实不论什么时代,大道至简,都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天才往往困于他的天才,超前时代,并因此陨落,而脚踏实地的庸才,才运筹帷幄,臻至成功。
1.志之所向,金石为开许多人心目中的曾国藩是权谋家的代表,这是对他的误解。
曾国藩的领导艺术虽不无权谋因素,但其核心却是“忠义血性”的儒家理念。
曾国藩生于雍、乾后,举国风气的败坏,几乎达到了顶点。
在曾国藩看来,最可怕的不是太平军的造反,而是统治阶级本身的人心陷溺、人欲横流。
因此,曾国藩与罗泽南等人,宣讲举世都不宣讲的儒家学说,以传承圣人的价值体系为己任,最终排除千难万险,成就了“以转移社会风气来造就一代之人次”的功业。
2.尚朴实,耐劳苦如果说在理念上曾国藩高扬的是“血性忠义”,那么在人才的选拔上,他选择的则是能够切实认同这种理念并加以践行的“朴拙之人”。
曾国藩从最根本的选人环节入手,提出军官一定要选“质直而晓军事之君子”,兵勇则一定要选“朴实而有土气之农夫”。
湘军靠什么打胜仗?靠什么持续地打胜仗?就是这种“尚朴实,耐劳苦”的作风。
曾国藩的用人,从表面看来迂阔笨拙,其实正是他的过人之处。
3.大处着眼,小处下手管理最忌讳的就是全无实际而空谈误事。
曾国藩从一开始就对此有深刻的认识,他强调“军事是极质之事”,来不得半点虚浮的东西。
他厌恶听到高谈阔论,只喜欢平实之言、平实之行。
曾国藩的管理风格亦是以“勤、实”二字为核心。
他认为,带兵一定要脚踏实地,勤勤恳恳,一步步地从小事做起,才能日积月累,见到成效。
4.还我真面,复我固有曾国藩说过:“驭将之道,最贵推诚,不贵权术。
”在曾国藩的身体力行之下,湘军形成了一种坦诚相待、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的组织文化。
这种坦诚相待的“湘军精神”,也是湘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来源。
5.成败听之于天,毁誉听之于人。
曾国藩的一生,可以说是屡战屡败,充满了挫折与逆境,但他的过人之处,就在于他以“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的意志力量坚持到了最后。
曾国藩说:“天下事,未有不由艰苦得来,而可大可久者也。
曾国藩的用人四法:广收,慎用,勤教,严绳
曾国藩的用人四法:广收,慎用,勤教,严绳鼎实导读曾国藩一生最重要的功绩就是组建了湘军,平息了太平天国的叛乱,让大清国可以得以继续残喘。
这事靠他一人之力肯定做不到。
那么作为晚清四大名臣之一的他是如何给自己找帮手的,他的识人、用人之道又是怎么样的?文|郦波,来源|《郦波评说曾国藩家训》专著,特此感谢!一个人的气质、性格和素质往往决定了他的人生,以及他做事的成败,所以曾国藩看重这些方面的观察,也就是看一个人是否符合人才的选拔条件。
究其本质,曾国藩还是着眼于一个人的气质、性格和素质,而这些其实是就是曾国藩识人时的重心所在,曾国藩识人的本质就是选拔人才。
倘若我们如果能够综合曾国藩在家训中,包括他在给朋友的书信中,所提出的用人理论,我们还是可以总结出,曾国藩所谓的人才论相比较于“唯才是举”这种说法,还是相当独特的,也就是说,确实和一般人不太一样。
事实上,所有成功的人基本上都很会发现并使用人才,这基本上也是作为一个成功领导者的首要条件。
像刘邦,相比较于项羽,可以说是一无是处。
要知识没知识,要文化没文化,要长相没长相,要力气没力气,甚至出身也远不如项羽,人家项羽是楚国贵族的后代,刘邦呢,最早不过是个无业游民。
但刘邦只有一点比项羽强,就凭这仅有的一点优势,他最终战胜了项羽,赢得了天下。
刘邦唯一的一点优势,就是他肯用人,他会用人,他能真正做到唯才是举,甚至连陈平这种据说是生活作风有问题的人,他也不管,也照样重用,这才叫真正的唯才是举!总的来说,曾国藩在他的家训里认为用人要分为四部来进行,我们可以称之为“用人四部曲”。
广收曾国藩也主张首先要尽可能地网罗人才,选人、用人的标准不要太严苛。
这是说大家都要用德才兼备的人才,但到哪儿去找那么多德才兼备的人才啊!人都是有私心、有私欲的,有德或者有才,有一样就不简单了,作为一个领导者,不要那么求全责备。
他在家书里曾经批评他弟弟曾国荃说:“人才以陶冶而成,不可眼孔太高,动谓无人可用。
国学做人要学曾国藩
做人要学曾国藩一、慧眼识才,用才得当人才是一个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但有了人才并不一定就会取得成功,这还涉及到如何使用人才的问题。
因此,如何识别人才和使用人才是需要认真考虑和学习的事情,善于识别人才并赋予适当运用是一个管理者成功的重要条件。
1. 知人善用,网络人才2. 区别对待,驭人有术3. 合理安排,用其所长4. 善用偏才,扬长避短5. 多方观察,选才有道6. 观人入微,相认有术7. 用人不当,慎加防备二、广结人缘,网罗天下当今世界是一个全球化的世界,分工明细,每个人仅仅依靠自己的力量单枪匹马是无法取得成功的,竞争的激烈更需要我们借助他人的力量依靠团队取胜,而要想做到这一点,建立广泛的人际关系网就是必不可少的了。
1.广交师友,谨慎为先2.相交以诚,大度宽容3.以恕代人,不求全责备4.交结贵人,择人而从5.与人为善,取人为善6.严于自省,和气待人三、小心谨慎,得意而不忘形在人与人的交往中,由于每个人的思想、观念不同,产生各种矛盾和冲突时不可避免的。
如何使自己在这些冲突和矛盾之中处于不败之地需要每个人仔细思考,但有一点是明确的,那就必须小心谨慎,得意而不忘形。
1. 谨小慎微,安度危机2. 以缓济急,稳中求成3. 如履薄冰,处处谨慎4. 藏锋圆通,含而不露5. 不慌不忙,稳重当头6. 言多必失,适可而止7. 以“浑”入世,难得糊涂8. 防危虑败,明哲保身9. 远离虚妄,懂独反思10. 谦虚谨慎,力戒傲气四、刚柔相济,能伸能屈在面临挫折和挑战时,有的人不知所措,一味意气用事,结果碰得头破血流;而聪明的人则懂得刚柔相济,能屈能伸,使事情向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这是我们所乐于见到的。
1. 利益为重,能屈能伸2. 忍得一时,伸得一世3. 忍无可忍,无须再忍4. 静观时势,屈伸有度5. 刚柔相济,自立自强6. 耐烦应事,不忮不求五、持之以恒,奋发进取无论是干什么,希望一蹴而就是不可取的,希望没有一点苦难是不现实的,这就需要持之以恒,奋发进取。
曾国藩选女婿的五个标准
曾国藩选女婿的五个标准
1.有家境:曾国藩认为一个男子要有一定的家庭背景和经济基础,才
能够承担起婚姻生活所需的所有责任。
2.有学问:曾国藩强调要选一个有文化修养、有学问、有才能的男子,这样才能够有资格成为他的女婿。
3.有品行:曾国藩非常重视品行,他认为一个人的品行是家族的代表,因此,一个有品行的男子才是他心目中的合适人选。
4.有好习惯:曾国藩注重细节,他认为一个有好习惯、有礼貌的男子
才能够得到他的认可。
5.有志向:曾国藩认为一个男子应该有远大的志向和目标,只有这样
才能够在人生道路上取得成功,因此,他选女婿时也会优先考虑这一点。
曾国藩的用人三法情感、利益与约束
理念与新知MINDSET &INNOV ATION 网印工业S c r e e n P r i n t i n g I n y 曾国藩的用人三法:情感、利益与约束纽带。
曾国藩的手下勇将塔齐布,在一次作战中寡不敌众,又马陷泥潭,还迷了路,幸好被当地的一位农民发现,将他带回了自己的家中休息。
次日早上,塔齐布的部下们因为主将一晚上没有回来,以为他肯定战死了,都哭作一团,曾国藩也悲痛不已。
正在这时候,塔齐布回来了,曾国藩听说后,连鞋子都没有穿,光着脚就跑了出去,抱住塔齐布大哭了起来。
塔齐布说:“我饿极了,快拿饭给我吃吧。
”曾国藩这才破啼为笑。
这一哭一笑,都是曾国藩真情的流露。
然而,其发挥出来的功效可非常之大。
试想,假如你是塔齐布,会不感动吗?曾国藩说,湘军内部有一种“家人父子之情”,人才们乐意为曾国藩所用,主要原因就是这个“情”字。
情感是有回报力的,凡是人才,都需要情感上的关怀、体贴、理解、尊重、信任和鼓励。
今天的领导者,也应该将情感当成是一种力量,用它去动员、感染和影响自己周围的人,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假如你是一名领导,希望人才都乐意为你所用,你认为自己如何才能办得到?曾国藩认为,领导者用人应该把握和使用好三大方法,才能使人才心甘情愿地为你所用。
这三大方法的关键词分别是:情感、利益与约束。
情感交流作为领导者,要想让人才乐意为你所用,就一定要注重与人才经常进行情感交流。
每一位高明的用人者,都精通和熟练运用情感的艺术。
曾国藩就是一个善于运用情感的人。
曾国藩带兵打仗,有那么多的人团聚在他的周围而至死不渝,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曾国藩很注重与人才之间的情感交流。
所以,他与人才之间慢慢地建立起了牢固的情感d u s t rS cr e e n P r i n t i n g I n y 网印工业MINDSET &INNOV ATION理念与新知出人才的热情和活力,一起去成就事业。
当然,领导者的情感一定要出自真诚。
曾国藩的选人之道
曾国藩的选人之道曾国藩有其独到的选人用人标准, 归结起来有以下几个:原则一:选人切勿眼光过高如果对人才一味求全责备,“眼光过高”,难免会让你感觉“无人可用”。
一个人只要有一个特长,就可以用之了;用人者最应避免的是,由于有一点小毛病而将有用之才弃而不用,曾氏幕府人才众多,几乎全国人才之精华,都汇集到这里,再加上曾国藩知人善任,懂得激发他们的才干能力,因此,湘军和曾国藩集团想不成功都难。
原则二:首选忠义血性之人有血性够忠义是曾国藩选人的最核心的标准。
尽管曾国藩的“忠义血性”有其特定的内涵,但它揭示了政治信仰对于人的极其重要性,因而对于人才的选拔来说,也具有普遍的启发意义:只有立场坚定、不为暂时的利益所动、不被任何困难吓倒,你才能成就一番大事。
这些平日里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们,在战场上居然能表现得如此之凶悍,完全是因为他们内心里都有一股所谓的“忠义血性”,作为他们为清政府卖命的终极理由。
原则三:德才兼备,以德为本曾国藩识人以德识为主,以才学为辅。
对于德与才关系论述是“德若水之源,才若水之波,德若木之根,才若木之枝。
德而无才,则近于愚人;才而无德则近于小人,二者不可兼时,与其无德而近于小人,毋宁无才而近于愚人。
”也就是说,如果德才不可兼得,他宁要有德无才的人,也不要有才无德的人。
简言之,用人应该看重才干,但更应看重的则是心术,即道德操守。
他如此重视人才的道德水准,是因为当时士风败坏,人欲横流,从上到下都孜孜求利,惟利是图,所以他才突出道德的重要性,惟德是举。
原则之四:发挥人才的一技之长曾国藩认为用人要发挥人才特长,对推荐或自荐者, 他都要认真考察,做到人尽其才。
洋人傅兰雅推荐聂仲芳,曾国藩问他为什么在广州做洋务而不继续读书,考功名。
他答“今日中国不缺官,当官的人多得很,候补官员也数不清,不愿意去凑热闹,所以出来学技术、管理。
”聂仲芳在当时的年代能有这样的见识,是要具备一定的胆识和头脑的。
他还向曾国藩提出了“江南机器总局不善经营将会倒闭,并提出了解决办法等”。
曾国藩认为,领导者用人应该把握好三大手段
曾国藩认为,领导者用人应该把握好三大手段这三大手段是:情感、利益、约束。
注重与人才的感情交流白居易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感人心者,莫先于情”。
这句话的意思是能打动人心的,莫过于情感。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如果说人的心灵有一扇大门的话,那么情感就是开启这扇大门的钥匙。
我们可以看一下,我们身边每一个高明的用人者,肯定是精通运用情感的艺术的。
有句俗话,说刘备的江山是哭出来的。
刘备这个人的高明之处,就在于非常善于运用情感。
《三国演义》第四十二回讲道,长坂坡之战,赵云单枪匹马,从万军之中,拼死将阿斗救了出来。
见到刘备之后,赵云下马伏在地上大哭,刘备也大哭起来。
赵云将阿斗双手递给刘备,刘备接过阿斗,扔在地上,说:“为了你这个小东西,差一点折了我一员大将!”赵云十分感动,连忙从地上抱起阿斗,哭着对刘备说:“我赵云就是肝脑涂地,也不能回报主公的恩德!”刘备这一哭、一扔,赵云这位英雄,就对他死心塌地了。
善解人意,以情感人,是刘备能够建功立业的奥秘所在。
诸葛亮为他父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曹操对关羽又是封官,又是送钱,关羽却千里走单骑,回到了刘备那里,这些,都离不开一个情字。
由此可见情感交流的重要性了。
曾国藩同样是这样一个善于运用情感的人。
曾国藩所从事的是带兵打仗的事情,有那么多的人团聚在他的周围而至死不渝,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曾国藩很注重与人才之间的情感交流,因此在他和人才之间,有着十分牢固的情感纽带。
【忠告】感人心者,莫先于情塔齐布是曾国藩的一员勇将,在一次作战中,塔齐布因寡不敌众,马陷泥潭之中,迷失了道路,后来被当地的一位农民发现,将他带回了自己的家中休息。
第二天早上,塔齐布的部下们因为主将一晚上都没回来,认为他肯定战死了,都哭成了一团,曾国藩也悲痛不已。
正在这时候,塔齐布回来了,曾国藩听说后,连鞋子都没穿,光着脚就跑了出去,抱住塔齐布大哭起来。
塔齐布说:“我饿极了,快拿饭给我吃吧。
”曾国藩这才破啼为笑。
我们看,这一哭、一笑,都是曾国藩真情的流露。
曾国藩用人的四项基本原则
曾国藩用人的四项基本原则
曾国藩用人的四项基本原则:
有本事没脾气的圣人——放心使用;
有本事有脾气的能人——监控使用;
没本事没脾气的庸人——培养使用;
没本事有脾气的坏人——坚决不用。
事实上,在任何组织里,总会至少同时存在下面五种人:
能力好,人品好,称之为极品;
能力一般,人品好,称之为良品;
能力好,人品一般,称之为次品;
能力差,人品差,称之为废品;
能力极强,人品极差,称之为毒品。
能力可以后天培养,人品不好却不容易改变。
很多人觉得能力是基础,是本钱,是一个人成就一番事业的必要条件。
但对品德就不那么重视了,认为品德是“虚”的,看不见,摸不着,对自己的发展没有多少实际价值。
我个人觉得这种看法显然是片面的!品德和能力相比,品德是能力的灵魂和向导,能力是人才飞翔的翅膀。
一个人若失去了灵魂,能力就会变成黑夜中的魔鬼,让人恐怖,无论走到哪里,都会遭到人们的唾弃。
俗话说:做事先做人。
无论何人,无论从事何种职业,无论身处何时何地,能力并非第一,更不是唯一,因为高尚的人品比卓越的能力更可贵。
总之——身体不好是废品,思想不好是毒品。
曾国藩用人者三大素质:诚心、智慧、度量;让人死心塌地跟你干
曾国藩用人者三大素质:诚心、智慧、度量;让人死心塌地跟你干曾国藩是一个善于用人的人。
曾国藩本人的作战指挥能力并不高,他打仗时“用将则胜,自将则败”,但奇怪的是湘军将帅都对他毕恭毕敬。
李鸿章曾非常感慨地说:“过去我跟过几位大帅,糊糊涂涂,不得要领,现在跟着曾帅,如同有了指南针。
”为什么那么多的人都乐意为曾国藩所用?曾国藩身上到底有哪些过人之处呢?原因就是曾国藩懂得用人之法。
曾国藩智慧用人先要有知人之明用人恰不恰当,关键在于对人才的把握是否正确。
曾国藩知人识人的能力很高,就连对手石达开也说曾国藩虽然不擅长打仗,但在战略谋划和识拔人才方面却几乎没有什么漏洞,薛福成也说曾国藩“知人之鉴,超轶古今。
或邂逅于风尘之中,一见以为伟器;或特色于形迹之表,确然许为异才”。
咸丰八年(1858年),曾国藩率湘军收复了九江,这对李鸿章来说,真是一剂强烈的兴奋剂。
倒不是因为湘军的这点胜利对他有多少鼓舞,而是因为湘军统帅曾国藩同他有师生关系。
李鸿章认为他一旦投奔湘军,曾国藩一定会另眼相看,委以重任。
于是,便离开了镇江,昼伏夜行,抄近路,避村舍,绕过太平军的营地,赶往九江,投奔曾国藩,希望能够得到曾国藩的重用。
然而,事情并不像李鸿章想象的那么顺利。
李鸿章满怀希望地赶到九江后,曾国藩借口军务太忙,没有见他。
李鸿章以为曾国藩只是一时忙碌,几天之内一定会召见自己,谁知他闲住了一个月,却没有得到一点接见他的消息,他心急火燎,如同热锅上的蚂蚁。
李鸿章得知与自己有同年之谊的道光丁未科进士陈鼐在曾国藩幕府中,陈鼐也任过翰林院庶吉士,与自己又是同僚,就请他去试探曾国藩的意图。
既然李鸿章是曾国藩的得意门生,那曾国藩为什么要如此的冷落他呢?这实在令人费解,陈鼐也不明白,便对曾国藩说:“少荃(李鸿章)与老师有门墙之谊,往昔相处,老师对他甚为器重。
现在他愿意借助老师之力,在老师门下得到磨炼,老师何以要对他拒之千里呢?”曾国藩智慧曾国藩冷冷地回答说:“少荃是翰林,了不起啊!志大才高。
曾国藩选文人的四条标准
曾国藩选文人的四条标准
曾国藩作为一位文人,他在选文人时有着自己的一套标准。
根据资料,曾国藩选文人的四条标准如下。
1.慎独:曾国藩认为,慎独是衡量一个人品质的重要标准。
慎独意味着在独处时也能保持谨慎,不做违背道德原则的事情。
这一标准体现了曾国藩对个人修养的高度重视。
2.主敬:曾国藩主张对人要谦虚尊敬。
他认为,主敬是一种美德,能够使人得到他人的尊重和信任。
此外,主敬也有助于培养一个人的稳重性格,为事业成功奠定基础。
3.求仁:曾国藩强调求仁,即追求仁爱之道。
这意味着要有博爱之心,关爱他人,以仁义之心待人。
求仁有助于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同时也是个人品德高尚的表现。
4.习劳:曾国藩认为,经常劳动有助于培养一个人的勤奋习惯和自律精神。
习劳可以使人在面对困难时保持坚定,从而更有利于成就事业。
综上所述,曾国藩选文人的四条标准分别是:慎独、主敬、求仁、习劳。
这些标准强调了个人修养、品质和勤奋精神的重要性,体现了曾国藩独特的选拔人才理念。
曾国藩用人:一般标准和最高原则
曾国藩用人:一般标准和最高原则曾国藩曾国藩用人不崇尚深奥,而专取平实。
他任两江总督后,掌握三省( 实际是四省)的人事大权,而人事又关系到江南四省的吏治民生,因此他用较长时间,通过比较和探索,找出一条特有的“曾氏”用人法。
最初,他把主持理财的文职官员的标准概括为四项。
咸丰十年的一天,下面报来一份材料,说湘乡人文辅卿表现很好,在筹措资金方面很有创意。
曾国藩批示说:用人就是要用没有官气而有条理的人。
如果他照这两句话去做,将来即使做了封疆大吏也不可更改。
如果有像文辅卿这样的人才,希望你们多推荐几个就更好了。
咸丰十年七月,他给在江西主持理财的李桓和李瀚章写信,谈及四项标准:国藩于江西绅士熟识无多,闻见亦不甚广。
即于湖南绅士,亦不似润帅( 胡林翼)之博采广询,左右逢源。
仍求阁下就近悉心搜罗,或函商意诚( 郭昆焘,当时在湖南主持厘金事务),于湖南厘卡最得力之员,借用一二人,将来即可保作江西之官。
如尚未在厘局当差者,亦可仿湖北之例,楚材晋用,但当礼罗江西贤绅,兼进并收,不宜过示偏重,使豫章( 江西)才俊,有向隅之感。
其自湘来者,先给薪水,优加礼貌,不必遽授以事。
收之欲其广,用之欲其慎。
大约有操守而无官气,多条理而少大言,本此四者以衡人,则于抽厘之道,思过半矣。
务求及时罗致,鄙人亦当帮同采访。
这里提出的四条还仅限于理财人员,后来将它发展到适用于文职官员,并向各处推广。
他仍然给二李写信说:前寄一函,道及求人之法,须有操守而无官气,多条理而少大言。
日来以此广告各处,求荐才以辅我不逮,尚无应者。
两君物色得人否?大抵人才约有两种:一种官气较多,一种乡气较多,官气多者好讲资格,好问样子,办事无惊世骇俗之象,语言无此妨彼碍之弊。
其失也,奄奄无气,凡遇一事,但凭书办、家人之口说出,凭文书写出,不能身到、心到、口到、眼到,尤不能苦下身段去事上体察一番。
乡气多者好逞才能,好出新样,行事则知己不知人,语言则顾前不顾后,其失也一事未成,物议先腾。
曾国藩看人的三条标准
曾国藩看人的三条标准
曾国藩,魏晋南北朝时代、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诗人、文学家,曾参与抗击外侮,他说:“选拔人才要重良心作主,用人则以能力为着眼点,以查能行为准则。
”
曾国藩在选择人才时,一直把“良心、能力、查能行”三者作为衡量标准。
他认为,
干政不可离开诚信良心,只有一颗正派的心,才有可能做到忠孝耿直,谋求公善,卓有大志。
这是曾国藩选择人才最重要的标准。
其次,曾国藩要求女择官才时,必须有能力,主要以能力为着眼点,以熟识文学、熟
悉国策、理解法理知识、掌握有关政治制度的理论,能很好的履行官职。
此外,曾国藩还
要求,选择官才要以实际行动来检验成绩,要“查能行”,以积极实践来摆脱理论,有事
及时办理,能有所为,有所成。
曾国藩明确提出,“良心、能力、查能行”是选任官吏的唯一标准,只有如此,政令
才能有责任心的付诸执行,民情才能有真心的回应。
他的理念一直引领着我国古代文责任
主义行政思想的发展,成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理论基础。
曾国藩 成功选人的三大原则
曾国藩成功选人的三大原则成大事者必靠人才,而在使用人才之前,选人至关重要。
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称得上是人才,或者说,并不是所有人才都适合于你的事业。
因此,为了使组织和团队更好地发展下去,领导者如何选到合适的人,非常关键。
曾国藩在选人用人的实践中,给后人总结出了三条非常有用的选人原则,值得每一位选人用人者参考。
这选人的三大原则分别是:选人切勿眼光过高;首选忠义血性之人;德才兼备,以德为本。
选人原则一:选人切勿眼光过高诸葛道熹:如果眼界过高,很容易陷入孤芳自赏的境地。
万物皆遵循这样的道理:有所长必有所短,有所明必有所蔽。
人自然不会例外:人无完人,才无全才。
中国的上古兵书《太白阴经》对此讲得很明白:强悍刚勇的人,可以勇敢地对待大难,其个性却难以持久;温顺安分的人,可以循规蹈矩,却难以灵活变通;性情沉静的人,可以考虑长远的规划,却难以应对突发的事件;性情谨慎的人,可以保持已有的成就,却难以开拓事业。
这段千古金言启示后人:如果对人才一味求全责备,“眼光过高”,难免会让你感觉“无人可用”。
曾国藩从来都不相信有所谓的“全才”。
他认为,书上所说的“百长并集、一短难容”的完人,只是后人的追崇之词罢了,领导者在选拔人才时切勿上当。
事实上,曾国藩自己就是一个有所长有所短的人。
比如统领将佐规划战略上他很在行,但要让他带兵亲自参加一场战斗,他就总是会吃败仗。
因此,他对这个选人切勿“眼光过高”的原则是深有感触的。
他曾指出,一世之人才足够一世之用,就看怎么去发现去识别。
他在给朋友的信中说:大约上等的贤哲,只能靠天缘才能遇到。
中等人才,则可以以人力求得。
阁下眼界太高,将来恐怕没有一个能够为你所用的人才。
程子曾经对司马光说:愿相公宁愿受一百个人的欺骗,也没有使好贤之心从此而没。
阁下仔细体会一下这两句话,降低取才的标准,获取的人才也渐一天比一天多了。
诸葛道熹:尺有所短寸有所长,领导要注意发挥人才的长处就行。
究竟应该怎样选拔人才呢?曾国藩认为,挑选人才的关键在于不拘一格,评判人才的关键在于不求苛细。
看曾国藩如何挑选将才,四条件必须具备
看曾国藩如何挑选将才,四条件必须具备曾国藩画像如何挑选带兵之才带兵之⼈,第⼀要才堪治民;第⼆要不怕死;第三要不急急名利;第四要耐受⾟苦。
治兵之才,不外公、明、勤。
故吾谓带兵之⼈,须智深勇沉,⽂经武纬之才。
翻译:带兵打仗的⼈须具备四项条件:第⼀,要有会治理民众的才能;第⼆,要有不怕死的精神;第三,不要急功近利;第四,要能忍受⾟苦。
管理⼠兵,应该公平、明断和勤于治理。
所以我说的带兵之⼈,必须⽂韬武略,智勇双全。
清朝议事将材的核⼼素质是什么兵事不外“奇正”⼆字,⽽将材不外“智勇”⼆字。
有正⽆奇,遇险⽽覆;有奇⽆正,势极即阻。
智多勇少,实⼒难⾔;勇多智少,⼤事难成。
⽽其要,以得⼈为主。
得⼈者昌,失⼈者亡。
设五百⼈之营,⽆⼀谋略之⼠,英达之材,必不成军。
千⼈之营,⽆六七英达谋略之⼠,亦不成军。
翻译:打仗的策略不外乎“奇、正”⼆字,⽽将才的标准不外乎“智、勇”⼆字。
只会正⾯交锋,不会⽤智谋,遇到险境就会失败;⼀味⽤智谋,⽆⼒正⾯交战,遇到困难就会⽌步不前。
智谋多、胆量少,就没有实⼒可⾔;⽽有勇⽆谋也难成⼤事。
关键还是在于⼈才。
得到贤才,就能昌盛;失去⼈才,就会败亡。
假设⼀个五百⼈的军营⾥⾯,没有⼀个有智有谋、有⽅略、英明通达的⼈,那就不能算军队。
⼀千⼈的营⾥,若⽆六七个这样的⼈,也不能算军队。
清朝⽤兵场景⼏点启⽰现代社会,国家机关、公司、企业、⾮政府组织等机构种类较多,且规模⼤、架构复杂、分⼯精细,管理者往往疲于应对例⾏事务,在⽇常⼯作中往往忽略了对组织中综合素质优秀、德才俱佳者的发现和考察,要想事业更上⼀层楼,⼴收⼈才⼗分关键:⼀要慧眼识⼈。
管理者要善于在细节中观察下属的德、才表现,在突发事件中考验⼈才的胆略和决断,同时⽴⾜于企业、团体的未来发展来对待⼈才的识别和引进。
选⼈要与具体⼯作任务以及⼯作任务的发展相互结合,合理确定⼯作任务对⼈之专长的需求。
⼆要理性育⼈。
企业要舍得在⼈才培养⽅⾯投⼊,只有合理投⼊才能有合理的回报,同时要打通⼈才的内部成长通道,为每⼀位做出贡献的员⼯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并与员⼯共同设计合理的职业⽣涯规划。
曾国藩的选人育人用人之道
同时曾国藩认为“治军之道,以能战为第一义”, 假如攻城攻了半年,不小心被敌人突围,无法抵 御或受了小的挫折,自己的名望就会毁于一旦。 第二重要的是能爱民; 第三重要的是让上下官绅都和睦。最说明“能 战”的事件就是1862年的天京之战,当年,曾国 藩调动湘、淮军7万余人分兵十路,包围天京。期 间,曾国藩实施坚壁清野、挖地道、合围、各个 击破等策略,历时一年多,攻克天京,可见其 “执行力”非常强。
严绳
就是严加督责、清慎诚戒。曾氏律己甚严,‚自立准绳,自为守之‛,对 待下属也是严加督责,使下属都能‚循循于规矩之中‛。他常以恒守‚清慎 诚戒‛四字对幕僚言传身教,要求属下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做起。对属下的 管教,能区别不同对象,不同对待,或者以勉励为主,或者多加防范;在方 法上则是‚扬善于公庭,而规过于私室‛,体现出了高超的领导艺术。
2、才德观 :
正确评价人才,曾氏主要讲的是才德观,曾国藩在日记中曾写道:‚司 马光曰:‚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 才胜德,谓之小人。‛‚余谓德与才,不可偏重,……,德若水之源,才即 其波澜;德若木之根,才即其枝叶。德而无才以辅之,则近于愚人,才而无 德以主之,则近于小人。‛当才与德不可兼得时,他认为:‚与其无德而近 于小人,毋宁无才而近于愚人‛。 曾国藩认为当才德不能兼得时,宁可取愚者,而不可取小人;关于才, 就是一个人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慎用
就是分辨良莠、知人善任。曾国藩说:‚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知 人‛,而且收之越广,用之越慎。曾氏用人十分谨慎,恪守‚不轻进人‛、 ‚不妄亲人‛。为此,他高度重视人才的考察,提倡选人‚必取遇事体察, 身到、心到、手到、口到、眼到者‛,观人的方法主要是‚以有操守无官气, 多条理而少大言为主‛。对于招揽到的人才,一方面用其所长,尽其所能, 另一方面量才录用,使人才大多能各尽其职。正是因为曾氏能‚冷眼看英 雄‛,他的幕府中人才之盛,一时无二。
曾国藩如何培养人才?
曾国藩如何培养人才?对人才的认知:1、人才靠培养而出,器识靠历练而成。
2、天下无现成之人才,亦无生知之卓识,大抵皆由勉强磨炼而出耳。
人才不是天生的,也没有天才,人才要靠在实践中去培养和磨砺,也就是说只有通过严格、科学、系统的培训、学习才能培养合适的人才。
3、人才有转移之道,有培养之方,有考察之法,人才以陶冶而成。
4、不可眼孔太高,动谓无人可用。
寻求人才不能好高骛远,不能眼光过高,不能责全求备,否则就不可能发现真正的人才。
对人才的培养:1、广揽:曾国藩认为“国家之强,以得人为强”,“国家大计,首重留心人才”,“成大事者,以多得助手为第一要义”,“凡有一长一技者,断不敢轻视”。
曾国藩对于人才的选取的原则是不拘一格,他认为选拔人才应该不以出身,不以资历来衡量,他强调:“衡才不拘一格,论事不求苟细,无因寸木朽而弃连抱,无施数罟以失巨鳞。
” “不可因微瑕而弃有用之才”,比如左宗棠自负甚高,傲气凌人,但曾国藩认为左宗棠是当世奇才,大力加以荐举重用。
曾国藩认为不是没有人才,而是要去发现、挖掘。
而要尽可能的网罗到人才,就不能简单粗暴的将人才模式化,不能将文凭、资历、职称等与人才划等号。
曾国藩不拘一格的广揽人才才使得其智囊团不但有穷困潦倒的书生、有隐于山野的布衣、有失意科举的文人、有名儒宿学、有勇猛的悍将。
广揽人才且不拘一格是曾国藩选人的第一个原则,而让这些人才能够在自己的专长领域发挥积极作用并做出不凡的功绩就是曾国藩在不拘一格的选人的同时更为注重人才的适用性,也就是说,要量才适用,根据专长的不同安排合适的位置,这样才能做到相得益彰。
因此,量才适用是曾氏广揽人才的第二个原则。
曾国藩说:“求人才至难,当如鹰隼击物,不得不休”。
这是曾国藩广揽人才的第三个原则,即:锲而不舍的求才精神。
重视人才、寻求人才不能只停留在口头或文件上,要切实的去做,发现人才,就千方百计的揽为己用。
2、勤教。
古今中外的无数案例无不表明:成功的领导者或成功的企业、组织其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莫不是立足于在自己培养人才之上的。
晚清最优秀的领导者:曾国藩的选人与用人
晚清最优秀的领导者:曾国藩的选人与用人曾国藩(1811-1872年),字涤生,湖南湘乡人。
道光十八年(1838)会试中,曾国藩名列三甲,赐同进士出身,自此步入仕途。
此后,曾国藩先后任翰林院检讨,礼部侍郎等职。
咸丰三年(1853年)太平军占领南京,席卷江南,曾国藩获得清廷批准,于湖南一带募集亲友、同乡组建团练,并在衡州造船练兵,建立水师,号称“湘军”。
清廷几乎凭借曾国藩一己之力,平定声势浩大的太平天国起义,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
除了在官场、战场平步青云外,曾国藩还是晚清著名的理学家和洋务派。
他极力提倡西学,鼓励译书,建造轮船,开风气之先,位居晚清“中兴名臣”之首,其为人处世之道亦颇得后世推崇,被誉为“千古完人”。
连毛主席都说,对于中国近代史上的人物,他最佩服的就是曾国藩。
“一个好汉三个帮”,曾国藩的成功,和他善于选人和用人密切相关。
曾国藩早年与北京任官时,便与其朋友曾亮、邵懿辰、刘传莹等人“为词章考据,尤留心天下人材”。
太平天国起义爆发后,曾国藩上奏用人三策,认为“今日急务,首在用人,人才有转移之道,有培养之方,有考察之法” ,其提议深受咸丰帝称赞,谓之“剀切明辩,切中情事,深堪嘉纳”。
不久,曾国藩向朝廷举荐王庆云、江忠源等人,结果这些人日后都成为一代名臣。
咸丰三年(1853年),曾国藩在湖南组建湘军,开始将他的用人之道付之于实践。
在练兵过程中,曾国藩发现游击塔齐布谈吐过人,其部队亦极为精整,便认定其为难得的人才。
当时,塔齐布和副将清德不和,清德还多次怂恿提督鲍起豹对其进行侮辱。
曾国藩用人不疑,当机立断弹劾清德,并向朝廷保证“塔齐布忠勇可大用,如将来出战不力,甘与同罪”。
清廷因此罢免清德,任用塔齐布为副将。
果然,塔齐布作战勇猛,是难得的一员虎将,迅速成为湘军的一大支柱。
湘军攻克服湘潭后,塔齐布因战功卓著升任为提督,在受印之日,“士民聚观,叹诧国藩为知人”。
一、严密的选人用人体系曾国藩之所以能准确地判断人才和使用人才,是因为其有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曾国藩成功选人的三大原则成大事者必靠人才,而在使用人才之前,选人至关重要。
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称得上是人才,或者说,并不是所有人才都适合于你的事业。
因此,为了使组织和团队更好地发展下去,领导者如何选到合适的人,非常关键。
曾国藩在选人用人的实践中,给后人总结出了三条非常有用的选人原则,值得每一位选人用人者参考。
这选人的三大原则分别是:选人切勿眼光过高;首选忠义血性之人;德才兼备,以德为本。
选人原则一:选人切勿眼光过高世间万物皆遵循这样的道理:有所长必有所短,有所明必有所蔽。
人自然不会例外:人无完人,才无全才。
中国的上古兵书《太白阴经》对此讲得很明白:强悍刚勇的人,可以勇敢地对待大难,其个性却难以持久;温顺安分的人,可以循规蹈矩,却难以灵活变通;性情沉静的人,可以考虑长远的规划,却难以应对突发的事件;性情谨慎的人,可以保持已有的成就,却难以开拓事业。
这段千古金言启示后人:如果对人才一味求全责备,"眼光过高",难免会让你感觉"无人可用"。
曾国藩从来都不相信有所谓的"全才"。
他认为,书上所说的"百长并集、一短难容"的完人,只是后人的追崇之词罢了,领导者在选拔人才时切勿上当。
事实上,曾国藩自己就是一个有所长有所短的人。
比如统领将佐规划战略上他很在行,但要让他带兵亲自参加一场战斗,他就总是会吃败仗。
因此,他对这个"选人切勿眼光过高"的原则是深有感触的。
他曾指出,一世之人才足够一世之用,就看怎么去发现去识别。
他在给朋友的信中说:大约上等的贤哲,只能靠天缘才能遇到。
中等人才,则可以以人力求得。
阁下眼界太高,将来恐怕没有一个能够为你所用的人才。
程子曾经对司马光说:愿相公宁愿受一百个人的欺骗,也没有使好贤之心从此而没。
阁下仔细体会一下这两句话,降低取才的标准,获取的人才也渐一天比一天多了。
用人者究竟应该怎样选拔人才呢?曾国藩认为,挑选人才的关键在于不拘一格,评判人才的关键在于不求苛细。
不能因为有一点朽烂的地方,就把几人合抱之粗的大木给丢弃了;不能因为仅仅撒了几网就灰心丧气,以至于错过了逮到大鱼的机会。
一个人,只要有一个特长,就可以用之了;用人者最应避免的是,由于有一点小毛病而将有用之才弃而不用。
曾国藩很反对以出身、资历来衡量人任用人。
他曾讲过这样的例子:汉代大将军卫青在年轻时曾给人当过奴隶,后来却拜相封侯,娶了高贵的公主为妻。
因此,怎么能用平常的条条框框去束缚人才呢?世界上缺的不是人才,缺的是去搜罗的行动和发现的眼光。
人才是这样的:如果没有人在乎,就会被遗弃于社会的下层之中,一旦有人去发现去任用,就足以为国家之用。
曾国藩正是这样做的。
他对于人才的延揽从来都是不拘一格的。
象塔齐布、罗泽南、李续宾、李续宜、王鑫、杨岳斌、彭玉麟、李世忠、陈国瑞这些人,有的秀才出身,有的农夫出身,有的行伍出身,有的土匪出身,有的叛将出身,但曾国藩对他们都能以至诚相待,使他们的长处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其中杨岳斌、彭玉麟二人,是曾国藩在衡州练兵时识拔起来的。
曾国藩认为他们两个,一个是"智胆超群,秉性忠直",又"口不言功";一个是"任事勇敢,励志清苦,实有烈士之风",因而立即将他们从无名之辈中提拔到统领水师的高位上。
事实证明,这两个人确实是最佳的人选。
在建立和发展湘军水师,以及在指挥湘军水师作战中,两个人都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
在曾氏幕府中,就出身来说,上至进士,下至布衣,均为座上之客;就人缘而言,既有曾国藩的同窗同年、乡亲故旧,也有曾国藩的门生弟子,还有一些则"识拔于风尘"。
此外,"凡法律、算学、天文、机器等专业人才,无不毕集。
"由于曾国藩首先提倡洋务,一批洋务官吏也最先孕育于曾氏幕府,如李鸿章、左宗棠以及后来接办福州船政局的沈葆桢、致力于近代海军的丁日昌等;一些外交人员,如先后出使英、法、比、意的大使薛福成,出使英国的公使郭嵩焘,出使西班牙、德国的参赞黎庶昌,都曾是曾氏府幕中的重要人物;一些科技人员,如李善兰、华蘅芳、徐寿、徐建寅,也曾长期效力于曾氏幕府。
曾氏幕府人才众多,范围广泛,几乎全国人才之精华,都汇集到曾氏幕府。
再加上曾国藩知人善任,懂得激发他们的才干能力,因此,湘军和曾国藩集团想不成功都难。
选人原则二:首选忠义血性之人选人原则一告诉我们,选人时不能眼光过高,要不拘一格用人才。
但是,容忍人才的缺点,并不意味着曾国藩就没有选人的标准,相反,曾国藩认为,要想成就大事,最需要的是有忠义血性的人。
有血性够忠义,是曾国藩选人的最核心的标准。
在选用人才的标准上,曾国藩曾提出了四个标准:第一要有治民之才,第二要不怕死,第三要名利心别太强,第四要能吃苦。
但在考察这四个标准前,首先要考察的是,这个人是否具备"忠义血性"。
他说:"大致说来,只要有了忠义血性,那么这四个条件就都会具备;缺乏忠义血性,虽然貌似具备了这四个条件,也终究是不可靠的。
"显然,曾国藩是将忠义血性作为了选用人才的前提的。
其所强调的忠义血性,指的是一种强烈的忠诚感、道义感与责任心。
曾国藩是文人出身,带兵打仗的事情,他之前从来没有经历过。
他所面临的处境,又是十分险恶的。
一方面是太平军的所向披靡,势如破竹,另一方面,曾国藩所处的时代,又是封建社会的末世。
整个统治集团已经完全腐败,军队也失去了最起码的战斗力。
在他看来,可怕的不是太平军的造反,而是统治集团本身的腐败。
缺兵缺饷都不值得担忧,惟独让人担忧的是,举目望去竟然很难找到一个见了有利可图之事而不奋勇争先、见了急公好义之事却唯恐落后的人。
因此在他看来,当务之急是以"忠义血性"来号召那些"抱道的君子",以"舍身卫道"、"杀身成仁"的狂热,以"打脱牙和血吞"的刚毅,以"志之所向,金石为开"的信念,去投身于镇压太平天国、挽救清政府的"事业"之中。
在前面我们已经提到,在实际用人时,不管是选拔军官,还是招聘幕僚,曾国藩对于具有书生之"血诚"者都是特别重视的。
他评价江忠源是一个"血性男子","死生患难,都可以依仗";评价王是一个"忠勇男子","血性耿耿";评价塔齐布时说"塔齐布忠勇奋发,习劳耐苦"。
1860年,太平军横扫苏、常,两江总督何桂清先期自常州逃走,地方官随之逃散一空,唯有当地的反动士绅据城顽抗。
常州城破后,他们还组织团练武装,继续与太平军为敌。
曾国藩听后十分高兴,对这些士绅推崇备至,上书朝廷,保举周腾虎、刘翰清、赵烈文、方俊谟、华蘅芳、徐寿等六人,请求朝廷令各地督抚将他们咨遣来营,收入幕府加以"造就",以为他日之用。
事实上,他手下的许多幕僚和将领,都是因为誓与太平军为敌,被曾国藩视为"血性男儿"而收为部下的。
"忠义血性"是曾国藩选人、用人、治军、治政的一条重要原则,也是他藉以团结一批封建文人、打败太平天国的精神力量。
尽管曾国藩的"忠义血性"有其特定的内涵,但它揭示了政治信仰对于人的极其重要性,因而对于人才的选拔来说,也具有普遍的启发意义:只有立场坚定、不为暂时的利益所动、不被任何困难吓倒,你才能成就一番大事。
在"忠义血性"的驱使下,曾国藩的湘军确实表现出了它异于此前任何一支军队的凶悍。
《中兴将帅别传》一书中描述说,曾国藩"有百折不挠之志",胡林翼"虽然一败再败,但斗志更加旺盛",江忠源"每当作战的时候都是亲自上阵",罗泽南和他的弟子们"以镇压太平天国为己任,忠义愤发,虽败犹荣"。
这些平日里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们,在战场上居然能表现得如此之凶悍,完全是因为他们内心里都有一股所谓的"忠义血性",作为他们为清政府卖命的终极理由。
选人原则三:德才兼备,以德为本刚才提到,曾国藩在选用人才上有四个标准,第一条是"要有治民之才"。
事实上,曾国藩选才,是很重视才识的高低的。
在才识上,他也提出过四个要求:"一是要知人善任;二是要善于观察敌情;三是临阵要有胆有识;四是营务要整齐。
"这四条,指的都是才识。
而在"才""识"之间,曾国藩认为,"凡办大事者,以识为主,以才为辅"。
至于他平日夸奖部属的才识的言论,更是比比皆是。
然而在德才之间,曾国藩更强调人的德行。
曾国藩所谓的"德",含义很广泛,忠诚、勤俭、朴实、耿介、不怕死等等都属于"德"的范畴。
按照他的总结,"德"就是在政治上要忠于自己的信仰与事业,要能心甘情愿地为之竭尽全力;在作风上要质朴实在,能吃苦耐劳;在精神上要坚韧有拔,顽强不屈。
因此,曾国藩特别强调要"于纯朴中选拔人才",认为"于纯朴中选拔人才,才可以蒸蒸日上。
"曾国藩所谓"纯朴"主要是指朴实、无官气、不虚夸,不以大言惊人、巧语媚上,而是具有踏实、苦干的作风。
曾国藩认为,人才可以分为两大类:"官气多"型和"乡气多"型。
具体来说,"官气多"的人好讲资格,好装样子,办起事来四平八稳,说起话来面面俱到。
实际上却是一点生气都没有。
"乡气多"的人好逞才能,好出新样,办起事来不顾忌别人的看法,说起话来不讲求避讳。
因此往往一件事还没有办成,就先招来了一片议论。
显然,无论是"官气多"还是"乡气多"的人,都有着各自的缺点。
但曾国藩更痛恨的是有官气、不实干的官僚,而宁愿用有乡气的人。
他说:大概说来,考察人才的优劣,应当以看他是否具备朴实、廉正、耿介的品质为主。
有这样的品质,又有其他的特长,才是最可贵的。
如果没有这样的品质,即使有其他的特长,也是靠不住的。
甘甜容易调味,洁白容易着色,古人所说的无本无立,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
对"心眼太多,好说大话"的浮滑之辈,曾国藩是深恶痛绝的:"好轻易谈论用兵之道的人,他的阅历肯定很浅;好攻击人家短处的人,他的自我修养一定很差。
"所以他一直强调"崇尚朴实,杜绝浮华",厌恶油嘴滑舌的夸夸其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