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成功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今天我们一起聊一个重要的历史人物——曾国潘。
这位老人家可算是被他的后人们给玩坏了,我们这一代人小时候对曾国潘这个人可没啥好印象,因为历史教科书告诉我们,他的外号叫“增剃头”,是一个刽子手,是镇压农民起义太平天国的一个“恶棍”
但是后来呢,随着年岁渐长,读的书越来越多,我们知道中国近代很多大牛人物比如说毛泽东、蒋介石,提及曾国藩,都会有一种爱戴甚至是崇拜之情。
所以可见,曾国藩是一个当时标准当中的一个成功人物。所以后来曾国藩的形象就变了。在中国地摊文学上,他是成功学著作的一个重要作者。前几年流行一句话:“经商要读胡雪岩,当官要看曾国藩。”那么,曾国藩到底是个什么人物?他成功不成功呢?
他当然很成功。按照当时的标准,他28岁中了进士,少年得志;然后就是十年的京官生涯,从一个普通的翰林,连续提拔七次,如果按级别上说,提了十级,到了吏部的侍郎,就是今天的中组部副部长,副部级的高官。可谓顺风顺水,青云直上。
他当了侍郎之后,家里出事,母亲去世,他就按照当时的规矩,回老家湖南丁忧守制。没料想,赶上了太平天国兴起,于是他投笔从戎,响应皇帝号召,组织了家乡的团练,这就是著名的湘军。湘军可不得了,不仅在当时战功赫赫,而且也是中国近代军阀的老祖宗。曾国藩这后半辈子就是带领湘军跟太平天国死磕到底,愉悦皇上,最终磕赢了,灭掉了太平天国。
这功劳实在是太大了,但却给清政府出了一个大难题,因为没法封赏了。功劳实在太大,对清朝来说几乎是再造之恩。如果按照原来咸丰皇帝的想法,咸丰曾在生前悬赏过一个赏格——谁帮我灭了太平天国,我封他一个王爵。即王爷。
你今天听起来没什么,皇帝封一个王爷不就随口一说就行了嘛。实则不然。在当时清政府那么复杂的一个制度环境下,自打三藩之乱吴三桂死后,汉人怎么可能当王爷呢?清朝就是封王爷要不就是爱新觉罗家族的人,要不就是朝鲜、蒙古这些外藩可以封王。旗人,那是奴才,封不了王,汉人就更别说了,那叫“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所以,给外姓封王,这是一个大大的赏格。
所以后来咸丰死后,留下慈禧、慈安两个妃子,俩人一看太平天国也被灭了,这王爷呢,舍不得封,就给封了一个一等毅勇侯,即侯爷当中的一等。
曾国藩这个人当然更牛的是后来功成身退,而且有一个善终。这在帝制下,那么大的一个功臣,最后能有一个善终,这也是不得了的官场的生存能力。所以这是一个非常成功的人。
其实如果非要说曾国藩这个人有什么缺点呢,就是,这个人,他比较笨。当时有黑他的人说,你就是一个赐同进士出身,即三甲出身的进士就看不起他。因为当时如果考进士,一共分三档:一甲——状元、榜眼、探花,称作进士及第;二甲——人数稍多,称为进士出身;三甲——称为赐同进士出身,就是皇上可怜你,赏赐你,你的身份就如同进士。
中国古代有个词,叫做“如夫人”,就是小妾,小妾如同夫人。你看这差到哪里去了,这赐同进士就相当于小妾和夫人的区别。所以当时有个对联叫做:替如夫人洗脚赐同进士出身。
许多人这么黑曾国藩。这其实没什么道理。因为按照当时的人口基数来算,三年才考一次京考,然后得出那点进士,数量实在是很少,比今天的清华北大的学历那要金贵很多,所以曾国藩还算是一时之人杰。政策早研究(zhczyj)
这里讲曾国藩笨,是说他小时候。他小时候是真笨,曾28岁考取进士,但是他考取秀才23岁,前后考了七次。当然这里有基因的问题。他老爹叫曾麟书,一辈子到43岁才考取秀才,考了17次,还不如他儿子呢。
曾国藩小时候读书就不是属于那种才气纵横的人,你去看晚清的著名人物,中秀才都很早,这是一个智力的象征。比曾国藩年龄小的左宗棠,左宗棠14岁就中了秀才,而且是全县第一。曾是考了七次,而且是全县倒数第二。梁启超16岁就中了举人,李鸿章17岁中了秀才,所以曾国藩读书开窍是比较迟的。
曾国藩后来,包括他成功后就一直讲,说我这个人才气不行,包括同时的左宗棠,后生的梁启超之辈都说,曾国藩这个人一生不以才气见长。后来曾国藩总结自己一生“四大堑”,前两次都与智力有关。
第一次是他考秀才,第六次依旧考得不行。然后学台大人就张榜公布,说这曾国藩给他四个字的评语——文理太浅。但也是可造之材,这秀才你是当不上了,给你搞一个身份,叫佾生。
《论语》里有一章《八佾》,八佾就是儒生们在祭祀的时候跳的一种舞。就说我们在学习的时候,你这个佾生可以来伴舞。你想,这是一个多大的屈辱。所以曾国藩把这个当做人
生中第一次奇耻大辱。
第二次就是他在跟咸丰皇帝打交道的时候。咸丰1850年上台。1851年时,曾给咸丰出主意,说我们现在要给皇帝讲课,叫做日讲。咸丰皇帝说,这个想法不错啊,你做个方案。然后曾国藩就做了个方案,还把日讲的讲堂画了一个布置图,给同僚看。可是所有同僚看了都说,这图画得太丑了,给谁看,谁都嘲笑他这个图。
你可以想象一下,一个农家出身的腼腆少年,怀着一种壮烈的心志想干一件事,结果干出来让所有的人都嘲笑,这也是曾国藩认为的一次奇耻大辱。
所以历史上,尤其是少年、青年时期的曾国藩,给我们的感觉是一个笨笨的形象。
这里面牵涉到一个字——“笨”。
中国人说人笨,通常是三个字:第一个字是愚,第二个字是蠢,第三个字才是笨。
这三个字不同,含义也有区别。所谓愚,上从隅,下从心,隅指山脚或墙角,合起来就是这个愚字就是指一个人钻牛角尖,不开通、死心眼、一根筋,钻到角落里难以自拔。
所谓蠢,春字下面两条虫,就是春天到了,虫出来了,它一通乱动,所以乱动为之蠢。
笨是最难解释的,所谓笨,竹字头,把一个竹子破开后,你会发现里面有一层薄薄的洁白如纸一层东西,那它跟笨蛋有什么关系呢?很多女孩子当时古人形容,说这个女子很笨,指的是她像白纸一样的纯洁简单,后来这个简单的意思,才演化为笨蛋的笨。
我们说曾国藩“笨”,指的就是他的简单,因为他从小接受的一整套儒家教育,那世界是很简单的。只要上者仁义,感化下面的人,下面的人每个人都恪守本分,文官死谏、武官死战,那这个世界就会变成一个朗朗乾坤。这是一个极其简单的社会发展模式,但这太简单了,简单到根本没法运作。
《红楼梦》里贾宝玉讲过,什么文官不爱钱,武将不怕死,骗人的。但曾国藩就相信这一套,而且身体力行,把这样一个简单的世界图景和道德准则不仅用于要求自己,而且用于要求其他人;不仅用于要求普通人,而且用于要求皇帝。
举个例子:咸丰皇帝上台之后,咸丰与道光性格截然相反。道光又抠门又死心眼,咸丰是个公子哥性格,又好色,又爱听戏,心眼儿也比较活络。他上台之后,就按照一般的惯例,求直言,大家都说说,我有什么缺点错误,给我提提意见。这个时候,一般臣子都轻描淡写,简单地提提诸如领导不爱惜身体啊之类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