轿车工业:产业概况及产业组织.
汽车产业调研报告
汽车产业调研报告《汽车产业调研报告》一、引言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对于促进经济增长、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促进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为了解当前汽车产业的发展情况,本报告对汽车产业进行了一次全面、深入的调研,以期为相关部门和企业提供参考和决策依据。
二、市场概况1. 产业规模我国汽车产业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迅速发展,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市场之一。
2019年,我国汽车销量超过2500万辆,产值达到8.32万亿元。
2. 产业结构汽车产业包括整车制造、零部件制造、销售与售后服务等多个环节,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产业链。
但整车制造企业仍然占据主导地位,整车市场竞争激烈。
3. 品牌竞争国内合资品牌、自主品牌以及进口品牌共同竞争,合资品牌在豪华车市场占据一定优势,而自主品牌在电动车市场有所突破。
三、发展趋势1. 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产业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政策扶持和消费升级推动了电动车市场的快速增长。
预计未来几年,电动车的市场份额将会逐渐扩大。
2. 智能化与互联网汽车智能化和互联网化成为汽车产业的新动能,智能驾驶、车联网等技术成为汽车企业竞争的核心。
3. 二手车市场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二手车市场已经成为汽车产业的新蓝海,消费者购买二手车的意愿和能力也在不断提高。
四、发展面临的挑战1. 品牌建设国内品牌在技术和服务上仍有差距,如何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竞争力成为关键。
2. 零部件供应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稳定和质量是汽车产业的命脉,如何加强对零部件产业的支持和培养核心企业成为产业链的难题。
3. 环保限制环保政策对汽车产业影响深刻,如何推动汽车产业的绿色发展成为行业共同的问题。
五、发展建议1. 加强政策指导政府应加大对新能源汽车、智能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出台更多的激励政策,促进产业创新和升级。
2. 优化产业布局汽车制造业应着眼于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优化产业布局,建设多元化的汽车产业体系。
3. 健全产业链汽车产业要加强对零部件供应商的培训与扶持,健全产业链,推动汽车产业的升级和整体发展。
汽车产业行业概述
共享出行在汽车产业中成为重要的发展趋势。共享汽车平台的兴起促使个人拥车意 识减弱,特别是在城市出行领域,共享出行模式更具经济性和便捷性。同时,共享 出行还有望缓解交通拥堵、减少环境污染,并且鼓励出行方式的多样性。
行业主要发展趋势
新能源汽车
新能源汽车是汽车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政府政策的支持,新能源 汽车逐渐替代传统燃油车成为主流选择。电动车市场份额不断扩大,同时氢燃料电池车也 呈现出新的发展机遇。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将有效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降低碳排放量, 实现可持续发展。
行业的主要参与者
共享出行平台
共享出行平台是汽车产业的新兴参与者之一。它们通过互联网和移动应用,提供车辆租赁 、拼车和打车等服务,为用户提供便捷的出行解决方案。共享出行平台借助大数据和算法 优化车辆调度和路线规划,提高了车辆利用率和出行效率。这种模式不仅改变了传统汽车 消费模式,也对城市交通和环境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共享出行平台正逐渐成为汽车产业中 的重要一环,并引领着出行方式的革新。
新能源汽车技术是行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方向,包括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 汽车等。其中,以电动汽车为主要代表的新能源汽车技术在节能减排和环保方面具有重 要意义。电池技术、电机控制技术、充电技术、能量回收技术、智能化技术等都是新能 源汽车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随着电动汽车市场的不断扩大,新能源汽车技术将 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智能制造与工业4.0
智能制造和工业4.0的兴起将深刻影响汽车产业。通过引入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先进技 术,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工业4.0也促进了整个供 应链的数字化协同,提升了生产和物流的灵活性和效率。
行业主要发展趋势
汽车工业发展概况
渐增加,未来汽车工业的发展将更加注重电动化。
智能化
02
随着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未来的汽车将更加智能化,
自动驾驶、智能导航、语音控制等技术将更加普及。
共享化
03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们出行方式的改变,共享汽车、共
享出行将成为未来汽车工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未来汽车工业的技术创新
自动驾驶技术
未来的汽车将更加注重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高驾驶的 安全性和舒适性。
国内市场竞争
随着国内汽车市场的饱和和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 未来汽车工业的国内市场竞争也将更加激烈。
新兴市场机遇
随着新兴市场的崛起和消费升级,未来汽车工业 将面临新的市场机遇和挑战。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汽车工业的重要性
01
02
03
经济增长
汽车工业是全球最大的制 造业之一,对经济增长具 有重要贡献。
就业机会
汽车工业提供了大量的就 业机会,包括直接就业和 间接就业。
技术创新
汽车工业是技术创新的重 要领域,推动了新材料、 新能源等技术的发展。
汽车工业的历史与发展
早期发展
汽车工业始于19世纪末期,随着 内燃机和机械制造技术的进步, 出现了早期的汽车。
解决方案
汽车制造商需要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打造具有差异化竞 争优势的产品。同时,也需要加强市场营销和品牌建设,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 誉度,以吸引更多消费者。
技术创新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挑战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消费者对汽车的功能和性能要求越来越高,汽车制造商需 要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汽车工业发展概况
汽车产业及状况发展趋势
汽车产业及状况发展趋势汽车产业及状况发展趋势一、汽车产业概述汽车产业是指从汽车的设计、制造、销售以及相关配套服务的全过程中所涉及的综合经济活动,是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交通便利性的需求不断增强,汽车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二、汽车产业现状1. 全球汽车市场概况目前,全球汽车市场正在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
根据国际汽车制造商协会(OICA)的数据,2019年全球汽车产销量达到了9400万辆,较上一年略有下降。
其中,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占据了全球产销量的近30%。
2. 国内汽车市场中国汽车市场在过去几十年里取得了快速的增长,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之一。
然而,自2018年以来,中国汽车市场增速开始放缓,主要原因是经济增长放缓、二手车市场的竞争加剧以及政府对汽车购置税的调整等。
3. 新能源汽车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汽车产业的新兴领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2019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了142万辆,占到了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的近一半。
而在国际市场上,特斯拉等企业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三、汽车产业发展趋势1. 智能网联技术的应用智能网联技术是当前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
通过将汽车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实现车与车、车与路、车与人的全面连接,可以提高车辆的智能化和安全性能,推动汽车出行方式的革新。
2. 自动驾驶技术的突破自动驾驶技术是汽车产业的另一个热点领域。
目前,全球多家汽车厂商和科技公司正在积极研发自动驾驶技术,并进行实地测试。
自动驾驶技术的突破将带来出行方式的巨大变革,并对汽车产业带来巨大的商机。
3. 能源技术的革新随着全球对能源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度不断提高,汽车产业也在推动能源技术的革新。
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等新能源车型的不断涌现,将改变传统燃油汽车的主导地位,并对能源产业产生深远影响。
4. 共享出行的兴起共享出行模式是当前汽车产业的另一个发展趋势。
轿车工业:产业概况及产业组织
轿车工业:产业概况及产业组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我国汽车行业的管理机关是前国家经贸委机械局,企业主体是各部门、各地方所属国有企业,其中部分由行政性公司变为企业集团、股份公司。
按企业隶属关系看,有国家单列的四大集团,有非汽车工业部门和地方委厅局办分管企业,是条块多层管理体系。
1998年底,我国汽车行业目录内,共有2426家企业,其中集体、私人、股份合作制企业占%。
在这些企业中,汽车整车制造厂115家,车用发动机厂56家,汽车摩托车配件厂1628家。
115家整车厂中,1998年产销量大于10万辆的企业只有7家,5~10万辆的4家,1~5万辆的9家。
其中前13家整车企业的产量占全行业的92%。
整车制造分为载货、越野、客车、轿车、底盘、其它六类。
其中轿车占全部整车的比例,从1991年的%,提升到1998年的%,已超过了载货车,成为我国汽车工业增长的主力车种。
1998年,我国汽车工业产值2787亿元,资产总计5044亿元,利润总额58亿元。
汽车工业增加值占工业GDP的比重不到2%,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离“支柱产业”还差得远。
我国轿车工业以国家定点的8个基地为主体,现共有14个整车厂。
表3-1反映了我国轿车整车厂的基本情况。
注:1上了目录的轿车整车厂还有四家:江南汽车,吉林江北,西安秦川引进铃木奥拓,一汽顺德汽车厂引进德国大众、都市高尔夫,此处略。
共14厂。
2合资情况,现有资料不全。
3另需要说明的是,统计上还有一项“进口件装配的汽车”,共有哪些厂生产不详,1999年上半年产量6万,比上年同期增长%。
4据最近报道,1999年11月,天津与日本丰田协议各占50%股权,共投资9700万美元,建“天津丰田”轿车厂,规模3万辆。
资料从上表可以看到,第一,我们八个轿车基地,到现在为止只有三家是上了5万以上规模的,其他情况不等,如二汽神龙已达到15万辆能力,有待打开市场,有的产能有限。
成都市汽车产业概况
成都市汽车产业概况一、发展概况(一)概况汽车产业是成都市工业支柱产业之一,经过十几年的稳步发展,已具备一定的规模。
近年来,我市汽车产业呈现持续快速增长态势,在国内外影响力不断提高。
全市现有规模以上汽车工业企业139户,其中,整车及改装车生产企业1 7户,零部件企业122户,从业人员超过5万人。
2011年,全市汽车产量18.18万辆,主营收入494亿元。
(二)整车成都市整车生产企业有一汽一大众成都分公司“新速腾”、“捷达”轿车,沃尔沃成都公司沃尔沃“VOLVO”轿车,四川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普拉多”越野车、“柯斯达”客车,吉利高原汽车有限公司“全球鹰”SUV,四川汽车工业集团公司“野马”SUV,成都重汽王牌商用车有限公司“王牌”载货车,一汽解放青岛汽车有限公司成都分厂“解放”牌载货车,成都大运汽车有限公司“大运”载货车,一汽客车(成都)有限公司“解放”、“安达”客车,一汽(四川)专用汽车公司“远达”专用车,成都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蜀都”客车,四川森田消防装备制造有限公司“川消”消防车等重点整车企业和产品。
目前,成都全市已经形成了以整车(轿车、越野车、客车、载货车)及零部件开发、生产、贸易为一体的汽车工业体系。
(三)零部件零部件企业有中汽成都配件有限公司、成都正恒动力配件有限公司、天兴仪表集团公司、成都航天模塑股份公司、四川都江堰机械公司、成都丰田纺汽车内饰公司、成都华川电装有限公司、成都陵川机械厂、四川宁江机械厂、成都云内动力有限公司、成都天兴仪表(集团)有限公司、成都九鼎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等汽车零部件企业,产品种类包括:汽车底盘、车身、柴油发动机、车桥、车用减震器、汽车仪表、各类电机、电瓶、汽车座椅、内饰件,部分产品进入了一汽大众、上汽集团、广州本田、武汉本田、北京吉普、重庆长安铃木、湖北神龙等整车企业的配套体系。
成都市汽车电子产品发展迅速,拥有四川红光汽车机电有限公司、康达(成都)电子有限公司、四川大科星集团公司、成都锦江电器(电子)制造公司等汽车电子产品厂家,发动机节气门体、车用空燃比氧传感器、出租车计价器、GPS、行车记录仪等产品已具有一定的生产规模和市场占有率。
汽车制造行业调研报告
汽车制造行业调研报告一、引言近年来,汽车制造行业成为全球领先的制造业之一,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本篇文章对汽车制造行业进行深入调研,旨在探讨行业发展现状、潜在挑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二、行业概况1.行业规模自上世纪末以来,汽车制造行业规模不断扩大。
据统计,截至目前,全球汽车销量已突破8000万辆,其中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
2.主要参与者当前,全球汽车制造行业主要由一些大型跨国公司和国有企业主导。
例如,大众集团、丰田汽车和福特汽车等,其在全球市场占有率较高。
3.创新与科技汽车制造行业正面临着科技变革的巨大压力。
智能技术、电动化、自动驾驶等创新正在改变汽车制造的格局,企业需加快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三、发展趋势1.电动化发展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电动汽车逐渐成为行业发展的热点。
各大汽车制造商纷纷增加电动车型研发投入,电动汽车市场前景广阔。
2.智能技术智能汽车的发展将为行业带来更多商机。
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和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将提升汽车的安全性、舒适性和便利性。
3.出行服务共享经济的兴起对汽车制造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通过出行服务平台,个人消费者可以共享汽车使用权,减少对私人车辆的依赖。
四、挑战与问题1.环境压力汽车制造行业与环境污染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排放标准升级、能耗减排等政策的出台,对行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竞争激烈全球汽车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企业需不断提升产品品质和服务水平,以取得市场份额。
3.人才缺乏汽车制造行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
然而,目前该行业的技术人才短缺问题仍然存在,制约了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五、未来发展机遇1.新能源汽车随着清洁能源的广泛应用和技术的突破,新能源汽车市场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2.汽车科技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等汽车科技的突破,将带来对行业的革命性影响,企业需加快技术研发以抢占市场先机。
3.智能网联汽车智能网联汽车的普及将为行业带来巨大商机,通过互联技术,车辆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协同将成为可能。
我国轿车工业的产业组织分析
4、进入壁垒
影响轿车产业进入壁垒的因素主要有:规模经济性壁 垒和学习曲线、巨额资金壁垒、沉没费用壁垒、产品差别 壁垒、技术壁垒和行政性壁垒等。其中行政性进入壁垒是 造成我国轿车产业进入壁垒高的主要原因。我国轿车行业 的行政性进入壁垒主要是指行政性项目审批和目录管理, 它不但限制了新企业的进入,也限制了现有企业进入超出 其目录的产品领域。而其他的一些壁垒均被轿车企业用各 种方式绕过。比如技术性壁垒被各厂商用技术引进和散件 装配的方式避开,我国80年代以来建成的主要轿车生产基 地均采用CKD方式,然后逐步提高率国产化以期尽快获得 国外先进轿车技术。资金壁垒被各厂商采用分期建设和建 立小型厂的方式避开。以仿制为主的小型拼装厂一次性投 资小,生产成本高,但仍有利可图。
2000年市场占 2000年市场占 有率 2000年 2000年 HHI 2001年 2001年111月市场 11月市场 占有率 2001年 2001年111月 11月HHI
市场集 中度反映某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市场卖者 或买者的规 模结构,本 文选用绝对 集中度指标 和HHI指数 来衡量卖方 市场集中度。
排名
厂
商
二、市场行为
政府规制基础上的寡占型市场结构决 定了轿车厂商的市场行为更多地体现为合 作协调性,但是非协调行为有增多的趋势。 作协调性,但是非协调行为有增多的趋势。
1、价格行为
价格变动策略: 价格变动策略:1998年至今的价格战主要有三次。
1998年初的降价行为是由轿车市场的领先者—上海大众发 起。普桑降至11.2万元之后,其他厂商立即做出反应,宣布 降价。在这次价格战中,轿车价格平均下降15%,个别车 型甚至下降了30%。2000年轿车降价主要集中于上半年, 大部分轿车降价都有明显的时段,少数车型如红旗、别克是 长期的单纯的价格下调行为。降价的中、高档轿车产品多数 是库存或款式品质相对落后的产品。2001年11月28日,神 龙富康率先将富康“新自由人”降至10万元以下,引发了 轿车市场价格大面积下调。2001年12月12日,捷达将CI等 四款老捷达价格降至9.98万元;2002年1月1日,红旗世纪 星、夏利世纪广场、夏利TJ7101、吉利·美日、吉利·豪情、 悦达汽车均将价格大幅度下调。
汽车类行业概述了解汽车产业链的全貌及发展趋势
汽车类行业概述了解汽车产业链的全貌及发展趋势汽车类行业概述:了解汽车产业链的全貌及发展趋势引言:汽车作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汽车行业作为一个庞大的产业链,涵盖了多个领域,从设计制造到销售和售后服务,各个环节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本文将介绍汽车产业链的全貌,以及当前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
一、汽车产业链的全貌汽车产业链是指整个汽车制造业和相关服务业的组成部分,涵盖了众多环节。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汽车零部件制造:汽车零部件制造是汽车产业链的重要环节。
包括发动机、底盘、电子控制系统等零部件的制造,常见的生产厂家有博世、德尔福等。
这些零部件的质量和技术水平直接影响着汽车的性能和安全性。
2. 汽车装配制造:汽车装配制造是将各个零部件组装成整车的过程。
这个环节包括车身焊接、喷涂、内饰装配等工序,最终形成完整的汽车产品。
汽车制造商如大众、丰田等在这一环节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 汽车销售与渠道:汽车销售是汽车产业链中的关键环节,涉及到经销商、代理商、汽车展厅等多个渠道。
汽车销售通常采用直销、代理商分销等模式,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电商渠道的兴起也为汽车销售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4. 汽车售后服务:汽车售后服务包括维修保养、零部件供应等,为消费者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在汽车产业链中,售后服务的质量和效率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满意度和忠诚度,也是汽车制造商竞争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汽车行业正在经历着革命性的变革。
以下是当前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1. 新能源汽车的兴起:为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依赖传统能源,各国纷纷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成为新的热点,越来越多的汽车制造商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生产力度。
2. 智能化与互联网:智能化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汽车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机遇。
智能驾驶、车联网、智能终端等成为汽车行业的新方向。
汽车工业概况
一、汽车工业概况汽车是重要的运输工具,是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标志。
汽车工业是资金密集、技术密集、人才密集、综合性强、经济效益高的产业。
世界各个工业发达国家几乎无一例外地把汽车工业做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汽车的研制、生产、销售、营运,与国民经济许多部门都息息相关,对社会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发展起重要推动作用。
汽车也是社会物质生活发展水平的标志。
汽车的保有量随着国民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而增加。
在许多发达国家中,汽车的数据很多并已普及到千家万户,促使人的社会生活方式发生显著的变化。
但是,汽车数量过多也造成噪声、污染、道路壅塞、事故较多、停车场短缺等社会问题。
所以,汽车工业还必须以性能优异的产品来适应环境保护、交通管理等方面的法规和政策的严格限制。
自第一辆汽车1886年问世至今一百余年期间,汽车工业从无到有,迅猛发展,产量大幅度增加,技术日新月异。
目前全世界汽车的保有量已超过5亿辆。
主要汽车生产国家是:日本、美国、德国、法国、原苏联、意大利、加拿大、英国等国。
全世界汽车年产量近5000万辆,其中日、美两国的产量约占50%,欧洲各国总计占30%。
自本世纪初至70年代的数十年期间,美国汽车工业一直遥遥领先。
日本则是后起之秀,从1950年产量仅3万辆迅速跃至1970年的529万辆,继而在1980年达到1104万辆,开始超过美国而居世界第一位。
日、美、欧洲等资本主义国家发展汽车工业的特点是资本集中垄断,利用高科技优势,采取大批量生产方式。
例如美国的通用、福特、克莱斯勒三大汽车公司垄断了美国90%以上的汽车生产,西方八大汽车集团的轿车产量,占世界轿车产量将近70%。
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衰退、能源危机、政局动荡、石油价格波动、市场竞争激烈等许多因素对汽车工业影响很大。
近十余年来,许多发达国家的汽车保有量和需求量已渐趋饱和,汽车工业在50、60年代迅速发展的势头已减缓,企业间竞争激化,贸易保护主义迅速蔓延。
美国的汽车产量连年上、下波动,西欧汽车产量停滞不前,企业不景气和严重亏损导致股权转让以及兼并改组。
轿车工业[1]
中国轿车工业的产业组织分析摘要:本文以产业组织理论中哈佛学派的SCP范式为基本分析框架,以2002年以来为例考察我国轿车产业的产业组织状况。
认为其市场结构是政府规制逐步放松下的中寡占型结构;市场行为的竞争性初步显现,并有加剧的趋势;而相应的市场绩效为相对效率低下,技术进步和产品创新乏力,但在轿车产销高速增长下,厂商仍可以维持较高的利润率。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产业组织政策建议。
关键词:轿车工业;SCP范式;产业组织Research on Chinese Car Industry Based on the SCP Model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SCP model is used to analyze the market structure, conduct and performance of Chinese car industry since 2002. On the basis of the research, we draw such a conclusion as followed: the structure of this industry is an oligopoly one based on the lower and lower regulation. The conducts of firms begin to be competitive and become more and more in the future. The performance of car industry is relatively low: firms have no motivation of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nd product innovation, while the profitability is still higher because of the rapid speed growth of the car industry. Finally, we put forward some industrial policies and suggestions based on the analysisKey words: the car industry; SCP model; industrial organizationSCP范式,即市场结构(Structure)、企业行为(conduct)、市场绩效(performance)相结合的研究模式,它是由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产业组织理论中哈佛学派的贝恩,谢勒等建立的产业分析范式。
轿车行业分析-产业报告-1
轿车行业分析-产业报告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轿车行业已经形成较为完善的多层级供应商体系,截止2018年豪华车市场轿车累计销量95.5万辆,并保持20%的高增长,年均复合增速为3-5%。
以下是轿车行业分析。
汽车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也在不断加强,目前已经成为支撑中国经济的主导产业之一。
轿车行业分析,2001-2017年期间,全球汽车产量由5630.49万辆增至9068.31万辆,其过程如下:2001年-20016年间,全球汽车产量保持稳定增长,增长率在3%-6%之间。
2016年底,我国汽车保有量达到1.94亿辆。
与国际成熟市场相比,我国汽车保有量仍处于较低水平。
从总量来看,我国汽车保有量不足美国的 0%;从人均保有量来看,2016年我国千人汽车保有量为140辆,而美国2005年就达到了675辆,韩国2005年也达到319辆。
目前我国千人汽车保有量仅相当于日本60年代、韩国80年代的水平,并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2017年全年,我国乘用车销量为2471.83万辆,同比增长1.4%,较2016年同期累计销量增速(狭义乘用车15.3%)有较大回落。
随着汽车在城镇家庭的逐渐普及,乘用车行业已基本告别2000-2010年十年高速增长期,转而进入稳健增长时期。
长期来看,我国汽车保有量提升空间仍然极为广阔。
目前我国汽车普及度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仍然巨大,同期美国千人汽车保有量在800辆以上,日韩也已达到 350 辆以上,而我国仍然不到150辆水平,长期仍具备翻倍空间。
2018年,购置税政策退出也会影响短期终端需求,轿车市场销量有望实现3%左右的增长。
而对商用车市场而言,宏观经济增速回落拖累终端需求,房地产市场亦将进入寒冬,商用车需求整体比较低迷,但超限超载联合执法常态化、环保升级压力等短期利好因素有望提振置换需求,国内商用车市场稳定增长,但增速将大幅回落。
未来,新能源汽车及智能网联汽车的造车浪潮,催生了一批以特斯拉、蔚来、小鹏等为代表的“互联网造车”大军,这些新生力量为这个延续了百年的行业带来了新的生机。
轿车工业:产业概况及产业组织
轿车工业:产业概况及产业组织我国汽车行业的管理机关是前国家经贸委机械局(2000年已撤消)企业主体是各部门、各地方所属国有企业其中部分由行政性公司变为企业集团、股份公司。
按企业隶属关系看有国家单列的四大集团有非汽车工业部门(交通、建设、兵器、航空、航天…)和地方委厅局办分管企业是条块多层管理体系。
1998年底我国汽车行业(含摩托车)目录内共有2426家企业其中集体、私人、股份合作制企业占24.5%。
在这些企业中汽车整车制造厂115家车用发动机厂56家汽车摩托车配件厂1628家。
115家整车厂中1998年产销量大于10万辆的企业只有7家(上海大众、一汽、天汽、东风、长安、柳微、昌河)5~10万辆的4家1~5万辆的9家。
其中前13家整车企业的产量占全行业的92%。
整车制造分为载货(重中轻微)、越野、客车、轿车、底盘、其它六类。
其中轿车占全部整车的比例从1991年的11.4%提升到1998年的31.2%已超过了载货车成为我国汽车工业增长的主力车种(全世界轿车产量占汽车总产量69%)。
1998年我国汽车工业产值2787亿元(当年价)资产总计5044亿元利润总额58亿元。
汽车工业增加值占工业GDP的比重不到2%(发达国家一般占10%)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离“支柱产业”还差得远。
我国轿车工业以国家定点的8个基地为主体(就是上世纪80年代定的“三大三小”又增加兵器、航空二部基地)现共有14个整车厂。
表3-1反映了我国轿车整车厂的基本情况。
注: 1上了目录的轿车整车厂还有四家:江南汽车吉林江北西安秦川引进铃木奥拓一汽顺德汽车厂引进德国大众、都市高尔夫此处略。
共14厂。
2合资情况现有资料不全。
3另需要说明的是统计上还有一项“进口件装配的汽车”共有哪些厂生产不详1999年上半年产量6万比上年同期增长96.9%。
4据最近报道1999年11月天津与日本丰田协议各占50%股权共投资9700万美元建“天津丰田”轿车厂规模3万辆。
轿车工业知识讲解
三、轿车工业篇今日的汽车工业是综合现代机械工业和现代先进材料、电子等工业的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
我国经济已经发展到了即将进入轿车大众化的阶段,未来的轿车市场潜力巨大。
把握好这一历史机遇,将为我国汽车工业和相关工业提供持久的发展动力,使其成为真正的经济支柱。
面临全球市场饱和的跨国汽车集团,高度重视中国这个潜力巨大的市场。
正因为如此,汽车保护关税问题成为我国加入世贸谈判中的敏感问题。
按照中美贸易协议,2006年,我国将最后取消针对进口轿车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我国汽车(轿车)工业将面临什么样的国际竞争环境,产业政策应如何调整以应对未来的挑战的问题,就显得十分紧迫。
我国汽车工业20世纪50年代在前苏联援助下起步,比韩国早10年。
但由于种种原因造成产业的停滞,到70年代末,制造技术还停留在50年代水平,不仅远远落后于西方,也落后于计划经济下的苏联。
改革开放以来,汽车行业依靠引进西方技术加快了现代化进程,十几年来,我国轿车工业得到很大发展,国家产业政策文件也把它作为支柱产业。
但是,我们在经济体制、产业政策、对外合作政策等方面的缺陷,使得产业的发展进程不尽如人意。
例如,轿车发展政策曾经过分着眼于公务商务车,过分强调“高起点”,市场基础相对狭小;由于国有企业体制改革滞后、条块分割造成集中程度低,产品开发和技术进步能力差,全行业效益水平低;由此,高关税政策无法达到培养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的目标,使国产轿车在质量、品种价格等方面长期落后于国际水平。
尤其值得反省的是,汽车行业过分强调合资形式、“市场换技术”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发展中国家需要引进资金和技术,以加快自身建设,合资是重要形式之一,让出部分市场和产权是必要的。
但这一政策必须服从产业现代化这个最高目标,而产业现代化的基本标志就是培养自有研制开发能力,获得自主知识产权,创民族企业的产品品牌。
但是,在高关税保护和地方局部发展利益的冲动下,汽车工业形成重复布点、多头合资的格局(所谓“散乱差”),对自有技术力量动员不够,过分依赖进口技术,坐等掏钱买外国专利、外国图纸、关键部件,其结果是自己的技术力量分散,难以集中自主开发,亦步亦趋,被动跟进。
我国轿车工业的产业组织分析
价格协调策略:产业组织理论认为任何寡占市场中的厂商都有协
调生产与定价活动的动机,通过限产与提价来增加行业利润和厂商 利润,然而每一个卡特尔成员都有不遵守卡特尔协议的动机。轿车 工业厂商的价格协调行为从操作手法上看,可以大致分为两类:其 一,企业之间自发的价格协调。如中美就中国加入WTO达成协议 后,部分企业就曾在北京召开行业会议商讨中国汽车工业面临的挑 战及对策。各大汽车厂商及经销商都口头明确表示振兴中国的民族 工业,不降低销售价格。其二,政府主管部门或行业协会主持之下 的价格协调。这种价格协调最终会达成书面协议,并且往往以避免 降价竞争为目的。如1998年在国家机械工业局指导下,经中国汽车 工业协会组织协调,13家企业签订了《汽车行业轿车产品价格自律 公约》。如果用西方的反垄断法案来分析我国轿车的价格自律显然 是一种反竞争行为。而且根据1998年至2001年5月的国家放开价格 管制这一时期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来分析,我国轿车行业的价格 自律并没有多大的现实意义,并且轿车价格自律也不利于产品结构、 生产结构的调整。所以不会再出现诸如行业自律价等限制竞争的市 场协调行为,但是寡头厂商之间的自发价格协调还是不可避免的。
2、纵向一体化
我国轿车零部件企业受国内整车高国产化率配套政策 的影响,主要面向国内市场,在企业组织形式上,普遍采 取零部件生产与整车生产集中于一个集团,零部件生产主 要满足本集团内部整车生产需要的方式,其基本构架形似 一个箭靶。靶心为整车生产企业,第二环为核心零部件企 业,第三环是骨干零部件企业,第四环是协作企业。目前 这种按整车系统配套的体系正在被打破。从全球的眼光来 看,中国轿车零部件厂商规模偏小,远未实现规模经济。 而通用零部件增加并出现系统集成化趋势,将促进世界零 部件产业对规模效益和全球化的追求,我国轿车产业现有 的纵向一体化的模式不能适应这一趋势的要求。
汽车工业报告
汽车工业报告一、行业现状汽车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不仅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增长,还对提高国民生活水平和改善人民生活质量起到重要作用。
目前全球汽车市场逐步走出去年的低迷,2019年全球汽车销量约为9261万辆。
其中,中国汽车市场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占据了全球汽车消费市场份额的30%以上。
而在中国汽车市场中,新能源汽车的销售份额也逐年攀升。
二、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继发展燃油汽车之后,新能源汽车成为当前汽车行业的重点发展方向。
我国政府也制定了多项政策措施,推广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据统计,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售数量达到了113.6万辆,同比增长4.4%。
作为新能源汽车市场中的重要一员,纯电动车成为市场主流。
而且,新能源汽车在未来的市场中,将成为竞争的焦点,可能会成为未来汽车产业发展的主导方向。
三、智能汽车的发展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智能汽车成为了未来的一种趋势。
目前,智能汽车的发展是思考未来的方向,它可以带来很多人们想象不到的变革,不仅在交通安全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能在环境保护、能耗管理等多个方面起到作用。
智能汽车的发展,不仅依赖于人工智能技术、无人驾驶技术、传感器技术等的发展,还需要智能导航系统、车载娱乐系统等配套设备的增强。
结论汽车工业是一条充满机遇和挑战的产业链,未来的汽车产品形态将会越来越多元化,行业竞争也会越来越白热化。
因此,车企需要加强技术研发,推出更具竞争力的产品。
只有不断创新和追求卓越,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成功。
汽车制造行业的报告
汽车制造行业的报告一、行业简介汽车制造业是指以汽车为主要产品的制造业。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文将对汽车制造行业的发展现状、市场竞争、技术创新等方面进行分析。
二、市场概况1. 市场规模自20世纪初汽车诞生以来,汽车制造业发展迅速,成为全球最重要的制造业之一。
根据统计数据,全球汽车销量不断增长,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特别是在新兴市场的崛起,如中国和印度等国家,汽车销售量呈现出爆发式增长。
2. 市场竞争汽车制造业市场竞争激烈,主要竞争因素包括品牌影响力、产品质量、价格竞争等。
全球性汽车品牌如丰田、大众等在市场上具有较高的竞争优势,而在新兴市场,国内品牌逐渐崭露头角。
3. 技术创新汽车制造业是一个技术密集型行业,技术创新对企业竞争力至关重要。
随着电动汽车、无人驾驶技术等新技术的出现,汽车制造业正在经历技术革新的浪潮。
各大汽车制造商纷纷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推出新产品和技术,以满足消费者对安全、环保、智能化等方面的需求。
三、发展趋势1. 新能源汽车发展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新能源汽车成为汽车制造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政府政策的支持和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推动了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增长。
同时,电池技术和充电设施的不断提升也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2. 智能化技术应用人工智能、物联网和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为汽车制造业带来了智能化的新机遇。
智能驾驶、智能交通管理等技术的应用,提高了汽车的安全性和便捷性,加速了汽车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3. 共享经济的兴起共享汽车概念的出现,改变了人们对汽车的使用方式,也对汽车制造业产生了影响。
共享经济的兴起,使得个人购车需求下降,而租赁和共享平台的需求上升,汽车制造商也积极探索新的商业模式以适应市场变化。
四、挑战及对策1. 汽车销售下滑全球汽车市场竞争激烈,汽车销售量出现下滑,这对汽车制造业来说是一大挑战。
企业需要加强市场调研,了解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和新兴市场的潜力,灵活调整产品结构和营销策略,以保持市场竞争力。
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总体概况
我国汽车工业发展地总体简况<一)我国汽车工业发展取得了重大成绩一是成长为最具规模地产业之一.在改革开放政策指引下,我国汽车工业实现了快速发展.1978年,我国汽车产辆不足15万辆,在世界汽车产业中地比重微不足道.2000年,我国汽车产量为207万辆,占世界汽车市场份额地3.6%.2009年,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全球汽车市场萧条地形势下,我国汽车工业一举突破产销千万辆大关,跃居世界第一.2018年,汽车工业全力消除世界经济低迷带来地影响,赢得了稳步回升和两位数地产销增速,以1900万辆地业绩占据了世界汽车产销份额地25%.今年将有望突破产销2000万辆,保持连续五年位居世界首位.短短十多年时间,我国汽车产量增长了近10倍,成为最具成长性地产业.据统计,在1978年至2018年世界汽车产量增量中,中国汽车工业地贡献率达到46%,中国汽车工业成为世界汽车工业地重要组成部分,从根本上改变了世界汽车产业地格局.二是确立了支柱产业地地位.改革开放初期,汽车工业增加值占全国GDP仅为0.59%左右,2018年行业总产值达到5.3万亿,工业增加值超过8000亿元,利润总额4203亿元,GDP占比达到1.56%.利税总额2535亿元,占国家税收总额比重达到13%以上.出口额744亿美元,占全国货物出口总额比例为3.63%.汽车工业及关联产业就业人数超过4000万人,占全国城镇劳动人口比重约为10%.汽车消费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高达11.3%.汽车关联产业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8.7%.连年地产销增长、高比例地税收以及巨大地就业和消费市场地拉动,稳固了汽车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地支柱产业地位.三是形成了中国特色地产业体系.经过多年地调整发展,汽车产业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小散差地局面得到初步改观,生产集中度不断提升,排位前十名企业地销量总和在行业占比已达88%以上.产业布局、产品结构趋于合理.全国六大产业集群占据了全国汽车市场主要份额,各项主要经济指标约占全行业地80%左右.乘用车所占比例提升至78%左右,其中小排量乘用车比例高达65%以上,自主品牌保持了主导地位.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地自主研发体系基本形成,具备了一定地基础研究、平台开发和各类商品车开发能力,掌握了部分核心技术并具有了较完备地设计、实验等条件.新能源汽车发展势头良好.零部件配套、汽车后市场开发等基本形成体系,相关服务业等占汽车产业链比重已近20%.四是带动了相关产业地协同发展.汽车工业上下游共涉及100多个产业.汽车产业地发展及产品性能地不断提高,有效带动了国家相关重要基础产业和高技术含量产业进步和产业规模化发展.2018年,汽车工业总产值、利润总额、上缴税金在机械工业中地占比分别达到28.79%、34.31%、39.14%,成为机械工业地重要支撑.其中机床行业40%、铸件产量25%地市场来自汽车工业.汽车对上下游产业如钢铁、石化工业等带动作用明显,与电子、金融、橡胶、纺织等产业发展地关联度越来越紧密.据统计,机械行业钢材消耗量占全国钢材总产量约25%,其中汽车工业是钢材消耗大户.同时,各类汽车产品每年消耗地石油量约占全国年石油消耗总量地50%.随着汽车产量地增长,公路货物运输业快速发展,2018年公路货运量已占到全国货物运转总量地35%,汽车运输已成为中国特色.五是加速了汽车社会地建设进程.2000年被国人称为中国轿车进入家庭元年,汽车产销由此连年高速增长,产业地宽产品线格局和产业化能力极大地满足了市场需求.1978年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不足136万辆,占世界汽车保有量地比例仅为3.5‰,不到美国地1%.2018年我国汽车保有量超过1.2亿辆,在世界占比达到10%,乘用车千人保有量达到52辆.按照世界汽车市场发展规律分析,中国汽车市场已由孕育期进入普及期,普及期地到来意味着中国进入汽车社会发展地前期阶段,意味着汽车从仅是交通工具,发展成为人民追求幸福生活地重要载体.它在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改变人们生活方式地同时,也在改变着社会形态、经济形态和人文形态.可以说,汽车社会地形成为实现经济强国奠定了重要基础.(二> 我国汽车工业发展地主要特点半个多世纪地实践证明,我国汽车工业走出了一条有别于韩国、巴西、俄罗斯、印度等汽车后发国家地成功发展道路,其基本特点:一是坚持宏观指导和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回顾我国工业发展史,重工业一直被作为我国工业建设地中心加以重视.改革开放伊始,汽车工业发展即受到国家高度重视,并在产业政策上给予了强有力地指导,使我国汽车工业发展步入了快车道.30多年地发展经历了三个重要阶段:第一阶段是1978-2000年.党地十四大确立汽车工业为我国国民经济地支柱产业,之后连续在党地代表大会上提出大力振兴地指导方针.为改变汽车产业缺重少轻地局面,国家先后启动重型车和轻型车技术重大引进工程;为填补空白发展轿车,中央做出“轿车可以合资”地决定;1994年,为引导汽车工业健康发展,国家首次颁布《汽车工业产业政策》.这一时期,汽车工业逐步完成了体制机制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地转变,实现了发展方式由相对封闭向自主发展与开放合作相结合地转变,形成了商乘用车协调发展地产品格局,改写了“缺重少轻、轿车基本空白”地历史.第二阶段是2001-2008年期间.轿车进入家庭被正式纳入国家“十五”规划;2001年中国加入WTO,汽车产业发展外部环境发生显著变化,为适应入世后汽车产业发展面临地新形势,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2004年国家颁布实施了第二个《汽车产业发展政策》,推动汽车工业步入快速发展轨道.这一时期,汽车工业实现了产业资本由国家主导向资本多元化地转变,形成了有利于激发产业活力地国家资本和民营资本并存和有效利用外资促进规模化发展地产业格局.第三阶段是2009年至今.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稳定汽车消费,加快结构调整,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国务院颁布《汽车产业调整与振兴规划》;2018年,在国家《工业转型升级规划》中,对汽车工业加快技术创新、产业链升级、发展新能源汽车提出要求;2018年,《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发布,提出了到2020年地发展目标、路径和保障措施.特别需要强调地是,汽车工业发展离不开国内外地大环境,离不开社会进步和相关产业发展地支撑.30多年、3个重要地发展阶段,折射出我国汽车工业发展地主要轨迹和历史跨越,大大缩小了我国汽车工业与汽车发达国家地差距,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地汽车产业体系,产销规模位居世界前茅.当前,汽车工业进入了转型升级、谋求由大到强地新阶段,全行业将着力在自主创新、发展中国品牌汽车事业、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走出去”以及构建和谐汽车社会等方面做出积极努力.二是坚持自主与合资合作并进发展.中国汽车工业经历了60年发展,在最初地30年一直以商用车生产为主,轿车地消费需求主要靠进口来满足.在改革开放地大背景下,以上世纪80年代初第一批轿车合资工程实施为里程碑,我国汽车工业从国情、行情出发,坚持自主与合资合作并举,成功缩短了与发达国家地差距,实现了由弱到大地转变,在成为世界第一产销大国地同时,也为世界汽车产业健康发展做出了贡献.历经30年,通过合资合作,建立起了由整车组装到整车制造及大规模集约化生产体系,产品结构与世界接轨,乘用车产量占到汽车总产量地70%,彻底摆脱了缺重少轻地局面.借鉴跨国公司成熟地管理模式和市场开拓经验,我国汽车企业管理水平和运行质量跨越式提高,为中国品牌市场份额地扩大和走出国门奠定了重要基础.轿车市场进口份额从1980年地78.3%降到2018年地4%,中国品牌轿车地市场份额从21.7%提高到28%,产品不断丰富,并开始从低端市场向中上游延伸.商用车在国家支持鼓励下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方面通过部分引进整车和关键总成等技术,加快产品品种从单一中型车向重型和轻卡地延伸;一方面通过引进专项技术、联合开发等方式,自我完善能力,产品品质和性能大幅提高,满足了市场需求,形成了我国商用领域地比较优势,中国品牌商用车市场占有率多年保持在90%以上.近十年来,汽车工业进入了结构调整、创新驱动、转型升级地发展阶段,企业为实现创新付出了巨大努力.截止目前,已基本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地研发体系,在发动机、自动变速箱、底盘和汽车安全、环保节能关键技术领域,形成了一定地研发平台和开发能力,汽车全行业研发投入强度持续保持在全国水平地3-4倍,骨干企业研发能力不断完善,建成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地实验室,创新成果显著,中国品牌走向了以提升性能为核心地正向产品开发.三是坚持全产业链构建和国际化运营.汽车产业链地全球配置是汽车产业全球化发展地重要标志.我国汽车工业在国家有关零部件国产化政策鼓励引导下,借助整车发展和一批世界领先跨国公司进入地契机,培育一批本土零部件供应商快速成长.目前,规模以上企业已达9340多家,从业人数超过253万人.零部件由进口到国产化替代,已形成了较完整地配套体系.品种覆盖、品质性能及产业化能力,基本满足了国内整车生产需求.同时,注重了汽车再制造与后市场及相关服务业发展.据统计,去年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范围拓展到11个领域,产品销售18万套,同比增长约270%以上,试点企业产值达到12亿元.后市场相关业务已由卖车、修车为主迅速拓展到涵盖二手车、金融信贷、保险租赁等业务,汽车产前、产中、产后物流业基本形成体系.与汽车相关地媒体广告、展览赛事等衍生业务也在蓬勃兴起,北京、上海、广州车展已成为世界级汽车展会.适应经济全球化大潮,汽车企业国际化运营不断深入.全球性地生产、销售、采购和研发,越来越多地为国内企业所采用;跨国界地兼并重组、资源整合、合资合作方兴未艾;到海外建立研发中心、生产基地地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截止到2018年,奇瑞海外工厂扩展到17家,长城已近20家.一汽、上汽、北汽以及万向集团均在海外建厂,吉利斥资18亿美元成功全资收购沃尔沃.整车和零部件并购整合方面取得成效.同时,整车进出口总量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去年进出口总和超过200万辆,金额达612亿美元.企业在国际化管理、文化融合等方面积极探索,成效显著.目前,行业重点骨干企业基本形成了国际化开放式地发展模式,外向型经济水平不断提升,我国汽车工业在全球汽车产业中地地位作用日益增强.沁园春·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轿车工业:产业概况及产业组织我国汽车行业的管理机关是前国家经贸委机械局(2000年已撤消),企业主体是各部门、各地方所属国有企业,其中部分由行政性公司变为企业集团、股份公司。
按企业隶属关系看,有国家单列的四大集团,有非汽车工业部门(交通、建设、兵器、航空、航天…)和地方委厅局办分管企业,是条块多层管理体系。
1998年底,我国汽车行业(含摩托车)目录内,共有2426家企业,其中集体、私人、股份合作制企业占24.5%。
在这些企业中,汽车整车制造厂115家,车用发动机厂56家,汽车摩托车配件厂1628家。
115家整车厂中,1998年产销量大于10万辆的企业只有7家(上海大众、一汽、天汽、东风、长安、柳微、昌河),5~10万辆的4家,1~5万辆的9家。
其中前13家整车企业的产量占全行业的92%。
整车制造分为载货(重中轻微)、越野、客车、轿车、底盘、其它六类。
其中轿车占全部整车的比例,从1991年的11.4%,提升到1998年的31.2%,已超过了载货车,成为我国汽车工业增长的主力车种(全世界轿车产量占汽车总产量69%)。
1998年,我国汽车工业产值2787亿元(当年价),资产总计5044亿元,利润总额58亿元。
汽车工业增加值占工业GDP的比重不到2%(发达国家一般占10%),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离“支柱产业”还差得远。
我国轿车工业以国家定点的8个基地为主体(就是上世纪80年代定的“三大三小”,又增加兵器、航空二部基地),现共有14个整车厂。
表3-1反映了我国轿车整车厂的基本情况。
注1上了目录的轿车整车厂还有四家:江南汽车,吉林江北,西安秦川引进铃木奥拓,一汽顺德汽车厂引进德国大众、都市高尔夫,此处略。
共14厂。
2合资情况,现有资料不全。
3另需要说明的是,统计上还有一项“进口件装配的汽车”,共有哪些厂生产不详,1999年上半年产量6万,比上年同期增长96.9%。
4据最近报道,1999年11月,天津与日本丰田协议各占50%股权,共投资9700万美元,建“天津丰田”轿车厂,规模3万辆。
资料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年鉴,1999。
从上表可以看到,第一,我们八个轿车基地,到现在为止只有三家是上了5万以上规模的,其他情况不等,如二汽神龙已达到15万辆能力,有待打开市场,有的产能有限。
第二,除了一汽还有自己的独资轿车厂、有独立品牌之外,其余全部合资,生产洋品牌。
这就是我们轿车工业的基本格局,这种格局在相当大程度上决定了未来的走向。
国企机制不改,全行业效益水平低汽车工业带有我国“传统产业”的一切特征。
国有企业政企不分,短期行为,技术进步动力不足,人员包袱重,企业办社会,基建摊子大,资产负债率高等问题,普遍存在。
所以,加入WTO,具有国际企业制度对我国有企业制度的冲击的含义。
企业效益水平低。
劳动生产率,我国汽车工业是日本的1/18。
[1]“一汽”十几万员工,人均产量约1辆,日本丰田人均30~40辆。
这样,我们劳动力便宜的优势被低效率所抵销。
汽车全行业成本利润率,从1988年的12.88%降到98年的2.50%。
全行业流动资产周转次数,从1993年的2次降到1998年的1.2次。
全行业平均资产负债率为67%。
从轿车工业来看,高过国际市场一倍的价格,没见到形成多少积累和开发能力。
1997-1998年,轿车业内降价竞争,立刻被认为“过度竞争”,搞起“价格自律”。
行业内效益差别较大。
据国家机械工业局公布,1999年一季度,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盈利8.42亿元,中国重型汽车集团公司亏损2.32亿元。
经济紧缩,汽车工业受到重大影响。
1998年底,全行业亏损面39.9%,截止到1999年5月,全行业亏损面达50%以上。
进入同年三季度,轻型货车和轿车产销量有所回升。
“八五”时期,汽车行业(特别是轿车业),争相投入巨资,力求扩大生产规模以求自保,从而导致“九五”时期,生产能力大量过剩。
[2]我国公开报道,全行业生产能力约300万辆,日本人来华考察,估计中国已形成600万辆能力。
已建成15万辆轿车生产能力的一汽大众和神龙,开工不足(1997年,一汽大众为30%左右,富康为17%左右)。
一些(国有)合资企业,一讲扩大生产能力,就热衷于全套引进外国设备(进口设备比国产设备贵2~3倍),又不讲究投资效益。
例如二汽上“富康”,法方主张先形成6万辆能力,滚动发展,但中方坚持一次性形成15万辆能力。
一条进口生产线上百亿,贷款比例又过高(其时贷款利率高达10%),以致利率负担达10亿以上。
产能不能发挥(90年代的富康捷达都是几万辆),单车又要分摊高额折旧费。
结果,富康车的财务成本达2万元/台。
一汽大众也面临同样的问题。
与此成鲜明对比的是,1995年天津汽车厂从6万辆扩建至15万辆能力,精打细算,设备填平补齐,尽量采用国内设备,投资仅22亿。
就是这样,该公司的人还说“如果认真抓,省下3~4亿,是完全可能的”,比如装配厂房的屋架还是从美国买的,完全没有必要。
“一汽、东汽和上汽以进口成套设备为主,每年还需要花数千万进口配件、夹、刃、量具,甚至进口润滑油、冷却设备…”。
[3]我们设备工业落后,但不一定连夹具量具刃具也做不出来。
说汽车工业体现了一国工业的整体水平,其实更能反映出整个工业的管理水平。
据报道,一汽、二汽已经享受国家“债转股”优惠了,财务成本可以降下来。
这当然是好事。
但反过来看,“天汽”为国家省钱,是不是吃亏了?“花国家钱不心疼”的机制,能靠“债转股”解决吗?各整车厂成本情况,正式统计资料中找不到。
媒体报道桑塔纳单车工厂成本6~7万元。
以“普桑”论,国内现售价12.3万元,同类车型国际价9000美元,如按8.3的汇率和35%的关税,再加上运杂费10%,到岸价为11.1万元。
如关税降到25%,到岸价10.27万元。
上海大众是滚动发展起来的,财务成本低,降价还有空间。
其他厂的情况就难于准确判断了。
但大体可以形成这样的概念:上了一定规模的整车厂,还是有降低成本的潜力。
现在的问题似乎是,全行业风气并不特别注意提高价格竞争力,反而倾向于向“低水平”看齐,所以一降价就叫骂“过度竞争”。
这还是因为政府关怀太多产业集中程度问题厂家太多,规模效益差,是中国汽车工业整体缺乏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原因。
全行业115家整车厂,总产量仅相当于一个大型跨国集团的规模。
厂多的另一面就是平均规模小,按官方统计,1998年,全国99家整车“大中型”企业,平均资产总值(含流动资产年平均余额)24.5亿。
12家主要轿车企业,资产平均值58.58亿。
国际上19家100万辆以上产量的汽车厂,平均资产579.32亿美元。
行业内部还是有一定集中度的。
从整个汽车工业结构来看,中型载货车集中于一汽和二汽,形成垄断竞争的局面。
重型载货车也向二汽、重汽集团、兵器总公司等集中。
分散重复主要是轻型微型车厂过多。
现在微型车厂有10余家,产量集中于前5家。
轻型车厂多达50余家,除一汽、跃进等前10家企业外,产量均不足1万辆。
厂多的另一个问题是总体布局分散。
115个整车厂遍布除西藏和宁夏之外的28个省份,八个轿车基地,相距千里,各搞一套零部件配套体系。
有些零部件进行全国集中布点时,又带来协作不便,增加运输费用和库存。
当然,厂多规模小的利弊是相对的。
早期的美欧汽车工业也是百厂竞争的。
但今天的汽车业是全球化竞争,全世界形成了18~19家百万辆级的超级跨国公司,提高集中程度是保持自主地位、参与国际竞争的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
国际上汽车工业规模要求高,是由于技术含量不断增加。
跨国集团间的激烈竞争,不仅推动一浪高过一浪的兼并,也推动世界性的技术创新浪潮,并购动辄数十百亿美元。
产品向智能化、轻小型化和环保化发展。
西方一般7~8年更新一次车型,短的只有4~5年。
有的大型跨国公司的技术开发中心,拥有万名科技工程人员。
国外开发一个新车型的费用,平均需要1.5亿美元(另一说是10~20亿美元,恐有夸大),需要300~400万辆产品分摊研发投资。
目前国际上汽车企业所要求的最小经济规模是整车年产40~60万辆,零部件100~200万件。
国际上一般认为上了200万辆规模,才有实力形成自主开发能力、发展独立车型系列,才有实力建立全球销售和服务网络。
我们的汽车工业由于分散,整车厂技术水平低,除少数大集团,多数不具备研究开发实力。
跨国公司的研发费用一般要占到公司年销售额的5%以上(另一说是5%-8%),而我国平均不足2%。
规模又小,研制经费少,各企业分头花费巨资引进车型,买人家的知识产权,有限的技术力量就分散去消化这些“知识”,忙于提高国产化率,还要零部件厂更新改造。
刚忙活完,人家的新车型又上来了,结果大家都去被动跟进。
这就是我们轿车工业十多年的状况。
零部件工业问题更严重零部件是汽车工业的基础,它决定着整车的质量和价格水平。
多数情况下,整车厂只负责发动机、变速箱、车身等主要部件的制造和整车装配。
国外汽车业由于生产销售、技术开发的国际化,出现降低自制率、全球最佳采购的趋势,整车厂的自制率一般在30%多(我国整车行业平均自制率50%-60%),促使零部件工业集团化、国际化、系统集成化。
现在,我们列入国家目录的汽车零部件厂约1700家,报载实际上约有5000多家。
[4]三无(无厂名、厂址、检验合格证)产品泛滥,质量纠纷不断,车主叫苦不迭,严重损害行业信誉。
整车价格高的一个原因是国产零部件贵。
据报道,国产化零部件平均比国际采购贵20%。
而零部件贵首先是由于集中程度低。
1700家目录内厂,其中专业化、大批量、多品种的企业不到5%。
以160万辆整车的规模,业内有人认为,如果批量生产,每个品种有2~3家就足够。
由于零部件成本高居不下,造成国内轿车工业外购比例越高,成本就越高这种违背国际产业规律的现象。
“一汽大众、神龙的自制率约40%以上,但由于其不生产铸、锻件,实际上自制率只有30%左右。
而上海大众的自制率只有18.3%,外购件比率达到81.7%。
这么高的外购率导致上海大众在生产轿车十几年后的今天,国产化率达到91%和84%(两种车型),产量达到20万左右时,生产成本仍比1986年的国际市场价还高”。
[5]1998年,零部件企业中三资企业约494家,主要为各合资整车厂配套。
可见零部件工业分散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多头合资造成的整车企业各不统属。
合资整车厂起点高,原有零部件厂技术水平跟不上,国家对合资厂的要求是逐年提高国产化率,这就必须同时投资零部件工业,或寻求新的合资合作伙伴。
如上海大众65%的零部件由横向工厂制造,“一期轿车工程,‘横向’投资约为‘纵向’投资的1.15倍”。
这些零配件厂集中为上海大众服务,其他轿车基地再投资建设自己的关系户。
我们的轿车集团又是分别和德、美、法、日公司合资的,互换性不强,各搞一套,成了“万国车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