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辅导:温里药不同的归经其主要功效
基础中医学:八、温里药
2020年11月21日
2
附子
为毛茛科植物乌头的子根的加工品。系乌头子根,如子附 母,故名附子。主产于四川、陕西等省。由于炮制方法不同,故有 盐附子、黑顺片(黑附片)、白附片 之分。黑顺片(黑附片)、白附片可 直接入药;盐附子需加工炮制成淡附 片、炮 附片用。
2020年11月21日
3
性味归经: 辛、甘,热。有毒。归心、肾、脾经。
2020年11月21日
7
干姜
为姜科植物姜的干燥根茎。主产于四川、 重庆、湖北、广东、广西、贵州等地。均系栽 培。冬季采收,除去须根 及泥沙,洗净晒干或低温 烘干。切片或切块生用。
2020年11月21日
8
性味归经 : 辛,热。归脾、胃、心、肺经。
功 效: 温里散寒,回阳通脉
2020年11月21日
9
2020年11月21日
15
用法用量: 煎服,2~5g,宜后下;研末冲服,
每次1~2g。 使用注意:
阴虚火旺或里有实热者忌用。畏赤石 脂。
2020年11月21日
16
枝202、0年1白1月2术1日 、甘草同用。
5
2020年11月21日
附片蒸羊肉
6
用法用量: 煎服,3~15g,宜先煎0.5~1小时,至
口尝无麻辣感为度。
使用注意:
本品辛热燥烈,凡阴虚阳亢及孕妇忌用。
反半夏、瓜蒌、贝母、白蔹、白及。因有毒,
内服须经炮制。若内服过量,或炮制、煎煮方
法不当,可引起中毒。
为樟科植物肉桂的树皮。主产于广 东、广西、海南、 云南等地。
2020年11月21日
13
性味归经: 辛、甘,热。归脾、肾、心、肝经。
功 效: 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经通脉
温里药的名词解释
温里药的名词解释
温里药是中华医学传统的珍贵药材之一,主治寒症和内寒外寒的症状,具有温中散寒、化痰止咳、止痛等功效。
温里药通常来自于温暖的地区,如南方的广东、广西、福建等省份。
温里药被现代医药学界也广泛使用,其保健功效不容忽视。
温里药的主要成分有姜黄、肉桂、附子、川芎、制附子等。
姜黄是一种特殊的植物,具有非常丰富的抗氧化物质,能够抑制癌细胞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肉桂则被用于增强免疫力、降低胆固醇、深度清除体内毒素。
川芎也是一种常用的中药,用于活血化瘀、调节经血、缓解经痛等。
温里药可以治疗多种不同的疾病。
例如,对于脾胃虚寒引起的腹泻、腹痛、弱虚等症状,可以使用温里药。
另外,对于产后寒症、冻伤、人体内寒邪外袭等都可以使用温里药治疗。
此外,温里药还能为人体提供热能,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总之,温里药在中华医学中是一种珍贵的药材,具有多种保健功效。
它的使用已被现代医学界广泛接受,并得到了许多专家的推荐。
使用温里药时要注意剂量及配方,以免出现不良反应。
中药学温里药
1、附子、肉桂、干姜性味均辛热,能温中散 寒止痛,用治脾胃虚寒之脘腹冷痛、大便溏泄 等。
2、干姜主入脾胃,长于温中散寒、健运脾阳 而止呕;
附子、肉桂性大热,散寒止痛力强,善治脘腹 冷痛甚者;又能治寒湿痹痛。
3、附子、肉桂能补火助阳,用治肾阳虚证及 脾胃阳虚证。
4、肉桂能引火归元、温经通脉,用治虚阳 上浮及胸痹、阴疽、闭经、痛经等。
使用注意:不宜与郁金同用
谢谢
温里药
定义
凡以温里祛寒为主要功效,常用以治疗里 寒证的药物,称为温里药,又叫祛寒药。
功效
味辛、性温热,以其辛散温通、偏走脏腑 而能温里散寒、温经止痛,还能助阳、回 阳,用治里寒证。
即《内经》所谓“寒者热之”、《本经》 所谓“疗寒以热药” 之意。
归经不同功效不同:
(1)入脾胃经者,能温中散寒止痛,治脾
传统工艺:将浸泡和漂洗后的附子在蒸笼 中九蒸九晒后去皮开片,出产的白附片晶 莹剔透,用手掰断后,断面如玻璃断面一 般。用口尝之,有淡淡麻味而无咸、苦、 涩味。
三、 黄附片
传统工艺:将浸泡和漂洗后的附子并同甘 草、栀子、红花、姜黄、牙皂等煮透心后, 去皮开片并点上四点红印而成,出产的黄 附片黄澄透亮。
注意点
温里药性多辛热燥烈,易耗阴助火。凡实 热证、阴虚火旺、津血亏虚者忌用。
孕妇及气候炎热时慎用。
附子
[来源] 为毛茛科植物
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的
子根的加工品。
一、炮附片(炮天雄)
传统工艺:将附子或附片在特制的烤炉里 用热土煨烤而成。
二、 白附片
2、脘腹胀痛,呕吐吞酸。如吴茱萸汤、 左金丸(黄连+吴茱萸)。
3、五更泄泻。如四神丸(补骨脂、肉豆 蔻、五味子)。
中医助理医师资格考试《中药学》知识要点
中医助理医师资格考试《中药学》知识要点第一单元中药的性能细目一:四气要点:1.结合有代表性的药物认识四气2.四气的作用及适应证细目二:五味要点:1.结合有代表性的药物认识五味2.五味的作用及适应证细目三:升降浮沉要点:1.各类药物的升降浮沉趋向2.影响药物升降浮沉的主要因素细目四:归经要点:结合有代表性的药物认识归经细目五:毒性要点:1.引起毒性反应的原因第二单元中药的配伍细目:中药配伍的内容1.各种配伍关系的意义2.临证用药时怎样对待各种配伍关系第三单元中药的用药禁忌细目一:配伍禁忌要点:1.“十八反”的内容2.“十九畏”的内容细目二:证候禁忌要点:证候禁忌的概念及内容细目三:妊娠用药禁忌要点:妊娠禁忌药的分类与使用原则细目四:服药饮食禁忌要点:服药时一般的饮食禁忌第四单元中药的剂量与用法细目一:剂量要点:影响中药剂量的因素细目二:中药的用法煎煮方法(包括先煎、后下、包煎、另煎、烊化、冲服等)第五单元解表药细目一:概述要点:解表药的使用注意事项细目二:发散风寒药要点: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麻黄、桂枝、紫苏、荆芥、防风2.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生姜、香薷、羌活、白芷、细辛、辛夷3.下列药物的功效:藁本、苍耳子4.下列药物的用法用量:麻黄、香薷、细辛、荆芥、辛夷5.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麻黄、桂枝、细辛、苍耳子6.麻黄与桂枝、荆芥与防风等相似药物功效、主治病证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细目三:发散风热药要点: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薄荷、柴胡、葛根2.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牛蒡子、蝉蜕、桑叶、菊花3.下列药物的功效:蔓荆子、升麻4.下列药物的用法:薄荷、柴胡、葛根5.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牛蒡子6.薄荷、牛蒡子与蝉蜕,桑叶与菊花,柴胡、升麻与葛根等相似药物功效、主治病证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第六单元清热药细目一:概述要点:清热药的使用注意事项细目二:清热泻火药要点: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石膏、知母、栀子2.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芦根、天花粉、夏枯草3.下列药物的功效:淡竹叶、决明子4.下列药物的用法:石膏、知母、栀子、决明子5.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石膏、天花粉6.石膏与知母等相似药物功效、主治病证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细目三:清热燥湿药要点: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黄芩、黄连、黄柏2.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龙胆草、苦参3.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苦参4.黄芩、黄连与黄柏等相似药物性能功效、主治病证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细目四:清热解毒药要点: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金银花、连翘2.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大青叶、板蓝根、青黛、贯众、蒲公英、鱼腥草、射干、白头翁3.下列药物的功效:穿心莲、紫花地丁、土茯苓、山豆根、大血藤、败酱草、马齿苋、鸦胆子、白花蛇舌草4.下列药物的用法用量:青黛、鸦胆子5.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鸦胆子6.金银花与连翘等相似药物功效、主治病证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细目五:清热凉血药要点: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生地黄、玄参、牡丹皮2.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赤芍3.下列药物的功效:紫草、水牛角4.下列药物的用法:水牛角5.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玄参、赤芍、紫草6.生地黄与玄参、牡丹皮与赤芍等相似药物性能功效、主治病证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细目六:清虚热药要点: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青蒿、地骨皮2.下列药物的功效:白薇、银柴胡、胡黄连3.下列药物的用法:青蒿4.牡丹皮与地骨皮、黄连与胡黄连等相似药物功效、主治病证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第七单元泻下药细目一:概述要点:泻下药的使用注意事项细目二:攻下药要点: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大黄2.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症:芒硝3.下列药物的功效:番泻叶4.下列药物的用法用量:大黄、芒硝、番泻叶5.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大黄、芒硝、番泻叶6.大黄与芒硝等相似药物性能功效、主治病证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细目三:润下药要点:下列药物的功效:火麻仁、郁李仁、松子仁细目四:峻下逐水药要点:1.下列药物的功效:甘遂、牵牛子、巴豆2.下列药物的用法用量:甘遂、牵牛子、巴豆3.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甘遂、牵牛子、巴豆第八单元祛风湿药细目一:概述要点:祛风湿药的使用注意事项细目二:祛风寒湿药要点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独活、蕲蛇、木瓜2.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威灵仙、川乌、乌梢蛇3.下列药物的用法:川乌、蕲蛇4.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川乌、木瓜5.羌活与独活、独活与威灵仙等相似药物性能功效、主治病证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细目三:祛风湿热药要点: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秦艽2.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症:防己3.下列药物的功效:豨莶草、络石藤4.下列药物的用法用量:豨莶草5.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防己6.秦艽与防己等相似药物性能功效、主治病证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细目四:祛风湿强筋骨药要点: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桑寄生2.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五加皮3.下列药物的功效:狗脊4.五加皮与桑寄生等相似药物功效、主治病证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第九单元化湿药细目一:概述要点:化湿药的使用注意事项细目二:具体药物要点: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藿香、苍术、厚朴2.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砂仁、白豆蔻3.下列药物的功效:佩兰4.下列药物的用法用量:砂仁、白豆蔻5.苍术与厚朴等相似药物功效、主治病证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第十单元利水渗湿药细目一:概述要点:利水渗湿药的使用注意事项细目二:利水消肿药要点: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茯苓、薏苡仁2.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猪苓、泽泻3.下列药物的用法:薏苡仁4.茯苓与薏苡仁等相似药物性能功效、主治病证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细目三:利尿通淋药要点: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车前子2.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滑石3.下列药物的功效:瞿麦、地肤子、海金沙、萆薢4.下列药物的用法:车前子、滑石、海金沙5.车前子与滑石等相似药物功效、主治病证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细目四:利湿退黄药要点: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茵陈、金钱草2.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虎杖3.大黄与虎杖等相似药物性能功效、主治病证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第十一单元温里药细目一:概述温里药的使用注意事项细目二:具体药物要点: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附子、干姜、肉桂、吴茱萸2.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小茴香3.下列药物的功效:丁香、高良姜、花椒4.下列药物的用法用量:附子、肉桂、吴茱萸、花椒5.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附子、肉桂、丁香6.附子与干姜、附子与肉桂等相似药物功效、主治病证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第十二单元理气药细目一:概述要点:理气药的使用注意事项细目二:具体药物要点: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陈皮、枳实、木香、香附2.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青皮、川楝子、乌药、薤白3.下列药物的功效:檀香、佛手、大腹皮4.下列药物的用法:木香、檀香5.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川楝子6.陈皮与青皮,木香、乌药与香附等相似药物功效、主治病证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第十三单元消食药具体药物要点: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山楂、莱菔子、鸡内金2.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神曲、麦芽3.下列药物的用法:鸡内金、麦芽4.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麦芽、莱菔子第十四单元驱虫药细目一:概述要点:驱虫药的使用注意事项细目二:具体药物要点: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槟榔2.下列药物的用法用量:槟榔3.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槟榔第十五单元止血药细目一:概述要点:止血药的使用注意事项细目二:凉血止血药要点: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小蓟、地榆2.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大蓟、槐花、侧柏叶、白茅根3.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地榆4.大蓟与小蓟等相似药物功效、主治病证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细目三:化瘀止血药要点: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三七、茜草2.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蒲黄3.下列药物的用法用量:三七、蒲黄4.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三七、蒲黄5.三七、茜草与蒲黄等相似药物功效、主治病证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细目四:收敛止血药要点: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白及2.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仙鹤草、血余炭3.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白及细目五:温经止血药要点:下列药物性能、功效、应用:艾叶第十六单元活血化瘀药细目一:概述要点:活血化瘀药的使用注意事项细目二:活血止痛药要点: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川芎、延胡索、郁金2.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姜黄、乳香3.下列药物的用法:延胡索4.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郁金、乳香5.郁金与姜黄等相似药物功效、主治病证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细目三:活血调经药要点: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丹参、红花、益母草、牛膝2.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桃仁、鸡血藤3.下列药物的用法:牛膝4.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丹参5.川芎与丹参等相似药物性能功效、主治病证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细目四:活血疗伤药要点:下列药物的功效:土鳖虫、骨碎补细目五:破血消癥药要点:下列药物的功效:莪术、三棱、水蛭第十七单元化痰止咳平喘药细目一:概述要点:化痰止咳平喘药的使用注意事项细目二:温化寒痰药要点: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半夏2.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天南星、旋覆花3.下列药物的功效:白芥子、白前4.下列药物的用法用量:半夏、天南星、白芥子、旋覆花5.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半夏、天南星、白芥子6.半夏与天南星等相似药物功效、主治病证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细目三:清化热痰药要点: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川贝母、浙贝母、瓜蒌、桔梗2.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竹茹3.下列药物的功效:竹沥、天竺黄、前胡、海藻4.下列药物的用法用量:竹沥5.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川贝母、浙贝母、瓜蒌、海藻6.川贝母与浙贝母、瓜蒌皮与瓜蒌仁等相似药物性能功效、主治病证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细目四:止咳平喘药要点: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苦杏仁、百部、葶苈子2.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紫菀、桑白皮3.下列药物的用法:苦杏仁、百部4.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苦杏仁、百部5.苦杏仁与紫苏子、桑白皮与葶苈子等相似药物性能功效、主治病证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第十八单元安神药细目一:概述安神药的使用注意事项细目二:重镇安神药要点: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朱砂、磁石2.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龙骨3.下列药物的功效:琥珀4.下列药物的用法用量:朱砂、磁石、龙骨、琥珀5.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朱砂、磁石6.朱砂与磁石等相似药物性能功效、主治病证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细目三:养心安神药要点: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酸枣仁2.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柏子仁、远志3.下列药物的功效:合欢皮4.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远志5.酸枣仁与柏子仁等相似药物功效、主治病证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第十九单元平肝息风药细目一:概述平肝息风药的使用注意事项细目二:平抑肝阳药要点: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石决明、牡蛎2.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代赭石3.下列药物的功效:珍珠母、刺蒺藜4.下列药物的用法:石决明、珍珠母、牡蛎、代赭石5.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代赭石6.决明子与石决明、龙骨与牡蛎等相似药物功效、主治病证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细目三:息风止痉药要点: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羚羊角、牛黄、钩藤、天麻2.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地龙、全蝎、僵蚕3.下列药物的功效:蜈蚣4.下列药物的用法用量:羚羊角、牛黄、珍珠、钩藤、全蝎、蜈蚣5.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牛黄、全蝎、蜈蚣6.羚羊角与牛黄、钩藤与天麻等相似药物功效、主治病证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第二十单元开窍药细目一:概述要点:开窍药的使用注意事项细目二:具体药物要点: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麝香2.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冰片、石菖蒲3.下列药物的功效:苏合香4.下列药物的用法用量:麝香、冰片、苏合香5.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麝香、冰片6.麝香与冰片等相似药物功效、主治病证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第二十一单元补虚药细目一:概述要点:补虚药的使用注意事项细目二:补气药要点: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人参、黄芪、白术、甘草2.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西洋参、党参、山药3.下列药物的功效:太子参、白扁豆、大枣、蜂蜜4.下列药物的用法用量:人参、西洋参、黄芪、白术、甘草5.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人参、白术、甘草6.人参与党参、苍术与白术等相似药物性能功效、主治病证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细目三:补阳药要点: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鹿茸、杜仲、续断、菟丝子2.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紫河车、淫羊藿、巴戟天、补骨脂3.下列药物的功效:肉苁蓉、益智仁5.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鹿茸6.杜仲与桑寄生、杜仲与续断等相似药物功效、主治病证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细目四:补血药要点: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当归、熟地黄、白芍2.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阿胶、何首乌3.下列药物的用法:当归、阿胶4.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当归、熟地黄、白芍、阿胶5.白芍与赤芍等相似药物性能功效、主治病证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细目五:补阴药要点: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北沙参、麦冬、龟甲、鳖甲2.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百合、天冬、石斛、玉竹、枸杞子3.下列药物的功效:黄精、女贞子、墨旱莲4.下列药物的用法:女贞子、龟甲、鳖甲5.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北沙参6.麦冬与天冬、龟甲与鳖甲等相似药物功效、主治病证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第二十二单元收涩药细目一:概述要点:收涩药的使用注意事项细目二:固表止汗药要点:下列药物的功效:麻黄根、浮小麦细目三:敛肺涩肠药要点: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五味子、乌梅2.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诃子、肉豆蔻3.下列药物的功效:赤石脂4.下列药物的用法:诃子5.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赤石脂6.五味子与乌梅等相似药物功效、主治病证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细目四:固精缩尿止带药要点: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山茱萸2.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桑螵蛸、海螵蛸、莲子、芡实3.下列药物的功效:金樱子4.莲子与芡实等相似药物功效、主治病证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第二十三单元攻毒杀虫止痒药细目一:概述要点:攻毒杀虫止痒药的使用注意事项细目二:具体药物要点: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硫黄。
之08温里药 [基础中医学
标题:温里药_1.概述:凡以温里祛寒,治疗里寒证为主的药物,称温里药,又叫祛寒药。
味辛性温,辛能散能行,温则能通,功能温里祛寒,温经止痛。
_2.功能与归经:_.主入心肾:温阳通脉,治心肾阳虚;_.回阳救逆,治亡阳厥逆:倦卧畏寒、汗出神疲、肢厥脉微欲绝。
_.入肾者:温肾助阳,治肾阳不足:阳萎、腰膝冷痛遗尿、夜尿;_.入脾胃经:温中散寒止痛,治外寒直中或脾胃虚寒_.入肺者:温肺化饮,治肺寒痰饮:咳喘痰白清稀、舌淡苔白滑等;_.入肝者:暖肝散寒止痛,治寒侵肝经:少腹痛、寒疝、头痛等;_3.使用注意_.(1)配伍:兼有表证配伍解表药;寒凝气滞配伍理气药;寒湿阻滞配伍化湿药;气脱亡阳配伍补气药。
_.(2)辛热燥烈,耗阴动火,阴虚、伤津、失血者,忌用或慎用。
_.(3)夏季炎热或素体火旺者,量宜减。
“用温远温”_.(4)药性峻烈者,当忌用或慎用。
_.(5)孕妇慎用。
_.张景岳:“夫人参、熟地、附子、大黄,实乃药中之四维……人参、熟地者,治世之良相也;附子、大黄者,乱世之良将也。
”_.云南“吴附子”:吴佩衡因擅用附子而有“吴附子”的雅号。
_.上海“祝附子”:因擅用附子而开一代风气的现代名医祝味菊,人称“祝附子”;_.贵州“李附子”:由川入黔,精研《伤寒》、《金匮》,擅长补火,善用附子的现代名医李彦师;_.“附子先生”:临证六十余年,善用附子的浙江名老中医傅梦商。
还未采挖的附子苗附子(一边一个)较大附子(每个重约120克)剩下的根部-川乌清理附子附子_[基源与药材] 毛茛科植物乌头的子根的加工品。
中药:附子_[基源与药材]毛茛科植物乌头的子根的加工品。
[性味与归经]辛、甘,热,有毒。
归心、肾、脾。
[功能与主治]回阳救逆,补火救阳,散寒止痛,主治:_1.亡阳证。
_.上助心阳、中温脾阳、下补肾阳,“回阳救逆第一品药”。
_.配干姜、甘草同用,治亡阳证,如四逆汤;_.治亡阳兼气脱,如参附汤;_2.阳虚证。
_.辛甘温煦,峻补元阳、益火消阴;_.治肾、脾、心诸脏阳气衰弱。
中药师培训资料----温里药、理气药
[性味归经] 辛、苦,微温。归脾、胃、肾经。 [功 效] 行气止痛,温中止呕,纳气平喘 [主 治] 1、胸腹胀闷疼痛。2、胃寒呕吐呃逆。3、肾不纳气之虚喘证。 薤 白 [性味归经] 辛、苦,温。归肺、胃、大肠经。 [功 效]通阳散结,行气导滞 [主 治] 1、胸痹心痛。 2、脘腹痞满胀痛,泻痢里急后重。 香 附 [性味归经] 辛、微苦、微甘,平 。归肝、脾、三焦经。 [功 效] 疏肝行气,解郁调经,止痛,理气调中 [主 治] 1、肝郁气滞证。2、月经不调,痛经,乳房胀痛。3、脾胃气滞 证。 青 皮 [性味归经] 苦、辛,温 。归肝、胆、胃经。 [功 效] 疏肝破气,消积化滞 [主 治] 1、肝郁气滞证 2、食积气滞,脘腹胀痛。 。 川 楝 子 [性味归经] 苦,寒;有小毒 。归肝、小肠、膀胱经。 [功 效]疏肝行气,止痛,驱虫 [主 治] 1、肝郁化火诸痛证。2、虫积腹痛。 佛 手 [性味归经]辛、苦,温。归肝、脾、胃、肺经。 [功 效]疏肝理气,和胃止痛,燥湿化痰。 [主 治] 用于胁痛胸闷,脘腹胀满,咳嗽痰多及脾胃气滞,脘腹胀满、 胃痛纳呆。 乌 药 [性味归经]辛,温。归肺、膊、肾、膀胱经。 [功 效]行气止痛,温肾散寒。 [主 治]用于胸腹胀痛,寒疝腹痛,经行腹痛,遗尿尿频,小儿疳积。 檀 香 [性味归经] 辛,温。归脾、胃、肺经。 [功 效] 行气调中,散寒止痛。 [主 治] 用于寒凝气滞,胸腹疼痛
治] 1、腹痛、呕吐、泄泻。2、亡阳证。3、寒饮喘咳。 肉 桂 [性味归经] 辛、甘,大热。归肾、脾、心、肝经。 [功 效] 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经通脉,引火归原 [主 治] 1、肾阳不足、命门火衰。2、脘腹冷痛或吐泻、寒疝腹痛。3、 腰痛、胸痹、阴疽、经闭、痛经。4、虚阳上浮。 吴 茱 萸 [性味归经] 辛、苦,热。有小毒。归肝、脾、胃、肾经。 [功 效] 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 [主 治] 1、寒凝湿滞疼痛。2、胃寒呕吐。3、虚寒泻泄。 丁 香 [性味归经] 辛,温。归脾、胃、肺、肾经。 [功 效] 温中降逆,散寒止痛,温肾助阳 [主 治] 1、胃寒呕吐、呃逆。2、脘腹冷痛。3、肾阳不足。 附药 母丁香 为丁香的成熟果实,又名鸡舌香。性味功效与公丁香相似,但气味较淡, 功力较逊。用法用量与公丁香同。 小 茴 香 [性味归经] 辛,温。归肝、肾、脾、胃经。 [功 效] 散寒止痛,理气和胃 [主 治] 1、寒疝腹痛、睾丸偏坠胀痛、少腹冷痛、痛经 2、中焦虚寒气 滞。 高 良 姜 [性味归经] 辛,热。归脾、胃经。 [功 效] 温中止痛 [主 治] 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泄泻
第14章-温里药
【性能】辛、甘,大热。归肾、肝、心、脾经。 【功效】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经通脉,引火归元。 【应用】 1.肾阳不足,命门火衰,阳痿宫冷 如肾气丸等。 2.腹痛、寒疝 有助阳补虚,散寒止痛之效。 3.阳虚寒凝诸证 有行气血,运经脉,散寒止痛 (1)风寒湿痹证。如独活寄生汤。 (2)胸阳不振,寒邪内侵,胸痹心痛。 (3)阳虚寒凝,血滞痰阻的阴疽、流注等。 (4)冲任虚寒,寒凝血滞的闭经、痛经等证。 4.下元虚衰,虚阳上浮证 取本品引火归元之效。
干 姜 《神农本草经》
Dried Ginger
为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姜 Zingiber officinale Rosc. 的干燥根茎。主产于四川、 广东、广西、湖北、贵州、福建等地。冬季采 收,本品香气特异,味辛辣;以质坚实、断面 色黄白、粉性足、气味浓者为佳。切片生用或 清炒、炒炭用。
【性能】辛,热。归肺、胃、肾、心、脾经。 【功效】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 【应用】
【用法用量】 煎服,1~4.5g,研末冲服,每次1~2g或入丸散。 入汤剂应后下。官桂作用较弱,用量可适当增加。
【使用注意】 ① 阴虚火旺,里有实热,血热妄行出血及孕妇 忌用。 ② 畏赤石脂。
肉桂和桂枝
吴 茱 萸 《神农本草经》
Evodia Fruit
为芸香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植物吴茱萸 Evodia rutaecarpa (Juss.) Benth、石虎 E.rutaecarpa (Juss.) Benth. var. officinalis (Dode) Huang或疏毛吴茱萸E.rutaecarpa (Juss.) Benth.var. bodinieri (Dode) Huang 的 干燥近成熟的果实。主产于长江流域以南各省, 以贵州、广西产者为佳。秋季采收。本品香气 浓烈,味辛辣微苦;以粒小、饱满坚实、色绿、 香气浓烈者为佳。生用或制用。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辅导中药学12
温里药、理气药、消食药温里药概述温里药的性能特点、功效、主治病证本类药多味辛性温热。
温里药的配伍方法使用注意1.本类药多辛热燥烈,易耗阴动火,故天气炎热时或素体火旺者应减少用量。
2.热伏于里、热深厥深、真热假寒证禁用。
3.凡实热证、阴虚火旺、津血亏虚者忌用。
4.孕妇慎用。
具体药物附子性能:辛、甘,大热。
有毒。
归心、肾、脾经。
功效: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
应用:1.亡阳证。
本品能上助心阳,中温脾阳,下补肾阳,为“回阳救逆第一品药”。
2.阳虚证。
3.寒痹证。
用法用量:煎服,3~15g;本品有毒,宜先煎0.5~1小时,至口尝无麻辣感为度。
使用注意:孕妇及阴虚阳亢者忌用。
反半夏、瓜蒌、贝母、白蔹、白及。
生品外用,内服须炮制。
若内服过量,或炮制、煎煮方法不当,可引起中毒。
干姜性能:辛、热。
归脾、肾、心、肺经。
功效: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
应用:1.腹痛,呕吐,泄泻。
2.亡阳证。
3.寒饮喘咳。
肉桂性能:辛、甘,大热。
归肾、脾、心、肝经。
功效: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经通脉,引火归原。
2013应用:1.阳痿,宫冷。
2.腹痛,寒疝。
善去痼冷沉寒。
3.腰痛,胸痹,阴疽,闭经,痛经。
4.虚阳上浮诸证。
5.气血虚衰证。
在补气益血方中少量加入肉桂,有鼓舞气血生长之效。
用法用量:煎服,1~4.5g,宜后下或焗服;研末冲服,每次1~2g。
使用注意:阴虚火旺、里有实热、血热妄行出血及孕妇忌用。
畏赤石脂。
吴茱萸性能:辛、苦,热。
有小毒。
归肝、脾、胃、肾经。
功效: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
应用:1.寒凝疼痛。
2.胃寒呕吐。
3.虚寒泄泻。
用法用量:煎服,1.5~4.5g。
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本品辛热燥烈,易耗气动火,故不宜多服、久服。
阴虚有热者忌用。
小茴香功效:散寒止痛,理气和胃。
2013主治病证:1.寒疝腹痛,睾丸偏坠胀痛,少腹冷痛,痛经。
2.中焦虚寒气滞证。
丁香功效:温中降逆,散寒止痛,温肾助阳。
主治病证:1.胃寒呕吐、呃逆。
温里药概述
温里药概述凡以温里散寒为主要作用,治疗里寒证的药物,称为温里药。
本类药物味辛性温热,能驱散脏腑间寒邪,适用于各种里寒证。
里寒证分为里实寒证(阴盛则寒)和里虚寒证(阳虚则寒),本类药物主要治疗里实寒证,部分药有助阳功效,亦可用于里虚寒证。
本类药因归经不同而分别适用于不同脏腑的寒证:入脾胃经者,能温中散寒止痛,可用治外寒内侵,直中脾胃或脾胃虚寒证,症见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舌淡白等;入肺经者,能温肺化饮,可用治肺寒痰饮证,症见痰鸣咳喘、痰白清稀、舌淡苔白滑等;入肾经者,能温肾助阳,可用治肾阳不足证,症见腰膝冷痛、阳痿宫冷、夜尿频多、遗精滑精等;入心肾两经者,能温阳通脉、回阳救逆,可用治心肾阳虚证及亡阳证,症见心悸怔忡、畏寒肢冷、小便不利、肢体浮肿及四肢厥逆、脉微欲绝等;入肝经者,能暖肝散寒止痛,可用治寒凝肝脉,症见少腹冷痛、寒疝腹痛或厥阴头痛等。
总之,治疗里寒证,须辨明寒邪所在脏腑,选用对证的温里药。
使用温里药还应根据不同证候作适当配伍。
里寒表寒兼见者,当配伍辛温解表药;实寒虚寒并存者,应配伍补阳药;脾胃虚寒每兼气虚,宜配伍补气药;肺寒证每多痰饮,常配伍温化寒痰药;寒凝肝脉者多兼经气不利,宜配伍疏肝之品;寒凝经脉、气滞血瘀者,配伍行气活血药;寒湿内阻,配伍芳香化湿药;亡阳气脱者,宜与大补元气药同用。
本类药物多辛热燥烈,宜耗阴动火,故凡属实热证、阴虚火旺、津血亏虚者及孕妇均应忌用或慎用;热伏于里,热深厥深,真热假寒证禁用;根据《素问·六元正气大论》“用温远温,用热远热”的理论,天气炎热时或素体火旺者当适当减少用量。
温里药小结本类药物多为辛温、辛热之品,均有温里散寒之功,主治各种里寒证。
其中:1.附子、干姜均能温中散寒,回阳救逆,常相须为用,用治亡阳证及中焦寒证。
但附子大热,峻散三焦寒邪,又能补火助阳,为回阳救逆之要药;干姜温里回阳之力不及附子,主要治疗中上二焦寒证,温中止痛、温肺化痰是其所长。
温里药
花
椒
【来源】
为芸香科灌木或
小乔木植物花椒 或青椒的成熟果 皮。
花
【药材性状】
椒
分果瓣多单生,偶有2 个,罕为3个并生,直 径4~5mm,果皮由腹面 开裂或延伸至背面亦稍 开裂;外表面红紫色或 红棕色,极皱缩,散有 多数疣状突起的油点, 直径0.5~1mm;内果皮 淡黄色,常由基部与外 层果皮分离并向内反卷。 香气浓,味麻辣而持久。
来自幼树(5-6年)干 皮或粗枝皮名“官桂”, 卷成筒状名桂通,采自 十年以上的干皮,卷曲 成线槽状名企边桂;去 表皮者又名桂心。来自 老树近地面的干皮,成 扁平板状名板桂。油脂 较多者名油板桂或紫油 桂。
肉
呈槽状或卷筒状,长30~ 40cm,宽或直径3~10cm, 厚0.2~0.8cm。外表面 灰棕色,稍粗糙,有不 规则的细纹及横向突起 的皮孔,有的可见灰白 色的斑纹;内表面红棕 色,略平坦,有纵纹, 划之显油痕。质硬而脆, 易折断,断面不平坦, 外层棕色而较粗糙,内 层红棕色而油润,两层 间有1条黄棕色的线纹。 气香浓烈,味甜、辣。
花
椒
【性味归经】 辛、温。归脾、胃、肾经。 【功效】 温中止痛,杀虫止痒。
【应用】
1、中寒腹痛,寒湿吐泻。
2、虫积腹痛,湿疹,阴痒。
吴茱萸
【炮制】 生用――偏辛热苦燥,作用峻猛。 甘草水泡用:缓其毒性及辛燥之性。 黄连汁炒:偏清肝和胃止呕。 醋炒:偏疏肝止痛。 盐水炒:偏下气止痛。 姜汁炒:偏温胃止呕。 【性味归经】 辛、苦,热。有小毒,归肝、脾、胃、肾 经。
吴茱萸
【功能主治】散寒止痛,降逆止呕, 助阳止泻。 用于厥阴头痛,寒疝腹痛,寒湿脚气, 经行腹痛,脘腹胀痛,呕吐吞酸, 五更泄泻;外治口疮,高血压。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6g,或 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或煎水洗。 【禁忌】不宜多服、久服;阴虚火旺 者禁服。
中医执业医师:温里药
中医执业医师:温里药1、配伍题具有散寒解表作用的药物是()具有温中回阳作用的药物是()A.生姜B.干姜C.炮姜D.生姜皮E.高良姜正确答案:A,B2、单选患者,男,40岁。
腰腿怕冷,痿软无力,伴(江南博哥)有阳痿、早泄、尿频症状,舌淡苔白,脉沉迟少力。
用药宜首选()A.干姜B.细辛C.肉桂D.吴茱萸E.小茴香正确答案:C3、单选具有散寒止痛,理气和胃功效的药物是()A.肉桂B.干姜C.高良姜D.小茴香E.花椒正确答案:D4、配伍题治疗寒饮咳喘,痰多清稀,宜选用的药物是()治疗寒凝瘀滞经闭,痛经,宜选用的药物是()A.于姜B.附子C.肉桂D.丁香E.吴茱萸正确答案:A,C5、单选患者,女,40岁。
脘腹冷痛,恶心欲吐,大便溏泻,舌淡苔白,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脉象沉细。
用药宜首选()A.附子B.肉桂C.干姜D.吴茱萸E.小茴香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干姜【性味、归经】辛,热。
归脾、胃、心、肺经。
【功效】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
【应用与配伍】1.用于脘腹冷痛,寒呕,冷泻。
本品辛热燥烈,主入脾胃而长于温中散寒、健运脾阳。
治胃寒呕吐,脘腹冷痛,每配高良姜用,如二姜丸。
治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多与党参、白术等同用,如理中丸。
2.用于亡阳证。
本品性味辛热,能回阳通脉。
故可用治心肾阳虚,阴寒内盛所致之亡阳厥逆,脉微欲绝者,每与附子相须为用,如四逆汤。
3.用于寒饮咳喘,形寒背冷,痰多清稀之证。
本品辛热,善能温肺化饮,常与细辛、五味子、麻黄等同用,如小青龙汤。
治疗脾胃虚寒为首选,答案选C。
6、配伍题善于温中散寒的药物是()善于暖肝散寒的药物是()能够散寒止痛开窍的药物是()A.附子B.肉桂C.干姜D.吴茱萸E.细辛正确答案:C,D,E7、单选干姜、高良姜都具有的功效是()A.温中止痛B.温经散寒C.温肺化饮D.解鱼蟹毒E.温中回阳正确答案:A8、单选既能温中止痛,又能杀虫,可用于蛔虫腹痛、呕吐或吐蛔的药物是()A.干姜B.吴茱萸C.砂仁D.小茴香E.花椒正确答案:E9、单选患者,男,89岁。
温里药
?小茴香 拼音:XIAO HUI XIANG
拉丁:Fructus Foeniculi
别名:茴香、土茴香、野茴香、谷茴香、谷香、香子
药用部位:成熟果实
药材性状:本品为双悬果,呈圆柱形,有的稍弯曲,长4~8mm,直径1.5~2.5mm。表面黄绿色或淡黄色,两端略尖,顶端残留有黄棕色突起的柱基,基部有时有细小的果梗。分果呈长椭圆形,背面有纵棱5条,接合面平坦而较宽。横切面略呈五边形,背面的四边约等长。有特异香气,味微甜、辛。
栽培要点:
产地:广西、广东、云南
采收加工:秋、冬二季果实由绿变黄时采摘。置沸水中略烫后干燥或直接干燥。
地道沿革:
性味归经:温;辛;归肝、肾、脾、胃经
功能主治:温阳散寒,理气止痛。用于寒疝腹痛,肾虚腰痛,胃寒呕吐,脘腹冷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饮片炮制方法:拣去杂质,筛去灰屑,切制。
炮制作用:使药物净洁,便于调剂和制剂。
?八角茴香 拼音:BA JIAO HUI XIANG
拉丁:Fructus Anisi Stellati
别名:大茴香、舶茴香、八角珠、八角香、八角大茴、八角、大料、五香八角
药用部位:成熟果实
药材性状:本品为聚合果,多由8个蓇葖果组成,放射状排列于中轴上。蓇葖果长1~2cm,宽0.3~cm,高0.6~lcm;外表面红棕色,有不规则皱纹,顶端呈鸟喙状,上侧多开裂;内表面淡棕色,平滑,光泽;质硬而脆。果梗长3~4cm,连于果实基部中央,弯曲,常脱落。每个瞢荚果含种子1粒,扁卵圆,长约6mm,红棕色或黄棕色,光亮,尖端有种脐;胚乳白色,富油性。气芳香,味辛、甜。
别名:肉桂子、桂子、桂丁香
温里药_精品汇编
根据药物来源
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
温里药的功效
01
02
03
温中散寒
温里药能温中散寒,适用 于脾胃虚寒所致的脘腹疼 痛、喜温喜按、呕吐泄泻 等症。
回阳救逆
温里药能回阳救逆,适用 于阳气虚脱所致的四肢厥 冷、脉微欲绝等危重证候 。
温经散寒
温里药能温经散寒,适用 于寒凝经脉所致的肢体疼 痛、关节痹痛等症。
这些主要成分在温里药中占据较大比 例,对于药效的发挥起着至关重要的 作用。
温里药的辅助成分
除了主要成分外,温里药中还包含了一些辅助成分,如甘草、白术、茯苓等,这 些药材具有健脾和胃、补益气血等功效。
辅助成分在温里药中起到协调作用,能够增强药效,减少不良反应,提高用药安 全性。
03
温里药的应用
温里药在中医中的应用
温中散寒
温里药具有温中散寒的作 用,常用于治疗脾胃虚寒 、脘腹冷痛、呕吐泄泻等 病症。
温阳利水
温里药具有温阳利水的作 用,常用于治疗阳虚水肿 、小便不利等病症。
温经止痛
温里药具有温经止痛的作 用,常用于治疗寒凝血瘀 所致的痛经、产后腹痛等 病症。
温里药在临床中的应用
消化系统疾病
温里药在消化系统疾病中应用广泛, 如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 等。
应,及时处理。
遵循医嘱
孕妇和儿童在使用温里药时, 务必遵循医嘱,不可自行用药
。
长期使用温里药的注意事项
定期检查
长期使用温里药者,需定期进 行身体检查,监测药物效果和
不良反应。
调整剂量
长期使用温里药时,需根据病 情和身体状况调整剂量,避免 药物过量或不足。
注意饮食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