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中小学校长专业标准(征求意见稿)》
校长的专业标准校长专业标准解读
校长的专业标准校长专业标准解读校长的专业标准|校长专业标准解读中国没有校长学,尽管有源源不断的校长培训;没有校长专业,尽管人人都是从大学走出来的;没有校长职业规范,尽管这个职业确实需要太多的规范;没有校长专业标准,尽管大家都知道这实在是一门专业,不是什么人都干得了的。
这是全世界最庞大的一支队伍:目前我国中小学校长已达到62.3万名,如果加上职业中学、中等专业学校和技工学校的校长,其总数超过100万。
虽说拥有百万之数,但这个群体职业发展的目标、领导职责的界定与校长评价的标准,一直存在缺乏专业依据、指标体系不明、重显绩轻潜质等诸多问题。
因此,上海师范大学现代校长研修中心起草的这份《中国中小学校长专业基本标准》研究草案,才得到业内如此热烈的关注,以及教育部有关部门的重视与认可。
我们解读《中国中小学校长专业基本标准》,是为校长专业发展和校长培训工作提供理论支撑与依据,它有利于营造促进校长成长的体制机制环境,有利于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国际教育视野和开拓创新精神、甘为促进我国基础教育事业发展做出奉献,并具有敬业精神和专业水平的教育家型校长。
希望所整理的这份《标准》概要,能较为全面地呈现中小学校长的专业架构和职业素养,为您的工作增添助力。
基本框架研制我国中小学校长专业标准的主要思路,是从校长专业发展的现状问题与社会期望出发来分析其专业定位、专业能力与专业精神,并由此提出中小学校长专业标准的基本理念,即校长应成为教育领导者、终身学习者和自主创新者。
同时,从学校组织的本质属性出发,确定校长的专业立场——教育领导,进一步理清其核心工作领域的三大专业范畴:价值领导、教学领导和组织领导,由此提出六大核心工作领域,即规划学校发展、营造育人文化、领导课程教学、引领教师成长、优化内部管理、调适外部环境。
根据校长在各领域所具有的专业定位与专业角色,从理念、品性、知识、能力和行为等方面进行分析与阐述,这就形成了我国中小学校长专业基本标准的主要研究框架。
校长专业标准
校长专业标准:五个基本理念、六项专业职责和实施建议组成一、基本理念(简答题)—一是“以德为先”,这是校长的道德使命,也是坚持正确办学方向的必然要求。
—二是“育人为本”,这是校长的办学宗旨,也是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
特别强调校长要“把促进每个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扶持困难群体,推动平等接受教育”,体现促进教育公平的要求;特别强调校长要“始终把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放在重要位置,使每个学生都能接受有质量的义务教育”,体现提高质量的要求。
三是“引领发展”,这是校长的角色定位,也是推动学校和教师发展的有效途径;四是“能力为重”,这是校长专业发展的实践导向,也是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的基本要求;五是“终身学习”,这是对校长的个人素养要求,也是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迫切要求。
二、专业职责:规划学校发展营造育人文化领导课程教学引领教师发展优化内部管理调适外部环境案例分析:1、点起(符合、违背什么)2、展开3、再结合案例考题:(5)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要求校长落实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扎实开展师德师风教育,严禁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严禁教师从事有偿补课;建立健全推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相关制度,落实每位教师五年一周期不少于360学时的培训要求。
三、对标准的认识举措:义务教育学校校长要尊重教育教学规律,注重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认真落实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不得随意提高课程难度;要积极组织开展教研活动和教学改革,不片面追求学生考试成绩和升学率。
同时,校长须坚持依法治校,自觉接受师生员工和社会的监督;努力打造平安校园,建立和完善学校各种应急管理机制,正确应对和妥善处置学校突发事件。
--《中国教育报》2012年12月25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工作方针: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
校长的素质要求:1.校长政治素质2.校长道德品质素质3.校长业务知识素质。
中小学校长专业标准
中小学校长专业标准中小学校长是学校的领导者,承担着教育教学管理的责任,对学校的发展和教育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小学校长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和管理能力,才能更好地推动学校的发展。
因此,制定中小学校长专业标准对于提高学校领导者的素质和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中小学校长需要具备良好的教育背景和专业知识。
他们应该具备扎实的教育理论知识和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了解教育教学的最新发展动态,能够指导学校的教学工作。
同时,中小学校长还需要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包括组织协调能力、决策能力、沟通能力等,能够有效地推动学校的各项工作。
其次,中小学校长需要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他们应该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宗旨,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同时,中小学校长还应该具备社会责任感,积极参与学校与社会的交流与合作,为学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此外,中小学校长还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素养。
他们应该严格遵守教育法律法规,坚守教育教学的原则,保持清正廉洁的作风,做到心中有学校、肩上有责任,为学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最后,中小学校长还需要具备创新意识和学习能力。
他们应该不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知识,关注教育教学的最新发展,积极推动学校的改革与创新,不断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和领导能力,为学校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总之,中小学校长是学校的领导者,他们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发展和教育教学的质量。
因此,制定中小学校长专业标准,对于提高学校领导者的素质和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未来中小学校长能够在专业标准的指引下,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为学校的发展和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小学校长专业标准
中小学校长专业标准作为中小学校长,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和能力,才能够有效地管理学校,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中小学校长专业标准是对中小学校长岗位要求的总体规定,具有一定的指导性和参考价值。
在这篇文档中,我们将对中小学校长专业标准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解读,希望能够为广大中小学校长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首先,中小学校长需要具备较高的教育理论素养和教育实践能力。
这包括对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相关学科有较深的理解和掌握,能够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教育教学计划和管理方案,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面发展。
其次,中小学校长需要具备良好的师德和师风。
作为学校的领导者,校长需要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言行一致,模范师德,引领全校师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营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
此外,中小学校长还需要具备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决策能力。
学校是一个复杂的组织系统,校长需要善于组织协调各项工作,合理配置资源,提高学校整体运行效率。
同时,在面对各种复杂的教育教学管理问题时,校长需要能够准确把握形势,果断作出正确的决策,推动学校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此外,中小学校长还需要具备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和团队领导能力。
校长需要与各个方面保持良好的沟通,协调学校内外部资源,形成合力,推动学校事业的发展。
同时,校长还需要善于团队建设,培养和激励学校教职工,形成良好的团队合作氛围,共同推动学校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最后,中小学校长还需要具备较强的自我学习和创新能力。
教育事业日新月异,校长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教育理念,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与时俱进,推动学校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总之,中小学校长专业标准是对中小学校长岗位要求的总体规定,具有一定的指导性和参考价值。
中小学校长需要具备较高的教育理论素养和教育实践能力,良好的师德和师风,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决策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和团队领导能力,以及自我学习和创新能力。
希望广大中小学校长能够根据专业标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为学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育部校长专业标准解读
专业视角
价值领导
灵魂
教学领导
关键
组织领导
பைடு நூலகம்保障
校长专业标准的特点
坚持以德为先,强调育人为本 注重文化育人,强调全面发展 注重引领发展,强调内外协调 重视能力建设,强调终身学习
校长专业发展的要求
坚持价值领导 强化教学领导 优化组织领导
1.教育者 2.领导者 3.管理者
专业职责
专业要素
素质维度
1.规划学校发展 2.营造育人文化 3.领导课程教学 4.引领教师成长 5.优化内部管理 6.调适外部环境
专业知识
会不会
专业态度
愿不愿
专业能力
能不能
校长专业标准的基本构架
角色定位
教育者 领导者 管理者
专业职责
规划学校发展 营造育人文化
领导课程教学 引领教师成长
一、教育部校长专业标准解读
教育部已发布的校长专业标准
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2013.2) 普通高中校长专业标准(2015.1) 中等职业学校校长专业标准(2015.1)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2015.1) 中小学校领导人员管理暂行办法(2017.1)
制定校长专业标准的思路
活动维度
校长角色 专业标准
中小学校长专业标准
中小学校长专业标准中小学校长是学校的领导者,是教育工作的总责任者,对学校的发展和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中小学校长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和能力,以应对日益复杂和多样化的教育环境。
中小学校长专业标准是对中小学校长岗位的职业要求和工作能力的具体指导,是中小学校长培养和选拔的依据。
本文将从教育理念、管理能力、师资队伍建设、学校文化建设等方面,探讨中小学校长专业标准的具体内容。
首先,中小学校长应具备积极的教育理念。
他们应该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倡导素质教育,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培养。
同时,中小学校长还应具备开放包容的教育理念,能够尊重不同的教育观念和文化背景,推动学校教育的多元化发展。
其次,中小学校长需要具备优秀的管理能力。
他们应该具备良好的组织和协调能力,能够有效地调动学校各方资源,推动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此外,中小学校长还应具备较强的决策能力和应变能力,能够在复杂多变的教育环境中,迅速做出正确的决策,并能够应对各种突发事件。
再次,中小学校长需要重视师资队伍建设。
他们应该重视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积极营造良好的教育教学氛围,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创新意识。
同时,中小学校长还应该具备较强的人才选拔和培养能力,能够发现和培养优秀的教育人才,为学校的长远发展打下人才基础。
最后,中小学校长需要重视学校文化建设。
他们应该注重学校的精神文化建设,倡导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同时,中小学校长还应该注重学校的诚信文化建设,倡导诚信教育,树立良好的师生风气,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
总之,中小学校长是学校的领导者和管理者,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和能力。
中小学校长专业标准是对中小学校长岗位的职业要求和工作能力的具体指导,是中小学校长培养和选拔的依据。
中小学校长应具备积极的教育理念、优秀的管理能力、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和学校文化建设,才能够更好地推动学校的发展和教育事业的进步。
中小学校长专业标准解读
中小学校长专业标准解读
中小学校长是撑起中小学教育大厦的主要支柱,也是教育管理者、行政领导者、全校家长
教师学生关系和谐建设者、教育发展者以及革新者。
针对这一职位,教育部近日发布了
《中小学校长配备标准》,为中小学校长的配备提供了“硬性”规范,旨在规范中小学校长
配备管理活动,建立和完善中小学校长配备制度,更好地实施校长职位责任,指导和促进
教育发展,促进中小学教育质量和绩效的持续提高。
《中小学校长配备标准》明确了中小学校长应视校长岗位要求,具备一定的职业素质与专业能力、现役教师择优配备的原则。
校长岗位要求包括具备基本教育理论知识、教育管理理论知识、教学技能以及新兴课程和新教育理念等,能够运用管理、调节全校教育活动,
并落实家长教师学生参与管理,全面实施校园管理体系制度;具有严谨的学术素养,能够
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开展博弈谈判,并积极推动学科教育发展等。
此外,《中小学校长配备标准》还要求,中小学校长有较强的危机处理能力,具有教育理念、建设者、领导者等水平;能够推动中小学教师学术水平提高,树立严格要求,积极支
持和鼓励学生;还要有较强的社会能力,采取有效措施联系家长教师学生,维护教育公平;需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加强对班级、学生、家长的统筹引导,积极地把握校园管理的发
展道路等。
可见,《中小学校长配备标准》不仅充分肯定和体现了中小学校长的重要性,也细致列出
了中小学校长的配备要求。
公平、合理、科学的中小学校长配备,将让每一所中小学的教
育发展更加健康,也会让每一位校长具备更多的潜在能力,提升他在学校中的效能。
中国中小学校长专业标准
中国中小学校长专业标准(一)前言我国中小学实行校长负责制,建设优秀的中小学校长队伍是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党和政府的教育方针政策,全面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和学校管理水平的关键。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中小学管理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
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要求:“在普通中小学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全面推行校长聘任制和校长负责制,建立公开选拔、竞争上岗、择优聘任的校长选拔任用机制,健全校长考核、培训、激励、监督、流动等相关制度。
”因此,制定中小学校长专业标准,已成为改革与完善我国中小学管理制度,实现教育家办学理想的客观要求。
校长专业标准可以为校长的遴选、培训、评价和绩效管理等标准的制定提供基本依据,有助于校长的专业发展,并使政府、教职工、学生及其家长和社会明确校长的角色期待,从而更有效地参与和监督学校管理。
中小学校长是学校的法人代表,是学校的领导者、教育者和管理者,对外代表学校。
校长的基本职责是在上级党组织和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或(民办学校)学校董事会的领导下,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和行政工作全面负责,不断提高学校管理水平。
校长的核心目标是通过有效的领导、教育和管理,以学生发展为本,保证学校的所有工作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进行,确保教育质量,具体包括:校长有责任领导学校教职工,对学校发展进行内外部环境分析,确立学校的办学理念,构建学校的愿景和目标,制定学校的发展战略,规划学校的未来,培育有特色的学校组织文化;领导和管理学校的课程、教学和德育工作,引领教师专业成长,为学生发展提供有效的保障;运用合适的方法和技术对学校的人员、财务、时间、信息等进行全面管理,建立与完善学校的规章制度,提升学校的组织效能;通过建立和维持与学生家长、其他学校、社区及机构等的广泛联系,为学校的发展创设良好的社会环境;发挥校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保证教职工代表大会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
(二)原则与构建中小学校长专业标准的制定遵循了以下基本原则:以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党和政府的教育方针政策为指导;同校长基本职责的要求相衔接;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确立校长专业发展目标;为校长遴选、培训、评选和绩效管理等提供专业衡量的框架。
中小学校长专业标准
中小学校长专业标准中小学校长是学校教育管理的核心力量,其素质和能力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发展和教育教学质量。
为了规范中小学校长的专业标准,提高其管理水平和教育能力,特制定了中小学校长专业标准,以期为中小学校长的选拔、培养和评价提供依据。
一、思想政治素质。
中小学校长应坚定理想信念,热爱教育事业,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取向,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良好的党性修养和政治素养。
二、教育教学素质。
中小学校长应具备较高的教育教学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领导和管理能力,能够指导教师进行教育教学工作,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
三、管理素质。
中小学校长应具备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决策能力,善于团结和带领全体教职员工,能够有效管理学校的各项事务,推动学校的健康发展。
四、师德师风素质。
中小学校长应具备高尚的师德师风,严守教育教学纪律,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关心学生,关爱教师,维护学校的正常教育教学秩序。
五、创新创业素质。
中小学校长应具备较强的创新创业精神,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勇于开拓进取,推动学校的不断发展。
六、社会责任素质。
中小学校长应具备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关心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积极参与学校和社会的公益事业。
七、自身修养素质。
中小学校长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保持良好的心态和身体状态,以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和使命。
总之,中小学校长是学校的领导核心,其专业标准的制定对于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中小学校长应具备全面发展的素质和能力,不断提升自身修养,不断完善自身能力,为学校的发展和教育事业的繁荣做出积极的贡献。
希望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领导对中小学校长的选拔、培养和评价给予足够的重视,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中小学校长标准六个维度3个层次
中小学校长标准六个维度3个层次
中小学校长的标准可以从以下六个维度进行评估,涵盖了领导能力、教育教学能力、学校管理能力、师德师风等方面:
1. 领导能力:
- 学校发展规划能力:制定学校发展目标和规划,谋划长远发展。
- 组织领导能力:能够有效组织和协调教育资源,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
- 激励和激发能力:能够激发教师和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潜能。
2. 教育教学能力:
- 课程设计和教学指导能力:能够合理设计课程,提供有效的教学指导。
- 教育教学技能: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能够提供优质教学。
3. 学校管理能力:
- 组织管理能力:善于组织、协调和管理学校各项工作。
- 资源管理能力: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学校的各类资源。
- 师资队伍建设能力:能够招聘和培养优秀教师,提升整体教育水平。
此外,这六个维度还可以细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初级、中级和高级。
校长在不同层次的标准要求会有所不同,随着经验和能力的不断提升,校长可以逐步达到更高的层次。
中小学校长专业标准
中小学校长专业标准
中小学校长是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重要岗位,校长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发展。
为了规范中小学校长的职业标准,提高其专业水平,教育部制定了中小学校长专业标准,对中小学校长的职业素养、专业能力、管理水平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
首先,中小学校长应具备较高的政治素养和职业操守。
作为学校的领导者,校长应坚定信念,忠诚党和国家,遵守法律法规,恪守职业道德,维护学校的正常秩序,保障师生的合法权益,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
其次,中小学校长应具备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
校长应具备扎实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熟悉国家教育政策和教学改革方向,具备较强的教学领导能力,能够指导教师开展科学教学活动,推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
再次,中小学校长应具备较强的管理能力。
校长应具备科学的管理理念和方法,能够有效组织教育教学工作和学校管理工作,合理配置学校资源,提高学校办学效益,保障学校的正常运转。
此外,中小学校长还应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校长应具备开拓进取的精神,不断推动学校的改革和发展,善于团队建设和团队管理,能够凝聚全体教师和员工的力量,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共同推动学校事业的发展。
总之,中小学校长是学校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其素质和能力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发展和师生的成长。
中小学校长专业标准的制定,旨在规范中小学校长的职业行为,提高其专业水平,推动学校的发展。
希望全体中小学校长能够不断提升自身素质,不断完善自己的专业能力,为学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校长的专业标准 校长专业标准解读
校长的专业标准校长专业标准解读校长的专业立场是教育领导,其核心工作领域包括价值领导、教学领导和组织领导。
校长应该具备领导能力和管理能力,能够规划学校发展、营造育人文化、领导课程教学、引领教师成长、优化内部管理和调适外部环境。
校长专业标准之素质校长的专业素质包括理念、品性、知识、能力和行为等方面。
理念方面,校长应该坚持教育为本、服务社会的理念。
品性方面,校长应该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职业操守。
知识方面,校长应该具备广博的教育知识和深入的学科知识。
能力方面,校长应该具备领导能力、管理能力、创新能力和危机处理能力。
行为方面,校长应该具备负责任、勇于担当、注重效果和尊重人性的行为准则。
校长专业标准之培养校长的培养应该注重实践和理论相结合,注重专业素质和实际工作的结合。
培养应该包括研究、实践、反思和创新四个阶段,研究阶段注重理论知识的研究,实践阶段注重实际工作的锻炼,反思阶段注重经验总结和自我提升,创新阶段注重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同时,培养还应该注重国际化视野和开拓创新精神的培养,注重敬业精神和专业水平的提高。
校长必须认识到群体智慧的重要性,通过团队合作和共同协商,实现学校发展的决策和执行。
校长应该鼓励教师、学生和家长积极参与学校决策的过程,确保决策的公正性和有效性。
同时,校长也应该注重对决策结果的评估和反馈,及时调整和改进学校发展的方向和策略。
之二:营造育人文化营造育人文化,是校长在学校发展中需要承担的重要职责之一。
校长应该通过引领学校教育文化的建设,营造积极向上、和谐友善、开放包容、创新进取的育人环境,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校长在营造育人文化方面,应该具备以下专业能力:1.塑造育人文化的理论基础校长应该了解育人理论和实践的最新发展,掌握育人的核心价值观和理念,为学校育人工作提供指导和支持。
2.营造育人文化的组织能力校长应该具备组织能力,能够协调各方资源,制定育人规划和方案,推动育人工作的实施。
浅谈对《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的理解
教育部发布《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对于促进校长专业发展,提高校长素质,推进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标准》要求,校长必须坚持以德为先,育人为本,引领发展,能力为重,终身学习的基本理念。
现结合自己的实践谈谈对《标准》基本理念的理解。
一、“以德为先”理念“以德为先”是道德使命,它要求校长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热爱教育事业和学校管理工作,履行职业道德规范,立德树人,为人师表,自尊自律,关爱师生,尊重师生人格。
“以德立教,德育无痕。
”我认为校长们在平时工作中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要位置,全面加强学校德育教育。
德育工作的贯彻落实关键在于要有一个团结奋进、敢于创新、勇于奉献的领导班子;要有一批育人理念创新、因材施教、因人而宜的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每一位教师都要树立成材先成人,育人先育德,德育工作并不是哪一个人或哪一个部门的工作,而是全校师生齐抓共管的工作的思想理念。
二、“育人为本”理念“育人为本”是办学宗旨。
做为校长,我们要坚持育人为本的办学宗旨,把促进每个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遵循教育规律,注重教育内涵发展。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
做为校长我们应该教育老师爱岗敬业,以敬业的态度投身教育事业。
要让老师们知道当老师是一种职业,是职业就要有职业道德心,而不能把它当作一种谋生的手段。
这就要求校长要率先垂范,以人为本,投身教育事业。
三、“引领发展”理念“引领发展”是角色定位。
现在流行这么一句话:“一个好校长可以成就一所好学校”。
校长作为学校改革发展的带头人,担负着引领学校和教师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重任;这是其他教师不能替代的。
校长要将发展作为学校工作的第一要务,要秉承先进教育理念和管理理念,建立健全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完善学校目标管理和绩效管理机制,实施科学管理、民主管理,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
小学校长专业标准
小学校长专业标准1. 背景小学校长作为学校管理的核心人员之一,承担着重要的领导和管理职责。
为了保证小学校长的专业素养和能力,制定小学校长专业标准是必要的。
2. 目的小学校长专业标准的目的是为了:- 确定小学校长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和能力;- 为招聘、评选和培养小学校长提供参考;- 促进小学校长职业发展和提升。
3. 专业标准内容3.1 教育理念和教育管理- 具备教育理念先进、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思想;- 能够制定科学的学校发展规划和教育管理策略;- 具备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能有效管理学校资源。
3.2 师资管理和教师发展- 具备有效的师资管理经验,能够合理分配教师资源;- 能够制定教师发展计划和提供培训机会,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3.3 学生管理和教育服务- 具备学生管理经验,能够制定行为规范和学生奖惩机制;- 能够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特殊需求。
3.4 校园文化建设和社区合作- 具备校园文化建设的策划和组织能力;- 能够积极与社区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资源和机会。
3.5 学校安全管理和应急处置- 具备学校安全管理的知识和技能,能够制定安全管理制度;- 能够应对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妥善处置并保障学生安全。
4. 实施和评估小学校长专业标准的实施和评估应采取以下措施:- 设立专家评审组,定期对小学校长进行评估;- 提供培训和研究机会,帮助小学校长提高专业素养;- 不断修订和完善专业标准,与时俱进。
5. 结论小学校长专业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提高小学教育质量、增强学校管理效能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明确小学校长的专业要求,建立更加科学和规范的选拔和培养机制,将有助于培养优秀的小学校长,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校长专业标准解读
校长是履行学校领导与管理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
《专业标准》是对义务教育学校合格校长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是制定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任职资格标准、培训课程标准、考核评价标准的重要依据。
教育部发布《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对于促进校长专业发展,提高校长素质,推进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标准》要求,校长必须坚持以德为先,育人为本,引领发展,能力为重,终身学习的基本理念。
现结合自己的实践谈谈对《标准》基本理念的理解。
一、和谐育人“和谐育人”是现代学校建设的重要策略,我们提出构建“沟通、理解、宽容、民主”的人际氛围,要求中层以上干部工作中要“理通、情至、事达”。
以“三学一建一创”为载体,加强和谐班子建设,强化价值领导力。
打造了团结和谐、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清正廉洁、精通业务的专家型领导班子,历炼了一支有工作能力、凝聚力、学习力和执行力的重指导、会协调、善服务、能领跑的实力型中层团队各部门围绕“和谐”目标开展工作,教学的“和谐课堂”、后勤的“和谐的校园物质环境”、少先队的“和谐班集体建设”、党总支的“建设和谐教师团队”、工会的“建设和谐校办公文化”等都是围绕学校的中心内容开展研究。
在全校师生的领会、体验、参与、行动中,建立科学育人的教育生态系统和环境。
二、育人为本育人为本思想的提出是一次深刻的教育思想变革,把教育与人的幸福、价值、尊严、需要、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终身发展有机的联系起来。
育人为本是教育发展的本质要求,人的发展是一切发展的核心和最终目的。
强化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让学生有一颗中国心,成为真正的“中国人”即“做面向世界的现代中国人”。
三、能力为重校长的能力取决于三个方面,一是教育信仰、二是教育视野、三是教育境界。
一是校长要有开放的教育信仰。
教育信仰体现在心中有爱。
校长真正的动力源泉就是深深地爱孩子,爱的深度决定教育的高度,校长的爱是一种责任。
一个心中无爱的人,不可能淡泊名利,不可能目光高远,当然也不可能走得更远,飞得更高。
教育部就《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公开征求意见促进校长专业化,倡导教育家办学
教育部就《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公开征求意见促进校
长专业化,倡导教育家办学
陈竹
【期刊名称】《基础教育论坛》
【年(卷),期】2013(000)01Z
【摘要】<正>教育部在网站上发布了《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专业标准》)征求意见稿,并在2013年1月11日前,在全国范围内公开征求意见。
《专业标准》适用于国家和社会力量举办的义务教育中小学的正、副校长。
幼儿园园长及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校长专业标准另行制定。
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可以依
【总页数】1页(P4-4)
【作者】陈竹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527
【相关文献】
1.教育部关于印发《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的通知 [J],
2.制定校长专业标准建设高素质校长队伍——教育部颁布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 [J],
3.促进校长专业化,倡导教育家办学 [J], 陈竹
4.教育部颁布《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六项职责规范校长办学行为 [J], 张以瑾;梁杰;
5.大力倡导教育家办学,努力提升校长专业化水平 [J], 沈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义务教育校长专业标准解读
2013.1.13.《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试行)征求意见稿》解读〖制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基本框架和基本内容〗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由5个基本理念、6项专业职责和4方面实施建议等三部分内容组成。
其中,校长的6项专业职责细化为60条专业要求。
每项专业职责有10条专业要求,由专业理解与认识(3条)、专业知识与方法(3条)和专业能力与行为(4条)等三个方面组成。
I、校长专业标准提出了5个基本理念。
一是“以德为先”,这是校长的xx使命,也是坚持正确办学方向的必然要求。
二是“育人为本”,这是校长的办学宗旨,也是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
特别强调校长要“把促进每个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扶持困难群体,推动平等接受教育”,体现促进教育公平的要求;特别强调校长要“始终把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放在重要位置,使每个学生都能接受有质量的义务教育”,体现提高质量的要求。
三是“引领发展”,这是校长的角色定位,也是推动学校和教师发展的有效途径;四是“能力为重”,这是校长专业发展的实践导向,也是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的基本要求;五是“终身学习”,这是对校长的个人素养要求,也是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迫切要求。
II、校长专业标准首次系统建构了我国义务教育学校校长的6项专业职责这6项专业职责是“规划学校发展、营造育人文化、领导课程教学、引领教师成长、优化内部管理、调适外部环境”,明确了校长专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体现了倡导教育家办学的要求,得到了理论界和实践界的广泛认同。
其中,“规划学校发展、营造育人文化”体现了校长对学校的价值领导,既坚持了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也为学校特色发展留下了空间,是校长专业职责的灵魂;“领导课程教学、引领教师成长”体现了校长对学校的教学领导,这也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优化内部管理、调适外部环境”体现了校长对学校的组织领导,是提升学校办学水平的管理保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部《中小学校长专业标准(征求意见稿)》
教育部《中小学校长专业标准(征求意见稿)》
职责
专业要求
一
规
划
学
校
发
展
专业理解与认识
1.明确学校办学定位,履行实施义务教育的工作使命,保
障适龄儿童、少年平等接受有质量的义务教育,着力保障农民工子女、残疾儿童少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受教育权利。
2.注重学校发展的战略规划,凝聚师生智慧,建立学校发展共同目标,形成学校发展合力。
3.尊重学校传统和学校实际,提炼学校办学理念,办出学校特色。
专业知识与方法
4. 熟悉国家的法律法规、教育方针政策和学校管理的规章制度。
5. 把握国内外学校改革和发展的基本趋势,学习借鉴优秀校长办学的成功经验。
6. 掌握学校发展规划制定、实施与测评的理论、方法与技术。
专业能力与行为
7. 诊断学校发展现状,及时发现和研究分析学校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8. 组织社区、家长、教师、学生多方参与制定学校发展规划,
确立学校中长期发展目标。
9.落实学校发展规划,制定学年、学期工作计划,指导教职工制定具体行动方案,并提供人、财、物等条件支持。
10. 监测学校发展规划的实施,根据实施情况修正学校发展规划,调整工作计划,完善行动方案。
专业
职责
专业要求
二
营
造
育
人
文
化
专业理解与认识
11. 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全面加强学校德育体系建设。
12. 将学校文化建设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方面,重视学校文化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把文化育人作为办学治校的重要内容与途径。
13. 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意义与教育价值,重视地域文化的重要作用。
专业知识与方法
14. 广泛涉猎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具有良好的艺术修养和相应的艺术欣赏与表现的知识。
15. 了解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理论,掌握促进优秀文化融入学校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16. 掌握不同年龄阶段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健康心理发展的特点与规律,了解学生思想与品行养成过程及其教育方法。
专业能力与行为
17. 绿化、美化校园环境,精心营造人文氛围,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设计体现学校特点和教育理念的校训、校歌、校徽、校标。
18. 精心设计和组织艺术节、科技节等校园文化活动,充分利用好重大节庆日、传统节日等有特殊意义的日子以及学校组织特有的仪式,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19. 建设绿色健康的校园信息网络,向师生推荐优秀的精神文化作品和先进模范人物,努力防范不良的流行文化、网络文化和学校周边环境对学生的负面影响。
20.凝聚学校文化建设力量,发挥教师、学生及社团的主体作用,为共青团、少先队、学生社团、班集体活动开展提供必要条件,保证活动时间。
专业
职责
专业要求
三
领
导
课
程
教
学
专业理解与认识
21.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2.尊重教育教学规律,注重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3. 尊重教师的教学经验和智慧,积极推进教学改革与创新。
专业知识与方法
24. 掌握学生不同发展阶段的培养目标和课程标准。
25. 了解课程编制、课程开发与实施、课程评价的相关知识和教材、教辅使用的政策以及国内外课程教学改革的经验。
26. 掌握课堂教学以及教育信息技术应用的一般原理与方法。
专业能力与行为
27. 有效统筹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确保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落实,推动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课程教学资源。
28. 认真落实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不得随意提高课程难度,不得挤占体育、音乐、美术等课程的课时,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
29.建立听课与评课制度,深入课堂听课并对课堂教学进行指导,校长每学期听课不少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课时数量。
30.积极组织开展教研活动和教学改革,建立完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教学评价制度,不片面追求学生考试成绩和升学率。
专业
职责
专业要求
四
引
领
教
师
成
长
专业理解与认识
31. 教师是学校改革发展最宝贵的人力资源,尊重、信任、团结和赏识每一位教师。
32. 校长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第一责任人,将学校作为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主阵地。
33. 尊重教师专业发展的规律,激发教师发展的内在动力。
专业知识与方法
34. 把握教师职业素养要求,明确教师的权利与义务。
35. 掌握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以及指导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实践与研究的方法。
36. 掌握学习型组织建设的方法以及激励教师主动发展的策略。
专业能力与行为
37. 建立健全教师专业发展的制度,推行校本教研,完善教研训一体的机制,落实每位教师五年一周期不少于360学时的培训要求。
38. 关注每一位教师的发展,指导教师根据自身发展特点制定专业发展计划,加强青年教师培养,支持教师轮岗交流,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应用。
39. 扎实开展师德师风教育,落实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严禁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严禁教师从事有偿补课。
40. 维护和保障教师合法权益和待遇,关爱教师身心健康,建立优教优酬的激励制度。
专业
职责
专业要求
五
优
化
内
部
管
理
专业理解与认识
41. 坚持依法治校,自觉接受师生员工和社会的监督。
42. 崇尚以德立校,处事公正、严格律己、廉洁奉献。
43. 倡导民主管理和科学管理,坚持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
专业知识与方法
44. 把握国家相关政策对校长的职责定位和工作要求。
45. 掌握学校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了解国内外学校管理的变化趋势。
46. 熟悉学校人事财务、资产后勤、校园网络、安全保卫与卫生健康等管理实务。
专业能力与行为
47. 形成学校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充分听取党组织对学校重大决策的意见。
48. 尊重和支持教职工代表大会参与学校管理的民主权利,定期向教职工代表大会报告工作,实行校务会议等管理制度。
49. 建立健全学校人事、财务、资产管理等规章制度,提高学校管理规范化水平,不得违反国家规定收取费用,不得以向学生推销或者变相推销商品、服务等方式谋取利益。
50. 努力打造平安校园,建立和完善学校各种应急管理机制,
定期实施安全演练,正确应对和妥善处置学校突发事件。
专业
职责
专业要求
六
调
适
外
部
环
境
专业理解与认识
51. 坚持把服务社会(社区)作为学校的重要功能,勇于承担社会责任。
52. 坚持把合作共赢作为学校对外关系准则,积极开展校内外合作与交流。
53. 坚信学校与家庭、社会(社区)的良性互动是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
专业知识与方法
54. 掌握学校公共关系及家校合作的理论与方法。
55. 了解所在社区、学生家庭的基本情况,积极获取与学生成长、学校发展相关的信息。
56. 熟悉各级各类社会公共服务机构的教育功能。
专业能力与行为
57.优化外部育人环境,努力争取社会(社区)的教育资源对学校教育的支持。
58. 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支持学校工作的积极作用,引导社区和有关专业人士参与学校管理和监督,接受改进学校工作的合理建议。
59. 建立健全家校合作育人机制,建立教师家访制度,通过
家长学校、家长会、家长开放日等形式,指导和帮助家长了解学校工作情况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掌握科学育人方法。
60. 积极发挥学校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鼓励并组织学校师生参与服务社会(社区)的有益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