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2
品德与社会四年级第二单元教学方案
品德与社会四年级第二单元教学方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a. 了解品德与社会的概念及其重要性;b. 掌握四年级第二单元的核心知识点:尊重他人、友善与合作;c. 能够运用所学的品德与社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情感与态度目标:a.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b. 培养学生的友善待人、尊重他人的品德;c. 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品德与社会的概念:a. 通过故事和案例,让学生了解品德和社会的概念;b. 分析品德和社会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2. 尊重他人:a. 引导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应该受到尊重,并学会尊重他人的不同观点、行为和特点;b. 组织班级活动,让学生互相尊重和欣赏彼此的特点。
3. 友善与合作:a. 培养学生友善待人的品德,并培养学生合作意识;b. 分组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友善与合作的重要性;c. 身体力行,以身作则,做学生良好的榜样。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a. 利用图片或故事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了解品德与社会的概念;b. 与学生互动,问学生个人认为什么是好的品德和良好的社会行为。
2. 知识讲解:a. 通过故事、图片等形式,向学生介绍尊重他人和友善与合作的概念;b. 给学生提供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每个案例中是否体现了尊重他人和友善与合作的价值。
3. 活动设计:a. 小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合作完成一项任务,并在任务中培养友善与合作精神;b. 班级活动:组织班级游戏或互动,让学生互相尊重和欣赏彼此的特点。
4. 反思总结:a.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并总结尊重他人和友善与合作的重要性;b.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一下本节课的收获和感想,并与同学分享。
四、教学评价1. 教师观察法:通过观察学生在小组活动和班级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友善与合作精神;2. 学生自评与互评:让学生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自己在尊重他人和友善与合作方面的表现;3. 情境评价法:设计情境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品德与社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根据他们的表现进行评价。
2024年教科版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二篇)
2024年教科版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学情分析本年级共有____名学生,男生____人,女生____人。
孩子们的年龄大多在十岁左右,思维非常活跃,好奇心较强,见识较广,对综合性、活动性较强的品德与社会课颇有兴趣。
通过多年的学习与生活,他们已经懂得了不少做人的道理和生活常识,也了解了一些社会现象,但实际操作与现实表现还有待加强。
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共有五个单元,各单元的主题与教学要点如下:第一单元的主题是诚信是金,通过对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明白诚实是自尊自爱的表现,诚信是事业成功的法宝,是现代社会正常运行的基本保障,努力做一个讲信用的人。
第二单元的主题是伸出我们的手,通过对本单元的学习,激发学生的爱心,使他们愿意伸出自己的手,献出自己的爱。
第三单元的主题是我的绿色日记,通过对本单元的学习,引导学生对家乡的水、空气、动植物等环境问题的原因和危害进行考察和探究,使学生初步树立环保的意识和责任感,激发他们对美好绿色家园的热爱与向往之情。
第四单元的主题是交通连着千万家,通过对本单元的学习,了解交通发展的状况,感受社会的飞速进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自觉遵守交通法规。
第五单元的主题是祖国真大,通过对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知道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有许多名山名川和名胜古迹的国家,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教学措施、认真学习新课程教学目标,合理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精心设计课堂上的趣味较浓的活动,让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学习,在愉快的活动中不知不觉地得到教育。
、善于充分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
3、多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特别是要给予来自外地农村的孩子更多锻炼的机会,让学生增长见识,陶冶情操,并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充分利用各种媒体,扩充学习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024年教科版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二)一、教学目标1.了解国家法律法规对个人的要求,并掌握遵守法律法规的基本知识与方法。
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第2课《今天我当家》教案
五、想一想妈妈在家一天要做哪些事?自己亲自体验下。
教学反思:本节课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体验家务劳作的辛苦,感受父母的养育之恩;知道选购商品的初步知识,学会合理开支;能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对父母的感激、尊重和关心。教学效果良好。
一、读教材
分析教材:
1、说说丹丹为什么感到惭愧?你有没有同感?
2、联系自己的实际,说说自己在家里承担了哪些家务活,和父母所做的家务比起来,自己有何感受?
二、营养知识大比拼:
1、每组同学把自己搜集到的营养知识制作成小卡片,在全组同学间交流。
2、将全部的知识卡汇总起来进行答题小竞赛。
三、同学间交流生活中的购物小窍门。
《2 今天我当家》教案
教学
目标
1、体验家务劳作的辛苦,感受父母的养育之恩。
2、知道选购商品的初步知识,学会合理开支。
3、能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对父母的感激、尊重和关心。
重点
体验家务劳作的辛苦,感受父母的养育之恩。
难点
学会合理开支。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内容
师生活动
修改意见一Biblioteka 导入二、问题解决,学新知识
三、实践运用与巩固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学科教案
一、教案名称:第一章《我们生活在一个国家》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国家的基本概念,理解我们生活在一个国家的意义,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2. 教学重点:国家的基本概念,我们生活在一个国家的意义。
3. 教学难点:理解国家与个人的关系,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4. 教学准备:课件、教材、黑板、粉笔。
5. 教学过程:a. 导入:通过课件展示国家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国家的概念。
b. 讲解:讲解国家的基本概念,阐述我们生活在一个国家的意义。
c. 互动:提问学生关于国家的知识,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d. 总结:强调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教案名称:第二章《我们的家庭》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家庭的基本结构,理解家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
2. 教学重点:家庭的基本结构,家庭的重要性。
3. 教学难点:理解家庭与个人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
4. 教学准备:课件、教材、黑板、粉笔。
5. 教学过程:a. 导入:通过课件展示家庭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家庭的概念。
b. 讲解:讲解家庭的基本结构,阐述家庭的重要性。
c. 互动:提问学生关于家庭的知识,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d. 总结:强调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
三、教案名称:第三章《我们的学校》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学校的基本情况,理解学校在我们的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学校荣誉感。
2. 教学重点:学校的基本情况,学校在我们的生活中的作用。
3. 教学难点:理解学校与个人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学校荣誉感。
4. 教学准备:课件、教材、黑板、粉笔。
5. 教学过程:a. 导入:通过课件展示学校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学校的概念。
b. 讲解:讲解学校的基本情况,阐述学校在我们的生活中的作用。
c. 互动:提问学生关于学校的知识,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d. 总结:强调培养学生的学校荣誉感。
四、教案名称:第四章《我们的朋友》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朋友的概念,理解朋友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珍惜友谊的情感。
最新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六篇)
最新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六篇)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篇一四年级是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
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部分学生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能积极与到本课程的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中去。
但孩子们的行为、习惯当中还有许多不良的成分(嫉妒、上课不发言、不爱动脑等)需要教师做进一步的引导,使他们沿着健康的道路一步一步前进。
本册教材主要呈现以下特点:1 、教育性。
品德与社会课担负着道德人格培养的任务。
在本册教材中,主要进行以下方面内容的教育:以多种形式促进这两个我的对话,引导儿童逐步完成两个“自我”的分化;向儿童呈现他们生活中的各种关系,让他们从这种关系中去理解和体验,引导儿童逐步建构起共生型的人格;通过历史与文化的启蒙,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的教育,引发学生对祖国的认同感、归属感等等。
2 、综合性。
本册教材几乎涵盖思想品德、历史、地理、社会等多方面的内容。
所有这些内容都是通过“个人——人与人——人与社会”这条主线来串联的,使之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线索。
3 、参与性。
为了使学生能真正体味到教材所要表达的思想、观点,就需要为学生提供自己亲自参与、亲身体验的机会,本册教材中设计了大量的问题、案例,让学生参与,让学生仿佛置身于真实的社会场景中,通过学生与家庭、学生与学校、学生与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事例以及对这些事例的认识与实践来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4 、直观性。
本册教材呈现的是一页页文字与画面有机融合的版面,力图通过各种精选的图画、照片、示意图、地图和表格等,来最大程度地阐述教材所要反映的思想、意图。
例如第四单元《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根据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文字的基础上,安排了大量的插图,这些插图,已不再仅仅是一些图画,还有示意图和大量的照片,通过这些插图,不仅增加了历史审美感和历史直观性。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一、第一单元:家庭和社区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家庭和社区的概念,认识到家庭和社区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对家庭和社区的热爱和责任感。
1.2 教学内容家庭的概念和组成社区的概念和组成家庭和社区的关系家庭和社区的重要性1.3 教学方法采用讨论、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1.4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让学生分享他们对家庭和社区的了解和感受。
2. 讲解家庭的概念和组成:介绍家庭的定义和组成成员。
3. 讲解社区的概念和组成:介绍社区的定义和组成要素。
4. 探讨家庭和社区的关系:让学生思考家庭和社区之间的联系。
5. 强调家庭和社区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家庭和社区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二、第二单元:学校生活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学校的日常生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团队精神。
2.2 教学内容学校的基本设施和组织结构学生的日常生活和校规校纪团队合作和班级纪律的重要性学习习惯的培养2.3 教学方法采用观察、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2.4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让学生分享他们对学校生活的了解和感受。
2. 讲解学校的基本设施和组织结构:介绍学校的设施和组织的功能。
3. 讲解学生的日常生活和校规校纪:介绍学生的日常活动和应遵守的规则。
4. 强调团队合作和班级纪律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团队合作和班级纪律对于学校生活的重要性。
三、第三单元:我的家乡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家乡,培养学生的家乡自豪感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培养学生调查、观察和表达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家乡的自然环境家乡的人文环境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调查、观察和表达的能力3.3 教学方法采用调查、观察、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3.4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让学生分享他们对家乡的了解和感受。
2. 讲解家乡的自然环境:介绍家乡的自然地理特点。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学科教案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学科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认识社会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关爱他人的品质,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4. 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我们生活的社会1. 了解社会的多样性,学会适应社会。
2. 学会与他人相处,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第二课时:尊重他人1. 学习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2. 学会尊重他人的不同,包容他人。
第三课时:关爱他人1. 学会关爱他人,乐于助人。
2. 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关注弱势群体。
第四课时:遵守社会规则1. 了解社会规则的重要性。
第五课时:实践活动:小小志愿者1.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讨论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2.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案例,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点。
3. 采用实践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3. 实践活动:评价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包括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精神等。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
2. 课件:根据教学内容,制作相应的课件。
3. 案例素材:选取一些与社会相关的案例,用于课堂讨论。
4. 实践活动材料:根据实践活动内容,准备相应的材料。
六、第六课时:学会合作1. 理解合作的重要性2. 学习有效的合作方法和技巧3. 培养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七、第七课时:学会沟通1. 学习沟通的基本技巧2. 了解如何倾听和表达八、第八课时:保护环境1. 了解环境问题的严重性2. 学习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3. 培养环保意识和行动九、第九课时:安全第一1. 学习常见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技巧2. 了解事故预防和处理的基本方法3. 培养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十、第十课时:综合实践活动:我们的社区1. 观察和了解自己所居住的社区2. 学习社区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互助精神3. 培养社区责任感和参与社区活动的意愿十一、教学方法1. 采用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的全册教案
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一、第一单元:我们的好朋友1. 教学目标1.1 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特长,要相互尊重和欣赏。
1.2 培养学生诚实、善良、负责任的良好品质。
1.3 引导学生学会与朋友合作、分享,共同解决问题。
2. 教学内容2.1 认识每个人的优点和特长2.2 学习诚实、善良、负责任的行为举止2.3 学会合作、分享和解决问题3. 教学重点与难点3.2 难点:引导学生学会合作、分享和解决问题4. 教学方法4.1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4.2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深入理解品德的重要性4.3 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模拟实际场景,提高实践能力二、第二单元:家庭中的我1. 教学目标1.1 让学生认识到家庭的重要性,学会关爱家人。
1.2 培养学生勤劳、节约、团结的良好品质。
1.3 引导学生学会与家人沟通,增进彼此了解。
2. 教学内容2.1 认识家庭的重要性2.2 学习勤劳、节约、团结的行为举止2.3 学会与家人沟通,增进彼此了解3. 教学重点与难点3.2 难点:引导学生学会与家人沟通,增进彼此了解4. 教学方法4.1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4.2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深入理解品德的重要性4.3 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模拟实际场景,提高实践能力三、第三单元:学校生活1. 教学目标1.1 让学生认识到学校生活的重要性,学会尊敬师长、团结同学。
1.2 培养学生守纪律、爱学习、主动帮助他人的良好品质。
1.3 引导学生学会在校园中与人相处,营造和谐校园氛围。
2. 教学内容2.1 认识学校生活的重要性2.2 学习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的行为举止2.3 学会在校园中与人相处,营造和谐校园氛围3. 教学重点与难点3.2 难点:引导学生学会在校园中与人相处,营造和谐校园氛围4. 教学方法4.1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4.2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深入理解品德的重要性4.3 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模拟实际场景,提高实践能力四、第四单元:我们的家乡1. 教学目标1.1 让学生认识到家乡的特色和美好,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学科教案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学科教案第一章:尊重他人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学会尊重他人的态度和行为。
3. 让学生掌握一些尊重他人的具体做法。
教学内容:1. 讨论尊重他人的意义。
2. 分析不尊重他人的后果。
3. 学习尊重他人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活动:1. 情景剧表演:学生分组表演尊重与不尊重他人的场景,引发学生对尊重他人的思考。
2.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尊重他人,分享自己的经验和做法。
3. 角色扮演:学生扮演不同角色,模拟在各种场合下如何尊重他人,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第二章:关爱他人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关爱他人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学会关爱他人的态度和行为。
3. 让学生掌握一些关爱他人的具体做法。
教学内容:1. 讨论关爱他人的意义。
2. 分析不关爱他人的后果。
3. 学习关爱他人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活动:1. 故事分享:教师讲述关爱他人的故事,引导学生感受关爱他人的温暖。
2.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关爱他人,分享自己的经验和做法。
3. 角色扮演:学生扮演不同角色,模拟在各种场合下如何关爱他人,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第三章:诚信做人体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诚信做人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学会诚信做人的态度和行为。
3. 让学生掌握一些诚信做人的具体做法。
教学内容:1. 讨论诚信做人的意义。
2. 分析不诚信做人的后果。
3. 学习诚信做人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活动:1. 故事分享:教师讲述诚信做人的故事,引导学生感受诚信做人的重要性。
2.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做到诚信做人,分享自己的经验和做法。
3. 角色扮演:学生扮演不同角色,模拟在各种场合下如何做到诚信做人,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第四章:合作与分享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合作与分享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学会合作与分享的态度和行为。
3. 让学生掌握一些合作与分享的具体做法。
教学内容:1. 讨论合作与分享的意义。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5篇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5篇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篇1)教学目标1.了解古埃及古希腊古代中国的文明起源于农业文明,知道农业文明对人类文明发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2.了解我国古代农业文明在人类生活中所发展起来的对土地的崇拜丝绸文化和茶文化。
教科书分析参见第46~47页。
教学准备1.收集世界古代农业文明的资料。
2.搜集有关我国农业文明的资料。
教学活动及过程1.导入。
“我们已经知道了,既然人类早期的生活和生产活动是从农业生产开始的,那么世界人类的早期文明当然也就必然是在农业的基础上孕育和发展起来的。
”2.阅读与讨论。
欣赏教科书第20页古埃及的历史图画古希腊的陶器和第21页北京中山公园社稷坛的照片,并讨论“这些画面告诉我们什么?”通过讨论知道:古埃及人民在4000多年前犁田种植农作物的生动景象,造就了尼罗河流域发达的农业,享有古代世界谷仓的美誉。
壁画中反映了古埃及发达的农耕种植情景。
古希腊陶器上的图画反映着古希腊很发达的耕作种植农业,由于古希腊地处欧亚大陆交界地带,所以古希腊的农业文明对欧洲和世界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地处北京中山公园的社稷坛,又名“五色土”,取华夏大地上五种颜色的土壤供奉在社稷坛上,表明我国古代对土地的崇拜。
旧北京还设有天坛地坛日坛月坛先农坛和蚕坛专门进行供奉和祭祀,说明由于农业提供着人类的衣食之源,对农事的崇拜足以证明我国的古代文明源于农业,而正是这种高度发展的华夏古代农业文明,对世界的发展曾经做出过杰出的贡献。
3.全班探究。
阅读教科书第20页老师的话第二段课文和豆博士的话,思考并讨论:“为什么古埃及古巴比伦和我国古代,都创制了历法?这些历法各有什么特点?”通过讨论知道:“古埃及古巴比伦和我国古代为了农业生产的发展,都创制了历法。
种植农作物必须了解气候和季节的变化规律,因此历法的创立是为了农业发展的需要,是农业文明的成果。
”古埃及的历法是太阳历,是现在公历的前身;古巴比伦历法的特点是月和星期的划分;我国的农历是一种阴阳合历,把农业生产和农事活动安排进历法,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品德与社会四年级第二章教学方案
品德与社会四年级第二章教学方案教学方案第一节: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帮助学生了解品德与社会以及其重要性。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 理解品德与社会的概念和涵义;2. 认识品德与社会在个人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3. 培养良好的品德素养,提高社会责任感;4. 了解并尊重不同文化的多样性。
第二节: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品德与社会的定义和关系:介绍品德与社会的概念以及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引导学生思考品德对社会的影响和社会对个人品德的塑造作用。
2. 品德与社会的重要性:通过例子和故事,向学生展示品德与社会在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培养良好品德的兴趣和动力。
3. 品德培养的方法和途径:介绍品德培养的常见方法和途径,例如品德教育课程、家庭教育、社会实践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这些方式培养自己的品德。
4. 尊重多样性:通过故事和图片展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品德观念和社会习俗,引导学生了解并尊重不同文化的多样性,培养广阔的国际视野和包容的品德。
第三节: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本节课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故事、图片等情境设置,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品德与社会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互相交流和讨论,促进彼此之间的学习和思考。
3. 观察与思考法:通过观察和思考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真实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从中汲取教训,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应对类似的情境,并提出解决办法。
第四节:教学步骤1. 热身活动:与学生进行简短的问答环节,引导学生回忆并分享自己的品德经历。
2. 导入主题:通过故事或图片展示,引入品德与社会的概念和关系,激发学生的兴趣。
3. 概念讲解:简要介绍品德与社会的定义和关系,引导学生理解二者之间的联系。
4. 活动设计: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每组选择一个生活中的情境,讨论并呈现关于品德和社会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
标题:培养品德与社会意识的四年级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理解和积极履行社会规范,培养良好的品德修养。
2.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资源共享意识。
3.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的意识,讲究卫生,保护身边的环境。
二、教学重难点:1.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行为规范和情感态度。
2.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
三、教学准备:1.制作学生品德宣传海报。
2.准备电子设备,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
3.学校附近环境指导图。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言行举止规范教育1.利用电子设备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观察讨论好的言行举止规范。
2.向学生介绍相关的社交礼仪,如问候礼貌、说谢谢、向老师请示等,让学生了解并模仿。
3.分组设计小游戏:模拟不同场景中的社交礼仪,由学生扮演不同角色,进行角色扮演。
4.学生制作品德宣传海报,描述他们认为良好的言行举止规范,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
第二课:团队合作培养1.老师向学生讲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通过团队合作能够完成更多的任务。
2.引导学生组成小组,完成一个小型团队合作任务,如搭建一座高塔、解决一个难题等。
3.学生团队合作后,进行反思讨论,让学生能够从团队合作中认识到个人的重要性和资源共享的重要性。
第三课:环境保护教育1.分发学校附近环境指导图,带领学生对周边环境进行实地观察。
2.在观察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环境中的问题,如乱扔垃圾、浪费资源等。
3.组织学生进行清理环境的活动,如捡垃圾、整理花坛等,让学生参与到实际的环境保护行动中。
4.分组讨论,学生分享自己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想法和行动,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五、教学总结: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通过言行举止规范、团队合作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教育,能够促进学生的品德修养和社会意识的培养。
同时,通过实际操作和反思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正确的行为规范和良好的品德带来的积极影响。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第一章:尊重他人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态度和行为。
1.2 教学内容:讲解尊重他人的意义和原因。
分析不尊重他人的后果。
举例说明如何尊重他人。
1.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学生们举例说明在日常生活中学到的尊重他人的行为。
角色扮演:学生们模拟不同的尊重与不尊重他人的场景,并进行讨论。
第二章:诚实守信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诚实守信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态度和行为。
2.2 教学内容:讲解诚实守信的定义和原因。
分析不诚实不守信的后果。
举例说明如何做到诚实守信。
2.3 教学活动:故事分享:老师讲述一个关于诚实守信的故事,并引导学生讨论。
小组活动:学生们分组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做到诚实守信。
第三章:负责任3.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负责任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负责任的态度和行为。
3.2 教学内容:讲解负责任的定义和原因。
分析不负责任的后果。
举例说明如何做到负责任。
3.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学生们举例说明在日常生活中学到的负责任的行为。
角色扮演:学生们模拟不同的负责任与不负责任的场景,并进行讨论。
第四章:团队合作4.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态度和行为。
4.2 教学内容:讲解团队合作的定义和原因。
分析不团队合作后果。
举例说明如何团队合作。
4.3 教学活动:小组游戏:学生们分组进行团队合作游戏,体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小组讨论:学生们讨论在游戏中如何有效地进行团队合作。
第五章:爱护环境5.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爱护环境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的态度和行为。
5.2 教学内容:讲解爱护环境的定义和原因。
分析不爱护环境后果。
举例说明如何爱护环境。
5.3 教学活动:视频观看:学生们观看关于环境保护的视频,并引导学生讨论。
小组活动:学生们分组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做到爱护环境。
第六章:公平正义6.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公平正义的重要性。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全册的教案实用三篇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全册的教案实用三篇四年级品德与社会全册的教案 1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懂得合作的快乐,并学会在日常生活中相互合作2.培养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的思想意识教学准备:白纸若干张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1.拍手游戏在上新课前,我们先来放松一下心情,请大家跟着老师一起来做!用你右手的一个手指拍击你左手的掌心,然后再用两个手指拍击掌心,再用三个。
直到用五个手指一起拍2.谈体会问:为什么五个手指一起拍击手掌时才会有很响的声音呢?(生答)3. 揭示课题其实是因为五个手指一起合作才会成功地拍出响亮的声音,如果他们不合作,就象刚才一样,用一个或者两个手指去拍是不会有响亮的声音的。
看来合作真的很重要!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我们的合作”(板书我们的合作)二、生活中处处有合作(板书)1.合作的概念含义:互相配合做某事或共同完成某项任务。
2.说一说生活中处处有合作,比如班级里打扫卫生,有扫地的,有擦黑板的,有擦桌子的,有擦窗户的。
如果其中的任何一个不认真做,不合作,那么这次卫生就搞不好了。
象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下面开动你们的小脑筋,说一说还有哪些事情需要合作才能完成的。
1. 想一想2. 交流意见(总结:合作很重要)三、合作的经验(板书)1. 谈一谈在以前的合作活动中你的感受是什么?2. 写一写(发给每个小组一张白纸)开学了,又要安排每天的值日生了!这次任务由你们小组来完成,想一想,有哪些事情要做,怎么分工最好?和你们小组成员一起商量,列一张计划表四、合作中的问题在我们合作的过程中或多或少都遇到过麻烦,比如书上讲的这几个问题!(见书p4~p5)如果这些问题你也碰到了,你会怎么解决呢?在我们每天的值日中有没有遇到麻烦,你又是如何解决的?五、亲身体验合作的快乐1. 游戏——比一比谁站的多要求各组同学一起合作站在大小相同的圆圈了,比一比哪一组人站的最多2.谈一谈体会六、作业布置写一篇关于游戏后的感受的日记四年级品德与社会全册的教案 2一、学情分析本班共有学生54人。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全册教案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一、第一章:我们生活的社区1. 教学目标了解我们生活的社区环境,培养学生热爱社区、关心社区的情感。
2. 教学内容介绍我们生活的社区环境,包括社区设施、社区居民等。
3.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参观社区,观察社区的设施和居民,记录下自己的感受。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教师总结学生的观察和感受,引导学生热爱社区、关心社区。
二、第二章:我们的一家1. 教学目标了解家庭结构,培养学生热爱家庭、关心家人的情感。
2. 教学内容介绍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家庭的重要性和作用。
3.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分享自己的家庭成员和关系,了解不同家庭结构。
教师展示一些家庭的重要性和作用的事例,引导学生关心家人。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家人的关爱和感激之情。
三、第三章:我们的学校1. 教学目标了解学校的环境和文化,培养学生热爱学校、关心同学的情感。
2. 教学内容介绍学校的环境和文化,学校的重要性。
3.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参观学校,观察学校的环境和文化,记录下自己的感受。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教师总结学生的观察和感受,引导学生热爱学校、关心同学。
四、第四章:我们的朋友1. 教学目标了解朋友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珍惜友谊、关爱他人的情感。
2. 教学内容介绍朋友的重要性和作用,如何与他人建立友谊。
3.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分享自己的朋友和友谊的经历,了解朋友的重要性。
教师展示一些关于友谊的事例,引导学生珍惜友谊、关爱他人。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朋友的关爱和感激之情。
五、第五章:我们的节日1. 教学目标了解我国的节日和文化,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承文化的情感。
2. 教学内容介绍我国的节日和文化,节日的重要性和作用。
3.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了解我国的节日,包括春节、中秋节等。
教师展示一些关于节日的习俗和文化的事例,引导学生热爱祖国、传承文化。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节日的认识和感受。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二单元生产与生活3生活中的各行各业教案2新人教版
③职业选择与个人发展:首先,讨论职业选择对个人成长的影响,如如何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合适的职业。接着,引导学生思考职业选择与个人价值观的关系。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职业的基本概念。职业是指人们为了生活而从事的特定工作,它对社会的发展和个人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各行各业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们如何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各行各业的重要性和贡献。对于职业选择的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 影响:各行各业对个人生活的影响
3. 职业选择与个人发展
- 影响:职业选择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 价值观:职业选择与个人价值观的关系
4. 职业伦理与职业道德
- 原则:诚实、公正、尊重他人等
- 应用: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5. 各行各业的挑战与机遇
- 挑战:技术进步、市场需求变化等
- 机遇:应对挑战和机遇,实现职业发展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生活中的各行各业》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知道生活中有哪些不同的职业吗?”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各行各业的奥秘。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 寻求帮助:鼓励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向教师或同学寻求帮助,共同解决问题。
6. 尊重各行各业
- 观念: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观念
2024年辽师大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全册精彩教案2
2024年辽师大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全册精彩教案2一、教学内容1. 朋友之间2. 爱我家园3. 安全伴我行4. 健康成长5. 社会小公民详细内容包括:1. 了解友谊的重要性,学会与人相处的方法。
2. 认识到保护环境、爱护家园是每个人的责任。
3. 学习安全常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5. 增强社会公德意识,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小公民。
二、教学目标2.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自觉保护环境。
3. 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5.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社会小公民。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将品德与社会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行为。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图片、卡片、视频等。
2. 学具:课堂练习本、彩色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内容,详细讲解重点知识点,解答学生的疑问。
3. 随堂练习:设计针对性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内容:以提纲形式呈现,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
2. 板书布局:合理利用黑板空间,清晰展示教学内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列举三个保护环境的方法,并说明其原因。
(2)结合自己的生活,谈谈如何与同学友好相处。
(3)设计一份安全宣传海报,提高同学们的安全意识。
作业答案:(1)示例: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节约资源;多骑自行车,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垃圾分类,提高资源利用率。
原因:保护环境,从我做起,让地球更美好。
(2)示例:尊重同学,关心同学,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3)答案开放,符合安全宣传主题即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学生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提高品德素养,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小公民。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将品德与社会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行为。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主题:友善与分享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友善的品德素养,懂得关心他人,乐于助人。
2. 培养学生分享的意识,懂得与他人分享,共同进步。
教学重点:1. 了解什么是友善,为什么要友善。
2. 了解什么是分享,分享的好处。
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活动一:引入话题1. 教师出示图片,图片上有两个小朋友和一只受伤的小猫。
2.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问小朋友们看到了什么。
3. 引导学生表达出对图片的感受,如“小猫好可怜,怎么不帮它?”、“我希望有人可以救救它。
”4.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是你们,你们会怎么做?活动二:讨论友善的意义1. 教师带领学生讨论什么是友善。
2. 教师给出友善的定义:“友善就是对别人友好,关心他人,乐于助人。
”3.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友善。
4. 引导学生认识到友善可以让人开心,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帮助别人解决困难。
活动三:友善实践1. 教师设计小组活动,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代表,模拟类似于活动一的情境,讨论并表演如何友善地帮助受伤的小猫。
2. 学生观看其他小组表演,并给出反馈和建议。
3.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友善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友善地与他人相处。
第二课时:活动一:引入话题1. 教师出示图片,图片上有两个小朋友在分享玩具。
2.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问小朋友们看到了什么。
3. 引导学生表达出对图片的感受,如“他们真好,可以一起玩。
”、“分享是一种美德。
”活动二:讨论分享的意义1. 教师带领学生讨论什么是分享。
2. 教师给出分享的定义:“分享就是与他人分享自己的东西、经验、快乐等。
”3.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分享的好处。
4. 引导学生认识到分享可以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让大家共同进步。
活动三:分享实践1. 教师设计小组活动,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代表,分享自己的经验或者快乐。
2. 学生观看其他小组的分享,并给出反馈和赞赏。
3.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分享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与他人分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材分析(一)教材基本结构本册教材采用单元编排、主题统整的方式来构建教材体系,每个单元反映生活的一个侧面,突出一个鲜明的教育主题,本册教育内容等三个单元构成。
单元主题下设节次主题,每个节次主题都产生一个引导学生学习、探究的话题,节次主题又生成多个小话题,也就是课时活动主题。
(二)教材特点本册教材以学生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将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有机结合,突出了生活中的规则、健康与生活、交通与生活等方面的教育内容。
1.从多方面展示社会生活,在引导学生了解、探究社会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际意识和社会意识,学习解决人际问题和社会问题的技能。
本册教材向学生展示了规则、健康、交通等多个方面的社会生活事实,在引导学生了解社会、探究社会的过程中,努力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际意识和社会意识,学习解决人际问题和社会问题的技能。
2.注意引导学生通过探究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来认识社会和了解社会。
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奠定基础。
本册教材中通过探究交通与生活的关系知道交通方式的多种多样,交通的变迁、交通与人们日常生活、社会经济发展、文化交流的密切联系,交通发展引发出的新问题。
这样的编写方式,使学生对社会基本事实的认识不只是停留在表面,而是引导他们看待社会现象的时候,能探究和思考社会生活中,各类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本质。
3.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出发,引导学生对间接生活的认识和了解。
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
因此,本册教材在编写时,注意了将社会事实方面的内容与儿童的生活联系起来,让他们能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
4.注意了相关知识的整合,较好地体现了综合课程的特点。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打破学科界线的综合课程。
本册教材在处理各知识领域之间的关系及知识与生活之间的关系上,将跨学科的知识有机地融为一体,在本册教材中,涉及了地理学、历史学、社会学、经济学、交通等方面的知识,教材将这些知识综合在一起,强调认知与情感综合,较好地体现了综合课程的特点。
教学目标:1、通过“以家乡为荣”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自己家乡,热爱中国共产党,爱戴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树立奋发图强的远大志向;2、培养学生观察、了解社会的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3、了解家乡的悠久历史和革命传统,了解家乡名人的先进事迹,了解家乡的民俗等。
教学重点:了解家乡的悠久历史和革命传统,了解家乡名人的先进事迹,了解家乡的民俗等。
教学难点:通过“以家乡为荣”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自己家乡,热爱中国共产党,爱戴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树立奋发图强的远大志向;学情分析课时划分:18课时课时进度计划表学困生帮扶计划及措施备注:在上次检测基础上有进步者打“√”,退步者打“×”。
检测成绩统计表检测成绩统计表1.我的家乡在哪里教学目标:1、认识家乡的地理位置,知道家乡所属的行政区。
2、能在地图上查找本地(本省)的位置,以及相邻省份县市区。
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
3、走进家乡,了解家乡,表达爱乡之情。
教学重点:认识家乡的地理位置,能说出家乡相邻的省份、县市区。
教学难点:知道家乡所属的行政区,能说出家乡相邻的省份、县市区。
教学准备:挂图、地图。
教学方法:看一看,听一听,说一说,想一想。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听歌曲,说一说1、播放歌曲《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大家认真听一听,仔细想一想:歌曲中唱的是什么地方?2、听歌曲,交流感受。
二、看地图,找一找1、创设情境,引入地图2、课件投出中国地图。
3、教师根据地图讲解:同学们请看中国地图像什么?我们可以怎样来看地图呢?4、小游戏:找家乡。
5、看图思考:陕西省在祖国的什么位置?我们陕西省有哪些好邻居呢?6、想象陕西省的版图形状,并勾勒其轮廓,展示作品。
7、师简介“陕西”。
8、出示甘肃省地形图。
请同学们看一看:我们甘肃省有哪些城市?临洮在哪个市?临洮在甘肃的什么方位?我们临洮有哪些友好邻居?9、打开甘肃地图,找找自己的家。
三、聊一聊1、汇报课前搜集的有关我们“陕西”的资料。
2、看短片。
看后交流。
3、出示陕西的旅游景点图片,猜一猜是哪里。
板书设计:我的家乡在哪里爱我家乡建设家乡课后反思:2.我的家乡风光好教学目标: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2.交流自己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
3.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
4.家乡的美丽和家乡人对家乡的热爱和家乡人的努力分不开的,鼓励学生为家乡做贡献。
教学重点: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2.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
教学难点:交流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从而建立为家乡的发展作贡献的思想感情,明确现在应该做些什么。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准备:挂图。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谈话导入:同学们,每个人的家乡都有引人入胜的风光美景,令人自豪的文物古迹。
你的家乡在哪里?你觉得家乡美在什么地方?二.交流活动——家乡风光美1.想一想:课本中的小朋友喜欢家乡的什么?2.说一说:你的家乡有哪些风景名胜?和大家交流一下吧!(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结合课前搜集的图片、相片等介绍)3. 看一看:我们的家乡还有很多风景名胜,大家想去看一看吗?4.议一议:家乡风光多么美。
三.自主活动——我是小导游同学们,你想当小导游吗?把你搜集到的风景名胜、文物古迹的传说和故事介绍给大家,让我们一同来分享吧!四、探究活动——家乡人也美1.启发谈话:翻开家乡的地方志、人物传记,我们会看到,从古到今,有很多名垂史册的人物出自我们的家乡。
2.说古道今:陕西人真棒,你们知道陕西的哪些名人?快和大家说一说吧!3.夸一夸:在我们的身边,有许多平凡的人,他们默默无闻地为家乡建设贡献力量,让我们来夸夸他们吧!二.拓展活动——明天更美好1.想一想:我是陕西小主人,我能为家乡做些什么呢?请你为家乡的未来描绘美好蓝图,可以写一写、画一画,也可以唱一唱。
2.播放歌曲《谁不说俺家乡好》。
学生学唱。
师小结:昨天,家乡历尽苦难,饱经风霜;今天,人们用勤劳的双手建设美丽的家乡;明天,你们是建设的主力军,相信你们会努力把家乡建设得更美好!板书设计:我的家乡风光好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热爱家乡课后反思:3.家乡的四季变化教学目标: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2.能用画笔记录下自己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
3.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
教学重点: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2.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
教学难点:交流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从而建立为家乡的发展作贡献的思想感情,明确现在应该做些什么。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我的家乡》录象及相关的自然景观图片。
2.学生准备图画纸和彩笔。
3、课前搜集家乡的相关资料:图片、故事、歌曲或戏曲等。
教学过程:一.看一看,说一说。
1.出示课件,指导学生欣赏《我的家乡》的录象。
2.说说从画面上,你看到了什么?3.读读文中的小诗,思考:课本中的小朋友喜欢家乡的什么?4.交流:自己生活的家乡在哪里?自己喜欢家乡的什么景色?二.演一演,猜一猜。
1. 启发谈话:你喜欢自己的家乡吗?想不想让更多的小朋友了解你的家乡?那就当当小导游,把家乡最美的地方介绍给他们好吗?2.学生扮导游介绍并赞美自己的家乡。
3.请扮演的孩子谈自己的感想,请观看的小朋友发表自己的意见。
4.猜一猜,请同学描述他最喜欢的家乡的某个地方,其他同学猜猜是哪里。
三、画一画,评一评。
1.出示具有代表性的反映家乡景观的如:街道、公园、树林等图片,让学生欣赏,并说出画面上的景物,谈谈自己的感受。
2.想一想自己居住地周围,哪里景色最美而且最熟悉,用彩笔把它画下来。
3. 小组内展示交流,并推荐出比较好的作品,粘贴在黑板上。
4.请被选的同学介绍自己的作品。
5.师生共评最佳创作奖。
四、读一读,填一填。
出示第7页彩图,让学生读读画中描写家乡的小诗,然后观察自己画的家乡,把观察的结果编成小诗填写在画面中。
五.说一说,唱一唱。
1.教师首先讲一个关于家乡的故事,如:《梓童山的传说》等。
2.你还知道家乡的哪些事?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关于家乡的小故事。
3.请学生听一段家乡的五音戏,并介绍五音戏的由来。
4.你还知道家乡的哪些歌曲或戏曲,表演给同学们看好吗?六.看一看,说一说。
1、展示自己收集的关于家乡照片、文字等资料,并与同学交流是通过哪些渠道获得的资料。
2、教师小结。
板书设计:家乡的四季变化春:百花盛开夏:绿树成荫秋:果实累累冬:雪花飞舞课后反思:4.家乡的物产知多少教学目标:1、让学生知道自己家乡都有哪些物产2、了解这些物产的来历及特点。
3、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知道自己的家乡有哪些物产。
教学难点:知道一些物产的来历和特点。
教学准备:学生搜集的一些家乡物产资料、磁带等。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1、同学们,有两位小朋友,一名叫小红,一名叫小丽,想带小朋友去他们的家乡去看一看,你们愿意去吗?2、提问:你觉得小红、小丽家乡的物产丰富吗?你喜欢他们的家乡吗?3、你们爱自己的家乡吗?你们了解自己的家乡有哪些物产吗?物产多吗?4、今天,老师想听一听小朋友的家乡有些什么物产?(板书课题:生读课题。
)二、活动过程。
1、介绍家乡物产。
师:小朋友你们介绍一下自己家乡的物产有哪些?你们是用什么方法了解的,告诉大家。
(说一说自己家乡的物产)师:你们了解这些物产的来历及特点吗?(生说一说物产的来历及特点)第二课时一、师生交流。
1、师:老师让大家把自己找到的家乡物产带来,大家带来了吗?(生回答)那么,我们今天开个家乡物产展览会好吗?各小组赶快准备一下。
(教师放音乐,各小组准备自己的展览台。
)展示自己家乡的物产2、师:你们找到些什么?展示给大家看一看吧。
你们可以采用自己喜爱的方式夸夸家乡的物产。
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说、唱、跳、弹等)夸一夸家乡的物产3、师:同学们评一评哪组搜集的家乡物产多,哪组表演精彩。
生小组互评;师小结活动。
4、师:老师让大家把自己的家乡名优特产带来,大家带来了吗?(生回答)请你把自己家乡的名优特产展示给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说、唱、跳、弹等夸一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