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生态安全促进牧民增收
把脉支招:如何实现草原生态保护与牧民持续增收双赢
纯 收入 。但 是 近年来 ,由于种种 原
因 ,情况发 生 了改变 。牧 民的收人
地 域 辽 阔 ,环境 艰 苦 ,道路 不 畅 , 基 础设施 建设 落后 。牧 民 日用 品消 费 、交通 、通 讯及子 女就学 等方 面
投入 20 4 多亿元资金 ,组织实施了
圆
的生 活 日常支 出都 高于 农 民 。由于 2 民要 搬 迁 定居 ,减轻 草 原 . 牧
明显增 加 。
处偏 远 的草 原上 生活 的牧 民搬 迁 出 来 ,在 城镇 近郊 或基 础条 件较 好 的 草原 上建 房定 居 ,减 少纯粹 依 靠放 牧生 存 的牧 民人 口数 量 。这 是解 决 人草 矛盾 ,减 轻 草原 承载压 力 ,提 高牧 民生 活质 量 ,促 进牧 区城市 化 进 程 的有 效手 段 。 内蒙 古包 头市 达
理 、边被破 坏 的局 面 ,草原 建设质
种粮直补、农资综合补贴等,且年 年都有 ;但 “ 三牧”的扶持政策滞 后 ,牧 民享受 的补贴 只有退 牧还 草
禁 牧 饲料 粮 补贴 ,补 贴 年 限只有 5 年 。近 5 年里 ,农 民享受 的人均 补 贴是 牧 民的 15 。 . 3倍
2技 能 性 制 约 。 由 于 思 想 观 .
态保护建设力度 ,草原生态环境实 现局部 改善 ,但扶持牧 区牧业发
展 、促进牧 民增 收 的政 策和 投入相 对较 少 。一些 地方甚 至将 草原生 态 保护 与牧 民持 续增 收 问题 割裂或 对 立 ,对 牧 民的 生 存 和 发 展 不 管 不 顾 。将地 区 的公 共利 益简单 粗暴地
. f r 网
把豚 支 j 揭
如何实现草原生态保护 与牧民持续增收双赢
内蒙古发展现代畜牧业基础与措施
内蒙古发展现代畜牧业基础与措施摘要:畜牧业是内蒙古特别是牧区发展和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
内蒙古畜牧业正在从传统向现代化转变。
本文从内蒙古畜牧业地位作用以及如何发挥优势、补齐短板,加快推进现代化步伐方面提出长远目标对策建议,旨在推动内蒙古农村牧区产业发展、生态环境改善、农牧民增收等方面提供咨询参考。
关键词:畜牧业传统向现代化绿色发展一、内蒙古畜牧业地位和作用畜牧业是内蒙古基础产业、民生产业,对保障全国绿色畜产品供给、生态安全和促进全区乡村振兴、农牧民增收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一)有力保障了国家畜产品稳定供给2022年,内蒙古肉类产量267。
2万吨、牛奶产量565、6万吨、禽蛋产量55、2万吨,畜牧业产值达到1200。
56亿元,占第一产业比重达到42、7%,高于全国15、8个百分点。
牛奶、羊肉、羊绒产量持续多年位居全国首位,牛肉产量位居第二,具备每年稳定向区外调出500万吨牛奶、150万吨肉类的输出能力,全国近1、4的羊肉、1、5的牛奶来自内蒙古,京津地区的优质牛羊肉产品一半以上来自内蒙古,充分体现了全国重要的绿色畜产品输出基地作用。
(二)有力保障了国家生态安全维护内蒙古是我国北方面积最大、种类最全的生态功能区,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
内蒙古生态状况关系到东北、华北、西北乃至全国生态安全。
内蒙古通过草原生态补奖等举措积极落实草畜平衡制度,获得草原生态保护与畜牧业发展双赢。
目前,内蒙古认真落实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天然草原压力得到有效缓解,草原植被盖度达到44%,与本世纪初相比提高了近14个百分点。
(三)有力保障了全区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一直以来,畜牧业是内蒙古农村牧区支柱产业。
全区103个县级行政区中99个存在不同程度的养殖活动。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关键,是基础。
目前,全区已认定的家庭农牧场1、3万家,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的合作社8。
2万家,以提标促提质,每年标准化养殖牲畜存栏3000万头只以上。
以优势畜产品布局规划为依托,积极创建特色畜产品优势区,打造蒙牛、蒙羊、蒙草等“蒙字号”品牌和锡林郭勒羊肉、科尔沁牛肉、阿拉善双峰驼、鄂尔多斯绒山羊、呼伦贝尔三河牛等区域公共品牌,有力支撑了农村牧区产业兴旺和乡村振兴的顺利推进。
草原畜牧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草原畜牧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1. 引言1.1 背景介绍草原是我国重要的自然资源,也是畜牧业发展的重要基地。
草原畜牧业是草原经济的重要支柱,对于维护草原生态平衡、保障民生安全、促进农牧民增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草原畜牧管理面临着诸多困境和挑战。
草原生态环境恶化严重,草原草地退化、水土流失、荒漠化加剧,导致草原资源的减少和质量下降,直接影响了畜牧业的持续发展。
草原草畜协调问题突出,过度放牧、草原过载等现象频发,草原资源过度利用导致了草场生态系统破坏和畜牧业生产能力下降。
草原畜牧业市场需求不足,市场供需失衡,牲畜销售价格波动大,农牧民收入不稳定。
草原畜牧管理政策滞后、制度不完善,导致管理手段落后、监管不力等问题频发。
草原畜牧管理技术水平低下,缺乏先进的养殖技术和管理经验,影响了畜牧业的发展和竞争力。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强草原畜牧管理,保护草原生态环境,促进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草原畜牧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文章将从不同角度展开探讨,共同探讨解决之道。
2. 正文2.1 草原生态环境恶化问题及影响草原生态环境恶化是当前草原畜牧管理面临的首要问题之一。
随着人类对草原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滥用,草原植被遭受破坏,土壤退化加剧,水资源减少等问题日益突出。
草原生态环境恶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影响草原生物多样性。
随着草原植被的破坏,许多植物物种面临灭绝的危险,草原上的野生动物种群也受到威胁。
这不仅破坏了草原生态系统的平衡,还影响了草原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是影响草原水资源。
草原地区水源主要依靠地下水和降水,但由于人类活动导致的草原植被破坏,土壤侵蚀加剧,水资源供给不足,给草原畜牧业带来了严重困扰。
三是引发草原草原草田紧迫问题。
由于草原植被恶化,草原草地面积减少,导致草原畜牧业的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针对草原生态环境恶化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以下对策:加强草原生态环境保护,恢复草原植被,推动草原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加强草原土地的合理利用,控制过度放牧和草原退化现象,改善草原生态环境质量;推动草原畜牧业的转型升级,发展生态畜牧业,实现畜牧业与草原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草原增绿 牧业增效 牧民增收四川全面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
衡 区域, 以乡镇或村为单位进行
草畜平衡管护 , 逐村逐户核定天 然草原合理载畜量 , 对超载区域 和 牧 户按 照 “ 步推 进 , 年 到 稳 三
位” 的原则 , 制定 实施减 畜 计 划 ,
结合 生态优 先的理念 , 统筹草 原 生态 、牧 业生 产和 牧 民生计 , 以落实草原承包经营制度 为基 础, 以推行草畜平衡 、 转变畜牧 业发展方式为核心, 以保护草原
编者按 : 为贯彻落 实国务院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 决定, 省政 府于 2 1 0 7月 日 一 1年 。 召开会省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 奖励机帝政策动 员布置会 J 四川省畜牧食品局 局长杨 昌 在会上作 誊 明
重要 讲 话 。 摘 录如 下 : . 现 .
草原增 绿
生态 安全 、 障畜 产 品供 给和促 保 进 牧 业增 效 、牧 民增 收为 目标 , 构建 “ 草原 增 绿 、 业 增效 、 民 牧 牧
落实减畜 目标 ,推进草畜平衡。
禁牧和草畜平衡区域都要设立
2 强化基础 工作 . 1
按照今年
醒 目的标识标牌 ,接受社会监 督。 四是加强信息系统运行管
能 激化 矛盾 , 好事 变成 坏事 。 把
3 切 实加 快转 变牧 区 畜牧 业发
展 方式
牧业生产条件 , 提高牧区畜牧业 生产水平和抗灾保畜能力。
33 转 变 生产 方 式 - 积极 推 行
良种 良法 ,综合采取草畜双改、
增 草 减 畜 、 区 轮 牧 、 饲 圈养 划 会
逐 级 审核上 报 , 经省 政府 批准 后
性和 紧迫性 ,切实增强责任感 、
使命感 , 在地 方党委政府的组织 领导下 , 密切配合财政等有关部
草地牧业的实施方案
草地牧业的实施方案草地牧业是一种重要的畜牧业生产方式,对于提高畜牧业的生产效益、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牧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有效推动草地牧业的发展,制定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将从草地保护、草原畜牧业发展和政策扶持三个方面提出草地牧业的实施方案。
一、草地保护。
1.加强草地生态环境保护。
要加大对草地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严格控制过度放牧和草原开发,保护好草原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2.推行合理轮牧制度。
通过科学合理的轮牧制度,合理安排牧草生长和牲畜放牧,保证草地的生长和恢复,提高草地的综合生产力。
3.加强草地水土保持工作。
加强对草地水土流失的治理,推广草地固沙植被,减少草原退化,保护好草地的水土资源。
二、草原畜牧业发展。
1.优化畜牧业结构。
根据草地资源状况和市场需求,调整畜牧业结构,发展适宜当地条件的畜牧业品种,提高畜牧业的生产效益。
2.推动畜牧业标准化生产。
加强畜牧业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提高畜牧业的生产水平和产品质量,提高畜牧业的市场竞争力。
3.发展畜产品加工业。
加大对畜产品加工业的支持力度,发展畜产品深加工业,提高畜产品附加值,拓宽畜牧业的产业链。
三、政策扶持。
1.加大对草地保护的财政投入。
加大对草地保护的经费支持,完善草地保护的激励机制,鼓励农牧民积极参与草地保护。
2.推出畜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
出台畜牧业发展的财政补贴政策,支持畜牧业科技创新和畜牧业生产发展,提高畜牧业的生产效益。
3.加强畜牧业技术培训。
加大对农牧民的畜牧业技术培训力度,提高农牧民的畜牧业生产技术水平,推动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草地牧业的实施方案需要从草地保护、草原畜牧业发展和政策扶持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措施,推动草地牧业的健康发展,实现草地保护和畜牧业生产的双赢。
希望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和农牧民共同努力,共同推动草地牧业的实施,为我国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促进牧民增加收入的实施意见-内政发[2010]1号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促进牧民增加收入的实施意见正文:----------------------------------------------------------------------------------------------------------------------------------------------------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促进牧民增加收入的实施意见(内政发〔2010〕1号2010年1月11日)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自治区各委、办、厅、局,各大企业、事业单位: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根据内蒙古党委、政府《关于促进城乡居民增收的意见》(内党发〔2009〕3号)要求,保持牧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促进牧民持续增收,现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充分认识促进牧民增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区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在牧区的各项方针政策,不断深化牧区改革,调整牧区生产力布局,加大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力度,加快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牧区生产力。
广大牧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牧民的生活总体达到了小康水平,呈现出经济发展、生活改善、社会和谐的良好局面。
在看到牧区发生重大变化的同时,还要看到目前制约牧区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尚未消除,促进牧区发展、牧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草原生态退化沙化的趋势尚未根本改变。
特别是牧区发展的资源和环境约束日益趋紧,牧民依托传统畜牧业增收的空间越来越小,牧民收入增长速度相对缓慢。
近些年来,自治区大面积实施禁牧、休牧、轮牧制度,牧民为保护和恢复草原生态付出了部分成本。
同时,由于惠农惠牧政策不平衡,牧民的转移性收入明显低于农民。
加之牧区地处偏远,气候寒冷,生产生活资料价格提高,牧民消费支出远远高于农民,实际收入不仅低于农民,而且呈现递减趋势。
解决牧民增收既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青海省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青海省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青海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1.09.28•【字号】青政办[2011]229号•【施行日期】2011.09.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种植业正文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青海省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青政办〔2011〕229号)西宁市、各自治州人民政府,海东行署,省政府各委、办、厅、局:《青海省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实施意见(试行)》已经省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二〇一一年九月二十八日青海省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实施意见(试行)为认真贯彻落实《农业部、财政部关于印发〈2011年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实施指导意见〉的通知》(农财发〔2011〕85号)精神,加强草原生态保护,促进畜牧业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结合我省草原牧区实际,现就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提出如下实施意见(试行)。
一、充分认识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的重要意义草原是我省最大的生态屏障,也是牧民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在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加强草原生态保护,促进牧民增收,对于维护生态安全,加快牧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根据国务院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的决定,2011年起在全省全面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这是党中央、国务院从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做出的重大决策,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具体体现,是加快草原保护,建设草原生态文明的重要举措。
这项政策的实施,不仅有利于保护和改善我省草原生态环境,保障国家生态安全,而且有利于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和牧民增收,同时对维护民族团结和地区稳定意义重大。
为此,各地区、各部门一定要从保护草原生态安全,建设小康社会和促进牧区“四个发展”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措施落实,加大工作力度,务必使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工作取得实效。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新一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实施方案(2016-2020年)》的通知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新一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实施方案(2016-2020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16.10.20•【字号】青政办〔2016〕195号•【施行日期】2016.10.2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草原资源正文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新一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实施方案(2016-2020年)》的通知青政办〔2016〕195号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委、办、厅、局:《新一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实施方案(2016-2020年)》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16年10月20日新一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实施方案(2016-2020年)为认真贯彻落实《农业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新一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实施指导意见(2016—2020)的通知》(农办财〔2016〕10号)精神,进一步加强草原生态保护,加快推进草牧业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牧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农牧民脱贫致富,结合我省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重要意义草原在我省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按照农业部、财政部安排部署和省委、省政府要求,我省自2011年起,在全省草原牧区实施了五年为一个周期的草原生态补奖机制政策,有效保护了草原生态,促进了畜牧业生产发展和牧民生活改善。
全省共落实天然草原禁牧2.45亿亩,草畜平衡2.29亿亩,牧草良种补贴450万亩,生产资料综合补贴17.2万户,核减超载牲畜570万羊单位,天然草原基本实现草畜平衡。
监测显示,2015年牧区六州天然草原平均产草量比政策实施前提高2.5个百分点,植被盖度提高3.4个百分点,植被高度提高5.9个百分点。
实践证明,草原补奖政策是一项社会认同、群众称赞的德政工程和民心工程。
“十三五”期间,中央决定继续实施草原补奖政策,这是党中央、国务院统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深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理念,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具体体现,是加快草原生态保护、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举措,也是我省草原生态保护建设、特色畜牧业发展和民生改善的又一次重大机遇。
惠牧民保生态办实事求实效——“百万牧鸡治蝗增收行动”在乌兰察布市全面启动
【 本刊讯 】 四子王旗大草原 , 一望无际。6月
2 日. 国畜牧 总站 在 内蒙古 自治 区乌兰 察布 市 6 全
四子 王旗 举 办 “ 业 部 21 农 0 2年 为 农 民 办 实 事—— 百 万 牧 鸡 治 蝗 增 收 行 动 ” 动 仪 式 . 志 启 标 着 这 项
行 动 全 面展开。
“百 万
视, 对广 大农 牧 民的深情 厚 意 。他 代表 内蒙古 自 治 区农 牧 业 厅 对 农 业 部 领 导 和兄 弟 省 区 同志 们 的到来 表示 热烈 的欢 迎和衷 心 的感谢 。他介 绍 了 内蒙 古 自治 区在 牧 区建 设 和 畜 牧业 发 展 方 面 取 得 的 成 绩 和 面
翻科广 2 1 年第1 期 02 3
I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态 办实事 求实效
蝗 是 广 大 农 牧业 工作 者 和广 大 农 牧 民朋 友 们 在 长期 治蝗工 作 中积 累 的宝 贵经 验 在 防治 蝗虫 的 同时 . 开辟 了农 民增 收 的 新 途 径 . 保 护 草 原 生 对
态环 境 . 进农 牧 民增收具 有 十分重 要 的意义 促 郭健 同志 首先致 辞 他说 . 农业 部举 行 “ 万 百 牧 鸡治 蝗增 收 行动 ” ,表 达 了 国家 为农牧 民办 实 事 的 决 心 .体 现 了农 业 部 对 草 原 建 设 的 高 度 重
国务院关于促进牧区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
国务院关于促进牧区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牧区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牧区工作,在不同历史时期都对牧区工作作出重要决策和部署,并不断加大支持力度。
在各族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牧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
但是,由于自然、地理、历史等原因,牧区发展仍然面临不少特殊的困难和问题,欠发达地区的状况仍然没有根本改变,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
为促进牧区又好又快发展,现提出以下意见:一、重要意义与基本方针(一)充分认识促进牧区发展的重要意义。
目前,我国牧区主要包括13个省(区)的268个牧区半牧区县(旗、市),牧区面积占全国国土面积的40%以上。
草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牧区是主要江河的发源地和水源涵养区,生态地位十分重要。
草原畜牧业是牧区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是牧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全国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牧区矿藏、水能、风能、太阳能等资源富集,旅游资源丰富,是我国战略资源的重要接续地。
牧区多分布在边疆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承担着维护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的重要任务。
促进牧区又好又快发展,是加强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构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迫切需要;是转变草原畜牧业发展方式,增加牧民收入的现实选择;是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要求;是让各族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促进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的战略举措。
(二)加快牧区又好又快发展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改革开放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牧区生态建设大规模展开,草原畜牧业发展方式逐步转变,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牧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城乡面貌发生可喜变化,牧区发展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草原生态总体恶化趋势尚未根本遏制,草原畜牧业粗放型增长方式难以为继,牧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欠账较多,牧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普遍滞后于农区,牧区仍然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
促进我区农牧民增收的对策建议
促进我区农牧民增收的对策建议
一、培养特色,发挥特色:发掘并挖掘本地的特色资源,有特色的农
牧民增收的产品可以拓展出更多的市场,吸引更多的消费者,从而实现农
牧民增收。
二、加强技术和科技支持:要加大农牧民技术和科技支持,向农牧民
传播科学技术,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提高农牧民的科技水平,以有效提
升农牧民增收能力。
三、强化政策扶持:完善专项扶持政策,尽量减少农牧民的经营成本,用政策激励和鼓励农牧民的发展,保护农牧民的利益,开展农牧业合作,
给予农牧民更多的经济收入。
四、通过远程教育培训:开展远程教育培训,使农牧民可以通过网络
等进行科技学习和技术研发,给予农牧民更多的学习机会,形成技术改造
和变革,有效提高农牧民增收能力。
五、开展农牧民创业培训:开展农牧民创业培训,针对农牧民需求情况,提供专业的讲解,培养农牧民具备市场把握能力,推广优质农牧民品牌,有效促进农牧民创业增收。
农业部、财政部关于2011年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实施的指导意见
农业部、财政部关于2011年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实施的指导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农业部(已撤销),财政部•【公布日期】2011.06.13•【文号】农财发[2011]85号•【施行日期】2011.06.13•【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种植业正文农业部、财政部关于2011年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实施的指导意见(农财发[2011]85号)有关省(自治区)农牧(农业、畜牧)厅(局)、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畜牧兽医局、财务局:国务院第128次常务会议决定,从2011年起,国家在内蒙古、新疆、西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和云南8个主要草原牧区省(区)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全面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
为切实做好贯彻落实工作,农业部、财政部共同指定了《2011年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实施指导意见》。
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2011年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实施指导意见二○一一年六月十三日附件:2011年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实施指导意见国务院第128次常务会议决定,从2011年起,国家在内蒙古、新疆、西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和云南 8个主要草原牧区省(区)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简称有关省区),全面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
为切实做好贯彻落实工作,现提出如下指导意见:一、深刻认识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的重要意义草原在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加强草原生态保护,促进牧民增收,对于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加快牧区经济社会发展,促进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和牧民增收工作,不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促进草原生态加快恢复和牧民持续增收。
在有关省区全面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是党中央、国务院统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做出的重大决策;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城乡区域协调的具体体现;是加快草原保护,建设草原生态文明的重要举措。
财政部、农业部关于印发《中央财政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财政部、农业部关于印发《中央财政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农业部(已撤销),财政部•【公布日期】2011.12.31•【文号】•【施行日期】2012.01.0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种植业,专项资金管理正文财政部、农业部关于印发《中央财政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有关省、自治区财政厅、农牧(农业、畜牧)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畜牧兽医局:国务院第128次常务会议决定,从2011年起,国家在内蒙古等主要草原牧区省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全面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促进草原生态保护和牧民增收。
中央财政安排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专项资金,实施禁牧补助、草畜平衡奖励、牧草良种补贴、牧民生产资料补贴等一系列补助奖励政策。
为了加强和规范资金管理,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我们制定了《中央财政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从2011年起,中央财政不再安排退牧还草饲料粮补助资金。
在确定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中的禁牧补助和草畜平衡奖励的具体发放标准时,请与原退牧还草饲料粮补助标准合理衔接、平稳过渡。
附件:中央财政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农业部二O一一年十二月三十一日附件:中央财政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落实国务院关于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促进牧民增收的决定,加强中央财政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资金(以下简称补奖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和财政资金管理的有关规定,制定本暂行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补奖资金是指为加强草原生态保护、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促进牧民持续增收、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中央财政设立的专项资金,包括禁牧补助、草畜平衡奖励、牧草良种补贴、牧民生产资料综合补贴和绩效考核奖励资金。
第三条财政部、农业部组织指导各地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实施。
强化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努力确保农牧民增收农牧业增效
9 1 0 8 万 元, 扶 持 家禽 业 发 展 , 稳 定 禽 产 品市 场 供 给 , 保 障 广 大 养 殖 户 利 益 和 消 费 者 的 食 品 安全 需 求 。
据 了解 , 今 年 5月 初 , 山 东 省 畜 牧 业 协 会 起 草 了 一 份 拟 上
生 态 保 护 补 助 奖 励 政 策 和 重 大 动 物 疫 病 防 控 工 作 。 他 强 调 ,要 认 真 贯 彻 落 实 全 国草 原 工 作 会 议 精 神 , 进 一 步 健 全 草 原 奖 补 政 策 落 实
长 效 机 制 , 统 筹 抓 好 草 原 生 态 保 护 和 现 代 草 原 畜 牧 业 发 展 。 进 一 步 加 大 重 大 动 物 疫 病 防
疫 防 控 情 况 及 疫 情 处 置 情 况 。在 与 印 度 接 壤
新 疆 玛纳 斯 县选 出 “ 美 羊 羊”
萨 福 克 羊 同 时 成 功 申报 地理 标 志 认 证
还记得 动画片里 的美羊羊 的 “ 萌 ”模 样 吗 ? 一 场 关 于 羊 的 选 美 大 赛 在 玛 纳 斯 县 举 办 ,组 委 会 精 心 准 备 了 2 9 0 0只 萨 福 克 羊, 最终 3 0只 羊 分 获 一 等 奖 、 二等奖 、 三等奖 , 一等 奖奖金 6 0 0 0
家 出 台政 策 , 就 是 要 让 广 大 农 牧 民 也 从 中 得 到
难关 。目
( 新 闻来源 : 人 民 网)
实 惠, 实 现 了草 原 增 绿 、 牧 民增收“ 双赢” 。 今 年 是 全 国 牧 区 建 立 草 原 生 态 保 护 补 奖 机 制 第 三年, 要 在 巩 固 已有 成 果 的基 础 上 , 按照 “ 超 载 减畜三年完成” 的要 求 , 切 实 加大 工 作 力 度 , 确 保 如 期 实 现 自治 区 实 施 方 案 所 规 定 的 各 项 任 务 。要 加 强 产 业 发 展 , 推 动 草 原 畜 牧 业 转 型 升 级, 逐 步 实 现 减 畜 不 减 收 的 目标 。 于 康 震 非 常 重 视 重 大 动 物 疫 病 防 控 工 作 。在 山 南 地 区 乃 东 县 ,他 详 细 询 问 了 口蹄
加强生态保护 促进牧民增收
学,主要从事地理及环境学研究。
通 讯作 者
5 0
治区进一步探索推进统分结合 的双层经营体制。 自 20 年 以来 ,地 方 各级 政 府 已与 近 4 万牧 户签 订 了 05 0 草畜平衡责任书,在4 个县 、 5 个乡、23 个村落 1 29 01 实施 了草场 承包 经 营责 任 制 ,覆盖 l.万 户 、6 万 2 7 8
地保护区。20 年8 2日,西藏 自治区又正式启动 09 月2 了建立草原生态保护与奖励机制试点工作 ,成为全国
首个建立 草原生 态保护 奖励机 制的省 区 ,也掀 开 了西
括以草定畜奖励 、薪柴替代补贴 、 牲畜配装电子耳标 和完善草原 生态监测制度 等。
2 西藏 实施草原 生态保 护与奖励机 制的现实基础
本 ,确 定 了以草场 承包经 营责任制 为实施 平台 ,实 行 以草定 畜 ,建立 草原 生态保 护与奖励 机制 ,其 内涵 包
也不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工作力度。从 20 年 06 1 1 月 日起在全 区范 围 内全面禁止开 采砂金矿 ;先后 建
立 了拉 鲁湿地 自然保 护 区 、纳木错 自然保护 区 、色林 错 自然 保 护区 、麦 地 卡湿地 和玛 旁雍 错湿地 等 4 湿 个
藏草原生态保护的新篇章。 1 西藏 草原生态保护 与奖励机制建立 的背景及 内涵
收稿 日期 :2 0一 13 0 9 l— 0 作者简介 :央珍 ( 9 3 ) 17 一 ,女 ,19 9 7年毕业 于华 中师 范大
21 建立 完善 了草 场承 包经 营责任 制 .
在稳定 “ 三个长期不变”政策的前提下,西藏 自
用 的责 、权 、利和 管 、护 、用 、建 的关 系 ,促进 了草 畜 平衡制 度 的实施 ,调 动 了群 众保 护 、建设 和合理 利 用 草原 的积极性 ,增 强 了农牧 民群 众对 草原 的保护 建 设 意识 ,“ 原无 主 、放 牧 无界 、使 用无 偿 、破 坏 无 草 责 ”的传 统观念 得 到转变 ,这 为J N实施 以草 定畜 奖 z b  ̄ .
农村环境保护与农民收入增加的关系
农村环境保护与农民收入增加的关系农村环境保护与农民收入增加是一个具有相互联系的关系。
环境保护对农民收入增加具有积极的影响,而农民收入增加也能够提供保障和动力来推动农村环境的改善。
本文将从不同的方面探讨农村环境保护与农民收入增加之间的关系。
一、农村环境保护对农民收入增加的意义农村环境保护对农民收入增加有着重要的意义。
首先,环境保护可以促进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进而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通过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保护水源和空气质量,减少农产品的污染,农产品的品质将得到提升,市场需求也会对其付出更高的价格。
其次,农村环境保护可以推动农业的升级和转型,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增强农民创收能力。
例如,发展绿色农业、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通过生态修复和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等措施,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降低生产成本,进而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另外,农村环境保护还能够促进农村旅游业的发展,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增加收入的途径。
当农村环境得到保护并具备吸引力时,游客会前往农村观光旅游,参与农耕体验、乡村民宿等活动,从而为农民增加了经济收入。
二、农民收入增加推动农村环境保护的作用农民收入的增加也能够推动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
首先,随着收入的增加,农民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也会提高。
他们更有能力并愿意投入到环境保护事业中,积极参与农村环境建设、治理和保护,共同守护农村的生态环境。
其次,农民收入的增加可以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减少过度开垦和过度利用土地、水资源等行为,从而减缓农村环境的破坏。
农民在经济条件改善的过程中,也会更加注重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此外,农民收入的增加还能够催生一系列的消费需求和服务业的发展,从而形成乡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乡村经济的多元化不仅可以带动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也能够促进农村环境管理的改善和完善。
三、农村环境保护与农民收入增加的策略与措施基于农村环境保护与农民收入增加的关系,提出以下策略与措施来实现双赢的目标。
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增加村集体收入
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增加村集体收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日益受到重视。
农村地区作为生态环境的守护者和资源的保护者,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已成为当务之急。
同时,农村发展面临诸多问题,其中之一就是村集体收入的不足。
本文将探讨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增加村集体收入的关联,并提出一些建议。
一、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是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农村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生态系统容易受到破坏。
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不仅可以维护自然生态的平衡,还有利于保障农村人民的生存条件。
同时,农村生态环境的好坏也直接影响到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对农村经济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
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村集体收入的关联1. 生态旅游开发充分发挥农村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生态环境,开展生态旅游可为农村带来可观的收入。
通过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打造出具有吸引力的景区,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观光、休闲、度假,从而增加村集体收入。
2. 环保产业发展农村地区拥有丰富的可再生资源,如农作物秸秆、养殖废弃物等。
通过发展环保产业,如生物质能源利用、有机肥料生产等,将农村生态环境中产生的废弃物资源化,不仅减少了污染,还为农村村集体创造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3. 林业经济发展农村地区拥有广阔的林业资源,恢复和保护森林可以增加村民的收入来源。
开展林果种植、林木销售、森林旅游等活动,可为农村带来稳定的经济收入,同时也促进了农村的生态建设。
三、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增加村集体收入的对策和建议1. 完善政策支持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需要政府的支持和引导。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投入,提供资金和政策支持,鼓励农民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建设,形成政府、村民和企业共同参与的良好局面。
2. 强化宣传教育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需要提升村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理念。
通过加强宣传教育,普及环境保护知识,引导大家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增强村民的环保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氛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保障生态安全促进牧民增收
--财政部和中央农办、农业部有关负责人就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
答记者问
2010年10月15日财政部新闻办公室
为保障国家生态安全,促进牧区牧业发展和牧民增收,维护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统筹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国务院日前决定建
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中央财政每年为此安排资金134亿
元。
近日,财政部和中央农办、农业部有关负责人就建立草原生态
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有关问题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问:为什么要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的重大意义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目前,我国草原生态保护和牧民增收问题面临严峻形势。
一是草原退化严重,可利用面积减少,生态功能弱化。
目前,全国
约90%的可利用天然草原不同程度退化,中度和重度退化面积达23
亿亩,产草量比20世纪80年代平均下降30%-50%,部分草场完全
丧失生产能力。
草群高度和盖度大幅下降,季节性和永久性裸地面
积不断扩大,导致草原生态功能弱化,水蚀风蚀造成水土流失严重,
加剧了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发生。
二是牧民就业渠道窄,生产生活
成本高,收入积累缓慢。
由于语言、生活习惯等因素影响,牧民转
移就业难度较大,收入主要来源于草原畜牧业。
但牧业生产成本较高,牧民依靠畜牧业增收乏力。
2008年,全国264个牧业和半农半牧业县,牧民人均纯收入3714元,不到同期全国农民平均收入的80%。
同时,牧区生活消费成本较高,牧民家庭收入积累缓慢。
29%的牧业县和33%的半农半牧业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三是草原保护投入不足,生产扶持力度弱,牧区发展可持续性不强。
近年来国家在牧区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方面投入较多,但对草原生态保护和牧业生产的投入力度不足,惠牧的生产性补贴政策明显少于惠农的政策。
因此,要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加强草原生态保护,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促进牧民持续增收。
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一是有利于改善草原生态环境,保障国家生态安全。
我国60亿亩天然草原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空气等多种生态功能。
青藏高原生态系统是我国水资源的主要发源地和涵养区,内蒙古、新疆草原牧区是我国华北和西北的两大生态屏障。
从战略高度加以重视,切实改善草原生态环境,直接关系到牧区乃至全国的生态安全。
二是有利于统筹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推动落实科学发展观。
我国草原牧区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属于边远地区、落后地区和生态脆弱区,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地区和难点地区。
与农业相比,牧业抵御风险的能力更弱;与农民相比,牧民的增收渠道更单一;与农区相比,牧区统筹城乡发展的难度更大。
草原生态恶化、承载力下降,牧民增收缓慢,还将使农区和牧区经济社会发展差距进一步拉大。
建立草原生态保护
补助奖励机制,从增加牧民收入、促进牧业发展入手,可以有力增强牧区发展后劲,为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做出贡献。
三是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促进构建和谐社会。
我国草原牧区既是少数民族分布最集中的地区,又与12个国家接壤,涵盖62%的陆地边界线,承担着守土护边的重要职责。
目前,264个牧业县和半农半牧业县,人均GDP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72%。
通过采取有效措施,增加牧民收入,提高牧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能够为维持安定和谐的社会秩序奠定坚实的基础。
问: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的基本思路是什么?其政策措施主要包括哪些方面?牧区草原禁牧和草畜平衡后,是否会影响畜产品供应?
答: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的基本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的原则,在全国主要牧区可利用天然草场范围内,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基本达到草畜平衡,促进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逐步实现草原生态保护和牧民持续增收的双赢目标。
政策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实施禁牧补助。
对生存环境非常恶劣、草场严重退化、不宜放牧的草原,实行禁牧封育,中央财政给予禁牧补助。
禁牧期满后,根据草场生态功能恢复情况,继续实施禁牧或者转入草畜平衡、合理利用。
二是实施草畜平衡奖励。
对禁牧区域以外的可利用草原实施草畜平衡。
根据草原载畜能力,确定草畜平衡点,核定合理的载畜量。
中央财政对未超载的牧民给予草畜平衡奖励。
牧民在草畜平衡的基础上,实施季节性休牧
和划区轮牧。
草畜平衡奖励持续实施,直至形成草原合理利用的长效机制。
三是落实对牧民的生产性补贴政策。
增加牧区畜牧良种补贴,在对肉牛和绵羊进行良种补贴基础上,将牦牛和山羊纳入补贴范围。
比照农区农作物良种补贴办法,实施牧草良种补贴。
实施牧民生产资料综合补贴,对牧民生产用柴油等生产资料进行补贴,降低牧民生产生活成本。
在实行上述政策的基础上,中央财政鼓励地方整合有关项目资金,加大对推行牲畜舍饲半舍饲圈养、促进仔畜提前出栏等方面的支持力度,推进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
四是加大对牧区教育发展和牧民转移就业培训的支持力度,提高牧区教育水平,促进牧民转移就业。
五是建立绩效考核和奖励制度。
中央财政将补助资金切块下达到省(区),实行目标、任务、责任、资金“四到省”机制,由各省(区)组织实施。
中央财政按照各地草原生态保护效果、地方财政投入、工作进展情况等因素进行绩效考评,每年安排奖励资金,对工作突出、成效显著的省份给予资金奖励。
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根本目的是保护草原生态环境,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促进牧民增收,不会对畜产品供应产生影响。
因为实施草原禁牧和草畜平衡,不是简单减少牲畜饲养量,而是要大力推行舍饲半舍饲圈养和划区轮牧,提高牧区畜牧业生产水平,使草原生态保护和畜牧业发展步入良性轨道。
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产肉大国,人均肉类占有量已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综合生产能力较强。
近年来,由于农区畜牧业的快速发展,牧区畜牧业产值和畜产品产量占全国的比重逐步降低,牧区保障畜产品供给的压力也大为减轻。
从长远看,实施草原生态保护奖励机制,改善草原生态环境后,草场生产力将不断提高,草原草场承载能力将日益增强,
有利于促进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保障畜产品的有效供给。
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的实施范围有哪些?中央财政补助奖励资金是如何安排的?
答:从2011年开始,在内蒙古、新疆(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西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和云南8个主要草原牧区省(区),全面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
中央财政安排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资金134亿元,主要用于以下方面:一是实施禁牧补助。
对生存环境非常恶劣、草场严重退化、不宜放牧的草原,实行禁牧封育。
由于我国草原类型多样,各地草场产草量和载畜能力存在差异,以全国平均水平估算,中央财政按每亩6元给予补助。
二是实施草畜平衡奖励。
对禁牧区域以外的可利用草原,在核定合理载畜量的基础上,以全国平均水平估算,中央财政按每亩1.5元对未超载放牧的牧民给予奖励。
三是落实对牧民的生产性补贴政策。
增加牧区畜牧良种补贴,在对肉牛和绵羊进行良种补贴基础上,将牦牛和山羊纳入补贴范围;实施牧草良种补贴,对8省(区)0.9亿亩人工草场,按每亩10元的标准给予补贴;实施牧民生产资料综合补贴,对8省(区)约200万户牧民,按每户500元的标准给予补贴。
四是安排奖励资金。
中央财政根据各地绩效考评结果,安排对工作突出、成效显著省份的奖励资金。
问:怎样确保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得到有效落实?
答:为将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落到实处,把这一惠及广大牧民的大事办好,财政部、农业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切实加强组织
实施工作。
一是处理好两个关系。
在政府与牧民关系方面,政府在加大投入的同时,也要突出和发挥牧民主体作用,按照有关法规制度的规定,切实履行好生态保护的义务。
在中央与地方关系方面,中央要制定相关政策,加大财力投入,但避免大包大揽。
地方政府要认真落实中央各项政策,切实加大地方投入,落实监管责任,制定配套政策措施,形成政策合力。
二是衔接好现有草原生态保护政策政策。
将退牧还草饲料粮补助政策、西藏草原生态保护奖励政策并入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
三是健全监督管理制度。
严格责任追究制度:要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加强责任追究;地方政府要将禁牧和草畜平衡工作纳入政府和村组年度考核范围,实行一把手负责制。
健全禁牧管护机制:地方政府要高度重视草原监理和管护队伍建设,建立健全省(区)、地市、旗县、乡镇和村上下联动的管护网络;将监理管护经费列入地方财政预算予以保障。
完善草畜平衡核查机制:各级草原行政主管部门要不断完善草原载畜量标准和草畜平衡核定办法,加强对草畜平衡工作的指导和监督检查。
地方政府要建立草畜平衡核查机制,采取草畜平衡公示、牧民自行申报、旗县政府抽查和社会监督举报等多种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