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望赏析

合集下载

王绩《野望》赏析 唐代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作

王绩《野望》赏析   唐代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作

王绩《野望》:唐代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作《野望》是王绩的一首诗,以下是原文、背景、重点文言字词解释、译文和赏析:原文: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背景:《野望》是王绩的代表作之一,创作于唐初。

王绩曾担任过太乐丞,后因酒醉解职。

他的诗多写酒乡孤独隐居的寂寞情怀,因仕途失意,胸怀难舒,常有避世思想。

重点文言字词解释:1. 东皋:指王绩的家乡东皋村。

2. 薄暮:日将落之时。

3. 徙倚:徘徊。

4. 欲何依:想往哪里去。

5. 秋色:指秋天的景色。

6. 山山唯落晖:一座座山只有夕阳的余晖。

7. 牧人:放牧的人。

8. 驱犊返:赶着小牛回家。

9. 猎马:打猎的马。

10. 带禽归:带着猎物回家。

11. 相顾:相互看。

12. 无相识:没有认识的人。

13. 怀采薇:怀念隐居的生活。

译文:在东皋村停留到傍晚,徘徊不定不知该往哪里去。

每棵树都染上了秋天的颜色,每座山都只有夕阳的余晖。

放牧的人赶着小牛回家,打猎的人带着猎物回家。

环顾四周没有认识的人,便怀念起隐居的生活。

赏析:《野望》是一首写景抒情诗,通过描绘秋日傍晚的景色,表达了王绩内心的孤独和避世思想。

首联“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点明了时间地点和人物心情,展现出一位在黄昏时分站在东皋之上的隐士,他徘徊不定,不知该往哪里去。

颔联“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描绘了周围的景色,每棵树都染上了秋天的颜色,每座山都只有夕阳的余晖,营造出一种萧瑟凄凉的氛围。

颈联“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描绘了乡村生活的场景,放牧的人赶着小牛回家,打猎的人带着猎物回家,这让人感受到一种平静和安逸。

尾联“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表达了王绩内心的感受,他环顾四周没有认识的人,便怀念起隐居的生活。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让人感受到一种孤独和避世的思想。

总的来说,《野望》是一首写景抒情诗,通过描绘秋日傍晚的景色和乡村生活的场景,表达了王绩内心的孤独和避世思想。

【诗歌鉴赏】翁卷《野望》原文翻译及赏析

【诗歌鉴赏】翁卷《野望》原文翻译及赏析

【诗歌鉴赏】翁卷《野望》原文翻译及赏析翁卷《野望》原文一天秋色冷晴湾,无数峰峦远近间。

闲上山来看野水,忽于水底见青山。

翁卷《野望》注释、一天:指满天。

2、晴湾:太阳照耀的水边。

3、野水:郊外的水。

翁卷《野望》翻译无边秋色,森森寒意透露在晴日照耀着的水湾;远远近近,映入眼中的是无数层叠起伏的峰峦。

我闲来登上山顶想好好观赏一下山下的湖水,却没想到,低头一看,又在水底看见了青山。

翁卷《野望》赏析《野望》是南宋诗人翁卷的诗词作品,这是一首七言绝句。

这是一首写景诗,写秋天的山水,通过偶然发现的错位,给诗平添了无穷的情趣。

此诗写清秋野外的山光水色,也倾注了诗人闲适自在的喜悦情怀。

诗第一句写满天秋色给晴天的水湾带来了丝丝寒意。

这句写得很笼统,留下了许多想象的空间。

“一天秋色”,自然使人联想到萧瑟的秋风、清澈的湖水、飘坠的黄叶,甚至于想到昨天刚停的绵绵秋雨,今天放晴的淡淡秋日。

“一天”二字,又把景色无限地扩大,附合日朗气清的季节特点。

秋色满眼,接下一“冷”字,就把感情锲入,把冷景转化成冷的感觉,诗意便更加浓郁了。

第二句切题写放眼?望。

首句是浑写秋色,这句是具体写山,但又将远近高低重叠的山一笔囊括进诗,又带有浑写的性质。

在满天秋色中,放眼看山,大有晋人拄笏看山,叹风景佳丽的意味,表现了作者陶情山水的旨趣。

上两句,一句带写了水,一句概括了山。

青山林立,看得很清楚,很尽兴;绿水平铺,难以尽收眼底,稍嫌不足。

诗人由下往上看,看够了,就萌发了想由上往下看,好好欣赏绿水全景的念头。

于是,诗人乘闲登山了。

登上了山顶,向下眺望俯视山下的秋水,结果没想到看到的主景不是水,却是水中青山的倒影。

这一漫不经心的描写,是人人碰到过的实事,平时谁也不注意,却被诗人捕捉住,放入诗中,显得是那么的有趣味。

这么一写,又照实了上两句的风景:因为是秋天,水特别的清,所以说“冷晴湾”;因为晴,山才投以浓郁的影子,在清水中格外地分明。

而这些山,就是上面说过的“无数峰峦”。

王绩《野望》赏析:萧瑟的景色流露出诗人孤独抑郁的心情

王绩《野望》赏析:萧瑟的景色流露出诗人孤独抑郁的心情

王绩《野望》赏析:萧瑟的景色流露出诗人孤独抑郁的心情王绩的《野望》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五言律诗,全诗在萧瑟怡静的景色描写中流露出孤独抑郁的心情,抒发了惆怅、孤寂的情怀。

以下是对该诗的详细赏析:一、作品原文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二、译文及注释1、译文傍晚时分站在东皋纵目远望,徘徊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

每棵树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都披覆着落日的余光。

放牧的人驱赶着牛群回家,猎人骑着马带着猎物各自遂愿而归。

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只能咏一曲长歌来怀念古代采薇而食的隐士。

2、注释东皋:地名,在今山西河津,诗人隐居的地方。

皋,水边地。

薄暮:傍晚。

薄,接近。

徙倚(xǐyǐ):徘徊,来回地走。

依:归依。

秋色:一作“春色”。

落晖:落日。

犊(dú):小牛,这里指牛群。

禽:鸟兽,这里指猎物。

采薇:采食野菜。

据《史记·伯夷列传》,商末孤竹君之子伯夷、叔齐在商亡之后,“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后遂以“采薇“比喻隐居不仕。

”三、创作背景王绩入唐后以秘书省正字待诏门下省,不久辞官还乡。

贞观中出为太乐丞,旋又告归。

此诗当作于诗人辞官隐居东皋(在今山西河津)之时。

四、作品赏析1、整体赏析这首诗写的是山野秋景。

全诗于萧瑟怡静的景色描写中流露出孤独抑郁的心情,抒发了惆怅、孤寂的情怀。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东皋,指他家乡绛州龙门的一个地方。

他归隐后常游北山、东皋,自号“东皋子”。

“徙倚”是徘徊的意思。

“欲何依”,化用曹操《短歌行》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意思,表现了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

下面四句写薄暮中所见景物:“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举目四望,到处是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

在这静谧的背景之上,牧人与猎马的特写,带着牧歌式的田园气氛,使整个画面活动了起来。

《野望》原文及翻译赏析

《野望》原文及翻译赏析

《野望》原文及翻译赏析《野望》原文及翻译赏析《野望》原文及翻译赏析1新晴野望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翻译雨后新晴的原野格外开阔空旷,极目远望不见半点雾气尘埃。

外城的门楼紧靠着摆渡的码头,村庄边的绿树连接着溪流的入河口。

银白色的河水闪动着粼粼波光使得田野外面特别明亮,青翠的山峰突兀出现在山脊背后。

正是农忙时节没有悠闲的人,农民们一家一家全都在田亩间忙碌着呢。

注释新晴:初晴。

野望:放眼向田野眺望。

极目:穷尽目力向远处看。

氛垢:雾气和尘埃;氛,雾气,云气;垢,污秽,肮脏。

郭门:外城之门。

郭:外城。

白水明田外:田埂外流水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农月:农忙季节。

倾家:全家出动。

事南亩:在田野干活。

事:动词,从事。

南亩:农田的代称。

评析这是一首田园诗,描写初夏的乡村,雨过天晴,诗人眺望原野所见到的景色。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

”诗的开头两句,总述新晴野望时的感受:经过雨水的洗刷,空气中没有丝毫尘埃,显得特别明净清新;极目远眺,原野显得格外空旷开阔。

诗人一下子就抓住了环境的特征,仅仅用“原野旷”、“无氛垢”六个字,就把此情此境真切地表现出来,同时也将读者引进这一特定情境中来。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这四句描绘的是纵目远眺所看到的周围的秀丽景色,远处,可以遥遥望见临靠着河边渡头的城门楼;近处,可以看到村边的绿树紧连着溪流的入河口。

田野外面,银白色的河水泛起粼粼波光,因为雨后水涨,晴日辉映,比平时显得明亮;山脊背后,一重重青翠的峰峦突兀而出,峰峦叠现,远近相衬,比平时更富于层次感。

这一组风景镜头,紧紧扣住了雨后新晴的景物特点。

随着目之所及,由远而近,又由近及远,层次清晰,色彩明丽,意境清幽秀丽,俨然构成了一幅天然绝妙的图画。

然而,这样一幅画,还只能说是静物写生,虽则秀美,却缺乏活力。

王维作为山水诗和山水画的大师,自然不会忘记添上画龙点晴的一笔。

杜甫《野望》翻译与赏析

杜甫《野望》翻译与赏析

杜甫《野望》翻译与赏析杜甫《野望》翻译与赏析野望杜甫清秋望不极,迢遰起曾阴。

远水兼天净,孤城隐雾深。

叶稀风更落,山迥日初沉。

独鹤归何晚,昏鸦已满林。

注释⑴迢遰(dì):即迢递,遥远貌。

曾(céng)阴:重叠的阴云。

曾,层。

⑵兼:连着。

天净:天空明净。

⑶迥(jiǒng):远。

⑷归何晚:为何回得晚。

⑸昏鸦:黄昏时的乌鸦。

叶稀风更落,山迥日初沉。

这两句写秋日的景色——树上的黄叶已很稀疏,经风更加纷纷落下;太阳在远处的山后西沉,大地显得萧疏、沉冥。

枝枯叶脱,山高日落,景象萧疏,沉冥昏暗,此秋日傍晚之景象。

诗句寓诗人羁旅愁苦之心境。

参考译文秋天一眼望去清旷无极,远处隐隐约约荡起层云。

水天相接空中一片明净,一座孤城呈现云雾深深。

秋风吹起枯叶更快脱落,眺望远山太阳刚刚下沉。

孤独的白鹤为何回得晚,要知道昏鸦早已宿满林。

赏析《野望》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

这首诗通过描写秋天悲凉的气氛,融入作者深沉的哀痛之感,含蓄有力的批判了安史之乱。

这首诗云“远水孤城”,当公元759年(唐肃宗乾元二年)在秦州所作。

这首诗是诗人于边秋野望而作,全篇都是写望中所见之景物。

第一句是总写清秋时节的“望”。

望秋天景色清旷无极,这就很好的'表现“远水天净”。

接下来是写景。

写云,云是如何,是遥远的,重叠的。

如此的云就表现了此时的天气是不错的。

然后从云写到水,从水写到城,虽仍是远景但逼近了一些。

水天相接的地方,一片明净,孤城外,雾气缭绕。

这样一写,就由首联的不错天气转进了一些悲凉的气氛。

但作者不仅写这么一点点悲凉。

“叶稀风更落”,就是“风起,叶稀更落”,由颔联转向近景,并深入的画出了悲凉,第六句写落日,再变成了远景:夕阳刚刚沉入高远的山。

这里,秋天的凉意更有力量的射出。

最后一联,融入了作者深沉的情感:孤独的鹤,为何归晚?那些昏鸦早已宿满了树林。

结合作者当时的境况不难发现,当时的作者已无落足之地,安史叛军攻陷洛阳,本欲前往洛阳的杜甫被迫退回秦、华,有家不能回,一种哀痛便油然而生,所以见到孤鹤(作者自喻)晚归,便认为是昏鸦(安史叛军)占据了树林。

《野望》诗词译文注释及赏析答案

《野望》诗词译文注释及赏析答案

《野望》诗词译文注释及赏析答案《野望》是由王绩所创作的,这是一首描写秋天山野景致的五言律诗。

诗风疏朴自然,于平淡中表现出诗人"相顾无相识"的抑郁苦闷的心情。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野望》的鉴赏,希望能帮助到大家!《野望》唐代: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野望》译文黄昏的时候伫立在东皋村头怅望,徘徊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

每棵树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都披覆着落日的余光。

放牧的人驱赶着牛群回家,猎人骑着马带着猎物各自随愿而归。

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野望》注释东皋(gāo):诗人隐居的地方。

薄暮:傍晚。

薄,迫近。

徙倚(xǐyǐ):徘徊,来回地走。

依:归依。

秋色:一作“春色”。

落晖:落日。

犊(dú):小牛,这里指牛群。

禽:鸟兽,这里指猎物。

采薇:薇,是一种植物。

相传周武王灭商后,伯夷、叔齐不愿做周的臣子,在首阳山上采薇而食,最后饿死。

古时“采薇”代指隐居生活。

《野望》赏析这首诗写的是山野秋景。

全诗于萧瑟怡静的景色描写中流露出孤独抑郁的心情,抒发了惆怅、孤寂的情怀。

首联,景中含情,景中有人。

我们先来看一下这幅图景:傍晚时分,夕阳西下,天边满是烟霞,诗人独自一人登上东皋极目远望,左右徘徊不已,心里默默念着曹操《短歌行》中的诗句——“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薄暮”交代时间,渲染气氛,“东皋”点明地点,“徙倚欲何依”表明心态,复杂抑郁。

这两句看似平平淡淡的叙述,却把作者的心绪交代的一清二楚,奠定了整首诗的基调。

颔联,写秋天山林之静景,从正面进一步渲染作者的孤寂苦闷的心绪。

诗人从眼见所见,给我们勾勒了一幅秋之晚景图。

一望无际的树林都染上了暮秋时分憔悴枯黄的颜色,连绵起伏的群山在夕阳的映照下都染上了萧瑟的暮光。

看似安静开阔的景象,却给人一种荒凉落暮之感。

颈联,写傍晚时分人的活动,从反面衬托诗人的郁闷孤单的心境。

杜甫唐诗《野望》原文赏析

杜甫唐诗《野望》原文赏析

杜甫唐诗《野望》原⽂赏析杜甫唐诗《野望》原⽂赏析 《野望》是隋末唐初诗⼈王绩的作品。

此诗描写了隐居之地的清幽秋景,在闲逸的情调中,带着⼏分彷徨,孤独和苦闷,是王绩的代表作,也是现存唐诗中最早的⼀⾸格律完整的五⾔律诗。

⾸联借“徙倚”的动作和“欲何依”的⼼理描写来抒情;颔联写树写⼭,⼀派安详宁静;颈联中⽤⼏个动词“驱”“返”“带”“归”进⾏动态式的描写,以动衬静;尾联借典抒情,情景交融。

全诗⾔辞⾃然流畅,风格朴素清新,摆脱了初唐轻华艳的诗风,在当时的诗坛上别具⼀格。

野望 西⼭⽩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桥。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

跨马出郊时极⽬,不堪⼈事⽇萧条。

注释 1、西⼭:在成都西,主峰雪岭终年积雪。

2、三城:指松(今四川松潘县)、维(故城在今四川理县西)、保(故城在理县新保关西北)三州。

3、戍:防守。

三城为蜀边要镇,吐蕃时相侵犯,故驻军守之。

4、南浦:南郊外⽔边地。

5、清江:指锦江。

6、万⾥桥:在成都城南。

蜀汉费?访问吴国,临⾏时曾对诸葛亮说:“万⾥之⾏,始于此桥。

”这两句写望。

7、迟暮:这时杜甫年五⼗。

8、供多病:交给多病之⾝了。

译⽂ 西⼭终年积雪,三城都有重兵驻防; 南郊外的万⾥桥,跨过泱泱的锦江。

海内连年战乱,⼏个兄弟⾳讯阻隔; 彼此天涯海⾓,只我⼀⼈好不凄? 惟将迟暮的年光,交与多病的⾝躯; ⾄今⽆点滴功德,报答贤明的`圣皇。

我独⾃地骑马郊游,常常极⽬望, 世事⼀天天萧条,真叫⼈不堪想象。

赏 这⾸诗虽是写郊游野望的感触,忧家忧国,伤⼰伤民的感情,迸溢于字⾥⾏间。

诗的⾸联写从⾼低两处望见的景⾊。

颔联是抒情,由野望想到兄弟的飘散和⾃我孤⾝浪迹天涯。

颈联继续抒写迟暮多病不能报效国家之感。

末联以出效极⽬,点明主题“野望”,以⼈事萧条总结中间两联。

全诗感情真挚,语⾔淳朴。

野望(杜甫)原文及赏析

野望(杜甫)原文及赏析

野望(杜甫)原文及赏析杜甫是我国唐代杰出的诗人之一,他的作品广为流传,其中《野望》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这首诗以深刻而独特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无奈和对理想时代的向往。

以下是《野望》的原文及赏析。

野望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青枫江上秋帆远,听取蛙声一片天。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野望》以自然景色为背景,勾勒出一幅荒凉寂寥的田园景色。

天空苍苍,草原茫茫,犹如无尽的广袤大地。

草低处,牛羊在风中摇曳,人们的生存状态被身边的景色所彰显。

诗中出现了“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描写,这是对社会动荡和人民遭受的苦难的暗示。

白骨暴露在荒野之中,唤起人们对历史悲剧和不幸命运的思考。

千里无鸡鸣的描写,以其独特的方式暗示着社会的腐败和人心的寒冷。

接下来,诗人通过描绘静谧的云影和流动的时光,对现实的变幻不居进行了深刻的揭示。

云影潭水,悠悠流淌,使人感慨时光的转瞬即逝。

物换星移,几度秋,再次强调了时间的无情。

宏大的天象与无常的时间交相辉映,进一步衬托了人世间的无奈和无常。

在第三节中,诗人以“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来表达对当时政治乱象的关切和对贵族境遇的痛惜。

一方面,帝子寄寓着天子、贵族的身份,通过“阁中帝子”来暗示朝廷的风云变幻。

另一方面,长江空自流象征着江山易主,历史的更迭给诗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最后一节以青枫江上秋帆远的描写拉开,在秋天的江上,帆船在遥远的地方缓缓航行。

随着蛙声的传来,人们立刻感到了整片天空的宽广和恢弘。

两岸猿声不断,宛如对诗人理想归宿的呼唤,轻舟已过万重山,诗人的心灵开始向着理想的彼岸驶去。

《野望》这首诗曲折而唯美的描写了时空流转和社会变迁之间的关系,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绝望和对理想的向往。

通过揭示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无奈,诗人试图呼唤理想社会和美好的人间。

在这首诗中,杜甫运用了丰富的大自然描写和隐喻手法,将自然景色与人生哲理相结合,使诗作在营造强烈的视觉和感受的同时,又寓意深远。

王绩《野望》译文 《野望》鉴赏及赏析【最新3篇】

王绩《野望》译文   《野望》鉴赏及赏析【最新3篇】

王绩《野望》译文《野望》鉴赏及赏析【最新3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总结报告、党团资料、读书笔记、读后感、作文大全、教案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planning plans, summary reports, party and youth organization materials, reading notes, post reading reflections, essay encyclopedias, lesson plan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王绩《野望》译文《野望》鉴赏及赏析【最新3篇】赏析的意思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

野望原文翻译及赏析

野望原文翻译及赏析

野望原文翻译及赏析野望原文翻译及赏析野望原文翻译及赏析1早春野望唐代:王勃江旷春潮白,山长晓岫青。

他乡临睨极,花柳映边亭。

译文及注释「译文」江面上空旷无比,春潮泛起白色波涛,一波高过一波。

山峰挺拔峭立,晨光中,山上处处一片青绿。

我独自一人在异地他乡极目远望,看见江边红花绿树掩映着亭子,好一派美好春光。

「注释」①旷:空阔。

②潮:定时涨落的波涛,早晨的叫潮,晚上的叫汐。

③岫(xiù):山峰。

晋陶渊明《归去来辞》有“云无心而出岫”之句。

④边亭:报警的烽火台,晋张景阳《杂诗十首》有“长镑鸣鞘中,烽火列边亭”。

创作背景此诗当作于王勃被斥出沛王府之后,高宗乾封年间(666~667年)客居巴蜀时。

此种遭遇,羁旅之中,最易引发感伤情绪,而在此诗中,却表现为明快。

赏析此诗描写了初春的山景水色,表现游子淡淡的思乡之情。

一句写水,初春气暖,冰融水流,河床空旷宽阔了,是横写。

二句写山,青山苍翠,一片碧绿,是纵写。

前两句诗描写“江旷”、“山长”之景,雄浑阔大,气象万千,为诗歌的展开提供了广阔的背景。

后两句诗突出“他乡”二字,在天长地阔的春光中,诗人独自一人在异地他乡面对,此情此景类似杜甫“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旅夜书怀》)。

三、四句进一步写远望,特意点出“他乡”,后边才有了驿道“长亭”以及柳和花。

春天往往是家人思念外出之人的时节,也是游子思乡的最甚时节,何况又在早晨。

诗写得含蓄美妙,情景交融。

此诗与杜甫的另外一首诗相似:“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绝句》)杜甫漂泊他乡,望着眼前迷人的春景,思乡之情越发强烈,不禁发出春将归去,而人无归期的感叹。

同样的感慨也出现在王勃的诗中,不同的是王勃比较含蓄,他只是客观地、不动声色地描写春潮、青岫、花树、边亭,但身在他乡的羁客面对此景时的慨叹,表现十分明显。

因此杜甫的感叹也是王勃诗中的潜台词。

[2] [4]这首小诗没有细致的动态描写,诗人只是纵目远望,以描写远景的方式描写春光。

王绩《野望》原文、译文及赏析

王绩《野望》原文、译文及赏析

王绩《野望》原文、译文及赏析野望我看到这些人又并不相识,心情郁闷于是长声歌唱《诗经》中“采薇采薇”的诗句。

?注释:1.东皋:山西省河津县的东皋村,诗人隐居的地方。

2.?薄暮,日将落之时。

3.?徙倚:指徘徊、彷徨。

7.《野望》写的是山野秋景,在闲逸的情调中,带几分彷徨和苦闷,是王绩的代表作。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皋是水边地。

东皋,指他家乡绛州龙门的一个地方。

他归隐后常游北山、东皋,自号“东皋子”。

“徙倚”是徘徊的意思。

“欲何依”,化用曹操《短歌行》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意思,表现了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

?下面四句写薄暮中所见景物:“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举目四望,到处是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

在这静谧的背景之上,牧人与猎马的特写,带着牧歌式的田园气氛,使整个画面活动了起来。

这?歌创作当中,律诗这种新的体裁就已酝酿着了。

到初唐的沈佺期、宋之问手里律诗遂定型化,成为一种重要的诗歌体裁。

而早于沈、宋六十余年的王绩,已经能写出《野望》这样成熟的律诗,说明他是一个勇于尝试新形式的人。

这首诗首尾两联抒情言事,中间两联写景,经过情——景——情这一反复,诗的意思更深化了一层。

这正符合律诗的一种基本章法。

赏析二:此诗写山野秋景,景中含情,朴素清新,流畅自然,力矫齐梁浮艳板滞之弊,是王缜的代表作之一。

?王绩:590(一说585)-?644,字无功,号东皋子,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

隋未举孝悌廉洁科,授秘书省正字,出为六合丞。

简傲嗜酒,屡被勘劾。

时天下已乱。

遂托病还乡。

其后浪迹中原、吴、越间。

唐初,曾待诏门下省、任大乐丞。

后弃官归田,躬耕东阜。

其诗多写田园山水,淳朴自然,无齐梁藻绩雕琢之习,对唐诗的健康发展有一定影响。

有《王无功集》五卷。

《全唐诗》存诗一卷。

?。

古诗赏析《野望》杜甫唐诗宋词

古诗赏析《野望》杜甫唐诗宋词

古诗赏析《野望》杜甫唐诗宋词西山:在成都西,主峰雪岭终年积雪。

三城:指松(今四川松潘县)、维(故城在今四川理县西)、保(故城在理县新保关西北)三州。

城,一作年,一作奇。

戍:防守。

三城为蜀边要镇,吐蕃时相侵犯,故驻军守之。

南浦:南郊外水边地。

清江:指锦江。

万里桥:在成都城南。

蜀汉费祎访问吴国,临行时曾对诸葛亮说:万里之行,始于此桥。

这两句写望。

风尘:指安史之乱导致的连年战火。

诸弟:杜甫四弟:颖、观、丰、占。

只杜占随他入蜀,其他三弟都散居各地。

迟暮:这时杜甫年五十。

供多病:交给多病之身了。

供,付托。

涓埃:滴水、微尘,指毫末之微。

日:一作自。

鉴赏诗以野望为题,是诗人跃马出郊时感伤时局、怀念诸弟的自我写照。

首两句写野望时所见西山和锦江。

西山主峰终年积雪,因此以白雪形容。

三城,在当时驻军严防吐蕃入侵,是蜀地要镇。

中间四句是野望时触发的有关国家和个人的感怀。

三四句由战乱推出怀念诸弟,自伤流落的情思。

海内外处处烽火,诸弟流散,此时一身遥客西蜀,如在天之一涯。

诗人怀念家国,不禁涕泪横流。

真情实感尽皆吐露不由人不感动。

五六句又由天涯一身引出残年多病,未贡微力,无补圣朝的内愧。

杜甫时年五十,因此说已入迟暮之年。

他叹息说:我只有将暮年付诸给多病之身,但未有丝毫贡献,报答圣朝,是很感惭愧的。

杜甫虽流落西蜀,而报效李唐王朝之心,却始终未改,足见他的爱国意识是很强烈的。

中间四句,由于连用对偶尔将诗人的家国之忧,身世之感,特别是报效李唐王朝之心,艺术地得到有效概括。

七八句最后点出野望的方式和深沉的忧虑。

人事,人世间的事。

由于当时西山三城列兵防戍,蜀地百姓赋役负担沉重,杜甫深为民不堪命而对世事产生日转萧条的隐忧。

这是结句用意所在。

诗人从草堂跨马,走出南郊,纵目四望。

南浦清江万里桥是近望之景。

西山白雪三城戍,是远望之景。

他由三城戍引出成乱的感叹,由万里桥兴起出蜀之意。

这是中间四句有关家国和个人忧念产生的原因。

杜甫跨马出郊,极目四望,原本为了排遣郁闷。

杜甫唐诗《野望》原文赏析

杜甫唐诗《野望》原文赏析

杜甫唐诗《野望》原文赏析杜甫唐诗《野望》原文赏析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古诗都不陌生吧,古诗是古代中国诗歌的泛称,在时间上指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中国的诗歌作品。

究竟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杜甫唐诗《野望》原文赏析,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野望》是隋末唐初诗人王绩的作品。

此诗描写了隐居之地的清幽秋景,在闲逸的情调中,带着几分彷徨,孤独和苦闷,是王绩的代表作,也是现存唐诗中最早的一首格律完整的五言律诗。

首联借“徙倚”的动作和“欲何依”的心理描写来抒情;颔联写树写山,一派安详宁静;颈联中用几个动词“驱”“返”“带”“归”进行动态式的描写,以动衬静;尾联借典抒情,情景交融。

全诗言辞自然流畅,风格朴素清新,摆脱了初唐轻靡华艳的诗风,在当时的诗坛上别具一格。

原文野望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注释1、西山:在成都西,主峰雪岭终年积雪。

2、三城:指松(今四川松潘县)、维(故城在今四川理县西)、保(故城在理县新保关西北)三州。

3、戍:防守。

三城为蜀边要镇,吐蕃时相侵犯,故驻军守之。

4、南浦:南郊外水边地。

5、清江:指锦江。

6、万里桥:在成都城南。

蜀汉费?访问吴国,临行时曾对诸葛亮说:“万里之行,始于此桥。

”这两句写望。

7、迟暮:这时杜甫年五十。

8、供多病:交给多病之身了。

译文西山终年积雪,三城都有重兵驻防;南郊外的万里桥,跨过泱泱的锦江。

海内连年战乱,几个兄弟音讯阻隔;彼此天涯海角,只我一人好不凄怆?惟将迟暮的年光,交与多病的身躯;至今无点滴功德,报答贤明的圣皇。

我独自地骑马郊游,常常极目眺望,世事一天天萧条,真叫人不堪想象。

赏析这首诗虽是写郊游野望的`感触,忧家忧国,伤己伤民的感情,迸溢于字里行间。

诗的首联写从高低两处望见的景色。

颔联是抒情,由野望想到兄弟的飘散和自我孤身浪迹天涯。

《野望》简要赏析

《野望》简要赏析

《野望》简要赏析一、原文:《野望》唐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二、翻译:黄昏时分我在东皋四望,徘徊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

每棵树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都披覆着落日的余光。

放牧的人驱赶着牛群回家,猎人骑着马带着猎物各自随家。

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只能咏一曲长歌来怀念古代采薇隐居的贤者。

三、注释:①东皋:山西省河津县的东皋村,诗人隐居的地方。

皋,水边地。

②徙倚:徘徊,彷徨。

③落晖:落日。

④相顾:相对。

顾,看。

⑤采薇:薇,是一种植物。

相传周武王灭商后,伯夷、叔齐不愿做周的臣子,在首阳山上采薇而食,最后饿死。

所以古时用“采薇”代指隐居生活。

四、赏析:这首诗写的是山野秋景。

在这样一个宁静的秋天黄昏,诗人在他隐居的地方登高遥望,徘徊不定,思潮起伏,感慨万端。

前四句写出了傍晚秋夜的静幽景色:远处无依无靠徘徊不定,近处高低起伏的山树染上了秋天的色彩;苍茫的山下夕阳已逐渐沉落,牧人驱赶着牛群归去,猎人带着猎物回家。

诗人在此背景下又远望空旷的原野,写下了最后两句:“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诗人看到这一切,怀念起古代采薇而食的隐士,感慨自己与他们一样孤独、寂寞。

最后两句情景交融,使全诗更富于秋天的浓烈气息。

《野望》是唐朝诗人王绩的一首经典诗歌,以其独特的主题、优美的艺术手法、深刻的诗意与内涵、精炼的语言表达和特殊的创作背景,历来备受人们喜爱和推崇。

以下是关于这首诗的简要赏析。

1. 主题思想:《野望》表达了诗人孤独抑郁、惆怅无依的情感,以及对于自然山水的热爱和向往。

诗中通过描绘野望的景象,抒发了诗人的苦闷与彷徨,同时表现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无奈。

2. 艺术手法:诗人运用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手法,将情感融入到对于自然景象的描绘之中。

通过深秋山野的萧瑟、孤寂之景,诗人将自身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此外,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对仗、象征等修辞手法,使诗歌在形式上更具美感,同时也深化了诗歌的内涵。

王绩《野望》原文与赏析

王绩《野望》原文与赏析

王绩的《野望》赏析
《野望》赏析
[唐]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王绩(约589—644),字无功,号东皋子,绛州龙门县人。

一生颇具传奇色彩,历经隋唐两个朝代,三仕三隐,游离于官场与乡野之间。

此诗写山野秋景,景中含情,朴素清新,流畅自然,因其质而不俚,力矫齐梁浮艳板滞之弊,“格调最清”,是王绩的代表作之一。

首联叙事兼抒情,总摄以下六句。

首句给中间两联的“望”中景投人薄薄的暮色;次句遥呼尾句;使全诗笼罩着淡淡的哀愁。

颌联写薄暮中的秋野静景,互文见义,山山、树树,一片秋色,一抹落晖。

萧条、静谧,触发诗人彷徨无依之感。

颈联写秋野动景,于山山、树树,秋色、落晖的背景上展现“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的画面。

这画面,在秋季薄暮时的山野闲具有典型性。

既然是“返”与“归”,其由远而近的动态,也依稀可见。

这些牧人、猎人,如果是老相识,可以与他们“言笑无厌时”,该多好!然而井非如此,“相顾无相识”,只能长歌以抒苦闷。

王绩追慕陶潜,但他并不像陶潜那样能够从田园生活中得到慰籍,故其田园诗时露彷徨、怅惘之情。

《野望》是王绩的名篇,为历代所推崇。

此诗一洗南朝雕饰华靡之习,发展了南齐永明以来逐渐律化的新形式,率真朴实、旷怀高远,作为一首比较成熟的
五律,对近体诗的形式颇有影响。

杜甫野望原文译文古诗赏析

杜甫野望原文译文古诗赏析

杜甫野望原文|译文|古诗赏析杜甫是位忧国忧民的爱国诗人,所以他的诗句多透露出一股浓浓的爱国情怀。

杜甫的诗多读后才有感觉,小伙伴们,要想知道更多关于杜甫诗作野望的介绍资料,可以来看看小编整理的野望原文译文及赏析资料介绍。

《野望》原文唐代:杜甫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译文及注释译文西山终年积雪,三城都有重兵驻防;南郊外的万里桥,跨过泱泱的锦江。

海内连年战乱,几个兄弟音讯阻隔;彼此天涯海角,只我一人好不凄怆?惟将迟暮的年光,交与多病的身躯;至今无点滴功德,报答贤明的圣皇。

我独自地骑马郊游,常常极目远望,世事一天天萧条,真叫人不堪想象。

注释⑴西山:在成都西,主峰雪岭终年积雪。

三城:指松(今四川松潘县)、维(故城在今四川理县西)、保(故城在理县新保关西北)三州。

城,一作“年”,一作“奇”。

戍:防守。

三城为蜀边要镇,吐蕃时相侵犯,故驻军守之。

⑵南浦:南郊外水边地。

清江:指锦江。

万里桥:在成都城南。

蜀汉费祎访问吴国,临行时曾对诸葛亮说:“万里之行,始于此桥。

”这两句写望。

⑶风尘:指安史之乱导致的连年战火。

诸弟:杜甫四弟:颖、观、丰、占。

只杜占随他入蜀,其他三弟都散居各地。

⑷迟暮:这时杜甫年五十。

供多病:交给多病之身了。

供,付托。

⑸涓埃:滴水、微尘,指毫末之微。

⑹日:一作“自”。

古诗赏析诗以“野望”为题,是诗人跃马出郊时感伤时局、怀念诸弟的自我写照。

首两句写野望时所见西山和锦江。

西山主峰终年积雪,因此以“白雪”形容。

三城,在当时驻军严防吐蕃入侵,是蜀地要镇。

中间四句是野望时触发的有关国家和个人的感怀。

三四句由战乱推出怀念诸弟,自伤流落的情思。

海内外处处烽火,诸弟流散,此时“一身遥”客西蜀,如在天之一涯。

诗人怀念家国,不禁“涕泪”横流。

真情实感尽皆吐露不由人不感动。

五六句又由“ 天涯”“一身”引出残年“多病”,“未”贡微力,无补“圣朝”的内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品味名句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举目四望,到处是一片秋色,在 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在这静 谧的背景之上,牧人与猎马的特写, 带着牧歌式的田园气氛,使整个画面 活动了起来。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家 秋晚图,光与色,远景与近景,静态 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
2017/12/14
醉后 阮籍醒时少,陶潜醉日多。 百年何足度,乘兴且长歌。 山夜调琴 促轸乘明月,抽弦对白云。 从来山水韵,不使俗人闻。 春桂问答二首 问春桂,桃李正芬华。年光随处满,何事独无花。 春桂答,春华讵能久。风霜摇落时,独秀君知不。
王绩其他作品
五斗先生传 • 有五斗先生者,以酒德游於人间。有以酒请者, 无贵贱皆往,往必醉,醉则不择地斯寝矣。醒则 复起 饮也。常一饮五斗,因以为号焉。先生绝思 虑,寡言语,不知天下之有仁义厚薄也。忽焉而 去,倏然而来。其动也天,其静也地。故万物不 能萦心焉。尝言曰:「天下大抵可见矣。生何足 养?而嵇康著论;途何为穷?所如。
谈谈“望”字在诗中的作用。
• “望”字总领全诗,以下写“望”中所见, 颔联与颈联都照应“望”字,描绘的全是 诗人的所见之景。
2017/12/14
诗歌尾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 运用典故,诗人运用伯夷,叔齐归隐采薇 的典故,意在表明自己的归隐生活,再次 表达了不被朝廷赏识的抑郁。
2017/12/14
大家试一试 ? • 1.《野望》中写出自然景色的句子是: •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 2. 《野望》中抒发作者孤独抑郁之情的诗 句 是: •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 3. 王绩在《野望》一诗中写放牧和打猎的 人各自随愿而归的诗句是: • 牧人驱犊返 ,猎马带禽归 。
2017/12/14

王 绩
2017/12/14

野望

王绩
首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 颔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 颈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 尾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2017/12/14
王绩(约590~644),字无功,号东皋子,唐代医生, 唐初诗人。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隋末举孝廉, 除秘书正字。不乐在朝,辞疾,复授扬州六合丞。 时天下大乱,弃官还故乡。唐武德中,诏以前朝官 待诏门下省。贞观初,以疾罢归河渚间,躬耕东皋, 自号“东皋子”。性简傲,嗜酒,能饮五斗,自作 《五斗先生传》 ,撰 《酒经》 、《酒谱》 。其诗 近而不浅,质而不俗,真率疏放,有旷怀高致,直 追魏晋高风。律体滥觞于六朝,而成型于隋唐之际, 无功实为先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