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特殊被动句理想化认知模式
古代汉语被动句有哪些表示法?举例说明。
古代汉语被动句有哪些表示法?举例说明。
【摘要】古代汉语被动句的特点是在动作的承受者放在句子的主语位置,动作的执行者放在谓语位置。
古代汉语被动句的基本结构是主语+被+动作+的+结果。
表示被动的方法包括使用“受”、“为”、“披”等词语,以及使用被动词“受、受披、为、被”等。
举例说明古代汉语被动句的表示法可以通过“受、为、被”等词语来展示。
古代汉语被动句的特殊表示法包括用“当”、“及”等词语表示被动。
古代汉语被动句的典型案例有“吾被之也”、“穷我之人”等。
古代汉语被动句的应用范围广泛,现代汉语仍然保留了一定的被动句表达方式,如“被”字结构。
在现代传承中,古代汉语被动句的表达方式仍有影响,但已逐渐演变为更简洁明了的方式。
【关键词】古代汉语被动句、特点、基本结构、表示法、举例、特殊表示法、典型案例、应用范围、现代传承1. 引言1.1 古代汉语被动句的特点古代汉语被动句的动作主体常常是不明确的,即谁是动作的执行者往往不清楚。
这种不明确性使得被动句适用于描述一些无需强调执行者身份的情况。
古代汉语被动句的重点通常放在动作的承受者身上,强调动作对承受者的影响或作用。
这种关注承受者的特点也是被动句的一大特点。
古代汉语被动句的语法结构相对复杂,需要通过不同的表示法来表达被动动作。
这种复杂的结构使得古代汉语被动句在表达方式上更加灵活多样。
古代汉语被动句在语法结构上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动作主体不明确、重点在承受者身上以及复杂的表示法等方面。
这些特点使得古代汉语被动句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和独特的表现形式。
2. 正文2.1 古代汉语被动句的基本结构古代汉语被动句的基本结构主要包括主语、动词、被动结构和宾语。
在古代汉语中,被动句的标志通常是“为”、“受”等字,而被动结构的位置一般在动词后面。
被动句的基本结构可以通过以下例句来说明:1. 他被打了。
在这个句子中,“他”是主语,“被”是表示被动关系的标志,“打”是动词,“了”是动作发生的标志。
汉语被动句式探讨(一)
汉语被动句式探讨(一)一.被动句的种类及特点主语为受事,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叫做被动句。
(一)意义上的被动句(受事主语句),主语是确指的某事某人。
房间刚刚打扫过。
他的自行车丢了。
垃圾不要随手乱扔。
护照丢了要及时补办。
思考异同:信写好了。
信被小丽拿走了。
钱包我放在桌子上了。
钱包被那个人给偷了。
(二)使用介词的被动句1.常用“被”、“叫”、“让”引进施动者。
一壶茶都被他喝光了。
我同学前天叫人给打了。
那道难题让他无意中解决了。
小偷很快被警察抓走了。
2.被动句的结构和特点主语(受事)+ 被(叫、让)+ (施事)+ 动词+ 其他成分那本词典还没有被她借走。
他昨天叫老师狠狠批评了一顿。
地毯叫谁踩脏了。
冰箱里的东西全被吃光了。
那女婴刚出生就被父母无情地抛弃了。
(三)被动句的特点(1)主语是确指的或已知的。
(2)被动句中没有其他状语时,谓语动词一般不能只是一个简单的动词,需要带其它成分,如补语、宾语或者助词“过”、“了”。
(3)动作的施事不必说出或不能说出,可以用泛指的“人”或者“谁”代替;也可以把施事主语省略。
(4)跟“把”字句一样,被动句式动词也具有处置意味,范围比“把”字句的动词范围稍大些,例如“知道”、“听见”等表示感觉的词也行;但表示身体部位动作的词不用于被动句式,(* 手被她举了起来。
)手是她的一部分,等于没有受事主语。
(5)被动句中的状语,有几个不同的位置:当状语的语义指向“被(叫、让)+(施事)+ 动词”整个结构时,必须放在“被”的前面;这类状语有否定词、助动词、表示时间的名词以及时间副词、语气副词等,“还没有”、“刚出生就”;当状语的语义指向受事时,状语放在“被”前还是谓语动词前都可以,“全”当状语的语义指向“被”后面的施事时,状语必须放在谓语动词、施事的后面,“无情地”、“狠狠”。
(四)被动句中动词的特点(1)不是所有动词都能用于被动句,只有三类动词强制性地使用:所表示的动作可以使受事受到损害的,比如打、骂、罚、害、骗、批评、批判、处分、逮捕,等。
现代汉语“被”字句研究
可 支 配性 的动 词 才 可
受 到 不 幸之 事 时 才可 以使 用被字句 性的界定 性
。
关 于被字句 被
,
“
”
字词
本 文 从动 词 的配 价角度研 究被 字句 中 动
,
大 多数语 言 学家 认 为被字句 中 的
”
”
有两 种 词
,
使 得我 们 对被字句 中动 词
,
当
“
被
处于
;
“
N P+
”
被
N P+
那 个 孩子 被 冻 得 直 哆哩
将
“
01
( 2 ) 我 们 都被他 的笑话逗笑 了 (3 )
。
张华 被大家 笑得 莫 名 其妙
,
。
首先我 们 要 先 区 分两 个 相 近 概 念
,
即
“
’
被动 句
,
”
和
“
被
。
二 价 动 词 是 指能带 有 两 个 动元 的动 词
,
在现 代 汉 语 中较
,
字句
”
。
刑 福 义将 被字句 定 义为 是 以 被 字 为 标记 的 字 眼
,
本 文讨论 的动 词 类 别 是 以 将其
。
语言学 家都 在 此 领 域取得 了 一 定 的 研 究成果 前人研究 的 成果之 上
本文在 总结
动 词 构 成基 干 动核结 构 时所联系 的动元 的数 量 为 基础 在 语义 平面分 为 三 大类
即 一 价动 词
,
、
着重对进入到 被字 句 中 的动词进行分
,
、
。
在现 代 汉 语 中
古代汉语中的被动句
• 下施之万民,万民被其利,终身无已。(墨子·尚贤 中)
• 秦王复击轲,轲被八创。(战国策·燕策)创,创伤 。
• 晋献惑于骊姬兮,申生孝而被殃。(楚辞)
• 处非道之位,被众口之谮。(韩非子)
• 行直而被刑,则修身者不劝。(淮南子)
• 泗水以北,宜五谷桑麻六畜,地小人众,数被水旱 之害,民好畜藏,故秦、夏、梁、鲁好农而重民。 (史记·货殖列传)
• b. 夫制于燕者,苏子也。(《战国策·燕策 一》)苏子,苏秦。
贰、“见”字式
• 随之见伐,不量力也。量力而动,其过鲜矣。 (《左传·僖公二十年》)随,随国,姬姓侯 爵,故城在今湖北随县南。不量力,自不量力 。过,过错。
• 子曰:“年四十而见恶焉,其终也已。”(论语 ·阳货)
•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楚辞·渔父)
意念被动句是用主动形式表示被动意意念被动句是用主动形式表示被动意义主动和被动的区分主要靠语境以及词义主动和被动的区分主要靠语境以及词语之间的语义选择限制关系这种句子实语之间的语义选择限制关系这种句子实际上就是受事主语句从甲骨文到现代汉际上就是受事主语句从甲骨文到现代汉语一直都在使用语一直都在使用
古代汉语中的被动句
(《古代汉语教程》第190-191页) 注:本讲所说的被动句不限于先秦 西汉,也涉及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 的汉语。
零、意念被动句
• “意念被动句”是用主动形式表示被动意 义,主动和被动的区分主要靠语境以及词 语之间的语义选择限制关系,这种句子实 际上就是受事主语句,从甲骨文到现代汉 语,一直都在使用。
• 李牧诛,司马尚免。(《史记·赵世家》) 李牧、司马尚,赵幽穆王时的大将,此指 李牧被赵幽穆王诛杀,司马尚被赵幽穆王 免职。
古代汉语中被动句的主要类型
古代汉语中被动句的主要类型
古代汉语中的被动句是指句子中的动作或状态是由句子的宾语承受的,而不是由主语执行的句子。
被动句在古代汉语中是非常常见的,下面列举了一些主要类型。
1. 被动语态:被动语态是最常见的被动句类型。
在被动语态中,动作的承受者成为主语,而动作的执行者则成为宾语。
例如:“这本书被我借走了。
”
2. 使役被动句:使役被动句是指主语通过某种手段使宾语承受动作。
例如:“他被老师罚站了。
”
3. 客观被动句:客观被动句是指动作的承受者是不可控的,即无法由人为控制。
例如:“这个城市被地震摧毁了。
”
4. 间接被动句:间接被动句是指动作的承受者不是直接的宾语,而是通过介词与宾语相连。
例如:“这个问题被他们讨论了。
”
5. 被动使役句:被动使役句是指主语被迫承受某种动作。
例如:“他被逼着签了字。
”
6. 被动补语句:被动补语句是指主语的状态或性质是由宾语所决定的。
例如:“他被认为是一个好学生。
”
7. 被动副词句:被动副词句是指句子中的副词表示动作的承受者。
例如:“这个问题被大家都关注。
”
8. 被动介词句:被动介词句是指介词后面的宾语承受动作。
例如:“他被老板炒了鱿鱼。
”
9. 被动动名词句:被动动名词句是指动名词作为宾语承受动作。
例如:“他被打了一顿。
”。
文言文阅读中被动句句式
文言文阅读中被动句式文言特殊句式一般分四类: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其中较难理解的是倒装句。
一、被动句被动句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
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有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也叫意念被动句。
一古代汉语中有标志的被动句式主要有四种⑴用"于"表示被动关系。
用介词"于"引出行为的主动者,"于"放到动词后,它的形式是:"动词+于+主动者"。
例如:王建禽于秦。
(禽,通"擒") 句中的"于"用在动词"禽"的后边,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秦",表示被动。
"于"可译为"被"。
这种被动句有两个条件:一是主语是被动者,二是句子里有表示被动的词"于"。
⑵用"见"来表示被动关系。
在动词前用"见"或又在动词后加"于"引进主动者。
它的形式是:"见+动词"或者"见+动词+于+主动者"。
例如: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②臣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⑶用"为"表示被动关系。
"为"放在动词前边引出行为的主动者,它的形式是:"为+主动者+动词"或者"为+主动者+所+动词"。
例如:①若背其言,臣死,妻子为戮,无益于君。
(如果背弃了他所说的话,我死了,妻子儿女也将被杀,对君王您也没有好处)②茅屋为秋风所破(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③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司马迁《陈涉世家》)④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
现代汉语被动句研究综述
Company
Logo
2、冯胜利(1997):“管约”理论分析现代汉语被动句
●现代汉语被动句中的“被”是一个动词性成分 ●“管约”理论(GB-Theory)对被动句的分析是:
(1)使动词失去了指派格位的能力。
格位:不是传统语言学的“格”。传统的“格”指名词“形态上的格”。如第一人 称代词“我”有I(主格)、my(领属格)、me(宾格)等形态格。而“格位”是 一种“抽象格”,可理解为用以鉴定句中名词句法功能的一种形式。 (2)“格滤法”迫使宾格非移到主格位置上不能得到格位。 格滤法:在任何句子中,凡是具有语音形式的名词短语都必须附有格位,这个格位 必须由其他成分指派,且这个成分是句法上直接支配名词的中心语,并与名词短语 邻接。
③工具性宾语:赵姨娘被贾母照脸啐了一口唾沫。
④处所宾语:小红被外祖母一把搂入怀中。 ⑤复指性宾语:黛玉步步留心,时时在意,唯恐被人耻笑了她去。 ⑥受事性宾语:谁知竟被老爷看中了你。 ⑦双宾语:好心帮你,却被你说了我一大堆不是。 ⑧结果宾语:不知怎的被人放了一把邪火。
18
Company
Logo
(4)V+补语:
23
Company
Logo
2、冯胜利(1997):“管约”理论分析现代汉语被动句
因此, “Oi …ei”必须以主句主语位置上的NP1为先行词。 张三i被s[Oi s[土匪杀了 ei]] 这样,[ei]就自然而然通过“Oi”为“张三”所系,形成一个三项“同指链”: “张三i …Oi …ei”。其中, Oi和ei 都得到了相应的语意值,避免了“真空运符” 而被删除的危险。
Company
Logo
A段一般是有定的。受事主语一般总是具体的、有限的。
东西被顾客打破了。“东西”是具体的,不是任何“东西”
汉语被动句式探讨(一)
他的论文被批评得一文不值
他的论文受到了严厉的批评
(他的论文受到批评得一文不值
)
有些动词在"被"字句中必须有补语,而遭受类句子中必须单独出现
他被冻得直打哆嗦
小时候经常挨饿受冻
二.改正下列错句
他的秘密被大家所知道了
他是被北京大学派来的专家
三.被动句的教学建议
第一,分开教学,在初级阶段教授典型的由"被"构成的被动句,中级阶段再学习"叫、让"被动句
这样可以降低学习难度,减少干扰
第二,目前的对外汉语教学中,意义被动句在前,"被"字句稍后一些,而意义被动句没有明显的语法标志,难度更大,学生在这里失误很多,该用意义被动句时,学生往往误用"被"字,还有回避使用的倾向,而将"被"字句无限度泛化;同时日常交际中相对于主动句来说,意义被动句使用频率不是很高,常常可以用主动句代替,所以专家建议"被"字句最好放在初级阶段教授,意义被动句放在中级阶段较好
精神感知、接受类动词,如:感动、吸引、迷惑、了解、理解、承认、认识、熟悉、接受、采纳、关注
控制类动词,如:掌握、控制、垄断
受事主语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
大家被他的精神所感动,也纷纷慷慨解囊,资助灾区人民
他被那人的花言巧语所欺骗,加入了传销组织
小猫被房间里花花绿绿的东西所吸引,长时间不愿离开
他被大家喜欢
展览会上,他的作品被展览在大厅中间
信被我写好了
运动会上星期被举行了
作业被老师改完了
这次活动是被学校组织的
这种教学法是被法国的一个皇帝发明的
八种特殊句式
八种特殊句式
1. 被动句:如“书被他拿走了”,表达动作的承受者受到动作的影响。
2. 把字句:如“我把书给了他”,用“把”字引导动作的施加对象。
3. 被字句:如“他被大家选为了班长”,表达被动含义。
4. 双重否定句:如“这件事不是没有可能”,两个否定词连用表示肯定的意思。
5. 疑问句:包括是非问句(如“你喜欢吃苹果吗?”)、特指问句(如“你去哪儿了?”)、选择问句(如“你要喝茶还是咖啡?”)等。
6. 设问句:自问自答,用于引起注意或强化语气,如“这是什么?这就是勇气。
”
7. 倒装句:如“满城尽带黄金甲”,将谓语或其他成分提前,改变正常语序。
8. 条件句:如“如果明天下雨,我就待在家里”,表达一种假设条件及在这种条件下可能发生的事情。
古代汉语语法被动句式
一没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二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于字句2为字句3见字句6被字句意念被动句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都有不过古代汉语更为常见
被动句式
被动句: 定义:被动句是和主动句相对而言的,两 者都是就主语和谓语动词的关系说的。主 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的发 出者,是施事;被动句的主语是动作行为 的受事者,是受事。
6.2由动词到介词的变化
1.王力: 被子(寝衣) 受、遭受 被 动虚词 2.蒋绍愚: “被”后面出现动补结构,如“被围于赵”, “被”字后面的一定是动词,“被”的性质 发生变化。被+动词,由动+动的关系 助动词(表示被动)+动词的关系。
6.3被字句中古以后的发展
六朝在“为……所……”式的影响下,产生 “被……所……”式被动式,“被”后引进 主动者。隋唐以后增多: (1)经为弘觉法师弟子,为僧采菜,被野 猪所伤。(高僧传•卷七•昙谛) (2)我被烦恼箭所射。(《佛本行集经》 卷二十四) (3)某弟今被贼所杀,夜来梦属之言,必 应时也。(《敦煌变文集》卷八)
5 “见……于”式
最早见于西周金文: 乃沈子妹克蔑,见厌于公。(沈子簋) 但是《尚书》、《诗经》、《左传》里都 没有,是个孤证,不能算作该语法格式产 生的时代。 战国后期才开始多起来: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 秋水) 先绝齐而后责地,则必见欺于张仪。(史 记· 楚世家)
6“被”字句
古代汉语的被动句类型
(一)没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 (二)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 1 “于”字句 2“为”字句 3“见”字句 4“为……所”句 5“见……于”句 6“被”字句
现代汉语中的被动句
资料范本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现代汉语中的被动句地点: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现代汉语中的被动句在动作动词作谓语中心的句子中,施事做主语的是 HYPERLINK"/view/314137.htm" \t "_blank" 主动句,如:小张吃完了饭。
小李把饭吃完了。
小陈吃过了。
受事做主语的句子表示被动意义,是被动句,如:饭被小张吃完了。
饭小李吃完了。
饭吃完了。
汉语的被动句按有无被动形式标志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无标志的被动句,或叫意义被动句、概念被动句,如:“饭小李吃完了。
”“饭吃完了。
”另一类是有标志的被动句,“被”字句就是有标志的被动句中的典型。
“被”字句是指在谓语动词前面,用介词“被(给、叫、让)”引出施事或单用“被”的被动句。
它是受事主语句的一种。
例如:教室被我们打扫干净了。
“被”字句有如下类型:(1)由“被”引进施事,格式是:受事+被十施事+动词性词语。
如:教室被我们打扫干净了。
许云峰被特务盯上了。
(2)“被”后边施事没有出现,格式是:受事+被+动词性词语。
由于“被”后边没有宾语,此处的“被”字是助词。
如:大楼被炸倒了。
课被推迟了。
车子被骑走了。
(3)“被……所”固定格式:受事+被+施事+所+动词性词语。
这种格式一般只在书面语中使用,是从“为……所”演变而来的,也可以使用“为……所”式或“由……所”式和“受……所”式。
后面的动词多为双音节。
如:我们不能被表面现象所迷惑。
同学们深深地被老人的话所感动,决心好好学习。
她为生活所迫,背井离乡三十年。
新的软件系统为广大用户所关注。
文学家在阶级社会必受自己的本阶级的阶级意识所支配。
汉语被动句
汉语被动句嗨,朋友!今天咱们来聊聊汉语里一个特别有趣的东西——被动句。
你可别小瞧它,这被动句啊,就像语言里的一个小魔法师,在很多时候能给我们的表达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呢。
我给你举个例子啊。
比如说“窗户被弟弟打破了”,这就是一个典型的被动句。
你看,如果我们不用被动句,说成“弟弟打破了窗户”,这也是个完整的句子,但是感觉就不太一样。
用了被动句呢,重点就好像放在了“窗户”上,强调这个窗户遭遇了被打破的情况。
这就好比在一个舞台上,原本弟弟是主角在主动打破窗户这个动作里,可变成被动句后,窗户就成了舞台中央被关注的焦点,在那可怜兮兮地诉说着“我被打破了呀”。
我有个同学叫小李,他就给我讲过这么一件事儿。
他在公司的时候,有个项目出了问题。
本来是他的同事小王在负责这个项目的某个关键部分,结果因为小王的一个失误,项目进度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这时候呢,老板在会议上说“这个项目的关键部分被搞砸了”。
你看,老板没有直接说“小王搞砸了项目的关键部分”。
这里用被动句啊,就有一种比较委婉的感觉。
要是直接点名道姓说小王搞砸的,那小王得多难堪啊。
这就像是给了小王一个遮羞布,虽然大家都知道是他的问题,但这么说就没有那么赤裸裸地指责,整个氛围也不至于那么紧张。
再说说文学作品里的被动句吧。
那些大作家可都是用被动句的高手呢。
就像鲁迅在里写的“她被人们弃在尘芥堆中的,看得厌倦了的陈旧的玩物”。
这一个被动句,把祥林嫂那种悲惨的命运刻画得入木三分。
祥林嫂就像一个被世界抛弃的东西,只能无奈地接受被人嫌弃、被人当作玩物的命运。
如果写成“人们把她弃在尘芥堆中,把她看作厌倦了的陈旧的玩物”,虽然表达的意思差不多,但就是没有那种深深的无奈和悲哀的感觉。
这被动句啊,就像是一把手术刀,精准地剖析出人物的境遇,让读者更能感同身受。
你可能会想,那我们什么时候该用被动句呢?其实啊,当我们想要强调动作的承受者的时候,被动句就可以闪亮登场啦。
比如说“这座古老的建筑被保护起来了”,这里我们重点想让大家知道的是这座古老建筑的情况,而不是谁去保护它。
探析古汉语中意念被动句
探析古汉语中意念被动句探析古汉语中意念被动句内容简介:探析古汉语中意念被动句所谓特殊句式是相对于现代汉语而言的,在古代实际上是一种正常的句式,这些句式随着语言的发展而逐步发生了改变,在现代汉语中就变成了特殊句式。
这些特殊句式在文言文中包括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和固论文格式论文范文毕业论文探析古汉语中意念被动句所谓特殊句式是相对于现代汉语而言的,在古代实际上是一种正常的句式,这些句式随着语言的发展而逐步发生了改变,在现代汉语中就变成了特殊句式。
这些特殊句式在文言文中包括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和固定格式等,就文言文中的被动句的某一方面做一个简略的分析。
文言文中,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
被动句根据有无形式标志,可分为有标志的被动句即被动式和无标志的被动句即意念上的被动句两种,单从意念上的被动句进行探究。
一般认为,被动句包括无形式标志的被动句,即意念上的被动句和形式标志的被动句两类。
王力先生在《汉语史稿》里将意念上的被动句撇开,认为只有具有结构特点的被动句才能称之为被动句式,也就是他所说的为字句和见字句。
郭锡良先生也将无词语标志的被动句排斥在真正的被动句之外。
如果单从被动标记上来说,也许是无可厚非的,但从汉语发展的历史角度来看,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是无形式标志的被动句发展的必然结果,是语言表达严密化的要求,也是词义引申和词汇语法化的结果之一。
因此,对于无形式标志的被动句我们不能忽略不计。
意念上的被动句是指主语的被动性质只能从句子的意思去理解,没有专门用来表示被动的词语,也没有形成真正表示被动的句式,它与主动句在形式上是相同的。
例如:1、洎牧以谗诛5、修之者荣,离之者辱,孰师它?7、如是则天地官而万物役矣。
以上几个句子也都属于我们所说的意念上的被动句。
这些句子的特点是全句没有任何可以表示被动的标志,仅从意义上来判断其所包含的被动意义。
这些意念上的被动句的结构形式多为主语+动词。
现代汉语被动句研究综述
Company
Logo
2、冯胜利(1997):“管约”理论分析现代汉语被动句
1、被+VP:以[被-V]定其管辖范围 NP1 被 VP ____ 张三 被 杀了____ (直接短被动句)
2、被+子句:“被”后的分句独立为一个管辖范围 ① s[NP1 被[VP NP3] 张三被杀了父亲。间接短被动句 ②s[NP1 被[NP2 VP NP3] 张三被土匪杀了父亲。间接长被动句
16
Company
Logo
(四)分段研究 C段
(1)光杆动词V:不带附加成分的动词
土地被分,亲人被斗,这种人没有督战队也和你拼命。 双桥镇里固然太平,可是被包围!
(2)V+着/了/过:
他被批评了。 这一切都被蒸汽笼罩着。 你有没有被蛇咬过?
17
Company
L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go
(3)V+宾语:
①领属性宾语:他一下子就被老师挑出了弊病。 ②全体中的一部分:众贼不防,就被斩戮了几员首贼。
6
二、现代汉语被动句的构成
(一)“被”的性质
Company
Logo
1、介词说:赵元任《中国话的文法》、朱德熙《语法讲义》、胡裕树等《现代汉 语》、黄廖本《现代汉语》。这是目前最通行的一种看法。 2、介词与助动词说: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根据“被”的不同用法将其分别归入 介词和助动词中:①用在实体词前是“介词”;②用在动词前是“被动性的助动词”。 3、助动词说:王力《中国现代语法》把“被”归入助动词,认为动词表示行为,而 “被”帮助表示行为的性质。 4、次动词或副动词说:出自《现代汉语语法讲话》与《语法修辞讲话》。次动词/副
动词说
历史上是动词
后可接动词短语
被动句认知解读一二
说“衣服被穿了;布告被贴了;那本书被他写了;那首歌被他唱了;纸条被 屋顶上的猫看见了;这个恶霸被百姓们恨了”等等。但可以说“衣服被脱 了;衣服被穿破了;布告被揭了;布告被贴倒了;那本书被他写得不像书; 那首歌被他唱得出神入化;纸条被老师看见了;这个恶霸被百姓们恨得咬 牙切齿”等等(杨国文,2002)。
(14)酒被喝光了。 该句表达的致使性事件是[某人喝酒]致使[酒光了],其中[某人喝 酒]本身就是一个致使性事件。但这里表达为被动结构的,不是被包含的 致使性事件,如“酒被喝了”,而是整个致使事件,所以形成的被动结构中 的主语具有 犘犃犜犐犈犖犜(受事)的语义功能,即在质和量上发生了变化。 再看整体部分分割的例子。 (15)犅犃..他他被被打打伤得了鼻手青。脸肿。 这种句式表达的致使性事件是[有人打他]致使[他鼻青脸肿]或者 [手受了伤],其中包含的[有人打他],本身就是一个致使性事件。但这里 被表达为被动结构的不是所包含的致使性事件,如“他被打了”,而是整个 致使性事件。 上述分析显示,汉语的“被”字在被动结构中是一个独立的被动标记, 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英语 犫犲 +(狏)犲狀 的相同作用。然而,由于它不能 带表时态的助词(可以称作不完全动词或半动词),导致了上述这些汉语 特有的句式(犎犪狊犺犻犿狅狋狅,1988;犎犲狉,1990)。 在英语中,被动句主语所表达的实体,只要受到某一行为的影响即可 合法化。而在汉语中,原意“遭受”的“被”字,在语法化过程中却多少留下 了原意的蛛丝马迹。结果,被动句主语表达的实体,有时必须在外力的作 用下发生异常的状态、位置或情绪的变化,才能合理化。例如,英语被动 句 犜犺犲犺狅狌狊犲狑犪狊犫狌犻犾狋能够成立,而我们一般不说“房子被盖好了”,但 是可以说“房子被盖歪了”,因为后一句中的主语所表达的实体发生了意 想不到的状态变化,即不应该盖歪的房子却盖歪了。同样,我们一般也不
古代汉语:18 被动句
2. 謂語是及物動詞,主語從表面上看也可以 認為是這個及物動詞所表示動作的發出者, 但是謂語動詞後面沒有賓語,也補不出賓 語,在這種情況下,是語義上表示被動的 句子。
▪ 文王拘而演《周易》,屈原放逐,乃賦 《離騷》。(《報任安書》)
3. 在主動賓完備的句子裡,如果賓語所表達 的事物屬於主語所表達事物自身的一部分, 動詞所表示的動作又是對主語不利的,句 子一般也是表示被動意義的。
▪ 若信者,亦已為禽矣。(《史記·淮陰侯 列傳》)
為+施事者+所+動詞
▪ 楚遂削弱,為秦所輕。(《戰國策·秦策》) ▪ 先即制人,後即為人所制。(《史記·項羽
本紀》) ▪ 羸兵為人馬所蹈藉。 (《資治通鑒·赤壁之
戰》) ▪ 若屬皆且為所虜。 (《史記·項羽本紀》) ▪ 官軍加討,屢為所敗。(《舊唐書·黃巢
▪ 世之有饑穰,天之行也,禹湯被之矣。 (賈誼《論積貯疏》)
▪ 操吳戈兮被犀甲。(《楚辭·九歌·國殤》) ▪ 今兄弟被侵,必攻者,廉也。(《韓非
子·五蠹》) ▪ 亮子被蘇峻害。(《世說新語·方正》)
練習之二
▪ 必能使行陣和睦,優劣得所。(諸葛亮 《出師表》)
▪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 (《荀子·勸學》)
▪ 卻克傷於矢,流血及屨。(《左傳·成公 二年》)
▪ 兵破于陳涉,地奪于劉氏者,何也? (《漢書·賈山傳》)
“于(於)”字句經常用在主動與被 動對比的複句裡
▪ 通者常制人,窮者常制於人。 (《荀 子·榮辱》)
▪ 先發制人,後發制於人。(《漢書·項籍 傳》)
▪ 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孟子·許 行》)
▪ 鹿禽。
▪ 彼竊鉤者誅,竊國者為諸侯。(《莊子·胠 篋》)
浅析古代汉语里的被动句
浅析古代汉语里的被动句【摘要】:被动句是古代汉语语法中的一种特殊句式。
依据有无形式标记,古代汉语里的被动句可分为形式被动句和意念被动句两大类,而形式被动句又分为若干小类。
文章通过对古代汉语被动句概念的界定,类型的探析,可以深化我们对古代汉语被动句的认识,进一步提高我们识别古代汉语被动句的能力。
【关键词】:被动句;概念;形式被动句;意念被动句我这个题目为”浅析古代汉语里的被动句”。
但由于自身学习能力有限,再加之查找的资料不充分,所以在这个题目下我只从两大方面谈谈自己对古代汉语被动句的认识。
一、被动句概念的界定被动句是一种表述主语遭受情况的句子,句中主语全为动作的承受者而非动作的施动者。
既表遭受,当然就不是自己乐意接受的,因此这种句子一般只表示受损失或者不希望出现的情况。
被动句出现较晚,王力先生《汉语史稿》中曾谓:”在远古汉语里,在结构形式上没有被动和主动的区别。
直到甲骨文金文里也还是这种情况。
真正的被动式在先秦是比较少见的,而且它的出现是春秋以后的事。
”①然而唐钰明等作过统计,汉语被动句金文中13见,《左传》19见,《墨子》23见,《荀子》36见,《战国策》48见。
可见,王力先生讲的金文里没有被动和主动区别的见解,是不够精确的。
大量文献语言材料的考察和研究表明:被动句肇始于金文,继之不断发展,形式渐趋多样。
被动句包括广义和狭义两种: 狭义的被动句就是被动句式, 即由被动式充当全句(或分句) 谓语的句子。
它指既包含一个表被动意义的动词又具有形式标志(如”于、为、为~所、见、被”等) 的类似于词组或短语性质的结构形式, 如”制于人、为天下笑、见欺于王、被尚书召问”等等。
广义的被动句还包括意念被动句, 即只表达被动意义而无形式标志的句子。
被动式就是被动结构; 先有被动式, 后有被动句, 二者不是等同的, 属于不同的层次和平面。
二者在表达”与主动相对的被动”这个意义上没有区别, 但只有被动式(被动结构) 作全句(或分句) 的谓语的句子才是被动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语特殊被动句理想化认知模式研究
摘要:基于理想化认知模式和事件理想化认知模式,研究汉语被动句的原型n+(被)+v,呈现“受事——结果状态”的语义完型结构。
汉语被动句可以扩展使用,扩展的理据或基础主要是被动句的语义理想化认知模式,语义结构完型“影响——受影响”,通过隐喻,凸显句式中主语“受影响”的意义。
关键词:汉语被动句;理想化认知模式;认知研究
一、引言
被动句是语言中常见的最具特色的句式之一,一直受到语言学家的关注。
传统语法研究主张主动到被动形式的转换,其中最具代表的有quirk et al(1985)。
形式语言学以句法为中心,认为被动句是其相应的主动句转换生成。
croft(1993)从认知的角度,利用事件的理想化认知模式(icm of events or eicm),认为被动语态产生于把过程性的事件表达成状态性的事件。
本文将基于理想化认知模式(icm)和事件理想化模式,研究汉语被动句的原型及特殊被动句式的认知理据。
二、croft对被动语态的icm分析
(一)icm的定义
lakoff在1987年的著作《女人、火与危险的事物》[1]中提出了理想化认知模式。
理想化认知模式是人类根据经验建立的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各种相对固定的关联模式,是人与外部世界互动的基础上形成的认知方式,即对我们的知识进行组织和表征的方式,不是客
观存在的,而是人类创造的。
[2]
基于lakoff的icm,croft提出了eicm,即事件的理想化认知模式。
croft(1990;1991)分析了人类语言用动词来表示事件的理想化认知模型。
简单事件的客观因果关系网的组成部分,包括一事物作用于另一事件的行为,这是事件概念化和语言编码的第一阶段,即只有把事件概念化成因果关系网中的组成部分,我们才能用语言对它进行编码。
简单事件是自主的,在因果关系网中是一个相对独立的部分,这是事件概念化的第二阶段。
一事物作用于另一事件中力的传递是不对称的,这是事件的进一步理想化。
最后,简单事件结构包括由三个部分组成的cause-become-state因果关系链;简单事件中有的动词只表达事件结构中最后一个部分(如表状态),有的动词表达后两个部分(如表自发性动作),有的表达全部三个部分(如表使成动作)[3]。
(二)基于icm汉语被动语态的原型分析
croft发现理想化认知模型与klaiman(1988)提出的“基本语态”相一致。
即使成动作、自发动作及状态事件分别代表主动、中动及被动三中基本语态。
把过程化的事件表达成状态化的事件是被动形式产生的根本原因。
被动结构必须是状态性的或形容词性被动形式。
理想化认知模型硬性规定这种结构不能附带施事介词短语,因而无施事出现的被动语态是被动结构的原型。
被动句的原型可通过两种方式偏离,一是从新引入施事者,二是由动词所表示的事件重新及物化,即被动结构的特殊形式是把自主的非施事性被动状态转变成非完全自足的施事性非及物形式。
汉语被动句的原型应是:
(1)n+v 那本书买了。
(2)n+被+v 他被汽车撞伤了。
典型的汉语被动句式具有以下的特点:
(1)汉语被动句式的结构形式为:名词词组(受事)(+被)+(致使)及物动词(“被”有时不出现)。
(2)汉语被动句式表示被动意义,表示一种结果状态,用“受事+动作”语义序列表示,句式呈现“受事——结果状态”的语义完型结构。
(3)汉语被动句式下列成分组成:主语为动作的承受者;谓语动词为对主语实施致使动作导致某种结果状态的动词[4]。
(三)汉语特殊的被动结构
汉语被动句的扩展包括主语和谓语。
汉语被动句的主语可以从直接受事扩展到非受事(隐形受事)——动作的涉及对象,如地点/处所、直接受事的领有者和施事/事件的主体等。
看守被罪犯跑了。
(罪犯跑了致使看守受罪)
小周被小偷偷去了手表。
(动作间接客体“小周”是动词“偷”的与事)
汉语被动句的谓语部分可以扩展的范围更宽,可以扩展到动宾结
构、不及物动词、非动词等。
动宾结构:他曾经躲在阴暗的角落里,操纵着名为“革命造反派”实为“四人帮”的爪牙们,向被诬为“走资派”而实际上是革命的老干部夺权。
他将被任命为技术情况站站长时,在心里对自己说:“的的确确,我最合适……”
我这个叔叔由我父亲养大,解放前被我父亲送到美国去深造。
你不要太悲观,太难过了。
要是你真被分配到大西北,我还会像过去一样照顾你妈妈。
不及物动词:我就业啦,就业啦,太兴奋了,而且是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被就业的!(2009年7月12日“天涯论坛”)
七成民众赞成汉字调整,难道我们“被支持”了?(王石川博客,2009年8月24日)
非动词:那些原本在小康达标水平之下的群众,一夜之间就“被小康”了……(《抚顺晚报》2009年8月3日)
北京“被富裕”险些“被脸红”。
(《生活新报》2009年8月30日)在一个不大的城市里,猛增1000多个慈善组织,5000多个慈善大使,想要不“被慈善”,恐怕也难以逃脱。
(《海口晚报》2009年8月12日)
(四)汉语被动句的扩展理据
受事主语的扩展理据。
汉语被动句的语义结构是受事+状态,整个结构表示被动意义,谓语动作对受事造成影响,继而导致最终的
结果状态。
汉语被动句在进行主语句法语义上的扩展时,可通过转喻从动作或事件的直接受事映射到间接受事,从而突出对地点/处所、直接受事的领有者和施事等的影响。
隐喻映射的基础是被动句语义结构的相似性“影响——受影响”,源域向目的域映射,直接受事主语就可以扩展到非直接受事主语。
例如:看守被罪犯跑了。
动作涉及对象“看守”上升到受事主语的位置,凸显了动作涉及对象作为主语的受影响的意义:罪犯跑了导致看守遭受负面影响。
谓语扩展的理据。
根据事件因果关系的理想化认知模式可以推测出,动宾结构、不及物动词或非动词的被动化违反了语法规则,其现实语言中句子被动化的可能性来自它合法的被动语义结构——事件的致使影响义,来自被动句式语义结构中的影响义与动宾结构、不及物动词或非动词词语跨空间隐喻映射后的概念整合。
外部空间的因果关系被整合在合成空间里:因是事件,结果蕴含在句子中,事件的发生导致结果影响,影响主要指向主语。
例如:
我被就业了。
“我”作为间接受事,保留在主语的位置;隐性的施事——事件致使者“有关高校”隐退,不及物动词置于谓语的位置,是隐性的致使状态——有关高校使得我虚假就业。
事件的虚假性和致使影响构式义与“被”字构式义隐喻映射,因“被”字表示“遭受”、“蒙受”之义,然后以人类熟悉和能理解的形式结构方式形成整个句式的构式义——负影响意义,并产生新兴意义:“我虚假就业了,”同时具体语境赋予语用意义:间接受事“我”的不满
和无奈的情绪[5]。
参考文献
[1].lakoff george. 1987. wome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nd [m].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赵艳芳.2001.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
[3]熊学亮,王志华.2002.被动句式的原型研究[j].外语研究(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