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取氧气的装置和选择.1doc
初中化学氧气制取装置总结
初中化学氧气制取装置总结(总6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初中化学气体制取与收集装置总结一、气体发生装置确定确定发生装置依据:1.反应物状态;2.反应条件(是否需要加热)1、固液反应不加热、液液反应不加热型可用下图装置:比较三套装置的优缺点用试管装置简单,但产生气体的量少;改用长颈漏斗后添加液体方便但产生氧气流不平稳;换用分液漏斗或注射器后可避免长颈漏斗的缺点。
例如:上图装置可控制反应的发生2H2O2MnO2====2H2O+O2↑注意:固液反应不加热、液液反应不加热适用该装置,当固液反应、液液反应需要加热时只需要再添加酒精灯即可。
如:2KClO3MnO2====2KCl+3O2↑2KMnO4△====K2MnO4+MnO2+O2↑注意!使用该装置时试管口一定要向下倾斜,原因是防止加热过程中产生的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底炸裂。
二、气体收集装置确定气体收集方法确定的依据:密度:密度比空气大向上排空气法 E密度比空气小向下排空气法 D溶解性:不易溶于水不与水反应排水法 C引申:1.已知收集方法推测气体性质:一种气体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由此可以得出该气体有什么样的性质2.三种气体收集方法均可采用下图装置①②1、向上排空气法:长管进短管出2、向下排空气法:长管出短管进3、排水法:集气瓶事先装满水,长管进短管出除此以外,该装置还常常用于洗气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和迁移知识1.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A B C D E(1)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2)在实验室中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时,其中二氧化锰起______作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择的发生装置是,收集装置是(填编号)。
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初中化学氧气制取装置总结
初中化学气体制取与收集装置总结一、 气体发生装置确定确定发生装置依据:1.反应物状态;2.反应条件(是否需要加热)1、固液反应不加热、液液反应不加热型可用下图装置:比较三套装置的优缺点用试管装置简单,但产生气体的量少;改用长颈漏斗后添加液体方便但产生氧气流不平稳;换用分液漏斗或注射器后可避免长颈漏斗的缺点。
例如:上图装置可控制反应的发生—2H 2O 2MnO 2====2H 2O+O 2↑注意:固液反应不加热、液液反应不加热适用该装置,当固液反应、液液反应需要加热时只需要再添加酒精灯即可。
如:2KClO 3MnO2====2KCl+3O 2↑2KMnO 4△====K 2MnO 4+MnO 2+O 2↑注意!使用该装置时试管口一定要向下倾斜,原因是防止加热过程中产生的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底炸裂。
二、 气体收集装置确定$气体收集方法确定的依据:密度:密度比空气大 向上排空气法 E密度比空气小 向下排空气法 D溶解性:不易溶于水不与水反应 排水法 C引申:1.已知收集方法推测气体性质:一种气体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由此可以得出该气体有什么样的性质2.三种气体收集方法均可采用下图装置1、向上排空气法:长管进短管出2、向下排空气法:长管出短管进、3、排水法:集气瓶事先装满水,长管进短管出除此以外,该装置还常常用于洗气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和迁移知识1.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①②|A B C D E(1)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2)在实验室中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时,其中二氧化锰起______作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择的发生装置是,收集装置是(填编号)。
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3)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在常温下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_(填写装置的字母代号,下同);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_。
1中考化学专题气体制备装置的选择、常见气体制备.doc
中考化学专题气体制备装置的选择、常见气体制备教学内容1.(一)实验室气体的制取实验装置及其选择1 •制取装置:装置A、B用于液体与固体反应制収气体;装置C用于固体与固体反应且需要加热的情况。
装置B比装置A有利于控制反应速率。
2.收集装置①向上排空气法(因为氧气的密度略大于空气)。
操作要点:使导气管尽量伸入集气瓶底便于排尽空气。
②排水集气法(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
操作要点:把盛满水的集气瓶(无泡)倒立在水中,排水充气,取岀放置。
【注意】应等到导管处产生连续的气泡吋才能收集气体。
否则收集的气体不纯。
二、实验室氧气的制备1、实验室用过氧化氮溶液和二氧化僦制取氧气(1)实验药-品: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猛(2)反应原理:过氧化氢一水+氧气(3)发生装置的选择:由于过氧化氢溶液是液体,二氧化镒是固体,且反应不需要加热,故可以采用锥形瓶作为反应容器,配双孔橡胶塞,一孔插入分液漏斗(或长颈漏斗),另一孔插入导管。
仪器:锥形瓶、分液漏斗(长颈漏斗)、水槽、集气瓶、导管(4)实验步骤:①检查装置气密性;②向锥形瓶中加入二氧化镒③塞好带有分液漏斗的(或长颈漏斗)和导管的双孔塞④向分液漏斗中(或长颈漏斗)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实验装B⑤用排水集气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5)收集方法:①排水集气法(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
操作要点:把盛满水的集气瓶(无泡)倒立在水小,排水充气,取出放直。
②向上排空气法(因为氧气的密度略大于空气)。
操作要点:使导气管尽量伸入集气瓶底便于排尽空气。
【注意事项】:①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不宜立即收集,待有连续均匀的气泡产纶时再收集,原因是开始的气泡是试管内的空气,若立即收集则氧气不纯。
②排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要伸入接近集气瓶底部,原因是利于充分排出瓶内空气。
(6)检验方法:将带火星的木条深入集气瓶中,如呆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
验满方法: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木条复燃,说明氧气己收集满存放方&: III于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盖上玻璃片后,瓶口应向上正放在桌面上。
气体发生装置和集装置先选择的依据
制取气体时装置选择的依据1、发生装置的选择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固体、加热型固液混合、常温(不加热)型2、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气体的性质(考虑气体的密度、溶解性及是否与水反应)向上排空气法向下排空气法排水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大、收集密度比空气小、收集不易溶于水、不与水反(且不与空气中成份反应)的气体(且不与空气中成份反应)的气体应的气体实验室制取O2O 2药品高锰酸钾氯酸钾、二氧化锰过氧化氢、二氧化锰反应原理发生装置收集装置向上排空气法排水因为氧气密度比空气略大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例题,如图:(1)甲烷是密度小于空气、难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用加热醋酸钠固体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甲烷。
制取甲烷的发生装置应选择发生装置___ (填装置编号,下同),收集装置应选__ _。
(2)NO气体难溶于水,密度略大于空气,易与氧气反应生成NO2,则应选择装置__________来收集NO。
(3),氢气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常用锌与稀硫酸常温时反应来制取氢气,制取氢气的发生装置应选择发生装置___ (填装置编号,下同),收集装置应选__ _。
(4)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常用硫化亚铁固体与稀硫酸常温时反应制得,则制取硫化氢气体的发生装置应选择发生装置___ (填装置编号,下同),收集装置应选__ _。
5、(广安2011)实验室利用下列装置可以制取某些气体,请据图回答问题:(1)这五个装置示意图中,有一个装置是错误的,指出错误装置是(填序号)。
(2)图示中仪器①的作用;实验室用高锰酸钾来制取氧气,可选择A作发生装置,但要对A进行改进,改进的方法是;实验室若用B作发生装置制氧气,则该反应文字表达式为。
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装置-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装置-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是一种常见的实验方法,在化学实验室和工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
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是两种常见的化学物质,它们具有较高的氧化性,可以在化学反应中释放出氧气。
制取氧气的装置设计关键在于有效地催化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并确保二氧化锰的再生利用。
通过这篇文章我们将深入探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的性质,以及如何设计制取氧气的装置来实现高效率的氧气产生。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是:本文主要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在引言部分,将对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进行简要介绍,并说明使用这两种物质制取氧气的目的。
正文部分将详细介绍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的性质,以及设计用于制取氧气的装置的各个组成部分和工作原理。
在结论部分,将总结利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优势,讨论可能遇到的挑战和解决方案,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以上结构,读者可以清晰地了解本文的内容框架,从而更好地理解制取氧气的装置的设计原理和应用前景。
1.3 目的文章的目的是探讨利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装置设计,以及分析这种方法的优势和可能遇到的挑战。
通过研究这一过程,可以深入了解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在氧气制取中的作用机制,为未来氧气制备技术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同时,通过解决可能遇到的问题,不断改进装置设计,促进氧气制取技术的进步和应用。
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为氧气制取领域的相关研究和技术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2.正文2.1 过氧化氢的性质过氧化氢,化学式为H2O2,是一种无色液体,在常温常压下是不稳定的,很容易分解成水和氧气。
其分子结构包含两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氧原子以单键连接。
过氧化氢是一种强氧化剂,可以被用于漂白、消毒和氧气的制备。
过氧化氢在水中溶解度较高,形成过氧化氢溶液,常见的浓度为3和6。
浓度较高的过氧化氢溶液具有腐蚀性,需小心处理。
如何选择制取氧气的装置
如何选取制取气体的装置
一、基础知识
1、实验室里制取气体的装置包括___________和_________两部分。
确定气体的发生装置应考虑的因素是_________和_________,确定气体的收集装置应考虑
的因素是气体的_________和_________等。
3、已知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可用法收集。
二、能力提升
2、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些装置,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已知高锰酸钾是体,反应
(“需要”或“不需要”)加热,因此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实验室还可以用此装置用来制取氧气。
(2)根据氧气的物理性质,可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或_____(填装置序号)(3)写出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符号表达式。
(4)写出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符号表达式。
(5)实验室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有,你认为相对较好的方法是______,其理由是____ _。
(6)如果用锌粒(固))和稀硫酸(液)来制取氢气,可选用的是制取装置是______(氢气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小.)
(7)实验室用加热固体氯化铵与熟石灰的混合物制取氨气,已知氨气密度小于
空气,易溶于水,可选用的是制取装置是______。
制取氧气常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CABabc制取氧气常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发生装置收集装置[固(+固)]加热[固+液]简易装置[固+液] 排水法向上 排空气法 向下 排空气法 高锰酸钾(KMnO 4)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MnO 2)的混合物双氧水(H 2O 2)双氧水(H 2O 2)气体不易溶于水气体密度比空气的大气体密度比空气的小2KMnO 4==K 2MnO 4+MnO 2+O 2↑2KClO 3== 2KCl+3O 2↑2H 2O 2==== 2H 2O+O 2↑ 2H 2O 2==== 2H 2O+O 2↑气体的实验室制法以及它们的区别:气体 氧气(O 2)药品反应原理检验 收集方法 验满(验纯)放置操作步骤氧气的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物质物理性质(通常状况下)化学性质:助燃性(氧化性)用途氧气 (O 2)MnO 2MnO 2MnO 2氧气测试题1、用双氧水制取氧气时,若忘记加二氧化锰,其结果是A. 不放出氧气B. 放出氧气速率慢C. 放出氧气总量会减少D. 放出的氧气不纯2、下列变化中,既不属于化合反应,也不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 硫在空气中燃烧B. 石蜡在空气中燃烧C. 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D. 铁丝在空气中燃烧3、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错误的是A. 用带火星的木条可以检验氧气B. 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可以制取氧气C. 鱼类能在水中生存,证明氧气易溶于水D. 铁丝能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产生黑色固体4、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分为下列几个步骤:①点燃酒精灯,加热试管;②检验装置的气密性;③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试管口塞入一团棉花,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并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④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⑤熄灭酒精灯;⑥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②①③④⑤⑥B、③②①④⑥⑤C、②③①④⑤⑥D、②③①④⑥⑤5、一氧化氮(NO)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能跟空气中的氧气迅速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NO2)气体。
九年级化学《氧气的制取和性质》教案
九年级化学《氧气的制取和性质》教案九年级化学《氧气的制取和性质》教案范文一、【学习目标】1、掌握实验室和工业上获得氧气的方法。
2、通过本实验操作过程,练习仪器的装配、物质的加热、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收集气体和检验收集的气体等基本操作。
3、了解氧气的性质4、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实验用品】:锥形瓶、带导管的双孔橡皮塞、长颈漏斗、试管(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铁架台(带铁夹)、酒精灯、集气瓶、玻璃片、水槽、燃烧匙、棉花、高锰酸钾、过氧化氢、二氧化锰、木炭、铁丝三、【预习感知】1、要获得氧气,你知道有什么方法?2、写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两种方法)3、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主要根据和来选择。
收集装置根据来选择。
4、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5、给试管加热时,有哪些不正确的操作会使试管炸裂?6、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你能用什么方法将氧气装在集气瓶中?7、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怎样使收集到的.气体基本不含氮气?8、如何检验收集的气体?四、【教学过程】(一)氧气的获得1、阅读课本P36三、氧气的获得第一自然段,回答下列2个问题:(1)空气中氧气的主要来源:(2)工业上获得氧气的原理依据方法步骤2、预习课本P36活动与探究,通过自己动手做实验,明确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几个问题:方法:药品:原理:实验室制取氧气装置及仪器:步骤:收集方法及原因:验满方法:检验方法:高锰酸钾制氧气时注意事项:①固定试管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②加热时要先预热试管再集中在有药品的部位加热③收集时,开始排出的是空气,不宜立即收集④实验完毕,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后熄灭酒精灯。
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3、预习课本P34,用收集到的氧气分别做木炭、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观察实验现象,根据实验填写实验反应物生成物化学反应表达式木炭在空气中燃烧木炭在氧气中燃烧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①木炭及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有什么实验现象?②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为什么要在末端系一根火柴?③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为什么在集气瓶低部铺少量沙子或加少量水?④有哪些可能会使铁丝不能燃烧?五、【轻松课堂】1、鉴定一瓶气体是氧气的方法是()A、向集气瓶中加入澄清石灰水B、观察气体的颜色C、闻气体的气味D、用带火星的木条插入瓶中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应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其作用是()A、防止水倒吸入试管B、防止产生氧气太快无法收集C、防止高锰酸钾粉末带入集气瓶D、防止试管破裂3、、实验室制取氧气,主要有下面几项操作:①当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可以收集;②检验装置的气密性;③把导管移出水面;④把药品装入试管,并固定在铁架台上;⑤熄灭酒精灯;⑥先均匀加热,然后再固定在盛药品的部分加热。
初中化学—实验室制取氧气知识点总结
初中化学—实验室制取氧气知识点总结一、氧气的检验方法及收集方法1、氧气的检验方法: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里,木条复燃,说明气体是氧气。
2、实验室氧气的收集方法:排水法(不易溶于水)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略大)验满: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说明气体集满了二、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一)液体制取氧气的方法1、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实验原理:装置:固—液不加热型2、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改变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又叫触媒)。
(二)加热固体制取氧气的方法1、加热氯化钾制取氧气实验原理:2、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1)实验原理:(2)装置:固—固加热型(3)步骤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用手握紧试管,观察水中导管口有没有气泡冒出,如果有气泡连续冒出说明气密性良好,松开手后,导管口出现一段水柱。
②装药品。
③加热:先预热,后集中加热。
④收集:排水法(氧气不易溶于水);向上排空气法(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⑤检验:将带火星的木条插入瓶中,若复燃,证明是氧气。
⑥结束:实验结束后,先将导气管移出水面,然后熄灭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炸裂试管。
(4)注意事项①试管口要略微向下倾斜:防止生成的水回流,使试管底部破裂。
②试管口塞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气管,堵住导气管或污染制取的气体和水槽中的水。
(三)分解反应1、概念: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2、特点:一变多。
3、表示:AB → A +B1.下表各组中,实验操作和目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A.AB.BC.CD.D【答案】C【解析】A、加热试管时,为防止试管受热不均匀,造成试管炸裂,应先均匀加热后集中加热,选项正确;B、量取液体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不能仰视或俯视,否则会出现误差,选项正确;C、用双氧水制氧气时,加入少量二氧化锰,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加快了反应速度,但不会增加氧气产量,选项错误;D、用双氧水制氧气时,二氧化锰作催化剂,能加快氧气生成速度,选项正确。
(完整版)初中化学常见气体制备的装置及方法
丿/」、发生装置注意事项及优缺点、发生装置的选择依据发生装置注意事项及优缺点适用于固体+ 固体加热型制取气体①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时,要注意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炸裂试管;②铁夹应夹在试管中上部(距试管口约1/3处),防止试管因受热不均匀而破裂。
③加热时要先给试管预热,然后在药品的部位集中加热,防止试管局部受热而炸裂。
④用排水法收集,刚开始有气泡的时候不能收集,要等到有大量气泡连续均匀的冒出时,才开始收集⑤用排水法收集时,收集完氧气后,应该先把导管移出水槽,再熄灭酒精灯。
否则水槽中的水倒流到试管中,使试管炸裂。
同上,此外①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应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目的是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②导管稍微伸出橡皮塞一点即可,便于气体排出;③加热时用酒精灯外焰加热。
适用于固+液不加热型制取气体注意:导管稍微伸出橡皮塞一点即可,便于气体排出缺点:不便于添加液体药品注意:①长颈漏斗下端应插入液面以下,目的是防止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
(固体放有孔塑料板上)②导管稍微伸出橡皮塞一点即可,便于气体排出。
优点:①可以随时添加液体药品;②控制反应速率;③可以控制反应的随时发生和停止;(当需要反应发生时打开弹簧夹b,不需要时关闭弹簧夹b)、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收集装置气体性质举例优缺点适用于固+液不加热C注意:①长颈漏斗下端应插入液面以下,目的是防止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
②导管稍微伸出橡皮塞一点即可,便于气体排出。
优点:可以随时添加液体药品排水集气法不易溶于水或难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
氧气(Q)氢气(H2))甲烷(CH4)、一氧化碳(CO)等收集气体较纯,够干燥但含有水蒸气不瓶D 注意:①导管稍微伸出橡皮塞一点即可,便于气体排出。
②分液漏斗与长颈漏斗有区别有一个活塞,分液漏斗下端不需要插到液面以下优点:①控制反应速率②可以控制反应的随时发生和停止。
③可以随时添加液体药品密度比空气大,不与空气反应氧气(0)二氧化碳(CQ)等纯度不高,但气体较干燥向下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小,不与空气反应。
实验室制取氧气装置图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见装置图
一、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三套发生装置:
该装置适用于固+固在加热条件下制取气体
以上三种装置适用于:反应物为固态和液态,反应不需加热. 检查装置第二和第三气密性的方法是:
用弹簧夹夹紧橡皮管,向长颈漏斗中注入水至长颈漏斗下端管口浸没液面以下,继续加水,然后观察长颈漏斗管中的液面高度是否变化,如果液面不下降则说明气密性好;
启普发生器气密性检查的方法,
图A 图B
适用颗粒状或块状固体与液体反应,不需要加热
优点;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方法:如图所示。
关闭导气管活塞,从球形漏斗上口注入水,
待球形漏斗下口完全浸没于水中后,继
续加入适量水到球形漏斗球体一定高
度,静置几分钟,水位下降的说明漏
气,不下降的说明不漏气。
简易的启普发生器气
二、实验室收集气体的三种收集装置:
排水法:
一.适用范围:不易溶于水,难
溶于水,不与水发生反应的气
体
二.优点:1.易于收集到较纯的
气体
2.便于观察气体是否已经收集满
向上排空气法:一.适用范围:密度比空
气大,不与空气中任何成分反应的气体
二.优点:操作较为方便,需验满
向下排空气法:(1)适用范围:密度比空气
小的气体,不与空气中任何成分反应的气体(2)优点:操作较为方便,需要验满。
3.几种特殊的收集气体方法
①用该种装置排水集气,从短
管进气。
该装置配合
量筒使用,还可以间接测量出收集气体的体积。
②用该装置排空气法收集气体,若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则从长管子进气;若收集的气体密度比
空气小,则从短管子进气。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学习任务单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学习任务单一、学习目标1、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和方法。
2、掌握氧气制取的实验装置、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3、认识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4、培养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学习重点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和实验装置。
2、氧气的化学性质实验及现象的观察和分析。
三、学习难点1、催化剂概念的理解。
2、实验装置的选择和组装。
四、知识回顾1、氧气在空气中的含量约为_____%。
2、氧气的用途有_____、_____等。
五、学习内容(一)氧气的实验室制取1、反应原理(1)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高锰酸钾(KMnO₄)加热分解生成锰酸钾(K₂MnO₄)、二氧化锰(MnO₂)和氧气(O₂),化学方程式为:2KMnO₄加热 K₂MnO₄+ MnO₂+ O₂↑(2)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氯酸钾(KClO₃)在加热和二氧化锰(MnO₂)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分解生成氯化钾(KCl)和氧气(O₂),化学方程式为:2KClO₃加热 2KCl + 3O₂↑(3)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过氧化氢(H₂O₂)在二氧化锰(MnO₂)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分解生成水(H₂O)和氧气(O₂),化学方程式为:2H₂O₂二氧化锰 2H₂O + O₂↑2、实验装置(1)发生装置选择依据: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
固体加热型装置(如加热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包括铁架台、酒精灯、试管、带导管的橡皮塞等。
固液不加热型装置(如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包括长颈漏斗(或分液漏斗)、锥形瓶、双孔橡皮塞、导管等。
(2)收集装置排水法:氧气不易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
收集时,集气瓶装满水,导管口刚冒出气泡时不能立即收集,要等到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再收集。
向上排空气法: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收集时,导管要伸到集气瓶底部,以排尽瓶内空气。
3、实验步骤(以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为例)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正确选择制氧装置
正确选择制氧装置
正确选择制氧装置
实验室制取氧气应该从反应原理、制取装置、仪器药品、操作步骤、验证验满、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理解学习,根据反应原理选择发生装置、由气体的性质确定收集装置,根据装置选择所需仪器,用选好的仪器操作组装制取气体,再验证、验满。
在学习中,一定要注意这几个方面,谨防出错。
例题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应选用(填序号),该装置有一处不足,请改正:。
(2)要收集到较纯净的氧气,应选用装置(填序号,下同);若要收集到较干燥的氧气,应选用装置。
(3)用C装置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
是;用D装置收集氧
第 2 页
第 3 页
气体已收集满把带火星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若木条复燃,则说明收集的气体是氧气
第 4 页。
制取氧气的装置word精品
固固加热制取气体 \ n 制取氧气的错误装置 1 / / j M 严讨论:(1)在上图所示装置中,使用了哪些仪器?(2)哪部分是气体发生装置,哪部分是气体收集装置?(3)如何检查气体发生装置的气密性?(4)为什么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注意事项(1):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取氧气,靠近试管口的地方“放一团棉花”,目的: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试管而堵塞试管,及防止污染制取的气体和水槽中的水。
(2):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目的:防止冷凝水倒流,使灼热的试管炸裂。
(3):给试管加热时,先用酒精灯火焰的外焰在试管下方来回移动,使试管受热均匀,然后用酒精灯外焰再集中加热放药品的部位。
目的:防止试管受热不均匀,引起的试管破裂。
(4):当气泡连续均匀放出时,把导气管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里,开始收集氧气。
目的:刚排出的是空气,气泡连续均匀放出时收集的氧气才是纯净的氧气。
(5):气体收集完毕,应先把导气管从水中取出,再撤去酒精灯。
目的: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使灼热的试管炸裂。
(6):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的方法:方法:将导管的一端浸入水槽中,用手紧握试管外壁,若水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证明装置不漏气。
松开手后,导管口出现一段水柱。
(7):导气管伸入发生装置内要稍露出橡皮塞:目的:有利于产生的气体排出。
(8):水排完后,应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小心地移出水槽,把集气瓶正放在桌面上目的: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防止气体逸出。
固液不需加热制取氧气装置图ffir-T该装置的优点:可以控制反应的开始与结束,可以随时添加液体注意事项(1) :导管只需略微伸入试管塞:目的:有利于气体的收集(2) :为什麽用分液漏斗?目的:能控制液体流入的速率,也能防止生成的气体逸出到空气中•(3) :分液漏斗可以用长颈漏斗代替,但其下端应该伸入液面以下,目的: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4) :气密性检查方法:把止水夹关闭,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向漏斗中加入水,水面不持续下降,就说明气密性良好。
高锰酸钾制氧气实验报告完整版
高锰酸钾制氧气实验报告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氧气的制取与性质”实验探究学生姓名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___________合作者___________ 实验地点________ 实验时间___________一、实验目的与要求1、掌握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氧气的方法,并熟练掌握排水法与排空气法的操作方法。
2、学习如何验证氧气的性质及实验操作方法。
二、实验原理1、高锰酸钾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氧气的性质:(1)氧气的物理性质(2)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它不仅可以助燃,而且在点燃或者高温条件下可以和很多金属、非金属发生反应,放出大量的热。
三、实验药品及器材四、实验步骤1、氧气的制备与收集(1)实验装置图:(2)实验步骤①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⑦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现象(4)实验注意事项①首先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气密性良好,实验方可进行。
②用高锰酸钾制氧气,试管口要塞一团棉花。
实验室制取氧气三种方法比较
g).仪器的拆卸:按先右后左,先上后下的顺序。
注意事项
a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试管口要略微向下倾斜:防止生成的水回流,使试管底部破裂。
b).导气管伸入发生装置内要稍露出橡皮塞:有利于产生的气体排出。
c).试管口塞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气管,污染制取的气体和水槽中的水。
c).装入药品:按粉末状固体取用的方法(药匙或纸槽)。-----先固体后液体
d).加热药品:先使试管均匀受热,后在反应物部位用酒精灯外焰由前向后加热。
e).收集气体:若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气体,当气泡均匀冒出时再收集;或向上集气法。
f).检验及验满:检验——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发现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
d).排气法收集气体时,导气管要伸入接近集气瓶底部:有利于集气瓶内空气排出,使收集的气体更纯。
e).实验结束后,先将导气管移出水面,然后熄灭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炸裂试管。
a).分液漏斗可以用长颈漏斗代替,但其下端应该深入液面以下,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
b).导管只需略微伸入试管塞
c).气密性检查:用止水夹关闭,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向漏斗中加入水,水面不持续下降,就说明气密性良好。
d).装药品时,先装固体后装液体
实验原理
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二氧化锰
过氧化氢————→水+氧气
二氧化锰
氯酸钾——→氯化钾+氧气
优缺点
缺点:需要加热,不能控制反应速率,且产物多,操作复杂
优点:不需加热,可以控制反应的开始与结束,可以随时添加液体。操作方便,节约能源且产物只有水,对环境无污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2制取氧气(第二课时制取氧气的装置和操作)
设计者:龙凤一中刘春华
【明确目标】
1.探究实验室中制取氧气的装置,能说出实验装置的名称及操作要点。
2.练习连接仪器操作,学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动手制取一瓶氧气。
3.能说出在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4.培养动手实验和合作精神,提高实验设计能力。
【知识回顾】
写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三个反应原理并说出检验氧气的方法
【导入新课】
知道了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后,这节课我们来选择反应装置,并亲自动手制取氧气,验证氧气的性质。
【组织预习】
一、选择装置
1.发生装置
(小组分析)根据实验台上所给仪器,组内同学充分讨论,设计,自行组装一套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并讨论出装置的使用范围。
(小组展示)展示各组设计的装置,组间互相评判其优缺点。
(装置确定)由上述探讨,归纳出制取气体的可行性发生装置
固固加热型装置固(液)液常温型装置
固固加热型装置适用于反应物是固体且需加热的反应,
固液常温型装置适用于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且不需加热的反应。
(过度)确定了发生装置,现在我们还不能完成制取气体的实验,谁能知道还有什么问题没解决呢?
2.收集装置
(小组分析)组内同学充分讨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收集方法及收集装置并讨论出装置的使用范围。
(小组展示)展示各组设计的装置并说出装置的使用范围。
(装置确定)由上述探讨,归纳出制取气体的可行性收集装置
向上排空气法: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
排水法:氧气不易溶于水。
(过度)确定了收集装置后,我们重点学习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步骤及注意事项。
二、操作过程
1.制取氧气的步骤
(小组分析)组内同学充分讨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步骤并板书
(小组展示)展示各组设计的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步骤;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步骤确定)由上述探讨,归纳出制取氧气的步骤:
(1)连接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装药品. (3)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4)点燃酒精灯加热(5)收集气体(6)移出导管。
(7)熄灭酒精灯
(总结)为了便于记忆,我们可以把操作步骤简称为:
查、装、(茶庄)定、点、收、离(利)、熄(息)
(过度)确定了操作步骤还不能马上制取氧气,我们还需要了解实验过程中应注意什么?2.注意事项
(小组分析)组内同学充分讨论注意事项并板书。
(小组展示)展示各组讨论并板书的注意事项
①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药品中的水分受热后变成水蒸气,再冷凝成水珠倒流
回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
②导气管伸入试管内不要太长,只要稍露出橡皮塞,这样有利于产生的气体排出
③药品不能聚集在试管底部,应平铺在试管底部,使之均匀受热。
④铁夹应夹在距离试管口约1/3处。
⑤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对准药品部位加热。
加热时先进行预热再集中加热
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时,不宜立即收集。
因为刚开始排出的是空气,当气泡均匀连续地冒出时,才能收集。
⑦试管口塞一团松软的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气管,污染制取的气体和水槽中的水。
⑧实验结束时,先把导气管从水槽中取出,再移走酒精灯,防止水倒流入试管底部炸裂试管。
⑨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要盖好玻璃片,正放在桌子上
⑩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导管口要伸入集气瓶的底部,便于排尽空气。
(过度)明确了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现在同学们可以亲自动手制取一瓶氧气了。
3.实验练习
各小组同学动手制取一瓶氧气,并用制取的氧气进行相关的性质实验。
(过度)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相信在座的每位同学都会有许多收获和感想需要与在场的每一位老师和同学一起分享。
【学习收获】
各小组同学自评和互评。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通过“氧气的制取”这个实验的具体操作,知道了实验室制取一种气体时装置的选择,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这为我们以后学习其他气体的制取和性质检验奠定了基础。
《有效课堂教学》研讨会发言稿
龙凤一中刘春华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
非常荣幸能够坐在这里与各位同仁探讨“有效课堂教学模式”这一主题,非常感谢市教研员张老师和龙凤区教研员孙老师对我的信任和鼓励,也非常感谢万宝中学为我们提供交流展示的这块宝地。
在座的各位中有教学经验丰富,课堂教学得心应手的老前辈;有初出茅庐,课堂教学改革锐意进取的教学新秀;有在我市初中化学界声名赫赫的名教师。
作为一名来自乡镇中学,名不见经传的我,坐在这里,说实话内心是充满忐忑的。
今天,各位从四面八方克服种种困难赶来,都希望在此次交流中有所收获,如果我今天的课和下面的发言能够对您略有帮助,我将倍感荣幸;如果对您毫无益处,我表示深深地歉意。
下面就《制取氧气的装置和操作》这节课谈一下我的教学设计思路和感想,不足之处请各位同仁指教。
这是我仿照杜郎口教学模式所上的一节“实验预习课”, 杜郎口教学中“实验预习课”模式分为六个环节:明确目标:可采用学生浏览教材然后说目标的方法,也可以教师直接明确。
②交流合作:学生根据手中的预习提纲阅读教材,翻阅资料,交流认识,明确实验中应该注意的实验操作,以及一些注意事项等。
教师巡视及时指导。
③分组实验:各个小组分头做实验,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做好实验记录,以及实验中的一些疑点等。
④展现提升:学生将实验中的实验现象、实验规律、实验结论等,分别展示给大家,师生一起总结归纳得出正确的规律、结论等。
同时学生把自己在实验中的疑惑说出来,师生一起交流,解疑答难。
⑤达标测评:待各组展示完之后,让学生做一些与本节知识有关的题目,以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可采用学生独立做,或者合作的形式完成。
⑥学习收获:最后可以让学生交流学习收获,再让学生说出。
根据我校开展“杜郎口模式”教学改革的实际情况和初三化学学科特点,在实际教学中,我并没有照抄照搬“杜郎口模式”。
而是进行了创新和发展,进行了属于自己的教学改革,构建了自己的教学模式。
例如在本节的“实验预习课”中,在原有杜郎口“实验预习课”环节中增加了“知识回顾”这一环节,主要回顾与本节相关的知识,这样既能使学生巩固旧知识,又为本节新知识的预习提供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在“明确目标”环节,我采取了直接出示学习目标的形式,使学生知道本节课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是什么,学习的重点是什么,难点是什么,这样学生的学习行为就目的明确、有的放矢。
在“组织预习”中,我没有像杜郎口教学中采取的集中预习交流,集中展示的形式,而是把“交流合作”,“展现提升”2个环节融合在一起,采取边预习边交流边展示的形式进行,在我的引领下逐一完成预习任务,这样学生的预习目标更清晰,任务更明确,更易保持较高的学习
热情和小组竞争力。
并根据同学们在预习、讨论、交流中存在的问题,不能解决的问题,重点难点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补充讲解、归纳总结,从而使全体同学对所学知识全面、系统的掌握。
本节课具体环节设计如下:
一. 明确目标:1.探究实验室中制取氧气的装置,能说出实验装置的名称及操作要点。
2.练习连接仪器操作,学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动手制取一瓶氧气。
3.能说出在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4.培养动手实验和合作精神,提高实验设计能力。
使学生知道本节课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是什么,学习的重点是什么,难点是什么,这样学生的学习行为就目的明确、有的放矢。
二.知识回顾:写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三个反应原理。
目的是使学生既能复习巩固第一课时所学重点知识,又能为本节确定发生装置的选择依据奠定知识基础。
三.导入新课:采取直接导入的方式。
四.推进新课(组织预习):本环节分为2个部分,分别是选择装置和操作过程。
在选择装置部分设定2个预习任务,一是发生装置的选择,二是收集装置的选择,采取先明确任务,再小组交流合作,后展现提升的方式进行。
如预习发生装置的选择时,教师先出示仪器,布置组装发生装置的任务,小组交流讨论后上台展示,其他小组补充。
在操作过程部分,没有采用先实验后总结展示的方式,而是根据本节的实验特点采用了先设定制取氧气的步骤和注意事项这样2个预习任务,小组交流展示后再进行实验,同时学生把自己在实验中的疑惑说出来,师生一起交流,解疑答难。
五.达标测评:让学生做一些与本节知识有关的题目,以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学习收获:先让学生交流学习收获,再让学生说出.
七.课堂小结:简单概括本节知识及其作用。
以上是我所设计的《制取氧气的装置和操作》这节课的教学思路,教学理念来自于杜郎口中学,教学模式与杜郎口中学不尽相同,在教学环节和学生展示方式上因课而定。
最后,借用这样一段话来结束我的介绍。
模式是有限的,教改是无限的;
形式是表面的;内容(成绩)是实际的;
时间(讲课时间长短)是次要的,效果是主要的;
学生是核心的,教师是永恒的;
口号是暂时的,文化是长久的;改革是综合的,前景是辉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