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15 古诗二首》精品说课稿
(新)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古诗二首》精品课件
随堂练习
一、把诗句补充完整。 两个( 黄鹂 )鸣翠柳, ( 一行 )白鹭上青天。 ( 窗含 )西岭千秋雪, 门泊( 东吴 )万里船。
二、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三、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绝句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1.这首诗是描写( 春天 )(季节)的。 2.诗中描写鸟的诗句是什么?
翻译:与天相接的荷叶呈现 无穷无尽的碧绿,映在朝阳 里的荷花红得特别出色。
讨论交流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这两句是写景还是议论?说说你对这两 句诗的理解。
写景。万顷碧绿的莲叶,无穷无尽,一直连接 到天边。在朝阳映照下的荷花越发显得红艳。
看到这么美的景色,诗人忍 不住先发出赞美,再写美丽的景 色,可见诗人是多么喜爱这西湖 六月的美景呀!
点击听朗读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古诗解读
你知道诗题的意思吗?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早晨
作者的朋友
早上,从净慈寺出门去送别好朋友林子方。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注释
【毕竟】到底。
【四时】四季。
【西湖】湖名,在浙江省杭 州市,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
lǐng 结构 左右结构
组词 岭南 山岭 崇山峻岭
笔顺 造句 远处的山岭连绵起伏。
wú 结构 上下结构
组词 东吴 吴国 吴下阿蒙
笔顺 造句 黄盖是三国时期东吴人。
识字方法
熟字比较 鸡 鸣 玲 岭
加一加 央 + 日 = 映 口 + 今 = 含 减一减 境 - 土 = 竟
部编二年级语文下册《15古诗两首》公开课精品教案说课稿及同步练习
《15古诗两首》公开课精品教案备课素材【教材分析】《古诗二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绝句》)这两首古诗都是描写自然景色,既赞美了祖国壮美的河山,又写出了作者对祖国的文化热爱的情感。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是南宋诗人杨万里的一首七绝。
此诗通过描写六月西湖的美丽景色,曲折地表达对友人林子方的眷恋之情。
首二句以“毕竟”二字领起,一气而下,既协调了平仄,又强调了内心在瞬间掠过的独特感受。
然后顺理成章,具体描绘了使他为之倾倒与动情的特异风光,着力表现在一片无穷无尽的碧绿之中那红得“别样”、娇艳迷人的荷花,将六月西湖那迥异于平时的绮丽景色,写得十分传神。
诗的后两句是互文,文义上交错互见,使诗句既意韵生动,又凝练含蓄。
《绝句》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杜甫组诗《绝句》中的第三首。
是杜甫在听闻唐朝平定“安史之乱”后,心情愉快所作。
前两句诗人对美景进行了细微的刻画。
后两句诗人因见吴船而想念故乡。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林子方:林子方举进士后,曾担任直阁秘书(负责给皇帝草拟诏书的文官,可以说是皇帝的秘书)。
时任秘书少监、太子侍读的杨万里是林子方的上级兼好友,两人经常聚在一起畅谈强国主张、抗金建议,也曾一同切磋词文艺,两人志同道合、互视对方为知己。
后来,林子方被调离皇帝身边,赴福州任职,职位知州。
林子方甚是高兴,自以为是仕途升迁。
杨万里则不这么想,送林子方赴福州时,写下此诗,劝告林子方不要去福州。
净慈寺:位于浙江省杭州市的西湖南岸,雷峰塔对面,是西湖历史上四大古刹之一,中国著名寺院之一。
因为寺内钟声宏亮,所以“南屏晚钟”成为“西湖十景”之一。
黄鹂:属黄鹂科,又名叫黄莺、黄鸟,广泛分布于我国东部各省。
东吴:长江下游一带,三国时期的孙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建立的政权,史称“东吴”。
泛指现在江苏、浙江一带。
课后作业一、读拼音,写词语。
hú shuǐ lián huā qióng rén hé yè()()()()jué duì hán xiào shān lǐng dōng wú()()()()二、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15课《古诗二首》部编版
2.培养审美情趣:引导学生体会古诗中的意境美,激发学生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3.加强思维品质:通过分析古诗内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理想象的能力,锻炼学生的思维逻辑性和条理性。
4.增强文化自信:让学生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深入了解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文化自信。
5.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指导学生运用所学古诗进行创作和表达,提升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运用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古诗内容的理解和记忆:《春晓》和《静夜思》两首古诗的全文理解,包括诗句的意义、描绘的景象和表达的情感。
-例如,《春晓》中“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描绘了春天的早晨,强调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象。
在难点解析方面,虽然我已经尽力用简单明了的方式解释,但仍有部分学生对某些难点知识掌握不够牢固。因此,我打算在课后针对这些难点进行巩固复习,通过布置相关的作业和练习,帮助学生更好地消化吸收。
最后,关于课堂总结环节,我觉得可以进一步优化。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可以尝试让学生来总结课堂所学,这样既能检验他们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也能锻炼他们的表达和归纳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针对以上重点和难点内容,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确保学生能够透彻理解本节课的核心知识,并有效突破学习难点。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古诗二首》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注意过自然景色的变化?”比如,春天的早晨,鸟儿是怎样叫的?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古诗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古诗中描绘的自然之美。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15、古诗二首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15、古诗二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古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其价值不仅在于艺术的熏陶,更能启迪人的思想,陶冶人的性情。
对儿童从小开展古诗词的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艺术鉴赏力,有利于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是统编版教材二年级下册《古诗二首》中的第一首古诗,由宋代诗人杨万里创作。
这是一首描写西湖六月美丽景色的诗,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典范作品。
这首诗前两句说明夏天西湖风光独特、非同一般,给人丰富美好的想象;后两句抓住盛夏特有的景物,描绘出一幅精彩绝艳的画面。
诗人通过对西湖美景的极度赞美,委婉地表达对友人的眷恋。
学情分析二年级学生已经学过了十几首古诗,对古诗的诵读要求已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并且已经形成一定的借助插图了解诗句意思的能力。
这节课要求学生根据诗句想象画面,这是有一定的难度的。
因此评价的目标水平要求不宜太高,只要能借助插图和生活经验说出通过诗句所看到的画面即可。
在教学中,运用多种诵读方式,扩展相关诗句,感受古诗的韵律美、意境美,在古诗词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教学目标1.认识“晓、慈、毕、竟”4个生字;会写“湖、莲、穷、荷”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
背诵古诗。
3.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说出诗句描绘的画面。
教学重难点1.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
背诵古诗。
2.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借助重点词句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感受意境美。
教学过程一、背诵古诗,导入新课1.齐诵古诗《小池》。
2.简介作者:杨万里。
出示:杨万里,南宋爱国诗人,字廷秀,号诚斋,被称为一代诗宗,著有《诚斋集》。
他一生勤奋写作,相传有诗20000余首,现存诗4200首。
今天我们学习南宋诗人杨万里的另外一首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设计意图】由一年级所学的《小池》古诗导入,在背诵中感受古诗的韵味,简介作者,再次了解杨万里这位勤奋写作的爱国诗人,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热情。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古诗二首》优质教案
第六单元15古诗二首本课的两首古诗都是写景的。
第一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一首送别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整首诗字里行间不同于传统送别诗中的离别凄婉之情,反而显现出欢快、明朗的基调。
全诗意境优美,诗中有景,景中寄情,情之所至,至情至性。
第二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绝句》,这首诗共写绝句四首,本诗是其中的第三首,描写了草堂门前浣花溪边春景。
由两联工整的对偶句组成。
诗中的景物,色彩艳丽:嫩黄的小鸟,翠绿的柳林,雪白的鹭鸶,蔚蓝的青天,四种色彩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不仅有色还有声,有那婉转动听的莺歌,真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明丽景象。
1.能正确认读本课的12个生字。
能正确书写“湖、莲”等8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
3.理解古诗的意思,了解古诗所描绘的美景,从中感受到自然美和语言美。
4.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引导学生把对诗句的理解和想象结合起来,入情入境,理解诗句所表达的情感。
比较两首古诗异同,体会诗人情感。
课件。
2课时。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师:同学们,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诗歌的历史源远流长,名家辈出,你能列举出一些你熟悉的诗人的名字吗?指名回答、相机点评。
2.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5课,古诗二首。
(板书课题)这两首诗都是描写自然美景的,语言浅显明白,清新自然,这一节课我们要学习的是其中的一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3.简介作者课件出示,介绍诗人,请一位同学帮忙向大家介绍一下。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
今江西省吉水县人。
南宋著名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mào)、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
他一生作诗20000多首,有4200首留传下来,被誉为一代诗宗。
二、整体感知1.理解诗题。
课件出示诗题。
(1)请看诗题,来,读一读。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指名读,齐读。
(2)读了这个诗题,你从中获得了哪些信息?(时间:晓,早上。
地点:净慈寺,在西湖边上,净慈寺的大雄宝殿有济祖殿,殿内供奉着妇孺皆知的济公像。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古诗二首》优质教案
15 古诗二首【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文化、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语言运用:能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说出诗句描绘的画面。
思维能力:提取主要信息,了解课文内容。
审美创造: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感受祖国的壮美河山。
【课前解析】本课有两首古诗,宋代诗人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和唐代诗人杜甫的《绝句》。
两位作者都着意于对色彩的描绘,并用对仗工整的诗句勾画出美好的画面,令人赏心悦目。
关注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是诗人早晨出门送别友人时即景起兴而作。
作者以满湖的荷花荷叶为写作对象,先发感叹,再写实景,抒发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赞美之情。
《绝句》是杜甫在成都浣花溪草堂闲居时,在听闻平定“安史之乱”后,心情愉快所作。
诗人以朴实自然的语句,一句一景,动静结合,描绘了一幅无限生动的春景图。
关注生字:本课需要书写的生字五个上下结构,三个左右结构,可以根据字的结构进行归类学习,整体识记。
其中“莲”是上下结构,要重点强调,“含”和“岭”可比较识记,有点和无点,要提醒学生细心分辨清楚。
【教学目标】1.认识“晓、慈”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行”,会写“湖、莲”等8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
背诵古诗。
3.能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说出诗句描绘的画面。
【教学重点】认识“晓、慈”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行”,会写“湖、莲”等8个字。
【教学难点】能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说出诗句描绘的画面。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晓、慈、毕、竟、映”5个生字,会写“湖、莲、穷、荷”4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并背诵下来。
3.能初步了解《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中诗句的意思,说出诗句描绘的画面。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走近作者1.教师导入新课。
古人云:“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杭州历来就被人们称为“人间天堂”,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欣赏杭州西湖的美景吧!你们知道杭州这个著名的景点吗?教师打开西湖的知识窗,引导学生欣赏。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古诗二首》精品教案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古诗二首》精品教案---------------------------------------------------------------最新资料推荐------------------------------------------------------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古诗二首》精品教案《古诗二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是一首送别诗,作者抓住了那满湖的荷花荷叶作为写作对象,抒发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赞叹热爱之情,这首诗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典范作品。
诗人在六月的西湖送别友人林子方,开篇即说六月的西湖风光与其它季节是不同的,是足可留恋的。
然后,诗人用充满强烈色彩对比的句子,给我们描绘出一幅大红大绿、优美秀丽的画面:翠绿的莲叶,涌到天边,使人感到置身于无穷的碧绿之中;而粉红的荷花,在骄阳的映照下,更显得格外艳丽。
【知识与能力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并背诵古诗;2.结合图画和注释,了解古诗的大意。
◆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用学过的方法诵读古诗。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想象诗歌描写的画面,感受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诵读古诗。
【教学难点】理解诗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
多媒体课件。
1 / 18一、创设情境,走近古诗1.出示荷花图,请学生用一个词或一句话形容自己看到的荷花时的感受。
2.八百多年前,诗人杨万里用一首诗将这样的画面写了下来,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的古诗诵读。
揭示课题,指名读诗题。
3.谁知道诗题的意思?解释诗题:晓,是早晨的意思。
净慈寺,是西湖边一座有名的佛寺。
林子方,是诗人的朋友。
4.谁能连起来说说题目的意思? 5.齐读诗题。
二、初读引领,感知古诗 1.自由读,读准字音,多读几遍。
2.指名读诗。
齐读。
3.再读古诗,结合注释,和同桌说一说读懂了什么。
4.学生反馈,简介古诗大意。
相机板书:西湖六月风光、莲叶、荷花。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 15 古诗二首--绝句 优秀教案
绝句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古诗的内容;使学生了解祖国山河的壮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学会本课中的5个生字及新词。
3.会背诵并默写两首古诗。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通过诗中所描绘的景色,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学生要边读边想象,在头脑中展现诗句所描绘的情景;并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绝句》所描写的景色。
教学过程: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1.朗读全诗,要求读准字音。
师生共同纠正字音。
2.自读诗歌,要求学生找出诗歌中描写了哪些景物。
黄鹂翠柳白鹭青天千秋雪万里船3.理解上述词语的意思,逐句诗句的内容。
黄鹂------也叫黄莺,一种益鸟。
身体呈黄色,嘴淡红,在春天经常啼唱,声音很好听。
翠柳------翠,就是新绿。
翠柳就是指处春时节刚抽出嫩芽的柳枝。
白鹭------一种水鸟,羽毛白色,腿长,能涉水捕食鱼虾。
青天------蔚蓝色的天空。
鸣------鸣叫。
句意:两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鸣叫,一行白鹭飞上了蔚蓝色的天空。
-------指名学生口述诗句内容,教师纠正。
千秋雪-------雪存年久,因岭上积雪终年不化,所以这样相称。
千秋就是千年。
万里船------万里指遥远。
万里船指从很远的地方来的船。
含------包含。
泊------停泊。
重点理解“含”的意思,并引导学生体会画面的意境。
句意:从窗口可以看见西岭长年不化的积雪,门外停泊着从遥远的东吴来的船只。
-------指名学生口述诗句内容,教师纠正。
4.理解诗句的意思时同时用简笔画的形式加以表现,使学生有更直观的了解和体会。
5.川联诗句内容,要求学生独立说出译文。
6.结合图画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
近景------- 两个黄鹂鸣翠柳,远景------- 一行白鹭上青天。
数量远景------- 窗含西岭千秋雪,色彩近景------- 门泊东吴万里船。
7.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知道朗读,背诵。
部编本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课文15《古诗二首》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本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课文15《古诗二首》优质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认识并正确书写12个生字,包括“晓”、“慈”、“毕”等,以及“湖”、“莲”、“穷”、“荷”等8个生字。
2.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读背古诗。
课时目标:1.学生能够认识并正确书写5个生字,包括“晓”、“慈”、“毕”、“竟”、“映”,以及“湖”、“莲”、“穷”、“荷”等4个生字。
2.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和背诵《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一、揭题导入1.今天我们要研究一首描写西湖风光的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2.从课题中可以看出这是一首送别诗,作者是___,他要送别一位名叫___的友人。
从“晓”字中可以看出送别的时间是早晨,送别的地点是净慈寺外。
3.净慈寺是西湖边上的一座寺庙,林子方是南宋诗人___的一个朋友。
这一天,___要到外地做官,___在西湖边上送别他。
根据我们过去读过的送别诗的内容,我们可以猜测这首诗中会写些什么,比如离愁别绪、临别嘱托、牵挂不舍等。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1.播放名家朗读音频,学生认真倾听,圈出生字,感受诗句的停顿。
2.学生借助拼音自主练朗读,将古诗读正确、读流利。
3.出示前两句:“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1)指名学生朗读,适当强调:“竞”是后鼻音,正音后再次指名几名学生朗读诗句。
2)出示生字“毕”、“湖”,指名认读,鼓励学生为生字组词(毕业、完毕)(湖水、西湖),记忆生字的字形。
4.回顾名句:“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出示西湖图片,教师简介西湖。
5.全班齐读这两句。
6.出示后两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1)指名学生朗读,相机正音:“穷”和“莲”都是三拼音节,“穷”和“映”是后鼻音,注意发音准确到位。
正音后再次指名几名学生朗读诗句。
2.教师解释:这首诗虽然是一首送别诗,但诗人并没有直接表达离别的情感,而是通过描绘西湖的美景来表达内心的感受。
新人教版(部编)二年级语文下册《文 15 古诗二首 绝句》示范课教案_10
2.指导观察“绝、岭“的书写技巧。
3.教师示范,学生仿写。
4.指导观察“含、吴“的书写技巧。
5.教师示范,学生仿写。
6.互相评价。
六、布置作业
1.背诵古诗,学唱古诗。
2.书写生字并组词。
板书:绝句
唐杜甫
翠鸟鸣
白鹭飞
千秋雪
万里船
贴图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小朋友,你们已经学了古诗,谁来背一首古诗?
认识了那些诗人?今天我们来学习唐代大诗人杜甫写的一首非常美的古诗,你们想不想读一读?(板书课题)
二、初读古诗,学认生字
1.讨论读古诗时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
2.自己读一读,不认识的字圈下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住它。
3.学习生字
(1)自己认读
绝句
教学目标
1.会认“绝、鹂、鸣”等7个生字,会写“绝、含、岭、吴”4个生字,认识多音字“行、泊”。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3.理解诗意,了解古诗的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识记生字词,理解诗意。
教学难点
理解诗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的意思。
教学准备
图片,多媒体课件。
指导朗读。
(4)(4)理解“门泊东吴万里船“的意思
‘板书”万里船’,船驶向哪儿?引导学生理解”万里船“是指虚指,明白路途遥远,春天一片繁忙景象。
诗人从哪里看到船?理解“泊“的意思。
指导朗读
小结:古诗赞美了什么?
四、朗读古诗,升华诗意
1.指导学生自编动作表演朗读。
2.学唱古诗,感受古诗的吟唱风格。
五、指导写字
(2)交流识字方法
最新2023部编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15课《古诗二首》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最新2023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古诗二首》精美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课文第十五课。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认12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3.积累古诗中的佳句。
4.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1.准确理解诗意,有感情地诵读诗句,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2.积累古诗中的佳句。
难点: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首古诗。
2.会认会写相关生字。
3.正确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的意境。
4.通过朗读,感受西湖的美景,从中受到美的教育,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重点难点】重点:正确理解诗句的意思,有感情地吟诵古诗。
难点:感受、欣赏西湖美景,体悟作者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历来就被人们称为“人间天堂”,你知道那儿最有名的景点吗?(西湖)无论是久居这里的人,还是匆匆而过的游人,都为它的美丽所倾倒。
古往今来,更是有很多的文人墨客用妙词佳句来赞美它。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描写西湖的古诗。
2.作者简介。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吉水(今属江西)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历任太常博士、宝谟阁直学士等职,韩侂胄当政时,因政见不合,隐居十五年不出,最后忧愤成疾而终。
有《诚斋集》。
二、初读古诗,学习生字词1.自由读诗,读准字音。
2.学习生字。
湖 hú部首:氵;笔画:12;组词:湖泊、湖水。
造句:湖中心有一个小岛。
莲 lián 部首:艹;笔画:10;组词:莲叶、莲花。
造句:池塘中的莲花很好看。
穷 qióng 部首:穴;笔画:7;组词:穷人、贫穷。
造句:知识是无穷无尽的,所以我们要不断地学习。
荷 hé部首:艹;笔画:10;组词:荷花、荷叶。
(精品教案)新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15课《古诗二首》优质课教学设计
(精品教案)新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15课《古诗二首》优质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会认“晓、慈”等11个生字,会写“湖、莲”等8个生字。
掌握多音字“行”。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能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说出诗句描绘的画面。
3.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1.识记生字,背诵古诗。
2.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品诗赏句,感受诗人所描绘的美景和诗人的心境。
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揭题导入出示诗题: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1.指名读、齐读。
教师注意指导“净慈寺”的读音及诗题的停顿。
2.相机解释“净慈寺”和“林子方”。
3.从诗题当中你知道了什么?想想诗题是什么意思。
(诗人杨万里)早晨从净慈寺出门去送别他的朋友林子方。
二、朗读古诗,识记生字1.朗读古诗。
(1)学生自由朗读古诗,争取读得正确、流利。
(2)同桌互读,检查指正。
(3)听朗读音频,指名读,指导古诗要读得字正腔圆、抑扬顿挫、有节奏感。
(4)分组比赛读,读出诗的韵味。
2.学习生字。
(1)学生根据读诗的感受,指出不好读的字,教师指导。
(2)玩一玩“生字连连看”游戏,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三、再读古诗,整体感知1.教师读古诗,学生仔细听,思考下列问题:这首诗写的是哪个季节?这首诗写了些什么呢?2.小组内交流后全班交流,教师相机板书。
(六月西湖风光:莲叶荷花)四、品析诗句,想象意境过渡:我们知道诗人在诗中写了六月西湖的莲叶和荷花。
那么诗中具体是怎样写的呢?1.出示: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1)自由读第一句“接天莲叶无穷碧”,你从诗中看到了什么样的莲叶?(碧绿碧绿的莲叶无穷无尽的绿色)①你是从哪里读出来的?(接天无穷碧)②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看,体会这句诗。
③请学生来讲一讲自己看到的画面,说一说诗句的意思。
④让学生说说“接天”的意思,教师引导学生领会。
(荷叶挨挨挤挤,向远处看,看不到尽头,仿佛与天相接了。
)⑤指名朗读。
部编版人教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15 古诗二首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说课稿》教师招聘最新精品优秀说课稿
前言:
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要对教材有所了解,还要对学生的情况有清晰明了的掌握,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这样才能了解学生真正的学习需求,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强调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
(最新精品获奖说课稿)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说课稿
一、说教材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一诗,作者抓住了那满湖的荷叶、荷花作为描写对象。
那碧色连天的荷叶和在阳光照射下格外娇润红艳的荷花,美丽动人。
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借助注释理解诗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感情。
(2)感受是词中的意境,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2、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抓住诗中重点句分析。
(2)在理解诗内容的基础上,想象诗中描写的画面。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杭州西湖的美,增强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三、说教法:
创设情景法、自读自悟法、情感诵读法、想象理解法。
四、说学法
自读自悟、合作探究、感情朗读。
五、说教学过程
(一)激兴趣,导新课
1、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风景如画。
从白雪皑皑的北国到诗情画意的江南,从茫茫无垠的草原,到郁郁葱葱的林海,每一幅山水都是一副美丽的画。
1。
最新人教部编语文二年级的下15.+古诗二首+优质教案
最新人教部编语文二年级下15 古诗两首教课目的【知识技术】1. 认识 9 个生字,会写 8 个字。
2.能有感情地朗诵、背诵古诗,培育读背古诗的兴趣。
【过程与方法】理解诗意,领会表达的感情,感觉境界美。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大禹制服洪水的坚强意志和献身精神。
要点难点【教课要点】1.识字、写字。
2.理解要点词语的意思。
3.理解诗意,领会表达的感情,感觉境界美。
【教课难点】在创作诗与课文的比较中,品尝诗人用词的精妙,意会一些创作的技巧,遇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
第一课时(一)复习导入,走近古诗1.指名背诵送别诗《别董大》。
2.读题,揭露诗题中包括的时间、地址、人物、事件。
(二)初读引领,感知古诗诗人在清晨送别友人林子方,写下了这首诗,接下来就请大家读一读这首诗:1.自由读,读准字音。
2.指名读,读顺诗句。
3.指导读,读出节奏。
(三)品读赏析,感悟古诗再读古诗,想必也必定能读懂。
1.再仔细地读几遍,想一想诗中写了什么?用自己的话试着和同桌沟通。
2.集体沟通:诗中写了什么?(1)出示一二句:“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用自己的话谈谈意思。
理解“毕竟” “四时”的意思。
学生怀疑。
(2)出示三四句:“接天莲叶无量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用自己的话谈谈意思。
侧重领会“无量碧”和“别样红” ,并读出自己的感觉。
3.回归整体,谈谈整首诗的意思。
(四)读写联合,内化古诗1.出示荷花图片,看着此情此景,想说什么?2.出示朱自清《荷塘月色》选段,指引学生依据诗意,联合图画,抓住映日荷花的特色写一段话。
3.诗人看到这样的美景,不由自主地赞美——﹙回归一二句﹚。
4.这首诗题目是《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全诗写的是西湖的风景,诗中有送其余意思吗?作者为何要这样写?5.想象一下,诗人面对这无边的美景,会向友人林子方说点什么?指名说,并把诗“送”给友人林子方——﹙学生朗诵,老师配乐朗诵﹚。
6.背诵古诗。
(五)课外拓展,丰富累积介绍杨万里相关荷花的其余诗作。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15. 古诗二首(说课稿).doc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是一首送别诗,作者抓住了那满湖的荷花荷叶作为写作对象,前两句议论,后两句写景,抒发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赞叹热爱之情。
整首诗口语成诗,景色醉人,韵味十足。
特别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句,意境广阔,给人无尽的喜悦和想象。
二、学情分析因为学生在课外阅读和积累中已经背诵过大量的古诗,课文中出现的古诗学生早就能背诵了,对描写荷花的这句诗应该比较熟悉了,他们能够也有了一定的学习力了,能够把诗句的意思大概地连起来表述。
三、教学目标根据教材和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目标:1.学习有节奏、有感情地诵读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2.结合画面,理解诗句的意思,品味重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3.理解诗歌内容,想象诗歌呈现的画面,体会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4.初步掌握学习古诗的基本方法。
为了落实课堂目标,我把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落实在①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描写的意境;②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
四、设计意图根据学程导航堂教学六大基本模块,即“目标导向、任务驱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导学、检测反思”等课堂基本环节。
在教学中需要重点突出自学、展示、小组合作环节,因此,我把课堂设计1.设计清单,自主预习预习是学生自学能力的一种展示,而且也是高效课堂的保证。
课堂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已知的基础上。
如何整理学生对古诗的先期经验,明确本次课堂教学的目标和方向,为学生设计一份预习清单显得尤为重要。
所以我在布置学生预习时,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
1、请写出描写大自然美景的古诗(可按春夏秋冬的顺序)。
2、了解作者杨万里,(从其人、其作品、其风格方面)。
3、能通过各种途径解决“毕竟”、“四时”、“接天”、“无穷碧”、“别样红”等词,为了考虑到不同程度的同学,我还设计了一个让学生自己选一个不理解的词查出来。
4、让学生想一想诗句的意思。
这些设计任务明确,大部分同学都能顺利完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 古诗二首说课稿
一、说教材
《古诗二首》是统编版语文小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是一首送别诗,作者抓住了那满湖的荷花荷叶作为写作对象,前两句议论,后两句写景,抒发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赞叹热爱之情。
整首诗口语成诗,景色醉人,韵味十足。
特别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句,意境广阔,给人无尽的喜悦和想象。
二、说学情
因为学生在课外阅读和积累中已经背诵过大量的古诗,课文中出现的古诗学生早就能背诵了,对描写荷花的这句诗应该比较熟悉了,他们能够也有了一定的学习力了,能够把诗句的意思大概地连起来表述。
三、说教学目标
1.会认“晓、慈”等1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行”,会写“湖、莲”等8个生字。
2.学习有节奏、有感情地诵读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背诵古诗。
3.结合画面,理解诗句的意思,品味重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4.理解诗歌内容,想象诗歌呈现的画面,体会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5.初步掌握学习古诗的基本方法。
四、说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描写的意境。
(重点)
2.初步掌握学习古诗的基本方法,体会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难点)
五、说教法和学法
[说教法]
1.创设情境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通过图画再现,语言描述,带领学生进入真实的生活情境等教学策略,从多方面,多角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朗读体验法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而读是最行之有效的阅读手段,让学生喜欢读书,学会读书。
通过反复品读感受诗歌的语
言美、音韵美、意境美。
以上的教学方法都将渗透在各教学环节中。
[说学法]
这节课主要采用学生以画助记、合作交流、朗读体验的学习方法。
六、说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对于小学生来说,课前的组织热身活动非常关键,积极的热身活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从课下的兴奋状态转入到课堂教学的活动中。
实践证明,饱满的情绪和良好的开端能发挥事半功倍的作用,直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质量。
可以说,没有成功的激趣导入,就没有学生主动积极的阅读探究和兴趣盎然的练习实践。
在学新课之前,我通过复习前一首古诗,引导学生走入西湖美景,优美的西湖十景图片把学生带入了美的享受,然后借助小故事,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的新古诗的学习上来,学生兴味盎然。
(二)初读感知,学习字词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只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为了充分体现这一崭新的科学教学理念,我安排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本课的生字生词,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与人交流的能力,同时也体现了学习活动的探索性,使学生学会与人合作,与人交流,积极参与,相互尊重。
然后,再让学生把不理解的词在班上提出来,有师生共同解决。
(三)精读课文,理解诗意,体会意境
现代教学观念认为,教学并不是一个单纯的传授与给予的过程,对教师来说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去获取知识,并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学习探究的方法和培养自我探究的能力。
这个环节是本课的重要一环,教学的重点、难点都要通过这一环节得到解决。
由于古诗词的教学,忌逐句讲解。
所以我让学生自读自悟,通过小组讨论,全班讨论交流来解决。
同时教给学生抓住字词进行读议的方法,使学生在合作探究时既有的放矢又有法可依,使学生饶有兴趣的积极的投入到学习活动当中。
这样,教师和学生的角色与传统的教育相比都有了变化,教师由教授者转变成为学习的合作者,学生也由听课者转变为学习的主动参与者,课堂上的主人。
学生由被动地接受知识,变为自己的亲身体验。
教师由灌输变为指导,学生由认真听变为自己动手、动脑,使他们的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合作交流能力都得到了较好的锻炼与发展。
在解决难点的时候,我适当的出示教学课件,使学生在理解课文时有了感性认识作为
基础,这是符合小学生思维发展由直观到抽象的规律的;在学生充分掌握了古诗的内容之后,引导学生感受诗歌描写的意境,有感情的朗读和背诵、默写。
教学目标一步步实现。
(四)课堂小结
教师用简单精辟富有启发性的语言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总结,使学生对文章内容有一个更明确的认识,增强了教学效果。
最后所提出的问题能引起学生的思考,使学习活动延伸到课外。
(五)作业
课外作业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也是学生能力得以提高的重要途径。
为了使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得到综合训练,我设计了抄写古诗和积累描写夏季古诗这两项课外作业,这样既照顾了每个学生的学习需要,也注重了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学习小提示:
“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同学们,没有目标就没有方向,每一个学习阶段都要给自己定一个目标。
每一位同学都应该相信“一份耕耘,就有一份收获”。
亲爱的同学们,现在启航,展开你自信和智慧的双翼,乘风踏浪,在知识的海洋里去收获无限风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