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8自然生态环境评价专题制图
实验8:自然生态环境评价专题制图
评价等级 综 合 评 价 说明 指数
优 良 9~10 6~9 自然生态环境基本未受到破坏,生态结构合理、 稳定、生态系统自身功能和自我恢复能力很强。 自然生态环境基本未受到破坏,生态结构比较合 理、稳定、生态系统自身功能和自我恢复能力较 强。 自然生态环境基本受到破坏,生态结构基本合理、 稳定、生态系统自身功能和自我恢复能力较弱。 自然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生态结构不合理,生态 系统自身功能和自我恢复能力很弱。
依次用密度分割工具对“土壤指数”和“地形因子”进行
归一化处理。
需要注意的是: 在进行“地形因子”归一化的时候,得到的编码值是相反 的,需要用到bandmath将编码值反过来,即10变成1,9变成2, 依次类推。
Bandmath中的表达式为:11-b1
b1为坡度密度分割得到的结果。
3 生态环境评价
实验流程
数据获取 与预处理
Landsat 8 影 像预处理 DEM数据
生态 因子 植被盖度计算 生成
土壤指数计算
坡度计算
归一化模 型 确定评价 方法
自然生态因子归一化 指数评价法 自然生态环境评价图
生态环 境评价
1. 数据获取与预处理
专题数据:采用Landsat 8 OLI影像和DEM数据 选取波段并合成:由于在计算土壤指数时需要进行穗帽变 换(Tasseledcap),而Landsat8 OLI传感器目前还没有相应的 穗帽变换模型,参照下表 1 中 OLI 和 ETM+ 波段对照,发现 OLI的Band2~7和ETM+的6个多光谱波段范围相近,故这里合 成 OLI 的 2-7 波段,应用 ETM+ 的穗帽变换模型进行相应变换。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PPT课件
可形象地比喻为“牵一发而动全身”。 • ③某一要素的改变,不仅影响当地的整个自然环境,还会对其他地区
的地理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 整体性效应,新结构和功能,强弱
解读课本:
• 认识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对 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1)板块运动导致的山脉隆起改变了区域的地貌、水文和气候特征,分析这些特 征的变化对里海的影响。(6分) (2)末次冰期晚期里海一度为淡水湖,对此作出合理解释。(6分) (3)分析补给类型发生变化后里海演化为咸水湖的原因。(6分) (4)指出黑海、地中海未来演化为湖泊的必要条件。(4分)
(2019·全国卷I地理)37.
遭到破坏,重新建立起新的系统结构,产生
新的功能,形成
。
黄土高原变绿了!
• 北方农牧交错带的总体走向与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 致相当,但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不同时期的农牧交 错带北界也不尽相同。
• 地图中反映了西汉至现代交错带北界在黄土高原地区 的几次明显北进和南退,这与各时期的冷暖干湿情况 关系尤其紧密。通常而言,气候越暖湿,则宜农土地 越多,交错带界线北移,反之亦然。
小,湖泊来水量
变干
减少,湖泊面积
缩小。
• 山脉隆起,阻挡
湿润气流,导致
干旱,推动湖泊
向内陆湖演化。
(2)末次冰期晚期里海一度为淡水湖,对此作出合理解释。(6分)
末次冰期晚期
板块北移
气候转暖
进一步转暖
地中海
分离
参考答案: • 气温仍较低,湖面
蒸发弱; • 受冰雪融水补给; • 补给大于蒸发。
里海
水多
①自然地理系统的概念:
(2021年)自然资源利用生态影响评价方法优秀ppt
生态占用与生态潜力的度量和比较
生态占用与生态潜力都可用“生态生产性地域(ecologically productive area)”来表征 。
生态生产性地域可分为6大类:
➢ 林地:包括人造林或天然林,其生态生产力主要提供木材和其他林 产品,还具有防风固沙、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维持大气水分循环 、防止土壤流失、保护物种多样性等诸多生态服务功能。
➢ 草地:其生态生产力可通过单位面积承载的牛羊数及牛奶、肉类产 量来核算,也具有诸多生态服务功能。
➢ 建筑用地:各类各种工程建设、人居设施、道路等所占用的土地, 是人类生存必需的场所。人类多定居在最优质的土地上,由于城市 化的急速发展,大量可用于生产的耕地已被建筑用地侵占,因此建 筑面积的增加意味着生物生产量的降低。
徐中民,程国栋等.2001.生态占用方法:可持续性定量研究的新力法——以张掖地区1995年为例.生态学报,21(9):1484~1493 反之,则是不可持续的。
能源消耗占用土地的原因: 位置,也可判断资源消耗及分配的公平性。
均衡的方式有两种:一是通过自然资源的进口来平衡赤字;二是通过过渡开发当地自然资源来满足需求,结果导致自然资源的耗竭或生态 耗竭. 自然资源的期内增长量与消耗量之差相当于该资源期内的存量变化值ΔRi,其租金ni应等于该资源同期的市场价格Pi; 用一个地区所能提供给人类的生态生产性土地面积的总和来度量为该地区的生态潜力 自然资源的期内增长量与消耗量之差相当于该资源期内的存量变化值ΔRi,其租金ni应等于该资源同期的市场价格Pi;
理想化假设前提脱离现实,从而造成了生态占用核算的误差 核算容量(生产力系数)
《环境生态学实验》多媒体课件下载-PowerPoint
实验三 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的测定
海南大学环境与植物保护学院 戚春林
实验目的及仪器设备:
目的和意义 通过对群落中的物种多样性的测定,认识多样性指数的生 态学意义及掌握测定物种多样性的方法。
仪器、设备和材料 1m2样框,铅笔,野外调查记录表格,计算器。
海南大学环境与植物保护学院 戚春林
Pn=ΔB+L+G ΔB=B2-B1
式中,ΔB为t1~t2间植物的生长量,L为此期间的枯死及脱落量,G为草食动物吃掉的量。此式为 生产量测定的基本公式。
二、仪器、设备及材料 1、烘箱,筛,剪刀,锄头,1m2的样框,标签,电子天平,米尺,薄膜塑料袋,纸信封。 2、手锯,弹簧秤,粗天平,卡尺,透明方格板,记录纸。
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
H
s
Pi log2
i 1
Pi
log2
N
1 N
s
ni log 2 ni
i 1
信Hm息ax=量l是og未2s确;定当的群量落,中H全值部越样大本,为多一样个性种指时数,越即高P。i=当s/群s时落,中信各息个量种最的小个,体H数mi目n=相0。等时,即Pi=1/s时,信息量最大, 均匀度
据下式求出每层的叶面积(S): S=S0×W/W0
式中,S为样品叶片面积;S0为标准纸面积,S0=样品叶片重׃标准纸重;W为每层的总 干重;W0为样品叶片干重。
根据表2-5中的数据,可作出群落的生产结构图。
海南大学环境与植物保护学院 戚春林
草本群落地上部分生产量的测定与分析:
初次取样
在群落中选定3个样地,样地大小据群落具体情况而定,草本群落一般采用1m×1m,分别编号为样 地1、样地2和样地3。用木桩把样地标出,初次取样时,把
80页生态环境环保数据图表分析通用PPT模板
Our Process Works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adipiscing elit. Curabitur et faucibus lorem, ut lacinia mi. Sed dignissim massa vel elit adipiscing placerat. Vestibulum ante ipsum primis in faucibus orci luctus et ultrices posuere cubilia Curae; Donec vel arcu varius, commodo felis
And we make it work for you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adipiscing elit. Curabitur et faucibus lorem, ut lacinia mi. Sed dignissim massa vel elit adipiscing placerat. Vestibulum ante ipsum primis in faucibus orci luctus et ultrices posuere cubilia Curae; Donec vel arcu varius, commodo felis
HOUSING MARKET GROWTH
Subtitle goes here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adipiscing elit. Curabitur et faucibus lorem, ut lacinia mi.
2012
2011
2010
生态评价的基本内容与方法ppt课件
1、形态法 2、地图叠加法 3、因子加权平均法 4、生态因子组合法
资金是运动的价值,资金的价值是随 时间变 化而变 化的, 是时间 的函数 ,随时 间的推 移而增 值,其 增值的 这部分 资金就 是原有 资金的 时间价 值
五、生态适宜性的分析方法
1、形态法 最早使用的适宜性分析方法,主要用于
四、生态适宜性分级标准的制定
2、综合适宜性分级
很不适宜:指对环境破坏或干扰的调控能力很弱,自动恢 复很难,使用土地的环境补偿费用很高。
不适宜:指对环境破坏或干扰的调控能力弱,自动恢复难, 使用土地的环境补偿费用多。
基本适宜:指对环境破坏或干扰的调控能力中等,自动恢 复能力中等,使用土地的环境补偿费用中等。
(2)调查各因子在规划区域的分布状况, 建立生态目录。
(3)将各单要素适宜性图叠加得到综合适 宜性图。
(4)土地利用分区。
资金是运动的价值,资金的价值是随 时间变 化而变 化的, 是时间 的函数 ,随时 间的推 移而增 值,其 增值的 这部分 资金就 是原有 资金的 时间价 值
五、生态适宜性的分析方法
资金是运动的价值,资金的价值是随 时间变 化而变 化的, 是时间 的函数 ,随时 间的推 移而增 值,其 增值的 这部分 资金就 是原有 资金的 时间价 值
第一节
生态评价概述
三、生态评价的基本方法
当前,常采用的生态评价方法主要包 括图形叠加法、生态机理分析法、类比法、 列表清单法、质量指标法 (综合指标法)、 景观生态学方法、系统分析法、生产力评 价法和数学评价法等。
在各单因子分级评分基础上,进行 各种用地类型的综合适宜性分析。综合 适宜性分级可根据综合适宜性的计算值 分为很不适宜、不适宜、基本适宜、适 宜、很适宜5级;也可分为很适宜、适 宜、基本适宜3级。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案例ppt课件
生态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要点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Research Center for Eco-environmental Science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
生态影响型项目
水利水电(水利、水电、调水工程、枢杻、大坝等) 交通运输类(公路交通、铁路交通、 桥梁隧道、输 气管道等) 矿产资源开发(石油、煤炭、铁矿等开采) 农林资源开发(工业原料林基地、经济林基地、农 产品基地等) 土地开发利用(农业土地开发利用、滩涂与湿地开 发利用、草地与荒地开发利用、旅游资源开发、海 洋和海岸带开发等)
.
水工建筑物的级别划分是根据其所属枢纽 工程等别作用河重要性分为5级
工程等级
永久性水工建筑物级别 主要建筑物 次要建筑物
临时性水工 建筑物级别Fra bibliotekⅠ1
3
4
Ⅱ
2
3
4
Ⅲ
3
4
5
Ⅳ
4
5
5
Ⅴ
5
5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Research Center for Eco-environmental Science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Research Center for Eco-environmental Science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
若按库容划分:
Ⅰ级即大(1)型工程,库容≥10×108m3; Ⅱ级即大(2)型工程,库容为10~1.0×108m3; Ⅲ级即中等工程,库容为1.0~0.10×108m3; Ⅳ级即小(1)型工程,库容0.10~0.01×108m3; Ⅴ级即小(2)型工程,库容0.01~0.001×108m3
实验8:自然生态环境评价专题制图
2.4 生态因子归一化(植被覆盖度)
根据实际情况, 植被对生态环境质量的贡献程 度,依据植被的覆盖度分为10级,覆盖度越大 编码值越大。
覆盖率% 0-10 10-20 20-30 30-40 40-50 50-60 60-70 70-80 80-90 90100 1 2 3 4 5 6 7 8 9 10
依次用密度分割工具对“土壤指数”和“地形因子”进行
归一化处理。
需要注意的是: 在进行“地形因子”归一化的时候,得到的编码值是相反 的,需要用到bandmath将编码值反过来,即10变成1,9变成2, 依次类推。
Bandmath中的表达式为:11-b1
b1为坡度密度分割得到的结果。
3 生态环境评价
最终得到统计结果如下图实验总结本次实验利用landsatoli数据与dem数据通过各评价因子的计算用指数法和综合指数法进行惠水以上流域的生态环境评价了解了生态环境评价的流程学会用envi进行生态环境评价的数据处理工缨帽变换dem坡度计算波段运算密度分割图像统计自然生态环境评价专题制图
实验8:自然生态环境评价专题制图
本专题选择的评价模型是指数法与综合指数 法: E=W1 *Sv+W2 *Ss +W3 *St W1=0.5,W2=0.3,W3=0.2
评价等级 综 合 评 价 说明 指数
优 良 9~10 6~9 自然生态环境基本未受到破坏,生态结构合理、 稳定、生态系统自身功能和自我恢复能力很强。 自然生态环境基本未受到破坏,生态结构比较合 理、稳定、生态系统自身功能和自我恢复能力较 强。 自然生态环境基本受到破坏,生态结构基本合理、 稳定、生态系统自身功能和自我恢复能力较弱。 自然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生态结构不合理,生态 系统自身功能和自我恢复能力很弱。
环境评价 PPT课件
2021/1/15
38
• 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性规章:享有立法权的地方权力 机关和地方政府机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相关法 律制定的环境保护规范性文件。不能和法律、国务院行政规 章相抵触
• 环境标准:环境执法和环境管理工作的技术依据
➢ 国家环境标准;地方环境标准;国家环境保护总局(部)标准
2021/1/15
31
3、环境评价的发展历程
• 环境污染加剧催生环境评价学科的诞生
➢ 20世纪50年代起,国外学者研究和编制出各种环 境质量指数用来反映评价环境质量现状,如格林大 气污染综合指数(M H Green)、豪顿水质指数 (R K Horton)等
➢ 60年代中期,加拿大和美国学者开始提出“环境影 响评价”概念,并先后立法,形成制度
定的 • 每种环境要素的状态可由许多参数(或因子)
加以描述
➢ 它们反映环境要素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状态 ➢ 可以是定性的,但大多数参数是定量的
2021/1/15
26
• 典型环境要素及其质量参数包括
➢ 大气:风向、风速;降水量;温度;空气组分及其含量 ➢ 水体:水文因子;地下水因子;地表水;水质参数;水生生物种群;
2021/1/15
37
• 环境保护行政法规:环境保护规范性文件
➢ 根据法律授权制定的环境保护法的实施细则或条例 ➢ 针对环境保护的某个领域而制定的条例、规定和办法
• 政府部门规章
➢ 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单独发布的环境保护规范 性文件
➢ 与国务院有关部门联合发布的环境保护规范性文件 ➢ 政府其他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制定的环境保护规范性
• 环境保护国际公约:我国缔结和参加的环境保护国际公约、 条约和议定书
生态评价ppt课件教学教程
虽然环境影响评价在1969年就已正式提出,但生态
环境影响评价被正式提出来则是在80年代。1985年,美 国加州大学洛山矶分校的Walter E. Westman在其《生态、 影响评价和环境规划》一书中给出了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的定义。其后,Fortlage(1990)、Bergman.JI和 Mackenthun. KM (1992)、Biwas和Agarwala(1992)以及 Gilpin.A(1995)都对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进行了阐述。随 着研究和实践的深入,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也进入了环境 影响评价的教科书中,如L.W.Canter(1996)在其《环 境影响评价》一书中专门用两章的篇幅系统阐述了生态 环境影响评价。同时,国外近几年进行的几项生态环境 影响评价的实例研究也颇有借鉴价值,如方杉芽虫森林 管理系统研究、太平洋鲑鱼管理、奥地利高山地区发展 研究及委内瑞拉的区域发展分析、马来西亚巴生港环境 影响评价研究等,这些研究均各具特色。
1 小时平均 1 小时平均
环评关注问题 浮游植物及优势种(生产力) 传统栖息地破坏
外来物种影响 生物多样性及保护物种 资源(如鱼类)及生产力(价值) 流域生态、功能、问题等 初级生产力及浮游生物组成 生物多样性及保护物种 近海水域功能区划 栖息地(多样性、特异性)
水质(盐度、溶解氧、污染物) 营养物 重要系统(河口、港湾、红树林等) 渔业资源动态(价值) 陆海关系与保护目标
污染控制
总量控制、城市景观
区域可持续发展
水源、功能区、总量控制、
生态规划建设
生态系统类型(五)
类型 农业
功能要求 生产力 防灾减灾 灌溉 敏感问题 可持续发展
环评关注问题 土地占用、复垦 自然环境保护、防风林带…… 盐渍化、水源、生态林 基本农田、水生生态、特产 区域气候、功能区划、土地利用 合理性、资源利用、生态建设……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学ppt课件
自然环境整体性与人类活动
2.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对自然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
影响
原因
实例
不合理的资源开发,不仅 会影响当地环境状况,还 会影响其他地区的环境状
况
在黄土高原过渡垦殖,不
仅破坏了当地生态,使农
各地区之间的环境状况是 业生产处于低产落后、恶
相互影响的
性循环的状况,也是造成
黄河下游地区洪涝、风沙、
目录
01 自 然 环 境 的 组 成
03
自然环境整体性与人类活 动
02 自 然 环 境 整 体 性 的 表 现
04 自 然 地 理 要 素 的 相 互 关 系
PART 01
自然环境的组成
自然环境的组成
1.宏观——由四大圈层组成
自然环境由以气体物质为主的大气圈、液态水为主的水圈、固体岩 石为主的岩石圈、生物有机体为主的生物圈组成。
4.据图推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南坡2800m处,单位体积土壤干重最小 B.北坡3200m处,土壤有机质含量最少 C.南坡4000m处,土壤水分条件最好 D.植被覆盖率随海拔上升先升高后降低
土壤容重指一定容积的土壤(包括土粒及粒间的孔隙)烘干后质量与烘干前体积的比 值。一般来说,有机质含量高、疏松多孔的土壤容重小。土壤有机碳浓度是指单位质量土 壤中有机质所含碳元素的质量,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正相关。下图为东祁连山某区域高寒 草甸不同海拔、坡向的土壤容重和有机碳含量图。据此完成3~5小题。
琥珀色,深受国际市场欢迎
不利因素
水灾较多、冬季潮湿、 夏季多雨,蜂群有时发
生病害
北部亚热 带区
纬度较低,气温较高,雨量充沛,蜜 源植物种类繁多,蜂群发育较快,生
产的蜂蜜种类较多
生态环境评价指标及模型
• 常用的BP神经网络模型由输入层、隐含层(又称中间层, 一层或多层)和输出层组成(如下图所示)。相邻之间的 神经元由权重系数相互连接,同一层内的神经元之间是平 行的、无连接关系。输入信号从输入层节点,依次传过各 隐含层节点,然后传到输出节点,每一层节点的输出只影 响下一层节点的输出。网络的学习训练过程是基于多层前 馈网络算法,该学习过程由正向传播和反向训练组成。 • 正向传播时,输入的样本从输入层经过隐单元一层一层进 行处理,通过所有的隐层之后,再传向输出层,当数据到 达输出层时,再把现行输出和期望输出进行比较,如果现 行输出不等于期望输出,则进入反向训练过程。反向训练 时,又把误差信号按误差最大的方向沿原来正向传播的通 路反向传回,同时对各层的各个神经元间的权值和阈值进 行修改,从而使误差信号趋于最小,满足预先设定的限差 要求。
2 另外两种评价方法
• 1层次分析法 • 层次分析法(即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简称 AHP)是一种科学有效的决策分析工具。它是由美国著名 运筹学家,匹兹堡大学教授 T.L.Seaty 于七十年代中期 提出的。 • 层次分析法有着深刻的数学原理,同时本质上又是一种决 策思维方式。它把复杂的问题分解为各个组成因素,将这 些因素按照支配关系分组形成有序的递阶层次结构,通过 两两比较的方式确定层次中诸因素的相对重要性,然后综 合人的判断来决定决策诸因素的相对重要性总的顺序。层 次分析法体现了人们的决策思维中分解、判断和综合的基 本特征,具有适用性、简洁性、实用性、系统性的优点。
• 应用 AHP 解决问题,大体可以分为四个步骤:第一,建 立问题的递阶层次结构;第二,构造两两比较判断矩阵; 第三,由判断矩阵计算被比较元素相对权重;第四,计算 各层元素的组合权重。 • 层次分析法对人们的思维过程进行了加工整理,提出了一 套系统分析问题的方法,为科学管理和决策提供了较有说 服力的依据。但层次分析法也有其局限性,主要表现在: (1)它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们的经验,主观因素的影 响很大,它至多只能排除思维过程中的严重非一致性,却 无法排除决策者个人可能存在的严重片面性。(2)比较、 判断过程较为粗糙,不能用于精度要求较高的决策问题。 AHP 至多只能算是一种半定量(或定性与定量结合)的 方法。同时在应用层次分析法研究问题时常常遇到的两个 方面的棘手的问题:第一,如何根据实际情况抽象出较为 贴切的层次结构;第二,如何将某些定性的量作比较接近 实际定量化处理。
生态保护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生态保护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为了提高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培养环保技能,我们开展了生态保护实验。
本次实验旨在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功能以及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并通过实际操作,探讨生态保护的有效措施。
二、实验目的1. 了解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和结构;2. 掌握生态平衡的概念及其重要性;3. 学习生态保护的方法和技巧;4. 提高环保意识,培养生态保护实践能力。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土壤、植物、动物、水体等;2. 实验仪器:放大镜、显微镜、土壤水分测定仪、pH计、温度计、照度计等;3. 实验工具:铲子、镊子、剪刀、培养皿、试管、烧杯等。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1. 观察实验地点的生态环境状况,记录植物、动物、土壤、水体等生态因子;2. 分析实验地点的生态平衡状况,找出存在的问题;3. 根据实验地点的实际情况,制定生态保护方案;4. 实施生态保护方案,包括以下措施:a. 植树造林,增加植被覆盖率;b. 恢复水体生态,清理水体污染物;c. 保护野生动物,设立自然保护区;d. 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推广有机农业;e. 增强公众环保意识,普及环保知识。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地点的生态环境状况:a. 植被覆盖率较低,土壤质量较差;b. 水体污染严重,水质较差;c. 野生动物种类较少,生存环境受到威胁。
2. 生态平衡状况分析:a. 植被覆盖率低,导致土壤侵蚀、水土流失等问题;b. 水体污染严重,影响生物多样性;c. 野生动物种类减少,生态平衡受到破坏。
3. 生态保护方案实施效果:a. 植树造林,植被覆盖率逐渐提高,土壤质量得到改善;b. 水体污染得到有效治理,水质明显改善;c. 野生动物得到保护,种类逐渐增多,生态平衡得到恢复。
六、实验结论通过本次生态保护实验,我们认识到生态保护的重要性,掌握了生态保护的方法和技巧。
以下是我们对实验结果的总结:1. 生态环境问题不容忽视,生态保护刻不容缓;2. 生态平衡是生态系统稳定的基础,保护生态平衡至关重要;3. 生态保护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政府、企业和公众应共同努力;4. 生态保护实验有助于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培养生态保护实践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壤指数生成步骤:
➢ 第三步:Basic Tools – Band Math 中输入“b20.9178*b1+5.5859”
b1:brightness b2:greenness 得到“土壤指数.img”
2.3坡度生成
坡度生成步骤:
➢ 第一步:打开 “Guizhou_SRTM90.tif”文件 ➢ 第二步:选择TopographicTopographic Modeling,选择 “Guizhou_SRTM90.tif”文件, 后在Topo Model Parameters 面 板中,只选Slope。 ➢ 第三步:生成“坡度指数.img”
➢ 第二步:选择 Transform/Tasseled Cap。在文件对 话框中选择前面生成的 “LC81270422013272LGN00_8bit.tif” 在Tasseled Cap Transform Parameters面板中,传感器类型选择 Landsat 7 ETM。生成 “LC81270422013272LGN00_TC.tif”
植被覆盖度生成步骤:
➢ 第一步:在ENVI中打开“LC81270422013272LGN00.tif”文 件,并生成NDVI 文件。
➢ 第二步:利用“惠水以上流域外边界.shp”作为ROI,在统 计直方图中查看NDVI最大值和NDVI最小值。这里选取累积值 的5%和95%作为最小值和最大值。NDVImin =0.18 NDVImax=0.41
பைடு நூலகம்
2.4生态因子归一化(概述)
➢ 评价因子生成之后,直接用它们去进行评价是比较 困难的,因为各指标项的量纲不一致, 所以没有可 比性。
➢ 各指标的量化分值依其对生态环境质量的贡献程度 , 采用统一顺序原则, 即按照它们对生态环境正 向影响的大小,从高到低分为若干级,对环境质量 贡献越大,编码值越大,反之则编码值越小。
自然生态因子归一化
归一化模 型
生态环 境评价
指数评价法 自然生态环境评价图
确定评价 方法
1. 数据获取与预处理
➢ 专题数据:采用Landsat 8 OLI影像和DEM数据 ➢ 选取波段并合成:由于在计算土壤指数时需要进行穗帽变 换(Tasseledcap),而Landsat8 OLI传感器目前还没有相应的 穗帽变换模型,参照下表1 中OLI和ETM+波段对照,发现 OLI的Band2~7和ETM+的6个多光谱波段范围相近,故这里合 成OLI的2-7波段,应用ETM+的穗帽变换模型进行相应变换。
编码值 1 2
3
4
5
6
7
8
9
10
2.4 生态因子归一化(土壤指数)
➢以“植被盖度”和“土壤指数”作为植被和土 壤的生态因子,“坡度”作为地形因子。统一将 这些生态因子进行归一化处理。应用较成熟的自 然生态环境评价模型方法完成涟江流域惠水以上 自然生态环境评价制图。
实验流程
数据获取 与预处理
Landsat 8 影 像预处理
DEM数据
生态
因子 植被盖度计算 生成
土壤指数计算 坡度计算
由于Landsat8传感器目前还没有相应的穗帽变换模型, Landsat8 OLI数据以16bit类型提供,而MSS、TM和ETM数据以 8bit类型提供。所以在进行穗帽变换之前要将 OLI 16bit的数 据通过线性模型转成8bit数据。
土壤指数生成步骤:
➢ 第一步:在Toolbox中,选择 Raster Management/Stretch Data, 在文件对话框中选择前面合成的6个 波段图像文件。如图填写参数,将 16bit的数据通过线性模型转成8bit 数据。生成 “LC81270422013272LGN00_8bit.tif”
查看NDVI值
在band math 中输 入公式
b1赋值并生成“植 被覆盖度,img”
2.2土壤指数生成
土壤指数同样采用前人研究的模型裸土植被指数
(GRABS)(杨存建,刘纪远,2002):
GRABS = VI-0. 09178 BI+ 5. 58959 VI和BI分别为穗帽变换的绿度指数和土壤亮度指数。BI和VI 指数可分别用来评价裸土和植被的行为,VI指数与不同植被覆 盖有较大的相关性,土壤亮度对植被指数有相当大的影响,裸 土信息变化的主要部分是由它们的亮度造成的,故由 BI和 VI 线性组合形成的裸土植被指数能很好地反映土壤的裸露情况。
➢ 第三步:在Band Math 中输入“(b1 lt 0.18)*0+(b1 gt 0.41)*1.0+(b1 ge 0.08 and b1 le 0.41)*((b1-0.08)/(0.41-0.08))”
b1:“LC81270422013272LGN00_ndvi.tif”
➢ 第四步:得到“植被覆盖度.img”
实验8:自然生态环境评价专题制图
讲授:周旭 博士/副教授 联系:
实验概述
➢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自然生态环境质 量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本次实验介绍应用遥感 技术进行自然生态环境评价制图的方法步骤。 ➢ 实验中应用Landsat8 OLI影像和DEM数据,选 取植被、土壤、地形3个最基本的要素作为评价 区域自然生态环境的生态因子。
2.生态因子生成
植被盖度生成 土壤指数生成 坡度生成 生态因子归一化
2.1植被盖度生成
植被覆盖度是根据前人研究的NDVI估算模型:
FC=(NDVI-NDVImin)/(NDVImax-NDVImin) 其中NDVI是归一化指标指数,NDVImax表示区域最大NDVI 值,NDVImin表示区域最小的NDVI值。由于图像中不可避免 的存在着噪声,NDVImax和NDVImin并不一定是最大NDVI值 和最小的NDVI值,可以根据直方图分别取两头“拐点处” 的值
➢ 各个参评因子数据经过归一化化后是一组反映其属 性特征的数值,其值介于1~1 0 之间。
2.4 生态因子归一化(植被覆盖度)
➢ 根据实际情况, 植被对生态环境质量的贡献程 度,依据植被的覆盖度分为10级,覆盖度越大 编码值越大。
覆盖率% 0-10 10-20 20-30 30-40 40-50 50-60 60-70 70-80 80-90 9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