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造地质学》多媒体课件.pptx

合集下载

构造地质学实验课件优秀课件

构造地质学实验课件优秀课件

水平岩层地质图特点
岩层界线与等高线平行或重合(尽量用底面界线判读该 地层);
出露宽度与地层厚度和地形坡度有关 地形坡度为90°时,出露宽度为0。
三、作业
作业本要求
实习二 用间接方法确定岩层产状要素
一、目的要求 学会在地形地质图上和用三点法求岩层产状要素, 进一步掌握岩层产状要素的概念。
二、说明
2、绘地形剖面 3、完成地质剖面 4、标绘花纹、代号
三、作业 分析凌河地形地质图 (附图1),确定不 整合接触关系并作 AB剖面图。
50 40 30
30
40 50
编制地质剖面图实例
A.



P2

T
1 1
2 7°
线
1 :2 0 0 0
(二)三点法求岩层产状要素 求岩层产状的前提:(1)三点要位于同一层面上, 但又不在一条直线上;(2)三点的方位、相互水平 距离和标高(或高差)为已知,并且三点相距不太远; (3)在三点范围内岩层面平整,产状无变化,无褶 皱和断层。
步骤: A、求等高点 B、求倾向 C、求倾角
三、作业
附图1;附图2;附图3
剖面位置:指定或自选 图名:地质图名+)剖面代号+剖面图 比例尺:同地质图,水平与铅直比例尺同 剖面方向: 剖面放置: 地层符号及色谱(岩性花纹见附录)
3、地层柱状图 按工作区所有出露地 层的新老叠置关系恢 复成水平状态切出的 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柱 子。 规格:图名;比例尺 内容:
(二)阅读地质图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1. 先看图框外内容: 图名、比例尺、图例及责任表等。从图名和图幅代号、经 纬度,了解图幅的地理位置和图的类型;从比例尺可以了解 图上线段长度、面积大小及制图精度,并可反映地质体大小 及详略程度;从图例可以了解图区地层及地质内容类型。 2. 再图框内内容: 分析地形特征:如全图内的地形、水系特点、山地与沟谷 的分布等; 分析地质内容:地层和岩体的发育情况(产状、分布、时代、 接触关系等)、构造发育情况等。 概括起来就是:先图外后图内;先整体后局部;先略读后 详读。

构造地质学PPT课件

构造地质学PPT课件

小型逆冲推覆构造
构的 规
造断 模

层 面
较 小
远并
距且
离上
推盘
动沿
形低
成角
的度
逆波
冲伏
推起
覆伏

断层(C2逆冲在N之上, 新疆巴音沟)
C2 N
北京怀柔汤河口逆冲推覆构造
规模较大的逆冲推覆构造
推覆构造(大红山锰矿)
唐古拉山脉
• -
推覆体:经远距离位移的规模巨大的近水平或平卧
褶皱岩席,也称外来体或逆冲席体。是逆冲断层的 上盘。
现与总体逆冲方向相反的逆冲断层,这种反向逆冲断 层称为反冲断层。
逆冲推覆断层与飞来峰构造
由于剥蚀,在推覆构造地区常出现飞来峰和构造窗两种现象。
冲断层
飞来峰
侏罗纪的
古生代的
逆断层组合形式
• 飞来峰:逆冲断层上盘被剥蚀,使下盘岩石出露,如果上盘岩石被剥蚀
成孤岛状,则称为飞来峰。
• 构造窗:如果下盘岩石以天窗式出露,周围被上盘岩石封闭则称为构造
窗。
飞 来 峰 和 构 构造窗 造 窗 发 育 过 程 示 意 图
构造窗
飞来峰 飞来峰
在逆掩断层或辗掩构造中,常见老岩层覆盖在新岩层上, 这样的老岩层称推覆体。当推覆体遭受强烈剥蚀,周围地 区露出原来的新岩层,而残留一部分老岩层,孤零零地盖 在新岩层上,这样就形成了飞来峰。
• 背冲式 由两条倾向相向倾斜、相背(反)逆冲的逆掩断层组成, 两条断层有一共同的上(升)盘。对冲式断层常与复背斜伴生,分 别发育在背斜两翼,总体构成扇型。
背冲式逆冲断层系
• 楔冲式 产状相近的 一套逆冲断层和一套 正断层共同构成上宽 下窄的楔状冲断体。

构造地质学ppt课件

构造地质学ppt课件
*
二、构造尺度 大至全球性,小至纳米级 本教材分六级: 1. 巨型构造:山系、区域性地貌的构造单元。 如喜马拉雅山造山带、秦岭—大别造山带 2. 大型构造:区域性构造单元中的次级构造单元 如背斜、向斜、大型断裂等 3. 中型构造:一个地段上的褶皱、断层; (1:5万比例尺的图上,可见全貌,本课程研究的重点) 4. 小型构造:露头上、手标本上的构造 (小褶皱、断层、节理、面理、线理,本课程研究的重点) 5. 微型构造(显微构造) :手标本、显微镜下可见的构造 6. 超显微构造:电子显微镜下研究的构造 (位错)
*
*
一般分三级: 1. 大构造-区域构造、大地构造 (1:20万比例尺图幅的范围) 2. 小构造:露头上、手标本上的构造 3. 显微构造:显微镜下可见的构造 构造尺度不同,研究目的不同,手段与方法不同,侧重的内容不同,解决的问题不同。
*
三、构造变形场 1. 构造应力场: 物体内各点的应力状态在物体占据空间内组成的总和 (挤压应力场、拉张应立场、剪切应立场) 2. 构造变形场: 主导构造应力均匀作用的空间及其形成的构造域 (1)伸展构造: 水平拉伸应力或垂向隆升导致的水平拉伸应力 下形成的构造。 (裂谷、盆地、地堑-地垒、盆-岭构造等) (2)压缩构造: 水平挤压应力下形成的构造 (褶皱、逆冲断层)
*
3. 倾角: 倾斜线与水平面的交角(最大交角) 表示方法:倾向∠倾角, 如:66º∠ 50º(常用) 走向/倾向∠倾角,如:156º/66º∠ 50º 方向定量:规定N为0(或360º); E为90º; S为180º; W为270º
*
(2)不整合时代的确定: ①缺失地层的年代 ②下伏最新地层之后;上覆最老地层之前 ③侵入的岩浆时代之前;剥蚀的岩浆时代之后 ④被截切断层之后;贯穿上下两套地层的断层之前 ⑤古风化壳的年代 (3)不整合的空间展布和变化 不同地段、不同部位强度、性质均有变化, 综合考虑区域多种因素

构造地质学节理PPT课件

构造地质学节理PPT课件

火炬状节理(张剪裂脉)
第21页/共54页
节理性质的转变:
第22页/共54页
张节理的成因机制:
纯剪 单剪
第23页/共54页
剪节理的成因机制: 纯剪:
单剪
第24页/共54页
节理组和节理系
节理组:在一次构造作用的统一应力场中形成的,产状基本一 致和力学性质相同的一群节理。
节理系:在一次构造作用的统一应力场中形成的两个或两个以 上的节理组构成节理系,如“X”型共轭节理系。
顺层破裂与滑动,上灭下现式
第44页/共54页
主干破裂构造
据前人研究和我们的进一步 观察,在三维空间上,坝区 岩体尺度上的破裂框架主要 由NWW、NNW和NE三组 优势破裂及层间破裂构筑而 成,并与其他小的裂隙系统 一起,形成一幅复杂的破裂 网络阵列。
上述主要的几组破裂, 将构皮滩水电站坝区岩体分 割成大小不一的块体,使岩 石丧失了完整性,降低了内 聚力。岩体内部结构的不均 一性更为明显。而且当岩体 再次遭受施加应力时,应力 和应变将主要由这些较大的 破裂进行调整。
同时还见发育一组与前者产状相近 的劈理裂隙带,劈理带的频度为12个 /30m,单个带宽10-30cm,带内劈理 的频度为42条/30cm,劈理具歼灭侧现 特征,右阶式排列,左行运动。
另外北西走向的剪切面还表现为近 东西走向的剪张性裂隙的串联面形式。
第47页/共54页
劈理裂隙带 剪张性裂隙串联面
第48页/共54页
第10页/共54页
几种特殊的节理
• 柱状节理 • S或反S型张剪裂脉 • 火炬状节理(张剪裂脉) • 羽饰构造
第11页/共54页
柱状节理
第12页/共54页
第13页/共54S页或反S型张剪裂脉

构造地质学--第一章绪言ppt

构造地质学--第一章绪言ppt

显微构造研究过程
a. 野外采样 b. 室内精确定向
c. 岩相学观测
d. 组构测量与分析 e. 将组构数据恢复到野 外地质 f. 综合解释地质现象 g. 建立地质构造模型
43
课程安排计划和考试
课程总学时64学时,其中讲课40学时,课堂 实习(讲课+实习)24学时。 实习地点: 主楼608室 实习课请带实习指导书、铅笔、橡皮、三角 板、量角器。
地震诱发印度洋大海啸(2004年12月26日)
2016/3/6
印度尼西亚班达亚齐海啸 前(左)和后(右)卫星遥感图片对比
四川汶川映秀镇2008年“5.12”大地震
地震前美丽的北川县城
遭遇地震浩劫后的北川县城
汶川地震是印度板块惹的祸
• 印度板块向亚洲板块俯 冲,造成青藏高原快速 隆升。高原物质向东缓 慢流动,在高原东缘沿 龙门山构造带向东挤压, 遇到四川盆地之下刚性 地块的顽强阻挡,造成 构造应力能量的长期积 累,最终在龙门山北 川——映秀地区突然释 放。
岩石圈的层圈结构
构造层次
由于构造应力可以影响地壳很大深度,近地表的变形与 地下深处的变形表现形式和变形机制是不同的。通常将 地壳内不同深度、不同温压条件和不同岩性中具一种主 要变形机制的区段,称为构造层次。
构造旋回
构造旋回:构造发展的阶段性和周期性,简称旋回。1909年美国T.C.张伯伦 首次提出构造旋回概念。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根据对褶皱带内岩层间角度不整合的研究发现,造 成地壳岩层褶皱的强烈运动只出现在几个不太长的地质时期内。地壳构造发 展历史就是由相对平静时期到激烈运动周期性交替出现的历史,每次更迭 便构成一个旋回,称为构造旋回。在地壳激烈运动期间,岩层强烈褶皱并上 升成为造山带,故也称褶皱旋回或造山旋回。在一段平静时期之后,地壳发 生的短促而强烈的构造运动时期,称为构造幕或造山幕、褶皱幕。一个规模 大、持续时间长的构造旋回中会出现多次构造幕。1887年法国学者M.A.贝 特朗首先划分出休伦、加里东、海西、阿尔卑斯4个褶皱期。 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以德国学者W.H.施蒂勒为代表的一些学者发展了 构造旋回的概念,并制订出全球统一的构造旋回,即休伦旋回(晚元古代)、 加里东旋回(早古生代)、海西旋回(又译华力西旋回,晚古生代)、阿尔 卑斯旋回(中、新生代),进而将这4个旋回概称为新地巨旋回。至此,构造 旋回成为反映全球地表发展阶段的概念,又称为大地构造旋回。1962年,黄汲 清将阿尔卑斯旋回进一步划分为印支、燕山和喜马拉雅3个次一级的构造旋 回。

构造地质学复习要点PPT课件

构造地质学复习要点PPT课件

第六章 断 层(二)
同沉积断层的主要特征。 韧性剪切带的一般特征。 走向/倾向断层效应。 横断层错断褶皱效应。 断层形成的安德森/哈弗奈模式 断层识别标志。 确定断层两盘相对运动方向的标志。 断层岩的类型。 断层形成时间的确定。 断层野外观测内容。
1. 正断层应力状态
2. 逆断层应力状态
205 ° ∠27°
W 270
B、象限角表示方法: 以 北和南的方向作为0 度, 一般
SW
E
90 SE
测量和记录岩层的走向, 倾向 和倾角, 例如:
N65°W ∠ 25°SW
S 180 南 极
(2) 符号表示方法
在地质图上, 岩层产状要素是用如下符号 来表示:
第三章 地质构造分析的力学基础
应力/应变 正应力/剪应力 应力椭球体/应变椭 球体 主应力/主应 主应力面/主应变面 应 力场/构造应力场 应力轨迹 均匀应变/非均匀 应变 线应变/剪应变 纯剪应变/单剪应变 弹 性/塑性/断裂变形 强度/能干性 脆性/韧性岩石 剪裂角/共轭剪裂角 共轴/非共轴递进变形
1)几何学解析 研究地质构造的形态、产状、规模、 组合型式及相互关系、各种要素的测量及其各个构造之间的 相互关系,从而建立一个完整的具有几何规律的构造体系或 型式。它是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的基础。
2)运动学解析 根据几何学的有关资料和数据,重塑 和再现岩石在构造变形期间所发生的运动和变位,包括变形 岩石内外部的运动。
3)动力学解析 探索构造变形的作用力性质、大小、 方向、应力场的演化及其发育顺序,应变分析也属于动力学 研究的内容。三者之间彼此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
第二章 沉积岩层的原生构造及产状
地质体 产状要素 原生构造 次生构造

构造地质学ppt02地质体的产状

构造地质学ppt02地质体的产状
侧伏向—— 就是构成上述侧伏角的走向线 的那一端的方位。
表达方法
倾伏 SE 12030
侧伏 45 NE 或直接书写为“侧伏向NE, 侧伏角45”。
岩层的面向 ——岩层由老变新的方向-箭头所指
新地层
5
4
3
2
老地层
1
☆ 面向和层序
面向——是成层岩层顶面法线所指的方向,是岩层由老到新的方 向。
层序——是岩层的顺序。 成层岩层从下到上,地层由老到新—正常层序,面向指 向上。 成层岩层从下到上,地层由新到老—倒转层序,面向指
根据岩层倾向,倾角和地面坡向,坡角的关系,分为三 种情况:
A.岩层倾向与地面坡向“相反”:
地质界线与等高线弯曲 方向一致,但比等高线 开阔。
“相反”——相 同
当地质界面倾向与地形坡向“相同”,但地 质界面的倾角大于地形的坡角时,地质界线在沟 谷处形成尖端指向下游的“V”字形,在山脊处 形成尖端指向上坡的“V”字形。
水平岩层地貌
地质界线——与等高线平行或重合 岩层厚度——是其顶底面的高差 岩层出露宽度——是其顶、底面的水平距,其大小与岩层
厚度和地面坡度有关
倾斜岩层
倾斜岩层——就是指岩石层面向某个方向倾 斜的岩层。是岩层发生变形的 结果-即构造中最基本的、或 者说是最多见的现象。
“V”字形法则
“V”字形法则——倾斜岩层地质界线在地形地质 图上弯曲的规律。其特征受地质界面倾角、地形 坡度及地形与地质界面产状之间的相互关系等三 个因素制约。表现为: 当地质界面倾向与地形坡向“相反”时, 地质界线的弯曲与地形等高线的弯曲“相同”, 即地质界线在沟谷处形成尖端指向上游的“V” 字形,在山脊处形成尖端指向下坡的“V”字形。 地质界线的弯曲紧闭度小于地形等高线的弯曲紧 闭度。

构造地质学PPT课件

构造地质学PPT课件
第34页/共297页
第五节 沉积岩层的构造
层理及其识别
• 1、层理的形态分类 • 形态分类是一种几何分类,主要依据层理形态及其结构,将其分为水平层理和交
错层理。 • 2、层理的识别标志 • (1)岩石成分的变化 • (2)岩石结构的变化 • (3)岩石颜色的变化 • (4)岩层的层面原生构造
第35页/共297页
• 倾伏向(指向):某一直线在空间的延伸方向,即某一倾斜直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线 所指示的该直线向下倾斜的方位。
• 倾伏角:指直线的倾斜角,即直线与其水平投影线间所夹之锐角。 • 侧伏角:当线状要素包含在某一倾斜平面内时,此线与该平面走向间所夹之锐角即为
此线在那个面上的侧伏角。侧伏向就是构成上述锐角的走向线那一端的方位。
面之间的最短距离,称为残存厚度。
第18页/共297页
第19页/共297页
岩层的埋藏深度
由地面某点至地下某岩层顶面的铅 直距离,称为该岩层在地面某点的 埋藏深度。 •1、埋藏深度为地面某点与其在地下 某岩层顶面上的铅直对应点的标高 差。 • 2、埋藏深度为该岩层 第20页/共297页 顶面上的铅直
第33页/共297页
地理不整合:是由海侵造成的,在较广阔的区域内,地壳不均衡地缓慢
下沉或者海水面不断上升,引起海水不断向大陆侵入。海水占领的面积和沉积范围不断扩 大,不断形成新的地层逐渐向较古老的侵蚀面上超覆。这种新老两套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 称为地理式不整合接触。特点有: • (1)分布区域广阔,在不同地段的地层接触关系的类型往往发生变化。 • (2)不仅下伏地层可以出现缺失现象,而且越向大陆超覆方向的上覆地层底部缺失的 层位越多。
第6页/共297页
第一节 地质体的基本产状
•一些基本概念

构造地质学课件 No1 第1章 绪论

构造地质学课件 No1 第1章 绪论

授课内容
➢ 课程简介; ➢ 构造地质学的内涵和研究内容; ➢ 构造地质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 学习构造地质学的意义。
实践中的构造地质学问题
二十世纪大地震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8.1级 8余万人
唐山地震
(唐山地震)唐山市文 化路青年宫,为砖混 结 构的二层楼房。 7.8级地震除四根门柱 外,全部坍塌。
2)现实意义: 应用地质构造的客观规律指导生产实践,解决 矿产分布、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地震地质及环 境地质的有关问题。
思考讨论题
❖ 为什么要学习构造地质学? ❖ 你在日常生活中和经济建设中了解到
哪些与地质构造有关的问题? ❖ 研究地质构造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是什
么?
(唐山地震)开滦 煤矿医院,为砖 混结构的五层楼 房(局部七层), 仅西部转角残存。
唐山电厂变电站,部 分断路器齐根折断。
(唐山地震)汉沽天津旭日化工 厂,高26米的水塔, 底座为砖 结构,储水池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想北20o东方向倒塌。
(唐山地震)北京白塔 寺,塔顶和塔基部分 砖被震落 。
• 2004年12月26日印尼苏门答腊岛大海啸(南亚海啸)
❖ 各种新技术新方法的引进,提高了构造研究的水平, 深化了对构造认识,革新了构造观念,促过了构造研 究定量化。在构造研究中要重视和推广电子计算机技 术和应变测量方法。要把野外观测与室内的测试、计 算、分析、模拟相结合。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构造地质学的研究方法
另外,要重视组织多学科、多兵种协作攻 关的综合研究。地质构造的研究往往涉及多种 学科。要深入认识其特点和实质,必须组织多 学科协作。对构造地质学家来说,除了要精通 构造地质学以外,还必须学习其它学科的知识, 不断充实提高自己。

《构造地质学绪论》PPT课件

《构造地质学绪论》PPT课件

整理ppt
40
活动断层是指晚第四纪(200—300万年) 以来有活动的断层,也就是至今断层两盘 仍有相对位移或仍在断续移动的断层,亦 称活断层、活动断裂。活动断裂的活动常 常是缓慢的,如果突然快速变动时即可产 生地震。产生地震的活断层即称之为地震 断层。
整理ppt
41
震撼日本的 兵库县南部地震 (阪神地震)
1、认识—精细的观察—感性认识; 2、分析—综合分析、归纳—理性 认识。
整理ppt
30
1、新技术的应用:航天遥感、
地资卫星、物探、化探、钻探、深潜、
高温高压、电子探针等;
2、多学科的渗透:地质+力学、
地质+物理、地质+化学、地质+天文、
地质+数学、地质+环境、地质+模拟
等。
整理ppt
31
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1、正序法:先设计、后实验、再投
整理ppt
15
陕西铜川陈炉镇奥陶系石灰岩中 沿节理方向发育的溶沟
整理ppt
16
日本 名古屋 犬山侏 罗系硅 质岩中 的“X” 型节理
整理ppt
17
(二)
古典构造地质学 与现代构造地质学
整理ppt
18
从十八世纪开始,就有人指出了山脉 的带状构造,对褶皱进行了模拟实验。但构 造地质学的真正形成,应始于1850年。19世 纪后期至20世纪初,构造地质学特别繁盛。
构造地质学研究范畴:
1、空间方面:主要研究构造的形
态特征、分布与组合形式;
2、时间方面:主要研究构造的形
成顺序与演变;
3、成因方面:主要研究构造的形
成机制及其发育的地质条件。
整理ppt

《地质构造》PPT课件PPT精品文档102页

《地质构造》PPT课件PPT精品文档102页
6
角度不整合(discordant):
时间上不连续,产状不一致。 反映地壳剧烈运动。
7
2. 岩浆岩与围岩接触关系
侵入接触 沉积接触 侵入与沉积接触
8
第三节 地质构造
水平岩层 (horizontal stratum)
水平构造的地貌景观(阶梯 状陡崖)
9
倾斜岩层(tilted stratum)
单斜构造的力学成因
图 4-6 褶曲要素示意图
15
褶皱构造基本形态:
背斜(anticline):岩层向上弯曲,核部老,两翼新。 向斜(syncline):岩层向下弯曲,核部新,两翼老。
16
褶皱分类
按轴面产状分:
直立
倾斜
倒转
平卧
17
按枢纽产状分:
水平
倾伏
18
按褶曲长短轴的比例分:
图 4-10 穹隆和构造盆地 (a)穹隆;(b)构造盆地
62
断层破碎带及构造岩
牵引构造及伴生节理
第四章 地质构造
主要内容
第一节 地壳运动 第二节 地质年代 第三节 地质构造 第四节 活断层 第五节 地质图
1
第一节 地壳运动
升降运动(造陆) 水平运动(造山)
三根大理石柱的升降变化示意图
2
第二节 地质年代
• 绝对年龄:通过放射性元素蜕变周期测定。适
用于岩浆岩、变质岩地区。 • 相对年代:通过地层层序、古生物、岩性对比、 地层接触关系测定。适用于沉积岩地区。
原生裂隙:岩石在成岩过程中形成的裂隙。 次生裂隙:包括风化裂隙、卸荷裂隙等。 构造裂隙:由于地壳构造运动而形成的裂隙。
分为张裂隙和剪裂隙。
31
玄武岩的六边形柱状节理

构造地质学课件

构造地质学课件
矿物生长线理
12
3、皱纹线理
是由先存面理上微细褶皱的枢纽平行排列 而成。微细褶皱的波长和波幅常在数厘米以下, 或仅以mm计。皱纹线理的方向与其所属的同期 褶皱的枢纽方向一致,属 B型线理。
13
4、交面线理
是两组面理相交或面理与层理相交形成的 线理,常为 B型线理。
两组交面线理交织成网格
14
四、大型线理
石香肠的长度指示局 部的中间应变轴( Y轴), 可看作一种 B型线理。石香 肠的宽度指示拉伸方向( X 轴)或局部的最小主应力 (σ3)方向;厚度指示压 缩方向( Z轴)或局部的最 大主应力(σ 1)方向(左 图)。
石香肠构造的要素 及其反映的应力方位
18
石香肠构造的三维空间形态一般不易观察, 所以对其横断面的描述较多。马杏垣曾按其横 断面的形态划分为矩形、梯形、藕节状和不规 则状等类型。石香肠的横断面上形态的变化取 决于两个主要因素:
8
2、线理的运动轴分类
线理的类型较多,就其与变形过程中物质的 运动方向及其应变主轴的关系可归纳为两类:
(1)与物质运动方向平行,称作 a型线理 ,若 与最大主应变轴一致的,称为 A型线理;
(2)与物质运动方向垂直,一般平行于应变 椭球的中间应变轴,称作 b型线理或B型线理。
9
三、小型线理
强烈变形岩石 中常常弥漫着各种 微型或小型的线理, 其形态和成因各异, 主要有以下几种:
6
在挤压、拉伸等情况下,运动学坐标系 a、 b、c轴的方位与应变椭球主应变轴 X、Y、Z轴 (或A、B、C轴)的方位一致,但在单剪变形 中两者并不完全一致。
7
单剪变形中剪切面是运动面,其上的剪切方 向为 a轴; b轴位于 ab面上,与 a轴垂直,而单剪 变形是旋转变形,最大主应变轴 X轴(或A轴) 和最小主应变轴 Z轴(或C轴)随着变形的进行 而发生旋转,与运动轴 a轴和c轴的方向完全不 同。只有中间主应变轴 Y轴(或B轴)不变,并 与b轴的方位相一致。

构造地质学ppt课件

构造地质学ppt课件

构造地质学
五、岩体围岩构造的观察 岩体在侵位过程中,既受围岩构造影响,又与 围岩相互作用,从而在围岩附近发生一定程度的变 形变质作用。围岩构造的一般观测内容包括: ①围岩构造的型式和产状; ②围岩的层理或面理与侵入体内面理等定向组 构的关系; ③接触变质晕的宽窄和分带性。 在对岩体进行侵位、变形机制等深入研究时, 有时需要要进行应变测量。
构造地质学
根据与区域构造的关系 岩浆活动总是与某一构造运动幕 相关。如果岩体侵入于燕山期褶皱之中,则表明岩体与褶皱同 时形成或在褶皱作用晚期形成。如果查明了岩体与区域构造的 时空关系,就可以基本确定岩体形成的相对时代。 利用岩体相互穿插关系确定复式岩体内多期侵入的顺序 在岩浆岩广泛发育的地区,往往有多期侵入形成的复式杂岩体 。在杂岩体内各岩体之间存在侵入接触关系和有关现象。据此 ,可确定复式岩体的多期侵入顺序。其判别标志有:①具冷凝 边的岩体为晚期岩体,具烘烤边或接触变质晕的岩体为早期岩 体;②定向组构被切割的岩体为早期岩体,定向组构平行于两 岩体接触面的岩体为晚期岩体;③如果一岩体中包含有相邻岩 体岩石的捕虏体,则为晚期岩体;④一岩脉穿插到一个岩体内 而被相邻岩体截切,截切岩脉的岩体形成时代较晚。
构造地质学
构造地质学
二、侵入岩体产状
根据侵入岩体与围岩的接触关系,可以将侵入岩体分 为整合侵入岩体和不整合侵入岩体。 1、 整合侵入岩体 指侵入岩体的边界面基本上平行于围岩的层理或片理 的侵入岩体。根据整合侵入岩体的形态、大小,可进一步 分为岩盘、岩盆、岩床和岩鞍等。 岩床 顺层侵入的板状侵入岩体。岩床规模不等,一 般多为中小型,厚度自数十厘米至数米。组成岩床的岩石 成分自酸性至基性、超基性,但以基性岩床居多。
构造地质学
岩盘 又称岩盖,是一种上 凸下平的似透镜状侵入岩体。岩 盘规模一般较小,直径十米至数 百米。岩石多为酸性和碱性,粘 度较大而不易顺层展布。 岩盆 规模巨大的似盆状侵 入体,多产出于构造盆地之中。 岩体和围岩自四周向中心倾斜。 岩盆直径可达数十至上百公里, 岩体厚度数百至上千米。常发生 分异作用。组成岩石一般为流动 性大的基性、超基性和碱性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间几何学形貌及其几何 要素, 如褶皱构造的弯 褶形态以及相应的几何 要素
轴面
转折 端


轴线 翼
第一章 绪 论
二、构造地质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二)构造地质学的研究内容
1.研究地质构造的空间几何学形态特征
(2)研究地质构造的产状
包括各种面状构造和线状在三度空间的延伸状况和倾斜状况, 地质构造的 产状要素, 地质构造产状的空间变化规律和优选定向规律
和岩层的强度极限, 岩石失去 内聚, 发生破裂、错动和破碎。
逆断层
上盘上升
1.1 构造地质学概述
变形岩石的碎裂结构
第一章 绪 论
一、构造地质学概述
岩石变形的表
现形式:
(3)在地壳深部 高温和高压的 环境下, 当
作用于岩石上 的力达到或超 过岩石的强度 极限时,岩石 发生塑性变形
岩石塑性变形显示定向结构
第一章 绪 论
一、构造地质学概述
(三)地质构造的概念:
构造运动产生的岩石和岩层中的变形、变位的几何 形貌形迹叫地质构造。
地质构造类型、成因、规模、形态丰富多彩、千差 万别,但就几何学而言,可分为面状构造和线状构造, 前者如岩层面、褶皱面、断层面、不整合面等等;后者 如褶皱枢纽、擦痕、矿物生长线理等。就成因而言,有 水平构造、倾斜构造、褶皱构造、断裂构造(节理构造、 断层构造)等。
第一章 绪 论
一、 构造地质学概述
构造运动类型
根据构造运动发生时期划分为: 古构造运动: 发生在第三纪之前的构造运动叫
古构造运动, 新构造运动:发生在第三纪以来的构造运动叫
新构造运动。 现代构造运动:人类历史时期以来所发生的构
造运动称现代构造运动
构造运动类型
根据构造运动发生 时期划分为: 古构造运动: 发生 在第三纪之前的构 造运动叫古构造运 动, 新构造运动:发生 在第三纪以来的构 造运动叫新构造运 动。 现代构造运动:人 类历史时期以来所 发生的构造运动称 现代构造运动
地质构造在层状岩石中表现最明显,研究最清楚。
第一章 绪 论
二、构造地质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一)构造地质学的研究对象
构造地质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地球岩石圈的岩石、岩层、岩 体在力的作用下, 变形形成的各种各样的地质构造现象。
在地球上进行的地质作用种类较多, 它们都可以改造岩石的 面貌, 造成岩石的变形。它们可以分为两类。构造地质学的主 要研究对象则是由内动力地质作用(如:地壳运动、地震作用、 岩浆作用、变质作用等)形成的地质构造。这其中, 最主要的还 是地壳运动, 地壳运动控制和影响着地震、岩浆、变质作用, 地壳运动造成了地壳中各种各样的变形地质构造形貌。
在地质学中, 地层及古生物学、矿 物及岩石学主要是研究地壳物质的组成 或建造的, 而构造地质学则是研究在地 球内部力的作用下以及所伴随的内动力 地质作用下, 地球物质, 尤其是岩石圈 固态岩石的变形或改造
第一章 绪 论
一、构造地质学概述
(一)岩石变形:
是指岩石受到力的作用,使其内部的质点发 生了运动, 导致原来岩石的形态和(或)体积 发生了改变。
构造运动类型 1.水平运动: 地壳或岩石圈大致沿地球表面切线(平行于地
球表面)方向运动叫水平运动。常用地理方位来表示其 运动方向(E、S、W、N)。
水平运动表现为岩石圈的水平挤压或水平扩张、水平
错动。因而引起岩石和岩层强烈的弯曲褶皱、断裂,形
成巨大的褶皱山系,巨大的地堑、沟谷等。
1.水平运动: 岩石圈中最大规模的水平运动表现为大陆漂移!
1.水平运动:
San Andreas Fault 圣安得列斯断层航空照片
1.水平运动: 圣安得列斯断层水平位移测量
构造运动类型
2.垂直模的隆起和抬升加高,并引起地势高低的变 化和海陆变迁,上升可成陆,下降可成海。有人把 这种运动叫造陆运动。
由外动力地质作用(如:风化地质作用、流水地质作用、冰川 地质作用、湖泊地质作用、海洋地质作用、风的地质作用等)引 起的地质构造则不是构造地质学的主要研究对象。
第一章 绪 论
二、构造地质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二)构造地质学的研究内容
1.研究地质构造的空间几何学形态特征
(1)研究地质构造的几何学形态 包括变形构造的三度
构造运动类型 2.垂直运动(升降运动): 意大利那不勒斯湾海
岸古罗马时代的著名大理 石柱是升降运动的最好例 子。柱子下部一段是在 1533年火山喷发时被火山 灰掩埋部分,柱面光滑; 其上2.7米一段在地壳下 降时淹没在海水中,被海 水和牡蜊侵蚀了许多小孔。 18世纪中期,全柱升出海 面。19世纪,地面又开始 下沉,柱脚已被淹在海水 里了。
构造地质学
主讲人:陶晓风 成都理工大学 地球科学学院地质学系
第一章 绪 论
一、构造地质学概述 二、构造地质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三、构造地质学的研究方法 四、构造地质学的研究意义
第一章 绪 论
一、构造地质学概述
构造地质学是地质学的一门独立的分枝 学科, 这一门分枝学科与地层学、岩石 学一起构成了地质学的三大基础学科。
第一章 绪 论
一、构造地质学概述
(二)构造运动的概念及类型
构造运动的概念
地球动力引起岩石圈变形、变位的作用叫构造运动, 有时又称为地壳运 动。
岩石圈自形成以来,一直处于持续不断地运动中,但运动速度通常是十 分缓慢而不易被人们直接察觉出来,只有当构造运动引起岩石发生变形、断 裂、应力突然释放导致比较强烈的地震时,才能被人们觉察到。
1.水平运动:
现代水平运动的典型例子 是美国西部的圣安德列斯断层。
该断层形成于140 百万年 前的侏罗纪时期,从那时至今 一直运动。1882~1946年间做 了4 次定量测量,发现断层西 侧地块往西北方向错动位移。 平均1cm/year , 1906年旧金山 发生大地震以及近些年来发生 的一系列强烈地震主要是由于 该断层错动位移引起的。
当作用于岩石上的力达到或超过岩石的强 度极限和(或)屈服极限时,岩石就以各种各样 的变形形式来释放内部的能量, 以获取新的 平衡。
第一章 绪 论
一、 构造地质学概述
岩石的变形形式: (1)当作用力达到或超过岩石的屈服极限, 层状岩层
会失稳屈服, 产生弯曲褶皱
第一章 绪 论
一、构造地质学概述
岩石变形的表现形式: 2.作用力达到和超过岩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