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历史选修三 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训练卷(一)
历史选修3单元测试: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 含答案
第一单元测评(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俾斯麦认为:“19世纪末欧洲存在着不可调和的彼此敌对的两大势力,两个大国都希望把世界变成自己的属地,并从属地上获取商业收入。
”这两大势力彼此敌对主要表现在()A.军备问题B.殖民地问题C.统一问题D.赔款问题2.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就其实质而言说明了()A.英、法、俄与德、意、奥拥有不同的利益B.英德矛盾已成为列强间的主要矛盾C.欧洲列强为各自的利益相互勾结D.列强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日益激烈3.观察下面漫画,你认为主要说明当时世界局势的实质问题是()A.英、法、俄和德、意、奥的利益不同B.英德矛盾尖锐,各自寻找支持者C.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日趋激烈D.帝国主义为了各自的利益相互勾结4.19世纪末20世纪初,巴尔干逐渐成为列强争夺的焦点,局势空前紧张,主要因为()A.当地民族矛盾长期尖锐复杂B.奥匈帝国与塞尔维亚矛盾尖锐C.欧洲列强纷纷插手巴尔干D.巴尔干民族独立运动不断高涨5.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更是错综复杂,它们一方面有结盟关系,一方面又激烈争夺,决定它们结盟或争夺的根本性因素是各帝国主义国家的()A.利益B.传统C.性质D.体制6.美国总统威尔逊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的第四天发表讲话,申明美国中立是“显示出极为冷静的判断、高贵的自制和有效的公正的行动”。
美国采取这一立场的目的是()A.希望英德两败俱伤,乘机扩大殖民地B.国土远离欧洲战场,抵制列强插足美洲C.远离战火,借与双方贸易之机获取最大的利益D.保持经济高速增长,避免战争破坏7.1917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一项法案,要求所有21岁到30岁之间的男子,在可能条件下登记报名到美国军队服役。
美国这样做主要是为了()A.适应对德战争的需要B.解决国内的失业问题C.稳定国内的社会秩序D.遏制俄国的激进变革8.之所以说塞尔维亚抗击奥匈帝国和比利时抗击德国的战争具有民族解放斗争的性质,是因为()A.其是为保卫自己的主权和独立而进行的战争B.其是为了争夺世界霸权C.战争首先是塞尔维亚和比利时发动的D.战争具有非正义性9.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飞艇和飞机早已发明出来,但几乎没有投入实际应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它们都被用于战争之中,给对方以很大杀伤;战后,这些发明被作为新交通工具广泛用于民间。
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三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单元测试题(有答案)
《第一次世界大战》测评(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的根本原因是A.经济的发展B.工业革命的推动C.企业间的联合D.企业间的兼并答案:B解析: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生产和资本的集中,随着集中程度的逐步提高,垄断组织应运而生。
2.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的根源在于A.各国争夺世界殖民地的斗争B.萨拉热窝事件C.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D.巴尔干成为欧洲火药桶答案:C解析: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必然导致列强之间争夺世界市场,直至发生大的世界性战争。
3.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展开激烈斗争,主要围绕A.争夺世界霸权和殖民地B.建立两大军事集团C.维持欧洲大陆均势D.争夺巴尔干地区答案:A解析: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他们之间发生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
C、D两项是仅就欧洲而言的,B项则是其实现目的的手段或措施。
4.有人把经济上的竞争看作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1914年以前,这种“竞争”最激烈的国家是A.英国和美国B.英国和法国C.法国和德国D.英国和德国答案:D解析:一战爆发前,德国与英国的矛盾是帝国主义国家间最主要的矛盾,双方竞争激烈。
5.19世纪末德国外交国务大臣皮洛夫曾说过:“……我们也要给自己一块光明之地,一块阳光下的地盘。
”毕洛夫说此话的目的是A.德国在1871年实现统一B.德国成为资本主义头号经济强国C.德国迫切需要重新瓜分世界D.英国势力衰落答案:C解析: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德国希望得到与其经济实力相当的殖民地,要求重新瓜分世界殖民地。
A项是德国经济迅速发展的条件,B项是C项的基础,D项则是其提出重新瓜分世界的有利条件。
6.观察下面《英国的欧洲大陆政策》的漫画,作者表达的是英国意欲A.帮助欧洲大陆的弱小国家B.打破欧洲的均势格局C.维持欧洲大陆均衡D.同欧洲列强结成联盟答案:C解析:为了便于控制欧洲,英国长期推行欧洲大陆均衡的政策。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单元测试(一)A卷(练习)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单元测试(一)A卷(练习)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0题;共20分)1. (2分) 1879年,德国和奥匈帝国签订同盟条约的直接目的是()A . 共同对付沙俄的威胁B . 帮助意大利争夺突尼斯C . 在全球与英国争夺殖民地D . 对抗法国的军事威胁【考点】2. (2分) (2017高二上·台州月考) 对“一战”中某战役的描述如下:“7时30分左右,远方地平线上突然出现了十几个运动着的‘黑点’……它们渐渐接近了,德军士兵们依稀听到了一种奇怪的轰鸣声,其间还隐约夹杂着钢铁的撞击声……德军士兵在这突如其来的‘钢铁怪物’面前,其抵抗意志顷刻间就彻底崩溃了。
”该战役()A . 宣告了德军“速战速决”战略的失败B . 是大战中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C . 由英法联军在西线战场主动发起进攻D . 促使战争的重心开始回到西线【考点】3. (2分) (2017高二下·天津期中) 1903年,英国国王爱德华七世访问法国,当他到达巴黎时,法国群众面带愠色,有的人甚至喊出反英的口号。
但他毫不在意,到处发表演说,宣称两国友好在他心目中“常居首要地位”。
英王“毫不在意”的主要目的是()A . 调整与法国的矛盾,寻求与法国和解B . 巩固英法两国签订的英法协约C . 弘扬英法两国的传统友谊D . 消除英法在争夺世界霸权方面的矛盾【考点】4. (2分) (2019高二下·大名月考) 德意志统一后,为建立和维护其欧洲霸权,俾斯麦不得不“时刻警惕他国结盟的噩梦”,其战略重点是离间德国两侧的大国,充当“欧洲这个不倒翁娃娃的重心”,但噩梦终究成真。
“噩梦成真”主要是指()A . 德奥结盟B . 英俄结盟C . 英法结盟D . 法俄结盟【考点】5. (2分)在近代中国民族主义形成的过程中,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和抗日战争等历史事件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这些历史事件最主要体现了中国人民的()A . 反封建斗争精神B . 反侵略的决心C . 爱国主义精神D . 探索经济建设的发展道路【考点】6. (2分) 1914年秋,当欧洲卷入战争之际,英国外交大臣格雷说:“灯光正在整个欧洲熄灭。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3第一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单元测试题(解析版)
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一战前,军事领域大量运用科技成果的影响不包括( )A.增强了武器的性能和杀伤力B.作战范围突破了陆地的限制C.提高了军队的战略机动能力D.军国主义浪潮弥漫整个欧洲2.老师在讲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有关史实时,向同学们展示了下列一组图片,下列哪一选项最准确地反映了图片展示的主题( )A.一战中德军“施里芬计划”的破产B.一战中旷日持久的阵地战C.一战中英德的海上争霸战D.一战中的新式武器3.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给美国带来了哪些机遇( )①扩大美国世界影响的机会②插手欧洲事务的机会③展示美国实力的机会④给美国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4.20世纪初,英国放弃“光荣孤立”政策转而与法俄结盟的最重要原因是( )A.军事力量明显削弱 B.三国同盟已经形成C.霸主地位业已丧失 D.英德矛盾急剧上升5.下列有关“一战”爆发前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垄断阶段②对外以商品输出为主③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加剧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②④ D.①②③6.索姆河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一次重要战役。
下列相关的叙述不正确的( )A.索姆河战役由英法联军首先发起B.索姆河战役是一战中规模最大的战役C.索姆河战役是一场巨大的消耗战D.索姆河战役以德军的全面失败而告终7.结合下边漫画,对德国“无限制的潜艇战”认识有误的是( )①针对的目标是所有船只②只针对前往协约国港口的一切船只③“无限制的潜艇战”的实行加速了美国的参战④“无限制的潜艇战”在当时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德国的状况A.① B.②③ C.①④ D.④8.有学者曾这样描述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的一场战役:“……战役之后……各国被困在一个陷阱里,这里一个在战争头三十天里没有打出结局而形成的陷阱,这个陷阱……没有出路!”这场战役应是指( )A.马恩河战役 B.凡尔登战役C.索姆河战役 D.日德兰海战9.1882年三国同盟正式成立,其核心是( )A.奥匈帝国 B.英国 C.德国 D.意大利10.下图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一个缩影,下列说法不能从图中得出的是( )A.反映了战争的残酷性B.体现了战争的特点之一是阵地战C.战争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D.一战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1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同时在东西两线作战的国家是( )A.德国 B.奥匈帝国 C.意大利 D.法国12.德国在战前制订“施里芬计划”打算速战速决,但过低估计对手的实力,最终失败。
历史人教选修3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单元检测(附答案)
历史人教选修3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单元检测(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19世纪末,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制定了野心勃勃的扩张计划,其主要原因是()A.各国经济都有了较大的发展B.各国经济发展改变了原来的力量对比C.各国垄断资产阶级掌握了政权D.世界领土即将被瓜分完毕2.19世纪60~90年代中期,英国在欧洲大陆奉行“光荣孤立”的外交政策。
英国海军大臣戈申对此解释道:“它是一种故意选择的孤立。
”此话表明英国()A.力图保持欧陆大国之间势力平衡B.关注世界霸权,无意卷入欧洲事务C.力图使欧美大国之间相互牵制D.实力开始衰落,无力插足欧洲事务3.1906年,俄国外交大臣伊兹伏尔斯基说,巩固和英国的关系对俄国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这个大国的利益和俄国在欧亚大陆的关系是紧紧相连的。
这说明()A.英俄为了各自的利益彼此勾心斗角B.英俄展开了疯狂的扩军备战C.英俄为了各自的利益互相勾结D.英俄之间在欧亚大陆的矛盾消除4.若为下面漫画的标记处补上文字说明,应写上()A.马恩河B.凡尔登C.索姆河D.萨拉热窝5.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沿着双方战壕的许多地方,一种“自己活也让别人活”的体系逐渐发展起来,双方都清楚,自己无法将对方从战壕中轰打出来。
基于这种共识,双方形成一种默契,既不炮轰厕所,也不在早餐时发动进攻。
这种情况最不利于()A.英国B.法国C.德国D.美国6.诺贝尔对于无烟炸药用于军事方面的设想是:如此大的杀伤力会使人们面对战争望而却步。
一战表明()A.科学家的美好愿望变成现实B.这一科技成果的应用使一战更加残酷C.交战双方都有条件地使用无烟炸药D.科技应用于军事加速了战争的进程7.马恩河战役使双方陷入旷日持久的阵地战,德国参谋长小毛奇向德皇报告:“陛下,我们已经输掉了战争。
”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A.英法军队军事实力相对强大B.“施里芬计划”破产,德军将陷入两线作战的境地C.俄军在东线发动进攻D.当时战略主动权已经转移到协约国一方8.“在持久的消耗战中,只有那些人力和物力资源丰富的国家有希望夺取胜利……阵地战预定了战争的结局。
2018年秋高二(人教版)历史选修三单元练习:第一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南斯拉夫某城有一块石碑,碑文是:“1914年6月28日,加夫里诺·普林西普在这里用他的子弹,表达了人们对暴虐的反抗和对自由的向往。
”与碑文所述事件无关的国家是()A.奥匈帝国B.塞尔维亚C.俄国D.美国答案 D2.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特点是()①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加剧②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还未形成③对外以商品输出为主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垄断阶段A.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④D.①④答案 D3.下列各项,使巴尔干半岛成为“欧洲火药桶”的主要因素是()①地理位置②民族矛盾③资源丰富④大国干预A.①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 B4.右图不能反映的问题是()A.列强以自身利益作为其外交政策的出发点B.意大利不守信用,背信弃义C.同盟国内部矛盾不断激化D.协约国方面具有一定的正义性三心二意的同盟伙伴答案 D5.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使德军在西线速战速决计划破产的著名战役是()A.马恩河战役B.索姆河战役C.凡尔登战役D.日德兰海战答案 A6.下图是一战中使用的新式武器。
下面叙述与之不相关的是()A.英国首先使用B.和飞机同时亮相于凡尔登战役C.首次亮相于1916年,增加了战争的残酷性D.首次亮相于一战中规模最大的战役7.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意大利加入协约国一方对德作战,这从本质上反映出()A.列强的外交政策完全以自身利益为转移B.意大利政府是毫无信义可言的政府C.同盟国集团内部存在着错综复杂的矛盾D.协约国集团比同盟国更具有吸引力答案 A8.下列事件按照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美国对德宣战②德国基尔港水兵起义③协约国总反攻④德皇威廉二世退位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①③②④D.①④②③答案 C9.列宁说:“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不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3第一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小说《最后一课》中,韩麦尔先生对他的学生说:“孩子们……柏林来了命令,阿尔萨斯和洛林两省的学校只准教德语……今天是你们最后一堂法语课。
”与这一情景密切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巴黎公社 B.德意志统一 C.普法战争 D.德奥结盟2.下列关于美国正式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原因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援助英法协约国集团 B.维护世界和平C.争夺世界霸权 D.遏制俄国二月革命的影响3.某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对下表中协约国在1914-1917年三种战略物资生产出现重大变化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四项结论,其中最有可能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两大军事集团战略物资生产表(单位:百万吨)A.美国加入协约国阵营,放弃中立B.苏俄和同盟国集团签订《布列斯特和约》C.意大利的倒戈D.同盟国集团内部普遍发生革命和起义,影响了经济4.凡尔登战役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索姆河战役被称为“索姆河地狱”,是因为这两场战役( )A.战役规模巨大 B.双方投入兵力很多 C.持续时间特别长 D.伤亡数字特别巨大5.第一次世界大战虽然是一场帝国主义性质的非正义战争,但就局部来看,有些国家进行的战争是正义的、具有民族解放的性质。
这些国家包括( )①塞尔维亚②保加利亚③比利时④法国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6.一战爆发后,意大利加入协约国方面对德作战。
这一现象说明的实质问题是 ( )A.意大利背信弃义 B.同盟国内部不团结C.协约国稳操胜券 D.列强之间的关系以自身的利益为转移7.“我要回家!我要回家!子弹嘘嘘,大炮隆隆,我不想再呆在这里……”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英军中流行的这首歌在研究下列哪一问题时最有价值( )A.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的反战情绪 B.新式武器的广泛使用C.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各国伤亡情况 D.英国的民族主义情绪8.下列关于1918年苏俄同德国签订的《布列斯特和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是摆脱帝国主义战争的需要 B.使俄国失去了大片国土C.使苏俄赢得了巩固政权的时间 D.苏俄根据该条约制订了《和平法令》9.一战前,军事领域大量运用科技成果的影响不包括( )A.增强了武器的性能和杀伤力 B.作战范围突破了陆地的限制C.提高了军队的战略机动能力 D.军国主义浪潮弥漫整个欧洲10.下面图一到图二的变化反映了英国一贯的外交政策,这种外交政策是英国意欲( )A.帮助欧洲大陆的弱小国家 B.打破欧洲的均势格局C.维持欧洲大陆的势力均衡 D.同欧洲列强结成联盟11.第一次世界大战使日本获得了发展和扩张的良机,日本趁此机会( )①占领了太平洋上原由德国占领的一些岛屿②几乎独占了中国东北的市场③加紧向英、法的殖民地进行经济渗透④在世界范围内与美国加强争夺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12.老师在讲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有关史实时,向同学们展示了下列一组图片,下列哪一选项最准确地反映了图片展示的主题( )A.一战中德军“施里芬计划”的破产 B.一战中旷日持久的阵地战C.一战中英德的海上争霸战 D.一战中的新式武器13.1898年德国某报纸曾如此报道:“开足马力前进,从陆上到印度的道路理应掌握在希望战斗、喜欢劳动的德意志手中。
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三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单元测试题( 有答案)
选修3第1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班级:姓名:1.下表是根据《大国的兴衰》改编的《各强国工业生产排名变化表》,从中可得出的结论是A.工业革命开展时间的先后决定了其工业的排名次序B.第二次工业革命导致欧洲强国走向衰弱C.美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最大受益国D.工业革命进程中各国发展不均衡2.1914年8月2日英德双方谈判时,德国首相指出:“你们是否要为一张废纸(指保证比利时中立的条约)和我们开战?”英国首相劳合·乔治说:“我们承担着光荣的责任,要保卫一个弱小邻国的独立.自由与领土完整。
如果哪些国家说他们只有在条约对他们有利时才守约,我们就不得不使局势变得只有守约才对他们有利。
”以上材料反映出英国的真实意图是A.为维护比利时的中立而对德作战B.为维护国际公约的尊严而对德作战C.以武力阻止德国势力的扩张D.以武力逼迫德国遵守《凡尔赛和约》3.霍布斯鲍姆在《帝国的年代》中说:“1905年之后,国际危机通常越来越诉诸战争威胁来解决。
”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背景是()A.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和发展B.英法操纵国际联盟激化矛盾C.欧洲集体安全体系开始破产D.美国加强对欧洲事务的干涉4.某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对下表中协约国在1914—1917年三种战略物资生产出现重大变化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四项结论,其中最有可能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两大军事集团战略物资生产表(单位:百万吨)A.意大利的倒戈B.美国加入协约国阵营,放弃中立C.苏俄和同盟国集团签订《布列斯特和约》D.同盟国集团内部普遍发生革命和起义,影响了经济5.从国际格局来看,一战的重要影响是()A.俄国十月革命取得成功B.欧洲在世界的中心地位开始动摇C.美国开始独霸世界D.英国霸权地得到进一步加强6.在一场灾难过后,几位学者对欧洲前途发出这样的感叹。
学者甲说“我们这个时代的现实:欧洲之没落。
”学者乙说“欧洲已进入了艰困的时代。
”学者丙说“我们欧洲的命运只能这样。
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岳麓版选修3单元训练:第一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单元过关检测(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右图为1870年和1914年英、德工业产量占世界工业总产量的比重变化示意图。
根据你对当时历史的了解,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德国的综合实力已经超过英国B.经济竞争使英德关系变得紧张C.经济竞争引发了英德激烈的军备竞赛D.英国所占比重的下降表明该国在世界市场上面临激烈竞争解析:图中数据显示的只是两国工业产量的变化趋势,并不能表现出综合实力的高低,故A项说法不正确。
答案:A2.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法国的克里孟梭疾呼:“我第一是复仇,第二是复仇,第三仍是复仇”。
他的“仇恨”起因于()A.普法战争中法国失败B.普鲁士破坏法国革命C.德奥同盟针对法国D.德国挑战法国的霸主地位解析:法德矛盾主要源于历史上的普法战争。
答案:A3.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的欧洲,“民族情绪远远超过对自由的热爱,人们都愿意怂恿统治者去粉碎那些非我族类、语言有异的其他民族的自由和独立”。
这不能表明()A.极端民族主义泛滥B.民众积极支持战争C.民族主义开始兴起D.民族主义走向畸形解析:一般认为,法国大革命是民族主义形成的重要标志,故C项符合题意。
答案:C4.1903年,英国国王爱德华七世访问法国,主动修复同法国的关系。
其原因不包括()A.英德矛盾的日趋激化B.英国实力的相对下降C.确保欧洲大陆的均势D.联合法国以对抗德国解析:英国主动寻求与法国和解,说明它放弃了以操纵欧洲大陆均势为目的的“光荣孤立”政策,故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均属于英国寻求与法国和解的原因。
答案:C5.曾经肩负英国外交重任16年之久的索尔兹伯里勋爵自19世纪60年代开始坚持奉行欧洲大陆均势政策,不与任何大国结盟,但进入20世纪初,英国不得不放弃该政策,其主要表现有()①《英法协约》签订②英德矛盾激化③《英俄协约》签订④调整与法俄的矛盾A.①②B.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解析:放弃欧洲大陆均势政策,意味着英国走上结盟反德的道路。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3第一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单元测试题(解析版)
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图中的人物是德国卓越的天才战略家施里芬。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他为德国制定了施里芬计划,该计划最突出的特点是 ( )A.注重以发展科技赢得战争B.强调集中兵力和速战速决C.充分重视盟友的合作关系D.侧重挖掘各兵种作战潜力2.下图是1921年西欧各国工业生产指数(以1913年为100)。
这一现象主要说明( )A.一战使西欧工业生产遭到重创B.协约国的经济实力强于同盟国C.一战后西欧工业生产持续下降D.英国仍是世界第一的工业强国3.在马恩河战役中,德国未实现“速战速决”的既定方针。
这( )①使双方转入旷日持久的阵地战之中②实际上宣告了“施里芬计划”的破产③标志着德国在战略上遭到重大失败④使德国的失败成为定局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4.1898年德国某报纸曾如此报道:“开足马力前进,从陆上到印度的道路理应掌握在希望战斗、喜欢劳动的德意志手中。
”上述计划( )A.说明德国对外扩张的主要目标是非洲B.反映出世界已连为一个统一的整体C.必然导致英德矛盾的尖锐激化D.说明帝国主义列强已将世界瓜分完毕5.法国贝当将军回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某个战役时说:“德军试图造成一个任何部队都无法坚守的死亡区。
钢铁碎片、霰弹片和毒气向我们所在的树林、堑壕和掩蔽部铺天盖地袭来,简直在消灭一切……”这个战役应该是( )A.马恩河战役B.索姆河战役C.凡尔登战役D.日德兰海战6.一战前,军事领域大量运用科技成果的影响不包括( )A.增强了武器的性能和杀伤力B.作战范围突破了陆地的限制C.提高了军队的战略机动能力D.军国主义浪潮弥漫整个欧洲7.1920年9月,《新潮》杂志载文说:“军国主义打破,旧式的政治组织破产,于是感觉最钝的中国人,至此也觉得仅仅学习西洋的富国强兵、政治法律是没有用的……于是乎谈政议法的声浪稍衰,而社会改造的声浪大盛。
”促使当时社会思潮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国际因素是 ( )A.世界经济危机爆发B.协约国战胜同盟国C.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确立D.第一次世界大战暴露了西方文明弊端8.资本主义自诞生起,就伴随着对市场的争夺,截止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大的赢家是( ) A.英国B.法国C.美国D.德国9.1917年4月,美国加入协约国集团,对德宣战,1918年3月,苏俄与同盟国集团签订《布列斯特和约》,退出帝国主义战争。
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岳麓版选修三练习:单元质量检测(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 Word版含解
姓名,年级:时间:单元质量检测(一)第一次世界大战[时间:5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俾斯麦早就承认:“欧洲存在着不可调和的彼此敌对的两大势力.两个大国都希望把世界变成自己的属地,并从属地上获取商业收入。
”这里的“两个大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最有可能是指()A.俄国和奥匈帝国 B.英国和法国C.法国和俄国 D.英国和德国解析:选 D 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是“两个大国都希望把世界……商业收入”以及“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英德两国在世界范围内争夺殖民地和市场的冲突激烈,故选D项。
2.1916年11月,罗曼·罗兰在《战时日记》中写道:“欧洲正在奔向奴役和毁灭。
两年以来,它一直疯狂地沿着这条灾难的道路越走越远。
”这里所说的“奔向奴役和毁灭”开始于( )A.1908年奥匈帝国吞并波斯尼亚B.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C.三国同盟建立D.三国协约建立解析:选B 由题干中“1916年11月”“两年以来"等信息可知“奔向奴役和毁灭"开始于1914年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
其他选项在时间上不符合题干的限定。
3.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德国总参谋长施里芬就提出,为应付来自东西两面的敌国—-俄国与法国的夹攻,可利用德国兵力动员迅速的优势,先用6~8个星期击败法国,而后回头集中力量对抗俄国,有人说这就是日后“闪电战”的雏形.但使得这一构想最终破产的战役是() A.马恩河战役 B.凡尔登战役C.索姆河战役 D.阿拉曼战役解析:选A 结合所学知识,马恩河战役以德军失败告终,导致德国速战速决计划破产,故A项正确;B、C两项与题干速战速决的构想不符,排除;D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战役,排除。
4.1916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决定性的一年,这一年战争态势的主要特点是( )A.同盟国处于进攻状态B.协约国开始取得战略主动权C.战役主要集中于西线D.同盟国控制制海权解析:选B 综合1916年战争的特点可知,这一年战争双方互有攻守,故A项错误;日德兰海战后,英国仍掌握着制海权,故D项错误;B、C两项都是1916年战事的特点,但从战争的发展态势看,B项正确。
选修三第一次世界大战单元练习 (1)
高二年级历史选修三第一单元练习一、选择题(共20题)1.俾斯麦早就承认:“在欧洲存在着不可调和的彼此敌对的两大势力。
两个大国都希望把世界变成自己的属地,并从属地上获取商业收入。
”这里的“两个大国”在一战前最有可能是指()A.俄国和奥匈帝国B.英国和法国C.法国和俄国 D.英国和德国2.在19世纪下半期,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
至20世纪初,世界已被基本瓜分完毕,但没有一个列强是知足的。
它们不“知足”的根本原因是()A.每一个国家都已装备起强大的陆军 B.这些国家的领导人特别贪婪C.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广大的殖民地 D.基督教徒们需要更广阔的传教地域3.1895年,德皇威廉二世宣布:“德意志帝国要成为世界帝国。
在地球遥远的地方,到处都居住着我们的同胞。
德国的货物,德国的知识,德国的勤奋要漂洋过海。
”这番话的实质是()A.加强与世界各地的经济文化联系B.与英国在全球进行商业竞争C.发展工业,使德国成为“世界工厂”D.推行殖民扩张,控制全世界4.美国耶鲁大学教授保罗·肯尼迪在《大国崛起》中说道:“第一强国对其他国家说:‘这不仅是我们的利益,也是你们的利益。
不摇晃梯子,不掀翻桌子,只要维持现状就好。
’”你认为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有可能说这番话的国家是()A.英国 B.法国C.德国 D.美国5.下图是一幅反映近代国际形势的政治漫画,其中的含义显示的时代背景是()A.普法战争时两方的针锋相对B.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欧洲军事结盟集团的对立C.瓜分殖民地时各国的利害冲突D.两大集团形成后,内部完全没有了利害冲突,并结成了稳固的集团利益6.下列各项按一定的逻辑关系排列起来,正确的是()①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规律②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③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力量对比的变化④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⑤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A.①→②→③→④→⑤B.②→④→①→③→⑤C.④→①→②→⑤→③D.①→③→②→④→⑤7.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说法正确的是()①与第二次工业革命有关系②交战各国都是非正义的③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科技的飞速进步,为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扩大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和技术基础④一战的爆发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有关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8.在马恩河战役中,德国未能实现“速战速决”的既定方针。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3 第一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 单元测试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3 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一、单选题(共15题;共30分)1.一战爆发后,远离欧洲的日本对德宣战。
在对德通牒和宣战诏书中,日本声称是为了“永保东亚和平”及“维护日英同盟的利益”;日本首先发表演说强调日本参战是对德国鼓动干涉还辽的复仇战。
这些行为A. 反映了德日矛盾的激化B. 意在掩盖参战意图C. 维护了英日同盟的利益D. 力图保护东亚和平2.战前加入同盟国集团,一战中倒戈加入协约国作战的是A. 俄国B. 奥匈帝国C. 意大利D. 保加利亚3.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A.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加强B. 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加剧C. 奥匈帝国皇储被刺D. 两大对立军事集团的形成4.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说:“(19世纪末)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现在几乎均已为人所知,也都或详细或简略地被绘制成地图,除了无关紧要的例外情形,探险不再是‘发现’,而是一种运动挑战……”上述材料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A.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B. 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C.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D. 资本主义各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加剧5.“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的核心分别是()A. 德国法国B. 奥匈帝国俄国C. 意大利英国D. 德国英国6.下列有关到20世纪初才出现世界性战争的原因表述不正确的是()A. 19世纪末20世纪初整体世界形成B. 科学技术为世界性战争提供了必要手段C. 少数大国成为拥有全球性利益的大国D. 欧洲开始衰落7.一战中提出“施里芬计划”的国家是()A. 俄国B. 英国C. 法国D. 德国8.一战前,帝国主义之间矛盾重重。
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 法德矛盾源于普法战争,是欧洲大陆主要矛盾B. 俄奥矛盾因争夺巴尔干半岛而激化C. 英德矛盾是一战前帝国主义间最主要矛盾D. 帝国主义间矛盾的实质是资本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9.1917年底,苏俄外交人民委员托洛茨基在视察完前线后给列宁的报告中写道:“俄国的战壕中空无一人,实际上没有任何人在抵抗德国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历史选修三 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训练卷(一)1 / 72018-2019学年选修3第一单元训练卷历 史 (一)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本卷共10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说明当时国际形势的主要特点是 A .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日趋激烈B .英、法、俄与德、意、奥双方利益不同C .英德矛盾激化,各自寻求支持者D .列强为各自利益相互勾结2.一战爆发后,远离欧洲的日本对德宣战。
在对德通牒和宣战诏书中,日本声称是为了“永保东亚和平”及“维护日英同盟的利益”;日本首相发表演说,强调日本参战是对德国鼓动干涉还辽的复仇战。
这些行为 A .反映了德日矛盾的激化B .意在掩盖参战意图C .维护了英日同盟的利益D .力图保护东亚和平3.1896年,一位法国记者在《德国制造》一文中指出:“看看你们的周围,各位衣服布料是德国织的,甚至你现在看这篇报道的纸张也是德国生产的,即使你想烧掉这张报纸,你手拿的火柴也是德国制造的。
”其意在说明此时期 A .德国成为了世界第一经济强国 B .德国生产技术已经超越了法国 C .法国市场已被德国的商品占据 D .法德经济利益冲突已显而易见 4.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说:“(19世纪末)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现在几乎均已为人所知,也都或详细或简略地被绘制成地图,除了无关紧要的例外情形,探险不再是‘发现’,而是一种运动挑战……”上述材料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 A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 B .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 C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D .资本主义各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加剧 5.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虽然美国宣布“中立”。
但随着战争进程的推进,美国同协约国日益接近,主要是因为 A .同盟国一方进行的战争是非正义的 B .协约国在战争中逐渐占据了优势 C .美国同协约国的经济联系逐渐加强 D .美国与协约国在历史上关系密切 6.法国驻印度支那总督于1926年写道:“这场用鲜血覆盖了整个欧洲的战争…在距离我们遥远的国度里唤起了一种独立的意识……在过去几年中……一切都发生了变化。
”这种变化主要是指: A .引发了十月革命 B .促进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和民族的觉醒 C .和平主义思潮兴起 D .欧洲各国发生了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7.在下列各项中,使巴尔干半岛成为“欧洲火药桶”的主要因素是: ①地理位置 ②民族矛盾 ③资源丰富 ④大国干预此卷只装订不密封 班级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A.①②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8.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说明当时世界局势的突出特点是A.英、法、俄和德、意、奥的利益不同B.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日趋激烈C.英、德矛盾尖锐,各自寻找支持者D.帝国主义为了各自的利益相互勾结9.19世纪中叶,美国发起了女性选举权运动,之后半个多世纪女权运动席卷世界各国,直到一战爆发前女权运动收效甚微;1917年到1920年,俄国、英国、德国、奥地利、美国等先后给予妇女选举权。
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是A.女性属于家庭的观念受冲击B.政党政治需要女性选民的支持C.女权运动取得了彻底的胜利D.一战推动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10.有学者指出,当第一次世界大战在1914年爆发时,它绝对不是什么关于“殖民主义”的战争,而是“富裕国家的不公正的世界大家庭内部的一场内战”。
该学者意在说明,第一次世界大战A.有其爆发的历史必然性B.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发生C.爆发之初仅有发达国家卷入D.反映了列强瓜分世界的意愿第II卷本卷包括三大题,共计60分。
考生根据要求进行作答。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分)材料1914年6月,一战爆发。
8月,北京政府颁布的《局外中立条规》,宣告中国恪守中立,一切事宜,均按国际公法办理。
1915年,协约国为打击德国在华势力,曾劝诱中国加入协约国阵营。
袁世凯政府为摆脱日本控制,亦有参战打算,终因日本反对作罢。
《朝日新闻》对中德问题有评论:“中国参与战事,将于和平会议得一席之地,而获与日本对等之投票权,则会议处分青岛等问题时,日本将不利。
”1917年2月德国宣布实行无限制潜艇战而致美国参战,协约国胜券已握。
中国政府以中立国的身份,从维护国际公法和遵守人类公理道义原则出发,对德国无限制潜艇战提出严正抗议。
协约国承认日本在中国山东的权利后,转而支持中国参战。
北京政府内部却意见不一,演变出府院之争,最终段祺瑞掌握政局,决定参战。
孙中山、梁启超、陈独秀、李大钊、蔡元培等有识之士皆主张对德宣战并掀起舆论热潮。
8月中国正式对德宣战。
中国随即收回德奥在华特权,掀起对协约国的修约谈判———李志学《“一战”对德外交与中国加入国际体系》(1)根据材料,概括中国参加一战的原因。
(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一战期间中国融入国际体系的认识。
(12分)12.“一战”以来,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格局越来越多地受到外部挑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分)材料一1917年,美国的参战是一个令人惊讶的变数。
如果这场战争基本上是一起欧洲争端,那么许多美国人都会认为与美国无关,美国人理应继续享受和平。
可是,随着大战持续进行,这项叫做孤立主义的政策却逐渐变得不切实际。
到19世纪末,美国已经照搬了西欧国家的制造业和工业经济,西欧和北美变得越来越像对方。
……其实,早在1915年威尔逊就向国会递交了一份咨文,建议增加陆军,扩大舰队和增加海军人员。
美国人看出,如果不适时参战,战后世界将与美国无缘。
——引自【美】费尔南德斯•阿迈斯托《世界:一部历史》等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历史选修三 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训练卷(一)3 / 7材料二 残酷的战争俄国战前就已表面化的矛盾,战争武装了人民,沙皇政权土崩瓦解。
列宁敏锐地意识到布尔什维克党革命的绝好时机来了。
根据马克思主义一般原理,俄国实现社会主义的物质条件显然尚未成熟。
但是列宁从理论上和政治策略上促使布尔什维克党走上了一条全新的道路,使无产阶级能够在“十月”首先夺取政权,并在1918年退出大战,然后解决国同发展问题。
……孙中山曾言:“有了俄国革命,世界人类便生出一个大希望。
”从此,资本主义不再是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唯一选择。
——摘编自《孙中山全集》、姚海《俄国革命》等(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美国不再“继续享受和平”,介入“这场战争”的原因。
(8分)(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指出列宁为“促使布尔什维克党走上一条全新的道路”在理论上进行的重大探索,并说明俄国革命给“世界人类”带来“大希望”的理由。
(12分)13.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战争,但它也影响到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分)材料一 1913—1918年英、德、法三国输华货物总值表(单位:两;指数:1913=100)——周秀鸾《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材料二 1914年7月底,酝酿已久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印度作为英国殖民地,被英国宣布参加对德作战,成了它的兵员、物资和财力的重要供应基地。
大战造成的突然变化的形势对印度资本主义和民族运动发展带来双重影响。
最初,印度经济和民族运动的发展进程骤然被打断,造成了很大混乱,但不久,客观有利的一面,在印度资产阶级和民族力量的积极作用下开始发挥作用。
——摘编自林承节《殖民统治时期的印度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1913~1918年英、德、法三国输华货物总值变化的总体趋势。
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8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印度被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以及一战爆发对印度社会造成的直接后果。
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一战客观上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民族运动和民族经济的有利影响。
(12分)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历史选修三 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训练卷(一)1 / 72018-2019学年选修3第一单元训练卷历 史(一)答 案第Ⅰ卷1.【解析】根据所学知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是由于帝国主义国家间发展的不平衡导致的。
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说明各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斗争日益白热化,故A 项正确。
BCD 三项都不是主要特征的表述,故都排除。
【答案】A2.【解析】材料的主旨是日本对德宣战的意图而非德日矛盾的激化,排除A ;日本种种参战的借口,都是意在掩盖参战意图,故选B ;维护了英日同盟的利益只是对德宣战的借口,排除C ;力图保护东亚和平只是对德宣战的借口,排除D 。
【答案】B3.【解析】法国实行自由主义的经济政策,其最初目的是扩大产品的出口,结果却导致了此时德国物品的大量涌入,说明法德经济利益冲突已显现,故D 正确;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德国成为了世界第一经济强国”,排除A ;材料信息没有涉及德国生产技术与法国的比较,无法退出“德国生产技术已经超越了法国”排除B ;C 反映的是材料的现象,不是实质,排除。
【答案】D4.【解析】材料中的“除了无关紧要的例外情形,探险不再是‘发现’,而是一种运动挑战”表明了在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崛起后他们之间瓜分世界的矛盾也就随之而来。
故答案选择B 项。
A 项是无关项。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是在19世纪60年代,所以C 项错误。
D 项是无关项,材料内容并没有体现出这个问题。
【答案】B 5.【解析】一战时期,协约国主要是英法俄,美国同协约国日益接近主要是美国同协约国的经济联系逐渐加强,C 正确;一战没有正义和非正义之分,A 错误;此时协约国在战争中并没有占据了优势,B 错误;D 不符合美国经济利益。
【答案】C 6.【解析】“这场用鲜血覆盖了整个欧洲的战争”主要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战促进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和民族的觉醒,B 正确;A 是1917年;C 和D 不符合材料主旨。
【答案】B 7.【解析】资源丰富不是巴尔干半岛成为火药桶的主要原因,主要原因是地理位置民族矛盾以及大国干预作用,选择D 正确。
【答案】D 8.【解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美、德、英、法、日、俄等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十分尖锐。
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如德国要求重新瓜分世界,与英、法、俄等老牌帝国主义开展激烈的争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