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地理高考备战

合集下载

谈谈2011年高考地理备考的教学策略

谈谈2011年高考地理备考的教学策略

谈谈2011年高考地理备考的教学策略《普通高中地理课标(实验)》是中学地理教学的指导性文件,地理教学活动的开展应从课标的研读开始,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走弯路,从而使地理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和高效性。

暑假通过地理新课程的远程培训和学习,我们发现新课程倡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但这样的学习需要占用大量的时间,可能会影响高考成绩。

同时考试题也向能力方面倾斜,为了更好地抓好高三学生学习,考出好成绩,我们对2010年各省市的高考题进行了统计、研究、思考。

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要重视对课程标准、考试大纲、考试说明的学习研究,把握高考动向试题制作是一个研究的过程,富含大量的思维成果。

试题是精雕细磨的产物,它反映了对考试内容的深思熟虑、对设问和答案的准确把握、对学生水平的客观判断。

研究这些试题,就如同和这些试题的制作者对话。

高考试题是《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的具体化表现,我们要认真研究高考试题的思路、结构、题型、取材方法等等,认真进行试卷的比较研究,从其“连续变化”的轨迹中悟出规律性的东西,用来指导教学,提高教学的针对性。

二、要重视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夯实学生的基础某一套文综试卷中考点的分布,由于受考试时间和试卷容量的限制,考查的知识点不可能覆盖到考纲中所列出的全部考试内容,但仍是有所选择地体现重点知识的考查。

这就要求教师在指导学生备考时,一定要善于归类、比较、整合,找出地理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关系,分解细化复杂的知识点,构建出知识网络,打好章节过关的基础;要很好地把握主干知识,把重点讲透,把难点讲清,使学生集中时间和精力,有效地提高学习质量。

另外,从统计看,高考并不回避已经考过的知识点,某些考点的重复率极高,但呈现形式却年年不同,年年出新题,即知识重组线索新、情境设置创意新、设问角度思路新。

这说明今后的教学和复习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和训练根据资料、运用知识和技能的思维能力;教师要跳出教材,广泛联系,教师“举一”,学生“反三”,让学生能触类旁通地解决问题。

2011年广东文综(地理)试题解析及高三地理复习策略

2011年广东文综(地理)试题解析及高三地理复习策略

2011年广东文综(地理)试题解析及高三地理复习策略一.试题特点今年是广东实行新高考模式第二年,纵观2011年广东文综(地理)试题,主要表现为以下特点。

1.命题内容——基础性从2011年文综地理试题来看,试卷总体难度不大,人文地理比重略大于自然地理,比值大致为52:48。

统计全卷,试题易:中:难比例大致为60:25:15,难度把握较好,不偏不怪,具有较强的基础性。

如第1题结合示意图判断地质构造;第4题省级行政区全称与简称的对比判断等,都是从最基础的知识入手,考察学生应知应会的地理素养和技能。

长期以来,中学地理教学过偏过难,进入一种“地理专才”型培养的误区。

这种考察方式是对当前过偏过难的中学地理教学的纠偏,必将引导地理课堂教学向基础性的理性回归,也可以在客观上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

2.试题呈现——区域性区域性是地理学科的一大特色,2011年文综试题较好的体现了这一特点。

40和41两道大题均是以具体区域为情境,命题囊括了该区域突出的自然和人文特征。

如40题以欧洲部分区域图为背景,考察了地球运动、气候成因、植被、能源、工业布局、区域经济发展,41题则以中国西北地区为背景,考察了河流、沉积物特征与环境、气候类型判断、环境问题、协调人地关系等。

学生答题则需要调动几乎所有中学地理学科知识,通过比较分析方能作出回答。

在高中地理教材体系中,必修一与必修二侧重的是自然和人文地理方面原理性知识,区域地理则侧重的是对自然和人文的直白描述。

命题以某区域为呈现方式,综合性的考察地理知识和素养,是文综时代较好体现学科综合性的必然产物,也是促成教材原理性知识与具体区域的有机结合最佳途径。

3.命题取向——现实性从表象上看,11年文综地理试题“静若处子”,不温不火,没有炫目的地理热点。

但仔细统计,“吹去黄沙始见金”。

第2题的长江江苏段河流冲淤变化;第5题的我国城市化问题;第4题的温室气体排放问题;第7题的人口迁移问题以及第11题的新型产业“汽车服务业”,都体现了我国当前面临的新问题、新变化、新发展等,此外40题第5小题和41题的第4小题和我国当前提倡的“均衡发展”、科学发展观吻合。

【VIP专享】2011年高考地理考前注意事项及应试技巧

【VIP专享】2011年高考地理考前注意事项及应试技巧

2011年高考地理考前注意事项及应试技巧一、几个值得关注的点: 关注地球运动:地球运动在近几年全国卷中每年都出现,而对这部分内容考核却发生着明显的变化,这种变化体现出几个特点:由静态考察向动态考察变化,更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的考察;从全面向局部的变化,即呈现材料不在以完整的一幅光照图来呈现,而是注重局部和细微处的信息呈现,考察学生的想象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由面到线和点的变化,主要关注切点、交点(晨昏线与纬线圈的切点、交点,晨昏线与经线的交点)及这些点的空间运动变化的规律;由光照图到模拟图变化,不再以学生熟悉的图形作为命题背景,而是另辟蹊径由书本抽象出一种变式图式来考察。

要密切注意文图和图文之间的转换,把所给图形或文字用自己熟悉的方式表达出来,以利于解题。

遇到光照图的变式要多考虑,记住尽可能缺图补图、变式图还原,努力实现图图转换和图文转化或文图转化,这样变不熟悉为熟悉,许多问题不难解决。

关注气候:气象和气候是高考考察的又一个钟情点,气象现象和气候要素的变化要善于从成因角度去分析,任何现象的产生必然事出有因,影响因素要从现象的有无地带性规律性去思考,地带性规律的影响因素主要从太阳辐射和大气环流角度去分析,而非地带性现象的产生多由地面状况造成,而其中地形因素是重要的非地带性因素。

有些现象要从所给的材料中去寻找答题依据,而不是单纯靠记忆来完成的。

例如温带海洋性气候成因一般笼统地说成是“受西风和暖流的影响”,但要注意这主要指北半球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南半球的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是受西风的影响,有的地区要考虑地形的影响,如南美南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影响。

对一些小知识的放大考察是高考重要特点,如热力环流、如天气系统等,如果单独考察难度不大,而命题者往往把这类小知识放在大的解题背景中去考察,如考察大气环境问题中就可能会把热力环流、反气旋、锋面逆温等嵌入其中,往往不易发现解题点(或者得分点)。

关注人地问题:人地关系问题是地理学的核心问题,人地矛盾的加剧必然带来许多环境问题,对这类问题要注意从问题产生原因(自然原因、人为原因)、危害(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生物等)、对策(法律层面、意识层面和措施层面——从原因方面找,尤其关注应急预案和预警系统的建立)等方面去考虑。

2011年高考地理真题考点点拨与精析:考点10 中国地理(人教大纲版)

2011年高考地理真题考点点拨与精析:考点10 中国地理(人教大纲版)

考点10 中国地理(2011·上海地理·T26~28·20分)(十一)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构建东北平原、黄淮海平原、长江流域、汾渭平原、河套灌区、华南和甘肃新疆等的农产品主产区为主体的农业战略格局。

1.图1所示的各农产品主产区中,位于我国暖温带与半湿润区的是汾渭平原、农产品主产区;位于我国最大平原的是农产品主产区;水稻一年三熟的地域位于农产品主产区的南部。

2.比较长江流域和河套灌区农产品主产区,完成下表。

主产区项目长江流域河套灌区农业地域类型主要粮食作物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有利方面不利方面3.新疆绿洲农业是甘肃新疆农产品主产区中的特色农业。

据图2分别归纳南疆、北疆绿洲农业空间分布的形态特征并说明其自然原因。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时应把握以下几点:(1)熟悉中国区域地理的相关知识,如地形区名称、气候、熟制、主要作物、农业地域类型等。

(2)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应从地形、气候(光、热、水)、土壤、水源四方面分析。

(3)西北地区限制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水源,农业布局与水源分布密切相关。

【精讲精析】第1题,结合材料所给的七大农产品主产区信息,与汾渭平原同属于暖温带与半湿润地区的只有黄淮海平原。

我国最大的平原为东北平原,因此为东北平原农产品主产区。

能够实现一年三熟的主要是华南地区,为华南农产品主产区。

第2题,长江流域地形平坦,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水热充足,长期耕作形成水稻土,土壤肥沃,适合水稻生长,农业地域类型属于水稻种植业;河套平原位于我国西北地区,靠近黄河,有灌溉水源,晴天多,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主要种植小麦、玉米、甜菜等作物,属于旱作农业。

第3题,新疆地区发展农业的主导因素为水源,故大多绿洲都分布在山麓地带,便于利用高山冰雪融水。

南疆地区南部为昆仑山,北部为天山,西部帕米尔高原地势较高,高山冰雪融水丰富,因此绿洲农业多分布在盆地边缘,呈半环状。

2011年高考地理热点及冲刺复习策略

2011年高考地理热点及冲刺复习策略

2011年高考地理热点及冲刺复习策略1.宇宙探索与极地科考(1)嫦娥二号发射(2)我国成功发射第七颗北斗导航卫星(3)第27次南极科考(4)第4次北极科考(5)其他:“神舟八号”飞船等2.全球极端天气和重大自然灾害(1)中国:我国南冻北旱、内蒙古的白灾、舟曲泥石流等(2)世界:日本地震和海啸、北美和欧洲暴雪、巴基斯坦洪灾、智利矿难、巴西洪水和泥石流、澳洲洪灾等3.我国重大基础设施建设(1)中国高铁的建设:京沪高铁等(2)中国跨海大桥的修建:青岛跨海大桥、厦漳跨海大桥等(3)跨区域调水工程:海水西调工程等(4)其他: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等4.重大体育盛会(1)南非世界杯(2)广州亚运会(3)其他:5.我国城市经济发展规划和新兴战略产业(1)中国经济圈建设:大北京经济圈、合肥经济圈、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等(2)北京治理城市交通拥堵(3)资源与新能源开发6.中国区域经济发展(1)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2)喀什经济特区成立(3)其他:山西省成为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7.重大国际会议(1)G20峰会在韩国首尔举行(2)坎昆会议(墨西哥)(3)其他:亚太经合组织(APEC)会议等8.我国领导人的重大访问(1)胡锦涛主席出访美国(2)温家宝总理出访印度和巴基斯坦(3)温家宝总理出访欧亚四国(希腊、比利时、意大利、土耳其)9.其他:(1)我国的粮食安全(2)我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备考:热点地区的自然、人文地理概况、结合政治历史了解其意义。

补充:2010年11月5日,“海水西调高峰论坛”在乌鲁木齐市召开,论坛提出了“海水西调,引渤入新”的设想。

该设想是:通过大量海水填充沙漠中的干盐湖、咸水湖和封闭的构造盆地,形成人造的海水河、湖,从而镇压沙漠。

“海水西调”的基本思路是:从渤海西北海岸提送海水达到海拔1200米高度,到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再顺北纬42°线东西方向的洼槽地表,流经燕山、阴山以北,出狼山向西进入居延海,绕过马鬃山余脉进入新疆。

2011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策略

2011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策略

2011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策略作者:王勇来源:《地理教育》2010年第08期一、深研“两纲一题”,把握复习方向在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中,教师应深刻领会“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对考生的知识和能力要求,认真解读双基;深入研究高考真题,总结试卷特点,探讨命题走向,明确复习方向。

“两纲一题”是学科教学的基本遵循,是应考复习的指挥棒,更是抓好基础的重要依据。

1.研究两纲,明确复习目标《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是对各科课程进行规范的纲领性文件,其思维的角度和考虑的重点是教学工作的开展,它不仅要对教学的目标和教学内容做出清晰精确的规定(如许多内容点有量化的标准,多数内容点有深度和难度上的明确标准等),还要对这些教学内容的教学顺序做出具体的安排,因而,教学大纲能对教师的教学起指导性作用。

《考试说明》则既有对双基的要求,又有对能力和能力品质的界定,对考试的知识内容、能力要求、试卷结构、题型、难易比例等都做了具体说明。

新高考的命题依据将不再是现有的教材,而是新的《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从近几年高考文综地理试题来看,命题几乎都是两纲要求掌握的重点知识,很少有超纲题。

由此可以看出两纲对高考命题的制约性极强,导向性显著。

因此,在高三一轮复习中,教师应以《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为依据,认真研究两纲对教学的要求,如有哪些基本知识要求、基本能力要求等。

认真研究《考试说明》中所列的考项,明确目标、逐项对照、务求落实。

《考试说明》中新修订的内容,应引起足够重视,从而明确复习目标,调整复习训练思路,增强复习的目的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2.研究考题,领会命题思路在研透两纲的基础上,教师还要认真研究过去考过,尤其是最近三年的高考真题。

通过研究,找出历年高考试题的共性、命题的趋势、相同考点的试题变化、不同模式试题的差别、不同地区高考试题流露出的信息等。

同时,探寻出命题者的命题思路、命题原则以及命题方法。

这样,可使教师在一轮复习中,教学内容更明确具体、考试重难点更能把握到位,从而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011年地理高考备战

2011年地理高考备战

2011年地理高考备战2009年试卷充分体现以知识为载体、以能力为立意的指导思想,地理试题充分体现了地图知识,注重考查学生学习的能力和地理素质。

2010年试卷根据考查重点知识与以往相同或相近。

考查目标、考查侧重点不变,体现学会有用地理。

考查阅读、分析、判断、表述等的多项能力。

2011年地理高考复习方案,夯实基础,突出重点;加强知识整合,构建知识体系;规范答题形式;注重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调节学生心态,调动学习兴趣。

标签:考纲;课改;复习意见2011年高考在即,这是黑龙江省新课程实验后的第二次高考,如何根据课改要求、2010年高考变化及2011年高考考纲做好复习,备战2011年高考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一、2009、2010年高考试题研究1.2009年试题特点试卷结构方面,选择题11道,共44分。

非选择题2道,1个学科内综合,1个跨学科综合,共56分。

试卷的知识覆盖面不大,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比例协调,选择题(7~11题)难度略大,非选择题难度有所下降。

重点考查人文地理、自然地理、区域地理基础知识。

侧重点依然是地球运动、大气、地理位置、地形特征等相关知识点、自然与经济地理事物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区位分析。

试卷充分体现以知识为载体、以能力为立意的指导思想,地理试题充分体现了地图知识,注重考查学生学习的能力和地理素质。

体现对地理事物(现象)区分、突出区域地理特征分析、综合考查学生对地理图表、地图、等值线的分析处理能力、运用基本原理和观点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2.2010年试题特点试卷结构方面,选择题11道,共44分。

非选择题56分其中36题26分(2009年36分)。

37题20分(2009年没有此题)。

选做题10分(2009年没有此题)。

与以往自然地理偏多不同,此次自然、人文、区域分值大致相同。

由新课程带来的变化体现在题量增加,对考生阅读材料、分析问题、阐述问题速度要求提高。

二、解读黑龙江2011年高考考纲自然地理知识的比重较大,突出考查主干知识;注重地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区域发展的内容会有所增加;出现多种地理图像,注重对各种新颖图示的判读与分析;试题将更加灵活;开放性试题的比重会进一步增大,抽象的内容会有所减少,偏、难、怪题基本上不会出现;关注与当前热点事件的联系,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2011届高考地理备考策略复习

2011届高考地理备考策略复习

地理热点
1.热点路线:如领导人出访路线、科学考察、体育 活动等热点路线。
2.热点问题:包括长期热点和时事热点,长期热点如 农业问题、能源问题、环境问题、重大工程等;时事热点 包括突发性的与地理相关的新闻热点,国内、国际重大事 件,党中央重大会议,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某次重 大自然灾害的发生等时效性强的重大新闻事件。 3.热点地区:与我国近年来关系密切的国家和地区(东 盟、中亚、非洲、欧盟等);某一方面在世界上或对我国 有重要影响的区域;另外,若某区域在自然地理特征、人 文地理特征方面具有典型意义,或具有重大地理背景的区 域,如列入国家发展规划的区域,也被列为重点考查的区 域(喀什地区、黄土高原、河套平原、河西走廊、中西部 地区、台湾地区、长三角、珠三角等)。
2010年三道共56分,选考 为10分题目,相应的第36 题分值变为了26分,37题 20分不变,36、37两题分 值相差较小。 2009年综合题两 道共56分,36题 36分,37题20分
选择题的设计全部以“题组”形式呈现, 以题组形式呈现高考地理选择题,实质就是以 小专题的形式进行试题设计,围绕某一主题, 通过图像、表格以及简洁的文字材料,形成试 题情境。
试题多以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地理问题、地理 现象为问题中心,注重把地理知识和国内外形势及 当前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结合起来, 突出地理学 科的实用价值和社会功能。 高考很少直接考查热点本身,而是以热点所 在区域为背景,考查其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
2010年新课标省区高考文综卷地理试题涉及热点问题一览表.doc
考试范围的确定是依据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地理等9学科课程 标准、教育部考试中心2010年颁布的《高考考试大 纲(课程标准实验版)》,并结合山西省实施普通高 中新课程实验工作推进的实际,经与教育部考试中心 协商确定的。

2011年高考新课标文综卷地理部分试题分析及2012备考对策

2011年高考新课标文综卷地理部分试题分析及2012备考对策

2011 年高考文综地理试题分析及复习对策---------知己知彼方可百战不殆作者:庞绒摘要:2011年是河南省新课程改革后首次迎接和采用新课标卷高考的一年,它将向我们揭开蒙在新课改高考身上的神秘面纱。

首航之战让人热血澎湃,丰硕的战果让我们自豪,然而它也给我们留下了很多反思的空间。

回首来路方知成败得失,知己知彼方可百战不殆关键词:高考复习技能策略序言:2011年是河南省新课程改革后首次迎接和采用新课标卷高考的一年,它将向我们揭开蒙在新课改高考身上的神秘面纱。

首航之战让人热血澎湃,丰硕的战果让我们自豪,然而它也给我们留下了很多反思的空间。

回首来路方知成败得失,知己知彼方可百战不殆。

一、试卷概述2011高考新课标文综卷地理部分结构稳定,知识点分布合理,无偏、繁、怪、难和超纲题目,整体难易适中,突出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能力的考查,体现出“能力切入,能力考查”的高中新课改高考命题要求。

从试卷构成来看选择题沿袭了传统共11 个题目(44 分),综合题有所改动由两个必做题(28+18=46 分)、选做题(旅游地理、自然灾害、环境保护三选一计10 分)组成。

从考点分布来看,题目侧重对工业区位、等高线图及应用、区域可持续发展等主干知识的考察(具体分布如下表所示)。

注:A获取和解读信息;B调动和运用知识;C描述和阐释事物;D论证和探讨问题二、命题特点1、体现学科特色,重视对图像系统的考查“无图不考地理”地图是地理教学的第二语言,地理试题信息的呈现方式除文字外,还有图表。

试题充分体现了这一学科特色,重视对图像的考查。

区域图、等值线图、统计图表、景观图在试卷中都有呈现。

试题从多角度考查了考生的读图、分析、提取信息,运用图表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中等值线图的判读及相对高差的计算在复习中更是作为重点知识不断巩固,大量的练习会让考生在考试时对此类计算游刃有余。

2、突出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稳定性明显“知识抽样,突出主干,能力立意”的命题特征在地理试卷中体现明显。

2011高考地理必考题型考前终极预测

2011高考地理必考题型考前终极预测

2011高考地理必考题型考前终极预测一 地理中的“理”—计算【考情分析】由于计算能够彰显“能力立意”的高考命题思想,能够较全面地反映学生所学,考查学生的思维品质,因而一直是高考命题者青睐的题型之一。

地理计算与简单的数学不完全等同,它不仅需要一定的数学基础,还要求学生能把握其内在的地理意义和地理规律,即能够应用己有的地理知识,通过数学计算得出结论。

高中地理所涉及的地理计算主要有比例尺的计算、距离计算、海拔高度和相对高度的计算、时间计算、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计算等。

时空是组成地理的两维,时间的计算是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地理能力。

作为区分度较高的时间计算选择题在11年的高考中仍将有一定的比重。

时间计算主要包括地方时、区时、日期等方面。

时间计算几乎是每套文综或地理试卷的必考点,现在的高考题中以日照图为载体来考查时间计算的题较少。

取而代之的是直接以文字叙述给出进行时间计算所需要的条件。

也有的题所给的条件较隐晦,以某种现象的出现来给出,如10高考全国二卷选择题第9题,以北极科考站黄河站的极夜后的首次日出时间为条件,要求考生求出北京时间。

其实求北京时间不难,关健是读出其条件难。

命题趋势:考查形式主要以某一事件为素材或以图表为载体,多以选择题为主。

能力考查上,重在学生理解材料,以材料和图表为出发点,先是获取和解读基本信息,再进行计算能力的运用。

重点关注:如以重大事件(如国家领导人温家宝出方南亚)和重大活动(如广州亚运会的举办)为新材料,设置新情境来考查时间计算能力,以达到对学生知识迁移运用的考查目的;或以韩朝冲突为热点,考查该区域的比例尺的知识应用等。

【新题设计】 2010年11月11-12日,代表全球最重要国家的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在韩国首尔聚会,举行第五次首脑峰会。

读图1和图2,回答1-2题。

1. 朝鲜半岛的实际面积约为20万Km 2,在比例尺1︰10000000的地图上绘出来时,图上面积为( )A.2cm 2B.20cm 2C.200cm 2D.2×1015cm 22. 图2为朝鲜半岛某地的人口密度图,若将其中图A 放大成图B ,地图所表达的内容不变,则图B 中可能出现的变化有:①比例尺变为1:2000000;②每点代表2000人;③图上一厘米代表实际距离10千米;④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50人。

2011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地理试题评析及复习建议

2011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地理试题评析及复习建议

2011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地理试题评析及复习建议作者:沈永民来源:《中学政史地·高中文综》2011年第09期一、2011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地理试题评价2011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地理试题整体难度和去年相比有所降低,试题易、中、难比例适中,以中等难度的题目为主,题目不偏不怪。

本套地理试题必考部分考查的主干知识主要有:气候特征、产业活动、区域定位及分析、水资源利用、等值线判读分析、地理景观图的阅读与分析等内容;选考部分考查的主干知识有:旅游评价、崩塌滑坡的成因、湿地变化及其影响等。

试题设问的灵活性强、区分度大、开放度增强。

从考查内容上看,试题对人文地理部分的考查有所增加,并以区域为载体,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主线,联系社会和生活实际问题,围绕一个内容,多角度、多视点、多层次考查考生综合分析、论证地理问题的思维能力,体现了能力立意和学习对生活有用地理的理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试题注重对地理素养和地理思维品质的考查,符合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的要求,充分体现了地理学科“综合性强、区域性明显、实践性突出、图像语言丰富”等特点。

二、2011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地理试题解析日本某汽车公司在中国建有多个整车生产厂和零部件生产厂。

2011年3月11日东日本大地震及随后的海啸、核辐射灾害,使该公司在灾区的工厂停产。

受其影响,该公司在中国的整车生产厂也被迫减产。

据此完成1~2题。

1.该公司在中国建零部件生产厂,主要目的是()A.避免自然灾害对本土汽车生产的影响B.为其中国整车厂配套,降低整车生产成本C.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为其日本整车厂服务D.建立其全球整车生产的零部件供应基地2.中国整车生产厂被迫减产是由于该公司在灾区有()A.研发中心 B.一般零部件厂C.核心零部件厂D.整车厂解析:本组题从日本地震这一热点切入,考查自然灾害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工业区位与产业转移等知识,考查考生解读和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地理高考备战
摘要:2009年试卷充分体现以知识为载体、以能力为立意的指导思想,地理试题充分体现了地图知识,注重考查学生学习的能力和地理素质。

2010年试卷根据考查重点知识与以往相同或相近。

考查目标、考查侧重点不变,体现学会有用地理。

考查阅读、分析、判断、表述等的多项能力。

2011年地理高考复习方案,夯实基础,突出重点;加强知识整合,构建知识体系;规范答题形式;注重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调节学生心态,调动学习兴趣。

关键词:考纲;课改;复习意见
2011年高考在即,这是黑龙江省新课程实验后的第二次高考,如何根据课改要求、2010年高考变化及2011年高考考纲做好复习,备战2011年高考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一、2009、2010年高考试题研究
1.2009年试题特点
试卷结构方面,选择题11道,共44分。

非选择题2道,1个学科内综合,1个跨学科综合,共56分。

试卷的知识覆盖面不大,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比例协调,选择题(7~11题)难度略大,非选择题难度有所下降。

重点考查人文地理、自然地理、区域地理基础知识。

侧重点依然是地球运动、大气、地理位置、地形特征等相关知识点、自然与经济地理事物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区位分析。

试卷充分体现以知识为载体、以能力为立意的指导思想,地理试题充分体现了地图知识,注重考查学生学习的能力和地理素质。

体现
对地理事物(现象)区分、突出区域地理特征分析、综合考查学生对地理图表、地图、等值线的分析处理能力、运用基本原理和观点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2.2010年试题特点
试卷结构方面,选择题11道,共44分。

非选择题56分其中36题26分(2009年36分)。

37题20分(2009年没有此题)。

选做题10分(2009年没有此题)。

与以往自然地理偏多不同,此次自然、人文、区域分值大致相同。

由新课程带来的变化体现在题量增加,对考生阅读材料、分析问题、阐述问题速度要求提高。

二、解读黑龙江2011年高考考纲
自然地理知识的比重较大,突出考查主干知识;注重地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区域发展的内容会有所增加;出现多种地理图像,注重对各种新颖图示的判读与分析;试题将更加灵活;开放性试题的比重会进一步增大,抽象的内容会有所减少,偏、难、怪题基本上不会出现;关注与当前热点事件的联系,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三、2011年地理高考复习意见
目前阶段,我所在的学校一轮复习基本结束。

针对新课改后黑龙江高考地理学科试卷题型的特点及我校学情,结合课改地区先进经验,设计如下复习指导意见。

1.夯实基础,突出重点
地理新课程环境下的高考命题必须反映新课程的理念,高考地理
命题可能会更加全面地考核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

但是在高考地理复习过程中让学生扎实掌握地理课程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这一点是不变的。

所以,在高考地理复习过程中既要抓基础知识,也要注重能力的培养。

重视基础知识的全面、准确掌握,抓住学科内最基本、最常见的主干知识是非常必要的。

2.加强知识整合,构建知识体系
高考要求学生灵活运用知识。

因此整合知识,构建知识体系极为重要。

要解决这一问题,关键还是需要在学习和复习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例如,分析美国中部的农业地域类型,要用到初中地理中的世界地理知识和高中地理农业区位的知识,将两部分的内容整合起来,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使学生能够多角度、更全面地分析和解决问题。

3.规范答题形式
随着综合题的开放性逐渐加大,从近几年新课程高考地理的答题情况来看,因为答题技巧方面造成的失分现象非常严重。

因此,在高考备考过程中,要对解题的程序进行规范,要对答案的格式进行规范。

要把规范答题作为一项常规工作来抓。

4.注重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课前课后设置检测题,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有目的地教学并检验教学效果。

同时针对学情设计教学内容,找准不同层次学生的增长点,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

5.调节学生心态,调动学习兴趣
高三学生很容易由于升学而形成来自各方面的压力,特别容易引起学生心理上的消沉、紧张或焦虑。

为此,我们想方设法激发学生考大学的动力和兴趣,教育学生有一个平和的心态,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保证紧张而有压力的学习、生活与考试的正常进行。

新课标的实施,教材形式越来越多元化发展,面对新高考,对我们备考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挑战。

以上是我对备战2011年高考的分析,祝愿所有的考生学习顺利,金榜题名。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大庆市东风中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