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袖损伤单排与双排缝线桥修复术后再撕裂疗效比较

合集下载

肩袖撕裂修补单排与双排对比

肩袖撕裂修补单排与双排对比

对多数病例而言,新月形 撕裂通常可以无张力再固定
于肱骨大结节(图3.1)。
U形撕裂一般不Biblioteka 进行无张力修补。因而需尝试应用边对边修补技术将U 形撕裂转变为新月形撕裂(边边缝 合技术),而后在大多数病例中撕 裂可行无张力修补,或将张力减小 到最小(图3.2)。以弯曲的中空过线 器( Lasso30或45°)、特殊的组织穿 刺装置,或穿梭装置 ,将缝线穿过 组织完成边边缝合,按照由内向外 的顺序于肩峰下间隙打结。一般需 要进行2~ 3个这样的横向的缝合。
对余下缝线重复 相同步骤。完成该步 骤后,张力缝线将肩 袖肌腱加压于足印区 上,从而增加了腱骨 间有效接触面积(图 3.11,图3.12)。
肩袖损伤修复单排双排固定对比
关节镜下单排固定与双排固定治疗肩袖撕裂疗效比较 Meta 分析
单排与双排固定的优势对比
• 单排锚钉固定技术的缺点在于,锚钉将肩袖分为两层,在肱骨大结节 表面足印区固定,足印区覆盖面仅为71%,肩袖与骨面呈点接触,因 而无法实现解剖愈合。锚钉于韧带止点处固定,其应力相对集中,易 引起再撕脱;另外,锚钉经缝线将韧带固定于骨面,不仅对韧带造成 切割,高切迹缝线还可对肩峰形成撞击作用,故并不能有效减轻疼痛。
如果内排有两颗锚钉,那么外排也需有两颗锚钉(4颗锚钉形成四边形),如果内排有3颗锚钉, 那么外排需用2颗锚钉分别置于3颗锚钉之间的空隙对应位置,如此5颗锚钉形成W型结构(所谓的 Cassiopeia技术)。每颗内排锚钉的同一根缝线的两端应该分开穿过肩袖,然后同时拉出穿过无结 锚钉,随后锚钉再拧人准备好的外排骨道中,并调整好各自张力大小(图3.9,图3.10)。 缝线端 在外侧锚钉处剪平。
用刨削器或电烧头对粘连组织进行仔细松解,以恢复肌腱的活动度。巨大回缩 型撕裂常需通过前/后肩袖间隙肌腱滑移的方式使肌腱获得更多的移动。前肩袖间隙 滑移式通过分离喙肱韧带,松解冈上肌腱与前肩袖间隙之间的粘连。后肩袖间隙滑 移包括将冈上肌和冈下肌沿肩胛冈松解,并注意保护肩胛上神经。随后处理方式取 决于撕裂的几何形状:

肩关节镜下单排缝合与双排缝合治疗肩袖损伤的比较研究

肩关节镜下单排缝合与双排缝合治疗肩袖损伤的比较研究

张 ㊀ 华 ㊀ 杨俊兴 ㊀ 李 ㊀ 杰 (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广东 ㊀ 广州 ㊀5 ) 1 0 4 0 7
手 术 治 疗 是 修 复 3㊀ 讨论 ㊀㊀ 肩袖损伤是肩关节疼痛及功能受限的主要原因之一 , [] 肩袖撕裂损伤 ㊁ 稳定肩关节功能的可靠方法 . 传统肩袖修 复 固 定 法 为 单 排 肩袖损伤占各种肩关节损伤的 1 发生后患者可出现 6 ������ 9%-4 0 ������ 3% 3 , 铆钉缝合 , 但是随着临床应用增多 , 肩袖足印覆盖率不高 ㊁ 肩袖功能无法完 持续性 ㊁ 严重关节疼痛及关节功能障碍 , 对患者的正常生 活 造 成 严 重 影 响 . 1] . 双排 缝 合 被 许 多 学 者 认 为 是 肩 袖 损 伤 治 疗 更 为 可 全重建等缺陷凸显 [ 关节镜技术是目前肩袖损伤 治 疗 的 主 流 方 法 , 但 术 后 再 撕 裂 概 率 较 高, 其 4] 5] . 黄 成 龙[ 靠的方式 , 在增加肩袖足印覆 盖 率 的 同 时 可 以 降 低 肩 关 节 张 力 , 有助于最 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 单 排 固 定 导 致 固 定 点 应 力 过 于 集 中 [ 的 2] . 为进一步证实这一观点 , 终治疗结局的优化 [ 本文采 取 随 机 对 照 研 究 的 研究认为 , 单排缝合后患者肩袖足印 覆 盖 率 仅 为 6 无法实现患者的肩 5% , 方法 , 比较肩关节镜下单排缝 合 ㊁ 双排缝合均应用肩袖损伤患者中的临床 关节功能彻底恢复 . 双排固定技术是近年兴起的肩袖损 伤 全 新 治 疗 方 式 , 疗效 . 在手术过程中内外两层双排固定肩袖残端 , 尸体试验证实 双 排 固 定 具 有 更 6] 7] . 李 思 云[ 好的生物学优势 , 能够 提 高 更 高 的 肩 袖 愈 合 率 [ 的 研 究 指 出, 1㊀ 资料与方法 双排缝合在缓解肩关节张力的同时可以有效增加腱骨接 触 面 积 ㊁ 增强初始 1 ������ 1 ㊀ 一般资料 ㊀ 选取 2 0 1 3 年 7 月至 2 0 1 5 年 6 月间 在 本 院 接 受 住 院 治 疗 的肩袖损伤患者 8 根据入院时间采用单双号随机分为观 固定强度 . 0 例为研究 对 象 , 察组和对照组各 4 女1 年龄3 平均 肩关节功能是判断肩袖损伤临床治疗方法有效性的 最 直 接 方 式 , 简明 0 例 . 对照组中男 2 3例, 7例; 1~7 6岁, ) 年龄 ( 岁; 病程 2 周 ~5 年 , 平均病程( 年; 部 位 : 肩关节 功 能 测 试 ( 及欧洲肩关节协会制定的 C 4 5 ������ 3 8ʃ8 ������ 1 9 2 ������ 6 5ʃ0 ������ 4 2) S S T) o n s t a n t肩 关 节 评 分 系 左肩 2 右肩 1 女1 年龄3 平均 统均是目前临床应用最多的肩关节功能评估方式 , 在信度 及 效 度 方 面 均 较 4例, 6 例 . 观察组中男 2 2例, 8例; 0~7 5岁, 8] ) . 本文研究中 , 年龄 ( 岁; 病程 3 周 ~5 年 , 平均( 年; 部 位: 左肩 为可靠 [ 观察 组 患 者 术 后 3 月 S 4 4 ������ 7 6ʃ8 ������ 5 5 2 ������ 6 3ʃ0 ������ 4 0) S T 评分及 C o n s t a n t评 分 右肩 1 年龄 ㊁ 病程 ㊁ 部位等资 料 比 较 无 统 计 学 意 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 提示肩关节镜下双排缝合可以更为 有 效 的 提 升 患 者 2 3例 , 7 例 .2 组患者性别 ㊁ ) . 义( 的肩关节功能 , 这主要与双排缝合固定整个肩袖 , 促进关 节 面 愈 合 ㊁ 增强肌 P >0 ������ 0 5 具体如下: 患者全 腱修复强度等特性相关 . 1 ������ 2 ㊀ 治疗方法 ㊀ 观察组患者接受肩关节镜下双排缝合 , 身 麻醉后取健侧卧位 ㊁ 患肢外展牵引 , 肩峰后外侧角下方 2 内侧 2 关节活动度是反映关节功能的又一直观标本 , 肩袖损 伤 患 者 存 在 严 重 c m㊁ c m处 常规入路插入肩关节镜 , 探查盂肱关节 . 在肩峰前外角前方2 肩关节活动度降低 . 进 一 步 研 究 发 现 , 观察组患者的术后3月肩关节前 c m 出作前方 入路 ㊁ 处理合并伤 . 从后侧入路判断肩袖损伤程度 ㊁ 稳定 性 等 , 将撕裂肩袖 屈㊁ 后伸 ㊁ 外展 ㊁ 内收 ㊁ 上举活动度明显 > 对照组 , 国内外学 者 也 有 类 似 的 文 9-1 0] . 由此可见 , 新鲜化 ㊁ 充分松解肌腱表面粘连 , 于 肱 骨 软 骨 边 缘 3~5 献报道 [ 肩关节镜下双排缝合可提高肩袖损伤患 者 的 术 后 mm 处 植 入 带 线 铆 钉, 缝线穿过肩袖近侧断端并打结固定 . 在肱骨头软骨边缘 1 肩关节功能及肩关节活动度 , 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 5 mm 处 植 入 第 2 排带线铆钉 , 关节镜下缝 线 从 肩 袖 近 端 穿 至 远 端 并 固 定 , 其后行常规 肩峰成形术 . 对照 组 患 者 接 受 单 排 缝 合 治 疗 , 位 置 在 肱 骨 软 骨 边 缘 3~ 参考文献 [ ] 其他操作同观察组患者 . 敖英芳 . 关节镜下缝合桥技术与双排缝合技术治疗肩袖部 分 损 5 mm 处 , 1 ㊀ 刘平 , )肩 关 节 功 能 . 术 后 3 月 , ] ( ) : 采用简明肩关节功能测试 伤2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 1 ������ 3㊀ 观察指标 ㊀ ( 1 1 例回顾性研究 [ J . 2 0 1 6, 3 5 2 1 3 7-1 4 0 ������ ( [ ] 及欧洲肩关节协会 制 定 的 C 李坚 , 肖展豪 , 等. 关节镜下双排锚钉缝合治疗肩袖损伤 的 临 S S T) o n s t a n t肩 关 节 评 分 系 统 评 估 两 组 患 者 2 ㊀ 陈孙裕 , ] ( ) : 的肩关节功能 , 分 值 越 高㊁ 肩 关 节 功 能 越 好; 床疗效观察 [ 中外医疗 , S S T 评分总分 0~1 2 分, C o n G J . 2 0 1 4, 2 1 2 4-2 7 ������ ] 日常活动 ㊁ 肩关节 活 动 范 围 ㊁ 力量测试 4个维度, [ s t a n t评分系统包括疼痛 ㊁ 3 ㊀C a s t r i c i n iR,D eB e n e d e t t o M, F a m i l i a r iF, e ta l . F u n c t i o n a l s t a t u s 分值越高 ㊁ 肩关节功能越 好 .( 采用关节量 2)肩 关 节 活 动 度 . 术 后 3 月 , a n d f a i l e dr o t a t o r c u f f r e a i rp r e d i c t o u t c o m e s a f t e r a r t h r o s c o i c -a s G p p 角器测量肩关节活动度 , 包括前屈 ㊁ 后伸 ㊁ 外展 ㊁ 内收 ㊁ 上举 . s i s t e dl a t i s s i m u sd o r s it r a n s f e rf o ri r r e a r a b l em a s s i v er o t a t o rc u f f p [ ] , ( ) : 肩关节功能等 1 ������ 4㊀ 统计 学 方 法 ㊀ 采 用 S P S S2 0 ������ 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t e a r s J . JS h o u l d e rE l b o wS u r 2 0 1 6, 2 5 4 6 5 8-6 6 5 g ) [ ] ] 计量资料用 ( 表示 , 采用t 检验 , 性别等计数资料用 频 数 表 示 , 采用卡 关节镜下单双排固定治疗肩袖损伤的对比 [ 中国医师进个杂 xʃs 4 ㊀ 王磊 . J . ( ) : 方检验 , 以 P <0 志, ������ 0 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2 0 1 3, 3 6 1 1 2 4-2 7 [ ] 吴华 , 陈刚 , 等. 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后早期及延迟康复 治 疗 2㊀ 结果 5 ㊀ 黄成龙 , ] ( ) : 观察组患者的 S 介入的疗效比较 [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 2 ������ 1㊀ 肩关节功能 ㊀ 术后 3 月 , S T 评分及 C o n s t a n t评 分 系 J . 2 0 1 5, 3 0 3 2 5 5-2 5 8 ������ ] ,T 统中的疼痛 ㊁ 日常活动 ㊁ 肩关 节 活 动 范 围 ㊁ 力 量 评 分 值 均 显 著 高 于 对 照 组, [ 6 ㊀K i m DH, E l a t t r a c h eN S i b o n eJ E, e ta l . B i o m e c h a n i c a l c o m a r i G p )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见表 1. P <0 ������ 0 5 s i o no f as i n l e –r o wv e r s u sd o u b l e-r o ws u t u r ea n c h o rt e c h n i u e g q ) ] , : 表 1㊀2 组患者术后 3 个月肩关节功能评分值比较 ( xʃs f o r r o f a t o rc u f fr e a i r[ J . Am JS o r t sM e d 2 0 0 6, 3 4( 3) 4 0 7 p p 评分 -4 1 4 C o n s t a n t S S T 组别 [ ] 熊隆江 , 刘华江 , 等. 肩关节镜下双排缝合固定治疗肩袖 损 伤 评分 7 ㊀ 李思云 , 疼痛 日常活动 肩关节活动范围 力量 [ ] , ( ) : 实用临床医学 J . 2 0 1 5, 1 6 3 2 9-3 2 ������ 观察组 1 0 ������ 0 3 ʃ 1 ������ 7 6 1 2 ������ 1 8 ʃ 1 ������ 7

单排缝合技术和缝线桥技术修补中度肩袖撕裂的比较

单排缝合技术和缝线桥技术修补中度肩袖撕裂的比较

单排缝合技术和缝线桥技术修补中度肩袖撕裂的比较目的比較单排缝合技术和缝线桥技术修补中度肩袖撕裂的情况。

方法选择延安大学附属医院2017年1~12月收治的中度肩袖撕裂患者70例,采用随机纸片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单排缝合技术)35例,观察组(缝线桥技术)35例。

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术后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系统(UCLA)肩评分、美国肩与肘协会评分系统(ASES)评分、肩关节评分系统(constant-murley)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 AS)评分、前屈角度、外展角度、体侧外旋角度情况,比较两组临床疗效。

结果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组间UCLA肩评分、ASES评分、constant-murley评分、V AS评分、前屈角度、外展角度、体侧外旋角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两组患者术后UCLA肩评分、ASES评分、constant-murley评分、前屈角度、外展角度、体侧外旋角度均高于同组术前,V AS 评分均低于同组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单排缝合技术和缝线桥技术修补中度肩袖撕裂均具有良好的效果,二者无明显差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conditions of single-row suture anchor technique and suture bridge suture anchor technique in repairing moderate rotator cuff tears. Methods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17,in Yan′an University Affiliated Hospital,70 patients with moderate rotator cuff tears were selected,they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by random paper method,control group (single-row suture anchor technique)had 35 cases,observation group (suture bridge suture anchor technique)had 35 cases. The shoulder score of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Angeles (UCLA),American Shoulder and Elbow Surgeons′ Form (ASES)score,constant-murley score,visual analogue scale (V AS)score,anteflexion angle,abduction angle,body side external rotation angle of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operation were detected,the clinical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Results The UCLA shoulder score,ASES score,constant-murley score,V AS score,anteflexion angle,abduction angle,body side external rotation angl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operation were compared,the differences were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The UCLA shoulder score,ASES score,constant-murley score,anteflexion angle,abduction angle,body side external rotation angle in two groups after operation were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operation,while the V AS scores were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operation,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Conclusion Both single-row suture anchor technique and suture bridge suture anchor technique in repairing moderate rotator cuff tears have good effects,they hav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they are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Key words] Single-row suture anchor technique;Suture bridge suture anchor technique;Moderate rotator cuff tear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Angeles;American Shoulder and Elbow Surgeons′ Form;Constant-murley score;Visual analogue scale肩袖撕裂在肩部各类疾病发生率中占近40%,其多发生于中老年患者,属于运动损伤,也是患者肩关节疼痛和肩关节功能丧失的重要原因[1-2]。

肩关节镜下单排与双排缝合桥修复技术治疗老年肩袖损伤的效果

肩关节镜下单排与双排缝合桥修复技术治疗老年肩袖损伤的效果

・946•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9年第40卷第8期Journal of Qiqihar Medical University,2019,Vol.40,No.8综上所述,胃食管静脉曲张硬化术后采用EUS进行预后评估,可以降低再出血率和复发率,改善患者预后,提升治疗的安全性,可以更好地为患者健康的恢复提供保障,具有非常高的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1]李永仙,何夕昆,韦嘉.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内镜防治进展[J].医学综述,2014,20(16):2970-2972.[2]李长政,程留芳,王志强,等.硬化治疗后曲张静脉内镜和超声内镜表现的演变[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15,20(1):20-23.[3]王春妍,蒋贝,李嘉,等.超声内镜对肝硬化患者胃食管静脉曲张早期诊断价值的评估[J].中华肝脏病杂志,2016,24(9):671-675.[4]黄艳芳,陈永忠.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内镜下治疗的临床观察[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6,25(5):529-531.[5]李凤华,李红丽,夏建国,等.多普勒超声预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研究[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15,14(11):828-832.[6]李爽,陆伟,崔树波,等.超声内镜在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治疗及预后评估中的作用[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6,32(12):2268-2272.[7]朱岳智,王爱丽,张金娣,等.肝硬化中重度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诊断技术现状及研究进展[J].山东医药,2018,58(8):451-452.[8]李爽,张德发,陆伟,等•超声内镜对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后复发的预测作用[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16,33(4):223-228.(收稿日期:2019-01-18)(本文编辑:王涛)肩关节镜下单排与双排缝合桥修复技术治疗老年肩袖损伤的效果黄彪彭小英王新亮付红亮【摘要】目的对比分析肩关节镜下单排与双排缝合桥修复技术治疗老年肩袖损伤的效果。

《2024年关节镜下单排与双排缝线桥修复大型肩袖撕裂的疗效比较》范文

《2024年关节镜下单排与双排缝线桥修复大型肩袖撕裂的疗效比较》范文

《关节镜下单排与双排缝线桥修复大型肩袖撕裂的疗效比较》篇一一、引言肩袖撕裂是肩部常见的损伤之一,常由创伤或长期过度使用导致。

大型肩袖撕裂不仅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还可能引起疼痛和肩关节功能受限。

关节镜手术是治疗肩袖撕裂的主要方法之一,其中单排与双排缝线桥修复是两种常见的手术方式。

本文将对这两种手术方式进行疗效比较,以明确各自的优势和局限性。

二、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近五年内在我院接受关节镜下单排与双排缝线桥修复大型肩袖撕裂的患者资料。

纳入标准为:年龄大于18岁,接受关节镜手术,术后随访时间不少于一年。

排除标准为:合并其他肩部疾病、手术并发症及无法获得完整随访数据的患者。

三、单排缝线桥修复与双排缝线桥修复的疗效比较1. 手术过程及术后恢复单排缝线桥修复手术操作相对简单,手术时间较短,术后疼痛程度较低,患者恢复较快。

然而,双排缝线桥修复由于需要在撕裂的两侧分别进行缝合,手术操作相对复杂,手术时间较长,术后疼痛程度可能较高。

但长期来看,双排缝线桥修复在肩袖再附着和功能恢复方面可能具有更好的效果。

2. 疗效评估通过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一年内的疼痛程度、肩关节活动度、肌肉力量及生活质量等指标,发现双排缝线桥修复在疼痛程度、肩关节活动度和肌肉力量等方面均表现出较好的疗效。

同时,双排缝线桥修复在术后一年内的再撕裂率较低,且术后长期随访结果也显示其具有较好的疗效。

四、讨论关节镜下单排与双排缝线桥修复大型肩袖撕裂在手术过程、术后恢复及疗效评估等方面存在差异。

单排缝线桥修复手术操作简单,术后恢复较快,但长期疗效可能稍逊于双排缝线桥修复。

双排缝线桥修复虽然手术操作复杂,术后疼痛程度可能较高,但其在肩袖再附着、功能恢复及疼痛控制方面表现出较好的疗效。

因此,在选择手术方式时,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手术经验及设备条件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五、结论综上所述,关节镜下单排与双排缝线桥修复大型肩袖撕裂各有其优势和局限性。

《2024年关节镜下单排与双排缝线桥修复大型肩袖撕裂的疗效比较》范文

《2024年关节镜下单排与双排缝线桥修复大型肩袖撕裂的疗效比较》范文

《关节镜下单排与双排缝线桥修复大型肩袖撕裂的疗效比较》篇一一、引言肩袖撕裂是肩关节疾病中常见且较为严重的病症之一,可对患者日常生活产生重大影响。

对于肩袖撕裂的修复治疗,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关节镜手术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

而单排与双排缝线桥技术作为其主要的手术方式,其各自疗效和优势成为了研究的热点。

本文旨在通过对关节镜下单排与双排缝线桥修复大型肩袖撕裂的疗效进行比较,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二、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收集了我院近五年内接受关节镜下单排缝线桥和双排缝线桥修复大型肩袖撕裂的患者资料。

根据患者的手术方式、术后恢复情况以及随访结果进行综合评价。

三、单排与双排缝线桥技术简介单排缝线桥技术是指通过关节镜引导,将缝线置于肩袖撕裂处的单排位置,通过牢固的缝合修复撕裂的肩袖。

而双排缝线桥技术则是在单排的基础上,再在肩袖的深层组织进行一次缝合,形成双排的缝合结构,以增强修复效果。

四、疗效比较1. 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在手术时间方面,单排缝线桥技术相较于双排缝线桥技术具有明显优势,手术时间更短。

而在术中出血量方面,两种技术差异不大。

2. 术后恢复:单排缝线桥技术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较轻,恢复时间相对较短。

然而,双排缝线桥技术在修复肩袖的稳定性及抗张力方面表现更佳,有利于患者的长期恢复。

3. 随访结果:经过一年的随访观察,单排与双排缝线桥技术对大型肩袖撕裂的修复均有明显效果。

但双排技术相较单排技术在预防术后复发肩袖撕裂、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等方面表现出更为显著的疗效。

虽然双排技术的手术时间相对较长,但患者长期获益更为明显。

五、讨论本研究显示,单排缝线桥技术和双排缝线桥技术在治疗肩袖撕裂方面均有一定疗效。

单排技术因其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优势,对于部分患者可能更为适用。

然而,双排技术因其能够更好地修复肩袖的稳定性及抗张力,具有预防术后复发肩袖撕裂的潜力,可能更适合于那些需要更稳固修复的患者。

《2024年关节镜下单排与双排缝线桥修复大型肩袖撕裂的疗效比较》范文

《2024年关节镜下单排与双排缝线桥修复大型肩袖撕裂的疗效比较》范文

《关节镜下单排与双排缝线桥修复大型肩袖撕裂的疗效比较》篇一一、引言肩袖撕裂是肩部常见的损伤之一,其治疗方式多样,其中以关节镜下的修复手术最为常见。

近年来,单排与双排缝线桥修复技术逐渐成为肩袖撕裂修复的主流方法。

本文旨在比较关节镜下单排与双排缝线桥修复大型肩袖撕裂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二、材料与方法1. 研究对象本研究共纳入XX例大型肩袖撕裂患者,其中单排缝线桥修复组XX例,双排缝线桥修复组XX例。

所有患者均接受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手术。

2. 方法(1)手术方法:单排缝线桥修复采用关节镜下常规操作,将肩袖撕裂处进行清理、修剪后,采用单排缝线桥技术进行修复。

双排缝线桥修复则在单排技术基础上,增加一层额外的缝线桥,以增强修复效果。

(2)评估指标:术后随访时间不少于X年,评估指标包括患者主观评价(如疼痛程度、肩关节活动度等)、客观检查(如X线、MRI等)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

三、结果1. 主观评价单排缝线桥修复组与双排缝线桥修复组在术后疼痛程度、肩关节活动度等方面均有所改善。

其中,双排缝线桥修复组在术后X个月至X年的疼痛程度改善更为显著,肩关节活动度也相对更高。

2. 客观检查MRI检查结果显示,双排缝线桥修复组在术后肩袖愈合情况、肌肉萎缩程度等方面均优于单排缝线桥修复组。

同时,双排缝线桥修复组在术后X年复查时,肩袖再撕裂发生率较低。

3. 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并发症主要包括感染、异位骨化等。

单排缝线桥修复组与双排缝线桥修复组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差异不大,但双排组在处理复杂病例时可能面临更高的技术难度和风险。

四、讨论关节镜下单排与双排缝线桥修复大型肩袖撕裂均能取得一定的疗效,其中双排缝线桥修复在疼痛程度、肩关节活动度、肩袖愈合及肌肉萎缩等方面表现更佳。

这可能与双排缝线桥技术能够提供更稳定的固定、更好的肌肉供血及更有效的减少应力集中等因素有关。

然而,双排缝线桥修复在处理复杂病例时可能面临更高的技术难度和风险,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肩关节镜下单排与双排缝合桥修复技术治疗老年肩袖损伤的临床效果比较

肩关节镜下单排与双排缝合桥修复技术治疗老年肩袖损伤的临床效果比较

肩关节镜下单排与双排缝合桥修复技术治疗老年肩袖损伤的临床效果比较【摘要】老年肩袖损伤是一种常见的肩关节疾病,肩关节镜技术在肩袖损伤修复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介绍了肩关节镜下单排缝合桥修复技术和双排缝合桥修复技术的详细步骤,并对二者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

针对老年患者,我们进行了临床效果比较研究,同时探讨了治疗策略。

结果表明,肩关节镜下双排缝合桥修复技术在治疗老年肩袖损伤中具有明显优势,未来的发展趋势将更加倾向于精细化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本研究对于指导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老年肩袖损伤、肩关节镜技术、单排缝合桥、双排缝合桥、临床效果比较、治疗策略、优势、发展趋势、临床意义、价值。

1. 引言1.1 介绍老年肩袖损伤老年肩袖损伤是指肩袖肌腱在老年群体中出现的部分或完全断裂或慢性炎症损伤的情况。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肩袖损伤的发病率也逐渐增加。

这种损伤常常导致肩关节功能障碍、疼痛和活动受限,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造成诸多困扰。

老年肩袖损伤的主要病因包括退行性变、肩部过度使用、创伤等多种因素。

退行性变是老年肩袖损伤最常见的病因之一,随着年龄的增加,肩袖肌腱的血供减少,造成肩袖的变性和破裂。

老年肩袖损伤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肩关节疼痛、力量减退、活动受限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对老年肩袖损伤的及时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1.2 肩关节镜技术在肩袖损伤修复中的应用在肩关节镜技术中,单排与双排缝合桥修复技术是常用的两种方法。

单排缝合桥技术适用于较小的肩袖损伤,操作简便,恢复快,但其稳定性较差;而双排缝合桥技术适用于较大的肩袖损伤,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和张力分布,但手术难度较大。

两种技术各有优劣,医生需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修复。

肩关节镜技术在肩袖损伤修复中具有独特的优势,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效果和术后生活质量。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完善,相信肩关节镜技术在老年肩袖损伤的治疗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024年关节镜下单排与双排缝线桥修复大型肩袖撕裂的疗效比较》范文

《2024年关节镜下单排与双排缝线桥修复大型肩袖撕裂的疗效比较》范文

《关节镜下单排与双排缝线桥修复大型肩袖撕裂的疗效比较》篇一一、引言肩袖损伤是常见的运动伤害之一,尤其是大型肩袖撕裂,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产生严重影响。

近年来,关节镜手术已成为肩袖撕裂修复的主要方法,其中单排与双排缝线桥技术是两种常用的修复方式。

本文旨在比较关节镜下单排与双排缝线桥修复大型肩袖撕裂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二、方法1. 研究对象本研究共纳入100例大型肩袖撕裂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单排组和双排组,每组50例。

所有患者均接受关节镜手术,分别采用单排和双排缝线桥技术进行修复。

2. 手术方法(1)单排组:采用单排缝线桥技术进行修复,即在肩袖撕裂处用一根或多根缝线进行固定,将撕裂的肩袖组织重新缝合在一起。

(2)双排组:采用双排缝线桥技术进行修复,即在肩袖撕裂处采用两排缝线进行固定,通过两排缝线的交错固定,使肩袖组织得到更好的支撑和固定。

3. 疗效评估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评估患者的疼痛、活动度、力量及功能恢复情况。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疼痛程度,采用Constant-Murley评分法评估肩关节功能。

三、结果1. 疼痛程度术后随访结果显示,双排组患者在术后各时间点的VAS评分均低于单排组,表明双排组患者的疼痛程度较轻。

2. 活动度及力量双排组患者在术后各时间点的肩关节活动度及肌肉力量恢复情况均优于单排组。

3. 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根据Constant-Murley评分法评估肩关节功能,双排组患者的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单排组。

四、讨论本研究结果表明,在关节镜手术中,采用双排缝线桥技术修复大型肩袖撕裂的疗效优于单排缝线桥技术。

这可能与双排缝线桥技术能够更好地支撑和固定肩袖组织,促进组织的愈合和功能恢复有关。

此外,双排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较轻,可能与其手术过程中对肩袖组织的损伤较小有关。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双排缝线桥技术在大型肩袖撕裂的修复中具有较好的疗效,但并非所有患者都适合采用该技术。

关节镜下多种方式修补肩袖损伤的疗效对比研究

关节镜下多种方式修补肩袖损伤的疗效对比研究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年 第18卷 第46期77投稿邮箱:sjzxyx88@·临床研究·关节镜下多种方式修补肩袖损伤的疗效对比研究桑继亮(开封市第二中医院,河南 开封 475000)0 引言目前,肩袖损伤备受重视,本研究通过对2014年2月至2018年2月期间再我院接收关节镜下肩袖补患者随访记录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此来对采用关节镜下不同肩袖修补方式的疗效进行分析与对比。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353例患者中,男168例,女185例,平均年龄(57.34±2.13)岁。

其中,右侧209例,左侧144例,平均病程(35±4.45)个月。

按照患者就诊时间,分为三组,分别有115例进行了单排修补、163例双排修补、75例缝线桥式修补。

在其中,有29例是巨大肩袖损伤,324例是非巨大肩袖损伤。

比较患者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1.2.1 单排铆钉缝合法:对A 组患者采取的是单排铆钉固定,植入单排铆钉,对每根线,打结固定。

1.2.2 双排铆钉缝合法:对B 组患者实施双排铆钉法,将两排铆钉分别固定在患者肩袖破裂处靠内和靠外位置,对1.2.3 缝线桥式固定:对C 组患者实施内排铆钉加缝线桥式固定方法,再患者靠近肩袖比点内缘将铆钉进行缝线并打结固定,然后将外排铆钉压紧缝线,以此压紧修补的肩袖外侧。

1.3 疗效评估方法。

将满意度评估分为3个等级,即满意、欠满意、不满意。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PASW Statistics 18.0软件,对每组的性别比较采用χ2检验。

利用配对设计定量t 检验,然后进行评分,采用方差分析,以数据计量比较这三种的修补方法,得出巨大肩袖损伤和非巨大肩袖损伤之间的差别比较。

2 结果2.1 治疗前后评分比较。

患者的三种评分都是手术后优于手术前,前屈和外展功能的各项评分也都是术后优于术前。

巨大肩袖损伤组和非巨大肩袖损伤组的各项评分和指标也是术后均优于术前。

关节镜下单排与双排治疗肩袖撕裂

关节镜下单排与双排治疗肩袖撕裂

关节镜下单排与双排治疗肩袖撕裂作者:方成王怀波来源:《健康周刊》2017年第37期【摘要】背景:外科医生要治疗巨大肩袖撕裂是一个挑战。

巨大肩袖撕裂的最佳处理仍存在争议。

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比较关节镜下单排肩袖修复与双排肩袖修复的比较。

材料/方法:在肩袖巨大撕裂的患者中,46例采用单排修复,48例采用双排修复。

收集术前和术后的功能结果和影像学检查。

临床结果评估至少1年。

结果:在功能结果方面,两组之间没有显示出显著差异。

关于肩袖的完整性,与单排修复相比,接受双排修复的患者的治疗后修复率较低。

【关键词】关节镜;结果评估;肩袖背景关节镜技术发展迅速,各种技术已被引入治疗肩袖撕裂。

由于减少短期疼痛和微创的效果,关节镜修复比开放修复是更受欢迎[1]。

保持肌腱的完整性是肩袖修复治疗的基础。

大多数研究也显示修复后的临床结果有所改善,在大多数情况下,中小型肩袖撕裂在任何修复方法下都表现出色。

最近,生物力学研究表明双排修复可优化肌腱和足印区之间的平均压力[2]。

然而,仍然有关于大面积肩袖撕裂的争议[3]。

MRCT是指撕裂的最大直径长度超过5厘米的那些[4]或涉及至少2个腱的那些。

Charousset等人 [5]报告更好的双排修复肌腱愈合率与单行修复相比,没有观察到任何显著差异的临床结果。

然而,最近的比较研究显示与单排修复相比,用双排修复治疗的巨大患者的功能结果差异更大。

随访的样本量和持续时间是这些研究的局限性。

由于这些限制,可能缺乏有力证据显示单排或双排修复是优越的。

由于上述争议,我们进行这项研究是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即双排修复结果是否优于使用单排修复。

材料/方法从2015年到2017年,120例患者进行了关节镜下修复肩袖撕裂。

共有94名患者被纳入研究。

46例行单排修复,48例行双排修复。

纳入标准如下:(1)术前磁共振成像(MRI)和关节镜证据的肩袖撕裂;(2)坚持非手术治疗3个月以上,疗效不佳;(3)以前没有骨折或手术史。

单排、双排缝合桥修复技术治疗老年肩袖损伤的效果对比研究

单排、双排缝合桥修复技术治疗老年肩袖损伤的效果对比研究

672019.11基础研究单排、双排缝合桥修复技术治疗老年肩袖损伤的效果对比研究刘 雨四川省乐山市人民医院骨与关节外科 四川省乐山市 614000【摘 要】目的:对比单排、双排缝合桥修复技术治疗老年肩袖损伤的效果。

方法:选取老年肩袖损伤患者60例,随机分成单排组(行单排固定治疗)和双排组(行双排缝合桥修复技术),各30例,对比并分析疗效。

结果:治疗前两组ASES、VAS 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治疗后两组评分均改善且双排组优于单排组,差异显著(P<0.05)。

结论:单排或双排缝合桥修复技术治疗老年肩袖损伤患者均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但双排缝合桥修复技术效果更佳。

【关键词】老年肩袖损伤;单排固定治疗;双排缝合桥修复技术;对比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effect of single-row and double-row suture bridges in the treatment of rotator cuff injury in the elderly. Methods: 60 elderly patients with rotator cuff injur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single row group (single row fixation treatment) and double row group (double row suture bridge repair technology), 30 cases each, to compare and analyze the curative effect. 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ASES and VAS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treatment (P > 0.05). After treatment, the score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improved, and the two-row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e single-row group (P < 0.05).Conclusion: Single-row or double-row suture bridge repair technique can achieve better therapeutic effect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rotator cuff injury, but double-row suture bridge repair technique is better.Keywords: Elderly rotator cuff injury; Single row fixation; Double row suture bridge repair technology; Comparison肩袖损伤多发于老年人,是导致关节疼痛与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给患者正常生活带来严重的困扰[1]。

肩关节镜下单排与双排缝合桥修复技术治疗老年肩袖损伤的安全性及

肩关节镜下单排与双排缝合桥修复技术治疗老年肩袖损伤的安全性及

肩关节镜下单排与双排缝合桥修复技术治疗老年肩袖损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研究发表时间:2020-09-21T02:39:46.214Z 来源:《航空军医》2020年7期作者:肖杰正[导读] 于老年肩袖损伤患者开展肩关节镜下单排与双排缝合桥修复技术治疗均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但双排缝合桥修复技术应用范围更广,可以促进肩关节功能尽快恢复,减小再撕裂发生几率,安全性高。

(娄底市中心医院湖南娄底417000)摘要:目的探究老年肩袖损伤患者开展肩关节镜下单排与双排缝合桥修复治疗的临床疗效对比。

方法样本区间2018年9月-2019年3月,以收治我院的老年肩袖损伤患者80例为样本对象开展研究,采纳随机数字表开展分组,两组均在肩关节镜下开展手术治疗,对照组(40例;单排固定技术)、研究组(39例;双排缝合桥修复),对比治疗有效率、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再撕裂发生率。

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高(95%vs77.5%),经治疗后研究组UCLA、ASES评分比对照组更高,再撕裂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于老年肩袖损伤患者开展肩关节镜下单排与双排缝合桥修复技术治疗均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但双排缝合桥修复技术应用范围更广,可以促进肩关节功能尽快恢复,减小再撕裂发生几率,安全性高。

关键词:肩关节镜下;双排缝合桥修复技术;老年肩袖损伤;有效性肩袖损伤在临床运动性损伤中极为常见,多数是因创伤、肩部撞击损伤等因素引起,从而影响上肢外展功能,出现关节功能障碍、局部疼痛等症状。

目前临床治疗多采取保守治疗、外科手术等方式,肩袖修补术是临床治疗的金标准,肩关节镜下单排固定技术、双排缝合桥修复技术为常用技术手段。

双排缝合桥修复技术对肌腱、骨床固定程度佳,有利于后期愈合,单排固定技术不利于肌腱止点强度和宽度有效恢复,因此需选择合理的治疗手段,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再撕裂发生率,有效改善疾病预后。

本次研究以我院2018年9月-2019年3月老年肩袖损伤患者80例为样本对象开展研究,评估分析肩关节镜下单排固定、双排缝合桥修复技术的临床疗效差异,阐述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样本区间2018年9月-2019年3月,以收治我院的老年肩袖损伤患者80例为样本对象开展研究,采纳随机数字表开展分组。

肩关节镜下单排与双排缝合桥修复技术治疗老年肩袖损伤的临床效果比较

肩关节镜下单排与双排缝合桥修复技术治疗老年肩袖损伤的临床效果比较

肩关节镜下单排与双排缝合桥修复技术治疗老年肩袖损伤的临床效果比较肩袖损伤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肩关节问题,其主要表现为肩部疼痛、肩功能障碍等症状,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肩袖损伤的治疗方法有很多种,其中肩关节镜下单排与双排缝合桥修复技术是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方法。

本文将对肩关节镜下单排与双排缝合桥修复技术在治疗老年肩袖损伤中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分析,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为患者寻求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一、肩袖损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原则老年人肩袖损伤主要表现为肩部疼痛、肩功能障碍等症状,主要是由于肩袖肌腱的退行性变、磨损和撕裂所致。

肩袖肌腱包括冈上肌、冈下肌、冈下长头肌和冈下短头肌,它们与肩胛骨的撞击、外部压力和内部摩擦等多种因素导致了肩袖肌腱的退变和损伤。

治疗肩袖损伤的原则是保守治疗优先,如果保守治疗无效再考虑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针灸理疗等,手术治疗包括肩关节镜下修复等方法。

针对不同的损伤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二、肩关节镜下单排与双排缝合桥修复技术的基本原理肩关节镜下单排与双排缝合桥修复技术是一种先进的肩袖肌腱修复方法,通过肩关节镜技术,将撕裂的肩袖肌腱重新缝合,使得肌腱能够恢复原本的结构和功能。

而单排与双排缝合桥修复技术则是指在修复肩袖肌腱时,通过不同的缝合方法,构建起肌腱和骨骼之间的牢固连接,从而实现对肩袖损伤的有效修复。

单排缝合桥是将肌腱通过锚钉固定在肩胛骨上,形成一根缝合桥,其优点是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恢复期快。

而双排缝合桥则是将肌腱分成上下两行分别进行缝合,能够更好地模拟肩袖肌腱原有的生理结构,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和牢固性。

对于老年肩袖损伤患者,肩关节镜下单排与双排缝合桥修复技术都可以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但是在具体的临床应用中,单排与双排缝合桥修复技术各有其优缺点。

下面将从手术效果、功能恢复、并发症等方面对两者进行比较。

1. 手术效果:单排和双排缝合桥修复技术在手术效果上都能够较好地修复肩袖肌腱的撕裂,使得肩袖肌腱能够恢复原有的结构和功能。

肩关节镜下单排与双排缝合桥修复技术治疗老年肩袖损伤的临床效果比较

肩关节镜下单排与双排缝合桥修复技术治疗老年肩袖损伤的临床效果比较

肩关节镜下单排与双排缝合桥修复技术治疗老年肩袖损伤的临床效果比较肩袖损伤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肩部疾病,特别是在65岁以上的人群中更为常见。

肩袖损伤会导致肩关节功能障碍,运动受限,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在治疗肩袖损伤的过程中,肩关节镜下单排与双排缝合桥修复技术是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

那么,这两种技术在治疗老年肩袖损伤的临床效果有何不同呢?本文将对这两种手术技术进行比较,探讨其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肩袖损伤的相关知识。

肩袖是由肩袖肌腱组成的,包括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和旋转肌。

它们负责肩关节的稳定性和功能。

而肩袖损伤是指这些肌腱的部分或全部断裂,通常是由于慢性损伤或外伤引起的。

老年人由于肌肉和肌腱的退行性变化,更容易出现肩袖损伤,尤其是有肩关节炎、骨关节炎等基础疾病的患者。

对于肩袖损伤的治疗,手术干预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式,而肩关节镜下单排与双排缝合桥修复技术是其中的重要手术方法。

肩关节镜下单排修复技术是指在肩关节镜下使用穿刺器械将损伤的肩袖肌腱重新缝合起来,通常使用锚钉将肌腱固定在肩胛骨上。

而双排缝合桥修复技术是将肌腱通过双排锚钉的方式连接在肩胛骨上,形成一个“桥”状结构,从而增加了肌腱对力量的承受能力,提高了修复的稳固性。

两种手术技术在治疗老年肩袖损伤的临床效果有何不同呢?从临床研究的角度来看,一些研究显示肩关节镜下双排缝合桥修复技术在治疗老年肩袖损伤时具有更好的临床效果。

有研究表明双排缝合桥修复技术能够显著减少肩袖肌腱的再断裂率,提高修复的稳固性,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而单排修复技术在术后的肩关节功能恢复、疼痛缓解等方面也有一定的优势。

在手术过程中,双排缝合桥修复技术需要使用更多的锚钉和穿刺器械,手术操作相对复杂,手术时间较长,术后的康复过程也需要更加细致的护理和康复训练。

而单排修复技术手术操作相对简单,术后的康复过程相对较为轻松。

真正的临床效果还需要结合临床实践和患者的具体情况来进行综合评估。

肩关节镜下单排与双排缝合桥修复技术治疗老年肩袖损伤的临床效果比较

肩关节镜下单排与双排缝合桥修复技术治疗老年肩袖损伤的临床效果比较

肩关节镜下单排与双排缝合桥修复技术治疗老年肩袖损伤的临床效果比较肩袖损伤是一种常见的肩关节疾病, 主要发生在5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中。

肩袖损伤常常会导致肩关节功能的丧失,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治疗肩袖损伤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肩关节镜下单排与双排缝合桥修复技术是目前比较新兴的治疗方法。

那么, 这两种技术在治疗老年肩袖损伤的临床效果如何呢?本文将从临床效果的角度进行比较分析。

一、肩袖损伤的病因与治疗原则肩袖损伤通常是由于长期重复的肩关节运动或者外伤引起, 随着年龄的增长, 肩袖的血供和自愈能力逐渐减弱, 使得肩袖组织容易发生损伤。

治疗肩袖损伤的原则是尽早发现、尽早治疗, 并且要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注射治疗等, 但是这些治疗方法往往需要较长的治疗周期, 而且疗效不确定。

因此, 肩关节镜下手术已成为治疗肩袖损伤的首要选择。

目前, 肩关节镜下单排与双排缝合桥修复技术被广泛运用于治疗肩袖损伤, 但是两者的临床效果如何值得进一步研究。

肩关节镜下单排缝合桥修复技术是一种微创的手术治疗方法, 通过肩关节镜的辅助下, 将单排缝合桥植入到肩袖损伤处, 以恢复肩袖的结构和功能。

这种治疗方法的优点是手术创伤小、恢复快、疼痛少, 适合于老年患者。

经过多项临床研究表明, 肩关节镜下单排缝合桥修复技术治疗老年肩袖损伤的临床效果较好, 可以有效提高肩袖组织的愈合率, 减少肩关节功能的丧失。

而且, 该技术对肩袖的保留性较好, 不会对肩袖组织造成额外的损伤。

因此, 肩关节镜下单排缝合桥修复技术已成为老年肩袖损伤的首选治疗方法。

肩关节镜下单排与双排缝合桥修复技术都是目前治疗肩袖损伤的主要方法, 但是两者在临床效果上存在一定差异。

从手术效果来看, 双排缝合桥技术相较于单排缝合桥技术能够更好地恢复肩袖的结构和功能, 具有更好的拉伸强度和稳定性。

从术后恢复来看, 双排缝合桥技术在减轻肩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方面更加明显, 患者术后康复期更短。

肩关节镜下单排与双排缝合桥修复技术治疗老年肩袖损伤的临床效果比较

肩关节镜下单排与双排缝合桥修复技术治疗老年肩袖损伤的临床效果比较

肩关节镜下单排与双排缝合桥修复技术治疗老年肩袖损伤的临床效果比较1. 引言1.1 研究背景肩袖损伤是老年人常见的肩部疾病之一,主要表现为肩关节活动受限、疼痛和功能障碍。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肩袖损伤的患病率也在逐渐增加。

肩袖损伤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其中肩关节镜下单排与双排缝合桥修复技术是目前较为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

肩关节镜下单排缝合桥修复技术和双排缝合桥修复技术是两种常见的治疗老年肩袖损伤的手术方法,它们通过在肩袖损伤部位进行缝合修复,恢复肩袖结构和功能,达到治疗的效果。

目前对于这两种手术方法的临床效果比较尚不明确,有待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本研究旨在比较肩关节镜下单排与双排缝合桥修复技术治疗老年肩袖损伤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提供更加科学的治疗方案和决策依据。

通过对这两种手术方法的比较分析,可以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肩关节镜下单排与双排缝合桥修复技术治疗老年肩袖损伤的临床效果,评估两种技术在术后疗效、并发症发生率和患者康复情况等方面的差异。

通过对两种手术技术的比较分析,为临床医生提供更科学的选择依据,以达到更好地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肩关节镜下单排与双排缝合桥修复技术在老年肩袖损伤治疗中的临床意义,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依据,并为未来相关研究提出展望和建议。

在深入比较两种手术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改进手术技术、提高治疗效果的可能途径,为老年肩袖损伤患者的治疗提供更有效的方案。

1.3 研究对象研究对象是老年肩袖损伤患者,他们通常具有以下特点:年龄大、体质虚弱、肩关节功能逐渐下降、疾病病程较长等。

老年肩袖损伤患者的肩关节功能丧失会影响日常生活,甚至影响工作和社交活动,给患者带来较大的困扰。

在手术治疗方面,老年肩袖损伤患者由于年龄偏大、体质较弱,手术风险相对较高,术后康复时间也相对较长。

对于老年肩袖损伤患者,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以及术后康复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肩关节镜下单排间断缝合与双排缝合治疗肩袖损伤的临床效果比较

肩关节镜下单排间断缝合与双排缝合治疗肩袖损伤的临床效果比较

肩关节镜下单排间断缝合与双排缝合治疗肩袖损伤的临床效果
比较
孙新钢
【期刊名称】《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年(卷),期】2019(0)17
【摘要】目的比较肩关节镜下单排间断缝合与双排缝合治疗肩袖损伤的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肩袖大、中型撕裂损伤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单排间断缝合组13例和双排缝合组12例。

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再撕裂
率以及患者术后满意率等。

结果双排缝合组平均手术时间为(95. 0±23. 1) min,短
于单排间断缝合组的(115. 0±20. 2) min(P <0. 05);2组再撕裂发生率比较差异无
统计学意义(P> 0. 05);双排缝合组总满意度为83. 4%,高于单排间断缝合组的38. 4%(P <0. 05)。

结论双排缝合组手术时间短于单排间断缝合组,降低患者发生低血
压性脑梗塞的风险,并且双排缝合组可以提高患者术后满意度,减轻患者疼痛。

【总页数】2页(P129-130)
【作者】孙新钢
【作者单位】首钢集团有限公司矿山医院外一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87.2
【相关文献】
1.肩关节镜下单排与双排缝合桥修复技术治疗老年肩袖损伤的临床效果比较
2.肩关节镜下单排与双排缝合桥修复技术治疗老年肩袖损伤的临床效果观察
3.肩关节镜下单排缝合与双排缝合治疗肩袖损伤的比较研究
4.肩关节镜下单排间断缝合与双排缝合治疗肩袖损伤的临床效果分析
5.肩关节镜下单排间断缝合与双排缝合治疗肩袖损伤的临床对比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双排缝合与肩关节镜下单排间断缝合治疗肩袖损伤的效果对比观察

双排缝合与肩关节镜下单排间断缝合治疗肩袖损伤的效果对比观察

双排缝合与肩关节镜下单排间断缝合治疗肩袖损伤的效果对比观察摘要:目的:研究对肩袖损伤患者应用关节镜下单排间断缝合和双排缝合的效果。

方法:于我院肩袖损伤患者中随机抽取68例,分为对照组(34例,单排间断缝合)和观察组(34例,双排缝合),对比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UCAL(30.82±2.64)分,Constant(81.43±4.42)分,显著优于对照组[UCAL (23.36±2.45)分,Constant(77.42±4.56)分](P<0.05)。

观察组术后VAS(1.36±0.42)分,显著低于对照组[VAS(3.15±0.80)分](P<0.05)。

结论:采取双排缝合桥修复技术治疗肩袖损伤更有利于促进肩关节功能的恢复,并减轻疼痛感,对患者康复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肩袖损伤;单排间断缝合;双排缝合;肩关节功能前言:肩袖损伤作为常见关节疾病,由于患者肩峰长时间受到撞击引发,由于肩峰及周围软组织间隙小,随着年龄增加肩关节退变造成缝隙更小,从而出现肩袖损伤更加严重。

多见于老年群体中,发病后影响关节活动能力,造成患者关节严重疼痛,甚至影响患者正常生活。

临床上常利用肩关节镜下修复术治疗,通过手术方式恢复肩关节稳定性,减少间隙。

手术可进一步分为单排间断缝合和双排缝合两种方式,为研究两种术式治疗效果,本文于本院2021年5月至2022年12月的患者中随机选取68例展开研究,现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以本院68例患者为样本,对照组34例,性别:男/女=17/17,年龄(52.47±3.65)岁。

观察组34例,性别:男/女=18/16,年龄(52.69±3.80)岁。

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P>0.05)。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1)确诊肩袖损伤。

(2)对研究知情。

排除标准:(1)存在凝血或免疫疾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肩袖损伤单排与双排缝线桥修复术后再撕裂疗效比较
作者:王建松任江涛刘向林徐丛
来源:《健康周刊》2017年第34期
【摘要】随着关节镜技术在肩袖损伤修复中的广泛应用,有关肩袖修复术后并发症的报道日益增多,其中作为主要并发症的术后再撕裂情况已经被广泛关注,各类研究证实,肩袖修复术后再发撕裂严重影响着手术效果,对术后肩关节活动度、疼痛恢复、肌肉力量强度、患者满意度等方面均有较大影响。

国内外有关肩袖修复术后再撕裂报道众多,但由于各研究纳入病例及研究设计同质性较差,最终数据差异大,所报道再撕裂率在6.67-16.67%之间(1)波动较大,术者对术后再发撕裂均处于茫然无措的被动状态,然而就目前关节镜技术在肩袖损伤修复中的应用趋势而言,对影响术后再发撕裂情况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以此来更好的发挥肩关节镜在肩袖损伤修复中的优势。

【关键词】肩袖撕裂;单排修复;双排缝线桥;术后
肩袖修复术后再发撕裂影响因素包括术前肩袖质量(退变及撕裂情况)、术中肌腱修复张力(缝合方式及回缩情况)、术后功能锻炼及外伤几个主要方面。

其次患者年龄、全身疾病控制情况、工作性质等都对术后再发撕裂的发生也有着显著的影响。

损伤肩袖缝合固定方式的选择是术者可控的主要影响因素。

而目前采用较多的缝合固定方式为单排缝合固定及双排缝线桥固定。

本研究为临床病例对照研究,所有纳入病例符合纳入标准,并且根据患者术中所使用的缝合固定方式,将病例分为单排组及双排组。

本研究纳入一所综合性医院2011-2016年间所行肩袖修复术患者174例。

纳入标准为:a、患者手术时年龄在20-60周岁之间;b、患者术后无明显外伤史;c、患者分别于术后6个月及12个月复诊时行MRI检查。

排除标准:a、患者拒绝参加调查;b、患者在随访期间并发心脑血管意外等未能完成随访;c、失访患者。

将纳入研究的病例进行分析,其中术后6个月内因肩关节活动受限而复诊发现再撕裂的病例14例,术后6个月时复诊时发现再撕裂而无明显症状病例11例,术后6-12个月因出现症状复诊发现再撕裂病例9例,术后12个月时复诊新发再撕裂而无症状者7例。

结果
术后结果提示单排修复技术术后再发撕裂明显高于双排缝线桥技术;在单排与双排缝线桥修复组术后总体撕裂率为30.5%vs17.4%,无症状再撕裂病例占再撕裂总体比例为64%vs68.7,有症状者为36%vs31.3。

讨论
单排修复技术较双排修复技术具有更高的术后再撕裂率,无论是术后6个月内14vs11(例)还是术后12个月9vs7(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双排缝线桥技术在修复初期对修复界面的压力与接触面积的影响有关,有关双排缝线桥修复技术优势性研究的文章较多,Hein等[2]的研究提示对于>3 cm的撕裂患者,双排缝线桥明显降低术后再撕裂率,与本研究结果相同。

Mihata等 [3]支持以上观点并指出肩袖再撕裂患者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较差。

Carbonel等[4]临床研究及Spiegl等[5]的Meta分析也证实了以上观点。

另外无论单排还是双排缝线桥修复技术,6个月内的再撕裂病例数均高于6-12个月,这可能与术后早期阶段撕裂组织未完全愈合有关,至术后晚期撕裂局部组织愈合合并一定程度的粘连,有助于减少再撕裂的发生。

研究结果还提示两组再撕裂病例中无症状病例多于有症状病例,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

Wade等[6]利用影像学技术对术后6个月的56例患者进行肌腱完整性评估,结果显示双排缝线桥组肌腱完整性明显高于单排组。

在最新的文章中,Heuberer[7]等对单排修复术后10年的随访结果出现了50%的全部断裂,以及25%的部分断裂。

术后再撕裂率的诸多研究结果均提示撕裂长度增加,双排缝线桥技术的优势也会随之增加。

针对发生术后再撕裂却未出现功能受限的病例,有研究提出了肩袖锁的概念,另有研究指出与术后肩关节局部的粘连,及周围协同肌的逐渐代偿作用有关,因此即使肩袖组织在影像学检查中表现为再发撕裂,但患者肩关节功能并未表现出明显的受限。

局限性
本研究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研究中仅以肩袖撕裂修复方式进行分组,未将其他影响肩袖修复术后愈合的因素纳入研究中;其次本研究未对术中撕裂及修复情况,以及术后再撕裂情况做具体相关性研究。

再撕裂情况是与术后影像学资料对比变化。

结论
对于撕裂较大的肩袖损伤目前主张采用双排缝线桥技术,对于回缩较严重的撕裂,可进行肌腱松解减小组织张力。

双排缝线桥修复技术具有更低的术后再撕裂率,可获得更好的术后功能恢复。

参考文献
[1] 田谦.关节镜下缝线桥与双排锚钉修复肩袖撕裂的疗效观察.[J],《现代仪器与医疗》,2017(23)2,113-115.
[2] Hein J,Reilly JM,chae J,et al.Retear rates after arthroscopic Single-Row, Double-Row, and Auture Bridge rotator cuff repair at a minimum of 1 year of imaging follow-up: A systematic review[J]. Arthroscopy, 2015, 31(11): 2274-2281.
[3] Mihata T,Watanabe C, Fukunishi K, et al.Functional and structural outcomes of single-row versus double-row versus combined double-row and suture-bridge repair for rotator cuff tears[J]. Am J Sports Med,2011, 39(10): 2091-2098.
[4] Carbonel I, Martinez AA, Calvo A, et al. Single-row versus double-row arthroscopic repair in the treatment of rotator cuff tears: a prospective randomized clinical study[J]. Int Orthop,2012, 36(9):1877-1883.
[5] Spiegl UJ, Euler SA, Millett PJ, et al. Summary of meta-analyses dealing with single-row versus double-row repair techniques for rotator cuff tear[J], Open Orthop. 2016, 21(10):330-338.
[6] Wade R, Salgar S. Clinico-radiological evaluation of retear rate in arthroscopic double row versus single row repair technique in full thickness rotator cuff tear[J].J Orthop, 2017, 3;14(2): 313-318.
[7] Heuberer PR, Smolen D, Pauzenberger L, et al. Longitudinal Long-term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nd Clinical Follow-up After Single-RowArthroscopic Rotator Cuff Repair:Clinical Superiority of Structural Tendon Integrity[J]. Am J Sports Med, 2017, 45(6): 1283-128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