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知几何 冯世伦

合集下载

【附件01】当代经方家冯世纶教授简介

【附件01】当代经方家冯世纶教授简介

功在传经领航育人---记当代经方家冯世纶教授冯世纶教授,1938年5月出生于河北。

1965年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先后任职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多年来一直从事中医的临床、科研、教学工作。

1978年参加了“牡荆油丸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研究”,获国家科技大会奖;1986—1991年参加中医治疗尫痹的临床与实验室研究,在国家“七五”攻关课题获科技成果及科技进步三等奖。

冯老曾先后师承于董建华、赵绍琴、胡希恕等著名中医,数十年来于经方的研究和临床应用,孜孜不倦。

当年,在开展繁重的教学与临床工作的同时,冯老抓紧每一分钟的时间,常常“利用星期天、夜晚听胡希恕先生讲解《伤寒论》、《金匮要略》原文,稍有体会,就总结老师临床经验成篇发表,如胡老治疗黄汗经验、治疗肝炎经验、治疗哮喘经验、诊脉经验等。

”后来冯老又将胡希恕先生讲课进行录音并结合笔记整理陆续出版,如1994年4月撰《经方传真》;2002年1月出版《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胡希恕》专辑(又名《经方传灯》);2004年1月,出版《张仲景用方解析》;2005年1月,出版《中国汤液经方》(又名《伤寒杂病论传真》);2006年8月,出版《解读张仲景医学》(又名《伤寒六经方证直解》);2007年1月,出版《胡希恕讲伤寒杂病论》;2008年7月出版《胡希恕病位类方解》等。

曾经不止一次听到不止一位中医老前辈如余瀛鳌老师等强调“如果没有冯世纶老师的整理工作,我们大家都不可能看到胡老的学术研究成果!”冯老在系统整理总结经方大师胡希恕先生对经方研究成果的同时,通过反复学习经典和临床体验,同时参考诸多考证资料,不但对胡希恕先生的经方学问渐渐登堂入室,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论证了经方理论体系的形成,历经30多年的艰苦探索与研究,终于率先明确提出了《伤寒论》属中医独特的经方理论体系,《伤寒论》的六经不同于《内经》的六经,发表了“《伤寒杂病论》是怎样撰成的”等论文。

冯世纶传授:六经辨证成熟于《伤冷论》[整理版]

冯世纶传授:六经辨证成熟于《伤冷论》[整理版]

冯世纶传授:六经辨证成熟于《伤冷论》[整理版] 冯世纶教授:六经辨证成熟于《伤寒论》六经辨证成熟于《伤寒论》本文发表于2008-08-01 中国中医药报 ? 冯世纶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一些资料表明,经方理论起源于神农时代,《汤液经法》标志了经方发展,而《伤寒论》标志了经方理论体系的确立。

杨绍伊所著《伊尹汤液经》一书,为我们提供了六经辨证的思路。

可叹者,杨绍伊把《伤寒论》原文分为《汤液经法》原文、张仲景论广条文、仲景遗论(弟子补入)条文三类,所据是文辞特点,其方法有待内行考订,其内容有待分析,这里仅就两个方面,来洞观仲景对六经辨证理论的发展。

1(分析六经提纲杨绍伊在所著《伊尹汤液经》中,认为《伤寒论》中的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后世简称为六经或三阴三阳)名称,在《汤液经法》已出现,且有不少有关每经病证的论述,列为《汤液经法》原文,但无“××之为病”主体词,即后世所称之提纲,只在太阳病开头有“太阳病其脉浮”。

做为六经提纲的条文,皆列为既不是《汤液经法》原文,也不是仲景论广,而是仲景遗论,由其弟子加入,特别在厥阴病提纲前有“师曰”两字。

其意是在说:六经名早已出现,但在《伤寒论》才出现提纲,其提纲在仲景生前还未出现,而是其弟子后来加入。

提纲的出现标明了六经含义,提纲是八纲概念,为病位、病性概念,标明了六经实质,是解读六经的关键。

胡希恕先生正是据此,并仔细分析各经病有关条文辨明了六经实质,即太阳病实为表阳证;少阴病实为表阴证;阳病实为里阳证;太阴病实为里阴证;少阳病实为半表半里阳证;厥阴病实为半表半里阴证。

标明六经实质为八纲概念,不是经络概念。

2(分析《伤寒论》笫148条(赵开美本原文序号) 按扬绍伊的分类,《汤液经法》无148条原文,被列为是仲景论广加入,附于笫230条(阳明病,胁下坚满,不大便而呕,舌上胎者,可以小柴胡汤,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

冯世纶《〈伤寒杂病论〉再溯源》读后感

冯世纶《〈伤寒杂病论〉再溯源》读后感

冯世纶《溯源》读后感弄斧到班门(一)近日好读医书。

刘力红景仰刘渡舟,而刘渡舟、谢海洲又赞叹胡希恕,我是外行,外行看热闹,于是买来《胡希恕》(又名《经方传灯》)、《张仲景用方解析》《中国汤液方证》《中国汤业经方》来读(《经方传真》买不到了),胡氏水平很高,被称为具有独特理论体系的《伤寒论》研究者和经方家。

这几本书大抵为胡氏亲炙弟子冯世纶、张长恩等编著乃师所传,严守师门家法所出的几本书。

胡希恕弟子千百人,冯张二氏可谓其中佼佼者,谢海洲许为“独得真传”。

胡希恕弟子冯世纶认为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是继承自《汤液经法》,是属于神农本草一派,也就是古经方派,而不是继承自《黄帝内经》。

《中国汤液经方》第一部分考究经方的历史源流,录用了冯世纶在1992年国医论坛发表的《〈伤寒杂病论〉溯源》一文,力辟“张仲景是根据《内经》撰写了《伤寒杂病论》”一说。

冯氏根据宋本《伤寒论》序中“故晋•皇甫谧序《甲乙针经》云:伊尹以元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汉•张仲景论广汤液,为十数卷,用之多验;近世太医令王叔和,撰次仲景遗论甚精,皆可施用。

是仲景本伊尹之法,伊尹本神农之经”,又根据马继兴《敦煌古医籍考释》中《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一文的记述,认为张仲景根据《汤液经法》撰写了《伤寒杂病论》。

冯氏又比较了《马王堆汉墓帛书》的内容认为张仲景“博采众方”,“还博采了《帛书》一类医书及其他经方家的内容,鉴此《伤寒杂病论》应隶属《汉书》所载‘经方家’派系”。

冯氏此论,一本其师胡希恕之说。

胡氏德高艺深,而立言审慎,虽玩索有得,见解日深,但不轻易发表,深恐一偏之言遗患后世。

胡氏这一派的观点,令人耳目一新,读者亦不免同时质疑。

盖仲景《伤寒杂病论》有自序云“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論》、《胎臚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

冯世纶教授谈伤寒论

冯世纶教授谈伤寒论

冯世纶教授谈伤寒论伤寒》以方名证,是古人长期医疗经验的总结,也是经方发展的特点。

随着临床经方治病经验的不断积累,我们就会越来越感悟到经方的无穷魅力。

第一次跟随胡希恕先生抄方,见其一上午诊治30人许,他诊完后常叮嘱:“此患者用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这个病人用五苓散……”因熟悉了用经络脏腑辨证,感到胡老治病奇特,贸然问之:“老师,您怎么不辨证啊?”已显疲惫的胡老微微一笑:“慢慢给您讲吧!”听胡老星期天讲授经方知识,才启开认识方证之门,渐渐意识到中医还存在经方医学体系。

不过几经春秋,仍感对方证认识浮浅,还须进行深入探讨,今出示不成熟的看法,望与同道共切磋。

方证是《伤寒杂病论》的基本构成历代皆重视《伤寒杂病论》(以下简称《伤寒》)的方证研究,是因书中出现了方证概念,其主要内容以方名证,如桂枝证(第34条)(赵开美本以下同)、柴胡证(第104条)等名称,是以方名证的范例。

《伤寒》主要构成内容是“证以方名,名由证立,有一证必有一方,有是证必有是方,方证一体”的诸多方证,是论述某方剂的适应证即某方证,如桂枝汤方证、麻黄汤方证、承气汤方证等。

凡读过《伤寒》的人都清楚,它的主要内容是260多个方剂和其适应证,故有人把仲景书以方类证述其概要,如柯韵伯的《伤寒论注》、吉益东洞的《类聚方》、胡希恕的《经方传真》等,把《伤寒》书中有关每一方证集中在一起,考证体悟每一方证,以便于进一步认识和临床运用其方证治病。

《伤寒》以方名证的形成,是古人长期医疗经验的总结,是经方发展的特点,也即构成《伤寒》的主要内容和理论体系的特点。

方证概念不但见于《伤寒》,而且还见于《汤液经法》(简称《汤液》)、《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可见其起源在《伤寒》之前。

通过仔细读《伤寒》和考证可知,方证不但是《伤寒》成书的基础,而且是《伤寒》理论的形成基础,是经方医学理论的基础。

方证起源于神农时代胡希恕先生指出,中医治病的主要方法是辨证施治,而辨证主要是根据症状反应。

冯世纶教授运用经方的经验与体会

冯世纶教授运用经方的经验与体会

冯世纶教授运用经方的经验与体会冯世纶教授是我国著名的伤寒学者和经方临床家,是已故中医学家胡希恕先生的高徒。

冯先生教学、临床近半个世纪,学验具丰。

他精湛的医技和高尚的医德,早为海内外人士所肯定。

笔者有幸待诊于左右,受益匪浅。

先生不但教给我诊治疾病的方法,同时也教会了我如何体会病人的疾苦和怎样做人,这是我一生都难以忘怀的。

今仅就先生辨证风格,谈一下他对经方的认识和运用。

1.真武汤真武汤,又名玄武汤。

先生认为本方有温阳利水,健脾蠲饮的功效。

其中茯苓淡渗利水,主治心下动悸。

白术健脾去湿,主治小便不利。

附子辛温燥热,可以温通十二经络,有振奋元阳,除痹止痛的作用。

生姜止呕散饮,祛寒健胃。

白芍可以滋阴利水,和营除痹。

这五味药互相配伍,互相监制,不但可以协同发挥温阳利水,健脾蠲饮的功效,而且相互之间避免了彼此的副作用。

先生曾对真武汤的适应症,进行了高度的概括“头晕心悸,下肢浮肿或痛,脉沉”。

也就是说,临床上无论见到什么样的疾病,只要符合上述真武汤的适应症,就可以大胆运用。

起初由于听起来很新鲜,所以对老师的话将信将疑。

后来经过先生的不断教导以及自己在临床上小心谨慎的验证,事实证明,这些都是先生临证中所积累的宝贵心得。

一、肾下垂治疗后遗症张某,男,48岁,司机。

有腰痛史近二十年。

久经中西医治疗,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

去年公出,在哈尔滨医大二院确诊为肾下垂伴肾积水,经过腰穿注射硬化剂奎宁,病情一度得到缓解。

但是,三个月前,由于过度劳累,腰痛再次复发。

刚开始可以通过休息,使腰痛得以减轻。

到后来就需借助止痛药来缓解病情了。

诊时证见:腰酸腰痛,自觉腰部肿胀、发热,而又怕冷。

无头晕目眩,但常于起立时眼前发黑。

心悸纳少,胃脘恶寒。

左足背上有手指肚大一块麻木而失知觉。

大便时结时溏,小便有时可见血尿。

口干不思饮,舌淡胖,苔白润。

切腹呈心下痞状态,切脉沉弦。

证属阳虚停饮,治以温阳化饮,予真武汤化裁:炮附子10克、白芍15克、茯苓30克、苍术15克、生姜10克、阿胶10克、白术15克、茜草10克结果:服上药七剂后,已经看不到血尿,腰痛也大为减轻,肿胀失,局部发热感无。

冯世纶及8位经方中医简介

冯世纶及8位经方中医简介

冯世纶及8位经方中医简介冯世纶,又称冯氏医学祖师,是中国古代医学史上重要的经方中医之一。

他不仅是一位著名的中医学家,还是一位优秀的药物研究者。

冯世纶的贡献在于他整理和编辑的《周礼·太仓草制》和《本草纲目》,成为了中国古代医学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周礼·太仓草制》是冯世纶的代表作之一,是他在对中草药的研究中总结出的医学经验。

这本经书以儒家的经典《周礼》为基础,结合了太仓地区的草药实际情况,系统整理了大量草药的属性、功效和用法。

《周礼·太仓草制》影响了后世的中草药研究,并对中医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另外一部重要的冯世纶著作是《本草纲目》,这本书是冯世纶集中大量本草文献,整理分类而成。

《本草纲目》包含了广泛的中草药知识,涉及草药的性味归经、功效与应用,并详细介绍了草药的治疗方法。

这部著作在中医界有着极高的声誉,被誉为中医药学的百科全书,对后世中医药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除了冯世纶,中国古代还有许多其他重要的经方中医,以下是其中8位的简介:1.《黄帝内经》作者:《黄帝内经》是中国古代医学史上最重要的经典之一,被誉为中医学的基石,其作者被称为黄帝。

黄帝是中国古代的一位传说中的帝王,他根据自己的医疗经验和观察总结出了《黄帝内经》,其中包含了中医的理论基础、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

2.扁鹊:扁鹊是中国古代医学史上最著名的医生之一,被尊称为中医之祖。

他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医学家,被誉为古代医学的泰斗。

扁鹊对针灸和推拿有着深入的研究,并且在治疗中风、中毒等疾病方面取得了重要的成就。

3.华佗:华佗是东汉时期的著名中医家,他鼓励人们注重预防保健,提倡正确的饮食和锻炼习惯,被誉为中医界的杰出代表之一。

华佗擅长外科手术,他在治疗疮痈、创伤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4.张仲景:张仲景是东汉末年的医学家,被认为是中国古代著名中医之一。

他的代表性作品《伤寒杂病论》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医学著作之一,详细记录了中医诊断和治疗急性发热病的方法,对于中医内科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伤寒论》中的六经实为六证——汉典中医冯世纶经方医学传承班

《伤寒论》中的六经实为六证——汉典中医冯世纶经方医学传承班

《伤寒论》的六经及方证理论不同于《内经》的六经理论,是一独特的理论体系。

其文化根源相同,阴阳、八纲概念相同,但其六经实质有了明确变化,有其明显特点。

(一)《伤寒论》六经来自八纲:我国古代用《易经》、六经解释自然界万事万物,医学当亦不例外,我们虽不能确知张仲景为什么用六经名,但通过分析仲景全书的内容,考证《伤寒论》的撰成,可知《伤寒论》的方证,主要来自《汤液经法》。

其书详于八纲辨证和脏腑辨证,而《伤寒》舍弃了脏腑辨证,主用八纲辨证。

如《汤液经法》中有五脏大小补泻方39方证,张仲景撰用了这些方证于《伤寒论》中,其方证名不用脏腑名,“但以某药之,以推主为识之义耳。

”如《汤液经法》中的小泻脾汤,《伤寒论》改称四逆汤,看其方名即知该方药温热,治里寒四逆证为主。

即注重病症的八纲特点,而不是脏腑功能。

(二)加入半表半里概念:更有所不同的是,张仲景引入了半表半里概念,其确凿的证明是《伤寒论》的第148条:“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硬、脉细者,此为阳微结,必有表,复有里也;脉沉亦在里也,汗出为阳微,假令纯阴结,不得复有外证,悉入在里,此为半在里半在外(表)也。

脉虽沉紧(细),不得为少阴病,所以然者,阴不得有汗,今头汗出,故知非少阴也。

可与小柴胡汤,若不了了者,得屎而解。

”其前的八纲辨证只有表、里概念,正是由于张仲景把半表半里病位概念,加入八纲辨证中,才产生了六经和六经辨证。

张仲景由八纲加入半表半里理念,使病位变为三,创建六经辨证论治体系,恰好顺应了老子一生二、地法天、人数三──三阴三阳为人之道,也即人法天地阴阳之合和。

六经名亦可能即缘于此,但六经的实际内容,当主要是张仲景所总结的提纲和各方证。

(三)凸显八纲概念:《伤寒论》的六经,是指太阳、阳明、少阳和少阴、太阴、厥阴而言。

《伤寒论》虽称之为病,其实即是证,而且这些证是用八纲表述的证。

基于八纲的说明,所谓表、里、半表半里三者,均属人体患病后,出现的症状在病位的反应。

正确认识《伤寒论》的理论冯世纶中日友好医院

正确认识《伤寒论》的理论冯世纶中日友好医院

正确认识《伤寒论》的理论冯世纶中日友好医院正确认识《伤寒论》的理论□ 冯世纶中日友好医院刘渡舟老师谓:“我从‘仲景本伊尹之法、伊尹本神农之经’两个‘本’字悟出了中医是有学派之分的,张仲景乃是神农学派的传人”,明确指出了《伤寒论》的理论属神农、经方体系,惜由于诸多原因,许多人至今尚不明确《伤寒论》的理论,认识《伤寒论》,先要正本清源和正确读原文。

正本:《伤寒论》原序中“撰用《素问》、《九卷》……”等内容不是张仲景所写古今对《伤寒论》认识分歧、争论不休的主要原因不能正本清源,如对《伤寒论》六经的看法有四十多个观点,其原因很多,但其共同点是:认为《伤寒论》的六经是由《内经·素问·热论》发展而来,用脏腑经络牵强附会,当然不能明了六经实质。

其中,《伤寒论》原序起了重大误导作用,因序中有“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之句,误导“《伤寒论》的主要理论来自于《内经》、《难经》、《阴阳大论》”,这样曲解《伤寒论》,当然读不懂《伤寒论》,正如李心机教授所述:“尽管业内的人士都在说《伤寒论》,但是未必都认真地读过和读懂《伤寒论》,这是因为《伤寒论》研究史上的误读传统”。

20世纪30年代杨绍伊的考证资料及近年来胡希恕、钱超尘、李茂如等的考证资料已有力说明,《伤寒论》原序中有“撰用《素问》、《九卷》……”等内容不是张仲景所写,这启示我们,必须重新审视《伤寒论》的理论渊源。

同时一些翔实的史料亦启示我们,《伤寒论》有着自己的理论体系,如生于张仲景同期的皇甫谧,在《甲乙经·序》谓:“伊尹以元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经》以为《汤液》,汉张仲景论广汤液为十数卷,用之多验”,告诉了我们《伤寒论》与《神农本草经》、《汤液经法》一脉相承,更重要的是,《伤寒论》不是根据《内经》撰写而成。

清源:张仲景所撰之书并不是从无到有,而是在《汤液经》基础上整理、补充而成,方证起源于神农时代值得注意的是,皇甫谧谓“汉张仲景论广汤液为十数卷,”这里说明了两个问题,一是仲景书的写作方法是“论广”,对此杨绍伊有精辟说明:“据士安言,则仲景前尚有任圣(伊尹)创作之《汤液经》。

冯世纶不走出这些误区,再学也学不懂《伤寒论》

冯世纶不走出这些误区,再学也学不懂《伤寒论》

冯世纶不走出这些误区,再学也学不懂《伤寒论》问止中医·名家系列精选中医名家、名著、名篇临证精粹,勤求师训、博采众方,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也。

李心机教授6月2日在第七届国际经方学术会议上作了大会讲演,题目叫《从〈伤寒论〉误读传统中走出来》,讲了一些误读传统。

我们今天来分享其中三个误读。

误读传统之一:《伤寒》的六经即《内经》的六经这是错误的,但是我们的大学教材已用了60年,正确的应该怎么说?《伤寒论》六经与《内经》迥异,根本是两码事。

误读传统的形成有历史的原因,在汉代医经和经方都发展到一定的水平,医经著作流传得比较广泛,著作多,而经方作为方技,流传非常匮乏。

所以杨绍伊据考证,1948年写了一本《伊尹汤液经》,他在书中说:“《汤液经》为方技家言,不通行民间。

唯汤液经家授受相承,非执业此经者不能得有其书。

医师而异派者,无从得睹其书。

汉世岐黄家言最盛,汤液经学最微,以是传者盖寡。

”经方传播遇到了困难有多种原因。

比如大家都知道的王叔和,王叔和以医经解释《伤寒论》、解释仲景书,后来他自己改名为《伤寒论》,误认为《伤寒论》的六经就是《内经》的六经,对解读仲景医学造成了不良影响,使后世医家走了不少弯路。

我们的5版教材上写《伤寒论》的六经就是经络脏腑是有其历史原因的。

在经方会上我们才知道,李心机等人都参加了5版教材的编写,对这个情况有所了解。

现在我们有所体会,写文章纪念章太炎。

章太炎主要是批判王叔和强引《内经》,《伤寒论》的六经就是《内经》的六经是错误的。

李心机呼吁我们的教材进行改革,现在没改。

不过时至近代,经几代多方思维考证、临床研究渐渐拨开其迷雾、探明其实质,我们的前贤有许多的研究和论证。

第一个就是章太炎,他说“《伤寒论》的六经,不同于《内经》的十二经脉之含义……王叔和对《伤寒论》传经,强引《内经》一日传一经,误也。

因仲景并无是言。

”山田正珍谓:盖《伤寒论》以六经言之,古来医家相传之说……仲景氏亦不得已而袭用其旧名,实则非经络之谓也。

冯世纶教授《中国汤液经方》---伤寒论传真

冯世纶教授《中国汤液经方》---伤寒论传真

冯世纶教授《中国汤液经方》---伤寒论传真1.太阳之为病。

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解析:太阳病,即表阳证,不是指一个或一种个别的病。

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就是该证的特征,也即判断太阳病的提纲。

也就是说,无论什么病,包括外感急性病、内伤杂病慢性病等等常见病,只要见到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这一系列脉证,便可以判断为太阳病,依治太阳病的方法治之,便不会错误。

按:脉浮是太阳病的主要特征,当知少阳病脉弦细、少阴病脉微细、阳明病脉数。

脉浮者,是体液充盈于浅在动脉的结果。

头项强痛者,由于身体上体部的体液充盈较甚,致使头项既僵且痛。

恶寒者,由于体温升高,增大了与外界气温的差距,因而有风寒来袭的可憎。

由此可见,所谓太阳病者,是机体郁集大量体液和热于上半身广大的体表面欲发汗以解除其病,而还得不到汗出的一种病理现象。

本条各家都认为是太阳病的提纲,但一些人在临床遇到太阳病,却不能确认。

西医的传人,一些人错误地认为,太阳病主要见于急性病或感冒初起,而误解了它的内涵,更影响了几代人不能正确应用六经辨正理论治疗临床常见病。

友人介绍瑞士患多年头痛者非常多,用各种治头痛方法收效甚微。

当笔者到瑞士后,看到多年头痛者多数是太阳病证者(也有属少阴、少阳、阳明等病证者),应用治太阳病的方药很快治愈。

再向友人讨论此问题时,方知原来其一直认为多年头痛是内伤头痛,治疗以补肾、养血、活血等方法,与治疗太阳病相差甚远。

因此不能收效。

可见,真正理解太阳病至关重要。

这里应再强调,无论是什么病,只要症状具有提纲特征,就可判断为太阳病,也就是说,太阳病不是个别的病,是临床常见的病,太阳病提纲,是临床各种常见病的辨证提纲。

同样,少阳病、阳阴病、少阴病、厥阴病、太阴病也是如此。

这里还要首先明确,经方的六经概念,是根据人体患病后所反应出的症状分类为六个证候、提纲,判断太阳病就是根据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解析:在第1条太阳病的基础上,如果同时更伴有发热、汗出、恶风、脉按之缓弱就可命名为中风证。

冯世纶:《伤寒杂病论》与温病

冯世纶:《伤寒杂病论》与温病

冯世纶:《伤寒杂病论》与温病由于种种原因,有人未能真正认识《伤寒杂病论》(以下简称《伤寒》),致使对伤寒和温病的概念模糊甚至误解。

SARS期间一国际友人曾来函说:“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没解决(论述)温病问题”,笔者当即回告,这是对《伤寒》仲景医学了解不全所致。

一是对伤寒、温病概念不明;二是对《伤寒》书名的误解;三是对《伤寒》全书内容误解,即误认为《伤寒》书主要论述治疗伤寒。

一、仲景对伤寒、温病定义明确关于“伤寒是伤于寒邪”、“温病是伤于温热之邪”。

中医辨证论治所说的证,是由人体感受外邪(风寒暑湿火)后(与人体正气相争)所反应出的症状、症侯来判定,而不依据感受的什么外邪,因感受寒邪后可反应出寒证、可反应出热证;感受了热邪也可反应为寒证、热证。

关于温病的概念,张仲景说得很清楚,即《伤寒论》第6条:“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这是很简单、明确的判定方法,是以症状特点判定,而不是以感受何种六淫之邪来判定。

具体到西医诊断病名,如SARS、肺炎、乙脑等,更不能笼统地说是感受温热或寒凉之邪,而是要根据每个病人在不同的时期具体表现来判定,有的开始即现太阳病证,不久可能变为温病或风温或阳明病;有的一发病即现太阴病或厥阴病……,总之,西医诊断病名(如SARS)不能与中医辨证名划等号(或相当于),因西医诊断的每一种病,在疾病过程中,可出现伤寒、温病、风温、太阴病、少阳病……。

关于伤寒、温病的具体证治,张仲景在《伤寒》有明确论述,要继承和弘扬中医、温病,必须先读懂这一著作。

二、书名涵盖温病张仲景为何起名为《伤寒》,考证尚未详,但从中医文化、病证考证来看,有其深刻含义和科学性,那就是天下的疾病千变万化,概括起来,不外两类,一是具有发热特征的疾病,称为伤寒;另一类是不具备发热特征疾病,称为杂病,后世医家把疾病分为外感和内伤两类大致雷同,这就是《伤寒杂病论》的真实涵义,即是说《伤寒》是治疗人体常见的急性病、慢性病,外感、内伤,发热和无发热,伤寒、杂病之书。

冯世纶教授:《伤寒杂病论》对美容的贡献

冯世纶教授:《伤寒杂病论》对美容的贡献

冯世纶教授:《伤寒杂病论》对美容的贡献导读内服药于美容有着重大意义,我国在汉代已积累了丰富经验,通过临床体验,再仔细阅读《伤寒杂病论》原文,翻阅历史文献,深知其美容方面有重大贡献,今举其一二,冀与同道共同研讨。

皮肤美容病例1陈某,男,45岁。

1966年3月4日初诊:1963年患慢性肝炎,经治疗好转,但近半年来面生蝴蝶斑,头面及全身皮肤变黑,经查血A/G=1:1,余项正常,近症:心下堵烦,纳差,恶心,厌油,胸闷,右协刺痛,溲黄,苔白厚,脉弦细。

辨证:属三阳湿瘀阻滞,治以和解三阳,利湿祛瘀,与小柴胡合茵陈五苓散:柴胡12g党参10g,天花粉24g,生姜12g,大枣4枚,桂枝10g,茯苓12g,泽泻12g,猪苓10g,苍术10g,茵陈30g,炙甘草6g。

结果:上方服半月,胁痛已,溲黄、目黄已不明显,仍乏力厌油,腹胀。

前方去党参、黄芩、天花粉、大枣,加枳实、赤芍、桃仁、当归、赤小豆。

并加服大黄䗪虫丸,l日1丸。

服二月,蝴蝶斑退、皮肤色黑退。

按:蝴蝶斑、色素沉着与内分泌紊乱有关,本例是由于肝炎引起的皮肤色素沉着、变黑,中医称“黑疸”,只用外敷是无济于事的,必须内治改善内分泌功能,才能使皮肤恢复健康。

本例治肝并据证加用活血、补血、祛瘀药,而使皮肤恢复正常。

《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第18条:“五劳虚极羸瘦,腹满不能饮食,食伤、忧伤、房室伤、饥伤、劳伤、经络荣卫气伤,内有干血,肌肤甲错,两目黯黑,缓中补虚,大黄䗪虫丸主之。

”这里提示了活血化瘀可使皮肤恢复健康、美容,说明在汉代,我们的祖先己积累了皮肤美容的方法、方药。

又曾用大柴胡合抵当汤、或四逆散合桂枝茯苓治疗紫斑症、扁平苔癣疗效满意。

除痤美容病例2陈某,男,25岁,首都机场工人,1967年3月l日初诊:多年面部座疮,时轻时重,并常发咽部溃疡,或左或右,曾去北医、协和久治不愈,有时腹胀,大便或干或溏,舌苔白,根腻,脉弦细。

予甘草泻心汤加味:炙甘草12g,半夏12g,黄芩10g,干姜10g,党参10g,大枣4枚,黄连6g,生地黄30g生石膏45g。

冯世纶:《伤寒杂病论》再溯源

冯世纶:《伤寒杂病论》再溯源

冯世纶:《伤寒杂病论》再溯源冯世纶:《伤寒杂病论》再溯源有关张仲景撰写《伤寒杂病论》的主要渊源,拙作《伤寒杂病论溯源》中提出《伤寒杂病论》的主要内容来自于《汤液经法》,张仲景是经方学派的杰出传人,方剂之祖是过誉之谈。

今就其主要理论来源进行不成熟的探讨。

一、张仲景并非据《内经》撰写《伤寒杂病论》自成无己以《内经》注《伤寒》,后世多认为张仲景依据《内经》撰写了《伤寒杂病论》,其主要依据是《伤寒杂病论》原序:“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

因为有《伤寒论》序,人云亦云,多信其实。

但也有不少人提出异议,如经方大师胡希恕在20世纪60年代就提出“仲景书取法于《汤液经》”,认为此序有问题,并在多次讲座中指出原序从文字、语句、声律上看非仲景本人之作。

近在南阳听钱超尘教授讲授其考证论文,持此观点,并提供了有力证据。

钱老指出“撰用以下23字为后人所加。

”并据杨绍伊的《伊尹汤液经》研究认为是王叔和加入,其大意是:仲景序中,“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平脉辨证》”五句,与“若能寻余所集,则思过半矣”,至“欲视死别生,实为难矣”一节,悉出叔和撰次。

知者,以此篇序文,读其前半,韵虽不高而清,调虽不古而雅。

非骈非散,的是建安。

“天布五行”,与“省疾向病”二段,则笔调句律,节款声响,均属晋音。

试以《伤寒论》中词句滴血验之,即知其是一家骨肉。

更证以《千金方序》文中引“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至“彼何荣势之云哉”一节,称张仲景曰。

而《序例》中引“天布五行以运万类”至“夫欲视死别生实为难矣”一节,不称张仲景曰。

即知其语,非出自仲景之口。

再以文律格之:“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在文律中为浑说,“撰用《素问》、《九卷》”等五句,在文法中为详举。

凡浑说者不详举,详举者不浑说。

原文当是“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

冯世纶教授:经方辨证依据症状反应

冯世纶教授:经方辨证依据症状反应

冯世纶教授:经方辨证依据症状反应冯世纶教授:经方辨证依据症状反应导读胡希恕先生通过长期研究《伤寒论》,并结合多年临床体会,率先提出经方治病辨证主要依据症状反应。

《伤寒论》书中处处可体现“随证治之”,这也是我们中医“法象”思维的体现。

本期为大家分享冯世纶教授于今年发表于《中华中医药》杂志的文章《经方辨证依据症状反应》部分内容,供诸位参考学习。

症状反应内涵《伤寒论》所称“随证治之”,即指依据症状反应辨证治病。

人患病是因外邪(风寒暑湿燥火)、内邪(五脏六腑虚损)与人体正气相互作用的结果,病后出现的症状即称之为症状反应。

症状反应主要指自觉症状和他觉症状,还包括病后舌质、舌苔、脉象的变化,亦包括病后的病理产物如痰饮、水湿、宿食、瘀血等症状。

经方的理论,即主要是根据症状反应总结的治病规律。

20世纪60年代,胡希恕的教学笔记就论述道:“中医治病,辨证而不辨病,故称这种治病的方法,谓为辨证施治,亦称辨证论治”,笔者认为称辨证施治为妥。

中医之所以辨证而不辨病,这与它的发展历史分不开的,因为中医的发展远在数千年前的古代,当时既没有进步科学的依据,又没有精良器械的利用,故势不可能有如近代西医面向病变的实质和致病的因素,以求诊断和治疗,而只能凭借人们的自然官能,于患病机体的症状反应上,探索治病的方法”。

由这一论述可知,胡希恕提出经方辨证依据症状反应,是源自于经方发展史和仲景书的主要内容。

是说经方治病不是直接面对致病的因素,而是以“法象”思维辨证治病,即依据正邪相争所致之病出现的症状进行辨证治疗。

经方发展史主要在症状反应许多考证说明,经方起源于上古神农时代,古人生活于大自然环境中,逐渐适应环境、认识大自然,体悟“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之理。

天(自然环境)有白天、黑夜、寒、热、温、凉阴阳变化,人体亦有相应变化。

从生活上认识到“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寒热阴阳之理,即以八纲为基础理论。

生活中难免疲劳受寒,引起头痛、恶寒、发热等症状,最多见者当属外感一类疾病,若遇在表的证,用相对应的解表发汗药物,如生姜、葱白、麻黄、桂枝等,积累了治表证的经验;进一步观察到,有的病经发汗或未经治疗而愈,但有的未愈而病入于里,这时不能再用发汗治疗,而是应用治里的药物,因里证分阴阳,里热者,用清里热药,如黄芩、石膏、大黄等;里虚寒者,用温补药,如干姜、人参、附子等,即又积累了治里证的经验。

冯世纶教授讲中医(12月26日)

冯世纶教授讲中医(12月26日)

冯世纶教授讲中医(12月26日)冯老师12月26日讲课文字整理稿实际21、22条是一起的,是一条。

21.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22.若微,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

(1)、21.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

本条中胸满为主证,这个胸满是胸闷的意思吗?还有43条: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

其中的“下之微喘者”的“喘”和21条的“胸满”有什么区别呢?临床上怎样鉴别呢?这个问题大伙儿想得比较仔细,就是看到问题了,应该想到,因为“胸满”跟“喘”确实不一样。

这个胸满啊,首先要讲,这个胸满讲什么意思呢?这一条就是太阳病下之后,就是说,本来是在表的证,应该发汗,却用了下法,下了以后出现了脉促、胸满,就这麽两个症状,一个脉,一个胸满。

脉促一会再讲,这个胸满指的什么?实际是讲什么呢,下以后啊,引邪入里,伤里,伤里以后不应该有表了,就是引邪入里了,没有表了,有这种可能,但是有的可能一下下的不厉害,可能这个表还没有全解,就是属于这种情况,桂枝去芍药汤就是属于这种情况,下了以后并没有完全入里,还在表,这种情况是什么,是脉促、胸满,这个胸满是怎么造成的呢?就是因为表不解,实际上咱们前面讲的桂枝加桂汤,桂枝汤的运用指征是“下后气上冲者”,还可以用桂枝汤,有气上冲用桂枝汤,没有气上冲就不用桂枝汤,奔豚,所以这个,胸满就是气上冲的意思。

因为下以后,正气被伤了,正气被伤这是正邪相争,正气有与邪气相争的力量,所以这个正气还是要把邪气撵出去,攻出去,别的没有地跑,所以就往上跑,因为邪进里了,我从里面攻,我一攻,它就往上跑,因为还有表嘛,因为在有表的情况下,只能往上冲,就出现了邪气凝积在胸中,就出现胸满,就说明这个意思,就是说有气上冲的一种表现。

这个“脉促”,在这里是《伤寒论》经方的脉促,不是王叔和《脉经》的“脉促”,这个大伙一定要注意,这是非常关键的一条,一个脉,这个脉促不是这个“时有一止复来”的那个“脉促”,一会停下又来的脉促,这不是王叔和那个脉促。

冯世纶 伤寒应用

冯世纶 伤寒应用

冯世纶教授伤寒临床纲要前言(一)冯世纶教授伤寒临床纲要冯世纶简介冯世纶,1965年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系,当年被分配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工作,最初受教于董建华、赵绍琴、张志纯老师,半年后师承于胡希恕老师,业余时间听取讲授《伤寒论》,对胡希恕老师以八纲释六经,不以脏腑经络讲《伤寒》有所了解。

1966 至1967 年到延庆巡回医疗,用经方得心应手,体悟到经方的优越性。

70 年代担负中医内科教学、实习、编写教材中、及担负防治气管炎、痹症科研中,亦常试用经方。

70代末期至8 0年代初期再次听取胡希恕老师讲授《伤寒论》,并录音、整理资料力争出版,但只是争得了部分临床经验刊出。

1983 年调任至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工作,更重视经方考证,撰写了《伤寒论》溯源、《伤寒论》与《马王堆汉墓帛书》和《内经》等论文。

1991年在香港出席中日学术会议讲“五苓散的临床应用”,受到国内外好评。

1994年几经努力主编的《经方传真》终于有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

并于1997 年主编出版了《古今养生法500 种》。

1998~2000 年曾赴瑞士巴登中医治疗中心工作,其间再次整理胡希恕先生对《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全文的研究,为《中国汤液经方》一书的出版做好了充沛准备工作。

2001 年应中医管理局之约,主编出版了《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胡希恕》;200 4 年出版了《张仲景用方解析》;2005年倡导学经方要学《伤寒论》原文,并在北京中道堂讲授《伤寒论》原文。

该年终于出版了《中国汤液经方》;2006 年出版了《解读张仲景医学》;2006 年6 月应宁波中医学会邀请、2006年12月应南京中医药大学邀请讲授经方研究经验,受到中医界关注,爱好经方者开辟网站,传承、探讨胡希恕先生学术观点。

2007年出版了《胡希恕讲伤寒杂病论__________》,胡希恕先生学术思想得到较全面传承。

道解惑话经方——访冯世纶教授黄波南京中医药大学冯世伦教授是我国著名的伤寒学者和经方临床家,先后师承董建华、赵绍琴、胡希恕等著名老中医。

冯世纶及8位经方中医简介

冯世纶及8位经方中医简介

冯世纶及8位经方中医简介授课专家介绍本期培训诚邀经方大家冯世纶教授及陈建国主任、冯学功教授、刘宝利主任、陶有强校长、张广中教授、张立山教授、王宁元博士、毛进军主任共同授课,均为国内经方领域卓有建树的专家。

1、冯世纶,主任医师、教授,首都国医名师;胡希恕名家研究室和冯世纶名医传承工作站首席指导专家;北京中医药学会仲景学说专业委员会名誉主委;北京中医药大学师承博士后导师;广州中医药大学经典临床研究所客座教授;加拿大中医经典学会名誉会长。

先后任职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多年来一直从事中医的临床、科研、教学工作,多年来一直从事中医的临床、科研、教学工作,多年来一直从事中医的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尤其重视中医的继承和发扬工作。

系统整理总结了经方大师胡希恕先生对经方的研究成果,同时对经方的传播弘扬不遗余力,带领成立胡希恕经方医学传承团队,以多种形式反复多次讲授《伤寒论》,还亲自指导并参与组织开展了多次经方学术会议,如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全国经方论坛暨高级研修班”等,多次受邀到国外讲授经方学术经验,在国际经方界享有极高的声誉。

先后出版了《经方传真》、《解读张仲景医学》、《胡希恕讲伤寒杂病论》等专著。

指出“经方”不仅是数百首经验效方,更是一个相对成熟的独立而完备的理论体系,这一体系的核心理论集中反映是六经八纲思想指导下的方证相应学说,其有效指导了经方临证实践。

2、冯学功,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脑病科主任,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北京中医药学会仲景学说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脑病分会常委,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科专业委员会常委,第二届首都群众喜爱的中青年名中医,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同行评议专家。

已主持完成课题5项(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在研课题3项。

获省厅级科技进步奖2项,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6篇,主编著作2部,副主编2部,参编6部。

冯世纶教授运用经方的经验

冯世纶教授运用经方的经验

冯世纶教授运用经方的经验与体会冯世纶教授是我国著名的伤寒学者和经方临床家,是已故中医学家胡希恕先生的高徒。

冯先生教学、临床近半个世纪,学验具丰。

他精湛的医技和高尚的医德,早为海内外人士所肯定。

笔者有幸待诊于左右,受益匪浅。

先生不但教给我诊治疾病的方法,同时也教会了我如何体会病人的疾苦和怎样做人,这是我一生都难以忘怀的。

今仅就先生辨证风格,谈一下他对经方的认识和运用。

1.真武汤 真武汤,又名玄武汤。

先生认为本方有温阳利水,健脾蠲饮的功效。

其中茯苓淡渗利水,主治心下动悸。

白术健脾去湿,主治小便不利。

附子辛温燥热,可以温通十二经络,有振奋元阳,除痹止痛的作用。

生姜止呕散饮,祛寒健胃。

白芍可以滋阴利水,和营除痹。

这五味药互相配伍,互相监制,不但可以协同发挥温阳利水,健脾蠲饮的功效,而且相互之间避免了彼此的副作用。

先生曾对真武汤的适应症,进行了高度的概括“头晕心悸,下肢浮肿或痛,脉沉”。

也就是说,临床上无论见到什么样的疾病,只要符合上述真武汤的适应症,就可以大胆运用。

起初由于听起来很新鲜,所以对老师的话将信将疑。

后来经过先生的不断教导以及自己在临床上小心谨慎的验证,事实证明,这些都是先生临证中所积累的宝贵心得。

一、肾下垂治疗后遗症 张某,男,48岁,司机。

有腰痛史近二十年。

久经中西医治疗,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

去年公出,在哈尔滨医大二院确诊为肾下垂伴肾积水,经过腰穿注射硬化剂奎宁,病情一度得到缓解。

但是,三个月前,由于过度劳累,腰痛再次复发。

刚开始可以通过休息,使腰痛得以减轻。

到后来就需借助止痛药来缓解病情了。

诊时证见:腰酸腰痛,自觉腰部肿胀、发热,而又怕冷。

无头晕目眩,但常于起立时眼前发黑。

心悸纳少,胃脘恶寒。

左足背上有手指肚大一块麻木而失知觉。

大便时结时溏,小便有时可见血尿。

口干不思饮,舌淡胖,苔白润。

切腹呈心下痞状态,切脉沉弦。

证属阳虚停饮,治以温阳化饮,予真武汤化裁: 炮附子10克、白芍15克、茯苓30克、苍术15克、生姜10克、阿胶10克、白术15克、茜草10克 结果:服上药七剂后,已经看不到血尿,腰痛也大为减轻,肿胀失,局部发热感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伤寒”知几何(上)冯世纶胡希恕名家研究室中医大道至深,余誓志不懈学习,所获良多,时感认识了中医;但又常遇困惑,时感对中医真知者甚少。

单“伤寒”二字的疑惑就久而未解。

笔者通过反复临床,反复研读胡希恕先生遗著,窥其指明《伤寒论》是独特的、不同于《内经》的医学体系,方渐有所悟,方知其困惑是因不明中医存两个医学体系所致。

今就伤寒二字进行肤浅探讨。

《伤寒论》非因伤寒流行而写流传的所谓《伤寒论》自序有:“余宗族素多,向馀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

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

”但越来越多的考证资料说明这并非仲景所写。

此序千余年来起了两大误导作用,一是误导《伤寒论》是据《内经》而写成;二是因东汉建安伤寒流行,激发张仲景起意才发奋写成《伤寒论》。

历代不少人质疑该序有问题,近代杨绍伊考证序中“撰用《素问》……”以下23字是王叔和加入。

胡希恕先生集前贤之考证并结合对《伤寒论》内容的研究明确提出:“仲景书本与《内经》无关!”经方医学来自于历代的方证积累,在汉代前并已成书,《汉书·艺文志》有“《汤液经法》三十二卷”记载,张仲景只是加以论广(即整理和补充),并非是因伤寒流行才突然起意一个人写成了《伤寒论》。

再者,如仔细读《伤寒论》,398条中有97条冠首伤寒,其概念、定义是第3条(赵开美本,以下同):“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疼、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其实质是太阳表实证,无一例说是死证。

而序却称“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居其七”,序与书中内容明显相抵牾,很显然写序与写书者不是一人!许多考证资料已说明,经方的起源和发展并非始于东汉,“汤液本方技之学,经络脏腑为针灸家言”已成共识。

因此,晋·皇甫谧《甲乙经·序》:“伊尹以元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汉张仲景论广汤液为十数卷,用之多验。

”林亿在宋刻《伤寒论》序也有“是仲景本伊尹之法,伊尹本神农之经”的记载,即《伤寒论》属经方医学体系,是不同于《内经》的医学体系。

通过文献及考古考证,经方起源于上古神农时代,起始即用八纲认识疾病和药物,即有什么样的证,用什么药治疗有效,积累了疾病的证药对应经验,即单方方证经验,其代表著作为《神农本草经》。

此后,方证经验代代相传,但疾病复杂多变,古人渐渐发现,有的病只用一味单方药治疗不力,渐渐摸索了两味、三味……复方药治疗,这就积累了复方方证经验,其代表著作为《汤液经法》,该书相传是商代伊尹所著,考无确据。

但从传承来讲,其与《神农本草经》一样,上继神农,下承夏商,复方方证经验积成于这个时代,其文字记载成书完善于汉代,因有《汤液经法》三十二卷记载。

值得注意的是,《汉书·艺文志》记载的经方所用理论仍是八纲。

历经几代、几十代单复方证经验的积累,促进了对理论的认识和发展。

据《汉书·艺文志》的记载,经方发展至汉代主要理论是用八纲,病位只有表和里,而经张仲景论广的《汤液经》出现了重大变化,即病位增加了半表半里,因而使八纲辨证发展为六经辨证。

须要说明的是,经张仲景论广的《汤液经》未在民间流传,至西晋王叔和整理部分内容,改名为《伤寒论》又称《伤寒杂病论》。

简言之,经方起源于上古神农时代用方证治病的经验总结,其基础理论是八纲,即以八纲辨证,以八纲认药,求得方药对应而治愈疾病,其代表著作是《神农本草经》、《汤液经法》、《伤寒论》。

这里是说,《伤寒论》著成是经方历代用方证治病的经验总结,并非流传的《伤寒论》自序所称:是因建安时期的“伤寒”流行。

《伤寒论》书名之惑前已说明,经方是历代用方证治病的经验总结,不是专论治伤寒者,起名《伤寒论》有悖经方常理。

张仲景在世时无《伤寒论》书名考《汉书·艺文志》有“《汤液经法》三十二卷”记载,而无《伤寒论》书名,后汉书亦无《伤寒论》记载,是说汉代尚未见《伤寒论》书名。

一些考证资料更证实,张仲景在世时未曾用《伤寒论》名书,如皇甫谧出生时张仲景尚在世,可以说是对张仲景最知情者,其在《甲乙经·序》云:“伊尹以元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汉张仲景论广汤液为十数卷,用之多验”。

称其书为“论广汤液”,中国古代无现代专以标明书名的符号,只能从字词涵义来分析判定,“论广汤液”或许即其书名。

清·姚振宗在《汉书·艺文志条理》记有《汤液经法》三十二卷下云:“按后汉张机仲景取是书论次为十数卷。

”又在“张仲景方十五卷”下注:“按王应麟《汉书·艺文志考证》引皇甫谧曰:仲景论广《伊尹汤液》为十数卷,按汉志经方家有《汤液经法》三十二卷,仲景论定者,盖即是书。

”对此,民国时期杨绍伊有较详论述:“据士安言,则仲景前尚有任(伊)圣创作之《汤液经》。

仲景书本为广汤液论,乃就《汤液经》而论广之者。

《汤液经》初无十数卷,仲景广之为十数卷,故云《论广汤液》为十数卷,非全十数卷尽出其手也。

兹再即士安语而详之,夫仲景书,既称为《论广汤液》,是其所作,必为本平生经验,就任(伊)圣原经,依其篇节,广其未尽;据其义法,著其变通。

所论广者,必即以之附于伊经各条之后。

必非自为统纪,别立科门,而各自成书。

以各自为书,非惟不得云…广‟,且亦难见则柯,势又必将全经义法,重为敷说。

而仲景书中,从未见称引一语,知是就《汤液经》而广附之者”。

这里的记载,是说张仲景写书并不是从无到有,而是在《汤液经法》的基础上整理补充,同时说明了所写之书未称《伤寒论》,而称《论广汤液》。

杨绍伊《考次伊尹汤液经序》中谓:“叔和撰次惟据《胎胪药录》、《平脉辨证》二书,广论原本殆未之见,”不但证实了王叔和一生曾三次整理仲景著作,但未见张仲景原著,更证实张仲景未曾用《伤寒论》名。

叔和所以未得见广论原本者,其故孙思邈已言之,《千金方》云:“江南诸师秘仲景要方不传,此语即道明所以未得见之故。

夫以生于西晋之王叔和,去建安之年未久,且犹未得见原书,足征仲景广论遭此一秘,始终未传于世而遂亡,幸有《胎胪药录》纪其梗概,此孤危欲绝之《汤液经》论赖之以弗坠,此其功自不在高堂生、伏生下。

据其篇中载有广论之文,知为出自仲景亲授,名《胎胪药录》者,胎,始也;胪,传也,意殆谓为广论始传之书也。

”由此可知,王叔和三撰仲景书时,只见到仲景的《胎胪药录》,而未见《论广汤液》,更未见《伤寒论》书名。

“伤寒”知几何(下)□ 冯世纶胡希恕名家研究室《伤寒论》文题不符山东中医药大学李心机教授认为,学习《伤寒论》的主要方法是用心读原文,这是研究经方的宝贵心得。

凡读懂《伤寒论》者、凡有一定文学知识者皆能发现:《伤寒论》文题不符,即全书是讲六经辨证和方证,伤寒只是表证之一,书中大部内容不但论治表证,而且论治里证、半表半里证;不但论治伤寒,而且论治中风;不但论治急性病,也论治慢性病;不但论治外感,而且论治内伤杂病;不但论治内科病,亦广泛论治外科、妇科、儿科等病,显然把书名称为《伤寒论》不合适,不符合仲景本意在此只举例书中几条即可知。

如《伤寒论》第3条:“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这是说经方、张仲景所称之伤寒,是判定伤寒的主要概念和标准。

这明确了伤寒是太阳病表阳证中以“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为特点的证,它与中风一样是太阳病常见的表证,因中风证见汗出、恶风、脉浮缓,伤寒证见恶寒、无汗、脉浮紧故应区别对待。

这里须注意,伤寒二字及伤寒证在经方、汤液早已出现,因它是经方医学最早遇到、经验最多的证。

仲景书中398条有97条以伤寒冠首,即超过四分之一条文以伤寒冠首。

不过还要注意的是,有许多条文不以伤寒冠首也是在讲伤寒证。

如第31条:“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

”第32条:“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

”等,皆符合第3条的判定标准,都在论述伤寒。

虽然,第3条对伤寒的定义、概念,适用于全书各条文,用其理解全书有关条文皆可相融相通。

不过这不能成为以《伤寒》为书名的理由,因为,中风在临床、在仲景书中与伤寒同样多见,甚至书中论述中风的条文比伤寒还多,故以《伤寒论》或《中风论》为书名,皆不合经方本意,与《汤液》内容实质不相符。

因仲景书是总结、论述经方的六经辨证理论和诸多方证,伤寒只是太阳病诸多病证之一,以《伤寒》为名不能涵盖六经证及各个方证,因此仲景论广汤液时绝不会以《伤寒论》命名。

由于《伤寒论》文题不符,给人们带来很多困惑,故有人把伤寒释为“伤邪”,有人把伤寒释为广义和狭义等试图附会其说,更添迷惑。

笔者认为问题的关键是文题不符、理论体系的混同,因此,书名正是王叔和以《内经》释《伤寒》的真实写照,是“家乘中不系祖祢而谱牒东邻”的结果。

《伤寒论》书名始于王叔和杨绍伊的考证认为,王叔和整理仲景遗著时,未见张仲景论广的《汤液经》原本,主要依据了《胎胪药录》、《平脉辨证》二书,经三次整理始定名为《伤寒杂病论》,对此有三点可证:一是《伤寒论》原序有:“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卒病论》”,而杨绍伊、钱超尘、李茂如等考证,证实此段文字是王叔和加入,最早出现的《伤寒杂病论》书名,出自王叔和之手。

二是王叔和除三撰《伤寒论》外,还撰《脉经》10卷,此书集汉前脉学之大成,也选撰了不少经方、汤液内容,选取《内经》、《难经》以及张仲景、华佗等有关论述分门别类。

全书分述三部九候、寸口脉、二十四脉、脉法、伤寒、热病、杂病、妇儿病证的脉证治疗等。

相反《汤液经》是不分伤寒、杂病的,“伤寒”、“杂病”首见于王叔和的《脉经》,这与仲景《论广汤液》分为伤寒、杂病一脉相承。

三是杨绍伊谓:“虽然叔和之学非出自仲景,然于仲景书致力颇勤”,这是王叔和为仲景书起名的主要索引。

王叔和于仲景书曾撰次三次,遗论、余论亦撰次两次,并力争不混入《内经》内容,但因受《难经》“伤寒有五”的影响,故在为仲景论著标注书名时,难免把《内》、《难》的伤寒与仲景论广的伤寒等同。

这样把有关“三阴三阳”及“诸可与不可”的内容集在一起,定名为《伤寒论》;把认为属杂病的内容集在一起,定名为《金匮要略》,又把两者合在一起称《伤寒杂病论》。

对此,王叔和在《伤寒论》序中已标明。

总之,众多的考证说明:汉代无《伤寒论》书名,而是王叔和所起用。

经方与医经的伤寒概念不同伤寒在经方与医经中(《内经》、《难经》)概念明显不同,《内经》、《难经》主要以病因立论,如“冬时严寒,万类深藏,君子周密,则不伤于寒,触冒之者,则名伤寒耳。

”“凡有触冒霜露,体中寒即病者,谓之伤寒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