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机械和功教案(北师大九全册)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下册《第九章机械和功第四节功率》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下册《第九章机械和功第四节功率》教学设计

八年级《第九章机械和功第四节功率》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是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第四节内容。

功率是本章的基础性内容。

有利于学生学习分析比较的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课程标准中要求是“结合实例理解功率的概念”,属于“理解”水平,是知识技能目标中的最高水平。

因为功率的概念广泛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科技之中,各种家电和仪器、及其的铭牌上都要标注功率,是一个具有实际意义的物理量。

本节课主要有三部分组成:一是怎样比较做功的快慢;二是功率的概念;三是测算功率。

二、整合思路首先从多媒体课件中建筑工人劳动场景创设情景引出怎样比较做功快慢的问题。

再利用课件中课本扫描图比较起重机和滑轮组做功的快慢,自然的引出功率,然后把功率和速度作比较,得出功率的定义以及功率的计算公式和单位。

通过“想一想”引导学生思考测算功率的方法。

所以这节课是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这节课进一步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引导学生将所学内容应用于实际生活。

三、整合思路首先从多媒体课件中建筑工人劳动场景创设情景引出怎样比较做功快慢的问题。

再利用课件中课本扫描图比较起重机和滑轮组做功的快慢,自然的引出功率,然后把功率和速度作比较,得出功率的定义以及功率的计算公式和单位。

通过“想一想”引导学生思考测算功率的方法。

所以这节课是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这节课进一步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引导学生将所学内容应用于实际生活。

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结合实例理解功率的意义,建立功率概念,得出计算公式P=W/t②了解功率在实际中的应用,能进行简单计算。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建立功率概念的过程,学习比较的方法。

②通过实践活动,渗透STS的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②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乐于探索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五、教学重难点1.重点:功率的概念和意义2.难点:功率的概念和意义六、教学资源教学媒体选择分析表七、教学过程1、怎样比较做功的快慢情境创设:(展示建筑工地工人劳动场景的图片)工地上有一堆砖,需要搬到正在修建的楼房上,我们可以采用几种方法搬上去呢?学生思考并讨论回答。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机械和功第三节功》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机械和功第三节功》教学设计

八年级《第九章机械和功第三节功》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是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机械和功第三节内容。

由于功的概念是比较抽象的,学生认识功,必须经历一个比较长的过程,因此,关于功与能的关系要渗透到8~9年级物理教学的各个部分中去,本节课定位在对机械功的了解和对机械功含义的理解。

具体表现是是认识做机械功的两个要素,知道机械功的物理意义、公式及单位,能计算机械功。

在本章第一、二节介绍了简单机械后,学生以认识到人们为了延伸手及人体的功效,在生产劳动中使用了许多简单机械,但省力的机械不省距离,省距离的机械不省力。

本节教材首先通过学生观察杠杆、起重机、拖拉机这些机械的工作图景,再让学生从使用机械的角度去思考他们工作过程中的共性,这不仅容易引导学生从力和移动距离两个角度展开思考,而且自然地建立了机械功的概念。

二、整合思路为了使学生理解功的含义,通过大量实例让学生认识怎样才算做功,并引导学生进一步补充一些身边的实例,以及利用身边实例进行体检。

如用手托着书本不动,手将书本举高等等。

通过讨论与交流,使学生切实对做工的两个要素有所体会。

并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在本章第一、二节介绍了简单机械后,学生以认识到人们为了延伸手及人体的功效,在生产劳动中使用了许多简单机械,教学中说明拉动绳端的力所做的功,就是力对滑轮及重物所做的功,为第五节的学习做好铺垫。

通过学习活动,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使学生有克服困难的信心,能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的喜悦。

通过对生活中实例的解释,让学生体会到物理知识的应用,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欲望。

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结合实例认识机械功的概念,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能用生活、生产中实例解释机械功的含义。

②理解功的计算公式W=Fs,并能进行有关计算,知道功的单位是焦(J)。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从实例中认识做功需要两个必要因素的过程,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简单规律地方法。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机械和功第四节功率教案新版北师大版.doc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机械和功第四节功率教案新版北师大版.doc

9.4 功率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知道功率的概念,知道功率单位的含义。

②会计算简单的功率问题。

2.过程与方法:①能用类比的方法得出功率的概念。

②使学生能从生活、生产中的实例说明机械功率的含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培养学生准确表达自己观点的意识。

②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的意识。

教学重点1.知道功率的定义,理解功率的物理意义。

2.会进行简单的功率计算。

教学难点类比法建立功率概念,理解功率的物理意义。

教学方法通过类比法建立概念,在师友合作互助学习模式的基础上,教师适时适度点拨,引领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课前准备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系统、PPT课件等。

教学设计一、自主学习1.师友检查:(1)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是什么?举出两个做功和不做功的实例。

(2)请回忆机械功的计算公式和单位。

2.师友提升:(1)建筑工地上需要将1000块砖送到15m高的楼上。

方法如下:①人走楼梯将砖搬到楼上;②人用滑轮将砖分批运送到楼上;③用起重机将砖一次运送到楼上。

这三种方法,人、滑轮、起重机对砖做功是否一样多?做功是否一样快?谁做功快?(2)右图所示的情景,谁做功快?你是怎么比较的?二、探究释疑1.教师点拨:(1)知识回顾——请同学们回忆,前面在学习物体的运动过程时,我们如何比较物体的运动快慢?【时间相同比路程;路程相同比时间;当路程和时间都不同时,比较单位时间内走过的路程(比速度)。

】(2)方法指导——与此相类似(类比法),比较做功快慢:①可以比较在相同的时间里做功的多少;②可以比较做相同的功所用时间的长短;③若时间和做功都不相同,是不是也可以比较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做功呢?(3)知识归纳——①功率概念: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②功率计算:功率=功/做功时间→P=W/t。

③功率单位:瓦特,简称“瓦”(W)——国际单位。

1W=1J/s④单位换算:1kW=103W;1MW=106W。

1马力=735瓦⑤物理意义:表示做功的快慢,不反映做功的多少。

北师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精品教案第九章 机械和功 第三节 功

北师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精品教案第九章 机械和功 第三节 功
《功》教学设计
课题

课时
1
授课教师
单位
唐山市乐亭县马头营镇初级中学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2.理解功的定义、计算公式和单位,并会用功的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3.知道功的原理。
过程与方法
通过思考、猜想、讨论,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以及观察
(2)如果这个人把物体匀速举高1.5m,举力做了多少功?
回答自学检测
一个人用50N的力推课桌向前移动了3m,此时人对课桌做的功为J
阅读学习目标
认真自学及分组讨论
分析总结做功的两个基本要素
思考、回答、分析、总结
思考、讨论交流具体实例
总结、归纳
动手计算
明确学习目的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发散思维能力
3、怎样计算功的大小?功的单位是什么?
3.回答自学检测
如果物体并且沿移动一定的距离就说力对物体做了功
4.实例分析(突破难点)
举例起重机及直升机对重物做功实例,讲解做功的两个基本要素。
接下来看老师这里的几个例子是否有做功的情况存在?
(1)用力推讲台,讲台没有动,人累吗?人做功了吗?
(2)用脚踢出足球,球在地面上滚动,滚动过程中,人对球做功了吗?




本节课通过对教材的加工、处理及改进,引导学生通过实例分析、讨论得出结论,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热情,提高了学生分析能力与思维能力,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更透彻。
在例题、练习处理上时间有些仓促,从获得新知识到应用新知识之间转换过快,有些学生思维转换有些跟不上。

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九章 机械和功 9.6 合理利用机械能教案 (新版)北师大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九章 机械和功 9.6 合理利用机械能教案 (新版)北师大版
五、了解水能。学生看书P177。
六、作业:课后练习1-6小题。
物体做功的过程是能的转化过程,物体做的功越多,说明某种能转化为别的形式的能就越多。因此能的单位与功的单位相同,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焦耳,能的单位也是焦耳。
教学设计
复案补改与教学反思
二、探究一:认识动能。
1、概念: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
2、学生活动:探究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
P174实验探究1。
合理利用机械能
授课内容
合理利用机械能
原创
复案补改与教学反思
教材分析与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器材(每组):橡皮筋三根、沙子一盆、自制四脚桌一个、海绵一块、自制滑轨一组、纸盒一只、大、小钩码、铜、铝圆柱体及小木块个一个
挂图
知识与技能:
1、知道运动的物体能做功,具有动能。
2、知道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运动速度有关,并能解释简单的现象。
教学设计:
一、认识能量:
观看风暴的肆虐挂图
教师提问:同学们,刚才的图片中,你看到了哪些场景?
学生回答:(看到龙卷风吹倒了房屋,拔起了大树,掀翻了路边的车辆……)
教师提问:这其中又包含了哪些物理知识呢?
学生回答:
归纳:如果一个物体能够对别的物体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量,简称能。
例如流动的水、张开的弓都能对别的物体做功,说明它们都具有能量。
3、知道弹性势能和重力势能的概念和决定因素,并能解释简单的现象。
策略、过程、方法:
经历自主设计探究动能、势能的影响因素的实验过程,培养和提高探究能力。
能够运用控制变量法来研究动能、势能的影响因素,并体会这样做的优势。
情感、态度、价值观:
增进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科学、献身科学的学习热情。让学生经历探究活动,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初中物理九年级(北师大版)第九章《机械和功》第3节《功》教学设计

初中物理九年级(北师大版)第九章《机械和功》第3节《功》教学设计

初中物理九年级(北师大版)第九章《机械和功》第3节《功》教学设计第三节功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机械功的概念,理解做功的两个因素,能用生活、生产中的实例解释功的含义。

(2)能理解功的计算公式W=FS,并能进行有关计算,知道功的单位焦耳(J)。

2、过程与方法(1)从实例中认识做功的两个因素,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简单规律的方法。

(2)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掌握功的计算方法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学习活动引导一积极思考,有克服困难的信心,体验克服困难、解决理解问题的喜悦。

(2)通过对活动实例的解释,让学生体会物理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

理解功的概念2、难点。

判断力对物体是否做功及功的计算。

三、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回忆这本书的力学部分,主要是研究力和运动的规律性知识,本章主要讨论力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功。

大家对功这个词并不陌生,“功”的含义很多,有“贡献”的意思,还有“成效”的意思。

如功课,功劳、立功、大功告成、事半功倍、用功学习等等.这些词中有的功具有“成效”(板书在黑板右侧)的意思。

“劳而无功”出处《庄子••••••••••••••••天运》是犹推舟子涉地,劳而无功。

释意“功”,功效。

花了劳力而收不到功效,形容白费力气。

古人早已知道,花了力气而没有功效,那么我们物理学中的功是如何定义的,怎样才算做功呢?这就是本节课要学习和研究的内容。

二、新课学习1、力学中的功力学里所说的“功”包含有“成效”的意思,但它具有更确切的含义。

下面是几个力做功的例子。

大家注意观察力方向和移动距离。

(用玩具完成小实验) 分析下面几个例子力方向和移动距离。

1. 马拉车向右前进,马对车拉力做功2.叉车竖直向上举起货物,叉车对货物支持力做功3.运动员举起杠铃,运动员举力做功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这个力的作用就显出成效,力学里就说这个力做了功。

北师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第9章 机械和功 第2节 第1课时

北师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第9章 机械和功 第2节 第1课时

第2节滑轮第一课时定滑轮和动滑轮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能识别生活中常见的滑轮.2.会根据要求使用定滑轮和动滑轮.3.能根据滑轮的特点解决简单问题.【过程与方法】1.了解滑轮的结构.2.理解定滑轮、动滑轮的特点和作用.3.学习处理数据和信息的方法,有初步处理信息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实验探索中,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通过分析数据,感受收集数据信息的重要性.2.通过学习,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重点难点【重点】定滑轮、动滑轮的特点.【难点】理解滑轮的实质.教学过程知识点定滑轮和动滑轮【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99-101,完成以下问题:1.用绳索或链条绕过具有转动轴的光滑圆轮,这个装置叫作滑轮.2.滑轮是边缘有凹槽,能绕轴转动的小轮.3.轴固定不动的滑轮叫作定滑轮.物体和滑轮一起移动,这样的滑轮叫作动滑轮.【合作探究】1.我们可以直接用手将物体提升,但如果高度太高,手够不到怎么办呢?比如把国旗提升到顶端.这个时候就要用到滑轮了.升国旗时使用的滑轮有什么样的特点?答:滑轮的轴不随物体一起运动,我们将这样的滑轮称为定滑轮.2.滑轮除了刚才的用法,还可采用如图所示的用法来提升物体,该滑轮有什么样的特点?答:滑轮在转动,滑轮的轴随物体一起运动,将这样的滑轮称为动滑轮.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使用定滑轮、动滑轮能否省力(或更费力)?能否省距离(或需要移动更大的距离)?通过实验来研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答: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钩码(多个)、滑轮、铁架台、细线、刻度尺.进行实验:实验一:①如图甲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钩码的重力.②如图乙所示,竖直向下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保持平衡,读取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并与钩码所受的重力的大小进行比较.③改变钩码个数或更换不同的定滑轮,进行多次实验,并记录数据.甲乙实验二:①如图甲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钩码的重力.②如图乙所示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保持平衡,读取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并与钩码所受的重力的大小进行比较.③改变钩码个数或更换不同的动滑轮,进行多次实验,并记录数据.甲乙实验数据:表一定滑轮实验次数定滑轮重力/N钩码重力/N弹簧测力计示数F/N钩码上升高度h/m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h/m拉力方向物体移动方向10.42 2.050.30.3向下向上20.43 3.10.50.5向下向上30.45 5.120.60.6向下向上表二动滑轮实验次数动滑轮重力/N钩码重力/N弹簧测力计示数F/N钩码上升高度h/m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h/m拉力方向物体移动方向10.42 1.210.30.6向上向上20.43 1.720.5 1.0向上向上30.45 2.710.6 1.2向上向上实验结论:结论一:使用定滑轮可以改变动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也不省距离.若不考虑绳子与滑轮之间的摩擦,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等于物体所受到的重力.结论二:使用动滑轮提升物体时,省力,但费距离.拉力F略大于物体和动滑轮总重的一半.【教师点拨】1.定滑轮中沿各个方向拉动时拉力大小都一样;定滑轮的实质是L1=L2的等臂杠杆.2.动滑轮的特点是可以省一半力(只有竖直方向拉动时,才能省一半的力);动滑轮的实质是L1=2L2的省力杠杆.【跟进训练】定滑轮左端绳子下端挂着相同的重物,若在定滑轮右端的绳子自由端分别沿三个方向用力(如图所示),力的大小分别为F1、F2、F3,则(D)A.F1最大B.F2最大C.F3最大D.三个力一样大课堂小结1.定滑轮(1)定义:轴不随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2)特点:不省力,也不费距离,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3)实质:等臂杠杆.2.动滑轮(1)定义:轴随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2)特点:省力,但费距离,且不能改变力的方向.(3)实质:省力杠杆.练习设计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精选】北师大版物理九年第九章《机械和功》word学案-物理知识点总结

【精选】北师大版物理九年第九章《机械和功》word学案-物理知识点总结

第九章机械和功第一节杠杆一、学习要求1.能确认杠杆的支点、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2.能准确地画出杠杆的动力臂与阻力臂。

3.能应用杠杆平衡条件去分析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能根据一定的标准对杠杆使用特点以及作用效果等进行分类。

5.知道轮轴是杠杆的变形。

二、思维训练想一想1.到底怎样对杠杆分类才是科学合理的呢?2.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活动中,你一定注意了首先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吧!这样做对填写书中实验探究记录表格中的哪几项数据有利?为什么?练一练3.在图9—1所示的情景中,使用的工具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4.下列物件使用中不能看成杠杆的是 ( )(A)筷子 (B)火钳 (C)指甲刀 (D)橡皮筋5.图9—2甲所示是使用扳手启瓶盖,其杠杆示意图为图9—2乙中的 ( )6.下列关于杠杆的四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杠杆只可以是直的(B)杠杆一定有支点(C)杠杆的支点可以不在杠杆上(D)杠杆的长度等于动力臂和阻力臂之和7.如图9—3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若使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为原来的1/2,杠杆仍平衡,可以 ( )(A)减少2个钩码(B)减少3个钩码(C)钩码数量不变,向左移一格(D)钩码数量不变,向右移一格8.杆秤是利用________制成的。

图9—4所示的杆秤最大能称5kg物体,秤钩到秤纽的距离为4cm,秤杆上表示5kg的秤星到秤纽的距离为40cm,不计杆秤自身重力,这杆秤的秤砣的质量是________kg。

9.图9—5为手上托着重40N物体的手臂骨骼与肌肉的生理结构示意图,手、手腕、尺骨和桡骨可以看成一支杠杆,重力不计,O为支点。

①在方框中画出此杠杆的动力和阻力的示意图;②根据图中标尺估算出肱二头肌此时的收缩力约为________N。

10.画出图9—6所示的渔民扳鱼网的杠杆示意图。

11.在图9—7中画出撬动石块时作用点在A点最小的力的示意图及其力臂。

试一试12.筷子也是杠杆,使用筷子时,支点及动力、阻力的作用点各在何处?观察你周围的人,看他们是如何使用筷子的,和你使用的方法一样吗?试一试各种方法,看什么方法最好?做一做13.找一根长蜡烛、一根长针、两个一样的茶杯。

北师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第9章 机械和功 第1节 第2课时

北师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第9章 机械和功 第1节 第2课时

第二课时杠杆的分类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根据杠杆的特点,以及作用效果等进行分类.【过程与方法】在对实例的调研、分析和解释中进一步理解和应用杠杆平衡条件,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规律去解释某些具体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运用学过的科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杠杆,进一步感受到生活和科学的关系.重点难点【重点】结合生活中的实例,理解省力杠杆、费力杠杆和等臂杠杆的定义和特点.【难点】结合生活中的实例,理解省力杠杆、费力杠杆和等臂杠杆的定义和特点.教学过程知识点生活中的杠杆【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94-96,完成以下问题:杠杆可分为等臂杠杆、省力杠杆和费力杠杆.【合作探究】演示一等臂杠杆1.如图所示是一托盘天平,根据杠杆示意图观察它有什么特点?再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判断一下.答:天平的动力臂与阻力臂相等,是一种等臂杠杆.2.等臂杠杆平衡时力的关系及力臂的关系是怎样的?答:L1=L2,F1=F2.3.等臂杠杆的特点是什么?答:不省力,不费力.演示二省力杠杆1.如图所示的是撬棒,根据杠杆示意图观察它有什么特点?再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判断一下.答: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动力小于阻力,是一种省力杠杆.2.省力杠杆平衡时力的关系及力臂的关系是怎样的?答:L1>L2,F1<F2.3.省力杠杆的特点是什么?答:省力,费距离.4.生活中常见的省力杠杆有哪些?答:汽车的刹车板、手推车、瓶起子、道钉撬、羊角锤、铡刀等.演示三费力杠杆1.如图所示的是缝纫机的脚踏板,根据杠杆示意图观察它有什么特点?再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判断一下.答: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动力大于阻力,是一种费力杠杆.2.费力杠杆平衡时力的关系及力臂的关系是怎样的?答:L1<L2,F1>F2.3.费力杠杆的特点是什么?答:费力,省距离.4.生活中常见的费力杠杆有哪些?答:镊子、缝纫机的脚踏板、钓鱼竿、肱二头肌、肱三头肌等.知识拓展轮轴轮轴由具有共同转动轴的大轮和小轮组成.习惯上把大轮叫轮,小轮叫轴.轮轴可看作是杠杆的变形.1.轮轴实质上一个什么机械?答:轮轴实质是一个可连续转动的杠杆,支点在轮和轴的轴线上.2.轮轴的计算公式是什么?答:如图所示的轮轴中,由杠杆平衡条件有F1R=F2r或F2F1=Rr.【教师点拨】省力的杠杆必费距离,费力的杠杆必省距离,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杠杆是不存在的.【跟进训练】如图所示的工具中,使用时属于省力杠杆的是(A)羊角锤镊子钓鱼竿筷子A B C D课堂小结杠杆类型杠杆特点杠杆优点杠杆缺点杠杆类型省力杠杆L1>L2,F1<F2省力费距离省力杠杆费力杠杆L1<L2,F1>F2省距离费力费力杠杆等臂杠杆L1=L2,F1=F2既不省力也不省距离等臂杠杆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北师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精品教案 第九章 机械和功 第1节 杠杆

北师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精品教案 第九章 机械和功 第1节 杠杆

一、杠杆知识与技能1.能通过观察生活和生产中的各种杠杆提取出杠杆的共同特征,并能在杠杆上确认支点、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能准确地画出杠杆的动力臂和阻力臂。

2.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能对杠杆平衡条件进行猜想与假设,并设计出验证方案,对获得的信息进行处理,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

3.能根据杠杆的特点以及作用效果等进行分类。

4.能应用杠杆平衡条件去分析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验,感知杠杆,培养观察能力。

2.通过实验探究,总结归纳出杠杆的平衡条件,培养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3.在对实例的调研、分析和解释中进一步理解和应用杠杆平衡条件,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规律去解释某些具体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感受到杠杆在生活中普遍存在,提高探究的乐趣。

2.运用学过的科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杠杆现象,进一步感受生活和物理的关系。

教学重点1.杠杆平衡条件的探究。

2.三类杠杆的区别及作用。

教学难点1.杠杆力臂的画法。

2.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教具准备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整套实验装置。

新课引入观看视频讲解利用多媒体播放小朋友玩跷跷板和赛艇运动员划船的视频。

请同学们观察,跷跷板和船桨在使用时,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生】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

【师】我们把这种工具称之为杠杆,杠杆是一种非常简单的机械,它们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如撬石头的撬棒、抬箱子的扁担,甚至连剪刀、铁锹的柄都是杠杆的应用。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杠杆。

知识点一杠杆的概念观察:如图所示。

提出问题:撬棒、铁锤、起子、指甲钳在使用过程中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归纳总结:我们把在力的作用下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杠杆。

知识点二杠杆的五要素观察:如图所示。

提出问题:杠杆有哪些特点?归纳总结:杠杆的五要素:(1)杠杆可以绕其转动的点O,叫支点。

(2)驱使杠杆转动的力F1,叫动力。

(3)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2,叫阻力。

(4)支点O到动力F1作用线的距离L1,叫动力臂。

九年级物理第九章 机械和功 简单机械北师大版知识精讲

九年级物理第九章 机械和功 简单机械北师大版知识精讲

初三物理第九章机械和功简单机械北师大版【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第九章机械和功第一单元简单机械【学习过程】一. 基本规律、概念1. 杠杆:在力的作用下绕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

注意:杠杆可以是直棒、弯棒、正方体、圆或任意形状的固体,只要受力时不变形,可绕固定点转动。

2. 力臂: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叫力臂。

“力的作用线”就是通过力的作用点,沿着力的方向所引的直线。

力臂不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点间的连线距离。

画力臂的具体步骤为:①明确支点所在位置;②画出力的作用线;③用几何的方法,过支点向力的作用线引垂线;④支点到垂线垂足的距离就是这个力的力臂。

3. 杠杆平衡是指杠杆静止(包括水平静止、倾斜静止)或匀速转动杠杆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 阻力×阻力臂。

字母表达式:F1L1=F2L24. 根据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关系,杠杆可分为:1)省力杠杆: L1>L2 ,F1<F2,费距离。

例如:轧草刀、裁纸刀、动滑轮、起子。

2)费力杠杆:L1<L2 ,F1>F2,省距离。

例如:镊子、钓鱼杆、筷子。

3)等臂杠杆:L1=L2 ,F1=F2, 动力和阻力移动的距离相等。

例如:天平、定滑轮、跷跷板。

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杠杆是没有的。

二. 滑轮1. 定滑轮:使用时本身不随物体移动的滑轮。

实质上是等臂杠杆(支点在轮心,动力臂和阻力臂都是半径),不省力也不省距离。

定滑轮可改变力的方向。

F=G,S=h2. 动滑轮:使用时本身随物体移动的滑轮实质是动力臂是阻力臂二倍的杠杆(支点在固定绳端的切点,动力臂是直径,阻力臂是半径)。

F=G/2,S=2h使用动滑轮理想时省一半力,但多移动一倍距离,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3. 滑轮组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叫滑轮组。

使用滑轮组,既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

在使用滑轮组的时候,若摩擦力不计,重物和动滑轮的总重由几段绳子承担,提起重物所用的力就是总重的几分之一,动力作用点移动距离就是阻力作用点移动距离的几倍。

九年级物理第九章 第三节《功》教案北师大版

九年级物理第九章 第三节《功》教案北师大版
请同学注意以下的物理小实验.看这些物体或者力是否对物体做功了?看谁能准确无误地掌握了功的两个因素
小结:虽然力是作用在砝码上,但砝码所移动距离的方向跟砝码受力的方向垂直,故拉力并没有对砝码做功,或者说拉力所做的功等于零.
(让学生比较W1,W2的大小,并填入比较大小的符号).
请阅读书上的习题.讨论如何计算出水平推力对箱子所做的功.
请同学思考两次所做的功W1、W2,填出“>”“<”“=”的符号,(即W1>W2).
②然后再做第二次演示实验:使拉力相同,距离不相同.
板书:
F1 S1 W1
F2 S2 W2
使F1=F2,S1>S2,则W1>W2.
通过以上两次实验,你是否能得出功的计算公式.我们定义:
指出:利用此公式可以计算出功的多少来,但必须注意它们的单位.
正确的回答明确哪个阶段,在A点之前,推力F是对物体做了功,而在A点之后,推力F已经不存在,当然不会做功.
在此强调指出:做功的两个因素是严谨的,用两个因素去鉴别就不会出现结论的错误.譬如,小球从A至C虽有一段距离,它在水平方向上没有受推力的作用而是靠它的惯性,所以推力并没有对小球做功.
记住,两个因素缺一不可.此外如果F跟S方向互相垂直,力F也不做功.
请同学们再注意下面的演示实验,用功的两个必要的因素来判断外力是否做功了.
手提砝码在水平方向上匀速地移动了一段距离.如图5.
问:人对砝码的拉力是否做功了?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再次强调做功的两个因素.
以上我们已经解决了,力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如果我们已经确定了物体做了功,那么需要解决物体做功的多少,也就是我们怎样把物体做功的多少计算出来.
在国际单位制中,板书在公式的旁边.
讨论中教师应着重指出为什么在计算中跟G箱重无关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机械和功第四节功率》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机械和功第四节功率》教学设计
3.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功率单位及换算关系,加深对功率概念的理解。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功率与功、时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生活中有哪些设备的功率较大?它们有什么特点?
-如何比较不同设备的功率大小?
2.学生在小组内展开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3.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讨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二)讲授新知
1.教师详细讲解功率的定义、物理意义及计算公式。
"功率是描述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其计算公式为P=W/t,其中P表示功过实例和动画演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功率的计算过程。
"假设有一台电动车在平直道路上以恒定速度行驶,我们可以根据电动车的速度、阻力等信息,计算出它的功率。"
5.应用环节:布置具有实际背景的习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总结环节:通过思维导图、小组汇报等形式,帮助学生梳理本节课的知识点,巩固所学内容。
1.针对功率概念的理解,设计以下教学活动: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享对功率的理解。
-教师结合实例,讲解功率的定义及其物理意义。
2.根据以下情境,运用功率的计算公式,计算并比较各个设备的功率。
情境一:某学生以每秒做功30J的速度推动一辆小车,求该学生的功率。
情境二:一台空调的制冷功率为2000W,工作时间为2小时,求空调在这段时间内所做的功。
情境三:一辆火车以120km/h的速度行驶,已知火车的阻力为10000N,求火车的功率。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程度,通过生动有趣的实例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注重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解决新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此外,加强实验操作环节的指导,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功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

第9章机械和功教案(北师大九全册)

第9章机械和功教案(北师大九全册)

第九章 机械和功一、杠杆1、在力的作用下可以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做________,固定不动的点是杠杆的__________,从_______到_____________的距离叫动力臂,从________到_____________的距离叫阻力臂。

(注意:所谓动力和阻力,其实是相对而言的,如果把使杠杆顺时针转动的力叫动力,则使杠杆逆时针转动的力即为阻力)。

还应注意可看做杠杆的不一定就是直棒,有时甚至不是棒状,举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滑轮和轮轴也都可以看做是变形的杠杆。

_____是一个物理模型,它是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来的,具有高度的概括性。

作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也是中考的重点,同学们,你会作吗?请试一试:(特别注意力的作用点和方向)作出右图1杠杆的五个要素; 右图2杠杆的动力臂和阻力臂。

2、杠杆处于_______或______________状态称为杠杆平衡,通常讨论的是静止状态。

在“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① 实验前要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____位置平衡,这样做是为了从杠杆上方便地读出或测量出力臂。

若发现杠杆左端低、右端高,这时应将两端的螺母都向______移.②实验中,我们是根据测得的数据,通过计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才归纳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据此可以把杠杆分为三类: 杠杆分类 结构特点是否省力 是否省距离 应用举例省力杠杆 L 动_____ L 阻 省力 费距离 铡刀、起子、羊角锤、钳子等费力杠杆 L 动_____ L 阻 等臂杠杆L 动_____ L 阻二、滑轮1、定义:周边有槽,可绕中心转动的轮子。

可以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两类。

定滑轮的轴固定,不能省力但能改变力的____;动滑轮轴不固定,跟物体一起运动,能省_____力但费___倍的距离。

九年级物理第九章机械和功教案北师大版

九年级物理第九章机械和功教案北师大版

第九章机械和功复习学习目的〔学问技能过程方法情感看法价值观〕1.复习杠杆示意图画法及杠杆平衡条件,杠杆特点及简洁应用;2.复习动、定滑轮和滑轮组作用及特点;3.复习做功推断、功计算;4.复习功率概念及简洁计算;5.复习有用功、额外功、总功及机械效率概念,机械效率计算;6.复习滑轮组机械效率推断与计算。

学习重点杠杆平衡条件;滑轮作用及特点;功计算;机械效率计算学习难点杠杆示意图画法;机械效率与功率区分;滑轮组有关计算。

学生学习活动概要1.复习学问要点,解决复习过程中发觉疑点;2.通过练习,稳固对所学学问驾驭与理解。

学习过程学生学习活动概要老师帮辅活动一、学问要点复习1.杠杆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2.杠杆分类及相应特点:(1) 省力杠杆:省力但不能变更动力方向;(2) 费劲杠杆:可以变更动力方向但费劲;(3) 等臂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劲,不省间隔也不费间隔。

3.动滑轮:可以省一半力,不能变更力方向,是一个动力臂是阻力臂2倍杠杆。

4.定滑轮:是个等臂杠杆,可以变更动力方向。

5.滑轮组:集中了动滑轮及定滑轮优点(滑轮组由几段绳子承担重物,绳子拉力就是物重几分之一)6.功(1) 做功推断(根据是功两个必要因素:作用在物体上力及物体在力方向上通过间隔 ),推断时两个因素缺一不行。

(2) 功计算(W=Fs,抑制重力做功时用W=Gh)(3) 功单位:N·m,特地名称叫焦耳,符号J。

7.功率(1) 功率是描绘做功快慢物理量。

(2) 功率计算(P=W/t=Fυ)(3) 功率单位:瓦特(简称瓦,符号W) 列举三种杠杆实际应用例子给出几种绕法滑轮组,让学生推断拉力与物重关系举实例让学生分析是否做功提示留意计算时力与方向对应问题8.探究过程:(1) 问题与揣测:根据问题,作出揣测,揣测可能是正确,也可能是错误或不合理。

须要检验。

(2) 制定方案:计算试验方案,列出所需试验器材及所需测量物理量,设计试验记录数据表格。

九年级物理 第九章机械和功教案 北师大版

九年级物理 第九章机械和功教案 北师大版
三、完成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列举三种杠杆的实际应用例子
给出几种绕法的滑轮组,让学生判断拉力与物重的关系
举实例让学生分 析是否做功
提醒注意计算时力与方向对应的问题
指导理解机械效率总小于1
指导复习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计算及测量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简介杠杆示意图的画法并在学生画的过程中作好指导与示范
(4)分析结论:根据所测的实验数据及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对前面所作的猜想作出判断,并总结合理的结论。
9.机械效率
(1)有用功与额外功的区分:依据做功的目的。
(2)机械效率的概念(η=W有用/W总)及意义,机械效率总小于1的理解。
10.滑轮 组的机械效率的测量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W有用/W总= Gh/Fs
第九章机械和功复习
学习目标(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1.复习杠杆示意图的画法及杠杆的平衡条件,杠杆的特点及简单应用;
2. 复习动、定滑轮和滑轮组的作用及特点;
3.复习做功的判断、功的计算;
4.复习功率的概念及简单计算;
5.复习有用功、额外功、总功及机械效率的概念,机械效率的计算;
6.复习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判断与计算。
学习重点
杠杆的平衡条件;滑轮的作用及特点;功的计算;机械效率的计算
学习难点
杠杆示意图的画法;机械效 率与 功率的区分;滑轮组的有关计算。
学生学习
活动概要
1.复习知识要点,解决复习过程中发现的疑点;
2.通过练习,巩固对所学知识的掌握与理解。
学习过程
学生学习活动概 要
教师帮辅
活 动
一、知识要点复习
1.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举例帮助位:瓦特(简称瓦,符号W)

北师大初中物理第九章简单的机械与功 第一节 杠杠

北师大初中物理第九章简单的机械与功 第一节 杠杠

洋县华盛学校备课稿纸
在我们这个例子中,如何才能画出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
离?(教师演示)
我们把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叫动力臂。

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l2)
那么如何画出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呢?阻力作用线的距
离不够长怎么办?
我们把这五个要素叫做杠杆的五要素
3、画出杠杠的五要素练习:
.请标明图中杠杆的支点:
2.用图所示的杠杆提起重物.O是杠杆的支点,在A点用力,在图
中画出力F的力臂,并用字母G表示.
3.画出图中各力的力臂:
4.如图中均匀直棒OA可绕O点转动,请分别画出水平拉力F和重
力G的力臂.
5.如图为用起子开汽水瓶
盖的时候,杆的支点O位置,
及手作用在起子上力的力
臂.请在图中表示.
6.试在图上画出F1和F2
的力臂
7.在右
图中画出力F对支点O的力臂,
并用字母G表示.
教学流程图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
教后反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章 机械和功一、杠杆1、在力的作用下可以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做________,固定不动的点是杠杆的__________,从_______到_____________的距离叫动力臂,从________到_____________的距离叫阻力臂。

(注意:所谓动力和阻力,其实是相对而言的,如果把使杠杆顺时针转动的力叫动力,则使杠杆逆时针转动的力即为阻力)。

还应注意可看做杠杆的不一定就是直棒,有时甚至不是棒状,举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滑轮和轮轴也都可以看做是变形的杠杆。

_____是一个物理模型,它是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来的,具有高度的概括性。

作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也是中考的重点,同学们,你会作吗?请试一试:(特别注意力的作用点和方向)作出右图1杠杆的五个要素; 右图2杠杆的动力臂和阻力臂。

2、杠杆处于_______或______________状态称为杠杆平衡,通常讨论的是静止状态。

在“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① 实验前要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____位置平衡,这样做是为了从杠杆上方便地读出或测量出力臂。

若发现杠杆左端低、右端高,这时应将两端的螺母都向______移.②实验中,我们是根据测得的数据,通过计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才归纳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据此可以把杠杆分为三类: 杠杆分类 结构特点是否省力 是否省距离 应用举例省力杠杆 L 动_____ L 阻 省力 费距离 铡刀、起子、羊角锤、钳子等费力杠杆 L 动_____ L 阻 等臂杠杆L 动_____ L 阻二、滑轮1、定义:周边有槽,可绕中心转动的轮子。

可以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两类。

定滑轮的轴固定,不能省力但能改变力的____;动滑轮轴不固定,跟物体一起运动,能省_____力但费___倍的距离。

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起来就成了________,如和判断滑轮组的省力情况呢? 方法:使用滑轮组时,动滑轮和重物用n 段绳子吊着,拉力就是物重的n 分之一(F=——G物)。

(不计摩擦和动滑轮重)重物上升h 高度,绳子自由端要移动nh 距离(s=nh )。

F = G / n (不计摩擦阻力和动滑轮重)F =(G 动 + G 物)/ n (考虑动滑轮的重力,但不计摩擦力) 同学们,你们明白了吗? 请做右边的两题:2、前面说了,滑轮和轮轴也都可以看做是变形的杠杆,请同学们看书64页的科学窗,了解1 n轮轴,并分析出轮轴实际上是一个_______杠杆。

定滑轮实际上是一个______杠杆,动滑轮实际上是动力臂是阻力臂__倍的_____杠杆。

三、功和功率1、力学里面的功必须包含两个因素: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如:举重运动员将杠铃稳稳的举在空中,停留了10s,运动员对杠铃________,用竖直方向的500N力提着水桶,沿水平方向移动了2m ,人对水桶________,足球被运动员踢到空中,足球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中,运动员对足球________。

(以上都选填“做了功”或“没有做功”)通过这几个例子,请同学们总结不做功的几种情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功的计算公式:_________,单位:_________。

请说出1N/m的物理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功率是用来表示物体做功_______的物理量,其定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定义公式: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4、正确理解功和功率非常重要,____表示做功的多少,_______表示做功的快慢,而做功的多少和做功的快慢是不同的。

做的功多,做功不一定快,也就是功率不一定大,因为这个功可能在较长的时间内完成的。

功率大,做的功也不一定多,因为做功的时间可能很短。

要比较功率的大小,必须同时考虑两个因素:做功的多少和完成这些功所用的时间。

在选用机器的时候,要根据__________来选择机器的功率大小,比如,一个玩具小跑车可能只需1W的电动机,而一艘航空母舰则需要安装超大功率的核动力设备。

四、机械效率及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1、机械效率是反映机械性能的一项重要指标,要理解机械效率,就必须理解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

有用功W有用:完成某项任务时有实用价值的功(有用功一般是克服重物重力所做的功)额外功W额:为完成任务无实用价值而又不得不做的功。

(额外功一般是克服机械本身重力或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总功W总:有用功与额外功的总和。

(总功一般是拉力所做的功或机器所做的功)例如:用水桶从井中提水时,对桶中水所做的功是:_________,把水提起来时水桶也被提起来了,对水桶做的功是________,拉力做的功是:_______________。

若水桶不小心掉到井里了,要把桶捞上来,则有用功、额外功、总功分别是什么?现在你知道什么是机械效率了吗?_______和______的比值叫机械效率。

其公式是:______,从公式可以看出,机械效率越大,_____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就越大,能量的浪费就越_____。

但在实际使用机械做功时,由于要克服机械之间的摩擦或机械自重而做额外功,因此有用功总是_____总功的,所以机械效率一定_____1,所以使用机械____省功。

2、机械效率η越大,_______在______中所占的份额越多,说明机械的性能越好.机械效率的高低与机械的功率和是否省力都_______。

所以功率越大的机械机械效率越大,越省力的机械机械效率越大的说法都是错误的。

3、要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就必须弄清哪部分是有用功、哪部分是额外功、哪部分是总功。

有用功____________________,额外功___________________,总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然后利用原理η= W有用/ W总×100% 也即η=Gh/Fs 。

根据这个原理,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______需要的测量工具有:_______、__________。

若没有刻度尺,则还能否测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呢?若能,则计算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公式变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学习,我们要理解到,要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额外功一定时,_________越大,机械效率越高。

有用功一定时,______越小,机械效率越大。

所以为了提高滑轮阻的机械效率,我们可以:①加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减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判断正误:1.有用功越多,机械效率越高2.额外功越少,机械效率越高3.做总功越多,机械效率越低4.做相同的有用功,额外功越少,机械效率越高练习:1.在下列机械中,①羊角锤②钓鱼竿③天平④钢丝钳⑤筷子⑥理发剪刀⑦普通剪刀⑧铁匠剪刀⑨缝纫机的脚踏板⑽铡草用的铡刀⑾镊子⑿铁锹⒀道钉撬⒁定滑轮⒂动滑轮,它们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属于费力杠杆的是属于等臂杠杆的是.2.某建筑工地上,起重机将1000 N的重物竖直向上匀速提升10 m后,又将重物水平移动了5 m,在整个过程中,当物体向上运动时,拉力做功___J;当在水平方向移动时,拉力做功____J.3.重力为100 N的物体,受到50 N的水平拉力,在水平面上匀速前进5 m,则重力做功为____J,拉力做功为____ J.4.如图所示,把一个物体G在10 s内匀速向上拉起0.5 m,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 4 N,若不计滑轮重力和摩擦,(g=10 N/kg),则物体的质量是___ kg ,拉力F所做的功为___ J,拉力F的功率为___ W .5.用一个动滑轮把重100 N的砖块提到9 m高的脚手架上,所用拉力为60 N,所用时间为20 s,那么有用功为____J,总功率为__ W,此装置的机械效率为____%.6.下列关于机械效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做功多的机械,机械效率一定高B.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越多,机械效率越高C.使用任何机械的目的都是为了省功D.使用任何机械,它的机械效率总小于17.如图:一根直杆可绕轴O转动,在直杆的中点挂一重物,在杆的另一端施加一个方向始终杠杆垂直的力F,如图所示,当直杆从竖直位置慢慢抬到水平位置的过程中,力F的大小变化情况应是( )A.一直增大B.一直减小C.先增大后减小D.不变8.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用同一滑轮组进行两次实验,得到如下数据,见表格 次数 钩码质量 (g) 钩码的 高度(m) 弹簧测力 计示数(N) 弹簧测力计移 动距离(m) 1 100 0.1 0.5 0.3 22000.20.90.6①所用滑轮组中动滑轮、定滑轮的个数最少分别为____个和___个.②第1次,第2次实验的机械效率的大小分别是η1=______,η2=_______.③两次实验机械效率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操作中应注意:弹簧测力计应沿竖直向上方向拉着绳子使钩码做________运动。

9.下列情况下,有力对物体做功的是( )A.用力推车,车不动B.一只苹果从树上落下来C.举重运动员举着杠铃沿水平方向走了1 mD.小车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匀速运动10.某机械的功率是750 W ,表示该机械( )A.每秒做功750 J/sB.能做750 J 的功C. 1s 的功率是750 WD. 1 s 内做750 J 的功11.一辆汽车满载时总重G=8×104 N ,在F=8200 N 的牵引力作用下上坡,已知汽 车沿斜坡前进s=500 m 时,竖直方向升高h=10 m ,则牵引力F 对汽车做的功是_______ J ,重力对汽车做的功是_______ J.12.用水平力F 拉物体A 在光滑水平面上沿直线移动S,做功W 1 ;用同样的力F 拉物体B 在粗糙水平面上沿直线移动S,做功W 2,则( )A.W 1 = W 2B. W 1>W 2C. W 1 < W 2D.条件不定,无法比较13.甲、乙两台机械的机械效率分别是80% 和60%,现分别使用这两台机械做相同的有用功,那么使用这两台机械所做的总功的比是 ( ) A.1:1 B.4:3 C.3:4 D.无法断定14.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下列措施正确的是( )A.多用几个动滑轮,减小拉力B.增加钩码个数,增大拉力C.减小提升的高度,减小做功D.上述措施都可行15、如图所示,用一轻质杠杆AB 提升重为200 N 的物体G ,支点O 处的摩擦 不计,BO=2OA ,重物被举高0.2 m ,则动力作用点竖直下降的距离是____ m ,动力做功是___J ,动力是____ N.16.如图所示,重为500 N的物体与地面间的摩擦力是150 N,为了使物体匀速移动,必须在绳端施加60 N的水平拉力,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若物体移动速度为0.2 m/s,则1 min内拉力所做的功为____ J.17、如图所示,轻质木板OB绕O点转动,OB长1 m,细线AB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60 N,在C点放一重为50 N的物体M,OC长10 cm ,此时木板在水平位置静止平衡状态.现在物体M上加一水平向右的拉力F,F= 10 N,恰好使物体M在木板上匀速运动,经过5 s后,细线裂断,求:①物体M受到的滑动摩擦力②细线断裂时,拉力F做的功和功率.18、如图,用该滑轮组提起重为320 N的物体时,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200 N.(不计绳重和一切摩擦)①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多少?②若被提的重物改为G′=420 N,5 s内将重物提升2 m,则绳端拉力做了多少功?功率为多大?机械效率是否变化?如变化,则机械效率为多大?19、用“一定二动”的滑轮组来提升重物G,如图6-2-7所示,不计拉线质量及滑轮转动摩擦的影响,每个滑轮的质量相等,所提升的重物G是边长为2 dm 的正方体大理石块;当拉力F为60 N时,石块恰能被匀速提升,求:①匀速提升大理石块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多大?②当绳子自由端拉力为40 N时,大理石块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大?(ρ石=2.5×103 kg/m3,g=10 N/kg)20.请画出下图中杠杆所受力的力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