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十二五规划
积极应对产能过剩 促进水泥产业升级——“十二五”水泥工业发展规划思考
辽 宁
东
北
天
北
京
津
8 6
1 2
3
83 4 3
86 2
15 8
7 65 O .0
4 85 6 .2
1 99 4 .2
4
S3 4
5 0
9 0
88 7 7
86 2
15 8
7 47 4 .8
4 37 6 .8
1 83 4 _6
长 , 高 需 求量 可 能会达 到 2 2 fD( 图 2) 最 4~ 5, E 见 L 。 5 万 亿 元 , 泥 总需求 也不 过2 . 5 水 45 5亿 吨 。
,
6 2 9 1, 。
箸
2 0 0 2 2 0 0 4 2 0 0 6 2 O Cl 0 92 1 01 2 1 01 0 4 2 5 0 12 O 0 3 2 0 0 52 0 0 7 2t ̄2 0 0 0 2 0 2 2 32 1 01 1
定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计 划的建议》 和中国 区的经济刚步入发展的快车道 ,其工业化和城 市化 同步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还 会继续高速增 长 : 二是快速推 政府发布 的 《 国民经济和社 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 划纲 进行 , 要》 以后 , 并与新疆、 甘肃 、 青海、 陕西、 山西、 四川、 贵州、 重 进城 市化建设努力提高城 市化率 ,特别是庞 大的经济适 是 十二五” 固定 资产投资 的新重点 ; 三是 庆、 黑龙江 、 广东等省区市 的有 关部 门、 水泥 协会、 分企 用房 建设 规模 , “ 部
有1 8个省 区市 人均新型 干法窑熟 料产 能超过华 东地 区
( 见表 1和图 5) 。
环保装备“十二五”发展规划
环保装备“十二五”发展规划目? 录一、现状和形势(一)取得的成效(二)存在的问题(三)形势和需求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一)指导思想(二)基本原则(三)主要目标三、发展重点(一)大气污染治理装备(二)水污染治理装备(三)固体废物处理装备(四)噪声与振动控制装备(五)资源综合利用装备(六)环境监测专用仪器仪表(七)环境污染治理配套材料和药剂(八)环境应急装备四、重点任务及措施五、加强规划的组织落实附录环保装备是环境保护的重要物质技术基础,是实现污染物减排,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确保环境安全的重要保障,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推进产业优化升级的有力支撑。
环保装备产业具有政策导向性强、产品覆盖面广、产业关联度高、资金技术密集、社会责任重大的特点,主要包括环境污染治理装备、资源综合利用装备、环境监测专用仪器仪表、环境污染治理配套材料和药剂等。
为指导“十二五”期间环保装备产业的发展,制定本规划。
一、现状和形势(一)取得的成效“十一五”期间,我国继续加大环境保护工作力度,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超额完成,治污设施建设快速发展,为环保装备创造了良好的市场空间,环保装备产业发展取得了显着成效。
一是产业规模逐步扩大。
截至2010年底,全国从事环保装备制造的企业单位5000家左右;工业总产值近2000亿元,是2005年的倍;从业人数50万人以上。
二是形成了门类相对齐全的产品体系。
我国已拥有一批较为成熟的常规环保技术和装备,环保装备的产品种类达到10000种以上,形成了包括大气污染治理、水污染治理、固体废物处理、噪声与振动控制、资源综合利用装备、环境监测专用仪器仪表以及环境污染治理配套材料和药剂等门类相对齐全的产品体系,基本满足国内市场对常规环保装备的需求。
三是技术水平提高,产业化取得进展。
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套环保技术装备取得突破。
炉排炉垃圾焚烧发电、污泥干化发电、城市污水处理厂成套设备等部分关键共性技术已经实现产业化;工业废水治理和消烟除尘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在环境污染治理领域得到推广应用;脱硫等技术装备逐步占据国内脱硫市场的主体地位;电除尘及袋式除尘的技术水平位居世界前列,不仅可满足国内需求,还出口到30多个国家和地区。
《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
《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标准》解读在《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4915-2013)和《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标准》(GB 30485-2013)发布之际,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负责人接受了记者采访,就如何理解、贯彻水泥工业污染物排放(控制)系列标准,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1、修订《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背景是什么?我国是水泥生产与消费大国,2012年水泥产量达到22.1亿吨,占世界水泥产量的56%,现有规模以上水泥生产企业约4000家,其中水泥熟料生产企业2400多家、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1600多条。
水泥工业在支撑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据统计,我国水泥工业颗粒物(PM)排放占全国排放量的15%-20%,二氧化硫(SO2)排放占全国排放量的3%-4%,氮氧化物(NOx)排放占全国排放量的8%-10%,属污染控制的重点行业。
水泥工业执行的现行标准为《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4915-2004),主要控制PM,要求水泥企业在各种通风生产设备及作业点采取高效除尘净化措施;SO2、NOx、氟化物等控制指标在原(燃)料品质较好、运行工况稳定的条件下基本可实现达标排放。
进入“十二五”后,环保形势的变化对水泥工业的大气污染防治、特别是NOx总量减排提出了更高要求。
《“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国发〔2011〕26号)、《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国发〔2011〕42号)、《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国发〔2012〕40号)、《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环发〔2012〕130号)、《关于执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的公告》(环境保护部公告 2013年第14号)等文件明确规定2015年水泥行业NOx排放量控制在150万吨,淘汰水泥落后产能3.7亿吨;对新型干法窑降氮脱硝,新、改、扩建水泥生产线综合脱硝效率不低于60%;在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地区,对水泥行业实施更加严格的特别排放限值。
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
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为推进“十二五”期间环境保护事业的科学发展,加快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制定本规划。
一、环境形势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将其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手段,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措施。
“十一五”期间,国家将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约束性指标,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在认识、政策、体制和能力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比2005年分别下降12.45%、14.29%,超额完成减排任务。
污染治理设施快速发展,设市城市污水处理率由2005年的52%提高到72%,火电脱硫装机比重由12%提高到82.6%。
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全面推进,重点流域、区域污染防治不断深化,环境质量有所改善,全国地表水国控断面水质优于Ⅲ类的比重提高到51.9%,全国城市空气二氧化硫平均浓度下降26.3%。
环境执法监管力度不断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成效明显,生态保护切实加强,核与辐射安全可控,全社会环境意识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参与程度进一步提高,“十一五”环境保护目标和重点任务全面完成。
当前,我国环境状况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根本遏制,环境矛盾凸显,压力继续加大。
一些重点流域、海域水污染严重,部分区域和城市大气灰霾现象突出,许多地区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超过环境容量。
农村环境污染加剧,重金属、化学品、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以及土壤、地下水等污染显现。
部分地区生态损害严重,生态系统功能退化,生态环境比较脆弱。
核与辐射安全风险增加。
人民群众环境诉求不断提高,突发环境事件的数量居高不下,环境问题已成为威胁人体健康、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
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全球性环境问题的压力不断加大。
环境保护法制尚不完善,投入仍然不足,执法力量薄弱,监管能力相对滞后。
同时,随着人口总量持续增长,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能源消费总量不断上升,污染物产生量将继续增加,经济增长的环境约束日趋强化。
水泥业“十二五”规划发布
十 二 五 ”期 间 河 北 省 交 通 基 础 联 ( 村公 路 ) 农 ,环首都 1县 ( 、区 ) 4 市
设 施 建 设 将 完 成 投 资 6 3 亿 元 ,其 半/ t进北京 。 41 Jl q, - 中 ,铁 路 投 资 3 0 亿 元 公 路 投 资 00 沿海 港 口 :生 产性 泊位 达 到 1 9 6
.
公路 :通 车里程 达到 1万 k 。其 设一 批通 用机 场 到2 1年 ,年旅客 m 6 O 5 中 ,高速 公路通 车里 程突破 70 k 00 m 形 成 以石 家庄市 为 中心 ,围绕 京 津 、 吞吐 能力达  ̄ 20 万 人次 货 邮吞 吐 g00 能力达 到2万t 6 。建设 完善 包括北京新
泽
、
泰安 等 地 区重 要港 I建 设 . Z ]
、
高 速公 路 网 基 本实 现县县 半 小时 上 市 轨道 交通 主干线 , 设 区市建 成相 各
建 成 一批 大 宗散 货
件 杂货 和集
。
高速公路 基本实现主要经济区、主 对完善的城市地面快速公交系统。
装箱现代化专业码头
C N T U TONMA HN R 0 2 5 O S R C I C IE Y 2 1. 2 5
实 现
10 t 船 舶全线通达等项 目: 0级 0 、
加 快 济宁 港 主要 港 口和 枣 庄
、
环 绕 渤 海 ,通 达 重 点 部位 ( 口和其 机 场在 内的机 场地 面交 通网 。 港
菏
他 重要 节点 ) ,与 相邻 5 市 区连 通 的 省
城市 交通 :石 家庄 、唐 山建 设城
扩能升级 等工程
。
铁 路 :通 车里 程达  ̄8 0 k 形 系基本完 善的现代 化港群 系统 。 00 m
上海市散装水泥“十二五”发展规划概要
( 吨) 万
减少 S O 排放
01 .2 0. 1 1
( 吨) 万
粉 煤 灰 年 利 用 量
( 吨) 万
2 50 7 .0
2 5.0 6 O
综 合利用 粉煤 灰约 3 0万 吨 。
“ 十二 五 ”期末 ,上海 市散 装水 泥年 生 产量保 持
混 凝 土
土、 预拌砂浆 。
( ) 持依靠技 术进步 4坚 加速 国 内外新 技术 成果 引进 、 化 和吸收 应用 , 转 推动生产和应用工 艺装 备水平升级换 代和淘 汰落后 , 提高产 品质量 ; 积极 推动城 市 固体废弃 物 的再利用 ,
() 1坚持 与环境保 护相结合
加强 散装水 泥 、预拌混 凝土 和预拌砂 浆企业 环 境 保护治 理 , 鼓励 水 泥制 品生 产企业 实施 清洁生 产 , 降低粉尘排 放 , 少环境 污染 ; 减 加强对 建筑施 工企 业
散 装 水 泥 年 生 产 量
6 O 5 60 O
( 吨) 万
浆 使用 领域 ,加 快 推进 家庭 装饰装 修 用砂浆 的商 品 化 工作
表 2 “ 二 五” 海 市 散装 水 泥 ( 拌 混 凝 土 及 砂 浆 ) 十 上 预
项目 资源 综 合 利 用 及 十 二 五 ” 二 年 “ “ 前 十二 五 ” 末 期
上 海 市散 装 水 泥 “ 二 ” 展 规 划概 要 十 五 发
1 “ 十二 五 ” 海市 散 装水 泥 发展 指 导思 想和 基 本 上
原 则 11指 导思想 .
扶持 发展 一批 资源综合 利用 能力 强 的水 泥制 品 生 产企业 ,提 高上海 散装水 泥行业 综合 利用粉 煤灰 等 城市 固体 废 弃物 的利用技 术 、 用能力 和利 用量 , 利
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重点工作部内分工方案》的通知
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重点工作部内分工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环境保护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12.11.29•【文号】环办函[2012]1390号•【施行日期】2012.11.29•【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重点工作部内分工方案》的通知(环办函[2012]1390号)机关各部门,各派出机构、直属单位:为深入推进《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实施,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重点工作部门分工方案的通知》(国办函〔2012〕147号,以下简称《部门分工》)的要求,按照环境保护部各司(局)主要职责,对应《部门分工》的85项重点工作进行了部内职责分解,我们编制完成了《〈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重点工作部内分工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现将《方案》印发给你们。
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明确责任,各司其职,抓出成效。
要按照《方案》的要求,对涉及本部门的工作进一步细化分解,制定具体措施,认真抓好落实。
对工作分工中涉及多个部门的工作,部门间要密切协作,牵头部门要加强协调,及时跟踪进展情况,抓好工作落实。
附件:《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重点工作部内分工方案环境保护部办公厅2012年11月29日附件:《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重点工作部内分工方案一、推进主要污染物减排(一)加大结构调整力度1.加大钢铁、有色、建材、化工、电力、煤炭、造纸、印染、制革等行业落后产能淘汰力度。
制定年度实施方案,将任务分解落实到地方、企业,并向社会公告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名单。
建立新建项目与污染减排、淘汰落后产能相衔接的审批机制。
落实产能等量或减量置换制度。
(污防司、总量司、环评司、环监局、监察局。
列第一位为牵头部门,其他为配合部门,下同)2.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促进非化石能源发展。
十二五规划
• 第一节 巩固提高家庭经营收入
•
• 第二节 努力增加工资性收入
•
• •
第三节 大力增加转移性收入
健全农业补贴制度,坚持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继续实行良种补贴和农 机具购置补贴,完善农资综合补贴动态调整机制。
LOGO
• 第七章 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 按照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要求,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加强农 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适应农村人口转移的新形势,坚持因地制宜,尊重村民意愿,突出地域和农村特色, 保护特色文化风貌,科学编制乡镇村庄规划。 全面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完善建设和管护机制,继续推进农村公路建设,进一步提 高通达通畅率和管理养护水平,加大道路危桥改造力度。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升级 改造工程,大力发展沼气、作物秸秆及林业废弃物利用等生物质能和风能、太阳能, 加强省柴节煤炉灶炕改造。 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全面提高财政保障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提高农村义务 教育质量和均衡发展水平,推进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免费进程,积极发展农村学前教 育。 治理农药、化肥和农膜等面源污染,全面推进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加强农村饮用水 水源地保护、农村河道综合整治和水污染综合治理。强化土壤污染防治监督管理。
• • • • • •
第九章 改造提升制造业 第十章 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第十一章 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 第十二章 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第十三章 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 第十四章 推进海洋经济发展
LOGO
• 第九章 改造提升制造业
• 第一节 推进重点产业结构调整
• 装备制造行业要提高基础工艺、基础材料、基础元器件研发和系统集成水平, 加强重大技术成套装备研发和产业化,推动装备产品智能化。
关于印发《建材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通知
其中烟气粉尘排放量 、 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 比2 0 年减少 4 %和 1%。建材工业利用各类工业固体废弃物 05 6 2 超过 6 亿吨 , 其中利用煤矸石量 占全 国 5%以上 , 0 综合利用粉煤灰量 占全国 3 %以上。 0 多条水泥生产线配 0 70
一
、
发 展 现状
“ 十一五” 时期是我国建材工业发展速度最快 、 质量效益最好 的五年。全行业继续实施 “ 由大变强、 靠新出 强” 的发展战略 , 在产业结构调整、 方式转变 、 节能减排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 , 为国民经济和城乡建设的快速 发展提供 了重要的原材料保 障。 ( ) 一 主要 产 品产 量和 效益 大 幅提 高 受 国 民经 济 快速 发展 的拉 动 , 材工 业保 持 高速增 长 。2 1 , 泥产 量 1.亿 吨 , 板玻 璃产 量 66 建 00年 水 88 平 .亿 重量箱 , 建筑 陶瓷产量 7 亿平方米 , 8 卫生陶瓷产量 1 亿件 , . 7 年均分别增长 1. 1. 1. 1 %、0 %、3 %和 1. 9 5 2 5 %。规 7
《 新型建筑材料工业“ 十二五” 发展规划》《 、非金属矿工业“ 十二五” 发展规划》 5 等 个子规划。 建材工业“ 十二五” 发展规划是落实《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 工业转型升级规划(O 2 1 )的具体部 和《 2 1- 05 》 1
署 , 推进 未来 五 年我 国建 材工 业健 康发 展 的指导 性 文件 。 是
3 亿吨 、 . 4 落后平板玻璃产能 6 0 0万重量箱。2 1 年前 1 家水泥企业产量 4 亿吨, 0 00 O . 7 约占全 国的 2%, 5 前两 家产能已超过 1 亿吨。 1 家浮法玻璃生产集 中度达到 5%。 中、 前 0 7 东、 西部水泥熟料生产能力 占比由 2 0 年 05 的 5%、5 2 %调整为 2 1 年的 4 %、9 3 %, 4 2 %、1 00 1 2%、0 一批浮法玻璃和建筑陶瓷生产线在西部地区相继建成 。 ( 节能减排成效显著 四)
十二五规划简介
电子化学品上市公司有永太科技(002326),鼎龙股份(300054),江苏国泰(002091),多氟多(002407),当升科技(300073)等;医药等有天马精化(002453),联化科技(002250);纺织包括浙江龙盛(600352),闰土股份(002440)和安诺其(300067)等.
--五中全会今日召开解析十二五规划掘金路线:精细化工
规划草案显示,到2015年,我国化工新材料及配套的助剂,加工机械和模具制造等将形成2600亿产值的体系,届时化工新材料满足率争取达65%."十二五"期间,工程塑料,可降解类产品,有机硅,有机氟,高分子材料和特种碳纤维以及聚氨酯将得到发展.
有机硅有机氟属于发展重点之一."十二五"将建有机硅单体生产基地,重点发展苯基,乙烯基等特种单体,推动硅产品出口.拓宽有机硅下游领域.聚氨酯方面,"十二五"提出,原料MDI,TDI,PTMEG的国内产业规模将有较大发展空间,聚氨酯建筑保温板市场需求增加.
房地产
其中,房地产或成为"十二五"期间的头号调控产业.
…叶青指出,以往业界一直把房地产业作为支柱性产业,其实这是一种认识误差."多年的实践证明,房地产业只是建筑业的一部分,但是房地产对于GDP的拉动作用,在中国被过度放大了."
… "但是,有一点已经达成共识,就是^十二五^期间每年要建设600万套保障性住房,5年下来就是3000万套."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对记者解释说
更令市场关注的是,水泥业巨头间的并购也呼之欲出.今年一季度,海螺(600585)已经持有冀东水泥(000401)1.22亿股,占冀东水泥股份总数的10.05%;二季度,海螺继续增持冀东水泥2216.4万股,持股数量达到1.34亿股,占冀东水泥股份总数的11.05%.
加快发展散装水泥为“十二五”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节能减排作出新的贡献在全国散装水泥工作会议暨推
Bu kCe e t I m n
21 年第5 01 期
o
龙江 6省先后 出台 了 《 促进散装 水泥发展
条例 》 其他 省( , 自治 区 、 直辖市 ) 也大 都 以 政府令 的形式 出台 了实施促进散 装水泥发 展 的管理办 法。上述政策法规 的出 台和贯
宣传报道 内容 ,增强 了信息 发布和服务功
浆 的行业标 准制订工作 。 目前 已有一批相 关行业标 准出台 , 引导 、 对 规范行业健康发
展产 生了重要作用 。由中国散装水泥推广 发展协会 承担 的散 装水泥统计丁作 ,保 持 了多年 的连续性 , 统计数 据及 时 、 准确 , 统 计体 系 日趋完善 。 0 0年 , 21 商务部与中国散 装水泥推广发展协会 、 山东省 、 河南省散 装 水泥办公 室共 同编写 的散装水泥系列培训
四是农 村散装水泥发展相对滞 后。农 村建筑 规模 小 、 地点分散 , 交通 和信 息 而 受 到制约 , 产品运输成本高。目前大部分农 村 水泥供应仍以袋装为主 ,尚未形 成适 用
于 农 村 特 点 的 高 效 、低 成 本 的散 装 水 泥 物
流体 系。 这 些问题的存在 ,既有经济发展 水平 制 约的因素 , 有政 策方面的因素 , 也 如一些 地 区的散装水泥机构 到 目前仍 属 自收 白支 性质 ,大量的专项资金用于行政管理 费j { { 支出 ,未能发挥好政府性基金 支持 散装水 泥 推广 的作 用 ;同时也存在…定 的主观原 因 ,如一些西部地 区的散装 水泥一 作有卢 l 有色、 成绩显著 , 而个别经济发达 的省份 水 泥散装 率还未达到全 国平均水平 。这些 问 题值得我们认 真研 究解决 。
式的重要着力点 。为此 , 中央提出要促进经 济结构 调整 , 进一 步加强 工业 、 筑 、 建 交通
中国水泥工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中国水泥工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李建梅;李国栋;蔡超【摘要】水泥工业和化学工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和基础产业,为国民经济及相关领域的发展提供基础原材料.与交通运输以及人们的吃穿住行等各个领域密切相关.本文介绍了近期国内水泥工业的发展现状,分别从生产工艺、生产规模、新型干法生产线及节能减排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并简要分析了国内水泥工业存在的问题,最后对国内水泥工业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期刊名称】《广州化工》【年(卷),期】2013(041)017【总页数】3页(P18-19,50)【关键词】水泥工业;现状;趋势【作者】李建梅;李国栋;蔡超【作者单位】宁夏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宁夏银川 750021;宁夏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宁夏银川 750021;宁夏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宁夏银川 750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172水泥工业和化学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基础材料产业,随着国民经济高速发展,我国各种化工产品产量迅速增加,随之而来的各种化工废渣大量产生,如煤矸石、粉煤灰、尾矿、电石渣、钢渣、高炉矿渣、脱硫石膏等,这些化工废弃物不仅侵占土地且是破坏生态环境,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然而利用水泥工业销纳化工废弃物是一条良好的途径。
不仅减少了化工废弃物的储存,且减少了废弃物对环境的破坏,真正做到了化害为利、变废为宝。
近年来,水泥工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整体素质明显提高,较好的满足了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及城乡建设的快速发展需要。
2005年以来,我国水泥产能、产量持续增长,落后产能逐渐退出,大企业快速成长,节能减排成效显著,行业整体效益有所改善,新型干法水泥从数量到质量的增长前所未有。
截至2012年底,我国水泥已发展成为22.5亿吨产量规模,占到全球水泥产量60%左右,且新型干法水泥产量的比重达到了90%,特别是“十一五”以来,我国水泥工业通过积极探索新型工业化道路,技术水平不断提升,装备和工程能力已具备国际竞争能力[1]。
2012年水泥行业分析报告
2012年水泥行业分析报告2012年10月目录一、行业管理体制和行业政策 (4)1、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管理体制 (4)2、行业主要法律法规、政策及影响 (5)(1)水泥行业政策 (5)(2)支持发展循环经济政策 (7)(3)现行政策对行业的影响 (8)二、我国水泥工业基本格局 (9)三、水泥行业竞争状况与供求情况 (10)1、全国水泥行业竞争状况 (10)(1)产能整体过剩,机会差异明显 (11)(2)行业集中度不断上升 (12)(3)新型干法水泥增长迅速,产业结构调整加快 (12)(4)水泥产业布局重点西移 (13)2、全国水泥供求状况 (13)四、进入本行业的主要障碍 (15)五、影响市场供求状况的变动因素 (17)1、需求方面 (17)2、供应方面 (17)六、行业利润水平的变动趋势及变动原因 (17)1、行业利润水平 (17)2、行业利润水平变动原因 (18)七、影响行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 (19)1、有利因素 (19)(1)产业政策 (19)(2)经济发展 (19)(3)技术进步 (20)2、不利因素 (20)(1)资源能源约束 (20)(2)环境约束 (20)八、行业技术水平及发展趋势 (21)1、水泥行业技术水平 (21)2、水泥行业技术发展趋势 (21)九、行业经营模式 (22)1、销售模式 (22)2、盈利模式 (23)3、商业模式 (23)十、行业的周期性、季节性和区域性特征 (23)1、行业的周期性 (23)2、行业的季节性 (24)3、行业的区域性 (24)十一、与上下游行业的关联度以及上下游行业的发展前景 (24)1、关联度——水泥工业与上下游产业的关联度比较密切 (24)2、上下游产业发展前景 (25)(1)煤炭:供需较均衡,地区差异明显 (25)(2)电力:供求矛盾将进一步缓解 (25)(3)交通建设、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和房地产:对水泥需求依旧旺盛 (26)(4)房地产: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持续推进,我国房地产将持续保持较快的增长趋势 (26)一、行业管理体制和行业政策1、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管理体制我国水泥行业已充分实现市场化竞争,各企业面向市场自主经营,政府职能部门进行产业宏观调控和指导,行业协会进行自律规范。
福建地区建筑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规划
福建省建筑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目录一、“十一五”规划执行情况 (2)(一)支柱产业地位凸显,社会贡献作用明显 (2)(二)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产业集中度提升 (3)(三)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拓展市场成效显著 (4)(四)工程质量稳步提升,安全总体保持平稳 (5)(五)人才队伍发展壮大,科技应用能力增强 (5)(六)加大市场监管力度,建筑市场进一步规范 (6)二、存在问题 (7)三、“十二五”期间建筑业发展机遇 (8)四、“十二五”期间建筑业发展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9)(一)指导思想 (9)(二)目标任务 (10)五、“十二五”期间建筑业发展保障措施 (12)(一)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建筑业发展方式 (12)(二)扶持企业开拓市场,外向型经济持续增强 (14)(三)建立市场监管长效机制,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14)(四)完善质量安全保证体系,确保行业和谐稳定 (16)(五)健全工程咨询服务体系,促进行业协调发展 (17)(六)提升勘察设计工程建设灵魂先导作用 (19)(七)加快技术管理创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19)(八)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行业整体素质 (20)(九)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促进行业协调健康发展 (22)“十二五”时期,是福建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是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提前三年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决定性时期。
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福建省建筑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全面审视过去五年建筑业发展历程,理清未来五年建筑业发展思路和目标,提出发展保障措施,推进行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建筑业新一轮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现依据《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建筑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和《福建省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结合本省建筑业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规划执行情况在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下,全省建筑行业广大企业和干部职工,凝聚共识,开拓创新,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顺利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为全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
gb4915-2013
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控制水泥工业的大气污染物排放,促进水泥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制订本标准。
环境保护部解读《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等:环境保护部解读《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等是在2013年12月30日由环境保护部发布的解读文件。
在《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4915-2013)和《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标准》(GB30485-2013)发布之际,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负责人接受了记者采访,就如何理解、贯彻水泥工业污染物排放(控制)系列标准,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1、修订《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背景是什么?我国是水泥生产与消费大国,2012年水泥产量达到22.1亿吨,占世界水泥产量的56%,现有规模以上水泥生产企业约4000家,其中水泥熟料生产企业2400多家、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1600多条。
水泥工业在支撑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据统计,我国水泥工业颗粒物(PM)排放占全国排放量的15%-20%,二氧化硫(SO2)排放占全国排放量的3%-4%,氮氧化物(NOx)排放占全国排放量的8%-10%,属污染控制的重点行业。
水泥工业执行的现行标准为《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4915-2004),主要控制PM,要求水泥企业在各种通风生产设备及作业点采取高效除尘净化措施;SO2、NOx、氟化物等控制指标在原(燃)料品质较好、运行工况稳定的条件下基本可实现达标排放。
进入“十二五”后,环保形势的变化对水泥工业的大气污染防治、特别是NOx总量减排提出了更高要求。
《“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国发〔2011〕26号)、《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国发〔2011〕42号)、《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国发〔2012〕40号)、《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环发〔2012〕130号)、《关于执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的公告》(环境保护部公告2013年第14号)等文件明确规定2015年水泥行业NOx排放量控制在150万吨,淘汰水泥落后产能3.7亿吨;对新型干法窑降氮脱硝,新、改、扩建水泥生产线综合脱硝效率不低于60%;在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地区,对水泥行业实施更加严格的特别排放限值。
关于“十二五”期间我国水泥工业节能减排的思考
新型 干法水泥 的比重在 “ 十一五 ” 期间 有 了快 速提 高 , 但 素 , 水泥 工 业 发展 继 续保 持 平稳 增 长 的压 力 依 然存 在 , 业 产 淘 汰落后水泥产 能的空间还很 大 ;水泥产业集 中度仍不 高、 大 结 构调 整 的任 务仍 然艰 巨。 企业集 团控制市场 能力不强 , 在产 业链 中的价值传 递能 力弱 , 因此 , 国水 泥 工 业在 “ -Z ” 间 的主 要 工作 应 重 我 十 期
2 1 . 0 7 CH I 1 NA CEM ENT
汰 水泥 落 后产 能 的时 间表 。“ -:” 十 - ;期间 要采 取措 施 , F 彻底
实现淘 汰水 泥 落后 产 能 的任 务 。
三 、 国 水 泥 工 业 “ 二 五 ” 展 面 临 的 形 我 十 发善建材 行业循 环经 济发展 模式 。在 建 完
对 企业 具 有指 导 意义 的权 威 信 息 的缺 失是 水泥 工 业 发 新 来 实 现。 同 时 , 水泥 工 业 消纳 各 种废 弃 物 的 能力 强 , 有 具 展 方式 粗 放 的重 要原 因之 一 。首 先是 行 业 的信 息 和 数据 采 得 天独 厚 的优 势 , 有着 其 他行 业 不 可取 代 的 作用 , 发展 循 是
行 业竞争能力弱 : 产品结构和产 业链 的延 伸还 没有很好 的开展 点 围绕 “ 大减 排 力度 ” 进行 。 加 来 起来 , 综合竞争 实力的提高还 有很大 的空间。尤其是行业 的兼 全球 为拯 救 地 球 而 对 节 能 减 排 提 出 了紧 迫 的任 务 和
并重 组 , 大做强 企业 集团还 刚刚起 步 , 做 在许 多省份 水泥市 场 较 高 的预 期 目标 。2 0 0 9年 , 国 建材 行 业 在 生产 制 造过 程 我
《中国水泥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
附件8中国水泥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编制说明一、编制的目的和意义根据“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建立完善温室气体统计核算制度,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和《“十二五”控制温室气排放工作方案》(国发[2011] 41号)提出的“加快构建国家、地方、企业三级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工作体系,实行重点企业直接报送温室气体排放和能源消费数据制度”的要求,为保证实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目标,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编制了《中国水泥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以帮助企业科学核算和规范报告自身的温室气体排放,更好地制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控制计划或碳排放权交易战略,积极参与碳排放交易,强化企业社会责任。
同时也为主管部门建立并实施重点企业温室气体报告制度奠定基础,为掌握重点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情况,制定相关政策提供支撑。
二、编制过程本指南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委托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专家编制。
编制组借鉴了国内外有关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参考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印发的《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试行)》,经过实地调研、深入研究和案例试算,编制完成了《中国水泥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
本指南在方法上力求科学性、完整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
编制过程中得到了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有限公司等相关行业协会和研究院所专家的大力支持。
三、主要内容《中国水泥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包括正文的七个部分以及附录,分别阐述了本指南的适用范围、引用文件和参考文献、术语和定义、核算边界、核算方法、质量保证和文件存档、报告内容和格式、以及常用参数推荐值。
本指南核算的温室气体为二氧化碳(不涉及其他温室气体),考虑的排放源包括燃料燃烧排放、工业生产过程排放、净调入使用的电力和热力相应的生产环节的排放等。
水泥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2 1 全 国水泥 产量 1. 00年 8 8亿 吨 , 20 是 05年 的 17倍 , . 年均 增 长 1 .% 。规 模 以上 工业 企业 完成 19
销售收入 710 0 亿元 , 利润总额 60 5 亿元 , 年均分别 增长 2%和 5%。 2 8
民经济仍将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 水泥工业面临着发
展机 遇 , 面 临 更 大 的挑 战 。一 是 工 业 化 、 镇 化 也 城 和新 农村 建设 进 一步 拉 动 内需 , 障 性安 居 工 程 以 保
斗提机等关键设备 取得重大突破。低 温余热发 电
建 材 技术 与应 用 3 2 1 / 0 2
标
20 年 00 05 21 年 年均增长
1 . O7 4 0 1 . 88 8 1 1 . 19 [ 1 4]
计 产 量 5 4亿 吨 , . 占水 泥 熟 料 总 产 量 的 4 . % , 5 8 其
淘汰落后水泥产能( 吨) 亿 前l O家企业平均规模 ( 万吨 ) 前1 O家企业生产集 中度 ( ) %
技术 取 得重 大进 展 。
“ 十一五” 间, 期 水泥工业持续快速发展 , 整体 素质 明显 提 高 , 较好 地 满 足 了 国民 经济 和 社 会 发展
需要 。
( ) 六 装备水 平明显提 高
实 现 了 日产 万 吨级 水 泥熟 料 生产 装 备 国产 化 。 水 泥大 型装 备 设 计 、 造 、 装 等 已 达 到 国 际先 进 制 安 水 平 , 托 自主 开 发 的成 套 技 术 , 泛 参 与 海 外 水 依 广 泥 生产 线建设 工 程 总承 包 , 动 了大 型 成 套 水 泥装 带 备批 量 出 口。2 1 我 国水 泥 工 程 建 设 占国 际市 00年
“十二五”:加快工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期
“十二五”:加快工业发展方式转变地关键期党地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地《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地建议》指出,“十二五”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地攻坚时期.工业和信息化系统必须深入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加快转变工业发展方式步伐,推动工业转型升级,促进工业由大变强.一、“十一五”工业和信息化再上新台阶“十一五”时期,在中央地领导下,我们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取得新成绩.工业总体实力跃上新台阶.2009年,我国工业增加值达13.46万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是2005年地1.5倍,占国民经济总量地比重达40.1%.200多种工业品产量居世界第一,工业制成品出口规模居世界第一,制造业规模居世界第二.今年1—9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达16.3%.工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近年来,我国通过加大技改投入、严格产业准入、淘汰落后产能、推进兼并重组等举措,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效果显著.预计“十一五”时期,淘汰炼铁、炼钢、焦炭、水泥和造纸落后产能分别为11172万吨、6683万吨、10538万吨、34000万吨和1030万吨,约占全部落后产能地50%.自主创新能力取得新突破.目前,我国载人航天、绕月工程、高速轨道交通、高性能计算机以及电力、石化成套设备等领域已取得一批重大创新成果,高档数控机床等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加快推进,工业企业地创新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不断增强.节能减排迈出新步伐.前四年,我国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分别下降1.98%、5.46%、8.43%和6.62%,累计下降20.76%.有关测算表明,今年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4%,工业对全社会节能贡献率达80%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水耗、二氧化硫排放量、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提前实现“十一五”目标.中小企业发展迎来新机遇.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地政策,为中小企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全国1023万户中小企业完成了全国税收地50%,提供了近80%地城镇就业岗位,在繁荣经济、增加就业、推动创新、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通信业和信息化建设取得新成就.电信网络规模、电话用户数和互联网用户数稳居世界第一,电话用户数达11.35亿户,网民规模达4.2亿,宽带用户数达1.21亿户,分别是2005年地1.53倍、4.06倍和3.14倍.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稳步推进,信息技术在装备制造、节能减排等领域地应用不断深化,电子商务、动漫游戏、软件服务等新兴产业蓬勃兴起.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取得阶段性成果.在应对危机冲击中,我们坚决贯彻中央决策,制定实施了十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有效落实了家电、汽车、摩托车、农机下乡以及汽车家电以旧换新等扩大内需政策,为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2009年10月份,工业增速逐步回升至16%,实现了V型反转,并呈现平稳向好地态势.2018年,工业经济稳定增长地态势明显,预计全年增长13.5%.二、“十二五”是加快转变工业发展方式地关键时期当前,我国工业面临地形势依然复杂,发展机遇与严峻挑战并存,现实矛盾与长期问题交织,需要我们冷静观察、科学分析、准确判断、积极应对.总体来看,现阶段影响我国工业发展地潜在因素主要表现在:一是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由于长期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地粗放发展,我国工业地资源环境消耗强度大,发展地可持续性面临严峻挑战.2009年,我国粗钢、水泥、煤炭产量分别占世界地45.4%、50%、45.6%,原油、铁矿石、铝土矿、铜矿等进口依存度超过50%,工业能耗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占全社会地71.3%和84.3%.二是生产要素成本压力加大.近年来,劳动力、原材料、土地、燃料动力等价格持续上涨,对企业生产经营造成较大影响.今年1—9月份,我国原油、铁矿石、未锻造铜进口平均价格同比分别上涨38.8%、56.3%和51.6%.三是自主创新亟待突破.我国制造业在国际产业分工中长期处于价值链低端,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地核心技术和全球化品牌,特别是一些核心技术、关键零部件和设备受制于人,产业安全面临风险.目前,我国工业增加值率仅为26.5%,大大低于发达国家35%—40%地平均水平.四是产能过剩仍很突出.钢铁、水泥等传统行业仍存在盲目扩张现象,风电装备、多晶硅等新兴产业也存在重复建设倾向,产能利用率普遍不高.五是国际竞争更趋激烈.国际金融危机后,发达国家提出“再工业化”、“智慧地球”、“低碳经济”等新战略和新思路,抢占世界经济和科技发展地制高点.贸易保护主义明显抬头,货币贬值、技术壁垒等手段不断翻新,对我国工业发展形成新地压力.这些情况表明,我国工业发展已进入只有转变发展方式才能促进持续发展地关键时期,转变工业发展方式刻不容缓.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看到,我国工业已经进入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地关键战略机遇期.经过30多年快速发展,我国工业综合实力稳步提升,抗风险能力不断增强,为工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物质基础;通过实施扩内需战略,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消费能力持续增强,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市场化与国际化深入发展,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技术,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为工业发展创造了新地增长点;全球经济格局深刻调整,为我国工业主动参与新一轮国际产业分工提供了契机.三、在转变工业发展方式地关键环节上下功夫转变工业发展方式是一场深刻变革.“十二五”时期,我们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着力点,以实现工业转型升级为主要目标,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地成果,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快建立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地现代产业体系,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在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上迈出新地步伐.坚持把实现工业转型升级作为总体战略目标.推动工业转型升级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地根本要求.目前,工业转型升级规划纲要已列为国家重点规划.要以规划编制为契机,积极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着力提高工业增加值率、工业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把工业发展建立在创新驱动、环境友好、惠及民生、内生增长地基础上,促进工业由大变强.当前,特别是要处理好转方式与促增长地关系,努力使工业转型升级服务于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这个大局,防止经济增长出现大地起落.坚持把工业结构调整作为主攻方向.推进结构调整,是解决工业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地根本举措,对加快转变工业发展方式具有决定性意义.要着力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调整优化原材料工业,改造提升消费品工业,全面增强制造业竞争力;推动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促进劳动力密集与资金密集、技术密集型产业协调发展,努力实现重工业与轻工业平衡发展;调整产品结构,生产适销对路产品,增加产品和服务地附加值,更好地满足消费升级地需求;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稳步推进兼并重组,提高规模经济行业地产业集中度,形成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地良好格局.坚持把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发展重点.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构建国际竞争新优势、掌握发展主动权、增强工业发展后劲地迫切需要.要明确发展重点和主要任务,集中力量在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形成新地增长点;发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地核心引领作用,优先抓好重大技术地攻关研发,以技术创新支撑产业发展;发挥市场地基础作用、企业地主体作用和政府地引导作用,抓好发展规划、行业准入、技术标准地制定实施;注重发展现代物流、软件服务、电子商务、信息服务、工业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坚持把加快自主创新作为重要支撑.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培育自主品牌,是“十二五”期间我国工业塑造竞争新优势地重要途径.要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整合科技资源,依托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突破核心和关键技术,扎实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继续推进技术改造,利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引导企业把技术改造同产品升级结合起来,推动工业整体素质跃上新台阶;加强产品质量和品牌建设,大力开发附加值高地新产品,不断提升服务水平,积极引导和促进消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本质安全型工业体系作为重要抓手.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地重要举措.要倡导绿色发展,不断推进开发设计生态化、资源利用高效化、生产过程集约化、污染排放最小化;实施清洁发展,把节能减排作为转变发展方式地着力点,加快推行清洁生产,狠抓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节能降耗和减排治污;推进节约发展,发展再制造产业,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坚持安全发展,健全技术标准,加快安全生产设备更新改造,强化安全生产管理,提高本质安全生产水平.坚持把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作为重要途径.当今时代,信息技术与工业化呈现加速融合趋势.要积极推进经济信息化,努力使信息技术应用渗透到工业研发设计、加工制造、原料采购、库存管理、市场营销等各环节,全面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大力推进社会信息化,推动财税、金融、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领域重要信息系统建设,提高政府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地水平;加快信息产业发展,推动三网融合,推进第四代通信技术地研发和产业化,发展提升软件产业,推进物联网地研发应用.坚持把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作为强大动力.深化改革开放,创新体制机制,是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地不竭动力.要配合国家财税价改革,积极稳妥地推进电信体制改革以及盐业改革;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落实民营资本参与电信建设和有序进入国防科技工业领域地措施;坚定推进大部门制改革,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创新管理方式,完善工业和信息化管理体系;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优化工业制成品进出口结构,提高利用外资水平,支持国内企业“走出去”开展跨国经营.<作者: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
高固气比水泥悬浮预热分解技术
高固气比水泥悬浮预热分解技术(XDL水泥熟料煅烧新工艺)技术简介目前,中国水泥工业面临能耗高、环境负荷大等环境问题,水泥行业能耗标准要求125kg ce/t.cl为限额值,120kg ce/t.cl为准入值,115kg ce/t.cl为先进值,约80%的生产线在准入值范围徘徊,成本高、效益差,行业内部竞争残酷。
环境保护部已经与各省签订了十二五”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责任书,如果未完成减排任务,将实行集团环评限批。
《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明确要求,十二五”时期,水泥行业氮氧化物排放总量要下降10 %。
企业迫切需要通过生产工艺的革命性进步突破制约瓶颈,达到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的目的。
高固气比悬浮预热分解技术,是徐德龙院士的研究团队在理论研究基础上完成的原创性发明。
该团队从1985年开始开展高固气比悬浮预热分解理论的基础研究,先后提出气、固两相瞬间换热”理论、全窑系统热效率理论”单级和多级粉体悬浮预热器的热力学”理论、中心涡核阻力损失”理论、滚动涡边界层’理论和分解炉热稳定性模型”理论,建立了完整的高固气比悬浮预热分解理论体系,这些理论研究的新发现为高固气比悬浮预热分解技术的诞生与工业化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从94年开始,单级、多级高固气比预热器和高固气比分解炉先后在小规模的生产线上成功试用。
2002-2003年,两条完整采用高固气比悬浮预热分解技术的1000t/d水泥熟料生产线在山东张店宝山生态建材有限公司建成投产,2007年,1条采用高固气比悬浮预热分解技术的1500 t/d水泥熟料生产线在云南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建成投产。
2009年3月,采用高固气比悬浮预热分解技术的陕西阳山庄水泥有限公司日产2500t/d熟料生产线工程破土动工,该生产线建成投产后,实现:平均产量3592t/d,远高于同规格预分解窑的产量;熟料烧成系统热耗2839kJ/kg.cl,熟料综合热耗为2366kJ/kg.cl,熟料烧成综合热效率为75.41%,熟料烧成系统电耗为24.22 kWh/t.cl,废气中SO2浓度为45 ppm,NOx浓度为136 pp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1:水泥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一、发展现状“十一五”期间,水泥工业持续快速发展,整体素质明显提高,较好地满足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
(一)产量效益同步增长2010年全国水泥产量18.8亿吨,是2005年的1.7倍,年均增长11.9%。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销售收入7100亿元,利润总额650亿元,年均分别增长22%和58%。
(二)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2010年新型干法水泥熟料产能为12.6亿吨,是2005年的2.6倍。
新型干法水泥熟料产能占总产能的81%,比2005年提高41个百分点。
日产4000吨及以上熟料的产能占57%。
五年淘汰落后产能3.4亿吨。
2010年新增新型干法水泥熟料产能中,中部地区占25%,西部地区占56%,中西部布局进一步优化。
(三)生产集中度进一步提高企业兼并重组步伐加快,大企业快速成长。
2010年熟料产量过千万吨的水泥企业有22家,合计产量5.4亿吨,占水泥熟料总产量的45.8%,其中有2家产量超过1亿吨。
前10家企业水泥产量4.7亿吨,占水泥总产量的25.3%,较2005年提高10个百分点。
(四)节能减排成效显著通过淘汰落后,推广余热发电、节能粉磨、变频调速、水泥助磨剂、废渣综合利用等技术,2010年每吨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综合能耗降至115千克标准煤,比2005年下降12%。
年综合利用固体废弃物超过4亿吨。
55%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配套建设了余热发电装置。
建成一批利用水泥窑无害化最终协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城市污泥、各类固体废弃物(以下简称协同处置)示范工程。
(五)技术进步加快大型立磨及其配套减速机、高效篦冷机、窑尾斗提机等关键设备取得重大突破。
低温余热发电技术与装备、辊压机粉磨系统、变频调速系统、袋式除尘、水泥助磨剂等技术广泛推广应用。
协同处置技术取得重大进展。
(六)装备水平明显提高实现了日产万吨级水泥熟料生产装备国产化。
水泥大型装备设计、制造、安装等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依托自主开发的成套技术,广泛参与海外水泥生产线建设工程总承包,带动了大型成套水泥装备批量出口。
2010年我国水泥工程建设占国际市场40%以上的份额。
但与此同时,当前我国水泥工业仍然存在以下主要问题:一是水泥基材料及制品发展滞后,产业链短,附加值低。
二是落后产能规模仍然较大,节能减排任务艰巨。
三是部分地区重复建设,产能严重过剩。
四是产品质量检测和市场监管薄弱,部分企业社会责任意识仍待提高。
五是行业管理亟待加强。
专栏1水泥行业“十一五”发展情况指标2005年2010年年均增长10.718.811.9%)4081[41]*[3.4]10家企业平均规模(万吨)1600473024.210家企业生产集中度(%)1525[10]*%) 2.4%)--55%)36.648.1[11.5]*2.3411.7备注:[]内为五年累计数;*为2010年比2005年增加或减少的百分点。
二、发展环境(一)环境分析“十二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国民经济仍将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水泥工业面临着发展机遇,也面临更大的挑战。
一是工业化、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进一步拉动内需,保障性安居工程以及高速铁路、轨道交通、水利、农业及农村等基础设施建设带动水泥需求继续增长。
二是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防灾减灾意识增强,对水泥、水泥基材料及制品在质量、品种、功能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
三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应对气候变化,迫切需要水泥工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
(二)需求预测“十二五”期间,随着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国内市场对水泥总量需求将由高速增长逐步转为平稳增长,增速明显趋缓。
但水泥基材料及制品发展加快。
预测水泥年均增长3%~4%,2015年国内水泥需求量为22亿吨左右。
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水泥工业发展方式,立足国内需求,严格控制产能扩张,以调整结构为重点,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兼并重组、淘汰落后和技术进步,发展循环经济,着力开发水泥基材料及制品,延伸产业链,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促进水泥工业转型升级。
(二)基本原则坚持总量控制。
严格控制水泥工业产能过快增长,把调整水泥工业结构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加快推进联合重组,调整产品结构,淘汰落后产能。
坚持绿色发展。
全面推进清洁生产,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推广协同处置,加大二氧化碳以及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减排力度,实现绿色发展。
坚持创新发展。
开发高效适用的节能减排新技术,拓展水泥基材料及制品应用领域,创新水泥行业经营模式,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实现创新发展。
坚持协调发展。
注重发展速度与质量、效益相统一,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合理布局,进一步提高产业集中度,促进有序发展。
(三)主要目标到2015年,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以上,淘汰落后水泥产能,主要污染物实现达标排放,协同处置取得明显进展,综合利用废弃物总量提高20%,42.5级及以上产品消费比例力争达到50%以上,前10家企业生产集中度达到35%以上。
专栏2水泥工业“十二五”主要发展目标四、发展重点(一)推进绿色发展1.加强资源保护指标2010年2015年年均增长%)>10[2.5]10家企业生产集中度(%)2535[10]*%)4865[17]*%)5565[10]*%)10%)[17]%)[10]%)[8]销售收入的比重(%)>1.5备注:[]内为五年累计数;*为2010年比2005年增加或减少的百分点。
加强矿产资源的科学开发与保护。
鼓励水泥企业拥有自备矿山,稳定矿产资源保障,加大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提高低品位矿和尾矿利用水平。
实施矿山生态、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和矿区土地复垦。
2.推进节能减排大力实施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建立健全能源计量管理体系,推行清洁生产,降低综合能耗,减少污染物排放。
着力减少二氧化碳及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主要污染物排放。
新建生产线必须配套建设效率不低于60%的烟气脱硝装置。
严格控制粉尘排放,推广减排降噪新技术、新设备。
积极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完善清洁生产评价体系。
进一步提高散装水泥使用比例。
专栏3节能减排工作重点继续推广余热发电、布袋收尘器、高效篦冷机、立磨、辊压机、低阻高效预热器及分解炉系统、实时质量调控系统、变频调速等技术。
开发推广高效氮氧化物、二氧化硫减排装置。
重点研发水泥窑炉高效节能工艺技术及装备,余热梯度利用技术及装备,新型节能粉磨技术与装备,粉尘、氮氧化物、低成本综合减排工艺及装备,二氧化碳的分离、捕获及转化利用技术。
3.推动延寿减量加快提升水泥基材料及制品的综合性能,延长安全使用寿命。
鼓励使用高性能、高标号混凝土,减少普通水泥使用量,力争2015年42.5级及以上产品消费比例达到50%以上。
逐步增加铝酸盐水泥、低碱水泥、白水泥、抗盐卤水泥、油井水泥、硫铝酸盐水泥等特种水泥,满足重点工程建设的特殊需求。
4.发展循环经济继续推进矿渣、粉煤灰、钢渣、电石渣、煤矸石、脱硫石膏、磷石膏、建筑垃圾等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
选择大中型城市周边已有水泥生产线,建设协同处置示范项目,并逐步推广普及和应用。
推广应用水泥窑尾气生产轻质碳酸钙、养殖藻类减排二氧化碳并再生能源等技术。
(二)调整优化结构1.延伸产业链支持优势企业以提高竞争力为核心,优化技术、品牌、管理、资源、市场等要素配置,着力做强以水泥熟料为龙头的主业,加快拓展骨料市场,重点发展水泥基材料及制品,统筹发展研发设计、工程服务、商储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延伸产业链,做大相关多元产业。
专栏4重点发展的水泥基材料及制品推广预拌砂浆、水泥混凝土建筑构件和工程预制件等产品。
推广高标号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特种工程需要的混凝土、混凝土外加剂等。
开发满足建筑施工所需各种性能的装饰装修砂浆、特种聚合物干粉砂浆、抗裂砂浆等高端预拌砂浆产品。
开发满足城市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所需的各种水泥基材料制品。
研发集成拼装式预制建筑梁柱,水泥复合多功能保温墙体和屋面,功能性水泥部品构件等产品,以及轻质混凝土、泡沫混凝土等节能型水泥基材料及制品。
2.提高产业集中度支持优势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实施联合重组,大力整合中小水泥企业和水泥粉磨站,提高产业集中度。
培育若干家集研发、设计、生产、装备制造、工程服务、物流贸易等于一体的国际化程度较高的大型企业。
2015年末,力争水泥企业户数比2010年减少三分之一。
3.优化区域布局以满足区域市场需求和抑制产能过剩为目标,严格控制水泥熟料产能增长,统筹资源、能源、环境、交通和市场等要素,着力降低物流成本,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优化生产力布局。
在石灰石资源丰富地区集中布局熟料生产基地。
支持大型熟料生产企业,在有混合材来源的消费集中地区合理布局水泥粉磨站、水泥基材料及制品生产线。
人均新型干法水泥熟料产能超过900千克的省份,要严格控制产能扩张,坚持减量置换落后产能,着重改造提升现有企业。
人均新型干法水泥熟料产能不足900千克的省份,结合技术改造、淘汰落后和兼并重组,适度发展新型干法水泥熟料。
专栏5水泥产业区域布局华北。
京津冀统筹发展,北京、天津原则上不再新增水泥熟料产能,由河北等周边地区统筹供给。
河北、山西资源丰富,要在减量置换的前提下,依托现有企业适度发展新型干法水泥熟料。
内蒙古可结合当地建设需求,着重调整优化结构,适度发展新型干法水泥熟料。
东北。
重点调整优化结构,通过淘汰落后、兼并重组、减量置换、技术改造,提高新型干法比重,满足当地需要。
华东。
长三角区域统筹发展,上海原则上不再新增水泥产能,由周边地区统筹供给。
江苏、浙江、安徽、山东水泥工业规模较大,要严格控制产能扩张,着重改造提升现有企业。
江西资源、交通具有优势,坚持减量置换,依托现有企业适度发展新型干法水泥熟料。
福建可立足海西建设需要,加快结构调整,淘汰落后产能,适度发展新型干法水泥熟料。
中南。
广东、广西统筹发展,珠三角中心城市原则上不再新增水泥产能,由周边地区统筹供给。
广东着重改造提升现有企业,优化结构。
广西具有资源、交通优势,在控制现有总量基础上,可立足当地需求并适度兼顾周边供给。
湖北、湖南、河南应控制总量、淘汰落后。
海南是国际旅游岛,原则上保持基本自给,少部分外进,应严控新上水泥熟料生产线项目。
西南。
着重淘汰落后水泥产能。
川渝要严格控制产能扩张,在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的同时,着重改造提升现有企业。
其他地区要结合当地建设需要,坚持减量置换,加快淘汰落后产能,调整优化结构。
西北。
可立足当地建设需求,加快淘汰落后,适度建设规模适宜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
(三)推进技术进步1.加快自主创新围绕节能减排、综合利用、协同处置、绿色发展等行业共性和基础性的重大问题,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