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模式下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
高校课题申报:产教融合视角下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产教融合视角下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学科分类:高等教育课题类别:一般课题关键词:产教融合;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预期研究成果:研究报告课题设计论证1、问题的提出、课题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
(1)问题的提出、课题界定十九大报告指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和国办《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这为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指明了新方向、明确了新路径,对高等院校人才培养与产业转型升级研究具有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产教融合是我国高等教育分类发展、内涵发展、转型发展、合作发展的基本方式,将成为目前我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新常态,对新形势下提高教育质量,扩大就业创业,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具有重要意义。
艺术设计专业是一个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综合性学科,集中体现了“技术、艺术和人文”的理念。
艺术设计的专业设置兼具时代性、实践性以及针对性,在时代潮流及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探索以市场为导向的艺术设计发展方向,建立与市场相链接的教学模式,并跟进市场需求调整课程体系。
因此,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更需要紧跟时代发展和市场需求和企业行业开展产教融合,通过校企双方的深度合作进行协同育人,研究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方式。
这不仅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是社会整体发展的需要,也是各院校自我发展的需要。
本课题的提出了艺术设计专业在产教融合背景下,如何改革人才培养的基本模式,增强与社会企业融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相结合下,依据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理念,积极探索和创新产教融合与产业转型升级的模式和路径,制定有利于产教融合的制度和措施,建立产教融合的长效机制,在合作研发、合作共建、项目牵引、人才培养与交流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深度融合。
(2)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述评:产教融合是当前教育研究和实践的重要领域,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产教融合进行分析探讨并取得了诸多成绩。
例如池州学院院长柳友荣教授(2015年)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模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一文中强调,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包括产教融合研发、产教融合共建、项目牵引、人才培养与交流等四种模式,其影响因素包括个体内部因素、双方耦合因素以及外部环境因素等,他强调了双方耦合因素的重要性。
艺术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路径
文化教育·69·一、大学生创新创业概述大学生的创新创业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这是学生的学业完成后必须掌握的一门能力。
鼓励学生独立创业,能够减少社会就业压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中国艺术发展注入新的生命活力。
目前,我国出台了许多方针帮助大学生创业,许多方针支持大学生创办企业,其中包括金融、企业和课税等领域均出台了关于大学生创业的优先政策。
二、艺术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的问题当前阶段的艺术院校的大学生创业意识还普遍存在不足。
由于专业的局限性和实践经验的不足,艺术类专业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都不强。
有创业意识的学生,也往往缺少专业老师的指导。
三、艺术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培育路径(一)将创新创业作为艺术院校发展的战略进行贯彻和落实创新创业能力在艺术院校学生人才培育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是人才培育目标的重点和基础。
作为艺术类院校应始终如一地坚持创新带动创业、创业升华就业,迎合国内的人才需求趋势,主动承担起国家赋予的责任,积极发挥艺术院校在人才培育、服务设备以及科学钻研的优势,将就业岗位创业创新的观念进行贯彻和落实,进一步制定和规划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在艺术院校的发展目标,搭建出一个系统的艺术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体系,通过文化感染的方式,为学生创新创业营造出良好的环境氛围。
其次,有效整合完善教育教学资源,通过先进的技术方式,为大学生实现创新创业创造便利的条件,并进一步提高人才培育的整体质量,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将培养人才的目标落实到深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在于如何将培养人才的目标落实到深处。
艺术类院校在人才培养和培育的过程中,应该根据市场和行业发展的总体趋势落实改革的目标,为艺术类用人单位培育出应用型人才。
为达到此目的,应该在人才培养的相关计划和课程设置中,不断渗透“创新”理念,使所培养的人才能实现长远持续的专业发展,将使学生能主动参与创新创业意识的提升中来,履行行动,实现创新创业深层次发展。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岗课赛证创”融通育人的价值指向、内在要求及实施路径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岗课赛证创”融通育人的价值指向、内在要求及实施路径作者:兰育平来源:《广西教育·C版》2023年第08期【摘要】本文论述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岗课赛证创”融通育人的价值指向与内在要求,提出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岗课赛证创”融通育人的实施路径:基于岗位能力需求优化课程环节,实现岗课融通;利用第二课堂拓展实践教学,坚持以赛促学;对接“1+X”证书制度,实现课证融合;渗透“双创”教育,推进课创合一。
【关键词】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融通育人【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0-9889(2023)24-0139-0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愿景目标纲要》指明了新时代高职教育的使命担当,即构建“面向市场的就业教育、面向能力的实践教育、面向社会的跨界教育”的教育体系。
“岗课赛证创”融通育人是现阶段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模式,其以培养高素质、高水平专业技术技能人才为教学目标,以胜任岗位工作的综合能力培养为教学主线,将课程设置与工作岗位、职业技能证书、技能竞赛、创新创业教育等紧密融合在一起,这有利于增强高职教育的适应性。
本文基于“岗课赛证创”融通育人模式的价值指向和内在要求,探讨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岗课赛证创”融通育人的实施路径,以期培养适应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高素质、高水平艺术设计专业人才。
一、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岗课赛证创”融通育人的价值指向随着产教融合需求增长,以及职业技能大赛、“1+X”证书制度等在产教融合中不断发挥推动作用,“岗课赛证创”融合育人模式得到了广泛认可,其能促进人才需求侧与人才培养供给侧的双向结构要素深度融合,提升育人效果。
(一)体现社会化育人的教育本质“岗课赛证创”融通育人模式中,“岗”指工作岗位,体现岗位能力要求;“课”指满足岗位需求、符合行业发展的专业课程;“赛”指专业技能竞赛,用以检验教学效果、引导教学改革、衡量专业水平;“证”指资格认证,体现专业理论知识及技术技能水平;“创”指创新创业的思维模式和实践能力。
互联网背景下艺术类专业产教融合探索
互联网背景下艺术类专业产教融合探索摘要:在当前技术实用性人才被国家大力需要的时代背景下,职业教育学校如雨后春笋般增加,职业学生的数量也上升了一个层次,质量却难以保障,所以产教融合模式被职业学校提出后落实到了实际教学中,结果显示,它是能够提升职业教育人才质量的重要武器。
所以,本文结合互联网时代背景,对艺术类专业的产业融合教学模式进行探索。
关键词:职业教育;艺术类专业;产教融合产教融合模式的开展,它是一个需要学校和企业双方都要做出努力的教学模式,若有一方泄力,将会对整个模式造成影响。
一、产教融合相关理论内涵为了能够更加全面的培养人才,职业学校提出了“产教融合”的教学模式,其中“产”主要是职业学校中所开设的各个专业产业,“教”则是教育事业,产教融合主要是将教育与产业有力结合,共同合作,积极迎合企业的发展需求,提高人才培养效率。
一般来讲,产业实质内涵较为广泛,其中不仅包括了物品的生产产业还包括了各种社会服务性的产业单位。
教育则顾名思义,就是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经历的一种文化培养。
所以,在社会这个海纳百川的大舞台上,产业与教育各自都有着极为重要不可忽视的职责功能。
职业学校,大力开展产教融合的教学模式,主要的经济来源就是产业纳税,而后通过职业学校自身的高效教育对各个产业部门输送高等文化水平和高等技能型人才。
与此同时,产教融合也是相关企业着眼于自己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实际人才需求,传达给职业教育学校,让他们能够以实际需求为主要方向,进行相关性的科学人才培养指导。
二、互联网背景下艺术类专业产教融合探索(一)教育内容创新发展在当前职业教育学校全面推行产教融合教学形式的现状下,互联网也纷至沓来,为职业教育的产教融合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艺术类专业在这样的形式下,培养创新型人才时,首先要将专业课程的实质内容体系予以建设加强。
同时,艺术类专业教师再培养学生时,要积极革新教学内容,并适当引入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内容。
此外,教师也要积极借鉴国内优秀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学校,将优质的教学内容教学体系融合在自己的人才培养方案中。
创新创业教育融人高职院校文化创意人才培养体系的困境与出路
的政 府职 能再 造研 究” . 主持人 : 熊花 。 中 图分 类 号 : G7 1 0 文 献标识 码 : A 文 章编 号 : 1 0 0 1 — 7 5 l 8( 2 0 1 4) 0 2 — 0 0 5 2 — 0 3
出. 制 约 着 文 化 创 意 产 业 的 进 一 步 发 展 。 为 了克 服 文 化 创 意 产 业 发 展 的 人 才 瓶 颈 , 高 职 院 校 应 以 提 高 人 才
培 养质量 为核 心 . 主 动 将 创 新 创 业 教 育 融 入 文 化 创 意人 才 培 养 全 过 程 , 加 强顶 层设 计 , 从 培 养 文 化 创 意 思
盛 的3 C 4 E ̄ J ' 意人 才需 求 . 高 职 院 校 及 时 增 设 了 诸 如 工业 设 计 、 动漫、 广告 设计 、 软 件 开 发 等 文 化 创 意 专
业 . 调 整 了相 关 专 业 的人 才 培 养 计 划 , 培 养 了 ~ 批 文 化 创 意 人 才 . 为 文 化 创 意 产 业 的 发 展 提 供 了 有 力 的
创 意产业
( C r e a t i v e I n d u s t r y )是 一 个 新 兴 的 概
括“ 创 意 的生 产者 、 创 意 生 产 的 引 导 者 和 创 意 产 品 的经 营者 ” 三 大 类 自从 2 0 0 0年 1 0月 党 的 十 五 届 五 中 全 会 第 一 次 提 出 文 化 产 业 以来 . 文 化 创 意 产 业 呈 现 井 喷 式 发 展 . 文 化创 意 人 才越 来 越 受到 社 会 的青 睐 . 文 化 创
高职“三段三融合”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研究与实践
66决策探索2021.4下科教论坛 文/杨强旭高职“三段三融合”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研究与实践【摘要】随着高职院校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以及创客运动进入中国,高职院校提出了“三段三融合”创新创业的教育模式。
这一模式的诞生,进一步丰富了创新创业的内容,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而言,提升了自我竞争力,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继续深造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三段三融合”;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一、高职“三段三融合”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要求(一)分阶段稳步前行“三段三融合”中“三段”指的是创新创业普及教育阶段、提升活动阶段、创业实践阶段。
这一模式要求教学内容要适合所有学生,是全程化,而不是只在某一个阶段或者学期进行教学。
在教学时,高职院校的教师一定要根据要求,制定相应的学期计划。
(二)完善课程体系“三段三融合”中“三融合”指的是专业的基本能力、项目制作能力、岗位综合能力与相对应的创新能力的融合。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我国专业技术人才的学校,在新的教育模式下,需要改进传统课程体系,内容不能单纯是相关的专业知识,还需要配备相对应的跨专业知识。
课程可以分为专业能力课程、综合素质提升课程、思维能力课程,通过课程之间的互相融合、搭配,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培养学生规划自我职业生涯的意识。
(三)提高学生素养创新创业教育就是对高职学生进行准确的个人定位,形成创新创业内涵塑造,如主动性学习、上进心和生活积极性,强化高职院校学生对社会和企业刚性需求的认识,强化个人社会适应能力、抗风险承受力的情况,提高个人实践能力、暴、摇一摇回答等形式吸引学生注意力,采用录制视频的形式进行教学,教师更要通过自己的台词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同时,可采取家校沟通方式,发动家长代替教师进行抽查管理,一方面可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家长了解孩子平时上课时的表现,加深对学校管理措施的理解。
(四)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不高目前,大部分师范院校人才培养方案没有设置线上授课相关的培养内容,因此教师自身对于学习平台也需要时间适应、摸索。
产教融合视野下高职艺术设计课程改革探索
产教融合视野下高职艺术设计课程改革探索摘要:随着职业教育的迅猛发展,产教融合成为当前高职院校推行教学课程改革的重要方法和途径,成为艺术设计高职教育改革的关键性课题。
文章探索在产教融合背景下,以职业导向、设计项目载体、多元融合开发课程为改革思路,对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教学方式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改革,建立融入企业文化、产学研一体的课程体系,打造高素质课程教学团队,培养符合市场、企业需求的高素质艺术设计专门人才。
关键词:产教融合;课程改革;职业导向;课程群作者简介:陆天奕(1976-),男,江苏常州人,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视觉传达艺术设计教学;汪海伟(1981-),男,江苏常州人,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
基金项目:常州大学高等职业教育研究院立项课题“中高职‘3+3’分段培养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专业无界化对接研究”(编号:CDGZ2015041),主持人:陆天奕;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指导项目“基于胜任力的高职院校辅导员绩效评价研究――以常州科教城(常州高职教育园区)为例”(编号:2013SJD630003),主持人:汪海伟;黑龙江省高等学校教改项目“基于校企联合人才培养的高校艺术设计实践研究”(编号:JG2014010908),主持人:迟俭祥。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5)35-0055-04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迅猛发展,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校企合作取得很大发展,学校、企业和行业协会等各方均要求在更深层次上展开合作,和文化创意产业等行业进行的产教融合成为当前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推行教学改革、课程改革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如何有效和文化创意等行业产教融合,成为高职艺术设计教育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葛道凯指出:“职业教育最重要的环节就是产教融合”,它关系到高职艺术设计教育的未来可持续发展。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年总目次
2020年12月第33卷第6期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of Hubei Industrial PolytechnicDec.,2020Vol.33No.6 2020年总目次高职研究高职“课程思政”与专业建设有效衔接实现路径的思考..........................................姜燕(1.001)临床岗位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内涵构建研究.................................田玉凤,陈泽新(1.005)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院校专业诊断与改进研究..........................................宋婷(1.009)对新时代科学编排高职院校课表的思考..........郝一洁(1.013)高职学生职场挫折与应对情况调查——以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张玲,李永端,等(1.016)大学生抗挫能力“二提高一降低”三位一体培养模式探究..........................................罗凤(1.020)高职院校招生难的主要原因及对策浅析——以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孔鹏(1.025)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功能定位及实现措施——以十堰地区为例.............张道珍,王琰(2.010)创业型汽车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研究.............李子云(2.015)汽车后市场专业群公共专业基础平台建设探索——以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张健(2.020)高职院校环境思政新模式探索——以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王厚兵,张伟(2.023)区域经济新常态下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秦媳(2.028)高职教育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路径选择——基于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案例.................................李枫,施福新(3.015)创业指数在高职创业教育中的应用研究.................................金祖旭,徐玉成(3.022)高职院校“产教融合+项目引领+创业孵化”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究——以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商务专业为例.................................罗立明,陈孝强(3.026)产教融合背景下的经管类实验教学探索——以企业运营虚拟仿真平台的构建为例.................................高扬,刘念云(3.031)高职模具专业现代学徒制实施问题探究——以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石存秀,危淼,等(3.034)新时代加强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的思考.................................黄锐,赵箫(3.037)职业教育“X证书”效力分析及质量提升途径研究..........................................李传伟(4.001)职业院校“开处方”教学诊改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方风波,石国芳,等(4.007)职教改革背景下欠发达地区职业教育发展对策研究——基于川南J市的调查分析...............................刘武周,黄余波,等(4.011)高职院校学生公益创业能力的现实考量与提升路径研究..........................................朱倩(4.016)新工科背景下基于产教融合的高职制造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盛永华,余少玲,等(4.020)基于1+X证书制度的高职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途径探索与实践..........................陈益飞(5.001)基于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高职教学质量内部监控体系的构建——以武汉城市职业学院个案研究为例........................................李子云,宋佑川(5.006)高职院校“本土化”参与乡村振兴战略的研究与实践——以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胡昌龙,干国胜,等(5.012)乡村振兴背景下职教扶贫的路径探析..........................................梁韦娟(5.016)后疫情时代地方高职院校就业困境探究——以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孔鹏(5.021)“双高计划”背景下深化产教融合的路径研究……张国丽(6.001)校企协同育人平台系统设计的探索......谢宗云,李荣敏(6.005)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研究........瞿万军(6.010)基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学生个性化学习实现探究....................石明忱,安秀芳(6.014)高职院校提升社会服务水平的制约因素与路径选择..........................................吕全国(6.018)职业教育服务宜昌乡村振兴实践研究..........易红燕(6.022)茶文化与茶产业福建省“互联网+茶产业”的发展策略研究..........................................罗志斌(1.028)不同发酵方式对青砖茶理化品质的影响...............................许文璨,陈文君,等(1.033)不同发酵方式对青砖茶中茶色素含量的影响...............................陈文君,许文璨,等(1.038)论黄庭坚茶词艺术及其人生情怀...............李志明(3.001)武夷山茶旅融合发展对武当山茶旅开发的启示.................................黄晓宇,郭磊(3.007)十堰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李晓梅(3.011)十堰经济文化研究《兰心诗钞》均州沧浪诗作的创作背景分析.................................田运科,李垣璋(1.042)文化语言学下武当山道教文化图式探析........薛军锋(1.049)古均州水下遗址现状与保护研究.................................王永国,柯超(2.032)《兰心诗钞》均州沧浪诗作的主题意义分析.................................田运科,李垣璋(2.035)文化强市背景下十堰创建历史文化名城的对策及路径研究.................................马保青,李波(2.040)十堰市三线建设的基本概况和工业遗产的保护建议.................................马保青,李波(3.040)乡村振兴视野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与发展——以鄂西北非遗“神仙叶凉粉制作技艺”为例..........................................闵清(3.045)《兰心诗钞》“均州沧浪”意象的“元典”元素分析.................................田运科,李垣璋(4.024)民营企业人才战略研究——以十堰市为例...............干国胜,魏文芳(4.031)十堰中心城区人居环境品质评价与提升对策研究..........................................李永彩(4.035)新冠肺炎疫情下十堰市应急物流系统建设研究..........................................瞿万军(4.040)《兰心诗钞》均州沧浪诗作的典型形象分析...............................郑妍妍,李垣璋,等(5.025)东风(二汽)“马灯精神”研究—83—2020年总目次...............................田运科,胡鑫,等(5.032)疫情下十堰扶持小微企业发展对策研究.................................于燕玲,刘晓洁(5.036)周昭王南巡考......................陈敬华,蓝晓玲,等(6.028)关于均州沧浪文化产业化的思考...........田运科,李垣璋(6.036)《诗经》二《南》中反映出的先秦时期汉水流域文化特征..........................................汪雪莲(6.040)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区十堰市少数民族乡村产业振兴路径研究——以十堰市郞阳区清凉寺回族村为例...............................靖增群,何芸,等(6.043)绿松石文化与产业十堰绿松石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对策研究...............................李军,干国胜,等(2.001)融合借力,“点石成金”——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在重塑与延长绿松石产业链模式上的探索与实践....................李伟,任巍,等(2.006)浅谈绿松石雕刻中的创意美....................李伟(4.044)绿松石产业新媒体营销策略研究...............郝静(4.047)法学研究——基于立法梳理的角度.................陈春云(2.045)正当防卫司法认定的困境及破解...............曾妮(2.052)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检察履职的方式路径探析——以新型冠状肺炎疫情防控为视角..........................................张圭(4.051)中美保健品监管法律制度的比较性分析.................................郭丰,宋倩倩(4.056)刑事司法领域的逻辑正义与直觉正义..........宋伟霞(5.042)审判中心视角下法院角色探究.................徐巧玲(5.048)认罪认罚从宽制度适用中的竞合问题研究.................................葛军,彭俊(5.054)文学•影视《南方车站的聚会》:内在热力对抗冷酷世界..........................................杨波(1-053)论香港邵氏电影《乔太守乱点鸳鸯谱》对原著小说的情节改编......................王凡(1.057)论网络小说《魔道祖师》的艺术魅力.............武佳杰(1.062)《凤囚凰》中腹黑男形象建构研究...............吴瑶(1.066)《水浒传》对人性恶的揭示......................郑春元(2.056)《呼兰河传》与《上种红菱下种藕》之叙事比较..........................................王颖(2.061)莫言“精神故土”的启发与浮现——《雪国》对《白狗秋千架》的影响..........................................杨芹(3.050)东野圭吾小说《恶意》魅力探析.................田紫锤(3.057)论葛亮小说的新古典主义追求.................薛文卿(4.061)“学院派”的人生难题——论格非新作《月落荒寺》..........................................魏梦茹(4.066)人性的善与恶——论电视剧《隐秘的角落》对小说《坏小孩》的改编..........................................谢珍晶(4.071)《地久天长》:精神阉割、女性意识与身份建构..........................................崔福凯(4.076)从日本犯罪电影看新世纪韩国犯罪片的借鉴与改造.................................蔡东亮,郑昕彤(5.060)静念园林好,俯仰终宇宙——陶渊明士子精神之内涵...............刘芳(5.066)《桃花源记》和《瓦尔登湖》之比较研究..........何春晖(5.070)论《长生殿》中杨贵妃艺术形象塑造.............张卫红(5.074)韩国间谍片的创作特征和文化意义(2013~2020)..........................................吴岸杨(6.048)《黑客帝国》的空间政治与身份建构..........................................黄夏(6.054)创伤视域下的文学治疗——以琦君散文为考察中心...............何海峰(6.059)异化与反抗——残雪与李沧东的比较阅读.............刘海燕(6.064)经济•管理地方科研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王琰,胡钺(1-070)论民营企业创新转型中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刘胜(1.074)教学研究三维数字化技术在混凝土楼梯内部构造教学中的应用研究......................黄朝广,赵程程,等(1.078)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张莹华(1.082)课堂教学诊改“8字”螺旋的建立与运行..........................................李爱萍(2.072)基于大数据的高职数学教学改革研究.................................干国胜,肖海华(2.076)疫情防控背景下在线教学实践探究——以产品成本计算与分析课程为例..........................................胡越(2.081)案例教学法在化工类实验室安全教育中的应用...............................张旭,黄河,等(3.062)“以赛促学”在物流方案规划与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王仙玲(3.066)高职院校开设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的必要性..........................................元梅竹(3.069)诊改视域下提升课堂有效性的途径分析........李爱萍(5.078) SPOC环境下泯合教学模式研究——以“工业机器人编程与操作”课程为例.................................沈玲,刘甘霖(5.082)理工研究基于PLC和触摸屏控制的教学用气动机械手研制.................................金兴伟,王典(2.065)精铸含蜡废水处理的应用研究...............................叶兴刚,李小波,等(2.068)基于混合测量模式的压缩感知研究.................................杨云仙,梁卫文(3.073)基于JIT生产模式的调达物流平台应用探讨..........................................陈雷(3.077) BOSCH柴油共轨系统油压异常波动典型故障解析.................................马伟,姚青(3.081)基于PLC控制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控制系统改造设计...............................金兴伟,石存秀,等(4.079)浅析冲压模具设计中侧向力的产生及对策...............................危淼,赵寒,等(4.082)浅议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点位的布设...............................李小波,王宏,等(6.069)关于隧道工程机械的配置与发展探讨..........................................李茂东(6.073)一种物体上下表面自动弹性热包装装置的研制.................................朱志强,熊艳红(6.077)浅谈C语言程序设计中的溢出问题................................贺琼,祝丰菊(6.080)—84—。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在产教融合理念下实训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在产教融合理念下实训课程教学改革初探摘要:随着我国高职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中,单纯信息的讲述已经不能满足学生适应社会的需求,产教融合变成了当前发展的新要求,能够在帮助学生适应社会的同时,提升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然而,当今高职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中还存在着较多局限性,在产教融合方面不够完善,因此需要对产教融合项目中实训课程的上课模式进行改革。
关键词: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产教融合在当前高职教育教学过程中,产教融合的重要性也愈发凸显。
高职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需要通过建立产教融合基地,实施“双主体”协同育人,构建“三聚焦四融合六对接”育人模式及“223”教学模式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此提高人才的素质,壮大人才队伍群体。
一、高职艺术设计专业产教融合的必要性随着当前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也逐渐提高,需要大量的艺术人才来满足人们对于物质生活的多样需求。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师不仅要将自己的理论体系传授给学生,也要通过一系列措施来完善学生的实践能力。
然而,当前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师难以完成培养综合人才的任务,教师一味将自己的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并没有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由此一来,就会导致学生在学校中的学习过程与在社会中的实践过程脱节,高校亟须培养学生多方面的技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
二、高职艺术设计专业产教融合的局限性(一)注重理论,缺乏实践高职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应该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教师只采取传统的方式不利于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更好理解,也不能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
在教育枯燥、空洞的理论传输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降低,而且理论与实践方面的相关性不大,使学生与社会严重脱节,不利于学生的健全发展。
(二)教学重点不突出在当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教学设计的前提下完成课堂讲述,然而在当前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教师通常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并没有采用多样性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注意。
艺术类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模式研究
文化艺术研究 A Study of Culture and Art209艺术类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模式研究郭亚男 高华云(大连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辽宁 大连 116034)摘要:高等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想和创业能力,为我国社会经济等各个领域的发展培养所需的优秀人才。
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同样应该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贯穿于整个专业教育培养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教师、高校、企业、社会融为一体,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教学体系。
关键词:艺术类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为配合实施创新型国家这一战略,我国教育部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与创新创业教育相关的政策文件,强调创新创业教育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方面的重要举措。
许多省市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支持政策,力推创新改革,全国各高校围绕创新创业教育这一主题,启动了适合自身的双创教育实施方案与计划。
从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实践基地建设等多方面着手,增强学生的认可度和参与度,总体来讲创新创业教育已经度过了初始期。
高等院校针对双创教育,已经开始探索下一个阶段发展的方向。
主要从发挥学校的特色与优势,着重促进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与发展方向入手。
在创新能力驱动和社会转型大趋势下,怎样将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如何更加有效地培养出不同类型的双创人才,已成为我国高校改革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要任务。
一、双创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必然性双创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不仅是双创教育的发展的大方向,也是专业教育紧密结合社会实践,服务于社会的改革目标。
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在为学生提供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通过创新相关知识、创业方面实践以及实际创新项目带动,使得学生所学的创造理论知识和专业能力通过实践环节得以验证,有助于学生运用长远发展的眼光理解所学知识,从而完成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发展能力的一站式培养。
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需求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社会科技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方式不断改变,与课程教材知识的滞后形成鲜明的对比,即便是学生将专业理论知识熟记于心,也不一定能完成实践创新设计项目。
艺术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创新能力培养
屍血勲4*t宅艺术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创新能力培养□陆俞志摘要:艺术设计类专业教育是一项实践性强、应用程度高的教育模式。
当前,艺术设计类专业校企协同育人是重要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为校企合作进行教学实践已成为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工作者的共识,也是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途径。
该文从加强师资力量建设、培养形式创新、协同育人培养模式应用、课程创新设置四个方面,论述应用型本科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问题。
关键词:艺术设计应用型人才创新能力应用型高校的办学定位主要体现在培养应用型人才上,以顺应国家经济的发展、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的。
它区别于一般高职院校培养高级技术人才的的教育,也有别于本科院校教育。
艺术类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创新型与应用 型相结合的综合性人才,创建合适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其教育保障。
一、加强师资力量建设教学创新的关键体现在教师的专业性上,在校企协同育人的理念下,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师的教学理念应是多维的,其可以根据具体课程的教学情况创新课程的教学方法,并注重引入实际项目的应用合作教学方式,改变以往教学内在的组织与合作关系。
首先,年轻教师是充满激情与创造力的教学群体,但由于大多数年轻教师都是直接从学校到学校,实践经验不足,所以高校首先要注重增强年轻教师的基本教学技能,同时要加强对教师的道德素质教育。
这些都是年轻教师应该拥有的基本能力和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条件。
为了加快年轻教师的成长,艺术设计院校应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如,除了常规的岗前培训、观摩学习,还可以开展教研室之间的互相学习活动,以及利用有经验的中老年教师的言传身教。
其次,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方式要求教师有较强的实践能力。
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需要不断提升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第二,有条件的院校可以聘请本领域的教学专家或知名企业的导师指导教师队伍建设;第三,加强教师的授课技能,可以不定期开设授课经验讲座、举办青年教师授课技能竞赛等。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年第32卷总目次
2020年12月第32卷第6期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of Shijiazhuang University of Applied TechnologyDec.2020Vol.32 No.6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年第32卷总目次第1期【西柏坡精神与党建】西柏坡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廉政建设..........南洋(1)【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创新实践……牛彦飞吴洁(7)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教师队伍建设.......陈亮(12)校企协同京津冀高技能人才培养方案研究……高伟(15) 项目化导游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一以惠州市康辉旅行社为例.........李飞(19)高职院校质M文化建设的思考-以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周士敏(23)【社会•经济】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的乡村文化建设.......鲁晨(28)积极老龄化视域下城中村老年教育.............................许丽遐周阿柳(31)中国留学生在西方国家的文化适应问题.....邢奥(36)科技金融背景下供应链金融模式与风险............................谭寒冰刘珞东(41)河北省返乡下乡创新创业问题及策略.......杨永(46)【文学•艺术】《哈克贝利•费恩历险丨己》中的自然生态思想............................梁芳滕檄卿(49)基于景观设计的河北民间艺术形态...........梁婧康冬宁史晓甜孙园园(53)【教育教学】京津冀高校思政教育协同发展的问题与策略....................冯雪梅温瑞张慧双(56)基于新经济增长理论的高职教育改革策略....................谭宇硕侯玥伟李素芳(61)高校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发展研究.............................王玉芳高华明(64)高职院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策略.....................................郭欣红(68)高职院校退役复学学生适应性问题调研.....韩金磊(71)翻转课堂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刘靖志孙永芳(75)高职英语教学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分析.....张媛媛(78)第2期【技术应用】一类不稳定时滞过程的内模控制器设计方法.....................................刘立业(1 ) N i-C u-N b复合60S i2Ci•弹簧钢的奥氏体连续冷却转变............闫志波陈红卫贺会敏王向明(5)基于人脸识別技术的“智慧宿舍”管理平台设计.....................................梁利亭(10)基于D B N模型的高职学生行为特征分析……杨瑞请(16) 含分布式电源的微电网系统可靠性评估综述82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32卷.....................................董彦宗(19)B IM+V R在装配式建筑构件虚拟生产中的应用....................沈立森吴亚鹏齐兴敏(23)基于生产节拍的电子制造业M R P研究.....王红(28)【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职业教育理论的探索与实践一对几篇文章的评介................李海滨(32)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人才的精准培养一以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为例.......陈玉峰(37)供给侧背景下河北省高技能人才培养.......赵荣敏(42)【旅游•经济】西安物质文化遗产景区的游客满意度研究一以秦始皇陵兵马俑为例....................张良董菁代道军(45)高校公共机房管理机制及效益分析一以河北师范大学为«.....杨建峰王庆林(51)【教育•教学】校企合作的多元视角下创新创业平台构建研究............................李丽阳李虎斌(55)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新幵课程教学研究一以微信应用开发课程为例..........张丽霞(58)基于教学矿井的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一以煤矿安全监测监控技术课程为例.....................................吴超(61)对分课堂在应用写作课程教学中的运用.....龙杰(66)高职食品加I.技术课程柔性化教学改革探索.....................................郝卓莉(71)基于职业实用性培养的高职体育教学改革……张京杭(74) P D C A循环在高校体育课教学中的应用.....何立佳(77)第3期【西柏坡精神与党建】西柏坡精神的传承发展及时代意义一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视角.....杨惠欣(1 )以两柏坡精神引领高校立德树人教育............................张慧双周晨晓(5)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特色............................张玲玲郑志远(9 )大数据时代高校党建工作科学化探索.......陈仕伟(13)学校党建工作实效性分析一基于河北省示范性高中的调查....................郭鑫段春芳姜晓玉(17)【职业教育理论与探索】完善高等职业教育相关法律政策的建议.....周阿柳(21)百万扩招背景下高职院校发展思路............................靳占忠王柳婷(25)河北省高技能人才培养现状及策略分析.....刘丹(29)基于“1+X”证书制度的高职专业人才培养…刘立业(34) “四元融合’’和“四维协同”一“汉语+’’人才培养模式中的课程体系和实践体系的建构..................刘家思(38)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李丽阳李虎斌(43)【经济•社会】移动社交电子商务商业模式发展建议.......王丽蕊(47)城中村高龄老人照护需求与影响因素调研……许丽遐(50) 新时代国际传播工作者面临的挑战与对策……郑雨萌(55) 【教育教学改革】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路径............康鸿鹏(59)河北省民办本科院校专业结构优化与人才培养.....................................刘明月(62)线上线下结合隐性分层教学的实践与探索一以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为例.......王斯蕾(67)高职院校徒手表现技法课程教学改革思路…梁婧(71) 髙校英语教学融入思政元素的问题及策略............................刘艳林陶莉(75)高职院校“课程思政”的路径分析............刘余(78)第4期【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关于新时期高职开放办学的思考……陈联记王升(1 )具有混合所有制特征的二级学院管理机制研究第6期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总丨i次83.....................................刘丹(5 )混合所有制视角下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路径....................张红瑞贾晓辉罗鼎(9)德国职教师资培养经验之示....................崔联合邹寄燕汤家荣(13)智能制造环境下高职机械制造类专业建设探究............续永刚马红英马宝秋刘培跃(16)【技术应用】基于成熟度法预测灰铸铁抗拉强度的研究............................李鹏志李淑帆(20)【金融•社会•文学】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需求影响因素研究以石家庄市域镇罟民为例............................耿建敏南淑芹(24)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考察..............路博文(29)女性意识的最初觉醒以《西游记》中女妖形象为例.......郭红英(33)【教育•教学】党闭共建视角下高校师生学习共同体构建策略.............................高凯尹大伟(38)高校学生择业观现状及对策探究-以信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张泽锋陈峰(42)在线教育对技能型人才培养影响研究....................武云霞芦建兰张雪晴(46)职业技能竞赛成果向教学资源转化的实践研究.....................................张丽媛(50)基于丁.作内容的高职课程资源优化设计.....陆炜妮(5 4)提升实训室管理效能探索以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电气与电子工程系实训室管理为例................张增雷李海燕(59)健康老龄化背景下的药店药学服务策略研究....................赵欢李扉屏刘彩璐(63)高职院校r.程数学课程改笮实证研究.............................牛铭谢旭华(66)思维导图在网络安全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高职“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教学探索……崔成(75) 虚拟仿真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初探……宋雅嵚何培玲潘金龙徐奋强赵延喜(78)第5期【西柏坡精神与党建】中国共产党坚守初心和使命的思想保障基于西柏坡的赶考精神分析.......南洋(1 )【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新时代高职教育发展路径分析.....陈联i d王升(6 )高职院校丨:匠精神培育方式创新............课题组(12)高职院校新校丨x:校园文化传承与创新............张卫_媿佩佳王飞韩梦擎(15)高职旅游类々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易红燕(19)高职院校药学女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以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为洌....................侯志飞杨欣解芸菲(23)【社会•经济•文化】创业导师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创新机制研究红色旅游资源汗发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于太行山高速沿线地区课题组(28)....................何素娟苑潇卜张成飞(31)论媒体的意识形态教育功能................池浩明(39)全域旅游视角下河北省景K管理方式探究....................武敏朱金梅赵天星(43)“生态批评”的发展轨迹....................梁芳(47)【教育教学】大数据下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梁瑞敏王芬李晓青(51)增强高校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方式探析.....刘伟(55)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汽途径-基于孤竹文化研究............靖桥盖海红吕晓东盖海萍(59)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教疗“第二课堂”路径探索安晓瑞(70)贾玉凤(63)84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32卷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平台建设与使用-以儿童歌曲伴奏与弹唱项目为例....................聂翔陈鹤张家田(66)移动学习环境下高职院校学习效能的提升............................张丽霞吴志福(71)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导生制教学实践.......王奕(74)基于O B E理念的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模式的构建.....................................梁堃(78)第6期【技术应用】石墨烯基席夫碱/钯催化剂的制备及催化性能.....................................王玉芳(1 )城际铁路土工格栅加筋土挡墙变形数值模拟....................沈立森程和堂齐兴敏(7)工业机器人模拟冲压生产工艺监控系统设计............................刘立业容海亮(13)飞机电缆选用和换装论证..................张艳琴(18)【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管理机制研究.....刘丹(26)【经济】【教育•教学】“互联网+”下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质量评价.....................................课题组(35)高职院校学生体育社团发展现状及策略一以江苏旅游职业学院为例……闫媛柏林(40)导数槪念的探究式教学设计_...........齐静(43)高职院校“中高学生”高等数学学习情况调研............................吴定能 丁洪(47)信息化教学在数控加工及C A M技术课程中的应用....................曹侃李鹏志李建明(51)“1+X”证书制度背景下的高职课程改革研究....................邓卓余梦露董静静(57)食品营养与卫生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赵荣敏(62)“健康中国”背景下高职体育教学改革方向—以河北省高职院校为例............何立佳(66)铁路轨道施工与养护课程思政探究....................周威尹素媛高卿(71)听障大学生招贴设计课程思政改革探究一以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为例.....................................邢蕊(74)高职院校会计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李京琴杨京楼韩素军张会景杨同军(77)R F I D技术运用于生鲜食品冷链物流管理的成效王晓磊(31)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年第32卷总目次(81)。
苏州市教育局关于公布苏州高等职业教育教改研究课题2021年度结项名单的通知
苏州市教育局关于公布苏州高等职业教育教改研究课
题2021年度结项名单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苏州市教育局
•【公布日期】2021.12.30
•【字号】苏教高职〔2021〕63号
•【施行日期】2021.12.30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
正文
苏州市教育局关于公布苏州高等职业教育教改研究课题2021
年度结项名单的通知
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在苏高职高专院校、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在苏分院:根据工作安排,苏州市教育局委托苏州高职高专院校联席会议“教学联盟”对苏州高等职业教育教改研究课题开展了结项评审工作,经学校评审、“教学联盟”聘请专家复审和市教育局审核,现将苏州高等职业教育教改研究课题2021年度结项评审结果予以公布。
其中重点结项19项,一般结项26项(详见附件)。
附件:苏州高等职业教育教改研究课题2021年度结项名单
苏州市教育局
2021年12月30日附件
苏州高等职业教育教改研究课题2021年度结项名单。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工作室集群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以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群为例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工作室集群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①———以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群为例周向军(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广东广州510507)产教融合是高职教育服务国家创新发展的迫切需要,是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必然要求。
谋求专业实践教学与产业的融合发展,主动适应产业链和人才供需链的新常态,已成为高职院校专业内涵建设的发力点。
在此背景下,我校省级建设高水平专业群———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群提出工作室集群人才培养模式,开展高职工作室集群培养人才的实践探索,尝试解决人才培养与产业关联度不高,缺乏实用性、真实性等问题。
一、高职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群人才培养目前存在的问题在专业培养中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重要环节,它可以帮助培养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职业素养和职业创新能力。
实践教学开展得好不好,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影响学生最终能否成为高技能人才。
现阶段,全国各高职院校都对实践性教育予以了很大关注,并加大了相应的实践性教育环节投资,但大多只是片面地增加资金支持、实践性课程的课时比重等,同时受到以往教学思想的限制,教学方法、内容、方式、目标等方面还存在如下不足。
(一)实践教学模式单一,缺乏系统性、多样性现有的实践教学模式单一,课程设置还是传统的理论教学的思维方式,实践教学主要以验证课本单项知识点为主,缺乏系统性、多样性。
他们没有积极主动参加实践教学,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普遍欠缺。
(二)人才培养与产业关联度不高,缺乏实用性、真实性校企合作的主要协调单位和长效机制长期缺位,中小企业也不愿参与校企合作,校企对各自利润追求目标不同,无法形成真正的协同效应。
专业各自为政,人才培养与细分领域产业关联度不高,实践教学内容缺乏实用性、真实性,与企业用人要求有项目经验的诉求不匹配。
(三)人才培养机制落后,缺乏个性化、创造性现阶段的人才培养大多以通用型培训方式为主,人才培养方法相对简单,对创新性思想的形成普遍关注不足、措施不力、成效不突出,也不能更多地关注学习者的个性化思想、创新思维,无法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高职院校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策略探析
高职院校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策略探析【摘要】高职院校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是当前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
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探讨了培养目标的明确性、教学内容的实践性、专业课程设置的合理性以及教学方法的多样性等方面。
在提出了提高高职院校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建议后,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本研究,可以为高职院校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策略的优化提供参考,为培养更多优秀艺术人才做出积极贡献。
【关键词】高职院校、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培养目标、教学内容、专业课程、教学方法、提高质量、发展方向1. 引言1.1 背景介绍艺术类专业是高职院校中备受关注的一个领域,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文化产业的兴起,对具有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艺术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直接关系到高职院校的教育水平和整体实力,因此各地高职院校在培养艺术类专业人才方面都加大了投入,不断探索创新的教学方法和培养模式。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艺术类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
如何更好地培养出适应社会现实需要的高素质艺术人才,成为了高职院校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通过对高职院校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为今后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1.2 研究意义艺术类专业在高职院校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人才培养是高职院校的重要任务之一。
对于高职院校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策略进行探析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艺术类专业的人才培养关系到国家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对于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产业的兴盛,艺术类专业人才面临着更高的要求,研究高职院校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策略对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通过对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策略的探析,可以为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和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地方高职现代产业学院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①——以新吴天极数字产业学院为例
地方高职现代产业学院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①———以新吴天极数字产业学院为例陈日月,王昱东(无锡科技职业学院,江苏无锡214028)一、引言为进一步深化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高质量有机衔接,进一步夯实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有效载体,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发布的《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试行)》提出,“在特色鲜明、与产业紧密联系的高校建设若干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等多主体共建共管共享的现代产业学院”“坚持育人为本、坚持产业为要、坚持产教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专业建设质量作为建设产业学院的首要原则和任务”。
为新时期职业教育突破传统路径依赖,探索构建产教深度融合的多元协同育人载体,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提供了基本遵循。
二、现代产业学院人才培养面临的共性问题对标《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试行)》中对产业学院发展要求的表述发现,现行产业学院在人才协同培养过程中,存在产教育人理念认识不足、产教协同育人效能不高、产教资源融入对接不畅的共性问题,制约了艺术设计类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一)产教协同育人理念认识不足部分高职院校在尚未厘清现代产业学院人才培养内涵和自身专业特点与发展方向的情况下盲目在学校二级学院内创建产业学院,对产业学院的功能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缺乏清晰思路,对区域产业适用性人才的新需求缺乏准确判断。
主要表现在专业建设与区域产业发展不适配,未根据区域产业发展需求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向,导致区域产业人才紧缺;专业建设与区域产业对接不深入,未从区域经济发展、产业升级需求、产业人才供给等方面对专业建设涵盖的实践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方案、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①基金项目:2021年度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重点课题“基于产业学院的地方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研究”(C-b/2021/03/13;主持人:王昱东、陈日月);2022年度无锡市职业教育质量提升攀登计划重点项目“无锡市职业教育金课《动画角色设计》”(课程负责人:陈日月)。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优化路径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优化路径研究摘要:创新创业教育在中国高校蓬勃发展,为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朝着科学化、体系化方向发展,高职院校必须在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建设包括教育主体、承担部门与专业教育的关系等问题上形成明确的共识。
本文对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优化路径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优化路径1在制约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核心因素分析1.1教学传统观念制约因素分析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中,教学是教师向学生传输知识的过程,即便是重视实践能力的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技能培养相比理论知识还是比较弱的,这大大制约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高职院校应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在实际专业课教学工作中加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内容,因此必须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包括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地点、教学方法,推陈出新、突破传统,营造提升创新创业素养的氛围,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将创新创业类人才的培养和教学活动有机融合起来。
1.2教师自身实力不足的问题中国的高职院校高速发展还是近二十年的事情,大部分高职院校都是从中专升格而来,教师的职称学历、教学模式差距较大。
部分教师思想传统,抗拒接受新生事物,对于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的改革也缺乏动力。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表现出对学生创新意识培养能力的缺乏,既缺乏指导能力,也缺乏答疑能力,不能给予学生针对性和建设性的意见。
这些都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制约因素。
所以,对于教师素养的提升,在提高教学水平的同时,也要提升教师的改革创新意识,只有具有创新意识的教师,才能培养出有创新意识的学生。
1.3创新创业教育实效评价激励机制不健全的问题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晚,发展时间较短,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与之配套的评价激励机制,制约创新教育的因素也亟待改进。
以“工程测量技术专业”专业为例,我们从最基本的学生作业布置和成绩认定角度来看,如“无人机测绘”“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应用”等课程,传统作业是无人机测绘、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概念,学校只要背诵条文就能完成,而创新改革后的作业是设计一个具体场景的无人机测绘应用方案或基于地理信息的建筑规划设计。
设计类专业产教融合育人机制探讨
经济的发展促进文化产业的进步,同时,国家提出的“四个自信”发展道路也使高校对文化专业更加重视。
因此,培养设计类实用型人才势在必行。
但目前在许多高校设计类专业教学中,教师往往忽略设计的实用性,只注重设计的艺术性,导致设计难以为实际生产生活服务。
为实现设计类应用人才的有效培养,高校应建立产教融合育人机制。
一、以工作任务为目标构建课程体系建立设计类专业产教融合育人机制,需要根据设计类专业办学特点,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与文化产业人才需求的基础上,确定艺术设计专业实用人才培养目标。
因此,校方应积极与行业、企业进行联系和开展合作,并以企业内部相关人才能力需求为参考,建立起以工作任务为主要内容的专业核心课程。
同时根据实际设计工作需要进行实训教材设计,最终建立起与综合专业能力培养教学目标相适应的课程教学体系。
以工作任务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实际上就是教师将课题进行转化,并结合课堂教学内容设立小项目,让学生将完成项目任务作为实际学习目标,并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以提高学生实际设计能力。
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将企业内部真实项目或虚拟项目作为课程开展的基础,让学生根据工作任务进行产品设计,并将工作任务与教学内容结合起来,实现在学中做、在做中学。
在构建课程体系时,教师必须把握住产教融合育人机制的核心,将育人作为教学核心内容,让工作任务为实际教学服务,从而实现学生设计能力的提高。
例如,在设计理论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布置设计工作任务,同时,在工作任务中详细标明各类要求。
另外,学生还可以根据企业实际需要与设计理论知识进行设计。
工作完成的过程就是学生的实践过程,也是产教融合的过程。
二、根据教学需求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产教融合育人机制的本质是高校教学与企业生产相互联系。
因此,校方应注重校内教育与企业生产之间的优势互补。
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设计应用能力,校方在建设校内实践基地的同时,应注重与企业的实际联系,在校外建立起与实际生产相结合的实践基地。
产教融合视域下人才培养模式的痛点与解决方案研究
产教融合视域下人才培养模式的痛点与解决方案研究作者:陈勋曾亮来源:《南北桥》2024年第02期[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4.02.054[摘要]本文从学校、企业、学生三个视角着手,对现有人才培养模式的痛点进行了分析。
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学校人才培养课程及目标应以职业岗位群需求为导向;企业应不断提高人才培养参与程度,各方定位应当明确;学校与企业之间应形成人才衔接培养机制,勇于承担责任;不断优化细节,逐渐完善校企协同、产学研一体化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机制的有效方式,以提高人才培养水平、解决社会人才需求问题,供各方参考。
[关键词]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职业岗位需求;校企融合;产学研一体化[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近年来,我国毕业生就业率出现持续走低的趋势,“毕业即失业”已经成为毕业生所面临的现实问题。
在毕业生无法找到心仪工作的同时,一些能够为毕业生提供不错薪资与福利待遇的岗位却始终无法招聘到合适的人选。
究其原因,发现我国人才培养模式出现了一些问题,导致学校培养人才的方向、毕业生的自我定位与社会企业的人才需求之间不够契合,最终造成上述结果。
若要从根本层面解决上述问题,需要基于产教融合的视角,对现有人才培养模式的痛点进行分析并找到解决方案,最终达到真正为社会培养大量优秀人才的目的。
1 我国人才培养模式痛点分析1.1 基于学校视角的人才培养模式痛点从学校的角度来看,现有人才培养模式的痛点集中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学校在教学资源、师资力量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但问题在于很多学校很难获得最新的产业信息[1]。
例如,当前网络社交媒体中出现了一种声音——我国很多高校教授给学生的专业知识均为20世纪早期的基础理论知识,与社会企业当前运用的知识技术严重脱节。
学校教师虽然需要向学生教授相关基础知识,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但只教授基础内容,便会导致学生无法通过学校、教师的渠道获取专业前沿技术信息,这对学生的发展成长极为不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教融合”模式下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
作者:宋广莹
来源:《文教资料》2019年第22期
摘; ; 要:“产教融合”作为新型教育模式,是高职院校进行人才培养的重要路径,也是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创新的理论依据。
当前,艺术设计专业“产教融合”模式存在一定问题,要在发展中不断探索改革,从而发挥出“产教融合”模式的先进作用。
本文从分析当前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育“产教融合”模式存在的问题入手,探索构建艺术设计类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从而达到提高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综合能力的研究目的。
关键词:产教融合; ; 艺术设计; ; 创新模式
由于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社会对于艺术设计人才需求不断扩大,各高校设计专业就业困难的矛盾日益加强,人才培养与设计岗位需求错位,使艺术设计专业教育水平滞后,最终阻碍我国艺术设计产业的发展。
针对这一问题,各大院校要加强“产教融合”,在我国先进理念的指导下进行教育探索和实践,承担起培养艺术设计人才的重任。
一、当前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育“产教融合”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校企合作层次低,缺乏系统性。
目前,由于我国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模式发展处于初期阶段,高職院校缺乏系统的“产教融合”模式教学体系,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实习与培训缺少结合,导致“产教融合”教育模式发展速度较慢。
同时,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存在层次较低的问题,企业为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提供的实习机会较少、校企合作水平不高、合作具体方向不明确、合作内容缺乏等影响“产教融合”模式作用的发挥。
在校企合作过程中,企业为了优化产业结构,加强与高职院校的联系,但是合作形式单一,双方沟通交流较少,使校企合作效果并未达到预期水平,从而影响“产教融合”模式下高职艺术专业教育发展,削弱“产教融合”模式的功能。
(二)对“产教融合”创新模式意识不足。
随着我国现代化技术的发展和平面媒体的普及,艺术设计产业得以发展,艺术产业范围扩展到服装设计、广告设计、动漫周边、网络媒体等多个领域,使艺术设计产业市场竞争愈加激烈。
艺术设计产业发展关键在于艺术设计人才培养,高职院校作为专业型人才培养基地,为我国艺术设计产业输送专业素质能力强、实际操作水平高的人才。
由于艺术专业是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在人才培养中要重视学生的专业能力,但是目前“产教融合”教育模式发展不够深入,教学体系结构不合理,教学中对于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不够重视,教学偏重理论基础,没有做到理
论与实践相融合。
同时,教师对“产教融合”模式认识不够透彻,不具备创新的教学意识,限制“产教融合”模式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对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和发展产生阻碍。
二、“产教融合”模式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意义
(一)“产教融合”模式是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有效途径。
“产教融合”作为一种新型教育理念,是一项产业与教育合作工程,其中产业是教育的服务对象,也是学校人才培养的合作伙伴。
由于目前社会产业发展面临转型,需对传统产业和新型产业进行区域性定位,因此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要重视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积极深化“产教融合”教育模式,培养产业型的设计人才。
“产教融合”教育模式是促进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的需要,是高职院校教育的重要使命,也是高职院校教育发展的根基。
高职院校教育发展只有依托社会经济,与经济发展中的支柱产业合作,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教育模式理念,才能培养更多符合社会发展和企业需求的设计专业人才,才能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提供服务,从而实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推进教育水平发展、校企双赢的战略目标。
(二)“产教融合”模式利于培养应用型设计人才。
“产教融合”教育模式即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进行衔接,培养出适应企业发展需求的艺术设计人才。
由于社会对艺术设计人才需求不断增加,而且存在多样化发展。
因此,高职院校要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壁垒,实施校企协同育人的教育模式,为社会培养更多应用型设计人才。
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要以培养符合服务产业发展的设计人才为办学目标,推动高职院校教育创新,提高人才培养的专业性,使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与企业用人要求进行对接,实现高职院校人才零距离就业,有利于将学校艺术设计专业创新力转化为生产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
三、“产教融合”模式下双创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措施
(一)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教育模式有效结合。
高职院校要取得进一步发展,必须结合产业发展需求,重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为学生实践操作提供场所。
因此,学校要加强与相关领域企业之间的合作,为学生实践活动提供基地,弥补学生实践操作中的缺陷,解决学生实习问题,同时为企业人力资源注入新的活力。
校企合作模式是高职院校提高学生专业水平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高校教学水平的重要措施,只有校企合作联合发展,才能实现高职教育发展在新形势下的突破。
要实现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教育模式有效结合,政府要在校企合作中发挥主导作用,出台促进校企合作的相关政策,明确校企合作中企业和学校的责任,对于两者合作关系要基于透明性原则,实现健康合作发展模式。
除此之外,在校企合作中要重视责权划分,加强合作管理的监督机制,设立专门协调部门,协调校企合作中出现的问题,使校企合作中实践基地建设项目顺利实现。
高职院校增强职
业教育的透明性,使企业对高职院校教育实现有效监督,从而提高高职院校的教育水平,将“产教融合”教育模式落到实处,构建除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教育模式的融合体系。
(二)建立专兼结合的复合型教育队伍。
建立校内外、专兼职复合型教师团队,能够有效解决目前高职院校师资结构不合理、师资水平较低的问题。
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师团队建设可以借鉴国外设计院校先进经验,整合自身教学骨干教学理念,加强与其他领域技师、企业设计师等之间的交流沟通,建设复合型教育队伍。
“产教融合”模式下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强调教育队伍综合教学水平和能力的建设,要求教师既能传授专业理论知识,又能设计实践活动,尤为重视教师团队的综合能力,如设计师、技术能手等双师型教育队伍。
高职院校可以选拔出专业基础好、能力强的青年教师进行重点培养,同时发挥教育名师的引领作用,内部形成教师互帮的建设体制,打造出行业认可度高的复合型专业师资团队。
在教学中,可以利用校内教师为主、兼职教师为辅的教育模式,形成协同育人团队,把高职院校教师从教学角色转化为复合型的教学组织角色,发挥教师育人的优势,从而促进艺术设计专业创新人才培养。
(三)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体系创新实现“四个改变”。
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以提高学生就业质量和创业能力为目标,根据设计行业需要,开展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改革。
具体做好“四个改变”,其一,转变传统教学内容与设计项目融合,将企业项目引入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并将项目内容分解到具体学生操作中,提高学生实践项目操作能力和水平。
其二,传统教师向多元化场所转变,如图书馆、展览馆、艺术馆、工地等教学场所,引导学生熟悉未来职业场所。
其三,传统教学环节转变为学生工作室制造、工程现场等,加强学生学习与工作内容相结合,逐渐培养学生的工作技能。
其四,传统校内培训转变为企业顶岗实习,实现校企合作全面参与,促进学生设计实践技能的提升。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模式下培养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研究,对于提高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教育水平具有重大的意义。
由于艺术设计专业对于学生创新创造能力具有较高要求,因此高职院校要积极做出教学改革尝试,为社会培养出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设计人才而努力,为社会经济产业发展培养可用人才,从而实现推动产业经济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王师琪.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校企合作模式研究与实践[J].中国民族博览,2018(10):21-24.
[2]程笑君.黑龙江民办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产教融合培养创新人才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7,14(24):213-214.
[3]胡涓华.基于产教融合的艺术设计专业校企合作平台构建研究[J].林区教学,2017(05):19-20.
[4]吕海舟,杨培强.应用型跨界人才培养的产教融合机制设计与模型建构[J].中国大学教学,2017(02):3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