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教育思想与《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学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对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启示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对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启示今天,我们对伟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重新研读,不难发现它与我们正在进行的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十分吻合,对于我们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仍具有极大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
特别是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给我们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以极大的启迪。
一、用“生活即教育”来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在生活中学习“生活即教育”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集中表达了陶先生的教育目的论。
对于“生活即教育”,陶先生精辟阐述:“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
”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的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初中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本课程建构的基础。
学生就生活在活生生的现实生活中,所以,我们在日常教学中要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基础,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关注人生,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思想品德课。
例如,在学习《家,温馨的港湾》时,我们就可以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家庭生活中最温馨的一件事”,让孩子们陈述自己生活中的亲身经历,通过他们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去领悟“我有一个温馨的家”“家,是我们温馨的港湾”。
让生活走进思想品德课堂,才会有“知”与“行”的和谐统一,才会使我们的教学从德育灌输转变为自我体验,才会使思想品德课成为学生喜欢的一门生活课程,从而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有效性。
二、用“社会即学校”来指导学生走进社会生活,扩大教育资源“社会即学校”是生活教育理论的又一个基本观点,是伴随“生活即教育”而来的。
他主张:学校要与社会统一,把社会办成一个大学校,要求学校与社会建立密切的联系,打破学校与社会隔绝的状况。
这就大大增加了教育的素材、教育的环境和教育的场所,学生就可以获得更多有用的知识。
新课程也指出,教材、教师、学校并不是课堂教学的唯一依据,大自然、人类社会、丰富多彩的世界才是更好的教科书。
因此,应用“社会即学校”的生活教育理论进行思想品德课教学,指导学生跨出校门,走进社会,可以大大地拓展教育资源的范围,可以让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内容更加鲜活和富有生命力,可以使教学活动的组织过程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及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文档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罗双燕武汉商学院职业人文素质教育研究所 430058)【摘要】陶行知先生是我国现代杰出的人民教育家,是我国创造教育理论的奠基人,也是我国创造教育实践的开拓者。
他以自身接受东西方教育的经历,结合自己的教育活动经验,提出了“生活教育”的先进教育理论。
思想博大精深,牢牢立足于我国国情,顺应了教育发展规律,不仅在当时具有开创性意义,时至今天依然具有是股份重要的指导意义。
【主题词】生活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启示一、“生活教育”理论概说“教育是国家万年根本大计。
”陶行知先生毕生献身于教育,“生活教育”理论是其教育思想的主线和重要基石。
1917年陶先生留学美国三年后回国,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东南大学等校任职。
他积极研究西方教育思想并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
1、“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融合东西方教育思想之精华提出来的陶行知先生1891年10月18日生于安徽清苦农家。
他自幼聪明好学, 1906年,进入本县的教会学校崇一学堂免费读书,在这里学习英文、数学、理化等课程,开始接受西方资产阶级的新教育。
童年时代就心忧天下,立志为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和广大中国农民受剥削压迫的悲惨处境去奋斗,写下了“我是一个中国人,要为中国作出一些贡献来”的座右铭。
1914年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在南京金陵大学文科毕业后,便远渡重洋赴美国留学。
其间,美国教育家杜威对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影响极大,作为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杜威批判了传统的学校教育,并就教育本质提出了他的基本观点,"教育即生活"和"学校即社会"。
1917年陶行知学成归国的时候,正值国内新文化运动的蓬勃开展,他积极提倡新教育,改革旧教育。
为此,他一方面介绍西方的教育理论,另一方面也反对盲目“仪型他国”,提出要以科学方法进行教育改革和创新,为实现中国教育的普及化和近代化踏出一条新路。
让思想品德教学生活化
让思想品德教学生活化摘要: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必须打通课堂教学与学生现实生活之间的界限,将课堂学习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
教师可从课前准备、新课导入、课中展开、课后延伸等教学环节的各个方面来努力构建“生活化课堂”,以提高思想品德的教学实效。
关键词:思想品德;教学;生活化课堂陶行知在《生活即教育》中提出:“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
”要让我们的思想品德课不成为“死教学”,要“清如许”,就必须有“源头活水来”,而这个“源头”就是生活。
教师只有努力构建生活化的思想品德教学方式,才会有学生知行和谐统一的可能,才会使思想品德成为学生喜欢的一门课程,进而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为了构建生活化的思想品德教学模式,笔者从四个方面进行了实践尝试。
一、课前准备生活化新教材虽然图文并茂,设置了许多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还精心构筑了开放性的活动平台。
但要让学生感动,必须基于他们已有的经验、体验来提供素材。
因此,思想品德教学内容应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教育资源,要把生活搬进课堂教学,教师应对给定的教学内容进行大胆变革与创新,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又贴近学生实际的生活素材来改造和丰富教学内容。
例如,在讲《我知我师我爱我师》这一课前,让学生对任课老师来一次小记者采访:“老师,你每天的常规工作有哪些?”“老师,你在工作中会遇到哪些困难?”“老师,你最大的心愿是什么?”“老师,你最大的烦恼是什么?”这样的生活化设计让学生在课前就受到一定的思想教育,为顺利实施课堂教学打下了基础。
又如,在教《世界因生命而精彩》这一课之前,为帮助学生认识多彩的生命构成缤纷的世界,要悦纳自己的生命,并尊重其他生命,进而珍惜所共同生存的环境,笔者带领学生到田野上、树林里、小河边,去感受、去感悟“世界因生命而精彩”。
这样通过课前学生自身的实践和生活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去,达到自主学习的效果和目的。
陶行知教育思想在思想政治课改革中的价值体现
陶行知教育思想在思想政治课改革中的价值体现陶行知是我国近现代著名的教育家和思想家,他的教育思想深受孔孟之道的影响,强调培养学生的品格和人文精神,注重个性的发展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当前思想政治课改革的进程中,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有着重要的价值体现,对思想政治课改革起着积极的引领和促进作用。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尊重个体差异。
在思想政治课改革中,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已经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
陶行知提倡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的发展。
在思想政治课改革中,应该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差异,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创造力。
借鉴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思想政治课改革应当摒弃单一的教育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途径,从而实现全面发展和个性成长。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注重培养学生的品格和人文精神。
在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过分强调知识传授,忽视了学生的思想品德和道德素养的培养。
陶行知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道德品质,传授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人的修养与为人处世的道理。
在思想政治课改革中,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爱国情怀和品德修养,让学生具备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也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认知和自我反思,让他们在学习中更多地体验到人文精神的魅力,懂得如何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担当的公民。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强调教育与生活的结合。
他提倡通过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来实现教育目的。
在思想政治课改革中,教育不应只限于传授知识和理论,更应注重把所学知识、所学理论融入到生活实践中。
通过课堂教学、社会实践、生活体验等形式,让学生有机会去实践和体悟所学的政治知识、思想理论,这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更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在这个意义上讲,思想政治课改革应当更多地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结合起来,通过体验实践来培养学生的政治素养,使学生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中能够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维护国家尊严和社会和谐。
陶行知德育思想与思想品德教育
陶行知德育思想与思想品德教育一、于生活中开展德育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的教育思想为小学德育生活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在先生思想的指导下,我校德育工作贴近生活,积极创设生活化德育教育校园环境:每周一定时举行升旗仪式,国旗下的讲话深入人心,学生代表的德育讲解更能引起同学们的情感共鸣;周一、三、五红领巾广播站按时播音,弘扬校园正能量之声;重点节日开展活动,主题鲜明紧扣时代主旋律;在课间管理、礼仪督查、营养餐发放等过程中,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体验到服务的快乐,感受到帮助别人的幸福;联合学校、家庭、社会,创设三位一体德育教育模式。
只有将教育融入生活,将道德实实在在的融入到生活中去,才能促进学生对德育知识的真正掌握。
二、于关爱中开展德育陶行知先生曾说:“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达到心灵的深处。
”如果教师没有取得学生的信任与爱,教育难以达到期望的效果。
作为农村学校,有着更多的留守儿童缺乏来自父母的关爱,我们在德育教育工作中采用灵活多变的方式方法,以心暖心、以情动情。
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创办知心姐姐工作室,重在倾听,走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加强师生间的沟通了解,及时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有效的干预与呵护。
二是成立回溯奖学金制度,每年奖励一批出类拔萃、品学兼优的学生,树立榜样,正面激励全体学生。
三是开展少年宫活动,重在参与,在彰显个性的年代,我们希望每位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闪光点,锻炼能力,收获自信。
在充分整合各类教育资源的情况下,组建了二十八个具有浓郁校本特色或传统文化特质的艺体社团。
教育无小事,每次活动都蕴含着学校的殷切期盼,饱含着陶先生爱满天下的教育情怀。
三、于实践中开展德育陶行知先生“教学做合一”思想历久弥新,在实践教育落实过程中,践行陶行知思想有了更肥沃的土壤。
陶先生非常重视“做”,教和学都应该以“做”为中心,离开了“做”,教和学都失去了内涵与活力。
陶行知教育理论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运用
陶行知教育理论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运用陶行知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和思想家,他在教育理论方面有着深远的影响。
他提出了“以人为本”、“德育为先”、“课程以生活为中心”等重要理念,对于如何实现优质教育提出了许多有益的思考。
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我们可以运用陶行知的教育理论,将其理念融入到教学实践中,以期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水平,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下面,我将结合陶行知的教育理论,探讨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运用。
一、以人为本,关注学生全面发展陶行知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强调教育应该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
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我们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灵活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思想品德的培养,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学生活动等方式,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价值判断,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认识自我、接纳他人、尊重他人,培养学生的人格和品德修养。
组织学生参与志愿活动、文明礼仪教育、实践锻炼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品德的重要性,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水平。
二、德育为先,注重学生品德培养陶行知提出了“德育为先”的重要理念,认为培养学生的品德是教育的首要任务。
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思想品德的塑造,引导学生自觉遵守道德规范,培养学生的良好品格和高尚情操。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讲述励志故事、品德教育视频等方式,引导学生认识善恶、美丑,激发学生的爱心、责任心和勇气,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情操。
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让学生懂得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负责,形成良好的品德习惯和行为模式。
三、课程以生活为中心,贴近学生思想品德需求陶行知强调“课程以生活为中心”,认为教育应当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良好的生活体验和价值取向。
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我们要贴近学生的思想品德需求,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生活中感悟、在实践中学习,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素养。
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对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启示论文
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对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启示陶行知先生有句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明确提出生活教育培养人的根本目标是“教人求真,学做真人”。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
”两相比较,不难得出,生活教育培养的目标与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是一致的。
我深刻地感觉到,如果运用陶行知先生创立的“生活教育”理论去指导我们思想品德科的教学,必将把素质教育在思想品德学科教育中的实施引向深入。
现就陶行知教育思想在中学品德教学中的实践谈谈本人的体会。
一、教学目的:学会生活在陶行知先生看来,有了生活教育,就能打破“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的传统旧教育;有了生活教育,就能“随手抓来都是学问,都是本领”;接受了生活教育,就能“增加自己的知识,增加自己的力量,增加自己的信仰”。
源于生活、回归生活、最终学会生活成为思想品德教学最终目的,即让学生在参与社会生活中,使自己所拥有的经验尽量丰富,明辨是非的能力尽量增强,身体力行的意识尽量提高,在“现代”中不知不觉渗入“未来”。
也就是以学生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在逐步扩大的学生生活领域中寻求一个点来组织教学。
因此,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不仅要教给学生科学文化知识,还要教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学中干,在干中学。
二、教学内容:贴近生活基于新课程、新理念、新生活的提炼和总结,因此在课堂上我们应构造以发现生活、理解生活、参与生活为核心的生活主题式教学模式,简单来说就是将思想品德课教学分为从生活中来、在生活中进行、回到生活中去三部曲。
针对传统德育的有“课堂为中心,书本为中心,教师为中心”的封闭性弊端,我们可以努力在实践中探索适合学生发展的品德教育,依托教材,发掘教材内涵,拓展学生思维,延伸教育意义,做到源于生活,回归生活,学会生活,让学生在知行和谐统一的基础上,使思想品德课成为学生喜欢的一门生活课程,真正发挥其强大的育人功能。
浅析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对教育教学的启示
浅析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对教育教学的启示陶行知是中国教育家、教育学家、教育家、教育心理学家、革命家和作家。
他的生活教育思想对教育教学有着深远的影响。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主要包括对于教育目标、教学理念、教育方法和师生关系的思考和建议。
本文将从这四个方面来浅析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对教育教学的启示。
一、教育目标陶行知认为,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
他提出了“三维教育”的概念,即智力教育、体育教育和美育。
他强调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而不是局限于书本知识的传授。
他认为,教育应该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这种教育目标的设定能够使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生更加注重实际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二、教学理念陶行知提出了以“生活化”为核心的教学理念。
他认为,教学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在生活和实践中学习,并且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他主张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他提倡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个性和特点,调整教学方式和方法,使教学更加贴近学生,更加生动有趣。
这种教学理念的提出,启示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体验,更加注重教学内容的生动和生活化。
三、教育方法四、师生关系陶行知强调师生关系应该是平等、民主的关系。
他认为,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特点,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他主张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朋友,与学生平等交流,关心学生的生活和成长,与学生建立心灵沟通,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思想交流。
这种师生关系的建立,使教学更加平等、民主和和谐,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和谐发展。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对教育教学有着深远的启示。
他的教育思想强调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应该贴近生活,关注学生的实际需要和兴趣,多样化的教育方法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想象力,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让思想品德课生活化
让思想品德课生活化作者:周晓强来源:《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3年第24期陶行知先生曾说:“我们深信生活是教育的中心。
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
”因此,构建生活化的课堂,走“生活化”的教学之路是深化思想品德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所追求的教学境界。
那么,怎样让生活走进课堂,使我们的教学变得更加精彩呢?聚集热点、搭建桥梁。
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是常青的。
思想品德课教学背靠的是社会大舞台,面对的是时代新天地,“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一堵“围墙”隔不断课堂和社会的联系。
而且现阶段的学生生活在一个开放的社会和飞速发展的时代,他们通过媒体、网络等渠道大量吸收信息,眼界开阔,思维活跃,观念新颖。
利用鲜活的时事引发学生的兴趣是学习思想品德课的最佳途径之一。
教师可大量引用学生感兴趣的社会现实问题和时政热点,采用时事演讲、课前5分钟新闻发布会、模拟答记者问、时事专题讲座、时事点评等形式灵活地教学,激活了学生思维的兴奋点,拓宽了学生的眼界,使学生从思想到行动上都与社会同步,与时代共进。
用熟悉的事实引导学生把课堂内外联在一起,引起学生的思想共鸣,让学生自主思考,积极探究,从而增强他们关注社会的意识和能力。
巧用媒体,链接课堂。
在新课程下的思想品德教学中,有效地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播放生活中与教学内容有关的诗画、图表、佳作、音乐、录像、影视等,这些新鲜、直观、生动、丰富的教学手段,一扫传统说教式教学导致的沉闷空气,带给学生活泼、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使他们对所学知识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思维的高度,唤起美感,引起共鸣,陶冶身心,使学生从最不喜欢思想品德课,变得非常喜欢思想品德课。
创设情境,感悟生活。
教师千言万语的说教抵不上学生在亲身的体验中获得的感受。
只有植根于生活并为生活服务的课堂,才是具有生命力的课堂。
因此在课堂上创设生活情境,并不是让学生简单地重复日常生活形式,而是以日常生活形式为基础,从学生的视角出发,选择那些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主题,创设有意义的教育情境,通过开展参观、访问、调查、交流、看电视、讲故事、听报告、开辩论会、竞赛等活动,使课内外教学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促进德育品质的内在生成。
让生活走进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浅谈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应用
生道德品质的提 高都有极大 的促进 。如何将教材 内容与学生的真 司机 、 交通警察 , 模拟遵 守及不遵守交通规则 的生活情境 , 通过学
实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 我结合多年的教学教研实践谈一些看法。
一
生 活动使 学生认识 到不遵 守交通规 则 的危 害及遵守 交通规则 的
设计生活情境 . 激 发 学 生 兴 趣 重要性 。这些生活现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 学生对此很感兴趣 , 都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 出, “ 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 跃跃欲试地想发表 自己的观点 , 教师循循 引导 , 车毁人亡的场景使
2 0 1 3 - 0 7
治学之 法
让 晷走楚 牛 学书 岛 课堂
— —
浅谈 陶行知教 育思想在初 中思想品德教 学中的应 用
文/ 周娅玲
摘
要: “ 生活即教育” 是陶行知生活教 育理论 的核心 。他 的生活教 育理 论和 我们瑞所提倡 的素质教育理论有相 同之处 , 教 师如能
在教 学中很好 的应用 , 对于学生的综合发展有极大 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 生活即教育 ; 思想品德 ; 陶行 知 陶行知 , 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 生活 即教育 ” , 是 陶行 知生 活 呆板为活泼, 化枯燥为生动, 同时做好学校和社会的联系, 加强社 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中发现 问题 , 提 出问题 , 解决问题。 让 教育理论 的核心 。他 的生活教育理论 和我们现在所提倡 的素质 教 会实践 , 育 有异 曲同工之处 , 他 的“ 生活即教育” “ 社会 即学校 ” “ 教学 合一 ” , 学生在实践中巩 固道德认识 , 形成正确的世界观 、 人生观 、 价值 观。
、
的兴趣” , 兴趣是最好 的老 师。 如果学 生对所学 的内容感兴趣 , 就会 学生 真切地感受到生命对 自己和他人的重要性 , 并趁 机引导学生 产生强烈 的求 知欲望 , 就会主动探寻 、 深入研究 , 从而 达到事半功 学会如何关爱 自己和他人 的生命健康。整节课学 生都处 于全身 心 倍的效果 。夸美纽 斯说 : “ 孩子 们求 学的欲望 是 由教 师激发 出来 投入 的状 态 , 课 堂气氛异常活跃 , 教师不仅实现 了知识 的传 授 , 更 的” 。因此 , 作 为从事新课改 实验的一线教师 , 一定要 注意观察生 体现 了情感 、 态度 、 价值 观的培养 。 活, 了解学生 的爱好 , 巧妙地设置生活情境 , 激发学生 的求知 欲 , 使 学生从教学开始便保 持主动学 习的良好状态 。 三、 参与社会 生活 。 提 高实践能力 陶行 知提 出“ 社 会即学校 ” 是“ 要把 笼中的小鸟放到天空 中使 生活情境的预设要多样性 ,教师在利用生活情境时设计 的问 他任意翱翔” , 是要拆除学校 与社会之间的高墙 , “ 把学校里的一 切
浅谈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
浅谈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思想政治课是一门理论性比较强的学科,学生在学习得过程中往往会感觉枯燥、抽象,那么如何改变这种现象?随着新课改的深入,人们也在思考这个问题。
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就是其中一种很好的方法,通过生活化教学能让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生活去学习政治,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要做到生活化教学,对教师来说也是一种挑战,本文就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标签:生活化;思想政治教学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是指在政治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生活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政治。
陶行知先生指出:”教育不通过生活是没有用的,需要生活的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为生活需要而办教育,教育与生活是分不开的。
”可见教育与生活是密不可分的,我们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一定要结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教科书’的局面,向自然,向社会,向现实生活开放。
因此在政治课堂教学中,我们要运用”生活化”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生活、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生活中发展自我,从而提高学生的学科素质和在社会中的竞争能力。
体现”政治源于生活,寓于生活,为生活服务”的思想。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会运用各种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这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
但是,如何把政治课堂体现得更为生活化将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下面我将就如何体现政治课堂”生活化”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注重开发课外资源新课程强调”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但是教材并不是课堂教学的唯一资源。
教师要注重开发课外资源,校园生活是学生最熟悉最感兴趣的内容,因此教师要善于发现校园生活中的有用素材,使之与课堂教学相联系。
另外,家庭生活中的资源的运用也能使课堂教学增色不少,如:家庭生活中的价值观、消费观等都是我们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绝好材料。
社会生活也是学习政治的大课堂,教师要善于收集并加工社会信息,把社会热点、时政焦点问题及时纳入课堂教学。
陶行知教育思想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陶行知教育思想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摘要]陶行知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理论及教育思想博大而精深,不仅在教育界闪耀着光芒,而且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从增强大学生的使命感、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学生自治和加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谈谈认识。
[关键词]陶行知教育思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瞬息万变。
然而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发扬改革创新精神,立足于中国教育改革的实践,经过几十年呕心沥血办教育过程中不断积累并创造出来的。
因而,他的教育思想精深而又切合实际,不仅推动了陶行知先生所处时代的中国教育变革,而且对指导今天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从事新课改的教学具有现实意义。
一、陶行知创造教育的深刻涵义陶行知认为,创造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活力,是一个民族文化中的精髓。
所谓创造教育,即是培养民族活力的教育,是培养学生“独出心裁”能力的教育。
陶行知曾形象地说:“行动是老子,思想是儿子,创造是孙子,”“要有孙子,非先有老子不可”。
生动地阐述了创造教育发端于行动、进行于思想过程、终止于创造的创造教育思想。
陶行知在《创造宣言》一文中,对创造的目标和机遇作了更为系统的论述:“创造主未完成之工作,让我们接过来,继续创造。
”[1]这些论述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的素质教育应“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一脉相承。
陶行知创造教育理论鼓励广大教育工作者,积极探索教育规律,大胆尝试教育改革,探索出适合高校学生的教育之路。
高校是培养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创新型国家需要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摇篮,要深刻认识自主创新的重要意义。
通过不懈的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更好地建设创新型国家,走出一条具有办学特色的创新之路。
由此可见,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就应从国家和社会的实际出发,结合社会的特点、发展趋势以及对人才素质的要求,选择并突出那些具有针对性的内容进行教学。
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生活化
浅谈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生活化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
人的实践离不开生活,儿童品德的形成更是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
因此,作为一名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师,必须让课堂教学贴近生活,回归生活,让课堂生活化。
让学生通过在生活情境中真实的体验和感悟,启发思维,启迪智慧,成就教学永恒的追求和生命力。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做了以下探索。
一、课堂教学生活化,培养自主探究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实际上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教师处于富有知识的地位,是知识的权威、课堂的控制者,学生处在待加工者的地位。
因此,让品德与社会课回归生活教师的首先要有正确的定位,在教学中教师以良师益友的身份,以平等方式、交谈方式进行情感教学,对学生理解、信任、尊重,使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浓浓深情和殷切的希望,而燃起心灵的火花、引起情感上的共鸣。
师生之间建立起平等、和谐、融洽的关系,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让学生敢想、敢说。
以《让烦恼走开》一课为例,当师生共同进入新课学习后,师生之间就开始以聊家常的形式展开教学活动,围绕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你遇到那些烦心事?如何消除烦恼?”这一主题,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各自在现实生活中是如何在做的,从中体会培养积极情感的重要意义。
在学生谈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从中穿插讲述一些正反事例,让学生从内心真正体验到调节自己的积极情感的意义和方法。
整堂课师生始终是在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中进行的,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优化教学内容,让学生创造生活利用思品教材,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学习知识。
从学生的生活中找教材,解决实际问题。
关注学生的需求,以此作为教材,才更具有教育意义。
结合小学生的成长规律,自觉增加或补充与小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或对小学生人格形成有积极促进作用的内容,例如教学《新学期,你好》这一单元的第一个主题活动时,我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场所“寒假生活交流会”,让学生在愉快和谐的气氛中畅谈自己在寒假里的故事,说一说自己的寒假之最,交流一下自己在寒假里学到的本领。
深入生活 感化教育——浅谈思想品德教学中的生活化教育
了 日新月异的中国社会 的发展变化 。
2课 堂教 学 与校 园生 活 相统 一 .
Hale Waihona Puke 思想道 德素质 的提高 。也就是说 , 思想品德课 要从生活 中来 , 再到生活 中去 , 即生活化 教育 。 本文就思想 品德课
生活化教学 的必要性 、 实现途径 等方 面作粗浅 的探讨 。
一
学生 自身的实践才 能真正 内化 。” 这就要求我们在思想 品德教学 中 , 选取 学生关 注的话题 , 围绕学生 在生活实
良好的道德修养 , 学会做人 的基本道理 , 形成 乐观 向上 、 健康的世 界观 、 价值观和人生观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2具有 深 远 的现 实意 义 .
较 。 可以采用媒体营造生活情境 。 还 近年来 , 现代教学媒 体: 录音机 、 灯 、 纸杂志 等 , 幻 报 特别 是计算机 多媒体 在
际 中存在 的问题 , 目的地 引入 或创设 生动具体 的生活 有 情 景 。比如可置身社会生活 , 从生 活中选取某一典型场
、
实 行 生 活 化 教 育 的 必 要 性
1思 想 品 德课 程 标 准 的 基本 出发 点 .
新思想 品德课 程标准 明确指 出 : 加强思 想品德 教 “ 育 的针对性 、 主动性 和实效性 , 是要着力从学生成长 、 发 展与 生活实 际出发 , 从学 生思想 品德发 展 的现 状 、 问题 和需要 出发 , 内容 到形式都力 图打破传统 的学科似框 从 架体例 , 真正使教 科书 的编写发生 实质性 的转 向 , 由面 向成人世 界 的规 范设计转 而面 向学生 的品德 与生活实 际。” 由此可见 , 在教学过程 中, 把思想 品德课的课本 内 容与实 际相结合 , 过贴 近生活 的教育 , 通 培养 他们具有
《道德与法治》与生活化的教学方式
《道德与法治》与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即教育,教育一旦离开了生活,那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教育必须与生活融为一体,才能彰显生命的活力。
一节好的道德与法治课中,必定清楚地记载着学生生活的一点一滴,同时也让了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得到体验,而学习经历将会是他们未来人生中发展的第一阶梯。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式要走向生活化,通过向学生呈现生活化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感悟到思想道德在他们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进而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
一、精心创设情境,使教学内容贴近生活教师应该善于挖掘课本知识中的生活情境,使课堂教学贴近生活,把学生带进社会生活,并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参与,这样不仅能活跃课堂学习气氛,还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纵观这三节道德与法治课,无不是从学生的教学实际出发。
二、积极营造课堂气氛,让教学过程走进生活在道德与法治活动中,我们教师不是传授者,而是整个活动的促进者。
作为促进者的关键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促使学生自己去感知体验,实验观察、探究研讨。
而学生已不再是接受者,而是积极主动地参与者。
因而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的兴趣与选择,鼓励学生努力探究自己的目标,初步引导学生获得成功。
在课堂上,我们应努力凸显学生的主体性,从学生的身边事说起,从学生的身上事说起,把生活融进课堂,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比如,玉杰老师让学生说说你是怎么过这个节的时候,每个学生都是眉飞色舞、情绪高涨,学生们争先恐后地诉说着自己的所见、所闻,以及所经历的事,探究的兴趣是极其之高。
三、充分开展多种形式,让教学方法充满生活要使道德与法治课堂彰显生活化气息,教师就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年龄心理特点,通过多种形式开展活动,如,观看视频、亲身体验、唱儿歌、讲故事、配乐朗诵、做游戏等。
三位优秀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都充分利用了观看视频等教学方法,学生兴趣高涨。
四、有效利用本土资源,让课堂教学回归生活教材是唯一的、最主要的课程资源,教师作为开发课程资源最重要的主体,首先要善于利用教材中所提供的活动和思维空间,并能开发这些教学资源。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生活化教学
教学实践JIAOXUE SHIJIAN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提出了“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这一基本理念。
因此,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应该将“生活化”贯穿始终,让教学贴近生活、融入生活、体验生活。
同时,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学中富有情趣的生活化内容、多样的教学方法、多元的评价机制,能让学生明辨是非、感知善恶、追寻真理,从而将道德认识内化成自觉的意识,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
一、教学目标落脚生活教学目标是一堂课的最终落脚点,它分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
知识与技能维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多方考虑,从学生所处的地域、文化、家庭背景、生活经验、个性特点等的不同不断进行调整,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为基础,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学会自主探究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维度。
课堂是学生生活的还原,也是学生生活的一部分,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去经历、去体验,从而获得生活经验、生活技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
其目标的制定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性格特点,在生活化教学活动中进行情感交流和表达,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内容联系生活1.充分利用教材但不拘泥于教材学生的生活及在生活中积累的经验水平是课堂教学的基础,教材中的内容往往与学生较为典型的生活经验相联系,它能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的思维得以展开、情感得以表达,这就是教材体现的立足学生生活,挖掘学生资源。
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设以生为本的课堂。
例如,在教学《买东西的学问》一课时,教师可先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你知道买东西有哪些学问”,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
等学生回答后,会发现他们所说的答案就是教材上的“学会看包装”“避免购物小麻烦”栏目所要告诉学生的知识与技能。
通过经验的分享,学生会很容易接受这些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育工作者决不 能机械被 动地执行 上级的指示和决定 , 而 必须充分发挥 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 自觉 、 积极 、 主动地去 理解 和把握德 育的方针 、 目标 和 内容 , 针对受教 育者 的 实际 ,选择最能奏效 的方 法和途 径来加以贯彻和实施 , 以实现德育 目标 和内容 。” 因此 , 我在教学 中注意正确 、 灵 活、 创造性地使用 教材 , 活化 教材 , 努力使 自己的教学 源 于教材 , 于教材 , 高 为学生的 自身发展拓宽道路 , 提供 帮助 。 例如 : 到爱 国 , 讲 我把课堂 中列举名人的爱国事例 与学 生周 围发生的事件 , 尤其是本班学生 的典型事例结 合 起来 , 使学 生认识 到伟大 的人 格 、 尚的道 德 品质并 高 不是遥不 可及 的 , 每一个人在现实生活 中都可 以实践 高 尚的道德精 神原则 , 使学生从 H常生活的小事 中身心得 到锻炼 , 精神得到升华 。
一
、
学生 思想 品德 的形 成源 于他 们对 生 活 的感受 、 认 知 、 验和感悟 , 体 而课堂 中的学生 已经积 累了许多生 活 经验 , 这些经 验深刻 地影响着 学生 的思维方式 、 态度 及 行为 , 也是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土壤。因此 , 我在教学时 , 注意 了解学生 已有 的生活经验和他们对生活 的感受 、 认 识和感悟 , 将他们的生活经验与教学内容联系在一起 。 在 备课活动 中,我仔细思考学生对有关章节课 的知识点已 积累了哪些生活经验 ,现实生活中哪些经验可 以作为本 次教学的铺垫 ,让学生从事哪些实践活动可以强化对这 些知识 的记忆。 这样设计 的课堂教学 , 学生就会感受到所 面临的问题是熟悉的、 常见的 、 富有挑战性 的。学生就会 跃跃欲试 ,一旦有了完整的回答 ,就会感受到成功的喜
中学 教 学 参 考 新论.. 。. 视窗
… … … … … … … … 。 。
陶行知教 育思想与《 思想 品德 》 生活化教 学
广西 防城 港 市 东兴 江平 中学( 3 0 1 颜 忠玲 580 )
式 , 自己或以小组为单位制作关于青春成长 的档案袋 。 学生之 间交流传看 ,引导学 生更加 关注 自己的成长 轨 迹, 体会父母 的养育和呵护 , 体会年轻 的喜悦 , 学会悦 纳 自己。
三 、 注 学 生 的 生活 经 验 关
陶行 知是 中国近代教 育史 上一位伟 大 的人 民教育 家 , 的一生 有许多精辟 的教育思 想 , 当前新 课程改 他 在
革 的实施 中具有伟 大的现实意义 和深远 的历史意义。 其 中“ 生活 即教育” 陶行 知生活教育理论 的核心 。 大的 是 伟 人 民教育家 陶行知 先生曾说过 :生活即教育 , “ 社会 即学 校, 教学做合一。” 没有生活做 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 。没 有生活做 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 。 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 是死 书本 。 的确 , ” 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产生力量 成为真 正的教育 。 思想政治课是一 门与社会生活实际紧密联 系 的课程 ,学科本身就要求 它的教 学活动充满生活趣 味。 那么如何才能让思想政治课充满生活趣味呢?现笔者就 教学 中实践 陶行知生活 教育思想 谈谈 自己的做 法和一 些粗浅 的体会 。 创造性使用教材 教材是教学的一种 主要资源。 思想品德课课程 的内 容, 从学生适应社会公共生 活及思 想品德形成和发展 的 实 际出发 , 以成 长中的我与他人 , 我与社会 、 国家 的关 系 为主线 , 指导学生做负责任的公 民 , 过有意义的生活。 其 最终 目的是发展学生的生活和生 活中的学生 。 但是 ,德 “
二 、 宽 教 学 内容 拓
思想品德课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 利用鲜 活的时事
引发学生的兴趣是学 习政治课 的最佳 途径之一 。 政治课
学生 良好 品德 的形成是一 个循 环反复 的过程 。因 此, 思想 品德 教学 内容 不应 囿于教材提 供 的内容 , 而应
教师都 有过这样 的体会 : 在讲 解课本 内容时 , 当地 插 恰 些热点时事 , 学生会兴致勃勃 , 聚精会神。 如提起2 0 08 年 京奥运会 , 能够娓娓 道来 ; 起“ 舟七号 ” 匕 他们 提 神 载 人飞船上天 , 让学生真切体会到祖 国的强盛 ; 通过 “ 台海 局势 ” 的分析 , 激发学生维护祖 国统一 , 保卫 国家安全 的 爱 国热情 ; 日益严重 的“ 恐怖活动 ”使学生真正 了解 “ , 和 平与发展 ” 仍是 当今世界 发展 的主题 ; 电 、 车下 乡补 家 汽 贴, 是深入落实科学发展 观 、 实践 “ 三个代表 ”构 建和谐 、 社会 的重要举措 。 五、 创设平等 互换 的对话语境 新 的思 想 品德 课教材 的使用价 值在于改 变传统 的 以课堂为主 、 教师授课为 主和灌输式 为主的教 学方式的 状况 , 而代之 以问题 、 情境 或案例 为基础 的教学 方式 ,动 的平 台 ,为 思 想 品 德 课 学 习方 式 、
充分 利用学 生身边 的教育资源 ,以教科书 内容为点 , 扩
展 到 所 有 对 学 生 有 意 义 的生 活 题 材 ,从 而 丰 富 教 学 内
容, 增强教学 的感染力 。比如 , 在教学 “ 认识 自我” 这一单 元时 , 帮助学生总结 和 回顾 自己的生 活 , 会 自己的 我 体 成长 和进 步以及其 问的快乐 , 引导学生从不 同方 面感受 自己的点滴 进步 , 获得成就感和青春时期成长 的动力 在 基础 上 , 制作青春成长的档案袋 。让学生利用 H常生 活 中的素材 , 括实物 、 包 图片 、 人讲述 的故事等 , 大 不拘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