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九年级下人教新课标28.2解直角三角形应用举例2教学资料

合集下载

九年级数学下册28_2解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2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数学下册28_2解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2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28.2 解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课题28.2 解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2)授课类型课标依据能用锐角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能用相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把实际问题转化为解直角三角形问题,能运用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解决问题;2.认识仰角、俯角等概念,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题.过程与方法经历解直角三角形的实际应用,运用转化思想,学会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来解决,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渗透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的观点,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将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归结为解直角三角形元素之间的关系,从而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教学师生活动设计意图过程一、复习引入问题1:什么是解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边边、角角、边角之间有哪些关系?问题2 、3.(见PPT)这节课利用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引出课题.二、应用知识问题3. 教材74页例3分析:(1)从飞船上最远能直接看到的地球上的点,应该是视线与地球相切时的切点;(2)所要求的距离应该是点P与切点之间的弧长。

(3)已知哪些条件?求弧长需要知道哪些条件?(4)如图,⊙O表示地球,点F式飞船的位置,FQ是⊙O的切线,切点Q是从飞船观测地球时的最远点,弧PQ的长就是地面上P,Q两点间的距离,为了计算弧PQ的长,需要先求出∠POQ的度数.(5)如何求∠POQ的度数?(教师给出问题,引导学生阅读、思考、尝试画出几何图形,结合图形分析,小组讨论,把实际问题中的已知和求解转化为数学问题中的已知和求解。

)归纳:根据题意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该题综合运用了圆和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关于圆的知识用到了切线的性质,弧长公式,解直角三角形用到了已知一条直角边和斜边求它们所夹的锐角.构造出解题所需的几何图形,把已知条件和所求有机的结合进行分析,是解决此类题的关键.问题4. 教材75页例4分析:(1)什么是仰角、俯角?在视线和水平线所成的角中,视线在水平线上方的角是仰角;视线在水平线下方的角是俯角.(2)如何根据题意构造几何图形?(3)怎样求出BC的长?在两个直角三角形中分别求出BD、CD,也可以先求出AB、AC的长,再运用勾股定理求出BC. 通过学生亲自探究实际问题,初步领会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用数学的能力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培养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能力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选学生板书,之后,师生共同评议,达成共识(教师给出问题,学生独立思考,运用不同方法分析解题思路。

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28.2.2解直角三角形应用举例.2.2应用举例1

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28.2.2解直角三角形应用举例.2.2应用举例1

A 60°
B
D
F
30°
2、在山脚C处测得山顶A的仰角为45°。问 题如下: 1)沿着水平地面向前300米到达D点,在D点 测得山顶A的仰角为600 , 求山高AB。
A
3x
45° 60°
C
D
x B
2、在山脚C处测得山顶A的仰角为450。问题如下:
变式: 沿着坡角为30 °的斜坡前进300米到达D 点,在D点测得山顶A的仰角为600 ,求山高AB。
北 30° A
西
O 45°

B

例5 如图,一艘海轮位于灯塔P的北偏东65°方向,距 离灯塔80海里的A处,它沿正南方向航行一段时间后, 到达位于灯塔P的南偏东34°方向上的B处,这时,海 轮所在的B处距离灯塔P有多远(结果取整数)? A
P
65°
C
34°
B
解:如图 ,在Rt△APC中,
PC=PA· cos(90°-65°) =80×cos25° P
tan 50°≈1.1918 A B
50°
45°
C
D
40m
2. 如图,沿AC方向开山修路.为了加快施工进度, 要在小山的另一边同时施工,从AC上的一点B取 ∠ABD = 140°,BD = 520m,∠D=50°,那么 开挖点E离D多远正好能使A,C,E成一直线(精 确到0.1m) cos 50°≈0.6428 A B
a
c
B
A 的邻边 b B 的邻边 a cos A B 斜边 c cos 斜边 c
B 的对边 b sin B 斜边 c
A 的对边 a B 的对边 b tan A tan B A 的邻边 b B 的邻边 a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28.2解直角三角形利用解直角三角形解决实际问题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28.2解直角三角形利用解直角三角形解决实际问题优秀教学案例
五、案例亮点
1.生活情境的创设:本节课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实例导入,让学生感受到直角三角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给予反馈和解答学生的问题,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四)总结归纳
1.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总结解直角三角形的原理、方法和实际应用。
2.强调解直角三角形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责任感。
3.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内容。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现实生活中的直角三角形实例,如建筑工人测量高度、运动员判断跳远距离等,引导学生关注直角三角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提出问题:“这些实例中,为什么直角三角形能够解决问题?”让学生思考并回答,激发学生对直角三角形的兴趣。
3.总结:直角三角形在实际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如何解直角三角形,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生活情境:以实际生活中的场景为背景,创设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运用解直角三角形解决实际问题。
2.探究情境:设计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探究,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情境: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实践,让学生在合作中交流、分享,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解题策略。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28.2解直角三角形利用解直角三角形解决实际问题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节内容以“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28.2解直角三角形利用解直角三角形解决实际问题”为主题,旨在让学生掌握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和方法,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在教学过程中,我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切入点,设计了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探究、合作等方式,深入理解解直角三角形的原理和应用,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28.2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举例教案

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28.2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举例教案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解直角三角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解决具体问题时,对于角度和边长单位的转换和实际意义的理解。
举例解释:
-难点一:通过图形和实例,解释正弦、余弦、正切函数在不同象限的符号变化,如正弦函数在第二象限为正,在第三象限为负。
-难点二:指导学生如何从复杂的实际问题中提取关键信息,建立直角三角形的数学模型,例如在测量角度时,如何确定观察点与目标点之间的直角关系。
在小组讨论环节,我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进行交流。这种开放性的讨论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但同时,我也意识到在讨论过程中,需要更好地发挥引导作用,引导学生聚焦主题,避免讨论偏离方向。
1.对于基础概念的教学,应更加注重学生的理解程度,及时了解他们的困惑,并进行针对性的解答。
2.在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中,要关注学生的参与度,鼓励他们积极思考、提问和分享,同时也要注意引导他们遵循正确的思考路径。
-难点三:在实际应用中,如何将测量得到的角度值或边长值转换为实际意义,例如将角度转换为方向,或将边长转换为距离。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举例》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测量高度或距离的情况?”(如测量教学楼的高度)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解直角三角形的奥秘。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28.2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28.2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优秀教学案例
(二)讲授新知
在导入新课后,我开始讲授解直角三角形的相关知识。首先,我讲解直角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让学生理解直角三角形的特殊地位。接着,我引入勾股定理,并通过几何图形和实例讲解勾股定理的应用。最后,我讲解如何利用三角函数解决直角三角形的问题。在讲授过程中,我注重与学生的互动,提问和引导学生思考,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
问题导向是本节课的重要教学策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提出一系列与解直角三角形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例如,可以提出“如何利用勾股定理计算直角三角形的边长?”“在实际问题中,如何确定直角三角形的各个角度?”等问题。通过问题导向,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是本节课的重要教学组织形式。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和合作。例如,可以设计一个小组活动,让学生共同解决一个关于直角三角形的实际问题。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案例亮点
1.贴近生活实际:本案例以实际问题为背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然引入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和方法。这种贴近生活实际的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问题导向:本案例通过提出一系列与解直角三角形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问题导向的教学策略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和掌握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和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许多学生在学习这一章节时,往往对直角三角形的理解不够深入,无法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因此,我设计了本节教学案例,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
本案例以一个实际问题为切入点,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引入解直角三角形的概念和方法。通过案例的引导和学生的积极参与,使学生能够掌握解直角三角形的技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本案例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使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28.2.2 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测量问题》 视频实录+课件+教案+反思+教学素材

《28.2.2 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测量问题》 视频实录+课件+教案+反思+教学素材
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1)--- 测量问题
一、预习导学 (二)活动1:如图(1)所示,为了测量一池塘的宽度 DE,在岸边找到一点C,测得CD=30m,在DC的延长线 上找一点A,测得AC= 5m, 过点A作AB∥DE交EC的延 则池塘的宽度DE为( A ) 长线于B,测得AB=4m ,
30m 28m D、 A、 24m B、 26m C、
3、从高出海平面55cm的灯塔处收到一艘 帆船的求助信号,从灯塔看帆船的俯角为 210,帆船距灯塔有多远(结果保留三角函 数)?
根据题意,请你先画出它的平面示意图 A 解:∵∠B=210,∠C=900 0
21
55
AC tan B BC
55 BC AC tan B 0 tan 21
补:(2)如图: DE∥BC,AD=2,DB=1
A 2 D 3 1 ? B
E
E
√? 30
D
C
CA 5√ 4
图(1) B
4.5 DE=3,则 BC=___ 注:在测量中,相似法 ______ 是一种常用的方法之一.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教 育网 -
(三)活动2: ∠1 ∠2 COA BOA ;俯角是 1、如图(2),仰角是 ____ ____.
在Rt 解: BDA中,
?
AB tanBDA= AD AD AB tan BDA 3 又在Rt CDA 中, AC tan CDA AD AC 3 ta资源请到 新世纪教 BC AC 3 3 3( m) 育网AB -
4、如图(7)是某货物站传送货物的平面示 E 意图,为了提高传送过程的安全性,工人师 91 傅欲减小传送带与地面的夹角,使其由45° E 改为30°. 已知原传送带AB长4米. 图(8) 1)求新传送带AC的长度; A 2)如果需要在货物着地点C的左侧留出2米的通道, 试判断距离B点4米的货物MNQP N Q ? 4 是否需要挪走,并说明理由.

数学:28.2解直角三角形(2)课件(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

数学:28.2解直角三角形(2)课件(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
视线 铅 直 线 仰角 水平线 俯角
视线
合作与探究
【例1】如图,直升飞机在跨江大桥AB的上方P 点处,此时飞机离地面的高度PO=450米,且A、 B、O三点在一条直线上,测得大桥两端的俯角 分别为α=30°,β=45°,求大桥的长AB .
解:由题意得,在Rt△PAO与Rt△PBO中
PAO 30, PBO 45 PO PO tan 30, tan 45 P OA OB
PHale Waihona Puke 30°A200米
45°
O
B
C
合作与探究
变题2:如图,直升飞机在高为200米的大楼AB 左侧P点处,测得大楼的顶部仰角为45°,测得 大楼底部俯角为30°,求飞机与大楼之间的水 A 平距离.
P
45° 30°
200米 D
答案: (300100 3) 米
O B
P
归纳与提高
α β
450
P
450
45°
30°
30°
45°
O
B
C
30°
60°
A
B
O
A
P
A
P
45° 45 °
200 200米
30 ° 30 °
D
45°
200米 45° 200
O
B
O
B
例2:热气球的探测器 显示,从热气球看一栋 高楼顶部的仰角为 30°,看这栋高楼底部 的俯角为60°,热气球 与高楼的水平距离为 120m,这栋高楼有多 高?
新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十八章
§28.2 解直角三角形(2)
1.解直角三角形
在直角三角形中,除直角外,由已知两元素 (必有一边) 求其余未知元素的过程叫解直角三角形.

28.2.2应用举例教案

28.2.2应用举例教案

28.2.2应用举例(第一课时)一、【教材分析】二、【教学流程】AC=6,∠BAC的平分线,解这个直角三角形.参考答案自主探究【探究1】2012年6月16日“神舟九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成功.当飞船完成变轨后,就在离地球表面350km的圆形轨道上运行.如图,当飞船运行到地球表面上P点的正上方时,从飞船上最远能直接看到地球上的点在什么位置?这样的最远点与P点的距离是多少?(地球半径约为6 400km,结果精确到0.1km)【探究2】热气球的探测器显示,从热气球分析:从飞船上能最远直接看到的地球上的点,应是视线与地球相切时的切点.PQ的长就是地面上P、Q两点间的距离,计算的PQ长需先求出∠POQ(即α).当飞船在P点正上方时,从飞船观测地球时的最远点距离P点约2010.9km43AD=60,30CAB B∴∠=︒∠=︒12,63AB BC∴==DABC看一栋高楼顶部的仰角为30°,看这栋高楼底部的俯角为60°,热气球与高楼的水平距离为120m,这栋高楼有多高?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抽象出解题的几何图形,小组讨论解题思路.教师给出仰角和俯角的几何图形概念.仰角和俯角:在进行测量时,从下向上看,视线与水平线的夹角叫做仰角;从上往下看,视线与水平线的夹角叫做俯角.尝试应用1:如图,甲楼AB的高度为123m,自甲楼楼顶A处,测得乙楼顶端C处的仰角为45°,测得乙楼底部D处的俯角为30°,求乙楼CD的高度(结果精确到0.1m,3取1.73).2.建筑物BC上有一旗杆AB,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独立思考解答第一题通过前面的仰角、俯角的学习,借助这道题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锻炼学生学以致用的数学知识学习基本原则.对教材知识的加固BACDα=30°β=60°120ABCD直线水平线视线仰角俯角距BC40m的D处观察旗杆顶部A的仰角为60°,观察底部B的仰角为45°,求旗杆的高度(精确到0.1m) 抽象思维,考查学生在实际无法解决问题的下,通过所学知识构造图形,利用三角函数解决具体问题的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基本规律.总结补偿提高黄岩岛是我国南海上的一个岛屿,其平面图如图甲所示,小明据此构造出该岛的一个数学模型如图乙所示,其中∠A=∠D=90°,AB=BC=15千米,CD= 23千米,请据此解答如下问题:(1)求该岛的周长和面积;(结果保留整数,参考数据2≈1.414,3≈1.732,6≈2.45)(2)求∠ACD的余弦值.本题考查了学生抽象几何图形的能力,同时对利用解直角三角形解决实际问题进行了考查.对学生可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很好的渗透德育教育.求解略教师指导性完成对内容的升华理解认识小结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学生独立思考,师生梳理本课的知识点及方法三、【板书设计】四、【教后反思】28.2.2应用举例(第二课时)一、【教材分析】二、【教学流程】应用鱼群由西向东航行,在B点测得小岛A在北偏东60°方向上,航行12海里到达D点,这时测得小岛A在北偏东30°方向上,如果渔船不改变航线继续向东航行,有没有触礁的危险?2.如图所示,一渔船上的渔民在A处看见灯塔M在北偏东60°方向,这艘渔船以28海里/时的速度向正东航行,半小时至B处,在B处看见灯塔M在北偏东15°方向,此时灯塔M与渔船的距离是( )A. 27海里B.214海里C. 7 海里D.14 海里学生独立思考解答分派两位同学到黑板展示两道题的解题过程.分析:题目中关于方位角的应用很广泛,要求学生能很好地理解并运用前面的总结归纳解决问题.两道题目都需要做辅助线,通过解题,能更好的让学生发挥主观想象力,学会抽象图形的同时,掌握辅助线的作图规律.利用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过程是:1.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画出平面图形,转化为解直角三角形的问题)2.根据条件的特点,适当选用锐角三角函数等去解直角三角形;3.得到数学问题的答案;4.得到实际问题的答案.的加固强化辅助线总结补偿(2014•湖北荆门)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如图,我国甲、乙两艘海监执法船某天在钓鱼岛附近海域巡航,某一时刻这两艘船分别位于钓鱼岛正西借助中考原题,让学生能够零距对内容的升华理解认识BAD F60°提高方向的A处和正东方向的B处,这时两船同时接到立即赶往C处海域巡查的任务,并测得C处位于A处北偏东59°方向、位于B处北偏西44°方向.若甲、乙两船分别沿AC,BC方向航行,其平均速度分别是20海里/小时,18海里/小时,试估算哪艘船先赶到C处.(参考数据:cos59°≈0.52,sin46°≈0.72)离接触中考脉搏.同时题目内容涉及钓鱼岛国土纷争,给予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了解历史,学会知耻而后勇的道理,奋发学习,努力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小结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2. 你还有哪些疑惑?学生独立思考,师生梳理本课的知识点及方法1.在解直角三角形及应用时经常接触到的一些概念(方位角;坡度、坡角等)2.实际问题向数学模型的转化(解直角三角形)作业必做:1.教科书习题28.2 第5、9、10题.2.做《自主学习》P164-165选做:如图,水库大坝的截面是梯形ABCD,坝顶AD=6m,坡长CD=8m.坡底BC=30m,∠ADC=1350.(1)求坡角∠A BC的大小;教师布置作业,并提出要求.学生课下独立完成,延续课堂.三、【板书设计】四、【教后反思】。

人教版初三数学下册28.2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举例

人教版初三数学下册28.2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举例

28.2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举例课型:新授课主备教师:杨文琴学习目标1、使学生了解仰角、俯角、方位角的概念,使学生根据直角三角形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2、逐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渗透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的观点,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学习重点将某些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归结为直角三角形元素之间的关系,从而利用所学知识把实际问题解决.学习难点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模型学情分析:九年级12班学生人数多68人,两极分化严重,本节课的知识点是中考的一个难点和重点,为了培养尖子生设计了一些变式题,进行一题多解的发散思维的训练;为了照顾后进生,采取好一点的学生到黑板上演示分析,老师再分析点评的模式,让每一个学生的思维都能跟上,争取不让任何一个学生掉队。

一、知识回顾:1.解直角三角形指什么?2.解直角三角形主要依据什么?(1)勾股定理:(2)锐角之间的关系:(3)边角之间的关系:tanA=二、合作探究:仰角、俯角当我们进行测量时,在视线与水平线所成的角中,视线在水平线上方的角叫做仰角,在水平线下方的角叫做俯角.方位角:是指南北方向线与目标方向所成的小于900的水平如图:OA表示OB表示OC表示OD表示(也可称东南方向)三.知识应用应用生活(一)尝试练习:民族中学篮球场上,有一旗杆,刘一同学去测量旗杆高度,让杨涛同学站在离旗杆底部10米远处,目测旗杆的顶部,视线与水平线的夹角为30度,并已知目高为1.65米.然后刘一很快就算出旗杆的高度了你想知道刘一怎样算出的吗?(精确到个位)(二)变式训练学校操场上有一根旗杆,上面有一根开旗用的绳子(绳子足够长),杨露同学拿了一把卷尺,并且向数学老师借了一把含30°的三角板去度量旗杆的高度。

(1)若杨露同学将旗杆上绳子拉成仰角为60°,如图用卷尺量得BC=4米,则旗杆AB的高多少?AB C(2)若杨露同学分别在点C、点D处将旗杆上绳子分别拉成仰角为60°、30°,如图量出CD=8米,你能求出旗杆AB的长吗?AD C B(3)此时他的数学老师来了一看,建议杨露同学只准用卷尺去量,其他同学你能给杨露同学设计方案完成任务吗?(三)拓展提升你想当航海员吗?国外船只,除特许外,不得进入我国海洋100海里以内的区域,如图,设A、B是我们的观察站,A和B 之间的距离为150海里,海岸线是过A、B的一条直线,一外国船只在P点,在A点测得∠BAP=45°,同时在B点测得∠ABP=60,问此时是否要向外国船只发出警告,令其退出我国海域.(四)点击中考一:热气球的探测器显示,从热气球看一栋高楼顶部的仰角为30,看这栋离楼底部的俯角为60,热气球与高楼的水平距离为120 m.这栋高楼有多高(结果精确到0.1m)?点击中考二:你想去航行吗?海中有一个小岛A,它的周围8海里范围内有暗礁,渔船跟踪鱼群由西向东航行,在B点测得小岛A在北偏东60°方向上,航行12海里到达D点,这时测得小岛A在北偏东30°方向上,如果渔船不改变航线继续向东航行,有没有触礁的危险?BA 30°(五)课堂小结:(学生总结,教师补充)利用直角三角形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1、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画出平面图形转化为解直角三角形,作某边上的高是常用的辅助线。

九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28.2解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优秀教学案例

九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28.2解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优秀教学案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内在动力。
2.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3.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我会耐心引导,关爱鼓励,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同时,我会通过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从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导入新课时,我会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实际的图片,如房屋设计、工程测量等,让学生认识到直角三角形在生活中的重要性。然后,我会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如“如何在未知直角边的情况下求斜边长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学生思考问题时,我会适时回顾勾股定理及其在直角三角形中的应用,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培养学生团队协作、交流分享的良好品质,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组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如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交流、分享。例如,在讲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时,我会让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讨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学生不仅能掌握知识,还能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3.使学生了解解直角三角形在实际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方式,深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解法。例如,在讲解勾股定理时,我会让学生亲自动手测量直角三角形的边长,通过实际操作发现勾股定理的规律。同时,我会设计一些生活化的例题,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九年级下人教新课标28.2解直角三角形应用举例2教学资料1

九年级下人教新课标28.2解直角三角形应用举例2教学资料1

应用举例巩固强化1.如图,从山顶A 望地面上C 、D 两点,测得它们的俯角分别为45°和30°,已知CD=100米,点C 位于BD 上,则山高AB 等于 ( )A .100米B .350米C .250米D .)13(50+米2.一块四边形土地如图所示,其中∠ABD=120°,AB ⊥AC ,BD ⊥CD ,测得m CD m AB 350,330==,则这块土地的面积是 ( )A .22400mB .234800m C .232400mD .232350m3.(黄冈市·)如图,两条宽度都为1的纸条,交叉重叠放在一起,且它们的交角为α,则它们重叠部分(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A .αsin 1B .αcos 1C .sin αD .14.(莆田市·)有一拦水坝的横断面是等腰梯形,它的上底为6m ,下底长为10m ,高为m 32,那么此拦水坝斜坡的坡度和坡角分别为 ( )A .︒60,33B .︒60,3C .︒30,3D .︒30,335.(宁夏回族自治区·)某人沿着倾角为α斜坡前进cm ,那么他上升的高度是 ( ) A .c ·sin αm B .c ·tan αm C .c ·cos αm D .a ·co t αm6.(吉林省·)如图,为测一河两岸相对两电线杆A 、B 间的距离,在距A 点15米的C 处(AC ⊥AB )测得∠ACB=50°,则A 、B 间的距离应为 ( )A .15sin50°米B .15cos50°米C .15tan50°米D .15cot50米°7.如图,一渔船上的渔民在A 处看见灯塔M 在北偏东60°方向,这艘渔船以28海里/时的速度向正东航行,半小时到达B 处,在B 处看见灯塔M 在北偏东15°方向,此时灯塔M 与渔船的距离是 ( )A .27海里B .214海里C .7海里D .14海里8.已知有长为100米的斜坡AB ,它的坡角是45°,现把它改成坡角是30°的斜坡AD ,则DB 的长是__________米。

九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十八章锐角三角函数28.2解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28.2.2应用举例第2课时295

九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十八章锐角三角函数28.2解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28.2.2应用举例第2课时295

28.2.2 应用举例第2课时【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1.了解测量中方位角、坡度、坡角的概念.2.能用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解决与方位角、坡度有关的实际问题. 过程性目标:经历用锐角三角函数相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提高将实际问题转化为解直角三角形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目标:利用解直角三角形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渗透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的观点,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重点难点】重点:用三角函数有关知识解决方位角问题.难点:学会分析问题并将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模型.【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叫同学们在练习薄上画出方向图(表示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2.依次画出表示东南方向、西北方向、北偏东65度、南偏东34度方向的射线.二、探索归纳探究问题1:如图,一艘海轮位于灯塔P的北偏东65°方向,距离灯塔80 n mile的A处,它沿正南方向航行一段时间后,到达位于灯塔P的南偏东34°方向上的B处.这时,B处距离灯塔有多远(结果取整数)?解:在Rt△APC中,PC=PA·cos(90°-65°)=80×cos25°≈72.505.在Rt△BPC中,∠B=34°,因为sin B=,∴PB==≈130(n mile).因此,当海轮到达位于灯塔P的南偏东34°方向时,它距离灯塔P大约130 n mile.探究问题2——坡度与坡角坡面的铅直高度h和水平宽度l的比叫做坡度(或叫做坡比),一般用i 表示.把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α叫做坡角.结合图形思考,坡度i与坡角α之间具有什么关系?即i==tan α.三、新知应用练习1. 上午10点整,一渔轮在小岛O的北偏东30°方向,距离等于10海里的A处,正以每小时10海里的速度向南偏东60°方向航行.那么渔轮到达小岛O的正东方向是什么时间?(精确到1分).练习2. 如图,海岛A的周围8海里内有暗礁,渔船跟踪鱼群由西向东航行,在点B处测得海岛A位于北偏东60°,航行12海里到达点C处,又测得海岛A位于北偏东30°,如果渔船不改变航向继续向东航行.有没有触礁的危险?四、检测反馈如果你是修建三峡大坝的工程师,现在有这样一个问题请你解决:如图水库大坝的横断面是梯形,坝顶宽6 m,坝高23 m,斜坡AB的坡度i=1∶3,斜坡CD的坡度i=1∶2.5,求斜坡AB的坡角α,坝底宽AD和斜坡AB的长(精确到0.1 m)。

九年级下人教新课标28.2解直角三角形应用举例2教学资料

九年级下人教新课标28.2解直角三角形应用举例2教学资料

应用举例知识点拨:1.如下左图,在视线与水平线所成的角中,视线在水平上方的叫做仰角,在水平线下方的叫做俯角.2.如上右图,坡面的铅直高度h 与水平宽度l 的比叫做坡度(或叫坡比),用字母i 表示,即:i =lh . α表示, 即:i =lh=tan α. 方法指导:使学生会把实际问题转化为解直角三角形问题,从而会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来解决. 疑难解析:例1 甲、乙两楼相距80米,从乙楼楼底望甲楼楼顶的仰角为45°,从甲楼楼顶望乙楼楼顶的俯角为30°,试求两楼的高.解:设AB 为乙楼,CD 为甲楼(如图)在Rt △ACD 中,∠DAC =45°, ∴CD =AC =80过B 作BE ⊥CD 于点E ,设AB =x 则DE =(80x)米在Rt △BED 中,∠DBE =30°,BE =AC =80米 tan ∠DBE =BEDE即33=8080x解得:x =80(133) 则AB =80(133)(米) CD =80米答:甲楼高为80米,乙楼高为80(133)米. 说明:本例构造了两个直角三角形,通过解直角三角形来求解.例2 如图,一水坝横断面为等腰梯形ABCD ,斜坡AB 的坡度为1∶3,坡面AB 的水平宽度为33米,上底宽AD 为4米,求坡角B ,坝高AE 和坝底宽BC 各是多少?分析: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如图所示,实际已知i =1∶3,即知BE AE=31,BE =33 AD =4,求∠B 、AE 、BC.此题实质转化为解直角三角形的问题.解:∵tanB =i =31=33又∵∠B 是锐角 ∴∠B =30° 又∵BE AE=i =31 又∵BE =33 ∴AE =33×31=3BC =2BE+AD =2×33+4 =4+63答:坡角B 为30°,坝高AE 为3米,坝底宽为(63+4)米.注意:(1)解应用题时,解题过程中可以不写各数量的单位,但最后作答时务必写清单位名称.(2)应用问题尽管题型千变万化,但关键是设法化归为解直角三角形同题,必要时应添加辅助线,构造出直角三角形.梯形也是通过作底面高线来构造直角三角形.(3)本题主要应用坡度是坡角的正切函数而求出坡角,运用坡度的概念求出梯形高,运用等腰梯形性质求出底边.例3 如图一轮船自西向东航行,在A 处测得某岛C ,在北偏东60°的方向上,船前进8海里后到达B ,再测C 岛,在北偏东30°的方向上,问船再前进多少海里与C 岛最近?最近距离是多少?分析: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构造出与实际问题有关的直角三角形,如图所示,船沿AB 方向继续前进至D 处与C 岛最近,此问题实质就是已知∠A =90°60°=30°,∠ABC =90°+30°=120°,AB =8海里,求BD 和CD 的解直角三角形问题.解:根据题设可知△ABC 中,∠CAB =30° ∠ABC =120°,AB =BC =8 ∴最近距离即为C 到AB 所在直线的垂线段CD 的长度. 在Rt △CBD 中,BC =8,∠BCD =60°于是,BD =BC ·cos60°=8×21=4(海里) CD =BC ·sin60°=8×23=43 (海里) 答:船再前进4海里就与C 最近,最近距离是43海里.注意:根据题意准确画出示意图是解这类题的前提和保障. 典例精评例1 如图,在山顶B 处有一铁塔AB ,在A 处测得地面上一点C 的俯角为60°,在塔底B 测得C 俯角为45°,已知AB =30米,求山高DB 的值.分析 本题图形中有两个直角三角形,它们有公共边DC ,所以用含有BD 的代数式表示DC 和AD ,而DC 和AD 在Rt △ADC 中,可利用三角函数关系式列出DC 的方程,由BD =DC ,得到结论.解:由已知条件得:BD =DC ,AD =30+BD ,∠ACD =60°在Rt △ADC 中,tan60°=CD AD =DCDC30=3 ∴DC =15(3+1)(米) ∴BD =15(3+1)(米) 答:山高DB 为15(3+1)米例2 一段河坝的横断面为等腰梯形ABCD ,试根据图中数据求出坡角α和坝底宽AD(如图所示).分析 此题应正确理解,应用坡度、坡角的概念及联系,即i =tan α=FDCF,将梯形问题,添加高线把梯形转化为两个直角三角形及矩形来解.解:过C 作CF ⊥AD 于F ∵AB =CD ,BC ∥AD∴CF =BE =6,EF =BC =4又∵i =1∶3∴AE =FD =3·CF =3×6=63(米) ∴AD =AE+EF+FD =4+123(米)∵tan α=FD CF=i =31=33∴α=30°答:坡角α=30°,坝底宽AD =(4+123)米.考点预测利用三角函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每年的中考题中都有可能出现,并且多以综合题形式出现.例1 如图,在平地D 处测得树顶A 的仰角为30°,向树前进10米,到达C 处,再测得树顶A 的仰角为45°,求树高AB.(结果保留根号)分析:先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构造出直角三角形已知∠ABC =90°,∠ACB =45°,∠ADB =30°,CD =10米,求AB. 由于AB 所在的Rt △ABC 和Rt △ABD 都不够解三角形的条件,所以需设AB =x ,同时解两个直角三角形,得到关于x 的方程再求出x 的值.解:设AB =x 米,则在Rt △ABC 和Rt △ABD 中 BC =ABcot45° BD =AB ·cot30°∴CD =BDBC =x(31) 又∵CD =10 ∴x(31)=10 ∴x =1310 =5(3+1)=53+5(米)答:树高为53+5米.此题为1998年辽宁省的中考试题,这实际上是利用三角板组合的图形题,类似这种类型题每年中考题选上都有几道,望多加注意.例2 如图,在一座山的山顶B 处用高为1米的测倾器望地面C 、D 两点,测得的俯角分别为60°和45°,若已知DC 的长是20米,求山高BE.(结果可用根式表示)解 在Rt △ACE 中,有CE =AE ·tan30°, 在Rt △ADE 中,有DE =AE ·tan45°, ∴DC =DECE =AE(tan45°tan30°) ∴AE =︒-︒30tan 45tan 20=(30+103)米∴BE =AEAB =(29+103)米 答:山高为(29+103)米.例3 如图,上午8时,一条船从A 处出发以15海里/时的速度向正北航行,9时45分到达B 处,从A 处测得灯塔C 在北偏西26°,从B 处测得灯塔C 在北偏西52°,求B 处到灯塔C 的距离.解 ∵∠CBN =∠C+∠BAC ∴∠C =52°26°=26° ∴∠C =∠BAC ,∴AB =BC 又∵AB =15×(1+6045)= ∴B 处到灯塔C 的距离CB 为.例4 如图,从20米高的甲楼顶A 处望乙楼顶C 处的仰角是30°,望乙楼底D 处的俯角是45°,求乙楼的高度.(精确到,2≈1.414,3≈1.732)解 过A 点作AE ⊥CD ,垂足是E , ∵AB ∥CD ,AE ∥BD ∴DE =AB =20米在Rt ∠ADE 中,∠DAE =45°,DE =20米, ∴AE =20米在Rt △ACE 中,∠CAE =30°,AE =20米 ∴CE =AE ·tan30°=3203米∴CD =CE+ED =3203 +20=20(33+1) ≈答:乙楼的高约是. 【同步达纲练习】知识强化: 一、填空题△ABC 中,∠A =45°,∠B =30°,AB =2,则BC = ,AC = . △ABC 中,已知AB =4,AC =6,∠A =60°,则BC = .△ABC 中,∠A =120°,b =53,c =85,则S △ABC = . △ABC 中,AB =23,AC =8,BC =6,BD 是中线,则BD = . 60米,AB 的坡度i =1∶3,则斜坡AB 的高度为 米.6.如图,从楼A 处望地面C 、D 两点的俯角分别为45°和30°,若CD 距离为100米,则楼AB 高为 ..△ABC 中,∠A =120°,AB =10,AC =5,则sinB ·sinC = . 二、选择题△ABC 中,∠C =90°,a =22,b =26,那么下面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c =42B.cotA =3C.sinA+cosB =1D.∠B =30°△ABC 中,∠A =30°,∠B =45°,AC =8,则BC 的长为( )A.4B.423611.如图,从山顶A 望地面C 、D 两点,它们的俯角分别为45°、30°,如果测得CD 为100米,那么山高AB 等于( )A.100米B. 23×100米2D.50(3+1)米12.某个水库大坝的横断面是梯形,坝内斜坡的坡度i =1∶3,坝外斜坡的坡度i =1∶1,那么两个坡角的和为( )° ° ° °素质优化:1一船以每小时20千米的速度向正东航行,起初船在A 处看见一灯塔B 在船的北偏东60°,2小时后,船在C 处看见这个灯塔在船的北偏东45°,求灯塔B 到船的航线AC 的距离.2.如图,水库大坝的横断面是梯形,坝顶宽8m ,坝高25m ,斜坡AB 的坡度i=1∶2.8,斜坡CD 的坡度i ′=1∶2.4,求斜坡AB 的坡角α,坝底宽AD 和斜坡AB 的长(精确到).创新深化:如图,敌人在某岛周围20海里的区域内布设了水雷,某舰由西向东航行,起初在O 点处观察此岛的北偏东60°处,航行30海里到达B 时,再观察此岛,在北偏东30°处,如果不改变航向,继续向东航行,此舰有没有触雷的危险.参考答案知识强化:22,6275 4.233 5.30 6.50(3+1) 7.31 8.143 素质优化:1.(803 +120)千米2.AD =138米,AB = 创新深化:∵AC =153>0 ∴没有触雷的危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用举例知识点拨:1.如下左图,在视线与水平线所成的角中,视线在水平上方的叫做仰角,在水平线下方的叫做俯角.2.如上右图,坡面的铅直高度h 与水平宽度l 的比叫做坡度(或叫坡比),用字母i 表示,即:i =lh . 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叫做坡角.用字母α表示, 即:i =lh=tan α. 方法指导:使学生会把实际问题转化为解直角三角形问题,从而会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来解决. 疑难解析:例1 甲、乙两楼相距80米,从乙楼楼底望甲楼楼顶的仰角为45°,从甲楼楼顶望乙楼楼顶的俯角为30°,试求两楼的高.解:设AB 为乙楼,CD 为甲楼(如图)在Rt △ACD 中,∠DAC =45°, ∴CD =AC =80过B 作BE ⊥CD 于点E ,设AB =x 则DE =(80-x)米在Rt △BED 中,∠DBE =30°,BE =AC =80米 tan ∠DBE =BEDE即33=8080x解得:x =80(1-33) 则AB =80(1-33)(米) CD =80米答:甲楼高为80米,乙楼高为80(1-33)米. 说明:本例构造了两个直角三角形,通过解直角三角形来求解.例2 如图,一水坝横断面为等腰梯形ABCD ,斜坡AB 的坡度为1∶3,坡面AB 的水平宽度为33米,上底宽AD 为4米,求坡角B ,坝高AE 和坝底宽BC 各是多少?分析: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如图所示,实际已知i =1∶3,即知BE AE =31,BE =33 AD =4,求∠B 、AE 、BC.此题实质转化为解直角三角形的问题.解:∵tanB =i =31=33又∵∠B 是锐角 ∴∠B =30° 又∵BE AE=i =31 又∵BE =33 ∴AE =33×31=3BC =2BE+AD =2×33+4 =4+63答:坡角B 为30°,坝高AE 为3米,坝底宽为(63+4)米.注意:(1)解应用题时,解题过程中可以不写各数量的单位,但最后作答时务必写清单位名称. (2)应用问题尽管题型千变万化,但关键是设法化归为解直角三角形同题,必要时应添加辅助线,构造出直角三角形.梯形也是通过作底面高线来构造直角三角形.(3)本题主要应用坡度是坡角的正切函数而求出坡角,运用坡度的概念求出梯形高,运用等腰梯形性质求出底边.例3 如图一轮船自西向东航行,在A 处测得某岛C ,在北偏东60°的方向上,船前进8海里后到达B ,再测C 岛,在北偏东30°的方向上,问船再前进多少海里与C 岛最近?最近距离是多少?分析: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构造出与实际问题有关的直角三角形,如图所示,船沿AB 方向继续前进至D 处与C 岛最近,此问题实质就是已知∠A =90°-60°=30°,∠ABC =90°+30°=120°,AB =8海里,求BD 和CD 的解直角三角形问题.解:根据题设可知△ABC 中,∠CAB =30° ∠ABC =120°,AB =BC =8 ∴最近距离即为C 到AB 所在直线的垂线段CD 的长度. 在Rt △CBD 中,BC =8,∠BCD =60°于是,BD =BC ·cos60°=8×21=4(海里) CD =BC ·sin60°=8×23=43 (海里) 答:船再前进4海里就与C 最近,最近距离是43海里.注意:根据题意准确画出示意图是解这类题的前提和保障. 典例精评例1 如图,在山顶B 处有一铁塔AB ,在A 处测得地面上一点C 的俯角为60°,在塔底B 测得C 俯角为45°,已知AB =30米,求山高DB 的值.分析 本题图形中有两个直角三角形,它们有公共边DC ,所以用含有BD 的代数式表示DC 和AD ,而DC 和AD 在Rt △ADC 中,可利用三角函数关系式列出DC 的方程,由BD =DC ,得到结论.解:由已知条件得:BD =DC ,AD =30+BD ,∠ACD =60°在Rt △ADC 中,tan60°=CD AD =DCDC30=3 ∴DC =15(3+1)(米) ∴BD =15(3+1)(米) 答:山高DB 为15(3+1)米例 2 一段河坝的横断面为等腰梯形ABCD ,试根据图中数据求出坡角α和坝底宽AD(如图所示).分析 此题应正确理解,应用坡度、坡角的概念及联系,即i =tan α=FDCF,将梯形问题,添加高线把梯形转化为两个直角三角形及矩形来解.解:过C 作CF ⊥AD 于F ∵AB =CD ,BC ∥AD∴CF =BE =6,EF =BC =4又∵i =1∶3∴AE =FD =3·CF =3×6=63(米) ∴AD =AE+EF+FD =4+123(米)∵tan α=FD CF=i =31=33∴α=30°答:坡角α=30°,坝底宽AD =(4+123)米.考点预测利用三角函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每年的中考题中都有可能出现,并且多以综合题形式出现. 例1 如图,在平地D 处测得树顶A 的仰角为30°,向树前进10米,到达C 处,再测得树顶A 的仰角为45°,求树高AB.(结果保留根号)分析:先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构造出直角三角形已知∠ABC =90°,∠ACB =45°,∠ADB =30°,CD =10米,求AB.由于AB 所在的Rt △ABC 和Rt △ABD 都不够解三角形的条件,所以需设AB =x ,同时解两个直角三角形,得到关于x 的方程再求出x 的值.解:设AB =x 米,则在Rt △ABC 和Rt △ABD 中 BC =ABcot45° BD =AB ·cot30°∴CD =BD-BC =x(3-1) 又∵CD =10 ∴x(3-1)=10 ∴x =1310-=5(3+1)=53+5(米)答:树高为53+5米.此题为1998年辽宁省的中考试题,这实际上是利用三角板组合的图形题,类似这种类型题每年中考题选上都有几道,望多加注意.例2 如图,在一座山的山顶B 处用高为1米的测倾器望地面C 、D 两点,测得的俯角分别为60°和45°,若已知DC 的长是20米,求山高BE.(结果可用根式表示)解 在Rt △ACE 中,有CE =AE ·tan30°, 在Rt △ADE 中,有DE =AE ·tan45°, ∴DC =DE-CE =AE(tan45°-tan30°) ∴AE =︒-︒30tan 45tan 20=(30+103)米∴BE =AE-AB =(29+103)米 答:山高为(29+103)米.例3 如图,上午8时,一条船从A 处出发以15海里/时的速度向正北航行,9时45分到达B 处,从A 处测得灯塔C 在北偏西26°,从B 处测得灯塔C 在北偏西52°,求B 处到灯塔C 的距离.解 ∵∠CBN =∠C+∠BAC ∴∠C =52°-26°=26° ∴∠C =∠BAC ,∴AB =BC 又∵AB =15×(1+6045)=26.25海里 ∴B 处到灯塔C 的距离CB 为26.25海里. 例4 如图,从20米高的甲楼顶A 处望乙楼顶C 处的仰角是30°,望乙楼底D 处的俯角是45°,求乙楼的高度.(精确到0.1米,2≈1.414,3≈1.732)解 过A 点作AE ⊥CD ,垂足是E , ∵AB ∥CD ,AE ∥BD ∴DE =AB =20米在Rt ∠ADE 中,∠DAE =45°,DE =20米, ∴AE =20米在Rt △ACE 中,∠CAE =30°,AE =20米 ∴CE =AE ·tan30°=3203米∴CD =CE+ED =3203 +20=20(33+1) ≈31.5米答:乙楼的高约是31.5米. 【同步达纲练习】知识强化: 一、填空题1.在△ABC 中,∠A =45°,∠B =30°,AB =2,则BC = ,AC = .2.在△ABC 中,已知AB =4,AC =6,∠A =60°,则BC = .3.在△ABC 中,∠A =120°,b =53,c =85,则S △ABC = .4.已知△ABC 中,AB =23,AC =8,BC =6,BD 是中线,则BD = .5.已知斜坡AB 长为60米,AB 的坡度i =1∶3,则斜坡AB 的高度为 米.6.如图,从楼A 处望地面C 、D 两点的俯角分别为45°和30°,若CD 距离为100米,则楼AB 高为 .7.等腰直角三角形一腰上的中线与底边夹角的余弦值为 .8.在△ABC 中,∠A =120°,AB =10,AC =5,则sinB ·sinC = . 二、选择题9.Rt △ABC 中,∠C =90°,a =22,b =26,那么下面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c =42 B.cotA =3C.sinA+cosB=1D.∠B =30°10.在△ABC 中,∠A =30°,∠B =45°,AC =8,则BC 的长为( ) A.4B.42C.43D.4611.如图,从山顶A 望地面C 、D 两点,它们的俯角分别为45°、30°,如果测得CD 为100米,那么山高AB 等于( )A.100米B.23×100米 C.502 D.50(3+1)米 12.某个水库大坝的横断面是梯形,坝内斜坡的坡度i =1∶3,坝外斜坡的坡度i =1∶1,那么两个坡角的和为( )A.90°B.75°C.60°D.105°素质优化:1一船以每小时20千米的速度向正东航行,起初船在A 处看见一灯塔B 在船的北偏东60°,2小时后,船在C 处看见这个灯塔在船的北偏东45°,求灯塔B 到船的航线AC 的距离.2.如图,水库大坝的横断面是梯形,坝顶宽8m ,坝高25m ,斜坡AB 的坡度i=1∶2.8,斜坡CD 的坡度i ′=1∶2.4,求斜坡AB 的坡角α,坝底宽AD 和斜坡AB 的长(精确到0.1m).创新深化:如图,敌人在某岛周围20海里的区域内布设了水雷,某舰由西向东航行,起初在O 点处观察此岛的北偏东60°处,航行30海里到达B 时,再观察此岛,在北偏东30°处,如果不改变航向,继续向东航行,此舰有没有触雷的危险.参考答案知识强化:一、1.22-2,6-2 2.27 3.305 4.233 5.30 6.50(3+1) 7.31 8.143 二、9.D 10.B 11.D 12.B 素质优化:1.(803 +120)千米2.AD =138米,AB =74.3米 创新深化:∵AC =153>0 ∴没有触雷的危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