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校2013届高三考前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2013届高三模拟试卷(01)语文参考答案
2013届高三模拟试卷(01)语文试卷参考答案1.D。
A.悄无声息qiǎo;B.抛头露.面(lù);C.偌.大(ruò)椎心泣血chuí2.D。
A.额手称庆;B.候车,走投无路;C.掉以轻心;(注:般配和班配现通用)3.C。
方兴未艾,事物正在发展,还没有停止,多形容新生事物正在蓬勃发展。
不能和“正”“刚刚”等词语连用。
A.不求甚解原意是读书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只求领会文章的大意。
现在多指学习不认真,不会深刻理解或指不深入了解情况。
B.光风霁月,形容雨过天晴时万物明净的景象,比喻太平清明的政治局面,也比喻开阔的胸襟和心地。
D.泾渭分明,泾河之水流入渭河时清浊不混来比喻界限清楚或是非分明,也用来比喻人品的清浊,或比喻对待同一事物表现出来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
4.B。
A 搭配不当,删去“和先进的战斗机”,或者改为“至今仍未能研制出先进的战斗机和发展出完善的国防工业”。
C.成分残缺,“除了”前面应该加“中国民众”,因为前面一句话的主语是“中国民众的神经”,与后面不同,后面的主语不可省略。
D.关联词位置错误,把“一旦”放在“中国”前面。
5.A。
B最后的两个问句是连续问,所以应该吧最后一个逗号改为问号。
C句号应改放在引号的外面。
D第一个逗号改为顿号。
6.C。
觉民那里表述错误,应该是觉新。
觉新一开始不同意觉慧出走,但后来还是决定暗中帮助弟弟觉慧,帮他筹集了路费。
7.D。
无中生有,原文讲的是“多元文明的繁荣的出现和确立,是人类进化到更高阶段的一个重要标志。
”8.C。
A项张冠李戴,原文是“中华文明的发展史从一个侧面看来就是民族融合的历史”,主语应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史”。
B项时间范围错误“一直”应该改为“一段时间内”,原文在第二段第三行“西方文明从明代末年开始传入中国,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还只是对传统的中华文明的局部补充”。
D项“可能”错误,原文是肯定语气,在第五段说“交融之后出现的人类文明仍然是千姿百态,我们的世界仍然是异彩纷呈”。
2013届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2013届高三上学期素质测试语文试题
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2013届高三上学期素质测试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第Ⅰ卷(阅读题共66分)一、(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饮食作为文化的载体,不仅内含着这个民族的文化精神与特征,而且也述说和传达着该民族的文化传统。
中国饮食与中华文化结合而形成中国特色的“美食”文化。
中国饮食在其发展过程中接受了多少外来食物或饮食方式的影响,但从中人们可以发现一个十分重要的文化现象,即中华饮食文化体现极强的包容性和同化力。
中华饮食一方面吸纳和消化这些外来食品食物的加盟,另一方面又使之统一在中华饮食文化多元化的体系格局中,特别是在这种统一和多元化的建构中使外来的食物成分合理地转变为本土化的内容,在跨文化的组构中完成其本土化的演变。
中国饮食起于中国古代社会生成的农耕文明,因此,北方形成了以小麦为主料的“面食”,南方则因“水文化”的关系演绎为“鱼米之乡”。
而这种历史形成的生活方式,尽管在后来的物质高度发达与饮食水平大幅提升的状态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中国饮食最根本的“本土性”的民族本位的生存特质却仍然以不同形式而存在,且构成了中国饮食文化体系最为坚实的基础。
走遍世界任何一个中国风格的餐馆与酒店,但凡选择“中式餐饮”,上述所有中国“本土化”的饮食要素一定是不可或缺的,只有中国本土饮食原料与中国厨艺的有机结合,才能真正品尝到中国美食的滋味,感悟到中国饮食文化的内在神韵。
从民族饮食文化史的角度察析,中国饮食一面大量吸收了外来食物的品种,另一面又始终保持民族风格与特性不变,这种文化稳定性,究其实质,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中国饮食在引进、移植、培养外来食物的过程中,一是“接受”,二是“消融”。
引进接受是前提,消融改造是目的。
如中国化的“寿诞”庆典,也出现了许多西方文化元素。
传统的寿桃演变为西式的蛋糕,但人们口中的祝词却仍然是中国式的“寿比南山”、“福如东海”,西方的元素经过本土化的改造,不仅没有让人产生悖离传统的陌生感,反而给人以更为贴近现实、更具现代意义的新鲜感受。
2013届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广东省六校2013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
2013届高三六校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命题:广州市第二中学本试卷共8页,24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甄.选/箴.言聒.噪/恬.淡间.距/间.不容发B.缄.默/信笺.谄.媚/胡诌.碑帖./俯首帖.耳C.掠.影/虐.待舐.犊/胼胝.复辟./鞭辟.入里D.花蕾./擂.鼓校.正/比较.拾.掇/拾.级而上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8月14日清晨,随着几声枪响,恶贯满盈的杀人魔王周克华在重庆街头被击毙。
据悉,数千名全副武装的民警和武警参与了对周克华的的追捕行动,此外,成都军区某部也加入到搜捕的行列。
连日来,如此大张旗鼓地采取行动对付一个劫匪,为近年来少有,凸显出当局除恶务尽的决心。
听到周克华被击毙的消息,老百姓奔走相告,弹冠相庆。
A.恶贯满盈 B.凸显 C.除恶务尽 D.弹冠相庆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在刚刚落幕的伦敦奥运会上,中国的金牌总数尽管跟北京奥运会相比有明显差距,中国体育代表团仍然赢得了全国人民的肯定和赞扬。
B.近年来,随着中国移民的不断增加,中餐馆在美国遍地开花,现在在美国,无论是大城市还是边远小镇,都能找到地地道道的中餐馆。
C.由于朝鲜前最高领导人金正日突然逝世,使朝鲜和韩国关系的走向问题再一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国际社会中引起了不小的波动。
D.本着“传承优良传统、体现时代精神”为原则,部分专家学者在广泛征集的基础上提炼出鲜明、精辟、简洁、通俗的“广东精神”表述语。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两种不同的伦理思想形成中西文化思想两种不同的类型,中国人侧重个人本位,,,。
西方人侧重社会本位,,,。
①伦理思想常为政治法律思想所左右②所以法的观念特别浓厚③政治法律和伦理虽亦彼此呼应,其实很少关联④所以道德的观念特别浓厚⑤政治法律思想多从伦理出发⑥伦理学与政治法律学有一个一贯的条理A.⑤⑥④①③② B.②①③④⑤⑥ C.④①③②⑤⑥ D.④⑤⑥②①③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2013届高三模拟试卷(09)语文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1.C(A.揶yé;B.椎chuí;D.鲫jì。
)2C(A.健盘-键盘 B.动则-动辄;D.一副-一幅。
)3.B(A.同室操戈:自家人动刀枪。
比喻兄弟自相残杀。
也泛指内部斗争。
同室:同住在一个房子里,这里指自家人。
操:拿。
B.一日千里:一天跑一千里。
也比喻进步、发展很快。
用在此处不合语境。
C.泥沙俱下:泥土和沙子一同随水冲了下来。
比喻人或事物好坏混杂在一起。
D.涉笔成趣:指一动笔就趣味盎然。
形容有很高的写作功力。
涉笔:指动笔写作或绘画。
趣:趣味。
)4.B(A.成分残缺,在“志愿时”之后加“(管理)制度”。
C.主宾搭配不当,“网易……是……人”错误。
D.主客颠倒,将“但远在八个时区之外的欧洲赛场对于中国球迷还是不折不扣的旁观者”改成“但对于远在八个时区之外的欧洲赛场,中国球迷还是不折不扣的旁观者”。
)5.A6.A(对“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和“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两句的理解说反了。
)7.B(以偏概全。
根据原文信息,"把GDP作为衡量政绩的尺度"仅是"问题的关键与症结之一",而非全部)8.D(绝对化,"文化进入市场"也可以"坚守自身固有的精神准则"而进行"科学调整",这就不会"导致文化的被践踏")9.C(导致"我们不再深爱和敬重自己的文化",应该有主体和客体两个方面的原因,而该项只从客体方面进行了分析。
根据文意,从主体来说,对中华文化的糟蹋伤害了"公众的文化情怀和历史观";从客体来说,对中华文化的糟蹋伤害了"中华文化的纯正及其传承")10、D(遑:闲暇)11、A(A项,均为副词,可译为“才”。
B项,第一个“之”是第三人称代词,“他”。
第二个“之”为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广东省六校2013届高三高考联合模拟试题语文试题(Word版)及答案
广东2013届高三六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本试卷共8页,24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悼.念/倒.爷俘虏./掳.掠非难./难.免B.蜕.化/褪.色蹉.跎/嗟.叹果脯./胸脯.C.炽.热/炙.烤诀.别/联袂.创.伤/开创.D.歼.灭/悭.吝犒.劳/蒿.草押解./解.差2.下列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今天,我们的社会仍然存在这样的现象,高速路上、马路边出了车祸,在现场一片狼藉、惨不忍睹....,哄抢货物,真让人心.....的情况下,很多人不是救助伤员、保护现场,而是趁火打劫酸.。
这种乘人之危....、趁乱牟利的行为不仅是对当前法律秩序的漠视,更是对个人道德乃至社会公德的拷问。
A.惨不忍睹B.趁火打劫C.心酸D.乘人之危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环境信息的立体化公开,恐怕是此次会议绕不开的重要议题。
环境信息的公开透明,是决定政府和民众能否走向环境“共治”的重要前提。
B.走过60年发展历程的铁道部,作为国务院政府机构中唯一扮演政企双重角色的部委,已被公众视作阻碍市场经济改革的一大壁垒。
C. 我们要继续推进改革,当然我们也知道,改革在得到普通民众广泛支持的同时,利益受损的既得利益者必然会对改革加以反对和阻碍。
D.4月15日,美国波士顿马拉松比赛快要结束时,一场不好的厄运突然降临到参赛运动员头上,在终点线附近接连发生了三起爆炸,造成3人死亡,百余人受伤。
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学力只不过将原来不好的稍加润饰,使可陪衬你的好的,它只能增加量不能提高质。
既有天才,再加学力,就能在学问上有成就。
②做诗也是一样,有的人未学过做诗,但是他做起诗来,形式上虽然不好,却有几个字很好,或有几句很好,那种人是可以学做诗的,因为他有做诗的才。
浙江省2013届高三考前全真模拟考试 语文 Word版含答案
浙江省2013届高三考前全真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考试须知:1.本试卷分4部分,全卷共8页。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上。
4.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语言文字应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牌坊.(fāng) 城垛.( duǒ) 眩晕.(yùn)层见.叠出(xiàn) B.堕.马( duò) 毋.宁(wú) 眼眶.(kuāng)韦.编三绝(wéi)C.羁縻.( mí) 汗涔.涔(cén) 锥.子(chuí) 谆.谆告诫(zūn)D.璎.珞(yīn)趿.拉(tā)咯.血(kǎ)半身不遂.(suī)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从“奶粉限购”到“简化字”风波,近期一系列事件,令内地与香港融合过程中的矛盾凸显。
闭关锁港是一种倒退,谩骂指责解决不了问题,唯有融合才是大趋势。
B.江河曾经蕴育了璀璨的文明,如今则见证着现代工业文明的罪孽,这条中国经济最为发达地区的江河犹如一条被污染企业吞噬的巨龙,浑身溃疡、苟延残喘。
C.如果上海人去苏州仅留连于苏州乐园,就太浪费清山绿水了,苏州东山、西山亦是避霾的新去处。
D.沉香、檀香等高品质的香品用于熏焚是香道的首选,其产生出来的气味清醇、幽雅、沁人心脾,不仅可以美化环境,更能给人凭添许多生活的情趣。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2012年12月,中国移动总裁李跃抛出“腾讯威胁论”。
但中国移动挑起的这场激烈讨论很快被随后“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腾讯总部”这一更热的话题消弭于无形。
2013届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及详细答案解析湖南省2013届高三六校联考语文
湖南省2013年六校联考语文考试试卷常德市一中、长沙市一中、师大附中、岳阳市一中、株洲市二中、湘潭市一中时量120分钟满分15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案牍糜不有初殉难(nàn)含英咀(zǔ)华B.翔实奉为圭臬粮囤(tún)崭露(lù)头角C.描摹蜚短流长慰藉(jiè)休戚(qī)与共D.回帖珠联壁合横亘(gèn g)雪泥鸿爪(zhǎo)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金砖国家发展迅速,具体表现为经济增长速度较快,经济规模世界排位提升,赶超发达国家效果明显,中国更成为了当仁不让的领跑者。
B.近来年,诸如毒奶粉、毒胶囊等骇人听闻的食品安全问题屡见报端,而事件发生后,政府有关方面的应对措施也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
C.福利机构负责人抱怨,一到每年3月,每天就要接待很多学雷锋献爱心的单位,有的单位只是走过场,并不做实事,让人不胜其烦。
D.平心而论,国家间因价值取向不同,或某些问题上的纠纷,进行澄清或反驳本无可厚非,但安倍此番高调“攻华”已超出了这个范畴。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中国的整体改革现也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不仅由于利益的多元化,掣肘改革的力量在增强,而且改革的层次趋深、难度加大。
B.在中国梦的雄壮交响中,无论是实现国家民族的繁荣富强,还是追求普通个体的幸福生活,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始终是最催人奋进的旋律,这已成为社会共识。
C.通过税率调节、薪酬监管等政策措施,降低垄断行业收入水平,缩小行业收入差距,为扩大消费提供基础性条件,国家要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推进政府职能转变。
D.美国政府假造以伊拉克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理由发动伊拉克战争,单方面退出美国自己宣传为世界和平基石的《反导条约》,这些政策使美国软实力严重下降。
4.下列对联中,最适合祝贺学校科技节开幕的一项是A.喜看杏坛添秀色,乐闻木铎振新声B.能歌善舞心弄巧,长书工画指生花C.披文入理游胜景,穷天究地探谜宫D.架集古今书万卷,柜藏中外帖千函二、文言文阅读(22分。
2013届广东省六校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
1.完成下列各题的空白处,每句1分,共10分。
(1)______________,云从窗里出。
(吴均《山中杂诗》)(2)______________,弹琴复长啸。
(王维《竹里馆》)(3)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_______________。
(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4)故园东望路漫漫,___________________。
(岑参《逢入京使》)(5)《木兰诗》中表现军营条件艰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表现浓郁深沉的思乡思亲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7)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这条奔流不息的河流,孕育出灿烂的华夏文明。
请写出两句有关黄河的古诗句。
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2.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8分,①-⑥每题1分,第⑦题2分)①为山九仞,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孤陋而寡闻。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好之者不乐之者。
④只辱于奴隶人之手,_______________。
⑤诗歌的表现手法是多样的。
范仲淹《渔家傲》中用“__ ___ ____________,__ ___ __”两句刻画了守边将士的矛盾心理,显得苍凉悲壮;李商隐《无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象征手法描写至死不渝的爱情,最为精彩感人。
1.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15分)那些乡间的事物贾维秀1离乡人身后的乡村,美得像夹在经典著作里的一页页篇章,寂静、朴素、暗藏哲理。
2风景的帷幕是从黎明前的第一声鸡啼拉开的。
3星星的倦眼还眨在天空,乡村和四野依然沉睡,夜色中,蹲在鸡架上的鸡便开始在黑暗中“叽叽咕咕”酝酿,选择在一个怎样的时刻、以怎样的姿态去完成一天中最为风光的使命——让天惊让地动。
广东省2013届高三六校高考模拟考试 语文 答案
广东省2013届高三六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1.答案【C】A. dào/dǎo lǔnàn/nán B. tuìcuō/jiēfǔ/ púC. chì/zhì jué/mèi chuāng/chuàngD. jiān/qiān kào/hāo jiè2.答案【C】应为“心寒”(“心酸”是“心里悲痛”,不合语境,而“心寒”是指“失望而痛心”,符合此处语境)3.答案【B】(A.“公开透明”和“能否”两面对一面;C.中途易辙;D.“不好的厄运”重复赘余。
)4.答案【D】(第③句为总起句,放在段首;第④句和②⑤分别讲喝酒和做诗,先谈喝酒再谈做事,与总起句的“酒有别肠,诗有别才”相照应,同时也可以通过衔接词“做诗也是一样”来判断。
第①句谈到学力的影响并总结全段。
)5.答案【A】(族:聚、集。
)6.答案【B】(A:介词,因为/连词,表并列;C:代词,它/代词,他的;D:连词,表并列/连词,表转折。
)7.答案【C】(③为“礼塔者”的举止,⑥为李白观景的情状。
)8.答案【B】(应为九座山峰。
)9.【参考答案】(1)对于这个说法,我曾经在私下里怀疑过。
(“是”1分,“窃”1分,大意1分,共3分)(2)道士们争抢着与这些来礼拜(膜拜)佛塔的人做买卖,几乎把持独占了整个九华山,谁还会去关心云雾缭绕的沟壑呢?(“市”1分,“垄断”1分,“云壑”1分,大意1分,共4分)(3)可惜我并不是一个没有事的人,不能在此休息观赏十日,召来李太白、刘梦得他们在云雾之间互相交谈(对九华山景致的体会)。
(“辈”1分,“相共语”1分,大意1分,共3分)参考译文:(一)从前刘梦得曾经喜爱终南山、太华山、女几山、荆山的景色,认为除此之外其他山的景色并不奇特秀丽。
(等到)他见识了九华山(的景色)以后,便开始懊悔自己的说法。
2013届语文高考模拟试卷(内含答案)
2013届语文高考模拟试卷(问卷)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每小题3分)1.下面的文句的字形和注音均无误的一项是()A.古人以纠缠的音乐的旋律结绳记事,那粗糙的双手搓出来的牧歌,至今仍鞭挞着我们世故的灵魂:该往何处去放牧自己曾失落的童心呢?糙:cāoB.夏雨的狂,是为挥洒豪气;秋月的眼,是为收获鼓劲;冬雪的吻,是为大地铺上一层不掩饰的晶莹,一组神韵在特定的氛围内展示风情。
莹:yínC.虽失去昔日的翠绿与鲜活,但千丝万缕如云如织的红晕,仍显示着生命饱经苍桑而不衰竭的光泽:仔细阅读,总能品出满心满目的沉重。
晕:yūnD.只要大自然的秋风刮来,那飞溅的金色流苏、童年的云雨星光、饱蘸生命情思之美的红叶,便突破时空界限,染红我遥远而清晰的梦境。
蘸:zàn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孙甜甜虽在首轮比赛中发球出色,打出了4个Ace球,一发成功率还高达77%,但最终未能战胜对手罗伊特,铩羽而归....。
B.悦达总公司人事部通知有关部门,为整顿劳动纪律,对那些久假不归....的职工要认真查明情况,对无故旷工者要严肃处理。
C.从去年年初开始,与国内股市的风起云涌相呼应,国内黄金市场也持续走热,火爆的场面简直与股市全面解冻时难分伯仲....。
D.2008年自主招生政策又有了新变化,高校的招生自主权进一步扩大,可以不拘一格....,大胆选才,“偏才怪才”有了更多机会。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会计专业的学生无论是中专生、大专生、本科生,毕业后如要从事会计类职业,必须通过考试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才能上岗。
B.近视患者都应当接受专业医师的检查,选择合适的眼镜,切忌不要因为怕麻烦、爱漂亮而不戴眼镜。
C.如果想刻画一种语言具有什么特征,拿另一种语言来跟它进行比较是最好的方法,通过比较可以很好地发现并感受语言的差异。
D.建立制度很重要,但我们不能满足于把制度写在纸上、贴在墙上、挂在嘴上,还需要有制约和监督机制,以提高制度的执行力。
2013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三)word精品文档29页
2013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三)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一中国文脉,是指中国文学几千年发展中最高等级的生命潜流和审美潜流。
这种潜流,在近处很难发现,只有从远处看去,才能领略大概,就像那一条倔强的山脊所连成的天际线。
正是这条天际线,使我们知道那个天地之大,以及那个天地之限,并领略了一种注定要长久包围我们生命的文化仪式。
等级,是文脉的生命。
人世间,仕途的等级由官阶来定,财富的等级由金额来定,医生的等级由疗效来定,明星的等级由传播来定,而文学的等级则完全不同。
文学的等级,与官阶、财富、实效、传播等因素完全无关,只由一种没有明显标志的东西来定,这个东西叫品位。
品位决定等级,等级构成文脉。
二先秦诸子,都是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没有一个是纯粹的文学家。
但是,他们要让自己的思想说服人、感染人,就不能不运用文学手段。
而且,有一些思维方式,从产生到完成都必须仰赖自然、譬引鸟兽、倾注情感、形成寓言,这也就成了文学形态。
思想家和哲学家在运用文学手段的时候,有人永远把它当做手段,有人则不小心暴露了自己其实也算得上是一个文学家。
先秦诸子由于社会影响巨大,历史贡献卓著,因此对中国文脉的形成有特殊贡献。
但是,这种贡献与他们在思想和哲学上的贡献,并不一致。
我对先秦诸子的文学品相分为三个等级――第一等级:庄子、孟子;第二等级:老子、孔子;第三等级:韩非子、墨子。
在这三个等级中,处于第一等级的庄子和孟子已经是文学家,而庄子则是一位大文学家。
把老子和孔子放在第二等级,实在有点委屈这两位精神巨匠了。
我想他们本人都无心于自身的文学建树,但是,虽无心却有大建树。
这便是天才,这便是伟大。
在文脉上,老子和孔子谁应领先?这个排列有点难。
相比之下,孔子的声音,是恂恂教言,浑厚恳切,有人间炊烟气,令听者感动,令读者萦怀;相比之下,老子的声音,是铿锵断语,刀切斧劈,又如上天颁下律令,使听者惊悚,使读者铭记。
2013广东省六校高三5月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2013届高三六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命题学校:中山纪念中学 2013,5,17本试卷共8页,24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悼.念/倒.爷俘虏./掳.掠非难./难.免B.蜕.化/褪.色蹉.跎/嗟.叹果脯./胸脯.C.炽.热/炙.烤诀.别/联袂.创.伤/开创.D.歼.灭/悭.吝犒.劳/蒿.草押解./解.差2.下列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今天,我们的社会仍然存在这样的现象,高速路上、马路边出了车祸,在现场一片狼藉、惨不忍睹....,哄抢货物,真让人心.....的情况下,很多人不是救助伤员、保护现场,而是趁火打劫酸.。
这种乘人之危....、趁乱牟利的行为不仅是对当前法律秩序的漠视,更是对个人道德乃至社会公德的拷问。
A.惨不忍睹B.趁火打劫C.心酸D.乘人之危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环境信息的立体化公开,恐怕是此次会议绕不开的重要议题。
环境信息的公开透明,是决定政府和民众能否走向环境“共治”的重要前提。
B.走过60年发展历程的铁道部,作为国务院政府机构中唯一扮演政企双重角色的部委,已被公众视作阻碍市场经济改革的一大壁垒。
C. 我们要继续推进改革,当然我们也知道,改革在得到普通民众广泛支持的同时,利益受损的既得利益者必然会对改革加以反对和阻碍。
D.4月15日,美国波士顿马拉松比赛快要结束时,一场不好的厄运突然降临到参赛运动员头上,在终点线附近接连发生了三起爆炸,造成3人死亡,百余人受伤。
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学力只不过将原来不好的稍加润饰,使可陪衬你的好的,它只能增加量不能提高质。
既有天才,再加学力,就能在学问上有成就。
②做诗也是一样,有的人未学过做诗,但是他做起诗来,形式上虽然不好,却有几个字很好,或有几句很好,那种人是可以学做诗的,因为他有做诗的才。
2013届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2013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2013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高三语文试题本试题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卷上,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从新石器时代的半坡遗址来看,当时方形的土木建筑体制已形成,并成为中国后世主要建筑形式。
与世界许多古文明建筑不同,不是石建筑而是木建筑是中国建筑一大特色,《诗经》中“如翚”“作庙翼翼”之类的描写,可见当时木建筑颇具规模,并具有审美功能。
中国建筑最大限度地利用了木结构的特点,不以单一的独立建筑物为目标,而以空间规模巨大、平面铺开、相互接连和配合的群体建筑为特征,重视各个建筑物之间的平面整体的有机安排。
从发掘的极为片段的秦始皇陵的兵马俑坑情况看,雄伟壮观;从陶俑的状貌直到建筑材料的坚实也无不显示难以想象的宏大气魄。
“百代皆沿秦制度”,建筑亦然。
汉、唐、宋、明、清基本保持和延续着相当一致的建筑美学风格,这个风格就是中国民族特点的实践理性精神。
中国建筑主要是宫殿建筑,即供君主居住的场所,从新石器时代的“大房子”开始,祭拜神灵即在和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世间居住中心,而不在脱离世俗生活的特别场所;自儒学替代宗教之后,在观念、情感和仪式中,更进一步发展了神人同在的倾向。
于是,不是孤立的、摆脱世俗生活、象征超越人间的出世的宗教建筑,而是入世的、与世间生活环境联在一起的宫殿庙宇建筑成了中国建筑的代表。
不是高耸入云、指向神秘的上苍观念,而是平面铺开、引向现实的人间联想;不是使人产生某而是暖和的木质等等,构成中国建筑的艺术特征。
中国建筑的平面纵深空间,使人慢慢游历在复杂多样楼台亭阁的不断进程中,感受到生活的安适和与环境的和谐。
瞬间直观把握的巨大空间感受在这里变成长久漫游的时间历程,实用的、入世的、理智的、历史的因素占着明显的优势,排斥了反理性的迷狂意识,正是这种迷狂意识构成许多宗教建筑的审美基本特征。
2013届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高三摸底考试语文答题卡
试室号
16/1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2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21.
号
2.
3. 4. 5. 6.
采用网上阅卷的务必要在右侧用 2B 铅笔在“考生号” 处填涂考生号,正确方法是: 。信息点框内必须涂 满、涂黑,否则无效;修改时须用橡皮擦干净。 采用人工阅卷的请不要在右侧填涂考生号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市县 /区、姓名、考生号、试室号和座位号。 用 2B 铅笔填涂信息点。信息点框内必须涂满、涂黑, 否则无效。 作答时注意题号顺序,不得擅自更改题号。 作答选做题时,须将选做题的试题组所对应的信息点 涂满、涂黑,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和弄破。
考生号
⑵
五、2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1) (3) 三、14. 23. (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homakorabea
2013届高三语文模拟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3届高三语文模拟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2013届高三语文模拟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B.【A.shn,b/b,chng/chn;B.p/b,zh/sh,lng/lng;C.ji/c,qun/jun,nng;D.y,xin,hng】2.*B.【出头鸟:比喻表现突出或领头的人。
(A应为“点名”;C应为“反击”。
D应为“一文不值”。
)】3.*D.【A表意不明;鲁迅和胡适都是中国留学生,只不过一个在日本留学,一个在美国留学。
B“随同所有旅客”不合逻辑;C搭配不当,应为“劳动力需求扩大”。
】4.*B.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参考译文】张郃字俊乂,河间鄚县人。
东汉末年,他应征入伍,讨伐黄巾军,在韩馥部下担任军中司马的职务。
韩馥失败以后,张郃带兵投奔了袁绍,袁绍让他担任校尉,负责抵御公孙瓒。
公孙瓒被打败后,张郃因为立下不少功劳,升任宁国中郎将。
太祖(曹操)和袁绍在官渡对峙的时候,袁绍派将军淳于琼等人押运粮草驻扎乌巢,太祖亲自领兵攻击淳于琼所部。
张郃劝袁绍说:“淳于琼等人一旦失败,那么将军的大业就完了,您应该尽快带兵援救。
”谋士郭图却说:“张郃说的不对,我军不如进攻曹操的大营,曹操势必回救,这样淳于琼的危难不救自解。
”张郃说:“曹公的营盘牢固,进攻肯定攻不下来。
如果淳于琼等人被擒,我们也都要被他们俘虏了。
”袁绍只派出一支轻骑兵救援淳于琼,而用重兵攻打太祖的大营,久攻不下。
太祖果然率军大败淳于琼,袁绍全军溃退。
郭图感到羞惭,他又再诬陷张郃说:“张郃为我军的失利而感到高兴,说话轻慢无礼。
”张郃惶恐不安,就带兵投奔了太祖。
太祖得到张郃非常高兴,任命张郃为偏将军,封为都亭侯,分拨军队归他指挥,让他跟随自己攻打邺城,占领了邺城。
张郃随同太祖征讨柳城的时候,和张辽一起担任先锋,因立战功升任平狄将军。
张郃还单独领兵征讨东莱郡,讨伐管承,还和张辽等人一起讨伐陈兰、梅成等人,大获全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校2013届高三考前模拟考试语文本试卷共8页,24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悼.念/倒.爷俘虏./掳.掠非难./难.免B.蜕.化/褪.色蹉.跎/嗟.叹果脯./胸脯.C.炽.热/炙.烤诀.别/联袂.创.伤/开创.D.歼.灭/悭.吝犒.劳/蒿.草押解./解.差2.下列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今天,我们的社会仍然存在这样的现象,高速路上、马路边出了车祸,在现场一片狼藉、惨不..忍睹..。
这种乘.....,哄抢货物,真让人心酸..的情况下,很多人不是救助伤员、保护现场,而是趁火打劫人之危...、趁乱牟利的行为不仅是对当前法律秩序的漠视,更是对个人道德乃至社会公德的拷问。
A.惨不忍睹B.趁火打劫C.心酸D.乘人之危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环境信息的立体化公开,恐怕是此次会议绕不开的重要议题。
环境信息的公开透明,是决定政府和民众能否走向环境“共治”的重要前提。
B.走过60年发展历程的铁道部,作为国务院政府机构中唯一扮演政企双重角色的部委,已被公众视作阻碍市场经济改革的一大壁垒。
C. 我们要继续推进改革,当然我们也知道,改革在得到普通民众广泛支持的同时,利益受损的既得利益者必然会对改革加以反对和阻碍。
D.4月15日,美国波士顿马拉松比赛快要结束时,一场不好的厄运突然降临到参赛运动员头上,在终点线附近接连发生了三起爆炸,造成3人死亡,百余人受伤。
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学力只不过将原来不好的稍加润饰,使可陪衬你的好的,它只能增加量不能提高质。
既有天才,再加学力,就能在学问上有成就。
②做诗也是一样,有的人未学过做诗,但是他做起诗来,形式上虽然不好,却有几个字很好,或有几句很好,那种人是可以学做诗的,因为他有做诗的才。
③要成大学问家,必须要有天资,即才。
俗话说:“酒有别肠,诗有别才。
”④一个人在身体机构上有了能喝酒的底子,再加上练习,就能成为一个会喝酒的人。
如果身体机构上没有喝酒的底子,一喝就吐,怎样练习得会呢?⑤有的人写起诗来,形式整整齐齐,平仄合韵,可是一读之后,毫无诗味,这种人就不必做诗。
一个人的才的分量是一定的,有几分就只有几分,学力不能加以增减。
A. ④②⑤③①B. ③①②⑤④C. ④③②⑤①D.③④②⑤①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
(22分)(一)游九华山记清·施闰章昔刘梦得尝爱终南、太华、女几、荆山,以为此外无奇秀。
及见九华,始自悔其失言。
是说也,尝窃疑之。
而李太白以.山有莲花峰,改九子为九华。
予舟过江上,望数峰空翠可数,约略如八九仙子云。
其山外峻中夷,由青阳西南行,则峰攒岫复,瑰奇百出。
而入其中则旷以隐。
由山麓褰裳①,则寒泉数十百道,喷激沙石,碎玉哀弦,而入其中则奥②以静。
盖岩壑盘旋,白云蓊郁,道士所族.处者,是为化城③。
一峰屹然,四山云合,若群龙之攫明珠者,是为金地藏塔。
循檐送目,虚日之.气远接江海,而四方数千里来礼.塔者,踵接角崩④,叫号动山谷,若疾痛之呼父母,蹈汤火之求救援。
道士争缘为市,几以山为垄断矣,岂复知有云壑乎!于是择其可游者曰东岩,其上有堆云洞、狮子石,僧屋数间,刻王文成手书。
文成聚徒讲学,游憩于斯,有东岩燕.坐诗。
今求其.讲堂,无复知者。
天柱峰最高,俯视化城如一盂。
绝壁矗立,乱山无数。
所谓九十九峰者,迷离莫辨,如海潮涌起,作层波巨浪,青则结绿⑤,紫则珊瑚,夕阳倒蒸,意眩夺目。
盖至此而九华之胜乃具。
惜余非闲人,不得坐卧十日,招太白、梦得辈于云雾间相共语耳!游以甲午岁十月,从之者查子素光、徐子道林。
(二)《改九子山为九华山联句》序唐·李白青阳县南有九子山,山高数十丈,上有九峰如莲华。
按图征名,无所依据。
太史公南游,略而不书,事绝古老之口,复阙.名贤之纪。
虽灵仙往复,而.赋咏罕闻。
予乃削其旧号,加以九华之.目。
时访道江汉,憩于夏侯回之堂,开檐岸帻⑥,坐眺松雪,因与二三子联句,传之将来。
注释:①褰裳:提衣。
②奥:深,隐蔽。
③化城:道观名,被四周之山环绕如城。
④角崩:以额撞地,即叩头。
⑤结绿:美玉名。
⑥岸帻:起头巾,露出前额。
形容举止洒脱。
5.对下列句子中队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道士所族.处者,是为化城族:辈,类B.而四方数千里来礼.塔者礼:礼拜,朝拜C.有东岩燕.坐诗燕:闲暇D. 复阙.名贤之纪阙:缺失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而李太白以.山有莲花峰而入其中则奥以.静B.循檐送目,虚日之.气远接江海加以九华之.目C.于是择其.可游者曰东岩今求其.讲堂D.略而.不书虽灵仙往复,而.赋咏罕闻7.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属于“九华之胜”的一组是()①峰攒岫复,瑰奇百出②喷激沙石,碎玉哀弦③踵接角崩,叫号动山谷④绝壁矗立,乱山无数⑤夕阳倒蒸,意眩夺目⑥开檐岸帻,坐眺松雪A.①②③B.①⑤⑥C.②④⑤D.③④⑥8.下了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唐代的刘禹锡曾经很喜爱终南山、太华山等山,认为除这些外,天下没有奇秀之山。
等他见到九华山,就后悔说错了话。
B. 李白因山上有一座山峰很像莲花,便将九子山改为九华山。
作者从江上经过,看到的景象也大致印证了李白的描述。
C.九华山最高峰为天柱峰,往下看化城观小得好像一个器皿。
峭绝的石壁矗立,众多的山峰没有秩序地排列着。
D. 李白认为司马迁南游的时候,忽略了九华山而没有记录于史书,关于九华山,年纪大的人也完全没有提及过,又缺少名家贤士的描述。
9.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是说也,尝窃疑之。
(3分)译文:(2)道士争缘为市,几以山为垄断矣,岂复知有云壑乎?(4分)译文:(3)惜余非闲人,不得坐卧十日,招太白、梦得辈于云雾间相共语耳!(3分)译文:10.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7分)登舍身台[明]戚继光向来曾作舍身歌,今日登临意若何?指点封疆余独感,萧疏鬓发为谁皤?剑分胡饼从人后,手掬流泉己自多。
回首朱门歌舞地,尊前列鼎问调和。
【注】①戚继光,明代抗倭名将;“舍身台”在河北遵化。
②封疆:诗中指边界。
③皤:白。
④胡饼:即烧饼,指干粮。
⑤列鼎:列鼎而食,指权门的豪华生活;调和:菜肴的味道。
(1)本诗前三联刻画了一个怎样的形象,试作简要分析。
(4分)(2)本诗后四句主要采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3分)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3题,全选只按前3题计分)(6分)(1)子曰:“夫仁者,,。
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论语》)(2)鹤汀凫渚,;桂殿兰宫,。
(王勃《滕王阁序》)(3)此时相望不相闻,。
鸿雁长飞光不度,。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4)但以刘日薄西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朝不虑夕。
(李密《陈情表》)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小题。
消费时代文学的意义蒋述卓在当今消费社会中,文学艺术常常被其他的文化现象如广告传媒、时装表演、商品包装、各种节庆等所借用,并覆盖到大众的日常生活之中。
这种借用造成了许多亚文学艺术现象,或称之为文学边界的扩大,从而形成审美的泛化或称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态势。
对此文化现象我们究竟如何应对?首先我们应该看到,文学艺术的这种被借用不是什么坏事,对文学艺术的发展来说,反而会起到一种形式上的拓展与推进。
历史上文学艺术常常被宗教所借用,产生诸如西方的教堂音乐、教堂壁画以及中国敦煌的变文等等。
宗教看重的正是文学艺术的感染力。
当今的广告借用文学增强它的影响力和感染力,若有独创性,亦可能产生广告文学这一新的文学体裁;网络文学更是借助网络的普遍使用而正逐渐形成它独有的文学体裁、语言等形式特征,并且改变着读者的阅读习惯,甚至改变了受众与生产者的相互关系。
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看,当物质生产条件包括技术发生一定变化之后,意识形态包括文学艺术等上层建筑在内都会产生或快或慢的变化。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艺术,在当今信息时代与消费时代,文学艺术发生扩容、变异并产生变种,应该是可以理解、容忍并逐渐接受的。
其次,文学艺术被其他领域所借用带来的日常生活审美化也并非坏事,而是好事。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追求进程中,大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欲望只能是越来越强烈。
大众要求他们的衣食住行越来越趋向于审美化,而生产者为了适应消费者的需求而将审美“灌注”于产品中,会成为消费社会的正常态势。
美理应属于大众。
大众在美的产品与全社会制造美的氛围中得到美的熏染进而提升自身的素质又有什么不好呢?在送人的礼品包装盒上印上唐诗不是既富人情味又富艺术性吗?在逛商场时顺便观赏它布臵得美仑美奂的陈列橱窗,不也是赏心悦目吗?刺激消费当然是销售商的目的,但对“灌注”其中的艺术性难道我们就只有反感、排斥吗?日常生活成为审美文化的一部分,艺术也成为美好生活的一部分,艺术生产又成为文化制作的一部分,亚文学艺术现象亦能给大众带来美的享受,诗意泛化一下又有什么不妥呢?再次,对什么是消费社会中的“诗意”问题,也应有一个新的理解。
拿中国画来说,昔日描写幽壑高林、渔樵寺庙谓之有诗意,到“岭南画派”创始人高剑父以及现代国画大师齐白石等人,描写平民百姓以及百姓日常生活器物也不能说它就缺乏诗意。
徐悲鸿画马固然符合传统的诗意,但写实写史的题材如《田横五百壮士》等也有诗意。
当今的一些文入画,将候车的白领、闲居弄猫的妇人画进画中,也不能说就无诗意了。
细想一下,西方的一些优秀画家,过去描写的也多是贵族的日常生活,如洗浴、梳妆、宴会等,它既是时尚,同时也充满诗意。
如今的画家本着“笔墨当随时代”的精神,把笔触放到平民的日常生活中,只要思想深刻,也同样会获得诗意的。
在科学技术发达的时代,通过一定的技术诗意还可能被放大与加强。
如灯箱广告中的巨幅照片,电视中富有诗意与视觉冲击力的广告片等。
在这一点上,我倒很赞赏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之一的本雅明,他认为在机械复制时代,以电影等为代表的现代机械复制艺术的诞生,虽然使得传统艺术的“光韵”(相当于“诗意”、“韵味”)消失,但因为它把艺术品从“对礼仪的寄生中解放了出来”,使艺术成为大众的东西,从而使得艺术的功能、价值以及接受都发生了根本改变。
既然现代艺术的功能、价值以及接受都发生了转变,为什么“诗意”就不会发生转变呢?在当代社会,我宁可将“诗意”理解得更广泛些,正如海德格尔所说过的人应该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这里的“诗意”不仅指人类应具备精神家园,亦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