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高中历史第八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单元复习课课件新人教版
新教材高中历史第八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第23课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课件部编版必修
(1)1931年9月至1945年8月,中华民族处于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与日 本的民族矛盾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矛盾。国共两党进行了第二次合作,以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形式进行了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中国人民抗日 战争的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所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这 一伟大胜利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危机 境,急于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
__1_9_3_1__年9月18日夜,日本关东军对中国东北军驻地
日本 侵华 原因
九一八 事变
北大营和沈阳城发动突然袭击,制造了九一八事变。这 一事变标志着中国 _局__部____抗战的开始。次日晨,日 军占领 __沈__阳___。随后,日本进一步扩大侵略,占据
整个东北
一·二八 1932年1月28日,日军在 __上__海___挑起侵略战争。驻守
侵略 事变 上海的十九路军奋起抵抗,得到全国民众的积极支援
扩大 扶植傀儡 1932 年 3 月 , 日 本 扶 植 清 废 帝 溥 仪 做 傀 儡 , 建 立 政权 ____伪__满__洲__国____
推行“ ___攘__外__必__先__安__内____”方针,以主要力量“围剿” 国民 红军和革命根据地,对日本侵略实行 ___不__抵__抗_____政
政策
地
_治__安__强__化__运__动___”,对抗日根据地疯狂“扫荡”
侵华方式
侵华地点 (或方针)
侵华罪行
大轰炸
重庆
1938年2月至1943年8月,日军对重庆进行了长达 五年半的战略轰炸和无差别轰炸
①日军侵华期间,践踏国际公法,实施 ___细__菌__战_____,残杀中国军民
细菌战 东北 ②1938-1945年,731部队曾以活人试验和活人解
2019_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八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第23课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课件
【微点拓展】 华北事变的影响 (1)促使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2)改变了国共两党的关系,为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实现提供 了可能。 (3)加深了美英与日本的矛盾。日本在华北经济势力的扩张,损 害了美英帝国主义在华北的经济利益,英美通过支持国民党统 治集团中的亲美英派来抵制日本。
(四)西安事变 1.背景 (1)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蒋介石调集包括张学良的东北军和杨 虎城的西北军在内的大军围攻陕北。 (2)在中共___抗__日__民__族__统__一__战__线______政策的感召下,张学良和杨 虎城在西北地区实行联共抗日。 2.经过:1936 年 12 月 12 日,国民党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 城在劝说蒋介石抗日的努力失效后,发动“__兵__谏_____”,扣押蒋 介石,以武力逼蒋抗日。
知识点二 全面抗战的开始
(一)卢沟桥事变 1.含义: 1937 年 7 月 7 日晚,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 进入宛平城搜查。遭到拒绝后,日军向宛平城射击,炮轰卢沟 桥,中国守军奋起还击。这就是“卢沟桥事变”,又称“__七__七___ 事变”。 2.影响:中国____全__面__抗__战____由此开始。
[研读] (1)史料一的出处是日军军机电报,不能准确反映历史事实,是 为其侵略寻找借口。 (2)史料二反映了日本的侵华野心及侵华步骤。 [思考] (1)史料一是对哪一历史事件的描述?日本当局的说法是否正 确?为什么? 提示 九一八事变。不正确。因为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发动的蓄谋 已久的侵略行为,日军炸毁南满铁路,袭击中国军队,并非是 由一些偶然因素引起的。
(三)华北事变 1.含义:日本侵略者占领东北三省后,又将侵略矛头指向华北, 逼迫国民政府签署了一系列协定,进而又加紧策动所谓 “_____华__北__自__治__运__动______”。日本蓄意制造的这一连串事件, 总称“华北事变”。
新教材高中历史第八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单元整合课件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2.中共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开辟 1937 年秋,中共制定全面抗战路线,即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 争取抗战胜利的人民战争路线。此后,八路军、新四军挺进敌后, 广泛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把敌人的后方变成抗日的前 线。陕甘宁边区是全国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枢和总后方。延安是中 共中央所在地。
3.国民党正面战场作战 (1)平津作战:七七事变后,日本大举派兵进攻华北,中国守军 顽强抵抗,最终北平、天津失陷。日本占领平津后,向华北、华东 两个方向发动攻击,妄图三个月内灭亡中国。国民政府组织多次战 役,抵抗日军侵略。 (2)淞沪会战:1937 年 8 月 13 日,日军进攻上海,威胁南京。 中国军队为打退日军对上海的进攻,先后投入 40 万兵力,同日本侵 略者在上海地区激战三个月,粉碎了日本妄图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 妄计划。 (3)进行太原会战、徐州会战,广大军民英勇抵抗日军侵略。
整合二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与国共关系
阶段
项目
主要矛盾
国共关系
国民革命时期
广大人民群众同北洋军阀的 矛盾
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Fra bibliotek土地革命时期
广大人民群众与国民党反动 派的矛盾
国共两党十年对峙
抗日战争时期 中日民族矛盾
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
解放战争时期
广大人民群众与国民党反动 派的矛盾
国共两党内战
2.合作→对抗→再合作
整合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两党关系的演变 1.近代史上,国共两党关系经历了“合作—对抗—再合作—再对 抗”的曲折历程。两党的阶级属性不同,所代表的利益及主张各不 相同,这是双方对抗的主要原因;而在特定(民族矛盾是主要矛盾) 的历史条件下,为了完成民主革命的反帝任务,两党走到一起,这 是合作的原因。
2024高考历史基础知识综合复习第8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课件
过程 1936 年12 月12 日,张学良、杨虎城扣留蒋介石,以武力逼蒋抗日
西安 事变 结果 的和
平解 决
经过 影响
中共中央确定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派周恩来为 代表,与张学良、杨虎城一起,同国民政府代表举行谈 判。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西 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
国人 心愿
抗战胜利后,和平建国是中国人民的强烈愿望
景 两种 中国共产党以和平、民主、团结为号召,主张成立联合政府
前途 ;国民党坚持独裁和内战的方针
过 程
重庆 谈判
政协
1945年8月,蒋介石电邀毛泽东到重庆举行和平谈判。1945 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代表签署“双十协定”。协定规定:坚 决避免内战,建设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
进步方 显著;经济建设:在陕甘宁边区开展大生产运动;政权建设:实行精兵简 针 政;以“三三制”为原则,开始实行“普遍、自由、直接、平等”的选举制
度
三、东方主战场
全民族 抗战的 实现
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中国各民族、各政党、各政治派别 求同存异,共同抗敌,海外华侨在陈嘉庚等侨领的号召和领导下支援 抗战,中华民族全民族抗战的实现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汪 洋大海中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发布无条件投降诏书;1945年9月2 过程 日,在东京湾举行日本投降签字仪式;1945年10月25日,台湾
光复
3.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1)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2)中国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 (3)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对维护世界和平的伟 大事业产生了重要影响,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使中国人民 赢得了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尊敬。 (4)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开启了古老中国凤凰涅槃、浴火 重生的新征程。
新教材高中历史第八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第24课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课件
探究点二 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材料一 中共中央再郑重向全国宣言: (一)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本党愿为其彻底的 实现而奋斗。 (二)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 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
(三)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之统 一。
(四)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 员会之统辖……
2.日本投降。 (1)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先后在日本广岛、长崎投下两枚原子 弹。 (2)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8月9日,苏军进入中国东北,与中国军 民一道,迅速消灭日本关东军。 (3)8月9日,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声明,解放区战场 展开全面反攻。
(4)8月15日,日本天皇发布无条件投降诏书。 (5)9月2日,在东京湾的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举行日本投降签字 仪式。 (6)10月25日,陈仪在台北代表中国政府庄严宣布台湾光复。从此, 台湾作为中国的一个省,回到祖国怀抱。
探究点一 抗日战争的特点 材料一 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 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我们要求立刻给进攻的日军以 坚决的反攻,并立刻准备应付新的大事变。全国上下应该立刻放弃任何 与日寇和平苟安的希望与估计。
——《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 (1937年7月8日)
新教材高中历史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单元优化总结课件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2)评价 ①应负之责:对于一个当时代表中国唯一合法的中央政府而言,国民政府 正面战场的积极作用是它作为合法政府的应有之义,其抗战所为是一个合法政 府应承担的责任。 ②不足之处:应看到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在抗日的同时,一直没有放 弃“反共”的目标,并且坚持一党专政。这不仅使得国民政府正面抗战的积极 作用没有充分发挥,而且在整体上影响了中国抗战力量,尤其是共产党抗战力 量的发展。
2.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发展壮大的原因 (1)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不懈奋斗的精神 ①提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号召国共两党停止内战、共同抗日。这种为 谋民众利益而顾全大局的精神,赢得人民的信任。 ②在实践中坚持和维护统一战线政策:在抗日根据地,政治上的“三三制” 原则和经济上的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政策有利于团结各阶层的力量, 发展壮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军事上以斗争求团结,同国民党破坏统一战线的行 为作斗争。
3.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 (1)经济上:以毛泽东同志为杰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 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立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的科学理论,为抗日战争发 挥了重要的思想和战略指导作用。 (2)组织上:中国共产党积极倡导、促成、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成为凝聚 全民族力量的杰出组织者和鼓舞者。 (3)战略上:中国共产党坚持全面抗战路线,提出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和一整 套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开辟广大的敌后战场,成为坚持抗战的中坚力量。 (4)精神上:中国共产党人以自己最富于牺牲精神的爱国主义、不怕流血牺牲 的模范行动,支撑起全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成为夺取抗战胜利的民族先锋。
单元优化总结
时空定位 ·宏观把握 通史纲要 ·深化提升 核心知识 ·要点整合
1.全面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政治 (1)防御阶段:正面战场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企图。 (2)相持阶段:坚持抗战、拒不投降,粉碎日本帝国主义最终灭亡中国的企图 和彻底解决中国战事的妄想,拖住了侵华日军,有力支援了太平洋战场。 (3)境外作战:1942年中国远征军先后两次入缅作战,以实际行动走出国门, 在更大范围内参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4)独裁统治:由于阶级属性等原因,始终坚持一党专政与独裁统治。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上册精品课件 第8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第22课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
(5)存在时间的长期性。中日民族矛盾及中日两国的国情, 决定了抗日战争的持久性,因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也就长期 存在。
(6)受国际环境的影响。中国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国际反 法西斯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获得了国际上的支持, 但中国的抗日战争和统一战线内部的斗争也在很大程度上受 到国际形势的影响。
材料二 民族资产阶级、乡村富农和小地主们的动摇以至 参加抗日斗争的可能性,前面已经说过了……目前是大变动 的前夜。党的任务就是把红军的活动和全国的工人、农民、 学生、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一切活动汇合起来,成 为一个统一的民族革命战线。
——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互动探究: (1)根据材料一,分析指出中国共产党针对卢沟桥事变提出 的主张及提出这一主张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共产党的主张。 提示:(1)主张:全民族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原因:卢沟 桥事变后,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中华民族的危机空前加 剧。 (2)主张:全民族抗战。
知识点二 全国抗战的开始 1.卢沟桥事变:1937年7月7日晚,日军炮轰卢沟桥,中国守军 奋起还击,卢沟桥事变爆发。全国抗战由此开始。
2.国共合作的实现 (1)中国共产党的努力:卢沟桥事变第二天,中国共产党发表 抗日通电。周恩来向蒋介石递交《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 宣言》,提出抗日的基本主张。 (2)蒋介石内外政策的变化:庐山谈话会上听取各方人士对 抗日救国的意见,在第二次谈话会上蒋介石发表准备抗战的 讲话。
2.对沦陷区的残暴统治 (1)政治上,实行“以华制华”方针。1940年,扶植汪精卫在南 京成立伪国民政府。 (2)经济上,实行“以战养战”,对占领区大肆进行野蛮的经济 掠夺。强迫青壮年到日本和中国东北做苦力。 3.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三光”政策:在华北推行“治安强化 运动”,对抗日根据地疯狂“扫荡”,华北乡村变成一片焦土。 4.对重庆的轰炸:1938—1943年,日军对重庆进行了长达五年 半的战略轰炸和无差别轰炸,市区大部分繁华地区被毁坏。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上册精品课件 第8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 单元整合
三、人民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年)
1.时空构建:1946—1949年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时期。人民 解放战争推翻了国民党蒋介石集团的反动统治,取得了新民 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2.核心知识 (1)国共两党的政治斗争:日本投降后,国共两党围绕着建设 一个什么样国家的问题,展开了激烈的政治斗争,先后召开了 重庆谈判、政协会议。 (2)国共两党的军事斗争:1946年6月,国民党军悍然发动全面 内战,全面进攻解放区,之后,又发动了对陕北解放区和山东解 放区的重点进攻。1947年6月,人民解放军开始展开战略进 攻;1948年秋,人民解放军发起战略决战,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 的主力;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国民党蒋介石 集团的反动统治覆灭。
(3)抗日救亡运动的不断高涨:九一八事变后,抗日救亡运动 兴起,东北人民组织了东北抗日联军抗击日军,中国共产党起 了领导和组织作用。华北事变后,一二·九运动爆发,推动了抗 日救亡运动的高涨。
(4)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1935年,中国共产党发表 了“八一宣言”,瓦窑堡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 方针,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的关键。全国团结 抗战的局面初步形成。
十年寒窗磨利剑, 一朝折桂展宏图!
2.核心知识 (1)日本侵华的不断加剧:1931年,日本悍然发动了九一八事 变,侵占中国东北三省,建立伪满洲国;1935年,日本又挑起了 华北事变,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2)国民政府内外政策的变化:九一八事变后,国民政府执行 不抵抗政策;在国内强大的压力下,又提出了“攘外必先安内” 的政策,集中精力“围剿”红军;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蒋介石被 迫答应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
?
第八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 争和人民解放战争 单元整合
人教统编版必修上册 第八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复习课教学ppt(37张PPT)
2.重庆政治协商会议
1946年1月10日召开,通过了和平建国纲领案等五项协议,但最终被国民党六届二 中全会否决。
(二)、全面内战的爆发
1.战略防御阶段: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1946.6-1947.6)
阶段
全面进攻中原解放区
重点进攻陕北、山东解放区
时间
1946年6月—10月
1947年3月—6月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
高一年级 历史
知识结构
局部抗战
中 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 全面抗战的开始
华
民
日军的侵华暴行
族
的
正面战场
抗
日 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敌后战场
战
争
东方主战场
和 人
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民 解
全面内战的爆发
放 战
人民解放战争
国民党政权的通知危机
争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大事记
瓦窑堡会议 东北抗日联军
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正,统一了 党内思想。
浴血奋战,牵制了大量日军。
倡导和平解决西安 经过努力,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
事变
日的主张,事件得以和平解决。
1937 1937.8 1937
卢沟桥事变后通电 全国 洛川会议
提交了宣言
要求实行全民族抗战,推动了国共第二次合作 的实现。
太原会战
2.太原会战 (1937年9月—11月初) (1)平型关大捷:1937年9月,日军逼近太原,八路军在平型关伏击日寇,取得 平型关大捷。这是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 话。 (2)忻口会战:是抗战初期华北战场规模最大、战斗最激烈的一次战役,11月 初,太原失守。
新教材高中历史第八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第25课人民解放战争学案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
第25课人民解放战争学案设计学习目标1.了解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国内形势。
2.掌握全面内战的爆发、粉碎国民党军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战略反攻、战略决战、渡江战役等重要史实。
3.分析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和国民党政权的统治危机。
4.分析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和重大历史意义。
自主预习一、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1)中国共产党:。
(2)国民党:。
(1)背景:。
(2)成果:。
(3)内容:。
内容:。
二、全面内战的爆发1.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
(1)。
(2)。
三、国民党政权的统治危机1.财政经济危机:。
2.政治统治危机:。
3.伪国大的召开:。
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1)依据:。
(2)意义:。
(1)辽沈战役:。
(2)淮海战役:。
(3)平津战役:。
(1)时间和地点:。
(2)内容:。
(1)北平谈判:。
(2)渡江战役:。
五、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原因和意义(1)国民党方面:。
(2)中国共产党方面:。
核心素养专练一、选择题1.《大公报》记载:10月8日晚,张治中在欢送毛泽东的晚宴上致辞时说:“大部分的意见,我们已经一致了。
就是和平、民主、统一、团结,在蒋主席领导之下,彻底实行三民主义。
”这次晚宴的背景是( )2.1946年1月,在重庆召开的一次会议上签订了《关于政府组织问题的协议》《和平建国纲领》《关于国民大会的协议》《关于宪章问题的协议》《关于军事问题的协议》等协议。
这次会议是( )3.毛泽东说,随着国内战争情况的改变,双方的位置也将发生转变,但是,政府军还处于进攻地位,其人数和武器装备都优于我党的军队。
因此,在力量的对比发生转变以前,后者必须坚持“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敌人”。
基于这一论断,中国共产党( )4.著名史学家金冲及先生著有《转折年代——中国的1947年》一书。
下列史实可以作为此“转折”的主要依据是( )5.1947年国民党据《中华民国宪法》完成了政府的改组,在国府委员中,国民党人占17人,青年党、民社党及社会贤达占11人。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上册精品课件 第八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 单元提升
2.经济上 (1)国民政府实行统制经济政策,官僚资本急剧膨胀,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严 重受挫。 (2)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 策,并开展大生产运动,为抗战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3)日本对沦陷区经济实行“以战养战”的方针,在农业、工矿交通运输业、 金融、劳动力等方面对沦陷区进行野蛮的经济掠夺。
3.对外关系上 (1)抗战胜利后,中国成为联合国创始成员国和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 (2)美国推行扶蒋反共政策,国民党集团大肆出卖国家主权。 (3)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侵略势力,中国人民由此 赢得了民族独立。 4.思想文化上:毛泽东思想得到继续发展。
针对训练 3.1946年3月,美国总统特使马歇尔访问延安,随行记者描述:在延安听到的 最多的一个词,就是“人民”……“到人民中去”“向人民学习”,这些都是口号, 但又包含着比口号更深的含义。据此推断,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是( B ) A.毛泽东思想的指导 B.广大民众的支持 C.国民党政府的腐败 D.土地革命的开展
(二)具体表现 1.政治上:国共两党由政治斗争为主发展到军事斗争为主,其结果是在中国 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取得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国民党反动统治被推翻。 2.经济上 (1)由于美国的经济侵略、国民党的野蛮掠夺和内战的巨大消耗,国统区经 济陷入崩溃。 (2)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和经济建设,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奠定了物质基础。
(D) A.打倒北洋军阀 B.取得长征胜利 C.发起平津战役 D.顺利解放南京 解析 据材料可以判断这是渡江战役前夕,故选D项。
本课结束
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材料反映的是重庆谈判。毛 泽东赴重庆谈判得到了民主人士和当时舆论的一致赞扬,说明他们都赞同 国共两党和平谈判建立新的联合政府,即国家重建成为国人共识,故选C项; 国共力量对比出现逆转是在三大战役后,排除A项;民主人士赞同的是毛泽 东赴重庆谈判的勇气,并不代表他们认同新民主主义革命纲领,排除B项;重 庆谈判是在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当时民族矛盾已经不是主要矛盾,排除 D项。
新教材2020-2021学年第八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第25课人民解放战争 课件
的原因、意义。(历史解释,唯物史观) 返回导航
第八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
历 史 时 空
历史[必修 · 中外历史纲要(上) RJ]
返回导航
第八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
历史[必修 · 中外历史纲要(上) RJ]
基础必备·探新知
返回导航
第八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
历史[必修 · 中外历史纲要(上) RJ]
一、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1.重庆谈判 (1)背景 ①抗日战争胜利后,__和__平__建__国___是中国人民的强烈愿望。 ②当时的中国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建国方针:中国共产党力争建立一 个__新__民__主__主__义___的国家;国民党坚持__独__裁__和__内__战___的方针。 (2)过程:1945年8月,蒋介石接连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举行和平谈 判。 中共决定接受邀请,争取__和__平__民__主___新局面。
第八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
第25课 人民解放战争
目标展示·定方向 基础必备·探新知 史料探究·释疑难 随堂训练·测达标 梯度作业·练素能
第八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
历史[必修 · 中外历史纲要(上) RJ]
目标展示·定方向
返回导航
第八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
返回导航
第八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
历史[必修 · 中外历史纲要(上) RJ]
三、国民党政权的统治危机 1.经济危机 (1)表现 ①全面内战爆发后,国统区财政经济逐渐陷入崩溃的境地。国民政 府无限制地发行纸币,导致恶性的__通__货__膨__胀___,物价飞涨。 ②国民党的反动政策和官僚资本的巧取豪夺,广大人民的生活水平 不断下降,民不聊生。 (2)后果:国民党在人民中的信誉一落千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总结全面抗战的经验教训
②在东北地区长期坚持抗日斗争
③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准备
④强调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C。“总结七年来党在东北抗日游击战争中 的经验教训”反映了②符合题意;“巩固和扩大抗日民 族统一战线”说明④符合题意,①中“全面抗战”与③ 中“抗日战争的胜利”与题干时间不符,故选C。
第一次国共合作 (1924-1927年) “打倒列强,除军
阀”
党内合作
新三民主义
第二次国共合作 (1937-1946年)
抗日救亡
党外合作
抗日救国
项目
共产 党的 作用 国际 环境 历史 结果
第一次国共合作 (1924-1927年)
领导工农运动
帝国主义干涉 没有完成任务, 国共关系破裂
第二次国共合作 (1937-1946年)
主要 矛盾
目标
国共关系
表现及结果
(1)国共两党关系的变化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
①社会主要矛盾(这是两党得以合作的主要原
因)
认识
②两党阶级属性(这是两党矛盾斗争的根本原 因)
③国际政治势力的态度和国际环境的影响
(2)两党的关系经历了“合作——对抗——再合
作——再对抗”的曲折发展历程
【创新思维】 1.下图材料中“双十二抗日救国运动”是指 ( )
【解析】选D。材料体现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力 量及群众组织的巨大发展,相较于抗战初期,反映出国共 力量对比变化,故选D。材料未体现中国共产党革命工作 重心转移,排除A;B与材料信息“抗日战争胜利后”不符 ,排除;材料反映的不是统一战线的发展情况,排除C。
二、比较国共两次合作
项目
历史 任务 组织 形式 政治 基础
时期
主要 矛盾
中国
人民
同国
解放 战争
民党 反动 统治
之间
的矛
盾
目标
推翻 国民 党反 动统
治
国共关系
表现及结果
国共两 党由合 作再次 走向对抗
中国共产党团结一 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建立广泛的人民民 主统一战线,推翻了 蒋介石的反动统治, 建立了中华人民共 和国,取得了新民主 主义革命的彻底胜 利
时期
中流砥柱,壮大抗日力量
国际反法西斯力量的援助 实现了抗日 战争的胜利
项目
合作 性质
第一次国共合作 (1924-1927年)
四大革命阶级联 合的反帝反封建
的统一战线
第二次国共合作 (1937-1946年)
全民族爱国力量联合 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创新思维】 1.国民革命失败后,严峻的形势迫使中国共产党反思、 总结经验教训,逐渐从幼稚走向成熟。下列表现中国共 产党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由幼稚走向成熟的是 ( ) ①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②纠正陈独秀右倾错误 ③基本推翻北洋军阀在中国的统治
单元复习课 第八单元
【时空坐标】
【知识体系】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发 展变化对国共关系演变的影响
时期
中国 共产 党诞 生后
主要矛 盾
广大人 民与北 洋军阀 的矛盾
目标
推翻 北洋 军阀
国共关系
表现及结果
国共第 一次 合作
掀起了国民革命运动, 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 的统治。但由于国民党 右派叛变革命而失败
A.九一八事变 C.卢沟桥事变
B.西安事变 D.八一三事变
【解析】选B。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在西安 发动“兵谏”,逼迫蒋介石放弃围剿红军,共同抗日,西 安事变发生。因发生在12月12日,又被称为双十二事变
。
2.抗日战争胜利后,山东根据地已有农会、工会、妇女 会、青年团、儿童团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群众组织,成 员达404万人,占根据地总人口的27%;中国共产党党员占 总人口的1%左右,几乎村村有党员,这反映出 ( ) A.革命工作的重心开始转移 B.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已经形成 C.统一战线范围进一步扩大 D.国共力量对比变化趋势加强
④结束“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选B。基本推翻北洋军阀在中国的统治是在北 伐时期,排除③,①②④符合题意。故选B。
2.1938年,中共中央机关刊物《解放》周刊连续发表文 章,总结七年来党在东北抗日游击战争中的经验教训,其 根本经验的第一条便是“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分裂则败,联合则胜’,成为铁一般的定律”。这是 中国共产党总结东北抗日斗争经验教训的第一次尝试。 材料反映了中国共产党 ( )
时期
国共 十年 对峙
主要 矛盾
中国 人民 与国 民党 的矛 盾
目标
武装 反
抗国 民党
国共关系
国共 对峙
表现及结果
斗争形式是“围剿” 与反“围剿”,因 中日民族矛盾上升, 国共关系开始由对 峙走向合作
时期
主要 矛盾
抗日 战争
中日 民族 矛盾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目标
联手 抗日
国共关系 表现及结果
国共第 二次 合作
打败日本侵略者, 取得了近百年来中 国人民反侵略斗争 的第一次伟大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