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3号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3号--业务外包》解读
i 嚣 氆
譬黼嘲0
t 勰
图 1 业 务 外 包 基 本 流 程
内控 指引 讲
Fia c & A c o  ̄n I nn e c t
n ≈ ; a。 譬 i ; 3 -毒
件 、程 序 和 实 施 等 相 关 内 容 。第 二 , 格 按 照 业 务 外 包 管 理 严 制 度 规 定 的 业 务 外 包 范 围 、方 式 、条 件 、程 序 和 实 施 等 内 容
可 行 性 研 究 、委 托 加 工 、物 业 管 理 、客 户 服 务 、I T服 务 等 。 随 着 社 会 主 义 市 场 发 展 及 国 际 产 业 分工 呈 细 化 趋 势 ,我 国业 务 外 包 市 场 必 将 有 较 大 发 展 。为 适 应 这 种 发 展 趋 势 , 政 部 财 研 究 制 定 了 业 内部 控 制 应 用 指 引 第 1 企 一一 业 务 外 包 》 3号 , 对 于 规 范 业 务 外 包 行 为 , 范 业 务 外 包 风 险 , 有 较 重 要 的 防 具 意义。
准 业 务 外 包 实 施 方 案 。 环 节 的土 要 风 险 是 :审 批 制 度 不 健 该
0 I】 l l l。
财 政 部 会 引第 1 号 一 业 务 外 包 》 称 的 企 3 一 所
以及外 部市 场成熟 度 等标 准, 理 确定 业务 外包 的范 围, 合 并
根 据 是 否对企 业 生 产经 营 有重 大 影 响对外 包 业务 实施 分类
一
业务外 包流 程
函 蹈 越
蔓 i《 ; 蓝
业 务 外 包 流 程 主 要 包 括 :制 定 业 务 外 包 实 施 方 案 、审 核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配套指引(全文)》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配套指引(全文)》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配套指引 (全文)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1第一章总则4第二章内部环境6第三章风险评估7第四章控制活动8第五章信息与沟通9第六章内部监督10第七章附则11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12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号组织架构12第一章总则12第二章组织架构的设计12第三章组织架构的运行13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2号发展战略14第一章总则14第二章发展战略的制定14第三章发展战略的实施15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3号人力资源16第一章总则16第二章人力资源的引进与开发16第三章人力资源的使用与退出17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4号社会责任19第一章总则19第二章安全生产19第三章产品质量19第四章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20第五章促进就业与员工权益保护20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5号企业文化22第一章总则22第二章企业文化的建设22第三章企业文化的评估23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6号资金活动24第一章总则24第二章筹资24第三章投资26第四章营运27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7号采购业务29第一章总则29第二章购买29第三章付款31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8号资产管理32第一章总则32第二章存货32第三章固定资产33第四章无形资产34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9号销售业务36第一章总则36第二章销售36第三章收款37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0号研究与开发38第一章总则38第二章立项与研究38第三章开发与保护39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1号工程项目40第一章总则40第二章工程立项40第三章工程招标41第四章工程造价42第五章工程建设43第六章工程验收44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2号担保业务45第一章总则45第二章调查评估与审批45第三章执行与监控46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3号业务外包47第一章总则47第二章承包方选择47第三章业务外包实施48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4号财务报告50第一章总则50第二章财务报告的编制50第三章财务报告的对外提供51第四章财务报告的分析利用52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5号全面预算53第一章总则53第二章预算编制53第三章预算执行54第四章预算考核55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6号合同管理56第一章总则56第二章合同的订立56第三章合同的履行57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7号内部信息传递59第一章总则59第二章内部报告的形成59第三章内部报告的使用60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8号信息系统61第一章总则61第二章信息系统的开发61第三章信息系统的运行与维护62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64第一章总则64第二章内部控制评价的内容64第三章内部控制评价的程序65第四章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66第五章内部控制评价报告67 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69第一章总则69第二章计划审计工作69第三章实施审计工作70第四章评价控制缺陷72第五章完成审计工作72第六章出具审计报告73第七章记录审计工作75 内部控制审计报告76 内部控制审计报告76 内部控制审计报告77 内部控制审计报告78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和规范企业内部控制,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公众利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范。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全套)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控制环境类指引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 1 号——组织架构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优化治理结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本指引所称组织架构,是指企业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股东(大)会决议和企业章程,结合本企业实际,明确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企业内部各层级机构设置、职责权限、人员编制、工作程序和相关要求的制度安排。
第三条企业至少应当关注组织架构设计与运行中的下列风险:(一)治理结构形同虚设,缺乏科学决策、良性运行机制和执行力,可能导致企业经营失败,难以实现发展战略。
(二)内部机构设计不科学,权责分配不合理,可能导致机构重叠、职能交叉或缺失、推诿扯皮,运行效率低下。
第二章组织架构的设计第四条企业应当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明确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职责权限、任职条件、议事规则和工作程序,确保决策、执行和监督相互分离,形成制衡。
董事会对股东(大)会负责,依法行使企业的经营决策权。
可按照股东(大)会的有关决议,设立战略、审计、提名、薪酬与考核等专门委员会,明确各专门委员会的职责权限、任职资格、议事规则和工作程序,为董事会科学决策提供支持。
监事会对股东(大)会负责,监督企业董事、经理和其他高级管理人员依法履行职责。
经理层对董事会负责,主持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工作。
经理和其他高级管理人员的职责分工应当明确。
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产生程序应当合法合规,其人员构成、知识结构、能力素质应当满足履行职责的要求。
第五条企业的重大决策、重大事项、重要人事任免及大额资金支付业务等,应当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实行集体决策审批或者联签制度。
任何个人不得单独进行决策或者擅自改变集体决策意见。
重大决策、重大事项、重要人事任免及大额资金支付业务的具体标准由企业自行确定。
第六条企业应当按照科学、精简、高效、透明、制衡的原则,综合考虑企业性质、发展战略、文化理念和管理要求等因素,合理设置内部职能机构,明确各机构的职责权限,避免职能交叉、缺失或权责过于集中,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工作机制。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_word完整版全部18个应用指引
附件1: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号——组织架构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优化治理结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本指引所称组织架构,是指企业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股东(大)会决议和企业章程,结合本企业实际,明确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企业内部各层级机构设置、职责权限、人员编制、工作程序和相关要求的制度安排。
第三条企业至少应当关注组织架构设计与运行中的下列风险:(一)治理结构形同虚设,缺乏科学决策、良性运行机制和执行力,可能导致企业经营失败,难以实现发展战略。
(二)内部机构设计不科学,权责分配不合理,可能导致机构重叠、职能交叉或缺失、推诿扯皮,运行效率低下。
第二章组织架构的设计第四条企业应当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明确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职责权限、任职条件、议事规则和工作程序,确保决策、执行和监督相互分离,形成制衡。
董事会对股东(大)会负责,依法行使企业的经营决策权。
可按照股东(大)会的有关决议,设立战略、审计、提名、薪酬与考核等专门委员会,明确各专门委员会的职责权限、任职资格、议事规则和工作程序,为董事会科学决策提供支持。
监事会对股东(大)会负责,监督企业董事、经理和其他高级管理人员依法履行职责。
经理层对董事会负责,主持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工作。
经理和其他高级管理人员的职责分工应当明确。
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产生程序应当合法合规,其人员构成、知识结构、能力素质应当满足履行职责的要求。
第五条企业的重大决策、重大事项、重要人事任免及大额资金支付业务等,应当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实行集体决策审批或者联签制度。
任何个人不得单独进行决策或者擅自改变集体决策意见。
重大决策、重大事项、重要人事任免及大额资金支付业务的具体标准由企业自行确定。
第六条企业应当按照科学、精简、高效、透明、制衡的原则,综合考虑企业性质、发展战略、文化理念和管理要求等因素,合理设置内部职能机构,明确各机构的职责权限,避免职能交叉、缺失或权责过于集中,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工作机制。
注册会计师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风险管理框架下的内部控制-试卷13_真题-无答案(314)
注册会计师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风险管理框架下的内部控制)-试卷13(总分74,考试时间90分钟)1. 单选题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从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你认为最正确的答案。
1. 甲公司是一家食品企业。
该公司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在对其进行审计时,发现该公司在货币资金内部控制方面存在以下做法。
下列关键控制环节中,存在重大缺陷的是( )。
A. 财务专用章南专人保管,个人名章由本人或其授权人员保管B. 对重要货币资金支付业务,实行集体决策C. 现金收入及时存入银行,特殊情况下,经主管领导审查批准方可坐支现金D. 指定专人定期核对银行账户,每月核对一次,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使银行存款账面余额与银行对账单调节相符2. 下列关于采购业务控制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采购业务面临的风险之一是导致采购物资质次价高,出现舞弊或遭受欺诈B. 企业可根据需要确定是否建立采购申请制度C. 在大额购买时,企业应采用招标分析以确定采购价格D. 付款时对于内容相符的发票加盖印章证明3. 下列有关内部控制制度评价说法错误的是( )。
A. 企业应当按照制定评价方案、实施评价活动、编制评价报告等程序开展内部控制评价B. 内部控制有效性是企业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能够为控制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C. 内控缺陷可以分为设计缺陷和运行缺陷D. 企业进行内控有效性评价,仅对内控设计有效性进行评价,不包括内控运行有效性评价4. 评价工作组可综合运用不同评价方法收集被评价单位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是否有效的证据,按照要求填写工作底稿、记录有关测试结果。
下列选项中,多用于企业层面评价的方法是( )。
A. 调查问卷B. 实地查验C. 审阅与检查D. 个别访谈5. 甲公司是一家上市公司,按照要求在董事会下设立审计委员会。
某日审计委员会在开会商讨相关事项时,产生了意见分歧,彼此均坚持自己的意见。
此时,应采取的做法是( )。
A. 提请董事长解决B. 提请总经理解决C. 提请董事会解决D. 提请股东大会解决6. 甲公司董事长为李某,总经理为王某,财务总监为张某,三名独立董事为赵某、辛某、侯某。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3号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3号——业务外包》所称的业务外包,是指企业利用专业化分工优势,将日常经营中的部分业务委托给本企业以外的专业服务机构或经济组织(以下简称承包方)完成的经营行为,通常包括研发、资信调查、可行性研究、委托加工、物业管理、客户服务、IT服务等。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发展及国际产业分工呈细化趋势,我国业务外包市场必将有较大发展。
适应这种发展趋势,财政部研究制定了《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3号——业务外包》,对于规范业务外包行为,防范业务外包风险,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就此进行解读。
一、业务外包流程业务外包流程主要包括:制定业务外包实施方案、审核批准、选择承包方、签订业务外包合同、组织实施业务外包活动、业务外包过程管理、验收、会计控制等环节。
如下图所示。
该图列示的业务外包流程适用于各类企业的一般业务外包,具有通用性。
企业在实际开展业务外包时,可以参照此流程,并结合自身情况予以扩充和具体化。
业务外包基本流程图二、各环节的主要风险点及管控措施(一)制定业务外包实施方案制定业务外包实施方案,是指企业根据年度生产经营计划和业务外包管理制度,结合确定的业务外包范围,制定实施方案。
该环节的风险主要是:企业缺乏业务外包管理制度,导致制定实施方案时无据可依;业务外包管理制度未明确业务外包范围,可能导致有关部门在制定实施方案时,将不宜外包的核心业务进行外包;实施方案不合理、不符合企业生产经营特点或内容不完整,可能导致业务外包失败。
主要管控措施:第一,建立和完善业务外包管理制度,根据各类业务与核心主业的关联度、对外包业务的控制程度以及外部市场成熟度等标准,合理确定业务外包的范围,并根据是否对企业生产经营有重大影响对外包业务实施分类管理,以突出管控重点,同时明确规定业务外包的方式、条件、程序和实施等相关内容。
第二,严格按照业务外包管理制度规定的业务外包范围、方式、条件、程序和实施等内容制定实施方案,避免将核心业务外包,同时确保方案的完整性。
财政部会计司解读《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完全版
财政部会计司解读《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系列目录财政部会计司解读《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号——组织架构》 (2)财政部会计司解读《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2号——发展战略》 (14)财政部会计司解读《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3号——人力资源》 (28)财政部会计司解读《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4号——社会责任》 (39)财政部会计司解读《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5号——企业文化》 (51)财政部会计司解读《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6号——资金活动》 (60)财政部会计司解读《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7号——采购业务》 (86)财政部会计司解读《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8号——资产管理》 (97)财政部会计司解读《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9号——销售业务》 (117)财政部会计司解读《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号——组织架构》发布时间:2010-05-10健全组织架构奠定内控基础《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号——组织架构》指出,组织架构是指企业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股东(大)会决议、企业章程,结合本企业实际,明确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企业内部各层级机构设置、职责权限、人员编制、工作程序和相关要求的制度安排。
其中,核心是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问题。
为什么要制定组织架构指引?该指引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对组织架构的设计和运行等提出了哪些要求?本文就此进行解读。
一、关于组织架构指引的现实和长远意义一个现代企业,无论是处于新建、重组改制还是存续状态,要实现发展战略,就必须把建立和完善组织架构放在首位或重中之重。
否则,其他方面都无从谈起。
第一,建立和完善组织架构可以促进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一个企业怎样才能永远保持成功呢?这就要靠制度。
这个制度就是现代企业制度。
它是以完善的企业法人制度为基础,以有限责任制度为保证,以公司制企业为主要形式,以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条件的现代企业制度。
可见,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是组织架构问题;或者,一个实施现代企业制度的企业,应当具备科学完善的组织架构。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解读及运用讲义
第一章内部环境类应用指引字体:大中小打印:省纸版>> 清晰版>>自定义>>行距:单倍 1.2单倍 1.5倍 1.7倍2倍字体:大中小隐藏:答疑编号手写板序言2010年4月26日,财政部会同证监会、审计署、国资委、银监会、保监会等部门在北京召开联合发布会,隆重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以下简称配套指引)。
该配套指引连同2008年5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共同构建了中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自2011年1月1日起首先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施行,自2012年1月1日起扩大到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的公司施行;在此基础上,择机在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施行。
同时,鼓励非上市大中型企业提前执行。
配套指引由21项应用指引(此次发布18项,涉及银行、证券和保险等业务的3项指引暂未发布)、《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组成。
关于应用指引的分类应用指引可以划分为三类,即内部环境类指引、控制活动类指引、控制手段类指引,基本涵盖了企业资金流、实物流、人力流和信息流等各项业务和事项。
对比:基本规范五要素: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内部监督。
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五要素与应用指引对比表内部环境内部环境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号——组织架构风险评估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2号——发展战略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3号——人力资源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4号——社会责任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5号——企业文化控制活动控制活动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6号——资金活动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7号——采购业务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8号——资产管理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9号——销售业务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0号——研究与开发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1号——工程项目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2号——担保业务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3号——业务外包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4号——财务报告内部监督控制手段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5号——全面预算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6号——合同管理信息与沟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7号——内部信息传递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8号——信息系统第一章内部环境类应用指引内部环境是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支配着企业全体员工的内控意识,影响着全体员工实施控制活动和履行控制责任的态度、认识和行为。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
目录一、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1、第1号组织架构2、第2号发展战略3、第3号人力资源4、第4号社会责任5、第5号企业文化6、第6号资金活动7、第7号采购业务8、第8号资产管理9、第9号销售业务10、第10号研究与开发11、第11号工程项目12、第12号担保业务13、第13号业务外包14、第14号财务报告15、第15号全面预算16、第16号合同管理17、第17号内部信息传递18、第18号信息系统二、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三、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附件一: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号—组织架构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优化治理结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本指引所称组织架构,是指企业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股东(大)会决议和企业章程,结合本企业实际,明确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企业内部各层级机构设置、职责权限、人员编制、工作程序和相关要求的制度安排。
第三条企业至少应当关注组织架构设计与运行中的下列风险:(一)治理结构形同虚设,缺乏科学决策、良性运行机制和执行力,可能导致企业经营失败,难以实现发展战略。
(二)内部机构设计不科学,权责分配不合理,可能导致机构重叠、职能交叉或缺失、推诿扯皮,运行效率低下。
第二章组织架构的设计第四条企业应当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明确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职责权限、任职条件、议事规则和工作程序,确保决策、执行和监督相互分离,形成制衡。
董事会对股东(大)会负责,依法行使企业的经营决策权。
可按照股东(大)会的有关决议,设立战略、审计、提名、薪酬与考核等专门委员会,明确各专门委员会的职责权限、任职资格、议事规则和工作程序,为董事会科学决策提供支持。
监事会对股东(大)会负责,监督企业董事、经理和其他高级管理人员依法履行职责。
经理层对董事会负责,主持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工作。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应用指引
目录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01号——资金 2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02号——采购 6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03号——存货 10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04号——销售 15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05号——工程项目 19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06号——固定资产 24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07号——无形资产 29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08号——长期股权投资 34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09号——筹资 38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0号——预算 42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1号——成本费用 48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2号——担保 52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3号——合同协议 56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4号——业务外包 61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5号——对子公司的控制 66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6号——财务报告编制与披露 71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7号——人力资源政策 75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8号——信息系统一般控制 79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9号——衍生工具 85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20号——企业并购 88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21号——关联交易 92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22号——内部审计 95附件2: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征求意见稿)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xx号——资金(征求意见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引导企业加强对资金的内部控制,保证资金的安全,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本指引所称资金,是指企业所拥有或控制的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资金。
第三条企业至少应当关注涉及资金管理的下列风险:(一)资金管理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可能遭受外部处罚、经济损失和信誉损失。
(二)资金管理未经适当审批或超越授权审批,可能因重大差错、舞弊、欺诈而导致损失。
(三)银行账户的开立、审批、使用、核对和清理不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可能导致受到处罚造成资金损失。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word完整版-全部18个应用指引
附件1: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号——组织架构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优化治理结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本指引所称组织架构,是指企业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股东(大)会决议和企业章程,结合本企业实际,明确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企业内部各层级机构设置、职责权限、人员编制、工作程序和相关要求的制度安排。
第三条企业至少应当关注组织架构设计与运行中的下列风险:(一)治理结构形同虚设,缺乏科学决策、良性运行机制和执行力,可能导致企业经营失败,难以实现发展战略。
(二)内部机构设计不科学,权责分配不合理,可能导致机构重叠、职能交叉或缺失、推诿扯皮,运行效率低下。
第二章组织架构的设计第四条企业应当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明确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职责权限、任职条件、议事规则和工作程序,确保决策、执行和监督相互分离,形成制衡。
董事会对股东(大)会负责,依法行使企业的经营决策权。
可按照股东(大)会的有关决议,设立战略、审计、提名、薪酬与考核等专门委员会,明确各专门委员会的职责权限、任职资格、议事规则和工作程序,为董事会科学决策提供支持。
监事会对股东(大)会负责,监督企业董事、经理和其他高级管理人员依法履行职责。
经理层对董事会负责,主持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工作。
经理和其他高级管理人员的职责分工应当明确。
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产生程序应当合法合规,其人员构成、知识结构、能力素质应当满足履行职责的要求。
第五条企业的重大决策、重大事项、重要人事任免及大额资金支付业务等,应当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实行集体决策审批或者联签制度。
任何个人不得单独进行决策或者擅自改变集体决策意见。
重大决策、重大事项、重要人事任免及大额资金支付业务的具体标准由企业自行确定。
第六条企业应当按照科学、精简、高效、透明、制衡的原则,综合考虑企业性质、发展战略、文化理念和管理要求等因素,合理设置内部职能机构,明确各机构的职责权限,避免职能交叉、缺失或权责过于集中,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工作机制。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目录1、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号--组织架构2、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2号—-发展战略3、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3号——人力资源4、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4号——社会责任5、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5号——企业文化6、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6号——资金活动7、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7号——采购业务8、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8号——资产管理9、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9号——销售业务10、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0号——研究与开发11、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1号——工程项目12、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2号--担保业务13、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3号—-业务外包14、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4号——财务报告15、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5号—-全面预算16、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6号——合同管理17、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7号——内部信息传递18、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8号--信息系统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号—-组织架构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优化治理结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制定本指引.第二条本指引所称组织架构,是指企业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股东(大)会决议和企业章程,结合本企业实际,明确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企业内部各层级机构设置、人员编制、职责权限、工作程序和相关要求的制度安排.第三条企业至少应当关注组织架构设计与运行中的下列风险:(一)治理结构形同虚设,缺乏科学决策和良性运行机制,可能导致企业经营失败,难以实现发展战略。
(二)组织架构设计不科学,权责分配不合理,可能导致机构重叠、职能交叉、推诿扯皮,运行效率低下.第二章组织架构的设计第四条企业应当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明确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职责权限、任职条件、议事规则和工作程序,确保决策、执行和监督相互分离,形成制衡。
[财会考试]《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二章控制活动类指引
第二章控制活动类指引控制活动类应用指引,包括资金活动、采购业务、资产管理、销售业务、研究与开发、工程项目、担保业务、业务外包、财务报告等9个指引。
控制活动类指引分析表控制活动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6号——资金活动资金运营业务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7号——采购业务常规业务控制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8号——资产管理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9号——销售业务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0号——研究与开发特殊投资业务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1号——工程项目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2号——担保业务特殊风险业务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3号——业务外包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4号——财务报告控制活动报告一、资金运营业务(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6号——资金活动)资金活动是指企业筹资、投资和资金营运等活动的总称。
概括讲,企业资金活动面临的重要风险包括:(1)筹资决策不当,引发资本结构不合理或无效融资,可能导致企业筹资成本过高或债务危机;(2)企业投资决策失误,引发盲目扩张或丧失发展机遇,可能导致资金链断裂或资金使用效益低下;(3)资金调度不合理、营运不畅,可能导致企业陷入财务困境或资金冗余;资金活动管控不严,可能导致资金被挪用、侵占、抽逃或遭受欺诈。
针对上述风险,资金活动应用指引分别对筹资、投资和资金营运活动提出下列管控措施:(一)筹资风险控制1.要求企业根据筹资目标和规划,结合年度全面预算,拟订筹资方案,全面反映风险评估情况。
2.要求企业对筹资方案进行严格审批后,按照规定权限和程序筹集资金。
同时,严格按照筹资方案确定的用途使用资金,防止资金挪用。
3.要求企业加强债务偿还和股利支付环节的管理。
(二)投资风险控制1.要求企业根据投资目标和规划,合理安排资金投放结构,科学确定投资项目。
2.对于采用并购方式进行投资的企业,要求其严格控制并购风险。
3.要求企业加强对投资方案的可行性研究。
4.要求企业加强投资收回和处置环节的控制;对于到期无法收回的投资,应当建立责任追究制度。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3号——业务外包》新解
一、单选题1、为了加强()管理,规范业务外包行为,防范业外包风险,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制定《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3号——业务外包》。
A、业务外包B、内部控制C、市场规范D、企业文化【正确答案】A【您的答案】【答案解析】为了加强业务外包管理,规范业务外包行为,防范业外包风险,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制定《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3号——业务外包》。
2、《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3号——业务外包》中所称的业务外包,是指企业利用专业化分工优势,将日常经营中的部分业务委托给本企业以外的()服务机构或其他经济组织完成的经营行为。
A、非专业B、专业C、小型D、大型【正确答案】B【您的答案】【答案解析】《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3号——业务外包》中所称的业务外包,是指企业利用专业化分工优势,将日常经营中的部分业务委托给本企业以外的专业服务机构或其他经济组织完成的经营行为。
3、《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3号——业务外包》中的重大外包业务,是指对企业生产经营有()的外包业务。
A、轻微影响B、一般影响C、重大影响D、绝对影响【正确答案】C【您的答案】【答案解析】《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3号——业务外包》中的重大外包业务,是指对企业生产经营有重大影响的外包业务。
4、《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3号——业务外包》规定,重大业务外包方案应当提交()或类似权力机构审批。
A、董事会B、公安厅D、市场部【正确答案】A【您的答案】【答案解析】《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3号——业务外包》规定,重大业务外包方案应当提交董事会或类似权力机构审批。
5、企业应当综合考虑内外部因素,合理确定外包价格,严格控制业务外包成本,切实做到符合()原则。
A、诚实守信B、恪尽职守C、认真负责D、成本效益【正确答案】D【您的答案】【答案解析】企业应当综合考虑内外部因素,合理确定外包价格,严格控制业务外包成本,切实做到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 号——组织架构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优化治理结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本指引所称组织架构,是指企业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股东(大)会决议和企业章程,结合本企业实际,明确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企业内部各层级机构设置、职责权限、人员编制、工作程序和相关要求的制度安排。
第三条企业至少应当关注组织架构设计与运行中的下列风险:(一)治理结构形同虚设,缺乏科学决策、良性运行机制和执行力,可能导致企业经营失败,难以实现发展战略。
(二)内部机构设计不科学,权责分配不合理,可能导致机构重叠、职能交叉或缺失、推诿扯皮,运行效率低下。
第二章组织架构的设计第四条企业应当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明确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职责权限、任职条件、议事规则和工作程序,确保决策、执行和监督相互分离,形成制衡。
董事会对股东(大)会负责,依法行使企业的经营决策权。
可按照股东(大)会的有关决议,设立战略、审计、提名、薪酬与考核等专门委员会,明确各专门委员会的职责权限、任职资格、议事规则和工作程序,为董事会科学决策提供支持。
监事会对股东(大)会负责,监督企业董事、经理和其他高级管理人员依法履行职责。
经理层对董事会负责,主持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工作。
经理和其他高级管理人员的职责分工应当明确。
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产生程序应当合法合规,其人员构成、知识结构、能力素质应当满足履行职责的要求。
第五条企业的重大决策、重大事项、重要人事任免及大额资金支付业务等,应当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实行集体决策审批或者联签制度。
任何个人不得单独进行决策或者擅自改变集体决策意见。
重大决策、重大事项、重要人事任免及大额资金支付业务的具体标准由企业自行确定。
第六条企业应当按照科学、精简、高效、透明、制衡的原则,综合考虑企业性质、发展战略、文化理念和管理要求等因素,合理设置内部职能机构,明确各机构的职责权限,避免职能交叉、缺失或权责过于集中,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工作机制。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全套)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控制环境类指引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 1 号——组织架构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优化治理结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本指引所称组织架构,是指企业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股东(大)会决议和企业章程,结合本企业实际,明确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企业内部各层级机构设置、职责权限、人员编制、工作程序和相关要求的制度安排。
第三条企业至少应当关注组织架构设计与运行中的下列风险:(一)治理结构形同虚设,缺乏科学决策、良性运行机制和执行力,可能导致企业经营失败,难以实现发展战略。
(二)内部机构设计不科学,权责分配不合理,可能导致机构重叠、职能交叉或缺失、推诿扯皮,运行效率低下。
第二章组织架构的设计第四条企业应当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明确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职责权限、任职条件、议事规则和工作程序,确保决策、执行和监督相互分离,形成制衡。
董事会对股东(大)会负责,依法行使企业的经营决策权。
可按照股东(大)会的有关决议,设立战略、审计、提名、薪酬与考核等专门委员会,明确各专门委员会的职责权限、任职资格、议事规则和工作程序,为董事会科学决策提供支持。
监事会对股东(大)会负责,监督企业董事、经理和其他高级管理人员依法履行职责。
经理层对董事会负责,主持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工作。
经理和其他高级管理人员的职责分工应当明确。
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产生程序应当合法合规,其人员构成、知识结构、能力素质应当满足履行职责的要求。
第五条企业的重大决策、重大事项、重要人事任免及大额资金支付业务等,应当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实行集体决策审批或者联签制度。
任何个人不得单独进行决策或者擅自改变集体决策意见。
重大决策、重大事项、重要人事任免及大额资金支付业务的具体标准由企业自行确定。
第六条企业应当按照科学、精简、高效、透明、制衡的原则,综合考虑企业性质、发展战略、文化理念和管理要求等因素,合理设置内部职能机构,明确各机构的职责权限,避免职能交叉、缺失或权责过于集中,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工作机制。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word(完整版)全部18个应用指引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word(完整版)全部18个应用指引附件1: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号——组织架构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优化治理结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本指引所称组织架构,是指企业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股东(大)会决议和企业章程,结合本企业实际,明确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企业内部各层级机构设置、职责权限、人员编制、工作程序和相关要求的制度安排。
第三条企业至少应当关注组织架构设计与运行中的下列风险:(一)治理结构形同虚设,缺乏科学决策、良性运行机制和执行力,可能导致企业经营失败,难以实现发展战略。
(二)内部机构设计不科学,权责分配不合理,可能导致机构重叠、职能交叉或缺失、推诿扯皮,运行效率低下。
第二章组织架构的设计第四条企业应当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明确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职责权限、任职条件、议事规则和工作程序,确保决策、执行和监督相互分离,形成制衡。
董事会对股东(大)会负责,依法行使企业的经营决策权。
可按照股东(大)会的有关决议,设立战略、审计、提名、薪酬与考核等专门委员会,明确各专门委员会的职责权限、任职资格、议事规则和工作程序,为董事会科学决策提供支持。
监事会对股东(大)会负责,监督企业董事、经理和其他高级管理人员依法履行职责。
经理层对董事会负责,主持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工作。
经理和其他高级管理人员的职责分工应当明确。
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产生程序应当合法合规,其人员构成、知识结构、能力素质应当满足履行职责的要求。
第五条企业的重大决策、重大事项、重要人事任免及大额资金支付业务等,应当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实行集体决策审批或者联签制度。
任何个人不得单独进行决策或者擅自改变集体决策意见。
重大决策、重大事项、重要人事任免及大额资金支付业务的具体标准由企业自行确定。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完整版
企业应当明确战略委员会的职责和议事规则,对战略委员会会议 的召开程序、表决方式、提案审议、保密要求和会议记录等作出规定, 确保议事过程规范透明、决策程序科学民主。
战略委员会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对发展目标和战略规划进行可行 性研究和科学论证,形成发展战略建议方案;必要时,可借助中介机 构和外部专家的力量为其履行职责提供专业咨询意见。
第三章 发展战略的实施
第八条 企业应当根据发展战略,制定年度工作计划,编制全面 预算,将年度目标分解、落实;同时完善发展战略管理制度,确保发
6
展战略有效实施。 第九条 企业应当重视发展战略的宣传工作,通过内部各层级会
议和教育培训等有效方式,将发展战略及其分解落实情况传递到内部 各管理层级和全体员工。
企业梳理内部机构设置,应当重点关注内部机构设置的合理性和 运行的高效性等。内部机构设置和运行中存在职能交叉、缺失或运行 效率低下的,应当及时解决。
第十条 企业拥有子公司的,应当建立科学的投资管控制度,通 过合法有效的形式履行出资人职责、维护出资人权益,重点关注子公 司特别是异地、境外子公司的发展战略、年度财务预决算、重大投融 资、重大担保、大额资金使用、主要资产处置、重要人事任免、内部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 1 号——组织架构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优化治理结构、管理体制 和运行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等 有关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 本指引所称组织架构,是指企业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 规、股东(大)会决议和企业章程,结合本企业实际,明确股东(大) 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企业内部各层级机构设置、职责权限、 人员编制、工作程序和相关要求的制度安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项选择题(共5题)
1 选择单一的外包方,其优点是()。
便于管理
没有竞争压力
分散风险
价格很难下降
2 企业重大或核心业务外包应提交某部门审议通过后方可实施,该部门是()。
总经理
董事长
董事会及其审计委员会
股东大会
3 发包方销售给承包方的存货,承包方的处理方式是()。
留为自用
可以自行处理
不得另作他用
以上都不对
4 终止对承包方的索赔,应采取的措施有()。
由总经理提出申请
由归口管理部门审批
用法律手段予以解决
由总经理审批后执行并备案
5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基础上,影响发包商选择承包商的最主要因素是()。
服务
价格
能力
口碑
判断题(共5题)
6 承包方可以将发包方的固定资产用作其他用途。
()
正确
错误
7 企业应当严格控制业务外包成本,切实做到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
错误
正确
8 企业应当强化业务外包全过程的监控,防范外包风险,充分发挥业务外包的优势。
()
正确
错误
9 重大业务外包方案应当提交董事会或类似权力机构审批。
()
正确
错误
10 总会计师或分管会计工作的负责人应当参与重大业务外包的决策。
()
错误
正确
单项选择题(共5题)
1 业务外包监控不严、服务质量低劣,可能导致的风险有()。
企业难以发挥业务外包的优势
企业相关人员涉案
发生舞弊
企业遭受损失
5 企业对所有重要承包方的履约能力进行评估,该频率是()。
定期
不定期
随机
以上都对
判断题(共5题)
7 企业应当引入竞争机制,择优选择外包业务的承包方。
()
正确
错误
8 企业应当权衡利弊,避免核心业务外包。
()
正确
错误
10 总会计师或分管会计工作的负责人应当参与重大业务外包的决策。
()
错误
正确
单项选择题(共5题)
1 业务外包监控不严、服务质量低劣,可能导致的风险有()。
企业难以发挥业务外包的优势
企业相关人员涉案
发生舞弊
企业遭受损失
5 企业对所有重要承包方的履约能力进行评估,该频率是()。
定期
不定期
随机
以上都对
判断题(共5题)
6 重大业务外包方案应当提交董事会或类似权力机构审批。
()
正确
错误
7 企业应当根据年度生产经营计划和业务外包管理制度,拟定业务外包实施方案。
()
正确
错误
10 总会计师或分管会计工作的负责人应当参与重大业务外包的决策。
()
错误
正确
单项选择题(共5题)
4 企业对所有重要承包方的履约能力进行评估,该频率是()。
定期
不定期
随机
以上都对
5 企业可以外包的业务是()。
筹资决策
投资决策
核心业务
非核心业务
判断题(共5题)
正确
8 企业应当对外包业务实施分类管理,通常划分为重大外包业务和一般外包业务。
()
正确
错误
9 重大业务外包方案应当提交董事会或类似权力机构审批。
()
正确
错误
单项选择题(共5题)
4 企业对所有重要承包方的履约能力进行评估,该频率是()。
定期
不定期
随机
以上都对
5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基础上,影响发包商选择承包商的最主要因素是()。
服务
价格
能力
口碑
判断题(共5题)
单项选择题(共5题)
2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基础上,影响发包商选择承包商的最主要因素是()。
服务
价格
能力
口碑
4 企业对所有重要承包方的履约能力进行评估,该频率是()。
定期
不定期
随机
以上都对
5 企业可以外包的业务是()。
筹资决策
投资决策
核心业务
非核心业务
判断题(共5题)
正确
8 总会计师或分管会计工作的负责人应当参与重大业务外包的决策。
()
正确
错误
9 企业应当引入竞争机制,择优选择外包业务的承包方。
()
正确
错误
10 重大业务外包方案应当提交董事会或类似权力机构审批。
()
错误
正确
单项选择题(共5题)
4 企业对所有重要承包方的履约能力进行评估,该频率是()。
定期
不定期
随机
以上都对
5 企业可以外包的业务是()。
筹资决策
投资决策
核心业务
非核心业务
判断题(共5题)
错误
正确
8 企业应当对外包业务实施分类管理,通常划分为重大外包业务和一般外包业务。
()
正确
错误
9 重大业务外包方案应当提交董事会或类似权力机构审批。
()
正确
错误
10 总会计师或分管会计工作的负责人应当参与重大业务外包的决策。
()
错误
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