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站房工程十项新技术的应用
铁路房建工程总结
铁路房建工程总结一、引言铁路房建工程是指建设在铁路沿线的房屋建筑工程,包括火车站、货运站、机务段、工务段、车辆段等各种建筑物。
这些建筑物在铁路运输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旅客和货物提供了便利的出入口,并为铁路公司提供了办公和维护设施。
铁路房建工程的建设任务艰巨,对于工程项目的管理和施工质量要求极高。
在经过多年的建设实践中,我们总结出了一系列的经验和教训,以应对各种复杂的施工环境和项目需求。
本文将对铁路房建工程进行总结,包括项目管理、技术要点、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二、项目管理在铁路房建工程的项目管理中,我们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项目计划:在项目开始前,需要制定详细的项目计划,明确工期、任务和责任分工。
要充分考虑施工工艺和资金预算等因素,确保项目按时完成并控制成本。
2.人员管理:项目组成员的选择和管理是项目成功的关键。
必须遵循公正公平的原则,根据成员的技术、经验和责任感进行分工,并定期进行培训和考核,提升团队的整体素质。
3.材料采购: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材料采购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我们必须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确保材料的质量和数量满足项目需求,并严格遵守相关的采购法规和合同要求。
三、技术要点铁路房建工程的技术要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地基处理:由于大部分铁路房建工程都建设在土地上,所以地基处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
我们要根据地质情况和工程要求,采取适当的地基处理方法,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
2.结构设计:铁路房建工程的结构设计要考虑到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和承载能力。
我们要根据使用要求和环境条件,选择合适的结构形式和材料,并进行详细的结构计算和验算。
3.施工工艺:在施工过程中,要采取科学的施工工艺,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
要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和施工序列,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
4.设备选型:在铁路房建工程中,需要使用各种设备进行施工和维护。
我们要根据工程要求和材料特性,选择合适的设备,并对设备进行定期检修和保养,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2024年铁路房建工程总结
2024年铁路房建工程总结2024年是一个重要的年份,铁路房建工程在这一年取得了非常显著的进展和成就。
本文将概述2024年铁路房建工程的总体情况,包括完成的工程项目、技术创新和改进,以及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一、工程项目完成情况2024年,铁路房建工程取得了显著的突破和进展。
以下是一些主要工程项目的完成情况:1. 高铁线路扩建项目:在2024年,我国的高铁线路扩建工程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包括新建和升级改造了多条高铁线路,使高铁网络更加密集和完善。
这些工程的完成,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的铁路运输能力和效率。
2. 城际铁路项目:城际铁路是城市与城市之间的铁路连接工程,这一项目在2024年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包括新建了一些城际铁路线路,缩短了城市之间的距离,提高了交通连通性。
3. 地铁项目:地铁是城市轨道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重要手段。
在2024年,多个城市的地铁项目陆续建成或扩建,极大地改善了城市的交通状况和居民的出行便利性。
4. 火车站建设:火车站是铁路系统的重要节点,对旅客的服务质量和乘客体验有着重要影响。
2024年,火车站建设得到了广泛关注和投资,多个火车站进行了新建和改造,提升了其设施和服务水平。
二、技术创新和改进在2024年,铁路房建工程也取得了一些技术创新和改进的突破,以下是一些主要方面的进展:1. BIM技术应用: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技术在铁路房建工程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实现了建设过程的数字化设计、施工和管理。
通过BIM技术,可以提高工程建设的精度和效率,减少资源浪费和成本。
2. 新材料的应用:在2024年的铁路房建工程中,新材料的应用也得到了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例如,高强度钢材的使用可以有效提升工程的结构强度和耐久性,减少材料使用量;新型建筑材料的使用可以改善建筑物的保温性能和节能效果。
3. 智能化设备的使用:智能化设备在铁路房建工程中得到了广泛使用,例如,智能施工机械的使用可以提高施工效率和工作质量;智能监测设备的应用可以实时监测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和安全,保障施工的质量和安全性。
铁路站房施工经验总结
铁路站房施工经验总结一、前期准备在铁路站房施工之前,充分准备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要进行详细的规划和设计,确保施工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此外,要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和技术研究,了解最新的施工技术和材料,以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
二、合理施工顺序在铁路站房施工过程中,合理的施工顺序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要进行地基工程,确保地基的稳固和可靠。
然后进行主体结构的施工,包括梁、柱、墙体等。
最后进行室内装饰和设备安装等工作。
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可以提高施工效率,减少施工周期。
三、注重安全施工铁路站房施工是一项高风险的工作,安全施工是至关重要的。
施工现场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严格遵守相关安全规定和操作规程。
同时,要加强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四、精细管理铁路站房施工需要进行精细化管理,以确保施工质量。
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进行施工,严格控制施工质量。
同时要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
定期进行质量检查和验收,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五、加强沟通协调在铁路站房施工过程中,各方之间的沟通协调非常重要。
要与设计方、监理方、施工方等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协调,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
同时要与相关部门和单位进行良好的沟通,及时解决各种问题和困难。
六、优化施工技术铁路站房施工技术的不断优化对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非常重要。
要积极引进先进的施工技术和设备,不断提高施工效率。
同时要加强施工技术研究和创新,推动施工技术的进步。
七、关注环保与可持续发展在铁路站房施工过程中,要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要选择环保材料和设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同时要加强施工垃圾的分类和处理,积极推动绿色施工。
铁路站房施工需要充分的前期准备,合理的施工顺序,注重安全施工,精细化管理,加强沟通协调,优化施工技术,关注环保与可持续发展。
只有做好这些方面的工作,才能确保铁路站房的施工质量和效果,为铁路运输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新版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7版)
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7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7年10月前言为促进建筑产业升级,加快建筑业技术进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组织国内建筑行业百余位专家,对《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0)》进行了全面修订。
本文件与2010年版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将“混凝土技术”和“钢筋及预应力技术”合并为“钢筋与混凝土技术”。
——新增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
——将“防水技术”扩充为“防水技术与围护结构节能”技术。
——升级更新绿色建筑、建筑防灾减灾、建筑节能、建筑信息化等相关内容。
——适用范围以建筑工程应用为主,每项技术具有一定适用性、成熟性与可推广性。
本文件由住房城乡建设部批准。
本文件的技术主编单位为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主要参编单位为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模板脚手架协会、中国建筑业协会建筑防水分会、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等。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总负责人:王清勤、赵基达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部分:高文生、王曙光、王也宜、衡朝阳、李耀良、王理想、陈辉、陈驰、黄江川、王佳杰、吴斌、邹峰、卢秀丽、杨宇波钢筋与混凝土技术部分:赵基达、冯大斌、冷发光、刘子金、朱爱萍、王晓锋、王永海模板脚手架技术部分:高峰、张良杰、杨少林、石亚明、杨棣柔、吴亚进、黎文方、黄玉林、杨波、陈伟、冼汉光、王祥军、杨秋利、陈铁磊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部分:王晓锋、蒋勤俭、田春雨、赵勇、高志强、钱冠龙、樊骅、李浩、谷明旺、汪力、姜伟、赵广军、张渤钰、周丽娟钢结构技术部分:李景芳、戴立先、韦疆宇、曾志攀、郭满良、陈志华、李海旺、韩建聪、朱邵辉、余永明、赵宇新、余玉洁、李浓云、李锦丽机电安装工程技术部分:吴月华、徐义明、陈静、任俊和、王升其、周卫新、王红静、冯凯、严文荣、刘杰、张勤、芮立平、陈晓文、宋志红绿色施工技术部分:单彩杰、杨香福、杨升旗、王涛、段恺、石云兴、张燕刚、倪坤、冯大阔、刘嘉茵、杨均英、司金龙、张静涛、陈波、郝伶俐防水技术与围护结构节能部分:曲慧、吴小翔、董宏、李良伟、李光球、黄春生、刘文利、赵力、李建军、王晓峰抗震、加固与监测技术部分:姚秋来、常乐、聂祺、唐曹明、李瑞峰、张荣强、韦永斌、赵伟、曹振、杨光值、潘鸿宝信息化技术部分:杨富春、王静、谭丁文、王兴龙、刘刚、曾立民、张义平、黄炜、苑玉平、颜炜、王剑涛、张臣友、高峰、黄从治、肖新华、王威、王文刚、王海涛顾问(按姓氏笔划排列):毛志兵、叶浩文、冯跃、李久林、杨健康、张希黔、张琨、苗启松、胡德均、龚剑秘书组:张靖岩、程岩、康井红、赵海主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参编单位(按章节排序):建研地基基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市基础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建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家建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模板脚手架协会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北京建筑机械化研究院北京预制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同济大学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宝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建一局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深圳现代营造科技有限公司建筑工业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建钢构有限公司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深圳建筑设计研究总院天津大学太原理工大学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北京中建建筑科研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业协会建筑防水分会苏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家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发研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电力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建筑信息模型(BIM)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用友建筑云服务有限公司目录1 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 (1)1.1 灌注桩后注浆技术 (1)1.2 长螺旋钻孔压灌桩技术 (1)1.3 水泥土复合桩技术 (2)1.4 混凝土桩复合地基技术 (3)1.5 真空预压法组合加固软基技术 (3)1.6 装配式支护结构施工技术 (4)1.7 型钢水泥土复合搅拌桩支护结构技术 (6)1.8 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 (8)1.9 逆作法施工技术 (9)1.10 超浅埋暗挖施工技术 (10)1.11 复杂盾构法施工技术 (11)1.12 非开挖埋管施工技术 (12)1.13 综合管廊施工技术 (15)2 钢筋与混凝土技术 (18)2.1 高耐久性混凝土技术 (18)2.2 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技术 (19)2.3 自密实混凝土技术 (21)2.4 再生骨料混凝土技术 (22)2.5 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 (24)2.6 超高泵送混凝土技术 (27)2.7 高强钢筋应用技术 (28)2.8 高强钢筋直螺纹连接技术 (31)2.9 钢筋焊接网应用技术 (33)2.10 预应力技术 (34)2.11 建筑用成型钢筋制品加工与配送技术 (35)2.12 钢筋机械锚固技术 (36)3 模板脚手架技术 (38)3.1 销键型脚手架及支撑架 (38)3.2 集成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技术 (39)3.4 液压爬升模板技术 (42)3.5 整体爬升钢平台技术 (44)3.6 组合铝合金模板施工技术 (45)3.7 组合式带肋塑料模板技术 (47)3.8 清水混凝土模板技术 (49)3.9 预制节段箱梁模板技术 (51)3.10 管廊模板技术 (52)3.11 3D打印装饰造型模板技术 (54)4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 (56)4.1 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技术 (56)4.2 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技术 (57)4.3 混凝土叠合楼板技术 (59)4.4 预制混凝土外墙挂板技术 (60)4.5 夹心保温墙板技术 (61)4.6 叠合剪力墙结构技术 (62)4.7 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技术 (63)4.8 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技术 (64)4.9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信息模型应用技术 (66)4.10 预制构件工厂化生产加工技术 (67)5 钢结构技术 (69)5.1 高性能钢材应用技术 (69)5.2 钢结构深化设计与物联网应用技术 (69)5.3 钢结构智能测量技术 (71)5.4 钢结构虚拟预拼装技术 (72)5.5 钢结构高效焊接技术 (74)5.6 钢结构滑移、顶(提)升施工技术 (75)5.7 钢结构防腐防火技术 (76)5.8 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应用技术 (77)5.9 索结构应用技术 (79)5.10 钢结构住宅应用技术 (80)6 机电安装工程技术 (83)6.1 基于BIM的管线综合技术 (83)6.2 导线连接器应用技术 (84)6.4 工业化成品支吊架技术 (87)6.5 机电管线及设备工厂化预制技术 (89)6.6 薄壁金属管道新型连接安装施工技术 (90)6.7 内保温金属风管施工技术 (91)6.8 金属风管预制安装施工技术 (93)6.9 超高层垂直高压电缆敷设技术 (96)6.10 机电消声减振综合施工技术 (97)6.11 建筑机电系统全过程调试技术 (98)7 绿色施工技术 (101)7.1 封闭降水及水收集综合利用技术 (101)7.2建筑垃圾减量化与资源化利用技术 (102)7.3 施工现场太阳能、空气能利用技术 (103)7.4 施工扬尘控制技术 (107)7.5 施工噪声控制技术 (107)7.6 绿色施工在线监测评价技术 (108)7.7 工具式定型化临时设施技术 (109)7.8 垃圾管道垂直运输技术 (111)7.9 透水混凝土与植生混凝土应用技术 (112)7.10 混凝土楼地面一次成型技术 (113)7.11 建筑物墙体免抹灰技术 (114)8 防水技术与围护结构节能 (117)8.1 防水卷材机械固定施工技术 (117)8.2 地下工程预铺反粘防水技术 (119)8.3 预备注浆系统施工技术 (120)8.4 丙烯酸盐灌浆液防渗施工技术 (121)8.5 种植屋面防水施工技术 (122)8.6 装配式建筑密封防水应用技术 (123)8.7 高性能外墙保温技术 (124)8.8 高效外墙自保温技术 (126)8.9 高性能门窗技术 (127)8.10 一体化遮阳窗 (129)9 抗震、加固与监测技术 (131)9.1 消能减震技术 (131)9.3 结构构件加固技术 (132)9.4 建筑移位技术 (133)9.5 结构无损性拆除技术 (134)9.6 深基坑施工监测技术 (135)9.7 大型复杂结构施工安全性监测技术 (136)9.8 爆破工程监测技术 (137)9.9 受周边施工影响的建(构)筑物检测、监测技术 (137)9.10 隧道安全监测技术 (138)10 信息化技术 (140)10.1 基于BIM的现场施工管理信息技术 (140)10.2 基于大数据的项目成本分析与控制信息技术 (141)10.3 基于云计算的电子商务采购技术 (142)10.4 基于互联网的项目多方协同管理技术 (144)10.5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项目动态管理信息技术 (145)10.6 基于物联网的工程总承包项目物资全过程监管技术 (145)10.7 基于物联网的劳务管理信息技术 (147)10.8 基于GIS和物联网的建筑垃圾监管技术 (148)10.9 基于智能化的装配式建筑产品生产与施工管理信息技术 (149)1 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1.1 灌注桩后注浆技术1.1.1 技术内容灌注桩后注浆是指在灌注桩成桩后一定时间,通过预设在桩身内的注浆导管及与之相连的桩端、桩侧处的注浆阀以压力注入水泥浆的一种施工工艺。
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7年版)
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7年版)1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1.1灌注桩后注浆技术1.2长螺旋钻孔压灌桩技术1.3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桩)复合地基技术1.4真空预压法加固软土地基技术1.5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1.6复合土钉墙支护技术1.7型钢水泥土复合搅拌桩支护结构技术1.8工具式组合内支撑技术1.9逆作法施工技术1.10爆破挤淤法技术1.11高边坡防护技术1.12非开挖埋管技术1.13大断面矩形地下通道掘进施工技术1.14复杂盾构法施工技术1.15智能化气压沉箱施工技术1.16双聚能预裂与光面爆破综合技术2混凝土技术2.1高耐久性混凝土2.2高强高性能混凝土2.3自密实混凝土技术2.4轻骨料混凝土2.5纤维混凝土2.6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2.7超高泵送混凝土技术2.8预制混凝土装配整体式接受施工技术3钢筋及预应力技术3.1高强钢筋应用技术3.2钢筋焊接网应用技术3.3大直径钢筋直螺纹连接技术3.4无粘结预应力技术3.5有粘结预应力技术3.6索结构预应力施工技术3.7建筑用成型钢筋制品加工与配送技术3.8钢筋机械锚固技术4模板及脚手架技术4.1清水混凝土模板技术4.2钢(铝)框胶合板模板技术4.3塑料模板技术4.4组拼式大模板技术4.5早拆模板施工技术4.6液压爬升模板技术4.7大吨位长行程油缸整体顶升模板技术4.8贮仓筒壁滑模托带仓顶空间钢结构整安装施工技术4.9插接式钢管脚手架及支撑架技术4.10盘销式钢管脚手架及支撑架技术4.11附着升降脚手架技术4.12电动桥式脚手架技术4.13预制箱梁模板技术4.14挂篮悬臂施工技术4.15隧道模板台车技术4.16移动模架造桥技术5钢结构技术5.1深化设计技术5.2厚钢板焊接技术5.3大型钢结构滑移安装施工技术5.4钢结构与大型设备计算机控制整体顶升与提升安装施工技术5.5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5.6住宅钢结构技术5.7高强度钢材应用技术5.8大型复杂膜结构施工技术5.11模块式钢结构框架组装、吊装技术6机电安装工程技术6.1管线综合布置技术6.2金属矩形风管薄钢板法兰连接技术6.3变风量空调系统技术6.4非金属复合板风管施工技术6.5大管道闭式循环冲洗技术6.6薄壁不锈钢管道新型连接技术6.7管道工厂化预制技术6.8超高层高压垂吊式电缆敷设技术6.9预分支电缆施工技术6.10电缆穿刺线夹施工技术6.11大型储罐施工技术7绿色施工技术7.1基坑施工封闭降水技术7.2基坑施工降水回收利用技术7.3预拌砂浆技术7.4外墙自保温体系施工技术7.5粘贴式外墙外保温隔热系统施工技术7.6现浇混凝土外墙外保温施工技术7.7硬泡聚氨酯外墙喷涂保温施工技术7.8工业废渣及(空心)砌块应用技术7.9铝合金窗断桥技术7.10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应用技术7.11供热计量技术7.12建筑外遮阳技术7.13植生混凝土7.14透水混凝土8防水技术8.1防水卷材机械固定施工技术8.2地下工程预铺反粘防水技术8.3预备注浆系统施工技术8.4遇水膨胀止水胶施工技术8.5丙烯酸盐灌浆液防渗施工技术8.6聚乙烯丙纶防水卷材与非固化型防水粘结料复合防水施工技术8.7聚氨酯防水涂料施工技术9.抗震、加固与改造技术9.1消能减震技术9.2建筑隔震技术9.3混凝土构件粘贴碳纤维、粘钢和外包钢加固技术9.4钢绞线网片聚合物砂浆加固技术粘钢和外包钢加固技术9.5结构无损拆除技术9.6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拆除技术9.7深基坑施工监测技术9.8结构安全性监测(控)技术9.9开挖爆破监测技术9.10隧道变形远程自动监测系统9.11一机多天线GPS变形监测技术10.信息化应用技术10.1虚拟仿真施工技术10.2高精度自动测量控制技术10.3施工现场远程监控管理及工程远程验收技术10.4工程量自动计算技术10.5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实施集成应用及基础信息规范分类编码技术10.6建设项目资源计划管理技术10.7项目多方协同管理信息化技术10.8塔式起重机安全监控管理系统应用技术注:第1、4、6项“※”下的子项技术,主要适用于房建外的其他土木领域。
铁路站房电力工程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本项目为某铁路站房电力工程,主要包括站房供电系统、信号系统、通信系统、监控系统等电力设施的建设。
工程地点位于我国某城市,工程总占地面积约为10万平方米。
工程总投资约为1亿元人民币,预计工期为12个月。
二、施工方案1. 施工组织机构(1)成立项目领导小组,负责工程的全面管理和协调。
(2)设立项目经理部,负责工程的施工、质量、安全、进度等管理工作。
(3)设立工程技术部,负责工程的技术指导和施工方案编制。
(4)设立质量安全管理部,负责工程的质量、安全、环保等工作。
2. 施工工艺(1)站房供电系统施工:1)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站房供电系统的设备安装、调试、试运行等工作。
2)在站房内设置变压器、配电柜、电缆桥架等设备,确保供电系统安全、稳定、可靠。
3)对站房供电系统进行巡视、检修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信号系统施工:1)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站房信号系统的设备安装、调试、试运行等工作。
2)在站房内设置信号机、转辙机、道岔等设备,确保信号系统准确、可靠。
3)对站房信号系统进行巡视、检修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3)通信系统施工:1)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站房通信系统的设备安装、调试、试运行等工作。
2)在站房内设置通信设备、传输设备等,确保通信系统畅通、稳定。
3)对站房通信系统进行巡视、检修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4)监控系统施工:1)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站房监控系统的设备安装、调试、试运行等工作。
2)在站房内设置监控摄像头、控制中心等设备,确保监控系统全面、实时。
3)对站房监控系统进行巡视、检修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3. 施工进度安排(1)前期准备:1个月1)完成施工图纸的审核和确认。
2)组织施工人员、设备进场。
3)办理施工许可等相关手续。
(2)站房供电系统施工:3个月1)完成变压器、配电柜、电缆桥架等设备的安装。
2)完成站房供电系统的调试、试运行。
(3)信号系统施工:2个月1)完成信号机、转辙机、道岔等设备的安装。
建筑业10项新技术
《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6版)模板及脚手架技术中国模板脚手架协会张良杰模板及脚手架技术是《建筑业十项新技术》2016版的第3项,共有11个子项,由中国模板脚手架协会主编。
这些技术项目既展示了我国近几年在模板、脚手架方面的先进水平,也体现了模板、脚手架行业和施工单位在模架技术方面的发展方向,对推进建筑业技术进步起到了积极作用。
《建筑业十项新技术》中的模板及脚手架技术,对于行业来讲,是提升技术水平、进行产品更新,淘汰陈旧、落后技术,推广先进、成熟的新技术,促进行业发展的大好事情,同时,也让施工单位对模板、脚手架行业现有技术和未来发展有所了解,能够结合施工工程的具体情况,采用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进一步推动建筑业的发展和进步。
今天,在介绍模板及脚手架新技术之前,我先讲一下有关模板的概念。
一、模板的概念1、模板是混凝土成型和养护的模具,模板及支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刚度和稳定性,应能可靠地承受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类荷载。
2、采用不同的材料,可生产出不同的模板品种,如:全钢大模板、木梁胶合板模板、钢(铝)框胶合板模板、全铝模板、塑料模板等。
3、不同结构采用不同的施工方法,形成了多种模板施工工艺,如:支模、滑模、爬模、预制模板等。
4、不同的模板工艺和质量标准,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外观质量。
5、模板应具有通用性,能多次周转使用。
6、模板及支撑系统应确保施工安全。
7、模板是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1)模板约占混凝土结构工程总造价的25%~30%;2)模板约占混凝土结构工程劳动量的30%~35%;3)模板约占混凝土结构工程工期的50%~60%;4)模板是混凝土结构工程表面质量的关键。
8、对模板进行经济比较,不仅是比单价,重要的是比周转使用次数和每次每平米的摊销费用。
9、模板脚手架关系到施工安全、工程质量、工期、现场文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10、模板施工是一项系统工程,新型模板施工是集模板工艺、模板质量、施工管理、劳动组织、施工技术、材料供应、水电安装、信息资料、现场文明等各项管理工作及混凝土、钢筋、机械、测量、清理等各专业、各工种共同协调配合的系统工程,是技术性强、组织严密的先进施工工艺。
铁路站房施工经验总结
铁路站房施工经验总结一、前期准备在铁路站房施工前,我们需要进行详细的前期准备工作。
首先,我们要进行现场踏勘,了解地形地貌,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
其次,我们需要与设计单位充分沟通,明确设计方案和施工要求。
还需要与相关部门进行协调,确保施工过程中不会影响周边环境和交通。
二、施工方案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是铁路站房施工的关键。
我们需要根据设计方案确定施工的先后顺序和流程。
在制定施工方案时,要充分考虑施工的时间、人力资源和物资供应等因素。
同时,要进行风险评估,制定应急措施,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三、基础施工铁路站房的基础施工是整个施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我们首先要进行地基处理,确保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然后进行地下管道的敷设,包括给水、排水等管道。
最后进行地面铺装,确保地面的平整和抗滑性。
四、主体施工主体施工是铁路站房施工的核心部分。
在主体施工过程中,我们需要按照施工方案进行墙体、梁柱和屋面的施工。
同时,要进行质量检查,确保施工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在施工过程中,要保持施工现场的整洁,做好安全防护工作。
五、装饰施工装饰施工是铁路站房施工的最后一步。
我们需要进行内部装修和外部装饰,包括墙面涂料、地板铺装、门窗安装等。
在装饰施工过程中,要注意保护好已经完成的工程部分,避免施工造成的损坏。
六、验收与交付铁路站房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验收与交付。
我们要按照设计方案和相关规范进行验收,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同时,要做好工程档案的整理和归档工作,确保施工过程的记录完整。
总结起来,铁路站房施工需要充分的前期准备,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重视基础施工,严格控制主体施工质量,注重装饰施工细节,最后进行验收与交付。
只有在每个环节都严格把控,才能确保铁路站房施工的质量和安全。
我们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希望能为今后的铁路站房施工提供参考。
国家铁路局铁路优质创新工程简介(2)
第11期康高亮:中国高速铁路安全保障体系研究与实践7[7]王凯全.安全管理学[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mcnt of Railway Security Risk M anagcmcnt[J ]. Railway Quality Control ,2017,45(5) :32-37.[]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G B /T 33000-2016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S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 7.[11]杨连报,李平,徐贵红,等.基于大数据技术的铁路安全管 理研究[].铁路计算机应用,2016,25(9) =83-87.[]编写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学习读本[M ].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1 6.YANG Lianbao ,I l P i n g ,XU G uihong,ct al. Big Data Based Railway Safety Management Rcscarch[J]. 2016, 25(9) : 83_87.[10]李速明,刘敬辉,马俊琦.铁路安全风险管理现状及发展研究[J ].铁道技术监督,2017,45(5) :32-37.I I Sum ing,I I U Jinghui,MA Junqi. Status and Develop-(责任编辑王德张航)国家铁路局铁路优质创新工程简介(2)一、铁路站房工程6 兰州西站工程概况兰州西站是宝兰高铁客运办理站,位于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是集客运专线、城际铁路、普速铁 路、城市公交、轨道交通于一体的大型城市综合交通枢纽。
兰州西站占地面积22hm 2,总建筑规模26万m 2,高大建筑高度39.55 m ;站房面积116 250 m 2,地下一层, 地上两层;雨棚屋面覆盖面积10.2m 2;站场规模13站台26股道。
项目总投资约31.88亿元;旅客最高聚集人数 10 000人,高峰小时旅客发送量13 700人。
10项新技术
1998版10项新技术如下:
1)深基坑支护技术 2)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技术 3)高效钢筋和预应力混凝土技术 4)粗直径钢筋连接技术 5)新型模板和脚手架应用技术 6)建筑节能和新型墙体应用技术 7)新型建筑防水和塑料管应用技术 8)钢结构技术 9)大型构件和设备整体安装技术 10)企业计算机应用和管理技术
14
二、编制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0)的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
1、指导思想: ⑶ 注重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先进性的同 时,保证其安全、可靠。 ⑷ 注重地区差异,气候差异,既体现新技术的广泛适 用性,又能因地制宜。 ⑸ 以建筑工程为主体,兼顾土木工程领域。
15
二、编制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0)的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
27
四 、企业如何推广应用建筑业10项新技术
7、注重各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使用,多层 次、多方法、多渠道开展有关建筑业10项新技 术的培训、观摩、交流; 8、积极申报省、部级科技示范工程和各类优 质工程的评选。包括鲁班奖在内的工程评优将 优先从“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中选取; 9、同时也重视那些属国内外领先水平的单项 技术、专项技术的研发、应用。
12
一、 “建筑业10项新技术”的发展变革
3、推广应用效果显著 10项新技术在推广应用的15年间,共评审通过 了全国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六批342项, 以及一大批省部级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 成为引领企业推进技术进步的动力,并带动了行 业的技术进步,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 益。
13
二、编制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0)的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
23
四 、企业如何推广应用建筑业10项新技术
施工企业是研发、应用、推广10项新技术的主体, 应从理念、体系、战略、项目管理等方面高度重视, 而其中对项目经理和建造师的培养任用更是关键。 1、进一步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念,高层领 导必须高度重视,常抓不懈; 2、建立以推广应用10项新技术为主要过程的科技管理 体系,确定需求,配置机构、人员、职责、资源以及 运行过程;构建推广应用建筑业10项新技术的激励机 制;
国家铁路局综合司关于开展在建铁路站房工程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的通知
国家铁路局综合司关于开展在建铁路站房工程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铁路局•【公布日期】2021.08.09•【文号】国铁综工程监函〔2021〕213号•【施行日期】2021.08.09•【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铁路,工程质量安全监管正文国家铁路局综合司关于开展在建铁路站房工程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的通知国铁综工程监函〔2021〕213号各地区铁路监管局、北京铁路督察室,工程质量监督中心:为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批示精神,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进一步加强铁路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经国家铁路局同意,从即日起开展在建铁路站房工程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
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行动目的深刻汲取近段时间以来国内外发生房屋建筑垮塌事件教训,通过深入开展在建铁路站房工程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专项工作,进一步督促铁路工程参建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举一反三,强化在建站房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有效治理存在问题,消除安全隐患,确保铁路站房工程结构质量安全,促进铁路建设高质量发展。
二、行动范围在建铁路站房工程。
三、时间安排自通知印发之日起至10月10日结束。
依次分为三个环节:1.工作部署。
8月15日前,各单位要迅速行动,进一步梳理辖区在建铁路站房工程情况,研究制定在建铁路站房工程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并做好部署和工作落实。
同时,督促各参建单位认真分析站房工程安全生产现状,研究制定排查整治方案,组织开展站房工程自查自纠活动。
2.监督检查。
9月10日前,对辖区参建单位开展在建铁路站房工程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情况进行监督检查,重点检查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方案制定、排查范围、排查重点、问题台账以及整改情况等。
3.督促整改。
10月10日前,针对监督检查和企业自查自纠发现的问题,检查辖区参建单位落实整治要求,采取切实措施,组织问题整改,构建长效机制等情况。
建筑业10项新技术
二、关于建筑业10项新技术 内容的变更
2)1998版建筑业10项新技术 1998年,建设部适时对10项新技术内容进行 了必要的调整和补充,使其包含的先进适用技术 项目更多,内容更丰富,更具时效性,并印发了 《关于建筑业进一步推广应用10项新技术的通 知》。1998版包含10项43子项或分类。10项已基 本按建筑工程的分部及专业进行了不完全的分类, 每一项下面有2-5子项推广技术或推广方面,表 述不尽相同。如对建筑机电安装工程没有涉及, 对信息化施工技术没有涉及。 1998版10项新技术如下:
1. 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0版介绍 修订后的“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0)”, 在内容上作了较大幅度的调整: 1) 新技术10项的内容及其组合方式做了 较大的调整。 2)拓宽了覆盖面,包括新技术的10项及其 覆盖的108子项技术,除用于房屋建筑领域的 96子项技术外,还适度增加了水电、铁路、交 通等领域的新技术12子项;实现了以房屋建筑 工程为主、兼顾土木工程施工的预期目标。
二、关于建筑业10项新技术 内容的变更
⑴商品混凝土和散装水泥应用技术 ⑵粗直径钢筋连接技术 ⑶新型模板与脚手架应用技术 ⑷高强混凝土技术 ⑸高效钢筋和预应力混凝土技术 ⑹建筑节能技术 ⑺硬聚氯乙烯塑料管应用技术 ⑻粉煤灰综合利用技术 ⑼建筑防水工程新技术 ⑽现代管理技术与计算机应用
二、关于建筑业10项新技术 内容的变更
4.保持“平均先进”水平。 注意筛选华夏奖技术成果和国家级工法、 各地区省部级科技奖技术成果,及优秀专利所 体现的新技术内容。兼顾东中西部的总体情况, 使新技术整体水平全国适用。 5.信息化技术主要是基于工程项目的信息化 技术。 6.钢结构技术反映了吊装技术。
铁路站房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
铁路站房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摘要:随着经济和各行各业的快速发展,铁路站房的施工质量对于整个施工过程是十分关键的,因此受到了社会的各界关注。
本文重点介绍施工过程中的技术要点及质量控制问题。
希望能为提升站房质量提供帮助。
关键词:铁路站房;质量控制;施工技术引言铁路站房的施工技术科技含量较高,代表着我国最先进的生产力,并且在不断的更新和进步,因此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也要与时俱进,使我国的铁路站房质量更上一个台阶。
1铁路站房所用的施工技术1.1主体用施工技术铁路站房的特点在于房屋的下部有火车运行,使得房屋受到来自火车运行带来的载荷作用,因此其施工技术尤为复杂。
建筑物所用的多为从下置顶的顺序进行施工,但考虑是铁路站房,尤其大型的铁路站房通常用大跨度的钢结构,并且所需量较普通建筑大,平均钢结构件的质量较大,如果仍沿用普通的施工方法,就会使得钢结构的屋顶施工成本大幅增加。
为避免此类问题,铁路站房施工时部分考虑采用“半逆法”进行施工,就是在进行地下室以及垂直方向钢柱和外侧混凝土柱施工时,越过中间部位的施工,直接开始高架层和屋面层大跨度钢结构的吊装工作,此时中间部位需用钢柱来维持平衡,在此之后完成承轨层结构的建造工作,等上述工作完成后,再进行中间结构的施工,将临时支撑用钢柱撤除,用所需材料完成建造工作。
该方法不仅能够节约时间和费用,还可以提升工程质量。
1.2装饰施工技术随着科技的进步,现在铁路站房中外幕墙已经得以广泛运用,其不但将站房外围结构的墙体同门窗有机结合,还能在保证建筑围护功能的同时完成站房的装饰,这就令铁路站房更加现代,装修效果更佳,使得站房具备功能性的同时也具有观赏性。
铁路站房的特点在于其跨度大,空间大,这对外幕墙的稳定性和抗震能力带来了挑战,为保证其质量满足使用需求,现多利用钢桁架体系,预应力钢拉索体系等,令其同站房的结构吻合,为了节能环保,材料考虑用节能铝材以及双层幕墙等,利用石材幕墙以及铝材幕墙等进行结构柱等的建造。
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7版)——3 模板脚手架技术
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7版)3 模板脚手架技术3.1 销键型脚手架及支撑架销键型钢管脚手架及支撑架是我国目前推广应用最多、效果最好的新型脚手架及支撑架。
其中包括:盘销式钢管脚手架、键槽式钢管支架、插接式钢管脚手架等。
销键型钢管脚手架分为φ60系列重型支撑架和φ48系列轻型脚手架两大类。
销键型钢管脚手架安全可靠、稳定性好、承载力高;全部杆件系列化、标准化、搭拆快、易管理、适应性强;除搭设常规脚手架及支撑架外,由于有斜拉杆的连接,销键型脚手架还可搭设悬挑结构、跨空结构架体,可整体移动、整体吊装和拆卸。
3.1.1 技术内容(1)销键型钢管脚手架支撑架的立杆上每隔一定距离都焊有连接盘、键槽连接座或其他连接件,横杆、斜拉杆两端焊有连接接头,通过敲击楔形插销或键槽接头,将横杆、斜拉杆的接头与立杆上的连接盘、键槽连接座或连接件锁紧,见图3.1。
(1)盘销式脚手架节点(2)键槽式支架节点(3)插接式脚手架节点图3.1 销键型钢管脚手架及支撑架(2)销键型钢管脚手架支撑架分为φ60系列重型支撑架和φ48系列轻型脚手架两大类:1)φ60系列重型支撑架的立杆为φ60×3.2焊管制成(材质为Q345);立杆规格有:0.5m、1m、1.5m、2m、2.5m、3m,每隔0.5m焊有一个连接盘或键槽连接座;横杆及斜拉杆均采用φ48×2.5焊管制成,两端焊有插头并配有楔形插销,搭设时每隔1.5 m搭设一步横杆。
2)φ48系列轻型脚手架的立杆为φ48×3.2焊管制成(材质为Q345);立杆规格有:0.5m、1m、1.5m、2m、2.5m、3m,每隔0.5m焊有一个连接盘或键槽连接座;横杆采用φ48×2.5 ,斜杆采用φ42×2.5、φ33×2.3焊管制成,两端焊有插头并配有楔形插销(键槽式钢管支架采用楔形槽插头),搭设时每隔1.5~2m设一步横杆(根据搭设形式确定)。
5G技术下的铁路站房安防系统
5G技术下的铁路站房安防系统提纲:1.5G技术在铁路站房安防系统中的应用概况;2.5G技术下铁路站房安防系统的设计要点;3.5G技术下铁路站房安防系统中视频监控的优势和应用场景;4.铁路站房安防系统与紧急救援系统的集成;5.5G技术下铁路站房安防系统的未来发展方向。
1.5G技术在铁路站房安防系统中的应用概况随着5G技术的持续发展,其在各行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铁路站房安防系统作为一项重要的公共安全设施也需要引入5G技术,以及时发现、处理并预防安全事件的发生。
5G技术在铁路站房安防系统中的应用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搭建高速、高流量的数据传输网络,实时传输和处理各类信息,包括视频数据、温度、湿度、气压、烟雾等传感器数据,以及紧急事件消息等数据。
(2)使用5G技术的高带宽、低延迟和高可靠性特点,实现铁路站房的视频监控,提升安全预警和应急响应能力,保障铁路交通的安全运行。
(3)结合物联网技术、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智能安防,预测和识别异常行为,提高铁路站房安全性能。
2.5G技术下铁路站房安防系统的设计要点在实际应用中,5G技术的引入需要结合具体应用场景进行系统设计。
针对铁路站房安防系统,需要考虑以下几点设计要点:(1)建立高速、高流量、低延迟的数据传输网络,保证视频数据的实时传输和处理。
具体实现方法是引入5G技术的边缘计算,把视频预处理和分析部分放在边缘,减少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延迟,提高视频数据的传输速度和分析速度。
(2)引入人工智能技术,提高铁路站房安防系统的智能化程度。
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的分析和学习,实现对异常行为的识别和预测。
例如,智能识别拥挤情况,防止游客踩踏事件;智能识别摔倒状况,防止老人、小孩和行动不便人群的意外伤害等。
(3)采用多摄像头联网的方式进行视频监控,覆盖铁路站房内所有重要区域,并且对不同摄像头拍摄的影像实施合理的布局和位置安排,使得视频监控系统能够全面覆盖铁路站房内的所有区域。
BIM技术助力常益长铁路站房工程智慧建造应用实践
ANZHUANG2023年第5期42占游云 严心军 吴璇 史雅瑞(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建筑工程研究院 北京 100160)摘 要:本文以常益长铁路站房项目一标项目为例,针对高铁站房的施工重点及难点,从BIM技术基础应用、综合应用、创新应用三个方面介绍了BIM技术助力项目智慧建造的应用实践。
为项目施工生产管理降本增效,同时也为新时代高铁站房智慧建造树立了典范。
关键词:BIM技术 铁路站房 智慧建造 应用实践中图分类号:TU1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607(2023)05-0042-03BIM技术助力常益长铁路站房工程智慧建造应用实践1 工程概况新建常益长铁路位于湖南省西北部,处在长株潭城市群的常德-益阳-长沙城镇发展轴,是我国规划的“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线共设5个车站,依次为常德站、汉寿南站、益阳南站、宁乡西站、长沙西站,中铁建工集团承建其中的益阳南站、汉寿南站、宁乡西站三个新建站房项目(见图1)。
其中,益阳南站总建筑面积6.2万m 2;汉寿南站总建筑面积为2万m 2;宁乡西站总建筑面积2万m 2。
项目工期2021年3月开工,2022年5月竣工,目前益阳南站已经投入运营。
办公区、材料加工区、材料堆场、施工道路、大型机械设备、临水临电的布置,使施工总体部署更加科学合理,最大程度提高生产效率。
2.1.2 施工进度计划模拟优化项目进度管控尤为关键,在施工过程中,利用BIM技术进行施工进度模拟作为工程进度的形象控制目标。
通过无人机、全景相机等设备定期采集各阶段现场实际形象进度信息,与同阶段4D虚拟建造模型进行比对,及时发现偏差并采取合理的应对措施,调整生产作业安排,实现进度的动态管控[1]。
图1 常益长铁路站房一标项目效果图2 BIM技术应用2.1 BIM技术基础应用2.1.1 场布和施工组织模拟优化针对项目工期紧、任务重、各施工单位现场平行交叉作业多、施工组织难度大的特点,采用BIM技术对施工组织进行优化,对各阶段施组平面进行三维建模,优化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交通组织,立体规划生活区、2.1.3 二次结构深化基于BIM技术在一次结构模型的基础上综合考虑砌筑和构造规范[2]及装饰预埋要求对二次结构砌筑进行二次结构深化,建立导墙、砌筑墙体、构造柱、圈梁、过梁模型,并且添加相关尺寸、材料、编号信息、出图和交底,同时二次结构深化模型也是后期机电深化的基础模型。
铁路站房优质工程建设方案
铁路站房优质工程建设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数量的增加,铁路交通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铁路站房作为铁路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旅客进出站的主要场所,同时也是城市形象的一部分。
因此,加强铁路站房的优质工程建设是提升城市形象和改善人民出行条件的重要举措。
二、项目目标本项目旨在实现以下目标:1.提升铁路站房的环境舒适度和安全性;2.优化铁路站房的功能布局,提高服务效率;3.改善铁路站房的外观和内部装修,增强城市形象;4.提高铁路站房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综合利用效益。
三、项目内容1.环境舒适度提升(1)通风系统:采用先进的通风系统,保证空气清新,减少异味和烟尘对旅客健康的影响。
(2)采光设计:合理设计车站建筑的采光系统,保证充足自然光线的进入,减少能源消耗。
(3)温度控制:引入智能化温控系统,实现室内舒适度的稳定和节能减排。
2.功能布局优化(1)分区设计:根据站房的功能需求,对站房进行合理的分区设计,保证各功能区域的流线顺畅,减少旅客和工作人员之间的交叉影响。
(2)服务设施设置:合理设置候车厅、出站口、进站口、服务台等功能设施,方便旅客出行和咨询。
(3)安全通道:设置紧急逃生通道和消防设备,保证旅客在紧急情况下的安全疏散。
3.外观和装修改善(1)外立面设计:根据站房所处的城市环境和文化特色,进行外观设计,突出城市形象和文化特色。
(2)装修风格:采用简约大气的装修风格,突出现代感和科技感,为旅客提供舒适的乘车环境。
(3)绿化景观:在站房周边设置合理的绿化景观,增加乘车环境的舒适度,并改善周边环境。
4.可持续发展和综合利用(1)节能环保:采用节能材料和设备,实现能源、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减排。
(2)文化综合利用:结合当地文化和历史特色,设置文化展示区、艺术展示区等,提升站房的文化内涵。
(3)商业综合利用:利用站房的空间优势,设置商业店铺、餐饮服务区等,增加铁路站房的综合利用效益。
四、项目实施步骤1.需求调研:对现有铁路站房的布局、环境、设施等进行调研,了解旅客和工作人员的需求和意见。
BIM+AR_技术在贵南高铁河池站建设施工管理中的应用
BIM+AR技术在贵南高铁河池站建设施工管理中的应用李春红1,赵成成2,卢其峰3,黄华3,郭祥1,黎遵强1(1.北京经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100081;2.中铁北京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102199;3.云桂铁路广西有限责任公司,广西南宁530022)摘要:鉴于传统BIM技术很难将三维信息模型融入施工现场真实环境中,技术人员无法将BIM与现场深度结合应用的问题,依托贵南高铁河池站建设项目,积极探索“互联网+”、BIM 技术、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应用。
将AR技术与BIM技术相结合,研发基于BIM+AR的辅助施工管理平台。
将BIM模型及相关信息加载到移动终端中,利用二维码进行模型与现场匹配的精确定位,通过移动终端平板电脑即可查看模型。
在项目现场以真实的比例对建筑的结构、空间、管道设计等进行检查,实现更精准的进度控制和资源管理,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管理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BIM+AR;贵南高铁;站房;施工管理;模型;大数据中图分类号:TP39;TU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61X(2024)02-0127-06 DOI:10.19550/j.issn.1672-061x.2023.12.26.0010 引言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和交通需求增加,铁路站房作为城市交通系统中重要的节点和客运服务设施,承担着枢纽功能和旅客服务的重要任务[1]。
然而,传统铁路站房施工在应对复杂的结构要求、安全评估、施工协调等重难点施工管理问题时面临重重挑战,迫切需要加强先进技术在高铁站房建设中的应用[2],以实现信息的高效交互与共享,为科学决策、施工管理提供更加可靠的依据。
目前,BIM技术已逐渐融入建筑行业的主流信息化解决方案,但随着数据处理的庞大,BIM技术也显现出一定短板,大量的数据信息并不能实现虚拟与现实的交换[3],传统的BIM技术很难将三维信息模型融入施工现场真实环境中,现场技术人员拿到BIM模型后也无法做到BIM与现场深度结合应用[4]。
国家铁路局铁路优质创新工程简介(1)
国家铁路局铁路优质创新工程简介(1)佚名【期刊名称】《铁道学报》【年(卷),期】2017(039)010【总页数】6页(P25,32,42,50,67,75)【正文语种】中文国家铁路局为配合“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充分展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铁路建设领域非凡历程和辉煌成就,推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质量强国战略,鼓励广大铁路科技人员创新积极性,促进铁路“走出去”,近期遴选出苏州站、青岛北站、于家堡站、郑州东站、合肥南站、兰州西站、沈阳南站、乌鲁木齐站、南宁东站、沈阳站等10项铁路站房工程,合福铁路铜陵公铁两用长江大桥、宁安城际铁路安庆长江铁路大桥、石武高速铁路郑州黄河公铁两用大桥、武汉至黄冈城际铁路黄冈长江大桥、哈齐客专松花江大桥、宁波铁路枢纽北环线甬江大桥、黄韩侯铁路芝水沟大桥、重庆至利川铁路蔡家沟大桥、德州至大家洼铁路黄河大桥、广珠铁路虎跳门大桥等10项铁路桥梁工程,青藏铁路西宁至格尔木段增建二线关角隧道、北京铁路枢纽北京站至北京西站地下直径线、向塘至莆田铁路青云山隧道、合福铁路北武夷山隧道、贵广铁路天平山隧道工程、北京至石家庄铁路客运专线石家庄六线隧道、六沾铁路乌蒙山二号隧道、沪昆高速铁路雪峰山一号隧道、厦深铁路(福建段)梁山隧道、天津西站至天津站地下直径线等10项铁路隧道工程,共计30项具有代表性的铁路优质创新工程。
所选工程均为党的十八大以来竣工投产重大项目,这些工程规模适当、特点突出、公众认可度高,具有显著应用推广价值;工程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突出,代表了铁路建设的创新能力与水平,对引领铁路技术进步、提升中国铁路国际影响力有明显作用;工程设计与建造过程中在降低工程投资、节约能源和资源、加强环境和土地保护等方面成效突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本刊特此自本期开始予以连载。
一、铁路站房工程1 苏州站工程概况苏州站位于苏州老城区护城河外,是沪宁城际与京沪铁路的客运办理站,是一个集普速铁路、城际铁路、地铁、公交车、长途汽车、出租车、社会车等交通设施为一体的大型综合交通枢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项新技术的应用根据本工程的特点,推广应用建筑业十项新技术不仅可以为提高工程质量、进度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且以新技术应用为契机,确保工程质量、进度、安全、文明施工指标的全面完成,申报国家建设科技示范工程,扩大项目的知名度,使本工程无论在建设中还是建设后,都能成为温州市的一道亮丽的工程。
下面为本工程中十项新技术具体应用情况。
一、混凝土裂缝防治技术1、概况本工程混凝土结构多,工程量,尤其是地下室结构部分混凝土量较大。
目前,混凝土结构裂缝已成为当前混凝土工程质量的通病,如何防治混凝土裂缝是工程技术人员迫切希望解决的技术难题,然而,防治混凝土裂缝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设计、材料、施工的每一个技术环节。
本工程中设计未明确混凝土裂缝防治的材料和技术措施,根据以往的经验和常规设计思路,拟采用以下措施:我们建议在地下室底板、汽车坡道底板混凝土中掺加ZY膨胀剂(掺用量为水泥用量的6%~10%)以补偿混凝土结构的部分收缩,建议在地下室顶面梁板、外墙、汽车坡道的侧壁处混凝土掺加改性聚丙烯抗裂纤维(1.2kg/m3)。
通过这种混凝土裂缝防治技术,提高混凝土抗裂性能,从而达到了防治混凝土裂缝的目的。
2、掺ZY膨胀剂混凝土2.1、ZY膨胀剂的特性ZY膨胀剂是一种高性能粉剂,细度小于11%,比重2.90,无毒无味,本身不含氨,不含氯,绿色环保。
其优点为:①膨胀效能大幅提高;②③增强混凝土耐久性,可配制高性能补偿收缩混凝土;④⑤不影响混凝土早、后期强度,真正做到等量替代水泥;⑥不增加混凝土坍落度损失,施工性能更好。
2.2、作用与效果①配制高性能补偿收缩混凝土,当配筋率为0.2~0.8%时,产生适量膨胀,在混凝土中建立足量预压应力,长期有效抑制混凝土收缩;②③可使砂浆与混凝土的抗渗标号大于S30,弹性模量与普通混凝土相近;④3、掺改性聚丙烯抗裂纤维混凝土二、粗钢筋机械连接施工技术根据以往的施工经验,以及本工程的施工特点,由于本工程工程量大、工期紧、施工质量要求高。
为保证粗直径钢筋连接质量及节省施工工期考虑采用机械接头(镦粗直螺纹套筒连接)。
镦粗直螺纹钢筋连接技术是钢筋混凝土工程中大直径钢筋连接的一种新型的钢筋连接方式,具有接头强度高(接头强度大于母材强度,抗疲劳性能好)、质量稳定(接头性能不受扭紧力矩影响)、施工速度快(降低了钢筋绑扎的劳动强度,大幅提高施工速度,降低了人工费)、应用范围广(16~50mm的Ⅱ、Ⅲ级钢筋的连接均可采用)、经济效益好(比套筒挤压节省钢材70%,比锥螺纹接头节省钢材35%,)、节约能源(设备功率仅3~4KW,)、有利于环保等优点(无噪音、无烟尘、无弧光,保护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和现场文明施工)。
三、预应力施工技术四、安装工程应用技术1、管道制作(通风、给水管道)连接与安装技术(1)金属矩形风管薄钢板法兰连接技术:空调风管(镀锌板材制作)采用共板法兰连接工艺,详见“安装方案2.3.1镀锌钢板风管与部件制作”。
(2)给水管道卡压连接技术:接热水管(薄壁不锈钢管)采用环压连接;空调冷冻水管(无缝管直径小于100mm)采用卡箍连接;详见“安装方案2.1.3.4不锈钢管安装”和“安装方案2.1.3.2 无缝钢管沟槽式连接”。
2、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3、电缆安装成套技术电缆敷设与冷缩、热缩电缆头制作技术:本工程属高层建筑,电缆施工特别是垂直敷设是本工程的难点,拟采用一种“超高层建筑电缆垂直敷设”的方法。
详见“安装方案2.2.6 电缆敷设施工”和“安装方案5.4 电缆垂直敷设”。
4、建筑智能化系统调试技术5、大型设备整体安装技术本工程有很多大型的设备,包括水泵、冷却塔、空调机组等,这些设备吊装是本工程一个非常关键的过程,详见“安装方案5.3 设备吊装”。
五、节能型围护结构应用技术1、蒸压轻质加气混凝土砌块2、节能型门窗应用技术本工程玻璃门窗采用中空玻璃。
中空玻璃以两片或多片玻璃组合而成,玻璃与玻璃之间的空间和外界用密封胶隔绝,里面时空气或其他特殊气体。
选用高强度高气密性粘结密封胶、优质铝合金间隔框和干燥剂加工而成。
中空玻璃的间隙距离是影响门窗保温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玻璃厚度一定的情况下,窗的热阻随间隙距离的增加而直线增加,当间隙大于10mm时,热阻增加很少,因此玻璃之间的间隙距离不宜小于10mm,对于铝合金窗,玻璃之间的隔热条宽度大于12mm,玻璃的厚度大于5mm。
六、施工过程监测和控制技术1、深基坑工程监测和控制本工程站房区块基坑开挖面积约27000 m2左右,设计开挖深度8.5m左右;由于温州地区土质情况条件较差,且本工程基坑围护方案暂未明确,根据以往在温州地区的施工经验,我方建议:基坑四周采用混凝土钻孔灌注桩,并用钢筋混凝土内支撑,围护桩外围采用水泥搅拌桩作为止水帷幕的基坑围护方案。
若本工程围护采用方案,我方将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并做好基坑的监测工作。
基坑监测内容如下:(1)基坑周边深层土体水平位移监测;(2)基坑周边地下水位监测。
施工阶段每天监测2-3次,完成基坑开挖与变形稳定后,可适当减少至每天1次。
水平位移与垂直沉降量测点放在基坑边坡顶部,量测点布置15点,土体沉层水平位移观测按图设置9个点。
应特别加强雨天和雨后的监测,以及对西面北塘河的观察。
在施工开挖过程中,基坑顶部的水平位移与当时开挖深度之比如超过1%时,应密切加强观测,分析原因并对支护结构拟定加固措施,可采用基坑外卸土,加长、加密土钉,放慢挖土速度以及增设超前标杆等方法处理。
2、大体积混凝土温度监测和控制本工程在底板浇捣时通过测温进行监测,及时掌握底板混凝土中心与承台混凝土表面及混凝土表面层与大卸温度间温差变化。
监测中如发现温差超过规定要求时,可采取措施严防混凝土产生温差而引起的裂缝。
2.1、测温设备当采用热电阻为测温元件,每个测温元件,埋置前必须用环氧树脂封闭作浸水检验,以确保不渗水。
2.2、测温点布置点的埋设⑴经封闭后的热敏电阻元件安装在Dg32钢套管内,每个热敏电阻元件埋设标高按布点图要求,进行布置。
⑵钢套管应事先按标高要求焊接在Φ14钢筋上备用。
⑶待热敏电阻元件埋入钢套管后,即按测点布置要求将钢筋插入底板,并与底板钢筋焊接以固定。
2.4、测温前准备工作2.5、测温要求⑴混凝土入模前应测定混凝土入模温度。
⑵自混凝土入模至混凝土浇捣完毕起七天内每隔二小时测温一次,第八天起至第十四天,每隔四小时测温一次,十四天以后一般情况下,可停止测温。
⑶每测温一次,应及时计算出每个测温点的升温值及与混凝土表面的温差,并计算出混凝土表面与大气温度之差。
⑷按要求凡底板混凝土中心区混凝土表面温度超过25度时,必须报告委托方,超过25度时,必须采取有效技术措施,严防底板混凝土产生水化引起裂缝事故。
测温人员职责⑴每班必须有1、2名专职测温人员进行操作,作好测温记录。
⑵测温人员应熟悉每测温点的编号和位置。
⑶测温人中应熟悉JXC-54系列巡回测温仪的操作要求和注意事项,认真仔细操作。
⑷测温人员应作好书面记录,随时分析温度变化情况,如发现温差值超过25度,应以书面形式及时报告。
⑸测温人员应按时上下班,坚守岗位,作好每天的交接班工作。
六、管理信息化技术1、硬件设施建设1)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项目部配备电脑10台,各主要施工技术管理部门至少配置1台。
其中项目经理配备IBM THINKPAD X61型手提电脑,适应移动办公、形象展示需要;项目副经理岗位配备Acer Veriton3200c系列。
项目总工配备高性能(PIV1.7G、GeforceGTS、IBM Deskstar80G、Sony19”液晶)电脑,特别保证图形处理功能,适应虚拟现实功能需求。
2)项目部设置多媒体电子会议室,购买TOSHIBA投影仪(带实物投影),项目验收、汇报,领导视察时均采用手提电脑连接投影仪演示,形象直观,且反映项目的技术和管理水平。
3)专门购置SONY数码摄像机,对施工过程的节点、关键部位进行记录,方便今后质量验收、评优、示范工程验收时的资料准备。
4)5)电视监控系统自采用以来,已在内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工程现场拟建立电视监控网,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安全、文明管理。
电视监控网由总控室和探头组成。
探头分固定和转动两种。
固定探头设在建筑物四周及大门出入口、生活区。
转动探头设在作业面。
2、网络建设2.1内部网项目部建立局域网,进行内部信息资源共享。
网络采用星形拓扑结构,HUB 连接。
2.2互联网项目部网络在服务器端配置专线Modem,各工作站均可通过代理服务器DNS 共享接入Internet。
⑴⑵通过IE浏览器访问“中国建设网”、“公司网站”等网站,可以查询规范资料,并可进行工程材料的网上询价和采购。
⑶建立独立主页网站,实时更新建设情况,提供充足信息,满足社会对工程建设的关注,同时也可展示企业形象,接受社会监督。
2.3、软件系统配备施工现场全面采用集成软件,提高工程管理的水平和档次。
1)工程进度资源控制采用梦龙项目管理软件,进行进度、资源的合理、有效调控。
2)CCS软件,减少人为的浪费,保证多专业、高速度施工中材料的供给充足。
3)现场安装公司多年来自行开发的基坑支护、塔吊基础计算等软件,这些软件结合施工经验并经多次升级改版,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4)现场模板系统采用中辰研究院支模设计系统,配模方案、模板工程量一目了然,非常方便。
5)工程预决算、钢筋翻样采用神机妙算系列产品,有关数据共享,速度快捷。
6)现场广泛采用OA办公自动化软件,应用CAD系统。
考虑到本工程装修阶段分包单位多、专业多、工种搭接要求高,拟采用3DS建模,进行施工工况的虚拟现实模拟,遇到矛盾冲突的情况可以及时发现并进行调整。
该项技术已在上海正大广场工程使用,效果良好。
7)财务采用安易软件,与公司统一,方便数据共享。
2.4、组织机构建立由总工领导的信息化小组,协调各部门数据共享,对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处理,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
七、十项新技术应用保证体系及措施项目应从两个方面建立组织体系。
一是按照公司质量手册的规定,建立健全以公司总工为组长,项目经理、项目主任工程师为副组长,施工员、质量员、工种负责人和作业队组长等人员为组员组成的项目新技术应用保证体系,负责日常的新技术应用工作。
二是把新技术应用和质量目标必须达到的工作有关职责分解落实到人。
做到目标一致,分工明确,责任到位。
新技术推广与应用工作应与项目争创质量目标工作挂起钩来,必须有以上可靠的组织保证。
在施工中建立健全质量管理制度,认真学习。
熟悉各项标准(技术、质量、施工工艺、材料等)。
强化质量意识,坚持实行自检、互检制度。
尤其要坚持上道工序,未达到质量标准,不进入下道工序。
严格控制工序质量,确保工程质量。
虚心接受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质量监督机构的检查验收,对有关质量意见及时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