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
教案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策略
教案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策略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重要的教学策略,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
在教案中,小组合作学习策略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提高学习效果。
本文将探讨教案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优势和应用方法。
一、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优势小组合作学习策略在教学中有着诸多优势。
首先,小组合作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由于小组内成员互相协作,学生会更加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提高学习兴趣和动力。
其次,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在小组内部,学生需要相互配合、交流和协商,这样能够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合作技巧。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之间的互动和沟通能力也能够得到有效提升,为他们今后的社会交往打下良好基础。
另外,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可以在互相讨论的过程中思考问题,相互交流观点,并且共同解决问题。
这种思辨性的学习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提高他们的学术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案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策略应用方法在制定教案时,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步骤来设计小组合作学习策略。
首先,确定小组成员的分组方式。
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能力、性格等因素将学生分为小组,确保每个小组内的成员能够相互配合和互补。
同时,要确保每个小组的成员都有机会发言和参与讨论。
其次,给予明确的学习目标和任务。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明确的学习目标和任务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应该向学生明确指出他们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并为他们提供相应的学习任务。
这样能够让学生明确知道自己需要做什么,并在小组内相互协作、互相学习。
接下来,促进小组合作学习的展开。
教师可以通过提供适当的资源和引导问题来促进小组合作学习的展开。
例如,教师可以为小组提供相关的阅读材料或实践任务,并提供一些引导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讨论。
最后,教师要及时进行评价和反馈。
在小组合作学习完成后,教师应该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和反馈。
小组合作学习优化策略
小组合作学习优化策略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将学生分成小组,在小组内进行学习和协作的活动。
相比传统的教育方式,小组合作学习更重视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有助于学生提高思维能力、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然而,小组合作学习在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优化策略进行改进。
本文将探讨一些优化策略。
一、制定清晰的合作规则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制定清晰的合作规则是非常重要的。
合作规则应该包括每个人在合作中承担的角色、如何分配任务以及如何协作完成任务等。
在制定规则的过程中,应该征求每个学生的意见,让学生能够参与到规则的制定中来。
合作规则的明确确保了小组合作学习的顺利进行。
二、提供适当的指导和支持为了让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充分发挥作用,教师必须提供适当的指导和支持。
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示例和建议,帮助学生更好地协作完成任务。
此外,也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必要的工具和资源,比如图书馆、计算机实验室等。
三、促进学生的互动和交流小组合作学习的核心在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因此,教师应该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让学生能够自由地表达意见和观点。
教师可以采用一些交流技巧,比如问问题、听取意见和表扬学生等,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采用一些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分组讨论、角色扮演等。
四、将小组合作学习与自主学习相结合小组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是相互关联的,可以相互促进。
有些学生可能更喜欢独自完成任务,而不是与小组成员一起工作。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来完成任务。
然而,教师应该注意,自主学习不应该取代小组合作学习,而应该成为它的一部分。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育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发展许多重要的技能。
然而,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也需要一些优化策略。
教师应该制定清晰的合作规则,提供适当的指导和支持,促进学生的互动和交流,以及将小组合作学习与自主学习相结合,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成长。
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在当今的教育环境中,小组合作学习已经成为一种备受推崇的教学方法。
它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还能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然而,要想让小组合作学习真正发挥其优势,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策略。
一、合理分组合理分组是小组合作学习成功的基础。
分组时,应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因素。
一般来说,可以采用“异质分组”的方式,即将不同水平、不同特点的学生分到一组,这样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和互补。
比如,将学习成绩较好、思维活跃的学生与学习成绩稍差、但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分在一组,让他们在合作中相互启发、共同进步。
同时,小组的规模也要适中。
一般来说,每组以 4 6 人为宜。
人数过少,可能无法充分发挥团队的优势;人数过多,则可能导致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影响合作效果。
二、明确目标和任务在小组合作学习开始之前,教师必须为学生明确清晰的学习目标和具体的任务。
目标要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衡量性,让学生清楚地知道通过合作学习需要达到什么样的成果。
任务的分配也要具体、明确,确保每个小组成员都知道自己在小组中的职责和任务。
例如,在进行一个科学实验的小组合作时,教师可以将任务分解为实验设计、数据收集、数据分析、报告撰写等几个部分,让小组成员分别承担其中的一项或几项任务。
这样,学生在合作过程中就能够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提高合作效率。
三、培养合作技能小组合作学习的顺利进行离不开学生具备良好的合作技能。
教师应该在平时的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合作技能,如倾听、表达、尊重他人、分工协作等。
倾听是合作的重要基础。
学生要学会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和想法,不打断别人的发言,理解他人的观点。
表达能力也同样重要,学生要能够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让小组其他成员能够理解。
尊重他人是建立良好合作关系的关键。
学生要尊重小组中每个成员的意见和贡献,不嘲笑、贬低他人,营造一个和谐、平等的合作氛围。
开展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
开展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在当今教育中,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已被广泛应用。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可以互相交流、共同探索问题,增强学习效果。
本文将探讨如何开展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
一、确定小组成员小组成员的选择是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成功的第一步。
首先,教师可以按照学生的学业水平和性格特点进行分组,保证每个小组内成员的差异度适当。
其次,教师需要在小组内鼓励包容和尊重,使每个成员都感到自己的存在和贡献是有价值的。
二、明确学习目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学习目标是开展有效的活动的基础。
教师应当明确并清楚地向学生传达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白他们需要达到什么样的成果。
学习目标可以设置为知识的掌握、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的技巧等多个层面。
三、明确角色分工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明确角色分工是非常必要的。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长和兴趣,让每个人在小组内扮演不同的角色,比如组长、记录员、时间管理人等。
通过角色分工,可以提高小组成员的责任感和参与度,促进合作学习的顺利进行。
四、提供有效的学习资源为了保证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有效进行,教师需要提供足够丰富的学习资源。
这些资源可以是教科书、参考书籍、互联网资源等各种学习材料,对于学习目标的达成起到重要的支持作用。
同时,教师可以搜集和准备一些案例分析、问题解决方法等,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
五、设立合适的学习环境为了促进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顺利进行,教师需要设立合适的学习环境。
这包括良好的教室氛围、合适的座位安排、必要的音响设备和投影设备等。
此外,教师还可以提供一些讨论问题的指导,引导学生在合适的环境下展开有深度的讨论。
六、鼓励积极互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核心在于学生之间的积极互动。
教师应当鼓励学生主动展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促进学生之间的积极讨论和合作。
在活动中,教师可以提供一些鼓励性的奖励机制,如表扬、小组竞赛等,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七、及时评估学习效果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结束后,教师需要及时对学习效果进行评估。
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实施
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实施1. 本文概述在当今教育环境中,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已被广泛认可并应用于各级教育实践中。
本文旨在探讨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实施策略,分析其在提升学生学习效果、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促进个体发展方面的作用。
文章首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进行概述,包括社会建构主义理论和群体动力理论。
接着,本文将详细介绍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步骤,包括小组组建、任务分配、合作过程和成果评估。
文章还将探讨如何通过有效的教师指导和课堂管理,促进小组成员之间的积极互动和深度学习。
本文将分析小组合作学习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案例,以及面临的挑战和解决方案,旨在为教育工作者提供实践指导和理论支持,以更好地推动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实施。
2. 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教学策略,其理论基础广泛而深入,主要涵盖了社会学习理论、认知发展理论以及动机理论等方面。
社会学习理论,特别是班杜拉(Bandura)的观察学习理论,为理解合作学习提供了重要视角。
班杜拉认为,学习是一个观察他人行为及其后果的过程,通过观察和模仿,个体可以获得新的行为模式。
在合作学习的环境中,学生通过观察同伴的行为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学习到新的知识和技能。
小组内的互动和交流促进了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有助于形成积极的同伴模型,增强学习动力。
皮亚杰(Piaget)的认知发展理论和维果茨基(Vygotsky)的社会文化理论为合作学习提供了认知基础。
皮亚杰认为,儿童通过适应和同化外部世界来构建知识结构。
在合作学习的情境中,学生通过与同伴的交流和合作,不断调整自己的认知结构,以适应新的信息和观点。
维果茨基强调社会互动在认知发展中的重要性,他认为认知发展发生在社会互动的“最近发展区”内。
合作学习正是利用了这一理论,通过小组合作,学生可以在同伴的帮助下完成他们单独无法完成的任务,从而促进认知发展。
动机理论,特别是自我决定理论(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SDT)和阿特金森(Atkinson)的成就动机理论,为理解合作学习中的动机机制提供了框架。
《小组合作学习》实施方案
《小组合作学习》实施方案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和团队合作能力。
本文将提出一个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方案。
一、小组组建和规则制定1.1小组组建:根据学生的不同背景和兴趣爱好,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
每个小组成员最好是性格互补、学习风格相似的学生,以促进团队合作。
1.2规则制定:在小组合作学习开始之前,教师应与学生一起制定合适的规则和目标,明确小组成员的职责和义务,确保每个成员都能充分参与并发挥自己的优势。
二、分工合作2.1任务分配:根据学生的个人特长和能力,将任务合理分配给每个小组成员。
每个成员要明确自己的任务,确保任务分工合理。
2.2协作交流:小组成员之间进行协作交流,分享思考和意见。
可以通过线上工具或者面对面的方式进行,确保每个成员都能参与进来,集思广益。
三、定期汇报和评估3.1定期汇报:每个小组定期向教师和其他小组成员展示他们的工作成果,分享自己的收获和困难。
这样可以帮助小组成员互相学习和提供建议,同时也可以鞭策大家在一个时间段内完成任务。
3.2评估反思:在小组合作学习结束后,教师和学生一起对小组合作过程进行评估和反思。
可以采用问卷调查、小组讨论等方式,对小组合作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总结,并提出改进意见。
四、教师指导和支持4.1指导学习方法: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应引导学生学会合作和团队管理的方法。
例如,教导学生如何明确任务目标、如何分配任务、如何协调与沟通、如何制定时间计划等。
4.2提供资源支持:教师应为小组合作学习提供必要的资源和工具。
例如,教师可以提供相关文献、网络链接、实验设备等,帮助学生完成任务。
五、学生自主学习和交流5.1学生自主学习: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应主动参与、自主学习。
学生应学会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同时也要学会与他人合作和交流。
5.2相互学习和交流:学生应主动与小组成员交流和合作。
可以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互相解答疑问,也可以帮助其他小组成员弥补自己的不足,促进相互学习和提高。
开展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
开展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是一种促进学生互动和合作的教学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可以共同探讨问题、分享知识、互相学习和解决问题。
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本文将介绍如何开展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
一、确定小组成员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之前,首先需要确定小组成员。
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能力和性格特点进行分组,确保每个小组成员能够相互配合和合作。
同时,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目标和需求进行分组,使每个小组成员能够互相帮助和促进。
二、明确学习目标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之前,需要明确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可以是知识的掌握、技能的提高或者思维能力的培养。
明确学习目标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提高学习效果。
三、设计合适的任务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需要设计合适的任务。
任务可以是问题解决、实验探究或者项目制作等。
任务的设计应该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同时,任务的设计也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能力水平,确保每个小组成员都能够参与到任务中来。
四、提供必要的资源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需要提供必要的资源。
资源可以是教材、参考书籍、实验器材或者网络资源等。
提供必要的资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任务,提高学习效果。
五、指导和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需要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和引导。
指导和引导可以包括问题的提出、思路的启发、方法的指导和结果的总结等。
指导和引导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提高学习效果。
六、鼓励和表扬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需要鼓励和表扬学生。
鼓励和表扬可以是口头的肯定和赞扬,也可以是实际的奖励和认可。
鼓励和表扬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
七、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需要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评价可以是口头的反馈和建议,也可以是书面的评价和总结。
评价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发现不足并加以改进。
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实施策略
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实施策略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实施策略(1)合作学习小组成员的搭配小组搭配应在尊重学生自愿原则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兴趣爱好、心理素质进行综合评定,然后搭配成若干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学习小组,通常以4~6个人为宜。
所谓组间同质就是小组之间整体水平应该比较接近,组内异质是指组内每个成员应该有差异,组内成员要有具体的明确分工,在一个阶段每人都有相对侧重的一项职责,担任一个具体的合作角色。
(2)分配学习任务提出恰当的研讨问题是实施分组合作学习成功的基础。
一个好的研讨问题,可以使学生有的放矢,在既定的目标下积极合作探索。
若问题过于简单,学生张口就会,看起来气氛活跃,久而久之,学生容易形成思维惰性,不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
所以在合作学习之前,教师要通过创设情境或提出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启发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促进学习的迁移。
如教学“圆的周长”这一概念时,在通过观看几组不同类型的车轮比赛的画面,进而引起学生讨论为什么圆形车轮的汽车跑的最快,得到了在同一个圆内,所有的半径都相等,这样“在同一个圆内,所有的半径都相等”就形成了新知的起点。
(3)合作探究及应注意的问题①把握好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机。
在课堂中,经常出现这种现象,教师呈现问题后未留给学生片刻思考的时间就宣布“合作学习开始”,有的小组两三个人同时抢着发言,谁也不听谁的;有的小组始终只有一两个人发言,其他人一言不发;有的小组借此机会闲聊、说笑或者干别的事。
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无法达到合作学习的目的。
所以,小组研讨前必须给学生一个较为充足的独立思考时间。
独立思考应是合作学习的前提基础,合作学习是独立思考的补充和发挥。
②提供充分的合作学习时间。
没有一定的时间,合作学习将会流于形式。
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操作、探究、讨论、交流的时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和相互补充、更正、辩论的时间,使不同层次学生的智慧都得到发挥。
促进学生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与方法
促进学生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与方法在现代教育中,促进学生合作学习已成为一种普遍认可和推崇的教学方法。
合作学习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本文将介绍一些促进学生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与方法。
1. 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常见的促进学生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
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在小组内展开学习活动。
小组内的学生可以相互交流、讨论和合作完成任务。
这种学习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
2. 角色扮演角色扮演是一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促使他们积极参与到合作学习中。
教师可以设立一些角色,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互相合作、交流和学习。
通过角色扮演,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同时培养他们的沟通和合作能力。
3. 项目制学习项目制学习是一种以项目为基础的学习方式,学生通过合作完成一个具体的项目,来达到学习的目标。
在项目制学习中,学生可以分工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
这种学习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讨论学习讨论学习是促进学生合作学习的一种有效策略。
教师可以提出一个问题或者主题,并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彼此交流观点、思考问题。
在讨论学习中,学生可以主动参与、互相启发,不仅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还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5. 合作性评价合作性评价是一种注重团队合作的评价方式。
在合作性评价中,学生不仅仅接受个人的评价,还接受小组内其他成员的评价。
通过这种评价方式,学生会更加注重合作,积极参与小组学习活动,并从中学会互相扶持和协作。
通过上述的教学策略与方法,可以促进学生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合作能力。
同时,教师在实施这些教学策略与方法时需要关注学生合作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给予及时的指导和支持,保证学生合作学习的顺利进行。
通过合作学习,学生将更加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潜力,实现个人和集体的双赢。
如何有效地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如何有效地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在当今的教育环境中,小组合作学习已经被广泛应用。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可以在一个互动、合作的环境中进行知识的探索和学习。
然而,要使小组合作学习取得良好效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本文将探讨如何有效地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并提出一些实用的建议。
一、明确组织结构和任务一个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开始之前,首先要明确小组的组织结构和任务。
小组在成员之间要有明确的角色分工和合作目标,这有助于减少混乱和冲突。
组长可以负责组织和协调小组的工作,每个成员也应该明确自己的责任和参与度。
同时,明确小组的任务和学习目标,确保每个成员都清楚自己应该做什么,从而提高工作的效率和效果。
二、促进有效的沟通和协作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良好的沟通和协作是非常重要的。
组员之间应该保持积极的互动,倾听并尊重其他成员的意见。
可以通过定期的会议或讨论来促进成员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在讨论中,每个成员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借助其他成员的建议和意见来完善自己的方案。
同时,组员之间也应该相互支持和鼓励,共同面对困难和挑战。
三、建立有效的学习环境为了有效地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建立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要选择一个适合小组学习的地点,例如图书馆、教室或小组讨论室。
这样可以提供一个相对安静和集中注意力的环境。
其次,要确保学习资源的充足和易于获取,例如书籍、文献资料或网络资源。
此外,提供一些必要的学习工具和设备,如计算机、白板或投影仪,以方便小组成员进行学习和展示。
四、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和目标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制定一个合理的学习计划和目标可以帮助小组成员更好地组织学习时间和任务。
学习计划应该明确阐述每个小组成员的学习任务和时间安排,以及小组整体的学习目标和进度安排。
同时,要确保学习目标是具体、可行和有挑战性的,以激发小组成员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五、充分利用技术手段在现代教育中,技术手段可以有效地促进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
可以利用电子邮件、即时通讯工具或在线协作平台来促进组员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与策略有哪些
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与策略有哪些在一些课堂上,小组合作有其鲜活的生命力,小组分工明确,轮流当中心发言人,共同完成一个学习任务,在合作中体会到与人分享与人交流的乐趣。
下面是店铺分享给大家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与策略的资料,希望大家喜欢!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1)合作重形式,轻实质在几乎所有的课堂上,我们都可以看到小组讨论式的合作学习。
老师一宣布小组讨论,整个教室就沸腾起来。
但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这样几种现象:有些学习小组的学生抢着各说各的发现,人人都急于表述自己的思想,结果导致谁也不在倾听;有些学习小组中,发表意见者往往只是一些优秀的学生,他们常常会为某个观点争得面红耳赤,而其他学生则端端正正的坐着,一言不发,冷眼观战,还有的甚至做起与课堂无关的事。
从上述现象中可知,教师尽管重视并提供了孩子合作与交流的机会,但对孩子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显然重视不够,指导不够。
(2)探索重主体,轻主导本次课改大力倡导探究性学习,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把时间还给学生。
但教师在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往往是只要有疑问,无论难易,甚至是一些毫无探究价值的问题都要让学生去探索。
在探索过程中,没有具体的要求、提示和指导,探究方式由学生自己挑,喜欢怎样就怎样;探索伙伴可自己选,想与谁就与谁。
在时间的调控上也是随心所欲。
一旦发现时间很多,就让学生“充分”探索来拖延时间;一旦发现时间不够,就匆匆走过场,往往是学生还没有进入状态,探索就已终止……这是一种随意的、毫无组织的学习方式,展现的是学生虚假的主体性,失却的是教师价值引导、智慧启迪、思维点拨的神圣职责。
(3)忽视了对学生合作习惯的培养。
现在有些课堂中的合作学习,有三种极端的表现:第一种情况是,教室里乱成一锅粥,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常规极差,自己做自己的,或者谈一些与合作的内容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第二种情况是,学生在合作中只是敷衍了事,自己做自己的,只是几个人聚集在一起,做着自己的事,毫无合作可言,与其说是在进行合作学习,不如说是几个学生围在一起进行自学;第三种情况是,一部分学生在大讲特讲,另一部分学生无所是事,不会倾听,把自己排除在小组之外。
小组交流合作学习实施方案
小组交流合作学习实施方案一、介绍小组交流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团队合作能力。
本文将详细介绍小组交流合作学习的实施方案,包括组建小组、分工合作、任务安排、沟通和反馈等方面。
二、组建小组1. 根据学生的兴趣和专长,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
可以采用随机分组或者学生自主选择的方式。
2. 保证每个小组的成员人数适中,一般不超过5人。
3. 在组建小组时,可以考虑学生之间的互补性和协调性,尽量避免成员之间的利益冲突和人际关系问题。
三、分工合作1. 根据小组的任务和需求,合理安排小组成员的分工。
可以根据学生的专长和能力进行分工,确保每个成员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
2. 制定明确的分工要求和工作时间安排,确保每个成员都知道自己的责任和任务。
四、任务安排1. 根据教学目标和课程要求,确定小组的学习任务和项目任务。
可以选择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实际问题,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和解决问题。
2. 将任务分解成几个小步骤,便于学生分工合作和监督评估。
每个小步骤都要明确目标和时间限制,确保任务的顺利进行。
五、沟通与反馈1. 鼓励小组成员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合作。
可以使用在线平台或者社交软件进行实时交流,也可以组织线下活动促进面对面的沟通。
2. 定期组织小组成员进行反馈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可以采用小组内评估和小组间评估相结合的方式,确保评估结果客观公正。
六、问题解决1. 建立有效的问题解决机制,确保小组成员遇到问题能及时得到解答和帮助。
可以设置小组讨论区或者求助群组,让成员能够方便地提问和回答问题。
2. 鼓励小组成员互相学习和分享经验,促进共同成长和提高。
七、监督评估1. 设立监督机构或者指定专人负责对小组的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估。
监督人员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2. 定期进行小组的绩效评估,评估内容包括团队合作能力、任务完成情况、个人贡献等方面。
评估结果将作为成绩考核和奖惩的依据。
如何有效开展小组合作
如何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小组合作是现代社会中常见的工作方式,通过小组合作可以充分发挥每个成员的优势,实现更高效的工作成果。
然而,要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并不容易,需要合理的组织安排、良好的沟通协调以及有效的任务分配。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介绍如何有效开展小组合作。
一、明确目标和任务在开展小组合作之前,首先要明确合作的目标和任务。
明确目标可以让每个成员明确自己的工作方向,避免出现偏差;明确任务可以让每个成员清楚自己的职责,避免出现重复劳动或者遗漏工作。
同时,明确目标和任务还可以提高小组成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促进合作的顺利进行。
二、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良好的沟通是小组合作的基础。
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渠道可以让小组成员之间及时交流信息、解决问题,提高工作效率。
在建立沟通渠道时,可以选择使用各种工具,如邮件、即时通讯工具、会议等,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的沟通方式。
同时,要保持沟通的及时性和高效性,及时回复信息、解决问题,避免拖延和耽误工作。
三、合理分工和协作在小组合作中,合理的分工和协作是非常重要的。
根据每个成员的特长和能力,合理分配任务,让每个成员都能发挥自己的优势。
同时,要鼓励成员之间的协作和互助,共同解决问题,共同完成任务。
在分工和协作过程中,要注重平衡,避免出现某个成员负担过重或者某个成员被忽视的情况。
四、建立有效的工作计划和时间管理在小组合作中,建立有效的工作计划和时间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可以让每个成员清楚自己的工作内容和工作进度,避免出现工作滞后或者工作重叠的情况。
同时,要合理安排时间,合理分配工作量,避免出现时间不足或者时间浪费的情况。
在工作计划和时间管理中,可以使用各种工具,如甘特图、日程表等,帮助成员更好地管理时间和工作。
五、建立良好的团队氛围良好的团队氛围是小组合作的保障。
建立起良好的团队氛围可以增强成员之间的凝聚力和合作意识,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在建立团队氛围时,可以通过组织团队建设活动、定期组织团队会议等方式,增进成员之间的了解和信任,促进团队的和谐发展。
教育如何进行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
教育如何进行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的学习模式。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可以积极参与、相互合作、互相学习,提高学习效果和个人能力。
而要进行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明确目标、合理组队、设定规则、提供支持和转化学习成果。
一、明确目标小组合作学习需要有明确的目标和任务。
教师在设计学习活动时,应明确告诉学生他们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以及需要完成的任务。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明确方向,提高学习效果。
二、合理组队合理的组队是进行有效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前提。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学业水平、兴趣爱好等因素进行组队,确保每个小组成员能够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三、设定规则为了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顺利进行,需要设定一些合适的规则。
这些规则可以包括成员之间的相互尊重、积极参与、分工合作、共同交流等。
规则的设定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有效地协作学习。
四、提供支持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需要提供必要的支持。
这包括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源、指导学生如何有效展开合作学习、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等。
教师的支持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开展学习活动,提高学习效果。
五、转化学习成果小组合作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果。
因此,在学习活动结束后,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总结归纳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帮助他们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可应用于实际生活和学习中的能力。
在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可以通过相互讨论、协商、分工合作等方式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
同时,小组合作学习也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总之,教育如何进行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需要明确目标、合理组队、设定规则、提供支持和转化学习成果等方面的配合。
通过合理的组织和指导,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发挥出良好的学习效果,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实施方案
“小组合作学习”实施方案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促进团队协作和互相学习。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每个小组成员都有专门的任务和责任,需要互相配合和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下面是一个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方案。
一、小组成员的选拔1.小组成员的构成小组成员可以是同学们自主组成,也可以是老师分组安排。
建议每个小组成员人数在3-5人之间,这样方便协作和讨论。
2.小组成员的角色分工在组建小组时,可以根据每个成员的优势和特长为其分配不同的角色,如组长、秘书、研究员等,以便更好地协作和分工。
二、小组任务的确定1.小组任务的明确为了确保小组学习的有效进行,需要明确每个小组的学习任务和目标。
这些任务可以是老师布置的课堂作业,也可以是小组自主选择的研究课题。
2.小组任务的分工在确定小组任务后,需要为每个小组成员分配具体的任务和责任,确保每个人都参与其中,避免出现“拖沓”和“懒惰”的情况。
三、小组学习的方式1.小组学习的形式小组学习可以采用讨论、合作、研究等形式,让每个成员都有机会发言和表达自己的观点,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2.小组学习的方式小组学习可以通过线下讨论或线上视频会议等方式进行,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习惯。
四、小组学习的评价1.小组学习的评价标准在小组学习结束后,需要对每个小组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估,可采用问卷调查、成绩统计等方式进行评价,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团队协作能力。
2.小组学习的反馈根据小组学习的评价结果,老师可以给予学生合适的反馈和建议,促使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五、小组学习的管理1.小组学习的指导老师可以给每个小组明确的学习目标和任务,定期检查和督促小组成员的学习进度,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2.小组学习的激励为了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小组学习,可以设置一些奖励机制,如优秀小组奖、最佳组长奖等,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和提高。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促进团队协作和互相学习。
学习小组培养合作意识
学习小组培养合作意识学习小组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学生共同学习的重要环境,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提高学习效果。
然而,如何在学习小组中培养合作意识,使每个成员都能积极参与和贡献,却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一些有效的方法和策略来促进学习小组的合作意识。
一、明确共同目标学习小组的成员往往来自不同的背景和专业领域,他们的学习目标和需求也会有所不同。
为了培养合作意识,首先需要明确共同的目标,使每个成员都能认同和接受。
通过讨论和协商,确立一个具体且明确的目标,这样可以激发每个成员的积极性,并且更有动力去参与和合作。
二、制定合理的分工在学习小组中,每个成员都应有自己的职责和分工,这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冲突和分歧。
根据每个成员的兴趣和能力,合理地分配任务,让每个人都能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发挥优势。
同时,要注重任务的协作性,鼓励成员之间互相帮助和支持,以达到更好的合作效果。
三、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沟通是培养合作意识的关键因素之一。
学习小组的成员应该建立起积极和有效的沟通机制,以便及时交流和分享信息。
可以通过定期的面对面会议、线上讨论平台或者社交媒体等方式进行交流,确保每个成员都能及时了解组内的进展和问题。
此外,要鼓励成员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促进更多的交流和合作。
四、培养团队精神团队精神是学习小组合作的基础,也是发展合作意识的重要环节。
成员之间要有相互的信任和尊重,能够积极倾听和理解他人的观点。
建立一个积极向上且开放的学习氛围,鼓励成员之间分享经验和知识,相互支持和鼓励。
同时,要注重共同成长,互相帮助解决问题,共同进步。
五、及时反馈和评估学习小组的合作意识的培养需要不断的反馈和评估。
在任务完成后,对小组的合作过程进行总结和评价,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
鼓励成员提供真实、积极和具体的反馈,同时也要接受和尊重他人的反馈意见。
通过不断的反馈和评估,进一步提高学习小组的合作效果和学习成果。
总结:学习小组的合作意识的培养是一个需要时间和努力的过程。
如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如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合作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一环,而小组合作学习是提高学生合作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本文将探讨如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来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并介绍具体的实施方法和策略。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小组合作学习具有以下几个优势,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1. 促进交流与合作: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使学生可以在团队中互相沟通与合作。
学生通过交流和讨论,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不同的意见和观点。
2.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小组合作学习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学生在小组内相互鼓励和支持,能够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3.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小组合作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通过分工合作和共同解决问题,学生能够培养相互信任、互相支持和共同奋斗的意识。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方法和策略为了有效地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可以采取以下实施方法和策略:1. 灵活组建小组: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教师可以灵活组建小组。
可以考虑将学习成绩相近的学生放在一起,以便相互促进和提高;也可以考虑将学生进行跨年级或跨专业的混合组合,以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2. 明确小组目标与角色: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应明确小组的学习目标,并明确每个小组成员的角色和责任。
明确的目标和角色分工,有助于提高小组成员的合作意识和主动性。
3. 鼓励积极参与和互助合作:教师应鼓励小组内的学生积极参与和互助合作。
可以在小组内设置奖励机制,奖励那些表现积极、主动参与和帮助他人的学生,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4. 倡导多元思维和合作决策: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应倡导多元思维和合作决策。
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并让小组成员共同决策和取得共识,培养学生的合作协商能力。
5. 提供合适的组内评价机制:通过合适的组内评价机制,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和提高。
可以采用同伴互评的方式,让学生评价并给予建议,激励学生主动改进和进步。
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和策略
02
03
创设情境
通过故事、游戏、实验等 手段,创设生动有趣的情 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和好奇心。
联系生活
将学习内容与学生的生活 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感 受到学习的实用性和趣味 性。
多样化教学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 ,如讲解、讨论、演示、 实验等,以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
02
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方法
小组讨论法
定义
小组讨论法是小组合作学习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它通过 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和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或完成任务。
实施步骤
首先,教师需要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并确定讨论的主题 或问题;然后,小组成员进行自由讨论,分享观点和想法 ;最后,教师对讨论结果进行总结和评价。
注意事项
05
小组合作学习的注意事项
合理分组与分工
分组策略
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分组,如性 别、年龄、能力水平、兴趣等, 以实现小组成员之间的互补和平
衡。
分工明确
每个小组成员都有明确的角色和任 务,如组长、汇报员、记录员等, 以确保小组合作的高效和有序。
动态调整
根据小组合作的效果和需要进行动 态调整,如轮换角色、重新组合等 ,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提高合 作能力。
案例一: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案例
背景介绍
某初中数学教师为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教学。
实施过程
将学生按照数学成绩和性格特点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6人。每个小组设一名组长,负责组织小组讨论和总结。教师 布置明确的数学任务,如解决数学问题、总结数学知识点等,要求小组内成员共同完成。
效果评估
首先,教师需要确定需要完成的任务;然后,教师将任务分解为不同的子任务;接着,教 师将子任务分配给不同的小组成员;最后,小组成员协作完成任务。
大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探讨
大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探讨一、明确小组合作学习目标在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时,首先需要明确学习目标。
明确的学习目标可以为学生规划学习路线和目标,使得小组学习更加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教育工作者和教学管理者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水平设定相应的学习目标,帮助学生明晰学习任务,使得小组合作学习更加顺利进行。
二、合理安排小组成员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小组成员的合理安排是十分重要的。
小组成员之间应当具有一定的相互补充性,这样可以在学习过程中互相学习,互相帮助,提高学习效果。
小组成员的数量也需要合理控制,一般来说,3-5人为宜。
小组成员过少会导致学习资源不足,合作氛围受到影响;小组成员过多则会导致沟通效率降低,学习难度增加。
在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时,需要合理安排小组成员,确保学习效果最大化。
三、制定明确的小组任务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在于小组任务的制定。
一份明确的小组任务可以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使得学习更加有方向性。
小组任务可以是针对某一特定课题的讨论,也可以是某一特定问题的解决,或是某一学习项目的拓展。
任务的明确性可以帮助学生集中精力,明确学习方向,提高学习效果。
四、建立有效的小组合作机制在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时,建立有效的小组合作机制尤为重要。
小组成员之间应当建立起相互之间的信任和合作关系,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教育工作者和教学管理者也需要在学习过程中及时调整小组合作机制,确保学习效果最大化。
建立有效的小组合作机制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交流和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五、提供有效的指导和监督六、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评价和总结在小组合作学习结束后,教育工作者和教学管理者需要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和总结。
通过评价和总结,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更好地改进教学方法和学习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也可以通过总结,帮助学生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提高学习效果。
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
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
小组合作学习已经成为现代教育改革的关键因素之一。
正如研究表明,小组合作学习不仅可以取得良好的学习成果,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实际应用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成功实施小组合作学习,需要一些关键策略。
以下是小组合作学习实施的三个有用策略:
1.明确小组目标。
在启动一个小组合作学习项目之前,首先要明确项目的目标。
每个学生都应该清楚地知道他们所要完成的任务,并意识到他们的个人贡献将有助于小组目标的完成。
确定小组目标时,老师应该尽可能的向学生解释小组成功所需要的具体条件,以及如何合作共同达到这些条件。
2.给每个学生一个角色。
为保证小组合作的成功,需要为每个学生分配一个特定的角色。
每个角色应该与学生的个人技能和兴趣相匹配。
例如,有的学生可能善于指导和帮助他人;而另一些学生可能更擅长分析数据。
在确定角色时,需要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扮演一
个积极的角色,贡献自己的力量。
3.设立评估标准。
评估标准是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设立透
明的评估标准,可以激励学生为实现小组目标做出积极的贡献。
例如,通过以成功完成的任务数量和质量来评估小组绩效,可以鼓励学生充分利用自己的技能和专长,帮助小组取得成功。
以上是小组合作学习实施的三个关键策略。
通过采取这些策略,老师可以创造出一个积极、合作和高效的学习环境。
这个环境将有助于学生实现自己的学术目标,同时也为将来参与团队项目时提供了重要的经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
平潭县北厝中心小学陈艳
从古至今就有学者提倡合作学习。
孔子曰:“独学而后无友,则孤陋寡闻。
”又曰:“三人行必有我师。
”早在1700年,莱恩凯斯特和贝尔两人在英国首倡采用合作团体施教。
19世纪,“合作学习”在美国的共同学习学校中盛行,杜威亦是拥护者之一。
当前,我国新课程强调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建立具有“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合作”特征的学习方式,为此,合作学习作为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在我国重新得以推广。
然而,在从教的数十年里,我发现仅仅让儿童以小组形式坐在一起并不能增加彼此之间策略,擦出智慧的火花,反而会让儿童产生依赖、成为不爱思考的“避风港”。
那么,怎样才能使其发挥真正的作用,我个人认为必须解决好以下几点基本要点。
一、采取混合编组,取长补短
所谓混合编组就是在组编合作学习小组时,应当安排小组里的成员各具特色,让他们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能互相取长补短。
这种混合编组可以保证小组成员的多样性,从而能使小组成员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出更多的不同观点,并拓宽了小组成员的思维。
那么,混合编组应考虑以下几个重要因素:
1、学生的性别。
在合作小组中最好混合男女学生,如以四人一小组为例,那么,最好的编排是2个男的,2个女的,并交叉坐着。
这样的做法可以丰富小组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视角,从而擦出智慧的火花。
2、学生的平时学习成绩。
在组编时,还要保证同一个合作学习小组内有这些类型的学生,如,学习成绩好、中、差的学生。
3、学生的不同的能力。
在组编时,还应该考虑小组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能力。
就如,有的学生观察能力强,有的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强,有的想象能力强,有的思维比较敏捷,有的模仿力强,有的组织能力强等,将这些具有不同能力优势的学生组合在一起,不仅能有助于每个组员的全面发展,而且能提高小组活动的效率。
4、学生的家庭背景。
学生现在的学习就是为了以后能更好的适应社会生活,服务社会。
而真实的社会生活中,学生仅仅靠知识那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学会与各种人一起生活、学习,与不同社会群体的人接触往来。
在小组活动中与来自不同家庭背景的同学合作的经验将有助于学生应对这种真实的社会生活。
5、学生的不同兴趣。
将不同兴趣的孩子组编在一起,就意味着将不同的知识领域组编在一起,构成了强大的知识体系,这对他们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能起到相当大的帮助。
二、强化个人责任,各有所为
所谓强化个人责任是让小组中每个成员都有任务承担,并为其负责。
而我个人认为小组的成功取决于所有组员个人学习。
在我十几年的教学实践中,让我深深懂得:在群体活动中,如果没有给成员明确的责任,就容易出现成员不参与群体活动中,逃避工作的现象。
正是由于这种缺乏明确的个人责任时,对学生学习有很大帮助的合作小组就会变成为学生逃避学习责任的“避风港”。
因此,小组内每位学生都应当承担一定的角色,就以四人组为例,我安排有:小组长、记录员、汇报员和检查员。
每一角色在组内活动时有着不同的职责。
“小组长”要负责要分配小组成员们发言机会,协调小组学习的进程,并掌握好小组讨论的全局;“汇报员”负责向全班同学汇报讨论交流的结果;“检查员”负责检查小组成员学习情况,确认每位成员理解学习内容;“记录员”负责记下小组学习结果。
正是由于四人小组成员各有其职,且职责分明,因此学生都能主动投入,每个成员都充分认识到自己与小组及小组内其他成员之间是荣辱与共、同舟共济的“相互依赖”的关系。
三、科学安排任务,体现合作
合作学习是以小组形式就座,这使得传统的教室陈列方式发生了变化,但在相当一部分的课堂教学中,我却看到将近60%的时间里(甚至整节课),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就座,然而只有5%的学习任务要求小组共同完成。
与之相对照,学生只有8%的时间单独就座却有80%的学习任务要求他们独立完成。
这种学习任务与座位形式的对比生动地说明了两点:一、教师事先并未处理好学习任务与座位布置的关系,因此为孩子设计的小组活动任务模糊不清。
二、孩子们收到的是混乱的学习信息。
他们要努力完成大量独立的学习任务,而以小组形式就座却阻碍了他们实际的学习活动。
从而可以看出,这里所谓小组合作学习俨然成了老师为了应付新课标理念落实的“摆设”。
由此可见,教师必须根据任务的特点有选择地安排小组合作学习。
如,联系和训练性的学习任务是不适合于小组合作学习,而适合于独立学习;而扩展性和传递性学习任务则适合于小组合作学习;另外,当学习任务不要求“正确”的答案时,以小组合作学习是最为适合的,这样可以避免学生因顾虑自己犯错误而引起尴尬而不敢回答。
所以教师应当科学地安排学习任务,以期达到学生之间有效地小组互动,体现真正意义上的小组“合作”。
四、培养社会能力,优化环境
在教学过程中,每每认为“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新型的学习方式肯定会给我们的教学锦上添花时,却让我们看到一些不好的现象:有的小组在交流时发生了口角、有的小组的成员却闭口不答、有的成员不听从小组长的指挥等。
经过我长期的观察分析,最终得出的结论是导致合作学习小组学习不能顺利进行或解体的最主要因素就是小组成员不能够很好的合作。
导致学习不合作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学习缺乏合作的方法——社交技能。
就如,小组长在安排任务时的口气过于强硬、态度过于傲慢等,使得其他成员不服于他的安排,而妨碍了小组活动的正常进行;第二类是小组活动基本技能。
它包括:1、“注意听他人讲话”——小组成员在发表意见时,要求其他成员要认真的听,让对方感受到自己被尊重,使其增强对方的信心,并形成了良好的讨论、交流的氛围;2、“鼓励他人参与”。
如成员遇到交流困难时,大家应该鼓励他,给他信心;3“表达感谢与应答感谢”等;第三类是交流思想的技能,包括“有礼貌地表示不赞同及对不赞同的应答”、“说服他人”、“提建议及对建议的应答”等。
所以教师最好在传授学科知识的同时,教学生掌握必要的社交技能。
另一方面是小组内缺乏信任和依恋。
因此,在实施小组合作学习之前,可设计一系列以信任和依赖为基础的改善关系的游戏练习。
例如:“蒙眼走路”,一个孩子蒙着眼睛,另一个孩子通过一些默契的暗示,领着蒙眼的孩子在平地或障碍物处行走。
“照镜子”要求两个孩子面对面,作出对方头部和手臂的一举一动。
两人交替做引导者,所有联系都要求游戏中主动地一方要照顾被动一方的需要。
“绕圈坐”是提高全班信任和依赖的游戏,全班同学一个接一个坐好,后面的同
学看前面的后背,大家做成严密的一圈,然后要求孩子慢慢地做到后面同学的膝上。
“布条绑脚赛跑”要求俩个孩子并排站,站右边的同学伸出左腿,站左边伸出右腿,然后用长布条把它们绑在一起,接着要求他们靠默契的配合跑向终点,哪组先到达终点哪组就是冠军。
五、制定奖罚条例,增强凝聚力
根据大部分小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我常常会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之前,明文规定了奖罚条例。
如,哪组在小组长的合理安排下讨本组积极讨论且纪律好,汇报员在回答时声音洪亮、回答答案要基本正确,就可以给本组成员各奖励一分(在单元试卷上加1分);反之就是扣一分。
实践证明,这样的方法不仅能促使每个成员都以主人翁的态度踊跃发言、积极思考,而且还提高了小组长的威信,使成员们能听从小组长的安排,共同克服困难,攻破难题,使得小组成员的凝聚力大大增强了,从而促使活动顺利的进行,同时使有意义的小组合作学习真正发挥其特效。
五、注重小组自评,善于反思
为了保持小组活动的有效性,合作小组应养成自我反思的习惯,推行自我评价制度。
小组自评可分为个人自评与集体自评两种方式。
个人自评是学习以日记的形式对自己一天学习情况的回顾,内容可以是一天学习计划的安排及完成情况,课堂有意义的活动片段,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时小组成员对某一问题的解决方法,解决过程以及一天所学的主要知识点等等。
集体自评是指小组成员在每周一次定期评价小组共同活动的情况,主要讨论以下内容:第一、总结有益的经验;第二、在总结经验和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明确在以后的小组活动中应当达到的目标,以及如何达到目标,小组成员还得共同制定出本组今后的活动方案,。
在小组自评中,决定权在学生,教师的作用只在于提供信息与策略!
综上所述,只要教师们遵循这些基本要点,那么小组合作学习才会对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学起到举足轻重地帮助,才能最终成为真正有意义的小组合作学习,才能为“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合作”这种很好的新型的学习方式注入强有力的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