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下全册提纲
人教版三年级下科学复习提纲
三年级下册科学复习提纲第一章植物的生长变化1、植物在它们的生命过程中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衰老)直至(死亡)的过程。
2、有些动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但我们熟悉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新的生命的。
3、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各不相同。
4、播种植物时要注意:要挑选那些(饱满的、没有受过伤)的种子;要将一块小瓦片放在花盆的出水处;种子放在深度(约1厘米)的小坑后再用土盖上;之后浇上适量水放温暖处;已经成株的植物要等土壤差不多干时再浇花,要浇就要要浇透。
5、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植物的根(向下)生长,根的生长速度(较快,每天约5毫米)。
6、在做研究根的作用这个实验时,在水面上滴些植物油,是为了(使试管中的水不会被蒸发到空气中)。
7、植物的根能够(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8、凤仙花的叶子都是(平展)的,而且在植株上(交叉)生长,是为了(吸收更多的阳光)。
9、植物的叶子和幼小的植物的茎大部分是(绿)色的。
10、绿叶是植物的(食品加工厂),叶子能为植物提供(食物)——养料。
植物的养料能满足植物的生长需要。
这些养料是由植物绿色的叶依靠阳光提供的能量,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成的。
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发现了绿色植物可以更新空气,后来实验证明这是植物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的结果。
11、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植物的(茎能从下向上)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从上到下将绿叶制造的养料)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12、一株凤仙花大概能结出(二十)来个果实,每个果实可以有(十七八)粒种子。
13、凤仙花的主要生长过程:(种子→ 发芽→ 生长→ 出现花蕾→开花→ 果实成熟)这几个阶段。
我学会了用(测量、记录、画折线图)等方法来观察一株植物的生长。
14、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等。
三年级下册科学复习提纲
三年级下册科学复习提纲第一章植物的生长变化1、植物在它们的生命过程中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衰老)直至(死亡)的过程。
2、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但我们熟悉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新的生命的。
3、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各不相同。
4、播种植物时要注意:要挑选那些(饱满的、没有受过伤)的种子;要将一块小瓦片放在花盆的出水处;种子放在深度(约1厘米)的小坑后再用土盖上;之后浇上适量水放温暖处;已经成株的植物要等土壤差不多干时再浇花,要浇就要浇透。
5、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植物的根(向下)生长,根的生长速度(较快),生长方向始终向下,跟种子放置的方向无关。
6、在做研究根的作用这个实验时,在水面上滴些植物油,是为了使试管中的水不会被蒸发到空气中,并且在水面上做好标记。
7、植物的根能够(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8、凤仙花的叶子都是(平展)的,而且在植株上(交叉)生长,是为了(吸收更多的阳光。
),首先长出来的是子叶,子叶没有明显叶脉,叶子边缘圆滑,无锯齿状;9、植物的叶子和幼小的植物的茎大部分是(绿)色的。
10、绿叶是植物的“食品加工厂”,因为叶子能为植物提供“食物”——养料,满足植物的生长需要。
这些养料是由植物绿色的叶依靠阳光提供的能量,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成的。
光合作用:阳光二氧化碳 + 水氧气 + 养料11、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发现了绿色植物可以更新空气,后来实验证明这是植物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的结果。
12、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植物的(茎能从下向上)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从上到下将绿叶制造的养料)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13、一株凤仙花大概能结出二十来个果实,每个果实可以有十七八粒种子。
14、凤仙花的主要生长过程:种子→发芽→生长→出现花蕾→开花→果实成熟这几个阶段。
三年级下科学复习提纲
三年级下科学复习提纲第一单元:1、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开始新生命的,但是有些植物是从、、开始繁殖的。
2、各种各样的种子颜色、形状、大小都不同,但是内部机构基本都相同。
想看种子内部的结构,可以掰开来看看。
3、种凤仙花的方法:①选种。
要挑选那些饱满的、没有受过损伤的种子;②准备好花盆和土,把一块小瓦片放在花盆的出水孔上,然后放入适量的土;③用手指在土中按2-3个小坑,深度约1厘米,每个小坑里放1粒凤仙花的种子,再用土盖上。
④往花盆中浇适量的水,使土壤湿润,将它放在温暖的地方。
5、植物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绿色开花植物一生中会经历、、和。
6、一粒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能够。
7、通过观察我们发现,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根总是向生长的。
根的生长方向与种子的放置位置和方向。
8、植物根的作用:1、吸收和。
2、将植物在土壤中。
9、植物的生长不仅需要水,还需要。
养料(又称为植物的食物)是由植物的通过制造的。
所以我们把称作植物的“食品加工厂”。
11、英国科学家发现了植物有更新的作用。
12、植物的茎具有植物体及运输和的作用。
植物茎在不同生长阶段,外部形态不同,不同时期的茎也不同。
茎运输养料是,运输水分是。
15、绿色开花植物有、、、、、等器官。
绿色开花植物通过繁衍后代。
二、问答题:1、根向什么方向生长?与种子放置的方向有关系吗?答:根向下生长,与种子放置的方向没有关系。
不同方向放置的种子,萌发出的根总是向下生长。
2、把一只老鼠和一盆花放在一个密闭的玻璃罐内,放在阳光下,小老鼠为什么没有被憋死?答、玻璃罩中的盆栽植物能利用小老鼠呼出的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并释放出氧气,,供玻璃罩里的小老鼠呼吸作用,所以小老鼠短时间不会被憋死。
3、植物的根有什么作用?答:根能够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矿物质,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4、研究植物根的作用的实验:实验材料:油、试管、水,有根的一株植物实验步骤:1.在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把植物根浸入水中,2.在水面滴些植物油,并在水面处做标记。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整理全册教学提纲
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知识点整理1. 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的新生命,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来繁殖。
2. 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各不相同。
3. 播种凤仙花的方法:A. 选饱满的、没有损伤的种子。
——选种B. 种子埋的深度约为1厘米。
C.要浇适量的水。
4. 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植物的根向下生长,根的生长速度较快。
5. 书本第8 页,研究根的作用实验中,在水面上滴些植物油是防止水分不会蒸发到空气中去。
试管中水面降低了,说明水分被根吸收了。
6. 根的作用:A.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
B.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所以把植物从土壤中拔出很难)7. 凤仙花是双子叶植物,它的种子由种皮和胚两部分组成。
胚由胚根、胚芽和子叶组成。
在种子萌发过程中,子叶的作用是提供营养,植物的长出的第一对叶子称为子叶(也就是种子里面的子叶),子叶和以后长出的叶子是不一样。
8. 凤仙花的子叶淡绿色,椭圆形,表面光滑、无明显叶脉。
以后长出来的叶子称为真叶,真叶是凤仙花真正的叶子,椭圆行,边缘锯齿状,淡绿色,有明显的叶脉。
9. 植物叶子平展的,而且交叉生长,是为了能利用到更多的阳光。
10. 叶的作用:绿叶和茎中的叶绿体能利用光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养料,并释放出氧气。
这就是光合作用。
也是密封玻璃罩中的小老鼠没有被憋死的原因。
光合作用的水大部分是由根吸收的。
二氧化碳是叶吸收的。
11. 茎的作用:A.支撑植物,包括叶在空中的伸展。
B.运输水分和养料运输方向:从下向上,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从上向下,将叶制造的养料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12. 茎的高度变化图:画点线图,先找点,再连线。
凤仙花越长越高了。
13. 凤仙花开花的位置在茎上。
花大部分为红色,有些淡粉(接近白色)。
14. 凤仙花组成部分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15. 凤仙花的生长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
三年级科学提纲下册
三年级科学提纲下册一、天空。
1、(推)和(拉)都会产生力,(推力)和(拉力)都会使物体运动起来。
推力和拉力也有(大小)和(方向)。
2、当我们在地面上(推)或(拉)一个物体的时候,会感到费力,这是因为物体和地面之间有(摩擦力)。
3、天平是人们根据杠杆尺的(平衡)原理制成的。
主要结构包括(托盘)、(指针盘)、(游码)、(底座)以及(砝码)和(镊子)等附属部件。
4、天平是称量物品(质量)的仪器,在称量物品时,(左盘)放被称量的物品,(右盘)放砝码。
当放置的砝码合适时,天平左右会(平衡);如不平衡,再调整(游码),使之平衡;最后,根据砝码和游码的(指示)判断出物品的质量。
5、每台天平都有一个盒配套使用的砝码,盒内装有砝码共(9)个。
取出砝码时,不要用手直接拿,要用(镊子)夹取,称量结束时,应尽快使托盘(停止)摆动。
6、像弹簧这样压缩或拉伸时,会产生一种(要恢复到原来状态)的力,这就是(弹力)。
7、磁铁指南的一端叫做(南极),用(S)表示,指北的一端叫做(北极),用(N)表示。
8、常见磁铁的形状有(蹄形)、(柱形)、(长形)等。
9指南针是根据磁铁能(指示南北)的性质制成的。
10在使用指南针测定方向是,首先把指南针(放平),等指南针停止摆动时,就能指出(南)、(北)方向。
转动底盘,使底盘上表示南北的刻度线与(指针)重合,根据底盘上的(刻度),就可以知道周围各种景物的方向了。
11、(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早在(2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用(磁铁)制作了(司南),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指示方向)的仪器。
后来,人们又发明了(罗盘)。
12、太阳是银河系中一颗普通的(恒)星,大约有(50)亿岁了,估计它的寿命还有(50)亿年呢。
13、太阳是一个(旋转)的高密度炽热(气体球)。
大部分气体是(氢气),其次是(氮气),每秒钟大约“燃烧”(400万吨)氢气,产生巨大的能量。
14、太阳表面温度大约是(6000℃),内部温度大约是(1500万℃)。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学期全册知识点归纳整理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学期全册知识点归纳整理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知识点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1-1《运动和位置》物体的位置发生变化时,我们称其为运动;位置未变化时,我们称其为静止。
我们可以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来描述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的位置。
1-2《各种各样的运动》物体的运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不同物体的运动形式有的相同,有的不同。
同一物体的不同部位的运动形式也不一定相同。
1-3《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根据物体运动路线的不同,物体的运动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两种方式。
对于复杂的运动,我们应该采取分段描述的方式。
1-4《物体在斜面上运动》物体在斜面上会有静止、滑动、滚动三种情况。
物体的形状、斜面的高度和物体在斜面上的放置方法会影响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
物体与斜面接触面越小,越容易滚动。
物体在发生滚动时接触面不断改变。
1-5《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当运动距离相同时,用时短的运动速度快,用时长的运动速度慢。
为了避免实验的偶然性或让实验结果更准确,我们要进行多次实验。
1-6《比较相同时间运动的快慢》当运动时间相同时,距离长的运动速度快,距离短的运动速度慢。
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常用单位有米/秒、千米/时。
1-7《我们的“过山车”》在设计和制作“过山车”的过程中,我们要先设计后制作,并可在拼搭过程中对设计进行微调。
在测量我们的制作的“过山车”轨道长度时,我们可以直接用软尺来测量,也可以先用棉线搭配尺子来测量。
在设计和制作“过山车”的时,考虑小球要自行滚动需要设计成有坡度。
1-8《测试“过山车”》为了让“过山车”运动得快、运动得远,小球的起点往往在“过山车”的最高处。
比较小球在不同“过山车”轨道上运动的快慢时,我们需要测量运动距离和运动时间。
增加过山车轨道起点的高度、用更加光滑的材料做、减少曲线轨道、增加直线轨道可以加快小球在过山车轨道上运动速度。
第二单元《动物的一生》2-1《迎接蚕宝宝的到来》幼虫或幼崽从动物卵中破壳而出,这个过程称为孵化。
三年级科学知识点提纲
三年级科学知识点提纲第一单元:认识空气1、三年级科学知识点提纲占据空间。
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可以改变。
P32、三年级科学知识点提纲弹性;会产生弹力。
P33、向气球中吹气;气球会越来越大;这说明空气占据空间。
P34、压缩空气的应用:充气城堡、足球、充气床垫、喷水壶、充气轮胎、射钉枪。
P45、杯底的纸巾不会被浸湿的原因是空气占据空间。
P26、空气看不见;摸不着;但是空气有质量;可以用电子秤称瘪皮球和充气以后皮球的质量来证明。
P67、最早证明空气有质量的科学家是伽利略。
P68、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
热空气会上升;冷空气会下降。
P89、热气球、孔明灯是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制成的。
10、制冷空调应挂在房间的上方;取暖器应放在房间的下方。
P911、空气总是在循环运动的;空气的流动形成风。
P1012、在海边;白天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夜晚风从陆地吹向海洋。
第二单元:研究土壤1、土壤中有水和空气。
P132、证明土壤中有水的方法:用纸巾包住土;握一握;发现纸巾湿了。
P133、证明土壤中有空气的方法:把土壤放进水中;发现有气泡。
P134、把土壤放进水中有气泡;搅拌几下;气泡消失;静置一分钟;土壤和水出现分层。
P135、土壤按照颗粒大小可以分为沙质土、黏质土、壤土三类。
P146、土壤中有大颗粒的沙粒、中等颗粒的粉粒、和细小颗粒的黏粒。
P147、保水性最差的是沙质土;渗水性最差的是黏质土;保水性、渗水性都较好的是壤土。
P168、比较沙质土和黏质土的方法有哪些?P14-15答:(1)用放大镜看:沙质土颗粒大;黏质土颗粒小。
(2)用手捻一捻:沙质土颗粒硬;黏质土细腻。
(3)和点水握一握:沙质土握不成团;黏质土能握成团。
(4)比较渗水性:沙质土渗水性最强;黏质土渗水性最弱。
9、腐烂的动植物遗体被称为腐殖质。
腐殖质越多;土壤颜色越深;土壤越肥沃。
P1710、改良土壤贫瘠的方法:①种植绿肥②多施农家肥③收集落叶和果蔬垃圾做堆肥。
P1811、土壤具有一定的肥力;能够提供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水分。
科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知识点总结
科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重点1 .一物体相对另一物体的位置随时间改变而改变.则此物体相对另一物体发生了运动.此物体处于相对运动的状态。
如果相互之间的位置并不随时间而改变.则此物体即在相对静止状态之中。
2 .静止与运动两者都是相对的概念.与选定的参照物有关。
一栋楼房或一棵树对地球来说.它们是静止的;但对太阳来说.它们却都在运动着。
当一列火车经过车站时.我们就说这列火车相对车站而运动。
但是对在火车上的旅客.可以认为车站是在以与火车运行相反的方向相对火车而运动。
3 .在描述物体是否运动时.观察者必须选择一个参照物.然后根据所选定的参照物来确定物体是否运动。
4 .宇宙中没有不动的物体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运动.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5 .物体的运动方式按照运动的轨迹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按照运动的类型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往复运动、旋转运动、摆动。
6 .运动物体通过的路径叫作物体的运动轨迹。
运动轨迹是一条直线的运动.叫作直线运动。
7 .物体运动轨迹是曲线的运动.称为“曲线运动”。
当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的方向和它速度的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就会做曲线运动8 .典型的曲线运动有平抛运动、斜抛运动、匀速圆周运动等三种。
9 .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相同时间内比较运动的距离.运动的距离越长.说明运动的速度越快相同距离下.运动的距离越短.说明运动的速度越快。
10 .车轮的运动是转动.敲鼓时鼓面的运动是振动.推动椅子的运动是平动。
11 .向冰面上扔出一粒石子.石子的运动类型是平动.纸风车的运动类型是转动.在地面上拍着的皮球的运动类型是振动.荡着的秋千的运动类型是摆动。
12 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有两种方式。
如汽车在行驶时.轮子在路面上的运动方式称为滚动.而当汽车紧急刹车时.轮子在路面上的最主要运动方式为滑动。
13 .水轮的运动属于旋转运动.也属于曲线运动。
14 .运动速度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
三年级下册教科版科学教学大纲
三年级下册教科版科学教学大纲科目:科学年级:三年级下册教材: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a.掌握与生活相关的基础科学知识,如水的性质、空气的性质、物体的影子等。
b.培养观察和实验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动手能力。
c.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习惯和创新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a.注重启发教学,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b.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c.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a.培养学生的勤奋好学、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
b.通过科学实验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
教学内容:1.水的性质a.了解水的来源和用途b.探究水的形态转变c.掌握水的特性和性质d.进行简单的水的实验2.空气的性质a.了解空气的存在形式b.探究空气的重量和体积c.了解空气对物体的压力d.进行简单的空气实验3.物体的影子a.探究光的传播和光的成像b.了解物体的影子形成条件c.观察不同光源下的物体影子d.进行物体影子实验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通过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2.实验教学:结合教材内容,通过简单的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加深对科学知识的理解。
3.情景教学:通过生活中常见的场景和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4.合作学习:倡导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在实验和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评价方式:1.课堂表现评价: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积极回答问题、主动参与实验、观察记录等方面进行评价。
2.作业评价:通过学生的作业表现,包括完成实验报告、思考问题等方面进行评价。
3.实验评价:通过学生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等方面进行评价。
教学安排:本学期共有10个学周,每周安排科学课2课时,共计20课时,教学内容和安排如下:第一周:水的性质-学生了解水的来源和用途-学生通过实验掌握水的特性和性质第二周:水的性质-学生探究水的形态转变-学生进行简单的水的实验第三周:空气的性质-学生了解空气的存在形式-学生从重量和体积两个角度探究空气的性质第四周:空气的性质-学生了解空气对物体的压力-学生进行简单的空气实验第五周:物体的影子-学生探究光的传播和成像-学生了解物体的影子形成条件第六周:物体的影子-学生观察不同光源下的物体影子-学生进行物体影子实验第七周:复习与测试第八周:实验复习与测试第九周:实验复习与测试第十周:期末总结和实验展示教学辅助手段:1.实验器材:准备简单易行的实验器材,如瓶子、纸张、灯泡、玻璃杯等。
三年级科学知识点提纲
三年级科学知识点提纲第一单元:认识空气1、三年级科学知识点提纲占据空间。
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可以改变。
P32、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会产生弹力。
P33、向气球中吹气,气球会越来越大,这说明空气占据空间。
P34、压缩空气的应用:充气城堡、足球、充气床垫、喷水壶、充气轮胎、射钉枪。
P45、杯底的纸巾不会被浸湿的原因是空气占据空间。
P26、空气看不见,摸不着,但是空气有质量,可以用电子秤称瘪皮球和充气以后皮球的质量来证明。
P67、最早证明空气有质量的科学家是伽利略。
P68、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
热空气会上升,冷空气会下降。
P89、热气球、孔明灯是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制成的。
10、制冷空调应挂在房间的上方;取暖器应放在房间的下方。
P911、空气总是在循环运动的,空气的流动形成风。
P1012、在海边,白天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夜晚风从陆地吹向海洋。
第二单元:研究土壤1、土壤中有水和空气。
P132、证明土壤中有水的方法:用纸巾包住土,握一握,发现纸巾湿了。
P133、证明土壤中有空气的方法:把土壤放进水中,发现有气泡。
P134、把土壤放进水中有气泡,搅拌几下,气泡消失,静置一分钟,土壤和水出现分层。
P135、土壤按照颗粒大小可以分为沙质土、黏质土、壤土三类。
P146、土壤中有大颗粒的沙粒、中等颗粒的粉粒、和细小颗粒的黏粒。
P147、保水性最差的是沙质土,渗水性最差的是黏质土,保水性、渗水性都较好的是壤土。
P168、比较沙质土和黏质土的方法有哪些?P14-15答:(1)用放大镜看:沙质土颗粒大,黏质土颗粒小。
(2)用手捻一捻:沙质土颗粒硬,黏质土细腻。
(3)和点水握一握:沙质土握不成团,黏质土能握成团。
(4)比较渗水性:沙质土渗水性最强,黏质土渗水性最弱。
9、腐烂的动植物遗体被称为腐殖质。
腐殖质越多,土壤颜色越深,土壤越肥沃。
P1710、改良土壤贫瘠的方法:①种植绿肥②多施农家肥③收集落叶和果蔬垃圾做堆肥。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知识点归纳整理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知识点归纳整理一、观察力和描述能力的培养1. 观察生活中的事物,例如:植物、动物、天气、四季的变化等。
2. 学习用准确的词语来描述所观察到的现象和特征。
二、认识和保护环境1. 了解环境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并且学会如何保护环境。
2. 学习垃圾分类和减少浪费。
三、物体的性质1. 了解物体的形状、颜色、大小等性质,以及常见物体的材质。
2. 探索物体的可拉伸性、可压缩性、可溶解性等性质。
四、生活中的力1. 了解推力、拉力、摩擦力等力的作用,并能够观察并描述力对物体的影响。
2. 学习合理运用力,例如:使用简单机械来减轻力的大小。
五、生活中的能量1. 了解光能、热能、声能、电能等能量的来源和传递方式。
2. 学习如何节约能源,为环境保护做出贡献。
六、天文地理知识1. 了解太阳、地球、月亮的基本特征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2. 学习日食、月食等天文现象的形成原因。
七、生活中的健康与安全1. 学习正确的饮食、锻炼和休息习惯,保持身体健康。
2. 学习安全知识,正确应对紧急情况。
八、科学实验与探究1. 培养对事物进行实验和观察的兴趣,提高动手能力。
2. 学习基本的科学实验方法和安全操作规范。
九、学习与合作1. 锻炼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2. 学习与同学合作,互相尊重、帮助、合作。
综上所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内容涵盖了观察力和描述能力的培养、环境保护、物体的性质、生活中的力和能量、天文地理知识、生活中的健康与安全、科学实验与探究以及学习与合作等多个方面。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学生们能够培养科学思维和动手能力,提高观察和描述事物的能力,增强对环境保护和健康安全的意识,以及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合作精神。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的内容丰富多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爱科学的情感,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希望学生们能够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获得快乐和成长,成为具有科学素养的终身学习者。
三年级科学知识点提纲
三年级科学知识点提纲第一单元:认识空气1、三年级科学知识点提纲占据空间.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可以改变.P32、三年级科学知识点提纲弹性;会产生弹力.P33、向气球中吹气;气球会越来越大;这说明空气占据空间.P34、压缩空气的应用:充气城堡、足球、充气床垫、喷水壶、充气轮胎、射钉枪.P45、杯底的纸巾不会被浸湿的原因是空气占据空间.P26、空气看不见;摸不着;但是空气有质量;可以用电子秤称瘪皮球和充气以后皮球的质量来证明.P67、最早证明空气有质量的科学家是伽利略.P68、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热空气会上升;冷空气会下降.P89、热气球、孔明灯是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制成的.10、制冷空调应挂在房间的上方;取暖器应放在房间的下方.P911、空气总是在循环运动的;空气的流动形成风. P1012、在海边;白天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夜晚风从陆地吹向海洋.第二单元:研究土壤1、土壤中有水和空气.P132、证明土壤中有水的方法:用纸巾包住土;握一握;发现纸巾湿了.P133、证明土壤中有空气的方法:把土壤放进水中;发现有气泡.P134、把土壤放进水中有气泡;搅拌几下;气泡消失;静置一分钟;土壤和水出现分层.P135、土壤按照颗粒大小可以分为沙质土、黏质土、壤土三类.P146、土壤中有大颗粒的沙粒、中等颗粒的粉粒、和细小颗粒的黏粒.P147、保水性最差的是沙质土;渗水性最差的是黏质土;保水性、渗水性都较好的是壤土.P168、比较沙质土和黏质土的方法有哪些?P14-15答:(1)用放大镜看:沙质土颗粒大;黏质土颗粒小.(2)用手捻一捻:沙质土颗粒硬;黏质土细腻.(3)和点水握一握:沙质土握不成团;黏质土能握成团.(4)比较渗水性:沙质土渗水性最强;黏质土渗水性最弱.9、腐烂的动植物遗体被称为腐殖质.腐殖质越多;土壤颜色越深;土壤越肥沃.P1710、改良土壤贫瘠的方法:①种植绿肥②多施农家肥③收集落叶和果蔬垃圾做堆肥.P1811、土壤具有一定的肥力;能够提供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水分.P2012、土壤对人类的贡献:①植物生长②动物安家③生产粮食④种植蔬菜.P2013、如今土壤正在受到流失和沙化的威胁.P2114、水土流失模拟实验:P21现象:无植被的土壤;水流得快且多;有植被的土壤;水流得慢且少.结论:植被能够防止水土流失.15、保护土壤的建议:①修筑梯田②植树造林③轮作或休耕④减少使用化肥.P22第三单元:固体和液体1、固体有确定的形状;体积;质量.P252、固体在外力的作用下可以改变原来的形状或大小;但构成物体的物质状态没有改变.P263、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确定的体积和质量.P284、测量液体体积的仪器叫量筒;读数时;视线应与液体凹面保持水平.P285、静止的水面一般都保持水平;我们称之为水平面.人们利用水平面的原理制作了水平仪.P296、固体混合前后的质量大小不变;占据的空间变小.P307、搅拌和水温是影响盐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常见因素.P328、物质能溶于水的量有一定的限度.P339、不同的物质在相同体积的水中溶解量是不同的.P3310、用蒸发的方法分离水中的溶解物.P3411、用过滤的方法分离水中的不溶物.P34第四单元:地球上的水资源1、自然界中;有的水域大;蓄水量多;如江、河、湖、海;有的水域小;蓄水量少;如池塘、小溪、山涧.除了天然形成的水域;还有人工水域;如水库.P362、河流与湖泊是重要的淡水资源;也是许多生物的家园.如:鲫鱼、青蛙、河虾等P373、河流与湖泊的主要区别:湖泊是封闭的有陆地包围水域;河流是线性流动的水体.4、自然界的地下水总量约占淡水总量的30%.由于地表土质疏松多孔;一部分雨水或者积雪融水会渗透到地下土层和岩石的空隙里;它们是地下水的主要来源.P395、实验探究:河流与湖泊的形成.P37实验器材:适量油泥、水、塑料盆、喷水壶.实验步骤:(1)用油泥在塑料盆里塑造一块不平整的地形;往模拟地形“降水”选择低洼处筑坝;观察“河流”“湖泊”的形成. 实验小结:河流形成的主要原因:有流动的水;有低洼处的“槽”. 6、中国有400多个城市以地下水为饮用水源.由于过度开采;地下水越来越少;人们想出各种办法补充地下水;以增加地下水储量.如:铺设透水路面、雨水回灌地下.P397、实验探究:水井中的水是哪里来的?P38实验步骤:(1)剪下塑料瓶中间一截;得到一个圆筒.(2)将圆筒竖直放入管子中央;在外围装入约4厘米高的碎石.(3)在碎石上铺约1厘米厚的沙子.(4)慢慢往沙子上倒水;注意观察圆筒里水位的变化.实验结论:水井中的水是由地表水慢慢渗透进土壤;积聚起来的.8、 P39可渗透层土壤不可渗透层10、保护地下水的其他方法:(1)植树造林;增加土地的蓄水能力;进而增加地下水的水量.(2)淡化海水资源.(3)少开采地下水;减少地下水的损失.(4)节约用水;一水多用.P3911、海洋中的盐类物质使海水又苦又咸.P4012、地球上海洋面积约为3.62亿平方千米;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0.8%;海水约占地球上水资源总量的97.2%;海洋里生活着20余万种生物;其中90%以上的海洋生物生活在浅海;还有许多生物生活在海岸边.除了生物资源;海洋还蕴藏着丰富的矿物资源、化学资源和动力资源;所以它被称为“人类的资源宝库”.P4113、地球上可利用的淡水资源非常少;我们要节约用水.节约用水的方法:农田滴灌、循环用水、使用节水产品.家庭节水措施:刷牙时关水龙头、用大桶收集废水.P44第五单元:人的呼吸和消化1、呼吸让我们吸进富有氧气的空气;呼出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P472、肺是氧气和二氧化碳交换的重要器官.P463、认识呼吸器官P464、实验:如何比较吸进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P47植被 土壤 碎石层 岩石层过程:在收集空气和呼出气体的塑料袋里倒入澄清石灰水;摇晃一下.结论:空气遇澄清石灰水没有变化;呼出的气体遇澄清石灰水变浑浊.5、人在不同状态下呼吸次数不一样;运动后呼吸会加快;休息后减慢并逐渐恢复到运动前的状态.P486、安静状态下;男生比女生呼吸略慢;老师比学生呼吸略慢.P487、人一次能呼出的最大气体量就是肺活量.小学生的肺活量不应低于1000毫升;成年人的肺活量一般在2500-4000毫升;有些运动员的肺活量可达6000毫升以上.肺活量大的人;身体供氧能力强.P498、增加肺活量的方式:①坚持慢跑、跳绳等运动.②坚持做一些扩胸运动.③采用调节呼吸法.9、保护呼吸器官的方法:①空气不良时;出门戴口罩;②不吸烟;远离二手烟;③经常开窗通气;④经常用淡盐水漱口;⑤积极参加体育运动.P5010、人体的消化器官由口腔、咽部、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和肝脏组成.P5211、各个消化器官的作用:P52(1)口腔:将食物磨碎,与唾液混合;(2)咽部:吞咽食物;(3)食道:传送食物至胃;(4)胃:储存和搅拌食物,吸收一些营养;(5)肝脏:产生胆汁;(6)小肠:完成消化和吸收;(7)大肠:储存难以消化的食物残渣,生成粪便.12、胆囊的作用是储存胆汁,不属于消化器官.P5213、口腔、咽部、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组成人体的消化道.14、消化道是通过蠕动的方式使食物前进的.P5315、食物中可以被人体吸收利用的物质叫营养素.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水和膳食纤维是人体所需的七大营养素.P5416、米饭、面条、面包等淀粉类食物含有丰富的糖类,可供给我们能量;支持我们的活动.P5417、油脂类食物含有丰富的脂肪,可供给我们能量,保持我们的体温,但不能多吃.P5418、鱼、肉、蛋、奶、豆类食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它是我们长身体必需的营养素.P5419、蔬菜、水果类食物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无机盐,是我们保持健康不可缺少的食物.P5420、水是人体最重要的营养素,吸收营养、排出废物都需要它的帮助.P5521、粗粮、蔬菜、豆类食物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可以帮助排除人体内的有害物质和废物.P5522、碘酒是淀粉探测器,它滴到含淀粉的食物上会变蓝.P5523、滴几滴碘酒到土豆和萝卜切面上;土豆会变蓝;萝卜不会.P5524、检测花生中是否有油脂的方法:花生种子在白纸上捻碎;如果纸上留有油迹;说明花生中有油脂.P55。
新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清单考点总结
新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清单考点总结新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清单考点总结:
1. 环境与生命
- 地球的一天
- 地球的一年
- 四季的变化
- 不同季节的特点和活动
- 我们要合理利用水资源
- 不同水源和水的利用方法
- 水的循环和重要性
- 空气的重要性和成分
- 空气的压力和气象仪器
- 空气的变化和天气预报
2. 物体与力
- 弹簧测力计和它的用途
- 磁铁的两种吸引物体的方式
- 简单机械(杠杆、轮轴、滑轮)的作用和使用
- 自然和人工物体的质量
- 物体的比重及其测量方法
- 风的作用和使用
3. 营养与身体
- 食物对人体的重要性
- 主要食物的分类和特征
- 消化器官的作用和消化过程
- 消化器官的保护和保健方法
- 运动对人体的好处和不同运动的特点
- 运动的原则和方法
4. 颜色和光
- 光的来源和传播方式
- 平行光和散射光
- 光的三原色和颜色的合成
- 白光的分解和彩虹的形成
- 页面的颜色和显示颜色的原理
5. 发现科学之美
- 变态的生活史和昆虫的养殖
- 人类在科学技术中的发展和应用
- 科学观察的方法和意义
- 科学实验的步骤和要求
- 科学家的职业和作用
以上是新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的知识点清单和考点总结。
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提高对自然和生活中科学现象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三年级下册教科版科学教学大纲
三年级下册教科版科学教学大纲第一部分:生物1.人体结构和功能-大脑、心脏、肺部、肝脏、肾脏等重要器官的功能和作用-骨骼和肌肉对身体的支撑和运动作用2.动植物的生长和变化-种子发芽和植物生长的过程-昆虫的生长变化和蛹化过程-动物的生长过程和不同阶段的特点3.动植物的生存环境-不同植物的适生环境和生存要求-动物的生活环境和不同种类动物的栖息地第二部分:化学1.物质的性质和变化-固体、液体、气体的性质和特点-物质的熔化、凝固、汽化和凝聚等变化过程-不同物质之间的混合和分离方法2.熟悉化学元素和化合物-常见的化学元素和其性质-一些简单的化合物的名称和用途-化学实验中的基本操作和安全注意事项3.环境保护与废物处理-对环境污染的认识和预防方法-回收利用和资源再生利用的重要性-合理处理废物的方法和环境保护的责任第三部分:物理1.热和温度的认识-热的传播规律和热量的计量单位-温度计的使用和温度的测量方法-不同材质的导热性能和保温性能的比较2.光的性质和反射-光的成分和传播规律-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性质及其应用-光的反射规律和反射现象的认识3.电与电路的知识-电的生成和传导规律-电路的组成和基本电器元件的功能-安全使用电器和防止触电的方法第四部分:地理1.世界地图以及常见地理现象-世界地图上的大洲和海洋-季节、气候、日照时间等地理现象的认识-不同地理环境对生物和人类活动的影响2.自然资源及其分布-水资源、森林资源、矿产资源等的分布和利用情况-地球上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和开发利用方式-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重要性和方法3.地球环境的变化-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影响-自然灾害对地球环境的影响-保护地球环境和应对气候变化的方法和措施第五部分:历史1.了解古代历史和文明-古代文明的发源地和发展历程-中国古代历史的主要朝代及其代表人物和事件-古代历史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和意义2.了解世界上的不同文化和文明-不同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特色-世界上古代文明的辉煌成就和遗产-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互鉴3.掌握历史事件和人物-一些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故事和相关知识-尊重历史,珍惜和传承历史文化遗产-培养对历史和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第六部分:技术1.了解科学技术的基本概念-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和生活的影响-科学思维和科学精神的培养-科学技术的创新和发展对社会的推动作用2.掌握使用简单工具和器材-掌握使用尺子、圆规、小锤子等简单工具的方法-了解一些简单机械原理和应用-制作简单的手工制品和实用工具3.发展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培养动手实践和动手能力-激发创新意识和创造潜力-发展动手能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性和方法以上是三年级下册教科版科学教学大纲的内容,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三年级科学下册复习提纲
三年级科学下册复习提纲第一单元植物1、学习活动包括(观察)、(记录)、(预测)、(整理分析数据)、(相互交流)等。
2、植物的记录方式可以(列表)、(写日记、)(画图),也可以(为植物拍照)。
3、种植植物是一项长期的(观察研究)活动,需要做好(管理)、(观察)和(记录)等多项工作。
4、用(感官看)、(摸)、(捏)、(闻),用(放大镜)观察种子的外部形态特征。
5、绿色开花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器官。
6、播种凤仙花方法包括:(选种)、(放土)、(下种)、(浇水)。
①选种。
要挑选那些(饱满的、没有受过损伤)的种子。
②准备好花盆和土,把一块小瓦片放在花盆的出水孔上,然后放入适量的土。
③用手指在土中按2-3个小坑,深度约1厘米,每个小坑里放1粒凤仙花的种子,在用土盖上。
④往花盆里浇适量的水,使土壤湿润,将它放在温暖的地方。
7、“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播种的好季节。
发芽率跟(选种)有一定关系。
8、(胚)是种子的主要部分,它可以发育成一棵新的植物。
9、往凤仙花盆中浇适量的水,使土壤湿润,将它放在(温暖)的地方。
10、有些绿色植物可以用(根)、(茎)、(叶)来繁殖后代,但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新的生命的。
11、不同的植物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
、12、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叶),根总是(向下生长)的,根的生长速度很快;植物的花要经历(花开花谢)的过程。
花谢后(结果),果实是由(花)发育来的。
13、植物的根能(够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14、植物的绿叶可以(制造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这些养料是植物的绿叶依靠阳光提供能量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成的。
15、植物中的(叶绿素)能够利用阳光,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养料),并放出(氧气),这是植物的(光合作用)。
三年级下科学提纲(新教材)
1、身边的土壤
1、土壤是我们身边常见的物质
2、土壤是地球上一种重要的资源,陆地表面大部分覆盖着土壤。
玉米的生长是不能离开它的。
3、人类的衣、食、住、行是不能离开土壤的。
4、地球陆地上大部分覆盖着土壤,它的上面生长着树木、庄稼、蔬菜、花卉
等各种植物。
5、观察土壤能发现除了有植物生长的痕迹,有的还能发现其他生物
食物原料里含有的营养物质
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无机盐、水
如果每天只喝牛奶,能给我们提供足够的营养吗?
牛奶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无机盐等。每天喝牛奶可以为我们身体提供多种营养物质,但同时还要补充其他食物,才能保持营养均衡。
食品外包装上的其他信息:
生产日期、保质期等关键信息,提醒我们在食品保质期内食用。
厂家、地址、储存方式等信息,能帮助我们从食品安全的角度进行判断,购买有质量保证的食品。
(有腐烂的树叶、虫子的尸体、虫子的卵、冬眠的虫子……)的存在。
2、土壤的组成
1、土壤主要由矿物质、水、空气、有机质等组成。
2、经过试验我们发现土壤中有大小不同的颗粒(沙砾、小石子、黏土、)、水、
腐殖质、空气等成分。
3、把土壤放入水中,发现有气泡冒出,说明土壤中有空气。
4、土壤按照颗粒的大小,分为沙质土、黏质土、壤土三种。
所以我们要禁止使用红砖做建,其中面粉含有丰富的淀粉,而淀粉属于糖
类。饺子馅可由各种肉类、蔬菜、鸡蛋和食用油等调配而成,其中肉类含有丰富
的蛋白质和脂肪,蔬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无机盐和水,鸡蛋含有丰富的蛋白质、
无机盐和脂肪,食用油含有丰富的脂肪等。
3、黏质土:
优点:细粒物质较多,保水性好,作物根系不易延伸,土壤养分释放能力强而释放缓慢。
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1、植物在它们的生命过程中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衰老直至死亡的过程。
2 、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新的生命的。
3、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
但种子的里面是相同的,都有胚根和胚芽。
4、凤仙花的播种方法是选种、放土、下种、浇水。
选种要挑选饱满的、没有受过损伤的种子。
给凤仙花浇水时,一般可以往凤仙花周围的土壤上浇水。
5、种植植物是一项长期研究的观察活动,要做好管理、观察和记录等工作6、通过观察,我们发现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
7、植物的根总是向下生长的。
根的生长速度较快。
根能够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8、植物的绿叶可以制造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
植物叶都是平展的,且在植株上是交叉生长的,这有利于接受更多的阳光。
9、绿色植物中的叶绿体能够利用光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养料,并释放出氧气。
(光合作用)阳光二氧化碳+水——→氧气+养料10、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植物的茎能从下向上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从上向下将绿叶制造的养料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11、任何植物的茎上都有“节”,它是茎最本质的特征。
12、凤仙花的主要生长过程为种子、发芽、生长、开花、结果、果实成熟这几个阶段。
13、植物生长会发育出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器官。
植物生长发育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第二单元《动物的生命周期》1、所有动物都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到衰老直至死亡的全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它们的生命周期。
蚕的生命周期大约是56天。
2、鸡、鸭、青蛙、乌龟等动物都产卵。
蚕的生命是从卵开始的。
4、小蚕爱吃桑叶,桑叶要新鲜并保持干燥,切成碎片或条。
它一出卵就要及时用鸡毛或毛笔轻轻地把它刷到桑叶上。
刚从卵里出来的蚕是蚕的幼虫。
5、蚕生长到一定的阶段,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这叫蜕皮。
蚕宝宝一生共蜕皮4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姓名:★序言1.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和人】都有生命,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衰老、死亡】四个过程。
2.不同生物的【生命周期】所经历的阶段不一定相同,【周期长短】也不一定相同。
3.植物体的生命过程和生长发育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6个阶段。
4.绿色开花植物就是从一粒种子成长为【一株植物】,又结出数粒种子,循环往复,【延续种族】。
5.绿色植物生长一般要经历的生命周期:【种子发育期、幼苗期、营养生长旺盛期、开花结果期】。
★1·1—植物新生命的开始6.植物可用【根、茎、叶繁殖后代】,但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从【种子开始新生命】。
P27.种子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各不相同;但种子都由【胚、胚乳、种皮】三部分组成。
P3。
8.种子有自己【特殊的结构】,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萌发、长成一棵植物。
P31是() 2是() 3是() 4是()5是()9.种子萌发的条件:水分、温度和空气。
10.植物生长发育条件:适宜水分、温度、空气、阳光、土壤等五个条件。
★1·2—种植我们的植物11.播种方法与步骤:①选种、②放土、③下种、④浇水。
P4播种植物要注意:①选种:要挑选那些【饱满】、【没有受过伤】的种子;②放土:准备好花盆和土,【一块小瓦片】放在花盆的出水孔,再【放入适量的土】;③下种:小坑【深约1厘米】,一个小坑1粒种子,再【盖上土】;④浇水:盖土后【浇适量水】,放【温暖的地方】;12.观察种子生长变化情况选【透明玻璃杯】。
①种子先长什么,再长什么。
②不同方向放置的种子,根的生长方向。
(根都向下生长)③每天测量一次根的长度,并记录下来。
13.观察花盆里凤仙花种子生长变化情况。
①种子在第几天破土。
(第7天)②刚出土的凤仙花什么样的。
(一对对称的两片子叶)③观察叶的形状、数量。
④定期测量并记录凤仙花的高度。
14.播下种子后你们做了什么?答:种植植物是一项【长期】研究的观察活动,要做好【管理、观察和记录】等多项工作。
①种子萌发,每天记录一次根的【长度】;芽出土开始,每周测量一次【高度】,观察叶的形状、数量,并记录表上。
P5(每天长度,每周高度。
)②注意将凤仙花【播种、芽出土、出现花芽、开花、果实成熟】的准确日期记录下来。
P6③记录可以用【文字、图画、照片】等方式写观察日记。
P6★1·3—我们先看到了根15.植物生长三特性:①根有向地性、向水性;②茎有向光性(因为绿叶和茎都可以光合作用)。
16.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
植物的根方向总是【向下】生长,生长速度【很快】,每天约5毫米。
植物茎生长【初期较快,中期最快,后期较慢,几乎停滞】。
P7注意:①【种子摆放方向】与【根、茎的生长方向没有关系】,因为种子的【根向下生长,茎向上生长】。
②浇水时,一般往植物【周围的土壤】浇水。
17.问答题:根的作用:【①根吸收水分和矿物质。
②固定植物。
】①根能够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
②【固定植物】在土壤中。
(所以把植物从土壤中很难拔出来)。
P818. 实验:研究植物根的作用――观察试管中水量有什么变化。
实验材料:油、试管、水、一株有根的植物实验步骤:①.把植物根【浸入】试管水中,②.水面【滴些植物油,防止水蒸发】。
并将【水面做标记】。
③.每天定时观察记录。
实验现象:试管中的水在慢慢(减少)。
实验结论:根能吸收水分。
★1·4—种子变成了幼苗19.凤仙花种子最先出土是一对【对称的子叶】。
“子叶”与以后长出的【交叉的真叶】不同。
20.植物叶都是【平展】的,在植株上是【交叉生长】,目的为了接受更多的阳光。
P1021.绿叶能利用【阳光、水分、二氧化碳】,制造植物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
P1122.植物怎样自己制造养料?【答:绿叶和茎的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植物【绿叶】依靠【阳光】提供的【能量】,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造出了【养料】,释放出动物和人呼吸所需的【氧气】。
(光合作用)P11阳光二氧化碳+水——→氧气+养料P11绿叶23.植物的叶光合作用的好处?答:①为植物制造养料;②为人类和动物制造养料和氧气。
P1124.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发现绿色植物可以更新空气。
P1125.在三个密闭的透明玻璃钟罩内各放入一只老鼠。
1号一盆不缺水的绿叶植物;2号提供了充足食物和水的小老鼠;3号一盆不缺水的绿叶植物和有充足食物和水的小老鼠。
答:2号老鼠和1号的植物都会先死掉。
1·5—茎越长越高26.任何植物的茎上都有【“节”】,【“节”】是茎最本质的特征。
花和叶都长在“节”上。
P1227.植物茎在不同生长阶段和时期【形态不同】,茎生长【速度不同】;28.你所种的植物生长的过程中,茎发生了哪些变化?(越来越高,越来越粗)29.实验器材:滴管、芹菜、玻璃杯、红墨水。
答:⑴实验步骤:①用滴管吸几滴红墨水,滴入装有水的玻璃杯;②芹菜切掉根部插入水中;③过十分钟取出芹菜,横切开,观察。
⑵现象:芹菜横切面变红,结论:【说明植物的茎具有运输水分和养料的功能。
】30.植物的茎有什么作用?答:【①支撑植物;②运输水分和养料】。
P12①植物的茎把植物身体的各部分连成一个整体,具有【支撑植物的作用】。
②【具有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植物的茎能【从下向上】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从上向下】将绿叶制造的【养料(即“食物”)】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P13★1·6—开花了,结果了31.到了植物开花期间,植株有什么变化?(增长缓慢直至停止)32.在植物生长过程中,花要经历花开花谢,花凋谢以后结果。
33.花包括【萼片、花瓣、雄蕊、雌蕊】等四部分。
具备这四个结构的花称完全花。
34.【雌蕊子房】发育成【果实】。
果实中有【种子】,种子由【胚珠】发育而成。
P15★1·7—我们的大丰收35.凤仙花有小锯齿;果实是白色茸毛的纺锤形(即椭圆形),成熟果皮由绿变成黄褐色。
种子呈球形。
一株凤仙花大约有二十多个果实,每个果实一般十七八粒种子。
P1636.凤仙花的主要生长过程为【种子、发芽、生长、开花、结果、果实成熟】这几个阶段。
P1737.凤仙花是一年生草本植物。
3-4月播种,6-7月种子成熟。
生长周期一般3-4个月。
①播种到发芽要7天;②发芽到花蕾要47天;③花蕾到种子成熟56天。
④播种到成熟月110天,4个月。
资料库38.茎的横切面分为:①圆形,如杨树茎;②四方形,如蚕豆,金钱草茎;③扁圆状,如仙人掌茎。
39.根据植物茎的外部形态不同,可以把茎分为四类:①直立茎,如串红茎;②缠绕茎,如丝瓜茎;③攀缘茎,如爬山虎茎;④匍匐茎,如西瓜茎。
※※※根的作用:①根能吸够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
②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所以把植物从土壤中很难拔出来)。
P8※※※茎的作用:①支撑植物;②运输水分和养料。
P12※※※叶的作用:光合作用。
即:①为植物制造养料;②为人类和动物制造养料和氧气。
P11第三单元《温度与水的变化》姓名⑥读作: ⑦读作: ⑧读作: ⑨读作: ⑩读作:根据不同的测量范围和使用需要,温度计不同,如:水温计、室温计、体温计、高温计 、数字温度计等。
9.测量物体温度时要根据不同测量对象,选择【合适的温度计】。
P45 10. 空气温度要【气温计】测量,人体温度用【体温计】测量。
11.体温计的刻度一般在35℃--42℃之间,每一摄氏度细分成10个小格,温度计上的最小刻度是【0.1℃】.人的正常体温平均在【36℃--37℃】之间,超过这个温度就是发热。
12.一般情况下,水温超过【45℃】的会感觉到烫。
水温低于【20℃】的会感觉凉或冷。
13.一般的室内温度计:—15℃~100℃,测量的最小刻度是1℃。
14.水温计:刻度范围在-20℃~110℃。
水烧开时的温度大约:100℃;水结冰时的温度:0 ℃。
15.水自然降温时的一般规律:温差越大,降温越大。
水温越高,降温越快。
16.自来水的温度与周围空气的温度相同。
17.测量水温的方法:①手拿温度计的【上端】。
②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
③视线与温度计液【中间凹面】持平。
④在液体【稳定时读数】即:液体不再上升或下降读数。
⑤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P4518.物体【失去热量】,温度下降;【获得热量】,温度上升。
19.测量一个物体的【温度变化】可以知道这个物体,【失去热量或者获得热量】。
P47★3·3水结冰了20.冰与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1)相同点:都是【同一种物质】,都是【无色、无味、透明】的物体、都有【一定体积】。
(2)不同点:①冰是固体,不会流动,坚硬,在碎冰里【加入较多的食盐】可以制造更低的温度。
②水是液体, 会流动,柔软,水变成冰后体积变大,能浮在水面。
21.当环境温度低于0℃,水的温度【下降到0℃】时,水开始结冰;从液体变成了固体。
P48水在结冰过程中,向周围释放热量。
P4922.在冰中加入大量的盐,会有什么现象发生?答:玻璃杯壁上会出现一层冰霜,是【小冰晶】,因为冰中放盐后使冰的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0摄氏度以下的玻璃杯就直接变成了小冰晶。
【冰中放盐后温度会迅速降低,大约在-7℃左右。
】 22. 热量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
P51 ★3·4冰融化了23.当环境温度高于【0℃】,冰的温度【升至0℃】时,开始融化;①冰在融化过程中,温度会长时间保持在0℃,直至完全融化成水。
P50 ②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
P5124.冰融化速度快的方法有:①加热、②在太阳下晒、③用手捂。
★3·5水珠从哪里来25.装满碎冰的玻璃杯外壁上有许多小水珠,玻璃杯外壁上的小水珠从哪里来?答:空气中有大量的水蒸气,盛冰的玻璃杯使周围的空气中的水蒸气冷却下来,所以在杯壁上形成了小水滴。
26.水蒸气变成水的过程叫做【凝结】。
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水。
P52 ★3·6水和水蒸气 27.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做【蒸发】。
P56加快水蒸发的方法有:①加热、②吹风 28.水蒸发的快慢与水【吸收热量】的多少有关系,水在吸热的情况下蒸发会加快。
29. 加热【即吸收热量】能加快冰的融化、水的蒸发。
P55 ★3·7水的三态变化 30. 水在自然界,以液态、固态、气态三种状态同时存在,相互转换,这使水在自然界中产生了循环运动。
水的状态变化与热量有关,促进水的三态变化的原因是温度的变化。
P58 是什么原因? 答:①太阳的照射,江河湖海的水吸收热量,变成的水蒸气蒸发到空中;②水蒸气在高空受冷,释放热量,凝结成小水滴或小冰晶,这就是云,③当云中的小水滴或小冰晶越聚越多,空气托不住时,就会降落下来,形成雨或雪;雨水或雪水一部分渗入地下,形成地下水;有的吸收热量直接变成水蒸气蒸发到空中;有的流入江河湖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