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制作与维修作业指导书培训讲学

合集下载

模具制造之模具制作及维修作业指导书

模具制造之模具制作及维修作业指导书
5.16.2料道口形状款式繁多,通用平逢式、扇形式、点浇式、潜水式三、四爪点浇式、具体料道口尺寸跟实际产品大小相正负,开料道口时流量要分布均匀,通常远离主流道越远料道口逐渐增大。细水口点浇式,原则上要保留有肚脐眼,一般平逢入水开料道口时尽量靠近封胶边距离0.5mm ~ 1.0mm左右,同时要开出料道口斜位,可确保成品与料道断离时不会使进胶口残存成品上.以免产品脱离水口后增加辅助工人工作量.
5.18.2优先采用标准司筒,严禁成形部分直径多大尺寸就用多大尺寸的司筒顶出,针位可大过成形孔位再磨出图纸所要示尺寸,司筒尺寸可小于成形柱外径尺寸.
5.18.3为避免司筒针与司筒配合孔出现偏心,司筒头部切割量不能超过10mm长,在设计及请购时必须重点考虑确定尺寸.
5.18.4非经上级主管批准,不准烧焊驳司筒.若要焊驳司筒应采用下图形式.
5.31.2补助柱必须用螺丝固定在动模下固定板上.
5.31.3补助柱长度应比工模垫板的高度高出0.1mm ~0.25mm.
5.32冷却水道:
5.32.1所有冷却水必须保证均匀且充足,冷却水必须上公模仁(Core),除非结构不允许,但是必须经上级主管同意方可。
5.32.2标准冷却水孔为D10.0直径不能小于8mm或3/8"除非结构不允许,但是必须经上级主管同意.
5.20工模生锈:
5.20.1模具制造过程所有加工零件在暂停加工后必须喷上防锈油,以防生锈.
5.20.2模胚外侧在拆模后亦要喷防锈油以防生锈,新模制造完毕时内外模均不可有锈迹.
5.21顶针司筒烧伤:
5.21.1新模不可存有顶针司筒烧伤等缺陷.
5.21.2顶针孔、司筒孔必须铰光。
5.21.3顶针孔、司筒针固定沉孔底部必须做平底,轴后配合间隙不大于0.15mm.

模具基础及维修讲义

模具基础及维修讲义
模具篇
目錄 一.模具基礎 二.模具點檢與維修 三.模具保養
四.模具設計
成型模具結構 簡介
目錄
一.模具型態 二.模具基本結構
三.模具零組件
1.模具型態(一)
如圖:
冷澆道模具
熱澆道模具
1.模具型態(二)
如圖:
油壓缸模具
2.模具基本結構
油壓缸模具
3.模具基本零組件(一)
如圖:
公模
母模
3.模具基本零組件(二)
模修使用的工具
油壓車 內六角扳手. 3#----14# 銼刀. 氣動砂輪. 油石. 300#---1000# 砂紙.
拋光膏 etc.
維修種類與方法
1.毛頭. 2.包風. 3.劃傷. 4.頂出不退 5.滑塊 不退回. 6.咬花色差及斑點.
etc.
毛頭 check相關尺寸 包風 增開排氣或保養 打磨受傷模仁 調試頂出,使平衡 調試滑塊,使滑塊順暢 對咬花斑點處理:重新拋光.咬花. 噴砂.
最后:學習學習再學習
2. C.A.E的投入(分析進澆點.排气位置.熱應力.敲曲等流 動狀態);
3. 規划模具LAYOUT(CAV數.進澆方式.頂出方式.加工性);
4. 射出机台大小與周邊設備選用; 5. 模具設計工具的選用(AUTOCAD.IDES等電腦畫圖軟件); 6. 縮水值的確認(不同塑膠有不同的縮水率,X.Y.Z軸方向並不同) 7. 模座形式選用(三板模,二板模或熱澆道等);
模具維修註意事項 1.維修后確認有無裝錯. 2.維修后接初件確認. 3.維修后切實記錄.維修內容部 位,維修備品更換狀況.
模具保養注意事項 1.保養時機. 2.無法及時保養時提特采申請. 3.保養后確認. 4.保養后初件確認. 5.保養記錄.

《模具制造工(初级)》培训大纲2

《模具制造工(初级)》培训大纲2

《模具制造工(初级)》培训大纲模具制造工(初级)的培训模块分为六个模块:1、基础知识2、模具设计、模具工艺方案设计及分析3、模具结构设计及制造工艺编制4、模具零部件制造5、模具的总装和调试6、安全文明生产《基础知识》培训大纲一、模块培训的基本要求1、掌握基本的绘图技法2、能够进行模具装配图的识读和简单装配图的绘制3、掌握模具测量的基本知识和基础测量方法4、掌握金属材料性能及其热处理方法5、了解常用模具材料的牌号和特性,掌握模具材料的合理选用二、培训要求及内容单元1 机械制图培训要求:1、掌握绘图的基本知识2、掌握零件图、联接件、简单装配图的画法3、掌握识读和绘制模具装配图的方法和步骤培训内容:1、机械制图基础1.1 绘图基本知识1.1.1绘图工具的用法和维护1.1.2几何作图(如圆的等分、圆弧连接、斜度和锥度的画法)1.2 零件图的画法1.2.1测绘步骤和方法1.2.2零件图尺寸和技术要求的标注1.2.3测绘零件图和工作图1.2.4零件图识读方法1.3 联接件的画法1.3.1螺纹联接件的标记及联接画法1.3.2圆柱齿轮、直齿圆锥齿轮的规定画法(啮合画法)1.3.3键、销及其联接画法1.3.4弹簧的规定画法1.3.5三角皮带、链轮、棘轮等零件图的分析1.4 简单装配图的画法1.4.1装配图的内容(包括标题栏、明细表的画法和序号的编制方法)1.4.2装配图的表达方法1.4.3装配图的尺寸标注1.4.4装配图的视图选择和画装配图的步骤1.5 模具装配图的视图表达及画法1.5.1模具装配图的内容(包括标题栏、明细表的画法和序号的编制方法)1.5.2模具装配图的表达方法1.5.3模具装配图的尺寸标注1.5.4模具装配图的视图选择和画装配图的步骤1.6 实训1.6.1零件图识读和测绘1.6.2联接件分析和测绘1.6.3识读装配图(识读方法、步骤、测画零件图)1.6.4识读模具装配图的(识读方法、步骤、测画零件图等)单元2 量具及技术测量培训要求:1、掌握常用量具、量仪的使用方法和各种间接测量方法2、掌握常用的技术测量的方法并能进行测量计算3、掌握测量误差的种类并能分析其产生原因及特点4、熟悉公差配合的标准、了解形位公差检测方法培训内容:1、量具及工作原理1.1 常用精密量具、量仪的结构及工作原理1.1.1技术测量的基本概念1.1.2模具检验的常规量具1.1.3模具检验的专用量具1.1.4工具显微镜1.1.5投影仪1.1.6三坐标测量仪简介1.2 实训1.2.1常用量具测量2、测量技术2.1 测量误差的种类、产生原因及特点2.3.1测量误差的种类特点及产生的原因2.3.1常用解决测量误差的方法2.2 公差配合2.2.1互换性概念2.2.2公差及配合标准的基本规定2.3 实训2.3.1公差及配合标准的应用2.3.2形位公差的名称、意义、代号及标注2.3.3位置公差的名称、意义、代号及标注单元3 金属材料及热处理培训要求:1、掌握常用金属材料的性能及牌号2、了解模具材料及热处理要求3、掌握模具材料的合理选用培训内容:1、常用金属材料1.1 常用金属的性能1.1.1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1.1.2纯金属的结构及结晶1.1.3合金及其组织1.1.4铁碳合金相图1.2 常用金属的性能、用途及牌号2、常用金属材料热处理2.1 常用模具材料及热处理要求2.1.1合金模具钢的机械性能2.1.2国内外模具钢的牌号、性能特点及应用2.2 钢热处理和常用模具钢的热处理2.2.1钢在加热及(或冷却)时的组织转变2.2.2钢的预先热处理(退火和正火)2.2.3钢的最终热处理(淬火和回火)2.2.4钢的表面热处理(火焰淬火、感应淬火、和化学热处理)2.2.5常用热处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缺陷及防止方法2.3 实训2.3.1钢的热处理三、课时分配表《模具设计、模具工艺方案设计及分析》培训大纲一、模块培训的基本要求1、了解模具的分类及模具技术2、掌握冲压工艺、工序排样、冲模的典型结构及主要零件的加工工艺3、了解常用塑料的牌号和工艺特性,掌握注射模成型工艺4、掌握注射模的典型结构、浇注系统及产品结构工艺性5、了解压铸模的一般结构及成型工艺二、培训要求及内容单元1 冲压工艺及冲压模培训要求:1、掌握冲压工艺和冲裁件的排样2、掌握冲裁模、复合冲裁模的结构、有关计算和工作零件的制造工艺3、掌握级进冲裁模的结构和排样4、掌握弯曲模、拉深模的典型结构、弯曲回弹和模具间隙及相关系数的确定5、掌握冲裁模、复合冲裁模的装配、间隙调整及试冲方法培训内容:1、冲压工具和冲压模1.1 模具的基本结构及分类1.2 冲裁模1.2.1冲压工艺及冲裁工序1.2.2冲裁模的结构和冲裁力的计算1.3 级进冲裁模1.3.1级进冲裁模的概述1.3.2级进冲裁模的结构1.4 复合冲裁模1.4.1复合冲裁模的基本概念1.4.2复合冲裁模的结构1.4.3实训4 模具总装图的结构阅读1.5 弯曲模1.5.1弯曲模的类型1.5.2弯曲模间隙及回弹1.6 拉深模1.6.1拉深模的结构1.6.2拉深模间隙的确定1.7 实训1.7.1冲裁模工作零件的制造工艺编制1.7.2冲裁模的装配及试冲1.7.3级进冲裁模的排样及计算1.7.4弯曲模凸凹模圆角半径及回弹量计算单元2 塑料成型工艺及注射模培训要求:1、了解常用塑料的牌号和工艺特性2、掌握注射成型工艺,工艺参数对制品的影响3、掌握注射模的典型结构、成型件尺寸计算及有关机构4、了解塑料成型的压注模、压缩模和相关工艺培训内容:1、塑料成型工艺1.1 常用塑料和助剂1.1.1塑料及其分类1.2 注射成型工艺1.2.1注射成型工艺过程1.2.2注射温度1.3注射模浇注系统1.3.1浇注系统的组成及选用1.3.2浇口的类型及选择1.3.3分流道1.3.4冷料穴和拉料杆1.4 实训1.4.1注射成型工艺参数及制品缺陷分析2、注射模2.1 注射模的结构2.1.1单分型面注射模的基本组成2.1.2合模导向机构2.1.3脱模机构2.1.4侧向分型抽芯机构2.2 注射模的分型面及成型零件2.2.1注射模的分型面及锁模力的计算2.2.2注射模的成型零件2.3 塑料成型的压注模和压缩模2.3.1塑料成型的压注模2.3.2塑料成型的压缩模2.4 实训2.4.1注射模的分型面选择及成型零件的尺寸计算2.4.2注射模主要零件的工艺编制及注射工艺试模单元3 压铸模培训要求:1、了解压铸工艺及特点2、熟悉压铸模的一般结构3、掌握压铸模加工及装配工艺的特点培训内容:1、压铸模1.1 压铸工艺及特点1.2 压铸模的结构1.3 压铸模加工及装配工艺的特点1.4 实训1.4.1压铸模装配和工艺编制三、课时分配表《模具结构设计及制造工艺编制》培训大纲一、模块培训的基本要求1、掌握机械制造工艺规程和工艺基准的确定2、掌握零件的工序分析和机械加工工艺路线的制定3、掌握常用金切设备的型号、规格、性能、传动性能和调整方法4、掌握零件的机械加工方法,刀、量、夹具的使用二、培训要求及内容单元1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培训要求:1、掌握机械制造工艺规程和工艺基准的确定2、掌握零件的工序分析3、掌握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路线的制定培训内容:1、机械制造工艺1.1 机械制造工艺规程1.1.1机械制造工艺原理1.1.2制造工艺规程的基本知识1.1.3编制工艺规程的原则1.2. 机械制造工艺基准1.2.1工艺基准及选择1.3. 机械加工工艺路线1.3.1零件图的工艺分析1.3.2机械加工工艺路线的制定1.3.3工艺文件的格式及应用1.4 零件制造工艺规程的编制1.4.1切削余量选择的基本要求1.4.2制造工艺的选配(机床、刀具的种类及牌号的选用)1.4.3工序具体内容的确定1.4.4零件制造工艺规程的编制1.5. 夹具的定位原理和分类1.5.1夹具的定位原理1.5.2夹具的分类1.6 机床夹具1.6.1机床夹具的选用1.6.2工件在机床上的装夹定位及定位误差1.7 实训1.7.1零件制造工艺规程编制1.7.2工件的装夹定位及定位误差单元2 模具的机械加工方法及加工精度培训要求:1、掌握常用金切设备的型号、规格、性能、传动性能和调整方法2、熟悉编制工艺规程及掌握零件工艺基础3、掌握定位原理和定位误差4、了解模具中常用夹紧机构及原理5、掌握中等复杂工件、模具主要零件的制造工艺培训内容:1、模具零件的机械加工2.1 模具零件的机械加工方法及加工精度2.1.1影响模具零件加工精度的因素及提高加工精度的措施2.2 模具的切削加工2.2.1模具零件的外圆车削加工2.2.2模具零件的镗孔加工2.2.3模具零件的铣削加工2.2.4模具零件的仿形铣加工2.3 实训2.3.1中等复杂工件的切削加工、工艺计算和测量2.3.2模具零件的装夹及磨削加工2.3.3模具主要零件的机械加工操作三、课时分配表《模具零部件制造》培训大纲一、模块培训的基本要求1、掌握模具零件的电加工方法和机床操作2、掌握模具零件的线切割编程和机床操作3、正确选用电加工工艺参数,掌握模具成型件制造工艺4、了解模具型腔的其他加工技术二、培训要求及内容单元1 模具零件的电加工技术培训要求:1、掌握模具零件电火花加工操作,电极的选用和参数选用2、掌握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手工编程的基本方法,包括钼丝选用、断丝处理培训内容:1、模具零件的电加工技术1.1 模具零件的电火花加工1.1.1电火花加工的基本知识1.1.2电极的选用及损耗1.1.3型腔电火花加工技术1.1.4提高型腔电火花加工效率的措施1.2 电火花线切割加工1.2.1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技术1.2.2电火花线切割加工3B指令的编制1.2.2电火花线切割加工零件的装夹方式1.3 实训1.3.1型腔电火花加工电极的选用、参数选用及实际操作1.3.2电火花线切割加工3B指令的编制和加工操作单元2 模具型腔的其他加工技术培训要求:1、熟悉模具的冷挤压加工2、了解模具的电铸加工3、掌握模具的电解加工原理培训内容:1、模具型腔的其他加工技术1.1 模具的冷挤压加工1.2 模具的电铸加工1.3 模具的电解加工单元3 模具成型件制造工艺培训要求:1、掌握模具成型件制造工艺2、掌握模具成型件工艺规程的编制培训内容:1、模具成型件制造工艺和装配1.1 模具成型件制造工艺1.1.1模具零件加工工艺规程的编制1.1.2凸、凹模的固定1.2 实训1.2.1典型模具零件加工工艺规程的编制单元4 模具型腔表面的加工技术培训要求:1、熟悉模具型腔表面的抛光加工2、了解型腔表面的照相腐蚀加工技术培训内容:1、模具型腔表面的加工技术1.1 模具型腔表面的抛光加工1.2 型腔表面的照相腐蚀加工技术1.3 实训1.3.1型腔表面的照相腐蚀加工技术多媒体演示三、课时分配表《模具的总装和调试》培训大纲一、模块培训的基本要求1、掌握中等复杂工件的测量、测绘2、掌握中等复杂工件的划线及制作3、掌握中等复杂模具的主要、关键零件的机械加工4、掌握电火花、线切割加工的操作和程序编制5、掌握中等复杂程度夹具、模具的装配及调试,模具的一般保养知识6、编制一般模具零件的工艺规程,并具有一定的工艺分析的技术应变能力7、安全文明生产二、培训要求及内容单元1 中等复杂工件的测量、测绘培训要求:1、掌握中等复杂工件的测量、测绘培训内容:1、实训1.1 中等复杂零件的测量、测绘单元2 中等复杂工件的划线及制作培训要求:1、掌握中等复杂工件或箱体零件的划线及制作培训内容:1、中等复杂工件的划线及制作1.1 实训1.1.1组合镶嵌件制作1.1.2型腔加工单元3 工件在切削机床、电加工机床上的加工培训要求:1、掌握手动数控二用机床、电加工的基本操作及编程2、掌握手动数控二用机床、电加工的特殊性及适用范围3、会正确设置加工时的座标系及常用参数4、会加工简单的型腔零件和配用刀具培训内容:1、实训1.1 手动数控二用机床1.1.1操作入门及面板功能1.1.2对刀、刀具的轨迹补偿、刀具参数设定1.1.3基本插补指令的应用1.1.4循环指令及子程序和镜像功能的应用1.1.5综合应用1.2 电加工机床1.2.1操作入门及面板功能1.2.2编程基础1.2.3放电参数及选用、钼丝的选用及断丝处理1.2.4综合应用及操作1.3. 常用刀具和磨削1.3.1钻头1.3.2铰刀1.3.3丝锥及板牙1.3.4车刀、铣刀、刨刀、镗刀等1.3.5磨削操作及砂轮的选择单元4 中等复杂程度的夹具、模具装配、调整培训要求:1、能按技术要求制造、装配、调试中等复杂的冲裁、弯曲模具或注射成型模具培训内容:1、中等复杂程度的夹具、模具装配和调整1.1 实训1.1.1复合冲裁模的制造、装配、调试及维护1.1.2弯曲模的制造、装配、调试及维护1.1.3注射成型模的制造、装配、调试及修护单元5 工艺规程编制及工艺分析能力训练培训要求:1、能够严格按工艺操作,并能够进行工艺编制培训内容:1、工艺规程编制及工艺分析1.1 实训1.1.1中等复杂工件的加工工艺1.1.2中等复杂模具的工艺分析1.1.3编制中等复杂模具的装配、调试工艺三、课时分配表《安全文明生产》培训大纲一、模块培训的基本要求1、正确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范2、贯彻岗位责任制和文明生产的各项要求3、模具安装及加工的安全知识二、培训要求及内容单元1 安全文明生产培训要求:1、掌握安全生产要点,正确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范并贯彻岗位责任制和文明生产的各项要求,掌握模具安装及加工的安全知识培训内容:1、安全文明生产1.1 安全生产管理1.2 掌握模具安装及加工的安全知识三课时分配表。

模具维修及保养作业指导书

模具维修及保养作业指导书

模具维修及保养作业指导书一、模具维修模具在正常使用过程中,由于正常或意外磨损,以及在注塑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异常现象,都需修模解决。

1.1、模具技工接到任务后的准备工作A、弄清模具损坏的程度;B、参照修模样板,分析维修方案;C、度数:我们对模具进行维修,在很大程度上是在无图纸条件下进行的,而我们维修的原则为“不影响塑件的结构、尺寸”,这就要求我们修模技工在设计到尺寸改变时应先拿好数再作下一步工作。

1.2、装、拆模注意事项A、标示:当修模技工拆下导柱,司筒、顶针、镶件、压块等,特别是有方向要求的,一定要看清在模胚上的对应标示,以便在装模时对号入座。

在此过程中,须留意两点:1、标示符必须唯一,不得重复;2、未有标示的模具镶件,必须打上标示字符;B、防呆:在易出现错装的零部件作好防呆工作及保证在装反的情况下装不进去;C、摆放:拆出的零部件需摆放整齐,螺丝、弹簧、胶圈等应用胶盒装好;D、保护:对型芯、型腔等精密零件要作好防护措施,以防他人不小心碰伤。

1.3、维修纹面时注意事项A、机台省模:当胶件有粘模、拖花等需省模时,应将有纹面的部位作好保护,才可进行维修。

机台省模切忌将纹面省光,在无把握时应要求落模维修;B、烧焊:若对纹面进行烧焊,必须留意:1、焊条必须与模CORE材料一致;2、焊后需作好回火工作;C、补纹:当模具维修好需出厂补纹时,维修者需用纸皮将纹面保护好,并标示好补纹部位,附带补纹样板。

蚀纹回厂时,应认真检查蚀纹面的质量,确认OK后方可进行装模。

若对维修效果把握不大,应先试模确认OK,方可出厂补纹。

二、模具保养模具保养比模具维修更为重要,模具维修的次数越多,其寿命越短;而模具保养得越好,其使用寿命就会越长。

2.1、模具保养的必要性A、维护模具的正常动作,减少活动部位不必要磨损;B、使模具达到正常的使用寿命;C、减少生产中的油污。

2.2、模具保养分类A、模具的日常保养;B、模具的定期保养;C、模具的外观保养。

模具维修保养培训教材

模具维修保养培训教材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检查模具的定位系统和顶出系统是否正常工作,确保产品 能够顺利脱模。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对模具进行定期的清洗和润滑,以减少磨损和保持其良好 的工作状态。
THANKS
感谢观看
紧固
检查并紧固模具各连接 部位,确保安全可靠。
定期保养
01
02
03
04
检查
对模具进行全面检查,包括运 动部件、导向部件、冷却系统
等。
调整
根据需要调整模具各部件位置 和间隙,保证精度和稳定性。
更换易损件
定期更换模具中易磨损的零件 ,如导柱、导套、顶针等。
清理和维修
对模具进行彻底清理,修复磨 损和损坏部位。
保证产品质量
模具精度保持
良好的维修保养可以保证模具的精度, 从而确保生产出的产品质量合格。
提高产品一致性
持续的模具维修保养可以确保产品的 一致性和稳定性。
减少生产中的不良品
通过及时维修和保养,可以减少生产 过程中因模具问题导致的不良品。
降低生产成本
减少停机时间
通过及时的维修保养,可 以减少因模具故障导致的 停机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在修复和更换完成后,应对模具进行全面检测和调试, 确保其正常运转和工作性能。
05
常见模具故障及排除方法
模具卡死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7字
总结词:模具卡死是指模具在生产过程中无法正常打开或 关闭,通常是由于模具内部零件损坏或润滑不足引起的。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详细描述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1. 检查模具内部零件,如导柱、导套、滑块等是否磨损 严重或损坏,如有需要更换。
模具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总结词

模具制造之模具制作及维修作业指导书模板

模具制造之模具制作及维修作业指导书模板
楔紧块(WedgeBlock),必须伸入下模15mm~20mm以10度斜面互锁反压.特殊情况除外.
5.12.8圆面滑块组合的型腔,从向与楔向滑块的楔紧面、面角度、斜度柱角度分别相差2度,禁止一样度数(楔紧面比角梢大2度).模具上方的滑块最终定位必须用弹弓推或拉,形式上不能用波珠以免滑块在合模时间撞伤楔紧块及斜导柱.滑块有外拉弹簧结构时,须做保护,以防搬运撞歪弹簧影响动作.
5.6定位圈:
5.6.1每套模具必须装有定位圈(即定位法栏),以便装模定位..
5.6.2定位环尺寸应根据机型墙板孔确定.
5.6.3定位环直径公差为0.2mm~0.4mm,凸出模面板高度以最小8mm~10mm..
5.7先复位装置(强迫回位装置):
5.7.1当顶针或顶出套筒与滑块等顶出装置相干涉时,必须在模具上设有先复位装置,不靠弹簧使顶针板复位,以免滑块(抽芯)与顶针或司筒碰撞.
5.10自动脱水口装置:
5.10.1细水口模(三板模)必须靠装有拉杆,勾条或回位销,保证水口板及A板的移动使料道能自动脱落.
5.10.2拉条用料常见厚度10mm或12mm.
KD-WG-F-002A
~~塑胶电子厂
文件名称
模具及工具管制程序
文件编号
KD-GM-P-003
文件页数
3/6
制订日期
3月7日
制订部门
3.2品质部:负责模具制造及维修作业过程之品质检验。
3.3工模部:负责模具制造及维修作业之管制.
4.0定义(略)
4.1模具:指用于物料加工或成型的设备.
4.2维护保养周期:指模具、工具维护保养的时间间隔。
5.0内容:
5.1制作模具编号:
5.1.1必须在模胚外侧其中一块垫板端面上用铣床加工上模具编号,字高度40mm,深度为0.5mm,字体为等线体.

冲压模具使用及维修保养作业指导书培训讲学

冲压模具使用及维修保养作业指导书培训讲学
e)到预检修期模修按《冲压模具保养记录表》要求做检修并做好记录。
3.2冲压模具的保养
3.2.1按照冲压模具加工方式,将冲压模具分为三类:A类:拉延模;B类:修边冲孔模;C类:非拉延成型模。不同类别有不同的保养方式:
标题
模具使用及维修保养指导书
版本
A1
编号
XF-WI-MF-004
制定部门
生产部
制定日期
② 修边废料不得留在废料刀上,及时清理;
③ 每生产50件将修边废料刀上的铁屑等擦拭干净;
④ 拉延模具每生产100件将凸凹模及压边圈等成型面用含油纱布擦拭干净;
⑤ 非拉延成型模每生产200件将凸凹模及顶出器等成型面用含油纱布擦拭干净。
d)按照操作指导书要求完成工件自检、互检,保证产品合格;
e)班组交接班后、中途休息后、模具修理后、压力机因故障修理后冲压的第一件前必须检查模区内是否有废料、杂物等,及时清理;
c)压力机重新启动、模具修理后及压缩空气压力改变后均要重复以上操作。
3.1.7冲压件批量生产
a)模具导向使用专用润滑油,每两小时冲次润滑一次;
b)每次放料之前保证模区内没有料片,避免重叠;尤其是上模不能存料。
c)及时清理模区内废料、杂物:
① 冲孔工序,首冲第10件检查废料是否落入废料箱,之后依实际情况检查废料是否落入废料箱,否则修理工装;
2职责
操作人员严格执行工艺文件,严肃工艺纪律,规范操作,维护保养设备,完善原始记录。
3作业程序
3.1冲压模具的使用规范
3.1.1整理工作场地及检查《冲床检查记录》:
从压力机工作台上,将与工作无关的物件与工具清理干净,查看《冲床检查记录》,有无未解决的问题。
3.1.2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

模具(修理)作业指导书

模具(修理)作业指导书

落料件毛刺大,冲孔件圆 凸模刃口钝 角大 冲孔件毛刺大,落料件圆 凹模刃口钝 角大 局部毛刺大 缺边或少肉 少孔 尺寸超差 (内孔偏移) 凸凹模局部磨钝或崩刃 ①、条料宽度不够 ②、定位出现问题,如松动、缺定位 、定位损坏、定位错误 少孔、凸模已折断 ①、定位错误 ②、步距不对 ①、压料或退料原因 ②、冲头拉毛 卸料器与工件接触面小 板料或模具有杂物或废料屑 润滑不好 拉延油涂抹量少
281438095.xls 第 1 页
拉延类
1
拉毛
板料或模具上有脏物或垫废料 模具光洁度差 凹模或压料圈硬度太低,产生积瘤 (同样位置频繁拉毛) 凹模或压料圈有砂眼 模具材质耐磨性差
粘性擦布 油石或砂纸 硬度仪、油 石或砂纸、 气焊 S1
模具修理作业指导书
班组 适用范围
模具类别
模具维修
编制
王学峰 2009.7.16 编号
在线调试及下线维修技术指导 序号 制件质量缺陷
5 翻边翻口类 6
①、凸凹模间隙太大 翻孔缺陷 ②、凸凹模相互位置装偏抽线不同心 (翻孔后竖边与平面不垂 ③、凸凹模间隙不均匀 直) ④、回弹大 零件竖边高 (翻孔单边度不等) ①、定位不准 ②、凹模圆角太小不均匀 ③、凸凹模间隙不均匀 ①、工作面夹杂物 ②、凸凹模工作面粗糙度差 ③、凸凹模间隙不均匀 ①、压窝不到位 ②、凸凹模间隙过大 ③、凸凹模压窝部位太浅 ①、压边力偏小或大小不均 ②、落料板料外形小 ③、凸凹模间隙不均匀 ①、凹模工作部分圆角小或粗糙度差 ②、凸凹模间隙不均 ①、对应的型面上有夹杂物或垫废料 ②、对应的型面上有坑包 ①、工作面夹杂物或垫废料 ②、凸凹模工作面粗糙度差
在线调试及下线维修技术指导 序号 制件质量缺陷
1
弯曲裂纹
材料厚度超大,表面划痕较重 毛刺大,毛刺在弯曲外侧 弯曲进料阻力大,材料流动不畅

模具制造技术培训教材

模具制造技术培训教材

模具制造技术培训教材目录1.引言2.模具制造的基础知识3.模具设计与计算4.模具加工工艺5.模具表面处理技术6.模具装配与调试7.模具维护与保养8.模具制造行业的发展与趋势9.结语1. 引言模具制造技术是现代工业制造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关键技术。

随着制造业的发展和产品需求的不断提高,对模具的质量、精度和寿命要求也越来越高。

本教材旨在向学员介绍模具的基本原理、设计与制造流程,以及模具加工、装配、维护等方面的技术知识。

通过系统学习和实践训练,帮助学员掌握模具制造技术,提升其在模具制造行业的竞争力。

2. 模具制造的基础知识2.1 模具的概念和分类•模具的定义和作用•模具的分类和应用领域•模具制造的市场需求和前景2.2 模具材料的选择与特性•常用的模具材料及其特性•材料选择的考虑因素•模具材料的加工性能和使用寿命2.3 模具的基本构造要素•模具的结构组成和部件•模具的工作原理和功能•模具的典型构造形式3. 模具设计与计算3.1 模具设计的基本原则•模具设计的目标和要求•模具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模具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因素3.2 模具设计与CAD技术•CAD软件在模具设计中的应用•模具CAD设计的基本流程•模具CAD设计的技巧和注意事项3.3 模具的强度和刚度计算•模具强度的计算方法和标准•模具刚度的计算方法和评估指标•模具强度和刚度的优化方法4. 模具加工工艺4.1 模具加工的基本工艺流程•模具加工的整体流程和步骤•模具加工中的常用工艺和设备•模具加工中的注意事项和技巧4.2 模具加工中的常用加工方法•钳工加工技术在模具加工中的应用•机械加工技术在模具加工中的应用•数控加工技术在模具加工中的应用4.3 模具加工中的数控编程与操作•模具加工中的数控编程基础知识•数控编程的基本语法和技巧•模具加工中的数控机床操作和维护5. 模具表面处理技术5.1 模具表面处理的重要性和作用•模具表面处理的目的和意义•模具表面处理对产品的影响•模具表面处理技术的分类和应用5.2 模具表面处理技术的原理与方法•模具表面处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电火花加工技术在模具表面处理中的应用•磨削和抛光技术在模具表面处理中的应用6. 模具装配与调试6.1 模具装配的基本流程和方法•模具装配的整体流程和步骤•模具装配中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模具装配中的注意事项和安全措施6.2 模具调试与试模操作•模具调试的目的和重要性•模具调试的基本步骤和技巧•模具试模操作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7. 模具维护与保养7.1 模具维护的原则和方法•模具维护的目的和意义•模具维护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模具维护计划的制定和执行7.2 模具保养的注意事项和常见问题•模具保养的基本要求和方法•模具保养中的常见问题和处理方法•模具保养的周期和内容安排8. 模具制造行业的发展与趋势8.1 模具制造行业的现状和挑战•模具制造行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模具制造面临的挑战和问题•模具制造行业的发展机遇和前景8.2 模具制造技术的创新与应用•新材料和新工艺对模具制造技术的影响•智能制造与数字化技术在模具制造中的应用•模具制造技术的创新与发展方向9. 结语本教材通过对模具制造技术的系统介绍和讲解,使学员能够全面了解模具制造的基本原理和工艺流程,掌握模具设计、加工、装配、维护等方面的技术知识。

模具制造与修理作业指导书

模具制造与修理作业指导书

模具制造与修理作业指导书第1章模具基础知识 (3)1.1 模具的概念与分类 (3)1.2 模具的组成与结构 (4)1.3 模具材料及选用 (4)第2章模具设计与工艺 (4)2.1 模具设计流程与要求 (4)2.1.1 设计前期准备 (5)2.1.2 模具设计步骤 (5)2.1.3 模具设计要求 (5)2.2 模具结构设计 (5)2.2.1 模具类型选择 (5)2.2.2 模具结构设计原则 (5)2.2.3 模具结构设计要点 (5)2.3 模具工艺参数设定 (6)2.3.1 塑料注射成型工艺参数 (6)2.3.2 压铸工艺参数 (6)2.3.3 挤出工艺参数 (6)第3章模具制造工艺 (6)3.1 模具加工方法概述 (6)3.2 机械加工 (6)3.3 特种加工 (7)3.4 光整加工 (7)第4章模具装配与调试 (7)4.1 模具装配工艺 (7)4.1.1 装配前准备 (8)4.1.2 装配顺序和方法 (8)4.1.3 装配精度控制 (8)4.1.4 紧固件拧紧 (8)4.2 模具调试与检测 (8)4.2.1 调试工艺 (8)4.2.2 调试设备与工具 (8)4.2.3 检测项目及方法 (8)4.2.4 调试记录与分析 (8)4.3 模具试模与验收 (8)4.3.1 试模准备 (8)4.3.2 试模工艺 (8)4.3.3 试模过程监控 (8)4.3.4 验收标准 (9)4.3.5 验收报告 (9)第5章模具维修与保养 (9)5.1 模具故障分析与处理 (9)5.1.2 故障诊断 (9)5.1.3 故障处理 (9)5.2 模具维修方法 (9)5.2.1 磨损部位的修复 (9)5.2.2 断裂与变形的修复 (9)5.2.3 功能性故障的维修 (10)5.3 模具保养与防护 (10)5.3.1 日常保养 (10)5.3.2 定期保养 (10)5.3.3 防护措施 (10)第6章常用模具制造与修理设备 (10)6.1 车床与铣床 (10)6.1.1 车床 (10)6.1.2 铣床 (11)6.2 钻床与镗床 (11)6.2.1 钻床 (11)6.2.2 镗床 (11)6.3 磨床与电火花机床 (11)6.3.1 磨床 (11)6.3.2 电火花机床 (11)第7章模具CAD/CAM技术 (11)7.1 模具CAD技术 (12)7.1.1 模具CAD概述 (12)7.1.2 模具CAD系统的组成 (12)7.1.3 模具CAD技术的应用 (12)7.2 模具CAM技术 (12)7.2.1 模具CAM概述 (12)7.2.2 模具CAM系统的组成 (12)7.2.3 模具CAM技术的应用 (12)7.3 模具CAE技术 (13)7.3.1 模具CAE概述 (13)7.3.2 模具CAE系统的组成 (13)7.3.3 模具CAE技术的应用 (13)第8章模具质量控制与管理 (13)8.1 模具质量控制 (13)8.1.1 质量控制原则 (13)8.1.2 质量控制流程 (13)8.1.3 质量控制方法 (13)8.2 模具生产管理 (14)8.2.1 生产计划管理 (14)8.2.2 生产过程管理 (14)8.2.3 生产质量管理 (14)8.3 模具标准化与信息化 (14)8.3.2 模具信息化 (14)8.3.3 模具数据化管理 (14)第9章模具修理典型案例分析 (15)9.1 冲模修理案例分析 (15)9.1.1 案例背景 (15)9.1.2 修理过程 (15)9.1.3 修理效果 (15)9.2 塑模修理案例分析 (15)9.2.1 案例背景 (15)9.2.2 修理过程 (15)9.2.3 修理效果 (15)9.3 其他模具修理案例分析 (16)9.3.1 案例背景 (16)9.3.2 修理过程 (16)9.3.3 修理效果 (16)第10章模具制造与修理新技术展望 (16)10.1 高速切削技术在模具制造中的应用 (16)10.1.1 高速切削技术的原理与特点 (16)10.1.2 高速切削技术在模具制造中的应用实例 (16)10.2 3D打印技术在模具制造中的应用 (17)10.2.1 3D打印技术的原理与特点 (17)10.2.2 3D打印技术在模具制造中的应用实例 (17)10.3 智能制造与模具行业发展趋势 (17)10.3.1 智能制造在模具行业的应用 (17)10.3.2 模具行业发展趋势 (17)第1章模具基础知识1.1 模具的概念与分类模具是工业生产中用于成型、加工零部件的一种工艺装备。

模具维修工培训纲要

模具维修工培训纲要

模具维修工培训纲要一、培训目标本培训旨在培养模具维修工的技能和知识,使其能够熟练掌握模具维修工作的各项任务和技术要求,提高维修工作效率,并能独立完成常见模具故障的诊断和修复工作。

二、培训内容1. 模具基础知识•模具的定义和分类•模具结构和组成部件介绍•模具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注意事项•模具的检测和维护基本知识2. 模具维修技术•模具维修工具和设备的使用方法•模具维修中常用的材料和工艺•模具拆卸和组装技巧•模具的磨削和修整技术•模具的焊接和补强技术3. 模具故障诊断和修复•常见模具故障的识别和诊断方法•模具表面缺陷的修复方法•模具内部故障的排查和修复方法•模具润滑系统故障的处理方法•模具冷却系统故障的处理方法三、培训方法本培训采用理论讲解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通过专业讲师的讲解和演示,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培训。

培训过程中,学员将有机会实践使用模具维修工具和设备,提升操作技巧。

四、培训评估为了确保学员对培训内容的掌握程度,将进行以下评估方式:1.学员的学习成绩评估:通过定期的理论考试和实践操作考核,评估学员的学习成果。

2.培训反馈评估:收集学员的培训反馈和建议,以不断改进培训内容和方式。

五、培训课程安排课程编号课程名称课时1 模具基础知识 22 模具维修工具与设备 33 模具维修技术 44 模具故障诊断和修复 4•每个课时为45分钟。

六、培训师资本培训将由具备模具维修相关经验和技能的专业讲师担任,他们将根据学员需求和实际情况,提供专业化的培训内容和指导。

七、培训证书参与培训的学员,经过培训评估合格后,将获得由机构颁发的模具维修工培训证书,以证明其具备相应的技能和知识。

八、总结通过模具维修工的培训,能够提高模具维修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减少生产中的停机时间和成本,提高企业整体竞争力。

同时,对于模具维修工个人来说,培训还能够提升其职业发展和就业竞争力,为其带来更好的职业前景。

希望通过本培训纲要的制定,能够为模具维修工的培训和发展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帮助。

模具维修新人培训计划

模具维修新人培训计划

模具维修新人培训计划第一章前言模具维修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工作,它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为了提高新人的维修技能和维修水平,我们制定了模具维修新人培训计划,希望通过培训,使新人能够快速掌握维修技能,为公司的生产和发展做出贡献。

第二章培训目标1. 掌握模具维修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模具的结构、工作原理和维修方法。

2. 能够熟练使用常见的维修工具和设备,进行模具的维修和保养。

3. 学会分析和诊断模具故障,快速准确地排除故障。

4. 提高安全意识,保障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第三章培训内容1. 模具基础知识(1)模具的结构和工作原理(2)模具的材料和制作工艺(3)模具的分类和用途2. 模具维修技能(1)维修工具和设备的使用(2)模具的拆装和组装(3)模具的保养和维护3. 模具故障分析与排除(1)模具故障的常见类型和原因(2)故障排除的方法和步骤(3)故障预防和处理经验4. 安全意识培训(1)模具维修过程中的安全措施(2)事故案例分析和预防措施(3)应急处理和逃生演练第四章培训方法1. 理论教学通过讲解、视频资料和案例分析等方式,传授模具维修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实践操作安排新人参与实际的模具维修工作,指导他们掌握维修的操作技能和方法。

3. 课堂互动定期组织讨论会和经验交流会,鼓励新人分享工作中的经验和问题,加强培训效果。

4. 实地考察组织新人到各个生产车间进行实地考察和学习,让他们了解不同类型的模具和维修实际情况。

第五章培训时间为期3个月,每周安排培训时间不少于24小时。

第六章培训考核1. 期中考核学员需要进行模具维修的理论考试和实际操作考核,通过考核才能进入下一阶段的培训。

2. 期末考核学员需要进行综合能力的考核,包括理论知识、实际操作和安全情况的综合考核,通过考核才能获得培训结业证书。

第七章培训师资1. 培训讲师由公司的资深模具维修技师担任培训讲师,他们将传授自己多年的维修经验和技巧。

2. 助教为了保证培训效果,还将配备助教,对学员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和辅导。

模具维修安全培训教材

模具维修安全培训教材

模具维修安全培训教材一、介绍模具维修是指对模具进行修理和维护,以延长使用寿命,并保证其正常运行的工作。

而模具维修的安全性尤为重要,不仅关系到维修人员的个人安全,也关系到企业的生产正常进行。

为此,我们编制了本模具维修安全培训教材,旨在提高维修人员的安全意识,确保模具维修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模具维修前的准备工作2.1 设备检查在进行模具维修前,维修人员应对所需设备进行检查,确保其正常运行。

检查项目包括电源、空压机、照明设备等,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报修或更换设备。

2.2 环境整理维修现场应保持整洁,将杂物和易燃物品进行清理和存放。

同时,检查工作区域的通风情况,保证空气流通,防止有害气体积聚。

2.3 工具准备维修人员应按照工作需要准备必要的维修工具,并确保工具处于正常状态。

在使用电动工具时,应注意安全操作,佩戴好相应的防护用品。

三、模具维修中的安全措施3.1 个人防护维修人员在进行模具维修时应正确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包括防护眼镜、耳塞、口罩、防护手套等。

特别是在使用机械工具时,应加强警惕,避免发生意外伤害。

3.2 电气安全在进行与电气有关的模具维修时,维修人员应切断电源,确保维修工作的安全进行。

在排除故障时,应使用绝缘工具,避免触电事故的发生。

3.3 防火安全维修现场应做好防火措施,禁止在维修区域内吸烟。

使用明火时,应根据现场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并备有灭火器材。

四、模具维修后的安全注意事项4.1 清理和整理维修完成后,应对维修现场进行清理和整理,将杂物和废弃物适当处理。

同时,检查故障排除情况,确保模具能够正常运行。

4.2 设备停放维修结束后,应将维修所用设备归位并妥善停放,避免设备被损坏或占据通道,保证工作区域的通畅。

4.3 维修记录维修人员应做好维修记录,包括维修时间、维修内容、故障排除情况等。

这有助于维修工作的追踪和分析,并为日后的维修提供参考。

五、应急措施在模具维修过程中,若发生意外事故或突发情况,维修人员应立即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修模工培训计划书

修模工培训计划书

修模工培训计划书一、培训目标本培训旨在通过系统的学习与培训,提高修模工的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使其能够独立完成模具设计、制造、维修和改进工作,为企业提供更高水平的技术支持和服务。

二、培训对象本次培训对象为公司现有的修模工及相关技术人员,具体包括模具设计师、模具制造工程师、模具维修工程师等相关技术人员。

三、培训内容1.模具设计基础(1)模具设计的基本概念(2)模具结构设计原理(3)常见模具设计方法(4)模具材料的选择与应用2.模具制造技术(1)常见模具制造工艺流程(2)模具制造的机械加工技术(3)模具热处理工艺及其应用(4)模具装配与调试技术3.模具维修与改进(1)常见模具故障分析与排除方法(2)模具维修技术及注意事项(3)模具改进与优化方法(4)现代化模具维修设备的使用4.模具管理与标准化(1)模具管理的基本概念与原则(2)模具标准化管理体系(3)模具质量控制与保证(4)现代化模具管理软件的使用四、培训方式本次培训采用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具体分为以下几个环节:1.理论学习:通过专业讲师进行知识讲解和案例分析,使学员深入理解模具设计、制造、维修与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实践操作:通过实际操作模具设计软件、机械加工设备、模具维修设备等,使学员掌握实际操作技能,提高专业水平。

3.个性化学习:根据学员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设置个性化学习计划,提供针对性的培训内容和指导。

五、培训周期与安排本次培训计划为期三个月,具体安排如下:1.第一阶段(一个月):理论学习与知识讲解。

包括模具设计原理、模具制造工艺、模具维修技术、模具管理等相关理论知识学习。

2.第二阶段(一个月):实践操作与技能训练。

包括模具设计软件的操作与应用、机械加工设备的操作与维护、模具维修设备的使用与维护等实际操作训练。

3.第三阶段(一个月):个性化学习与总结。

根据学员的实际需求进行个性化学习计划,并对整个培训过程进行总结与评估。

六、培训考核与评价为了确保培训效果,将进行以下考核与评价:1.培训期间设立定期考核,不合格者将进行再培训或补课。

模具修理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模具修理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模具修理标准化作业指导书模具修理标准化作业指导书一.总则:模具在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影响质量或生产,应及时送到工模具厂修理,并详细填写好相应的修理通知单,工模具厂才能根据填修内容进行问题处理。

模具修理后由专业厂进行首件验收,合格后方可继续使用。

二.修理流程:1.修理通知单的确认送修单位必须准确填写修理通知单,将模具及时送交工模具厂修理,通过技术员登记后并确认模具实物已到修理现场,然后签字确认并安排修理(编制修理工作号和修理人员安排)。

2.确定问题修理技术员根据修理通知单内容、样件的实际状态,把修理问题在现场跟修理人员详细讲解清楚并作相应标识。

3.模具的拆卸与清洁3.1模具的拆卸注意事项:3.1.1拆卸部件必作相应标识,标识必须唯一,不得重复;3.1.2镶块或冲头拆卸时,必与相应安装位置作一一对应标识字符;3.1.3防反措施,拆卸后必作一定标识,以免安装出错;3.1.4拆卸后部件必须摆放整齐,螺钉,弹簧,胶垫须用盒装好3.1.5对主要工作部件应作防护措施,如凸凹模刃口、冲头、型芯、型腔,防止他人不小心损伤。

3.2模具拆卸后必须清洁干净,并作一定的保养。

4.模具的检查除对送修单位修理问题的检查确认外,必须自己检查所有部件工作状态是否良好。

若检查中发现问题,应及时通知修理技术员作相应问题处理修理。

其它检查,如模具修理模具单图号和模板所打字头是否一致,若有异议,请核查清楚后加以更正;铸件模具是否挂有铭牌,若无铭牌必须补做铭牌;各部件所涂颜色是否清晰,若不清晰需加涂装,保持模具原状态。

5.修理问题分析确认根据制件和模具实际状态,分析修理问题的根源:5.1弄清模具的损坏程度,查明损坏根本原因,认真分析问题根源,最终制定合理的修理方案;5.2确定合理修理方案后,指定专业修理人员进行修理,负责修理的技术员作相应的技术指导工作。

6.修理方案的实施措施在修理过程中,应根修理问题的实际状态作相应合理的修理方案:6.1现场修理:生产现场若出现小问题或故障,由冲压调试工可根据实际情况加以修理(必要时由工模具厂修理人员现场配合修理),若现场无法处理的,应及时送工模具厂进行修理;非专业维修人员或未经专业维修人员允许,不可自行拆模维修。

模具修理操作指导书

模具修理操作指导书

模具修理操作指导书
一、引言
模具是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对于产品的制造具有至关
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模具的长期使用,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磨损、损坏等问题,需要进行修理和维护。

本操作指导书旨在向模具修理
操作人员介绍模具修理的基本知识和技巧,以确保模具的正常运行
和延长使用寿命。

二、模具修理前的准备工作
1. 安全措施:在进行模具修理操作之前,务必佩戴好相关的安
全装备,如安全帽、护目镜、防护手套等,确保人身安全。

2. 了解模具结构:在修理之前,对模具的结构和组成部分进行
充分了解,以便更好地进行修理操作。

3. 准备工具和材料:根据修理任务的要求,准备好相应的工具
和材料,如砂纸、刨刀、锉刀、刷子、磨具等。

三、常见模具修理问题及解决方案
1. 模具磨损:
a) 问题描述:模具表面出现磨损、划伤等情况,影响产品的质量。

b) 解决方案:使用砂纸或磨具对受损部分进行打磨,恢复平整的表面。

2. 模具孔隙:
a) 问题描述:模具内部存在孔隙或气泡,影响产品成型的完整性。

b) 解决方案:使用锉刀或刨刀对孔隙进行修补,填补材料以恢复完整性。

3. 模具裂纹:
a) 问题描述:模具出现裂纹或断裂,使模具无法正常工作。

b) 解决方案:使用焊接或钣金修复技术,将模具裂纹处焊接或粘接,使模具恢复完整。

4. 模具表面腐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塑胶模具制作与维修作业指异书
目的:为使模具制作及维修作业能降低成本,缩短制造周期,确保模具寿命,保证产品品质。

一、制作模具编号:
1.必须在模坯外侧端面上方(方铁)用铣床加工模具编号,字高度40mm,深度0.5mm,字
体为等线体。

2.每一块模板上均须用字码打上模具编号,且方向统一。

3.模具所有螺丝、吊圈孔及模具部件必须是公制规格,而付加工模配件必须是标准规格,
禁止自行土制。

二、撬模位
1、每一套模具均在B板(动模板)上四个角铣出撬模位,以便FIT模及修模用。

三、码模坑:
1、非工字模胚均需要在前后模铣出码模槽,具体尺寸根据模具设计尺寸而定。

四、码模螺丝孔:
1、每套模具均要在动模底板,定模面板上开码模孔。

2、孔距尺寸需根据注射机型确定
五、顶棍孔
1、动模底须开有足够大的顶棍孔,直径Φ25~40mm
2、小型模具只需开一个顶棍孔,中型模具必须开三个顶棍孔以上,大型模具即需开五个孔3、顶棍孔径及位置根据注射机型实际尺寸(设计尺寸)
六、定位圈
1、每套模具必须装有定位圈(即定位法兰),以便装模定位,
2、定位环尺寸应根据注射机型墙板孔径确定,
3、定位圈直径公差为0.2~0.4mm,凸出模面板高度最小8~10mm,
4、模具与机板的定位圈(法兰)的标准尺寸100mm-0.20^-0.40mm,
七、先复位装置
1、当顶针司筒与行位顶出装置相干涉时,必须在模上设有先复装置,不尽靠弹簧使顶针板复位,以免日后弹簧失效,行位(抽芯)与顶针司筒相碰撞。

2、必须在顶针板与动模板间装行程开关,以确保先复位装置有效后方可通电合模。

八、顶针板导柱导套
1、顶针板长12或以上,或工模排位偏中
2、配置较多小顶针且直径在2mm以下,
3、配置较多司筒(10支以上),
4、以上三种情形都必须在顶针板上加四支导柱及导套,以保证顶针平衡平稳地顶出胶件。

九、顶针板弹簧弓
1、所有模具必须上顶针板上安装四根复位弹弓,以助顶针均匀回缩,
2、采用塑胶模具专用蓝色弹弓,复位弹弓两端磨平,
3、复位弹弓不能压缩大于自由长度的40%需在胶件有效出模情况下在顶针面板上做四个顶出限位钉
4、复位弹弓固定,必须两端均有固定沉孔,禁止一端沉孔一端磨平面的不可靠做法。

十、自动脱水装置
1、细水口模(三板模)必须靠装有拉杆,拉条或回位销,保证水口板及A板的移动至水口自动脱落。

2、拉条用料厚10mm或12mm以上,
3、拉条螺丝直径不能小于8-14mm,
4、采用B板(动模板)面上装有4粒尼龙胶钉(尼龙拉机),效果安全可靠,经济实用。

十一、顶针动作
1、应保证在任何场合都可靠地顶出啤件,并在合模前保证不与其他模具零件相干涉地复位,
2、顶出时不能使啤件产生变形,顶白及卡滞现象迅速顶出且顶针痕迹不影响啤件外观质量。

3、顶出应平衡且很顺,不可出现顶针板倾斜现象,顶出不应有杂音产生,
4、顶出完成后,顶针应自动回缩(除特别模具外)。

十二、行位动作
1、滑块(行位)动作应顺滑,保证形件不变行,不可出现死动作,不均匀,松动等现象;2、大滑块导滑面要开有油槽;
3、大滑块须有冷却水道;
4、滑块与滑座部分配合采用HVE6,不可过于松动;
5、滑块滑动行程长度过长时,必须在模座上增长导向,通常滑动部分长度做到宽度的1.5倍左右为宜,抽芯时滑块在导向槽内的配合部分,要有滑块滑动部分的2/3管在导向滑槽内;
6、斜导柱孔与斜导柱配合必须留0.2mm以上间隙,禁止一样大的配合;
7、斜度导柱的角度小于行位锲紧面的斜度2度,大滑块的锲紧块,必须伸入下模15-20mm,以10度斜面互锁反压。

8、圆面滑块组合的型腔,纵向与锲向滑块的锲紧面的角度,斜度柱角度分别相差2度,禁止一样度数,模具上方的滑块最终定位必须用弹弓推或拉,形式上不能用波珠,以免滑块在合模时撞伤锲紧块及斜导柱。

9、所有行位的对擦面必须加装耐磨板,对擦面长≥30mm,且宽≥50mm。

细行位及行位压板需淬火加硬52度以上,大行位按开模前的要求氮化或加硬。

十三、吊模孔
1、小型模具A、B板上下面均作有吊模螺丝孔;
2、大型模具所有模板均作有吊模螺丝孔,或都二面都要。

十四、CAVNO.:
1、一模多腔零件必须在非外露面,配合面上打CAVNO.以示区别,在第一次试模前就打好。

2、CAVNO.字唛位置与设计工程师联系后打上为宜。

十五、料道形状
1、原则上采用O形(圆形)料道;
2、特殊情况采用梯形料道;
3、料道口的截面大小通常根据产品大小,工模内腔多少面定,具体尺寸根据模具设计图而定;
4、料道口形状款式繁多,通常有平逢式,扁形式,点浇式,潜水式,三四爪点浇式,具体料道口尺寸跟实际产品大小相正负,开料道口时流量要分布均匀,通常远离主流道越远料道口逐渐增大,细水口点浇式,原则上要保留有肚脐眼一般平逢入水要开料道口斜位,以免产品胶离水口后增加辅助人工工作量。

十六、异形顶针,镶件
1、异形顶针镶件可转动时,必须做好防转装置。

2、防转装置必须可靠,单一定向,禁止二个方向定位,(包括司筒针头斜面)
十七、司筒
1、司筒所有孔必须铰光不能直接钻出,以免烧司筒柱位成形部分,必须加工出啤把,并省光以避免一圈圈或拖胶粉顶白。

2、优先采用标准司筒,严禁成形部分直径多大尺寸就用多大尺寸,司筒尺寸可小于成形柱外径尺寸;
3、为避免司筒与司筒配合出现偏心,司筒头部切割量不能超过10mm长,在设计请购必须重点考虑确定尺寸。

十八、排气槽
1、定模板(A板)导套背面必须铣排气槽,以免形成真空影响啤塑及FIT模,增加开锁模的液压能量有损机件;
2、为保证高速注塑,需有所有模具分型面最后溶接部位及料道口尽头必须开出排气槽。

3、排气槽深度见参数:ABS、AS、PS:0.03mm,PC、PE、PP、POM:0.02mm,PA尼龙0.01mm
4、为精确排气位置,排气槽可在第一次试模后再加工,开排气槽必须用磨麻或铣床加工,禁止打磨机加。

十九、工模生锈
1、模具制造过程所有加工零件在暂停加工后必须涂上防锈油,以免生锈;
2、模胚外侧在拆模后亦要喷防锈油,以防生锈,
3、新模制造完毕时均不可有锈痕。

二十、顶针司筒烧伤
1、新模不可存有顶针司筒烧焊等缺陷。

2、顶针孔司筒孔必须较光。

3、顶针孔司筒针固定沉孔底部必须做平底,,轴向配合间隙不大于0.15mm。

4、顶针司筒与型芯配合隙孔径公差为H7。

5、顶针司筒与孔之间必须喷上高温顶针油。

6、顶针必须高于型腔面0~0.5mm禁止低于后模面.
二十一、冷却水出入标记
1、冷却水出口必须打“OUT”或“O”字唛,入口必须打“IN”或“I”
二十二、顶针头打记号
1、顶针固定板必须打上记号,记号应相同且在同一方向,以便修改模
2、镶件与固定件板之间亦必须打上记号,以防装错。

二十三、分型面高出模胚面
1、通常分型面高出模胚面0.1-0.5mm。

二十四、滑块、斜顶块退磁
1、运动部件(滑快、斜顶块、锲紧块)磨削后必须退磁,以免烧伤运动部位及在磁性吸力作用下,滑块离开后即又回原位置,当二次合模定会撞伤滑块。

二十五、流道抛光
1、流道必须抛光,严禁在流道上打凹凸,以免影响注塑流动性及啤塑外观;
2、主流道长度在结构许可的条件下小于60mm。

二十六、流道及入水是否合理
1、流道设置应保证入水平衡及减少水口料,流道转折处必须设置冷料穴;
2、优先采用热流道潜水口以节省水口用料,入水保证产品要求尽可能减少辅助人工费用。

二十七、内外模平面必须平行,4支回针高度要一致。

二十八、水口板动作必须平衡均匀拉开,行程合理。

二十九、省模必须保证不粘模,不顶白,必须满足产品要求。

三十、辅助柱(模顶、撑头)
1、模具尽量设置辅助柱、尽量设在中央及尽量大直每径;
2、辅助柱必须用螺丝固定在动模底板上;
3、辅助柱长度应长于工模方铁高度的0.1——0.25mm。

三十一、冷动水
1、所有冷却水必须保证均匀且充足,冷却水直径不能小于Φ8mm或Φ3/8″,除非结构不允许;
2、密封胶圈在加工时必须高出0.5mm;
3、做水压试验,在8Kg压力下,5分钟不漏水。

三十二、氮化
1、开模前除了特定所有的钢料外,在所有工程全部完成后,必需表面氮化,氮化有以下两个规定:
1)所有动件(包括行位、斜顶、擦穿位、斜铲)等,这些部件固定需要氮化。

2)个别工模需要全部氮化(包括PC、尼龙加铁……等工程料,这些工模在开前必需会特别提示全部氮化。

三十三、第一次试模
1、新模具第一次试模时,模具外形必须锣上本公司模具型号及中文名称;
2、新模具第一次试模必须装有动定模标准定位件,四边各一个。

三十四、新模具必须是标准模架(做模商需列出采用哪间的标准模架资料经本公司)。

三十五、新模具模芯四角位必须做模芯定位。

三十六、所有模具要装动定模锁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