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经济学的角度探究审计动因
审计动因理论
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我国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夏 商 ——萌芽和产生阶段 西周初期——初步形成阶段(宰夫、司会) 秦汉时期——最终确立阶段(上计制度) 隋唐至宋——日趋完善阶段(比部、审计) 元明清 ——停滞不前阶段(户部、都察院) 中华民国——不断演进阶段(审计) 新中国 ——振兴阶段(审计)
3、受托责任的内容必须能够明确下来,并通过法律、规章、契约等有 效形式加以体现,使其能够具体运作。
4、受托责任的履行应该可以计量,以使受托方能够报告责任履行情况, 委托方能够评价责任履行情况。(以会计报表数据计量)
二、审计的本质 审计既在受托责任关系基础上产生,又随受托责任关系外延的演变而不
13、可信性观 审计是为验证财务报表的可信性提供一种合理的保证。
14、管理者观 管理者因为管理的需要也有对财务报表进行审计的要求。
15、组织控制观 与发展的根本动因—受托责任观
所有者
审计 报告
审计 人员
会计 报表
审计
为什么出现审计
财产 经营者
衡的手段和机制。
5.财政监督观 比较直观、简单的审计观,认为审计源于财政监督的需要。
6、宏观控制观 强调国家的社会职能,强调社会职能中组织和干预经济活动的职能,认
为审计行为主要是为了满足国家宏观经济控制的需要。
7、查账观 登记账目、编制报表的人视为他人登记和编制的,当他人向利用账簿和
审计是社会环境尤其是经济、政治和法律环境变迁的产物。 环境的改变推动着审计呈现出多样发展态势,审计总是力求 不断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审计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其伴随着社会环境的变迁而经历了 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
审计2审计动因及相关理论
第二章审计动因及相关理论目录【引导事例】 (2)第1节审计模式及演进 (2)1.1 审计业务阶段及其基本任务 (2)1. 2 账表导向审计模式 (3)1.3 制度导向审计模式 (3)1.4 风险导向审计模式 (3)第2节解释审计动因的理论 (4)2.1信息论的观点 (4)2.2代理论的观点 (5)2.3受托责任论的观点 (5)2.4保险论的观点 (6)2.5冲突论的观点 (6)第3节关于审计供求关系 (9)3.1 关于审计环境 (9)3.1.1 审计环境因素构成 (9)3.1.2审计环境的影响 (11)3.2 审计供求关系 (12)3.2.1 审计需求 (12)3.2.2 审计供给 (13)3.3 审计信息需求曲线 (14)3.4 审计信息供给曲线 (15)第4节审计期望差距 (19)4.1 审计期望差距如何形成 (19) (20)4.2 审计期望差距的影晌 (21) (22)4.3 如何消解审计期望差距 (22) (23) (25)【引导事例】从审计的产生和发展历史来看,推动审计产生发展的动力是社会经济发展对审计的需求;同时,审计产生后其审计环境也影响着审计的目的、模式,以及审计理论的发展。
研究审计发展,包括审计实务的发展和审计理论的发展,就一定要推动审计发展的内在动力,这就是审计动因要研究的课题。
研究审计动因,我们需要回头看,总结历史所带给我们的启示,分析前人对审计动因解释的合理性;也需要潜下心来研究现实世界中的本质规律。
上一章我们介绍了一些审计产生发展历史,但其目的是对包括国家审计、内部审计在内的审计全貌的介绍。
从这一章开始我们将围绕注册会计师审计来介绍有关内容。
第1节审计模式及演进1.1 审计模式的含义1720年英国南海公司案及其随后的财务报表审查,是现代注册会计师审计意义下审计的发端,自那时起注册会计师审计开始兴起。
在审计发展的初期,审计被赋予“警犬”1的功能。
这种认识下,审计要承担维护委托人利益的职能,接受委托,通过对管理层(经营管理受托方)对经营效果、财务信息进行监督,来维护审计委托人的财产权益。
内部审计的数智化变革:动因、特征与价值创造效应
1引言进入新时代,信息化和数字经济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试图通过数智化转型实现企业的价值增值,以此提高企业应对不确定风险的能力。
在此基础上,“数字化”和“数智化”不断涌入人们的视线,而“数智化”区别于“数字化”,“数智化”是“数字化+智能化”的有机结合,是“数字化”的进阶版。
“数智化”的概念最早于2015年由北京大学的“知本财团”课题组提出,最初的定义是数字智慧化与智慧数字化的合成。
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理论界和实务界对“数智化”一词有了不同的理解,其概念也在不断扩展和深化。
同时,财会领域的内部审计板块也引入了“数智化”的概念,愈来愈多的学者和实务界人士对内部审计的数智化展开研究。
内部审计是组织治理的重要基石,科学有效的内部审计对公司治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面对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和区块链等新技术的发展应用,这些技术正在极大地影响着全球经济的进程。
同时,当今社会正处于VUCA 时代,在这个不稳定、不确定、复杂、模糊的时代,内部审计不断向前发展的趋势却是不变的。
在这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各企业把握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发展机遇,积极推动企业的转型发展,其中就包括对内部审计进行数智化变革,使其更好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实现价值创造目标。
本文从促进内部审计数智化变革的动因、变革所具有的特征以及其价值创造效应3个方面进行多角度分析,探讨在大数据时代内部审计的新发展。
2内部审计数智化变革的动因以往学者对内部审计转型动因的研究主要从外部环境变化和内部自身需要两个方面展开。
张庆龙等[1]基于环境不确定性和战略导向两个视角分析内部审计数智化变革的外部动因和内部动因。
在环境不确定性视角中,包括政策、技术、数据和危机管理四方驱动;在战略导向视角中,包括效率、效能和创新三方驱动。
本文基于前者的研究,将外部动因概括为技术创新发展、复杂的审计环境,内部动因包括组织架构转型需要和追求更高效率。
2.1技术创新发展在技术驱动不足的时代,传统的内部审计主要依靠人力进行现场审计,这不仅耗时耗力,审计质量也得不到保证。
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审计动因研究
续 存 在 才 能 保证 事 物 的继 续 生 存 一旦 条 审 计 人 员 来 审 查 自己 的 报 告 吗 ? 二 . 理 的 原 因 在于 审计 人 对 财 务 报 表 重 大 错 报 风 第 代
件 不 再 存 在 . 物 也 就 随 之 消 亡 . 果 条 件 理 论 是 基 于 完 全 竞 争 市 场 的 假 设 来 解 释 审 险造 成 的损 失 做 出 了赔 偿 的承 诺 .可 减 轻 事 如 在 市 发 生 变 化 . 物 也 随 之发 生 变 化 审计 动 因 事 计 起 源 的 . 现 实 当 中 . 场 或 多 或 少 都 受 投 资者 的压 力 。 审计 动 因 保 险 观 下 , 计 在 审 就 是指 引发 审 计 的 推 动 力 或 者 驱 动 审计 发 到 政府 管制 .审计 并 非根 据 市 场 的 需 求 而 风 险被 分 为 系 统 风 险 与 非 系 统 风 险 .这 为 展 的 因 素 对 审 计 动 因进 行 分 析 有 助 于 我 是 法 律 的规 定 提 供 鉴 证 服 务 的 .因 此 代 理 政 府 、 审计 人 、 营 者 划 分 各 自的 权 责 提 供 经
计 理 论体 系 的构 建 有 所 助 益
关 键 词 : 制 度 经济 学 ; 新 审计 动 因 ; 系构 建 ; 权 动 因 体 产
中图 分 类 号 : 2 9O F 3 . 文 献标 识 释 了许 多 公 司尽 管 法 规 并 息 的使 用人 为 了 防止 信 息 提 供 者 舞 弊 而支 未 要 求 却 自愿 接 受 审 计 这 一 问题 . 而 . 然 若 付 的 分 担 风 险 的保 险 费用 .审 计 费 用 的发
2 现 有 的 审 计 动 因 理 论 及 其 评 述
现代审计的动因
现代审计的动因审计动因的研究主要是探讨社会经济发展为什么需要审计。
随着人们对审计研究的深入, 对审计动因的认识也逐渐趋于统一, 即审计产生的动因是受托责任关系的存在。
受托责任观认为审计因受托责任关系的出现而产生, 并随着受托责任关系的发展而发展。
运用受托责任观, 虽然能够对某些审计现象做出合理解释, 但无法对现代审计阶段所表现的某些现象做出解释, 如债权人、和潜在投资者对审计的需求, 因为债权人、政府和潜在投资者也是审计信息的使用者, 而他们并没有与企业经营者之间形成受托责任关系, 可见, 受托责任仍是不完善的。
由于受托责任的不完善学术界产生了一下几种审计动因理论:(1)代理论审计需求的委托代理理论,是在詹森和麦克林所倡导的委托代理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按照委托代理理论的逻辑,审计的存在是代理关系中委托人与代理人的共同需求,审计的本质在于促使委托人和代理人的利益最大化。
委托人和代理人都是最大合理效用的追求者,然而他们各自的利益目标不一致,因此必然存在利益冲突。
委托人希望管理当局能够不遗余力地履行好自己的经营管理责任,最大限度地增加企业的价值,增加投资回报,同时又希望付出尽可能低的代理成本。
但是,公司的资产和信息却控制在管理当局手中,股东作为投资者,除了通过管理当局的财务报告外不能通过其他的途径来考察管理当局的工作业绩。
代理人追求的是最高的经济利益和名望,如何实现这一目的,与公司的激励制度有着直接的关系。
(2)信息论信息论认为之所以存在审计是由于管理层当局和投资者之间存在潜在的信息不对称,审计财务信息可以降低信息的不对称并使市场更具效率。
也即,审计的本质在于增进财务信息的价值。
(3)保险论从保险观角度分析了审计动因,认为审计是一种风险转移机制,所有者愿意支付额外审计费用的原因在于审计人对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造成的损失做出了赔偿的承诺。
保险论认为,审计是一个把财务报告使用者的信息风险降低到社会可接受的风险水平之下的过程,审计的本质在于分担风险。
审计动因新论
任 的 过 程 进 行 监 督 , 具 公 允 的证 明 材 料 , 出 建 设 性 的 意 出 提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 . 业之所以存在 是因为}会市场 中 企 土
普 遍 存 在 交 易 成 本 , 业 可 以 通 过 内 部 的 组 织 制 度 降 低 这 种 企
成本 新制度经济学对交 易成 本的解释为 : 签约前 的信息搜
围理论。
因素论c单因素论包括 : 务责 任论 、 财 经济责任论 ( 亦称受托
题. 但其却求全责备 , 缺乏重点 , 因此不应将其作为 理想 的动
责任论或受 审责 任论 )防 弊鲥误论 、 弊需要论 , , 舞 代理 人理
论、 维护产权论及赋予可信度 沧等; 多园素论主要有 : 美国会 计学 会( ^ 的“ 害冲突 ” “ A A) 利 、 复杂 性 ” “ 、 重要性 ” 长 远 、 性 ” 挖国学者也提出了“ . 国家需 要” “ 、 所有者需要 、 经理需 “ 要 、清算需要” 的四因素动 因理论 笔者认为 , 准确的审什 动因理论应对各 种审计及 审计发展 的新领域 提供合理 的解 释 , 而 以 上 各论 仪 从 一 个 方 面或 表 面 层 次 上 研 究 审 计动 因 , 不具 有根本性 , 更不能充分说明审计发展的新领域 R. 毛茨等 人提出竣干可信 度论, k 意在说明 审甘 的产生 主要是 为了增加会计信息冉 可信程度。1 2 年英国南海公司 勺 70 破 产 于检 查会计账 目是 否有舞弊行 为 、 否真实可 信的 出 是 需要 产生了民间审计 ,园而, 该理 论与防弊纠误论 、 舞弊需 要 论能在一定程度上通用于 民间审计 , 但坩 国家 审计的解释 略显牵强 。早期的国家审许即官厅审计并不附有增加信息使 用者可信度的 功能 . 并不直接拥有 防弊到误 的特性 , 也 只是 监 督井维 护所有者的产权利益 因此, 以赋予 可信 崖论和防
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审计意见购买动因与防治
( ) 一 委托代理理论的分析
委托代理问题最早 由罗斯提出 , 为如果 当事人双方 , 认 其中代理人代表委托人 的利益行使某些决
策权 , 代理关 系随之产生。米歇尔・ 詹森 、 威廉姆 ・ 马克林 ( 9 6) 为如果代理关 系的双方都是效用 最大化 的追求者 , 17 认 就有充分 的理
张 薇 : 制 度 经 济 学视 角 下 审计 意 见 购 买 动 因 与 防治 新
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审计意见购买动因与防治
张 薇
( 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 湖南 长沙 4 0 0 ) 25 1 摘要 : 本文 以新制度经济学为视 角, 通过运 用委托代理理论 、 契约理论 、 交易费用理论 、 产权理论 , 对我 国 上市公 司的审计意见购买动 因进行 了剖析 , 出了从根本上 防治审计意见购买的政策建议与 配套措施 , 提 以期 为提 高证券 市场 中会计报表 与审计报告 的信息含量 , 维护证券 市场秩序和保护投 资者利益提供参考 。 关键词 :审计意见购买 动 因 防治 新制度经济学 审计意见购买是指在某一特定会计 年度 , 公司变更 审计师 比不变更能 明显地获取更为有利 审计 意见 的现象 。 对这一 问题 的研究 是近年来审计理论界与各 国证券监管界 关注的热点问题 ,现有的大多数研 究集 中于实证研究 。本文试 图从新制度经济学 的视角 出 发, 通过运用委托代理理论 、 契约理论 、 交易费用理论 、 产权理论 对审计意见购买的动 因进行深刻剖析 , 并在此基础上提 出从根本上 解决审计意见购买问题 的相关建议 。
审计需求动因论文
浅析审计需求动因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1)05-293-01摘要审计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伴随着社会环境的变迁经历了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历程,并力求不断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本文对代理理论、信息理论和保险理论这三个审计动因进行了简要分析,指出其对我国公司治理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代理理论信息理论保险理论审计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经济组织结构中的一项重要的制度安排。
传统审计理论认为,审计只是一系列实务、程序、方法和技术的集合,而未对其产生的本质和需求动因等问题进行分析。
审计动因是指审计产生、存在与发展的动力和原因,传统的审计动因理论有:代理理论、信息理论和保险理论。
一、代理理论审计动因的代理理论,是目前审计动因理论中的主流理论,它是在现代产权经济学家詹森和梅克林所倡导的委托代理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他们把代理关系定义为一种契约,一个人或者更多的人聘用另一人代替他们来履行某些服务,包括把若干决策权托付给代理人。
如果这种关系的双方当事人都是效用最大化者,则代理人不会总以委托人的最大利益而行动,因此产生了道德风险,也就导致了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代理成本的出现。
利用代理理论可以解释审计发挥作用的机制。
如企业所有者会将管理人员的报酬与其工作业绩挂钩,通过这种激励措施来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然而这会导致企业管理者粉饰财务报表,虚报公司业绩。
但如果管理者的报酬与业绩无关,虽然他们没有歪曲报表的动机,却不利于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
因此,与业绩挂钩的报酬再加上对财务报告进行独立审计是使股东利益达到最大化的最佳方法,由此产生了企业所有者委托外部审计人员对管理者的财务报告进行审计的需求,而聘请独立审计师对财务报告进行审核的费用可看作是所有者激励和监督管理者的代理成本。
二、信息理论信息理论认为,审计的结果可以使信息更加可靠,减少经营者和所有者之间潜在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使市场更具效率,审计的本质在于增进财务信息的价值,提高财务信息对信息使用者决策的有用程度。
审计风险的成因
审计风险的成因1、审计风险形成的外部原因。
(1)经济环境对审计风险的影响。
市场经济成份的多元化,被审单位行为的不稳定性,如企业改组、兼并、重组等,使审计人员对企业的情况难以全面地反映和评价,获得正确结论的难度加大,从而增加了审计风险。
(2)社会环境对审计风险的影响。
由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或执行不力,但审计人员又不能觉察所造成的风险。
即使审计人员确认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不合理或在关键环节上失控,其提出的修正建议是否能够真正适合被审计单位的经营活动,也会形成一种修正风险。
(3)法律环境的影响。
法律是审计工作的依据,如果法律体系不完备或不衍接,审计人员就会失去统一标准,增加风险机会。
近年来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业务中,因种种原因而引发的诉讼事件不断出现,审计准则中从业人员“应有的职业谨嗔”和“适当的职业关注”已成为法律界关注的焦点。
今后随着市场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和法律建设的进一步推进,审计工作人员面临的风险将日趋增大。
(4)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广泛使用。
在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下,被审单位经济活动记录都已变成由计算机按程序指令自动完成,然而储存在电脑中的会计信息很容易被修改、删除或转移,而且并无明显的痕迹,从而也就加大了审计风险。
2、审计风险形成的内部原因。
(1)审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素质不高。
审计工作是一种专业性和技术性很强的职业,因此对人的要求就相应较高。
如果审计人员的责任心不够强,职业道德水平较差,那么审计质量也会受到影响,则就会造成很大的工作失误,而形成审计风险。
(2)审计人员所采用的审计技术方法落后。
现代审计方法强调审计成本和审计风险的均衡,所采用的审计程序以允许存在一定审计风险为必要前提。
审计人员就必须追求审计效率和效果的平衡。
他们把审计的重点放在各个重要组成项目上,抽取全部业务的一部分来进行审查,而抽取的样本及其代表的整体主观结论和客观事实之间的可能存在一定偏离,从而形成一定审计风险。
(3)被审单位的内部控制机制薄弱。
新经济影响审计发展的动因及审计发展趋向
地改变 了传统的商务模式 , 时 , 同 也将 引 起 对 审 计 方
法 和 技 术 、 计 范 围 、 险等 影 响 。 审 风
( ) 对 审计 方 式 的 影 响 1
在 网 络 世 界 里 ,网 络 社 会 的 虚 拟 企业 存 续 的 时 间 有 很 大 程 度 的 不 确 定 性 、 缩性 和 随 机 性 。 虚 拟 伸 故 企 业 的快 速 结 合 与 解 散 . 求 审计 工 作 必 须 随时 、 要 随
经 济 时 代 相 适 应 的 。在 知识 经 济 时 代 , 审计 目标 不
仅 要 维 护 投 资 者 和 债 权 人 的 利 益 ,也 要 维 护 相 关 利 益 主 体 的 利 益 和 社 会 利 益 。 因 此 ,审 计 目标 将 不 再 局 限 于 物 质 资 本 要 素 所 有 者 , 而 应 定 位 于 整 个 社 会 。 例 如 对 企 业 人 力 资 源利 用 状 况 、顾 客 对 企业 的 满 意 度 、 境 保 护 等 发 表 意 见 , 为 企 业 管 理 者 提 供 环 或 管 理 审计 意 见 。 知 识 经 济 时 代 ,知 识 资 源 的可 共 享 性 和 可 转 移 性 ,使 企 业 和 社 会 的 联 系 更 加 广 泛 而 深 入 ,越 来 越 多 的 企 业 将 在 会 计 报 表 中披 露 其 履 行 社 会 职 责 的 状 况 , 所 当 然 , 社 会 责 任 履 行 状 况 的 审 理 对 计 也 必 将 成 为 审 计 的 目标 之 一 。 ( ) 计 假 设 的 变 化 对 审 计 的 影 响 2会 由 于 审计 与 会 计 的天 然 联 系 ,知 识 经 济 下 的会 计 假 设 发 生 了 许 多 显 著 的变 化 ,进 而 影 响 到 审计 。 审 计 的许 多 支 撑 点 要 以会 计 假 设 为 参 考 ,如 在 建 立
审计行为主体的多视角分析
审计行为主体 的多视角分析
天津财经大学 王 于飞
【 耍】 接 文章通过阐述审计行为研究的 目 的和意义, 以审计判断绩效 = ( f动因, 心理, 能力 ) 为切入点, 通过对审计行为主体 经济学动 因、
审计行为主体能力、 审计行为主体心理三个方面进行剖析, 旨在探讨其对规范审计主体行为的影响, 高审计判断绩效的现 实意义。 提
来导 出。 明显 审计 活动作 为人 类活动之 很
一
容的具体 表现 。 2审计行 为科学 的研究 和运用 , 以 . 可 调动 审计人 员的 工作积 极性 和 主观 能动 性 。优化 审计 程序 和方 法 ,规范职 业 行 为 , 化职 业 道 德 , 强 明确法 律 责 任 , 而 从
能保证其 结果的正确 性 , 为逻辑 推理 的 因
位的会 计报 表事 实上 存在 重大错 误 的情 况下 , 却认 为其 公允表 达 , 并出具 无 保 留
意识 。 而理 性 能 力 . 则是 经济人 客观 追 求 自身效 用最 大化 的能 力。 审计 人是理 性的经济个体 。 在一个 完 整的审计 活动 中 的关系人—— 所有人 、 管 理人、 审计 人 中 。 他们 都追 求着 各 自的利 益。审计人 员作 为一个 理性 的经 济个体 , 也 必然要使 自身的个人 效用最大化 : 一是
结 果的正 确性 ,还受 其起点 等 因素 的影 活动 中各 行为主 体 的规 范行 为及其 有效 个人 的经济财 富最大化 , 即个人产生 的未 响。 人的活动规律 难 以用简单 的逻辑推理 的相 互协 调和配 合 。便 是这 种 所依 赖 内 来现 金流入现值 量最大化 ; 二是与未来 的
审 计行 为的研 究意义
国有单位经济责任审计的困难及其根源分析
国有单位经济责任审计的困难及其根源分析国有单位经济责任审计是指对国有单位在经济活动中的责任履行情况进行审计的一种形式,是国有单位财务管理和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国有单位经济责任审计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障碍,本文将从困难的产生根源、具体困难和解决方案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困难的产生根源(一)行业和地区差异不同行业和地区的国有单位,在经济活动中面临的责任层次和方式也不相同,因此在实施经济责任审计时,无法制定统一的标准和规范。
同时,地方政府和企业领导对经济责任审计的态度、重视程度和资源投入水平也不同,导致国有单位之间差异较大。
(二)制度和机制不完善在国有单位内部,缺乏科学、完整、系统的经济责任制度,经济责任界定不清晰、标准不一致、分配方式不合理、对错难以界定等问题也普遍存在。
同时,审计机制和部门之间的联系薄弱、协调不足,导致审计结果难以得到充分的重视和落实。
(三)审计人员素质和实力问题国有单位的经济责任审计往往需要审计人员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但目前,审计人员的短缺、培训和技能提升不足等问题,导致难以找到专业化、熟悉行业、具备深入了解国有单位的审计人员,从而难以准确、全面的开展审计工作。
二、具体困难(一)审计数据的不完整和不准确由于审计工作本身有很多条款和要求,大量的数据需要收集并分析,但实际工作中,审计对象不合作,内部数据不公开或不准确,导致审计工作难度加大。
(二)国有单位对经济责任审计重视程度不高在许多国有单位中,经济责任审计仍未得到充分的重视和认可。
部门领导和员工可能心理上不够重视或不信任审计的结果,对审计工作的主动配合和积极配合不足,从而加大了审计的难度。
(三)技术手段和流程控制不到位现代经济责任审计需要利用专业软件和工具支持,但由于一些国有单位的信息系统不健全,导致审计数据采集、审计过程控制等过程容易出现问题。
审计过程和结果,依赖技术手段和流程监控控制的完正也不一定能够实现,因此难以确保审计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试论知识经济对审计的挑战
试论知识经济对审计的挑战一、引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给社会各行各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在企业管理中,知识经济极大推动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知识创新的涌现,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的管理工具与方法,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但是,知识经济所带来的挑战也不容忽视,特别是对于审计这样的传统行业来说,更是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本文从知识经济的角度出发,探讨了知识经济对审计提出的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二、知识经济的概念及其影响知识经济是指以知识为核心,以科技进步和知识资本的应用为基础,市场竞争和创新能力为驱动力的一种经济模式。
它是在信息化和全球化背景下,科技、经济、社会三者紧密结合的产物。
知识经济的出现,对社会各个领域都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在企业管理方面,它大大增强了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优势。
但同时,也带来了审计方面的挑战。
三、知识经济对审计提出的挑战1. 审计范围的拓宽知识经济的出现,将审计领域进一步扩展。
传统审计主要关注企业的财务信息是否真实可信以及是否符合法律规定。
而在知识经济背景下,企业的价值已经不仅仅是资产和负债等直接可见的信息,而更多与知识资产、品牌形象和关系资本等无形信息有关。
如何准确评估这些无形信息的价值,并对其进行审计,是知识经济对审计提出的一个重要挑战。
2. 审计方法的变革传统审计主要以“人工”审计为主,但在知识经济时代,这种方法已经不能满足需求。
相反,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审计中得到广泛应用。
这些技术不仅可以进行大量数据的处理与分析,更可以模拟实际情况,为审计人员提供更准确的数据,提高审计工作的精度和要求。
3. 审计人员能力的要求知识经济的到来,对审计人员的基本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审计人员必须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读懂企业的商业模式和技术框架,并且要能够具体把握企业的经营策略和新技术创新。
这样,才能准确把握企业的经营风险和内部控制,保护企业和公众的利益,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审计行为主体多视角分析王宇飞
基于审计行为主体的多视角分析王于飞天津财经大学研究生院会计0704班学号:2007310341【摘要】审计行为研究是审计研究领域中很重要的一个课题,而审计行为主体作为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更是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本文通过阐述审计行为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以审计判断绩效=f(动因,心理,能力)为切入点,通过对审计行为主体经济学动因、审计行为主体能力、审计行为主体心理三个视角进行深入剖析,旨在探讨其对规范审计主体行为,提高审计判断绩效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审计行为主体信息不对称假设有限理性经济人假设启发式捷径Multi-angle of view analysis on audit behavior main body【Abstract】 The audit behavior research is an important topic in the audit research area. While the audit behavior main body has the pivotal statuses as an important attribute. Through the elaboration audit behavior research's goal and the significance, this article take audits judgment achievements =f (agent, psychology, ability) as a breakthrough point, through to audits the behavior main body economic agent, audit behavior main body ability, the audit behavior main body psychology three angles of view to carry on the thorough analysis, is for the purpose of discussing it to the standard audit main body behavior, enhances the audit judgment achievements the practical significance.【Key Words】Audit Behavior Main Body Information Asymmetrical HypothesisLimited Rational Economic Man Hypotheses Heuristics审计的行为研究即对审计人员的行为和审计相关人员的行为的研究,审计相关人员包括审计服务的使用者,审计委员会成员等其他参与者。
经责审计问题原因
经责审计问题原因
经责审计问题的原因可能包括:
1. 管理层不合理的财务报告和沟通手段:管理层可能会故意操纵财务报告,隐藏或夸大企业的财务状况,以获取更多的资金支持或提高股价。
此外,管理层还可能不充分沟通与审计师,导致审计师难以准确了解企业的财务情况。
2. 公司内部控制不完善:如果一个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或存在缺陷,那么就会增加财务安全的风险。
例如,没有严格的财务制度,缺乏独立性的审计委员会,或者存在与高管之间的勾结,都可能导致潜在的财务报告问题。
3. 审计师的职业素质和道德问题:审计师的职业素质和道德往往是保证审计质量的关键。
如果审计师缺乏专业知识、经验或道德品质,可能无法有效地发现或揭示潜在的问题,从而导致审计质量下降。
4. 监管机构的监管不力:监管机构可能存在监管力度不够、监管制度不完善、监管执法不公正、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不够等问题,这些都可能导致企业在审计中存在违规行为。
5. 信息不对称和信任缺失:信息不对称和信任缺失是经责审计问题的根源之一。
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可能无法获得准确和完整的信息,从而无法正确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进而导致经责审计问题的出现。
综上所述,经责审计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管理层行为、公司内部控制、审计师的素质和道德、监管机构的监管能力以及信息不对称和信任缺失等因素的综合影响。
经济数学在审计学中的实际应用
经济数学在审计学中的实际应用
经济数学在审计学中具有广泛的实际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抽样检验:审计师通过对样本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从而得出全面数据的判断。
抽样的置信区间、抽样误差、样本的大小和精度等都是经济数学的重要方法和工具。
2. 数据挖掘:审计师可以利用经济数学模型,对企业财务数据进行挖掘,寻找交易和财务报表中可能存在的不合规行为和细节。
3. 风险评估:审计师需要对企业的风险进行评估,经济数学的统计模型和风险管理方法可以帮助审计师预测潜在的风险,并提供提高系统的稳健性的建议。
4. 企业绩效评估:审计师需要评估企业的绩效,经济数学的多元回归分析和数据拟合方法可以帮助审计师理解企业绩效的因素和变化,并提出相关的意见和建议。
5. 成本费用分析:审计师需要对企业的成本和费用进行分析,经济数学的成本费用分析方法可以帮助审计师了解哪些成本和费用可以优化和控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的意见和建议。
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
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1、客观经济活动的复杂性以及审计范围的扩展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业务的种类和性质在不断的多样化和复杂化,被审计单位的会计信息资料越来越多,客观上加大了审计风险的发生。
而社会公众对审计的要求也由此越来越高,社会公众要求审计人员揭示企业经营中存在的重大差错和舞弊,并要求审计人员对企业持续经营能力做出评价,不仅加大了审计人员的审计责任,也使审计人员的工作内容和工作难度大幅度增加。
2、社会公众的审计期望值过高职业界和社会公众对注册会计师的要求过高,绝大部分人认为经过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会计报表就应该绝对正确,完全可以信赖,这就形成了社会公众与注册会计师职业水平的审计期望差。
实际上,由于被审计单位的因素、注册会计师的能力有限等因素的影响,注册会计师无法保证能够觉察所有的舞弊行为,他们也只有在遵守职业规范基础上,一定程度上保证会计报表的正确,按公认会计准则公允表述发表意见。
3、被审单位配合不默契在审计中,如果审计范围受到限制,审计人员将无法取得充分有效的审计证据。
限制审计范围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是被审单位怕问题被揭露,而对审计施加限制,妨碍审计人员进行正常的审计检查;另一方面,由于审计人员对被审单位相关情况不熟知,对方提供资料不全,有意隐匿其经济活动内容,而又未对提供资料的完整性做出承诺,这都会影响审计工作的质量。
审计风险的控制方法1、提高审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审计人员的业务水平高低直接影响到审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因此应当加强对审计人员的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提高审计人员的风险意识和风险分析与控制能力,从而降低审计风险。
2、遵守审计准则审计人员在执业时一定要严格遵守审计准则,遵守职业道德,保持合理的职业谨慎态度,严格遵守审计程序,避免发生重大疏忽。
3、深入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和财务状况实践证明,在很多审计诉讼案中,审计人员在审计时未能识别重大错弊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没有了解被审计单位所在行业的特征和被审计单位的业务情况,而是只限于对会计资料的复核,从而遗漏了重要审计线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文章阐述受托责任论、代理理论、多因素决定论等观点,衡量审计动因理论的标准,从经济学角度对审计动因的分析及完善审计工作。
关键词:审计动因理论衡量标准经济学完善审计工作审计动因就是审计产生、存在、发展的原因以及动力。
研究审计动因的目的是为了弄清为什么产生审计,为什么需要审计和为什么审计需要存在和发展。
审计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是为满足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
审计动因的主要理论是目前最流行的受托责任论以及代理理论、多因素决定论、信息论、经济监督论、公司管理论及职业化需求论。
下面就几种主要理论进行论述。
一、审计动因理论及缺陷 1.受托责任论。
受托责任论主要观点是:受托责任关系是资源占有人实现对资源有效管理与使用的必要手段和保证机制。
当受托经济责任关系确立后,客观上就存在于委托者对受托者实行经济监督的需要。
而审计恰好独立于受托责任关系双方的当事人,且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于是审计便成为受托责任关系能够实现的必要手段和保护机制,从而得出受托经济责任关系是审计产生的客观基础和根本动因的结论。
实际上,“受托经济责任”只是审计产生的重要前提,并不能说明审计产生的必要性。
它无法诠释审计的职能及社会作用;无法解释审计的独立性。
2.代理理论。
代理理论主要观点是:企业存在契约关系,而契约条款的实施必须通过监督,否则就不起作用。
审计就是这种监督方式。
在这种理论中,审计的本质在于促进股东和管理者利益最大化。
但代理理论的不足之处:无法解释企业接受审计需求强制进行这一事实,无法解释代理理论认为审计是促进股东和企业管理人员的利益最大化与审计人员面临的“诉讼爆炸”和“深口袋理论”的经济现象是互相矛盾这一现实。
3.多因素决定论。
在美国会计学会基本审计概念委员会发布的《基本审计概念公告》中,明确阐述审计动因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利益冲突产生对公正第三方的需求。
(2)当利益冲突达到一定程度后对冲突对方产生的防范需求。
(3)处理技术上的复杂性使得普通人无法胜任,从而产生对专门人才从事这一工作的需要。
(4)空间的距离使得经济业务与利益关系人发生分离,从而产生对特定人士提供帮助的需要。
这种理论有一定的合理之处,但也存在缺陷:(1)审计产生发展的多种动因中,应该有一种最主要的动因。
(2)它只是从不同角度对审计动因进行概述,并不具备经济学理论基础,也不利于审计理论学科的发展。
二、衡量审计动因理论的标准上述各种审计动因理论,大都从某个角度出发有一定的合理性。
但是衡量一种理论是否能更好地解释审计动因,并指导审计工作、完善审计服务,应当结合审计理论结构进行研究。
本文以历史性、逻辑性、系统性为原则,以对审计本质的理解为切入点提出5点判断审计动因理论的标准:[!--empirenews.page--] 1.由理论可以导出审计本质及审计职能的目的。
审计动因理论的宗旨是要解释审计产生、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和动因。
因而,审计动因理论是审计理论体系的基础理论,通过审计动因理论的确立应能导出审计本质以及审计职能、审计社会作用的发展原因。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审计行业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着。
这就要求一种合理的审计动因理论应该能够准确、全面地解释审计职能的发展以及审计的社会作用。
2.由理论能回答审计源于并满足了何种社会需求。
审计作为一种经济活动,它的存在必是源于一定的社会需求,审计动因理论应该不仅仅能解释某一种类型、某一个特殊群体的需求,还应该能解释任何类型的审计及其满足任何群体对审计需求的发展动因。
3.由理论能解释对审计进行监管的合理性。
随着审计活动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重要性不断增强,无论从横向来看当今国际上审计业务,还是纵向来看审计的发展历史,审计一直是一个法定的工作。
各国政府都对各种类型的审计进行着不同程度的要求和监管。
4.由理论能解释审计为什么需要保持独立性。
审计的独立性是审计最基本的特征,是审计得以存在的根本。
审计的独立性要求审计人员在审计时保持客观、公正的立场,这也是不同使用者对审计人员的共同要求。
审计动因理论应该能够对审计的独立性这一根本特性做出合理解释。
5.由理论能解释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审计发展水平存在差异的原因。
审计动因理论应当将审计活动产生、发展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解释清楚,或者进行抽象性的概括,并以这一抽象性的概括为标准,解释统一本质的审计活动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发展水平存在差异的原因。
三、审计动因———基于经济学的观点根据上文提到的衡量审计动因的标准,本文认为,信息的非对称性是审计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动因。
审计的本质在于提高财务信息的使用价值,推动资本高效活动。
所谓非对称性是指某些参与人拥有而另外一些参与人不拥有的信息。
审计财务信息可以潜在降低信息非对称。
1.信息的非对称性是审计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动因。
经济学的研究表明,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各当事人所掌握的信息不仅是不完全的而且是非对称性的。
所谓信息不完全性是由于人的有限理性,人们所掌握的信息不可能遇见一切;由于外在环境的复杂性、不正确性,人们所掌握的信息不可能无所不包。
所谓信息非对称性是指一方持有与交易行为相关的信息而另一方不知道,而且不知情的一方对于他方信息的验证由于成本昂贵而放弃。
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向内部和外界提供财务信息以影响投资者决策。
由人的趋利动机以及信息的不完全性和非对称性,就产生了一种社会需求,即需要具有专业技术和方法的会计师对企业管理部门编制的反映其经济业务的财务报表进行审计和判断,作出鉴定证明,以降低信息的非对称性,确保其真实公允地反应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并向利益相关者报告。
这样通过审计可能提高财务信息的可信度,从而提高财务信息的价值。
若站在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在现代审计假设理论体系中,关于审计产生原因的假设,如“信息不对称假设”、“信息不确定假设”等等,实际上丰富了信息非对称性是审计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动因这一论证。
通过降低信息不对称,可以满足任何需求者对于提高财务信息可信度的需求。
[!--empirenews.page--] 2.信息非对称性导致道德风险对审计监督职能和独立性的解释。
在经济学中,道德风险界定:订立契约的双方中一方未能掌握足够的信息以监督另一方的行为,从而后者可能据此在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的同时侵蚀前者利益。
用经济学道德风险模型可以很好地解释为什么受托责任认为审计的本质是一种经济监督活动,这实际上从委托代理关系的角度反应审计产生的原因。
正是由于委托代理关系的存在,才导致道德风险问题的存在。
在道德风险模型下,委托人就应该设计一种激励监督合同以诱使代理人从自身利益出发选择对委托人最有利的行动。
在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潜在发生的情况下,需要一个机构来解决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让代理人不偷懒、说真话的问题。
于是审计的产生就成为一种必然。
在这种情形下,审计被要求具有独立性的特征。
审计独立性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解释。
3.信息非对称性导致逆向选择是对审计存在必然性的真实解释。
在经济学中,逆向选择来自于保险市场的理论研究。
是由阿克劳夫运用旧车市场模型开创的。
其问题来自于买者和卖者间关于车的质量信息的不对称。
经过一系列恶性循环,最终导致只有质量低的车能成交甚至可能导致市场萎缩。
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会计信息市场上会计信息提供者知道的信息总是比信息需求者多。
出于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动机,他可能提供一种不完全信息或虚假信息的倾向。
在这种会计信息市场上,一些绩劣公司通过提供虚假信息来满足自身利益。
信息需求者或者因不具备条件或者不愿付出高额的成本代价来鉴别这些信息的真伪,盲从跟从这种信息,就会导致有限资源流向绩劣公司,而真实披露会计信息的公司将退出市场或也采取披露虚假信息的措施。
这就是会计信息市场上的逆向选择。
会计信息可能由此而萎缩。
因此,就需要具有独立性的审计对会计信息进行鉴别,提高财务信息的真实可靠性。
从而提高财务信息的价值,即对利益相关者决策的正确程度。
由此可见,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审计可以导出审计的本质在于提高财务信息的可信度。
4.信息非对称性对审计期望差距存在的合理性的解释。
审计期望差距指公众对审计的需求与公众对目前审计执业的认识之间存在的差距。
它既包括由于审计能力不足而形成的差距,也包括了由于公众的认识错误偏差而形成的差距,正是信息固有的非对称性导致社会公众对审计的需求,同时,又由于信息的非对称性是绝对的所以审计只能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信息的非对称性,而不可能使之完全消除。
于是,在公众需求和审计之间就必然存在着一定的期望差距。
信息的非对称性很好地解释了审计期望差距存在的必然性。
信息非对称性是绝对的,但是信息非对称性的程度在不同环境下是不同的。
信息非对称性的程度取决于资本市场的有效性、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性以及审计自身内部环境发达与否等因素。
所以,随着审计对信息非对称改变程度的不同,审计工作期望差距在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中而有所差异。
这也就很好解释了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审计发展水平存在差异的原因。
四、基于经济学的角度,完善审计工作、建设审计理论体系[!--empirenews.page--] 从本质上讲,审计过程也是一个信息系统。
审计委托人与审计人之间、审计机构与被审计单位之间、审计机构与社会有关各界之间存在着双向信息交流关系。
审计通过降低信息的非对称性,将经过审计了的、增殖的财务信息提供给信息的需求者。
运用经济学知识可以从根本上对审计本质进行解释,从而解释为什么需要审计,审计如何能更好地发展,以及审计的目标、职能、质量特征等。
人们在规范、建设审计理论体系的时候,就能遵循经济规律,顺应社会发展趋势。
综上所述,可以得知基于经济学的角度解释审计动因,对于指导审计实务、完善审计工作、提高审计服务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方面,审计活动就是站在独立第三方的角度通过审计来增加信息的价值,这样,审计实践的发展方向和运行规范甚至连最起码的职业道德标准都得到了规范;另一方面,审计工作从降低信息不对称着手,有助于改善审计内、外部环境,促进资本市场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杨时展。
世界审计史[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1996 2.胡春元。
审计风险研究[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 3.马晓芳,周永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