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黄浦区2020至2021学年七年级10月月考语文试题

合集下载

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月考试题 有答案

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月考试题  有答案

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月考试题(考试时间120分钟,总分100分)一、积累和运用(17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卖弄(nòng)粗犷(guǎng)吝啬(lìng)菡萏(hàn)B.喉咙(long)风筝(zheng)侍弄(shì)姊妹(zǐ)C.应和(hè)整宿(xiǔ)贮蓄(zhù)发髻(jì)D.着落(zháo)窠巢(kē)攲斜(qī)莅临(yì)2.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阴蔽宽敞澄清花枝昭展B.衣裳樵悴絮叨翻来覆去C.高渺淅沥堎镜咄咄逼人D.并蒂徘徊屋檐波光粼粼3.下列选项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A.生态系统中的强者也同样受到该系统中各种因素的制约,不可能无所不为。

.B.鲤鱼细胞核和鲫鱼卵细胞质居然能相安无事,并开始了类似受精卵分裂发育的过程。

C.做这点微不足道的好事不算什么,我还要继续学习助人为乐的精神。

D.如果一个“充耳不闻”的人,对外界的一切也必然“无动于衷”。

4.名句默写。

(6分)(1),嫩嫩的,绿绿的。

(朱自清《春》)(2),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

(朱自清《春》)(3),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4)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5)我寄愁心与明月,。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6),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5.阅读文段,完成下列题目。

(3分)①节制是一种良好的品德。

②节制不是束缚、遏制个性。

③相反,懂节制、能节制,能使个性在社会准则许可的范围内得到正常、健康发展。

④“随心所欲,不逾矩。

”是一个懂节制、能节制的人所能够达到的最高境界。

(1)第②句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1分)(2)请给第③句补上一组恰当的关联词语,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1分)(3)第④句有一处标点错误,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020年上海省上海市黄浦区向明中学七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考试卷

2020年上海省上海市黄浦区向明中学七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考试卷

【分析】:1.考查文学常识及标题的词语分析,学生可以注意“左迁、贬谪”为降职,“升、拔、擢、陟”为升官,“罢免、废黜”为免职。

2.考查对诗句的理解,句意为让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伴随着君子你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这是寄情于景,对诗友进行由衷的劝勉和宽慰。

在李白的笔下,明月是高雅、纯洁的有情物,这首诗中将自己的"愁心"寄与明月,不仅表现出李白王昌龄的心灵都如明月般纯洁、光明,而且也意喻了只要明月还在,他们二人的友谊就会像皓月一样永远长久。

由此可见C项错误。

【答案】:1.李白;降职2.C3.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本文选自《 》,是南朝宋 (人名)组织编写的志人小说集。

2.解释下列粗点的意思。

俄而雪骤( ) 撒盐空中差可拟(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未若柳絮因风起。

4.下列选项中内容不正确的一项是( )A.“柳絮因风起”更好,因为它写出了雪花飘舞的轻盈姿态。

B.从谢安“大笑乐”的反应看,他倾向于“柳絮因风起”的说法。

C.从“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可以看出谢安一家其乐融融的情景。

D.“公大兄无奕女”指东晋诗人谢道韫,她是谢安之女,聪慧有才辩。

【分析】:1.考查课内文常知识,《咏雪》选自南朝宋刘义庆编写的《世说新语》,学生应结合书中注释,准确掌握。

2.考查课文中文言实词的分析,学生对于书中注释的词语必须熟练记忆。

3.考查文章句子的翻译,对文言句子翻译需要逐字逐句,且关注特殊句子的运用,如省略句、判断句、被动句及倒装句。

4.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选项D中是文中人物关系的解读,作者谢太傅即是谢安,谢道韫是其侄女,不是女儿,故错误选项。

【答案】:1.《世说新语》;刘义庆2.一会儿;相比3.不如比作柳絮凭借着风飞舞。

上海市浦东新区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月考卷(word版,含答案)

上海市浦东新区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月考卷(word版,含答案)

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10月七年级教学质量自主调研试卷语文(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一、文言文阅读(28分)(一)默写(6分)1、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_______。

(《观沧海》)2、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_____。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3、____________________,风正一帆悬。

(《次北固山下》)(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4-5题(4分)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4、《天净沙·秋思》作者是___________,“天净沙”是___________。

(2分)5、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枯藤”两句写了游子的途中见闻。

B、“古道”句写了游子的悲凉境况。

C、“夕阳”两句直抒游子的心理感受。

D、本曲表达了游子的吟咏秋景的情怀。

(三)阅读下文,完成6-9题(8分)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6、《咏雪》选自《》,文中的“谢太傅”是东晋的政治家。

(2分)7、解释下列加点词(2分)(1)与儿女..讲论文义()(2)俄而雪骤.()8、翻译下面句子。

(2分)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对“公大笑乐”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2分)A、说明谢太傅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

B、谢太傅“笑”前喻,而“乐”后喻。

C、为“柳絮”一喻而“笑乐”。

D、谢太傅认为后一喻没有前一喻好。

(四)阅读下文,完成10-13题(10分)高阳应造屋高阳应将为室家①,匠对曰:“未可也,木尚生②,加涂③其上,必将挠④。

2020-2021学年度十月份七年级上语文月考测试题 (PDF版)

2020-2021学年度十月份七年级上语文月考测试题  (PDF版)

工大附中2020十月月考真题一、积累与运用(共25分)1.(3分)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应和.(hè)黄晕.(yūn)一霎.(shà)着.落(zhuó)B.棱.镜(líng)流转.(zhuǎn)粗犷.(kuàng)莅.临(lì)C.瘫.痪(tān)荫.蔽(yīn)憔.悴(qiáo)咄咄.逼人(duō)D.嫩.芽(nèn)匿.笑(ruò)徘徊.(huí)吝.啬(lìn)2.(3分)下列词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嘹亮烘托捶打花技招展B.响晴娇媚睫毛翻来覆去C.化妆静谧诀别喜出忘外D.淅沥分岐并蒂水波粼粼3.(3分)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临近毕业,同学们的学习态度有了明显地提高。

(将“态度”改为“效率”)B.学习是件苦差事,我们要勤学苦练,善于解决并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将“解决并发现”改为“发现并解决”)C.考试焦虑是考生经常出现的一种情绪反应,如果考生善于进行心理调适,就能避免减轻不良反应。

(将“避免”删去)D.在校秋季运动会上,九年七班取得了团体总分第一。

(将“总分”删掉)4.(3分)下列名著中情节与人物搭配不当的一项是()A.宋江——浔阳楼题反诗B.鲁滨逊——救下星期五C.孙悟空——打碎琉璃盏D.阿廖沙——被外祖父毒打5.(3分)下列对古诗鉴赏有误的一项是()A.《观沧海》一诗中“水何澹澹,山岛竦峙,动静相衬,显示海的辽阔和威严。

B.《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闻道龙标过五溪”借景抒情,流露出他对被贬友人的深切关怀挂念。

C.《次北固山下》首联“客路”点明自已是客游在外,设定了全诗的情调氛围,旅途在青山之外,自己乘坐的船正在绿水中向前行。

D.《天净沙.秋思》这首小令寄情于物,把凄苦愁楚之情,通过众多自然景物的罗列,就把浓重的深秋色彩,刻画得淋漓尽致。

2020至2021学年七年级(五四学制)10月月考语文试题

2020至2021学年七年级(五四学制)10月月考语文试题

上海市浦东新区第四教育署2018-2019学年七年级(五四学制)10月月考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句子默写1.默写。

(1)来日绮窗前,__________?(2)__________,何人不起故园情。

(3)__________,散入春风满洛城。

(4)蓬头稚子学垂纶,__________。

(5)时人不识凌云木,__________。

二、选择题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字音、字形全对..的一组是()A.萦.绕(yíng)嫌.弃(xián)校.正(jiào)不屑.一顾(xuè)B.悲怆.(chuàng)附和.(hè)歉疚.(jiù)彬彬..有礼(bīn)C.反差.(chā)刹.那(shà)屏.气(bǐng)提心掉.胆(diào)D.笨拙.(zhuò)咒.语(zhòu)相仿.(fǎng)滔滔..不绝(tāo)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A.《周处》选自南宋刘义庆编撰的《世说新语》。

B.“净”是中国戏剧的角色类型之一,指的是在戏剧中幽默、滑稽的喜剧人物。

C.批注是常用的读书方法,分为“注释”“翻译”和“批语”。

D.《伤仲永》的作者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

三、字词书写4.根据解释,写出相应的成语..。

(1)像数家里的珍宝,说明对叙述的内容非常熟悉。

________(2)座位没有空着的,形容出席的人很多。

________四、诗歌鉴赏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5.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的大诗人。

6.用“/”划分下面的诗句的朗读节奏。

(每句只划一处)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7.下列关于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叙写自己谪居在巴山楚水这荒凉的地区,算来已经二十三年了,与朋友一来一往之间显示出推心置腹的亲切关系。

2020-2021年第一学期10月七年级语文试卷

2020-2021年第一学期10月七年级语文试卷

2020-2021上学期七年级语文10月月考试卷第1卷(选择题,共30分)一、(共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的书写或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A.一霎.(shà) 祷.告(dǎo) 分歧花团锦簇B.酝酿(niàng) 棱镜(1eng) 憔悴人声鼎沸C.贮蓄(zhù) 应和(hé) 决别呼朋引伴D.澄清(chéng) 粗犷(guǎng) 徘徊咄咄逼人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一组是( )啊,而,我爱恋的雨啊,你一年四季常在我的眼前流动,你给我的生命带来,你给我的感情带来,你给我的思想带来。

A.活跃流动滋润B.滋润流动活跃C.流动滋润活跃D.活跃滋润流动3.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经过多年的努力,武汉市终于获得了“全国文明城市”。

B.读完全文,我知道济南的冬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

C.“美团”、“饿了么”这两家外卖平台的全国日订单量在700万单左右。

D.在本届亚运会乒乓球男子团体赛上,国乒男团3:0横扫韩国队,实现男团亚运七连冠。

4.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A.“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B.天空是暗的,但雨却闪着光;田野是静的,但用在倾诉着。

C.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活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门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D.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二、(共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5~7题公鸡打鸣会把自己震聋吗①雄鸡一唱天下白,公鸡打鸣时的动静搅碎过不少人的美梦。

曾经有学者推测,如果在公鸡头部测量的话,打鸣声的声压级直逼130分贝,堪比飞机发动机。

我们人类若是暴露在这种水平的嗓音之下,短短1秒就会听力受损。

那么公鸡自己是如何忍受住自己制造的噪声呢?②一群来自比利时的研究人员决定较真一把。

他们找来3只品种不一的成年公鸡,并在它们的脖子上绑上微型麦克风,位置刚好外耳道开口附近,以还原公鸡耳里听到的声音效果。

2020-2021年第一学期10月七年级语文月考试卷

2020-2021年第一学期10月七年级语文月考试卷

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七年级语文十月检测试题第1卷(选择题30分)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书写或注音有误的一组是()A.黄晕. yùn 抖擞. sǒu 烘托呼朋引伴B. 酝酿.niàng 朗润.rùn 窒息花枝招展C. 发髻.jí贮.蓄chǔ粗犷咄咄逼人D. 莅.lì临静谧.mù吝啬端庄沉静2、依次域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①经过几场夏天的透雨的_______,大地就以自己的丰满而展示它全部的诱惑了。

②山尖全白了,给蓝天________ 上一道银边。

③鸟儿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_______着。

④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________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A、浇灌安回应照耀B、洗淋镶回应斜射C、洗淋安应和照耀D、浇灌镶应和斜射3.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现在,我又看到了那阔别多年的乡亲,那从小就走惯了的崎岖的街道,听到了那热悉的乡音,那故乡人特有的爽朗的笑声。

B.通过这次灾后重建,使我们充分认识到团结一致,众志成城的重要性。

C.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反倒在绿萍上冒着点几热气。

D.亲近文学,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个人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情感的最为重要的途径。

4、下面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A.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越跑、捉几回迷藏。

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B.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

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C.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着风来把他们唤醒。

这是不是理想的境界?D.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二、(共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5-7题。

记忆的奥秘①在人的一生中,大脑储藏了大量的数据,那么大脑的容量相当于多大硬盘呢?为什么我们留不住婴儿时期的记忆?老年人为何能清楚地记住年轻时的事情,却记不住近期发生的事情?科学家通过研究揭开了有关记忆的一些有趣的奥秘。

2021-2022学年-有答案-上海市某校七年级(上)月考语文试卷(10月份)

2021-2022学年-有答案-上海市某校七年级(上)月考语文试卷(10月份)

2021-2022学年上海市某校七年级(上)月考语文试卷(10月份)一、名句积累.(6分)1. (1)________,随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 (2)兄子胡儿曰:“________”(《咏雪》)1.(3)《次北固山下》中富有哲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1.(4)《天净沙•秋思》中,表现孤寂愁苦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 诗歌赏析。

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诗中“澹澹”的意思是________。

(2)下面对这首诗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________A、首句写诗人登临碣石山,登高观海。

B、二、三、四句写出秋风萧瑟、万物凋敝的景象。

C、五、六句描绘出大海吞吐日月、包蕴星汉的宏伟气魄。

D、全诗体现了诗人豪迈乐观的进取精神。

3. 课内文言阅读。

陈太丘与友期行刘义庆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陈太丘与友期________②去后乃至________③相委而去________④元方入门不顾_______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②友人惭,下车引之。

(3)友人由“怒”到“惭”,其变化的原因是什么?(4)你这篇短文中你获得了什么启示?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文侯与虞人期猎。

是日,饮酒乐,天雨。

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

沪教版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七年级语文

沪教版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七年级语文

沪教版2021~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七年级语文试卷I、语文积存与运用〔30分〕一、以下加点字注音不全对的一组是〔〕〔2分〕A、蝉蜕.〔tuì〕倏.忽〔shū〕枸杞.〔qǐ〕吃荤.〔hūn〕B、宿儒.〔rǔ〕倔强.〔jiàng〕勒.〔l ēi〕紧颓.〔tuí〕唐C、攥.干〔zuàn〕可怕〔qiè〕蚱.蜢〔zhà〕粗糙.〔cāo〕D、屏.气〔bǐng〕秕.谷〔bǐ〕面颊.〔jiá〕惩.罚〔chéng〕二、以下词语书写无误的一组是〔〕〔2分〕A、缠络脑髓酥油渊搏B、晕船螺旋潦亮瞻仰C、擎住觅食山渣羡慕D、绅士盛行恍忽摩挲3、下面是有关文学常识、课文内容的表述,选出表达有误的一项〔〕〔2分〕A、?柳叶儿?中有一句话“那些天,全家最乐的是我〞,那个地址的“乐〞是实写,那时的“我〞,确实是欢乐的。

B、?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鲁迅的散文集?野草?C、?月迹?一文中月亮象征一切美好的事物。

作者运用象征的表现手法,含蓄地说明了关于光明美好的事物只有想方设法去尽力追求才能取得。

D、?咱们家的男子汉?是一篇从成人的角度去描述一个男孩成长进程的文章。

4、用适当的关联词,将下面三个短句组成一个句子。

〔句序合理、语意贯穿;能够删去和调换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3分〕①挫折和失败能够磨炼人的意志,激发人的斗志。

②挫折和失败会给人带来痛楚。

③能够说,挫折和失败是造就人材的一种特殊环境。

五、?西游记?是众所周知的名著,相信同窗们也很喜爱这部作品。

作品中唐僧师徒四人给大伙儿留下很深刻的印象。

请选出你喜爱的一个人物形象。

回答:〔1〕人物_________________ 性格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2〕请简要归纳发生在该人物身上的一件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六、依照语境,仿照画线句子,接写两句,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

上海市黄浦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

上海市黄浦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

2020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期中考试试卷七年级语文学科(满分100,考试时间9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14)(一).(10分)1.默写.(1)树木丛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观沧海》)(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

(《次北固山下》)(3)不知何处吹芦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夜上受降城闻笛》)。

(4)子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论语>十二章》)(5)得知挚友转学到外地后不太适应,你可以借《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牵挂与关切之情。

(二)基础积累(4)2.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也许你的话很有道理,但如此咄咄逼人....,总是令人很不舒服。

B.学术讨论会上,专家们针对这个问题各抒己见,人声鼎沸....。

C.读书如果草草而过,不求甚解....,那到用时也不过是纸上谈兵。

D.烟花在寂静的夜空绚丽绽放,璀璨夺目如玉树琼花,美不胜收....。

3.选出下列词语全部是敬辞..的一项()A.令堂惠赠愚见垂念B.尊君家严高就见教C.贤侄奉陪劳驾赐复D.贵庚舍妹拙著赏光二、古诗文阅读(16分)(一)(3分)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小题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4.“断肠”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首句展现的萧索景象,与游子的悲凉心境吻合。

B.“夕阳西下”照应首句中的“昏”字,点名了时间。

C.这首小令运用了白描的手法,勾勒出一幅深秋远行图。

D.这首小令表达了游子热爱秋景的情怀。

(二)阅读下文,完成各题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上海市老黄浦联考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

上海市老黄浦联考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

2020年老黄埔联考七上期中测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24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26分)1.默写①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_______。

(《天净沙·秋思》)②______________,随君直到夜郎西。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③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______。

(《江南逢李龟年》)④______________,思君不见下渝州。

(《峨眉山月歌》)⑤____________________,不舍昼夜。

(《论语》)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

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这首诗的作者是东汉时期的_______(人名)3.下列对作品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通过写作者在远征途中登上碣石山俯瞰大海所看见的壮观景象,展现了诗人宽广的胸襟。

B.“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是全景,表现出大海雄浑开阔的气象。

C.“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借助想象表现了波涛汹涌的壮阔动态。

D.“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这两句本来是配乐时用的套语。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论语》十二章(节选)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4.请写出由第二则语录演化而来的两个成语_____、_____5.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划线句。

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上海市黄浦区七年级语文10月月考试卷(含答案)

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上海市黄浦区七年级语文10月月考试卷(含答案)

2020学年度黄浦区第一学期10月月考七年级语文学科(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考生注意:1、所有答案均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2、答题时请不要使用铅笔、红笔以及涂改工具。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14分)一、名句默写(10分)二、基础知识与运用(4分)6.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憔悴郎润B.抖擞花枝召展C.澄清静谧D.决别翻来覆去7.从上下文连贯的角度看,选项中衔接最紧密的一句是()。

(3分)登万仞峰。

A.能铺出千里路的,是细小的不显眼的石子。

B.细小的石子虽不显眼,却能铺出千里路。

C.虽然是不显眼的细小石子,却能铺出千里路。

D.千里路的铺成,是有了细小的不显眼的的石子。

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25分)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8——9题。

(4分)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9.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 诗歌首句写景,次句叙事,后两句抒情。

B. 首句写景兼点时令,突出了杨花的美丽和子规啼叫的悦耳,使人赏心悦目。

C. 诗人将无知无情的明月当成善解人意的人,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和同情。

D. 诗歌想象奇特,体现了作者的浪漫主义风格。

二、阅读下文,完成10—13题(12分)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10. 下面词语解释正确的是()(2分)A、内集:在家里聚集在一起B、未若:不像C、期行:相约同行。

2020-2021学年上海市黄浦区七年级(下)期中语文试卷

2020-2021学年上海市黄浦区七年级(下)期中语文试卷

2020-2021学年上海市黄浦区七年级(下)期中语文试卷试题数:10,总分:1001.(填空题,10分)默写。

① 深林人不知,___ 。

(出自《竹里馆》)② ___ ,惟解漫天作雪飞。

(出自《晚春》)③ 马上相逢无纸笔,___ 。

(出自《逢入京使》)④ ___ ,何人不起故园情。

(出自《春夜洛城闻笛》)(5)成语“扑朔迷离”出自《木兰诗》中的___ ,___ 。

2.(单选题,2分)下列选项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莹带殷.(yīn)红什.(shén)物亘.(gèng)古B.闻一多先生的代表作有诗集《神话与诗》《唐诗杂论》。

C.《卖油翁》中的“康肃”是陈尧咨的谥号,本文作者欧阳修的谥号是醉翁。

D.“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

”这一句妙用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

3.(问答题,3分)阅读下面诗歌,回答以下各题。

木兰诗(节选)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愿为市.鞍马___(2)以下选项中,符合文意的一项是___A.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一句中“大”字的解释是“非常、十分”,表明可汗的积极性很高。

B.“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运用了反复的手法,写木兰分别到四个集市去准备这些出征用品。

C.“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两句以“溅溅、啾啾”之声烘托木兰离家思亲的情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市黄浦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10月月考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句子默写1.名句默写(1)“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__________________。

《春》(2)___________________,洪波涌起。

《观沧海》(3)海日生残夜,______________________。

《次北固山下》(4)__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

《天净沙·秋思》(5)《天净沙·秋思》中直接抒发作者情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憔悴郎润B.抖擞花枝召展C.澄清静谧D.决别翻来覆去3.从上下文连贯的角度看,衔接最紧密的一句是()学习知识要一点一滴,善于积累,;平凡的努力虽不惊人,却能攀登万仞高峰。

A.能铺出千里路的是细小的不显眼的石子。

B.细小的石子虽不显眼,却能铺出千里路。

C.不显眼的细小石子,却能铺出千里路。

D.千里路的铺成,是有了细小的不显眼的石子。

三、诗歌鉴赏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小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4.这首诗的作者是唐朝著名诗人____,“闻道龙标过五溪”中“龙标”指的是___________。

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首句写景,次句叙事,后两句抒情。

B.首句写景兼点时令,突出了杨花的美丽和子规啼叫的悦耳,使人赏心悦目。

C.诗人将无知无情的明月当成善解人意的人,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和同情。

D.诗歌想象奇特,体现了作者的浪漫主义风格。

四、对比阅读阅读下文,完成小题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6.下面词语解释正确的是()A.内集:在家里聚集在一起B.未若:不像C.期行:相约同行D.儿女:儿子和女儿7.下列对《咏雪》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俄而雪骤”是咏雪的直接原因。

B.谢太傅对兄子的答案更为满意。

C.“未若柳絮因风起”能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温暖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

D.“寒雪”“内集”“欣然”“大笑乐”等词语营造了和睦、融洽、欢快、轻松的家庭气氛。

8.下面是对《陈太丘与友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期日中,过中不至”说明客人“无信”的表现,然而客人得知太丘已去,不但不反省自己,反而发怒,说明客人“无礼”的表现。

B.客人以“下车引之”表示认错,说明客人有知错能改的精神。

C.“君”表示有礼貌地称呼对方,相当于“您”;“尊君”表示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家君”表示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

D.本文通过对话描写,着重刻画了主人公元方落落大方,明白事理的性格特点。

9.把下面文言文翻译为现代汉语(1)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2)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五、课外阅读阅读下文,完成小题小者最胜王黄门兄弟三人俱诣谢公,子猷、子重多论俗事,子敬寒温而已。

既出,坐客问谢公:“向田三贤孰愈?”谢公曰:“小者最胜。

”客曰:“何以知之?”谢公曰:“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

推此知之。

”(选自《世说新语·品藻第九》)(注释)①王黄门:王徽之(王羲之第五子,字子猷)官至黄门侍郎。

②寒温:寒喧。

[相关链接]王子猷、子敬曾俱坐一室,上(屋顶)忽发火。

子猷遽走避,不惶取屐(鞋);子敬神色恬然,徐唤左右,扶凭(互相依靠着)而出,不异平常。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兄弟三人俱.诣谢公(2)多论.俗事11.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善良的人话少,急躁的人话多B.吉祥的人话少,急躁的人话多C.善良的人话少,轻浮的人话多D.吉祥的人话少,轻浮的人话多12.王子敬因为__________的具体表现被谢公称赞“最胜”。

(用原文语句回答) 13.结合相关链接,说说王子敬是一个怎样的人?六、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耐寒植物如何过冬李耕拓①植物生长活动的最低温度通常是0℃。

秋天之后,有些植物特别是很多一年生草本植物纷纷枯萎。

到了更为寒冷的冬季,冰封的大地上几乎看不到红花绿叶,但也有些“英雄好汉”是不怕严寒的。

②通常而言,即便是同一种植物,冬季和夏季的抗冻能力也不一样。

在夏季活动期多不耐寒,在冬季休眠期则更为耐寒。

这是因为春夏季节,植物生长旺盛,养分消耗多于积累,因而其抗冻能力较弱。

如北方的梨树,在-30~-2℃低温下能平安越冬,在春天却抵挡不住微寒的袭击;松树的针叶,冬天能耐30℃的严寒,夏天如果人为地降温到一8℃就会冻死,就是这个道理。

③到了秋天,情形就变了,秋季白昼温度高日照强,叶子的光合作用旺盛;而夜间气温低,树木生长缓慢,养分消耗少,积累多,于是树木越长越“胖”,变粗壮并木质化,树叶里合成了更多的脱落酸(休眠素),这种植物激素被输送到植物枝梢的尖端和侧芽后,这些部位的新陈代谢会受到抑制,从而进入休眠状态,不再萌芽生长,植物体也停止生长。

这意味着植物的物质和能量消耗大大减少,养分因此被积蓄起来,树木逐渐有了抵御寒冷的能力,即使叶子在冬天被冻掉,小枝依旧完好无损。

④耐冻植物都有休眠的特点,它们常使用“沉睡”的妙法来对付冬寒。

一般而言,处于休眠状态的植株抗寒力强,并且植株休眠越深,抗寒能力越强事实上,多年生植物的季节性休眠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是植物应对不利环境的一大绝招。

⑤此外,每一棵树木都有一副“甲胄”,保护它们娇嫩的组织不受寒气侵袭。

这副“甲胄”就是木栓层。

每年夏天,树木都在树干和树枝的皮下储存木栓组织——死的间层。

木栓既不透水,也不透气。

停滞在其气孔中的空气能够阻挡树木的热量向外散发。

树木年龄越大,木栓层越厚。

因此,老树、粗树的抗寒能力比枝嫩干细的小树强。

⑥另外,植物还常常会通过细胞膜脱水或合成液态抗冻有机物来增强细胞的抗冻性。

有的植物会通过降低自身含水量以适应低温环境,安全过冬。

具体来说,就是将水从细胞内排到细胞外,防止细胞内的水结冰。

⑦植物之所以能够这样做,是因为其体内既有自由水,也有结合水,二者的“脾气”大相径庭:自由水在100℃沸腾,0℃时结冰;结合水要高于100℃才沸腾,在比0℃低得多的温度下才会结冰。

冬天,植物体内的自由水减少后结合水所占比例则相对增加,使细胞液浓度增高,不易结冰,植物因此可以忍受更低的温度。

⑧当然,如果以上方法还不足以抵抗严寒,一些植物还会通过增加糖或蛋白质、脂肪的含量,或者增强生物膜系统结构的稳定性来练就更高更强的御寒本领。

(有删改)14.本文主要介绍了耐寒植物过冬的哪些方法?15.第②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16.下面有关本文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第①段加点词“几乎”表示对程度的界定,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B.第③段加点的“越长越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树木积累养分越来越多的样子。

C.第⑤段中加点的“甲胄”,是指树木在树干和树枝的皮下储存的木栓组织——木栓层。

D.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作者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了一些植物耐寒抗冻的方法。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有一种冷叫妈妈觉得你冷①秋风顿起、气温骤降,走在街上,会有一种进入深冬的感觉。

刚回到家,接到老妈打来的电话:“妞儿,我把你去年落在家里的羽绒服整理好了,赶快过来取一下。

”“取羽绒服干啥?”“傻闺女,你看天这么冷,你不得穿羽绒服啊?”老妈的话让我不禁咂舌,这天确实是冷,可还不至于穿羽绒服呀。

可她哪里肯听我的辩解,撂下一句“你不来取,我给你送去。

”便挂了电话。

②在去老妈家的路上,突然想到网上流行的一个段子,二十来度的天气,一位小美女郊游时却穿着羽绒服,面对好友们不解的目光,小美女幽幽地说,有一种冷,叫妈妈觉得你冷。

联想到老妈的行为,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笑着笑着,心头涌上温暖。

③从小到大,每次天气转凉,不管我身上穿着什么,老妈总会跟在后面喋喋不休:“死丫头,瞧你穿的那点东西,快去加件衣裳。

”那时候年少,一来爱美,二来也真不觉得冷,总是有意无意地和老妈作对,偏偏不肯多穿一件衣服。

初中时住校,周末回家,老妈特意交代我多带点衣服,说看天气预报这周要降温。

我撇了撇嘴,对老妈的话不以为意。

临走时,还悄悄把老妈塞到我包里的毛衣毛裤取了出来。

④没想到,到周三时,天空竟然零星飘起了雪花。

阴历十月,谁能想到会下雪呀。

只穿一条秋裤的我坐在教室里冻得瑟瑟发抖,我一边不停地搓着手,一边暗骂自己不听老妈的话,活该受罪。

课间我一路小跑着去厕所,隐约听到熟悉的叫声,下意识地回头,竟然看到了满身雪花的老妈。

“死丫头,跟你说的话偏偏不听,这下冻坏了吧。

”老妈嘴上责备着,眼神里却满是关切和疼惜。

在寝室里换上棉衣后,浑身一下子暖和起来,这时我才突然想起一个问题:“妈,你怎么来的呀?”老妈一直不会骑自行车,从家到学校可是十几里的路呀。

“走路呗,又不远,正好锻炼身体。

”老妈轻描淡写地回答。

看着老妈花白的头发,略显肥胖的身躯,以及因腰病而不利索的双腿,我的鼻子一酸。

⑤如今我已长大成年,老妈却依然时不时地在我身后念叨,提醒我多穿衣服,仿佛我还是那个倔强的不懂事的孩子。

那天和同事们闲聊,说起穿衣服的事情,同事们都争先恐后地“控诉”起老妈的“罪行”来。

然而,我却分明在同事们的脸上看到了甜蜜,那是一种幸福的炫耀啊。

其实,我们都知道,有一种爱,是最深沉最体贴的母爱。

17.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第④段的主要内容。

18.选文第①段画线句是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19.请分析第②段中“笑”的原因。

20.请简要分析第⑤段在文中的作用。

七、作文21.写作题目:那一天,阳光灿烂要求:(1)作文以叙事为主,写出真情实感。

(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班级姓名学号等信息。

(3)600字左右,书写工整规范。

参考答案1.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秋风萧瑟江春入旧年枯藤老树昏鸦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解析】【详解】“萧”“藤”“涯”是此题中的易错字,作答时要注意字形。

【点睛】此类题属于基础题,也是各地中考语文必考题。

古诗文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赏析。

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歌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合适的诗句,三是答题时不能写错别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