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1复习课程

合集下载

八年级下册 第四课第一框《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

八年级下册    第四课第一框《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

第四课维护我们的人格尊严第一框《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八年级思想品德课型:新授主备人:侯凤桐审核人:王冬梅时间:一、课前导学(一)认清目标,明确要求[学习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了解人格尊严权的含义及具体内容,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名誉权,明确侵害公民人格尊严和名誉权的行为应承担法律责任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和他人人格尊严和名誉权的能力。

3、知识目标:了解人格尊严权利和名誉权的内容,明确法律保护每个公民的人格尊严和名誉权[学习过程]合作探究法、情景案例分析法等,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讨论法等。

[学习重难点]1、学习重点:掌握人格尊严权及名誉权的含义与内容2、学习难点:依法维权[导学内容](二)自主学习,认真准备搜集一则侵犯别人人格尊严的事件再课堂上讲述并作评论事件:评论:[预习检测]1、人格尊严权的含义及体现2、为什么公民有维护名誉的权利?良好名誉首先取决于。

3、名誉权的含义和表现4、什么是侮辱行为?什么是诽谤行为?二、课堂助学展示探究(一)预习交流展示(二)探讨提高活动一:教材P34情景解读。

你的看法是什么?如果你是小光会有什么感受?(要求结合自身体会发表个人看法)活动二:教材P36材料分析。

品行优良者就一定会得到客观公正的评价吗?面对不公正的评价你该怎么办?活动三:针对考试作弊现象解读教材P37的内容。

对其中观点发表个人看法并说明理由。

活动四:案例分析P39,如果你是法官,你会作出什么样的判决?三、总结归纳巩固反思、请将这节课的内容进行梳理,写出知识结构[反馈检测]1、下列属于人格尊严权的是()a 名誉权b 生命健康权c 姓名权d 肖像权A abcB abdC acdD abcd2、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 。

3、同学小王总是消化你身材矮小,并给你取侮辱性的外号,你会怎么办?请说明理由。

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_1

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_1

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第四课维护我们的人格尊严第一框一、本课在本单元的地位本单元讲我们的人身权利受法律保护,生命健康权是首要的人格权,而本课人格尊严权是人格权中的核心权利,它是作为“人”应该享有的最起码的底线权利,因此,对学生讲述这部分知识,培养学生的维权意识十分必要。

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人格尊严权及具体内容,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名誉权、肖像权、姓名权;明确侵害公民人格的行为应承担法律责任;增强学生尊重、保护自己人格的意识,引导学生尊重爱护他人的人格权。

能力目标:使学生关注自身、关注他人,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和他人的人格权利。

觉悟目标:使学生增强维护人格权的法律意识;提高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公民人格权的意识。

2、本课安排依据(1)学生所处的情况:在道德、法制建设日益完善的今天,我们也不难看到我们的学生,作为未成年人他们的一些权利并未得到真正的维护和落实,如在学习过程中有意无意,善意恶意的会受到来自同学、老师的歧视,甚至体罚和变相体罚;社会和家庭对未成年人在人格上的伤害等现状依然存在,导致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失去安全感、无助感、自卑感,甚至做出违法的行为。

因此,对学生进行法律知识的教育,使他们明确他们的人格权受法律的保护,并积极引导他们去尊重他人的人格权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新课标的要求:“我与他人的关系”的第三部分“权利与义务”中指出:了解法律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能够自觉尊重他人,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

3、逻辑分析和课时安排本课线索:围绕我们的权利——侵害权利的行为表现——侵害权利应承担的责任来讲述。

具体为:法律权利法律行为法律责任人格尊严权名誉权侮辱、诽谤等如是违法行为则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轻者承担道德责任)肖像权恶意毁损、玷污、丑化肖像;利用肖像进行人身攻击等姓名权盗用、冒用他人姓名隐私权(第五课内容)课时安排:两课时4、教学方法:通过讨论和案例分析法,让学生明确我们依法享有的人格权及侵害人格权必须承担的道德、法律责任。

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教案

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教案

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教案第一章:导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人格尊严权的概念和重要性。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权的意识。

1.2 教学内容引入人格尊严权的概念。

解释人格尊严权的含义和作用。

1.3 教学方法讲座法:教师讲解人格尊严权的概念和重要性。

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人格尊严权的实际案例,分享自己的观点。

第二章:人格尊严权的含义与来源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人格尊严权的具体含义和来源。

培养学生对人格尊严权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2.2 教学内容讲解人格尊严权的具体含义和来源。

介绍人格尊严权的法律保护和文化背景。

2.3 教学方法讲座法:教师讲解人格尊严权的含义和来源。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引导学生理解人格尊严权的重要性。

第三章:人格尊严权的保护与尊重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如何保护自己和他人的人格尊严权。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权的习惯。

3.2 教学内容讲解如何保护自己和他人的人格尊严权。

强调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权的重要性。

3.3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如何保护自己和他人的人格尊严权。

角色扮演法: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展示尊重他人人格尊严权的实际操作。

第四章:人格尊严权与法律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人格尊严权在法律中的地位和保护。

培养学生运用法律知识维护自己和他人的人格尊严权的意识。

4.2 教学内容讲解人格尊严权在法律中的地位和保护。

介绍相关的法律条文和案例。

4.3 教学方法讲座法:教师讲解人格尊严权在法律中的地位和保护。

案例分析法:分析涉及人格尊严权的法律案例,引导学生理解法律保护的重要性。

第五章:人格尊严权与日常生活中的应用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尊重和保护人格尊严权。

培养学生将人格尊严权原则应用到日常生活中的能力。

5.2 教学内容讲解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尊重和保护人格尊严权。

分享一些实际生活中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应用人格尊严权原则。

5.3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尊重和保护人格尊严权。

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教案

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教案

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教案第一章:了解人格尊严权的概念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人格尊严权的含义;2. 让学生了解人格尊严权的重要性;3.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人格尊严权的意识。

教学内容:1. 人格尊严权的定义;2. 人格尊严权的内容;3. 人格尊严权的重要性。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通过一个故事引发学生对人格尊严权的思考;2. 讲解概念:教师详细讲解人格尊严权的定义和内容;3. 讨论重要性:学生分组讨论人格尊严权的重要性,并分享彼此的看法;4.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侵犯人格尊严权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其严重性;第二章:人格尊严权的法律保护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格尊严权的法律保护;2. 培养学生依法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权的意识;3.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权的意识。

教学内容:1. 人格尊严权的法律保护;2. 依法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权;3. 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权。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通过一个案例引发学生对人格尊严权法律保护的思考;2. 讲解法律保护:教师详细讲解人格尊严权的法律保护;3. 讨论依法维护:学生分组讨论如何依法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权,并分享彼此的看法;4.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侵犯人格尊严权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其严重性;第三章:人格尊严权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格尊严权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权的意识;3. 培养学生依法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权的意识。

教学内容:1. 人格尊严权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 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权;3. 依法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权。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通过一个故事引发学生对人格尊严权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的思考;2. 讲解应用:教师详细讲解人格尊严权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3. 讨论尊重他人: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权,并分享彼此的看法;4.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侵犯人格尊严权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其严重性;第四章:培养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权的意识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权的重要性;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权的意识;3. 培养学生依法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权的意识。

八年级下册《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复习提纲

八年级下册《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复习提纲

八年级下册《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复习提纲、什么是人格尊严权?它包括哪些内容?P3(1)含义:任何人都享有作为“人”的最起码的社会地位和受到他人与社会最起码尊重的权利,这种权利就是人格尊严权。

这一权利表现为自尊与他尊两个方面。

(2)内容:人格尊严权具体体现为名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

2、为什么人格尊严不可辱?(1)我们每个人都有人格和尊严。

现代社会,法律赋予每个公民人格尊严权。

P34(2)任何人,无论其年长还是年幼、聪慧还是愚钝、富有还是贫穷,也无论其是高官还是平民、是自由人还是在押犯,都享有作为“人”的最起码的社会地位和受到他人与社会最起码尊重的权利。

P34~3(3)人格尊严不可辱,侮辱者必将受到社会道义的谴责,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P33、什么是名誉?良好名誉有什么意义?(公民享有名誉权的意义)(1)人的名誉是对特定人的品德、才干、信誉等方面的客观的社会评价。

P3(2)名誉集中体现了人格尊严。

客观公正的社会评价可以使我们获得精神上的满足,有良好名誉者不仅可获得社会的更多尊重,还可获得经济效益。

P364、为什么要重视和保护人的名誉?P36(1)名誉集中体现了人格尊严。

客观公正的社会评价可以使我们获得精神上的满足,有良好名誉者不仅可获得社会的更多尊重,还可获得经济效益。

(2)中华民族是一个十分看重名誉的民族,崇尚“士可杀而不可辱”,以自己的主观努力追求一个好名声,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3)良好名誉首先取决于个人的良好表现,不过品行优良者并不总是受到相应的客观评价,人的名誉权常常会受到侵害。

(4)侵害名誉的行为不仅践踏了他人的人格尊严,而且混淆是非、颠倒黑白、破坏社会道德、危害社会秩序。

、什么是名誉权?名誉权的主要表现?维护名誉权的有关法律规定?P38(1)含义:所谓名誉权,是人们依法享有的对自己所获得的客观社会评价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

(2)主要表现:名誉权主要表现为名誉利益支配权和名誉维护权。

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教案

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教案

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人格尊严权的概念和内涵;2.了解人格尊严权在宪法、法律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3.掌握维护人格尊严权的方法和途径;4.强化对人格尊严权的尊重和保护,培养良好的法治意识和文明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人格尊严权的概念和内涵,以及在宪法、法律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2.难点: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联系理论来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权。

三、教学内容1.人格尊严权的概念和内涵–定义人格尊严权;–解释人格尊严权的内涵和作用;–分析影响和侵犯人格尊严权的因素。

2.人格尊严权在宪法、法律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分析人格尊严权在宪法、法律和社会生活中的法律地位和社会意义;–分析维护人格尊严权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介绍国家和社会保护人格尊严权的法律制度和措施。

3.维护人格尊严权的方法和途径–介绍维护人格尊严权的方法和途径;–分析个人维护人格尊严权应该注意的问题和方法;–掌握利用法律手段维护人格尊严权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4.强化对人格尊严权的尊重和保护–强调尊重和保护人格尊严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分析缺乏文明素养带来的滥用权力和侵犯人格尊严权的后果;–强化人们的法治意识和文明素养,增强维护人格尊严权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述概念、理论知识,能够全面、系统地了解人格尊严权。

2.课件展示法:结合多媒体手段,让学生更加直观、生动地理解相关概念和具体情况。

3.典型案例法:通过分析案例,揭示侵犯人格尊严权的具体情况和处理方法。

4.讨论交流法:通过讨论、交流,使学生们更深入地认识人格尊严权,加强法治意识和文明素养。

五、教学过程1.人格尊严权的概念和内涵–通俗易懂地讲解人格尊严权的概念和内涵;–以具体案例为例来进一步讲解人格尊严权经常受到的侵犯;–分组讨论,思考如何避免人格尊严权被侵害。

2.人格尊严权在宪法、法律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分析我国法律对于人格尊严权的规定,并结合实际案例展示;–通过PPT演示让学生了解国家和社会保障人格尊严权的措施;–动手比赛,竞赛回答相关问题,加深印象。

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课件

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课件
第四课
维护我们的人格尊严
第一框 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
学习目标:
1、了解人格尊严和名誉权的内容, 明确法律保护人格尊严和名誉权。 2 、提高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和他 人人格尊严和名誉权的能力。 3 、珍爱自己的名誉、维护自己的尊 严,能自觉地尊重他人,承担维护他 人人格的义务。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士可杀而不可辱。 穷者不食嗟来之食。
侵害公民名誉权的行为是什么性质 的行为?其后果是什么? (1)侵害公民名誉权的行为既是一种 违法行为,也是不道德的行为。 (2)侵权者轻则受到舆论的谴责,严 重的要承担法律责任。
侵害公民名誉权的行为主要有哪 些? ⑴侮辱行为:公然谩骂他人,大庭广 众之下讽刺、嘲笑、挖苦他人,往他 人身上泼脏物等;
(2)诽谤行为:无中生有、捏造事 实中伤他人等。
小立长得矮胖,有人给他起了个“武 大郎”的外号。对此小立心里很不好受。
(1)这种做法是不正确的。我国法律规 定:公民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 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 损害公民的名誉。利用别人的身体缺陷 或缺点起外号的做法有损别人的人格尊 严,会破坏别人的名誉,造成不好的社 会影响,既与社会道德相违背,又触犯 了法律 。
1、名誉的含义
人的名誉是对特定人的品德、才 干、信誉等方面的客观的社会评价。 名誉集中体现了人格尊严。
那么,良好的名誉有什么作用?
1、某体育明星利用自己良好的声誉做广告, 获得广告收入。 2、某同学因诚实、乐于助人,大家都愿意 与他交往。 3、在北京,银行对用公积金贷款买房的人 实行信用审查制度,信用等级达"AAA"的, 最高贷款比信用一般者高百分之三十。上 海市民可以在没有任何担保的情况下,仅 凭自己良好的信用向银行借钱。中国银行 上海分行推出对个人的小额信用贷款业务, 资信良好者最高可贷10万元。

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课时教案

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课时教案

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课时教案第一章:了解人格尊严权的概念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人格尊严权的含义。

2. 让学生认识到人格尊严权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1. 介绍人格尊严权的定义。

2. 讲解人格尊严权的基本内容。

3. 分析人格尊严权在社会中的重要性。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思考人格尊严权的含义。

2.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人格尊严权的具体内容。

3. 组织讨论,让学生分享对人格尊严权的认识和体会。

第二章:人格尊严权的法律保护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格尊严权的法律保护。

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人格尊严权的意识。

教学内容:1. 介绍我国法律对人格尊严权的保护。

2. 讲解人格尊严权受到侵犯时的维权途径。

3. 分析法律保护人格尊严权的重要性。

教学活动:1. 让学生了解我国法律对人格尊严权的保护。

2.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如何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权。

3. 组织讨论,让学生分享对法律保护人格尊严权的看法和体会。

第三章:尊重他人人格尊严权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尊重他人人格尊严权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权的良好习惯。

教学内容:1. 讲解尊重他人人格尊严权的原因。

2. 分析不尊重他人人格尊严权的危害。

3. 介绍如何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权。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权。

2.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不尊重他人人格尊严权的危害。

3. 组织讨论,让学生分享如何在生活中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权。

第四章:人格尊严权与社交媒体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格尊严权在社交媒体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社交媒体的意识。

教学内容:1. 讲解社交媒体中人格尊严权的问题。

2. 分析社交媒体中侵犯人格尊严权的行为。

3. 介绍如何在社交媒体上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权。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思考社交媒体中人格尊严权的问题。

2.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社交媒体中侵犯人格尊严权的行为。

3. 组织讨论,让学生分享如何在社交媒体上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权。

《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参考课件1

《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参考课件1

我们在评价一个人的品行时,往往会用哪些 词语来描述?
品行 表现
评 价 所 用 的 词
诚实、信用、真诚、善良、聪明、正派、 公正、廉洁、敬业、精干等 奸诈、邪恶、歹毒、卑鄙、无耻、狡猾、 虚伪、愚蠢、懒惰、笨拙等
优良 不良
1、名誉的含义
人的名誉是对特定人的品德、才干、信誉 等方面的客观的社会评价,如:诚实或奸诈、 善良或邪恶、正派或卑鄙、精干或笨拙、真诚 或虚伪等,这些社会评价综合起来构成一个人 的名誉。
一名30多岁的妇女正高举写有 “我无耻,我是小偷”字样的 牌子,她始终将头埋在胸前, 以回避路人的异样眼光。据数 名目击者称,该妇女在保安的 监督下在店门口站了20多分钟。 该店工作人员说,因店 中经常有物品被偷,让小偷 举着警示牌站在店门口, “主要是为了警示其他的小 偷”。
小偷是让人痛恨,但这种惩罚小偷的方式伤人自尊。 他们还有尊严吗?
5、侵害名誉权的表现形式
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名誉权不受侵害,任何组 织和个人都不得侮辱或诽谤他人(故意这样做)。 公然谩骂他人
往他人身上泼脏物
做不文明的动作羞辱他人 无中生有、捏造事实中伤他人 用大字报、文章、漫画等贬损他人 大庭广众之下讽刺、嘲笑、挖苦他人 利用他人的缺陷(身体或精神上)取笑别人
侮 辱
大江采取与小明协商的办法行使自己 的名誉权,这样既能融洽同学关系, 又能够较好得维护自己的名誉权。
小立长得矮胖,有人给他起了个“武大 郎”的外号。对此小立心里很不好受。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理由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什么?
利用别人的身体缺陷或缺点起外号的做法有损 别人的人格尊严,会破坏别人的名誉,造成不好 的社会影响,既与社会道德相违背后,又触犯了
问:良好名誉首先取决于什么?品行优良者就一定会 得到客观公正的评价吗?

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教案

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教案

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教案
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
一、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珍爱自己的名誉,维护自己的尊严,增加自尊心;能够自觉地敬重他人,担当维护他人人格尊严的义务;加强法制观念,增加维权意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同学在情境中体验和感悟
3、学问与力量:初步了解人格尊严权和名誉权的具体内容,知道法律爱护公民的人格尊严权和名誉权,明确侵害公民人格尊严权和名誉权的行为应担当法律责任。

提高超辨是非的力量,能够准确区分哪些行为是侵害公民人格尊严权和名誉权的行为,增加同学敬重、爱护自己和他人人格尊严权和名誉权的意识,提高依法维权的力量。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人人享有尊严权,法律维护我们的名誉权。

教学难点:我们享有法律规定的名誉权的同时要履行维护他人名誉权的义务。

三、教学流程:
(一)新课导入,话题切入
多媒体出示图文:大事背景:
1、白云机场有一乞丐在行乞时,有一个乘客鄙夷的将施舍的钱用力地扔在乞丐的脸上,该乞丐不满这种施舍态度,认为有伤他的自尊,他说:宁可饿死、冻死也不需要这种施舍。

2、据国内多家媒体报道,最近一段时间,、、等城市的法院,在押解刑事犯罪嫌疑人的过程中,采纳了给嫌疑人戴深色头套的措施。

旨在爱护尚未受到法院最终有罪判决的犯罪嫌疑人的人格尊严权。

请你参加争论,发表自己的观点。

(二)课堂情境、活动设置
1、人格尊严不行辱
同学发表观点
1。

第四课 第一课时 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

第四课  第一课时  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

环县小南沟初级中学 八 年级 思想品德 学科导学案 编号:007 使用时间: 2016 年 3 月 31 日 编制: 徐花锋 年级组长签字: 年级 班 姓名:
第 1 页 共 1 页 教师寄语:善事精神世界的太阳。

——雨果
第四课 第一课时 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人格尊严和名誉权的内容,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名誉权,明确公民不得侵犯他人的名誉权。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是学生关注自身,关注他人,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和他人的人格权利。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使学生增强维护人格权的法律意识,提高用法律武器维护公民人格权
的意识,并履行他人名誉的义务。

【教、学具准备】黑板、多媒体、粉笔、教材 【学法指导】 同学们,在开始学习本节课的内容之前,请先快速浏览课本,材料部分快读,主体课文仔细阅读,重点部分划线,疑难之处做好标记,阅读结束后,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解决预习自学中的问题。

预 习 案 【预习自学】 练习册P18填空题。

【我的疑惑】我思考,我提问,我快乐!
探 究 案
【合作探究】
1、阅读教材P34小光的故事,说说你的看法。

结合教材P35的事例,举例说明好的名誉对我们于什么益处?
3.小明污蔑大江考试作弊,在同学中议论纷纷。

(1)小明的诬告给大江和班集体造成什么危害?
(2)你认为大江应该怎么办?
【随堂练习】
练习册选择题1、2、4、6。

简答题1。

【板书设计】
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
一、人格尊严不可辱 二、维护名誉是我们的权利
【错题更正】勇于承认错误,并积极改正!(更正错题时标清题号)。

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课时教案

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课时教案

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格尊严权的概念和内涵。

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人格尊严的良好习惯。

3. 提高学生维护自己人格尊严的意识。

4. 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构建和谐校园。

二、教学内容1. 人格尊严权的定义:人格尊严权是指每个人都有保护自己尊严、名誉、姓名、肖像等不受侵犯的权利。

2. 人格尊严权的内容:包括自尊心、名誉权、隐私权、肖像权等。

4. 维护自己人格尊严的方法:学会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遇到侵犯人格尊严的行为时,要勇敢地站出来维权。

5. 处理人际关系的原则:尊重他人,宽容他人,公平对待他人。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人格尊严权的概念、内容及其重要性。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人格尊严权的概念、内容及其重要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人格尊严权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尊重他人、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

4. 角色扮演法: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处理人际关系中的侵犯人格尊严问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人格尊严权,为什么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

2. 讲解人格尊严权的概念、内容及其重要性:让学生了解人格尊严权的定义、具体内容和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3. 分析典型案例:选取一些侵犯人格尊严的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尊重他人、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并将讨论结果进行分享。

5. 角色扮演: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处理人际关系中的侵犯人格尊严问题,引导学生正确处理类似情况。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评估他们对人格尊严权的理解和认同程度。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他们的思考深度和团队合作能力。

3. 角色扮演:观察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评估他们运用人格尊严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案】4.1 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 (1)

【教案】4.1 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 (1)

4.1 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课标要求:“我与他人的关系”中的“权力与义务”部分:“了解法律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能够自觉尊重他人,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

”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增强维护人格权的法律意识,懂得珍爱自己的名誉、维护自己的尊严、增强自尊心的同时,自觉承担维护他人人格尊严的义务,提高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公民人格权的意识。

2、能力目标: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是非辨别能力,能正确区分侵犯公民人格尊严权的具体行为表现;使学生关注自身尊严、关注他人人格尊严和名誉,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和他人的人格权利。

3、知识目标:通过教学,帮助学生了解人格尊严权及具体内容,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名誉权;明确侵害公民人格尊严和名誉的行为应承担法律责任;增强学生尊重、保护自己人格尊严和名誉的意识,引导学生尊重爱护他人的人格权。

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人人享有尊严权,法律维护我们的名誉权。

2、教学难点:我们享有法律规定的名誉权的同时要履行维护他人名誉权的义务。

学生分析1.针对的问题:①现实生活中一些家长、老师及社会成员受封建传统思想、家长制遗风、错误教育观等影响,加之法律意识不强,常忽视未成年人的独立人格,侵犯未成年人人格尊严的行为时有发生。

②作为未成年学生由于法律意识淡薄,对人格尊严权认识不足,不能意识或分辨出一些行为已侵害了自己的人格尊严权,不懂依法维护自身人格尊严权的实现。

③另一方面,由于受来自家庭、社会的某些不良教育影响,部分学生过分强调个人中心,自我意识过度膨胀,惟我独尊,不懂得尊重他人,造成人际交往上的障碍。

④同学交往中,由于某些学生文明意识不强、行为习惯不良、心理品质和道德素质不够高,加之易冲动,常以简单粗暴的方式解决同学间的矛盾,说粗话脏话、诋毁他人名誉的行为时有发生。

2.学生的需要:①从法律角度看,学生有学习、了解法律知识的需要,不仅有利于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而且懂得尊重他人的人身权利,不做违法犯罪的事。

第四课第一框题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 (1)

第四课第一框题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 (1)

第四课第一框题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一、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人格尊严的内容。

2、了解公民享有的名誉权的具体内容。

3、知道公民的名誉权受法律保护。

能力目标:提高是非辨别能力,正确区分哪些行为是侵犯公民人格尊严的行为;提高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和他人人格尊严权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懂得珍爱自己的名誉,维护自己的尊严,增强自尊心,能够自觉地尊重他人,承担维护他人人格尊严的义务;加强法制观念,增强依法维权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人人享有尊严权,法律维护我们的名誉权;我们享有法律规定的名誉权的同时要履行维护他人名誉权的义务。

三、本课知识脉络名誉权人格尊严权的含义肖像权人格尊严不可辱姓名权人格尊严权的具体体现隐私权人人享有人格尊严名誉的含义……良好名誉对个人的作用维护名誉是我们的权利名誉权的含义及主要表现侵害名誉权的表现形式和后果四、学习过程课前预览:1.人格尊严的含义:每个人都享有作为“人”的最起码的社会地位和受到他人与社会最起码的权利,它集中表现为与两个方面。

2.人格尊严权的具体表现:人格尊严权的具体表现为、、、等。

3.名誉的含义:人的名誉是对特定人的、、等方面的客观的社会评价。

名誉了人格尊严。

4.良好名誉的影响(意义):客观公正的社会评价可以使我们获得精神上的,有良好名誉者不仅可以获得社会的更多,还可以获得。

5.侵害名誉的危害:一个诚实的人被污蔑为骗子,以致蒙受,社会评价,精神异常痛苦,侵害名誉的行为不仅践踏了他人的,而且混淆是非、颠倒黑白、破坏、危害。

6.名誉权的含义:名誉权是人们依法享有的对自己所获得的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

主要表现为和。

7.侵害名誉权的行为: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名誉权不受侵害,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_________或他人。

8.侵害名誉权的危害:侵害名誉权的行为,既是不他人,贬低他人、使他人受损的侵权行为,又是不尊重自己、损害自己形象的行为。

侵权者轻则受到舆论的,严重的承担法律责任。

四周1学案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 (1)

四周1学案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 (1)

1 课题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课型新授课备课人赵立颖授课时间:四周1学习目标通过分析一些生活中的典型事例,使学生了解人格尊严权及具体内容,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名誉权、肖像权、姓名权;明确侵害公民人格的行为应承担法律责任;增强学生尊重、保护自己人格的意识,引导学生尊重爱护他人的人格权。

学习重点人人享有尊严权,法律维护我们的名誉权学习难点我们享有法律规定的名誉权的同时要履行维护他人名誉权的义务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我国古代有“志士不饮盗泉之水、乞者不食嗟来之食”之说,你知道其中包含哪些道理吗?自主学习1、什么是人格尊严权,人格尊严权的具体体现是什么?2、什么是名誉权,名誉权的主要表现?3、侵害他人名誉权的行为有哪些?要受到什么惩罚?导学探究某校八年级的学生邓某与张某同住一间寝室。

一天早上,邓某起床后,找不到自己的手表,便认为是张某偷了。

为了找回自己的手表,邓某强行搜查了张某的身体和皮包,结果还是没找到。

早餐过后,邓某在教室向全班同学说张某是小偷,给张某造成了很大的精神压力。

当天下午,邓某在自己的书桌中找到了自己的手表。

阅读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的知识回答:(1)邓某侵犯了张某的哪些权利?(2)如果你是张某,你将如何处理此事?达标拓展1.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可辱。

下列名言不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A.耻辱地活着不如光荣地死去B.士可杀不可辱C.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D.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2.据3月17日《成都商报》报道:近日,湖南益阳高平迎风中学每星期一都要对进校门的学生进行搜身检查,学生说,男女同学都要搜,搜身的是三个男老师,从裤腿一直搜到上身。

老师的行为侵犯了学生的()A.生命健康权B.名誉权C.肖像权D.姓名权3.2009年3月17日晚,记者途经武汉建设大道香港路口,突见一名只穿着内裤的十来岁男孩沿着非机动车道往黄浦路方向奔跑。

原来男孩是因为屡次逃课,被父亲处罚在街头裸跑,以示“警戒”。

对父亲的行为认识正确的是()A.是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需要B.是侵犯孩子人格尊严权的行为C.教子有方的表现D.未成年人没有人格尊严权4.从2008年1月1日到11月,太原市消协共受理投诉案件2265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而对不公正的评价你该怎么办?
❖ 面对不公正的评价,一方面要从事实出 发,证明事实真相;另一方面,要有保 护自己的人格尊严权的法律意识,对于 诽谤、侮辱等侵犯名誉权的行为,要拿 起法律的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教材P37你对上述观点怎么看,为什
么?你会采取大江的做法吗?
1、对于小明污蔑大江作弊一事,大伟希望晓明能更好地控制自己 的情绪,这是正确的。但大伟将小明的行为性质简单地归结为心理 问题,认为只是情绪失控而已,这种认识是片面的,既没有认识到 小明行为的严重性,也不利于小明改正错误。嫉妒是一种心理现象, 但小明因嫉妒二而诽谤他人的行为则违反了道德和法律。小辉的观 点看到了小明行为的不道德性,但是他认识的不够全面,没有认识 到到小明的行为也属于违法行为,同时缺乏权利意识。小敏的看法 是比较全面的,因为我国民法通则明确规定公民享有名誉权,禁止 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的名誉。小明因妒忌二污蔑大江作弊, 致使一些同学怀疑大江的人品,小明的行为不仅有悖道德,而且是 违法行为,这是一种以无中生有、捏造事实贬损他人人格、侵害大 江名誉权的行为。小明的侵权行为轻则会伤害同学感情,重则会造 成严重后果,要负法律责任。2、大江的做法可取,根据我国民法 及相关司法解释规定,被侵害人有权要求或者向法院起诉要求侵害 人承担停止侵害、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偿损失的法 律后果。大江采取与小明协商的办法行使自己的名誉权,一来能够 融洽同学关系,二来能较好地维护自己的名誉权,可谓一个两全其 美的办法。
2、会感到非常气愤,会努力、依法维护自己的人格尊 严,要求侵害人郭老师赔礼道歉,消除影响。
2、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
❖人格尊严不可侮,侮辱者必将受到 社会道义的谴责,承担相应的法律 责任。
例3、
❖ 我国宪法第三十八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 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这说明( B )
干、信誉等方面的客观的社会评价。
(2)作用:名誉集中体现了人格尊严。客 观公正的社会评价可以使我们获得精神上 的满足,有良好的名誉者不仅可以获得社 会的更多尊重,还可以获得经济利益。
教材P35好的名誉对我们有什么处?试
举例说明。
❖ 人的名誉是指对特定的人的品德、才干、信 誉等方面的客观的社会评价。每一个人都处 在这种评价中,名誉集中体现了人格尊严。 有良好的名誉不仅可以获得社会的更多尊重, 还可以获得经济利益。谚语所谓“名誉是人 的第二生命”,正说明了名誉对于一个人正 常的人际交往和个人发展的重要性。
教材P34你的看法是什么?如果你是小光,会有什
么感受?
1、王律师的观点是正确的。每个人都有人格和尊严, 都有受人尊重的需求,未成年人也不例外。老师对学 生的正确批评教育无可厚非,但不应使用侮辱性语言 或体罚、变相体罚,这样的行为都是侵犯学生人格尊 严的行为,还可能激化师生之间的矛盾,不利于问题 的解决。我国未成年人保护费对于人的人格尊严权也 作为明确保护。因此,郭老师的行为也是违反未成年 人保护法的行为。
第四课 维护我们 的人格尊严
第一框 人人享有人格尊 严权
例1、
❖ 某中学一名学生在宿舍里丢了一块表,班主 任老师怀疑是本宿舍的学生所为,在查无结 果的情况下,就让同学们投票“选小偷”。 这种做法?
侵犯了学生的人格尊严权
例2、
❖ 上图是某学校因犯了错误,老师要求学 生全体下跪的情景。对这一情景,你怎 样看待? 班主任老师侵犯了学生人格尊严权
❖ (3)侵害名誉权的行为不仅践踏了他人的人格 尊严,而且混淆是非、颠倒黑白、破坏社会道 德、危害社会秩序。
例5、王武家门锁被撬,柜中数千元现金被 盗,柜前留下一个脚印。王武怀疑是邻居 小白所为,就把小白找来,责令他在众目 睽睽之下比脚印,小白无奈,边哭边踩下 脚印。王武经比较后确认小白就是“贼”。 几天后,真凶落网,小白才得以洗清冤屈。 王武的行为侵犯了小白的( A )
A、名誉权 C、隐私权
B、肖像权 D、人格尊严权
教材P36(1)品行优良者就一定会得到客观
公正的评价吗?
❖ 良好的名誉首先取决于个人的良好表现,但 品行优良者并不总是受到相应的公正客观的 评价,人的名誉权常常会受到侵害。例如, 有时,一个诚实的人会被污蔑成骗子,以致 蒙受奇耻大辱,社会评价降低,精神异常痛 苦。针对这种侵害他人名誉权的行为,法律 赋予了被侵害人保护自己名誉权的权利,我 国民法通则第一百零一条对名誉权的保护作 了规定。
例4、阅读上图,可以得出的观点是?
有良好名誉者可获得经济利益
2、法律赋予公民保护自己名誉权的原因
❖ (1)中华民族是一个十分看重名誉的民族,崇 尚“士可杀而不可辱”,以自己的主观努力追 求一个好名声,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 (2)良好名誉首先取决于个人的良好表现。不 过品行优良者并不总是受到相应的客观评价, 人的名誉权常常会受到侵害。
❖ 1、我国法律维护我们的人格尊严 ❖ 2、人格尊严权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 ❖ 3、人格尊严不可辱 ❖ 4、侵犯他人的人格尊严,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

❖ A、2 3 4 B、1 3 4 C、1 2 4 D、1 2 3
二、维护名誉是我们的权利
❖ 1、名誉的含义及良好名誉的作用 ❖ (1)含义:人的名誉是对特定人的品德、才
❖ 小故事: 在纽约的一些地方遇到大风雪天气,公
司、商店都会停止上班,学校也会停课。令人费解的是 某公立小学,雪已积得让人举步维艰,学校仍坚持上课。 于是,有家长打电话责问学校。每个打电话的人,反应 都是一样;起先怒气冲冲,接着道歉声声,然后微笑着 挂了电话。你原所来在学的校学解校释也说能:这“样在关纽注约学有生许的多百万富翁, 但也有不少人贫格困尊家严庭吗。?这当些我家们庭的白人天格开尊不严起受暖气,供不 起午餐,孩到子侵的犯营时养,几应乎该全如靠何学维校护的自免己费的午人餐,他们甚 至可以多拿格些尊午严饭呢回?家想当知晚道饭的。话学就校让如我果们停一课一天,那 么这些孩子起就进要入受本一课天的冻学,习挨吧一!天饿,所以老师们宁愿 自己苦一点,也不愿停课。”也有家长继续问:“为什 么不让富裕的孩子留在家里,让贫穷的孩子到学校呢?” 学校的答复是:“我们不愿让那些穷苦的孩子感到他们 是在接受救济,因为施舍的最高原则是保护受施舍者的 自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