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癌外科应用技术的规范与创新_十_

合集下载

结直肠癌筛查行业分析

结直肠癌筛查行业分析

市场竞争加剧
随着更多的公司进入市场,竞争 可能会加剧。这可能导致价格战 、利润下降或市场份额损失。
客户偏好变化
如果客户对结直肠癌筛查的偏好 发生变化,可能会对公司的业务 产生负面影响。例如,如果客户 更倾向于接受新的筛查技术,而 公司无法提供相应的服务,其业 务可能会受到影响。
技术风险
技术更新迅速
盈利模式分析
• 结直肠癌筛查行业的盈利模式主要包括销售收入、服务收入和政府补贴等。其中,销售收入是指通过销售 筛查测试获得的收入,服务收入是指通过提供筛查服务获得的收入,政府补贴则是政府为鼓励结直肠癌筛 查而提供的补贴。
• 在销售收入方面,基于实验室的筛查模式和基于成像的筛查模式通常能够获得更高的销售收入,因为这些 模式的成本相对较低,可以大规模推广。
客户替代性
结直肠癌筛查行业的下游客户替代性 较强。一方面,患者可以通过网络查 询、电话咨询等方式了解其他医疗机 构的服务质量和价格,并进行选择。 另一方面,医疗机构也可以通过引进 新技术、提高服务质量等方式来吸引 更多的患者。因此,客户的替代性较 强。
行业链价值分布
• 行业链价值分布:结直肠癌筛查行业的价值主要集中在上游供应商和下游客户之间。其中,上游供应商的 价值占比相对较大,主要因为该行业的技术门槛较高,上游供应商在技术研发、产品创新等方面具有较大 的优势。下游客户的价值占比相对较小,主要是因为该行业的价格竞争较为激烈,下游客户在价格方面缺 乏谈判能力。但是,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下游客户的议价能力有望逐渐增强。
总体来说,结直肠癌筛查行业竞争激烈,各参与者都在努力提高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以获取市场份额。同时,随着市场规模的 不断扩大,新进入者和替代品的出现也将为市场带来新的竞争压力。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部门关于印发健康中国行动—癌症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的通知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部门关于印发健康中国行动—癌症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的通知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部门关于印发健康中国行动—癌症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部,科学技术部,民政部,财政部,生态环境部,农业农村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国家医疗保障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日期】2023.10.30•【文号】国卫医急发〔2023〕30号•【施行日期】2023.10.30•【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健康促进正文关于印发健康中国行动—癌症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的通知国卫医急发〔2023〕3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健康委、发展改革委、教育厅(教委,教育局)、科技厅(局)、民政厅(局)、财政厅(局)、生态环境厅(局)、农业农村农牧厅(局、委)、乡村振兴局、医保局、中医药局、疾控局、药监局,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各监管局:为贯彻党中央关于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决策部署,落实《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和《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要求,深入开展癌症防治专项行动,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健康,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3个部门联合制定了《健康中国行动—癌症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

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民政部财政部生态环境部农业农村部金融监管总局国家医保局国家中医药局国家疾控局国家药监局2023年10月30日健康中国行动—癌症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为贯彻党中央关于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决策部署,落实《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要求,在《健康中国行动—癌症防治实施方案(2019-2022年)》阶段性工作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癌症防治工作高质量发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种新的腹部切口缝合方法

一种新的腹部切口缝合方法

的切 口会形成 4层结 构 , 层之 间形成潜在 腔隙 , 各 术后 由于 切 口的炎症反应 , 会有组织 液渗 出积聚在这 些腔隙 内 , 为 就
细菌 的感染创造了条件|。在切 口中最容易形成腔隙的部位 4 _ 在前鞘和皮下组织之 间. 我们采用皮下层与前鞘 同时缝合 的
方法 , 有效地关 闭这 一重 要间隙 , 免了切 口积液继发感染 。 避
2 王红梅 , 赵怀舟 , 张恒. 丁香配伍郁金对 胃肠运动影响的药理实



术 ・

种新 的腹部切口缝合 方法
李 强
外科 手术后切 口的愈合 情况与 医生的切 口缝 合技术关
吸收缝合材料 , 异物刺激小 , 口中的异物少 , 口感染的风 切 切 险就小 。P S D 对腹膜的连续外翻缝合使切 口的腹腔 面更好地 浆膜化 , 减少了切 口下方肠管粘连梗 阻的发生 率。以往切 口 的缝合 由于使用 间断缝合 , 强调各 层之 间的相应对合 , 缝合
点, 降低了术后切 口哆开或疝 的发生率 。D P S是人工合成 的可
作者单位 :30 3太原 , 00 1 山西省肿瘤 医院普外科
4 羊妙贞 , 施伟亚. 下腹部直切 口缝合 方法探讨. 医学 , 0 , 浙江 2 1 0
2 ( )4 7 4 8 37 :2 - 2 .
5 Do ma Ri c n A, h  ̄tH_ C o e y t c o i c e n f n S, n o S o h le se tmy v a Ko h r i —
另外 , 在缝合 皮下层 和前 鞘时 , 注意保 持切 口两 侧皮下组织 层进针和 出针处于 同一高度 , 这样在缝合皮肤 时就很容 易做

不可切除结直肠癌治疗

不可切除结直肠癌治疗

不可切除结直肠癌的治疗面临诸多挑 战,如肿瘤耐药性的产生、治疗副作 用的影响、患者身体状况的限制等。
PART 02
诊断与评估
诊断标准及流程
诊断标准
通常基于临床表现、内窥镜检查 、组织病理学检查等多方面的信 息进行综合判断。
诊断流程
包括初步筛查、内窥镜检查、影 像学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等步 骤,确保准确诊断。
影像学检查在评估中应用
腹部CT
评估肿瘤大小、位置、 与周围器官关系及淋巴
结转移情况。
胸部X线或CT
检查肺部是否有转移病 灶。
超声内镜
评估肿瘤浸润深度及与 周围组织关系。
MRI
对软组织分辨率高,有 助于评估肿瘤与周围结
构的关系。
实验室检查与分子生物学标志物
01
02
03
常规检查
包括血常规、尿常规、便 常规、生化检查等,评估 患者一般状况。
象。
新型联合模式探索
01
免疫联合化疗
通过联合使用免疫药物和化疗药物,能够增强免疫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
伤作用,同时降低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提高患者的耐受性和治疗效果

02
靶向联合免疫治疗
针对结直肠癌患者的不同基因突变情况,设计个性化的靶向药物和免疫
药物联合治疗方案,能够更精准地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提高治
未来不可切除结直肠癌的治疗 将更加注重多学科协作,包括 肿瘤科、外科、放疗科、影像 科等多个学科的专家共同参与 ,为患者制定更加科学、合理 的治疗方案。
2023-2026
END
THANKS
感谢观看
KEEP VIEW
REPORTING
伊立替康
通过抑制DNA拓扑异构酶I来发挥抗肿瘤作用,主 要用于治疗晚期大肠癌。

胃肠外科年会致辞

胃肠外科年会致辞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同志们:春风送爽、花海绚烂,正值第25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蔡三军教授一行的济世肠安---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结直肠癌规汇范化诊治万里行项目活动来到徐州,在此我代表医院全体员工,对在百名之中抽时间前来参加大会的各级领导、各位来宾、各位朋友表示最热烈地欢迎和最衷心的感谢徐州市中心医院始建于1953年,是淮海经济区规模大、综合实力强、技术水平高、百姓口碑好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

医院先后获得“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改革创新医院”、“全国百姓放心百佳示范医院”。

2018年门急诊量293.62万人次,出院患者19.54万人次,手术患者 7.32万例次。

医院现有职工5364人,其中高级职称721人,博士、硕士研究生802人,拥有89个临床专业、27个医技专业。

其中省级临床重点专业20个,市级临床重点专业31个。

拥有先进的病房设施和重症监护病房,具有较强的院前、院内综合急救能力。

设备总量、总额、先进性区域领先。

同时,医院是南京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徐州医院、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徐州中心医院、徐州医科大学徐州临床学院,作为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拥有27个专业基地,培训质量位于江苏省第一方队。

60多年来,中心医院人以执着的医志、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书写了辉煌的历史。

2017年以来,徐州市中心医院认真落实新医改精神,以“转方式、调结构、强内涵”为重点,开创了淮海经济区医院转型发展的先河,由规模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由追求“数量”向“质量”转变,由“大院”向“强院”转变,坚持“塑名医、创名科、建名院”的办院方略,充分发挥疑难、急危重症诊治优势,加强深度国内国际医疗合作交流,通过技术创新、科研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进一步全面提升了医院综合实力,满足了苏鲁豫皖四省接壤地区群众对优质医疗资源的需求。

徐州市中心医院胃肠外科经过10余年的专科化发展,目前设有2个病区,有硕博士共20人,科室以“胃肠道良性疾病的外科治疗及胃肠肿瘤的规范化治疗”为特色,目前已形成5大亚专业方向。

结直肠肿瘤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指南2023(完整版)

结直肠肿瘤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指南2023(完整版)

结直肠肿瘤经自然腔道眼标本手术指南2023(完整版)近年来,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natural orifice specimen extraction surge叩,NOSES;在我国经历了萌芽阶段、起步阶段和发展阶段后,现已进入了成熟阶段[1,2, 3, 4]。

因翼翼高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较快、美窑效果好、患者心理障碍小等诸多优势,已经得到国内乃至国际微创外科领域的高度关注与认可[匀。

目前,我国NOSES总例数已经超过4万例,真中结亘肠肿瘤NOSES例数超过3.5万例,井已形成一个全面完整的理论技术体系[6]。

2017年,我国首部《结亘肠肿瘤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专家共识(2017版)》(以下简称《共识》)发布[7],并于2019茸进行了修订更新[8]。

这两部《共识》对NOSES在结亘肠肿瘤中的应用与推广起到了极真重要的作用。

为进一步促进NOSES技术的规范推广与罔质化普及,中国医师协会结亘肠肿瘤专业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联合中国NOSES联盟,组织近百位领域内专家,共同讨论并形成了《结亘肠肿瘤NOSES指南(2023版)》(以下简称《指南》),对结亘肠肿瘤NOSES的理论体系与技术操作进行全面阐述。

该《f旨南》将为正在开展或即将开展结亘肠肿瘤NOSES的外科医师提供更高力的循证医学证据与实践指导规范。

第-部分结亘肠肿瘤NOSES理论体系-、NO SES及相关技术定义1.NOSESNOSES是使用腹腔镜手术平台、”机器人”手术平台或软质内镜等设备,完成体腔内手术操作(如病灶切除、消化道重建),经自然腔道(直肠、阴道或口腔)取出切除物(标本),体表无辅助切口的手术[坷。

该手术与常规腔镜手术主要区别在于标本经自然腔道取出,避免腹壁取标本辅助切口[10]。

目前,可以开展NOSES的疾病主要涉及到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及生殖系统等领域,同时也适用于良性疾病的外科治疗[11]。

2.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natural orifice translumenal endoscopic surge叩,NOTES)是自然腔道手术重要组成部分。

王文跃:治愈患者,乃医者创新源动力

王文跃:治愈患者,乃医者创新源动力

王文跃:治愈患者,乃医者创新源动力王文跃教授说话不温不火,声调浑厚安稳、起伏不大,对患者有抚慰情绪的效果。

在他平和的性格之下,则铺垫着诸多“前卫”的思考。

多年来,他不断推出很多创新性的探索,而这一切,均源自于他对患者深沉的关爱。

作为我国胃肠外科领域颇负盛名的专家之一,王文跃教授在普外科临床和基础研究耕耘30载,在消化道肿瘤的诊断和治疗领域建树良多。

很多患者慕名而来,就是想得到他的“最终定论”,“图个放心”。

他领衔的中日友好医院胃肠外科,在北京市三甲医院同行中也属实力最强的佼佼者。

CME手术的领跑者据王文跃教授介绍,胃肠外科的主要病种是胃癌和結直肠癌。

近年来,特别是在北上广等经济发达城市,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呈现直线上升趋势。

这与国人慢性炎症性病变增多,以及少纤维、高脂肪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有很大关系。

以结直肠癌来说,目前已跃升为第二高发的癌症,死亡率很高,约占发病患者总数的一半;而且,癌症发病率的年轻化趋势也很明显,临床上王文跃常会遇到20岁至40岁年龄段的癌症患者,且多为晚期。

他还注意到,结直肠癌发病时越年轻,肿瘤的恶性程度越高。

当前在结直肠癌的治疗方面进展较快,以前较为棘手的病症,目前都能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王文跃教授表示,尽管目前放化疗等其他手段不断进步,但已开展200多年的胃癌和结直肠癌手术治疗,仍是首选治疗方法。

手术切除病灶是结直肠癌症治疗的基础,相比之下,其他治疗方式起到的是对抗肿瘤,延缓肿瘤的生长,提供营养支持的作用,很难实现根治。

目前结直肠癌的手术开展得更为规范和精准,患者的获益率更大,如直肠癌的TME(全直肠系膜切除)手术、结肠癌的CME(全结肠系膜切除)、超低位结直肠癌的保肛手术等。

TME手术理念是英国医生Heald于1982年提出的。

这一手术极大地降低了直肠癌的复发率,成为直肠癌手术治疗的标准术式,在国内各级医院已普遍开展。

在丹麦等几个国家,伴随TME手术的实施,直肠癌的5年生存率已明显高于结肠癌。

《国家卫健委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23版)》解读PPT课件

《国家卫健委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23版)》解读PPT课件

手术后康复管理
疼痛控制
采用药物和非药物方法,如物理疗法、心理支持 等,有效管理术后疼痛。
营养支持
根据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提供适当的肠内或肠外 营养支持。
早期活动
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促进术后恢复,预防深 静脉血栓等并发症。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感染预防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合理使用抗生素,降低术后感染风险。
《国家卫健委中国结直肠癌 诊疗规范(2023版)》解读
汇报人:xxx 2023-12-12
contents
目录
• 规范概述与背景 • 诊断方法与标准 • 治疗原则与方案选择 • 围手术期管理措施 • 药物治疗进展及新型药物介绍 • 放射治疗和介入治疗技术探讨 • 营养支持和姑息治疗理念更新
01
规范概述与背景
推动科研与临床结合
鼓励临床科研人员积极参与规范制定与实施 过程,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和临床应用。
适用范围及对象
医疗机构
01
适用于各级医疗机构开展结直肠癌诊疗工作,包括综合医院、
肿瘤医院、基层医疗机构等。
医务人员
02
面向从事结直肠癌诊疗工作的医生、护士、技师等医务人员。
患者及家属
03
为结直肠癌患者及家属提供诊疗指导与建议,帮助他们更好地
支持治疗
针对患者症状进行姑息治疗,提高 生活质量。同时,关注患者心理需 求,提供心理支持和康复指导。
04
围手术期管理措施
手术前评估和准备
评估患者全身状况
包括年龄、营养状况、心肺功能等,以确定手术耐受 性。
肠道准备
术前进行肠道清洁,降低术后感染风险。
心理准备
与患者充分沟通,解释手术过程,减轻焦虑和恐惧。

重大专项一至三期立项项目清单

重大专项一至三期立项项目清单

2
结直肠癌筛查和疗效预后评估的芯片开发及临床应用规范的建立
3
儿童遗传性智力低下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精准诊治规范的研究
4
强直性脊柱炎遗传预警基因芯片的研制
可临床运用的循环肿瘤细胞分离、分型与分析全自动设备和试剂 5
的开发和产业化
基于“同病异治”理论探讨 IIIB/IV 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医辨证 6
分型与分子病理分型的相关性研究
7
呼吸道传染病新型疫苗
8
呼吸道传染病病原控制
一期 专题三.干细胞技术创新及临床应用
9
干细胞治疗共性关键技术与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应用
10
干细胞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应用研究
11
自身免疫系统疾病及移植免疫的干细胞治疗研究
12
血液系统疾病干细胞治疗技术与产品研究
一期 专题四.医学诊断技术和产品创新及应用
13

重大传染病诊断新技术研发和应用研究
附件 1
重大专项一至三期立项项目清单
序号
项目名称
一期 专题一.常见多发恶性肿瘤综合防治
1
基于基因组学与微创外科的肺癌综合诊疗平台建设
2
鼻咽癌综合防治研究
3
原发性肝癌的多学科.个体化综合诊治研究
4
结直肠癌综合防治研究
一期 专题二.呼吸道新发突发及重大传染病综合防诊治
5
呼吸道新发传染病快速诊断
6
呼吸道新发传染病综合治疗
14
心血管疾病患者合并肾损伤的诊断技术及新产品研发
基于高通量测序的常见遗传病产前诊断和新生儿筛查基因检测产 15
品研发及应用
16
老年创伤性疾病预防诊治创新技术及产品研发
17
心房颤动脑卒中防治策略优化及防治网络建立

结直肠癌外科应用技术的规范与创新(十二)

结直肠癌外科应用技术的规范与创新(十二)
开 始 尝 试 应 用 , 看 到 更 多 的 极 低 位 癌 获 得 保 肛 效 果 的 同 在
原 发结 直 肠 癌 进 行 次 全 或 全 结 肠 切 除 术 , 后 腹 膜 广 泛 清 扫 其 后 也 会 遗 留大 块 后 侧 腹 膜 缺 损 。④ 低 位 、 低 位 前 切 除 术 后 超 发 生 临 床 吻 合 口漏 , 漏
【 键词】 关 盆底 重 建 结 直 肠 癌 规 范 创 新
【 中图 分 类 号 】 R 1 R 3 . 4 6 5: 7 5 3
( 20 承 0 7年 第 5期 )
【 献 标 识 码】 C 文
6 盆 底 重 建 术
6 1 盆底 重 建 的必 要 性 .
初 期 提 出 盆 底 修 复 的 主 要 目的 是 降 低 放 疗 并 发 症 发 生 率 , 能 将 小 肠 排 除 在 盆 腔 外 , 仅 减 少 小 肠 暴 露 于 复 发 癌 若 不 灶 区 域 的 机 会 , 且 在 追 加 盆 腔 局 部 放 疗 时 相 对 安 全 , 小 而 使 肠 避 免 发 生 放 射 性 肠 炎 , 少 肠 梗 阻 和 肠 粘 连 的 发 生 。 基 于 减 此 , 列 情 况 下 进 行 盆 底 重 建 仍 是 需 要 选 择 的 重 要 操 作 程 下 序 : R 、 2低 位 / 低 位 前 切 除 术 , 是 术 后 放 疗 的绝 对 ① 1R 超 这 适 应 证 。② 新 腹 会 阴 局 部 扩 大 切 除 术 , 是 一 个 介 于 R ~ 这 0
良式 后 入 路 复 发 癌 切 除 术 , 初 次 手 术 有 盆 底 重 建 的 基 础 , 若 则 再 手 术 过 程 中就 无 需 担 心 小 肠 损 伤 的 问 题 , 利 于 再 手 术 有

结直肠癌外科应用技术的规范与创新(十)

结直肠癌外科应用技术的规范与创新(十)
和 筋 膜 消 失 、 腔结 构 改 变 如 盆 底 下 垂 移 位 、 尿 管 及 神 经 盆 输 丛 移 位 变 形 易 损 伤 、 直 肠 扭 曲变 形 等 ;组 织 粘 连 如 小 肠 与 新 盆底粘连 、 直肠 与骶 前 及 盆 壁 脏 器 的 致 密 粘 连 、 前 静 脉 丛 骶
。41。 8
【 章编 】 0 —4 ( 0)—410 文 号 1 79 4 0 0 0 —4 0 2 274 8
手 术 规 范 与 技 巧
结直 肠 癌 外 科 应 用 技术 的规 范 与创 新 ( ) 十
S c fc to n n o a i n o pe ii a i n a d I n v to fApp i a i n Te hn qu n Co o e t lS r e y lc to c i e i l r c a u g r
前 检 查 与决 策评 估 原 则 。 骨 扫 描 检 查 、4排 高 精 度 全 身 C 6 T
检 查 及 盆腔 MRI 查 应 列 入 常规 , 研 究 P T、 真 结 肠 镜 检 应 E 仿 和 三维 成 像 C 对 复发 灶 的定 位 价 值 , 研 究 复 发 癌 手 术 风 T 应
李 立
【 键词】 关
结 肠 癌
直 肠 癌
后 人 路 切 除术
规 范

技 巧
【 图分 类 号】 R6 5: 7 5 3 中 1 R 3.4
( 20 承 0 7年第 3期 )
【 献 标 识 码 】 C 文
5 后 入 路 复 发 癌切 除 术
解 剖 结 构 改 变 如 各 种 间 隙 ( 提 肌 间 隙 、 前 间 隙 、 列 腺 后 肛 骶 前 间 隙 及 直 肠 侧 间 隙 ) 糊 或 消 失 、 肠 周 围 支 持 结 构 如 韧 带 模 直

结直肠癌外科治疗进展PPT【26页】

结直肠癌外科治疗进展PPT【26页】

VS
机器人辅助手术
机器人辅助手术能够通过远程控制技术, 实现医生对手术过程的精确操控,提高手 术的精准度和安全性。这种技术尤其适用 于复杂和高风险的结直肠癌手术。
免疫疗法与外科手术的结合
免疫疗法
免疫疗法是一种新型的治疗方法,通过激活 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攻击肿瘤细胞。在结 直肠癌治疗中,免疫疗法已经成为一种重要 的辅助手段。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措施
疼痛管理
01
通过有效的疼痛控制措施,如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减轻患者
的疼痛感,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心理干预
02
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帮助患者应对心理压力,调整心态,增
强信心。
康复训练与社会支持
03
鼓励患者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提高体能,同时提供社会支持
,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结直肠癌患者的康复与心理支持
康复计划
心理支持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 划,包括体能训练、营养指导、工作与学 习调整等方面的指导。
提供专业的心理辅导和支持,帮助患者调 整心态,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家属支持
定期随访与评估
鼓励家属参与患者的康复过程,给予患者 情感上的支持和日常生活的照顾。
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和评估,了解康复进 展和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康复计划。
诊断
结直肠癌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确诊需要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
分期
结直肠癌的分期是根据肿瘤侵犯的深度和范围来确定的,常用的分期方法是TNM分期系统,分为I期、II期、III期 和IV期。
02
结直肠癌外科治疗的历史与现 状
传统手术方法
01
02
03

结直肠癌外科应用技术的规范与创新(十五)

结直肠癌外科应用技术的规范与创新(十五)
维普资讯
中 国普 外 基 础 与 临 床 杂 志 2 0 0 8年 3月 第 1 第 3期 5卷
C i ae i Geea S r , 11 ,No 3 hnJB ss n n rl ug Vo. 5 Cl . ,Ma.2 0 r 08
・2 5 ・ 1
获得足够的 R 0远 端 切 缘 并 得 以 保 留肠 道 的 连 续 性 ( 肛 吻 结
合 ) 其 本 质 上 仍 属 于 前 切 除 术 范 畴 近 年 来 , 来 越 多 的 专 , 越 科 医生 提 供 了 IR 可 接 受 的 肿 瘤 学 与 功 能 性 的 长 期 临 床 结 S
【 章 号 1 79 4 0 ) —2 —3 文 编 】 0 —4 (0 0 01 0 0 228 3 5
手 术 规 范 与 技 巧
结 直肠 癌 外 科应 用技 术 的 规 范 与创 新 【 十五 )
S e i ia i n a nn v to fAp i a i n Te h q e i l r c a u g r p c fc to nd I o a i n o plc to c ni u n Co o e t lS r e y
果 , 望 成 为 选 择 性 末 段 直 肠 癌 首 选 的手 术 方 式 有
7 2 I R历 史 背景 . S
肛 吻 合 技 巧 、 管 解 剖 剥 离 技 巧 、 翻 拖 出 切 除 技 巧 等 发 展 肛 外
的混合体或终端技术平 台。 尽 管 早 在 19 9 1年 甚 至 更 早 些 年 间 , 者 单 位 已 经 开 始 笔
对 盆 底 肛 端 解 剖 也 有 了 更 深 刻 的 认 识 。 因 此 ,可 以 这 么 理 解 , 实 意 义 上 的 I R是 直 肠 癌 功 能 性 R 现 S 0根 治 术 的进 一 步 深 化 延 伸 , 看作 是 T E直 肠 游 离 技 术 、 部 闭 合 技 术 、 可 M 深 结

2010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

2010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

附件:2010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序号完成人承担单位推荐单位突出贡献奖(共2项)1 何镜堂华南理工大学广东省教育厅2 侯凡凡南方医科大学广东省教育厅序号项目编号项目名称承担单位主要完成人推荐单位一等奖(共29项)1 A02-0-1-01地理模拟系统与规划决策支持研究中山大学香港大学广州地理研究所黎夏叶嘉安刘小平广东省教育厅2 A02-0-1-02埃达克质岩浆的成因及其Cu-Mo-Au成矿作用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许继峰熊小林梁华英赵振华王强中科院广州分院3 A02-0-1-03绿色有机化学反应及方法学研究华南理工大学中科院广州化学有限公司华南师范大学江焕峰汪朝阳陈鸣才李金恒贾兰齐王阿忠周磊张珉戚朝荣黄精美广东省教育厅4 A03-0-1-01肿瘤基因治疗的基础和关键技术研究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广州达博生物制品有限公司黄文林刘然义吴江雪姜文奇林旭滨管忠震吕跃黄必军李立黄嘉凌李焱李苏邵建永陈洁敏周玲广东省卫生厅5 A04-0-1-01重症休克的发病机理南方医科大学赵克森刘杰黄绪亮黄巧冰姜勇金春华阚文宏赵桂玲潘秉兴广东省教育厅6 A05-0-1-01制造系统的Petri网建模、控制和运行优化广东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伍乃骐李志武胡刚白丽平苏平广东省教育厅7 A06-0-1-01掺稀土特种光学玻璃与玻璃光纤应用基础科学问题及新技术研究华南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张勤远杨中民邱建荣姜中宏徐善辉陈东丹刘粤惠杨建虎邓再德广东省教育厅8 B01_1-1-01重大入侵害虫红火蚁种群控制基础理论及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华南农业大学广东省植物保护总站广东省昆虫研究所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曾玲陆永跃梁广文曾鑫年陈忠南吕利华许益镌胡学难韩诗畴李小妮田伟金王琳吴仕豪何余容何晓芳广东省教育厅9 B01_1-1-02优质超级杂交稻天优998的选育与示范推广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广东省金稻种业有限公司李传国符福鸿梁世胡王丰陈友订陈志远刘振荣黄慧君李曙光喻愿传程俊彪孔清霓黄德娟廖亦龙陈荣彬广东省农业科学院10 B02_1-1-01四元杂交的种猪新品系选育与产业化应用华南农业大学广东华农温氏畜牧股份有限公司吴珍芳王青来罗旭芳邓跃林刘珍云蔡更元严尚维刘德武张守全刘小红张豪田绪红陈赞谋滕雪峰郑海峰广东省教育厅11 B02_1-1-02国家和区域性种猪遗传评估系统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中山大学华南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全国畜牧总站陈瑶生李加琪张勤刘小红王翀刘海良王志刚张豪吴秋豪薛明莫德林丁向东罗旭芳余丽明郑华广东省教育厅12 B02_1-1-03惠阳胡须鸡种质资源保护、评价与创新利用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广东智威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平金鸡王禽业有限公司广东智成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舒鼎铭瞿浩杨纯芬徐斌张厂郭福有李重生黄爱珍李春雨马杰陈鹏杨冬辉李娅兰邵西兵蔡建平广东省农业科学院13 B03-0-1-01塑料短热机械历程塑化加工技术及装备华南理工大学瞿金平何和智冯彦洪殷小春晋刚吴宏武邹新良曹贤武何耀华周南桥彭响方文劲松刘斌文生平宋建广东省教育厅14 B03-0-1-02广式凉果的加工工艺提升与安全控制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广东宝桑园健康食品研究发展中心广东佳宝集团有限公司肖更生张友胜陈卫东陈家广唐道邦张岩徐玉娟林培生温靖吴继军刘子放李升锋吴汉强吴娱明杨春英广东省农业科学院15 B05-0-1-01智能移动分组核心网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徐伟忠夏渊赵冰戴继盛邱雪峰魏宏罗武军傅晓陈悦鹏高建华任志鹏林青春宋伟张晋兴汤昱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16 B05-0-1-02轨道交通(地铁和轻轨等)通信系统自主创新和应用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方靖甘玉玺熊冬青翟振卫许文华刘罡罗明夏跃辉阮钰东向政权王明久冉屹华何银武英彪陈冠华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17 B07-0-1-01面向节能降耗的复杂工业关键工艺过程效能优化控制广东工业大学广州市南亚纸浆模塑设备有限公司广州广纺联集团有限公司广东南方碱业股份有限公司程良伦鲍鸿伦永亮魏保平黄志红伦耀明林建华周剑华刘洪涛何小敏许亮唐昕陆一华周晓辉王春茹广东省教育厅18 B07-0-1-02数字化医院关键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刘坚李小华肖强彭传薇刘晓辉周民伟吴伟斌陈联忠莫晓华刘琛玺赵霞田燕戴辉白萍李富强广州军区联勤部19 B08-0-1-01巨型工程车子午线轮胎活络模具广东巨轮模具股份有限公司曾旭钊郑栩栩孟超陈志勇王素光蔡汉生江奕彬林勇揭阳市科学技术局20 B08-0-1-02中国航天员专用手表制造技术及应用深圳市飞亚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李北鲍贤勇陈杰张鸣严明孙磊陈恭谦唐海元周杰巫玲坚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21 B09-0-1-01碱木质素的改性及其资源化高效利用华南理工大学邱学青楼宏铭欧阳新平庞煜霞杨东杰周明松易聪华邓永红谢祥明陈焕钦广东省教育厅22 B11-0-1-01广梧高速公路隧道群安全保障与节能关键技术研究广东省长大公路工程有限公司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广东省公路勘察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西南交通大学林才奎韩直杨红军刘刚亮张焕新杨其新王中文胡居义方建勤廖树忠李俊均曾盛王小军李海青徐一鸣广东省交通运输厅23 B14-0-1-01结直肠癌早诊早治及血管生成、凋亡相关分子机制研究南方医科大学惠州中心人民医院姜泊王新颖王继德许岸高聂飚胡晶晶刘思德智发朝广东省教育厅24 B14-0-1-02肝移植围手术期影像学及介入诊疗技术的系列研究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单鸿朱康顺郑荣琴杨扬黄明声姜在波孟晓春王劲任杰钱结胜李征然苏中振张亚琴周斌陈规划广东省卫生厅25 B15-0-1-01数字医学技术在肝胆胰外科疾病诊断和治疗的应用研究南方医科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方驰华鲍苏苏全显跃徐清振范应方彭丰平钟世镇潘家辉唐雷黄文华聂世琨李晓锋黄志平鲁朝敏苏仲和广东省教育厅26 B15-0-1-02腹部器官簇移植及器官联合移植的基础与临床研究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何晓顺朱晓峰兰平王东平马毅鞠卫强胡安斌巫林伟邰强詹文华王国栋黄洁夫广东省卫生厅27 B16-0-1-01“引经报使”药物的应用基础研究-中药冰片的研究广州中医药大学王宁生宓穗卿林培政王培训彭胜权刘启德黄天来詹宇坚叶少梅欧卫平许庆文王涛李伟荣张荣赵威广东省教育厅28 B16-0-1-02超临界CO2萃取为核心的成套技术及其在天然药物中的应用研究及产业化广州汉方现代中药研究开发有限公司贵州航天乌江机电设备有限责任公司葛发欢刘菊妍李金华周锦珂潘江波詹华书黄裕黄翔朱成业李菁陈路林胡斌史庆龙林秀仙孙太林广州市科技和信息化局29 B17-0-1-01基于天然产物结构改造的靶向性药物先导化合物的基础性研究中山大学古练权黄志纾欧田苗卜宪章刘培庆马林黄世亮安林坤谭嘉恒卢宇靖毕惠嫦广东省卫生厅二等奖(共75项)序号项目编号项目名称承担单位主要完成人推荐单位1 A02-0-2-01 生物资源大分子功能化利用的基础研究中山大学张黎明杨立群易菊珍赵三平王冠海梁媛媛马栋李玮广东省教育厅2 A02-0-2-02 气体水合物及其前躯体溶液体系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研究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化工大学李小森付东密建国陈朝阳李刚吴慧杰黄宁生唐良广颜克凤李栋梁中科院广州分院3 A04-0-2-01 细胞增殖分化若干关键信号通路调控机制及其意义的研究南方医科大学白晓春罗深秋陆地苏永春李秀梅谭丽广东省教育厅4 A07-0-2-01 中国古城规划与防洪研究华南理工大学吴庆洲广东省教育厅5 B01_1-2-01 新型节水保/控肥复合基质的研制与应用示范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华南农业大学广州市园科绿化有限公司园林基质厂广州市番禺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东莞市科达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杜建军李永胜廖宗文崔英德毛小云孙克君谢勇王新爱卢其明尹国强广东省教育厅6 B01_1-2-02 水稻白叶枯病菌遗传多样性、致病性分化和品种抗性的研究与应用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华南农业大学广州市番禺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曾列先朱小源陈深周少川杨健源成太辉刘景梅杨祁云黄道强丁效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7 B01_1-2-03 大穗型优质、高产甜玉米系列品种选育及分子基础研究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广东省农作物技术推广总站胡建广方志伟刘建华王子明李余良于永涛李高科祁喜涛郑锦荣冯少光广东省农业科学院8 B01_1-2-04 新型农用抗生素研制与应用研究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华南农业大学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林壁润谢双大沈会芳何自福江学斌杨丽梅包华理佘小漫黄志斌高向阳广东省农业科学院9 B01_1-2-05 大田蔬菜养分综合高效管理技术研究与应用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深圳市芭田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华南农业大学广东省土壤肥料总站广州东升农场有限公司江门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陈琼贤张承林林翠兰郑少玲曹健陈仕军赫新洲李强高惠楠杨秋广东省农业科学院10 B01_1-2-06 陈香茶加工技术研究及产品开发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陈栋黄国资赵超艺赖兆祥曾文伟卓敏庞式黄华林凌彩金王秋霜广东省农业科学院11 B01_2-2-01 相思抗逆新品系选择及再生和转基因技术研究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北京林业大学中国林科院热带林业研究所谢响明张方秋张卫华杨明嘉陈祖旭黄烈健裘珍飞曾炳山何晓青蒋湘宁广东省林业局12 B02_1-2-01 重要人畜共患病与动物传染病荧光PCR快速检测方法与试剂盒研制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北京盈九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陈茹刘中勇杨国海林志雄曾碧健罗长保朱道中高小博罗琼吴晓薇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13 B02_1-2-02 广东省猪伪狂犬病流行病学和净化技术研究及应用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兽医研究所广东省动物防疫监督总所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南京农业大学东进农牧(惠东)有限公司宋长绪孙彦伟任裕其陈平洁黄忠蔡汝健余业东陈溥言田云何祝君广东省农业科学院14 B02_2-2-01 凡纳滨对虾工程化高效健康养殖技术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广东恒兴集团有限公司汕尾红海湾东洲鸿泰水产养殖场汕头市水产研究所李卓佳文国樑曹煜成贾晓平杨铿杨莺莺林黑着陈永青李纯厚刘孝竹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15 B02_2-2-02 淡水龟养殖产业化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广东绿卡实业有限公司广东省龟鳖养殖行业协会茂名海洋科技创新中心朱新平陈永乐黄启成魏成清郑光明周贵谭陈昆慈钟金香刘毅辉林东年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16 B03-0-2-01 食品、农产品中主要化学有害物监控与检测技术研究和应用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焦红陈捷林峰谢建军徐娟吴映璇奚星林王岚庞世琦刘超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17 B03-0-2-02 高温加工食品(油炸薯片)中丙烯酰胺的控制技术暨南大学广东汇香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欧仕益孔令会黄才欢刘文美邢光辉林奇龄张玉萍吴肖马川兰晏日安广东省教育厅18 B03-0-2-03 果香型全发酵荔枝酒生产关键技术研究广州市从化顺昌源绿色食品有限公司华南农业大学杨幼慧陈永泉卫高利孙洪文郑建中朱新贵邝锦辉蹇华丽刘芳芳广州市科技和信息化局19 B03-0-2-04 酶法复合含N-木薯淀粉糖浆产品的开发生产广州双桥股份有限公司华南理工大学陈桂贞黄立新徐正康周彦斌冯炳洪罗建勇温其标杨晓泉胡飞广州市科技和信息化局20 B04-0-2-01 多制式模块化绿色UPS电源广东志成冠军集团有限公司华中科技大学张宇康勇李民英段善旭周志文张蓉胡建春李署名杨阳胡福文东莞市科学技术局21 B04-0-2-02 数字化变电站电能计量装置检测技术研究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华中科技大学深圳星龙科技有限公司周尚礼林国营孙卫明张新建伍少成张亚东陈蔚文胡嘉叶华艺孟庆亮广东电网公司22 B04-0-2-03 高效除油除氧吸附式氢气在线净化装置华南理工大学广东省肇庆化工机械厂广州赛斯拓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朱冬生曾力丁范忠雷彭德其汪南蒋翔高志凯谢振黄翔翊王春华广东省教育厅23 B04-0-2-04 火力发电企业运行与检修高级技师技能评价模型的研究及实践广东省粤电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粤华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孔惠天车佩星杨文林张明余鹏雁黄少玲张明凯朱凯全兆裕景彦井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24 B04-0-2-05 超(超)临界电站锅炉氧化皮生成与剥落机理及其防爆关键技术研究广东拓奇电力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汕尾红海湾分公司华南理工大学广东红海湾发电有限公司周其贵郑锦溪刘定平胡剑琛谢江陈茂培林俊滨韩敏艾志虎伍国强汕尾市科学技术局25 B05-0-2-01 基于云计算的高可信网络安全技术研发及应用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研究院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分公司蔡康沈军王帅胡乐明金华敏周俊唐宏史国水肖慧余晓光广东省通信管理局26 B05-0-2-02 新一代智能城域波分复用系统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黄建辉魏晓强王泰立叶兵王振宇许鹍苑岩沙小宁谢大杜娟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27 B05-0-2-03 3G用低损耗馈线珠海汉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寿伟春陈宁邹智侯兰英刘哲金家峰韦小兰徐济中珠海市科技工贸和信息化局28 B06-0-2-01 高密度互连(HDI)用高性能芯板与涂树脂铜箔(RCC)的研发及产业化广东生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山大学杨中强苏晓声辜信实容敏智刘东亮佘乃东陈仁喜梁铁军方克洪杜炽南东莞市科学技术局29 B06-0-2-02 增强型液晶电视数字视频动态背光控制技术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闫晓林陈光明朱昌昌冯万良李锦乐王晖邵诗强河北凯施建华周迎锋惠州市科学技术局30 B07-0-2-01 城市安防视频监控报警多级联网系统平台及关键技术研究广东志成冠军集团有限公司武汉大学李民英胡瑞敏陈慧贞王中元张晋东盛彦瑾刘仁峰梁仲辉叶飞虹肖耀中东莞市科学技术局31 B07-0-2-02 协同软件若干关键技术及应用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广风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中山大学汤庸蒋运承赵淦森毛承洁张玉成陈启买肖菁叶小平刘海李建国广东省教育厅32 B07-0-2-03 GDIX嵌入式软件平台华南理工大学中国长城计算机深圳股份有限公司刘发贵奚建清林俊马奇闵华清李文俊杨春晖何凤文张齐苏文辉广东省教育厅33 B07-0-2-04 基于三网融合的数字家庭健康服务系统中山爱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中山市人民医院卢林发余元龙杨有业黄家祺卢家宾杨勇叶灿才牛瑛胡健新伍志平中山市科学技术局34 B08-0-2-01 蓝光光盘(Blu-rayDisc)生产设备东莞宏威数码机械有限公司杨明生杨杨黄治洪谢威武钟洪伟覃海谢金桥杨顺先蓝海锋刘涛东莞市科学技术局35 B08-0-2-02 四轴联动数控皮革切割机及瑞洲振动刀切割机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佛山市南海瑞洲科技有限公司郭华忠陈晓伟杨强中秦少锋胡剑锋李敏嘉谢剑何文杰陈赛琴佛山市科学技术局36 B08-0-2-03 铁路客车特种空调机组的研制广州中车轨道交通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王兴江杨宇邹剑华周洁美唐伟武何耀梁石彦肤蒋俏明陈穗吴小红广州市科技和信息化局37 B08-0-2-04 汽车内饰件模内层压成套技术研究及产业化深圳市群达行精密模具有限公司华中科技大学周华民蔡考群刁思勉杨金錶胡军辉李德群唐小琦黄志高汪智勇蔡考兵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38 B08-0-2-05 全自动航空货物处理系统深圳中集天达空港设备有限公司郑祖华沈鸿生汪绪谦霍荆平雷安良段辉杜远兵赵丹万庐山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39 B08-0-2-06 马口铁基板工艺及成套装备的研制与开发中山中粤马口铁工业有限公司西安重型机械研究所梁江谭云标袁济民罗建华朱大苏高林林刘思芹王海东黄志锋吴建槟中山市科学技术局40 B09-0-2-01 纸塑无胶复合用环保聚丙烯薄膜的研究与开发广东德冠包装材料有限公司中山大学朱健民麦堪成徐文树区雄锐邹晓明曹子毅何文俊梁家权佛山市科学技术局41 B09-0-2-02 高耐热快固中性脱丙酮型室温硫化硅橡胶的开发广州市白云化工实业有限公司华南理工大学吴向荣缪明松李和昌陈建军欧阳喜仁刘振海牛蓉曾容宋立芝潘慧铭广州市科技和信息化局42 B09-0-2-03 超净高纯醇类试剂的开发西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山大学刘志平陈水挟庄景发袁爱国赵书煌肖克强李友成汕头市科学技术局43 B10-0-2-01 新型热塑性弹性体材料的制备及其合金化、功能化技术广州鹿山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广州海普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中山大学唐舫成汪加胜韩丽娜章明秋朱东湖王新波王咏心周辉程训松靳东杰广州市科技和信息化局44 B10-0-2-02 低温镍氢动力电池制造技术广州有色金属研究院江门三捷电池实业有限公司肖方明欧阳锦贤唐仁衡张华太王英卢其云彭能黄志强张四奇宫可广州有色金属研究院45 B11-0-2-01 大跨空间结构施工监控技术研究及应用广州市建筑集团有限公司华南理工大学浙江精工钢结构有限公司吴波高俊岳王龙钱卫军娄峰王帆谢庆华吴祥威张海燕石开荣广东省建设厅46 B11-0-2-02 锈蚀钢筋混凝土的检测及修复技术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华南理工大学王新祥余其俊曹华先韦江雄邓浩张永健王元光郑靓滕康周茂清广东省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47 B11-0-2-03 广东省标准《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范》DBJ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深圳市勘察研究院徐天平李广平陈久照肖兵吴裕锦李彰明广东省建筑工15-60-2008 广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广州铁路(集团)公司科学技术研究所广东工业大学广东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检测总站深圳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钱春阳刘南渊朱远辉邓浩程集团有限公司48 B11-0-2-04 珠江三角洲磨刀门水流泥沙运动规律及整治技术研究广东省航道局中山大学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贾良文陆永军杨明远莫思平赖鸣书郁达吴超羽左利钦肖尤基吴和宣广东省交通运输厅49 B11-0-2-05 已建大跨径梁桥长期下挠的对策研究广东省佛开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同济大学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建筑研究所杨琪石雪飞李晋峰李卫民阮欣林益恭辛镜坤冯育才高岩牛艳伟广东省交通运输厅50 B11-0-2-06 大跨度钢-混凝土连续结合梁的研究与实践广州大学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张俊平黄道沸熊正元禹奇才梅力彪萨兆照李永河桂晓明蔡卡宏赵新生广东省教育厅51 B11-0-2-08 杭州湾跨海大桥北航道桥施工与设计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广东省长大公路工程有限公司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毛志坚王仁贵周继求王中文陈儒发张焕新钟建锋王梓夫吴伟胜李志生广东省交通运输厅52 B12-0-2-01 珠三角大气气溶胶辐射特性与灰霾天气的细粒子污染本质及输送特征研究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吴兑邓雪娇毕雪岩谭浩波李菲冯业荣毛节泰邓涛黄晓莹李丽云广东省气象局53 B12-0-2-02 炼钢钢渣资源回收处理与综合利用技术广东省韶关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徐兰升何矿年谢传贤黄汉平石建红林培芳陈志光何建平李铁军罗元威韶关市科技信息局54 B13-0-2-01 新发传染病-广州管圆线虫病的病原生物学、流行病学、诊断及治疗研究南方医科大学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温州医学院广州医学院陈晓光李华阴赪宏潘长旺沈浩贤谭峰陈代雄顾金保刘敏纪爱萍广东省教育厅55 B13-0-2-02 语言障碍诊治的基础及临床应用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常州市钱璟康复器材有限公司广州市三好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陈卓铭莫雷凌卫新樊金成黄伟新金花李仕萍伍丽梅王红林谷辉广东省教育厅56 B13-0-2-03 广东省艾滋病监测系统建立及流行风险评估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林鹏王晔刘勇鹰李艳付笑冰杨放李杰何群于国龙刁丽梅广东省卫生厅57 B13-0-2-04 肝炎病毒联合诊断、分型基因芯片的研制及临床应用性研究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孙朝晖王蜀燕石玉玲郑文岭张卫云李林海广州军区联勤部58 B14-0-2-01 蟑螂过敏原诊断试剂的研制及临床应用研究深圳大学广州医学院深圳市博卡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刘志刚冉丕鑫雷均平赖荷吴海强钟南山吉坤美李靖夏立新孙宝清广东省教育厅59 B14-0-2-02 超声弹性成像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罗葆明智慧欧冰肖晓云钟文景赵子卓文艳玲杨海云赵新保曾婕广东省卫生厅60 B14-0-2-03 结直肠癌社区预防与综合治疗应用研究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万德森潘志忠李力人伍小军卢震海柳青陈功丁培荣孔令亨郑美春广东省卫生厅61 B14-0-2-04 细菌耐药性资源库的创建和临床应用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卓超苏丹虹钟南山陈冬梅王露霞李红玉叶惠芬耿穗娜植志全蔡闯广东省卫生厅62 B14-0-2-05 基于信息化管理的肺癌标本库的建立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吴一龙林嘉颖李少文杨学宁陈刚杨矜记张绪超周清郭爱林陈志红广东省卫生厅63 B14-0-2-06 呼吸中枢驱动评价、临床应用及其相关产品开发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广州市英辉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罗远明钟南山邱志辉陈荣昌刘妙芳朱虹广东省卫生厅64 B15-0-2-01 严重肢体创伤修复重建新技术的基础与应用研究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解放军第101医院广州市新江南手外科医院黄东高建明王海文毛莉颖吴伟炽徐达传张惠茹江奕恒林浩郭洪娟广东省卫生厅65 B15-0-2-02 原发性肝细胞癌规范的个体化外科综合序贯治疗系列研究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区金锐简志祥陈伟侯宝华郑江华孙建区应亮林叶刘臻玉王慧玲广东省卫生厅66 B15-0-2-03 牙体牙髓疑难病例临床治疗的系列研究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徐琼凌均棨韦曦谷海晶麦穗曾东林涂之平温奕雄刘建伟傅春来广东省卫生厅。

2023结直肠微创外科术式、设备与理念的研究进展(全文)

2023结直肠微创外科术式、设备与理念的研究进展(全文)

2023结直肠微创外科术式、设备与理念的研究避展(全文)摘要近十年来,我国结直肠外科秉承微创理念,积极开展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NOSES L经目I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a T M E)等新兴术式。

同时,立足于手术,引进研发更加精准微创的设备,如30、4K腹腔镜,单孔手术机器人。

此外,为改善患者预后,又积极探索加速康复外科(ERAS L全程新辅助治疗(TNT)等新理念。

新的理念孕育新的术式,新的术式又催生出新的设备,在三者的碰撞交流中,我国结直肠微创外科正不断突破极限。

本文将从近十年涌现出的新术式、新设备和新思念三个方面综述结直肠微创外科治疗的进展。

结直肠微创外科的发展离不开腹腔镜技术的进步,从1901年世界第一例腹腔镜检查到1991年世界首例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1 ], 90年间,微创技术从无到有、蓬勃发展。

随后在1993年,国内完成首例腹腔镜直乙结肠癌根治术,翻开了我国结直肠微创外科的新篇章。

30年来,我国结直肠外科的手术术式不断重新,由”五孔”手术到”单孔”手术,由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natural orifice specimen extraction surgery , NOSES )到经旺全直肠系膜切除;;1电transanal 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 ,ta T M E); 腹腔镜系统也在迭代升级,由高清到30、4K超高清,再到腹腔镜手术机器人。

时至今日,结直肠外科治疗仍在不断微创化,本文回顾了我国结直肠微创外科近十年涌现出的新术式、新设备和新理念,井展望真来来发展趋势。

一、结直肠微创外科新术式我国结直肠微创外科发展三十余年,手术术式逐渐成熟:从最初的开腹手术,发展到后来的五孔腹腔镜手术、单孔手术、减孔手术,再到现在的NOSES、taTME。

如今,我国结直肠手术已有半数以上是由腹腔镜完成,而随着新术式的推广应用,我国结直肠外科将进一步微创化。

1.单孔腹腔镜手术单孔腹腔镜手术指使用单一切口(通常为脐),置入特制戳卡套筐相器械来完成腹腔镜手术操作。

《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23版)》解读PPT课件

《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23版)》解读PPT课件
定期随访
建议患者定期接受随访,通常在治疗结束后的2 年内每3个月随访一次,3-5年内每6个月随访一 次,5年后每年随访一次。
随访内容
包括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 检查等,以全面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和肿瘤复发 情况。
监测指标选择及意义
肿瘤标志物
01
如CEA(癌胚抗原)等肿瘤标志物的定期检测,有助于早期发
病理诊断
01
病理诊断是结直肠癌确诊的金标准,包括活检标本的
病理检查和手术切除标本的病理检查。
02
活检标本的病理检查可明确病变性质,确定是否为结
直肠癌。
03
手术切除标本的病理检查可评估肿瘤的分期、分化程
度、淋巴结转移情况等,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03 治疗部分解读
手术治疗原则与术式选择
手术治疗原则
02
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
诊疗规范为不同地区和医院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供了共同的语言和平台
,有助于推动学术交流和经验分享,促进整体诊疗水平的提高。
03
培养临床医生的规范意识
通过学习和实践诊疗规范,临床医生可以逐渐养成良好的规范意识,更
加注重患者的全面评估和个性化治疗方案的制定,提高临床医生的综合
素养和诊疗能力。
《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23 版)》解读
汇报人:xxx 2023-12-20
目 录
• 引言 • 诊断部分解读 • 治疗部分解读 • 随访与监测部分解读 • 规范实施中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提高结直肠癌诊疗水平
通过规范的制定和推广,提高我国结直肠癌 的诊疗水平,减少诊疗过程中的不规范行为 ,改善患者预后。
推动多学科协作

结直肠癌外科应用技术的规范与创新(七)

结直肠癌外科应用技术的规范与创新(七)
除 术 、 全 结 肠 切 除 术 、 结肠 切 除 术 ( 围包 括 切 除 乙 状 结 次 全 范
血 、 腔 脓 肿 以 及 肠 内外 瘘 当然 是 外 科 医师 熟 悉 的绝 对 急 诊 腹
手 术 指 针 , 记 住 :穿 孔 前 手 术 明 显 比 穿 孔 后 手 术 预 后 好 , 应
2 O年前 , 胃切 除 术 和 全 大 肠 切 除 术 还 是 衡 量 胃肠 外 全 科 医师 手术 能 力 的某 种 标 志 , 是 毁 损 性 大 肠 手 术 的典 型 代 也 表 。而 今 , 不 考 虑 切 口 、 腔 创 伤 和 手 术 相 关 并 发 症 的 情 在 腹 况下 , 选择性结肠段切除术 、 择性结肠段切断旷置术 、 高 选 结 肠 次 全 切 除 逆蠕 动 盲 肠 直 肠 吻 合 术 、 大左 半 或 右半 结 肠 切 扩
肠 炎 ( 中 2 % ~ 3 % 患 者 需 急 诊 手 术 , 旦 穿 孔 死 亡 率 高 其 O O 一
达 2 % ~ 5 %) 目前 对 产 生 急剧 全 身 反应 的 UC患 者 趋 向 7 7 。
于更积极的早期外科干预 。 2 2 2 UC 急 性 并 发 症 UC或 克 罗 恩 病 ( rh i ae . . C o n ds s , e C ) D 穿孔 或 疑有 穿孔 或 即 将 发 生 穿 孔 、 出 血 或 反 复 多 量 出 大
议 在 病 情 相 对 缓 解 和 营 养 状 态 改 善 时 手 术 。“ 治 性 ” 理 难 可
解 为 :① 症 状 严 重 影 响 生 活 , 去 可 接 受 的 生 活 质 量 ;② 慢 失
2 2 1 急 性 重 症 全 结 肠 炎 约 5 ~ 1 % 的溃 疡 性 结 肠 炎 .. % 5 ( l rt ec l i, uc ai is UC) 者 可 发 生 重 症 急 性 / 毒 性 结 肠 e v ot 患 中

结直肠癌外科应用技术的规范与创新(十三)

结直肠癌外科应用技术的规范与创新(十三)

6 2 盆 腹 膜 重 建 的种 类和 方 法 .
应 依 据 盆 口大小 、 腹 膜 面 缺 损 程 度 、 面 大 小 、 盆 创 手术 方 式 等 综合考虑 , 片一旦选择 , 补 一般 毋 须 或 仅 作 少 许 修 剪 , 有 腹 对 股 沟斜 疝 史 或 盆 底 结 构 松 弛 的 老 年 患 者 可 选 择 较 大 补 片 , 借
手 术规 范 与技 巧
结 直肠 癌 外 科 应 用技 术 的规 范 与创 新 ( 三 ) 十
S e ii a i n a n v t n o p c fc to nd I no a o fApp i a i n Te h qu n Co o e t lS r e y lc to c ni e i l r c a u g r
部 切 口最 下 方 直 接 引 出 , 利 引 流 , 阴 部 创 口直 接 单 层 缝 以 会 合, 术后 毋 须 盆 腔 冲 洗 , 引流 管 于术 后 3 ~5 d拔 除 。
治愈 或延 长 生存 期 的第 一 步 , 下 来 是 盆 腔 放 疗 或 局 部 内 放 接 射治疗 , 后 , 最 尚存 在 局 可
该 为 3次 结 , 0 3 c 长 左 右 线 尾 , 笔 者 发 现 在 剪 线 后 容 留 . m 因
易 脱 落 。③ 修 补 顺 序 。先 从 下 方 开 始 , 腹 膜 返 折 处 解 剖 线 从 的更 上 方 膀 胱 壁 或 子 宫 体 下 开 始 ;再 缝 合 上 方 , 少 达 到 和 至 覆 盖 肠 系膜 下 血 管 结 扎 处 ;两 侧 的 边 缘 应 该 超 过 腹 膜 解 剖 边 缘 , 先 右 后 左 缝 合 , 口的 侧 腹 壁 应 该 预 先 关 闭 , 将 补 按 造 再 片缝 合 于结 肠 系膜 边 缘 处 , 侧 方 旁 疝 的 预 防 更有 加 强 的 意 对 义 ;缝 合 完 毕 后 再 以 干 纱 布 垫 压 迫 缝 合 边 缘 使 之 粗 糙 面 向 里 、 滑 面 向外 , 对 补 片 中 心 区 域 施 以 压 力 以 观 察 缝 合 周 光 并 边 是 否 可 靠 。 引 流 。笔 者 习惯 将 1根 血 浆 引 流 管 从 会 阴 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编号 1007-9424(2007)04-0481-04手术规范与技巧结直肠癌外科应用技术的规范与创新(十) S pecification and Innovation of Application Technique in Colorectal Surgery李立*关键词 结肠癌直肠癌后入路切除术规范技巧中图分类号 R615!R735.34 文献标识码 C(承2007年第3期)5后入路复发癌切除术5.1局部复发型直肠癌(local r ecur rent rectal cancer, LR RC)的现代理念直肠癌根治术后5年随访过程中,在原发癌部位或术野范围内发现与原发癌病理性质相同的局部癌灶,无论是否合并腹腔或远处脏器转移(肝、肺、脑、骨等),即定义为L RRC, LR RC发生率在10年前约为18.5%。

应该承认,LRR C即是原发癌首次外科治疗失败的某种标志,除病理分期外,已证明手术技术本身也是导致微小癌灶残留或高危组织复发勿庸质疑的主要因素;同时,就L RRC处理的态度与方式也是对专业组医师综合治疗决策能力和进一步外科干预胆识的考验,正因为如此,LR RC一直是结直肠外科专业必须面对的难题。

所幸的是,T M E引入到ST M E并得以推广,前切除术后局灶性复发已明显下降(平均10%左右)。

笔者所收治的无论是所有局部复发癌还是再入院病例均呈现明显下降趋势。

笔者以为,对LR RC外科再处理的困难性不单在于技术,而更多在于认识,仔细分析文献中70%左右的再切除率和50%以上的5年生存率,或许含有病例与病期选择性偏倚的成分,这样的病例,相信局部扩大性切除同样能达到甚至超过文献报道的效果,某种程度上,业界以外科技术为主导的决策可能忽视了手术创伤本身的代价,也需要更多严格的循证依据支持。

因此,引入O nco Surg e策略、微创化外科理念、肿瘤微环境与机体平衡观念、手术风险与预后评估体系、证据研究方式等现代医学观,更能使大多数LR RC患者获益。

5.2L RRC的手术原则对于一个经历了手术打击的患者,初期治愈愿望破灭后,在接受任何再次外科干预手段前,医师须仔细权衡再手术的利弊,术前应根据复发灶的大小、部位、浸润周围器官的程度和首次手术情况及患者全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应遵从以下原则:∀安全第一原则。

由于L RRC存在局部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胃肠胰腺外科(成都610041) 作者简介 李立(1963年-),男,重庆市人,医学学士,副主任医师,主研方向:肛门结直肠疾病。

解剖结构改变如各种间隙(肛提肌间隙、骶前间隙、前列腺后间隙及直肠侧间隙)模糊或消失、直肠周围支持结构如韧带和筋膜消失、盆腔结构改变如盆底下垂移位、输尿管及神经丛移位变形易损伤、新直肠扭曲变形等;组织粘连如小肠与盆底粘连、直肠与骶前及盆壁脏器的致密粘连、骶前静脉丛直接与周围组织粘连易产生致命性大出血等;癌肿浸润如浸润前列腺尿道膀胱等周围器官、浸润盆壁或骶骨等形成癌性骨盆、浸润血管等3大特征,因此,L RRC手术不仅具有风险明显增加而获益明显减少的特点,而且具有术式非定型和预后不确定性的特点,术前更应该强化决策沟通,实情告知可能的结局,切不可夸大无把握的根治效果和弱化并发症等副作用。

#综合治疗原则。

应客观看待外科干预的作用,正确选择干预的时机(分段或分部位手术,延期或二期手术等),尝试新辅助综合治疗可能获得最大的成本效果。

∃术前检查与决策评估原则。

骨扫描检查、64排高精度全身CT 检查及盆腔M R I检查应列入常规,应研究PET、仿真结肠镜和三维成像CT对复发灶的定位价值,应研究复发癌手术风险预测系统。

%平衡原则。

如果整体根治可能性大或术者很有把握,对经过仔细评估的有价值的谨慎的病例,应采取不破坏平衡(不造成腹腔进一步种植播散)的根治性扩大切除(区域性整块完整切除),如复发癌的腹会阴切除术(AP R)扩大切除术;如果局部根治可能性大,则应保持机体与肿瘤微环境平衡,尽量选择整体微创条件下的局部扩大切除,如后入路复发癌切除术;力求避免不彻底的再手术或盲目扩大术式,放弃挖心削皮式的所谓姑息性减瘤术。

&留有余地原则。

局部减瘤一定是一个相对不破坏整体的彻底减瘤,标记残余肿瘤部位和范围,减少瘤体围组织损伤,争取术后尽早进行综合治疗。

∋多学科协作手术原则。

由结直肠外科、血管外科、骨科、泌尿外科、妇科、麻醉科等构成的多学科协作小组进行手术讨论和协作手术,术前强化准备包括充足的手术时间计划、粗尿管、输尿管插管、备血、热盐水大纱垫、止血纱布、止血胶、骶骨钉、盆腹腔修复重建生物合成材料等,可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分担手术风险。

(手术史分析原则。

对首次手术历史的了解非常重要,比如盆腹膜是否关闭,是一侧还是两侧;是电凝切除还是锐性剪刀剥离还是钝性分离;是P M E 还是T M E 还是ST M E;手术医师的专业手术经验如何;肿瘤在切除过程中有无破溃,有无盆腹膜种植;吻合器单吻合还是双吻合,有无贮袋成形;外翻切除还是前方闭合;有无吻合口漏发生,术后是否有吻合口周围盆腔感染等。

5.3 既往前切除术分析与再手术方式选择从原发癌部位、复发癌范围、首次术者技术水平、首次手术方式、肿瘤生物学行为、患者体型、骨盆解剖结构等几个方面来分析,有助于理解局部复发的原因和再手术方式的选择。

5.3.1 从术者技术层面和手术方式上分析 ∀规范化ST M E 手术后仅限于新直肠中上段局部吻合口复发,较孤立且有一定活动度,很可能是术中癌细胞脱落吻合口创面种植所致,其周围组织浸润有限,这种情形当然首先考虑再次经腹前切除并且很有可能再次保留肛门(图1),这是一个不应放弃的基本原则。

#不规范T M E 术后复发,首次手术时肿瘤已经较为广泛性浸润直肠周围系膜,甚至直肠末端系膜已经产生癌灶的微灶转移或扩散,或者外侵并不严重但切除有限,致使癌细胞残留复发,这样的病例经腹前切除只有极少数能够达到区域性的根治切除。

∃传统保肛术后复发,因多个混乱解剖层面和钝性分离技术,以往探查术中发现的经验证明,吻合口复发灶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多数还伴随有周围组织结构、临近器官、盆侧壁或骶前的癌性浸润和腹腔转移,这样的病例无论是APR 还是H artmann 手术多难以再根治切除,既往A PR 再切除率低的原因正在于此,即使少数病例得以姑息性切除,多数以迅速的广泛性腹腔转移为结局。

5.3.2 从原发癌部位和前切除类型上分析 ∀腹膜返折部T 3、T 4进展期癌:以笔者经验,多伴有肿胀增厚的盆腹膜微灶或细小结节样种植转移,在未认识到大范围盆腹膜伞样剥离和精确的盆神经丛分离是该部位癌的关键技术细节前,这样的低位或超低位前切除术后复发往往伴随腹腔种植性转移,因而再次经腹手术也难以达到根治。

#低位直肠癌:由于术者初期对ST M E 和肛周解剖不熟悉,未能达到前述的4层次直肠裸化技术,勉强以各种闭合器闭合后实施超低位吻合,这样的保肛术常导致肿瘤远端切除不足或残留危险癌前黏膜或周围系膜,尽管吻合圈病检阴性,难免产生相对较高的局部复发率,这种情形下的局部复发初期往往表现为吻合口复发并伴随吻合口周围浸润(图2),再次前切除根治性下降,也难以保肛。

∃超低位直肠癌和直肠肛管癌:近年来,部分医师已能够实施的所谓极限保肛术,多数是基于传统P arks 经肛剥离法衍生而来,笔者并不认同这样的肛门内括约肌切除技术是基于现实可操作的清晰解剖层面,即使是笔者所倡导并常规实施的外翻式直视下剥离技术,由于括约肌剥离主要基于经验性判断,对T 3期分化较低癌的个别病例,也实难保证局部吻合口的远期安全性(图3),但极低位吻合口容易监控,可早期发现局部复发,而且没有腹腔和远处器官转移的迹象,采取后入路方式行局部扩大切除更能保证根治性,某些结肠肛门吻合或结肠肛管吻合的早期局灶样复发甚至可以采取经肛局部再切除的方式。

%特殊部位癌:如非常接近或已经突破D 筋膜或侵及前列腺/阴道/会阴直肠隔的直肠前壁癌,有侧方系膜连续性浸润的侧壁外侵型癌,如未做到精细的前方系膜全切除或未到达直肠会阴隔或分离时破溃,或有时即使行前列腺部分削除的EM E 扩大切除,术后易产生吻合口外浸润型局部复发癌,除盆腔脏器部分/全切除术(part ial or total pelv ic exenter at ions,PPE 或T PE)切除尚有一线希望外,传统的局部复发癌的经腹会阴联合再切除术实难有所作为,T P E 的另一适应证是骶前复发,既往对直肠后系膜的钝性分离法是导致骶骨前复发浸润的主要原因,近年来此种情形已较少见,经腹骶切除手术死亡率为10%,并发症为40%~80%,患者一般难以接受;在这种情形下,选择经后入路姑息性切除再行综合治疗是可接受的现实方法。

5.3.3 从首次手术解剖方式上分析 ∀热切除技术:应该认识到,电凝热切除术后周围组织热辐射损伤较大,新直肠周围组织与盆壁或骶前的粘连很多是致密粘合的(图4),很难保证再有一个清晰的解剖间隙,再经腹腔在血泊中界线不清的勉强分离不仅损伤发生率增加,而且如果肿瘤不是非常局限,则很难再做到无瘤操作,势必增加腹腔进一步癌种植的机会,对扩大盆腹膜切除后的病例也再难以达到理想的盆底重建。

由于其局部复发往往局限于吻合口或周围组织,此时采取局部扩大切除而不是经腹腔切除已经足够。

#锐性分离技术:经验上,锐性分离后的创面粘连相对较轻、容易分离,也为再次根治性前切除术提供了更多机会。

图1 T M E 术后吻合口复发再行超低位前切除 图2 吻合口复发伴周围深度浸润 图3 晚期癌行外翻法内括约肌切除术后局部复发伴阴道转移 图4 术后骶前致密融合粘连,经腹前切除困难5.3.4 从L RRC 复发形式上分析 不外乎是:∀会阴部局部复发(肿瘤床复发);#吻合口局部灶性复发;∃吻合口复发侵及周围组织;%吻合口周围复发累及吻合口;&伴有区域性直肠系膜或吻合口周围组织内淋巴结转移;∋伴有主血管旁淋巴结转移、腹膜种植转移、手术切口种植、盆内脏器转移播散、骨性骨盆(包括骶前、骶骨、骨盆侧壁)等。

可以看出,∀~∃的情形即使前后入路均能达到根治切除,但后入路更安全、更彻底;%或&的情形则前后入路均难以根治,后入路可能姑息性切除率更高,除此之外,多数L RRC 很难做到根治性再切除。

5.3.5 从复发部位上分析 ∀腹膜返折上复发癌,理论上首选前切除再吻合术,H artmann 术式适用于高危患者或姑息性切除者。

#腹膜返折下复发癌,试想经腹腔探查只能有完全不能切除、游离后最终不能切除、经过努力姑息性切除但带来输尿管损伤或骶前出血等术中并发症或粘连性肠梗阻等术后并发症或增加腹腔种植播散的机会以及根治性切除4种结果,合并区域性转移病例(淋巴、腹腔等)无论哪种手术入路均已很难做到根治,而局限性复发癌从局部做到扩大性切除同样能达到根治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