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外科技术操作规范
外科常见诊疗技术操作规范
外科常见诊疗技术操作规范1. 引言本文档旨在规范外科常见诊疗技术的操作,以确保医务人员在实施这些技术时遵循标准化的步骤和安全措施。
2. 概述外科常见诊疗技术包括但不限于:手术准备、切口处理、止血控制、缝合和创面处理等。
本文档将针对这些技术的操作提供相应的规范和指导。
3. 手术准备- 医务人员应确保手术前已经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和手术需求。
- 术前应对手术器械进行全面的检查和准备,确保其完好无损并且符合消毒标准。
- 术前准备好所需的药物和其他辅助设备。
4. 切口处理- 手术准备后,医务人员应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洗手并戴上手套。
- 选择正确的手术切口位置和大小。
- 切口前应对局部皮肤进行适当消毒,并保持无菌环境。
5. 止血控制- 在手术操作中,医务人员应熟悉各种止血方法,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 常用的止血方法包括直接压迫、电凝止血和等。
6. 缝合- 缝合是手术中重要的操作环节,医务人员应熟悉不同种类的缝合线和缝合针的使用方法。
- 在缝合前,应对创面进行必要的清洁和处理。
- 缝合完毕后,应检查缝合线的牢固性,并进行相应的后续处理。
7. 创面处理- 在手术结束后,医务人员应对创面进行适当的处理和包扎。
- 根据不同情况,可以选择湿敷、干敷或其他特殊处理方法。
8. 结论本文档介绍了外科常见诊疗技术操作的规范,包括手术准备、切口处理、止血控制、缝合和创面处理。
医务人员应在实施这些技术时,严格遵循标准化的操作步骤和安全措施,以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患者的安全。
外科手术技术的操作规范与考核标准
外科手术技术的操作规范与考核标准手术是一项复杂的医疗过程,对医生和患者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
外科手术技术的操作规范和考核标准的确立,能够确保手术的安全性、有效性和高质量。
本文将从手术前准备、手术操作、术后处理等方面,详细介绍外科手术技术的操作规范和考核标准。
首先,手术前的准备工作至关重要。
在手术前,医生需要对患者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和身体检查,了解患者的病情和手术风险。
与此同时,医生还需要检查手术器械和设备是否完好,并安排相应的手术团队人员。
手术室内的准备工作包括手术器械和消毒物品的摆放、手术台的调整以及手术室环境的净化等。
准备工作的规范操作能够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减少意外事件的发生。
其次,手术操作的规范非常重要。
医生在手术之前应熟悉手术步骤和手术器械,确保操作无误。
在手术操作过程中,医生需保持专注和细心,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
对于每个手术步骤,医生应有明确的操作要求和技巧,例如正确的手术切口选择、准确的组织处理、严密的止血控制等。
此外,医生在手术过程中要注意手术区域的清洁和消毒,确保手术无菌,防止感染。
术后处理是外科手术中另一重要环节。
术后处理包括患者的监护和护理工作,以及手术室的清洁和消毒等。
术后处理的规范要求包括对患者病情的密切观察和评估,确保手术效果良好并发症发生率低。
此外,术后处理还涉及手术室的卫生清洁工作,包括手术台的清洁消毒、器械的清洁和包装等。
规范的术后处理能够减少感染风险,提高手术效果。
针对外科手术技术的考核标准,常见的包括手术技术的熟练程度、手术效果的良好程度、手术安全性等。
医生的手术技术应达到熟练的水平,能够独立完成手术并解决手术中出现的意外情况。
手术效果的良好程度体现在手术后患者的康复情况和手术效果的持久性。
手术的安全性包括手术操作过程中的失误率和感染率等指标,医生需要严格遵守操作规范,确保手术的安全。
有关外科手术技术操作规范和考核标准的制定,可以通过培训和考核来实施。
医院可以根据外科手术的特点和需要,制定相应的操作规范和考核标准。
外科常见诊疗技术操作规范
外科常见诊疗技术操作规范外科常见诊疗技术操作规范外科是一门细致、严密、需要精准操作的学科,涉及到众多的诊疗技术,包括手术、注射、造口、穿刺、切开引流等等。
正确的操作规范不仅能提高治疗效果,还有助于减少出现意外情况的可能性。
下面将对外科常见的诊疗技术操作规范进行介绍。
一、手术操作规范1. 患者准备:术前患者要按规定时间饮食、禁水;彻底洗身体并更换手术用的化纤质地的服装;低色温、光强适合手术使用的照明设备,避免光线过强;手术隔离内放置吸痰设备和抢救药品。
2. 手术操作准备:准备完毕后要依据规定程序进行手术器械、手术用具铺放,特别是将手术刀具列于器具架上,并确认数量,避免遗失。
同时,要根据操作需要配备许多辅助用品。
3. 无菌操作:所有参与手术的人员必须穿戴规范的手术用品,必须保持人员、手术器械及环境的无菌状态。
手术台面均在无菌单层或双层垫,以防止院内感染。
4. 操作要点:手术中要保持双手灵敏、技术恰到好处、力量适中、安定沉着。
在不损伤深度探查伤势的同时,避免撕裂周边较大组织器官。
二、注射操作规范1. 注射器具的选择:选择规格相符合注射部位大小的注射器,并检查清洁程度是否达标。
吸入外界空气的情况要尽量避免,操作人员要减少开启注射器的次数,以尽量减少接触空气的机会。
2. 手部卫生处理:进行注射操作的医护人员必须洗手,并采用无菌巾进行手部整洁。
保持患者注射部位干燥、卫生。
对于需要穿透皮肤的注射操作,一定要使用一次性消毒针头。
3. 倒法注射操作:将注射器的空气排出,确保注射器内液体渗透到针头之外。
接着进入注射部位,先按下注射器的部分液体,以确保针头进入肌肉后避免药物伸入神经。
注射结束后,要小心地退出针头,以避免药物流失。
根据药物特性来确定不同的注射方式,以保证最佳药物吸收效果。
三、穿刺操作规范1. 穿刺前消毒:穿刺前采用消毒外皮处理患者皮肤,取材、针头、微创操作须选用规范消毒器具,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穿刺。
对于选择掉落或被污染的穿刺器具,必须重新处理或更换。
外科常见诊疗技术操作规范
外科常见诊疗技术操作规范外科常见诊疗技术操作规范是指在外科手术过程中,医务人员根据科学方法和规范化的操作步骤来进行诊断和治疗的指导性规范。
这些规范旨在确保手术过程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合理性,以提高手术治疗的成功率和患者的康复质量。
以下是外科常见诊疗技术操作规范的一些主要内容:1.手术操作前准备:在手术前,医务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相关检查的结果分析等。
同时,手术器械、药物和麻醉设备需要得到充分检查和准备。
2.术前交底:医务人员需要向患者和家属做好术前交底工作,详细介绍手术目的、术前准备、手术风险和可能的并发症,以及手术后的康复方案等,获得患者的知情同意书。
3.无菌操作:手术中医务人员需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的规范,包括正确佩戴手术衣、手套、口罩和帽子等,保持手术区域的清洁,并正确使用无菌手术器械。
4.手术切口处理:医务人员在手术切口处理过程中,需要注意切口的位置、大小和方向,确保充分露野并减少出血和感染的风险。
同时,手术切口需要经过适当的处理和缝合。
5.出血控制:在手术过程中,医务人员需要控制手术区域的出血情况,采取相应的止血方法,如电凝、缝线结扎或血管夹等,以确保手术视野的清晰度和手术区域的无菌状态。
6.病灶处理:根据手术的需要,医务人员需要彻底清除或切除疾病相关的组织、肿块或器官等,确保手术目标的实现。
同时,医务人员需要注意保护周围结构、器官和神经等,避免不必要的损伤。
7.引流和封闭:手术结束后,医务人员需要正确选择和安置引流管和封闭材料,确保手术区域的引流畅通、封闭牢固,并减少感染的发生。
8.术后处理:术后医务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及时的观察和评估,包括生命体征、伤口愈合、引流液的量和性质等。
同时,医务人员需要合理使用抗生素和其他药物,并妥善处理并发症和其他不良事件。
总结起来,外科常见诊疗技术操作规范包括手术前准备、无菌操作、手术切口处理、出血控制、病灶处理、引流和封闭、术后处理等多个方面。
普外科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
普外科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普外科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普外科是指对外科疾病进行的非特定性诊疗和治疗。
普外科的疾病范围广泛,涉及的技术操作也非常复杂,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本文将对普外科常见的技术操作进行详细介绍,希望能够对临床医生的工作有一定的帮助。
一、手术准备手术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包括以下内容:1.病史询问:了解病人的病史、过敏史等情况,以避免手术期间出现不必要的意外情况。
2.术前准备:常规要求禁食禁水。
手术前应进行洗手、消毒、穿戴好手术衣、戴好手术帽口罩手套。
3.术前讨论:手术前与患者及家属进行讨论,明确手术目的、手术风险等情况。
4.手术器械准备:根据手术方案,准备好需要使用的手术器械。
5.手术室准备:消毒手术室,确保手术区域无菌。
二、麻醉手术时需要使用麻醉来控制患者的疼痛,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麻醉可分为局部麻醉、表面麻醉和全身麻醉。
1.局部麻醉:常用于较小的手术,是将麻醉药局部注射至手术部位,使手术部位失去感觉。
2.表面麻醉:适用于术前的皮肤消毒。
3.全身麻醉:适用于大型的手术,是让患者整个身体处于麻醉状态。
在使用麻醉时,必须注意安全,避免出现麻醉过量等情况。
三、手术步骤普外科手术包括多种手术,具体的手术步骤要根据手术类型而定。
以下是一些常规的手术步骤:1.切口:手术开始前往往需要进行切口。
切口的大小和位置取决于手术部位和手术方式。
2.局部解剖:手术中需进行局部解剖,明确病变部位的位置,切断与周围组织的连结。
3.病变切除:根据手术方案,进行病变的切除。
4.缝合:手术结束后要进行缝合,确保手术口不出现感染等情况。
缝合可采用手工缝合或缝合器。
5.术后处理:手术结束后要对伤口进行处理,消毒包扎等。
以上步骤是普外科手术常见的步骤,具体操作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手术中应避免操作失误,引起不必要的损伤等。
四、鉴别诊断在诊疗中,鉴别诊断至关重要。
普外科的疾病种类繁多,鉴别诊断有助于确定疾病的类型,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普外科临床技术操作规范
普外科临床技术操作规范一、手术前准备1.患者安全检查:对患者的基本状况进行评估,包括患者的全面体格检查、血常规、电解质等化验指标的检查,以及心电图、胸片等辅助检查。
2.术前营养支持:对于患者在手术前营养不良或免疫功能低下的情况,应给予相应的营养支持。
3.术前标记:在手术部位进行清洁消毒后,用无菌标记笔或标记贴进行标记,明确手术部位。
4.手术仪器准备:准备必要的手术仪器和器械,确保器械的洁净和完好。
5.全员讨论:手术前召开全员讨论会,明确手术要点和可能的困难,制定术中处理方案,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6.术前交代:在手术前向患者进行详细的手术风险和操作过程的交代,取得患者的知情同意。
二、手术环境准备1.手术室准备:手术前对手术室进行消毒,保持室内清洁和无菌。
2.医护人员准备:手术室内应配备合适的医护人员,确保术中操作的顺利进行。
3.手术器械准备:按照手术需要,准备所需的手术器械和物品,如吸引器、纱布、手套、导管等。
4.检查设备准备:对于可能需要使用的检查设备,如超声仪、电刀等,进行检查和准备。
1.手术部位消毒:在手术前按照手术部位的特点进行彻底的清洁消毒,确保手术部位干净无菌。
2.手术操作区域设置:在手术操作过程中,应设置专门的操作区域,保证手术过程的无菌。
3.手术药物使用:根据手术需要,选择适当的药物,并按照药物使用指南进行操作,保证药物的使用安全和正确性。
4.术中注意事项:在手术进行过程中,应始终保持注意力集中,严格遵守手术操作规范,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四、手术后处理1.术后注意事项:术后应对患者进行密切观察,注意患者的术后生命体征、疼痛情况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2.术后护理:对于不同手术类型和术后情况,进行个体化的术后护理,包括切口处理、伤口护理、药物使用和康复指导等。
3.术后随访:对于术后患者,进行定期的术后随访,了解术后康复情况,及时处理术后并发症及问题。
以上就是普外科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的一些要点。
普通外科技术操作规范
第一章外科基本操作规范换药术【适应症】1.手术、创伤、烧烫伤、感染。
2.术后复查、引流管、造瘘口。
【术前准备】1.换药前应事先了解伤口情况,以便按伤口情况准备应用的器械、敷料及药品等。
2.与患儿及家属谈话,做好各种解释工作。
争取病人及家长配合。
3.准备换药包、有时根据伤口创面的具体情况,还要准备引流条(管)、无菌剪刀、探针和必须的外用药、绷带、腹带或宽胶布等。
4.洗手、戴帽子、口罩。
【操作方法及程序】1.病人采取舒适的卧位或坐位,为保护隐私可用屏风遮挡。
暴露创口,冬天应注意保暖。
常规消毒皮肤,戴无菌手套。
2.用手取外层敷料固定物,使用消毒镊子揭去内层敷料,揭取方向与伤口纵向一致。
如分泌物干结粘着敷料,可用生理盐水或3%双氧水湿润后再揭下。
3.观察伤口周围皮肤、肉芽组织生长及伤口情况。
如伤口创面出现感染或疑似感染分泌物时,应及时送检做微生物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
4.根据伤口、创面情况选择不同的敷料和换药的溶液进行相应处理。
清洁伤口由内向外回字型消毒,污染伤口应由外向内消毒2遍,范围≥15cm。
有坏死组织或异物的应进行清理。
清理后再消毒2遍。
5. 创面处理完毕,覆盖无菌干纱布,胶布粘贴固定。
创面大,渗液多的创口,可加用棉垫,必要时用引流物,若胶布不易固定时须用绷带或头套包扎。
6.协助患者整理衣物。
7.分类处理医疗废物,污染的纱布、敷料应放入污物桶或弯盘,按感染性医疗废物处理。
不得与生活垃圾混放;尖锐器具放在利器盒,不得将损伤性的医疗废物与一般医疗废物混放。
未使用的已开包装的棉球、纱块等不得放入无菌柜内再次使用。
8.摘去口罩及帽子置于医疗废物桶,按六步洗手法进行手卫生。
【术后处理】告知注意事项:1.术后无菌伤口,如无特殊反应,3-5天后第一次换药。
2.感染伤口,分泌物较多,每天换药1次。
3.新鲜肉芽创面,隔1-2天换药1次。
4.严重感染或置引流的伤口及粪瘘等,应根据引流量的多少决定换药的次数。
5.橡皮管引流伤口2-3天换药,引流3-7天更换或拔除。
普外科临床技术操作规范
普通外科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消化神经中心第一篇心血管系统疾病第一章深静脉穿刺插管术第一节锁骨下静脉穿刺插管术一、经锁骨上穿刺术1。
采用头低肩高位或平卧位(肩下垫枕),头偏向对侧(一般选用右侧颈部进针),显露胸锁乳突肌外形。
以标记笔画出该肌锁骨头外侧缘与锁骨上缘所形成的夹角,该角平分线的顶端或其后0。
5cm 左右处为穿刺点.2。
常规皮肤消毒,铺无菌洞巾。
3. 于事先标记的进针点,以注射器抽吸0.5~1.0%利多卡因,行皮内与皮下浸润麻醉,针尖指向胸锁关节,进针角度为30°~40°,边进针边抽回血并调整进针方向、角度与深度,试穿刺锁骨下静脉.一般进针2.5~4.0cm即达锁骨下静脉。
进入血管确认为静脉血后改用18G穿刺针穿刺,进针方法和刚才一样,再次进入静脉后,在回抽血液很通畅时,固定穿刺针的位置;经穿刺针插入导引丝,体外保留约40.0cm,退出穿刺针;将导管顺着导引丝置入血管中,捻转前进至适当深度(一般导管插入深度为12。
0~15.0cm),再退出导引钢丝;用装有肝素钠生理盐水的注射器抽吸回血后,向管内注入 2.0~3.0ml 肝素钠生理盐水,锁定卡板,取下注射器,拧上肝素帽;将导管固定片固定在接近穿刺点处,缝针固定导管,3M敷贴固定;连接输液器。
二、经锁骨下穿刺术1。
体位及准备同经锁骨上穿刺插管法.2。
取锁骨中点内侧1.0~2。
0cm处(或锁骨中点与内1/3之间)的锁骨下缘为穿刺点,一般多选用右侧。
3. 局部以0。
5~1.0%利多卡因浸润麻醉,在选定的穿刺点处进针,针尖指向头部方向(喉结与胸骨上切迹连线的中点),与胸骨纵轴约呈45°角,与胸壁平面呈15°角,以恰能穿过锁骨与第1肋骨的间隙为准。
4。
一般成人进针3。
0~5。
0cm即见有回血,按经锁骨上穿刺插管法置管及固定。
第二节颈内静脉穿刺插管术1。
平卧,头低20°~30°角或取肩枕过伸位,头偏向对侧(一般多取右侧穿刺).2. 找出胸锁乳突肌的锁骨头、胸骨头和锁骨三者形成的三角区,该区顶端为穿刺点,或取锁骨上3.0cm水平线与正中线旁开3。
普外科诊疗的指南技术操作规范标准
.专业.专注.普外科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第一章单纯性甲状腺肿第二章乳腺癌第三章腹外疝第四章急性阑尾炎第五章肠梗阻第六章胃十二直肠疾病第一节胃十二指肠溃疡第二节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第二节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第七章胆囊结石第八章肝外胆管结石第九章肝脏损伤第十章脾破裂第十章结肠癌第十二章直肠癌第十三章海绵状血管瘤第十四章痔第十五章下肢静脉曲张第十六章技术操作规范一腹膜腔穿刺术第一章单纯性甲状腺肿病因】1.碘的缺乏。
2•甲状腺素需要量增高,青春发育期、妊娠期、绝经期。
3•甲状腺素合成和分泌障碍。
诊断】一、临床表现1.一般无全身症状2.甲状腺可有不同程度的肿大,在腺体的一侧或两侧可触及单个或多个结节,增长速度慢,并发囊内出血时短期增大较快,伴有疼痛。
3.较大肿块可压迫邻近器官产生症状,如压迫气管可影响呼吸,压迫喉返神经引起声音嘶哑,压迫食管产生吞咽困难等,胸骨后甲状腺可引起纵隔内压迫症状。
二、辅助检查1•甲功全套2•甲状腺扫描3.B超有压迫症状者拍颈部正侧位片,术前请耳鼻喉科会诊检查声带。
三、诊断依据1.是否甲状腺肿流行地区。
2•甲状腺不同程度肿大,可触及单个或多个结节,随吞咽上下移动。
3•甲功正常。
4.B超检查发现甲状腺结节。
5.甲状腺穿刺或术中冰冻证实为结节性甲状腺肿。
治疗】一、手术治疗行甲状腺结节或腺叶切除术,术中冰冻病理确诊。
二、术前准备:1•除术前常规准备外,对有压迫症状者拍吞钡部正侧位片,了解气管、食道受累及有无胸骨后甲状腺肿。
2•术前请耳鼻喉科会诊检查声带。
三、术后处理:1.注意观察呼吸、声音、伤口渗血等情况。
2•伤口压砂袋24小时。
3•引流条或引流管根据引流量多少在24—72小时拔除。
4•必要时床头备气管切开包。
5•抗炎止血对症治疗。
第二章乳腺癌诊断】一、症状早期乳腺癌常无症状,或表现为乳腺无痛性肿块。
二、体征早期表现为单个小肿物,质地硬,不规则,界限不清,酒窝征”是一个很有诊断价值的体征。
普通外科技术操作规范
普通外科技术操作规范为了确保手术过程的安全和有效性,医疗机构和外科医生都需要遵循一系列标准化的操作规范。
以下是普通外科技术操作规范的一些重要内容。
1.术前准备:a.核查患者信息,包括手术名称、患者姓名、年龄、性别等,并核对患者同意书。
b.准备所需的外科手术器械、材料和其他设备,并进行必要的消毒和检查。
c.研究和了解患者的病情和病史,包括药物过敏和慢性疾病的信息。
d.术前进行必要的标记和标本采集,例如在手术部位标记或采集血液样本等。
2.手术操作室准备:a.确保手术室内的器材、设备和药物的齐全,并检查其有效期和消毒情况。
b.对手术床进行消毒和整理,并为手术人员准备好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
c.准备好手术室中的监护设备和各种协助器材,如吸引器、电刀、止血夹等。
d.设置手术室内的操作步骤和流程,确保手术人员之间的良好协作和沟通。
3.患者手术位置:a.根据患者的具体手术需求,选择适当的手术位,如卧位、坐位或立位。
b.做好患者的体位固定和舒适,避免因手术时间过长而导致的不必要的不适。
4.麻醉操作:a.由专业麻醉医生负责进行麻醉操作,并确保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安全和舒适。
b.根据手术的特点和患者的情况,选择适当的麻醉方式,如全身麻醉、局部麻醉或腰麻。
5.手术操作流程:a.医生和护士在手术室内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要求,进行手术器械的验收和使用。
b.手术室内保持良好的光照,并确保手术场地的清洁和无风尘污染。
c.手术人员根据手术方案进行术中观察和操作,并遵循手术步骤和操作规范。
d.在手术过程中,及时对异常情况进行处理,如止血、缝合、消除手术并发症等。
e.手术结束后,将术中导管、器械和残留物清理干净,并进行妥善处理和处置。
6.手术后护理:a.手术结束后,医生和护士应尽快为患者提供有关手术后的护理指导和药物治疗安排。
b.持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并随时记录和报告异常情况。
c.根据患者的需要,及时提供恰当的镇痛、消炎或其他药物治疗,并进行伤口护理。
普通外科诊疗规范(全套完整版)
普通外科诊疗规范(全套完整版)
1. 前言
本文档旨在为医务人员提供关于普通外科诊疗的规范和指导。
通过遵守本规范,可以提高外科诊疗的质量,保证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2. 术前准备
在进行任何外科手术之前,医务人员应进行详细的术前准备工作,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 录入患者病历和相关检查结果;
- 进行患者的全面体检和评估;
- 安排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 与患者进行适当的沟通,解释手术的目的、风险和术后恢复。
3. 术中操作
在进行外科手术时,医务人员应遵循以下操作规范:
-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确保手术场所有无菌环境;
- 根据手术类型选择适当的麻醉方式,并确保麻醉的安全性;
- 使用合适的工具和技术进行手术操作,避免损害周围组织和器官;
- 在手术过程中及时记录操作细节和重要的观察结果。
4. 术后护理
外科手术结束后,医务人员应提供患者合适的术后护理,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 观察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及时处理并记录异常情况;
- 给予患者适当的止痛药物和抗生素等药物治疗;
- 指导患者进行术后伤口护理和康复锻炼;
- 定期进行术后随访,评估手术效果和患者的满意度。
5. 总结
本文档介绍了普通外科诊疗的规范和指导,包括术前准备、术中操作和术后护理等方面的内容。
医务人员在进行外科手术时应遵循本规范,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普外科诊疗操作规范
普外科诊疗操作规范普通外科中常用的诊疗技术操作规范包括腹膜腔穿刺术和中心静脉压测量。
腹膜腔穿刺术适用于以下情况:1.诊断性穿刺,以明确腹腔内是否有积脓、积血,或抽液作化验和病理检查;2.大量腹水引起严重胸闷、气短者,适量放液以缓解症状;3.行人工气腹作为诊断和治疗手段;4.腹腔内注射药物。
禁忌证包括:1.严重肠胀气;2.妊娠;3.因既往手术或炎症腹腔内有广泛粘连者;4.躁动、不能合作或肝昏迷先兆。
在操作时,需要注意以下步骤:1.嘱患者排尿,以免刺伤膀胱;2.取平卧位或斜卧位,如放腹水,背部先垫好腹带;3.根据需要选择穿刺点,常见的有脐和髂前上棘间连线外1/3和中1/3的交点、脐和耻骨联合连线的中点上方1cm,偏左和右1~1.5cm处,以及腹中线上的穿刺点;4.带无菌手套,铺无菌孔巾,进行常规消毒,用1%~2%普鲁卡因2ml作局麻,须深达腹膜;5.作诊断性抽液时,可用17~18号长针头连接注射器,穿刺针垂直刺入皮下在皮下潜行后再垂直刺入腹腔,抽液后拔出穿刺针,揉压针孔,局部涂以碘酒,盖上无菌纱布,用胶布固定;6.腹腔内积液不多,腹腔穿刺不成功,为明确诊断,可行诊断性腹腔灌洗,采用与诊断性腹腔穿刺相同的穿刺方法;7.腹腔放液减压时,用胸腔穿刺的长针外连一长的消毒橡皮管,用血管钳夹住橡皮管,从穿刺点自下向上斜行徐徐刺入,进入腹腔后腹水自然流出,再接乳胶管放液于内。
放液不宜过多、过快,一般每次不超过3000ml。
放液完毕拔出穿刺针,用力按压局部,碘酒消毒后盖上无菌纱布,用胶布固定,缚紧腹带。
中心静脉压测量适用于测量中心静脉压以及进行输液或静脉高营养(TPN)。
禁忌证包括出血素质和穿刺或切开部位感染。
在操作时,可以选择颈内静脉插管术。
气管切开术是一种紧急的呼吸道管理方法,应在严密监护下进行。
病人取仰卧位,颈部后伸,头后仰,以减轻颈部皮肤的张力。
2.局部消毒:用碘酒或酒精消毒颈部,包括下颌、颈侧及胸骨上段,约10cm长,2cm宽的区域。
外科常见诊疗技术操作规范85240
目录一、换药术 (2)二、拆线 (5)三、清创术 (8)四、急救止血法 (9)五、腹膜腔穿刺术 (10)六、胃插管术 (12)七、气管切开术 (13)八、胃肠减压术 (15)九、清创缝合术 (16)十、胸腔闭式引流术 (19)十一、骨牵引 (22)十二、皮牵引 (23)十三、石膏固定 (24)十四、小夹板的制作和应用 (25)十五、外固定架技术 (28)十六、内固定技术 (29)十七、关节穿刺及引流 (31)十八、局部注射疗法 (32)一、换药术【适应症】1.手术、创伤、烧烫伤、感染。
2.术后复查、引流管、造瘘口。
【术前准备】1.换药前应事先了解伤口情况,以便按伤口情况准备应用的器械、敷料及药品等。
2.与患儿及家属谈话,做好各种解释工作。
争取病人及家长配合。
3.准备换药包、有时根据伤口创面的具体情况,还要准备引流条(管)、无菌剪刀、探针和必须的外用药、绷带、腹带或宽胶布等。
4.洗手、戴帽子、口罩。
【操作方法及程序】1.病人采取舒适的卧位或坐位,为保护隐私可用屏风遮挡。
暴露创口,冬天应注意保暖。
常规消毒皮肤,戴无菌手套。
2.用手取外层敷料固定物,使用消毒镊子揭去内层敷料,揭取方向与伤口纵向一致。
如分泌物干结粘着敷料,可用生理盐水或3%双氧水湿润后再揭下。
3.观察伤口周围皮肤、肉芽组织生长及伤口情况。
如伤口创面出现感染或疑似感染分泌物时,应及时送检做微生物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
4.根据伤口、创面情况选择不同的敷料和换药的溶液进行相应处理。
清洁伤口由内向外回字型消毒,污染伤口应由外向内消毒2遍,范围≥15cm。
有坏死组织或异物的应进行清理。
清理后再消毒2遍。
5. 创面处理完毕,覆盖无菌干纱布,胶布粘贴固定。
创面大,渗液多的创口,可加用棉垫,必要时用引流物,若胶布不易固定时须用绷带或头套包扎。
6.协助患者整理衣物。
7.分类处理医疗废物,污染的纱布、敷料应放入污物桶或弯盘,按感染性医疗废物处理。
不得与生活垃圾混放;尖锐器具放在利器盒,不得将损伤性的医疗废物与一般医疗废物混放。
外科常见操作技术操作规范标准
外科常见操作技术操作规范标准
为确保手术手段和手术质量的统一标准,减少外科手术中的风险和事故,制定并执行外科常见操作技术操作规范标准,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一、手术前准备
1.病史采集:仔细了解患者病史,明确手术适应证和禁忌证。
2.术前评估:进行术前评估,包括心电图、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检查,并记录相关信息和特殊需求。
3.手术交流:与患者进行充分的手术交流,了解疼痛等不适症状,切实保护患者的合法权益。
二、手术安全
4.手术间洁净:手术间应严格按照洁净操作程序要求操作,避免交叉感染。
5.手术器械准备:手术器械应经严格清洗、消毒或灭菌,确保无菌无毒。
6.手术操作规范:手术人员应采用正确的手术操作规范,遵循手术流程和要领。
7.手术监测:手术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8.手术结束:手术结束后,应如实记录手术情况和所用药物、材料等,及时清点手术器械和物品,并交接好工具。
三、手术后处理
9.出院方案:制定出院方案,对患者进行术后观察和护理,指导患者及时复诊。
10.手术后复查:对于手术后需定期复查的患者,应及时通知患者并做好相关工作。
以上是外科常见操作技术操作规范标准的要点,严格执行这些规范,是保证外科手术安全和提高手术质量的关键。
外科基本技能操作规范
外科基本技能操作规范一、无菌术【适应证】1. 手术室手术操作【禁忌证】1. 手术前不要参加感染创口换药2. 轻度上呼吸道感染者戴双层口罩,严重者不可参加手术3. 双手及上臂有皮肤化脓性感染、湿疹者不可参加手术【流程】1. 洗手1.1 准备工作1.1.1 修剪手指甲,除去甲缘下的污垢1.1.2 去除饰物,更换洗手衣、裤、鞋,上衣的袖口须卷至上臂上1/3处1.1.3 戴好无菌口罩、帽子。
口罩须遮住鼻孔,头发不可飘露在帽外1.1.4 用洗手液洗去手、前臂、肘部及上臂下半部之污垢与油脂(六步/七步洗手法)1.2 清洁洗手1.2.1 流动水下清洁指甲1.2.2 用洗手液(百能除菌洗手液)清洗手、前臂、上臂至肘上10cm(七步洗手法)1.2.3 流动水下彻底冲净洗手液,注意手臂上水不可流至手上1.2.4 用无菌巾(或无菌纸巾)擦干或在烘干机下烘干手、臂,注意手、臂不可触碰他物(包括烘干机),如误触他物,必须重新按上述步骤洗手1.3 消毒洗手1.3.1 取2ml消毒液(3M消毒液)于一手掌心1.3.2 另一手指尖于该掌心内擦洗1.3.3 用剩余的消毒液均匀涂抹于另一手的手掌及手臂至肘上6cm,不超过清洁洗手的范围1.3.4 再取2ml消毒液于另一手掌心,重复步骤1.3.1至1.3.31.3.5 最后再取2ml消毒液1.3.6 掌心相对手指并拢,互相搓擦1.3.7 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搓擦1.3.8 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搓擦,交换进行1.3.9 弯曲各手指关节,双手相扣,进行搓擦1.3.10 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搓擦,交换进行1.3.11 揉搓双手至腕部,直至消毒液干燥,再戴外科手套,手、臂不可触碰他物,如误触他物,必须重新洗手、消毒1.4 注意事项1.4.1 应特别注意指尖、甲缘、指间和手掌等部的清洁和消毒1.4.2 洗手消毒完毕,保持拱手姿势,双手远离胸部30cm以外,向上不能高于肩部,向下不能低于剑突,手臂不应下垂,也不可接触未经消毒的物品。
普外科技术操作规范
太康县人民医院普外科技术操作规范目录第一章乳房疾病第一节乳房脓肿切开引流术第二节乳房良性肿块切除术第三节乳房导管内乳头状瘤切除术第四节单纯乳房切除术第五节乳腺癌改良根治性切除术第二章肝胆疾病第一节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第二节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第三节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第四节经皮肝脓肿穿刺引流术第一章乳房疾病第一节乳房脓肿切开引流术一、【适应证】1. 乳房表浅脓肿,出现波动时,应切开引流。
2. 乳房深部脓肿,局部波动多不明显,可在乳房局部皮肤红肿压痛明显处或在B超导引下,以粗针(9号针头)穿刺,确定诊断后即行切开。
二、【禁忌证】1. 急性乳腺炎病程较早,尚未形成脓肿。
2. 怀疑乳房深部脓肿,但未穿刺到脓液。
三、【操作方法及程序】1. 麻醉:脓肿小而浅表者,可采用局部麻醉;较大深在的脓肿也可采取静脉复合全身麻醉。
2. 体位:仰卧位。
3. 切口:按脓腔部位不同,切口部位及切开方向也不同。
脓肿位于乳晕部者可沿乳晕作弧形切口,切口达皮下,勿过深,以免切断乳管。
脓肿位于腺叶间者,为减少乳管损伤,可以乳头为中心做放射状切口,其长度与脓腔基本一致。
如脓腔较大或有分隔时,需做对口切开。
脓肿位于乳房周边或乳房后者,可在乳房周边与胸壁皱褶处做弧形切口,该切口不损伤输乳管,且出血较少。
如行对口切开时,两切口分离后的脓腔应相交通。
注意深部的创口应与皮肤切口大小近似,防止皮肤切口大,深部切口小,难以充分引流。
4. 方法切开皮肤、皮下组织,用血管钳做钝性分离,以减少乳腺组织及乳管损伤。
然后以血管钳插入脓腔后撑开,排出脓液。
乳房脓肿多有分隔,需伸入示指分开间隔,以达到彻底引流的目的。
5. 引流脓液排尽后,用凡士林纱布条或其他油质纱布条,自脓腔底至切口外,折叠置入脓腔内。
脓腔大者,可用多条纱布条填塞,开始应塞紧脓腔及切口,以压迫止血,扩大创道。
然后覆盖纱布包扎。
【注意事项】1. 切开前应先行脓肿穿刺,以确定脓腔的位置、深度,深部脓肿术前穿刺尤为重要。
外科手术常见诊疗技术操作规范标准
外科手术常见诊疗技术操作规范标准1. 引言该文档旨在为外科手术常见诊疗技术的操作提供规范标准。
这些规范标准旨在保证外科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2. 操作准备在进行任何外科手术之前,医务人员应遵循以下操作准备步骤:- 验证患者身份并确认手术部位。
- 准备手术室、工具和设备,确保其符合卫生要求和规范。
- 打开手术室并准备必要的消毒物品和药物。
- 按照手术要求准备患者,包括麻醉、固定和清洁手术部位。
3. 手术操作流程外科手术的操作应按照以下标准流程进行:1. 麻醉与镇静- 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并确保麻醉效果良好。
- 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
2. 切口与阻断- 根据手术需要选择合适的切口位置和大小,并进行准确的切口。
- 进行血管和神经的阻断,以减少出血和控制疼痛。
3. 手术器械使用- 使用合适的手术器械进行手术操作,确保其无损坏和正确清洁。
- 遵循器械使用规范,如正确握持、定位和操作。
4. 出血控制与止血- 准确识别出血点,迅速采取止血措施,以防止大量出血。
- 使用合适的止血材料和技术,如填塞、压迫或电凝止血。
5. 修复与关闭- 进行合适的修复和重建,以恢复受损组织的功能。
- 注意修复材料的选择和使用,确保其安全和可靠。
6. 愈合与护理- 采取适当的愈合和护理措施,促进伤口早期康复。
- 提供患者术后的饮食、活动和药物指导。
4. 总结以上是外科手术常见诊疗技术操作的规范标准。
通过遵循这些操作规程,医务人员能够提供安全有效的外科手术治疗,为患者带来理想的治疗效果。
外科常见诊疗技术操作规范
外科常见诊疗技术操作规范引言外科是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其通过手术等方法治疗各种外科疾病。
外科诊疗技术的操作规范对于确保手术安全和病人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档旨在介绍外科常见诊疗技术的操作规范,以期提高医务人员的操作水平和病人治疗效果。
1. 手术准备在进行任何外科手术前,医务人员应进行严格的手术准备工作。
以下是手术准备的一般要求: - 病人的全面评估和术前准备,包括麻醉评估、手术风险评估等。
- 准备手术器械和材料,并进行必要的消毒和准备工作。
- 确保手术室环境整洁和无菌,并配备必要的应急设备。
- 手术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和协作,确保手术过程的顺利进行。
2. 无菌操作无菌操作是外科手术中的基本要求,以防止手术部位感染和交叉感染。
以下是无菌操作的常见措施: - 医务人员应穿戴干净的手术衣、手术帽、口罩和手套,并保持严格的无菌操作规范。
- 手术器械和材料应经过严格的消毒或灭菌处理。
- 手术操作区域应进行无菌处理,包括手术台、手术器械和手术帷幕等。
- 医务人员应经常洗手,并使用洗手液进行手部消毒。
3. 外科手术操作规范外科手术操作规范是确保手术安全和病人康复的重要保障。
以下是外科手术操作规范的一般要求: - 在手术中,医务人员应遵循手术顺序和步骤,确保手术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 手术切口和缝合技术应符合规范,以减少手术创伤和愈合良好。
- 麻醉管理应科学合理,确保手术过程中病人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 医务人员应时刻注意手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并及时采取措施解决。
4. 术后处理术后处理对于病人的康复非常重要。
以下是术后处理的一般要求: - 医务人员应对术后病人进行密切观察,并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 根据术后情况,医务人员应制定科学合理的康复计划,包括恰当的药物应用、伤口护理等。
- 医务人员应向术后病人和其家属提供必要的术后护理指导和康复建议。
- 定期随访术后病人,以评估治疗效果和病人康复情况。
普外科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
普外科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目录第一章单纯性甲状腺肿第二章乳腺癌第三章腹外疝第四章急性阑尾炎第五章肠梗阻第六章胃十二直肠疾病第一节胃十二指肠溃疡第二节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第三节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第七章胆囊结石第八章肝外胆管结石第九章肝脏损伤第十章脾破裂第十一章结肠癌第十二章直肠癌第十三章海绵状血管瘤第十四章痔第十五章下肢静脉曲张第十六章技术操作规范-腹膜腔穿刺术第一章单纯性甲状腺肿【病因】1.碘的缺乏。
2。
甲状腺素需要量增高,青春发育期、妊娠期、绝经期。
3。
甲状腺素合成和分泌障碍。
【诊断】一、临床表现1.一般无全身症状2。
甲状腺可有不同程度的肿大,在腺体的一侧或两侧可触及单个或多个结节,增长速度慢,并发囊内出血时短期增大较快,伴有疼痛.3.较大肿块可压迫邻近器官产生症状,如压迫气管可影响呼吸,压迫喉返神经引起声音嘶哑,压迫食管产生吞咽困难等,胸骨后甲状腺可引起纵隔内压迫症状。
二、辅助检查1.甲功全套2。
甲状腺扫描3。
B超有压迫症状者拍颈部正侧位片,术前请耳鼻喉科会诊检查声带。
三、诊断依据1。
是否甲状腺肿流行地区.2。
甲状腺不同程度肿大,可触及单个或多个结节,随吞咽上下移动.3。
甲功正常。
4.B超检查发现甲状腺结节.5。
甲状腺穿刺或术中冰冻证实为结节性甲状腺肿.【治疗】一、手术治疗行甲状腺结节或腺叶切除术,术中冰冻病理确诊。
二、术前准备:1。
除术前常规准备外,对有压迫症状者拍吞钡部正侧位片,了解气管、食道受累及有无胸骨后甲状腺肿。
2。
术前请耳鼻喉科会诊检查声带.三、术后处理:1.注意观察呼吸、声音、伤口渗血等情况。
2.伤口压砂袋24小时。
3.引流条或引流管根据引流量多少在24-72小时拔除。
4.必要时床头备气管切开包。
5。
抗炎止血对症治疗。
第二章乳腺癌【诊断】一、症状早期乳腺癌常无症状,或表现为乳腺无痛性肿块.二、体征早期表现为单个小肿物,质地硬,不规则,界限不清,“酒窝征”是一个很有诊断价值的体征。
普外科诊疗操作规范
普通外科常用诊疗技术操作规范腹膜腔穿刺术【适应证】1.诊断性穿刺,以明确腹腔内有无积脓、积血,或抽液作化验和病理检查。
2.大量腹水引起严重胸闷、气短者,适量放液以缓解症状。
3.行人工气腹作为诊断和治疗手段。
4.腹腔内注射药物。
【禁忌证】1.严重肠胀气。
2.妊娠。
3.因既往手术或炎症腹腔内有广泛粘连者。
4.躁动、不能合作或肝昏迷先兆。
【操作】1.嘱患者排尿,以免刺伤膀胱。
2.取平卧位或斜卧位;如放腹水,背部先垫好腹带。
3.穿刺点的选择:(1)脐和髂前上棘间连线外1/3和中1/3的交点为穿刺点;放腹水时通常选用左侧穿刺点。
(2)脐和耻骨联合连线的中点上方1cm,偏左和右1~1.5cm处。
(3)若行诊断性腹腔灌洗术,在腹中线上取穿刺点。
4.常规消毒皮肤,术者带无菌手套,铺无菌孔巾,并用1%~2%普鲁卡因2ml作局麻,须深达腹膜。
5.作诊断性抽液时,可用17~18号长针头连接注射器,穿刺针垂直刺入皮下在皮下潜行后再垂直刺入腹腔;抽液后拔出穿刺针,揉压针孔,局部涂以碘酒,盖上无菌纱布,用胶布固定。
6.腹腔内积液不多,腹腔穿刺不成功,为明确诊断,可行诊断性腹腔灌洗,采用与诊断性腹腔穿刺相同的穿刺方法,把有侧孔的塑料管尾端连接一盛有500~1000ml无菌生理盐水的输液瓶,使生理盐水缓缓流入腹腔,当液体流完或病人感觉腹胀时,把瓶放正,转至床下,使腹内灌洗液借虹吸作用流回输液瓶中;灌洗后取瓶中液体作检验;拔出穿刺针,局部碘酒消毒后,盖无菌纱布,用胶布固定。
7.腹腔放液减压时,用胸腔穿刺的长针外连一长的消毒橡皮管,用血管钳夹住橡皮管,从穿刺点自下向上斜行徐徐刺入,进入腹腔后腹水自然流出,再接乳胶管放液于容器内;放液不宜过多、过快,一般每次不超过3000ml;放液完毕拔出穿刺针,用力按压局部,碘酒消毒后盖上无菌纱布,用胶布固定,缚紧腹带。
中心静脉压测量【适应证】1.测量中心静脉压。
2.利用其进行输液或静脉高营养(TP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外科技术操作规范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抽剥术【适应证】1.大、小隐静脉瓣膜关闭不全,可伴有交通支瓣膜关闭不全而深静脉通畅且瓣膜功能良好者;2.大、小隐静脉瓣膜关闭不全,可伴有交通支瓣膜关闭不全而深静脉通畅且瓣膜功能轻中度不全者为相对适应证。
【禁忌证】1.深静脉堵塞者;2.深静脉瓣膜功能重度不全者;3.全身状况差而不能耐受手术者。
【操作方法及程序】1.病人取仰卧位,悬起患肢。
充分消毒整条腿、会阴和下腹部,铺无菌巾。
2.在患肢腹股沟韧带下股动脉搏动内侧0.5cm处做一纵形切口,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显露大隐静脉根部。
另在内踝前做1.0cm长横形切口,显露大隐静脉远端。
3.于大隐静脉根部分离结扎切断股内侧浅静脉、股外侧浅静脉、旋髂浅静脉、会阴浅静脉和腹壁浅静脉,于距大隐静脉汇入股静脉0.5cm处钳夹切断大隐静脉,近心端结扎或缝扎。
切断内踝处大隐静脉,远端结扎。
4.于内踝处大隐静脉近心端置入适当大小剥离器,尽量向腹股沟方向送入,如在中段受阻,可在该处另做一1.0cm大小切口,显露并切断静脉。
用粗线将静脉远端与剥离器扎紧,顺行抽剥大隐静脉。
同法逐段向上剥离整条大隐静脉主干。
如在抽剥大隐静脉时,发现某处有较大阻力时,常表示该处有较大分支或交通支,可在该处另作一小切口,将其分支或交通支结扎、切断。
不能置入剥离器而团块的静脉团,可另做小切口局部切除曲张静脉团。
5.逐层缝合各皮肤切口,切口覆盖敷料后,自足部至大腿根部用弹力丝带包扎,术后抬高患肢。
腹股沟疝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适应证】腹股沟疝病人尤其老年病人、复发疝和腹壁缺损区较大者。
【禁忌证】1.全身主要系统有严重病变无法耐麻醉和手术者。
2.伴有较严重的引起腹压持续升高的病变如腹水、严重哮喘等。
3.手术部位有皮肤病或感染者。
4.未成年的儿童。
5.未控制的全身性潜在感染、糖尿病未得到良好控制、化疗后或大剂量激素使用期间免疫能力低下者。
【操作方法及程序】1.常规术野消毒铺巾,取腹股沟韧带上方2cm斜切口,自腹股沟韧带中点至耻骨结节,长约6~8cm。
切开皮肤和皮下组织,显露腹外斜肌腱膜和腹股沟浅环。
2.切开腹外斜肌腱膜和腹股沟浅环,注意保护髂腹下神经和髂腹股沟神经,腹外斜肌腱膜下方作钝性分离,向上显露腹内斜肌和腹横肌腱弓,向下显露腹股沟韧带和髂耻束。
3.切开提睾肌,找到疝囊,将疝囊与精索及血管分离,向上高位游离疝囊至腹股沟管内环,显露腹膜外脂肪,将疝囊经腹股沟内环送回腹腔。
疝囊较大者则横断之,远端旷置,近端结扎后经内环送回腹腔。
内环处缺损过大者,可间断缝合腹横筋膜,缩小内环。
4.将网塞置入内环,并用Prolene缝线将网塞外缘与内环边缘缝合固定,一般缝合4针。
5.充分游离精索,将5*10cm大小人工网片置入腹外斜肌腱膜下方,腹内斜肌和腹横肌浅面,网片修剪一圆孔,将精索自该圆孔中引出。
用Prolene缝线将网片分别与耻骨结节、腹股沟韧带内侧、联合腱缝合固定。
6.网片前方缝合腹外斜肌腱膜,重建外环口,留约小指尖大小空间容精索通过。
缝合皮下组织及皮肤。
阑尾切除术【适应证】1.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急性化脓性或坏疽性阑尾炎、急性阑尾炎伴穿孔合并局限性或弥漫性腹膜炎;2.小儿、老年人的急性阑尾炎;3.妊娠期急性阑尾炎:妊娠早期(3月内)宜早期手术、妊娠中期及晚期一般也需手术、预产期及临产期发生急性阑尾炎严重的也应手术;4.多数慢性阑尾炎和慢性阑尾炎反复发作者;5.阑尾周围脓肿经切开引流或非手术治疗后3月以上仍有症状者;6.早期阑尾类癌。
【禁忌证】1.急性阑尾炎发作超过72小时,局部形成炎性包块者,一般不宜手术;2.阑尾周围脓肿已经形成,经过治疗症状和体征无扩大迹象者,不必强求手术;3.患者存在其他严重器质性病变、不能耐受麻醉及手术者。
【操作方法及程序】1.常规消毒铺巾,取右下腹麦氏切口,可以压痛最为明显的部位加以调整,如阑尾炎诊断存在疑问伴有弥漫性腹膜炎体征、可选择右下腹经腹直肌切口;2.如选择麦氏切口:切开腹外斜肌腱膜,交叉钝性分离腹内斜肌和腹横肌;如选择腹直肌切口切开腹直肌。
切开腹膜前,以厚湿纱垫保护切口;3.确定没有夹住腹腔内组织后,腹膜切开一小口,吸引器吸出腹腔内脓液,沿切口方向延长腹膜切口并将腹膜外翻,血管钳固定其于保护伤口的厚湿纱垫上;4.卵圆钳或无创镊子将小肠及网膜推向内侧,右髂窝内寻找盲肠,沿结肠带寻找到阑尾后,用阑尾钳将阑尾提出切口外,充分暴露阑尾及其系膜;5.游离阑尾根部系膜,血管钳钳夹并切断系膜,两断端4号线结扎;6.直角血管钳于阑尾根部钳夹,4号线结扎钳夹处近端;沿血管钳远端切断阑尾,阑尾残端先后使用石碳酸、乙醇及盐水棉签擦拭或电刀电凝破坏残端粘膜;7.距阑尾根部0.5cm处在盲肠壁上行荷包缝合,将阑尾残端塞入荷包,收紧后打结,如包埋不理想则可加做浆肌层缝合;8.检查术区有无渗血,吸尽腹腔内积液,清点纱布器械无误后逐层关闭切口,如切口污染较重,可使用PVP碘冲洗切口。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适应证】1.有症状的胆囊疾病(结石、息肉、胆囊炎);2.无症状但伴有糖尿病的胆囊疾病。
【禁忌证】1.严重脏器功能不全而无法耐受手术、麻醉、气腹者;2.急性重症胆管炎;3.胆囊癌或疑似胆囊癌;4.肝硬化伴门脉高压;5.中后期妊娠;6.凝血功能障碍。
【操作方法及程序】1.常规消毒铺巾,于脐下做一弧形切口,置入10mmTrocar,充入CO2建立气腹,腹腔内压力维持在12-14mmHg,插入腹腔镜,探查腹腔,观察胆囊外观及与周围组织解剖关系;2.剑突下3横指(大约肝下缘位置)作用1cm横切口置入10mmTrocar作为主操作孔,右侧锁骨中线与肋缘下2横指交叉点处作0.5cm切口置入5mmTrocar,作为辅助操作孔;3.助手自辅助操作孔置入胆囊抓钳,钳夹胆囊壶腹部,向上向外牵引胆囊,显露胆囊三角,分辨胆总管、肝总管和胆囊管。
用电凝钩切开胆囊三角处腹膜,解剖胆囊三角,游离胆囊动脉和胆囊管,可吸收夹分别钳夹胆囊管和胆囊动脉近端,远端用钛夹夹闭,切断胆囊管和胆囊动脉。
4.提起胆囊颈部,用电凝钩将胆囊自肝脏胆囊床剥离,胆囊床电灼止血。
仔细检查术野无活动性出血、无胆管及其他脏器损伤,将胆囊置入标本袋自脐部切口取出。
5.放出CO2,消除气腹,缝合脐部及剑突下切口腹直肌前鞘,缝合皮肤各切口。
胃癌根治术(全胃切除+D2淋巴清扫+ROX-EN-Y吻合术)全麻成功后,患者取平卧位,常规术野皮肤消毒铺巾,取上腹部正中绕脐切口(上至剑突下达脐下约3cm),长约20cm,依次切开各层进腹,用无菌盐水巾保护好切口,用肝脏拉钩将切口拉开,充分暴露术野,探查腹腔:见腹腔内无明显的积液,肝脏、胰腺、脾脏、肠系膜、盆腔等处均未见明显转移灶,探查胃,于胃小弯侧距贲门约7cm处触及一大小约4cm的肿块,未浸润至浆膜外,周围无明显的肿大淋巴结,遂拟行胃癌根治术(全胃切除+D2淋巴清扫+ROX-EN-Y吻合术),自横结肠肝曲起切开胃结肠韧带,剥离横结肠系膜前叶向左至脾曲,向上至根部连同胰腺包膜一并剥离。
于胰腺下缘显露肠系膜上动静脉,清扫No.14组淋巴及脂肪组织,显露结肠中动静脉血管,清扫No.15组淋巴脂及肪组织,显露Helen 干,于根部结扎切断胃网膜右静脉。
显露胃十二指肠动脉,于根部结扎切断胃网膜右动脉,清扫No.6组淋巴及脂肪组织,游离十二指肠球部,距幽门3cm处用直线型切割闭合器切断十二指肠,十二指肠残端浆肌层间断缝合加固,显露肝门部及腹腔干,自胆囊动脉平面以下起骨骼化清扫No12a、8、7、9、5组淋巴脂肪组织,分别于根部切断结扎胃右动、静脉,胃左动脉、冠状静脉。
沿小弯侧用超声刀将肝胃韧带离断至食管下端,并清扫第3、1组淋巴结,将胃向左侧翻起,沿脾动脉走向继续清扫第11组淋巴结并结扎离断胃后动静脉。
游离胃大弯侧,清扫第4组淋巴结,结扎切断胃网膜左动、静脉,用超声刀切断脾胃韧带,将其内的胃短动脉切断,游离至贲门、食管下端,并清扫第2组淋巴结。
于食管下端距贲门3cm处上荷包钳,用荷包线进行缝合,将胃离断,将胃连同在内的各组淋巴脂肪组织一并移除标本。
松开荷包钳将吻合器头端置入食管下端、结扎荷包线,提起空肠,距屈氏韧带15cm处上肠钳,切断空肠。
两侧断端分别进行消毒,近端用无菌纱布保护好并暂时予以眶置,从远端断端切口内置入吻合器,将其与食管下端行吻合,检查上下切沿见均完整,远端断端切口用切割闭合器进行闭合,并用丝线对浆肌层进行间断加固。
距吻合口20cm处切开空肠,用1号丝线将其与近端的空肠行ROX-EN-Y吻合术。
再在距ROX-EN-Y吻合口约20cm处做一空肠造瘘管,并与腹壁固定。
无菌蒸馏水冲洗腹腔,彻底止血,于食管下端吻合口旁及小网膜孔处各置一根引流管。
清点器械敷料无误后,逐层关腹,手术顺利,麻醉满意,术毕安返病房,切除标本送病理检查。
远端胃癌根治术+毕Ⅱ式吻合术全麻成功后,患者取平卧位,常规术野皮肤消毒铺巾,取上腹部正中绕脐切口(上至剑突下达脐下约3cm),长约20cm,依次切开各层进腹,用无菌盐水巾保护好切口,用肝脏拉钩将切口拉开,充分暴露术野,探查腹腔:见腹腔内无明显的积液,肝脏、胰腺、脾脏、肠系膜、盆腔等处均未见明显转移灶。
探查胃:见肿块位于胃大弯侧前壁,质地较硬,浸润至浆膜外,大小约2*3CM,拟行胃大部分切除(毕Ⅱ式吻合)术。
提起横结肠,自横结肠肝曲起切开胃结肠韧带,剥离横结肠系膜前叶向左至脾曲,向上至根部连同胰腺包膜一并剥离。
于胰腺下缘显露肠系膜上动静脉,清扫No.14v组淋巴结。
显露结肠中动静脉血管,清扫No.15组淋巴脂及肪组织,显露Helen干,于根部结扎切断胃网膜右静脉。
显露胃十二指肠动脉,于根部结扎切断胃网膜右动脉,清扫No.6组淋巴及脂肪组织,用超声刀游离十二指肠球部,距幽门4cm处用直线型切割闭合器切断十二指肠,十二指肠残端用一号丝线进行间断缝合,显露肝门部及腹腔干,自胆囊动脉平面以下起清扫No12a、8、7、9、5组淋巴脂肪组织并分别于根部切断结扎胃右动静脉、胃左动脉、冠状静脉。
切开肝胃韧带游离胃小弯并清扫NO3、NO1组淋巴结。
将胃向左侧翻起,沿脾动脉走向继续清扫NO.11淋巴及脂肪组织并结扎离断胃后动静脉。
游离胃大弯侧清扫No.4组淋巴及脂肪组织,结扎切断胃网膜左动、静脉,切开脾胃韧带将胃短动脉部分切断、结扎,用闭合器切除远端胃约75%连同在内的各组淋巴脂肪组织一并移除标本,将标本送术中冰冻病理示:(胃壁组织)低分化腺癌。
近端胃残端用四号丝线进行间断缝合加固。
提起空肠,在残胃及距屈氏韧带15cm空肠处各切开一小孔,分别置入直线型切割闭合器将胃和空肠作侧侧吻合(近端对小弯,结肠前顺蠕动),吻合口大小约5cm。
再用丝线将吻合口进行浆肌层间断缝合加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