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第一节 植物的光合作用学案(一课时)

合集下载

苏教版生物七上3.6.1 植物光合作用的发现 教案设计(1课时)

苏教版生物七上3.6.1 植物光合作用的发现 教案设计(1课时)

第一节植物光合作用的发现一、课时:1课时二、课型:新课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说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发现的过程。

2、说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发现的意义。

3、说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概念及表达方式。

能力目标:1、体验前人设计实验的技能和思维方式;2、经历科学家研究的一般过程;3、初步学会合作、交流,控制实验条件,设置对照等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领悟科学的不断发展;2、体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3、进一步增强热爱生命的意识。

四、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1、说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发现的过程。

2、说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意义。

3、说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概念及表达方式。

难点:1、说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意义。

2、说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表达方式。

五、学情分析本节课是一部有关生物学史的教学,重演了光合作用的研究、发现过程。

科学史是生物教学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是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

但是科学家的生活时代、背景离学生的距离太远,学生不容易身临其境,而且,在前面的教学中有关光合作用的内容就只提到了“叶绿体与光合作用有关”这么一句话,所以,本节课的设计构想是:1、从学生身边的问题入手,提出问题,一环扣一环,一步扣一步,降低了知识的起点,缩短了科学与生活的距离。

让学生对本节课产生好奇心;2、利用科学史重演过程,学会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

六、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七、教学准备:1、搜集关于光合作用的应用知识。

2、PPT:(1)范·海尔蒙特的实验;(2)普利斯特莱实验;(3)其他科学家实验(4)光合作用。

八、板书设计:第3单元第6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第一节植物光合作用的发现一、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发现1、光合作用需要水;2、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并且放出氧气;3、光合作用是在光下进行的;4、光合作用的表达式。

九、教学过程:第一步:温故知新环节1:师友互查教师出示全面学习的相关内容。

1、在细胞基本结构中,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场所在哪里?2、在植物细胞基本结构中有很多细胞器,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有关的结构是什么?3、在细胞器中,与呼吸作用有关的结构是什么?师友互查,教师巡视,有针对性地进行抽查。

七年级生物上册3.4.1植物的光合作用教案新版苏科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3.4.1植物的光合作用教案新版苏科版
设计意图:通过这个实验得出光合作用的条件,以及产物,再总结光合作用的概念。
环节四:探究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根据德国科学家恩吉尔曼的实验,让学生阅读,总结光合作用的场所;让学生根据科学探究的过程,自己设计实验一个实验去验证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设计意图:通过这个环节学生复习科学探究过程,自己再设计过程,让学生学会自己去设计。
设计意图:联系前一章生态系统的内容,既带同学们复习了知识,又联系到这节课的内容。
环节二:海尔蒙特的实验
让学生自己阅读海尔蒙特的实验,然后去发现通过这个实验,你能得出什么样的结论?那么当时海尔蒙特得出的结论是柳树的生长需要的植物是水,这个结论对不对呢?
设计意图:通过海尔蒙特的实验学时可以从中得出柳树的生长需要的物质是水,但是很多同学能提出柳树的生长是需要阳光的!那么这样就提出阳光在生长中的作用。
二是能量的转变,即光能转变为储存在有机物里的化学能。
再强调:“合理密植”提高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的重要措施。
设计意图:合理密植是对光合作用的利用,提高农作物,对阳光的利用率。
四、小节与收获:
1、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你还有那些疑惑?
2、前置作业准备时的疑难解决了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区分开筛管和导管,以及它们的作用。
环节六: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的生产者
强调植物制造的有机物不仅用于满足自身的生长和人营养物质的最终来源。
光合作用的公式:
光(条件)
二氧化碳+水有机物(用的过程包含两种变化:
一是物质转变,即二氧化碳和水等简单的无机物转变成淀粉复杂的有机物;
4.清水冲洗,滴加碘酒(淀粉遇到碘会变蓝,因此我们常用碘酒检验是否有淀粉的存在)
5.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让学生自己总结通过这个实验光合作用的条件和产物分别是什么?再试着总结光合作用的概念。

苏科版生物七上第5章第1节 植物的光合作用教案教案

苏科版生物七上第5章第1节 植物的光合作用教案教案

课时第1 节植物的光合作用第五章题第1课.了解绿色植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1 物。

知识目标.知道光合作用离不开光。

2 初步学会光合作用实验的一些基本技能1.教学目标.通过探究实验,分析、推导、归纳出光2能力目标合作用的知识。

了解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情感目标掌握光合作用的概念,理解探究实验设计。

教学重点有关光合作用的实验设计和操作。

教学难点探讨法,探究学习法。

教法学法,酒精灯、盆栽天竺葵、黑暗处理后,光照3~4h 师教大烧杯、小烧杯、培养皿、三角架、石棉网等。

课前准备生学程过教学注动备生活师教活动学】【引入] 海尔蒙特实验] 海尔蒙特实[观看动画[ 动画演示使柳树重量增加的有思考] 验[ 机物是从哪里来的呢?通过这个实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柳树身体的有机物[小结显然不是来自土壤。

] 那么柳树的有机物[设问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呢?你知道海尔蒙特实验有什么不足吗?【新授】一、探究阳光与有机物的关系教师课前准备好实验材1.料,分发给学生。

.指导学生实验。

2 分组实验:方法步骤:?) 为什么要脱色1.脱色( .漂洗2什是(液目的滴3加么?.观察,记录现象根据实验观察思考回.收集实验结果]的现象,你能得出什么结论?]讨论[.实验前,将植物放在黑1暗一昼夜,再移到阳光小时,这样3~4 下照射做的目的是什么?.家里种植的花草如果长2死处会在间放黑暗时去。

小麦在灌桨的时候遇到阴雨天气,就会造成减产。

你能说出其中的原因吗?[小结并提问]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的产物是否就只有有机物呢?学生猜想。

如何探究光合作用设问[]的产物还有氧气?绿色植物在阳光下放探究绿色植物在阳] ] [观看视频[ 光下能否放出氧气出氧气的实验。

你,]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交流?获得了哪些知识【总结】导出光合作用的概念。

【布置作业】p.48 课课练:【教学后记】课2植物的光合作第五.说出光合作用的“加工厂”是叶绿体教学目知识目.掌握光合作用的概念。

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1节 植物的光合作用

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1节 植物的光合作用

植株的部位 叶片未遮光部分
叶片遮光部位
现象
变蓝
不变蓝
活动二 探究阳光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
小组讨论,归纳探究的过程:
探究 过程
提出 问题
作出 假设
海尔蒙特实验
植物生长所需的 物质是从土壤中
来的吗?

探究阳光在植物生长中的 作用
阳光在植物生长中 有作用吗?
有作用
实验 过程
得出 结论
种植柳树,记录 数据
水能使植物体增 重
作出假设

实验过程
种植柳树,记录数据
得出结论
水能使植物体增重
科学小实验
实验材料:马铃薯、碘液
活动二 探究阳光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
小组讨论,设计实验: 提供的实验材料: 天竺葵、碘液、黑纸片、回形针、培养皿
活动二 探究阳光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
观察“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
活动二 探究阳光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
变量:光 设置对照组
绿叶在光下能制造淀粉
氧气
光 淀粉等有机物
叶绿体
二氧化碳
爱 绿 护绿

第4章 绿色植物是有机物的生产者
第1节 植物的光合作用
(第1课时)
江苏省如东县实验中学 耿爱芳
活动一 体验海尔蒙特探究实验
植物生长所需的物质是从哪里来的?
活动一 体验海尔蒙特探究实验
活动一 体验海尔蒙特探究实验
活动要求:小组讨论归纳海尔蒙特的探究过程。
探究过程
海尔蒙特实验
提出问题 植物生长所需的物质是从土壤中来的吗?
用简短文字归纳实验步骤。
暗处理 滴加碘液
部分遮光水漂洗 酒精脱色
活动二 探究阳光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

4.1植物的光合作用优秀教学案例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苏科版)

4.1植物的光合作用优秀教学案例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苏科版)
4.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鼓励学生在面对光合作用相关问题时,敢于挑战、勇于实践。
5.引导学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践行绿色环保、低碳生活。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在教学“植物的光合作用”这一章节时,我作为特级教师,注重情景创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4.让学生了解光合作用的发现历程,掌握一些科学家如普利斯特利、萨克斯、恩格尔曼等的光合作用实验成果。
5.培养学生运植物的向光性、光合作用与农业生产的关系等。
(二)过程与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方法,设定了以下过程与方法目标:
(四)反思与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反思与评价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光合作用的知识。
1.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思考自己在学习光合作用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鼓励学生制定改进措施。
2.设置一些评价任务,如让学生撰写光合作用的学习心得,评价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
3.鼓励学生互相评价和反馈,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和反思意识,如在小组内进行互相评价,分享学习心得和经验。
5.作业小结:布置一道与光合作用相关的作业,让学生结合自己所学的知识,写一篇关于光合作用的短文。作业要求学生们运用所学的光合作用知识,解释光合作用的意义和影响,并结合实际情况举例说明,进一步巩固和应用光合作用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这些亮点体现了本教学案例在教学设计、学生参与、知识应用和教学评价等方面的优秀表现,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五、案例亮点
1.实验导入:通过有趣的实验导入新课,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欲望。实验简单易行,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到植物在光下的光合作用过程,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3.4.1《植物的光合作用》第一课时教案济南版

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3.4.1《植物的光合作用》第一课时教案济南版

植物的光合作用(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做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重点)2.理解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淀粉和氧气,光是光合作用的条件。

(难点)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光合作用是初中生物课最重要最难的部分,学生的阅历和知识有限,理解很困难,在讲解的时候多联系以前学过的知识,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耐心细致的讲解。

在做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时,首先把实验的思路让学生理清楚,回顾以前学过的对照实验,变量等知识,并导入新的概念:实验组和对照组。

这样就能使学生动手操作时思路清晰,不会盲目照搬。

对于酒精灯的使用要做好安全教育,防止危险的发生。

课前准备:教师:盆栽天竺葵、黑纸片、曲别针、烧杯、曲别针、烧杯、培养皿、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镊子、火柴、酒精碘液等试验器材和物品是否完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教师演示实验材料:金鱼藻、大烧杯、短颈玻璃漏斗、玻璃管、橡皮塞、细木条、火柴、清水等。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景激发兴趣4分钟提到太阳能这个词,同学们应该都不陌生,比如家里洗澡用的太阳能热水器,那么除了热水器,你还知道太阳能能用来干什么吗?学生积极思考,讨论,并踊跃发言以学生都很熟悉的太阳能导入让学生说一说自己还知道哪些太阳能的用途,引起学生兴趣,激发他们的探究欲。

(生:太阳能路灯,太阳能空调,太阳能汽车,太阳能发电等)为什么现在太阳能的利用越来越广泛,它有什么好处吗?会不会给环境带来污染?会不会很快就用完了?正因为太阳能无污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可以节省其他的石油、天然气、煤炭等资源。

所以越来越多的被应用于各个领域,但同学们可能不知道,对于太阳能利用最好的并不是人类,而是绿色植物。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植物的光合作用,了解植物是怎样利用太阳能的。

引导探究层层推进18分钟首先思考两个问题:①如果地球上没有了绿色植物会怎么样?(人和动物会因为没有了食物而死亡,我们的食物直接或间接的来自于植物,绿色植物就像一个巨大的生产有机物的天然工厂,它利用太阳能来制造的有机物,养活了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生物。

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第四章 第1节 植物的光合作用教案

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第四章 第1节 植物的光合作用教案

《第1节植物的光合作用》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绿色植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2)知道光合作用离不开光。

(3)说出光合作用的“加工厂”是叶绿体。

(4)掌握光合作用的概念。

2、能力目标(1)学会有关光合作用实验的一些基本技能。

(2)通过探究实验,分析、推导、归纳出光合作用的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了解科技对人类的贡献。

教学重点掌握光合作用的概念,理解探究实验设计。

教学难点有关光合作用的实验设计和操作。

课前准备盆栽银边天竺葵、小青菜或萝卜。

教学过程一、探究阳光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1、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怎样理解“春播一粒粟,秋收万颗籽”?看书,思考:柳树重量增加的有机物从哪儿来?阳光、空气等环境因素是否与柳树重量的增加有关系?2、指导学生分组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老师应提醒学生必须注意的事项:(1)分组选择不同的实验材料,对植物进行暗处理。

(2)分组实验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将实验现象填写在表中。

(3)讨论、分析,得出结论:光合作用的条件、产物分别是光、淀粉。

3、指导学生分析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生物现象:家里种植的花草如长时间放在黑暗中会死去;水稻、小麦等在灌浆时遇上阴雨天会减产;合理密植、间种、套种;韭菜变韭黄等。

讨论、思考、回答。

二、探究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在探究光合作用需要光的基础上,进一步鼓励学生发现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还需要什么条件。

通过观察实验桌上的银边天竺葵、小青菜,以及一些同学课前的预习等,学生主要提出以下问题:光合作用位于根茎叶的哪一器官?植物的绿色与光合作用有什么关系?叶片为什么能进行光合作用?组织分组讨论交流方案,提供材料,并适当指导。

选择探究问题,分组讨论并交流方案。

问题:光合作用位于根茎叶的哪一个器官?植物的绿色与光合作用有什么关系?叶片为什么能进行光合作用?探究方法、材料:盆栽小青菜或萝卜银边天竺葵显微镜、叶片切片、有关叶片中色素的种类、作用的资料。

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4.1《植物的光合作用》教学教案设计(第一课时)

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4.1《植物的光合作用》教学教案设计(第一课时)

第3单元生物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第4章绿色植物是有机物的生产者第1节植物的光合作用(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阐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条件和产物;(2)举例说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

2、能力目标:(1)通过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产物和场所,进一步体验科学探究的方法。

(2)在探究活动中培养分析、推理的能力,以及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进一步明确生物圈中的人和动物与绿色植物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保护植物、爱护环境的情感。

(2)了解光合作用的探究历史,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科学研究的严谨性,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重难点】1、重点:阐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的条件和产物。

2、难点:实验探究阳光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上一章我们学习了生态系统,我们知道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它能够生产有机物,不仅能够满足自身生长的需要,而且是作为“消费者”的动物和人最终食物的来源。

那么绿色植物是怎样生产有机物的?这节课开始我们学习第1节植物的光合作用。

设计意图:联系前一章生态系统的内容,既带同学们复习了知识,又联系到本节课的内容。

(二)新知建构师:公元前3世纪,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根据经验推测得出结论:“植物的物质积累来源于土壤”,事实果真是这样的吗?投影:1642年,海尔蒙特的实验:阅读课本,请学生以讲故事的形式把这个实验讲出来(他将一棵重2.3千克的柳树种在装有90千克的土壤里,此后,他只用纯净的雨水浇灌树苗,5年时间过去了,柳树长大了,他再次称量柳树和土壤的重量,此时柳树重79千克,土壤重89.94千克)计算一下:柳树增加的质量是多少?(76.7千克)土壤减少的质量是多少? (0.06千克)师: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柳树增加的重量大大的比土壤减少的重量多,那么柳树增重的原因是什么?由于水是加到桶里的唯一物质,所以海尔蒙特认为柳树生长需要的物质是水,请大家想想看他这个结论完全正确吗?他忽略了哪些重要的因素?生:阳光、空气等。

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3.4.1 植物的光合作用 教案

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3.4.1 植物的光合作用 教案

第四章第一节植物的光合作用(第1课时)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阐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举例说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概述绿色植物为所有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

2、能力目标探究阳光在植物生长中的应用,学会设置对照组,尝试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探究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尝试作出假设,制定探究计划,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同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的生产者,形成保护绿色植物的意识。

重点:阐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难点:说出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课前准备:准备实验器材、提前将植物进行暗处理、选叶遮光和照光处理教学方法:主要以小组交流合作、探究实验操作为主,以多媒体演示为辅。

新课导入:教师:让学生列举昨天吃的哪些食物,并思考我们为什么每天都要摄取食物?学生:为了获取营养物质和能量。

教师:展示图片(一棵幼苗到一株参天大树),植物的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来自于哪里呢?学生:阳光、空气。

土壤等。

教师:回忆生态系统中各成分的作用,我们把绿色植物称作什么?学生:生产者教师:植物做为生产者,又是怎样为消费者和分解者提供食物和能量的呢?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一起学习本节课的内容-植物的光合作用吧!设计意图:以人类自身的生长为例,联系到植物的生长也需要营养物质,结合前一章生态系统的内容,引出本节课的内容,学生同时也复习了知识。

新课授入:探究活动1 柳树生长之谜教师:90kg桶+2.3kg柳树+雨水 5 年后土壤变为89.94kg+柳树变为76.7kg 学生:计算柳树增加了74.4kg,土壤减少了0.06kg教师:海尔蒙特的实验说明了什么?学生:柳树生长需要的物质是水。

教师:海尔蒙特的实验结论完全正确吗?忽略了什么?学生:结论片面,不完全正确,忽略了阳光、空气等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海尔蒙特实验,让学生提出阳光、空气等因素是否与植物的生长有关的问题,为下面的探究活动做铺垫。

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4.1 植物的光合作用教案课时1

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4.1 植物的光合作用教案课时1

第1节植物的光合作用第1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绿色植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2.知道光合作用离不开光。

3.初步学会光合作用实验的一些基本技能4.通过探究实验,分析、推导、归纳出光合作用的知识。

5.了解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学习重难点】重点:掌握光合作用的概念,理解探究实验设计。

难点:有关光合作用的实验设计和操作。

【温故习新,导引自学】1.根据课前布置的调查活动,说说阳光与有机物的关系。

2. 使柳树重量增加的有机物是从哪里来的呢?通过这个实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3.组织学生分组实验P54实验【交流质疑,精讲点拨】一、探究阳光与有机物的关系分组实验:方法步骤:1.脱色(为什么要脱色?)2.漂洗3.滴加碘液(目的是什么?)4.观察,记录现象。

1.实验前,将植物放在黑暗一昼夜,再移到阳光下照射3~4小时,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2.家里种植的花草如果长时间放在黑暗处会死去。

小麦在灌桨的时候遇到阴雨天气,就会造成减产。

你能说出其中的原因吗?3.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的产物是否就只有有机物呢?【当堂反馈,拓展迁移】将绿色植物叶片放在暗处一昼夜,然后把此叶片一半遮光,一半曝光。

经过一段时间后,用碘蒸汽处理叶片,成功地证明绿色叶片在光合作用中产生了淀粉。

1、在此实验中,看到的现象是() A.叶片全变蓝 B.遮光一半变蓝C.曝光一半变蓝 D.叶片全不变蓝2、在此实验中,将绿色植物叶片先放在暗处处理的目的是()A.将叶片中的水分消耗掉 B.将叶片中原有的淀粉消耗掉C.增加叶片的呼吸强度 D.提高叶片对光的敏感度3、此实验的设计具有很强的逻辑上的严密性,具体体现在()A.没有对照实验 B.本实验不需要设对照实验C.曝光处作为对照实验 D.遮光处作为对照实验4、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是()A.水 B.二氧化碳 C.二氧化碳和水 D.氧气和水5、植物光合作用的条件是()A.只需光 B.需叶绿素 C.光和叶绿素同时具备D.需二氧化碳6、一位科学家曾经把一支点燃的蜡烛和一只活的小白鼠分别放到密闭的玻璃罩里,蜡烛很快就熄灭,小白鼠很快也就死去了。

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4.1《植物的光合作用》课程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4.1《植物的光合作用》课程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第四章绿色植物是有机物的生产者
第一节植物的光合作用(第1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阐述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的条件和产物。

2.举例说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

能力目标:
1.通过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产物等,进一步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2.初步学会从生物学角度提出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进一步明确生物圈中的人和动物与绿色植物的密切关系,产生保护植物、爱护环境的情感。

2.认同科学家探索生命奥秘、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充分体现学会学习、实践创新等核心素养。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求知欲较强,尤其对于科学探究实验,大多兴趣浓厚,但是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严谨性需要在实践才能提高。

他们通过小学科学的学习,已经对植物的光合作用有了初步了解,是学习本节课的基础。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阐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的条件光和产物淀粉。

2.初步学会通过探究实验,分析、推理、归纳。

四、教学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探究实验的器材,课前完成暗处理、部分遮光、照光等。

七年级生物上册4.1植物的光合作用学案1(无答案)苏科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4.1植物的光合作用学案1(无答案)苏科版

第1节植物的光合作用第1课时一、自主先学阅读课本67页光合作用的发现二、合作助学1、讨论:海尔蒙特的实验证明了什么?忽略了什么?2、探究阳光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观察“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的实验步骤,思考①暗处理:目的是②叶片部分遮光后光照3—4h:部分遮光的目的是③酒精脱色:目的是,脱色后的现象:绿叶变成色,酒精变成色.隔水加热目的④清水冲洗、滴加碘液⑤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根据实验观察到的现象,你得出的结论是3、探究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思考①恩吉尔曼的实验结果说明了②你设计一个探究实验,验证恩吉尔曼实验的结论是否正确三、拓展导学1、阅读课本67页“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是氧气”2、课本55页2四、检测促学1、光合作用公式:2、课本69页5(1)(2)五、反思悟学尊敬的读者:本文由我和我的同事在百忙中收集整编出来,本文稿在发布之前我们对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如有疏漏之处请指正,希望本文能为您解开疑惑,引发思考。

文中部分文字受到网友的关怀和支持,在此表示感谢!在往后的日子希望与大家共同进步,成长。

This article is collected and compiled by my colleagues and I in our busy schedule. We proofread the content carefully before the release of this article, but it is inevitable that there will be some unsatisfactory points. If there are omissions, please correct them. I hope this article can solve your doubts and arouse your thinking. Part of the text by the user's care and support, thank you here! I hope to make progress and grow with you in the future.。

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4.1植物的光合作用 学案设计

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4.1植物的光合作用 学案设计

第1节植物的光合作用一、学习目标1.概述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场所。

并能正确书写光合作用的反应式。

2.理解光合作用的实质和意义。

3.利用光合作用原理,分析、解决在生活、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二、重难点分析1.叶片与光合作用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2.光合作用的实质和意义。

3.光合作用原理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三、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1.从柳苗生长之谜说起海尔蒙特的实验结论:柳苗的增重来自________________;普利斯特利的实验结论:说明植物能______________空气;英格豪斯的实验证明:绿色植物只有在______________下才能“净化”空气,绿色植物在______________下释放______________;谢尼伯的实验说明:光合作用的原料是______________,产物是______________;索热尔的实验说明:光合作用的原料还有______________;萨克斯的实验说明:______________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答案:水净化光光照气体二氧化碳氧气水淀粉2.探索光合作用(1)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这个实验说明______________是光合作用的产物,______________是光合作用的必需条件。

(2)检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将带火星的卫生香伸入试管后,卫生香又燃烧起来,说明光合作用产生了助燃的气体——______________。

(3)验证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______________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4)检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答案:(1)淀粉光(2)氧气(3)叶绿体(4)二氧化碳水3.叶片与光合作用叶片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

答案:表皮叶肉叶脉4.光合作用的实质和意义光合作用指的是绿色植物通过______________利用,把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转化为储存______________的有机物并释放______________的过程。

(新版)苏科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1《植物的光合作用》教案

(新版)苏科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1《植物的光合作用》教案
进行校园生物调查。注意引导学生认识他们身边的生物名称,教育学生爱护生物资源。
进行社区生物种类调查。调查中教师应注意安全第一,并注意引导学生爱护生物 资源。
进行农田生物种类调查。注意引导学生爱护农田。
学生根据经 验举例,说说什么是调查。以小组为单位拿出调查我们身边生物的方案,最后通过对比总结、归纳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和注意事项。
写一份调查后的感受。
调查全班同学的身高、体重,并与全国初一学生相比较。
课后各组整理照片,举办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图片展。
授后小记:
授课日期月日
4.1植物的光合作用
教 学目标:
1、阐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场所、实质和公式。
2、通过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产物和场所,进一步体验科学探究的方法。
3、在探究活动中培养分析、判断、推理的能力,以及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阐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
根据各地实际情况而选择调查地点。
各组同学根据分工,认真收集材料(作调查记录,拍照)
注意安全,爱护生物资源,遇到不会的问题向社区管理员请教。
注意爱护农田,有问题向农民伯伯请教。
调查的一般方法及注意事 项
三、整理统计
.
教师巡回观察,发现问题及时指导。
四、展示,交流调查报告
老师在交流展示中起引导、帮助的作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活动一:海尔蒙特的实验
1、实验过程
90kg土壤+2.3kg柳 树+雨水5年土壤少了60kg+柳树增重76.7kg
2、实验的结论是什么?有何意义?
活动二:萨克斯的实验
1、实验过程:
a.为什么用天竺葵?是否可 以用别的植物?

生物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4章 第1节 植物的光合作用导学案(无答案)(新版)苏科版

生物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4章 第1节 植物的光合作用导学案(无答案)(新版)苏科版

植物的光合作用(第1课时)班级姓名学号【学习目标】知识目标:阐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能力目标:通过探究阳光与有机物的关系,提高分析、判断、推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进一步明确生物圈中的人和动物与绿色植物的密切关系,产生保护植物,爱护环境的情感。

【学习重点】探究光与有机物的关系。

【学习难点】探究光与有机物的关系。

【学生活动】(一)探究阳光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1.实验材料和用具2. 实验方法1)为什么要将植物放在黑暗处一昼夜?2)叶片为什么要部分遮光?3)为什么要用酒精脱色?4)该实验的变量是什么?5)步骤三可怎样修改,使实验更简洁?6)该实验能得出什么结论?(二)光合作用的定义1.光合作用的定义2.光合作用的公式3.光合作用过程中的两种转变【自我检测】1.淀粉是一种有机物,我们常用碘液来进行检验,在淀粉中加入碘液,淀粉变。

2.黄豆芽的生长是在黑暗条件下进行的,这说明叶绿素的形成需要。

3.如图是模仿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做过的一个实验示意图(注:玻璃罩是密闭的)。

(1)该实验中,甲和乙是做为一组实验。

(2)在乙中,植物光合作用为小白鼠呼吸提供了,同时小白鼠呼吸所产生的也为植物光合作用提供了原料。

(3)在实验取材上如何确保该实验中只有一个变量:。

4.将一盆经黑暗处理后的银边天竺葵的一个叶片,用两个圆形黑纸片从叶片的上下两面遮盖起来(如图),然后放在阳光下照射几小时。

取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滴加碘液。

请回答:(1)现象记录与分析:叶的部位现象原因分析白边(甲)遮光部分(乙)未遮光部分(丙)(2)实验中,甲处和丙处的对比说明了。

(3)实验中,处和处的对比说明了光是植物产生有机物不可少的条件。

(4)将银边天竺葵放在黑暗处的目的。

植物的光合作用(第2课时)课型:新授班级姓名学号【学习目标】知识目标:阐明光合作用的场所。

能力目标:通过探究实验,能够总结出光合作用的场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明确绿色植物与人的密切关系,产生保护植物、爱护环境的情感。

苏科版本生物初中七年级的上册的植物的光合作用优选教案附教学反思范文

苏科版本生物初中七年级的上册的植物的光合作用优选教案附教学反思范文

“植物的光合作用”教课方案(第 1 课时 )内容纲要本文提出了生物讲堂教课中要培育学生的三种能力: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活动与研究要点词黑暗办理 ( 由于光合作用需要光,无光不可以进行光合作用;黑暗办理耗费掉叶片中本来的淀粉;黑暗办理是实验中特别要点的步骤。

)酒精脱色(色素能溶于酒精,清除色素颜色对实验结果的扰乱;酒精脱色是实验中关键步骤。

)自主与合作学习(新课程教学理念)探究能力(新课程教学理念) b5E2RGbCAP一、学情剖析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查阅背景资料,帮助学生认识光合作用的研究历史,明确海尔蒙特的实考证了然水分与植物生长的关系,但都忽视了自然界的其余环境要素如阳光、空气对植物生活的影响。

教师能够在课前让学生采集光合作用发现史的资料,组织学生议论:海尔蒙特的实考证了然什么?忽视了什么 ?指引学生发现问题:绿色植物生长所需的物质和能量是从何而来的?阳光、空气等环境要素能否与柳树重量的增加有关 ?p1EanqFDPw实验资料最好是天竺葵,植物,教师可在实验前 1~ 2 天组织学生疏组选择不一样的资料,对植物进行暗办理 1 日夜,并启迪学生对这一步骤的目的进行思虑。

注意实验资料的办理必定要在正常生长的状态下,不然实验成效不理想。

DXDiTa9E3d“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的实验步骤可分为5 步:①暗办理;②叶片部分遮光后光照3~ 4 h 色;④清水冲刷、滴加碘液;⑤察看并记录实验现象、进行剖析。

RTCrpUDGiT当进行叶片部分遮光后光照3~ 4 h 前,教师要指引学生思虑:为何要对一片完好的叶部分遮光;③酒精脱?让学生理解,遮光与不遮光是这个实验中唯一的变量,是致使不一样的实验结果的原由,形成科学的思想方式。

5PCzVD7HxA酒精脱色时,教师要告诉学生,用酒精脱色是由于叶绿素溶于酒精而不溶于水,酒精是易燃、易挥发的物质,因此不可以直接加热而选择隔水加热。

实验时,教师应提示学生注意安全,加热时不可以直视烧杯口。

七年级生物上册植物的光合作用教案苏科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植物的光合作用教案苏科版

江苏省灌南县实验中学七年级生物上册《植物的光合作用》教案苏科版(第1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阐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2、能力目标:通过探究阳光与有机物的关系,培养学生分析、判断、推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进一步明确生物圈中的人和动物与绿色植物的密切关系,产生保护植物,爱护环境的情感。

教学方法:探究法、讨论法教学重点:探究光与有机物的关系教学难点:探究光与有机物的关系教学用具:盆栽天竺葵、黑纸片、酒精、碘液、烧杯、酒精灯、培养皿、三角架、石棉网、镊子、滴管、火柴、清水教学过程教学阶段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探究阳光与有机物的关系1、讨论:(1)为什么要将植物黑暗处理,再光照3—4h?(2)为何要用酒精处理叶片?(3)在叶片上夹黑纸片的目的是什么?2、结合上一章内容:淀粉遇碘变蓝,指导学生分析实现现象,得出结论。

小组讨论观察到的实验现象,结合上章内容,得出结论:光合作用的条件、产物分别是光和淀粉。

教学阶段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复习引入1、区分有机物和无机物2、介绍比利时科学家海尔蒙特的实验,提问柳树重量增加的有机物究竟来自哪里?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

1、回顾第3章内容,明确有机物的特点。

2、学生讨论。

二、探究阳光与有机物的关系俗语说:“万物生长靠太阳”,这句话有道理吗?课前指导学生做好准备:1、取天竺葵,置于黑暗条件一昼夜。

2、用黑纸片将叶片的一部分正反面夹紧,将天竺葵移到阳光下照射3—4小时。

组织学生探究:阳光与有机物的关系。

学生分组活动。

1、剪下处理过的叶片,去掉黑纸片,浸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听片的绿色退去。

2、取出叶片,用清水漂洗干净,放在培养皿中,滴加碘液。

3、记录观察现象。

教学阶段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探究阳光与有机物的关系1、讨论:(1)为什么要将植物黑暗处理,再光照3—4h?(2)为何要用酒精处理叶片?(3)在叶片上夹黑纸片的目的是什么?2、结合上一章内容:淀粉遇碘变蓝,指导学生分析实现现象,得出结论。

初中七年级生物上册3.4.1植物的光合作用第1课时名师精编教案新版苏科版

初中七年级生物上册3.4.1植物的光合作用第1课时名师精编教案新版苏科版

第1节植物的光合作用(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一)知识技能阐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举例说出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

(二)过程方法通过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产物和场所,进一步体验科学探究的方法。

在探究活动中,培养分析、判断、推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价值进一步明确生物圈中人和动物与绿色植物的密切关系,激发保护植物、爱护环境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阐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的过程、条件、场所与实质。

难点:探究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三、课时安排2课时四、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教师:17世纪上半叶,比利时科学家海尔蒙特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

(播放视频) 学生仔细观看实验视频,并思考实验中提出的问题。

教师:那么,柳树增加的重量是从哪里吸收的营养物质而形成的?学生讨论回答问题。

教师: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也进行了一系列关于绿色植物的实验。

(播放视频) 同学们想一想,这两组实验,能说明绿色植物的什么功能?学生仔细观看视频,讨论问题,全班交流。

教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绿色植物的这一特有现象——光合作用。

(二)学习新课一、阅读海尔蒙特的实验思考以下问题:1.植物从土壤里获得了什么?实验证明了什么?2.柳树真的只需要水就能长大吗?3.你认为海尔蒙特忽略了哪个重要因素?4.阅读P67信息库分析普利斯特的实验,说明了植物能够进行什么作用。

二、探究阳光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教师:我们知道馒头的主要成分是淀粉,那么它遇到碘液会发生什么变化?教师先演示碘与淀粉变蓝的实验:将碘液滴到一小块馒头上,观察现象。

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得出结论:碘与淀粉变蓝。

教师引导学生先阅读课本53-54页实验部分,按照科学探究实验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学习该探究实验,并思考:(1)为什么先要将植物在黑暗中放置24小时?(2)变量是什么?(3) 这个实验中是如何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的?(4)实验中,隔水加热煮叶片的作用是什么?学生阅读实验过程,小组内讨论探究,同时,教师播放实验视频,学生仔细观看,思考问题,全班交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的光合作用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会做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思维判断能
力。

2、阐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掌握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产生氧气。

3、确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养成积极思考、勇于创新的学习习惯。

【学习重点、难点】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实验。

【学法指导】
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操作中,要思考每个实验步骤中包含的科学原理和方法,带着问题做实验,并认识到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要遵循一定的科学原理、科学方法,还要掌握一定的操作技能。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基础梳理):
1、【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实验目的:
(1)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

(2)验证是绿叶进行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方法步骤:
(1)暗处理:将生长旺盛的盆栽天竺葵放到___ ___处一昼夜。

(2)作对照:用____ __将叶片的一部分从__ _ 遮盖起来,然后移到_ _ __照射。

一个叶片出现___ ___和__ _ __ 两种情况,形成了对照。

(3)脱色:把该叶片放入盛有_ ___ 的小烧杯中,__ __加热,使叶片中的___ __ 溶解于___ ___中,直到叶片变成_____ ___。

(4)加碘液:用_________漂洗黄白色叶片,平铺在培养皿中,滴加碘液.
(5)观察叶片颜色变化。

2、【演示实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1)为什么要将试验装置放在光下?
(2)本实验怎样检验氧气的存在?,利用了氧气的什么性质?
二、合作探究(小组讨论完成下列问题):
1、【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1)为什么要把天竺葵提前放到黑暗处一昼夜?
(2)为什么要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
(3)为什么要脱去绿叶中的叶绿素?脱色时为什么要使用酒精脱色并应隔水加热?
(4)脱色的叶片遇碘后颜色有什么变化?遇碘变蓝是什么物质的特性?说明了什么问题?
2、【演示实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将快要熄灭的卫生香插进管内,观察到什么现象?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三、总结提升(师生共同讨论):
1、【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步骤是怎样的?在实验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2、【演示实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怎样收集和检验这些气体的存在?
【典例赏析】
例:银边天竺葵的叶片经过光照后,脱去叶绿素,滴上碘酒后叶片的变化是()
A.变蓝 B.边缘不变蓝,其他部位变蓝
C.不变蓝 D.边缘变蓝,其他部位不变蓝
:此题考查学生对光合作用的掌握,首先要知道银边天竺葵中的边缘部分不含叶绿体,而叶绿体是光合作用进行的场所,所以边缘部分无淀粉生成,滴加碘液不变蓝。

【答案】B 【达标检测】
一、选择题
1、做“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正确的实验顺序是: ( )
①选叶遮光②酒精脱色③黑暗处理④碘酒显影⑤清水漂洗⑥观察变化
A、①③②⑤④⑥
B、③①②④⑤⑥
C、③①②⑤④⑥
D、①②③④⑤⑥
2、在光合作用的实验中,先把盆栽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让叶片()
A.将淀粉运走耗尽 B.合成淀粉 C.产生二氧化碳 D.产生氧气
3、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要用黑纸对叶片进行遮光,经处理过的叶片遇
碘液变蓝的部位是 ( )
A.被遮光的部分 B.见光的部分 C.只是叶片的边缘变蓝 D.整个叶片都变蓝
4、养金鱼时,常常在鱼缸内放置一些新鲜水草,这些水草的主要作用是()
A.增加鱼缸内的养料 B.增加鱼缸内的二氧化碳
C.增加鱼缸内的氧气 D.美化金鱼的生活环境
5、小麦中的淀粉是通过下列哪个生理过程制造的
A.吸收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光合作用
二、非选择题
1、右图表示把银边天竺葵(叶片边缘部分的细胞中无叶绿体),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用黑纸片将B处的上下两面遮盖,移入光下几小时,再经酒精隔水加热后加碘液出现的变化。

分析回答:
(1)实验前将植株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
是。

(2)叶片在酒精中隔水加热后,绿色的部分变成,这是因为叶片中的溶解到酒精中去了。

(3)加碘液后,发现A、B两处均不变蓝,原因是:
A处 B处
(4)C处遇碘变蓝,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是
(5)本实验有两组对照实验:
一组是和,其变量是,可得出的结论是
另一组是和,其变量是 ,可得出的结论是
2、演示实验中金鱼藻产生的气泡中含有,氧气能够,地球大气中的氧气主要来自绿色植物的。

一、选择题
1、叶片中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是: ( )
A.保卫细胞 B.无色素的表皮细胞 C.栅栏组织细胞 D.海绵组织细胞
2、把叶片放入酒精隔水加热的目的是()
A、溶解叶片中的淀粉,避免将叶片烫死。

B、将淀粉煮熟,避免将叶片烫死。

C、溶解叶片中的叶绿体,避免酒精过度挥发。

D、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避免酒精过度挥发。

3、人们常在清晨和下午到草地或树林中锻炼身体。

你认为在哪一个环境中植物光合作用产
生的氧气更多()
A、清晨的草地
B、下午的草地
C、清晨的树林
D、下午的树林
4、在200米以下的深海中,一般找不到绿色植物,主要原因是()
A.海水压力太大
B.深海温度太低
C.200米以下深海处,无阳光
D.以上都不是
5、检验金鱼藻是否进行光合作用,最简单的方法是测定()
A.叶肉细胞淀粉的形成
B.氧气的释放
C.二氧化碳进入叶的速度
D.水分消耗的多少
6、现有四个实验装置,若要验证植物产生氧气需要光,则应选用的实验组合是
二、非选择题
下面是某实验小组做“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操作:
取一盆生长旺盛的天竺葵,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移到光下照射。

几小时后,摘下叶片,去掉遮光的纸片。

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加热,使叶片变成黄白色,用清水漂洗叶片,再把叶片放到培养皿中,向叶片滴加碘液,观察叶色发生的变化。

请指出上述实验的两处错误:
1、。

2、。

【拓展延伸】
1.实验结束后将变蓝的叶片做成切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变成蓝色的是()
A、叶肉细胞
B、保卫细胞
C、保卫细胞和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
D、表皮细胞中的叶绿体
2.土豆中的淀粉是叶制造的吗?
3.分别在早晨、中午、傍晚,从一棵植物上摘取三片相似的叶子经酒精脱色,再用碘液染色后发现蓝色的深浅不一样。

为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