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2020届八年级上册语文《使至塞上》ppt课件

合集下载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第13课《唐诗五首--使至塞上》教学课件)(共11张PPT)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第13课《唐诗五首--使至塞上》教学课件)(共11张PPT)

这句话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被赞为 “千古壮观”的名句。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第13课《唐诗五 首--使 至塞上 》教学 课件)( 共11张P PT)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第13课《唐诗五 首--使 至塞上 》教学 课件)( 共11张P PT)
主题思想
《使至塞上》这首诗,通过作者叙述出 使边塞的经历和沿途风光,抒发了作者 内心的激愤和抑郁之情。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第13课《唐诗五 首--使 至塞上 》教学 课件)( 共11张P PT)
赏析诗歌:体会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
6、“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写自己一路跋涉,看到的沙漠 中特有的景色。被国学大师王国维赞叹为“千古壮观”的名句, 谈谈你对此的认识。这两句诗充分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色,非 常讲究景物的画面感。首先,它有画一样的构图,从天边的落 日到空中的烽烟到地下的河流,从近处的烽烟到远处的夕阳到 绵延无边的大漠,空间阔大,层次很丰富。 其次,它讲究线条,一望无际的大漠上,纵的是烟,横的是 河,圆的是落日,线条简约,物态毕现。 第三,色彩丰富,广阔无垠的大漠黄沙漫漫,黄昏橘红色的 夕阳收敛了光辉,静静地居于天际,辉映着波澜不惊的闪着 白光的河水,沙漠上升起一缕白色的烽烟,直上高空,雄浑 寥廓的边塞风光如在目前。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2、《使至塞上》一诗描绘塞外荒漠的壮美风光的诗
句: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3、《使至塞上》一诗交代了出使的目的和经过的地
点的句子是: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4、《使至塞上》表现行程的艰苦遥远的句子: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第13课《唐诗五 首--使 至塞上 》教学 课件)( 共11张P PT)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第13课《唐诗五 首--使 至塞上 》教学 课件)( 共11张P PT)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使至塞上》PPT课文课件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使至塞上》PPT课文课件
⑷征蓬:随风远飞的枯蓬,此处为诗人自喻。⑸归雁:雁是候鸟,春天北飞,秋天南行,这里是指大雁北飞。胡天:胡人的领地。这里是指唐军占领的北方。⑹大漠:大沙漠,此处大约是指凉州之北的沙漠。孤烟:赵殿成注有二解:一云古代边防报警时燃狼粪,“其烟直而聚,虽风吹之不散”。二云塞外多旋风,“袅烟沙而直上”。
乘单车想去慰问边关,路经的属国已过居延。千里飞蓬也飘出汉塞,北归大雁正翱翔云天。浩瀚沙漠中孤烟直上,无尽黄河上落日浑圆。到萧关遇到侦候骑士,告诉我都护已在燕然。
部编版八年级课件
使至塞上
目录
课前资料
01
王维,唐代诗人。字摩诘。原籍祁(今属山西),其父迁居蒲州(治今山西永济西),遂为河东人。开元(唐玄宗年号,713—741年)进士。累官至给事中。安禄山叛军陷长安时曾受职,乱平后,降为太子中允。后官至尚书右丞,故亦称王右丞。晚年居蓝田辋川,过着亦官亦隐的优游生活。诗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前期写过一些以边塞题材的诗篇,但其作品最主要的则为山水诗,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宣扬隐士生活和佛教禅理;体物精细,状写传神,有独特成就。兼通音乐,工书画。有《王右丞集》。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使至塞上
王维
词句注释
⑴使至塞上:奉命出使边塞。使:出使。⑵单车:一辆车,车辆少,这里形容轻车简从。问边:到边塞去看望,指慰问守卫边疆的官兵。⑶属国:有几种解释:一指少数民族附属于汉族朝廷而存其国号者。汉、唐两朝均有一些属国。二指官名,秦汉时有一种官职名为典属国,苏武归汉后即授典属国官职。属国,即典属国的简称,汉代称负责外交事物的官员为典属国,唐人有时以“属国”代称出使边陲的使臣,这里诗人用来指自己使者的身份。
诗作点评

部编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3《唐诗五首——使至塞上》(PPT30张)

部编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3《唐诗五首——使至塞上》(PPT30张)


5.这些根据材料提供的话题,进一步 挖深、 提炼出 来的题 目,源 源源于 材料而 高于材 料,加 进去个 体的感 悟与理 解,充 满了理 性的光 辉,于 平凡中 见奇倔 ,也是 很多喜 欢定议 论文的 同学拟 题一种 好方法 ,很有 思想深 度。

6.路在脚下,更在心中,“前方转弯”的 路牌不 是要你 停下, 而是提 醒你该 转弯了 ,心随 路转, 心路常 宽。让 思维转 弯是人 生的智 慧,因 为挫折 往往是 转折, 危机同 时也是 转机。
首联:叙事。(点题,交代了出使地点及事由)
颔联:表面既言事,又写景 (实际承接首联,直抒内 心感受) 颈联:写景 塞外风光(前两联还局限于个人荣辱浮 沉的小境界中,此联转到写境界阔大的景上了) 尾联: 概写守边将士繁重紧张的战斗生活,反映出战事 频繁。(叙事首尾呼应,继续写出使一事)
关键词:单车、征蓬、归雁入胡天 、孤
练习: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4分) 从军行 王昌龄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土谷浑。 注:(1)辕门:军营之门。(2)、前军:大军的前锋。(3)、洮河:发 源于甘肃碌曲县西南,流至永靖县注入黄河。(4)、土谷浑:鲜卑族的一 支。 1、诗的前两句用“日色昏”和“红旗”构成了怎样的一幅边塞军旅图?简 要分析。(2分)
使至塞上 ——王维
学习目标
1、诵读诗歌,领略律诗的韵律之美。 2.知人论世,结合相关背景,领会诗歌
主旨,抓住关键句,体会诗人的情感。
3.了解律诗起承转合的结构特点,借以 分析诗歌,领会诗人谋篇布局的巧妙。
4.发挥联想和想象,体会诗歌意境。在 此基础上积累名句。
预习检测
1.请两位同学为大家展示诗歌朗读,并注意 节奏。 2.请一位同学为大家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 其他同学可以补充。

第13课《唐诗五首使至塞上》课件(共25张PPT)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13课《唐诗五首使至塞上》课件(共25张PPT)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背景链接
开元二十五年(737),河西节度副使崔希逸在对 吐蕃的战争中取得重大胜利,王维奉唐玄宗之命,赴西 北边塞慰问,后留在河西节度使幕府任节度判官,这实 际上是被排挤出朝廷。这首诗作于赴边途中,写出使途 中的所见所感。
诗词诵读
有感情地诵读古诗,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使至塞上
[唐]王 维
yán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大”突出沙漠的浩瀚无边。
“孤”写出景物的单调,使烽烟显得格外醒目。
默写常考句
【转】写景 塞外风光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颈联画风一转, 运用白描手法, 描绘了奇美壮 丽的塞外风光。
“直”表现大漠孤烟的劲拔、坚毅之美。
“圆”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
颈联四美: ①构图美:从上到下,“落日”—“孤烟”—“长河”;从近 到远,“孤烟”—“落日”—“大漠”,层次丰富。 ②线条美:纵的是烽烟,横的是长河,圆的是落日,线条简约。 ③色彩美:黄色的大漠,白色的烽烟,红色的落日,色彩艳丽。 ④意境美:缓缓升起的狼烟,波澜不惊的长河,即将西下的落 日,意境雄浑。
3.(鄂州中考)这首诗的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 日圆”意境优美,请用生动的语言加以描绘。
【示例】苍凉雄浑的大漠之上,一缕孤零零的 烽烟笔直地伸向天空。黄河似一条金带,平躺在大 漠远方。一轮浑圆的红日,正静静地悬挂在西边的 天空中。
结构梳理
首联(起) 叙事
使 至
颔联(承)
抒情
塞 上
颈联(转)
绘景
(遵义中考)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直”“圆”的妙处。
考点 品析诗歌炼字
[答题支架]
释含义,明手法 描景象,摹情态 点作用,表情感
可结合字(词)性,解释其含义,或指出其所 运用的特殊手法(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3课《唐诗五首——使至塞上》课件(共28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3课《唐诗五首——使至塞上》课件(共28张PPT)

尾联:“萧关逢候骑,都护在 燕然。”这一联写到达边塞的 情景,借候骑之口,点明都护 远在燕然前线,用以概括守边 将士繁重紧张的战斗生活,赞 美了他们以身许国的爱国热情。 “燕然”,山名。东汉窦宪为 车骑将军,大破北单于,登燕 然山,刻石记功而还。这里借 作前线的代称,并非实指,这 个典故,暗示唐军作战得胜。
学习目标
1、了解本诗的写作背景、作者生平及思 想。
2、评点、欣赏“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 圆”一联所描绘的意境美。
3、熟读成诵,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 情。 【重点】
4、理解诗句所蕴涵的内涵,体会诗歌意 境。 【难点】
知作者
王维(701-761),唐代诗人, 字摩诘,曾任尚书右丞等官职, 世称王右丞,诗与孟浩然齐名, 并称“王孟”。素有“诗佛”之 称。他能诗能画,精通音乐。他 的诗以描绘山水田园和歌咏隐居 生活为主。其中反映军旅和边塞 生活的作品,写景的佳句广为流 传,如《使至塞上》就极富代表 性。宋代苏轼称其“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
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就是一幅美妙的 图画。请说说这幅画的美是如何表现出来的。
①这幅图画具有 美。
②美的具体表现:

构图美:近处烽烟、远处夕阳、大漠无边、
长河奔流 ——空间阔大
线条美:纵的是烟,横的是河,圆的是落日
——层次丰富
色彩美:黄沙漫漫、夕辉橘红、白烟一缕、
河水闪闪 ——鲜明优美
这句话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被
(“萧关”是古关名,而非人名。)
B 2、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征蓬”两句,既表述了诗人前往边境慰问将士 之事,又描写了边塞独特之景,更在叙事写景中传达 出自己被排挤出朝廷的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 B、诗人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雄明奇媚壮秀美丽的塞外风光, 其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更是脍炙人 口的千古名句。 C、诗中的“圆”字与“直”字,都用得逼真传神, 非常讲究景物的画面感,充分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 的特色。 D、“都护在燕然”和前面的“属国过居延”遥相呼 应,点明了诗人此次出使路途之远。

第13课《唐诗五首——使至塞上》课件(共16张PPT)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13课《唐诗五首——使至塞上》课件(共16张PPT)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指烽烟。 指黄河。
浩瀚无边的沙漠中一道烽烟直上云霄, 无尽黄河边上一轮落日显得又大又圆。
《红楼梦》48回——香菱学诗
• 香菱笑道:“据我看来,诗的好处,
•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
•的。有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
•的。”
• 黛玉笑道:“这话有了些意思,但不
•知你从何处见得?”
• 示例四:图画的意境美。诗句形象生动地描绘出壮丽、奇特、别致的塞 外风光,动静结合,意境雄浑。“大漠”背景下,有缓缓升起的烽烟, 有波澜不惊的“长河”,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在萧关巧遇巡逻侦察的骑兵, 告知我都护仍在遥远的燕然前线。
写到达边塞的情景,借候骑之口,点 明都护崔希逸远在燕然前线,用以概括守 边将士繁重紧张的战斗生活,赞美了他们 以身许国的爱国热情。
主旨:
本诗描绘了塞外奇特壮美的风光,表 达了诗人由于被排挤出朝廷而产生的孤寂 心情,以及在大漠雄浑的景色中情感得到 熏陶、净化、升华后产生的慷慨悲壮之情, 显露出一种豁达的情怀。
1.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D )(3分)
A.首联点题,交代地点和事由,表现了关塞迢迢,山高路远, 烘托了孤寂心境。
• 香菱笑道:“我看他《塞上》一首,那一联云:‘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 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的。若说再 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
思考:颈联被誉为千古名句,你能说说其中的妙处吗?
写出边疆沙漠, 浩瀚无边
烽烟的劲 拔、坚毅 之美
写出了落日之低、之大, 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
茫的感觉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第13课《唐诗五首——使至塞上》课件(共34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13课《唐诗五首——使至塞上》课件(共34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征蓬出汉塞( 名词作状语,像征蓬那样 ) 归雁入胡天( 名词作状语,像归雁那样 ) 萧关逢候骑(名词作状语,在萧关 )
理解词语
单车:一辆车,这里形容这次出使时随从不多。 属国:典属国简称。唐代人有时以“属国“代指使臣。这里“属国”指往吐
蕃的使者,王维奉使问边,所以自称属国。 征蓬:飘飞的蓬草。言蓬草遇秋,随风远去。 烟: 烽烟,报警时点的烟火。 候骑:骑马的侦察兵。 都护:当时边疆重镇都护府的长官、首将。 燕然:山名,今蒙古三音诺颜汗中部的杭爱山,代指边防前线。
诗词详解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译文:轻车要前往哪里去呢?出使地在西北边塞。象随风而 去的蓬草一样出临边塞,象振翮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边境。浩瀚 沙漠中醒目的烽烟挺拔而起,长长的黄河上西下的太阳圆圆的。 到了边塞,只遇到留守部队,原来守将们正在燕然前线。
趣味引入
广阔无边的大漠,黄沙漫漫,黄 昏,橘红色的夕阳收敛了光辉,辉映 着波澜不惊闪着白光的河水,沙漠上 升起一缕白色的烽烟,直上高空,雄 浑辽阔的边塞风光如在眼前。我们一 起学习今天的古诗吧!
13.唐诗五首
—使至塞上
学习目标
1.背诵诗歌,感知诗歌内容, 感悟诗意境。
2.品析诗的语言,理解诗人 蕴含的思想感情。
律诗起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仗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佺期、宋之 问等进一步发展定型,盛行于唐宋时期。律诗在字句、押韵、平仄、对仗各方面都 有严格规定。
律诗各句的构成规则就是:对句相对,邻句相粘。 对句相对,是指一联中的上下两句的平仄刚好相反。如果上句是:仄仄平平仄, 下句就是:平平仄仄平。同理,如果上句是:平平平仄仄,下句就是:仄仄仄 平平。 除了第一联,其它各联的上句不能押韵,必须以仄声收尾,下句一定要押韵, 必须以平声收尾,所以五言近体诗的对句除了第一联,只有这两种形式。七言 的与此相似。 第一联上句如果不押韵,跟其它各联并无差别,如果上、下两句都要押韵,都 要以平声收尾,这第一联就没法完全相对,只能做到头对尾不对, 其形式也不外两种:(一)平起式: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二)仄起式: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邻句相粘。相粘的意思本来是相同,但是由于是用以仄声结尾的奇数句来粘以 平声结尾的偶数句,就只能做到头粘尾不粘。例如,上一联是: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下一联的上句要跟上一联的下句相粘,也必须以平声开头,但又 必须以仄声收尾,就成了: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使至塞上》PPT优秀课件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使至塞上》PPT优秀课件
使至塞上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
目录
CON
01
02
03
04











01
作者简介
王维,唐代诗人,字摩诘。开元年间进士,累官至给 事中,后官至尚书右丞,故亦称王右丞。晚年居蓝田辋川, 过着亦官亦隐的优游生活。
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 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年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 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
《使至塞上》叙述了作者出使塞上的 艰苦行程,以传神的笔墨描绘了塞外壮阔 绮丽的景象及到达边塞访问的情况,表达 了诗人出使边塞的悲壮情怀和难以排遣的 孤寂之情。
阳 女 儿 行
月 九 日 忆 山

西



02
背景知识
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吐蕃发兵攻打唐属国小勃 律(在今克什米尔北)。开元二十五年(737年)春,河西节 度副大使崔希逸在青涤西大破吐蕃军。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 史的身份奉使凉州,出塞宣慰,察访军情,并任河西节度使判 官,实际上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这首诗即作于此次出塞途中。
典属国的简称。汉 代称负责少数民族 事务的官员为典属 国,诗人在这里借 指自己出使边塞的 使者身份。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指黄河。
指烽烟。据说古代边关烽火多燃狼粪, 因其烟轻直且不易为风吹散。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我)轻车简从,出使边疆去 慰问守边官兵,出使途中路过 居延。
首联,交代出使任务及经过地区。 写自己轻车简从,出使边塞。
颈联,描绘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 光,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被 赞为“独绝千古”。

第13课《唐诗五首:使至塞上 》 (共24张PPT)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13课《唐诗五首:使至塞上  》 (共24张PPT)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 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 似无理,‘圆’字似太俗。要说再找两个 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
(曹雪芹《红楼梦》)
颈联:塞上之景
使至塞上
(起)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承)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转)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使至塞上
(起)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我奉命轻车慰问边关守军, 以典属国的身份路过居延。
事件:出使目的、经过地点。 情感:轻车简从的孤寂。
颔联:出塞之感
使至塞上
(起)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承)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材的诗。边塞诗的主题一般有:
建功立业的渴望 保家卫国的决心 山河沦丧的悲愤
久居边关的乡愁 边塞生活的艰辛 报国无门的惆怅
诵读诗歌 把握内容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单车:一辆车。
诗题



《凉州词》(王之涣)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 京》(岑参)

主旨
2.背诵《使至塞上》,预习《渡荆门送别》《钱塘湖春行》。
23
谢谢观看
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事:作者登楼怀古。 景:黄鹤楼 白云 晴川 汉阳树
鹦鹉洲 芳草 江水 境:壮阔 明丽 情:怀古怅惘 思念故乡
作业
1.利用所学知识分析以下边塞诗,并完成表格。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13《唐诗五首》之《使至塞上》课件(27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13《唐诗五首》之《使至塞上》课件(27张ppt)
我轻车简从将要去慰问边关, 路上经过了辽远的边疆地区。
写作背景
开元二十四年吐番发兵攻打唐属小国小勃律。 次年春,可西节度使崔希逸在青涤西大破吐番军。
王维奉使出塞犒赏三军,并留作军队判官。本 篇即写出塞时沿途景色,察访军情。这首诗作于 赴边途中。
首联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我轻车简从将要去慰问边关, 路上经过了辽远的边疆地区。
(我)萧关逢候骑,(说)都护在燕然。
首联 (我)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单车:一辆车,表示此次出使随从不多;即轻车简从。 问边:慰问边关守军 属国:典属国的简称,汉代称负责少数民族事务的官
员为典属国,诗人这里借指自己出使边塞的使者身份。 居延:地名,今在甘肃张掖北。这里泛指辽远的边塞
地区。
首联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振奋、欣悦
颔联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征蓬:飘飞的蓬草,古诗常用来比喻远行之人。 归雁:这里指北归的大雁。 胡天:胡人的领空。这里是指唐军占领的北方地方。
颔联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像随风去的蓬草出临边塞, 北归大雁正翱翔于云天。
漂泊不定的孤寂
颈联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孤烟:指烽烟。 《通典·兵·守拒法》:“每晨及夜,平安举一火。闻 警,固举二火;见烟尘,举三火;见贼,烧柴笼。如每 晨及夜平安火不来,即烽子为贼所捉。”
(提示:可从色彩搭配、构图、线条、画面入手)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翻译:浩瀚沙漠报安的狼烟直上,黄河边上一轮落日浑圆。
那天,我在________________(地点),看见 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画面描写), _________(某种景物)传递着__________________ (情感或内涵)。再远一些,是___________(画面 概括):_____________________(画面描写),好 美!美得让我___________________(情感)。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13《唐诗五首》之《使至塞上》课件(26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13《唐诗五首》之《使至塞上》课件(26张ppt)
● 5、试分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直”和“圆”的表 达作用。 ● 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奇异景象,表现了作者的真切感受。 ● 6、从首联和颔联中知道诗人出使边塞的目的是“欲问边”,出使边塞的时 间是“春天”
原文: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注释: 单车:单车独行。形容轻车简从。
问边:到边疆去察看。 属国:汉代时称那些已归附的少数民族地区。 居延:古县名,在今甘肃张掖北。 译文:
我轻车简从到边疆去察看,经过了属国居延。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13《唐诗五首 》之《 使至塞 上》课 件(26 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13《唐诗五首 》之《 使至塞 上》课 件(26 张ppt)
诗人把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13《唐诗五首 》之《 使至塞 上》课 件(26 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13《唐诗五首 》之《 使至塞 上》课 件(26 张ppt)
▪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了“大漠 ”的“大”字。 ▪边塞荒凉,没有什么奇观异景,烽火台 燃起的那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因 此称作“孤烟”。 ▪一个“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紧接 一个“直”字,却又表现了它的劲拔、 坚毅之美。
1、整体感知这首诗,了解本诗的写作背景,作 者生平、思想,律诗的一些常识;
2、通过反复读诗,让学生在吟咏之中加深理解, 熟读成诵,品味诗歌语言;
3、体会诗的意境,领会诗所表达的深刻思想情 感。
作者名片
王维(约701—761),字摩诘,唐代著名 诗人。被称为“诗佛”“进士出身,官至尚书 右丞,故世称“王右丞”,有《王右丞集》。 王维是个多才多艺的艺术家,在诗、画、音乐 等方面均有很高的成就。苏轼盛赞他“味摩诘 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王维在诗歌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无论边塞、 山水诗,无论律诗、绝句等都有流传人口的佳 篇。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使至塞上》PPT教学电子课件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使至塞上》PPT教学电子课件

主旨归纳
《使至塞上》叙述了作者 出使塞上的艰苦行程,以传神 的笔墨描绘了塞外壮阔绮丽的 景象及到达边塞访问的情况, 表达了诗人出使边塞的悲壮情
结构梳理
叙事——出使边塞
使 抒情——内心抑郁至Leabharlann 塞 上绘景——塞外风光
叙事——战事紧张
雄浑壮美 慷慨悲壮
诗歌赏析 (4)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到了边塞,却没有遇到将官,侦察兵告诉使 臣:首将正在燕然前线。
主题概括
此诗以简练的笔触叙述了诗人出使至塞上的旅程, 描绘了旅程中所见的雄浑壮阔的塞外风光,隐约地 透露出自己受排挤而孤寂伤感之感以及在雄浑大漠 中得到升华后的慷慨悲壮之情。
板书设计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 上册
《使至塞上》选自《王维集校注》卷二(中华书 局1997年版)。开元二十五年(737),河西节度副 使崔希逸战胜吐蕃,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 出塞宣慰,察访军情。这实际上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 这首诗作于赴边途中,写出塞时的沿途景色。
课文解读
属国:典属国的简称。汉
单车:一辆 车,这里形 容这次出使
在今宁夏固原
里指边防前线。
东南。
官名,汉代始置,唐代边疆设有大都护
府,其长官称大都护,这里指前线统帅。
【品析】“大”写出了边疆沙漠浩瀚无边;“孤”写 出了其景物的单调;“落日”又加上“圆”字,给人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诗意:浩瀚的沙漠中, 一股青烟孤然直上,黄 河尽头,西下的太阳正 圆。 在萧关遇上骑马的 侦察兵,得知前敌统帅
诗意:(我)轻车简从, 出使边疆去慰问守边官 兵,出使途中路过居延。 像飘飞的蓬草越过边塞, 如归雁飞入胡人居住的

2024-2025学年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上册13 使至塞上 课件(共18张PPT).ppt

2024-2025学年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上册13 使至塞上  课件(共18张PPT).ppt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飘飞的蓬草,比喻远行之人
像随风而去的蓬草飘出汉塞,似北飞的大雁,飞入了胡地的天空。
整体阅读
指烽烟 指黄河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茫茫沙漠中远处独起的炊烟直上云霄,滔滔黄河边落日又大又圆。
古关名,在今宁夏固原东南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
负责侦察、 官名 通讯的骑兵
在萧关遇到了侦察的骑兵,得知都护还在前线。
当堂检测 主观题 “蓬草”在古代诗文中一般比喻什么?诗中的“征蓬”表达了诗人 什么感情?
“蓬草”随风飞转,古代文学中常用它比喻漂泊不定的行踪。王 维用“征蓬”自喻,流露了身不由己的感觉,他为自己受排挤离开朝 廷感到十分忧愤。
拓展延伸
出塞作
王维
居延城外猎天骄,白草连天野火烧。 暮云空碛时驱马,秋日平原好射雕。 护羌校尉朝乘障,破虏将军夜渡辽。 玉靶角弓珠勒马,汉家将赐霍嫖姚。
基础夯实——作家作品
王维(约701—761),字摩诘,唐代著名 诗人。进士出身,官至尚书右丞,故世称“王 右丞”,有《王右丞集》。王维是个多才多艺 的艺术家,在诗、画、音乐等方面均有很高的 成就。苏轼盛赞他“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 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基础夯实——写作背景
唐开元二十五年,河西节度副使崔希逸 战胜吐蕃,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 前往边塞宣慰,这首诗即是途中所写。
此诗原注说:“时为御史监察塞上作”。开元二十五年(737), 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在青海战败吐蕃,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奉 使出塞宣慰,这诗就写在此时。
(1)几何构图美。 无垠的沙漠远远望去是一个巨大的平面,升空的孤烟像垂直的
线,绵长的黄河水一直延伸到远处,落日看上去很圆。孤烟冲云意 谓其高,夕阳西下意言其低,直线与平面相垂,线与圆相切。既具 立体感,又具流动感,虽寥寥几笔,而意象丰富,令人叹为观止。

第13课《使至塞上》课件(共26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13课《使至塞上》课件(共26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直”和“圆”两字用得逼真、传神。准确地描写了沙漠广阔 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孤寂的感受。孤烟直、落日圆使画面富有 立体美和律动感。孤烟直既写出人烟之稀少,又暗示出一种独立苍 穹的英雄气;落日圆增添了画面的色彩,用夕阳暮色将画面覆盖, 形成浑然一体的壮阔意境。
中心思想:反映了边塞生活,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由于 被排挤而产生的孤独、寂寞、悲伤之情以及在大漠的 雄浑景色中情感得到熏陶、净化、升华后产生的慷慨 悲壮之情,显露出一种豁达情。
使至塞上
使,出使。至,到。 题目的意思是“奉命出使,到 达塞上”,交代了出使的地点。
何人出使? 为何出使? 结果如何?
王维
奉唐玄宗之命,以监察御史身份赴西北边塞 慰问战胜吐鲁番的河西副大使崔希逸,并并 任河西节度使判官,实为被排挤出京。
作者了解
出仕后,王维利用官僚生活的空余时间,在京城的南蓝田山麓修建了一所别墅,以修 养身心。该别墅原为初唐诗人宋之问所有,那是一座很宽阔的去处,有山有湖,有树 林也有溪谷,其间散布着若干馆舍。王维与他的知心好友度着悠闲自在的生活,过着 半官半隐的生活。 天宝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乱爆发。 至德元载(756)年,长安被叛军攻陷,王维被捕后被遑出任伪职。战乱平息后,王 维被下狱,交付有司审讯。按理投效叛军当斩,但因他被俘时曾作《凝碧池》抒发亡 国之痛和思念朝廷之情,又因其弟刑部侍郎王缙平反有功请肖削藉为兄赎罪,王维才 得宽宥,降为太子中允,后兼迁中书舍人,官终尚书右丞。
将自己的孤独情绪巧妙融入广阔的自然景象之中
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名句——“大漠孤烟直,长 河落日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到达边塞的情景,借候骑之口,点明都护崔希逸 远在燕然前线,用以概括守边将士繁重紧张的战斗生活, 赞美了他们以身许国的爱国热情。(尾联用汉将窦宪大 胜匈奴于燕然刻石记功以返的典故,歌颂戍边将士奋勇 杀敌的精神,也显示出使臣对边关战事的关心。。)


使至塞上
——王维
叙事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出使边塞
作品赏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译:相见本已艰难,离别更是令人难受,又兼暮春时节, 春风无力,百花凋谢,让人更加伤感 1、比较揣摩两个“难”字有何不同?
前者为“困难”,写出相见艰难;后者为“难舍、 难受”,道出离别之苦。
2、“东风无力百花残”这句景物描写在文 中有何作用?
点明分离的季节(暮春)及环境(百花凋 谢),渲染了离别的悲凉的气氛,以暮春 衰残之景映衬别离伤感之情,倍增哀怨, 情景交融。“残”字给人以凄楚的感觉。
开 元 二 十 四 年 ( 736 年 ) 吐 番 发 兵 攻打唐属小国小勃律(在今克什米尔 北)。737年春,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 逸在青涤西大破吐番军。王维奉使出塞 宣慰。本篇即写出塞时沿途景色,察访 军情。这实际是将王维排挤出朝迁。这 道诗作于赴边途中。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赏析诗歌。
一、赏析一、二句: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 家。
1. 这两句是写景,写了哪些景物? 写诗人夜泊秦淮所见的景物:淡烟寒水,夜幕朦
胧的凄迷景象。(两句话的意思是说:如烟的水汽 笼罩在秦淮河上,月光映照着江边的沙岸。宁静的 夜里把船停在岸边,靠在酒家。) 2.“笼”是什么意思?(笼罩) 3.“寒”字令你想到了什么?(天气寒冷,表明这是 深秋时节) 4.除了季节的冷?有没有别的方面的冷?(心的冷)
中的诗句是: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6、诗中冷静地揭示历史教训的诗句是: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7、诗中运用讽刺手法,表达深沉的悲痛,无限感 慨之情的诗句是: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8、诗中互文见义,描写出秦淮河两岸空冷寂寞情调 的诗句是: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2、于情景交融中表现晚唐时代气氛,借对历 史的思考,表现对现实深刻忧虑的两句诗是: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无题》
李商隐
学习目标
1、通过朗读、结合注释,理解诗歌的内容及含 义; 2、了解诗歌象征手法的运用; 3、体会诗歌在悲伤与痛苦的爱情之中,仍然寓 有灼热的渴望和坚忍的执着精神。
情 抒情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内心抑郁 景


事 发
绘景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塞外风光
事 终
叙事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战事繁忙
《使至塞上》记述出使塞上的旅程以及旅 程中所见的塞外风光。此诗既反映了边塞生活, 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由于被排挤而产生的孤独、 寂寞、悲伤之情以及在大漠的雄浑景色中情感 得到熏陶、净化、升华后产生的慷慨悲壮之情, 显露出一种豁达情怀。
《泊秦淮》 杜牧
简介作者:
杜牧:唐代的诗人,字牧之,号樊川,京兆万年 人。出身于世代官僚地主家庭。他喜读兵书,为人 刚直不阿,后来,由于卷入党派纷争的政治旋涡之 中,使他的政治主张未得施展。著有《樊川文集》。 那么唐代还有哪些著名的诗人呀?最著名的两位诗 人是谁呀?(李白、杜甫)后人把李白和杜甫一起 合称为“大李杜”。 除了“大李杜”还有“小李 杜”,你们知道“小李杜”指的是哪两位诗人吗? (杜指的是杜牧)那李呢?指的是擅长写情诗的唐 代诗人李商隐。为了有别于“大李杜”,后人把李 商隐和杜牧一起合称为“小李杜”。杜牧生活于晚 唐时期,这时的唐王朝内忧外患,战乱不断,民不 聊生。
3、名句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现在人们赋予了它什么意思?
比喻人们对理想、事业等,执着追求、无私 奉献。
2020/1/1
起脚便是长安道,西风瘦马伴君行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译:早起对镜梳妆,担心鬓发变白、容颜憔悴,忧虑 青春年华易逝。所爱之人也许正在凄清的月光下踟蹰 苦吟吧!
理解诗意
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风
凋谢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方、始:才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早起时对镜梳妆 改:指容颜变得憔悴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替、帮
哪一联奠定全诗的感情基调
首联,为全诗奠定了伤感的基调。全诗从 头至尾熔铸着痛苦、失望而又缠绵、执着的 感情。从相见离别到相思盼望,表现一对恋 人刻骨铭心的相思,痛苦缠绵的深情。
二、赏析三、四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 花》。 “犹唱”就是“还在唱”。这些无知歌女连亡 国恨都不懂,还唱这种亡国之音!最后二句作者是在 斥责歌女吗?(不是)大家想一想,歌女以卖唱为生, 既然是卖唱,就要有听众,有点歌者。没有听众,歌 女也无意唱这个曲子。 大家想一想,这些听众可能是哪些人?(在内忧 外患的情形下,还有金钱、有时间、有心情听曲子应 该是些豪门贵族) 这些豪门贵族明知是亡国之音,却偏要听,而且是在 国难当前的情况下,可见他们是一群怎样的人?(沉 湎酒色,寻欢作乐,过着醉生梦死,灯红酒绿的生活) 作者面对这样的一番景象,这样的一群人,他的心情 应该是怎样的?(感慨、鄙视、忧伤、悲愤)
9、诗人巧妙地把历史和现实结合起来,借以表达自 己深沉的忧郁之情的诗句是: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0、诗人通过写景和叙事渲染出一种凄凉暗淡 气氛的诗句是: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11、诗中借叙事斥责统治者腐化堕落,不顾国 家安危,以醉生梦死的生活来填补自己空虚 的心灵的诗句是:
尾联叙事——战事繁忙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萧关”二句:写在萧关遇到侦察的骑兵,得知首 将(护都)正在前线。萧关,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 县东南。候骑(jì),骑马的侦察兵。护都,当时边疆 重镇都护府的长官、首将。燕然,山名,今蒙古三音诺 颜汗中部的杭爱山。 译:在萧关巧遇巡逻侦察的骑兵,告知我都护仍在遥远 的燕然前线。
1、诗中运用的形象的动词描绘了一幅迷茫、冷落景 色的诗句是: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2、表达作者感受的诗句是: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3、描绘出声音的一句是: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4、表达诗人关心国家命运而无比忧愤的诗句是: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5、暗示晚唐事衰颓,统治者还沉溺于歌舞升平之
句 “大”写诗人开阔的胸襟。沙漠浩瀚无边。“孤”边塞荒
凉,烽火台燃起的浓烟格外醒目而单调。“直”,表现了
大漠孤烟的劲拔、坚毅之美;。“圆”大漠观落日的特殊
感受,亲切温暧,微带苍茫 。勾勒出一幅极其雄浑、阔
大、壮美的大漠中黄昏落日图,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
从侧面烘托了守边将土凄凉艰苦的生活环境,借以反映 了他们不畏艰苦,积极保卫边疆的爱国主义精神。
开头交代了出使的目的和经过的地点。
颔联抒情———内心抑郁(即景设喻,借景抒情)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征蓬:言蓬草遇秋,随风远去。这里是诗人自喻。 我如蓬草随风万里飘出汉家的要塞,又似回归的大雁 飞入北国的蓝天。
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已像随风而去的蓬 草一样出临“汉塞”,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流在外 的游子,这里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延使命的大臣,正 是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 译: 山高路远,我觉得自己像飘飞的蓬草一样出了汉 家边塞,又似北归大雁一般飞入胡天。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 因牛李党争,处于夹缝之中的李商隐终生仕途 坎坷。为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齐名,人称 “小李杜”。其“无题”诗以爱情为题材,深 情绵邈,历代传诵不衰,但诗旨隐晦曲折,众 说纷纭,莫衷一是,故元好问有“诗人总爱西 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叹。其诗精于用典, 色彩瑰丽,寄托遥深。
3、抒发了男女主人公怎样的感情?
抒发了与爱人分别的难舍难分的伤感之情。
2020/1/1
起脚便是长安道,西风瘦马伴君行
作品赏析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译:就像春蚕到死才停止吐丝,蜡烛燃尽时才 停止流 烛泪,我对你的爱坚贞不渝、至死方休。
1、品析 “丝”的妙处。 谐音双关,深切而自然。
2、“春蚕”“蜡炬”在这里仅仅是实写两种 实物吗?如果不是,作者又是要表达什么情 感呢?“春蚕”“蜡炬”两个象征意象,运 用了比喻的手法,表现相思之深和对所爱的 人至死不渝的深情,形象贴切,含意隽永。
点出出使的季节——春天。借蓬草自况,写飘零之感
颈联绘景—— 塞外风光:描绘了边陲大漠中壮 千 阔雄奇的景象
古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孤烟直:孤烟指烽火与燧烟,古时边塞告警或报平安

的信号。燧烟燃狼粪,取其烟直而聚,故云孤烟直。长河: 指黄河
译:浩瀚的沙漠上一股狼烟升起又高又直,滔滔的黄河边
远望一轮落日大而浑圆。
写作背景:
秦淮,是一条河的名称。有谁知道这条河在 哪呀?(江苏省)秦淮河由城中穿过,流入长江, 两岸酒家繁多,是当时豪门贵族、官僚士大夫享乐 游宴的地方。
《后庭花》据传是南朝陈后主所作,由于陈后 主整日寻欢作乐,不理朝政,最终丢失了江山,因 此他所作的《后庭花》也就成为了亡国之音。
如今诗人杜牧夜泊秦淮,在这样的一种情形下 又听到此曲,他的心情应是怎样的呢?我们一起来 欣赏杜牧的《泊秦淮》。这是一首五言绝句
朗读:
《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体会诗意:
《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烟雾月色笼罩着寒水白沙,夜晚船只停泊在靠近秦 淮河边的酒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