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1.1 认识负数 青岛版 (2)

合集下载

青岛版 五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认识负数 教案

青岛版 五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认识负数 教案

第一单元认识负数第1课时正、负数的意义(1)【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材简析】本课内容是在学生已经认识自然数、小数和分数的基础上进行编排的,是对数的认识的又一次扩展,是今后学习有理数及其运算的基础。

【教学目标】1.知道正数和负数的意义,会正确读写正、负数。

2.能区分正数和负数,知道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会用正、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3.在用正、负数描述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量的过程中,体会正、负数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正数和负数的认识,用正数和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供素材猜一猜:中国最热的地方在哪?中国地势最低的地方在哪?让学生谈一谈,了解吐鲁番追问:你还了解吐鲁番的哪些情况?交流课前收集到的信息。

谈话:老师这儿也收集到一些吐鲁番的信息。

出示情境图学生认真观察情境图,读取信息,提出问题。

提问:你从中知道了什么?根据信息窗你能提出什么问题?预设:问题1 零上13℃与零下3℃是什么意思?怎样表示?问题2 比海平面低155米是什么意思?怎样表示?[设计意图]通过猜谜入手,利用图片资料为学生学习正、负数提供了海拔、温度、产量等丰富的素材信息,让学生在了解数学知识的同时,了解一些自然科学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

二、分析素材,理解概念引导学生解决问题一:零上13℃与零下3℃是什么意思?怎样表示?让学生分组讨论,互相交流,得出结论。

零上13℃,用“+13℃”表示。

零下3℃,用“-3℃”表示。

引导学生解决问题二:比海平面低155米是什么意思?怎样表示?让学生分组讨论,互相交流,得出结论。

把海平面看成分界线,在分界线以上就是比海平面高多少米,明确:在分界线以下就是比海平面低多少米。

小练习:表示:-155米。

提问:你能用刚才的方法将信息窗中的其它数据表示出来吗?让学生自己动手做。

[设计意图]借助没有标刻度的温度计,通过让学生自己找零上13℃和零下3℃的位置,充分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既直观形象地帮助学生实现由以往认识的“0是起点”向“0是分界线”的思维过渡,又向学生自然渗透了正、负数产生的现实需要。

认识负数青岛版教案

认识负数青岛版教案

认识负数青岛版教案教案标题:认识负数青岛版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负数的概念和特点;2. 掌握负数的表示方法;3. 能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负数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1. 负数的概念和特点;2. 负数的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1. 负数的概念理解;2. 负数的运算规则。

教学准备:1. 教材:青岛版数学教材;2. 教具:黑板、白板、彩色粉笔、教学PPT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教学PPT或黑板上绘制数轴,引导学生回顾正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 提问:你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过哪些情况可以用负数来表示呢?二、概念讲解和示例演示(15分钟)1. 讲解负数的概念:负数是小于零的数,用负号“-”表示。

2. 通过教学PPT或黑板上绘制数轴,演示负数在数轴上的表示方法。

3. 举例说明负数的应用场景,如温度、海拔等。

三、负数的表示方法(15分钟)1. 讲解负数的表示方法:在数轴上,负数位于零的左侧,数值越小,离零越远。

2. 引导学生通过练习,掌握负数的表示方法。

四、负数的运算规则(20分钟)1. 讲解负数的加减法规则:同号相加、异号相减。

2. 通过实际例子和练习,引导学生掌握负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

五、练习与巩固(15分钟)1. 分发练习册或作业纸,让学生进行练习。

2. 随堂检查,帮助学生纠正错误。

六、拓展应用(10分钟)1. 提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负数进行计算,如欠债、海平面下降等。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负数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七、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总结负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2. 让学生回答教学中的问题,检查学生对负数的理解程度;3.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和困惑,进行解答和讨论。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进行负数的实际应用探究,如通过实际测量探索负数的应用场景。

2. 引导学生进行负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探究,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教学评估:1. 教师观察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反应和表现;2. 练习册或作业纸上的完成情况;3. 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问题回答情况。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1认识负数青岛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1认识负数青岛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1.1认识负数青岛版在授课五年级下册数学的"认识负数"这一章节时,我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负数的定义、表示方法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在于理解负数的相对性,即正负数表示的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重点则是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负数的意义,并能够进行简单的负数运算。

我准备的教具包括PPT展示的动画和实物物品,比如温度计和水杯,来帮助学生直观感受负数。

学具则是练习本和彩色粉笔,供学生在练习时使用。

我会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引入:下雪天,我们在户外堆雪人。

气温下降,我们感觉越来越冷,温度计显示零下4摄氏度。

借此机会,我会提问:“零下4摄氏度是什么意思?它和4摄氏度有什么不同?”随后,我会通过例题讲解负数的运算。

例如,如果有两个温度,一个是2°C,另一个是1°C,我会问学生:“它们加起来是多少?”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计算,得出结果是3°C。

在随堂练习环节,我会让学生独立完成几道类似的题目,比如:3°C加上5°C等于多少?2°C减去1°C等于多少?在板书设计上,我会用彩色粉笔清晰地标出负数的表示方法,以及负数运算的规则。

1. 填写一个温度表格,包括零上和零下的温度,并用正负数表示。

2. 写一篇小短文,描述一天中的气温变化,用到的正负数词汇。

作业答案:1. 温度表格如下:4°C 3°C 2°C 1°C3°C 4°C 5°C 6°C2. 小短文示例:今天早上,我出门的时候,天气还很冷,温度是零下4摄氏度。

下午,太阳出来后,气温慢慢升高,变成了零上3摄氏度。

晚上,天气又变冷了,温度降到了零下2摄氏度。

课后反思:拓展延伸:我可以邀请家长参与,让学生们观察和家长一起记录一周的天气情况,用正负数表示温度变化,并尝试分析气温的变化规律。

这样既能巩固课堂所学,也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认识负数》(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

《认识负数》(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

教案:《认识负数》- 五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负数的概念,掌握负数的表示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负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和数学素养,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负数的概念2. 负数的表示方法3. 正负数的运算4. 负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负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正负数的运算。

2. 教学难点:负数的理解和运用,正负数运算的规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实例导入负数的概念,如温度计、存折等,让学生初步感知负数。

2. 新课讲解1. 讲解负数的概念,让学生理解负数表示比零小的数。

2. 讲解负数的表示方法,如负号“-”表示负数。

3. 讲解正负数的运算规则,如同号相加、异号相减等。

3. 例题讲解通过例题,让学生掌握负数的运用,如计算温度变化、海拔高度等。

4. 课堂练习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用负数解决问题的能力。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6.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负数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五、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疑问,及时解答,确保学生掌握负数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2.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引导学生运用负数解决实际问题。

3.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完成情况2. 课堂练习正确率3. 学生对负数的理解和运用能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理解负数的概念,掌握负数的表示方法,并能运用负数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素养,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部分,尤其是新课讲解和例题讲解环节。

这是因为学生在接触负数这一新概念时,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讲解来建立正确的理解,而教师的教学方法和例题的选择将直接影响学生对负数的理解和运用。

新课讲解在新课讲解环节,教师需要详细解释负数的概念,不仅要告诉学生负数是用来表示比零小的数,还要通过直观的例子帮助学生形成对负数的直观认识。

信息窗(认识负数)-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信息窗(认识负数)-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信息窗(认识负数)-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一、教材内容介绍1.1 教材依据本教案针对青岛市五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教材,第七单元“整数运算”中,重点是让学生认识负数、掌握负数的表示方法及计算方法。

1.2 课程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包括:•了解负数的概念,明确负数与正数的区别•掌握负数的表示方法,包括数轴上的表示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负数的加减法运算•在日常生活中遇到负数的场合,能准确地解释和应用1.3 内容考点本课程的主要内容考点包括:•负数的概念与性质•负数的表示方法•负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小学生活中负数的应用场合二、教学设计2.1 整体思路课堂采用互动教学的方式,通过学生与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互动交流的形式,引导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感受到乐趣与成就。

2.2 具体步骤2.2.1 导入环节(1)教师通过简单的问题引入课程,例如:“小明有10元钱,他花了5元,他还剩下多少钱?”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2)教师引导学生探讨存在负数的情形,以手中一元硬币为例,做一个“扔硬币,出现正面就是+1元,出现反面就是-1元”的小游戏。

2.2.2 示例演练(1)教师展示数轴,让学生标出正数和负数的范围。

(2)教师通过样例演练,让学生掌握各种运算符号的使用方法,例如:“10 + (-5) = 5”、“(-5) - (-3) = -2”。

(3)通过大量的练习,让学生深入掌握负数的概念、表示方法和加减法运算规则,确保学生能熟练运用负数。

2.2.3 拓展应用(1)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认识负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场合。

(2)通过课堂讨论,让学生探讨负数运算的更多特点,丰富他们的数学知识。

2.3 教学重点在本课程中,教学重点包括:•负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负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2.4 教学难点在本课程中,教学难点包括:•负数概念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相对抽象的概念,需要耐心引导学生理解•负数加减法运算需要考虑到运算符号的使用和数值大小的关系,需要多通练。

青岛版六三制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 认识负数(教案) 1 认识正、负数

青岛版六三制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 认识负数(教案)  1  认识正、负数

1 认识正、负数◆ 教学内容教材第1—8 页, 正负数的意义及生活中的正负数。

◆ 教学提示本节课是学生对数的认识的又一次拓展,负数对学生来说有些抽象,在此基础上本节课宜借助直观的教具,结合学生的认知经验,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探索出正、负数的意义,及其读、写方法,同时用正负数描述生活中相反意义的量。

教学目标1.结合现实情境,了解正负数的意义,会用正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能借助温度计比较正、负数的大小。

2.在用正、负数描述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量的过程中,体会正、负数的作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 重点、难点重点:了解正负数的意义,会用正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难点:是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的数量。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温度计模型 教学过程: ◆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建议:可以预设生活情景来进行导入。

如:谈话导入:(1)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

同学们请看,这是一个小区的电梯按键,观察上面的数字,你有什么发现?生:1、2的前面多了一个减号。

生:1、2的前面多一个负号。

生:这上面有负一和负二。

(2)引入负数。

你真厉害,都认识负数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生活中的正负数。

板书课题:认识正、负数。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从学生常用的正负数入手,电梯对于现在的孩子是天天能看到的,是孩子见到的生活中的正负数,这样使学生体验到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支持学生根据自己的“数学和生活经验”发现生活中的数学。

引出本节课的学习课题。

(二)探究新知:1、初识负数,学会读写。

出示计分表(1)你能试着读出上面的数吗?生:读“+”“-”,师板:“+”“-”(3)前边带“+”的是正数,习惯上,正号一般省略不写,那带“-”的呢?(4)你能说出两个正数或负数吗?这里学生就会列举出很多的正、负数。

(如:+3.6,-……设计意图:给学生学习的空间,不仅让掌握了正、负数的记法、读法,还和以前学过的小数、分数、整数进行比较,区分它们的不同。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 - 1.1认识负数 青岛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 - 1.1认识负数 青岛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 - 1.1 认识负数教学目标1.了解负数的概念。

2.学习正数、负数和零在数轴上的表示方法。

3.学会在数轴上找到数的位置并比较大小。

教学内容一、引入板书“5—9=?”,让学生们在心中默算后举手,引导学生认识负数,板书“5-9=-4”,让学生了解“减法不封闭”的概念。

引入后让学生自主探究:二、自主探究板书“—3,-4,-2,0,1,4”,请同学在数轴上找出它们的位置。

再将两个连续的负数、正负相间的数等,依次在数轴上找出它们的位置。

三、归纳总结通过对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和讨论,让学生感受到负数的存在和数轴上的位置,学生们需要总结出以下内容:1.负数的概念–负数是小于零的数,表示欠债、损失等。

2.正数、负数和零在数轴上的表示和比较–数轴上,右侧表示正数,左侧表示负数,中间为0。

–在数轴上,数的位置越靠近原点,值越小。

–比较大小,两个数在数轴上的位置靠右为大,靠左为小。

3.数轴上任意两个点之间距离的计算–在数轴上,从点A到点B的距离等于它们的差的绝对值。

四、拓展练习1.自主完成练习册第六页的题目。

2.让学生在数轴上标出自己家到学校的距离,并计算距离的绝对值。

3.给出一组数,让学生将它们按照大小在数轴上从左到右标出。

教学方式1.探究式学习: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探究、交流探究。

2.讲解结合练习:引入和归纳总结部分使用讲解方式,验证学生掌握程度的练习采用练习册的形式。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正数、负数、零在数轴上的表示和比较,以及数之间的距离计算,培养学生使用数轴的思维方式。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负数的概念和负数在数轴上的位置。

教学评估1.教师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

2.让学生完成第六页的练习,课后布置数轴练习题作为课后作业,以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学体会本节课采用了探究式学习的方式,让学生通过自己找规律与总结,更好地理解了负数的概念和在数轴上的位置。

课后的复习练习也帮助学生深化了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1 认识正、负数 青岛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1 认识正、负数 青岛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1 认识正、负数青岛版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介绍正、负数的概念,使学生理解正数与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教学内容涉及正负数的识别、读写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识别和读写正负数,理解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的数感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教学难点1. 正负数的概念及其表示意义。

2. 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挂图、PPT、卡片等。

2. 学具:练习本、铅笔、直尺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一些正负数的实例,如温度、海拔等,引导学生关注正负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2. 新课导入:讲解正负数的概念,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典型的正负数实例,让学生学会识别和读写正负数。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口头表达能力。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正负数的概念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板书设计1. 认识正、负数2. 正文:- 正负数的概念- 正负数的读写- 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作业设计1. 基础题:完成练习册上关于正负数的题目。

2. 提高题:分析一些实际生活中的正负数实例,写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导入、新课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了正负数的概念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数感和逻辑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继续加强对正负数相关知识的讲解和练习,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重点细节:教学难点详细补充和说明教学难点是教学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它直接关系到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在本节课中,教学难点主要包括正负数的概念及其表示意义,以及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青岛版五年级下册 认识正负数 教案

青岛版五年级下册 认识正负数 教案
②讨论确定什么情况下用正数表示?什么情况下用负数表示?
③交流得知。习惯上一般将进货、盈利等用正数表示,与之相对应的出货、亏损就用负数表示。
2.自主练习第6题()
①引导学生观察标签(课前要准备好标签)
②组织学生对“1500±25毫升”和“500±10克”表示的意思充分发表见解。
五、总结收获,评价提高。
谈话:同学们,今天这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你能谈谈自己的感受吗?
个性修改:
板书设计:
认识正负数
1500±25毫升
500±10克
教学反思:
参与研讨人员:
二、自主合作,探究新知。
谈话:上节课我们就知道吐鲁番三月份平均最低气温在零下3℃左右,冬季则到零下10℃左右。
(谈话:很好,那么你知道哪个温度更低一些吗?)
出示第三个红点问题:—3℃与—10℃哪个温度更低?
同学们先来猜一猜,并说说为什么。
讨论:可以用什么方法进行比较?
借助温度计比较:学生会发现—10℃表示的温度低。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正、负数的意义;会用正、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难点:体会正、负数的作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
学Hale Waihona Puke 分析:一、师生谈话,复习导入。
谈话:同学们,上节课老师和你们一起领略了我国的热极—吐鲁番盆地的奇异风光,从中你都收获了些什么?
小结:同学们真了不起,上节课我,们不仅学习了正负数的知识,还丰富了自己的课余知识,今天我们继续来研究正、负数,好吗?
三、巩固练习,加深理解。
1.自主练习第2题
(这是一道用正、负数表示温度并比较大小的题目)
集体交流,引导学生说出比较的办法。

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认识正负数》教学设计.doc

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认识正负数》教学设计.doc

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认识正负数》教学设计.doc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认识正负数》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青岛版)五年级下册第2-3页,认识正负数。

【教学目标】1.结合现实情况,了解负数的意义,学会用正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会正确地读写正、负数。

2.使学生在感兴趣的生活情境中经历数学化、符号化的过程,体会负数产生的必要性。

3.感受正负数和生活的密切联系,享受创造性学习的乐趣,培养数感。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情境串说明】本节课以到吐鲁番旅游为主题,创设了以下几个情境,将认识正、负数的学习都融入到这一大情境之中。

情境一:走进吐鲁番给学生提供几组有关吐鲁番盆地温度的信息,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最简洁的方式来记录,经历数字化、符号化的创造过程,感悟正负数的意义,体会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从而实现对数学认识的又一次飞跃。

情境二:游览火焰山借助火焰山和吐鲁番盆地的海拔高度,让学生积极思考,打开思维,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表示它们的高度,在多组数据的分析后揭示正数、负数的概念,使学生进一步感悟正数负数的意义。

情境三:游览葡萄沟通过用正负数表示乘车人数、车站附近的一些景点及艾丁湖水位,在葡萄沟里参观库尔班大叔的葡萄园,了解产量、收入等,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体会正负数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理解正负数的意义,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供素材1.谈话:同学们喜欢旅游吗?都到过哪些地方?去过吐鲁番吗?今天我们到新疆的吐鲁番去看看欣赏一下那里的奇异风光,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出示第一组信息请同学们默默地读一读,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引导学生交流。

2.小结:吐鲁番是中国最热的地方,堪称中国的热极。

吐鲁番的气温还有一些特点,想知道吗?我们继续来研究。

[设计意图:通过喜欢旅游吗?这一感兴趣的话题很自然地引入新课的学习,提供第一组数据引发学生旧知,为新知学习做好铺垫。

《认识负数》(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

《认识负数》(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

认识负数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1.理解负号的意义及作用;2.能够在数轴上表示负数,并准确地读、写负数;3.掌握负数的加减法。

二、教学重点1.认识负号的意义及作用;2.在数轴上表示负数,并准确地读、写负数;3.学习负数的加减法。

三、教学内容1. 什么是负数负数是小于零的数。

用符号“-”表示,例如“-2”、“-3.5”等等。

2. 负数在数轴上的表示数轴是一个水平直线,它可以用来表示正数、0和负数。

正数在数轴上的表示是从0出发,向正方向(右侧)移动。

例如,表示数值为2的正整数时,在数轴上应该从0处向右移动两个单位长度。

负数在数轴上的表示是从0出发,向负方向(左侧)移动。

例如,表示数值为-2的负整数时,在数轴上应该从0处向左移动两个单位长度。

注意:在数轴上表示负数时,数轴上方写上“+”,下方写上“-”,如下图所示。

(数轴)+4 +3 +2 +1 0 -1 -2 -3 -4| | | | | | | | |-------------------------------------------3. 负数的加减法3.1. 负数的加法对于同号的两个数相加,直接把它们的绝对值相加,再以两个数的符号为和的符号。

(例1)-3 +(- 5)= -3 -5 = -8(例2)2.5 +(- 3)= |2.5| - |3| = - 0.5对于异号的两个数相加,先取绝对值相减,然后以绝对值大的数的符号为和的符号。

(例3)10 +(- 5)= |10| - |5| = 5(例4)-7 + 4 = | -7| + 4 = 33.2. 负数的减法在负数的减法中,可以将减法变为加法,即“减去一个负数,就相当于加上它的相反数”。

(例5)-2 -(- 5)= -2 + 5 = 3(例6)-3 -(- 2)= -3 + 2 = -1四、课堂练习1.读写负数:-8,-2.5,-0.7,-9.3,-42.在数轴上用黑点表示以下数值:-5,-2,1,3,63.计算以下算式:(1)2 +(- 3)(2)-5 + 7 (3)-6 +(- 2.5)(4)2 -(- 5)五、教学反思本节课让学生通过数轴的理解,在视觉上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负数的概念,同时通过加减法的练习,让学生掌握了负数的运算方法。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1.1 认识负数 青岛版 (2)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1.1 认识负数  青岛版 (2)

《认识负数》教学设计教学内容:青岛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2—8页教学目标:1.结合现实生活,了解正、负数的意义,会正确读、写正、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会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2.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经历数学化、符号化的探究过程,能正确区分正数、负数和0,并能初步进行大小比较。

3.感受正、负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对数学的兴趣;渗透集合、数轴、区间、无限的思想。

教学重点:了解正、负数的意义,会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教学难点:1.会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2.理解“0”的意义。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数字卡片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谈话,唤起经验。

师:同学们,认识这个字吗?(课件出示“数”)说起数大家都不陌生,谁来说一说我们都学过了哪些数?那同学们认识它吗?(课件出示“负数”)谁能举个生活中的例子?你们想学习负数的哪些知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负数。

(板书:认识负数)【评析】将新知识纳入已有的知识系统,是教学新知识时教师应该关注的“点”。

通过这个问题,唤起学生关于“数”知识的已有经验,渗透联系地认识事物的观点。

师:知道孙悟空过火焰山的故事吗?(点课件)在我国新疆就有一座火焰山,下面让悟空带我们去那里看一看。

那儿有这么一句谚语(出示):“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这是什意思呢?(短暂停顿,让学生思考,也可以让学生说说他的理解,突出这种矛盾,激发起好奇心)到底怎么回事呢?我们一块看一下(出示信息,让学生默读:“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说的是新疆吐鲁番的日温差特别大。

3月份日平均最高气温在零上13℃左右,日平均最低气温在零下3℃左右。

)现在你明白这句谚语的意思了吗?原来是说温度差别太大。

【评析】这部分的设计力图实现将数的描述、表达现实世界的作用和青岛版教材创设的生动的生活情境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中,感受到数在生活中的作用,也能在现实的生活情境和实例中,培养学生的数感。

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2)

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2)

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认识正、负数单元教学内容:教科书2-8页。

单元教学目标:1.结合现实情景;了解正、负数的意义;会用正、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能借助温度计比较正、负数的大小。

2.在用正、负数描述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量的过程中;体会正、负数的作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单元教学重点、难点:正、复数的意义。

课时计划:3单元教材分析:1.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认识自然数、小数和分数的基础上编排的;是对数的认识的又一次扩展;是对今后学习有理数及其运算的基础。

2.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是:初步认识正、负数的意义;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比较正、负数的大小。

3.本单元选取具有典型意义的素材;以“中国的热极—吐鲁番”为现实背景;提供了其温度、海拔高度等方面的信息;为学习正、负数知识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学生从温度的表示方法入手;借助温度计来学习正、负数的知识;并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学习新知;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同时;又能够了解一些自然科学知识;既增长了知识;又开阔了视野。

用海拔高度示意图认识正、负数;既直观形象;又具有典型性。

由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熟悉的数量;延伸到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的其它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进行归纳概括出正、负数的意义;这样遵循了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规律。

4.《我学会了吗》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完本单元内容后安排的;以达到进一步巩固知识和检测学生学习情况的目的。

使学生在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正负数的意义;熟练运用正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回顾、交流自己在本单元学习中的收获;看到进步和不足;以促进自我完善与发展。

信息窗1:认识正、负数第一课时活动内容:教科书2—3页。

活动目标:1.引导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认识负数教案青岛版

认识负数教案青岛版

认识负数教案青岛版教案标题:认识负数教案青岛版教案目标:1. 了解负数的概念和特性;2. 学会在数轴上表示负数;3. 掌握负数的加减运算规则;4. 能够应用负数进行实际问题求解。

教案步骤:引入活动:1. 引入教师向学生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负数吗?负数有什么特点?”2. 学生回答后,教师简要解释负数的概念和特性。

教学活动1:负数的表示1. 教师使用数轴模型,向学生展示正数和负数的位置关系,并解释数轴上的刻度表示。

2. 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练习在数轴上表示负数,并与同伴互相核对。

教学活动2:负数的加法1. 教师向学生讲解负数的加法规则,即同号相加取符号,异号相加取较大数的符号。

2. 学生进行负数的加法练习,包括同号相加和异号相加两种情况。

教学活动3:负数的减法1. 教师向学生讲解负数的减法规则,即减去一个负数等于加上这个负数的绝对值。

2. 学生进行负数的减法练习,包括正数减去负数和负数减去负数两种情况。

教学活动4:实际问题求解1. 教师出示一些与实际生活相关的问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负数知识进行求解。

2. 学生个别或小组合作解答问题,并向全班展示解题过程和答案。

总结活动:1. 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所学内容,强调负数的概念、表示方法以及加减法规则。

2. 学生提出问题和困惑,教师进行解答和澄清。

教学资源:1. 数轴模型;2. 教学课件或投影仪。

评估方式:1. 教师观察学生在数轴上表示负数的准确性;2. 学生完成的加减法练习和实际问题的解答。

拓展活动:1. 学生自主探究负数的乘法和除法规则;2. 学生设计负数运算的游戏或活动,与同学分享。

此教案旨在通过引导学生了解负数的概念和特性,掌握负数的表示方法以及加减法规则,培养学生运用负数进行实际问题求解的能力。

根据青岛地区教育阶段的要求,该教案设计的活动和评估方式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负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青岛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2—8页
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生活,了解正、负数的意义,会正确读、写正、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会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2.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经历数学化、符号化的探究过程,能正确区分正数、负数和0,并能初步进行大小比较。

3.感受正、负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对数学的兴趣;渗透集合、数轴、区间、无限的思想。

教学重点:了解正、负数的意义,会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教学难点:1.会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2.理解“0”的意义。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谈话,唤起经验。

师:同学们,认识这个字吗?(课件出示“数”)说起数大家都不陌生,谁来说一说我们都学过了哪些数?那同学们认识它吗?(课件出示
“负数”)谁能举个生活中的例子?你们想学习负数的哪些知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负数。

(板书:认识负数)
【评析】将新知识纳入已有的知识系统,是教学新知识时教师应该关注的“点”。

通过这个问题,唤起学生关于“数”知识的已有经验,渗透联系地认识事物的观点。

师:知道孙悟空过火焰山的故事吗?(点课件)在我国新疆就有一座火焰山,下面让悟空带我们去那里看一看。

那儿有这么一句谚语(出示):“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这是什意思呢?(短暂停顿,让学生思考,也可以让学生说说他的理解,突出这种矛盾,激发起好奇心)到底怎么回事呢?我们一块看一下(出示信息,让学生默读:“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说的是新疆吐鲁番的日温差特别大。

3月份日平均最高气温在零上13℃左右,日平均最低气温在零下3℃左右。

)现在你明白这句谚语的意思了吗?原来是说温度差别太大。

【评析】这部分的设计力图实现将数的描述、表达现实世界的作用和青岛版教材创设的生动的生活情境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中,感受到数在生活中的作用,也能在现实的生活情境和实例中,培养学生的数感。

二、自主探索,创造符号,初步认识正、负数。

1.通过温度计理解零上13℃、零下3℃以及0℃的含义。

师:(指并读出)日平均最高气温在零上13℃左右,日平均最低气温在零下3℃左右。

零上13℃、零下3℃是什么意思?
师:说说你的想法。

你们也是这么想的吗?(点课件:出示0℃)现在你能指出零上13℃和零下3℃的位置吗?大家同意吗?这个同学找
的真快。

大家看,0℃以上是零上温度,0℃以下就是零下温度。

0℃就是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一个分界线。

2.经历符号化产生的过程,创造符号。

师:现在这两个温度是用文字来表示的,如果我们这样记录很多温度,有什么感受?那你能创造一种更简洁的方法表示这两个温度吗?好,下面我们就来个“巧妙创意”:用你独创的方法表示这两个温度,写在记录单上,开始。

师:同学们的创意真是丰富多彩。

老师拿了几个同学的,一起听听他们的想法。

这是谁的,给大家说说。

你觉得他的创意怎么样?看了他的创意,你想说什么?创意很巧妙,想法很独特。

同学们都很聪明,创意都很棒,以后表示温度就用自己的方法行吗?
【评析】对数、对符号的认识、是一个积累经验,逐步建立和发展的过程。

因此知识的学习必须循序渐进,逐步深入。

设置这样的现实情境让学生运用符号和数进行表达,不仅有利于学生感受符号的特点,对符号意义的深入理解,还能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符号在数学表达中的重要作用,从而有利于学生形成积极主动使用符号的态度和意识。

师:你的符号你明白,我的符号我明白,但数学语言是要交流的,怎样才能让大家看了都明白呢?符号必须统一才能交流。

统一用哪种方法好?说说你的理由。

和他意见一致的请举手。

大家真了不起!想的和数学家一模一样,哎呀,真让老师佩服!零上13℃我们就这样表示(板
书:零上13℃: +13℃),零下3℃这样表示(板书:零下3℃: -3℃)。

(点课件)读作“正十三,负三”。

“+”这是正号,“-”这是负号。

【评析】让学生用“简洁”的办法表示出这两个不同的温度,给学生设置了一个已有知识经验和新问题的矛盾冲突,也制造了一个思考和创造的机会。

这个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探究来解决这个矛盾冲突的过程,也是体会正、负数的产生必要性,积累活动经验的过程。

学生的学习是充满个性化的。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学习感受和学习方式。

在这里,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体验,让他们在自己的经验和理解基础上谈看法,力图实现每个人在原有基础上学习经验的积累和丰富,同时,这种交流也有利于全体同学从多角度感悟符号的意义、优缺点,丰富自己的数感经验。

3.用符号表示海拔高度。

师:既然知道了正负数的表示方法,那比海平面低 155 米用什么数表示?如何表示?写在练习本上。

(板书:-155米)为什么这么表示?在这里,是把谁看作分界线?(点课件)海平面的高度用几米表示?
刚才我们用到了一些和以前不一样的数。

像+13等这样的数是正数,像-3、-155这样的数是负数。

4.考考你。

(课件出示练习:读出下面各数,并说出是正数还是负数。


+4 -8 +5 -10 49 82 -200
生:49是正数。

师:你怎么想的?
生:49比0大,所以我认为49是正数。

师:嗯,49是正数。

为了书写简便,正数前面的正号,可以省略不写。

负号能省略吗?
生: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师:(板书:0)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所以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师:那负数和0比,大小怎么样?正数和0比呢?
生:负数比0小,正数比0大。

(板书:负数< 0 <正数)
【评析】符号和数概念还具有压缩信息的功能,因此更应注意引导学生全面的、完整的、深入地去理解,完善学习过程。

正负数的概念认识中,0的认识既是重点也是难点,是全面理解正负数概念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

在这里,采用了逐步解决的办法,先让学生建立初步的正负数的概念,然后,集中突破“0”这一难点。

5.负数比较大小。

准备8张数字卡片,请学生上台排序(要求:从北到南由大到小),台下的同学在练习纸上排序。

通过排序以及提问,学生知道了负数如何比较大小,负数可以是整数、分数或小数,并且数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有无限个。

6.课件出示数轴,借助数轴理解正负数的作用。

师:刚才我们用正、负数表示了零上、零下温度,比海平面低的高度。

同学们很厉害,能够通过刚才的例子,发现正、负数表示的事情意思正好相反。

所以,以后我们再表示相反意义的量,可以用正、负数。

(板书:相反意义的量,可以用正、负数。


三、拓展练习,加深理解。

1. 同学们参加篮球比赛:按规定每投中一个球得5分,记作+5分;未投中扣2分,记作-2分,投中一个球与未投中相差几分?
学生自主解决。

2.课件出示生活中的三个“—2”
(1)王老师把汽车停在-2楼;
(2)我的银行卡卡还剩-2元;
(3)10岁儿童的身高是-2厘米。

【评析】丰富的现实生活的实例,将学和用结合起来,不断促使学生思考和运用新学习的正负数的概念来进行解释、表达,使学生积累认知经验,反过来,这也促进了概念的理解
四、延伸阅读。

1.正负数产生的历史。

师:同学们,现在正负数在生活中的应用这么广泛,其实它的产生可不简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你想了解一下吗?(出示:正负数产生的历史资料,让学生自己读)。

【评析】阅读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会促进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五、反思总结,提升认识。

谈话:今天,我们又学习了一种新的数,你有什么收获?能和大家分享吗?
学生谈收获,教师及时给予合适的评价。

【评析】回顾总结,交流收获。

板书设计:
认识负数
意义
读写零上13℃,用+13℃表示
零下 3℃,用-3℃表示
大小负数< 0 <正数
作用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可以用正、负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