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大章生平与交游考述
曹操介绍幻灯片
到了实惠。曹操的机智,在《三国演义》中可以与诸葛亮相提 并论。 政治家 作为一个政治家,要在群雄林立的动乱社会中求得生存,占有 一席之地,没有远大的目光和过人的胆识是不行的。曹操之所 以能够削平群雄、统一北方,就是因为他具有这样的目光和胆 识。当汉末中央政权处于风雨飘摇之际,曹操大胆采纳了谋士 荀彧的建议,奉迎献帝迁都许昌,“挟天子而令诸侯”。此后, 他不仅可以名正言顺地利用朝廷的名义行事,而且可以逐步扩 大自己的地盘,壮大自己的军事实力。“青梅煮酒论英雄”, 曹操通过对当时的群雄逐一进行分析后认为,淮南袁术是“冢 中枯骨”、河北袁绍“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 见小利而忘命”、荆州刘表“虚名无实”、江东孙策“藉父之 名”、益州刘璋“乃守户之犬耳”,他们都不是真正的英雄; 只有曹操本人和刘皇叔具备“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 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的气质,才称得上是真正的英雄。
蒿里行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曹操当政素称法令严明,济南国的违法作乱之徒听说曹操要来 了,都纷纷潜逃到别的郡县。又过了很久,曹操被任命为东郡 太守,但是曹操没有就任,而是称病回乡了。当时天下已开始 大乱。 192年,青州的百万黄巾大军入侵兖州。兖州刺史刘岱不 听济北相鲍信的劝阻,与黄巾军接战,结果被杀死。鲍信等便 暗中使人到东郡迎接曹操,推举他担任兖州牧一职。后来与黄 巾军战于寿张以东,历经苦战,鲍信战死,终于大破敌军。曹 操一路追击至济北,最后逼降黄巾军,收编降卒三十余万并男 女百余万口,又从中选出精锐,号称“青州兵”。到了这时, 曹操作为一个地方势力才渐成气候。 194年至195年,曹操在兖州与吕布、张邈等交战,双方 互有胜负,兖州之地也反复易主。曹操命荀彧、程昱坚守鄄城, 并以此为根据地,终于击破吕布,平定兖州。朝廷也于此时正 式承认曹操的兖州牧地位。
董其昌佚文二则考释兼论曹文衡巡抚江南政绩
收稿日期:2024-01-09作者简介:卢富清(2001 ㊀),河南大学文学院2022级硕士研究生㊂董其昌佚文二则考释兼论曹文衡巡抚江南政绩卢富清(河南大学文学院,河南开封㊀475000)摘㊀要:崇祯年间方岳贡修㊁陈继儒纂的‘松江府志“中载有董其昌所作的‘重修松江府志序“,康熙年间平鄗鼎所纂修的‘唐县志“中载有署名董其昌的‘大中丞曹公生祠碑“㊂董其昌诗文集‘容台集“未载这两篇文章,严文儒㊁尹军所编的‘董其昌全集“对董其昌著述的汇集最为完整,也未载㊂考董其昌交游㊁生平及两篇文章内容,二文为董其昌佚文无疑㊂‘大中丞曹公生祠碑“中的主人公曹文衡曾任江南巡抚,在任上政绩显著,为稳定明末江南局势做出过一定贡献㊂关键词:董其昌;‘重修松江府志序“;‘大中丞曹公生祠碑“;佚文中图分类号:G256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文章编号:1003-1588(2024)02-0138-03㊀㊀董其昌(1555 1636),字玄宰,号思白㊁香光居士,松江府华亭人,明末著名书画家㊁文艺理论家,其画作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的画坛影响甚大,其诗文主要保存在‘容台集“中㊂由于董其昌在政治立场上旗帜鲜明地站在明王朝一边,故被清王朝所不容,其‘容台集“遭到禁毁,流传不广,后世学者研究甚少,更谈不上对其佚文进行辑佚㊂目前,学者严文儒㊁尹军所编的‘董其昌全集“对董其昌著述的汇集最为完整,其第八册对董其昌著述序跋进行了辑佚㊂遗憾的是,全集对董其昌散佚诗文的辑佚工作做得并不充分㊂日前,笔者于崇祯‘松江府志“与康熙‘唐县志“中发现董其昌佚文二则,现考释如下㊂1㊀‘重修松江府志序“考释㊀㊀崇祯三年(1630),由方岳贡修㊁陈继儒纂的‘松江府志“收录有董其昌所作的一篇序文㊂该文由董其昌手书,文后署 赐进士第资善大夫南京礼部尚书前礼部左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詹事府詹事掌南京翰林院事实录副总裁经筵讲官乡人董其昌撰并书 [1],并盖有董其昌的衿印㊂‘松江府志“于崇祯三年刊刻,该序文是董其昌看到成书后所作,写作时间应在崇祯三年‘松江府志“刊刻前㊂天启五年(1625),董其昌被任命为南京礼部尚书,在任一年后辞官退隐,至崇祯五年(1632年)第三次出仕, 家居八载 ㊂写作序文时,董其昌尚在华亭家中㊂㊀㊀序文中提到的禹修方公即时任松江知府方岳贡㊂方岳贡(? 1644),字四长,号禹修,湖广谷城(今湖北襄阳市谷城县)人,天启二年(1622)进士,崇祯元年(1628)任松江知府,‘明史“有传㊂在松江知府任上,他兴修水利㊁惩治盗匪,官声极佳㊂当地百姓为感谢方岳贡,专门建造了 报功祠 ,至今仍有祭祀㊂松江府上一次修志的时间在正德年间,鉴于‘松江府志“已120年未修,下车伊始,方岳贡将重修‘松江府志“一事提上日程㊂为此,他积极延聘修志人才, 授简陈子 ㊂ 陈子 即陈继儒㊂陈继儒(1558 1639),字仲醇,号眉公㊁麋公,松江府华亭人㊂他二十九岁后隐居小昆山,后居东佘山,关门著述,工诗善文,书画之名甚高㊂他与董其昌交往亲密,关系甚好㊂方岳贡㊁陈继儒通力合作纂修‘松江府志“,并请时任江南巡抚曹文衡㊁前礼部尚书董其昌等作序㊂㊀㊀‘重修松江府志序“全文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为追溯松江府早年修志未成的历史及原因㊂第二部分主要介绍方岳贡的为人㊁其修方志的指导思想㊁方志的体例与优点等㊂方岳贡在‘松江府志序“中说: 修志者多侈言山川人物风土之藻丽,以为岩郡观,而予不然㊂志,以志吾过而已㊂ 纵观全志,方岳贡确实贯彻了这一思想,‘松江府志“记录了较多反映831第44卷第2期河南图书馆学刊2024年2月民生疾苦的内容㊂后人评价崇祯‘松江府志“,认为该志的 一个鲜明特点,是相当务实与开明㊂一般说来,志书记一地史实,多隐恶扬善,誉多贬少,而对于负面内容多一带而过㊂此志虽然对正面内容也一一叙述,但对在常人看来的所谓负面内容也不加讳饰 [2]㊂可见董其昌在文中对方岳贡及其所修方志的赞颂并非虚言㊂第三部分为董其昌的自谦之词㊂第四部分为董其昌的署名㊂该文文辞平实,带有浓厚的正统思想,对研究董其昌的方志学思想及晚年心态变化大有裨益㊂2㊀‘大中丞曹公生祠碑“考释㊀㊀康熙三十五年(1696),知县平鄗鼎纂修的‘唐县志“收录有一篇署名董其昌的‘大中丞曹公生祠碑“㊂文中的 大中丞曹公 即明代唐县(今河南唐河县)龙潭镇人曹文衡㊂曹文衡(1585 1637),字镜玉,号薇垣,万历丙辰科进士,历任大理寺评事㊁东昌知府㊁兖州知府㊁东兖兵备副使㊁山东按察使㊁江西布政使㊁江南巡抚㊁兵部右侍郎㊁蓟辽总督等职㊂清代纂修‘明史“时,在天启㊁崇祯年间的‘名臣录“中南阳郡惟曹文衡一人㊂曹文衡于崇祯元年九月二十二日抵任江南巡抚,至崇祯四年(1631)擢兵部右侍郎,赴任北京,在江南巡抚职上任三年有余㊂从文中 天子闻而嘉之,有诏归任㊂公当伏社之还,复历北门之恤 等语可知,该文创作于崇祯四年曹文衡离任江南巡抚后㊂曹文衡离任时,曾在其麾下并肩作战过的 镇臣赵将军世臣㊁尚将军廷栋等感知怀德 [3],为曹文衡建立生祠,并请董其昌作文纪事㊂该文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㊂㊀㊀‘明史“无曹文衡传记,其生平经历主要记录在‘唐县志“中㊂康熙‘唐县志“ 人物传 中有关于曹文衡生平的简短介绍, 艺文志 中彭始抟的‘明少司马曹薇垣先生传“㊁张玮的‘曹氏清贞世谱序“㊁姚希蒙的‘曹氏先茔神道碑铭“㊁曲耀辰的‘少司马曹公墓志铭“等文介绍了曹文衡的家世与生平,其中以彭始抟之作最为详尽㊂董其昌㊁曹文衡二人尚未有交往的直接证据,但从现存的资料可以推测,董其昌与曹文衡应当早就相识相知㊂首先,董其昌为松江府华亭县人,属江南巡抚的巡抚范围㊂作为江南巡抚,曹文衡不可能不拜访前礼部尚书㊂作为前礼部尚书,素关注国事的董其昌也不可能不知道曹文衡㊂其次,陈继儒与董其昌私交甚好,而曹文衡与陈继儒显然相识,陈继儒所修的‘松江府志“也曾邀请曹文衡作序,曹文衡在文中说: 赋雅长吏之拊循,与师儒之倡,率其必有方矣㊂ 当曹文衡离任江南巡抚时,陈继儒为曹文衡作了‘贺大中丞薇垣曹公荣膺特召序“(见‘陈眉公全集“卷十四)㊂据此可知二人关系非比寻常㊂再次,曾任浙江巡按㊁兵部侍郎的吴阿衡与曹文衡为同乡,二人均为南阳府(郡)人㊂董其昌曾为吴阿衡父母合葬墓作‘敕封文林郎兼监察御史吴公配敕封太孺人胡氏合葬墓志铭“(见‘补辑闽本容台集“卷九)㊂在铭文中,董其昌自叙吴阿衡与其侄子董羽宸在边界并肩作战,侄 心仪公直词雄略,一见定交 [4]㊂可见,董其昌㊁吴阿衡二人相识㊂合葬墓墓志铭除由董其昌创作外,当时的大书法家王铎亲自书丹,曹文衡篆铭盖㊂王铎为河南孟津人,与曹文衡㊁吴阿衡均为(河南)同乡,其中王铎与吴阿衡是儿女亲家,曹文衡也应当与他们熟识㊂由此可见,曹文衡与董其昌二人有着共同的交游圈,相识的可能性较大㊂㊀㊀‘大中丞曹公生祠碑“全文分为四段:第一段讲述修祠勒石的背景与起因㊂第二段围绕 严 字,生动刻画出曹文衡治军严格㊁赏罚分明㊁与士卒同甘共苦㊁一心为国的形象㊂第三段写了曹文衡带领将士平定江南盗寇一事,通过生动的语言描写,将曹文衡矢志报国的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其中关于战争场面的描写,气势恢宏㊂第四段主要为作者的议论,他将曹文衡比作曾在南阳躬耕隐居的诸葛亮,对曹文衡巡抚江南的功绩进行了歌颂,抒发了对曹文衡因局势所限㊁不能建立更大功业的惋惜之情㊂全文夹叙夹议㊁详略得当㊁重点突出,不溢美,乃一篇优秀的碑文㊂3㊀曹文衡巡抚江南政绩㊀㊀崇祯元年,经崇祯皇帝亲自过问,曹文衡从江西左藩(未到任)一职升任江南巡抚㊂从曹文衡‘松江府志序“后的署名可以看出,他当时的职务为通奉大夫钦差总理粮储提督军务兼延抚应天等府地方都察院右副都御史㊂明末江南积弊已久,寇盗肆虐,清初彭始抟所作的‘明少司马曹薇垣先生传“介绍了当时江南的情况: 时江南财赋久匮,漕运稽迟,不931卢富清:董其昌佚文二则考释兼论曹文衡巡抚江南政绩㊀复旧制㊂流寇肆虐,徽㊁宁㊁池㊁太诸郡四面皆为盗薮,休㊁歙咽喉俱断,崇明海寇出没无常㊂ 在如此严峻的局势下,曹文衡赴任江南,真可谓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㊂经过三年卓有成效的治理,其离任江南巡抚时,江南的局势已经有所好转㊂在江南巡抚任上,曹文衡的主要政绩有如下三点:荡平寇盗㊁体恤民情㊁恢复漕运㊂3.1㊀荡平寇盗㊀㊀崇祯年间的江南,流寇肆虐㊂当地政府 连岁剿捕 ,却 旷日罔功 ㊂曹文衡未及到任,就驻扎句容,制定了一系列平寇方针: 二东之寇宜抚,三吴之寇宜剿㊂ 在正确的战略方针指导下,曹文衡亲自调兵遣将,并辅以正确的战术,最终 群盗悉平 ㊂有明一代,东南沿海倭寇活动极为猖獗㊂崇祯年间,江南 逆氛又复见告 ㊂针对海寇远居海外㊁交通不便㊁音讯不通的状况,曹文衡出其不意,亲自带领军队, 冒险渡洋,指麾官兵直捣巢穴 ㊂经此一役,一举荡除了江南沿海一带的海寇, 遂擒获巨寇天皇大王等,而余孽远窜海波,不兴归 ㊂胜利班师后,当地士民振奋不已, 以为二百年来仅见此牙纛 ㊂曹文衡平定寇盗,不仅恢复了江南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还为东南漕运的畅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㊂3.2㊀体恤民情㊀㊀明末的江南,灾害不断㊂ 根据详载灾害的崇祯‘吴县志“卷十一‘祥异“,自嘉靖元年(1522)至崇祯十五年(1642)的一百二十一年间,苏州府属吴县的灾害大约发生了五十九次㊂除去其中遭受水㊁旱㊁虫㊁风灾害但仍保有收获的年份,以及当年未遇灾害但为前一年灾害的后果而发生了饥馑的年份,其所显示的灾害频率高达每二年一次㊂ [5]吴县仅为当时江南灾害频发的一个缩影㊂江南是国家赋税的主要来源地,在明末财政极为困难的情况下,朝廷对江南加派尤重: 每岁征银四十余万两,官吏侵渔尚弗计也㊂ 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下,曹文衡向朝廷上‘条请蠲灾疏“,该文现全文保存在康熙‘唐县志“中㊂在文中,曹文衡再三请求当时的崇祯皇帝对灾区百姓的赋税分别予以减㊁缓㊁免;对每年额外加派在江南百姓身上的四十余万两饷银予以永久取消;并开仓赈济饥民㊂全文文辞恳切,拳拳爱民之心溢于言表㊂在曹文衡的再三请奏下,崇祯皇帝最终予以准奏, 民命为之稍苏 ㊂以封疆大吏身份,不计个人安危前途为民请命,十分难能可贵㊂3.3㊀恢复漕运㊀㊀自经济中心南移后,东南漕运历来关乎朝廷经济命脉㊂明代首都远居北京,漕运意义更为重大㊂明末的江南,寇盗猖獗,漕运不通,漕运事业积弊已久, 公私交困,缓之则度支不继,急之又输挽维艰 ㊂在平定寇盗㊁稳定社会秩序后,曹文衡开始着手恢复漕运㊂他虚心向有经验之人请教,创新漕运运输方式,改民运为官运, 而上下均使,竟复十月开仓,正月开帮 ,在较短的时间内恢复了漕运㊂崇祯二年,后金皇太极率大军突入关内,攻占遵化,直逼京师,京师戒严,但 赖粮储足用,恃以无恐,皆公力也 ㊂漕运的恢复,让风雨飘摇中的大明王朝得以暂时苟延残喘㊂4㊀结语㊀㊀董其昌官居南京礼部尚书,且书画成就甚高,声名远播㊂钱谦益的‘列朝诗集小传“评价说: 和易近人,不为崖岸㊂庸夫俗子,皆得至其前㊂临池染翰,挥洒移日㊂最矜慎其画,贵人巨公,郑重请乞者,多倩他人应之;或点染已就,僮奴以赝笔相易,亦欣然为题署,都不计也㊂ [6]董其昌不善于拒绝人,达官贵人请其作画,一般都应允㊂连最为珍视的画都是如此,诗文更不必言㊂他交游广泛,‘容台集“中有众多题跋㊁序文㊁碑文,诗歌中也有诸多祝寿㊁祝贺之类的诗作,这与同时代其他文人别集相比较为少见㊂董其昌作文之后, 缘手散去,侍见书记,竟不知转落谁何手也 ㊂因此,董其昌尚有大量的诗文散佚在文集㊁地方志等文献中,有待进一步辑佚㊂参考文献:[1]㊀方岳贡,陈继儒.松江府志[M].明崇祯三年刻本.[2]㊀熊月之.从崇祯‘松江府志“看松江士人的实学思想[N].文汇报,2017-09-01(10).[3]㊀平鄗鼎.唐县志[M].清康熙三十五年刻本.[4]㊀董其昌.董其昌全集(第三册)[M].严文儒,尹军,编.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13:777-848.[5]㊀刘俊文.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六卷)[M].栾城显,南炳文,译.北京:中华书局,1993:26. [6]㊀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637.(编校:孙新梅)041卢富清:董其昌佚文二则考释兼论曹文衡巡抚江南政绩。
《中国古代文学史》知识点整理
1.曹操字孟德诗歌特色:对乐府旧题的改造,悲凉慷慨、刚健有力,古朴、率真散文与诗歌“去骈化”改造文章的祖师2.汉末实录: 《薤露行》《蒿里行》3.《观沧海》可说是我国现存第一首完整的山水诗4.曹丕字子桓(魏文帝)诗歌风格:细腻缠绵、清新流丽题材:1.军事征伐《至广陵于马上作》2.游宴诗《芙蓉池作》3.游子思妇诗《杂诗》游子,《燕歌行》是思妇诗代表,是现存最早的完整七言诗5.《典论•论文》是现存最早的文学理论专论,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部文学专论,又含生命流逝与建功立业之深沉感慨6.曹植字子建(陈思王)前期:(贵公子生活)1.游宴诗、建功立业诗《白马篇》2.抒发个人理想怀抱3.反映社会现实《送应氏》后期: 1.悲愤与壮志难酬《杂诗》2.抒发痛苦和不幸《赠白马王彪》《野田黄雀行》《七步诗》3.游仙诗和情诗《七哀诗》《美女篇》《弃妇篇》抒情小赋《洛神赋》7.诗歌特色:乐府形式(第一个使乐府诗文人化)、词采华茂、工于起调(少平铺直叙,结构精巧)、善用比喻8.文学成就:他是第一位大力创作五言诗的诗人,他真正实现了乐府民歌向文人五言诗的转变;代表建安风骨的最高成就以及此后五言诗的发展趋势9.“建安七子”: 孔融(文举)、王粲(仲宣)、刘桢(公干)、陈琳(孔璋)、阮瑀(元瑜)、徐干(伟长)、应玚(徳瑾)10.竹林七贤: 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怜、王戎、阮咸11.阮籍:五言《咏怀诗》是政治抒情组诗,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咏史12.嵇康:《幽愤诗》他好玄学、尚老庄13.太康文学特点:繁缛、华丽词藻、描写繁复、句式骈偶14.太康文学:指西晋太康年间的文学。
这个时期出现了“三张,二陆,两潘,一左”,其中左思成就较高,代表作《咏史》表现了对门阀制度的抗议和批判15.陆机:(文辞繁复)“太康之英”《文赋》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篇完整而系统的文学理论作品16.潘岳:(清靡流丽)二十四友之首《悼亡诗》开启了中国历史上悼念亡妻的先河17.左思风力: 是对左思诗歌风格的形象概括。
三国人物 曹操
壹 曹操简介 贰 元年记事 叁 艺术文学成就 肆 历史评价
(155-220)
曹操简介
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瞒,汉族, 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著名 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 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先为东汉大将军 、 丞相,后为魏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 其为魏武帝。一生以汉朝大将军、丞相的 名义征讨四方割据政权,为统一中原做出 重大贡献,同时在北方屯田,对农业生产 恢复有很大作用。曹操的诗作具有创新精 神,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 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骨。鲁迅 评价其为“改造文章的祖师”。汉末书法 评论家评出章草大家五人,即崔瑗、崔实、 张芝、张昶、曹操。
曹操在世时大力兴修水利设施并卓有成效,如在周瑜的家 乡舒城建立的七门三堰一直到北宋宋仁宗时还能每天浇灌两万 顷良田。
艺术文学成就
曹操对文学、书法、音乐等都有深湛的修养。他的文学成就, 主要表现在诗歌上,散文也很有特点。 曹操的诗歌,今存不足20篇,全部是乐府诗体。内容大体上可 分三类。一类是关涉时事的,一类是以表述理想为主的,一类 是游仙诗。
元年纪事
公元200年10月,曹操在官渡(今河南中牟县东北)以少胜多大败河北袁绍。 公元201年在仓亭(今河南管县东北)再次击破袁绍大军。 曹操画像 公元207年12月北伐三郡乌桓,彻底铲除了袁氏残余势力,基本统一了中原 地区。
公元208年,曹操就任东汉帝国丞相。7月,曹操南征荆州刘表,12月在赤 壁(今湖北黄冈)与孙刘联军作战,失利。
(王沈《魏书》)
总结
1.曹操的功绩: (1)统一北方,结束局部割据,对促进全国统一作出贡献. (2)以身作则,提倡节俭,遏止东汉后期糜烂的风俗. 曹操的过失就不在这里提及了
曹操功过评论
文学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作于建安十二年秋) 。(作于建安十二年秋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作于建安十二年秋) 龟虽寿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小知识: 小知识: 1.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三曹):即曹操、曹植、曹丕。 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 ):即曹操 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 三曹):即曹操、曹植、曹丕。 2. “世积乱离,风衰俗怨”的时代特征,建安文人开阔博大的胸襟、追求理 世积乱离, 世积乱离 风衰俗怨”的时代特征,建安文人开阔博大的胸襟、 想的远大抱负、积极通脱的人生态度,直抒胸臆、质朴刚健的抒情风格, 想的远大抱负、积极通脱的人生态度,直抒胸臆、质朴刚健的抒情风格, 形成了建安诗歌所特有的梗概多气、慷慨悲凉的风貌。 形成了建安诗歌所特有的梗概多气、慷慨悲凉的风貌。为中国诗歌开创 了一个新的局面,并确立了“建安风骨”这一诗歌美学风范。 了一个新的局面,并确立了“建安风骨”这一诗歌美学风范。
小 结:
有人说,人的命运是由人的性格决定的。 有人说,人的命运是由人的性格决定的。我也这样认 为,曹操的一生之所以如此多姿多彩,与他复杂多变的性 曹操的一生之所以如此多姿多彩, 格是密不可分的。而他的出身有时造成他性格狠毒, 格是密不可分的。而他的出身有时造成他性格狠毒,心狠 手辣,积极进取的重要因素。能培养一种积极进取的性格, 手辣,积极进取的重要因素。能培养一种积极进取的性格, 对于成功人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对于成功人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作为中学生的我们需 要怎样的性格来为自己的成功之路打下良好的基础呢? 要怎样的性格来为自己的成功之路打下良好的基础呢?大 家不妨去思索一下,但千万不要学曹操的狠毒,那只适用 家不妨去思索一下,但千万不要学曹操的狠毒, 于动荡不安的时代。 于动荡不安的时代。
曹、章、陆三人的最后归宿
曹、章、陆三人的最后归宿作者:王凯来源:《领导文萃》2014年第19期梳理曹汝霖、章宗祥和陆宗舆的简历,会发现三人有几个共同之处:都在日本留过学,毕业于当时的日本名校;都是资深职业外交官;都对日本有好感,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亲日派”。
历史学者张鸣在其《北洋裂变:军阀与五四》一书中曾经说过:“在中国人的留学史上,有这样一种现象,凡是在所在国混得比较好的,留学成绩突出者,对所在国的印象一般都比较好;反之,则怨言要多一些,甚至会满腔怨恨。
”曹汝霖等人就属于混得比较好的,所以一直对日本抱有好感。
曹汝霖与章宗祥留学前就已相识,章对日本情有独钟,他认为:“平心而论,日本所得西方之科学,以之转授于中国,实绰有余裕。
”后来章宗祥进日本明治大学读书,曹汝霖去日本留学也是受他的影响。
陆宗舆是三人中年纪最长的一位浙江海宁人,少时即有“神童”的称誉。
陆宗舆的妻子徐金凤与秋瑾是同学,还曾结拜为姐妹。
婚后几天陆宗舆就告别妻子外出学习,一年多不回家,后来他又向岳父家借了一笔钱,独个儿去日本早稻田大学留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1905年夏天,曹、章、陆三人参加清廷组织的“出洋毕业学生考试”,曹、章以最优等获赐进士出身,陆宗舆以优等被给予举人出身。
此后,他们分别在清廷外务部、商部、内务部等要害部门任职,并先后到东三省考察、任职,开始参与对日交涉事宜,日本方面也对这些政界新秀极尽笼络之能事,三人亲日之名由此而来。
二十一条不是中日正式条约从“五四”期间的经历来看,陆宗舆无疑要比章宗祥和曹汝霖要幸运一些。
学生们火烧赵家楼、痛打章宗祥之后,本来准备再到陆宗舆家的,最终因没找到陆宅而罢手。
曹、章、陆三人之所以受到世人抨击,成为学生运动的靶子,是他们参与签订了“二十一条”中日条约,这跟实际情况多少有些出入。
实际三人中参与二十一条交涉的只有外交次长曹汝霖和驻日公使陆宗舆,章宗祥当时正担任县知事考试委员长,考试制度甚为严格,他天天都在考场内,晚上也不能出门,对外事一无所知,直至中日交涉即将结束,才以总统特命的形式出场列席内阁会议——从时间上看章宗祥似与此事牵连不多。
结题报告书-曹操
曹操人物性格探析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瞒,汉族,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
中国东汉末年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诗人,三国时代魏国的奠基人和主要缔造者,后为魏王。
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他为魏武帝。
曹操一生征战,为全国尽快统一,在北方广泛屯田,兴修水利,对当时的农业生产恢复有一定作用;其次,他用人唯才,打破世族门第观念,抑制豪强,所统治的地区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此外,他还精于兵法,著《孙子略解》、《兵书接要》《孟德新书》等书。
作为一代枭雄,他精通音律,善作诗歌,抒发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苦难生活,慷慨悲凉。
在《三国演义》中,曹操被刻画成一个奸雄形象,他刚一出场,作者就通过许劭的话,对曹操进行一个总的评价。
历史上的曹操本就是个极富特点的人物,为人既奸诈狡猾,又真诚坦率,既豁达大度又心胸狭隘。
那么,我们就分析曹操的人物性格,领略他的独特魅力。
曹操的性格归纳起来有三大矛盾:一、忠勇正直与奸诈凶残的矛盾性格六百多年来,中国人提到曹操的第一反应是“奸诈”。
但在《三国演义》中,对曹操的勇敢品质,着墨很多,也极具说服力。
如在小说的第四回,写曹操在王允家谋划刺杀董卓,在众大臣因担忧社稷难保时,仅仅只是骁骑校尉的“小官”曹操大笑,并自荐愿意刺杀董卓,既而取司徒王允七宝刀,赶赴董府献刀刺董。
最后虽然失败,但是在小说中,我们可以发现作者的本意还是在肯定曹操的勇敢。
作者叙述这样一件刺杀之事显然是在对曹操做出正面的肯定,虽然诸如刘备,孙权等也是勇敢之人,但敢做刺客的,应该是独属曹操所具备的“孤胆”。
书中不仅通过这一点展示曹操的勇敢,随后曹操进行的一系列战役中,曹操也是“自来征战,一身当先”。
正因为如此,曹操才能在军阀混战中,屡获胜利,并最终一统北方。
作者如此描绘曹操,应该是含有发自内心的敬意的,用颇多的笔触来描写和赞美曹操的勇敢风采,是让读者看到曹操是充分具备无可睥睨的气概的。
不管是历史还是文学人物,曹操也是一个忠勇的人物的代表。
曹操文学常识
曹操文学常识曹操是中国历史上一位非常重要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被尊称为“曹孟德”,也是三国时期魏国的奠基人。
他以其出色的才能和杰出的才华,在政治、军事和文学领域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下曹操在文学方面的贡献。
首先,曹操是南京六朝文学的奠基人之一。
在南京六朝时期,曹操的文学成就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
他的作品涵盖了诗歌、骈文、散文等各种文学形式,被誉为“魏晋文学的开山祖师”。
他的作品以深沉老练、状貌精神、词章工巧等特点而闻名于世。
曹操的诗歌作品继承并发扬了汉代乐府民歌的传统。
他以雄浑有力的笔触和明快的节奏,描绘了不少壮丽的战争场面和英雄人物形象。
如《关中门》描写了自己在长安发动政变的决心,“曹操修订皆启省,威终力拔何人能”表现了其铮铮铁骨和果断决策的个性。
《短歌行》以幽默诙谐的形式描写了曹操与当时流行的舞女王异离的故事,抒发了对自己险些丧失权力的忧虑,表达了对权力的珍视。
此外,曹操还有通过诗歌表达情感和抒发自己的视野的作品,如《战败赴见》、《宴下位诗》等。
曹操的散文作品则体现了一种独特的文艺风格。
他的散文浑然天成,具有雄风磅礴的特点。
他的散文以转折和对比的手法,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如《破荆州有感》中他写道:“张昭曰:‘天生英雄,不可强也。
’余尝问之,其言曰:‘是谓养虎为患也。
’”这一段文字在表达对张昭智慧的赞美的同时,也展示了曹操为大局着想的胸怀。
此外,曹操在《永嘉四年》中写道:“太上皇忌思,嗣子无瑕也。
丽谏类孔融,权量具禅让。
”这段文字不仅表达了曹操为国家安定而忧虑的情感,还展示了他对孔融清高正直品德的推崇。
此外,曹操还是一位出色的骈文作者。
他的骈文以其独特的辞章妙趣横生,展示出了他丰富的想象力和诙谐幽默的才华。
曹操的骈文以对偶、排比和运用典故为特点,如《过秋社》中他写道:“村中夏日闲,春实罗山坞。
谷口唤秋日,道者多裳褐。
时人望秋色,揽蒲为葺屋;移风悲秋竹,送客相思曲。
曹大三
曹大三曹大三是安徽泾县丁家桥镇小岭曹氏一世祖,为避战乱和爱小岭自然以及生存环境,他于宋末率部分族人自南陵县绿岭虬川迁居小岭,以蔡伦术为生业,并在前人造纸经验的基础上,研发出一套完整、系统、全面、合理的“灰碱蒸煮、雨洗露炼、日曝氧漂”的制料和“捞、晒、剪”环环相扣的宣纸制纸全过程生产工艺,从而成为中国宣纸的鼻祖。
中国宣纸于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宣纸的发祥地是安徽省的泾县丁家桥镇小岭村。
自曹氏迁居小岭后,开创了中国宣纸制造的先河,根据史料记载和当地人口碑相传研究,学术界和泾县宣纸从业人员以及相关工作者一致认为曹大三作为小岭曹氏一世祖,是创制中国宣纸的鼻祖。
现在的问题是,曹大三祖上延传情况是怎样的呢?他率族人从何处迁来小岭又缘何迁来小岭呢?他是如何率领族人开创宣纸制造而成为鼻祖的?笔者在以前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搜集材料加以阐述,现就几个问题分述如下。
一、曹氏溯源与繁衍、播迁根据《小岭曹氏宗谱》卷一之乾隆丁酉(1777)作《曹氏源流序》的辑述,我们大致可以知道梗概:“曹氏之先出于轩辕,历周武王封同母弟叔振铎国于曹,因氏焉。
传国四世至飌,始以支子分宗,历春秋时,曹进仕于鲁,其子曰刿,为鲁大夫,越五世,騋为鲁成公使蔡,因留焉。
居蔡四世,曹岷生子卹少,孔子五十岁,幼从学焉,名列贤廡,祀从圣庙,其六代孙莸为秦沛令。
生沭,沭生平阳侯参公,为汉开国名佐。
故曹氏之出其族者,宗汉平阳侯为承家始祖云,自兹而往,五世孙爽奉祀太祖妣茔于谯,因世居于马蚁街。
自汉及晋,十七世至彦,生永熙,┅┅。
元帝三年,王导、周顗荐于朝,征拜翰林中书。
明年中秋,率宗族人千余渡江居京口,后王敦叛乱,宗族因四散江南江北,分离一十八处,自是曹氏一族迁居之地广矣。
彦,一名汉,字子翁,生江都,令恭至恭子曰沛者,帝奕时为广阳令,因桓温废帝,恣遂挂冠,居泾阳殿头地,是泾阳之有曹氏,自兹始时,泾阳地尚属宣州,至隋入泾县,唐天宝六载,始建太平,仍名为泾阳乡。
关于曹操的事迹写一份研究报告初一
关于曹操的事迹写一份研究报告初一一、主要事迹1.出身——曹操出生在官宦世家,养祖父是宦官曹腾,历侍四代皇帝,有一定名望,汉桓帝时被封为费亭侯。
曹操的父亲曹嵩是曹腾的养子,汉灵帝时官至太尉。
《三国志》记载曹操的远祖(实为养祖父的远祖)是汉朝初期的相国曹参。
曹家与夏侯家有密切关系,“夏侯、曹氏,世为婚姻。
”关于曹嵩的家世,没有确切说法,《三国志》记载“莫能审其生出本末”。
南朝宋史家裴松之注《三国志》中引用的《曹瞒传》记载,曹嵩本姓夏侯,后来成为曹腾的养子,于是改姓曹,曹操实为夏侯氏,夏侯惇和夏侯渊与曹操为堂兄弟。
也有一说指曹嵩为曹腾堂兄弟之子,曹腾有可能过继子侄作为养子。
此两说均无确切证据支持。
2.曹操献刀——为了除掉祸国殃民的董卓,王允和曹操定下刺董之计,曹操手持七星刀刺杀董卓,不料却被发现,曹操随机应变,以献刀为名瞒了过去。
随后,便匆匆忙忙逃出董相府,因此保住了自己的性命。
3.割须弃袍——曹操率军与马超在潼关交兵,曹军被打败后马超追击曹操时,曹操为了不被认出来,把胡须割掉,把长袍丢弃之事。
4.割发代袍——曹操骑马正在走路,忽然一只鸟儿,惊吓了他的马。
他的马一下子蹿入田地,踏坏了一片麦田。
他要执法官为自己定罪,被执法官拒绝。
曹操要举刀自杀,被众人劝住。
于是,他就用剑割断自己的头发说:“那么,我就割掉头发代替我的头吧。
”5.逐鹿中原——初平三年(192年),青州的百万黄巾大军入侵兖州。
兖州刺史刘岱不听济北相鲍信的劝阻,与黄巾军交战,结果被杀死。
鲍信等便暗中使人到东郡迎接曹操,推举他担任兖州牧一职。
后来与黄巾军战于寿张以东,历经苦战,鲍信战死,终于大破敌军。
曹操一路追击至济北,最后逼降黄巾军,收编降卒三十余万并男女百余万口,又从中选出精锐,号称“青州兵”。
到了这时,曹操作为一方势力才渐成气候。
后来袁绍与荆州的刘表联手,袁术则与幽州的公孙瓒、徐州的陶谦相结以抗。
这时的曹操是袁绍派系的同盟军,刘备、孙坚也分别屈身于公孙瓒与袁术之下,是受其差遣调度的客将。
曹魏宗室曹彰生平简介
曹魏宗室曹彰生平简介曹彰,字子文,魏文帝曹丕之弟,曹植之兄,曹魏宗室、将领。
其胡须黄色,被曹操称为“黄须儿”。
弱冠前喜搏猛虎,臂力过人、不善文章。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曹魏宗室曹彰生平简介,希望大家喜欢!曹彰生平简介曹彰是魏武帝曹操的第二个孩子,即曹植的兄长、曹丕的弟弟,因为胡须显黄色而被曹操称为黄须儿。
他在222年被封为任城王,次年病逝于府邸,得谥号“威”,所以后人又称他为任城威王。
曹彰从小就非常擅长驾车、射箭,更能徒手和猛兽搏斗,臂力较常人更为孔武有力。
在随其父曹操的行军出征中,表现的非常胆识过人,曹操曾评价他“不胜读书,只好骑马射箭”,并督促他读《诗经》等博论史书。
某一次曹操询问曹丕、曹彰等几个儿子的志向,唯独曹彰说“愿作将军,临危不惧,勇猛杀敌,过者赏,罪者罚”,曹操大笑不语。
曹彰在公元216年被封为鄢陵侯,公元218年因乌桓无臣氐等造反而被任命为中郎将兼具骁骑将军的职责,战事初起曹彰只有步兵一千人以应对乌丸族几千骑兵的进攻,此时曹彰采用军师田豫的坚守阵地要塞的计策,敌军大败溃逃,曹彰亲自上阵指挥军队趁胜追击,半日激战中曹彰虽然铠甲上中了几箭,但其气势更加雄壮,一直将叛军逼到距离代郡二百余里的桑干河,这时其军中一干将士都因不被容许过代郡且不许深入敌境的命令而停滞不前,曹彰说只要是为了去取胜,就坚决不能被限制。
且马上派兵前去追击叛军,并大获全胜,俘虏叛军近千人。
当时的鲜卑族首领率兵在旁观望曹彰和叛军的作战,因被曹彰的所向披靡折服,而向曹操请求臣服。
十虎战曹彰的故事三国故事在普通百姓家经常被作为茶余饭后的话题来讨论,这不只是因为三国时期有许多脍炙人口的历史典故,还因为这其中有许多著明的经典战役,许多催人泪下的感人情节。
近年来相应的关于三国的各种评书改造后的书籍也接连出现在市面上,甚至有人编造出了“十虎战曹彰”这样夸张的情节,丝毫不顾真实历史是怎样的。
张国良的苏州评话版《三国》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基础之上进行了更为夸张和抽象的改造,他改造后的三国故事中极其侧重两军武艺的较量,“十虎战曹彰”就是其中的生动写照。
古代诗人曹松简介
古代诗人曹松简介曹松(828903,唐代晚期人。
字梦徵。
舒州(今安徽桐城,一今安徽潜山)人。
生卒年不详。
早年曾避乱栖居洪都西山,后依建州刺史。
李死后,流落江湖,无所遇合。
光化四年(901)中进士,年已70余,特授校书郎(秘书省正字)而卒。
曹松为诗,学苦吟。
平生五字句,一夕满头丝(《崇义里言怀》),是其自我写照。
工五言律诗,炼字琢句,取境幽深,也有点接近贾岛,但尚未流于怪僻,而自有一种清苦澹宕的风味。
汲水疑山动,扬帆觉岸行(《秋日送游上元》)、废巢侵晓色,荒冢入锄声(《送进士游太原》),正代表他的这种诗风。
题材狭窄,不外乎叹老嗟卑,旅思离情,很少接触社会问题,而《己亥岁二首》中的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却历来传诵不衰。
曹松晚唐,又是一个乱世。
乱世出怪事。
怪事之一便是五老榜。
五老之一便是曹松。
曹松,字梦征。
他的籍贯有点混乱,据清《一统志》说是桐城人,更多的地方说他是潜山人。
不过在当时,是没有混乱的,因为当时桐、潜同属舒州。
他的籍贯也一直说是舒州人。
混乱是难免的,桐、潜两地,依山傍水,通婚接嫁,谁能说得清一千多年前的`谁谁谁究竟住在哪旮旯?只是近年来争抢名人的事时有发生,笔墨官司打得热火朝天。
尤其是明清时期的桐城名人,就常常被咱的邻县枞阳兄弟们不厌其烦地将其籍贯改换,且一直有些耿耿戚戚地抱怨:枞阳出人,桐城出名。
唉,谁让那时枞阳属于桐城地界呢。
其实争抢名人的事大可不必,是你的老祖宗,你爱他,以他为荣,说他赞他就是。
至于他的籍贯,还是以历史记载为准。
就如曹松,严格地说,应是舒州人(清《一统志》注桐城人,一说潜山人),这样才科学,才历史。
像朱光潜等人,是不是应该说,某某某,桐城某地人(现属枞阳)呢。
扯远了,还说曹梦征。
他的生卒年代也和他的出生地一样不甚清晰,《新编三百首》中就说其生卒年不详。
据《桐城县志》载,其生卒年大约(注意:是大约)在公元830903年。
这是个战乱迭起,起义,朱温乱唐,五代十国酝酿成立的历史区间哦。
曹操事迹研究报告
曹操事迹研究报告
曹操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他的事迹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本报告将从曹操的早期经历、政治军事活动和文学成就三个方面对曹操进行研究。
首先,曹操的早期经历对他的后期事业产生了重要影响。
曹操出生在一个世代显赫的家族,他的祖父曹腾和父亲曹嵩都是当时有名的官员。
曹操自小聪明好学,精通文学和兵法,被认为是当时少有的多才多艺之人。
曹操的早年还经历了黄巾起义,他在战斗中展现出了出色的军事才能和领导能力,为他日后的政治和军事生涯奠定了基础。
其次,曹操在政治和军事活动中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华和智慧。
曹操先后任职于各地官职,并多次在战斗中取得了重要胜利。
他善于运用兵法和策略,深得士兵和将领们的尊敬。
曹操在政治上也是一个善于运筹帷幄的人,他建立了一套完善的政府机构,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使得曹魏政权得以巩固。
最后,曹操还是一个才华横溢的文学家。
他不仅擅长作战,还精心培养和支持许多文学人才,为当时文化的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自己也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其中以《观沧海》、《短歌行》等最为著名。
曹操的作品以其深邃的意境和优美的文笔而闻名,对后世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综上所述,曹操的事迹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他的早期经历为他后来的事业奠定了基础,他在政治和军事活动中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华和智慧,并且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
曹操的故
事激励着后来的人们,他的成就也为中国历史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大通史曹大为读书报告2000字
中国大通史曹大为读书报告2000字读史可以让人明智,鉴以往可以知未来,读一本历史方面的书需要慢慢的品味,慢慢的研究,不可马虎大意,否则在别人面前会闹出笑话。
市面上的历史书太多了,但是极品的却很少,这部《中国大通史曹大为》就是其中之一。
《中国大通史曹大为》将民国时期公认的三位史学大家的代表作编辑整理后,集合到一起,三位史学大家的史书的编写各有优点,集成一套,给读者们带来深刻轻松愉快的阅读。
张荫麟,号素痴,广东东莞人,在清华求学7年,以史、学、才三才识出众知名,与钱钟书、吴晗、夏鼐并称为“文学院四才子”《中国史纲》是张荫麟短暂一生留下的唯一专著,原为作者受聘编写的高中历史教材的一部分。
不仅被誉为历史教科书中最好的一本创作,更是一种别具一格的通史读物蒋廷黻,字绶章,笔名清泉。
湖南省邵阳县(今邵东县)人,中国历史学家,民国时期外交家,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最早开始了中国近代外交史料的收集研究工作,作出了开创性贡献,并率先在历史系讲授中国近代外交问题,成为中国近代外交史教学研究的先驱者.著有《中国近代史》,《近代中国外交史资料辑要》等等。
吕思勉,字诚之,笔名驽牛、程芸、芸等。
汉族,江苏常州人。
中国近代历史学家、国学大师。
与钱穆、陈垣、陈寅恪并称为“现代中国四大史学家”。
毕生致力于历史研究和历史教育工作,吕思勉史学代表作品有《吕著中国大通史曹大为》,《秦汉史》,《隋唐五代史》等等。
一个民族开始有它的形成的起源,太古的社会文明开始是混乱的,在后面结合各类不同的民族的文化,采人之长,以补我之短,,经历长久的时间,形成了伟大的华夏民族。
本书通过的各个朝代的政治,宗教,社会文化,科学,思想等等来讲述了各个朝代的精彩的社会文明,古代的强大的帝国和帝王们之间的纷争,一个朝代崛起,一个朝代的灭亡,农民的起义推翻暴政的朝代,百家争鸣思想文化辉煌灿烂、群星闪烁的时代,近代史的封建社会的注定要灭亡的重大历史事件等等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明传承是非常悠久,历史的岁月总在不断流失,年轮刻下历史的印记,各个朝代的帝国的辉煌和腐败。
曹操——读懂曹操,就读懂了三国复杂的历史
曹操,字孟德,公园155年出生,沛国人。
父亲曹嵩本姓夏侯,因为称为曹腾养子而改姓继承侯爵。
曹操一生从陈留起兵到洛阳逝世,奋战三十余年,参加大小战役近五十次,消灭了袁绍、袁术、刘表、张绣、吕布等割据势力。
曹操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与两个儿子曹丕、曹植代表了东汉末年的文风,是历史上有名的文学家庭。
曹操一生有诸多作品,很多诗文都表现了他指点江山、壮怀激烈的高远志向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曹操,从洛阳小吏到汉武大帝,千百年来评价褒贬不一,誉之者称其为枭雄,毁之者称其为逆贼奸臣。
被《三国演义》所塑造的曹操,是曹操奸佞小人形象的开始和巅峰。
《三国演义》的流行和戏曲舞台上对他奸臣的定位使得后一观点(逆贼奸臣)被更多人所接受。
曹操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曹操锁在的时代,正是一个朝代的末期,群雄并起,奇异不断,相互讨伐。
曹操是这个时代的参与者,并不是创造者。
相反,其实他是渴望统一的,。
为此,他不得不因时而异,在政治上才去看似矛盾无比的行动。
不管在政治、军事还是曹操的性格上分析他,曹操都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人。
他宽容而多疑,善良而嗜血,雄才却算计,英雄而叵测……人们提起曹操,总是有“协天子而令诸侯”的不义之举,又有“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中心表白。
也许这正是曹操的人格魅力的所在吧!也正是因为他的性格非常复杂,因此被人们所正义。
人们提起曹操,首先记住的就是他的政治和军事才能。
曹操通过官渡之战,统一了北方,提倡对人才要“唯才是举”。
这在当时,乃至后来的封建王朝的统治下都是非常大胆的。
他改革了汉朝许多弊政,抑制豪强,采取解放生产力的屯田政策,提倡节俭。
这些都极大地促进了历史的稳定和发展。
众所周知,刘备那厮打了败仗,都会带着百姓一起迁徙,捞下一个仁德之君的名声。
其实很多人不知道,曹操打了败仗,也是会托儿带口,带着全城百姓逃命的。
曹操实行的政策,极大地促进了历史的稳定和发展,曹操不仅有超高的政治和军事才能,而且在文学方面也颇有建树。
建安七子诗歌分类
建安七子诗歌分类七子各体创作的成就还可从《昭明文选》选录中得到说明。
其书选王架诗8题13首、赋1篇,刘祯诗5题10首,应场诗1首,孔融书、表各1篇,陈琳书1篇、檄2篇、笺1 篇,阮璃书1篇。
可见,王聚诗赋兼善,刘祯、应场以诗取胜,孔融长于书、表,陈琳、阮璃善写书、檄。
这基本上合乎曹王、刘瓣之评。
当然,无论是曹王、刘拐、钟嵘所评,还是《昭明文选》所选,都着眼于被评选者的主要成就和名篇佳作。
建安七子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文人创作大发展的时代,他们的诗文无论文体(体裁体制)上还是题材上都呈现出丰富多彩的面貌。
而一些作品虽从质量上也许不算上乘,但在文体发展上或题材拓展上有一定的意义,并对后来的诗文创作有一定影响,这些作品也有值得关注的地方。
本章将分别就建安七子今存诗、赋、文诸体作品在文体发展上的成就和题材开拓上的成就述说他们的创作实绩。
第一节七子的诗创作建安七子的诗歌,今存者据俞绍初《建安七子集》辑录,孔融有4题7首;陈琳有3题4首(含《饮马长城窟行))),另有失题诗5则;王集有11题26首,另有失题诗4则;徐干有4题9首〔含《为挽肛士与新婚妻别)));阮璃有9题11首(含《驾出北郭门行》、《琴歌))),另有失题诗3则;应场有5题6首,另有失题诗1则;刘祯有8题13首,另有失题诗14则。
七子处于中国诗史上由民歌到文人诗、由四言诗到五言诗的过渡时期,他们的创作顺应了这一诗歌发展的趋势,并作出了一定的努力。
他们的诗,《文选》选录14 题24首,分属公宴、咏史、哀伤、赠答、军戎、杂诗几类;此外,七子的诗还有游览、行旅、咏物、写景、情诗、临终、挽歌、离合、郊庙等多种。
这多种题材在中国诗体发展史上都有一定的意义。
兹就其主要题材予以述说。
游宴(游览、公宴)。
《文选》卷二十共收公宴诗14首,首列建安诗人作品,有曹植、王聚、刘祯《公宴诗》各1首和应场《侍五官中郎将建章台诗》。
此外,建安七子公宴诗还有陈琳《宴会》、阮璃《公宴诗》、应场《公宴诗》等。
曹操的成功故事_励志人物
曹操的成功故事曹操是历史上的枭雄,他是如何一步步的成为历史上的名人曹操出生于一个显赫的宦官家庭。
曹操的祖父曹腾,是东汉末年宦官集团中的一员。
父亲曹嵩,是曹腾的养子。
曹嵩的出身,当时就搞不清楚,所以陈寿称他:“莫能审其生出本末”,但也有人认为他是夏侯氏之子。
曾先后任司隶校尉、大司农、太尉等官。
曹操是曹嵩的长子,他“少机警,有权数”,自幼博览群书,善,通古学。
曹操也有过人的武艺。
曹操“任侠放荡,不治行业”,未被时人所重,但素以知人名世的太尉桥玄一见曹操就大为惊奇,说:“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随之,桥玄又让曹操去拜访汉末主持“月旦评”的名士许子将,许子将评价曹操说:“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由此,曹操渐知名于世。
灵帝熹平三年(174),二十岁的曹操被举为孝廉,入洛阳为郎。
不久,被任命为洛阳北部尉。
洛阳为东汉都城,是皇亲贵势聚居之地,很难治理。
曹操一到职,就申明禁令、严肃法纪,造五色大棒十余根,悬于衙门左右,“有犯禁者,皆棒杀之”。
皇帝宠幸的宦官蹇硕的叔父违禁夜行,曹操毫不留情,立即处死。
于是,“京师敛迹,无敢犯者”。
灵帝中平元年(184),黄巾农民起义爆发,曹操被拜为骑都尉,受命与卢植等人合军进攻颍川黄巾军,结果大破黄巾,斩首数万级。
随之迁为济南相。
济南相任内,曹操治事如初。
济南国(今山东济南一带)有县十余个,各县长吏多依附贵势,贪赃枉法,无所顾忌。
曹操之前历任国相皆置之不问。
曹操到职,大力整饬,一下奏免长吏八名,济南震动,贪官污吏纷纷逃窜。
“政教大行,一郡清平”。
当时正是东汉政治极度黑暗之时,曹操不肯迎合权贵,遂托病回归乡里,春夏,秋冬弋猎,暂时隐居了。
中平五年(188),汉灵帝为巩固统治,设置西园八校尉,曹操因其家世被任命为八校尉中的典军校尉。
中平六年(189),董卓进入洛阳,废少帝,立献帝刘协,后又杀太后及少帝,自称相国,专擅朝政。
曹操见董卓倒行逆施,不愿与其,遂改易姓名逃出京师洛阳(今河南洛阳东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曹大章生平与交游考述作者:苗宁来源:《文艺生活·中旬刊》2016年第10期摘 ; 要:曹大章活跃于明中期文坛的士子,才华过人,交游甚广,虽政绩甚微,但有大量作品流传于世,在当时文坛影响颇大,且代表了明代中后期一批文人志士的人生形态。
曹大章作为曾在嘉靖时期官场上昙花一现的士人,虽被一些文章零星提起,但至今没有对其做过专人研究。
现通过有关一手资料的搜集整理,钩稽考证,阐述曹大章大致生平及交游情况。
关键词:曹大章;生平;交游中图分类号:I206.2 ; ; ;文献标识码:A ; ; ;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29-0121-03曹大章(1521-1575年),字一呈,号含斋,江苏金坛人。
嘉靖三十二年癸巳第二人及第,授编修。
后与严嵩子世蕃往还过洽,时有龃龉,勒致仕。
曹大章一生桀骜不驯,重气任侠,虽仅为官七年,但慧眼识人,名声大振。
曹大章尤善文章,作品繁多,种类多样,在当时的文坛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王世懋称,“夫以太史之才与位、与名,天下所厚望。
饿其膏而狼籍其珠玑者,至几不淂其片语双字,而仅仅赖嗣子以传,曰:…此曹氏碎金也。
‟使读之者,喜其不烦,而怪其易尽,以斯为太史已矣,则其略尔可见矣。
”①万历二十八年,其子曹祖鹤刻《曹太史含斋先生文集》十六卷,现收录在《四库全书存目丛书》。
一、号“冰华梅史”、“萍乡花史”考辨笔者在考证曹大章散佚作品时,发现《燕都妓品》的作者“冰华梅史”和《广陵女士殿最》的作者“萍乡花史”是否为曹大章的号,在学术界出现分歧。
《中国丛书综录》将两篇文章归在曹大章名下,认为“冰华梅史”和“萍乡花史”都是曹大章的托名。
之后,李占鹏在《魏良辅曲律著述原稿<南词引正>的发现、整理及研究》中写道:“曹含章原名曹大章,号冰华梅史、萍乡花史,嘉靖二十五年(1546)乡贡,三十二年进士,擅神思,工文章,诗学李白,文学司马迁,中年后归隐,耽于泉石。
”②这里曹含章应是“曹含斋”的讹误。
岳立松在《晚清狭邪书写与京沪性别文化研究》一文中写:“大章,字一呈,号含斋,又号冰华梅史、萍乡花史,金坛人。
”③目前认为“冰华梅史”、“萍乡花史”为曹大章号的仅此三例。
《说郛续》在收录《燕都妓品》和《广陵女士殿最》时,仅以“冰华梅史”和“萍乡花史”署名,并未明确作者名讳。
目前学术界也大多不认为“冰华梅史”和“萍乡花史”是曹大章的托名,如余意的《“词学吴中”与明代词学之重建》、孙福轩的《<肉蒲团>作者非李渔考辨》、刘红军的《<儒林外史>戏剧演出活动考释》等文章,都不以曹大章署名《燕都妓品》、《广陵女士殿最》。
经笔者考证,“萍乡花史”并非曹大章的号。
《广陵女士殿最》以花品鉴妓女,并以香为花定性,分为十八类,如异香牡丹、温香芍药,国香兰、天香桂、暗香梅等,抓住突出特征将女子与花紧密相联,是一种欣赏性的品鉴。
而曹大章的“花榜”是针对妓女个人进行的等级划分,有一定的评鉴标准,所以两者在内容上有很大区别,不可模糊混淆。
此外,《佩文韵府》在词条“泪”中记载,“含泪:萍乡花史韩忠献公诗曰:…朝来京雨低含泪,竞写真妃寂寞妆‟。
”④笔者认为,萍乡花史应是韩忠献公的自称,由于政治或形象原因,未署自己的真名。
而韩忠献公所作《广陵女士殿最》因体例与曹大章的《莲台仙会品》、《秦淮士女表》相似,均为品评类文章,所以《说郛续》等丛书将其收录在同一卷,而《中国丛书综录》将其署名为曹大章是主观臆断。
同样,“冰华梅史”亦非曹大章的号。
《燕都妓品》采用科榜形式,分状元、榜眼、探花、传胪等名目,评鉴北京教坊司诸女妓。
按“品、韵、才、色”四标准来品评参选的32 位妓女,其评品人数较以往有所增加,榜名亦随之添列。
不仅如此,还增加了《世说新语》之故事以寓附其义,并且与席间游戏相结合,佐觞助酒。
《燕都妓品》记载:“万历丁酉、庚子间,其妖冶已极,余自辛卯出都,未及寓目,后得梅史叶子尤可想见其一二人,以此帙比金陵莲台仙会。
”⑤可见,该文是作于1600年以后,所以定不是曹大章所作。
王初桐在《奁史》中写到:“万历丁酉,冰华梅史以燕都妓女四十人配叶子,以代觥筹……梅史者浙沈水部所托名也。
”⑥后《坚瓠集》、《弱水集》、《日下旧闻考》分别引用此段。
又有朱彝尊《静志居诗话》记载:“隆、万以来,冶游渐盛,浙有沈水部某,托名冰华梅史,以北京东、西院妓郝筠等四十人,配作叶子牌。
金沙曹编修大章,立莲台新会,以南曲妓王赛玉等一十四人,比诸进士榜。
”⑦后于《明诗综》卷九十八卷首同载。
由上可知,“冰华梅史”应指浙江沈某,由于身份等原因,其在模仿《莲台仙会品》创作《燕都妓品》时未署真名。
二、曹大章生平经历考曹大章生平经历脉络清晰,以其入仕、出仕时间为节点,可分为三个阶段,求学考官(1521-1553年)、入朝为官(1554-1561年)、远离朝堂(1562-1575年)。
“曹之先,山西解梁人,宋初徙居金坛。
”⑧曹父邦彦举正德丙子乡试,嘉靖戊戌除户部司务。
曹家世代经商,家境殷实,经济基础雄厚,为曹父及曹大章专注学业、步入朝堂提供了经济条件。
在其父的深刻影响及谆谆教诲之下,三十三岁以前,曹大章致力于学业,且“精敏过人,幼即崭然露头角,及就傅日诵数千言为文援笔就立,有惊人语”⑨。
曹大章十五岁封号诸生,随父补修《太学卒业》、《太学庚子》。
嘉靖八年,曹大章应顺天乡试,文巳入彀且第,而主者误揽入他卷,于是落榜。
丙午年,曹大章卒业南雍,举乡试,后于国子监读书,嘉靖二十六年卒业。
时曹大章在文学方面已有一定的成就,占有较高的学术地位,张祥鸢、蔡悉、瞿九思等随其龙山别墅研讨学问,尊其为师。
嘉靖三十二年,曹大章会试拔得头筹,殿试夺得一甲第二名,授翰林编修。
曹大章1553年入朝为官,1559年被罢黜归乡,为官时间仅七年。
嘉靖三十八年,曹大章出任会试同考官,能慧眼识人,得多名士,名声大振,获明世宗及宰相严嵩的器重。
“天子方修竹宫祠厘之事,三相国所上表颂例以属其寮,独公具草佳甚。
而分宜相,时当揆异之,谓其蘖蕃曰:…是才子,不可失也。
‟”。
⑩严嵩欲让其子严世蕃拉拢,然世蕃素贵倨不下士,独以父言,遂佯装仰慕曹大章,实则欲敛其财。
曹大章负其才地,不屑就世蕃,以目摄之,又因病重且蹇,遂请归,就医江南。
曹大章归乡后,有关严世蕃的蜚语入其耳,世蕃疑出于曹之口,遂假考功令,称其有疾而罢黜。
曹大章身负高才,凌霄之志,遭人诟病,人人惜之,而曹欣然就道,归辟乐天。
园营城南别墅,垒石为山,引水为池。
风日晴羡,画船载酒,随意登临,极欢而罢。
曹大章豁达无城府,雅好客,厚遇款待,故客恒满座。
官场失败的经历,让曹大章认识到政治的黑暗,磨灭了他辅佐太平的政治理想,转而流连于山水、烟花巷柳之间。
这一阶段是曹大章创作的高峰期,尤其是在戏曲、小品文方面的成就与贡献,著名的《莲台仙会品》便是这一阶段的代表作。
潘之恒《莲台仙会品》叙曰:“金坛曹公,家居多逸豫,恣情美艳。
隆庆庚午,结客秦淮,有莲台之会。
同游者毗陵吴伯高、玉峰梁伯龙辈,俱擅才调,品藻诸姬,一时之盛,嗣后绝响。
”11这次活动无论是在当时还是对后世都有巨大的影响,同时,曹大章所作《莲台仙会品》,首创以花草之名比类胜者,之后文士效仿之举,皆被称之为“花案”或“花榜”。
王书奴认为,中国花榜之事始于金坛曹大章创莲台仙会,将其视为花榜的萌芽。
12但由于疾病缠身,多年与病魔作斗争的曹大章,最终于万历三年病逝。
三、曹大章交游考根据笔者统计,与曹大章有书信往来的人物,在《曹太史含斋先生文集》中有所反映的约180人,其中大多是在朝官员。
除此之外,曹大章还与一些文人墨客有密切往来,尤其在罢黜以后,如梁辰鱼、吴嵚等。
根据曹大章与其的关系,笔者将其分为三类。
(一)师门之交《曹太史含斋先生文集》中,体现与曹大章师从关系的有徐阶、王烨、董份三人,他们在政治思想和文学创作上对曹大章有深厚影响。
徐阶在官场上给予曹大章极大帮助,对其有赏识提拔之恩。
他在书信中写道:“□江陬之竖儒也,不闲当世之故,又非赋颂之□。
赖我师相造铸,进诸门墙,得充任使。
”13曹大章对徐阶的政治才能非常推崇,认为“相公实为佐命元臣,对杨休嘉,光昭一德,以弼成配天之业”14,且明白徐阶养精蓄锐、等待时机、扳倒严嵩的长久之计,可以说曹大章是徐阶的心腹。
曹大章甚至将自己的政治理想寄托于徐阶,“今公位益崇,寿益进,益推极政化,将使民物熙峰天下,咸得引宗社绵长之运而垂之于后”15。
徐阶成为宰相后,二人往来更为密切,曹大章晚年家道中落,“独我师翁呱呱垂怜,过于襁褓,贻书惠仪,教诲谆切”16,可见二人志同道合,师徒情深。
相较于徐阶,曹大章对王烨的文学思想与处世之道更加推崇。
“是时谏议樗庵王先生(王烨)以疏论分宜,免官,家居。
公故先生门人也。
时时造先生精舍,谈道论文。
先生雅器公曰:…子之才,且为江南文苑生色,一第易耳。
‟自墓抵先生所,远且十余里,野服徒步。
”17可见,曹大章对王烨的学问非常尊崇,不远求知,王烨也对其才气欣赏有加。
王烨廉洁清正、忧国忧民的良好形象为曹大章树立了典范,曹大章曾说:“先生固天地正气也。
正气不丧,先生不亡。
”18其对曹大章桀骜不驯、简傲侠义的性格有一定影响。
董份与曹大章的往来较少,《曹太史含斋先生文集》中仅有一篇曹大章在董份告病归乡时所写的慰问书信和一篇贺寿信。
董份嘉靖三十二年出任会试同考官,选拔曹大章,因而曹大章尊称其为师。
然董份在朝攀附权贵,谄媚小人,为曹大章所不齿,只因彼此在文学创作上相互欣赏,二人师徒关系多半有名无实,情感也并不很深厚。
曹大章一生名扬四海,且慧眼识才,因而门人繁多,目前据记载确实有师徒关系的有张祥鸢、瞿九思、蔡悉、王鉴、谢廷杰五人。
其中蔡悉、谢廷杰、张祥鸢均为嘉靖三十八年进士,曹大章出任该年会试同考官,进而成为师徒关系,王鉴、瞿九思与曹大章是问学而识。
他们均对曹大章的人格、学术、政治思想赞扬有加,情感深厚,如蔡悉曾为曹大章的文集作序,王鉴作《前翰林院编修文林郎含斋曹先生传》畅谈含斋先生一生事迹。
尤数张祥鸢,其《华阳洞稿》中存有关于曹大章的文章十余篇,为其作行状、祭文,还有为其子曹春垣所作墓志铭,细数曹大章生平家世、文学创作、政治思想等,可见其交往密切,了解深入。
曹大章对他们影响也很广泛,尤其在文学创作方面,张祥鸢《与曹含斋太史书》有云:“近日入小庄养疴,精神稍复,便当呈稿,不敢再缓……尚荣侍侧细评漫赋数首,并前所呈,亦改数言,具别幅,乞指教,门户甚幸。
”19这是一段张祥鸢向曹大章学诗的描述,因而张祥鸢文笔虽似嘉靖七子,但不落窠臼,很大程度上是受曹大章的影响。
(二)朝廷官员曹大章生性秉直,为人豁达,故虽仅为官七年,但结交不少朝廷官员,除了严嵩、徐阶这样的朝廷命官,还有大量地方官员。
曹大章所作的序、书大部分与朝廷官员相关,尤其是序,大多为其官时所作,多与政务有关,从中可以了解曹大章的一些政治见解,如与秦淦的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