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占据空间吗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空气占据空间吗教案
空气占据空间吗教案【篇一:三年级科学上册空气占据空间吗教案教科版】空气占据空间吗【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空气占据空间;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体积)是可以变化(被压缩或被扩张)的。
过程与方法:用实验方法证实空气确实占据空间;用对比实验控制条件的方法,进行观察;在科学事实的基础上进行预测和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形成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知道空气与其他物质一样,能够占据空间,但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是可以改变的,认识到空气是一种物质。
【教学难点】【教学准备】给每个小组准备:1个玻璃瓶、1个玻璃杯、2个注射器、4根吸管、纸巾2张、1块橡皮泥。
给每个学生准备:记录纸一张、维恩图一张。
【教学过程】一、空气占据空间1.用“乌鸦喝水”的故事引入,师操作演示,并引导学生思考:瓶中的水为什么会上升呢?如果不用石子而利用空气,能让水上升吗?2.出示材料,用这些材料能否让装在瓶子里的水上升并流出来?(保证不倾斜瓶子)3.联想平时喝盒装饮料时,有什么经验?这些材料该如何使用?4.知道学生分组实验,提示学生注意观察并思考:橡皮泥有什么作用?如果橡皮泥没有完全塞住瓶口,水能上升吗?是什么原因让水上升的?如果停止吹入空气,水还能上升吗?如果想让瓶中的水不断上升,你们的办法是什么?5.分组实验完成后,交流。
重点解释实验发生的现象。
二、杯中的纸会湿吗?1.师演示,将纸巾塞入杯底后,把杯子倒扣入水中,请学生预测:把杯子扣入水底,杯中的纸巾会不会被水浸湿,为什么?2.请各小组实验,请学生思考实验中要注意:杯子要竖直倒扣入水中,纸巾要塞入杯底,防止掉下来。
3.生实验,记录实验时的现象及自己的思考。
交流实验情况:杯中的纸巾有没有被水浸湿,水为什么不能进入杯子里面。
思考讨论:这两个实验都说明了什么?你们对空气的性质有了什么新的认识?三、空气占据空间的变化1.出示注射器,请学生分别用注射器把水和空气抽入一部分,然后用手或橡皮堵住管口,用同样大的力向下压或向上拉注射器的活塞,对比一下,有什么不同。
湘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空气占据空间吗 》教学设计
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时
《空气占据空间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
知道空气要占据一定空间。
2.科学探究
经历发现问题--提出猜想--验证猜想--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
3.科学态度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能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空气要占据一定空间现象。
【教学重点】
发现空气要占据一定空间。
【教学难点】
实验探究空气占据空间,培养学生通过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模式】本课属探究型课型,其教学结构设计如下:
情境导入→猜想假设→设计实验→分析结论→自主探究→迁移拓展。
【教学方法】
讲授法实验法探究法
【器材和资源】
玻璃瓶、橡胶塞、漏斗、烧杯、石块、吸管、水槽、乒乓球、去底的矿泉水瓶、水、学生活动手册等。
【板书设计】
空气占据空间吗?
灌水入瓶( 插入吸管.....)
“听话”的乒乓球
空气占据空间
《空气占据空间吗》学生实验记录单第组组长:组员
填写人()填写时间年月日。
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空气的研究1.1空气占据空间吗教案
《空气占据空间吗》一、内容分析:《空气占据空间吗》这一课对水和空气有了认识和了解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在实际的教学中,考虑到三年级上学期学生刚刚接触科学这门学科的实际情况,在尊重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我对各板块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和处理。
形成的教学设计增加了3个板块:增加的第一个板块是:认识什么是占据空间。
教材的编排里本没有这个教学板块,我增加这一个板块的目的是考虑到三年级学生在本课以前并没有直接涉及到“占据空间”这个概念,而本课又是紧紧围绕“占据空间”在做文章,所以有必要在进行新课之前引导学生知道什么是“占据空间”。
增加的第二个板块是:你能让乒乓球沉下去吗?目的是使学生更进一步的认识到空气会占据空间。
增加的第三个板块是:水能流进瓶子里吗?目的是加深学生对上一个实验的理解,让学生理解空气被密封在一个空间里,不能跑出瓶子,所以水就流不进瓶子里。
另外我将教材中的活动顺序进行了调整,把活动一放在了第三,顺序调整为:一、创设情景,激起探究兴趣;二、师生互动合作,开展探究活动:活动一:杯底的纸巾会湿吗?活动二:你能让乒乓球沉下去吗?活动三:瓶里的水会流出来吗?活动四:空气占据空间的变化并与水进行比较。
二、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空气占据空间。
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体积)可以变化(被压缩或扩张)的。
过程与方法:用实验方法证实空气确实占据空间。
用对比实验控制变量的方法,进行观察。
在科学事实的基础上进行预测和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与他人合作的道理,培养学生大胆想象和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重点:知道空气与其他物质一样,能够占据空间,但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是可以改变的,认识到空气是一种物质。
四、教学难点:用实验方法证实空气确实占据空间,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是可以改变的,并在科学事实的基础上进行预测和解释。
五、教学准备:演示材料:水槽,水,烧杯,纸巾,吸管,马铃薯。
给每个小组准备材料:水槽8个,水杯8个,矿泉水瓶8个,餐巾纸8包,乒乓球8个,吸管20根,橡皮泥8块,注射器8支。
小学科学空气占据空间吗(教案)
小学科学空气占据空间吗(教案)小学科学教案:空气占据空间吗?一、教学目标:1. 了解和理解空气是一种物质,具有重量和占据空间的属性;2. 能够观察和实验验证空气的占据空间的特性;3.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提高科学探究的兴趣。
二、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透明的塑料瓶、纸张、水;2. 实验材料:空气、水;3. 教学工具:幻灯机、投影幻灯片;4. 学生导学材料:练习册、图书。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幻灯片或展示一张风车图片来引起学生对空气的兴趣,让学生回想平时所见到的空气现象。
2. 理论讲解(10分钟)通过投影幻灯片,讲解空气是什么及其特点。
解释空气具有重量和占据空间的属性,并让学生明白为什么空气对我们生活和周围事物的重要性。
让学生牢记空气是一种物质。
3. 观察实验(15分钟)(实验目的:观察和验证空气的占据空间的特性)步骤一:取一个透明的塑料瓶,将封闭的塑料瓶底部放入一碗水中,然后用手按住瓶子的边缘将口封住,最后将瓶子慢慢倒立并缓慢放手。
步骤二:观察瓶子的变化。
学生在观察到的现象基础上回答问题:为什么水不会进入到瓶子中?步骤三:解释原理。
老师解释瓶中形成的真空空间,使得水无法进入。
4. 实验验证(20分钟)(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证明空气的占据空间)步骤一:将一个透明的塑料瓶放在课桌上。
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塑料瓶内部的状态。
步骤二:将一张纸张完全卷起并放入瓶内,然后用手按住瓶子口封住。
步骤三:让学生观察纸张在瓶子内部的变化。
引导学生明白,纸张展开时需要占据空间,并不断提问学生的观察结果和感受。
步骤四:打开瓶子口,观察纸张的状态。
学生应该注意到纸张的形状没有变化,说明空气没有占据纸张的空间。
步骤五: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结果,并解释空气的占据空间特性,指出空气的粒子之间存在间隙,因此可以填充到其他物质未占据的空间。
5. 小结讨论(10分钟)老师对刚才的实验进行总结,再次强调空气的占据空间特性。
教科版科学三上《空气占据空间吗》教案
教科版科学三上《空气占据空间吗》教案一. 教材分析《空气占据空间吗》这一课是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的一部分,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来了解空气的存在和空气占据空间的概念。
教材通过简单的实验和日常生活中的实例,使学生感受到空气的无处不在,以及空气确实占据空间。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课之前,已经学习了关于物质的基本概念,对实验操作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可能对空气这个无形的物质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需要通过实验和观察来加深理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空气的存在和空气占据空间的概念。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3.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 教学重难点1.空气的无处不在和空气占据空间的概念。
2.实验操作的技巧和观察能力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启发式教学法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合作中探究。
六. 教学准备1.实验材料:气球、塑料袋、针筒、水杯等。
2.教学课件。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想过,我们周围的空间中充满了什么?学生可能会回答空气、水分等。
教师进一步提问:那么空气是否占据空间呢?今天我们就来做一个实验,看看空气是否真的占据空间。
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实验材料,并简要介绍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然后引导学生分组进行实验。
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巩固(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现象,总结空气占据空间的特点。
学生可能回答:空气虽然看不见,但确实存在,并且会占据空间。
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除了实验中用到的方法,我们还能用什么方法来证明空气占据空间呢?学生可能会提到用塑料袋、气球等来捕捉空气。
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空气是无形的,但确实存在,并且会占据空间。
实验操作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抽象的概念。
家庭作业(5分钟)教师布置家庭作业:请同学们回家后,尝试用生活中的物品来证明空气占据空间,并将实验过程和结果记录下来。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教案《2.2空气能占据空间吗》
三上 2.2空气能占据空间吗一、教学前期分析二、教学设计探索 1. 实验一:压杯入水(1)教师讲解:为了更清晰的观察到水槽内外水平面变化,我们在实验前,撒一些可以浮在水面上的吹塑纸碎片。
下面,小组按照实验指南开始实验验证。
(2)教师出示实验指南:(1)塞纸团(2)水面撒吹塑纸碎片(3)竖直倒扣入水槽(4)观察杯子内外水面变化(5)检验纸团有没有湿(3)教师提问:纸团为什么没有湿?(4)总结:纸团不湿的奥秘是因为杯子内的空气占据了空间,而让水不能进入。
小组实验:将装有纸团的杯子竖直倒扣入水槽中,观察现象以及判断纸团是否湿。
学生回答:空气占据空间。
这个实验有很多细节,需要教师做演示实验,如:竖直倒扣入水槽,在这里,要特别注意实验操作的规范性,杯子必须竖直向下,水面没过纸巾,如果杯子倾斜,空气泄漏后,水会填充相应的空间,纸巾可能会因此变湿。
此外,在下压杯子的时候要将一个吹塑纸碎片留在杯内,这样通过对比观察杯内外吹塑纸碎的位置就可以判断出水面变化了。
最后,将杯子慢慢取出水面后,用干纸巾先将杯子边缘的水擦干净后,再取出杯底的纸团。
2. 实验二:扎孔观察(1)谈话:我们继续探究,如果将杯底扎一个小孔,再把杯子竖直倒扣入水中,纸团会湿吗?杯内、外水面又会有什么变化呢?(2)教师总结学生发言:扎孔后,空气从小孔中排出,水进入杯子,填补空气排出的空间,所以我们看到杯内水位上升。
小组实验验证教师在此还要再次提醒学生借助漂浮物观察杯中水位的变化,还可以用手放在小孔上感受。
拓展谈话:你能运用今天学的知识完成一个挑战吗?任务是在不倾斜瓶子的情况下,利用空气将水从瓶中挤出。
材料有:一块橡皮泥和两根吸管。
方法举例:首先向瓶中插入一根吸管,超过水面,水如何能顺着这根吸管流出呢?我们利用空气可以占据空间的性质,想办法让空气占据水的位置,这样水就会被挤走了。
接下来,我们使用第二根吸管,把它也放入瓶中,并且放在水面上,这样通过管口吹气,瓶中就会出现更多的空气,这些空气占据了水的位置,水就顺着第一根吸管被挤出去了。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空气占据空间吗-》教案【优秀9篇】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空气占据空间吗?》教案【优秀9篇】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空气占据空间吗?》教案1【教课目的】1、知识目标:让学生认识空气能占有空间这一科学观点。
2、过程与方法:用实验方法证明空气的确占有空间;用对照实验控制条件的方法,进行察看;在科学事实的基础长进行展望和解说,能够进行简单的实验记录。
3、感情、态度、价值观:经过实验培育与别人合作的优异习惯,形成尊敬事实、脚踏实地的科学态度。
【教课要点】让学生经过自己着手实验研究发现空气是占有空间的。
【教课难点】用实验方法证明空气的确占有空间,并在科学事实的基础长进行展望和解说。
【教课方法与手段】合作研究、实验法、用实验方法证明空气的确占有空间,空气占有空间的多少是能够改变的',并在科学事实的基础长进行展望和解说。
【教课准备】给每个小组准备:1 个玻璃瓶、1 个玻璃杯、2 个注射器、4 根吸管、纸巾2 张、1 块橡皮泥。
给每个学生准备:记录纸一张、维恩图一张。
【教课过程】一、空气占有空间1. 用“乌鸦喝水”的故事引入,师操作演示,并指引学生思虑:瓶中的水为何会上涨呢?假如不用石子而利用空气,能让水上涨吗?2. 出示资料,用这些资料可否让装在瓶子里的水上涨并流出来?(保证不倾斜瓶子)3. 联想平常喝盒装饮料时,有什么经验?这些资料该怎样使用?4. 知道学生疏组实验,提示学生注意察看并思虑:橡皮泥有什么作用?假如橡皮泥没有完整塞住瓶口,水能上涨吗?是什么原由让水上涨的?假如停止吹入空气,水还可以上涨吗?假如想让瓶中的水不停上涨,你们的方法是什么?5. 分组实验达成后,沟通。
要点解说实验发生的现象。
二、杯中的纸会湿吗?1. 师演示,将纸巾塞入杯底后,把杯子倒扣入水中,请学生展望:把杯子扣入水底,杯中的纸巾会不会被水浸润,为何?2. 请各小组实验,请学生思虑实验中要注意:杯子要竖直倒扣入水中,纸巾要塞入杯底,防备掉下来。
3. 实验记录实验时的现象及自己的思虑。
《空气能占据空间吗》教案+同步练习附答案【2020三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
小学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习题(附答案)2.2《空气能占据空间吗》教案课题空气能占据空间吗单元2 学科科学年级3学习目标科学概念目标学生通过探究活动,知道空气能占据一定的空间。
科学探究目标1. 学生通过教师指导,用纸团、塑料杯等材料和方法分步操作,进行观察,研究空气占据空间。
2. 能运用空气占据空间这一知识,用吸管吹气把瓶子里的水吹出来,并了解其原理。
科学态度目标1. 能对空气能否占据空间表现出研究的兴趣。
2. 能在教师指导下对空气是否占据空间进行合作探究,如实记录和描述。
重点通过探究,学生认识到空气是真实存在的一种物质,它能占据空间。
难点能对空气占据空间这一事实作出科学的解释。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展示图片,聚焦问题:我们都知道,纸遇到水会变湿。
假如把纸团粘在杯 子底部,然后将杯子倒扣进水里,里面的纸团会湿 吗?播放实验视频,让学生对空气占据空间有一些基本 的认识教师引导:通常情况下,纸遇到水会变湿。
如果有物质占据了 水和纸团之间的空间,使水不能接触到纸团,那么 纸团就不会变湿。
学生猜测答案,并给出解释。
单刀直入,激发学习兴趣讲授新课一、探索1:压杯入水把杯子竖直压入水中,纸团会不会湿?试验材料:水槽、透明塑料杯、纸、双面胶、塑料泡沫实验步骤:① 在塑料杯内的底部帖一小块双面胶,将纸揉成一个纸团,紧塞在杯底,用双面胶把纸团粘牢。
② 在水槽内装满水,在水面上撒一些漂浮物(如泡沫塑料),可方便观察水位变化。
③ 把杯子慢慢的竖直倒扣在水里,要压到水槽内的学生准备实验 工具与材料学生合作完成实验观看视频并没有切身体会,通过自己动手实 验探索,真实感受探索纸团没有变湿的原因。
水面淹没杯底为止。
再竖直提起杯子,观察纸团是否被浸湿。
实验现象:纸团并没有湿这是为什么?教师点拨:因为空气占据了杯子的空间,水不会进入,纸团不会湿。
二、探索2:扎孔观察把纸杯底部扎一个小孔,重复探索1的步骤,纸团会不会湿?实验步骤:在塑料杯底扎一个小孔,再把杯子竖直压入水里,把手放在小孔上面,感受一下,观看杯子中有什么变化?实验现象:杯子里的纸团变湿了。
教科版科学三上《空气占据空间吗》说课教案
教科版科学三上《空气占据空间吗》说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空气占据空间吗》这一课是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的一部分。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了解空气是一种物质,它也占据空间。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能够进行简单的实验和观察,并能够用语言描述实验结果。
但是,学生对于空气这种无形的物质的理解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通过实验和观察来加深理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空气是一种物质,也占据空间。
2.培养学生进行实验和观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培养学生对于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 教学重难点1.空气是一种无形的物质,学生理解起来存在一定的困难。
2.实验操作和观察能力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和问题教学法。
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了解空气是一种物质,也占据空间。
通过情境教学法,将学生引入到实际情境中,让学生了解空气在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问题教学法,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实验器材:气球、水杯、吸管等。
2.准备教学课件和教案。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观察气球的变化,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实验操作:将一个气球吹起来,然后用一个水杯扣住气球,气球会变得很小。
2.呈现(10分钟)通过教学课件,向学生介绍空气是一种物质,也占据空间。
向学生解释,空气是一种无形的物质,虽然我们看不到它,但它是真实存在的,而且它也占据空间。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实验,观察空气是否占据空间。
实验操作:用吸管将水杯中的水吸出来,水杯内部的空气就会占据水杯的空间。
4.巩固(5分钟)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巩固学生对于空气是一种物质,也占据空间的理解。
5.拓展(5分钟)向学生介绍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和作用,让学生了解空气的重要性。
1.《空气占据空间吗》(教案)科学三年级上册
空气占据空间吗教学目标:1、认识到空气有体积,要占据一定空间。
2、会利用提供材料设计实验。
3、培养学生尊重事实、相互合作、分享交流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1、认识到空气有体积,要占据一定空间。
2、会利用提供材料设计实验。
教学准备:水槽、水杯、吸管、粉笔、橡皮泥等。
教学过程:一、指导学生认识“空间”“占据”1、出示一个空玻璃杯:这是一个玻璃杯——我们把里面的部分叫做空间。
(画图板书:空间)下面我们给杯子倒满水,现在,杯子的空间被水怎么样了?(换句话说,水占据了杯子的空间)画图板书:水占据空间2、出示一块橡皮:下面我把这块橡皮放到杯子里去,会发生什么现象?(学生猜测)是不是这样呢?我们一起来看。
(演示)水真的溢出来了,为什么水会溢出来呢?3、学生交流。
4、小结:也就是说,在一个装满水的杯子里,橡皮要占据空间,水就必须让出一部分空间。
(画图板书:橡皮赶走了水,占据空间)二、认识空气占据空间1、提出问题:下面我把水倒掉,把杯子擦干,把一团纸放在杯子里,竖直倒扣在水里,(演示:杯子停在水面上)纸团会不会湿?2、学生猜测。
3、谈话:想知道答案吗?那等会儿试一试。
注意:实验时,把杯子竖直放进水槽,再竖直拿上来,然后用抹布把杯子的内壁擦干。
4、学生实验,教师巡视。
5、谈话:你们的纸湿了吗?为什么?杯子明明完全浸没在水中了?(纸被什么保护着?杯子里除了纸,还有什么?)也就是说,杯子的空间被空气占据了,所以水进不去,纸就没有湿。
(画图板书:空气占据空间)揭示课题。
三、深入领会“占据”“空间”1、提出问题:现在空气占据着杯子的空间,那么,你有没有办法,不改变杯子倒扣的方式,让水进去,占据杯子的空间呢?想一想,然后试一试。
2、学生实验。
3、学生交流。
(把杯子倾斜,看到有气泡出来,并且水进去了)4、画图板书:水赶走了空气,占据了杯子的空间。
现在杯子的空间又被水占据了,你有没有办法让空气重新回到杯中,让它再次占据杯子的空间呢?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些材料,看看桌上有哪些材料,你们能用这些材料设计一个实验吗?5、学生设计实验并动手操作。
苏教版科学小学三年级上册1.1-空气占据空间吗(教案)
苏教版科学三上1.1《空气能占据空间吗》教案料瓶口,用手握住塑料瓶的下半部,用力吹塑料瓶里的气球。
实验现象:无论怎么努力,也无法将气球吹得圆鼓鼓的。
实验结论:气球无法吹得很大,证明空气占据空间。
4.实验总结二、被压缩的空气空气压缩实验实验材料:注射器、橡皮、一小块海绵(或泡沫)等。
实验步骤:(1)把注射器的活塞往后拉一段距离,记下活塞的位置。
将针筒口顶住橡皮。
(2)推动活塞,记下活塞的位置,松手,观察活塞有什么变化;然后用大一点的力推动活塞,再松手,观察活塞又有什么变化。
实验现象:(1)推动活塞时,活塞会向下移动。
注射器中的海绵(或泡沫)会被压扁一些,活塞会慢慢向上方移动(被空气顶回)。
(2)用大一点儿的力推动活塞,活塞会进一步向下移动,同时注射器中的海绵(或泡沫)会被压得更扁一些;松手后,活塞会迅速向上方移动。
实验分析:注射器中充满了空气当推动活时,由于注射器口被橡皮堵住”,空气无法逃出,因此空气被压缩了,体积变小,由于空气的压力。
注射器里的海绵(或泡沫)被压扁了一些。
当松手后,由于压缩空气有弹性,因此空气恢复了原来的体积,活塞也骤合作完成实验内容,观察实验现象。
准备实验草料并根据操作步骤合作完成实验内容,观察实验现象。
通过瓶中吹气球的实验,证明空气占据空间。
这组活动意在让学生发现并解释“水漏不下去”“纸团不会湿”“气球吹不大”的现象,认识到空气也像粉笔、水那样占据一定的空间,由此验证自己的猜想。
通过挤压注射器里的空气,引导学生发现空气占据的空间变小,认识空气可以被压缩。
再让学生。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空气占据空间吗》教学详案教科版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空气占据空间吗》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气球能被吹大,而空气又为什么能被吸进注射器里呢?”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空气占据空间的奥秘。
在新课讲授的过程中,我发现通过案例分析,学生能够更直观地理解抽象的科学概念。尤其是注射器吸取和压缩空气的实验,让学生亲眼看到了空气的体积变化,这对他们理解空气占据空间的概念非常有帮助。
实践活动环节,学生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进行得如火如荼。我注意到,他们在讨论中积极思考,互相交流,这有助于提升他们的合作能力和实践技能。不过,也有部分小组在实验操作时遇到了一些困难,比如注射器的使用不够熟练,这时我及时给予了指导。
五、教学反思
今天的课堂上,我们探讨了《空气占据空间吗》这一主题。从学生的反应来看,他们对这个话题充满了好奇和兴趣。在导入新课的时候,我通过提问引发了学生对日常现象的思考,这起到了很好的吸引注意力的作用。在理论介绍环节,我尽量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解释了空气占据空间的概念,从学生的表情来看,他们大多数能够跟随我的讲解思路。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空气占据空间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空气占据空间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空气占据空间吗》教学详案教科版
教学内容: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三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教材第二章《我们周围的环境》第三节《空气占据空间吗》。教学内容主要包括:
教科版新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空气能占据空间吗教学教案
《空气能占据空间吗》教学教案【教材简析】《空气能占据空间吗》这一课是教科版三年级上册新教材“空气”单元第二课,通过对第一课的学习,学生已经感受到空气的存在,本课通过系列活动,在学生认识了空气确实存在的基础上,让学生认同空气和其他物质一样,能够占据空间。
聚焦版块通过让学生预测“把纸团粘在杯子底部,然后将杯子竖直倒扣到水里,里面的纸团会湿吗?”,引出研究空气能否占据空间的问题。
探索版块,包括压杯入水、打孔观察和打气观察三个主要环节,通过研讨活动,学生可以认识到压杯入水实验中纸团不会湿是因为空气占据了杯内的空间;打孔观察实验中纸团完全浸湿了是因为水进入了杯子,水填补了原本被空气占据的空间;打气观察实验中让学生认识到打气筒把空气重新灌入杯子,刚才被水占据的空间,又重新被空气占据。
研讨版块,通过在研讨活动中带领学生进行深入的充分的论证交流,让学生认识到空气能占据空间。
拓展版块,通过小挑战活动,主要是让学生利用空气把瓶中的水挤出来,这有助于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和理解空气和其他物质一样,也会占据空间。
【学情分析】空气是否也和其他物质一样,占据空间呢?这个问题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会存在一些争议,虽然学生在一年级下册曾经用占据空间这个解释去理解形状,他们体验过在一个固定的盒子放入不同的螺母、木块、乒乓球等,理解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物体会占据空间是容易的,但对于空气也会占据空间,是存在一定难度的。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学生通过探究活动,知道空气能占据一定的空间。
科学探究目标1.学生通过教师指导,用纸团、塑料杯等材料和方法分步操作,进行观察,研究空气占据空间。
2.能运用空气占据空间这一知识,用塑料瓶吹气球,并了解其原理。
科学态度目标1.能对空气能否占据空间表现出研究的兴趣。
2.能在教师指导下对空气是否占据空间进行合作探究,如实记录和描述。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初步了解“空气能占据空间”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到空气能占据空间。
小学科学1空气占据空间吗教案
小学科学1空气占据空间吗教案小学科学-空气占据空间吗?一、教学目标:1. 认识到空气具有物质性质;2. 理解空气可以占据物体的空间;3. 掌握简单的实验方法,观察和验证空气占据空间的特性。
二、教学准备:1. 实验材料:一个塑料瓶、一只吸管、一盆水、一个玻璃杯;2. 视频或图片资源:关于气体的物质性质和占据空间的特性的图例;3. 小组或个体活动的练习册。
三、教学过程:引入:1.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空气?它是否具有物质性质?2. 通过展示一些气体的图例,让学生意识到气体是物质,具有质量和体积。
探究:1. 小组合作讨论:你认为空气是否占据空间?为什么?2. 给学生讲解空气的物质性质和占据空间的特性。
解释说空气也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之间具有间隙,它们能够填充在其他物体的空隙中。
3. 提出问题:你认为我们可以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来验证空气占据空间吗?4. 实施实验:a. 给每个小组分发实验材料。
b. 学生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实验:i. 将瓶子填满水,并将玻璃杯倒置放在瓶口上;ii. 用吸管从玻璃杯底部吹气,观察实验现象。
总结:1. 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现象:当我们用吸管吹气时,玻璃杯会被顶起,水没有进来。
这说明了什么问题?2. 解释实验现象:吹入的空气占据了瓶子里的空间,使得水无法进入玻璃杯中。
3.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空气确实可以占据物体的空间。
延伸活动:1. 与学生一起探讨其他印证空气占据空间的实例,如气球充气、气垫床等。
2. 指导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更多有关气体占据空间的实验,鼓励他们记录实验和观察结果。
四、巩固练习:1. 学生个体或小组完成练习册上关于空气占据空间的题目。
2. 老师布置相关练习题作为课后作业,以检验学生对空气占据空间概念的理解。
五、教学反思与改进:1. 在教学过程中,适当使用视频或图片资源,可以更加生动地展示气体的物质性质和占据空间的特性。
2. 老师应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与探究,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和互相交流思路。
湘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空气占据空间吗教案
湘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空气占据空间吗》教案一、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1).知道空气也像其他物体一样占据空间。
2、科学探究(1).学会用多种(两、三种)实证(实验)的方法证明空气占据空间。
进而形成(归纳概括)空气占据空间的概念。
(2)能进行简单的实验,进行半段推测。
3、科学态度(1).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
(2).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准确、完整的表达自己的意思;较准确、具体的对实验现象进行描述)。
(3).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实证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和有趣的实验探究建构起科学概念:空气占据空气,概念的建立是逐步、递进的。
难点:学会用多种(两、三种)实证(实验)的方法证明空气占据空间。
进而形成(归纳概括)空气占据空间的概念。
三、教学准备1号塑料瓶、2号塑料瓶、气球、乒乓球、水槽、水、去底的塑料瓶四、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引入课题1、引出“空气”教师出示一个气球,让一个同学上台吹大2、引出“占据”,“空间”如果老师把手中充满空气的气球按压入水中,会发生什么现象?水槽中的水为什么会涨起来呢?引导学生说出“占据”“空间”3、引出课题--空气占据空气吗?二、实验探究,建立概念活动一:气球能吹大吗?1、借助情境、引发冲突请两个同学再上来吹气球比赛(有意请一个力气大的男同学和一个力气小的女同学)问:如果请这两个同学在瓶子里吹起来,谁能够把气球吹起来?(一个吹大了,一个吹不起来)问:为什么女同学把气球吹起来了,男同学吹不起来呢?2、小组合作、实验探究在瓶内吹吹气球,看看有什么发现?学生实验,教师巡视并与小组有意识的交流,并引导学生记录3、小组汇报、共享成果4、形成共识、初建概念5、小结巩固、深化概念通过刚才瓶内吹气球这个实验,我们明白了:1号瓶吹不大是因为瓶内充满了空气、占据了空间,所以气球吹不大;2号瓶能吹大是因为瓶底有孔,气球鼓起来时把瓶内的空气挤出去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概念:
空气占据空间;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体积)是可以变化(被压缩或被扩张)的。
过程与方法:
用实验方法证实空气确实占据空间;用对比实验控制条件的方法,进行观察;在科学事实的基础上进行预测和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形成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知道空气与其他物质一样,能够占据空间,但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是可以改变的,认识到空气是一种物质。
【教学难点】
用实验方法证实空气确实占据空间,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是可以改变的,并在科学事实的基础上进行预测和解释。
【教学准备】
给每个小组准备:1个玻璃瓶、1个玻璃杯、2个注射器、4根吸管、纸巾2张、1块橡皮泥。
给每个学生准备:记录纸一张、维恩图一张。
【教学过程】
一、空气占据空间
1.用“乌鸦喝水”的故事引入,师操作演示,并引导学生思考:瓶中的水为什么会上升呢?如果不用石子而利用空气,能让水上升吗?
2.出示材料,用这些材料能否让装在瓶子里的水上升并流出来?(保证不倾斜瓶子)
3.联想平时喝盒装饮料时,有什么经验?这些材料该如何使用?
4.知道学生分组实验,提示学生注意观察并思考:橡皮泥有什么作用?如果橡皮泥没有完全塞住瓶口,水能上升吗?是什么原因让水上升的?如果停止吹入空气,水还能上升吗?如果想让瓶中的水不断上升,你们的办法是什么?
5.分组实验完成后,交流。
重点解释实验发生的现象。
二、杯中的纸会湿吗?
1.师演示,将纸巾塞入杯底后,把杯子倒扣入水中,请学生预测:把杯子扣入水底,杯中的纸巾会不会被水浸湿,为什么?
2.请各小组实验,请学生思考实验中要注意:杯子要竖直倒扣入水中,纸巾要塞入杯底,防止掉下来。
3.生实验,记录实验时的现象及自己的思考。
交流实验情况:杯中的纸巾有没有被水浸湿,水为什么不能进入杯子里面。
思考讨论:这两个实验都说明了什么?你们对空气的性质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三、空气占据空间的变化
1.出示注射器,请学生分别用注射器把水和空气抽入一部分,然后用手或橡皮堵住管口,用同样大的力向下压或向上拉注射器的活塞,对比一下,有什么不同。
2.学生实验
3.报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注射器中的水和空气,在活塞下压或上拉时,有何不同。
并请学生思考,注射器里的空气在活塞向下压和向上拉时,可能会有什么变化,并尝试结合图来进行解释。
4.交流自己的画和自己的想法。
5.介绍压缩空气在生活中的运用,如皮球、喷水瓶、气枪等(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压缩后的空气的特性)
6.把这节课所了解的关于水和空气的知识在维恩图中进行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