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化经营与企业研发投资_基于知识溢出与内部资本市场视角的分析_黄俊

合集下载

企业内部资本市场效率文献综述

企业内部资本市场效率文献综述

企业内部资本市场效率文献综述作者:刘翠华倪庆东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2年第31期摘要:内部资本市场既是企业内部资金的配置载体,也是金融改革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变量。

对国内外学者对企业内部资本市场效率的研究进行了系统梳理,从国外的研究来看,对企业内部资本市场效率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从国内研究来看,研究集中于理论模型分析、实证检验两个方面,最后,对文献进行总结提炼并指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资本市场;效率;寻租;企业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1-0014-032012年4月浙江中江集团因资金链断裂申请破产保护,成为又一个因盲目多元化和过度投资走向破产的典型案例。

纵观改革开放以来的企业发展史,无论是德隆系的崩塌还是三九集团的走向破产,都存在因集团资金链紧张而过度占用子公司资金的现象,从而使原本运转良好的子公司出现资金枯竭。

那么,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资金配置效率究竟如何决定?如何发挥内部资本市场正面效应,降低其负面影响,避免此类问题的发生。

这些问题是本文要探讨的。

一、国外学者对企业内部资本市场效率的研究关于企业内部资本市场效率,西方学者有两种不同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内部资本市场具有低成本优势,是有效的;另一种观点认为内部资本市场存在平均主义和代理寻租,资金配置效率低下甚至是无效率的。

(一)内部资本市场有效论认为内部资本市场是有效的观点主要从交易成本优势、信息成本优势和融资优势等角度切入。

从交易成本而言,Alchian(1969)对通用电气公司内部资本市场与外部资本市场进行了比较,认为内部资本市场更有利于节约交易成本,更有利于建立激励机制,内部资本市场作用的有效发挥是通用电气财富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

Stein(1994)的研究认为多元化公司的分部能够利用内部资本市场进行低成本融资,从而相对降低了在外部资本市场融资的交易成本,并可以规避外部融资中由于过多投资者介入而出现的代理成本上升的问题。

企业内部集团化战略研究

企业内部集团化战略研究

企业内部集团化战略研究作者:宫建辉来源:《管理观察》2020年第32期摘要:企业内部集团化是企业克服信息不对称的重要手段。

本文选取神华包神铁路集团组建的案例,对集团组建进行横向对比和深度挖掘,分析了同一控制状态下的子公司之间进行企业集团化的动机和过程,总结出通过内部集团化实现协同效应的分析框架。

具体而言,通过比较案例企业的两种集团化管控模式,即“托管”模式和“网运分离”模式,梳理了其选择“网运分离模式”的动机和效果。

在该案例中,实施内部集团化战略的主要动机在于最大程度上保证各方利益,减少二级单位数量,明确权责和充分调动企业内部资源。

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内部集团化的协同效应如何帮助母公司整合资源、提升价值。

最后,提出内部集团化战略的ISSS路径,即“整合(Integrate)分离(Separate)共享(Share)协同(Synergize)”路径,为内部集团化战略提供了可借鉴的思路。

关键词:内部集团化;协同效应;管控模式;ISSS路径;包神铁路集团中图分类号:C936;F272.3 文献标识码:A0 引言中国企业集团化快速增长并受到广泛关注。

中国作为新兴经济体,处在经济转型的特殊时期,标志着公司所处环境较以往更加复杂多变。

转轨经济下外部融资成本高、管理地域逐步扩张、业务复杂性日益增强,这就促使一些企业将成员企业纳入同一经营主体。

企业集团化不仅可以有效降低融资成本,而且使得不同主体间因交流互动而发生的知识、技术转移形成知识溢出效应。

实施集团化战略可以为企业赢得规模经济,节约交易成本,获取多元化经营优势。

然而事实表明,一些企业的集团化策略并没有实现协同效应,有些业绩不好的上市公司只是为了保住壳资源,或在地方政府的推动下被动完成企业集团化。

因此,探究企业集团化战略的动机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焦点。

鉴于此,为更加全面、深入地探索企业集团化管控模式在企业改革与经营模式创新中发挥的作用,以及在管理实践中有效平衡集团化前后各方利益,借助案例研究的方法,为企业集团化路径提供了可借鉴的分析框架。

浅析现金流量分析在国内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浅析现金流量分析在国内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科技・ 探索・ 争I 毫
S c 科 i e n c e & 技 T e c h 视 n o l o g y U/ V i s i o n

浅析现金流量分析在国内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李 中海 黄家 盛 ( 山东省 民族 中等 专业 学校 , 山东 青州 2 6 2 5 0 0 )
1 现 金流
现金流量是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的财务分析指标 .是指企 业在一定会计期 间按照现金收付实现制 . 通过一定经济活动 ( 包括经营 活动 、 投资活动 、 筹资活动和非经常性项 目) 而产生的现金流入 、 现金流 出及其总量变动情况的总称 . 它不仅包括各种货 币资金 . 而且还包括企 业拥有的非货 币资源的变现价值 .即企业~定 时期 内的现金和现金等 价物的流人和流 出的数量 . 具体 的结构和内容包括经营活动现金流量 、
2 现 金 流 量 分 析 的 内容 与 方 法
2 . 1 现金 流量 分 析 的 内 容 现金流量表的结构分 析 . 及现金流人 结构 、 现金 流出结构与现 金 4 . 1 加强财务风险防范措施 随着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 . 著名的“ 四J I l 长虹股份有 限公 司” 在盈 流入 、 流出 比例结 构分析 通过现金流入量 的结构分析可 以清 晰洞察 企
企业的现金流量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良l 生现金流量可以 使企业健康成长 . 做好企业现金流量管理对于企业兴亡至关重要 为了 进一步加强现金流量分析在企业财务管理 中的应用. 使企业管理高层的 经营者更好 的宏观的做出企业的经济决策和长远发展计划 . 提高现金的 利用效率. 增大企业效益。 通过现金流量分析 . 使企业高层管理者从动态 上了解企业现金变动情况和变动原 因; 判断企业 获取现金 的能力 : 评价 企业的盈利质量 并且通过现金流量分析 . 企业经营决策者可 以更好的 『 _ 解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偿债能力 、 营运能力 、 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 , 进 而分析在企业经 营活动 中存在的不足 . 改正缺陷 . 促进企业更好的利用 现金流量信息 , 提高现金利用效率 , 增加利润. 促使企业更健康的发展。 度; 如果企业现金流量持有量过低 , 则不能抵补流动负债 , 也影响企业的 长远发展 : 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过低说明该企业产生现金流量的能力较 弱。 应该引起企业的高管层重视 , 制定合理的现金流量持有量计划。 2 . 2 现 金 流 量 分 析 的 方 法 ( 1 ) 直接法 所谓的“ 直接法 ” 就 是企业按类别 遵循实 际现金 流动情况进行 统 计运算 比如“ 销售额 、 赊 销款入账 、 生产成本 以及各种费用 的现 金的 流人与流出量的计 算 直接 法可以时刻掌握现金 的流动情况。 ( 2 ) 间 接 法 间接法就是 以利润 表为基点 . 对 表中不动用 的现金 项 目( 非 现金 项 目) 与资产负债表中的现金增 长项 目进行加减计算 、 调整 。 间接 法对 于过去的体系改变较小 . 有利 于经营者接受

产业集群中知识溢出:一个研究述评

产业集群中知识溢出:一个研究述评

产业集群中知识溢出:一个研究述评
黄志启;张光辉
【期刊名称】《未来与发展》
【年(卷),期】2009(030)005
【摘要】国内外对产业集群中知识溢出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与实证两个方面,理论上主要研究知识溢出的内涵、产生原因、类型、溢出方式及途径等;实证研究以知识溢出测量及效应分析为主,本文对上述内容分别进行整理归纳和分析评述,并针对最新研究现状提出展望.
【总页数】7页(P26-32)
【作者】黄志启;张光辉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陕西,西安,710069;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陕西,西安,71006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061.5
【相关文献】
1.产业集群中的企业家导向、有意识的知识溢出与集群企业知识资本 [J], 李宇;陆艳红;周晓雪
2.产业集群中知识溢出研究述评 [J], 黄志启;张光辉
3.创意产业集群的知识溢出效应及其启示——以英格兰Cornwall创意产业集群为例 [J], 李俊;辛欣
4.创意产业集群化:一个基于知识溢出的解释 [J], 王发明
5.知识溢出与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演化——以上海市张江高科园区IC产业集群为例 [J], 毛宽;曾刚;廉军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专业化企业集团的内部资本市场与价值创造效应——基于万科集团的

专业化企业集团的内部资本市场与价值创造效应——基于万科集团的


前 育
资本 ,在经济学意义上 ,指的是用于生产的基本生 产要素及金 融财 富 。资本配置通常分为两个环节 ,一是将社会上的资本 分配到相应 的企 业 ,我们称之为外部资本配置 ;二是将资本从企业内部分配到 不同的子 公司 、投资项 目,我们称之为内部资本配置。内部资本市场概 念是 Wi l — l i a m s o n( 1 9 7 5 )在研究联合大企业的管理效率时提出来 的。也 正因如此 过去我们研究 内部资本市场大都是从多元化企业的角度 出发 的 ,极少学 者从专业化企业来研究 内部资本市场 ,学者过去甚至认为专业 化企业不 存在 内部资本市场 。因为它们只是单体结构 。 现今我 国企业 中以万科 、华为为代表 ,不少顶级优秀企业 走的是专 业化发展道路 。那么这些专业化企业是否和多元化企业在资本 配置上有 区别 呢?在专业化发展模式下 ,其 内部资本配置又是否能创造 更大的价 值 呢?这些 问题对 于我们改善我国大型企业集 团的资本配置 效率 ,在转 型升级 的今天做 出正确产业战略选择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挥的重要保证。
早期 的研 究表 明 ,内部 资本市场导致 多元化企业降低 的现象更为普 遍 ( L a n g a n d S t u l z ,1 9 9 4) 。B e r g e r 和 O f e k( 1 9 9 5 )研 究 发现 ,多 元化 企业 比同一 时期 同一行业 的专业化企业 的价值低 1 5 %一 2 0 %。与发达资 本主义 国家相 比 ,我国作 为一个 发展 中国家 ,经济社 会发展水 平较低 , 资本 市场发展 薄弱 ,因此存在活跃 的外部资本市场来 配置资金。叶康 涛 ( 2 0 1 1 )指出 ,在专业 化企业 中,大股东 的掏空动 机更小 ,企 业业务结 构相对 简单 ,外部投 资者更 能容易 的了解企业 的实际情 况 ,便于降低信 息不对称 和交 易摩擦 ,进 而抑制大股东 的财富转移问题 。 现有 以多元化 为主的内部资本市场研究一直都存在一些 无法解决 的 困惑 ,没有解 释清楚 内部 资本市场 的运行规律与价值创 造的机理 。从 多 元化来 出发研究 内部资本 市场配置是为 了更好 的缕清 内部资本 市场 的运 行特点 ,但长期 以来 以多 元化来 界定 内部 资本市场 ,忽略 了公 司治理 、 经营战略对 内部 资本市场 配置效率 的影 响 , 制约 了对 内部 资本市场配 置 创造价值 的认识 。

FDI企业与我国企业建立R&D合作联盟可能性研究——基于知识溢出企业知识共享的博弈分析

FDI企业与我国企业建立R&D合作联盟可能性研究——基于知识溢出企业知识共享的博弈分析
研 究 了 知 识共 享 和 知 识 溢 出 条 件 下 企 业 的 R&D合 作
行 为 。研 究 结 果 表 明 ,在 考 虑 知 识 共 享 的 作 用 下 ,即
使 溢 出 小 于 0 5时 ,R . &D合 作 依 然 有 可 能 比 R&D 竞 争具有更高的研发投资 、 业 总产量 和社会总福 利 ; 产 艾 凤 义 l 等 提 出混 合 知 识 溢 出 的概 念 ,研 究 在 混 合 知 识 6
模仿创新 ) 从 其它 的研究 中( 模仿 的创新 研究 ) 并 被 中
得 到 更 多 的收 益 。 Ve s a e L 将 知识 溢 出分 为 租 金 溢 ” rp g n3 出 (e tsi o es 和 纯 知 识 溢 出 ( u es io es 两 种 r n pl v r) l p r pl v r ) l
溢 出下 同 行 业 双 寡 头 间 的 合 作 行 为 。 采 用 博 弈 论 方 法 ,以 D J模 型 为 基 础 , 对 双寡 头 在 生 产 市 场 上 竞 争 、 针 在 研 发 活 动 上 选 择 合 作 或 不 合 作 的 行 为 , 出 了 3个 提 阶段 的研 究 模 式 : 择 研 发 投 资 、 择 可 控 的 知 识 溢 出 选 选 水 平 和 选 择 产 量 。采 用 逆 向 归 纳 法 求 解 , 双 寡 头 在 对 研发上合作 与不合 作两 种 情形 进行 分析 。研究 表 明, 双 寡 头 合 作 研 发 时 会 产 生 最 大 的 知 识 溢 出 水 平 , 独 单
探 讨 , 道 德 约 束 、 律 约 束 、 济 约 束 3个 方 面 提 出 从 法 经 知 识 溢 出 的 约 束 机 制 。 惠 静 薇 和 汪 应 洛 l 以 D' p e 5 ] As r— mo t& J c u mi 型 (以 下 简 称 DJ模 型 )为 基 础 , n aq e n模

知识资本积累、集团化经营与高新技术企业研发绩效

知识资本积累、集团化经营与高新技术企业研发绩效

知识资本积累、集团化经营与高新技术企业研发绩效作者:韩亚峰樊秀峰周文博来源:《软科学》2015年第08期摘要:针对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规模普遍偏小和转型时期产权弱保护性的现状,集团化经营逐渐成为新兴经济组织一种重要的研发模式,文章利用2005-2013年我国上市公司披露研发数据的122家企业作为样本,引入新产业组织分析框架分析了不同类型企业集团研发绩效。

在此基础上测算了集团化经营的内部知识溢出效应,结果表明行业内的集团化经营存在研发协同效应,即集团企业的技术进步不仅依赖于自身研发投入,也取决于其它成员的研发投入;但是行业间的集团化却没有表现出相应的特征;组建区域内的企业集团有助于提高企业研发绩效,而区域间的企业集团并没有表现出相应的特征。

关键词:制造企业;知识资本积累;集团化经营;研发绩效中图分类号: F271 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Knowledge Capital Accumulation, Group Managementand R & D Performance of High-tech Enterprises——Based on Dynamic Knowledge Capital Accumulation ModelHAN Ya-feng,FUN Xiu-feng,ZHOU Wen-bo(School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 of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Xi’an 710000)Abstract: For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high-tech enterprises generally small scale and weak protection of property rights during the transition period in our country, the group management is becoming an important emerging economic organization R&D model. The paper used 122 companies’ research data as samples which were disclosed by our formula companies, and analyzed the different types of enterprise group R & D performance with the introduction of new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analysis framework. On the basis of the above, the paper estimated the internal knowledge spillovers of group operation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group management within the industry exits R&D synergy, namely conglomerates technological progress depends not only on its own R & D investment, but also on other members of the R & D investment; However inter-industrial group management did not show a corresponding feature; establishing inter-regional enterprise group will help improve R&D performance, but inter-regional enterprise group did not show a corresponding feature.Keywords: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 knowledge capital accumulation; group operations;R & D performance一、引言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进程加快,企业面临国内外空前激烈的竞争。

公司级战略

公司级战略
黄嫚丽 博士,副教授 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中国企业战略管理研究中心 huangml@
strateg 投入 y input
战略
第二章 外部环境 external environment 第三章 内部条件 internal condition
战略 意图/愿景 Strategic Intent/Vision 战略 宗旨 Strategic Mission
战略 strategy 行动 action
战略制定 strategy formulation
第四章 经营级别战略 Business-level strategy 第七章 国际化战略 International strategy 第五章 竞争动态 Competitive Dynamics 第六章 公司级别战略 Corporatelevel strategy
单线的影响
集团公司以产权为基础对其下属公司的战略和绩效施 加影响,而其下属公司是一个利润中心。影响的大小取 决于集团采用的是集权还是分权的管理风格。影响的作 用可以是创造价值,也可以是减低价值。但是大多数公 司的单线影响是降低价值,因为“10%与100%”问题的 存在。 批准和考核经营战略; 审批投资和大的支出预算; 任命董事和经理; 影响产品/市场战略; 影响价格决策; 影响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决策
好莱坞 图画 试金石
miramax
房地产开发
动画发行 家庭影院 主题公园 动画角色 电影 多媒体 产品
巡游路线
白老汇 戏院 白老汇 产品
运动队
消费者 产品
巡回表演
直销
迪斯尼 唱片
电视 节目
迪斯尼 频道
零售店 好莱坞 唱片 Hyperion 书籍
少儿书籍和 •共享的角色 教育材料

企业知识竞争力的演进路径与价值链管理模型

企业知识竞争力的演进路径与价值链管理模型

万方数据万方数据万方数据万方数据万方数据企业知识竞争力的演进路径与价值链管理模型作者:陈建校, 方静, Chen Jianxiao, Fang Jing作者单位:长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陕西,西安,710064刊名:中国科技论坛英文刊名:FORUM 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CHINA年,卷(期):2009,""(10)被引用次数:0次1.期刊论文王江.WANG Jiang企业动态知识竞争力及其识别系统-科学学研究2008,26(2)在定义企业动态知识竞争力内涵的基础上,针对如何分析和识别企业动态知识竞争力,构建了动态知识竞争力的识别框架,提出了一种基于"递进层次分析法"的动态知识竞争力识别方法.该方法从企业的价值链人手,从客户价值的角度,首先识别出企业的关键知识竞争力;再以延展性和独特性为标准,识别出核心知识竞争力;最后依据动态性识别出企业的动态知识竞争力.并举实例说明了如何应用该方法识别企业的动态知识竞争力.2.期刊论文王江.金占明.WANG Jiang.JIN Zhanming核心知识竞争力与企业多元化战略-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26(10)在阐明企业核心知识竞争力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核心知识竞争力的价值性、延展性、独特性和动态性的评判标准,给出了一种基于"核心知识竞争力"的企业多元化战略划分方法,并结合实例阐述了基于核心知识竞争力的企业多元化战略选择过程.3.期刊论文刘希宋.王毅.喻登科2001-2006年我国知识竞争力的战略评价-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6(19)在回顾知识竞争力和战略评价文献的基础上,从知识产出、知识经济效益、核心竞争力和持续竞争优势4个维度构建我国知识竞争力战略评价框架,并设计评价指标体系;采集我国2001-2006年的统计数据,利用熵权TOPSIS方法对我国知识竞争力进行战略评价实证分析;再运用计量分析方法研究知识竞争力战略指数与我国人均GDP之间的关系.得出我国知识竞争力稳步提升且大力促进经济增长的结论.4.学位论文孙倩基于知识竞争力的我国汽车企业研发价值链环节优化研究2007本文论述了基于知识竞争力的我国汽车企业研发价值链环节优化研究。

知识管理研究综述

知识管理研究综述

知识管理研究综述作者:陈威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4年第02期摘要:知识管理是新时代对传统管理提出的重要挑战,其已成为管理学、经济学等方向的研究热点。

所以,在对知识管理文献进行整理的基础上,从知识管理的概念界定、基础理论研究、企业知识管理等方面对知识管理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指出目前知识管理研究的欠缺之处。

关键词:知识管理;企业知识管理;知识工程;信息情报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2-0247-03随着信息化和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管理应运而生并成为组织竞争及生存的主要措施。

知识和信息作为经济发展的首要资源,引起了增长模式和发展观念的变化,成为经济增长的关键性资源和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知识通过促使有限的自然资源得到合理和充分的利用来实现经济增长。

随着知识对经济的贡献日益加大,产品、服务中的知识含量的不断提高,知识在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知识将逐步成为经济增长的核心要素。

根据世界银行专家统计,20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各国经济增长率差异的主要原因不是资本的积累,而是TFP(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即通过知识利用等因素提高生产活动在一定时间内的效率占70%以上。

中国的青海、宁夏TFP(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分别只有0.98%和2.33%[1],而广东、福建能够有效获取知识要素、资本要素、劳动力要素、环境要素等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要素,从而刺激了整个经济快速增长。

知识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本文将对以往知识管理的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得出知识管理目前的研究现状,为进一步加强和拓宽知识管理的研究奠定基础。

一、知识管理概念研究巴斯(Bassi,1997)[2]认为,知识管理是指为了增强组织的绩效而创造、获取使用知识的过程。

维格(K.wiig,1997) [3]认为,知识管理主要涉及4个方面:自上而下地监测、推动与知识有关的活动;创造和维护知识基础设施;更新组织和转化知识资产;使用知识以提高其价值。

《2024年集团内关联交易、高管薪酬激励与资本配置效率》范文

《2024年集团内关联交易、高管薪酬激励与资本配置效率》范文

《集团内关联交易、高管薪酬激励与资本配置效率》篇一一、引言在现今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企业集团内部的管理和运营愈发复杂。

其中,集团内关联交易、高管薪酬激励机制以及资本配置效率成为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

本文旨在探讨这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对企业整体运营效率的影响,以期为企业制定合理的管理策略提供理论支持。

二、集团内关联交易概述集团内关联交易指的是企业集团内部各成员之间进行的商品、服务、资金等交易活动。

这种交易方式在大型企业集团中普遍存在,其目的通常是为了实现资源共享、风险共担以及优化资源配置。

然而,关联交易的复杂性也可能带来一系列问题,如信息不对称、利益输送等,这些问题可能对企业的资本配置效率和长期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三、高管薪酬激励机制高管薪酬激励机制是企业为激励和约束高层管理人员而设计的薪酬制度。

合理的薪酬激励机制能够激发高管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然而,不合理的薪酬结构或激励机制可能导致高管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而忽视企业的长期发展。

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高管薪酬激励机制对于提高企业的资本配置效率至关重要。

四、高管薪酬激励与资本配置效率的关系高管薪酬激励机制与资本配置效率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一方面,合理的薪酬激励制度可以促使高管更加关注企业的资本配置效率和长期发展,从而在决策时考虑更多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因素。

另一方面,资本配置效率的提高也能反映高管的管理能力和企业的运营状况,进而影响高管的薪酬水平。

因此,建立有效的高管薪酬激励机制是提高企业资本配置效率的重要途径。

五、关联交易对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集团内关联交易对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具有两面性。

一方面,合理的关联交易可以帮助企业实现资源共享、优化资源配置,从而提高资本配置效率。

另一方面,不合理的关联交易可能导致信息不对称、利益输送等问题,进而降低企业的资本配置效率。

因此,企业在进行关联交易时需要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和监督机制,以防止潜在的风险和问题。

生态嵌入、合作能力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研究——基于知识流动的有调节的中介效应

生态嵌入、合作能力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研究——基于知识流动的有调节的中介效应

收稿日期:2022 11 21基金项目: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14FJY004)通讯作者简介:李霁友,东华大学旭日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企业经营管理与税收。

E mail:ljyou@dhu.edu.cn。

生态嵌入、合作能力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研究———基于知识流动的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李霁友(东华大学旭日工商管理学院,上海200051)摘 要:随着市场竞争白热化和技术的颠覆性发展,如何获取创新资源和提升外部合作能力是制约企业创新发展的关键问题。

嵌入性理论和生态系统研究的涌现与交叉融合为企业解决上述难题提供了全新的视角,生态嵌入成为企业突破资源约束、共享优质资源、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和方式。

基于此,本文以581家创新型试点企业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生态嵌入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

研究结果表明,创新生态嵌入和政治生态嵌入均对企业创新绩效、企业合作能力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合作能力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中介了创新生态嵌入、政治生态嵌入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知识流动正向调节了创新生态嵌入、政治生态嵌入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及合作能力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且正向调节了合作能力的中介作用。

关键词:创新生态嵌入;政治生态嵌入;企业创新绩效;合作能力;知识流动中图分类号:F27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7 0145(2023)05 0051 08doi:10.11847/fj.42.5.51AStudyontheRelationshipamongEcologyEmbeddedness,CooperativeCapabilityandEnterpriseInnovationPerformance:TheModeratedMediatingEffectBasedonKnowledgeFlowLIJiyou(GloriousSunSchoolofBusinessandManagement,DonghuaUniversity,Shanghai200051,China)Abstract:Withthefiercemarketcompetitionandthedisruptivedevelopmentoftechnology,howtoobtaininnovativeresourcesandenhanceexternalcooperationcapabilityisakeyproblemrestrictingthedevelopmentofenterpriseinnova tion.Theemergenceandcross integrationofembeddednesstheoryandecosystemresearchprovideabrand newperspectiveforenterprisetosolvetheseproblems,ecologyembeddednesshasbecomeanimportantwayforenterprisetobreakthroughresourceconstraints,sharehigh qualityresourcesandgaincompetitiveadvantages.Basedonthis,thispapertakes581innovativepilotenterprisesastheresearchobject,anddiscussestheimpactmechanismofecologyembeddednessonenterpriseinnovationperformance.Theresultsshowthatinnovationecologyembeddednessandpoliticalecologyembeddednesshavesignificantpositiveeffectsonenterpriseinnovationperformanceandenterprisecooperativecapability.Cooperativecapabilityhasasignificantpositiveeffectonenterpriseinnovationperformance,andmediatestherelationshipbetweeninnovationecologyembeddedness,politicalecologyembeddednessandenterpriseinnovationperformance.Knowledgeflowpositivelymoderatestherelationshipbetweeninnovationecologyembeddedness,politicalecologyembeddednessandenterpriseinnovationperformance,cooperationcapabilityandenterpriseinnovationperformance,moreover,itpositivelymoderatesthemediatingeffectofcooperationcapability.Keywords:innovationecologyembeddedness;politicalecologyembeddedness;enterpriseinnovationperformance;cooperationcapability;knowledgeflow1 引言在“新常态”背景下,中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企业作为国家创新主体的地位日益凸显。

高校知识溢出与企业创新绩效

高校知识溢出与企业创新绩效
(二) 制度特征与企业创新 在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之外,部分文献侧重于中 国处在经济社会转型期的事实,即产权制度、法律 制度及市场经济运行等外部制度因素变化对企业创 新行为的影响,将制度纳入分析框架,揭示制度与 创新行为的关系(吴延兵,2007)0相关研究主要 集中在知识产权保护、创新补贴、所有权结构、金 融发展水平、就业保护、高科技项目等方面(吴超 鹏和唐药,2016;李春涛和宋敏,2010)。相关文 献普遍认为加强知识产权执法力度,可以提升企业 创新能力,使得企业研发投资和专利产出增加, 同时对企业未来财务绩效的提升作用更大。而在 制度因素之外,非制度因素在中国的经济实践中 也发挥着重要影响。袁建国等(2015)研究政治 关联对企业技术的影响,发现企业政治关联降低 了市场竞争,助长过度投资,阻碍了企业创新 活动。 (三) 知识溢出与企业创新 研发和技术创新具有明显的外部性特征,而知 识溢出效应是其中的重要表现之一。该效应的知识 载体主要包括企业和高校研发机构。基于企业知识 溢出的研究更多侧重经济活动的集聚带来的成本外 部性和技能型劳动力池效应(skilled labor pool), 如FDI企业进入东道国后引发的行业技术进步 (Blomstrom& Kokko, 1998),工业园区的溢出效 应和集聚效应会提升区内企业生产率(Zheng et al. , 2017)o基于高校科研院所知识溢出的研究则
(1996)利用127家500强企业的数据研究发现, 高管持股和政府持股有利于企业创新。而私人持股 可能会使企业远离内部产品的研发,进而不利于企 业创新,外部董事比例能够减轻私人持股的负面影 响。冯根福和温军(2008)研究了 2005—2007年 343家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发现适度的管理层持 股、股权集中度、机构投资者、更高的独立董事比 例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国有持股对企业技术创新 存在负相关关系。

《运营力:企业内部运营与资本增值》读书笔记模板

《运营力:企业内部运营与资本增值》读书笔记模板

最容易荒废的人力资源 钱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欲善其事,必利其器 消费者只能感知产品
第4章不同阶段的着 力点不同
第5章聚焦核心能力 量力而行
第6章企业健康在于 资源配置的平衡
第7章知道什么是本、 什么是末
企业创业期最需要什么 成长中不能缺失的营养 成熟之后其实更难突破
规模小不能成为弱者的借口 不要在做强与做大之间犹豫 物极必反盛极而衰
运营力:企业内部运营与资本 增值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读书笔记 05 目录分析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精彩摘录 06 作者介绍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价值
资源
企业
要素
管理
梳理
核心
运营
企业
管理 价值
资本
增值
第章
企业
功能
机制
能力
要素
内容摘要
中国企业经营管理存在一些普遍性问题,为了企业良好的发展,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梳理和总结就显得非 常重要。本书针对这些普遍性问题提出了体系化的解决思路与措施,涉及企业的经营管理思想、经营管理模式、 组织机制以及职能专业化管理整合等。首先,本书开篇从三方面分析了盈利与资源价值的关系,即企业要什么和 怎么做:管理好软件要素资源功能、经营好硬件要素资源价值。其次通过分析和梳理资源配置主宰生存状况与专 业能力价值,总结了企业经营管理需具备的各要素与核心之所在,还对绩效评价考核进行了系统性介绍。最后, 本书对锻造经营管理体系化的盈利能力进行了分析与总结,使企业经营管理思想、经营管理模式等内容更加系统 化地呈现出来。
第16章不能忽略的 几个关键要素Βιβλιοθήκη 第15章摸不着的盈 利能力基础

集团化企业的市场体系发展方向分析

集团化企业的市场体系发展方向分析

管理探索Һ㊀集团化企业的市场体系发展方向分析周㊀覃,王㊀裕摘㊀要:2018年8月28日,中国电科28所在其50多年历史改革发展史上迎来重要一刻㊂基于28所组建的中电莱斯集团正式揭牌㊂在推动深化国企化改革的进程中,中电莱斯集团党委要求,28所需要按照 企业化㊁市场化㊁集团化㊁国际化 的改革方向,设计打造一套新的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国有企业体制机制,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注入新的活力㊂关键词:集团化企业;市场体系;发展方向一㊁引言纵观历史集团化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是母子公司容易各自为战,缺乏联动,难以形成协同效应㊂因此在发展前期就明确定位,找到市场体系的发展方向,规范发展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㊂二㊁集团化企业的概念和特点(一)集团化公司的概念集团公司是在现代企业高度发展基础上形成的,建立在企业法人股份制基础上,以一家实力雄厚的大企业作为主体母公司的核心,通过控股㊁参股等资本产权关系和生产经营协作等多种方式为纽带联结组成的㊁多层次㊁多法人的企业经济联合体㊂(二)集团化公司的特点集团化公司具有多层次的组织结构㊂核心层即集团公司(母公司),是实力强大的大型企业或资本雄厚的控股公司;紧密层由母公司控股的公司组成,包括全资或控股公司,是集团的依靠力量;半紧密层由集团参股的企业组成,是集团的辅助力量;松散层由与集团或紧密层企业保持稳定代表协作关系的关联企业构成,是企业集团的补充力量㊂三㊁集团化市场体系总则其一,集团市场体系统一的对象为下属控股公司和各事业部㊂其二,集团市场体系统一的职责范围为协调各控股公司/事业部关系的关系㊂包括:产业重大市场的策划㊁组织与分配,集团品牌的统一运营管理㊂其三,集团市场体系统一的核心是加强莱斯集团各控股公司之间内部市场业务合作㊂促进各方市场运作机制下建立更紧密的伙伴关系,实现资源共享㊁优势互补㊁合作共赢㊁协同发展㊂其四,集团市场体系统一的目标是整体持续价值最大化㊂在集团指导下形成群体优势,规模经济效益,能够以统一的品牌㊁市场管理占有市场,减少行业竞争㊂注重即时产品迭代更新,提高科技含量和产品质量,形成可持续发展㊂四㊁集团化市场体系问题分析(一)集团化市场体系中的平衡下属控股公司/事业部的不同差别导致集团管理难以平衡:一方面是资源分配难以平衡㊂集团下属控股公司/事业部往往站在各自利益角度上,对集团提出的目标提出很多条件和要求,或希望给予更多资源,或希望放权给予自由发展空间㊂但集团资源毕竟有限,不可能无限制放权,无法同时满足多项要求,这样在集团资源分配与控制力度的把握上就难以在不同的控股公司/事业部之间平衡㊂另一方面对控股公司/事业部的考核难以达成平衡,因外部市场变化大,各自资源能力和所处环境有差别,如何合理的设计针对不同控股公司/事业部的考核目标,并且被下属企业与集团共同认可,这往往成为集团化市场体系管理中的主要难题㊂(二)集团化市场管理模式的选择集团化管理模式往往分为战略控制型㊁财务控制型与操作控制型等模式(图1)㊂但对于不同的企业,特别是多元化发展的企业集团,下属企业因所处行业㊁发展背景㊁发展状况与外部竞争环境存在差别,采取何种控制模式,很难做出正确的选择㊂另外在集权与分权上对下属企业控制的 度 比较难以把握,与企业集团的规模㊁发展战略㊁业务阶段㊁企业文化以及信息化发展水平等因素有关㊂图1 集团化管理模式(三)集团化人才体系的搭建集团化管理中,人才往往分布在不同企业与各个职能部门当中,人才的培养与流动,与企业领导的重视程度和企业利益相关,集团很难进行科学控制和有效考核,导致集团要求的人才培养体系与下属实际需要的不一致㊂集团化人才体系建设是支持集团战略目标实现的有力保证,如何发挥集团与下属企业人力资源的协同作用,大限度地提高人力资源的使用效益,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最大价值,也是集团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难题㊂五㊁集团化管理模式控股公司/事业部是战术层,负责市场开拓㊁产品销售㊁客户维护,集团层是战略层,需组织策划产业重大市场㊁负责对外战略合作㊁集团品牌运用㊁重大客户的关系维护㊂从权限维度来说,集团市场应拥有战略规划权㊁投资决1策权㊁经营计划和费用预算权以及业务控制权㊂(一)战略规划权集团负责制订行业总体发展战略,下发控股公司/事业部并组织实施㊂控股公司/事业部作为战术层应根据集团总体战略制订专项发展规划,集团发展战略指导专项发展规划,专项发展规划支撑集团发展战略㊂(二)投资决策权随着国企体制改革,逐渐市场化,对外投资㊁产权转让㊁资产重组㊁收购兼并等资本行为应成为企业 做大做强 的核心手段㊂投资决策权应由总部履行,由总部进行审批各项资本投资议案,控股公司/事业部可根据市场提出需求,并配合集团进行行业/市场研究,最终做出投资决策㊂当集团市场化到一定阶段,并且控股公司具备相应成长能力,可适当放权,将一定金额下的投资权释放,但依然需履行报备手续㊂(三)经营计划和费用预算权集团通过责任书下达年度经营效益指标,对关键市场指标,新签合同㊁收入㊁利润㊁回款等指标进行跟踪控制,并纳入对经营者的考核范围;制订与控股公司事业部长期持续发展的重点任务考核(如新产品开发㊁新领域拓展㊁重大项目落地),并纳入对经营者的考核范围㊂(四)业务控制权对控股公司/事业部的产业发展㊁国际经营㊁科技创新㊁人力资源等日常经营运作归口集团相关业务部门进行统一管理,以此巩固集团经营行为的统一㊂控股公司/事业部需严格执行月度经营分析和重大事件汇报制度㊂(五)品牌管理权由集团统一管理企业品牌形象,组织进行对外宣传,参加展会等㊂物资采购权㊁人事权㊁财务控制权㊁制度优化权与集团市场化管理关系不大,在此不做权限梳理㊂六㊁集团化市场体系具体措施(一)责任制,明确集团化企业的市场分工集团总部和下属控股公司/事业部均设有市场部门,要明确集团市场部门为集团公司内部市场业务协同工作的职能部门,具有 协调各控股公司/事业部关系的关系,产业重大市场的策划㊁组织与分配,集团品牌的统一运营管理 等相关职能;各控股公司的市场部门为其所在业务范围协同工作的归口管理部门㊂集团市场部更加侧重于集团的战略目标和整体利益,控股公司主要负责一般事务性的㊁更面向一般市场的管理工作㊂(二)协同制,明确集团体系如何协同合作1.市场运作协调一致原则在集团内市场容易形成各自为战的情况,应由集团市场部起到统一协调的职能㊂应对该问题的唯一标准就是遵循市场法则,以市场为导向,于集团建立起沟通平台,交互市场信息,针对产品的差异化有策略地开展市场工作㊂可对主要领域设置牵头公司,并设置公司间协同激励制度,如A公司介绍资源给B公司,B公司成功拿下项目,A公司可获得项目总金额的2作为市场奖励㊂2.统一的品牌管理控股公司独立运营,但在品牌宣传上需打造同一块牌子㊂在企业发展与生存的过程中,品牌是非常重要的基础要素㊂需要坚持 技术+服务+宣传 的理念,做行业领军人㊂3.适度竞争合理保护原则集团对控股公司进行总体方向把控,不干涉其具体项目实施,具体市场发展依赖市场㊂(三)划分制,对控股公司进行分类管控一是对相对成熟的控股公司/事业部,采取以指标管理为主的方式进行管理㊂设置出市场发展战略,对其进行年度绩效考核,进行有效监管,并为其提供必要的发展平台和资源协助的手段,确保其具有一定的可持续盈利能力㊂二是对成长期的控股公司/事业部,采取以扶持为主的方式进行管理,培养其核心竞争力㊂可以参与起市场战略决策㊁重大项目的评估和前期实施,协助其开展外部资源的整合㊁重组,建立起全面系统的市场和管理运营体系,多途径进行管控㊂三是对衰退期的控股公司/事业部㊂采取以监控为主的方式进行管理㊂确保集团活的稳定的投资回报率,关注其是否能在一定时间内以某种战略实现扭亏为盈,是否具备提升资产价值的能力,给集团领导汇报其市场价值㊂参考文献:[1]中国集团公司促进会.母子公司关系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2]杨棉之.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配置效率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3]高金荣.对集团化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企业文化,2003(7):70-71.[4]任美林.对国有企业集团如何有效加强子公司管控问题的思考[J].经营管理者,2009(14):97.[5]王华.上市集团公司对子公司管控模式的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6.[6]余杰杰.企业集团母子公司战略一致性:影响,前因与调控[D].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7]黄文.预算松弛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理论整合视角[D].厦门:厦门大学,2013.[8]郑国坚,林东杰,谭伟强.系族控制㊁集团内部结构与上市公司绩效[J].会计研究,2016(2).[9]潘俊,王亮亮,吕雪晶.金融生态环境㊁内部资本市场与公司现金策略[J].管理评论,2015(5).[10]王化成,曾雪云.专业化企业集团的内部资本市场与价值创造效应:基于中国三峡集团的案例研究[J].管理世界,2012(12).[11]程玲莎.内部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的经济后果分析:基于经典文献研究[J].天津商业大学学报,2011(5).[12]黄俊,陈信元.集团化经营与企业研发投资:基于知识溢出与内部资本市场视角的分析[J].经济研究,2011(6).[13]邵军,刘志远. 系族企业 内部资本市场有效率吗? 基于鸿仪系的案例研究[J].管理世界,2007(6).作者简介:周覃,王裕,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八研究所㊂2。

专业化企业集团的内部资本市场与价值创造效应——基于中国三峡集团的案例研究

专业化企业集团的内部资本市场与价值创造效应——基于中国三峡集团的案例研究

专业化企业集团的内部资本市场与价值创造效应——基于中国三峡集团的案例研究专业化企业集团的内部资本市场与价值创造效应——基于中国三峡集团的案例研究引言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集团快速崛起,成为了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些企业集团中,专业化的经营模式得到了广泛应用。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全球化的加速推进,专业化企业集团通过内部资本市场的运作,不断追求价值创造,实现了自身的发展与壮大。

本文以中国三峡集团为例,通过案例研究的方式,分析了专业化企业集团的内部资本市场以及其带来的价值创造效应。

一、专业化企业集团的内部资本市场专业化企业集团的内部资本市场是指企业集团内部资金的配置和投资决策的过程。

通过建立内部资本市场,企业集团可以实现内部资源的流动性、资源优化配置以及产业链的延伸。

在内部资本市场中,专业化企业集团通过建立母子公司和子子公司之间的投资关系,实现了资源的共享和利用。

1.1 母子公司的建立专业化企业集团通常通过设立母公司和子公司的形式来实现内部资本市场的运作。

母公司可以为子公司提供资金支持、技术支持和管理支持等各种资源,同时也能通过对子公司的监管与控制实现资源的统筹配置和优化。

子公司则可以通过向母公司汇报和交流,获取更多的发展机会和支持。

1.2 子子公司的投资关系在专业化企业集团中,子子公司之间也存在着投资关系。

通过对子子公司的投资,专业化企业集团可以进一步扩大自身的产业链,实现更多的资源优化和协同发展。

此外,对于一些非核心业务或新兴业务,专业化企业集团还可以通过子子公司的投资,减少自身的风险,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二、内部资本市场的价值创造效应专业化企业集团的内部资本市场通过资源优化配置和投资决策,带来了价值创造效应。

这种效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 资源共享与利用专业化企业集团通过内部资本市场实现了母子公司之间、子子公司之间资源的共享与利用。

通过共享资源,企业集团可以更好地满足各个子公司的需求,避免资源的浪费和重复建设。

知识资本对我国传统产业盈利能力贡献的实证分析

知识资本对我国传统产业盈利能力贡献的实证分析

知识资本对我国传统产业盈利能力贡献的实证分析张芸;王贤梅【摘要】目前国内对知识资本贡献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高技术产业,对传统产业的研究甚少.本文在VAIC方法的基础上,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以及结构资本三个维度出发,选取178家在上交所和深交所上市的传统产业公司为分析样本,分析了这三者对传统产业盈利能力贡献度的差别,以及有关成因.结论表明,人力资本对传统产业企业盈利能力有着较大的贡献,在企业经营中发挥核心作用.【期刊名称】《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0(012)002【总页数】4页(P59-62)【关键词】知识资本;物质资本;人力资本;贡献度【作者】张芸;王贤梅【作者单位】东南大学,南京,210096;东南大学,南京,21009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C93进入知识经济社会后,资本的范畴及其运行已发生一系列重大变化,知识性要素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

目前,国内对知识资本贡献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高科技产业。

那么,知识资本对传统产业盈利能力的贡献如何?这也同样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借助上市公司数据,通过实证分析知识资本与传统产业企业盈利能力的关系。

(一)传统产业定义及特征传统产业是指在工业化进程中,相对于新兴主导产业来说,前一个阶段主导产业高速增长后保留下来的一系列产业,传统产业是一个历史的、不断变化的概念[1]。

传统产业的主要特征是产业跨越性和知识化程度较低[2],科技人力资源投入、科研及管理的现代化程度、技术密集程度都有待提高。

不过随着知识经济的推进,传统产业知识含量正呈现上升趋势。

本次世界性金融危机说明:现阶段世界经济的“根系”是发达而强大的传统产业和成长中的高技术产业的复合体。

传统产业必须在与高新技术产业的共存中“复兴”,而不是很快走向“衰亡”[3]。

(二)知识资本及其对组织绩效影响研究知识资本这一概念最初由经济学家John Kenneth Galbraith在1969年提出,知识资本是一种知识性的活动,是一种能够为企业创造价值的动态资本。

浅析智力资本与知识管理之异同

浅析智力资本与知识管理之异同

浅析智力资本与知识管理之异同
金峻岭
【期刊名称】《集团经济研究》
【年(卷),期】2007(000)08X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迅猛的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竞争的日益加剧,21世纪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一个知识为主导的时代,传统的生产要素劳动力、资本和土地的重要性正在日益减弱。

知识、能力和相关的无形资源在发达国家已经显现为竞争优势的主要驱动因素(Teece,1998)。

同样的情形也正出现在发展中国家。

我们正脱离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和能源密集型的时代,进入知识密集型的时代。

【总页数】1页(P264)
【作者】金峻岭
【作者单位】绍兴越秀外国语职业学院涉外管理分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70
【相关文献】
1.基于知识管理视角的智力资本与企业价值的耦合性分析 [J], 杨隽萍;游春
2.加强知识管理提升电力企业核心竞争力——关于知识管理与智力资本运作的一点思考 [J], 王发兴
3.浅析智力资本与知识管理之异同 [J], 金峻岭
4.智力资本、知识管理和组织学习对组织创新影响的实证检验 [J], 廖媛红;毛鑫
5.智力资本、知识管理与企业创新绩效——以建筑施工企业为例 [J], 李永福; 宋钰; 李成伟; 宋乾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 本 文 研 究 表 明, 伐, 一个重要表现是组建大型企 业 集 团 。 就 技 术 创 新 而 言, 集团化经营方式具有
一定优势 。 文章后续内容安排如下:第二部分对现有文献进行了回顾;第三部分基于数理模型的构建提出 本文的研究假说;第四部分是研究设计, 介绍了数据 、 方程及统计分析;第五部分实证考察了集团化 经营对企业研发投资的影响;最后, 我们对全文进行了总结 。
二 、文献回顾
企业集团被 定 义 为 “同 一 管 理 权 威 下 以 正 式 或 非 正 式 方 式 结 合 的 一 组 公 司 的 集 合 ” ( Granovetter , 1994 ) 。 关于企业集团的 存 在, Leff ( 1976 ) 认 为, 现 有 文 献 提 供 了 不 同 的 解 释 。 比 如, 集团化经营可以减少企业的 机 会 主 义 行 为; Khanna & Palepu ( 1997 ) 指 出, 企业集团的存在弥补了 外部制度的缺陷; Almeida & Wolfenzon ( 2006 ) 从缓解股东融资约束角度分析了集团化经营的优势; 2005 ) 。 关于企 业 集 团 的 还有观点认为, 企业集团的组建受到政府监管和税收政策的影响 ( Morck , 另一个争论是, 集团化经营是否提高了企业绩效 。 Khanna & Palepu ( 2000 ) 基于印度公司的考察发 Bae et al ( 2002 ) 以及 Bertrand et al ( 2002 ) 的研究却表明, 隶属集团的企业经营绩效更优;然而, 现, 企业集团的中小股东利益受到大股东剥削, 市场价值较低 。 Keister ( 1998 ) 基于 尽管我国企业集团的发展历史不长, 学者们也进行了一些有益探讨 。 比如, 中国 40 家最大企业集团及其成员企业的考察发现, 当企业集团设立金融机构或者设置连锁董事制 度时, 成员企业的财务业绩和生产 效 率 提 高 。 肖 星 和 王 琨 ( 2005 ) 的 研 究 表 明, 集团内上市公司数 集团化经营 量的增多及集团层面的多元化经营提高了成员企业的市场 价 值 。 尽 管 上 述 研 究 显 示, 但也 存 在 不 同 意 见 。 李 增 泉 等 ( 2004 ) 研 究 发 现, 附属于企业集团的 对企业业绩产生了积极影响, 上市公司被大股东占用了更多资 金, 支 持 了 集 团 化 经 营 便 利 大 股 东“掏 空 ” 中 小 股 东 利 益 的 结 论。 邵军和刘志远( 2008 ) 的研究表明, 企业集团的内部资本配置损害了成员企业的市场价值 。 还有研 2007 ) 。 究发现, 集团化经营对企业绩效无影响( 辛清泉等, 由以上文献可以看出, 现有研究更多关注企业集团的构建及业绩 。 就研发投资而言, 迄今我们 并不知晓集团和非集团企业是否存在差异, 而且若有差异的 话, 这 种 差 异 因 何 产 生, 对企业经营又 结论也不明晰 。 为此, 本文从知识溢出和内部资本市场视角对企业集团的研发进行了 有什么影响, 分析 。 近年来, 企业研发活动日益活跃, 世界知名企业的研发费用已超过营业收入的 10% ( 麦肯 锡,
80
2011 年第 6 期
2007 ) , 业或有着共同的产品 、 原料市场( Fan et al , 因此, 单一经营企业的研发支出不仅对本企业有 利, 也惠及了其他成员企业, 构成集团内部知识溢出的一个途径 。 基于集团化经营如何 影 响 企 业 研 发 的 分 析, 本 研 究 的 贡 献 主 要 体 现 在 如 下 几 方 面: 首 先, 自 Coase ( 1937 ) 提出市场交易费用的概念以来, 关于外部交易和内部生产的选择一直是学术研究的热 通过将多个单位组织纳入同一经济主 体, 集 团 化 经 营 促 进 了 企 业 研 发, 因而有 点 。 本文研究发现, 利于知识创新构成新兴市场企业集团存在的一个原因 。 其次, 企业集团的一个重要特征是, 建立了 关于这一市场怎样运作, 如何缓 解 企 业 的 融 资 约 束, 尚缺乏经验上的证 一个内部资本市场 。 然而, 2006 ) 。 本文从研发投资角度对集团内部资本市场的作用进行了剖析并发现 , 据( Claessens et al , 集 团的内部交易不仅限于资本的流动也扩展至技术领域 。 第三, 本文从组织结构角度考察了企业研 发投资决策, 增进了我们对企业研发行为的了解, 并且研究显示集团内部研发投资存在知识溢出效 应 。 最后, 本文的研究也具一定的实践意义 。 随着国企改革的不断深入, 我国加快了国资重组的步

2010 ) 。 截至 2006 年底, 央企已从国资委成立之初的 196 家下降到 161 家( 杨威,
81

俊、 陈信元 : 集团化经营与企业研发投资
2006 ) 。 企业研发投入的快速增 长 引 起 学 者 对 企 业 研 发 影 响 因 素 的 关 注 。 Bloom et al ( 2002 ) 考 察 发现, 政府税率优惠和补贴有助于提高企业研发动机; Driffield ( 2001 ) 认为, 对外经济开放影响了企 FDI 对我国 企 业 研 发 产 生 了 促 进 作 用 。 也 有 研 究 表 明, 业研发;王红领等( 2006 ) 研究证实, 行业特 2002 ;安 同 良 等, 2006 ) ;而 Grimm & Smith ( 1991 ) 则 从 公 司 征是企业研发的重要决定 因 素 ( Chang , 结 果 显 示, 随 着 高 管 任 期 的 增 长, 企 业 研 发 投 资 减 少 。 另 外, 治理 视 角 对 企 业 研 发 进 行 了 分 析, Bhagat & Welchb ( 1995 ) 、 Harley & Roy ( 2002 ) 等的研 究 证 实, 企 业 特 性 与 研 发 投 资 相 关 联, 如公司 负债和成长性等 。 综合来看, 就企业研发的影响因素而言, 现有研究从制度环境 、 行业特征 、 公司治 理和企业特性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但基于企业组织的考察尚不多见 。 自 Arrow ( 1962 ) 首次提出知识溢出的概念以来, 不同行为主体间因交流互动而发生的知识 、 技 跨国公司 FDI 投资所采用的 术的传播成为学术讨论的热点 。 Blomstrêm & Kokko ( 1998 ) 研究发现, 先进技术对当地企业产生了示范作用, 产生知识溢出效应 。 但也有研究对此表示异议, 如陈继勇和 FDI 引致的国际知识溢出效应并不显著 。 Almeida & Kogut ( 1999 ) 指出, 盛杨怿( 2008 ) 的研究显示, 知识人才在不同空间范围的流动加快了知识在不同群体之 间 的 传 播 。 例 如, 城市中具有大学学历 2004 ) 。 Audretsch & Feldman ( 2003 ) 考 察 了 人群比例的增加提高了 教 育 的 整 体 社 会 效 益 ( Moretti , 科研机构的知识溢出效应 。 他们发现, 研究型大学通过支持当地发展 、 转移技术及安排学生就业等 2002 ; 形式, 为地区技术进步提供了帮助 。 还有研究认为, 贸易是知识溢出的一个重要渠道( Keller , 2006 ) 。 嵌 入 了 先 进 技 术 的 商 品 贸 易 给 予 技 术 落 后 地 区 模 仿 前 沿 技 术 的 机 会 , 李小平和朱钟棣, “干中学 ” 的模仿过程中落后地区提高了自身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 。 可以看出, 现有文献探讨了投 资、 贸易 、 教育和人才交流等知识溢出路径 。 不同于已有研 究, 本文分析了企业集团内部研发投资 的知识溢出, 从组织结构角度深化我们对与企业研发投资
集团化经营与企业研发投资
*
— — — 基于知识溢出与内部资本市场视角的分析 黄 俊 陈信元
内容提要 : 针对企业集团这一普遍存在于新兴市场的经济组织 , 本文基于我国经济转 轨的实际 , 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 , 深入考察了集团化经营对企业研发投资的影响 。 研究 发现 , 通过提高企业研发的效应乘数及降低 融 资 成 本 , 集 团 化 经 营 促 进 了 企 业 研 发, 具体 表现为集团企业的研发投资显著高于非集 团 企 业 。 基 于 制 度 环 境 的 分 析 显 示 , 在产权保 护越弱的地区 , 集团化经营对企业研发投资的提升作用更加明显 。 本文研究证实 , 集团内 部研发投资存在知识溢出效应 , 即集团企业的技术进步不仅依赖于自身的研发投入 , 也受 而且内部资本 市 场 的 构 建 使 得 集 团 企 业 的 研 发 投 资 与 其 惠于其他成员企业的研发投资 , 他成员企业的现金流相关联 。 关键词 : 企业集团 研发投资 产权保护 知识溢出
一 、引

企业 集 团 在 世 界 各 国 广 泛 存 在, 并 在 新 兴 市 场 经 济 中 扮 演 着 重 要 角 色 ( Khanna & Yafeh , 2007 ) 。 据《中国大企业集团 》 ( 国务院 发 展 研 究 中 心 企 业 研 究 所, 2007 ) 的 统 计, 截 至 2006 年 底 我 国共有企业集团 2856 家, 其年销 售 收 入 之 和 与 国 内 生 产 总 值 ( GDP ) 的 比 值 达 到 82% 。 作 为 一 种 介于市场与单一经营企业间的经济组织, 企业集团的研究引起了学者的兴趣, 现有文献从企业集团 2002 ; Bertrand et al , 2002 ; Morck & 的构建 、 绩效及对经济 增 长 影 响 等 方 面 进 行 了 探 究 ( Bae et al , 2004 ; Almeida & Wolfenzon , 2006 ) 。 然而, Yeung , 关于 企 业 集 团 的 内 部 经 营 讨 论 较 少, 尤其是集团 企业的研发与技术创新, 相关的研究尚属鲜见 。 转型时期的中国, 制度的 发 展 相 对 落 后, 一 个 重 要 的 表 现 是 产 权 的 弱 保 护 ( Qian & Weingast , 1997 ) 。 当法律对知识产权的保护 不 力 时, 因 模 仿、 复 制 等 侵 权 行 为 得 不 到 有 效 制 止, 企业研发的 2005 ) , 动机较弱 。 另一方面, 转轨经济下外部融资的成本很高( Allen et al , 这也对企业研发构成障 碍 。 通过将成员企业纳入同一经济主体, 集团化经营改变了企业研发投资的效应乘数, 而且内部资 本市场的构建也影响着集团企业的融资成本 。 因此, 通过作用于企业研发的动机与能力, 集团化经 营与企业研发紧密关联 。 如果说, 上述集团化经营对企业研发的影响主要是 基 于 事 前 的 分 析, 那 就 事 后 结 果 而 言, 集团 和非集团企业的研发投资又有何差异呢? Arrow ( 1962 ) 指出, 不同行为主体间因交流互动而发生的 知识 、 技术转移形成知识溢出 。 由于集团成员企业间存在着经营和业务上的关联, 如处于上下游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