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尔扎克
巴尔扎克简介
巴尔扎克简介(1799~1850)法国小说家.1799年5月20日生于巴黎以南的图尔城, 1850年8月18日卒于巴黎.巴尔扎克的一生,处于19世纪前半期的50年,经历了拿破仑帝国的战火纷飞的岁月,动荡不安的封建复辟王朝,以及以阴谋复辟帝制的路易□波拿巴为总统的第二共和国.他用总标题为《人间喜剧》的一系列小说,反映了剧烈的社会变革时期的法国生活.巴尔扎克出生后不久就被送到附近的乡村去寄养. 上小学后一直到中学毕业,他始终寄住在宿舍里,没有能回家过一段比较长的日子,享受家庭生活的温暖.离开家庭的童年生活的痛苦使他毕生难忘.巴尔扎克的父亲原姓巴尔沙,是个精明强干的人. 他来自农村,幼年时跟当地教士学了一点文化,中年致富,在外省当过副市长,供应军粮的承包商,在巴黎经营过呢绒商业,当过巴黎驻军的军需负责人,是一个白手起家的资产者.1816年,17岁的巴尔扎克结束中学的学业后进大学法科,并在文科旁听.18岁时,先后在诉讼代理人和公证人的办事处当见习生或书记.从20岁开始,巴尔扎克决定从事文学创作.他在巴黎贫民区租了一间房顶上的阁楼,由父母供给极有限的一点生活费,埋头写作.他的第一部作品是五幕诗体悲剧《克伦威尔》,这是一部完全失败的作品,没有引起任何人的兴趣.接连又写了十多部小说,有的是自己所写,有的是和别人合写.这一阶段他所写的小说全用笔名发表.这些作品并没有给他带来生活所需要的物质条件,他只好暂时放弃文学.1826年借钱出版了一部普及版的《莫里哀全集》,接着又出版一部拉封丹寓言诗集, 销路不佳,亏损负债9,000法郎.后又借债经营印刷厂和铸字厂,均以赔本告终.他前后负债共达6万多法郎.从1828年夏季开始,巴尔扎克决定重新回到文学事业上来.他写了一部以布列塔尼封建势力武装叛乱反对共和国为题材的小说《最后一个舒昂党人》(后来编入《人间喜剧》,改名《舒昂党的人们》).这是巴尔扎克所写的第一部严肃的文学作品,第一次用巴尔扎克真姓名发表.此书问世,初步奠定了作者在文学界的地位. 接着发表小说《婚姻生理学》,在读者之间引起广泛注意.1831年他的新著《驴皮记》出版,巴尔扎克立即成为法国最负盛名的作家之一.1819到1829年,是巴尔扎克在文学事业上的探索阶段.从1829年开始,一直到1848年,是他创作《人间喜剧》的时期,也是他文学事业的全盛时期.他用超人的才智与精力,在不到20年的时间内,共创作小说91部.平均每年产生作品四,五部之多.他每日伏案一般都在10小时以上,常常连续工作18小时.有时文思如泉涌,或者为了赶写稿子,他一连几天废寝忘餐,夜以继日地劳动.根据阿尔贝·贝干教授提供的材料,巴尔扎克的杰作《高老头》(原名《高立欧老爹》)是他用三天三夜一气呵成的.什么是《人间喜剧》的作者的创作动力人们说是因为他负债过多,需要用稿费还债.巴尔扎克年轻时经营印刷出版业确曾负债巨万.但从他成为名重一时的小说家之后,他的收入丰厚,出版商争着和他签订合同,不惜重金预约他尚未完成或尚未动笔的小说稿,早年的债务早已还清.名作家巴尔扎克生活阔绰,醉心于豪华的排场.他在巴黎同时安置了几处住宅和别墅,出门坐最富丽的马车,驾着骏马;仆役都穿制服;他也服饰华贵, 出入于名门大户的沙龙.由此可见,他的勤奋创作,绝对不是由于贫困. 巴尔扎克从年轻时开始就自信有很高的文学才能, 对文学有极大的抱负.他不舍昼夜地勤奋写作,主要因为有一股激情在内心沸腾,促使他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要求在文艺界做一番伟大的事业.在他的书室里,有一座作为摆饰的小型拿破仑塑像.在塑像座盘边上,巴尔扎克亲笔写着:"他用宝剑未能完成的大业,我将用笔杆来完成."巴尔扎克要完成的伟大事业就是《人间喜剧》这座巍峨的文学里程碑.第一次在这位小说家笔下出现《人间喜剧》这个名词是在1813年.毫无疑问,《人间喜剧》的命名是受但丁长诗《神圣喜剧》(中译《神曲》)标题的启发.1841年,巴尔扎克确定了这个庞大的创作计划.当时有四家出版商和巴尔扎克签订合同,合资承包《人间喜剧》的出版工作.1842年,巴尔扎克写了《人间喜剧·导言》,阐述他写作这部史无前例的文学巨著的宗旨.1845年巴尔扎克亲笔写的《人间喜剧总目》,一直保存到现在.根据这个《总目》,《人间喜剧》分为三大部分:《风俗研究》,《哲理研究》和《分析研究》. 《风俗研究》内容最为丰富,包括小说最多.因此这一部分又分为六个门类:1.《私人生活场景》,2.《外省生活场景》,3.《巴黎生活场景》,4.《政治生活场景》, 5.《军队生活场景》,6.《乡村生活场景》.《私人生活场景》包括32部小说,其中4部当时已有提纲,尚未起稿.已经完成的28部之中包括著名的《高老头》(1834), 《猫滚球布店》(1830),《夏倍上校》(1832)和《三十岁的女人》(1831~1834)等.《外省生活场景》包括17 部小说,其中6部尚未完成;已经发表的11部中包括《欧也妮·葛朗台》(1833),《幽谷百合》(1835)和《幻灭》(1837~1843)等.《巴黎生活场景》共有20部小说, 其中6部尚未产生;在已经发表的小说中有《金目少女》 (1834),《纽沁根银行》(1838),《塞沙·皮罗多兴衰记》(1837),《娼妓的奢华与穷困》(1838)等.《政治生活场景》包括 8部小说,当时已经发表或脱稿的只有 4部,其中之一是《阿尔西的议员》(1847).《军队生活场景》有32部小说,只有两部那时已经发表,其中之一是《舒昂党的人们》(1829).《乡村生活场景》只列了5部小说,其中3部已经问世,那就是《农民》(1844),《乡村医生》巴尔扎克是19世纪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
巴尔扎克
过渡时期(自由竞争)的资 产者。代表人物《欧也妮· 葛 朗台》中的老葛朗台。剥削 方式具有多样性,经营手段 带有投机性;生活极度吝啬。 葛朗台贪婪、狡诈、吝啬, 金钱是他唯一崇拜的上帝。 他做生意是个行家里手,常 装口吃耳聋,诱使对方上当 受骗而自己稳操胜券。他家 财万贯,但开销节省,每顿 饭的食物,每天点的蜡烛, 他都亲自定量分发。为了钱 他六亲不认,克扣妻子的费 用;要女儿吃清水面包;弟 弟破产他无动于衷;侄儿求
(2)资产阶级血腥的发迹史 可笑、可怜;可憎、可怕 马克思: 资本来到 《红房子旅馆 《(《红色旅馆》) 弗雷德里克;普罗佩 斯;泰伊番 资本就是赃物,资 产者就是杀人犯
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的 老一代资产者。代表 人物《高利贷者》中 高布赛克。剥削方式 单一,经营手段落后; 生活方式陈旧,极端 吝啬。 高布赛克;雷斯多伯 爵夫人;马克西姆; 德尔卫律师
唉!这位惊人的、不知疲倦的作家, 这位哲学家,这位思想家,这位诗人, 这位天才,在同我们一起旅居在这世上 的期间,经历了充满风暴和斗争的生活, 这是一切伟大人物的共同命运。今天, 他安息了。他走出了冲突与仇恨。在他 进入坟墓的这一天,他同时也步入了荣 誉的宫殿。从今以后,他将和祖国的星 星一起,熠熠闪耀于我们上空的云层之 上。
愿意也罢,不愿意 也罢,同意也罢, 不同意也罢,这部 庞大而又奇特的作 品的作者,不自觉 地加入了革命作家 的强大行列。
巴尔扎克笔直地奔向目标,抓住了现代社会 进行肉搏。他从各方面揪过来一些东西,有 虚像,有希望,有呼喊,有假面具。他发掘 内心,解剖激情。他探索人、灵魂、心、脏 腑、头脑和各个人的深渊,巴尔扎克由于他 自由的天赋和强壮的本性,由于他具有我们 时代的聪明才智,身经革命,更看出了什么 是人类的末日,也更了解什么是无意,于是 面带微笑,泰然自若,进行了令人生畏的研 究,但仍然游刃有余。他的这种研究不像
巴尔扎克
文 学 地 位
法国19世纪伟大的批判现实主 义作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 学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法国 现实主义文学成就最高者之一。 他创作的《人间喜剧》共91部 小说,写了2400个人物,充分 展示了19世纪上半叶法国的社 会生活,是人类文学史上罕见 的文学丰碑,被称为法国社会 的“百科全书”
文 学 作 品
写 作 特 点
善于细节描写,达到精细 入微,生动逼真;成功塑 造典型环境中典型人物。 人物形象生动、丰满,具 有个性;服从各种人物生 活和思考所必须遵循的逻 辑。作品具有巨大的艺术 力量,是法国批判现实主 义的最高峰。具有浪漫主 义激情和批判现实主义的 精神 。
《 人 间 喜 剧 》
《人间喜剧》是巴尔扎克以毕生经历完成
巴尔扎克 一生的杰作包含了共96部作品的小说总集 《人 间喜剧》 ,其中有许多佳作: 《驴皮记》带有一定浪漫色彩 《舒昂党人》是他正式进入现实主义的一个标志 ,而真正称 之为代表作的是《高老头》,其中包含了《人间喜剧》的三 个主题:封建贵族的没落,资本主义的上升以及金钱的腐蚀 作用。 《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老头被称为西方文学 中四大吝啬鬼之一。 此外还有《幻灭》《夏倍上校》《贝姨》 《高布赛克》 《苏镇舞会》 《家族复仇》《 朱安 党人》 《图尔的本堂神甫》 《十三人的故事》 《绝对的探求》 《古 玩陈列室》 《赛查·皮罗托盛衰记》 《扭沁根银行》 《公务 员》 《搅水女人》《烟花女荣枯记》 《邦斯舅舅》 《农民》 《老姑娘》 《比哀兰特》 《阿尔西的议员》 《夏娃的女儿》 《幽谷百合》 《改邪归正的梅莫特》 《三十岁的女人》 《萨 拉金》 《红房子旅馆》 《沙漠里的爱情》 《无神论者望弥撒》 《冈巴拉》。其中的代表作是《欧也妮·葛朗台》 《高老 头》。
巴尔扎克的简介
巴尔扎克的简介奥诺雷·德·巴尔扎克(1799年5月20日-1850年8月18日),法国19世纪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法国现实主义文学成就最高者之一。
他创作的《人间喜剧》(Comédie Humaine)共91部小说,写了两千四百多个人物,”,充分展示了19世纪上半叶法国社会生活,是人类文学史上罕见的文学丰碑,被称为法国社会的“百科全书。
巴尔扎克1799年5月20日生于法国中部的图尔城。
15岁随父母迁居巴黎。
17岁入法科学校就读,课余曾先后在律师事务所和公证人事务所当差,同时旁听巴黎大学的文学讲座,获文学学士衔。
20岁开始从事文学创作,以笔名发表过许多不成功的剧本和小说。
为维持生计,1825-1828年期间先后从事出版业和印刷业,皆告失败,负债累累。
经过探索和磨炼,巴尔扎克走上现实主义文学创作道路。
1829年出版的长篇小说《最后一个舒昂党人》,初步奠定了在文学界的地位。
1831年发表的长篇小说《驴皮记》为他赢得声誉,成为法国最负盛名的作家之一。
他早有把自己的作品联系成一个有机整体的设想。
1841年他在但丁《神曲》的启示下,正式把自己作品的总名定为《人间喜剧》并在《“人间喜剧”前言》中宣称要做社会历史的“书记”;认为社会环境陶冶人,因此应着力于“人物和他们的思想的物质表现”;要求作家具有“透视力”和“想象力”;注重对地理环境和人物形体的确切描写。
从1829-1849年,巴尔扎克为《人间喜剧》写出了91部作品,包括长篇、中篇、短篇小说和随笔等,分为《风俗研究》、《哲学研究》和《分析研究》三个部分。
长篇小说《欧也妮·葛朗台》(1833)、《高老头》(1834)、《幻灭》(1837-1843)、《农民》(1845)、《贝姨》(1846)等。
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在他二十余年的写作生涯中,写出了九十一部不朽的传世之作.在这些作品中,他一共塑造了两千四百多个不同类型的人物形象,给后世子孙留下了宝贵的艺术珍品.人们不禁要问,巴尔扎克是怎样利用这样短暂的时间来创作这么多的世界名著的呢?巴尔扎克有个创作时间表:从半夜到第二天中午工作,也就是说在椅子上坐十二个小时,专心修改稿件和写作。
巴尔扎克
然而对于巴尔扎克而言,这一阶段意义最重大的事件是他完成了《人间喜剧》的宏伟规划。他决定将自己的所有作品系列化。起初,他将这个庞大的作品框架命名为《社会研究》,后因受但丁《神曲》(原名直译为《神圣喜剧》)的影响改为《人间喜剧》,下设“风俗研究”、“哲理研究”和“分析研究”三个部分。巴尔扎克想把人世间的一切纷争角逐、悲欢离合喻为人生大舞台上的一个个场景,一幕幕悲喜剧。
1841年末,巴尔扎克和出版商正式签订了16卷本《人间喜剧》的出版合同。他早年的所有作品都被汇编于其中,构成一个井然有序的整体。
1842—1850年从1842年开始,巴尔扎克的创作进入第三阶段,即系统出版《人间喜剧》的阶段。他一边修订、汇编旧作,一边不断补充新作。反映庄园经济解体的《农民》是本阶段的重要成果。人间喜剧以每年三至四卷的速度出版。至1846年9月,16卷本已经出齐。1846年秋至1847年春,他又发表两部长篇《贝姨》和《邦斯舅舅》,这两部作品补编为《人间喜剧》第十七卷,于1848年出版。至此,一部由90余部小说构成的《人间喜剧》已经基本完成。
巴尔扎克对现实主义文学最大的贡献在于他对典型人物形象和社会风俗的细致刻画,并表达人物性格在社会环境中的变化和发展。他以“编年史的方式”描写逐年描绘上升中的资产阶级对贵族社会日甚一日的冲击。他所创造的人物高老头、葛朗台、高布赛克、拉斯蒂涅、吕西安、贝姨、伏托冷等等几乎已经成为文学史不同类型资产阶级代表人物的样板形象,对以后的现实主义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些人物虽然都很典型,却并不如狄更斯所塑造的人物一样僵化,而是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
显示▼隐藏▲受影响于司各特
奥诺雷·德·巴尔扎克(Honoré de Balzac,1799年5月20日-1850年8月18日),法国19世纪著名作家,法国现实主义文学成就最高者之一。他创作的《人间喜剧》(Comédie Humaine)共91部小说,写了两千四百多个人物,是人类文学史上罕见的文学丰碑,被称为法国社会的“百科全书”。
巴尔扎克是谁
巴尔扎克是谁巴尔扎克因为巨大的成就而被人们称为是现代小说之父,在他的一生中曾经创作了许多的作品,而且有许多都成为历史上不朽的巨著。
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巴尔扎克的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巴尔扎克的简介奥诺雷·德·巴尔扎克,法国小说家,被称为现代法国小说之父。
生于法国中部图尔城一个中产者家庭,1816年入法律学校学习,毕业后不顾父母反对,毅然走上文学创作道路,但第一部作品五幕诗体悲剧《克伦威尔》却完全失败。
而后他与人合作从事滑稽小说和神怪小说的创作,曾一度弃文从商和经营企业,出版名著丛书等,均告失败。
商业和企业上的失败使他债台高筑,拖累终身,但为他日后创作打下了厚实的生活基础。
1829年,巴尔扎克发表长篇小说《朱安党人》,标志着一个伟大的文学家的诞生。
1831年出版的《驴皮记》使他声名大震。
他要使自己成为文学事业上的拿破仑,在30至40年代以惊人的毅力创作了大量作品,一生创作甚丰,写出了91部小说,合称《人间喜剧》。
《人间喜剧》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同时也奠定了他作为“现代法国小说之父”的地位。
巴尔扎克也是拿破仑的热烈崇拜者。
他要使自己成为文学事业上的拿破仑。
由于早期的债务和写作的艰辛,终因劳累过度在1850年8月17日夜与世长辞。
巴尔扎克与老太太的故事巴尔扎克与老太太之间的故事是发生在他成名之后,有一次他正在从事创作,可是突然有一位老太太找上门来,手中还拿着一个非常旧的本子,可以看出这是非常久远的一个小孩子的作业本。
老太太希望巴尔扎克可以帮他看看这个孩子的作业到底怎么样,是不是以后可以有着非常的成就。
巴尔扎克在看完作业本之后又仔细的询问了老太太这个孩子和她是否是亲人或者亲戚的关系,老太太摇头表示否认。
在这种情况下巴尔扎克说了自己的想法,他认为这个孩子字迹非常的潦草,可以看出他根本就没有用心,所以这样不用心的人以后一定也不会有所成就。
可是老太太看了他一眼后轻轻的说,“可是你已经成为一代小说家了啊!”巴尔扎克这才知道这是自己的作业本,而这位老太太正是巴尔扎克的老师。
3.巴尔扎克概述
《烟花女荣枯记》
叙述风尘女子交际花艾丝苔与青年诗人吕西安秘密相爱, 在一次假面舞会上,她被人认出,便想以自杀掩盖自己的 身世。扮成西班牙教士的越狱苦役犯伏脱冷救了她,将她 控制在自己手中。伏脱冷也因救过吕西安的命而成为吕西 安的主宰,并企图通过他向统治者报仇。为了有足够的钱 扶持吕西安进入统治阶层,他逼迫艾丝苔重操旧业,充当 金融家纽沁根的情妇。艾丝苔含恨自杀。吕西安和伏脱冷 受牵连而被捕入狱。不久,吕西安也在狱中自尽,伏脱冷 在精神上受到巨大打击。他在狱中与当权人物作了一番激 烈搏斗后,终于归顺官府,当了巴黎警察局保安处处长。
故事是在家庭内部日常生活中展开的,没有耸人 听闻的事件,没有丝毫传奇色彩,正如作者本人 所说,这是一出“没有毒药,没有尖刀,没有流 血的平凡悲剧”,而其惨烈的程序却不亚于古典 悲剧。 在这个家庭中光明和黑暗的对比十分强烈。与老 葛朗台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葛朗台太太的圣洁和葛 朗台小姐的善良慷慨。圣洁的价值观在金钱统治 的社会只有遭到无情的蹂躏。在这阴暗的小天地 中,欧也妮的形象显得特别美丽明亮,但是这颗 明星注定要黯淡下去。
驴皮记
瓦朗坦破产后投水自杀 —古董商给了他一和神奇 的驴皮 —愿望一经实现驴皮立刻缩小,寿命也随 之缩短—成了百万富翁后,他惊恐地发现驴皮缩 小了—整天满怀恐惧,看着自己的末日来临 探讨“欲望与能力”的问题:你想快乐吗?你有追求 吗?那就以你的生命为代价去争取吧! “他们都是给自己行刑的刽子手 ”,无限制地追求 金钱和物质享受,无法逃脱必然到来的惩罚. 巴尔扎克以生命为代价,创造了《人间喜剧》这 一小说史上的奇迹。
第一阶段1829—1835
《高布赛克》:高利贷者,一个吝啬鬼的典型 《苏镇舞会》:封建贵族与资产者联姻 《家族复仇》:金钱比封建观念更具腐蚀力量 《夏倍上校》:夫妻间的为了利益的相互欺骗 《红房旅馆》:金钱与宗教的纷争闹剧 《欧也妮· 葛朗台》 《高老头》 《驴皮记》 《绝对的探求》:科学研究癖 《人间喜剧》的基本结构大致形成:风俗研究(现象)、哲理 研究(原因)和分析研究(原则)。把文学作品系列化、整体化 是巴尔扎克的首创。
巴尔扎克
4.宗教观 4.宗教观
巴尔扎克不信教,却又大力鼓吹宗教, 巴尔扎克不信教,却又大力鼓吹宗教,把宗 教作为改变社会,克服罪恶的出路和手段, 教作为改变社会,克服罪恶的出路和手段,因而 他宣扬宗教。 他宣扬宗教。这是他的改良主义立场所导致的必 然结果。他认为,宗教“是一切社会里, 然结果。他认为,宗教“是一切社会里,把恶的 数量减少,把善的数量增加的惟一手段” 数量减少,把善的数量增加的惟一手段”,“基 督教告诉穷人容忍富人, 督教告诉穷人容忍富人,告诉富人减轻穷人的苦 难。”
十九世纪中后期文学
巴尔扎克
南昌工程学院
唐小薇主讲
一、债台高筑的文学大师
巴尔扎克(Balzac, 巴尔扎克(Balzac, 1799——1850)是19世 1850) 19世 1799 1850 纪前期法国和西欧现实 主义代表作家, 主义代表作家,他在世 界文学史上具有崇高的 地位, 地位,有文学上的拿破 仑之称。 仑之称。
2.经济观 2.经济观
巴尔扎克主张自由贸易,他在《乡村医生》 巴尔扎克主张自由贸易,他在《乡村医生》通 过主人公勃纳西说: 过主人公勃纳西说:“一个国家真正的政策应该致力 于解脱对外国的一切纳贡, 于解脱对外国的一切纳贡,但并不需要丢脸的求助于 关税和禁运。 他要求加速发展工商业,大声疾呼: 关税和禁运。”他要求加速发展工商业,大声疾呼: 必须有一个工业的拿破仑,给共和国一个组织者。 “必须有一个工业的拿破仑,给共和国一个组织者。” 他认为金融资产阶级统治下的的七月王朝压制了其他 资产阶级的利益,工商业得不到充分的发展, 资产阶级的利益,工商业得不到充分的发展,“法兰 西自1830年以来一直停滞不前。 1830年以来一直停滞不前 西自1830年以来一直停滞不前。”他的自由贸易的主 张反映了中小资产阶级的要求。 张反映了中小资产阶级的要求。 对经济问题的重视, 对经济问题的重视,使巴尔扎克的小说有了丰 富的社会内容,他的《人间喜剧》 富的社会内容,他的《人间喜剧》详尽地写出了在经 济规律支配下,贵族阶级的没落史, 济规律支配下,贵族阶级的没落史,资产阶级的发家 史和金钱的罪恶史。 史和金钱的罪恶史。
巴尔扎克
2、《人间喜剧》分类
一是《分析研究》(分析):如《婚姻生理学》 (1829)。 二是《哲理研究》(研究):《驴皮记》 (1831)、《长寿药水》(1830)、《受诅咒 的孩子》(1836)等。 三是《风俗研究》(描绘):《人间喜剧》的 主干,成就比前两类大。
《风俗研究》的六个场景
a.私人生活场景:27部,表现人们在青少年 时期因生活经验不足或感情冲动酿成的种种 错误与不幸。 《高利贷者》(1830) 《家族复仇》(1830) 《玩球猫商店》(1830) 《夏倍上校》(1832) 《高老头》(1835)
1837年巴尔扎克办的《巴黎 纪事》报倒闭,使他的债务高 达10万法郎,到他逝世前3年, 已经欠下21万法郎的债务。终 身受着债主们的追逐。为了还 债,他开始了《人间喜剧》的 写作。
活在5万杯咖啡上
巴尔扎克每天工作16至18小时,从半 夜到中午写作,从中午到下午4点校对校样, 5点钟用餐,5点半睡觉,到半夜又起来工作。 他每天必须写出16页的书,修改和校对时间 除外,3天用掉一瓶墨水,更换10个笔尖。 写作时他穿着教士的袍子,点上7支蜡烛, 桌边是一杯提神的黑咖啡。有人说,“巴尔扎 克活在5万杯咖啡上,也死在5万杯咖啡上。”
创伤性经验
童年所受到的忽视,他终身难忘,他说: “我从来不曾有过母亲。”他在老来给韩斯卡 夫人的信中还说:“她是一个妖精,同时又是 妖精般的怪人……我母亲就是给我的生命降落 一切灾难的根源。”(司蒂芬· 支魏格:《巴 尔扎克》) 童年缺少母爱的创伤性经验是他成年后结 交年长女友的一个原因,寻找母亲。
5、人物的绝对情欲模式
人物塑造模式的来历
在《〈人间喜剧〉前言》中,巴尔扎克直接 谈到了他的人物塑造的类型化和模式化。他说, 《人间喜剧》“这个意念是从比较人类和兽类得来 的”。
巴尔扎克简介
巴尔扎克简介
姓名:巴尔扎克
性别:男
国籍:法国
巴尔扎克是法国十九世纪现实主义代表作家。
他出身于资产阶级家庭,在大学学过,先后在诉讼代理人和公证人事务所当见习生。
从事过出版、印刷和铸字,均告。
20岁开始创作。
《最后一个舒昂党人》(1829)初步奠定了他在文学界的地位。
从此,他开始了《人间喜剧》的创作。
《人间喜剧》分三部分:《风俗研究》、《研究》、《分析研究》。
原计划写137部小说,只完成91部,《人间喜剧》描写了十九世纪上半叶法国社会的不同侧面,反映出贵族阶级的没落和资产阶级的兴盛,以及资产阶级取代贵族阶级的历史趋势,暴露资产阶级自私贪婪的剥削本性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弊病,再现了当时各阶级的状况和风貌。
小说诗歌文学作品有:《最后一个舒昂党人》、《人间喜剧》、《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幻灭》、《农民》、《贝姨》、《邦斯舅舅》等。
巴尔扎克
如《农民》、《古物陈列室》、 《苏城舞会》;
2、再现资产阶级的发家史 :
如《高布赛克》、 《欧也妮· 葛朗台》、《纽沁根银行》;
3、描绘人被金钱异化的历史悲剧 :
如《夏蓓上校》、《幻灭》、 《邦斯舅舅》、 《欧也妮·葛朗
台》《驴皮记》;
4、对人民生活的反映、对共和主义者的赞美和对社 会理想的探索等。
巴尔扎克塑像 罗丹
——《人间喜剧·前言》
《人间喜剧》简介
《人间喜剧》是19世纪法国最伟大的现实主义小说家巴 尔扎克从1829至1848年间所创作的90余部长、中、短篇小 说的总称。它共分三个部分:“风俗研究”、“哲学研究” 和“分析研究”。其中“风俗研究”又分为“六个生活场 景”,作品最多,是最重要的部分。
2、多线索的网状结构,富于戏剧性的情节。
(
(三)艺术特色
1、人物性格典型化。 2、逼真的环境描写。 3、精确的细节描写。 4、严谨而富有戏剧性的结构。 5、讽刺幽默的语言艺术。
不鲜.这些事都散见于其他小说中; (3)并列出同一阶层人物的代表,或者把小说的人物性格作一对
比,这些人物都在不同的小说中出现的过。
《人间喜剧》中再现的人物有400多个,分散在75部小说中。 人物再现法使人物性格更加丰满,也使《人间喜剧》中的作品 联成了一个整体。
(三)思想内容
“ 他汇集了法国社会的全部历史” ——恩格斯
(二)构成
《人间喜剧》包括91部作品,用编年体
和人物再现的形式构成。 • 私人生活场景
• 外省生活场景
人 间 喜
第一部分 风俗研究
• 巴黎生活场景 • 政治生活场景 • 军事生活场景
巴尔扎克 速写
外国文学史之巴尔扎克
《人间喜剧》是巴尔扎克的多 卷本巨著,是他以毕生精力完 成的光辉创作群,堪称是人类 精神文明的奇迹。在这里,他 以清醒的现实主义笔触,被恩 格斯誉为"一部法国社会,特 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 实主义历史。"它再现了18161848年,也就是"王政复辟"到 七月王朝期间广阔的社会图景。
.
《人间喜剧》展示了法国社会的 整个面貌,其社会历史内容可以 归纳为——贵族衰亡、资产者发 迹、金钱罪恶,被称为三大主题。
.
(一)《人间喜剧》的构成
1、分类编排法
巴尔扎克从小说反映生活的不同角度出 发,把全部作品分为3大类:风俗研究 、哲学研究、分析研究。用分类方法将 诸多作品联系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使众 多小说分门别类地各处于一定的系统中 ,历史地全面地描写了现实。
.
(1 )“风俗研究” 这是《人间克的作品,注重典型环境的描写和 典型性格的塑造,人物对话有强烈个性, 喜用夸张手法,善于在叙述中穿插议论, 时有妙语警句迸出,引人深思,惹人发笑 。因而,即使是大段铺陈和议论,也令人 读得津津有味。《人间喜剧》中最主要的 作品有:《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 、《贝姨》《邦斯舅舅》、《高利贷者》 、《幻灭》《夏倍上校》 《烟花女荣辱记 》》《幽谷百合》 《驴皮记》等 。
(1)政治上是个保皇党、正统派,但与保皇 党政见并不一致。对保皇党及对资产阶级唯 利是图的不满使他倾向贵族,而现实又使他 看到贵族阶级必然走向崩溃。他提倡的王权 实际上是一种理想化了. 的王权。
(2)在政治上他反对共和党,但又赞扬他 们的革命精神。
(3)他鼓吹天主教,但并不是一个真正的 教徒,他把宗教当作一种稳定社会的手段, 当作一种控制思想的工具认为它一方面可以 抑制金融在资产阶级所带来的情欲泛滥的社 会道德堕落;一方面可以协助君主政体巩固 秩序,调和阶级矛盾,防止工人暴动。
外国文学欣赏_巴尔扎克
伏脱冷教导
• 伏脱冷策划谋杀泰伊番公子,教唆拉斯蒂 涅追求泰伊番小姐,成功后给自己20万法 郎的抽头,他说:“人生就是这么回事。 跟厨房一样腥臭。要捞油水不能怕弄脏手, 只消事后洗干净;今日所谓道德,不过是 这一点。我这样议论社会是有权利的,因 为我认识社会。你以为我责备社会吗?绝 对不是。世界一向是这样的。道德家永远 改变不了它。”
• (3)高老头的苦难和死亡,最后完成 了他的社会教育。当他埋葬了高老头 后,埋掉了最后一点人性。这曾清白 的青年,已堕落成向财富和权势进攻 的资产阶级野心家。 • 意义:小说通过拉斯蒂涅的演变,反 映了贵族阶级的衰亡和资产阶级的兴 起,揭露了金钱的罪恶
• 3、鲍赛昂子爵夫人 • 王室后裔,巴黎社交界的领袖,美丽高贵, 向来以门第自傲。但这样一位贵族领袖敌不 过金钱势力,同她相爱三年的阿瞿达竟为年 息20万法郎的陪嫁与资产阶级小姐订婚,抛 弃了她 。这位遭遗弃的贵妇人虽然拒绝同资 产阶级合流,但却指导自己的表弟去追银行 家太太,让他借助金钱势力站稳脚跟。她失 败了,不仅被金钱夺走了情人,而且被金钱 粉碎了信念,在内心深处丧失了贵族的自信。 她的遭遇,不仅批判了亵渎感情、破坏幸福 的金钱势力,而且形象地反映贵族阶级必然 灭亡的历史趋势。
• 2、拉斯蒂涅 • 拉斯蒂涅是法国复辟王朝后期到七月王朝时 期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野心家的典型。他 的性格发展有三个阶段: • (1) 他到巴黎上大学,想通过勤奋努力, 刻苦攻读争取一番功名。但是经不起上流社 会的诱惑。3年的巴黎生活使他看清了社会 的本质:法律和道德对有钱人无效,财产才 是金科玉律。于是他决定走另一条道路:往 上爬!不顾一切地往上爬。 • (2) 经过人生两个导师的教唆,拉斯蒂涅 开始了明显的蜕变。
• 4、伏脱冷 • 他是一个有特殊意义的独特形象,一个尚未 得势的资产阶级政客和野心家的另一种典 型。他心狠手辣,奸诈残忍,谋财害命, 引诱青年,不择手段地攫取金钱,狠毒贪 婪是他的性格核心;但他并不是一般的强 盗,他目光敏锐、思想深刻,对社会批判 能一针见血,他信奉极端利己主义,不顾 一切地为自己谋利,集冷酷、凶残、刚毅、 深沉、狡猾于一身。他决不低头屈服,却 善于审时度势,随机应变,是一个强而有 力的人物。
奥诺蕾 德 巴尔扎克
巴尔扎克也是拿破仑的热烈崇拜者。拿破仑的形象在《人间喜剧》中得 到多次反映,如在《乡村医生》、《一桩神秘案件》、《三十岁的女人》、 《夏倍上校》等作品里。同时,作者也着力描写了和拿破仑相联系的帝国时 代军官的形象。 在《人间喜剧》中,巴尔扎克以赞赏的心情描述共和主义的英雄人物。 例如在作者笔下,《幻灭》中的米希尔·克雷斯蒂安是一个具有丹东和圣鞠 斯特气魄的政治家。他提倡欧洲联邦制,对欧洲贵族阶级威胁很大。1831年 巴黎共和党人起义时,他和一个普通士兵一样,在战斗中英勇地死去。他的 牺牲引起所有认识他的人们的深切哀悼,人们经常怀念他。又如《农民》中 的尼兹龙,是一个农民出身的共和主义老战士,“坚强得像钢铁,纯洁得像 黄金。”他放弃他在大革命中应得的财产,甘愿过贫苦的生活,曾把独子送 到前方去参加保卫祖国的战争。因为他憎恨有钱的人,他特别受到农民的爱 戴。
1、“文明好比一辆打车,碰到一颗比较不容易粉碎的心,略微 耽搁一下,马上把它压碎了,又浩浩荡荡的继续前进。” 2、“谁又能说,枯萎的心灵和空无一物的骷髅,究竟哪一个看 上去更可怕呢?” 3、“他们之间的关系只有机械的生活,等于没有上油的齿轮在 那里互相推动。” 4、“小人许多最科比的习惯中间,有一桩是以为别人跟他们一 样小气。” 5、“一个人想打天堂的主意,就该看准上帝下手。” 6、“那种眼风能把一个人从头到脚瞧尽,把他们缩小,化为乌 有。”
巴尔扎克出生于法国都兰地区图尔市的一个市民家庭。其 父是农民,为人善变,靠着巧妙的钻营,迅速累积财富,母亲 萨朗比埃是巴黎银行家的女儿,她的信念是“财富就是一切”。 巴尔扎克是个长子,但很少得到家庭的温暖,出生不久便 被送到图尔近郊,由一个宪兵的妻子抚养,长大后迚入旺多姆 教会学校寄读,巴尔扎克与母亲的关系一直不好,他说:“我 从来没有母亲,她实在太可怕了。” 从少年时代巴尔扎克便开始博览群书。1813年中学毕业后, 巴尔扎克按父亲的意愿迚入巴黎大学法学院学习,但他对法律 并不感兴趣,而是旁听了很多文学院的课程。同时,他还迚修 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课程。这些自然科学领域 的积淀对巴尔扎克风格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他开始构思《人 间喜剧》的契机便是受法国生物学家布丰构建动物世界博物全 书的影响。
奥诺雷 德 巴尔扎克
法国作家、文学评论家、社会活动家阿纳托尔·法朗士:他是他那个时代的社会的洞察入微的历史家。他比 任何人都善于使我们更好地了解从旧制度向新制度的过度。从塑造形象和深度来说,没有人能比得上巴尔扎克。
法国作家莫里亚克指出:《人间喜剧》是神书,是巴尔扎克人物之林的条条大道。
法 国 自 然 主 义 小 说 家 和 理 论 家 , 自 然 主 义 文 学 流 派 创 始 人 与 领 袖 爱 弥 尔 ·左 拉 : “ 几 乎 常 常 是 青 铜 的 , 大 理 石的,既做的很多,又很坚固。”
奥诺雷 德 巴尔扎 克
法国小说之父
01 人物经历
03 创作特点 05 后世纪念
目录
02 主要作品 04 人物评价
奥诺雷·德·巴尔扎克(Honoré·de Balzac,1799年5月20日—1850年8月18日),法国小说家,被称为 “现代法国小说之父”,生于法国中部图尔城一个中产者家庭。
1816年入法律学校学习,毕业后不顾父母反对,毅然走上文学创作道路,但是第一部作品五幕诗体悲剧 《克伦威尔》却完全失败。而后他与人合作从事滑稽小说和神怪小说的创作,曾一度弃文从商和经营企业,出版 名著丛书等,均告失败。商业和企业上的失败使他债台高筑,拖累终身,但也为他日后创作打下了厚实的生活基 础。1829年,他发表长篇小说《朱安党人》,迈出了现实主义创作的第一步,1831年出版的《驴皮记》使他声 名大振。1834年,完成对《高老头》的著作,这也是巴尔扎克最优秀的作品之一。19世纪30至40年代,巴尔扎 克以惊人的毅力创作了大量作品,一生创作甚丰,写出了91部小说,塑造了两千四百七十二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 象,合称《人间喜剧》。《人间喜剧》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但他由于早期的债务和写作的艰辛, 终因劳累过度于1850年8月18日与世长辞。
巴尔扎克
•
《幻灭》人们常说《欧也妮〃葛朗台》和《高 老头》是巴尔扎克的代表作。实际上,在表现 作家本人的思想感情和直接的生活体验方面, 《幻灭》比其他小说具有更大的代表性。书中 几个主要人物的遭遇,大部分取自作家本人的 经历,他们的激情、幻想和苦难,他几乎全都 亲自体尝过。他把自己二十年的奋斗历程分别 给了三个不同类型的青年:他在大卫〃赛夏的 故事里,倾诉了自己经营印刷所、铸字厂和受
• 2、1835—1842年,是他创作数量最多的阶段。完成《古物陈列室》 《纽沁根银行》等70多部作品。1842年,巴尔扎克决定把已经创作和 打算创作的作品连成一个整体,取名为《人间喜剧》,并将其分成
《风俗研究》《哲学研究》《分析研究》三大类。
• 3、1843—1848年第三阶段,他的体系有新的发展。《贝姨》、《邦 斯舅舅》、《农民》等。
之一葛朗台这一典型的艺术形象。 小说充分体现了巴尔扎克丰富的艺 术实践和创作特色,标志着他小说 创作的一次飞跃。
大人物小幽默
惜时的巴尔扎克
巴尔扎克自然也有不少的朋友。朋友之间,自
然免不了要聚在一起东拉西扯说起闲话。
一次,有几个朋友到巴尔扎克的住处,围坐在 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地闲谈起来。可就在巴尔扎克说 话时——而且好坏时候他还显得兴致很高——却又 突然中止了话头,紧接着便恶狠狠地咒骂起来:
• 想升高,有两样东西,那就是必须作鹰,或者作爬行动物。
• 一个生意人不想破产,好比一个将军永远不预备吃败仗,只自得半 个商人 • 〃 在风度上和在各种事情上一样,惟一不衰老的东西,是心地。心 地善良的人单纯朴实
辰
债务迫害的惨痛经验;在吕西安的遭遇里,溶
入了自己在文坛和新闻出版界的沉浮;他把自 己从生活和创作中总结出的各种信念和主张给 了德〃阿泰兹;同时让卢斯托和伏脱冷充当了 他剖析社会的代言人。可以想见,作家对这部 作品是倾注了极大热情的。他在给韩斯卡夫人 的信中,曾将《幻灭》称作“我的作品中居首 位的著作”,声称这部小说“充分地表现了我 们的时代”。
巴尔扎克
善于细节描写,达到精细入微,生动逼真;成功 塑造典型环境中典型人物。人物形象生动、丰满, 具有个性;服从各种人物生活和思考所必须遵循 的逻辑。作品具有巨大的艺术力量,是法国批判 现实主义的最高峰。具有浪漫主义激情和批判现 实主义的精神
《人间喜剧》是巴尔扎克以毕生经历完成的光辉创作群, 堪称是人类精神文明的奇迹。在这里,他以清醒的现实主 义笔触,"给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 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它再现了1816-1848年,也 就是"王政复辟"到七月王朝期间广阔的社会图景。 《人间喜剧》这个包括91部小说的庞大创作群,采取了 分类整理和人物再现的方法,将它组合成有机的整体。 所谓分类整理,就是将作品按其类别分为风俗研究、哲学 研究、分析研究三大类,其中风俗研究最为重要,数量最 多,因此又将其分为私人生活、外省生活、巴黎生活、军 事生活、乡村生活,政治生活等6大场景。
• (1)精细而富有特征的典型环境。巴尔扎克
非常重视详细而逼真的环境描绘,一方面是为 了再现生活,更重要的是为了刻画人物性格。 作品围绕拉斯蒂涅的活动,描写了巴黎不同等 级、不同阶层的人们的生活环境;拉丁区的伏 盖公寓,形似牢狱的黄色屋子,到处散发着 “闭塞的、霉烂的、酸腐的气味”,塞满了肮 脏油腻、残破丑陋的器皿和家具,这是下层人 物的寄居之地。唐打区内高老头的两个女儿家 里,虽有金碧辉煌的房子、贵重的器物,但 “毫无气派的回廊”,挂满意大利油画的客厅 却“装饰得像咖啡馆”,这显示了作为新贵的 资产阶级暴发户们俗不可耐的排场。
圣日尔曼区古老的鲍赛昂府则显示出完全不同的 气派,院中套着精壮马匹的华丽马车,穿着金镶 边大红制服的门丁,两边供满鲜花的大楼梯以及 只有灰和粉红色的小巧玲珑的客室,这些精雅绝 伦的陈设、别出心裁的布置都衬托出上流社会贵 族“领袖”的风雅超群。这些精细而富有特征的 环境描写,有利于展示其对人间性格形成的影响。 当拉斯蒂涅从雷斯多夫人和鲍赛昂夫人两处访问 后回到栖身的伏盖公寓时,作品写道:“走入气 味难闻的饭厅,十八个食客好似马槽前的牲口一 般正在吃饭。他觉得这副穷酸相跟饭厅的景象丑 恶已极。环境转变太突兀了,对比太强烈了,格 外刺激他的野心……”已经享受过上流社会生活的 拉斯蒂涅再也不肯自甘贫贱,最后,他决心弄脏 双手,抹黑良心,不顾一切地向上扑。拉斯蒂涅 的堕落是这种特定的典型环境所决定的。
巴尔扎克
《人间喜剧》的思想内容
巴尔扎克把《人间喜剧》分为三大部分: 《风俗研究》、《哲理研究》和《分析研 究》。其中《风俗研究》内容最为丰富。从 整体来看,《人间喜剧》主要包括以下几方 面内容: 第一,描写了封建贵族阶级没落、衰亡 的历史; 第二,描写了资产阶级罪恶的发家史; 第三,揭露了金钱的罪恶、表现了资本 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 关系。
《人间喜剧》的艺术成就
• ①宏大的规模,反映出了时代的本质特征
–《人间喜剧》反映了自1816年至1848年法国 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风俗史,内容涉及 城市、乡村、巴黎、外省、军事、政治诸方面, 并且揭示了现实发展的必然趋势及资本主义社 会的许多本质的方面,是法国文学史上规模空 前宏伟、内容空前丰富的现实主义作品。
人生三课(1)
• 鲍赛昂子爵夫人:你越没有心肝, 就越高升的快,你毫不留情的打击 人家,人家就怕你,只能把男男女 女当作驿马,把他们骑的筋疲力尽, 到了站上丢下来,这样你就能达到 欲望的高峰。
人生三课(2)伏托冷
• “要弄大钱,就该大刀阔斧的干,要不就完 事大吉· · · · · · 人生就这么回事,跟厨房一样腥 臭。要捞油水就不能怕弄脏手,只消事后洗 干净。”“人与人之间就象一个瓶里的许多 蜘蛛,不是你吞了我,就是我吞了你,要追 求百万家财,得用陷阱。” “在巴黎人堆 里打天下,不像炮弹一般轰进去,就得象瘟 疫一般钻进去。清白老实一无用处。”
名人对巴尔扎克的评价
名人对巴尔扎克的评价
巴尔扎克是法国 19 世纪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
他创作的《人间喜剧》共 91 部小说,写了两千四百多个人物,充分展示了 19 世纪上半叶法国社会生活,是人类文学史上罕见的文学丰碑,被称为法国社会的百科全书。
以下是一些名人对巴尔扎克的评价:
1. 奥诺雷·德·巴尔扎克是一位伟大的作家,他的创作思想和艺术技巧都达到了高峰,对人类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法国作家雨果
2. 巴尔扎克的创造力是惊人的,他的作品充满了深刻的思想和巨大的艺术力量。
——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
3. 巴尔扎克的小说是一种艺术珍品,它们的作者是一位天才,他的作品是人类文化的瑰宝。
——德国哲学家尼采
4. 巴尔扎克的创作活动是伟大的,他的作品是不朽的,他是人类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
——法国作家司汤达
5. 巴尔扎克是一位具有卓越才华的作家,他的作品深刻地反映了法国社会的黑暗面,是人类文学史上罕见的文学丰碑。
——英国作家狄更斯
6. 巴尔扎克的艺术成就是非常高的,他的作品结构严谨,情节生动,人物形象鲜明,是人类文学史上罕见的艺术珍品。
——美国作家海明威
拓展:
巴尔扎克的创作活动持续了二十余年,他创作出了 91 部小说,塑造了两千四百多个不同类型的人物形象,展示了 19 世纪上半叶法国社会的全貌。
他的创作思想和艺术技巧都达到了高峰,被誉为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
他的作品《人间喜剧》是人类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对后世文学和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巴尔扎克葬词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诵读课文,把握课文的基本思路和感情脉络。
2.体味课文中含义丰富的语句。
3.初步走近两位文学大师,了解在他们创作生涯和不朽作品中展示的博大思想、崇高人格。
教学过程:一、写作背景及其雨果和巴尔扎克简介1、巴尔扎克(1799-1850)是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的《朱安党人》成为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第一块基石。
欧洲批判现实主义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
一生创作96部长、中、短篇小说和随笔,总名为《人间喜剧》。
其中代表作为《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
一百多年来,他的作品传遍了全世界,对世界文学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马克思、恩格斯称赞他是“超群的小说家”、“现实主义大师”。
2、雨果(1802-1885)是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
贯穿他一生活动和创作的主导思想是人道主义、反对暴力,以爱制“恶”,他的创作期长达60 年以上,作品包括诗歌、小说、剧本、哲理论著,合计79卷之多,给法国文学和人类文化宝库增添了一份十分辉煌的文化遗产。
其代表作是:《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长篇小说。
3、写作背景巴尔扎克和雨果是欧洲现实主义文学和浪漫主义文学两座并峙的高峰。
他们生活在同一时代、同一城市,对文学的执著和共同拥有的崇高声望,使这两位文学大师交往甚密并成为朋友。
可是,在他们年轻的时候,也曾经有过一段不愉快的故事。
那是1830年,雨果抨击独裁专制的浪漫主义杰作《欧拉尼》在巴黎上演,此剧以其思想内容的深刻和艺术的精湛而受到大多数观众的欢迎,但巴尔扎克当时并没有真正认清它的价值,反而撰文对此剧进行严厉的批评。
最让雨果接受不了的是,巴尔扎克认为他在剧本创作方面缺少才华,“除了偶尔的机会,维克多·雨果先生的笔永远也遇不到一丝自然的线条”。
巴尔扎克的尖刻批评,自然使雨果感到恼火。
但尽管这样,雨果并没有因此耿耿于怀,后来还是与巴尔扎克重归于好。
1849年2月,巴尔扎克染上了心脏肥大症,雨果有一次在街上遇见了巴尔扎克,巴尔扎克向他诉说了自己的病情,雨果表示慰问;1850年7月,雨果去巴尔扎克寓所看望;1850年8月17日,当雨果得知巴尔扎克病情恶化的消息之后,于当天夜里又一次来到他的病榻前,两人进行了交谈。
这时的巴尔扎克还满怀希望,认为自己还能复元。
可雨果已有了不祥的预感,他于当天深夜回到家中,对在自己家中等候的几位朋友说,欧洲将失去一位伟才。
果然,巴尔扎克的生命在当天夜里十点半结束了,终年51岁。
巴尔扎克的逝世,使整个法国陷入悲痛之中。
作为巴尔扎克的老朋友,雨果自然也悲痛万分。
他是一个感情十分丰富的人,人类的生与死、善与恶,世间的美与丑、真与假,无不在他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记,引发他丰富的联想。
他痛悼一代伟人巴尔扎克的永不复生,为巴尔扎克在并不长寿的生命中的巨大创造而骄傲,同时他也思考人活着的意义、死后的荣辱等问题。
8月20日,天气阴晦,细雨霏霏,巴尔扎克葬礼在拉雪兹公墓举行,雨果在太阳西沉的时候,面对前来送葬的法国公众,发表这篇著名的演说。
二、分析课文层次,理清思路1.全文讲了几部分内容,各部分大意是什么?2.葬词一般的内容是:叙述死者的生平,评价死者的公德,寄托人们的哀思。
本篇葬词,有哪些独到之处?明确:1、提示:(三分法:采用悼词的常规写作特点来进行分段。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抒写举国哀悼巴尔扎克之死;第二部分(第3~9自然段):全面、高度评价巴尔扎克的功绩和社会贡献;第三部分(第10~12自然段):充满哲理地告诫人们巴尔扎克已逝,他的精神永存。
全文基本思路是:悼念→评价→讴歌思想感情脉络是:悲壮→激越→景仰2.雨果的这篇葬词除做到一般葬词所应有的内容外,还鲜明的传递这一种崇高和激动,特别是最后三段,虽不是评价、哀悼巴尔扎克,但已带上了自己的思想,那就是借巴尔扎克之死来表达自己的生死观,由哀悼巴尔扎克上升为一种哲理性的思考。
三、体味课文中含义丰富的语句1.教师给学生提供方法:(1)抓住关键词语揣摩语意。
(2)采用主干枝叶梳理法,抓主干明题旨,理枝叶明深意。
(3)联系内外语境揣摩,体味含义。
2.重点语句分析(1)对我们来说,一切虚构都消失了。
重点把握“虚构”这个词。
当代著名作家张贤亮说过:“文学创造的世界是虚构的,但文学表达的情感确是真实的”,我们说文学克隆真实就是这个意思,这里可能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巴尔扎克的逝世,表明他创作生命的结束,他不能再给人们创造小说这一“虚构”世界了;二是巴尔扎克的逝世,是一件真实的事情,而不是他在虚构小说。
这一句话,雨果沉痛宣告文学大师的逝世,提醒人们直面这一伟大的死亡。
(2)巴尔扎克先生属于19世纪拿破仑之后的强有力的作家之列,正如17世纪一群显赫的作家,涌现在黎塞留之后一样——就像文明发展中,出现了一种规律,促使武力统治者之后出现精神统治者一样。
分析:体味这句话的丰富含义,可从两方面入手。
一是用主干枝叶梳理法明确主干部分的核心是:巴尔扎克是一个作家序列的代表者,枝叶部分显示,这个代表者是当时人们思想、精神的统治者;二是明确破折号的作用,从研究规律来理解句子含义。
明确:这句话表面是在揭示社会发展中的一个规律,即每一大变动时代先出现武力统治者,然后才出现精神统治者。
实际上作者在这里是赞誉巴尔扎克,把他看成一个比武力统治者更伟大的精神统治者。
这印证了本段开头一句话的意思,巴尔扎克作为精神统治者,他不仅属于这一时代,而且属于千秋万代。
(3)“我们在这里看见我们的整个现代文明的走向,带着我们说不清楚的、同现实打成一片的惊慌和恐怖。
”解析:“这里”指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这部书。
这句话的意思是:《人间喜剧》这部书使我们看见了“整个现代文明”的阴暗和丑恶,而对它了解得越深入,我们越会感到“惊慌和恐怖”。
这句话深刻地揭示出《人间喜剧》这部书对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的批判意义。
“带着惊慌和恐怖”是说作品反映的现实使读者感到惊恐不安;“同现实打成一片”表现了作品强烈的现实意义。
(4)一部了不起的书,他题作“喜剧”,其实就是题作“历史”也没有什么……雨果把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看作一部书,并比喻成一部历史著作。
雨果在这里高度评价《人间喜剧》的现实主义精神,把它看作一部浓缩的历史,使人们从中看出“整个现代文明的走向”,看出作者给人们揭示的“现实”。
这是巴尔扎克研究中第一次提出的独创性见解,它启发了恩格斯对巴尔扎克的评论。
恩格斯在《致玛•哈克奈斯》的信中说:“巴尔扎克……在《人间喜剧》里给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在这幅中心图画的四周,他汇集了法国社会的全部历史……”可见雨果这句话是在高度评价巴尔扎克作品的现实主义精神的。
(5)一部既是观察又是想像的书,这里有大量的真实、亲切、家常、琐碎、粗鄙。
但是有时通过突然撕破表面、充分揭示形形色色的现实,让人马上看到最阴沉和最悲壮的理想。
巴尔扎克用他天才的观察和想像,将现实撕破展示给人看,让人们看清了社会的真面目,同时也表达了作者自己的社会理想。
(大家都喜欢看〈亮剑〉吧,为什么很喜欢李云龙呢?(可以提问,活跃气氛)小说的作者都梁说:“以前的作品都是英雄主义,很虚假,而我是用老百姓的眼光来看待这段历史。
”这反而超越了表面的“瞒”和“骗”,看完之后你会说:啊!原来共产党也谈恋爱,也说粗话。
没什么远大主义,没什么伟大理想,你小日本子来打我,我就和你一决胜负,这才是血性男儿,这才是真实!) (6)伟人们为自己建造了底座,未来负起安放雕像的责任。
巴尔扎克这位伟大的人物,用他自己的作品,给自己安装好了坚实的底座,打好了扎实的基础,未来的人们,一定会给他塑起一尊尊有形无形的雕像,以表达对他的尊敬和怀念。
(7)他的一生是短促的,然而也是饱满的,作品比岁月还多。
明确:这是诗化的语言。
先要注意作者拿“短促”与“饱满”对比,意为巴尔扎克生命不长,作品却多;再要注意“饱满”一词,它意接前句,意为巴尔扎克一生是饱满的,不是空虚的,这样的评价就更为形象,表明巴尔扎克的生命和生活是充实的,他做的大量工作对人类是有益的;最后注意“作品比岁月还多”这句话,“作品”与“岁月”相比,出人意料,作品可以计算,岁月如何计算?以“天”计?以“年”计?这样行文是对巴尔扎克的独特评价,更是对巴尔扎克的崇高评价。
(8)“站在这里的诸位先生,你们心里不羡慕他们吗?”人都死了,为什么还羡慕呢?明确:雨果是在拷问我们,拷问活着的人的内心的渺小与卑微。
生命不在长短,而在于价值。
拓展:余华在小说〈活着〉中这样说到:“人的最低要求就是活着,而且是唯一要求”,人要都活到向小说中的福贵那样,就真不如死了痛快。
(9)在我们这样一个时代里,一个伟人的逝世,不时地使那些疑虑重重受怀疑论折磨的人对宗教产生动摇。
分析:这句话的理解要结合内外语境来领悟含义。
“这样一个时代”是指法国从七月革命到1850年这一时期。
“一个伟人”指巴尔扎克,这句话从人们对宗教产生怀疑的角度,写出巴尔扎克逝世带来的直接影响。
明确:在雨果生活的时代里,有数不清的黑暗与罪恶,也因此有数不清的对现实不满的人们;而伟人的逝世,将进一步警醒和启迪进步的人们,使他们对现存世界的一切产生怀疑和动摇:这句话包含对巴尔扎克的赞誉,意为巴尔扎克以其高尚的人格和伟大的作品,唤醒了一批人。
(10)上天在让人们面对崇高的奥秘,并对死亡加以思考的时候,知道自己做的是什么;死亡是伟大的平等,也是伟大的自由。
面对巴尔扎克这样的伟人的辞世,雨果在这里感慨万千,不由思考生与死这样重大而沉重的主题。
他认为在死亡面前人人都是平等的,人人也是自由的,巴尔扎克的逝世,触动了许多人去思索生死问题,把巴尔扎克当坐标,思考活着的真义。
(解析:巴尔扎克是一个伟人,我们这样一个时代需要这样一个伟人,但是他却过早地离开了人世,于是我们不禁要问:上天是不是不公呢?“那些疑虑重重受怀疑论折磨的人对宗教产生了动摇”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然而雨果说,伟人的逝世使人们“对宗教产生动摇”“也许是一桩好事,也许是必要的”。
因为,在人民思考伟人之所以崇高和伟大的奥秘、思考着死亡的时候,上天以伟人的死告诉人们:在死亡面前,人人是平等的;死亡的到来,是自由的。
人人都要面对死亡。
但在这一平等的结局到来之前,我们每一个人该怎么做?是成为伟人,还是成为凡人,甚或庸人?它促使每一个人都去思考这一问题。
它必将激励每一个人在死亡到来之前努力干出一番不平凡的事业。
这就是死亡的伟大意义。
所以,“死亡是伟大的平等,也是伟大的自由”。
所以,下文又说,“上天知道自己做的是什么,因为这是最高的教训”。
其深刻意义就是:在所有教训之中,死亡带给人的教训是最高的;它促使每一个人对自己的一生作出评判,从而促使每一个人在死亡到来之前对自己的人生作出正确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