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第十单元教学设计
三年级数学10总复习第1课时量的计量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学设计
10 总复习单元集体备课本单元的复习包括本册所学的主要内容:万以内的加、减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倍的认识,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分、秒,测量,长方形和正方形,数字编码,集合。
教科书安排了三部分的学习内容:一是成长小档案;二是数学活动;三是综合练习.成长小档案是对全册学习内容的整理,包括对数学知识的整理和对学习中有趣事情的回顾两个方面。
数学活动以主题活动的方式,让学生在“动”中回顾,主要安排了三项数学活动.综合练习是对全册教科书所学内容的综合练习.教科书在基础回顾复习的基础上,注重知识整合、综合运用。
在查漏补缺的同时,提高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能得到发展。
总复习不再是新知识的生长,主要是认知结构的重组与优化。
在内容设置上全面覆盖,但更重视利用教科书所提供的素材,引导学生将分散的知识串联起来,为后续以知识的内在联系为主线形成知识网络奠定基础.丰富学习经历,积累复习知识的经验,感受复习的价值,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对各单元的知识已经了解和掌握,但可能有所遗忘,而且对重要的知识还会存在理解不透彻的地方。
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帮助学生查漏补缺,能更系统地掌握知识。
学生在前面四个学期的数学学习中,每册都有安排总复习这一内容,经历了总复习的过程,有一定的整理知识的经验,但在知识与知识之间的串联上,存在一定的困难.本单元不仅仅是对知识的归纳总结,更要在总结的层次上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建立起知识框架。
1.借助具体情境,指导学生掌握有序整理知识的方法,积累复习活动的经验.教师可有意识地指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开展复习。
2。
处理好全面复习与突出重点的关系。
虽然教科书在“成长小档案"中只呈现了对本册书中部分内容的复习,但教师要根据教科书设计的具体情境和提供的活动对本册书所学的内容做全面的整理。
同时,对本册的重点内容,如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长方形和正方形等,要给予充分的重视,使学生切实掌握好,为后续学习活动打好基础。
新课标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第3课时 练习十教学设计 教案
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第3课时练习十教学内容:课本第76--77页。
教学目标:1.复习和巩固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使学生能把所学的知识加深理解、系统化。
2.进一步发展学生分析、综合和善于观察、探索、发现生活中的规律的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增强学生对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根据条件弄清每一步求的是什么,能选择正确合理的策略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能熟练运用所学的策略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回忆一下我们之前学习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谈话:这节课我们学习“练习十”。
(板书课题:练习十)二、基础知识训练1、完成教材第77页“练习十”第6题。
指名学生口算。
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2、完成教材第77页“练习十”第1题。
出示条件,让学生说说可以提出哪些不同的问题,并说说怎样解答。
3、完成教材第77页“练习十”第2题。
出示题目,从图中我们可以先求谁的身高?(小英)再求谁的身高?(小军) 4、完成教材的77页“练习十”第3题。
学生读题,前两项费用总和怎样算?怎样算食宿费?5、完成教材第77页“练习十”第4题。
学生理解题意,算一算,填表。
6、完成教材第77页“练习十”第5题。
出示题目,根据条件可以先求什么?再求什么?三、解决问题1、完成教材第77页“练习十”第7题。
出示情境图,说说你准备怎样求梨的重量,怎样求苹果的重量,方法有什么不同。
2、完成教材第77页“练习十”第8、9、10题。
学生读题,小组交流讨论,独立列式计算。
集体交流。
3、完成教材第77页“练习十”的11题。
出示题目,怎样理解“一律半价”,半价后花生、开心果、香瓜子各是多少元?独立完成下面两个问题。
4、完成教材第77页“练习十”“思考题”。
学生独立思考,集体交流。
教师在学生表达不清的情况下,适当补充。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练了哪些知识?板书设计:二、基础知识训练1. 26 48 16 21 45 56 15 132.(1)拔河的有多少人?5×12=60(人) 60-16=44(人) 答案不唯一(2)合唱组有多少人?26+8=34(人) 34×3=102(人) 答案不唯一3. 136-15=121(厘米) 121+21=142(厘米)4. 540+380=920(元) 920-130=790(元)5. 24 31 35 346. 60÷5=12(元) 12+4=16(元)三、解决问题1. 梨:280×2=560(千克) 苹果:280×2+70=630(千克)2.(8).12×3+7=43(辆)(9).48+50+54+49=201(毫米)(10).鸭:(54-20)÷2=17(只) 鸡:17+20=37(只)3.(1)26×3=78(元) 78÷2=39(元)(2)72÷(12÷2)=12(袋)4.思考题(73-49)÷2=12(元) 73-12×4=25(元)教学反思:当需要对信息进行整理和筛选的问题放在每个学生面前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对发现的信息进行分析,从中筛选有用的信息。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单元备课(集体备课)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单元备课(集体备课)I. 目标与要求本单元的数学教学目标是:- 帮助学生认识1-10之间的数字,并能正确书写和读出这些数字;- 培养学生的数数量感和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游戏和活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II. 教学内容本单元将重点教授以下内容:1. 数字认识:- 学生认识1-10的数字及其书写形式;- 学生能够准确快速地朗读1-10的数字。
2. 数字比较:- 学生能够正确比较1-10的数字的大小关系;- 学生能够用“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两个数字的关系。
3. 数字顺序:- 学生能够按正确的顺序排列1-10的数字;- 学生能够快速找到缺失的数字。
III. 教学重点和难点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如下:1. 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书写1-10的数字;- 培养学生较强的数字比较能力。
2. 教学难点:- 学生准确识别十位与个位数的数字;- 学生正确运用“大于”、“小于”、“等于”来比较数字。
IV. 教学方法本单元的教学将采用以下方法:1. 游戏教学法:- 利用数学游戏和互动活动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通过游戏,巩固和拓展学生对数字的认识和运用能力。
2. 实物教具法:- 使用具体的实物教具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数字的大小关系;- 通过实物教具,帮助学生培养数字比较的能力。
3. 合作研究法:-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促进彼此之间的合作和交流;- 通过合作研究,激发学生的研究动力和兴趣。
V. 教学步骤本单元的教学步骤如下:1. 导入新知:- 通过展示物品数量,引导学生认识数字1-10,并帮助学生准确快速地朗读这些数字。
2. 数字识别:- 利用游戏和实物教具,帮助学生正确识别和书写1-10的数字。
3. 数字比较:- 利用游戏和实物教具,让学生比较数字的大小关系,并用“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这些关系。
4. 数字顺序:- 利用游戏和实物教具,让学生按正确的顺序排列1-10的数字,并找出其中缺失的数字。
五四制青岛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十单元混合运算1 四则混合运算教案教学设计
四则混合运算⏹教学内容学习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提示1、要认真钻研教材,体会教材编排特点开展教学。
教材中安排了三道例题都是以简单的购物问题为题材,让学生从熟悉的情境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从我实际的教学中,我认为大多数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的购物活动已经很熟悉了,他们对例题的意思理解应该很透彻,对购物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比较熟悉,所以直接让学生先列出分步式计算,然后马上就由分布列式过渡到综合算式。
如果在列完综合算式后,教师再次借助题目数量关系的教学,从数量关系中来再一次帮助学生理解题意,让学生会更清晰地理解综合算式的算理。
2.要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引导学生不断提高理解水平。
认知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乃是新的学习内容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相互作用,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
美国著名教育家奥苏伯尔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习活动是否有效,主要看新的学习内容能否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恰当的知识系统建立实质性的联系。
”3.强化运用数学术语读题意,提高运算技巧。
在教学两步混合运算式题时,注意按题意读题教学。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单位×数量=总价”这一重要的数量关系。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学习活动,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培养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掌握“单位×数量=总价”这一重要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掌握“单位×数量=总价”这一重要的数量关系。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课前小研究,学习用品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星期六,四(一)中队的队员们要去做小小志愿者(出示主题图),仔细观察,从图中你都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二、梳理信息,提出问题1、梳理信息生:我知道了他们要买10个文具盒,40本笔记本和30支钢笔送给福利院的小朋友。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模板六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篇1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一、教学内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的经验,并通过第一学年的学习,已经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本单元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学习辨认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并认识简单的路线图。
二、教学目标1、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3、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第一课时认识东、南、西、北教学内容教材P2―3页例1,P6页练习一1、2题。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过程与方法: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教具准备东、南、西、北卡片、指南针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目标导学(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参加过升旗仪式吗?你们知道太阳是从什么位置升起的吗?2、揭示课题:东南西北(二)展示目标(见教学目标1)二、自主学习(一)出示自学提纲自学提纲(自学教材P2―3页内容)1、早晨,太阳从哪边升起?2、指一指哪边是东?教室的东边有什么?3、东和西是相对的,那西边是哪边呢?教室的西边有什么?4、组织全班活动,起立,指一指东和西。
指左边练习表达:这边是北。
指右边:这边是南。
教室的北和南各有什么说一说?(二)学生自学(学生对照自学提纲,自学教材P3页例1并完成自学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三)自学检测1、图书馆在校园的东面,体育馆在校园的面。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练习十》数学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练习十》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掌握数的补数的概念和求法。
2.能掌握两个数相减的方法,并能运用于简单的实际问题中。
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1.掌握数的补数的概念和求法。
2.掌握两个数相减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1.能运用数的补数和相减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能够理解并掌握两个数差的概念。
四、教学方法1.游戏式教学法2.演示法3.讲解法4.合作学习法五、教学过程1.热身活动教师先与学生玩一个游戏,由学生自己出题,要求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动手能力。
2.引言(1)让学生看题目,问题言简意赅,引联想。
(2)让学生看图,先自己的动手实践,然后再由教师操作演示。
完成以上两部分后,引出本课的新知识。
3.新知讲解(1)给学生简要介绍本节课将讲解的知识点。
(2)采用图片式演示,让学生懂得数的补数的概念。
(3)展示数的补数的练习,让学生到黑板上表演。
(4)解释两个数相减的方法,并在其后展示案例和让学生练习。
(5)练习2和练习3为合作学习,让学生自主合作。
(6)在解答练习4时,教师介绍了折半法。
4.练习(1)让学生在课后自己再练习一遍。
(2)课堂上进行一些针对性的练习。
五、教学反思本教案旨在让学生掌握数的补数的概念和求法,掌握两个数相减的方法,并能运用于简单的实际问题中。
教师采用了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特别是游戏式教学法使学生更容易接受知识,参与教学。
课程中的演示和合作学习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协作精神。
教师通过反复讲解和导入语,提高了学习效率。
最后,要鼓励学生做更多的练习,巩固所学内容,提高数学应用水平。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第1课《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和估算》教学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第1课《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和估算》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第1课《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和估算》是本册教材中的重要内容,旨在让学生掌握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和估算方法,培养学生口算能力和估算意识。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和估算方法,以及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二年级时已经学习了表内乘法,能够熟练地进行一位数乘以一位数的口算。
但对于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和估算,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能够正确进行口算;学会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能够运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和估算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2.难点: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发学生对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和估算的兴趣。
2.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和估算规律。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究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和估算方法。
4.实践操作法:学生动手操作,巩固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和估算方法。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包括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和估算示例。
2.学具:准备整十、整百数的卡片,方便学生操作。
3.黑板:准备黑板,用于板书示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如购物场景,引导学生发现需要计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情况。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出示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算式,如200×3,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发现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规律。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动物趣闻——克、千克、吨的认识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课时教案设计教学内容三年级数学第一单元“动物趣闻”教材2—4页,克、千克的认识课时第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 使学生初步认识质量单位“克”、“千克”,初步建立1克,1千克的质量观念。
2. 了解台称、天平称物体重量的方法,能够进行重量的简单计算。
过程与方法通过掂一掂,称一称,使学生感知数学与生活实际密切相联,培养学生动手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感态度价值观1. 通过克,千克的认识学习,提高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注意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初步认识克、千克,建立1克、1千克的重量观念。
教具与学具准备天平、台称、硬币、苹果、字典、花生米等教法与学法设计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掂一掂、称一称,感知质量单位,初步认识克、千克,建立重量观念。
教与学的过程一、创设情境感知轻重1. 师:我们的世界很奇妙,动物知识你又知多少?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激发兴趣,出示情境图)2. 引导学生置疑3. 我们带着这些疑问一起去探究吧!学生观察、质疑二、探究新知1. 介绍质量单位(表示物品有多重),表示较轻的物品用克(g)作单位2. 指导学生如何体验。
(1)“1克有多重”?我们先来称一称。
(用镊子夹起1克的砝码)这个砝码是1克重。
把1克的砝码放在右盘里面,再把1个2分币放在左盘里面,让学生观察这时标尺的指针处在什么位上?(经过学生观察,使学生明确1个2分币大约重1克)(2)让学生拿出一个2分硬币放在手上掂一掂有多重。
你还能找到1克重的东西吗?3. 让学生观察生活物品的质量单位,并学会估一估(薯片、苹果等物品)4. 引导学生认识1千克(1)让学生拿出两袋盐放在手中掂一掂,看一看两袋盐有多重?再把盐放到台称中,仔细看一看指针指在什么刻度上?(2)讲解:表示较重的物品用克(kg)作单位,同时引出1千克=1000克。
第十单元 总复习(教案)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教案标题:第十单元总复习——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巩固和深化对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的理解,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2.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对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的内容进行复习,包括以下几部分:1. 数的认识:包括整数的认识、分数的认识、小数的认识等。
2. 数的运算:包括整数的加减法、乘除法,分数的加减法,小数的加减法等。
3. 量的计量:包括长度的计量、质量的计量、时间的计量等。
4. 几何图形:包括平面图形的认识、立体图形的认识、图形的测量等。
5. 数据的初步认识:包括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系统地掌握本学期所学的数学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复习过程中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示范等方式,引导学生复习数学知识。
2. 练习法:学生通过完成各种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 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进行讨论、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4. 情境教学法: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数学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复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复习:教师引导学生按照教学内容的顺序,系统地复习所学知识。
3. 巩固:学生通过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进行讨论,交流解题方法和技巧。
5.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复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6. 作业布置:教师布置适量的作业,让学生回家后继续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等,给予评价。
2. 练习完成情况:教师检查学生练习题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小组讨论:教师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能力、交流能力等。
小学三年级数学开学第十课教案:生活中的数学应用案例
小学三年级数学开学第十课教案:生活中的数学应用案例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不仅构成了计算机科学、物理学、化学等众多学科的基础,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计算工具,如购物、量体温、计时等都需要用上数学知识。
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也需要注重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实际应用能力。
本文将介绍小学三年级数学开学第十课教案——生活中的数学应用案例。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1.认识到日常生活中数学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重要性;2.了解在不同场景中的数学运用,如购物、环保等方面;3.积累和应用基础数学知识。
教学内容:本课的教学内容一共包含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零食购物在本节课中,老师先让学生认真观察展示在教室内的各种零食。
然后请学生分别估算出每种零食的价格,再计算出他们购买想要的零食所需的总价。
老师将核对每个学生的计算结果,纠正错误并反复强调计算方法的正确性。
第二部分:环保行动在本节课的第二部分中,老师将介绍与环保有关的数字,并让学生了解每个数字背后的意义。
比如,CO2的含量、垃圾分类时需要分别放在哪里等。
然后老师会告诉学生如何计算自己家庭所产生的污染物,并让学生试着把减少排放量的措施付诸实践。
第三部分:儿童用药在本节课中,老师会让学生在教室里模拟购药环节。
老师会提供一些常见的药品信息,如名字、剂量、用法、注意事项等,让学生选择并计算出所需的药物剂量及价格,以及在家中使用药品的注意事项。
在这一部分的课程中,老师普及了一些基础的药品常见用法,并帮助学生们认识到药品的正确使用所需的数学知识。
小结:本课的教学通过三个仿真的生活场景,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体验和应用数学知识。
在购买零食、环境保护以及儿童用药等方面,学生都能感受到数学带来的实际应用价值。
同时,本课的教学也是需要过程中的实践反复,让学生不断地将自己所学应用到生活中,树立数学的实际应用价值,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人教版简洁(优秀8篇)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人教版简洁(优秀8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结合电影院的座位问题,经历自主探索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2.会用简便方法计算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3.在自主探索简便算法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会用简便方法计算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教学难点:在自主探索简便算法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课前准备:把电影院的2个问题分别写在小黑板上。
教学过程:一、问题情境1.师生谈话由学生最近看过什么电影,在哪个电影院看的,电影院每排有多少个座位,有多少排,引出电影院座位问题。
师:同学们,老师知道你们都喜欢看电影,哪个同学说一说你最近看过什么电影?是在哪个电影院看的?请几个同学介绍。
师:谁仔细观察过,你去的电影院每排大约有多少个座位?有多少排?生发言,教师对注意观察电影院座位的学生给予表扬。
师:-同学真不错,到电影院不光是看电影,还特别注意观察电影院的座位情况。
今天我们就来解决一个电影院的座位问题。
用小黑板出示问题(1)。
2.用小黑板出示问题(1),让学生读题,了解其中的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
师:请同学们认真读题,说说从中你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学生说电影院原来的座位情况和问题。
二、解决问题1.提出问题(1),师生共同列出算式,鼓励学生自主计算。
师:求原来一共有多少个座位,怎样列式呢?学生说,教师板书:36×30=师:36×30,这个算式你们都会计算,用自己的方法试着算一算吧!(2),学生自主计算,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计算方法。
2.交流学生个性化的计算方法,鼓励学生大胆介绍自己的想法和计算过程。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怎么计算的?学生可能会有以下方法(1)先算10排共有多少个座位。
36×10=360(个)360×3=1080(个)(2)把30看成3个十,36乘3个十等于108个十,也就是1080。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0总复习 人教新课标(PDF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0总复习人教新课标(PDF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本册所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合作意识,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教学内容:1. 数的认识:100以内的数,数的顺序、大小比较,数的读写。
2. 量的计量:长度、质量、面积、体积、时间、货币等的计量单位及其换算。
3. 加法和减法: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整十数的加法和减法,加法和减法的应用。
4. 乘法:表内乘法,乘法口诀,乘法的应用。
5. 除法:表内除法,除法的应用。
6. 图形:平面图形的认识和分类,图形的对称,图形的拼组。
7. 时间和空间:时间的认识,时间的计算,方向和位置,地图的识别和使用。
教学重点:1. 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本册所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合作意识,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教学难点:1. 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2. 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的培养。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案、PPT、教具等。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文具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导学生回顾本册所学的内容,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2. 提问学生对本册所学的内容有哪些疑问,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知识梳理1. 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系统的了解。
2. 教师可以通过PPT、教具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三、例题解析1. 教师选取一些典型的例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并解答。
2. 教师对学生的解答进行点评和讲解,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解题的方法和技巧。
四、课堂练习1. 教师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三年级数学上《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教学设计
三年级数学上《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教学设计三年级数学上《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教学设计三年级数学上册《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第一课时: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
(即教材68页至69页内容)二、设计思路:利用教材所提供的教学资源,学生根据画的内容提出教学问题,让学生亲自参与,主动探索,以合作的方式总结出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法的方法,让学生经历知识主生和形成的过程。
(一)指导思想:口算乘法是“多位数乘一位数”这一单元的第一部分,也是最基础、最关键的部分。
教材从儿童游乐园的情境图入手,引出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
目的是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乘法计算的意义和作用,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
(二)设计理念: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是小学生学习数学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标准》提倡算法多样化,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培养学生多样、灵活的解决问题能力。
(三)教材分析:口算乘法分为两块内容:教材第68页的儿童游乐园的情境图,从实际生活情境引出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
使学生体会到他们要学习的内容来自现实生活。
第69页例1分为两个小题,第一小题是从表内乘法的计算2×9扩展到计算2×10,第二小题是任意的整十数乘一位数。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表内乘法和万以内数的组成的基础上进行的,为以后学习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打下扎实的基础。
“课程标准”对这部分内容提出的要求是: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学习计算,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体验探究的乐趣;注重学生对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
(四)学情分析:计算本身是枯燥乏味的,机械地教学更使学生厌烦,这是学生对数学失去兴趣的一个重要原因。
因此,教师要注重适当的创设一些具体生动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一种愉悦的氛围中学习,使他们感到学习数学是有趣的。
信息窗一(两位数乘10、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信息窗一-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教学目标
1.通过两位数乘10和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练习,提高学生计算能力和口算能力;
2.学生能够使用信息窗,根据提示做出正确的口算计算;
3.学生能够借助信息窗进行自主学习,提高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准备
1.信息窗一;
2.黑板、白板、彩色粉笔/白板笔;
3.相关的习题练习册。
教学过程
1.导入新知识
教师先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然后请学生们回忆一下上节课的内容,让学生们自己说出两位数乘以10的方法。
2.讲解新知识
1.展示信息窗一,让学生们自己思考一下,根据提示进行计算,看看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确;
2.由教师在黑板/白板上给出两个整十数,让学生们自己思考,根据提示进行计算,再在黑板/白板上让学生们自己检查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确。
3.巩固练习
由教师出题,让学生们进行练习,可以使用习题册等相关教材进行练习,也可以在黑板/白板上出题,让学生们互相出题并检查答案。
4.小结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回顾学生们的学习成果和不足之处,帮助学生们加深对本节课的理解和记忆。
教学评估
1.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
2.课后习题和作业的完成情况;
3.教学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教学扩展
1.学生自己编制类似信息窗的小程序或者练习题,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2.对于较为薄弱的学生,可以进行个别辅导和强化练习;
3.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们使用信息窗、在线练习等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提高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兴趣。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10单元总复习第2课时 数与代数(2)
教案标题: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10单元总复习第2课时数与代数(2)教学目标:1. 理解数的组成,掌握数的读写方法。
2. 理解等式的概念,掌握等式的性质和运用。
3. 理解四则运算的概念,掌握四则运算的计算方法和运用。
4.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数的组成和读写方法。
2. 等式的性质和运用。
3. 四则运算的计算方法和运用。
教学难点:1. 数的读写方法。
2. 等式的性质和运用。
3. 四则运算的计算方法和运用。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教学素材或教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1. 老师出示一些数字,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组成。
2. 学生回答后,老师总结数的组成和读写方法。
二、探究1. 老师出示一些等式,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性质。
2. 学生回答后,老师总结等式的性质和运用。
3. 老师出示一些四则运算的题目,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计算方法。
4. 学生回答后,老师总结四则运算的计算方法和运用。
三、练习1. 老师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学生完成后,老师进行讲解和评析。
四、总结1. 老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
2. 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回顾和总结。
教学延伸:1. 老师可以布置一些与本节课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完成。
2. 学生可以自己找一些与本节课相关的题目进行练习。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探究和练习,让学生掌握了数的组成和读写方法,理解了等式的性质和运用,掌握了四则运算的计算方法和运用。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老师还要注意对学生的反馈进行及时的评价和指导,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本节课的内容。
以上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10单元总复习第2课时数与代数(2)的完整内容,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重点关注的细节:四则运算的计算方法和运用四则运算的计算方法和运用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也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混淆和出错的部分。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十单元总复习第4课时量与计量 人教版
教案标题: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十单元总复习第4课时量与计量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和掌握长度、质量、时间等常见物理量的计量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单位换算。
2. 培养学生运用计量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计量意识和计量技能。
3. 培养学生对计量单位的尊重和正确使用的态度,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
教学内容:1. 长度的计量:厘米、分米、米、千米2. 质量的计量:克、千克、吨3. 时间的计量:秒、分钟、小时、天4. 单位换算:长度、质量、时间单位间的换算教学重点:1. 长度、质量、时间单位的概念和进率2. 长度、质量、时间单位间的换算方法教学难点:1. 单位换算的进率理解2. 单位换算的实际应用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2. 计量工具(如尺子、天平、时钟等)教学过程:一、导入1. 老师出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计量物品,如尺子、天平、时钟等,引导学生说出这些物品的用途。
2. 学生回答后,老师总结:计量物品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测量长度、质量、时间等物理量。
二、新课讲解1. 长度的计量a. 讲解厘米、分米、米、千米的概念和进率b. 示例:1米=100厘米,1千米=1000米c. 练习:进行长度单位间的换算2. 质量的计量a. 讲解克、千克、吨的概念和进率b. 示例:1千克=1000克,1吨=1000千克c. 练习:进行质量单位间的换算3. 时间的计量a. 讲解秒、分钟、小时、天的概念和进率b. 示例:1分钟=60秒,1小时=60分钟,1天=24小时c. 练习:进行时间单位间的换算三、课堂练习1. 老师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2. 老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四、课堂小结1. 老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2. 学生回答后,老师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掌握了长度、质量、时间等物理量的计量方法和单位换算,希望大家能够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五、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请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2. 家长签字确认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示例、练习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长度、质量、时间等物理量的计量方法和单位换算。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十单元总复习 第2课时 加、减法与乘法(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十单元总复习第2课时加、减法与乘法(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加法、减法与乘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则。
2. 培养学生运用加法、减法与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加法、减法与乘法进行计算和验算的能力。
4. 培养学生运用加法、减法与乘法进行简便计算和估算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加法、减法与乘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则。
2. 加法、减法与乘法的实际应用。
3. 加法、减法与乘法的计算和验算。
4. 加法、减法与乘法的简便计算和估算。
三、教学重点1. 加法、减法与乘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则。
2. 加法、减法与乘法的实际应用。
四、教学难点1. 加法、减法与乘法的计算和验算。
2. 加法、减法与乘法的简便计算和估算。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加法、减法与乘法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习新课(1)加法、减法与乘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则通过讲解和举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加法、减法与乘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则。
(2)加法、减法与乘法的实际应用通过讲解和举例,让学生学会运用加法、减法与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3)加法、减法与乘法的计算和验算通过讲解和练习,让学生掌握加法、减法与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进行验算。
(4)加法、减法与乘法的简便计算和估算通过讲解和练习,让学生掌握加法、减法与乘法的简便计算方法,并能进行估算。
3. 巩固练习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计算能力。
4.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5. 布置作业布置一些作业题,让学生回家后进行练习。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学生在加法、减法与乘法的计算和验算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和指导。
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简便计算和估算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加法、减法与乘法的计算和验算”,这是因为在数学教学中,计算能力是基础,而验算能力则能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十单元【第三课时】 单位的复习 》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十单元【第三课时】单位的复习一、教学目标1.复习长度单位“米”,重点掌握“分米”和“厘米”的关系,能正确换算。
2.复习容量单位“升”,重点掌握“毫升”和“升”的关系,能正确换算。
3.复习质量单位“千克”,能正确换算常见物品的质量。
4.通过课堂练习和游戏提高学生对单位的掌握能力和应用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长、宽、高的单位换算,质量单位换算。
•难点:学生对厘米和毫升的换算。
三、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尺子、绳子、天平、练习册、小奖品等。
2.课前准备:制作好课件,准备好课堂练习题和游戏环节。
3.学生准备:学生自带卷尺、铅笔、橡皮等必要学习用具。
四、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5分钟)•让学生回答上节课学习的基本内容,引导复习。
2. 新知讲解(15分钟)1.长度单位复习–提醒学生“分米”和“厘米”的换算关系。
–展示物品,让学生测量长、宽、高,练习单位换算。
2.容量单位复习–引导学生谈到容量单位“升”和“毫升”的关系。
–给出实际的容器,让学生估算容量,学会单位换算。
3.质量单位复习–示范称量物品,引导学生讨论千克和克之间的换算关系。
–练习时让学生积极参与,巩固质量单位的换算方法。
3. 课堂练习(20分钟)1.发放练习册,让学生独立完成基础练习。
2.采用游戏形式进行小组竞赛,在限定时间内完成长度、容量、质量单位的换算挑战。
4. 反馈与总结(10分钟)•收集学生的答案,让学生相互交流讨论,纠正错误。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化学生对单位的理解和应用。
五、课后作业1.完成练习册上相应的练习题。
2.挑战家人,用不同单位测量家里的物品,记录下来。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设计,学生在课堂氛围中积极学习,有效地掌握了长度、容量和质量单位的相关知识。
在接下来的教学中,继续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单位换算的方法,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大单元:数的认识和认读教学目标:1. 认识数字1-100,能正确读出。
2. 能正确使用数字进行口算和书写。
3. 能将数字与实际物体进行对应,理解数的实际含义。
4. 能够辨别和比较数字的大小。
教学重点:1. 数字1-100的认识和认读。
2. 数字的书写和口算。
教学难点:1. 数字的大小比较和辨别。
2. 数字的口算运算。
课时安排:第一课:认识数字1-10课时内容:引入数字1-10,认识数字的形状和读法。
通过游戏和实物进行数字的认识和辨别。
练习数字的写法和口算。
第二课:认识数字11-20课时内容:引入数字11-20,认识数字的形状和读法。
通过游戏和实物进行数字的认识和辨别。
练习数字的写法和口算。
课时内容:引入数字21-30,认识数字的形状和读法。
通过游戏和实物进行数字的认识和辨别。
练习数字的写法和口算。
第四课:认识数字31-40课时内容:引入数字31-40,认识数字的形状和读法。
通过游戏和实物进行数字的认识和辨别。
练习数字的写法和口算。
第五课:认识数字41-50课时内容:引入数字41-50,认识数字的形状和读法。
通过游戏和实物进行数字的认识和辨别。
练习数字的写法和口算。
第六课:认识数字51-60课时内容:引入数字51-60,认识数字的形状和读法。
通过游戏和实物进行数字的认识和辨别。
练习数字的写法和口算。
第七课:认识数字61-70课时内容:引入数字61-70,认识数字的形状和读法。
通过游戏和实物进行数字的认识和辨别。
练习数字的写法和口算。
第八课:认识数字71-80课时内容:引入数字71-80,认识数字的形状和读法。
通过游戏和实物进行数字的认识和辨别。
练习数字的写法和口算。
第九课:认识数字81-90课时内容:引入数字81-90,认识数字的形状和读法。
通过游戏和实物进行数字的认识和辨别。
练习数字的写法和口算。
课时内容:引入数字91-100,认识数字的形状和读法。
通过游戏和实物进行数字的认识和辨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数学》第___十单元电子(集体)备课教案
教学设计(一)、复习分数的意义
1、涂一涂
2、第123页第11题
学生独立完成,按顺序思考。
订正。
3、第123页12题
学生独立做,订正。
说说是怎样想的。
二、复习分数大小的比较
1、比一比:涂色部分和没涂色部分谁大谁小。
2、比较分数的大小
3、全班交流
说说怎样比较分数的大小?
三、分数的简单计算
1、计算下面各题
2、练习二十六第9题
独立完成,订正。
说说是怎样算的,在进行分数的计算时应该注意什么?
3、练习二十六第10题
学生独立填,订正。
说说怎样想。
四、练测促学:
1、练习二十六第11题
同位合作,完成表格。
汇报
2、第123页思考题
学生先试做,说说想法。
3、第126页思考题
试做,说说是怎样想的。
五、反馈延伸
(1)全课小结:
(2)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分数的初步认识
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平均分是一半
分母相同的两个分数,分子越大,分数越大;分子越小,分数越小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