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品牌城市发展路线图_八_成都_培育城市文明提升综合竞争力
成都今后五年的目标
成都今后五年的目标成都,作为中国西部地区最具发展潜力和影响力的城市之一,近年来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对城市生活的要求不断提高,成都亟需制定明确的目标,以引领未来五年的发展。
首先,成都将进一步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五年内,我们将加大对交通、能源、水务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建设更加便捷、高效的城市交通网络,提高城市运行效率和居民生活品质。
同时,加强城市绿化和环保建设,打造更加宜居的自然环境。
其次,成都将加强创新能力建设,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五年内,我们将培育和引进一批高科技企业和人才,加强产学研合作,提高科学研究水平。
同时,加大对创新创业的财政支持,吸引更多的创新型企业和项目落户成都。
通过创新驱动发展,成都将进一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和综合实力。
第三,成都将加强文化建设,塑造城市品牌。
五年内,我们将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培育和打造一批具有成都特色的文化品牌。
同时,加强文化交流与合作,提升成都在国内外的文化影响力。
通过文化的力量,让世界更加了解和认可成都。
第四,成都将注重人才培养和吸引。
五年内,我们将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提升教育质量和水平。
同时,加强与高校、研究机构的合作,培养和引进更多的优秀人才。
通过人才的积聚和创造力的释放,推动成都蓬勃发展。
最后,成都将加强社会服务和民生保障工作。
五年内,我们将加大对医疗、养老、救助等方面的投入,提高社会服务水平。
同时,加强社会管理和治理,维护社会安定和和谐。
通过改善民生,让成都百姓享受更优质的公共服务。
总之,成都今后五年的目标是加快发展步伐,实现经济转型和城市提质升级。
我们将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注重可持续发展和生态保护,努力让成都成为全国乃至全球的创新型城市和宜居城市。
相信在全体成都人的共同努力下,成都的明天将更加美好。
成都推进“三城三都”城市品牌塑造的路径思考
成都推进“三城三都”城市品牌塑造的路径思考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品牌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
作为具有悠久历史和独特魅力的中国西部城市,成都一直致力于打造自身的城市品牌,提升城市形象和吸引力,以此促进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
近年来,成都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推进“三城三都”城市品牌塑造的发展战略,即将成都建设成为活力型的创新之城(城市综合体、人才高地、发展前沿)、天府新区建设成为活力型经济新城、双流建设成为活力型城乡一体化发展都市品牌,这一战略对成都的城市品牌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具体的指导。
在此背景下,本文将就成都推进“三城三都”城市品牌塑造的路径进行思考和探讨。
一、深挖天府文化资源,打造成都城市品牌成都作为中国文明古城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资源,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天府文化。
天府文化是成都地区特有的文化,它包含了成都地区的历史、地理、人文等多方面的内容。
在城市品牌建设中,我们可以深挖天府文化资源,将其作为成都城市品牌的核心内容,打造成都“天府之国”的品牌形象。
可以通过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和节庆活动来传承和弘扬天府文化。
可以在成都举办“天府文化节”,展示成都地区的传统文化、民俗风情等,吸引国内外游客前来感受天府文化的魅力。
还可以将天府文化融入到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建设以天府文化为主题的城市景区和风情街区,打造成都独特的文化旅游目的地。
通过这些举措,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成都的天府文化,进而提升成都的城市品牌影响力。
可以通过传统手工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来强化天府文化品牌。
成都地区有许多优秀的传统手工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如蜀锦、蜀绣、宽窄巷子等,这些都是天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这些传统手工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往往是当地文化的载体和象征,保护和传承它们对于弘扬天府文化、打造成都城市品牌至关重要。
可以通过文化产业的发展来加强天府文化品牌的影响力。
现今,随着文化产业的兴起,更多的城市开始将文化产业作为城市品牌建设的重要内容。
成都的发展和趋势
成都的发展和趋势成都作为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城市,近年来取得了快速而稳定的发展。
它的经济、科技、文化等各个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在未来,成都的发展将继续注重多元化和可持续性,并在全球经济格局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首先,成都的经济发展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势头。
作为西南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成都在过去的几年里实现了较高的经济增长率。
它的产业结构日益优化,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
例如,成都正在发展的IT和软件行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城市也逐渐成为中国西部的创新中心之一。
未来,成都将继续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人才。
其次,成都将继续优化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
在过去几年里,成都不仅实施了一系列城市更新项目,还提升了城市的基础设施水平。
例如,成都地铁的建设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公共交通系统更加完善,方便了市民的出行。
未来,成都还将继续加大对交通、能源、教育、医疗、住房等基础设施的投资,提高城市的生活质量和便利性。
第三,成都将继续发展文化产业。
成都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
如今,成都以其特色的文化产业和旅游业著称,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游客。
未来,成都将进一步挖掘和保护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产,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打造成为国内乃至国际上有影响力的文化中心。
此外,成都还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作为一座城市,成都不仅需要发展经济,还要解决环境和资源的问题。
近年来,成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改善空气质量、加强水资源管理等,取得了一定成绩。
未来,成都将进一步加大对环境保护的投入,推动绿色发展,提高城市的可持续性。
最后,成都将继续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成都作为中国西南地区的核心城市,与周边地区的经济联系紧密。
同时,成都也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往来。
未来,成都将继续加强与世界各地的交流与合作,扮演更加重要的国际角色。
总的来说,成都的发展前景令人乐观。
成都全方位擘画新蓝图
全方位擘画新蓝图开启“十四五”新发展格局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成都也迎来了 从国家中心城市向世界城市跃升的第一个历史性时刻,站上 了从大城市奔向现代化国际都市的起跑线。
2月4日,成都市 十七届人大五次会议开幕,《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 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以下简 称《纲要》)正式提交审查。
这份《纲要》,是成都坚持立 足新发展阶段、践行新发展理念、服务新发展格局、贯彻新 发展战略、落实新发展要求的写实答卷;也是坚持以人民为 中心,问计于民、幵门迎策,凝聚全体市民对成都未来发展 的美好憧憬、擘画幸福美好生活的宏伟蓝图。
布局一开启新篇章根据国家、四川省关于“十四五”规划编制的安排部署,自2019年6月起,按照成都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成都市发 改委组织专门团队,着力开展成都“十四五”规划的前期调研、思路形成、纲要编制等工作。
在今年成都市两会期间,《纲要》编制团队人员接受了 媒体采访,讲述了《纲要》编制过程中的故事。
“温暖、纵深、人民、担当”—这些词充分诠释了编制团队的“写作”感受。
据成都市发改委总工程师李椿介绍,《纲要》是成都市 委市政府坚持开门问策、集思广益的重要方式,市委、市政 府主要领导召开了多场座谈会和大范围的调研,还专程赴上海召幵专家学者座谈会。
编制过程中,共有62万人次参与到 建言献策活动中,收到建议超过3.2万条。
李椿进一步表示,“十四五”时期是成都立足历史新方位,肩负国家新使命,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齐心唱好“双城记”的重要五年,《纲 要》是指导成都未来五年发展的重要依据,也是激励全市人民 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编制《纲要》主要有五方面考量。
-是突出战略引领,明确规划编制根本遵循。
《纲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 彻十九届五中全会和四川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成都市委 十三届八次全会精神,聚焦新发展理念引领、服务“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构建,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 发展、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等国家战略,坚持以推 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为发展导向,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确保各项发展战略、重点任务和工作举措与国家、省保持高 度一致。
成都打造“文化之都”再添新名片
成都打造“文化之都”再添新名片成都打造“文化之都”再添新名片近年来,成都市以打造“文化之都”为目标,以文化建设为核心,持续推进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
在这一过程中,成都不断创新,不断添置新名片,为成为国内乃至世界文化重镇贡献力量。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也是城市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成都市一直重视文化建设,积极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形成了“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发展格局。
通过大力度的投资和引导,成都的文化产业规模与实力不断扩大,文化创意企业日益壮大。
文化产业不仅带动了成都的经济增长,也为城市的形象塑造和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做出了重要贡献。
成都从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着手,将“古蜀文化”作为核心价值,不断挖掘古蜀文化的内涵,建设了一批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遗址和博物馆。
比如,锦里古街、宽窄巷子等文化街区提供了一个展示传统成都文化的窗口。
通过打造这些地方文化名片,成都一方面传承了传统文化,另一方面也培育了一批文化创意企业和文艺人才,推动文旅融合的发展。
同时,成都还注重挖掘现代文化的创新力量,积极引入国际知名的文化活动和品牌展览。
比如,成都国际音乐节、金堂草堂茶文化节等国际级文化活动成为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文化爱好者和游客,提升了成都的国际影响力。
此外,成都还积极打造文化产品和文化IP,比如“大熊猫”、“三国”等,增强了文化产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文化活动的推广也是成都打造“文化之都”的重要手段之一。
成都市加大了对文化活动的支持力度,举办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展览、演出、研讨会等活动。
比如,成都国际书展、文化创意博览会等文化会展活动吸引了大批文化产业从业者和观众,推动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同时,成都市还注重推动文化活动与城市区域的融合,将文化活动与城市旅游、商业等综合发展,形成文旅融合的发展模式。
除了以上种种努力,成都还注重推动文化的基础设施建设,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支撑条件。
成都市投资大量资金建设了一批文化设施,包括博物馆、图书馆、剧院等。
成都推进“三城三都”城市品牌塑造的路径思考
成都推进“三城三都”城市品牌塑造的路径思考近年来,成都逐步提升自身的城市品牌形象,着力打造“三城三都”标志性城市品牌。
其中的“三城”是指成都、都江堰和彭州三个城市;“三都”是指成都都市圈、都江堰景区和彭州德阳特色产业园区三个专业品牌。
通过“三城三都”的品牌战略推进,成都正在成为中国西部的经济中心和旅游聚集地。
本文将探讨成都推进“三城三都”城市品牌塑造的路径思考。
一、借助地理优势凸显城市品牌成都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处于中国西南地区的中心地带,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
成都草原、水利技术、烹饪技艺等文化元素在世界上享有盛誉,成都所处的物产丰富的盆地也为其开展工业和商贸活动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
同时,成都聚集了众多的高校、研究机构和科技公司,推动了城市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在此基础上,成都可以通过地理位置优势和优质发展资源的结合,凸显城市品牌的价值和实力。
二、打造“三城三都”专业品牌的标志性产品成都作为中国西部的政治、文化和经济中心,不仅拥有独特的自然景观、人文文化和历史遗存,还拥有众多的特色产业和资源。
基于这些城市特色,成都正在打造“三城三都”的专业品牌,推出一系列标志性的产品,凸显城市品牌的独特魅力。
例如,成都都市圈作为城市经济发展和升级的主要平台,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政策环境逐步形成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成都都市圈正在面向全市场推广一系列优质服务和便捷环境,加快推动城市现代化建设。
都江堰景区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和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都江堰景区结合自己的历史文化和地理特色,推出了一系列由水利、文化、生态、人文种子质等主题的景点,构筑了一个独特的旅游品牌。
彭州德阳特色产业园区致力于打造产业标杆,整合区域资源和技术优势,聚焦科技创新,推动区域产业升级和城市的综合竞争力提升。
彭州德阳特色产业园区的税收优惠、科技创新奖励等政策措施,吸引了众多企业落户,是推进成都打造三城三都专业品牌的重要力量。
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联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蓉城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度上期高中2020级入学联考地理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清楚,考生考试条形码由监考老师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条形码粘贴处”。
2.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填涂其它答案;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的对应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答题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上、试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由监考老师将答题卡收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把人口中的所有成员按年龄由小到大排序时,位于中间的年龄即为年龄中位数。
它把人口分为两个数目相等的部分。
图1为我国不同年份人口年龄中位数(含预测),据此完成1~2题。
1.人口年龄中位数可以反映A.人口增长率B.人口增长数量C.人口年龄结构D.人口老龄化程度2.为应对我国人口年龄中位数变化带来的问题,下列对策可行的是A.完善医疗、社会保障制度B.控制人口过快增长C.加快乡村城镇化建设速度D.鼓励城乡人口流动人口净迁移率是指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迁入人口数与迁出人口数的差额与总人口的百分比。
图2表示2005~2011年东北三省人口净迁移率(单位:%),据此完成3~5题。
3.2005~2011年东北地区A.黑龙江省人口呈流出状态B.吉林省人口净迁移速度一直在加快C.吉林省迁出人口数量最大D.辽宁省迁入人口一直大于迁出人口4.辽宁省人口变化对本省的影响是A.加重环境负担B.减轻交通压力C.加快老龄化速度D.增加就业机会5.黑龙江省为应对人口的变化趋势带来的问题,应该A.政策限制人口流动B.放开国际移民政策C.大力发展现代农业D.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图3示意某山区小流域人口规模测算数据,目前该流域人口数量为12.4万。
成都十字方针的详细解说
成都十字方针的详细解说成都十字方针是指成都市政府提出的“发展特色产业、培育特色品牌、打造特色文化、构建特色环境”的发展战略。
该方针旨在推动成都市的经济、文化和环境的全面发展,构建成都独具特色的城市形象和品牌,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下面将详细解说成都十字方针的内容。
一、发展特色产业成都市政府提出了发展特色产业的目标,旨在通过培育和发展一批有特色、有竞争力的产业,推动成都市的经济转型升级。
成都作为西部地区的中心城市,拥有良好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资源,具备发展特色产业的优势。
通过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新兴服务业等特色产业的支持力度,促进特色产业的发展壮大,提高产业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二、培育特色品牌成都市政府提出了培育特色品牌的目标,旨在通过打造一批具有成都特色的知名品牌,提升成都市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成都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和美食之都,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独特的饮食文化,具备培育特色品牌的条件。
通过加大对文化创意、旅游、餐饮等行业的支持力度,推动成都特色品牌的建设和推广,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三、打造特色文化成都市政府提出了打造特色文化的目标,旨在通过挖掘和传承成都的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推动成都市的文化发展。
成都作为中国四大古都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具备打造特色文化的基础。
通过加强对传统文化、非遗文化、艺术文化等方面的保护和传承,推动成都特色文化的繁荣和创新,提高文化产业的质量和影响力。
四、构建特色环境成都市政府提出了构建特色环境的目标,旨在通过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提升成都市的整体环境质量。
成都作为国家园林城市,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美的生态环境,具备构建特色环境的优势。
通过加大对生态环境保护、城市绿化、城市规划等方面的投入和管理,推动成都特色环境的建设和保护,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成都十字方针的内容涵盖了发展特色产业、培育特色品牌、打造特色文化、构建特色环境四个方面。
成都在促进高质量发展方面的措施、取得的成绩、亮点
成都在促进高质量发展方面的措施、取得的成绩、亮点
成都在促进高质量发展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一系列成绩和亮点。
具体如下:
1. 优化市场环境:成都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和市场准入门槛,提高市场竞争力,吸引了众多优秀企业的落户。
截至2021年底,成都市区内企业总数已达到150多
万家。
2.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成都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成都自主研发的一批高科技产品和技术在国内外市场上取得了良好的成绩,成为国内外投资者追捧的热点。
3. 建设现代化城市:成都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提升城市的功能和品质。
比如,成都建设了现代化交通网络,缓解了交通拥堵问题;建设了一批现代化生活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
4. 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成都注重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提升了成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成都积极推广本地的历史文化和传统艺术,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5. 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成都致力于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打破了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推动了农村地区的发展。
成都对农村地区进行了产业转型升级,培育了一批农村企业,提高了农
民的收入水平。
以上是成都在促进高质量发展方面的部分措施、取得的成绩和亮点。
通过这些努力,成都已经成为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为全国的高质量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成都推进“三城三都”城市品牌塑造的路径思考
成都推进“三城三都”城市品牌塑造的路径思考1. 引言1.1 成都城市品牌的重要性成都作为中国西部重要城市,城市品牌的建设至关重要。
城市品牌在实现城市经济转型升级、吸引人才和投资、提升城市形象和声誉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成都作为全国知名的文化、商业和旅游城市,其城市品牌的塑造不仅关乎成都的发展,更代表了中国西部城市的形象和实力。
在全球化竞争激烈的今天,城市品牌是城市向外界展示自己形象的窗口,是城市软实力的重要体现。
成都的城市品牌不仅仅是城市的象征,更是城市内在实力和魅力的综合体现。
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形象的提升,成都的城市品牌也需要不断创新和完善,以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提升城市的国际知名度和竞争力。
城市品牌的打造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投入,只有通过精心策划和有效实施,才能真正实现成都城市品牌的塑造和提升。
【2000字】2. 正文2.1 三城三都的背景介绍成都作为中国西部重要的经济文化中心,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是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支撑点。
近年来,成都市政府提出了“三城三都”城市发展战略,即“成都、天府新区、龙泉驿城市群”和“成都都市圈、成都军民融合发展示范区、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旨在打造成都为全球知名城市。
成都的“三城三都”发展战略是在对现有城市规划和产业布局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成都作为中国西部重要的国家中心城市,面临着产业升级、城市建设和管理等多方面的挑战,需要更加精准地制定发展战略,提升城市品牌影响力。
成都市政府提出“三城三都”城市发展战略,旨在进一步加快城市发展步伐,吸引更多的人才和资源进入成都,推动成都向更高水平发展。
这一战略的出台,标志着成都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正文】部分的内容就是要深入探讨“三城三都”的背景介绍,它为成都城市品牌的塑造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和契机。
2.2 城市品牌塑造的必要性城市品牌不仅仅是一个城市的文化象征,更是城市综合实力的体现。
成都都市圈发展规划
成都都市圈发展规划一、引言都市圈是以一个核心城市为中心,周边地区经济联系紧密的区域。
成都都市圈作为中国西部重要的经济中心和交通枢纽,发展潜力巨大。
为了更好地推动成都都市圈的发展,制定一项系统的发展规划势在必行。
二、成都都市圈的定位成都都市圈位于四川盆地中部,核心城市是成都市。
经济发展较快的外包围区域包括眉山市、绵阳市、德阳市、乐山市、自贡市等。
成都都市圈的发展定位是全国重要的中西部经济中心和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的窗口。
三、成都都市圈发展的目标1. 经济目标:到2035年,成都都市圈实现经济总量翻一番,成为全国重要的中西部经济中心和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的窗口。
并且在重要经济指标上居于全国领先地位。
2. 城镇化目标:到2035年,成都都市圈城镇化率达到80%以上,提高城市的吸引力和居住质量,形成多中心、多功能的城市体系。
3. 交通目标:到2035年,成都都市圈建设起一体化、高效便捷的交通网络,形成以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和航空为主要交通工具的综合交通体系,实现与全国主要城市的连通。
4. 基础设施目标:到2035年,成都都市圈的基础设施建设达到较高水平,包括城市供水、供电、供气、排水、市政道路、公共交通、园区建设等方面。
5. 生态环境目标:到2035年,成都都市圈在生态建设方面取得显著成就,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协调发展,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环境。
四、实施策略1. 建设创新型经济体系:成都都市圈将加大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力度,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提升产业链水平和附加值。
2. 推进城镇化进程:成都都市圈将加快城市建设的节奏,优化城市布局,加强城市功能和服务设施建设,提高城市吸引力和居住质量。
3. 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成都都市圈将进一步加大对交通基础设施的投入,完善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和航空等交通网的建设,提高交通运输效率和便捷性。
4. 关注生态环境保护:成都都市圈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推动绿色发展,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打造适合居住和旅游的宜居城市。
成都推进“三城三都”城市品牌塑造的路径思考
成都推进“三城三都”城市品牌塑造的路径思考“三城三都”是成都市推进城市品牌塑造的战略目标,其包括成都、德阳、绵阳三座城市和都江堰、彭州、崇州三座都市。
在推进“三城三都”城市品牌塑造的过程中,成都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强化城市品牌的核心内涵城市品牌的核心内涵是城市的文化精神、发展定位和社会形象。
成都市可以通过彰显其历史文化、保护历史遗产、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生态城市等方式,强化成都市的核心内涵,使成都成为一个兼具历史文化底蕴和现代气息的城市。
二、创造有特色的城市形象城市形象体现了城市的风貌、景观、气息和创新精神,是城市品牌建设的基础。
成都市可以通过建设城市地标、培育本土特色产业、打造城市文化热点等方式,创造具有特色的城市形象,从而吸引更多的人来到成都。
三、提升城市品牌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城市品牌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是城市品牌建设的最终目的。
成都市可以通过启动品牌广告宣传活动、培育品牌大使和品牌形象代言人、赢得更多的国内外知名品牌的支持等方式,提升成都市品牌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四、注重市场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结合在建设城市品牌的过程中,注重市场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结合,可以实现城市品牌的双赢。
成都市可以通过招商引资、培育本土企业、支持创业创新等方式,促进经济发展,同时,也可以通过提升城市文化、加强环保、改善市民生活等方式,促进城市社会发展,实现市场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结合。
总之,在推进“三城三都”城市品牌塑造的过程中,成都市需要注重核心内涵、城市形象、传播力和社会效益与市场效益的结合。
通过持续深化品牌建设,让成都市逐渐成为一个全球知名的城市品牌,进一步提升城市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2023年下半年河南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3年下半年河南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试卷(含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60题)1.量子计算将极大促进当前人工智能及其应用的发展,深刻地包括基础教育在内的众多领域。
特别是,借助于量子计算技术,人类对于微观世界的认识以及宏观世界的探索将得到极大扩展,从而引发人类思维能力的提升。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融合战略性B.改变根本性C.解决突破性D.支持阶段性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才流动都是由中小城市向中心城市不断聚集,城市的“聚集效应”大于“扩散效应”,包括人才在内的各种资源源源不断地向城市特别是大城市涌入,不过,如今人才向一线城市聚集的趋势正在悄然改变,人才逐渐“下沉”的迹象日益明显。
如果说过去人才向一线城市聚集是为追求更高收入,更好发展前景,那么现在二三线城市在这些方面与一线城市的差距正在逐渐缩小,相应的人才流动多元化也开始出现。
这段文字接下来最可能讲的是:()A.城市“扩散效应”引发的连锁反应B.一线城市避免人才流出的举措C.人才“下沉”出现的具体原因D.城市“聚集效应”出现的背景条件3.即使社会努力提供了机会均等的制度,人们还是会在初次分配中形成收入差距,由于在市场经济中资本也要取得报酬,拥有资本的人还可以通过拥有资本来获取报酬,就更加拉大了初次分配中的差距,所以当采用市场经济体制后,为了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就必须通过由国家主导的再分配过程来说缩小初次分配中所形成的差距;否则,就会由于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形成社会阶层的过度分化和冲突,导致生产过剩的矛盾。
这段文字主要谈论的是:()A.收入均衡难以实现B.再分配过程必不可少C.分配差距源于制度D.收入分配体制必须改革4.石油峰值论认为,石油产量会达到最高点,之后不可避免地开始下降。
石油峰值几乎是确定的事,但仍然存在两个问题:它究竟何时出现?世界是否能够及时研究出替代能源?_________的观察家并不相信石油峰值会在2020年前出现,但一些石油公司承认他们此前夸大了地下的石油储量。
2024成都中考道法一轮知识点复习 创新驱动发展 强化训练 (含答案)
2024成都中考道法一轮知识点复习创新驱动发展强化训练四川3年真题精选子母题命题点1 创新成都3年2考1. (2022成都21)淀粉是面粉、大米、玉米等粮食的主要成分,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主要是由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二氧化碳来合成。
我国科研人员经过长期研究,在世界上首次以二氧化碳、电解产生的氢气为原料生产出淀粉,使淀粉生产从传统农业种植模式向工业车间生产模式转变成为可能。
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原始性、颠覆性创新有助于推动我国科技自立自强②这一成果的取得标志着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科技强国③技术的创新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改善人民的生活④只有与现实生活直接相关的创新才具有意义和价值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链接:本书P25,6题[2023成都29(2)];P2,3题[2022成都28(2)]涉及创新。
命题点2 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成都3年2考;绵阳3年3考2. (2023成都15改编)2023年2月,《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审议通过。
此次机构改革除了组建“中央科技委员会”加强党中央对科技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外,还重新组建科学技术部,整体承担中央科技委员会办事机构职责。
这一改革旨在( )①进一步理顺科技领导和管理体制,适应发展变局②坚持依法行政,减少政府部门对科技工作的干预③加强权力的监督和制约,遏制科技领域腐败现象④加快实现更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3. (2023绵阳6)2022年11月29日,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掌握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关键技术。
随着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我国如期完成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组装建造。
这表明我国( )①科技水平全面领跑全球②科技自立自强成果显著③稳步迈入创新型国家的行列④彻底解决了“卡脖子”问题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4. (2022绵阳27)为了推动绵阳科技城发展,2022年4月,绵阳市出台了“人才十条”新政,拿出10亿元资金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
成都都市圈发展规划
成都都市圈发展规划成都都市圈发展规划的目标是通过提高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和区域协调发展水平,加快建设四川省西部经济中心和全国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推动成都都市圈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城市群。
成都都市圈是以成都为中心,包括成都、德阳、绵阳、攀枝花、南充、遂宁、广元、眉山、宜宾等9个地级市,总面积达60,000多平方公里,总人口超过3000万人的城市群。
根据规划,成都都市圈的发展将从五个方面着力。
首先,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功能和居住环境。
规划中提出了一系列交通、环保、水利等基础设施的建设项目,包括修建高速公路、铁路、机场、水库等,以提高交通网络的密度和质量,增加城市的可达性和便利性,同时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
第二,培育现代产业,提升经济整体实力。
成都都市圈将重点发展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先进技术产业,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提高产业的附加值和创新能力。
同时,加强各市之间的合作,形成产业链和价值链的集聚效应,提高整个区域的经济效益。
第三,打造宜居城市,提升城市软实力。
规划中提出了加强城市规划和管理,提高城市的品质和居住环境,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和城市文化设施,满足居民的基本需求和文化需求。
同时,加强社会保障和公共安全系统建设,提升城市的安全感和生活品质。
第四,加强区域协调发展,提升城市群的整体竞争力。
成都都市圈将加强各市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形成良好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推动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产业的互补发展,提高城市群的整体经济效益和影响力。
最后,加强智慧城市建设,提升城市的信息化水平。
成都都市圈将推动数字经济的发展,建设智慧交通、智慧能源、智慧医疗等智能化项目,提高城市的管理和服务水平,提升城市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总之,成都都市圈发展规划旨在通过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培育现代产业、打造宜居城市、加强区域协调发展和加强智慧城市建设等五个方面的工作,推动成都都市圈成为一个相互协调、互补发展的现代化城市群,为四川省乃至全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成都市中优规划方案
4.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实现绿色发展。
三、规划范围与期限
1.规划范围:成都市中优区域,具体范围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
2.规划期限:2023年至2035年。
四、规划内容
1.空间布局优化
(1)构建“一心、两带、三区”的空间结构。
“一心”:以中心城区为核心,提升城市功能,强化辐射带动作用。
加强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需求。
(2)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民生福祉。
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扩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社会保障覆盖范围。
加强就业创业服务,提高人民群众收入水平。
五、实施保障
1.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
成立规划实施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各方力量,确保规划顺利实施。
2.产业发展规划
(1)发展主导产业,打造产业链条。
依托区域优势,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主导产业,推动产业链向高端延伸。
(2)培育新兴产业,增强发展动力。
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文化创意、新能源等新兴产业,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3)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效益。
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产业附加值,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市政设施:加强供水、供电、供气、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市政设施覆盖率。
4.生态环境保护
-生态建设:加强生态湿地、森林等生态保护与恢复,提高生态产品供给能力。
-环境保护:强化污染物排放控制,提高环境监管能力。
5.民生改善
-公共服务:优化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提高服务水平。
-社会保障: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人民群众福利水平。
成都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成都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经验与启示摘要:从后发追赶型经济体现代化的演变规律来看,依靠低廉要素成本和广阔市场需求,后发经济体可实现压缩式高增长。
开发区作为一定区域空间内通过要素集聚提高生产效率的重要载体,在过去三十年中,对地区经济增长产生了强有力的带动作用。
然而,随着潜在增长率逐渐收敛至前沿国家水平,后发优势对维系高增长的作用愈加有限,很多开发区因此遇到发展瓶颈。
本文通过对成都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经验的总结,为我国开发区转型提出三条参考建议:一是要转变发展理念,以人民为中心统筹发展,推动生产生活生态有机融合;二是要坚持深化改革,以改革促发展,以放管服改革为抓手,营造良好营商环境;三是要适应国际产业分工和新技术革命发展趋势,深化对外开放,为企业深层融入全球价值链提供良好制度环境。
关键词:高新区,转型,高质量发展开发区作为一定区域空间内通过要素集聚提高生产效率的重要载体,在过去三十年中,对地区经济增长发挥强有力的带动作用。
然而,随着潜在增长率逐渐收敛至前沿国家水平,后发优势对维系高增长的作用愈加有限,这也是近些年开发区遇到发展瓶颈的深层原因。
为突破瓶颈,实现新一轮以高质量为核心特征的发展,成都高新区就贯彻新发展理念进行了一系列有益实践,取得积极成效。
本文通过总结成都高新区推进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做法和经验,为我国开发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
一、成都高新区推进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成效(一)主导产业快速发展,产业生态不断完善成都高新区以构建产业生态圈为统领,转变招商工作重点,着眼产业链全景图,以优化产业结构生态为目标,以强链补链精准招商为抓手,促进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现代服务业三大主导产业提质增效。
2018年全年,电子信息制造业123家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实现产值3000.5亿元,同比增长20.41%;生物医药产业规模突破400亿元,销售上亿元的品种达26个,在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综合竞争力排名中升至第6位;新登记新经济企业11139户,增速达25%①。
蓉城练习题
蓉城练习题一、选择题1. 成都的别称是什么?A. 锦城B. 蓉城C. 雅安D. 乐山2. 成都市的简称是什么?A. 成B. 都C. 蓉D. 乐3. 成都市的行政级别是什么?A. 省会B. 地级市C. 县级市D. 自治州4. 成都市的主要河流是什么?A. 长江B. 汉江C. 岷江D. 涪江5. 成都市最著名的景点是哪个?A. 青城山B. 武侯祠C. 杜甫草堂D. 龙门石窟二、填空题1. 成都市位于中国西南地区的________省。
2. 成都市的市花是________。
3. 成都市的市树是________。
4. 成都市的历史悠久,有“________”的美誉。
5. 成都市的美食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闻名。
三、判断题1. 成都市是四川省的省会城市。
()2. 成都市的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3. 成都市的方言属于西南官话。
()4. 成都市的地铁线路已经覆盖全市所有区县。
()5. 成都市的茶文化历史悠久,被誉为“茶都”。
()四、简答题1. 简述成都市的地理位置。
2. 简述成都市的经济发展状况。
3. 简述成都市的旅游资源。
4. 简述成都市的美食文化。
5. 简述成都市的民俗风情。
五、论述题1. 结合成都市的历史文化,论述其作为西南地区重要城市的地位。
2. 分析成都市在“一带一路”倡议中的战略意义。
3. 探讨成都市如何进一步发展旅游业,提升城市形象。
4. 分析成都市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所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5. 阐述成都市如何加强城市文化建设,提升市民文化素质。
六、名词解释1. 武侯祠2. 锦里3.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4. 青羊宫5. 金沙遗址七、问答题1. 成都市有哪些世界文化遗产?2. 成都市有哪些国家级风景名胜区?3. 成都市有哪些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4. 成都市有哪些著名的美食节?5. 成都市有哪些著名的节庆活动?八、论述题1. 论述成都市在推动西部大开发中的战略地位。
成都推进“三城三都”城市品牌塑造的路径思考
成都推进“三城三都”城市品牌塑造的路径思考成都,一座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经济繁荣的城市,是中国西部地区的重要城市之一。
近年来,成都市提出了“三城三都”城市品牌塑造的目标,旨在通过打造成都国际城、成都国家创新城、成都生活家园,构建四个中心和“五大功能区”,推动成都全面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城市和世界知名城市。
成都作为中国西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同时也面临着城市发展的挑战和困难。
为了实现“三城三都”的城市品牌塑造目标,成都需要通过全面提升城市形象和软实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城市品牌。
成都需要在多个层面进行城市品牌建设,以实现城市形象的塑造和提升。
还需要将城市品牌建设与城市发展战略相结合,促进城市各方面的发展与提升,从而实现城市品牌的可持续发展。
一、打造成都国际城,提升城市形象成都国际城是成都市的中心城区,也是成都对外开放、交流合作的重要窗口。
在塑造成都国际城的城市品牌时,成都需要充分发挥城市的历史文化、现代商贸、旅游休闲等优势,打造一个具有国际化、高端化的城市品牌形象。
成都可以通过加大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推广和传播力度,将成都的历史文化、传统艺术等资源进行挖掘和整合,形成有特色的文化品牌,进而塑造成都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形象。
成都可以通过举办各种文化活动、艺术展览等方式,将成都的文化传统和现代创新相结合,提高城市文化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成都可以通过发展国际交流合作,推动城市对外开放和外交合作,提升城市国际形象。
成都可以加强与国际友城的交流与合作,加大国际文化交流的力度,打造国际友好交流的城市形象,促进成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成都还可以加大对外贸易、投资等方面的合作力度,提高城市国际化经济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成都可以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旅游品牌,充分发挥成都的旅游资源和旅游品牌的影响力,提高成都的旅游知名度和吸引力。
成都可以通过加强旅游品牌的宣传推广,推出更多有特色的旅游产品和服务,提高旅游品牌的美誉度和竞争力,从而促进成都国际城的形象提升,实现城市品牌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