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难忘的泼水节》教学感悟
二年级下语文听课反思-17难忘的泼水节人教版(2014)
二年级下语文听课反思-17难忘的泼水节人教版(2014)听了何老师一节《难忘的泼水节》,我真是受益匪浅。
这节课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以读为本,以读代讲,以读穿针引线,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对周总理的敬爱之情。
这是一节成功的阅读课,在此我就说说自己在这节课里的收获。
一、教学思路清晰。
何老师先激情导入,板书课题,然后复习生字词,接着引导学生通过读书、讨论、交流、表演来理解课文内容,最后还拓展延伸:你还知道哪种民族过什么节?以此来丰富学生的知识。
教学环节一环紧扣一环,思路非常清晰。
二、过渡自然,语言朴实。
在这节课中,何老师用朴实的语言把每一个教学环节很自然的衔接起来。
比如:何老师在引导学生复习了生字词后说:“为什么说1961年的泼水节是个难忘的泼水节呢?”这句过渡语激发起学生读书的欲望。
又如:“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呢”?这句过渡语很自然地引导学生读第三自然段。
再如:何老师在引导学生看图后说“文中哪个自然段描写图中的内容?”这一句过渡语,引导学生由图到文,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
由此可见,合适的过渡语就像是把一粒粒珍珠串成美丽项链的丝线。
三、注重基础知识的训练。
语文的课堂教学不容忽视的是教给学生一定的基础知识。
在这书课中,何老师就非常重视语文知识的渗透。
上课伊始,引导学生复习生字词,检查学生对本课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在引导学生学习第三自然段时,指导学生抓住重点句子,从句子是抽出词语“四角八方”,引导学生理解词的意思,并用这个词口头造句。
在引导学生读第五自然段后,出示填空题,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把句子补充完整1、人们……愿他————。
2、周总理……祝愿他们——————。
3、周总理……祝愿他们——————————。
4、周总理……祝愿他们————————。
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既理解了课文内容,又学会了把句子说完成。
四、读的形式多样。
这节课以读为本,以读代讲,读的形式灵活多样,有自由读,指名读,评价读,挑战读,默读,男女生赛读,齐读,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
难忘的泼水节的教学反思6篇
教学反思是教师对教学实践思考的一种文字材料,只有认真将教学反思写好,才能让自己开展教学研究的时候更顺利,范文社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难忘的泼水节的教学反思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难忘的泼水节的教学反思篇1体现“人民的总理和人民心连心,周总理是人民的好总理”这一情感重点。
在教学中,我以“情”为感召力,让学生在“情感”中学习,在“情感的熏陶”中体验总理和人们之间的深厚感情。
一、借史激“情”通过描述周总理从小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沉着、机智、乐观的精神和为新中国做出的伟大贡献,学生被周总理的人格魅力所感染。
学生明白了周总理为什么会受到那么多人的尊敬,也就明白为什么傣族人民能和总理一起过泼水节会感到如此幸福。
同时,在众多国家领导人当中,我非常敬佩周总理,我常常为我们有一位这样的好总理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因此,老师对总理的爱戴、尊敬也成功地转移到学生的身上。
这都为学生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在读文中悟“情”教学中,我注意抓住每段中的关键词语,在语句环境中品词析句读文,使学生在读文中体会这种深厚的感情。
课文里,开篇的“火红火红”一词,就明显地显示了傣族人民当时的心情是如此开心和幸福。
“特别”“赶来”“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一条条龙船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欢呼”等词句,无一不体现人民的高兴心情。
课文从总理的穿着,神情和动作着笔。
一身傣家人民的打扮“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水红色头巾”;慈祥和蔼的神情“笑容满面”;快乐的动作“接过”“敲着”“踩着”。
所有的这些描写都体现总理的可亲。
写“周总理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
傣族人民向总理泼水,祝福他健康长寿”。
体现了总理和人民之间的深厚感情。
我创设了良好的环境气氛,让学生感情朗读课文,细细品味文中的语句,学生在读文中不知不觉地感受到了那份真挚的感情。
当然在教学的过程中,我还发现了一系列的不足。
没有尽可能地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主选择朗读方式,没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读自悟,自己观察发现……学生没有完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年级语文《难忘的泼水节》教学反思(精选3篇)
二年级语文《难忘的泼水节》教学反思(精选3篇)作为一位刚到岗的教师,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二年级语文《难忘的泼水节》教学反思(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二年级语文《难忘的泼水节》教学反思1《难忘的泼水节》是一篇充满温情的精读课文,“一年一度的泼水节”被傣族人民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
而1961年的泼水节,又是傣族人民最幸福,最难忘的一个泼水节。
课文就是描写了敬爱的傣族人民和周总理在一起过泼水节的无比幸福的欢乐情景,体现了总理和人民的深厚感情。
让学生通过学习,知道“人民的总理和人民心连心,周总理是人民的好总理”是这篇课文的情感重点。
可是,周总理的时代离现在的少年儿童有一定的时间距离,学生不容易理解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之间的那份无法言明的感情,这对课文的理解感悟是很不利的。
对学生而言,“情”的感染更有效于“理”的说教。
因此,课前事先布置学生搜集有关周总理的有关资料,了解周总理的生平,了解他忙碌而又光辉的一生明白周总理为什么会受到那么多人的尊敬,也就明白为什么傣族人民能和总理一起过泼水节会感到如此幸福。
这为学生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之后在教学中我特别注重了对重点词句的理解。
例如在教学人们怎么欢迎总理的这一环节,抓住“人们在地上铺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
”这一句话,先让学生看插图,然后说说在什么时候或什么地方见过红地毯?学生有的说在人们结婚时,有的说公司开张时,还有的说欢迎重要人物时,在说到这里时,我顺势说到:“是呀,红色代表喜庆,代表高兴。
现在就请你扮演傣族人民了,请你用你的朗读来表达你对总理的热爱吧!”学生们的朗读还是比较激动的。
在小学生的心里,国家领导都是高高在上的。
如何让学生体会到周总理的和蔼可亲呢?我利用课本中的插图,先让学生自由说说总理的穿着打扮,再让学生读读课文在学生读完后,思考“从总理的穿着打扮上你看出了什么?”学生:“总理和傣族人民一样了。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反思3篇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反思3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讲话致辞、报告体会、合同协议、策划方案、职业规划、规章制度、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speeches, report experiences, contract agreements, planning plans, career planning,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难忘的泼水节》教学反思3篇下面是本店铺整理的《难忘的泼水节》教学反思3篇,供大家阅读。
《难忘的泼水节》语文教学反思
《难忘的泼水节》语文教学反思《难忘的泼水节》语文教学反思1《难忘的泼水节》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11课课文,本文记述的是一个充满温情的感人故事。
19xx年的泼水节是傣族人民最幸福、最难忘的一个泼水节,因为敬爱的周总理和边疆人民共同欢庆了这个富有情趣的民族节日。
教学本课,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并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的感受和了解。
教学案例: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1.师: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傣族人民在每年的清明节前后,有一个盛大节日,这一天,傣族人民互相泼水,互相祝福。
这就是“泼水节”。
(板书)你了解泼水节吗?2.在“泼水节”前面板书“难忘的”,齐读课题。
说说读了课题有什么想法?二.细读课文,体会感悟1.指名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说说你读懂了什么?⑴.理解“火红火红”“一年一度”。
⑵.我们一年一度的节日是哪个节日?(春节)我们都做些什么事?⑶.带着喜悦读一读这一段话。
2.指名读第二.三自然段。
⑴.看看今年的泼水节有什么特别的地方?⑵.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默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画出有关句子。
⑶.交流、感悟。
①句子1: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
抓住“四面八方、赶”字体会人们急着迎接周总理的心情。
②句子2:人们在地上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
一条条龙船划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
抓住“一条条、一串串”与“一条、一串”的区别,让学生领悟节日的热闹和喜庆。
③句子3:人们欢呼着:“周总理来了!”抓住“欢呼”感悟人们见到周总理的激动心情。
⑷、指导朗读。
要把傣族人民的欢乐场面和人民热爱周总理的心情读出来。
指名读、齐读、表演读。
3.有感情地朗读第一---三自然段。
三.交流学习,重点感悟1.设疑:考考小朋友们,我们国家现在的总理是谁?周总理是怎样跟傣族人民欢度节日的?2.小组合作学习第四第五自然段,画出有关句子。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第十七课难忘的泼水节教案含教学反思
第十七课难忘的泼水节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泼水节的起源和庆祝方式,知道其是傣族人民的重要传统文化。
2. 掌握泼水节的流程和规则,能够参与并享受这个节日。
3.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传统文化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 掌握泼水节的起源和庆祝方式。
2. 理解泼水节的流程和规则。
3.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难点:1. 如何使学生真正参与并享受泼水节。
2. 如何使学生理解泼水节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和历史意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通过展示泼水节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了解泼水节的起源和庆祝方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热身环节: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团队协作游戏,如拼图游戏,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课堂氛围。
3. 正文环节:详细介绍泼水节的流程和规则,通过模拟泼水节的游戏,让学生亲身体验并理解这个节日。
4. 深入环节:引入泼水节背后的文化和历史意义,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泼水节对于傣族人民的重要性。
5. 回顾环节: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和技能,再次强调泼水节的起源、流程、规则以及背后的文化内涵。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 采用讲解、演示和游戏互动等多种教学方法。
2. 使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图片和视频等现代化教学手段。
3. 在课堂上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1. 练习环节:设计泼水节相关的课堂练习题,如画出泼水节的场景、写出泼水节的流程等,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点。
2. 作业环节:布置泼水节相关的课外作业,如参与泼水节实践活动、搜集泼水节相关的传统文化故事等,以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3. 评价方式:采用综合评价方式,包括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以及考试成绩等,以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进步。
六、辅助教学资源与工具1. 教学PPT:提供详细的教学PPT,包括图片、视频、音频等多种形式,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
2. 参考书籍:推荐相关书籍和资料,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泼水节的起源、庆祝方式、流程和规则等。
二年级语文《难忘的泼水节》教学反思(精选3篇)
二年级语文《难忘的泼水节》教学反思(精选3篇)二年级语文《难忘的泼水节》教学反思(精选3篇)二年级语文《难忘的泼水节》教学反思1对学生而言,“情”的感染更有效于“理”的说教。
因此,课前事先布置学生搜集有关周总理的有关资料,了解周总理的生平,了解他忙碌而又光辉的一生明白周总理为什么会受到那么多人的尊敬,也就明白为什么傣族人民能和总理一起过泼水节会感到如此幸福。
这为学生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之后在教学中我特别注重了对重点词句的理解。
例如在教学人们怎么欢迎总理的这一环节,抓住“人们在地上铺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
”这一句话,先让学生看插图,然后说说在什么时候或什么地方见过红地毯?学生有的说在人们结婚时,有的说公司开张时,还有的说欢迎重要人物时,在说到这里时,我顺势说到:“是呀,红色代表喜庆,代表高兴。
现在就请你扮演傣族人民了,请你用你的朗读来表达你对总理的热爱吧!”学生们的朗读还是比较激动的。
在小学生的心里,国家领导都是高高在上的。
如何让学生体会到周总理的和蔼可亲呢?我利用课本中的插图,先让学生自由说说总理的穿着打扮,再让学生读读课文在学生读完后,思考“从总理的穿着打扮上你看出了什么?”学生:“总理和傣族人民一样了。
“总理不像我们平常见到的领导高高在上。
”“周总理脸上笑咪咪的,一点儿也不像我平常见到的大官那么严肃。
虽然学生没有说出一些好的词语,但从他们的语言中,他们已经感受到了周总理的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了。
这节课我还特别注重了学生动作表演。
周总理来到人群中接过象脚鼓一段,以及泼水时的欢乐场面,让学生离开座位亲自来表演一下,既亲自体会了当时的欢愉场面,又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体会。
当然在教学的过程中,我还发现了一系列的不足。
没有尽可能地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自主选择学习内容,没有充足的时间让生自读自悟,……学生没有完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信在今后的.教学中在各位同事的帮助下,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教学方法都会逐步改变和提高的。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反思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反思《难忘的泼水节》教学反思(15篇)《难忘的泼水节》教学反思1《难忘的泼水节》是一篇充满温情的精读课文,“一年一度的泼水节”被傣族人民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
而1961年的泼水节,又是傣族人民最幸福,最难忘的一个泼水节。
课文就是描写了敬爱的傣族人民和周总理在一起过泼水节的无比幸福的欢乐情景,体现了总理和人民的深厚感情。
让学生通过学习,知道“人民的总理和人民心连心,周总理是人民的好总理”是这篇课文的情感重点。
可是,周总理的时代离现在的少年儿童有一定的时间距离,学生不容易理解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之间的那份无法言明的感情,这对课文的理解感悟是很不利的。
对学生而言,“情”的感染更有效于“理”的说教。
因此,课前事先布置学生搜集有关周总理的有关资料,了解周总理的生平,了解他忙碌而又光辉的一生明白周总理为什么会受到那么多人的尊敬,也就明白为什么傣族人民能和总理一起过泼水节会感到如此幸福。
这为学生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之后在教学中我特别注重了对重点词句的理解。
例如在教学人们怎么欢迎总理的这一环节,抓住“人们在地上铺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
”这一句话,先让学生看插图,然后说说在什么时候或什么地方见过红地毯?学生有的说在人们结婚时,有的说公司开张时,还有的说欢迎重要人物时,在说到这里时,我顺势说到:“是呀,红色代表喜庆,代表高兴。
现在就请你扮演傣族人民了,请你用你的朗读来表达你对总理的热爱吧!”学生们的朗读还是比较激动的。
在小学生的心里,国家领导都是高高在上的。
如何让学生体会到周总理的和蔼可亲呢?我利用课本中的插图,先让学生自由说说总理的穿着打扮,再让学生读读课文在学生读完后,思考“从总理的穿着打扮上你看出了什么?”学生:“总理和傣族人民一样了。
“总理不像我们平常见到的领导高高在上。
”“周总理脸上笑咪咪的,一点儿也不像我平常见到的大官那么严肃。
虽然学生没有说出一些好的词语,但从他们的语言中,他们已经感受到了周总理的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了。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反思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反思下文是我为您精心整理的《《难忘的泼水节》教学反思》,您浏览的《《难忘的泼水节》教学反思》正文如下:《难忘的泼水节》教学反思1本文记述的是一个充满温情的故事。
“一年一度的泼水节”被傣族人民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
而1961年的泼水节,又是傣族人民最幸福,最难忘的一个泼水节。
敬爱的周总理的到来,使傣族人民沸腾了,人们“敲起象脚鼓”“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放着一串串喜庆的花炮,迎接敬爱的周总理。
周总理兴致勃勃地换上傣族服装,“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他同傣族人民一起敲鼓跳舞,手拿银碗与人们互相破水祝福,同庆盛大的节日。
一、落实语言文字训练在本课第一课时教学中,初读课文后,我引导学生直奔重点段5-8段进行教学,语文课文的学习应当引导学生学习语言文字。
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文本挖掘可以训练的资源,例如,用“一手____________,一手____________”练习说话,考虑到低年级的学生语言积累不够丰富的特点,老师及时架设梯子,引导孩子说“扫地时,我们一手____________,一手____________。
吃饭时,我们一手____________,一手____________。
”有了语境,孩子们的话匣子就打开了。
有的同学说:“扫地时,李明一手拿着扫把,一手握着畚斗,仔细地把垃圾扫掉。
他干得多么认真啊!”有的同学说:“吃饭时,我一手拿筷子夹菜,一手端着碗,吃得津津有味!”课文的第7、8两段语言非常有特色,“多么幸福哇,1961年的泼水节!多么令人难忘啊,1961年的泼水节!”这个句子主谓倒置,强调了傣族人民幸福、难忘的感受。
这样的句式应当让学生模仿练说,以便在今后的写作中能够自如的运用。
为了降低表达难度,我创设了语境:多么____________,敬爱的周总理!多么____________,傣族的泼水节!多么____________,火红火红的凤凰花!多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学生看着图片,头脑中的词汇和生活积累被充分激发,语言如汩汩清泉流出:多么神奇啊!人民广场的喷泉!多么和蔼可亲啊!敬爱的周总理!多么开心啊!20xx年的六一儿童节!多么绚丽啊!元宵节的烟火!二、感受总理和人民心连心可是,周总理的时代离现在的少年儿童有一定的时间距离,学生不容易理解周总理和人民之间的那份无法言明的感情,对课文的理解就会大打折扣。
2023最新-《难忘的泼水节》教学反思(10篇)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反思(10篇)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
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下面这10篇《难忘的泼水节》教学反思是为您整理的难忘的泼水节范文模板,欢迎查阅参考。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难忘的泼水节》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会认“凤、凰”等12个生字,会写“龙、恩”等10个生字及“凤凰”一词。
2.观察图画,培养观察能力,借助插图理解文章内容。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初步体会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
难点: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感情。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挂图(课文插图);泼水节的材料;生字卡、生词卡。
学生准备:了解周总理的生平及相关故事,了解傣族及泼水节的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12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及由熟字组成的新词。
2.通过看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了解傣族人民的风俗习惯。
教学策略:本课时贯穿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把课文真正交给学生,组织他们在读中发现,在自学互动中交流识字的方法,丰富识字经验,激发识字兴趣,提高识字能力,进而提高自主读书的能力。
教学过程我的思考一、引入课题,初知文意1.出示傣族泼水节场景的挂图。
师:大家看到了什么?师:这是什么节日的场面?(生答“泼水节”)师:泼水节是我国傣族人民的重大节日,也是傣族人民向往的热闹的节日。
小朋友们,1961年的泼水节可不一般呀!为什么呢?(生用“因为……所以……”的句式回答。
师板书课题“难忘的泼水节”)2.初读课文。
师:到底多么令人难忘呢?让我们打开书开始读课文吧。
遇到不认识的字先看“枫叶”上的注音,用铅笔把拼音标注在课文的生字头上。
然后多读几遍,会认了,就擦掉铅笔写的注音。
二年级语文《难忘的泼水节》教学反思
二年级语文《难忘的泼水节》教学反思(精选5篇)二年级语文《难忘的泼水节》教学反思1《难忘的泼水节》是一篇充满温情的精读课文,“一年一度的泼水节”被傣族人民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
而1961年的泼水节,又是傣族人民最幸福,最难忘的一个泼水节。
课文就是描写了敬爱的傣族人民和周总理在一起过泼水节的无比幸福的欢乐情景,体现了总理和人民的深厚感情。
让学生通过学习,知道“人民的总理和人民心连心,周总理是人民的好总理”是这篇课文的情感重点。
可是,周总理的时代离现在的少年儿童有一定的时间距离,学生不容易理解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之间的那份无法言明的感情,这对课文的理解感悟是很不利的。
这节课我还特别注重了学生动作表演。
周总理来到人群中接过象脚鼓一段,以及泼水时的欢乐场面,让学生离开座位亲自来表演一下,既亲自体会了当时的欢愉场面,又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体会。
当然在教学的过程中,我还发现了一系列的不足。
没有尽可能地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自主选择学习内容,没有充足的时间让生自读自悟,……学生没有完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信在今后的教学中在各位同事的帮助下,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教学方法都会逐步改变和提高的。
二年级语文《难忘的泼水节》教学反思2《难忘的泼水节》叙述了周总理在西双版纳的黎明城同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的无比幸福情景。
通过描写傣族人民欢迎周总理,周总理穿着傣族服装和傣族人民一起泼水祝福,把快乐和幸福带给他们,体现了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表达了周总理和人民群众心连心的深厚感情。
本文是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写的,所以讲课时按文章顺序来进行,让学生体会到周总理对人民的关心,与人民的心连心。
学习本课,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周总理的可亲可敬,与傣族人民心连心的深情,充分感受到周总理的人格魅力。
同时也使学生感受到了傣族人民对周总理的敬爱。
一、教学效果为了体现“人民的总理和人民心连心,周总理是人民的好总理”这一情感重点,在教学中,我以“情”为契机,通过大量资料,让学生充分了解周总理。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反思(4篇)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反思教学反思:《难忘的泼水节》本节课以泼水节为话题,通过听说读写等多种活动让学生了解泼水节的起源和传统习俗。
整堂课的设计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参与为目标,从而提高他们的听力、口语和阅读能力。
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以下几点:1. 了解泼水节的起源和传统习俗。
2. 学习相关词汇和表达方式,提高学生的听力和口语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训练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4. 提高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二、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在导入环节中,我首先向学生介绍了泼水节,并引发他们的兴趣。
我给他们讲了泼水节的起源以及泼水的习俗,然后用一些图片和视频来让他们直观地感受到泼水节的氛围。
2. 听力训练接下来,我以听力训练为主线,让学生通过听对话和短文来学习相关词汇和表达方式。
我选取了一些与泼水节相关的对话和文章,让学生通过听力理解来获取信息。
同时,我使用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以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口语活动为了增加学生的口语训练,我设计了一些口语活动。
如角色扮演,让学生在小组内模拟泼水节的场景,用英语交流并表达自己的想法。
我还设计了一些问答环节,让学生进行对话练习。
4. 阅读活动通过阅读练习,我旨在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我选取了一篇关于泼水节的短文,让学生阅读并回答一些问题。
在阅读过程中,我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和辅助,提醒他们看清问题的要求,并帮助他们找到答案。
5. 合作学习为了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我设计了一些合作学习活动。
如小组讨论,让学生共同讨论泼水节的意义和影响以及自己的感受和看法。
我还鼓励学生通过合作完成一些任务,如设计一个泼水节海报或制作一个泼水节视频。
三、教学效果评价在本堂课中,学生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和积极的参与。
他们在听力训练中能够理解和表达相关的信息,口语活动中能够模拟真实的讨论和对话,阅读活动中能够读懂短文并回答问题,合作学习中能够积极与他人合作。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反思(2篇)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反思在教学实践中,我曾经设计了一个关于泼水节的主题活动,我给它起了一个名字叫《难忘的泼水节》。
这个活动主要是为了让学生了解泼水节的来历、意义及庆祝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造力。
经过这次活动,我深刻地认识到了自己在教学设计和组织方面的不足之处,并得到了宝贵的教训和经验。
首先,我认识到在教学设计中,要注重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兴趣。
我选择了泼水节这个主题,是因为我觉得这个活动既有趣又有教育意义。
但在实施过程中,我发现一些学生对这个主题并不感兴趣,甚至有些学生对泼水节的理解与我所设想的有很大的差异。
这使我认识到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尽量与他们的实际生活和文化背景相结合,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其次,我发现在组织活动过程中,我对学生的引导和激励不够。
在活动开始时,我给学生介绍了泼水节的来历和意义,但我没有形成一个明确的目标和任务,也没有给学生足够的自主性和参与感。
这导致有些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得消极和不积极,影响了整个团队的氛围和效果。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注重对学生的激励和引导,让他们清楚地知道活动的目标和任务,激发他们的主动性和团队合作精神。
再次,我在活动过程中遇到了一些组织和沟通的问题。
由于活动是在户外进行的,我没有充分考虑到天气和场地的因素,在活动进行中出现了一些意外情况,比如有学生被水弄湿了衣服,有学生摔倒受伤等。
这使我意识到在组织活动时,要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检查活动场地的安全性和保证学生的安全。
同时,在活动进行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进行调整和沟通,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最后,我在评估和总结活动的过程中,发现我没有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反思。
虽然我在活动结束后进行了简单的讨论和总结,但我没有对每个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学习成果进行具体的评价和反思。
这使我意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同时,要及时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的学习体验和需求,以指导今后的教学改进和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难忘的泼水节》教学反思课后反思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难忘的泼水节)教学反思课后反思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难忘的泼水节)教学反思课后反思11(难忘的泼水节)教学反思这篇课文按事情开展的先后顺序,表达了周总理在西双版纳的拂晓城同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的情景,表达了周总理和人民群众心连心的深厚感情。
在学习课文第四段“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相互泼水祝福〞这一局部时,我引导学生想象:周总理把水泼向谁?向他〔她〕祝福什么?傣族人民把水泼向谁?向他祝福什么?学生说后表演读,气氛很活泼。
从这里,学生真正感受到周总理的可亲可敬,与傣族人民心连心的深情,充分感受到周总理的人格魅力。
同时也使学生感受到了傣族人民对周总理的敬爱。
12(北京亮起来了)教学反思:新(课标)强调语文学习以读为主,并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替代学生的阅读实践。
〞本文设计力求表达新(课标)精神,主要表现在:1、运用多媒体技术,缩短时空的距离。
由于低年级学生对北京了解甚少,教师通过展示优美的北京风光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北京夜景的亮丽,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2、关注学生的感情体验。
通过让学生观看图片谈感受,朗读课文谈感受,开展学生个性化言语。
3、以读代讲,注重朗读指导。
引导学生读中感想,图文结合理解词句含义,突破难点。
4、恰当地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伙伴,朗读和背诵自已喜欢的句段,创立和谐、民主、的教学气氛。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反思(难忘的泼水节)是一篇精读课文。
课文描写了敬爱的傣族人民和周总理在一起过泼水节的无比幸福的快乐情景,表达了总理和人民的深厚感情。
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人民的总理和人民心连心,周总理是人民的好总理〞是这篇课文的感情重点。
可是,周总理的时代离现在的年少儿童有肯定的时间距离,学生不简单理解周总理和人民之间的那份无法言明的感情,对课文的理解对小学生而言有难度,我想:“情〞的感染更有效于“理〞的说教。
所以,我以“情〞为契机,利用情绪的感染性特征,让学生在“感情〞中学习,并以此加以实践,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年级下册《难忘的泼水节》教学反思
二年级下册《难忘的泼水节》教学反思二年级下册《难忘的泼水节》教学反思(通用7篇)1961年的泼水节是傣族人民最幸福、最难忘的一个泼水节,因为敬爱的周总理和边疆人民共同欢庆了这个富有情趣的民族节日。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搜索整理的二年级下册《难忘的泼水节》教学反思,欢迎阅读!更多精彩内容请及时关注我们店铺!二年级下册《难忘的泼水节》教学反思篇1《难忘的泼水节》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11课课文,本文记述的是一个充满温情的感人故事。
1961年的泼水节是傣族人民最幸福、最难忘的一个泼水节,因为敬爱的周总理和边疆人民共同欢庆了这个富有情趣的民族节日。
教学本课,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并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的感受和了解。
教学案例: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师: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傣族人民在每年的清明节前后,有一个盛大节日,这一天,傣族人民互相泼水,互相祝福。
这就是“泼水节”。
(板书)你了解泼水节吗?2、在“泼水节”前面板书“难忘的”,齐读课题。
说说读了课题有什么想法?二、细读课文,体会感悟。
1、指名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说说你读懂了什么?⑴.理解“火红火红”“一年一度”。
⑵.我们一年一度的节日是哪个节日?(春节)我们都做些什么事?⑶.带着喜悦读一读这一段话。
2、指名读第二、三自然段。
⑴.看看今年的泼水节有什么特别的地方?⑵.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默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画出有关句子。
⑶.交流、感悟。
①句子1: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
抓住“四面八方、赶”字体会人们急着迎接周总理的心情。
②句子2:人们在地上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
一条条龙船划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
抓住“一条条、一串串”与“一条、一串”的区别,让学生领悟节日的热闹和喜庆。
③句子3:人们欢呼着:“周总理来了!”抓住“欢呼”感悟人们见到周总理的激动心情。
课文《难忘的泼水节》教学心得(精选17篇)
课文《难忘的泼水节》教学心得(精选17篇)课文《难忘的泼水节》教学心得篇1《难忘的泼水节》是统编教材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中的一篇课文。
文中主要介绍了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通过写傣族人民欢迎周总理,周总理穿着傣服和傣族人民一起泼水祝福,把快乐和幸福带给他们,体现了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
本文是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写的,所以讲课时按文章顺序来进行让学生体会到周总理对人民的关心,与人民的心连心。
整篇文章洋溢着热情,就像火红的凤凰花,撒满字里行间,表达了傣族人民的激动、幸福和难忘。
我在教学这一课时,首先,导入后从题目入手。
因为学生有读熟课文的基础,几乎所有的学生能抓住题眼。
以“难忘”为题眼,强调此次“泼水节”的不同寻常直接点明文章主题。
所以上课一开始就强调题目中那个词应重读。
其次,在教学中,引导孩子们体会傣族人民为欢迎总理所做的准备,抓住“特别”“敲起象脚鼓”“赶来”“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一条条龙船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欢呼”等等,无一不体现人民的高兴心情。
学生们知道,正因为总理是可敬的,所以人民才会这样高兴。
并让学生去感受欢迎场面之隆重,通过朗读去感悟人们对总理的无限的崇敬。
第3,本课的场面描写是课文的一大特色,描写具体、生动。
在读的过程中,我让学生找出文中描写周总理神情、外貌、动作的词句,并反复朗读,在读的基础上体会文意。
抓住句段中的关键词,如“笑容满面”并引导学生做一个笑容满面的样子进而体会亲切。
尤其是穿着的描写让学生理解一位共和国的总理能尊重民族风俗,这正是赞颂了周恩来总理与傣族人民心连心的崇高品质。
同时注重了本课的插图,课文的插图正是照应着这一部分内容的,而且画面人物清晰,主次分明,所以在理解文本的过程中,图文结合,用好本课的插图有利于引导阅读。
又以阅读来加深对插图的理解。
最后三自然段更是感情的升华。
我创设了良好的环境气氛,如:清清的水,泼呀,洒呀!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笑哇,跳哇,是那么开心!多么令人激动的场面啊,我们不禁发出这样的赞叹:让学生感情朗读---多么幸福哇,1961年的泼水节!多么令人难忘啊,1961年的泼水节!多么令人幸福的场面啊,我们不禁发出这样的赞叹:让学生再感情朗读。
二年级语文《难忘的泼水节》教学反思
二年级语文《难忘的泼水节》教学反思二年级语文《难忘的泼水节》教学反思范文(精选7篇)二年级语文《难忘的泼水节》教学反思1体现“人民的总理和人民心连心,周总理是人民的好总理”这一情感重点。
在教学中,我以“情”为感召力,让学生在“情感”中学习,在“情感的熏陶”中体验总理和人们之间的深厚感情。
一、借史激“情”通过描述周总理从小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沉着、机智、乐观的精神和为新中国做出的伟大贡献,学生被周总理的人格魅力所感染。
学生明白了周总理为什么会受到那么多人的尊敬,也就明白为什么傣族人民能和总理一起过泼水节会感到如此幸福。
同时,在众多国家领导人当中,我非常敬佩周总理,我常常为我们有一位这样的好总理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因此,老师对总理的爱戴、尊敬也成功地转移到学生的身上。
这都为学生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在读文中悟“情”教学中,我注意抓住每段中的关键词语,在语句环境中品词析句读文,使学生在读文中体会这种深厚的感情。
课文里,开篇的“火红火红”一词,就明显地显示了傣族人民当时的心情是如此开心和幸福。
“特别”“赶来”“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一条条龙船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欢呼”等词句,无一不体现人民的高兴心情。
课文从总理的穿着,神情和动作着笔。
一身傣家人民的打扮“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水红色头巾”;慈祥和蔼的神情“笑容满面”;快乐的动作“接过”“敲着”“踩着”。
所有的这些描写都体现总理的可亲。
写“周总理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
傣族人民向总理泼水,祝福他健康长寿”。
体现了总理和人民之间的深厚感情。
我创设了良好的环境气氛,让学生感情朗读课文,细细品味文中的语句,学生在读文中不知不觉地感受到了那份真挚的感情。
当然在教学的过程中,我还发现了一系列的不足。
没有尽可能地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主选择朗读方式,没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读自悟,自己观察发现学生没有完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难忘的泼水节课后反思
难忘的泼水节课后反思《难忘的泼水节课后反思》今天,我在学校参加了一场难忘的泼水节活动。
在活动中,我不仅感受到了快乐和激动,还深刻地反思了这个传统节日的意义和价值。
泼水节是东方的一个重要节日,它代表着洗净身心、祈求幸福的意义。
通过这次活动,我意识到泼水节所包含的文化内涵,以及我们应该如何传承和继承这一传统。
首先,泼水节让我感受到了友谊和团结的力量。
当我们在活动中一起欢笑、互相泼水的时候,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团结的力量。
无论是同学还是老师,我们都沉浸在这个节日的喜悦之中,忘却了平日的分歧和不和。
这让我意识到了友谊和团结的重要性,以及我们应该如何珍惜和维护这份宝贵的感情。
其次,泼水节教会我了解和尊重不同的文化。
在活动中,我看到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泼水节习俗,以及人们在这一节日中的庆祝方式。
这让我意识到了世界的多样性,以及我们应该如何尊重和包容不同的文化。
通过了解和欣赏其他文化,我相信我们可以更加开放、宽容地面对世界,从而建立和谐的国际关系。
最后,泼水节让我感受到了幸福和快乐的重要性。
在活动中,我看到了人们在泼水节中尽情释放,享受快乐和幸福的时刻。
这让我意识到了快乐的重要性,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我们都应该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享受生活中的每一刻。
只有在快乐中才能获得力量,才能更加积极地面对生活的挑战。
通过这次泼水节活动,我深刻地反思了传统节日的意义和价值。
我相信,只有通过了解和传承传统,才能更好地继承并发扬传统文化。
同时,我们还应该尊重和包容其他文化,从而建立一个和谐、多元的世界。
希望通过这次反思,我能成为一个更加开放、包容和快乐的人。
二年级语文下册《难忘的泼水节》反思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反思
歙县新安小学凌黎
本课记叙的是一个充满温情的感人故事。
课文中洋溢着热情,在人们欢迎周总理的场面描写中,在周总理泼水的描写中,文章的结尾,更是表达了人们的激动、幸福和难忘。
本课的最大难点如何让学生明白难忘,周总理生活的时代离现在的学生有一定的时间距离,他们大部分连周恩来总理是谁都不知道,更难理解周总理和人民之间的那份特殊感情。
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节,为什么使人“难忘”?如何理解“人民的总理和人民心连心,周总理是人民的好总理”这个情感重点?我首先课前布置学生收集了有关周总理的资料,并在课堂上简介周总理生平结合图片向同学们讲了《一束鲜花》、《十里长街送总理》的故事,做好了充分的情感铺垫。
在教学中我抓住“火红火红”一词,让学生感受傣族人民当时的心情是多么开心和幸福。
抓住体现周总理慈祥和蔼的神情“笑容满面”一词理解总理的可亲。
在良好的语言环境气氛,让学生感情朗读课文,细细品味文中的词句,再联系之前对总理的认识,让在读文中不知不觉地感受到了那份真挚的感情。
学生进入二年级后,在识字方面突破识记的难关,孩子们记字的速度加快,但由于识字量加大,同音字混淆有时会出现。
本课,我抓住识字中,辨别多音字这一识字重点,引导学生进行了多音字识字巩固,激发学生兴趣,收到一定效果。
(在第二课时)
日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跨越时空的爱恋——《难忘的泼水节》教学感悟如何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一直是我们语文教师努力的方向,尤其是对那些缅怀革命先烈,或是讲述历史人物传奇故事的课文。
虽然其中的主人公其人物形象不可谓不高大,故事情节也不可谓不感人,但是,由于其涉及的时间、空间,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认知水平存在着一定距离,所以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就会产生一定的障碍,例如《难忘的泼水节》就是这样一类比较典型的课文。
该文热情洋溢地叙述了1961年周总理在西双版纳同傣族人民过泼水节时的情形,表达了周总理和人民群众心连心的深厚情谊以及人民群众对总理无比敬仰和爱戴之情。
但是,课文中的人和事所发生的年代已经非常久远了,要让在时空上都存在着距离感的学生产生共鸣,产生感情,这确实是非常困难的。
为了缩短历史、拉近时空,把学生带入课文、带进历史,让学生走进泼水节,走近周总理,笔者通过两次执教《难忘的泼水节》一文,对语文教学中如何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演绎“跨越时空的爱恋”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一、资料阅读——奏响时空爱恋的前奏曲我们常说备课不仅要备课文,而且还要备学生,所以在课前的预设中我们除了自己要去亲近作者、亲近文本之外,还需要充分考虑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是否已足以理解文本的内容,而课前让学生大量阅读相关人物和事件的背景资料则有助于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帮助学生加深对文本知识的感性认识,为他们接下来更丰富、更深刻地理解文本奠定良好的基石。
我在初次执教《难忘的泼水节》时也充分考虑到了这一点,因为虽然周恩来总理是一个倍受国人尊重和爱戴的历史人物,但是对于这些生长在21世纪初的二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到底又能了解多少呢?恐怕这是个未知数,所以我事先找来几个孩子询问,结果真如我所预料的,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不但不知道周恩来为何许人也,而且竟然还把“总理”和“经理”混同起来了!看来,课前预习必须从“认识周总理”入手了。
在了解到学生的认知水平之后,我向学生布置了资料收集的任务:1、查找有关周总理的故事,通过故事了解周总理。
2、收集有关傣族的资料,了解傣族的风俗习惯。
尽管二年级的孩子还不能完全理解大人们对周总理的感情,但是在信息资源高度发达的今天,孩子们还是可以通过长辈叙述、网络查询、实地考察、阅读课外读物或观看音像资料等方式去感受周总理的人格魅力,去亲近傣族的风土人情。
而事实也证明这些前期准备是完全必要的,也是行之有效的。
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尽管课前阅读已经让孩子们在一点点地向周总理靠近、向傣族靠近,但是他们的认识还仅仅停留在感性认识上,还不能在心灵深处把它内化。
所以虽然他们已不会再犯类似把“总理”混同“经理”的低级错误了,但是从他们朗读课文和回答问题时的表情上不难看出,他们对总理的情感还非常僵硬,与文本的距离还依然遥远。
他们与文本已经相识却还没有相知,更谈不上“相恋”了,这也说明要想在学生与文本之间演绎这场“跨越时空的爱恋”,光是奏响前奏曲是远远不够的。
教师作为他们之间的“媒婆”,要想促成这场婚恋,还需要从中做大量工作帮他们穿针引线。
二、情境感悟——奏响时空爱恋的进行曲从学生和文本之间的“相识”到“相知”,乃至最终的“相恋”,心灵的沟通和感悟是必要的手段,所以需要我们运用各种形象直观的方式再现教材中的情境,来触动学生心中最敏感的角落,唤起他们对语言文字的独特体验,带领学生穿过“时空隧道”,与文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产生共鸣,从而使学生真正融入到每一篇课文特殊的时空境地。
结合两次执教《难忘的泼水节》的不同感悟,我以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奏响“时空爱恋”的进行曲,促成学生和文本之间心灵上的沟通。
1、课件烘托,创设沟通情境。
多媒体课件是学生通往文本的桥梁。
它使得教师的讲解更为简洁,教师只需稍加渲染、稍加点拨,学生就会感应,这不仅大大减轻了教师“教”的负担,而且也使学生的身心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放松。
因此,思维逐渐活跃,更易走进文本,真正与文本融为一体。
比如我在揭示该文课题时,首先是用多媒体展示出一幅幅傣族人民喜度泼水节的欢快场面,随着画面的呈现,教师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范读课文,从而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通过这种心灵上的体验,学生才会真正明白泼水节对傣家儿女来说其重要性不亚于我们的春节,同时也使他们认识到了傣族是一个多么能歌善舞的民族。
其次播放音像资料,通过观看总理和人民互相泼水嬉闹的和谐场面,使学生能够初步了解周总理跟傣族人民欢度节日的整个过程,并进一步加深对总理的直观认识和个人情感,认识到我们的周总理是一个多么慈祥而又和善的人啊。
2、插图妙用,挖掘情感资源。
我们的语文教材中,几乎每篇都配有插图,如何有效利用这一现成的资源也是一门重要的学问。
因为插图往往展示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蕴涵着极为丰富的情感因素。
所以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够妙用插图,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就可以挖掘出有利于提升学生情感的资源。
我在执教《难忘的泼水节》时曾三次利用到了插图。
第一次是在导入时。
让学生通过观看插图,猜测图片介绍的是我国56个民族中的哪一个?学生从图片中找寻到具有傣族气息的景与物,如:象脚鼓、孔雀舞、凤凰花等,从中获悉学生对于傣族风土人情的了解程度。
并使学生明白傣族也是我们祖国大家庭中不可缺少的一员,是我们的骨肉同胞。
第二次是在理解重点词语时。
为了让学生能够清楚地理解“对襟白褂”的确切含义,我又再次利用了课文中的插图,使学生了解到了傣族特有的民族服饰,同时又让学生认识到傣家儿女除了能歌善舞之外,还心灵手巧。
此外,为了让学生对总理的个人情感得到升华,我还利用插图中周总理身穿傣族服饰的形象,进一步让学生思考总理为什么要穿傣族服装?从而让学生感悟到总理能够入乡随俗,这是总理充分尊重少数民族的体现,更是总理崇高人格魅力的再次展现。
第三次出现插图则是在品读课文第三段的时候。
我首先对学生说:“看,总理来了(同时出示插图),你会怎么说?”然后让学生看着图片中的总理(仿佛真的是总理来到了面前),来个真情告白,进行个性化朗读,从而使学生的情感再次得到了升华。
3、音乐渲染,营造心理氛围。
音乐是人类共有的精神食粮,它具有感化人、塑造人甚至是拯救人的作用,它用民族的、时代的、世界的、自然的音响---震撼着人们的心弦,教化和感动着人们去改邪归正,并使之爆发出生命的火花。
所以适当通过音乐渲染情境,用音乐特有的感人的语言,作用于学生的听觉和视觉,展现鲜明的形象,渲染广近的意境,使学生激起与课文相似的想象和联想,以至心驰神往,从而把学生带入到了课文特定的情境之中。
所以我在执教过程中也借助了音乐的魅力,首先,在导入时,伴随着泼水节画面的是欢快舒缓的傣族音乐(葫芦丝),让学生除了在视觉中走进泼水节之外,在听觉上也随之进入了文本内容。
其次,在感悟第三自然段时,我让学生闭上眼睛听音乐(鼓声)想象画面,感受傣族人民欢迎总理的热闹场面以及他们见到总理时的那种溢于言表的兴奋、激动的心情,在心理上产生形象直观:这的确是多么令人难忘的日子啊!4、教师煽情缔结时空爱恋。
如果说我们前面所做的努力和铺垫都还不足于打动学生对文本情感的话,那么此时此刻教师的煽情,则可以让这场跨越时空的爱恋最终水到渠成,因为从学生的心理特点上来讲,这一年龄段的孩子特别容易受教师的影响和感染。
所以要想让学生亲近文本,首先教师自己必须去亲近文本,做作者的知音,正确把握好课文的情感基调,为此我自己事先也阅读了大量有关总理的书籍,观看了许多文献资料,特别是每次当我看到记录片《十里长街送总理》的片段中,运送总理遗体的灵车在长安街上缓缓行使的时候,我总会热泪盈眶。
正是这样怀着对总理的款款深情,我一次又一次地通过范读和肢体语言等方式来煽动学生的情感,让他们在内心深处也感觉到,能够在那时与周总理共度泼水节是多么的令人难忘啊!就这样在潜移默化中拉近了学生和文本的距离,在学生的情感升华中缔结了他们这场“超越时空爱恋”。
三、移情体验——奏响时空爱恋的畅想曲移情体验是一种个体通过移情对移情对象产生新的认识和情感的手段。
“入境始与亲。
”教学时,如能引导学生披文入境,进入角色,移情感受,获得的体验才会更加深刻,那样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这场“超越时空的爱恋”才会天长地久。
我在执教《难忘的泼水节》时感觉比较成功的尝试有以下二个方面。
1、角色迁移:比如第一次施教,在感受泼水节的热闹场面,和体会傣族人民当时的那种兴奋与喜悦时,我发现,尽管我已经运用多种手段,在努力把学生拉近文本,但是学生们朗读时的表情告诉我,其实他们对于情感的把握,依然还只是局限于对语言文字的分析理解之上。
于是,第二次施教,在品读第三段时,我创设了这样一个大情境:让学生进行角色迁移,把自己想象成是身处当时当地,而且是正在载歌载舞喜迎总理的傣族人民中的一员。
教学片段如下:1、我们知道总理平时工作很忙很忙,但他还来到傣族参加泼水节,人民多高兴呀,让我们也来加入他们的队伍,自由朗读第三段,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生第一次读)2、交流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有关词语3、创设情境师:看着,看着,听着,听着,我们仿佛也变成了傣族人,也许你就是那个撒花瓣的人,你就是那个放花炮的人,你们就是那些开船的人,为了欢迎总理,你做了些什么?你的心情怎样?请大家再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一边做动作。
(生第二次读)4、交流、感悟师:我从东村来,为了见总理,早上天不亮我就起床了,坐了两个小时的车才到这里,你呢?你从哪儿来?生:我从西村来,我已经在这儿等了一个小时了。
生:我从北村来,我们一家人都来了……师:我从东,你从西,他从北,从不同的地方赶来,就叫做从——“四面八方”赶来。
板书:四面八方生读第一句师:小朋友读得那么起劲,老师也想读。
(老师故意错读,把赶字读成走字。
)让学生辨析:为什么要用“赶”而不是“走”?师小结:你们真会读书,从一个“赶”字中就能体会人们着急的心情,把这个字圈一圈,读懂了这个词,读好句子就更容易了。
(齐读)师采访撒花的人:你为什么撒花?(生说理由)(并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帮助他们理解“撒满”的含义。
)这样设计的效果是不仅达到了学生与文本心灵交融的目的,而且在情境实践中还巧妙地帮助学生解决了对“四面八方、赶”等词语的理解。
2、时空转换:也就是用现代人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体验去演绎文本中的人和事,因为那些经常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物更容易为我们接受和理解。
比如在教学“鲜红的地毯”一句时,我积极引导学生去联系我们当代人的生活实际,让他们思考平时我们在哪儿看到过“鲜红的地毯”?学生们会说是在迎接重要贵宾或盛大节日时的喜庆场合。
此刻,我们再把这种学生已有的认知迁移到课文中来,自然而然地就会使学生体会到傣族人民对总理的那种崇敬之情。
此外,我还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自由发挥,不但让他们为傣族人民撰写欢迎周总理的横幅标语,而且还告诉他们,随着社会的发展,民风淳朴、风景秀丽的傣家村寨已经越来越受到中外游客的青睐,为了进一步发展傣家的旅游事业,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所以他们邀请同学们为他们构思几句最能体现傣族人热情好客和人文特点的广告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