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_水分子的运动》第一课时(定)
第一节 水分子的运动(第一课时)j讲义
第一节水分子的运动(第一课时)【课前展示】1、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
2、水是由大量的(粒子)构成。
【知识要点】【知识点一】水的三态变化(思考)1、把封闭在针筒中的少量水煮沸,液态的水就会变为水蒸气,体积会明显增大。
猜想一下,在这个过程中,水分子会发生什么变化?2、水的三态变化是什么变化?(小组合作):若把一个小组的学生整体看成一定体积的水,每一个人当做一个水分子,你能设计一小节目来表现水的三态变化吗?【知识点二】生活现象解释1、路边斑斑水渍,太阳光照下,一会儿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这是什么原因?你能从微观上解释这一现象吗?2、水烧开后揭开锅盖,立即有许多小水滴滴下,这是什么原因?请从微观上解释这一现象:(思考):水的三态变化的实质:导致了水的三态变化(1)水分子获得能量时,运动,分子间隔,水由液态变成了气态。
(2)失去能量时,运动,分子间隔,水由气态变回了液态。
【活动天地2-1】(思考)你能举出生活中水的三态变化的例子吗?你能用分子的观点进行解释吗?【知识点三】分子的基本性质合作探究交流共享:通过水的三态变化中水分子的运动情形总结:【资料】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如:水的化学性质是由水分子保持的。
【小结】分子是构成物质一种基本微粒。
另言之: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
如水、氧气、二氧化碳等。
分子具有如下共同基本特征:①分子很小,但有一定的体积和质量。
②分子总是在不停地运动。
③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隙。
④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基本微粒。
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拓展思考】请用分子的三个特征回答下列问题:1、1个水分子的质量约为3×10-26kg,一滴水大约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
2、夏天气温高,轮胎易爆炸,原因是。
3、“酒香不怕巷子深”这句话中蕴含的化学原理是。
【知识点四】水的天然循环1、水通过什么实现水的天然循环?2、水的天然循环有什么意义?【知识清单】1、水的三态变化是变化,发生变化的时候,水分子的和不会变化,变化的只是水分子的和。
初中化学(水分子的运动) 第一课时 水的三态变化
进行比较,探究出水的三态变化的微观本质
通过两个事例分析归纳出导致水发生三态变化的原因
思考回答
小组合作探究
学会描述
从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现象入手,转换视角看水的三态变化
通过识图获取信息,学习运用想象类比、分析归纳、推理判断等方法处理信息。
依托两个生活场景,理顺能量、微粒运动、物质三态变化之间的关系。
教学设计
引导学生换一个角度看世界,变一种观点解读物质,是本课教学的关键。在课堂设计上,将物质微粒性、微粒运动性、微粒与能量等裸露的化学知识包装在以水的变化为线索的问题情景中,围绕着“物质状态变了,其内部发生了什么变化?其中微粒怎么变?用微粒的观点怎么解释变化?”的化学问题,让学生在问题或任务驱动下自主探究、主动构建。
教学方法
讨论、实验探究、阅读、讲授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直切主题
一滴水,看似柔弱,汇聚起来,却可势吞万里!一滴水,看似渺小,细究起来,却自有乾坤。你知道吗,毫不起眼的一滴水中,隐藏着一个数目庞大的水分子兵团。
刚才我们看到的是液态的水中水分子的录像,水还有哪几种存在状态?在自然界中固态的水会以什么形式出现?液态的水呢?无色气体我们是看不到的,比如,空气。打开烧开水的锅盖,立刻看到水雾弥漫,这是气态的水——水蒸气吗?不是,它是小水滴扩散在空气中形成的,是液态的水。太阳出来,冰雪融化,是固态的水变成了液态的水。你还能举出几种不同状态的水相
互转化的例子吗?固态的水能直接变成气态的
看数据、录像,写一写对水分子的印象。
从生活经验中搜集与水的三态变化有关的知识,思考回答
通过数据、录像两种途径使学生对水分子产生一个较为直观的印象。
21水分子的运动第一课时——水的三态变化学案
§2-1《水分子的运动》第课时
水的三态变化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分析水分子的运动与水的三态变化之间的关系,认识分子的特征。
2通过对分子的性质的理解,能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生活中的常见现象。 过程与方法:
①学习通过观察自然、 实验、识图等方法获取信息, 学习运用想象类比、 分析归纳、 推理判断等方法处理信息。
三态变化,这些变化属于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
化?为什么?从宏观的角度看,只是水的状态发
生了改变,没有生成新物质。从微观的角度看
从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现象入
呢?庞大的水分子兵团是怎样排兵布阵,演练出
手,转换视角看水的三态变化
这种种变化的
(展示)设想把封闭在针筒中的少量水煮沸,液
态的水就会变为水蒸气,体积会明显增大。在这
及运用,又为下节课充分做好
和你的小伙伴是怎样参与自然界中的水循环的,
铺垫。
以“一个水分子的经历”为题写一篇科学小作文。
后记
教学设计
弓1导学生换一个角度看世界,变一种观点解读物质,是本课教学的关键。在课堂设 计上,将物质微粒性、微粒运动性、微粒与能量等裸露的化学知识包装在以水的变化为 线索的问题情景中,围绕着“物质状态变了,其内部发生了什么变化?其中微粒怎么 变?用微粒的观点怎么解释变化?”的化学问题,让学生在问题或任务驱动下自主探 究、主动构建。
消失得无影无踪。
之间的关系。
烧开了水之后,揭开锅盖,立即会有许多水
滴滴下。
学以致用
从微观的角度解释
通过两个事例分析
从微观角度去分析三态的变
1为什么湿衣服晒在空气流通的地方干得快。
归纳出导致水发生
化,尝试用规范的化学语言进
教案:水分子的运动(第一课时)
设计者:索镇一中罗海滨课题:水分子的运动(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分析水分子的运动与水的三态变化之间的关系,认识分子的特征;2.学会用分子运动的观点解释水的天然循环现象。
教学重点:以分子观点描述水的三态变化及在自然界中的循环。
教学难点:从分子的观点描述水的三态变化。
教学过程:<引入 > 水是由水分子组成的。
水分子很小,小的你看不见、摸不着。
水分子有什么特征?为什么它们有时能幻作朵朵白云,有时能化为绵绵细雨,有时又能变成皑皑白雪?<出示学习目标>[自学指导一]阅读课本P28,回答:1.水分子本身变大了?2.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了?3.水分子的数目增多了?4.水分子受热都冲到了针筒的另一端去了?<学生思考、讨论><学生回答><教师指导>一定量的水当由固态变为液态,再由液态变为气态时,水分子的数目和大小不会发生变化。
[自学指导二]仔细观察下图后回答:1.什么原因导致了水的三态变化?液态水气态水固态水<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指导>水分子的运动导致了水的三态变化,水在发生三态变化时,只是水分子之间的距离和排列方式发生了变化。
<问题探究> 1.雨后初晴的夏日,路边的斑斑水渍一会儿就消失的无影无踪。
2.烧开了水后,揭开锅盖,立即就有许多水滴滴下,这是水蒸汽凝结的结果。
<学生讨论><教师指导>获得能量失去能量液态水————→气态水————→液态水水分子获得能量时,运动加快,分子间的间隔增大,水由液态变到气态;失去能量时运动减慢,分子间的间隔减小,水由气态又变会液态。
[交流共享]P30,学生讨论总结后得出:分子很小,相互间存在间隔,总在不停地运动。
<补充>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自学检测] P30在线测试[自学指导三]观察下图,你能总结在水循环的每个环节上,水分子是怎样运动的?水分子的能量如何变化?是什么导致了水分子的能量变化?<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指导>太阳为水提供能量,使水分子运动加快,脱离彼此间的束缚变成水蒸汽,高空中遇冷凝结成云,最后变成雨或雪返回地面。
运动的水分子讲义第一课时
A.刮风时尘土飞扬
B.进入花园闻到花香
C.将26 m3的石油气装入0.024 m3的钢瓶中
D.50 mL酒精和50 mL水混合后的体积小于100 mL
3.(2009·苏州中考)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生活
中的现象,其中错误的是( A )
A.热胀冷缩,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升降而改变 B.“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10 mL酒精和10 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 mL,说明 分子间有空隙 D.湿衣服在夏天比冬天容易晾干,说明分子的运动速率 随温度升高而加快
将10mL水和10mL酒精混
合,所得混合液体的体积是多 少?
实验探究:酒精与水混合
20ml 10ml
20ml 10ml
10ml酒精 10ml水混 合后,总体 积是否等于 20ml?
20ml 10ml
10ml酒精 10ml水
混合后<20Leabharlann l说明:分子间有一定间隔1.在降温和加压下,氧气变为液态氧,其原因是( C ) A.分子大小发生变化 B.分子改变了 C.分子间距离减小 D.分子的质量发生了变化
变化?
水分子本身变大了?
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 大了?
水分子的数目增多了?
水分子受热都冲到 针筒的另一端去了?
一、水的三态变化 水
水蒸气 水分子的数目和大小不变,变化的只是水分 子之间的距离(或排列方式)。
认识不同状态下水分子的存在方式
固态水
液态水
气态水
在水的三种不同状态中水分子的排列方式 和运动特点竟然不同!
运动的水分子第一课时
精品
一滴水体积大约为0.05mL,
大约含1021个水分子
第三节 水分子的变化(第一课时)
⑵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电解水的实验认识水的组成。
②通过水的分解了解分解反应。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树立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水电解的实验和结论;分子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5.分子与原子的根本区别
6小结:
第三节水分子的变化(第一课时)
水在直流电作用下的分解
现象:正极:产生的气体少,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气体多(两倍),能被点燃,是氢气。
结论:
水 氢气+氧气
H2O H2+O2
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字母表达式:A→B+C+…
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微粒。
难点:分子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电解水的结论;用原子(分子)的观点解释物质变化的本质。
教法学法
自学研究法、讲述法、讨论法、实验探究法
教具
挂图、影视资料、水电解器、酒精灯、直流电源、木条、烧杯、火柴等
教学过程
教研说课添删内容
知识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水的分解
1.电解水
现象
反应式
2.分解反应
3.分子
4.原子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了解到在物理变化中分子本身没有改变,本节通过熟悉的水做知识的载体,通过对水分解产生氢气和氧气的微观过程的描述,使学生认识到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分解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从而理解化学反应的实质。
教学目标
⑴知识与技能
①能说出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物质。
②知道化学反应过程中同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2-1运动的水分子(第一课时)教案-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上册
食盐是咸的,葡萄糖是甜的
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C
搜救犬通过闻气味找到搜寻的目标
分子在不断运动
D
空气能被压缩
分子之间有间隔
5.一壶水烧开了,壶盖被顶开,这是因为()
A.水分子间隔变大B.水分子体积变大
C.水分子数目增多D.水分子质量变大
6.用日常生活的现象证明分子的基本特征(每个各举一例)。
(六)、作业:
二、你能否用水分子模型表示出水的三种状态时的分子排列。
三、结合以上模型,阅读课本P22-P23小组展示预习结果。
1.当液态的水变成水蒸气时,水分子发生了什么变化?
2.请从水分子的角度解释雨后初晴的夏日,路边的斑斑水渍一会儿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3.请从水分子的角度解释水烧开之后,揭开锅盖,立即就会有许多水滴滴下。
A.在雪花形成的过程中,水分子由运动变为静止
B.雪花融化时,水分子之间没有间隔
C.不同雪花中,水分子性质不相同
D.不同雪花中,水分子数目都是巨大的
4.在宏观和微观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事实
解释
A
10mL水和10m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
混合后分子变小了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当堂达标:
1.设想把封闭在针筒中的少量水煮沸,液态的水就会变为水蒸气,体积会明显增大。你认为在这个过程中,水分子发生的变化是( )
(三)、展示(点拨)提升
2.1运动的水分子-(第一课时)-薛华
2.1运动的水分子-(第一课时)-薛华授课日期:2013 年11月6 日课型:新授课课题:4.2物质组成的表示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知道化学式的涵义。
2.知道化合价的规律并记住常见元素和根的化合价。
知识点(重点、难点):重点:知道化学式的涵义。
难点:熟记常见元素及根化合价板书设计:通过学生的书写以导出课题。
让学生觉得化学式是可以简单明了的表示物质,进而引发他们学习的热情加深学生对化学式认识培养学生观察图片,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总结问题的能力。
进一步提升对化学式及其他化学符号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微粒观。
【小结】: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想弄明白哪些相关问题?小组交流,本节课的收获并表达总结课中检测:4、1. O2不能表示()A.每个氧分子由两个氧原子构成B.氧分子C.氧气D.氧原子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B.二氧化碳分子由碳原子和氧分子构成C.二氧化碳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D.二氧化碳由一个碳元素和两个氧元素组成(09 北京)下列关于水的组成,叙述正确的是()A.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B. 水由氢分子和氧原子组成C.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D. 水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1、钛铁矿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FeTiOx,其中铁元素和钛元素的化合价均显+3价。
则x为 ( )A.2 B.3 C.4 D.6 造成非吸烟者在公共场所吸食“二手烟”的主要原因是()A.分子很小B.分子在不断运动C.分子之间有间隙D.分子由原子构成2、对生活中下列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现象解释A 湿衣服在夏天比在冬天干得快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B 6000L氧气在加压下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气体分子间间隔大,易于压缩C在无外力下,花粉会在平静的水面上移动分子在不断运动D自行车轮胎在阳光下暴晒而炸裂分子受热,体积变大3、以下事例主要体现分子间的间隔改变的是()A B C D4、下列关于水的天然循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①水在天然循环过程中实现了水的自身净化②水的天然循环是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实现的③太阳为水的天然循环提供了能量④水的天然循环完成了水资源的重新分配.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5、用分子的观点解释:(1)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运动的水分子(第一课时)
运动的水分子(第一课时)课标要求:1、认识物质的三态及其转化,认识水的组成,知道硬水与软水等的区别。
了解吸附、沉降、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常用方法。
2、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分子、原子、离子等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
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知道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同一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可以互相转化,初步认识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3、认识氢、碳、氧、氮等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常见元素。
记住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
知道元素的简单分类。
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的元素。
形成"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不变"的观念。
内容和学情分析:本单元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尽早建立起微粒观,初步形成元素观,以便让学生能更深入地认识身边的物质,认识物质的变化本质。
本单元通过探究水的循环、组成,水分子的变化、结构,学生能够认识物质的转化和组成,能够建立物质的变化观和微粒观。
对于教材设计的内容载体学生有较丰富的生活认知,但停于表面,有些知识也比较抽象;学生有探究的欲望,但受知识基础少和微观思维弱限制。
学习建议:1、本单元需要帮助学生对微粒观和元素观形成相关的认识。
2、循序渐进引领学生从微粒的视角看物质及物质的变化。
3、注重科学方法和化学科学思想的教育。
学习目标:单元目标:1、通过对水三态变化实质及是的天然循环的分析,从分子的角度认识水的三态及其转化,从而认识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分子的基本特征,初步认识物质的微粒性。
通过对天然水成分的分析和净化天然水的探究活动,了解吸附、沉降、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常用方法,了解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初步形成物质分类的思想;2、通过对水的分解和水的合成过程的微观分析,初步认识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实质,了解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的概念;3、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初步认识原子内部各粒子的数量关系,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分布及其在化学变化中的表现;学会科学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大小的方法——相对原子质量;4、理解什么是元素,学习用元素符号表示常见的元素,知道元素的简单分类,了解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及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运动的水分子(第1课时)课件九年级化学上册_1(完整版)2
(3)6000L氧气在加压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 气体分子间的间隔较大,受压时分子间间隔缩小,故6000L 氧气在加压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
水的天然循环
在水循环的每一个 环节,水分子是怎样运 动的?水分子的能量如 何变化,是什么原因导 致其能量变化?
水是由大量的水分子聚集成的。 水分子很小,一滴水中约含有1021个水分子。
把封闭在某容器中的少量水煮沸,液态的水 就会变成水蒸气,体积会明显增大。在这个过程 中,水分子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
①水分子本身变大
②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
③水分子的数目增多 ④水分子受热都跑到容器的另一端
水的三态变化
水蒸气
B.分子停止运动
C.有新分子生成 D.分子间隔变大
2、杜甫名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其中 “朱门酒肉臭”说明了( C ) 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B.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 C.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D.分子具有一定的质量
谢谢观看!
祝你学业有成
2024年5月3日星期五10时39分56秒
2.烧开了水后揭开锅盖,立即会有许多水滴滴下, 为什么?
这是水蒸气在锅盖上冷凝的结果。烧水时, 水分子获得能量,便离开水面向锅盖处运动。温 度较低的锅盖就会吸收水分子的能量,导致水分 子的能量降低,运动减慢,彼此靠近,又重新聚 集在一起,凝结成水滴。
结论
温度会影响分子的运动速率和分子间的间隔。 温度升高,分子自身的能量增加,分子的运动速率加快, 分子间的间隔增大; 温度降低,分子自身的能量减小,分子的运动速率减慢, 分子间的间隔减小。
《运动的水分子》第一课时参考教案2
第一节运动的水分子
课时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分析水分子的运动与水的三态变化之间的关系,认识分子的特征。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教师的引导,采取学生自学研究的方法,教师进行适当的讲述。
2、利用多媒体进行微观的演示,学生进行讨论,自己得出结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了解水的三态变化对生命体的重要性。
重点和难点:
重点:知道物理变化只是分子之间的间隔和分子的排列方式发生了变化。
难点:1、认识分子的基本特征
2、培养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科学探究能力。
教具:多媒体,量筒,烧杯,滴管,品红,酒精,水。
教学过程:。
《运动的水分子》名师教案第一课时
第一节运动的水分子【学习目标】1.通过分析水分子的运动与水的三态变化之间的关系,能够认识分子的特征;通过对分子的性质的理解,能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物质的构成,并会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生活中的常见现象。
2.初步体验宏观现象与微观世界的联系;让学生感知化学就在我们身边,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
3.学习通过观察自然、实验、识图等方法获取信息;学习运用想象类比、分析归纳、推理判断等方法处理信息;能在教师的启发和指导下通过与他人合作的形式,对有疑惑且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进行研究,能用文字、图表和化学语言进行表述和交流。
【教材分析】《运动的水分子》是鲁教版化学八年级全一册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第一节的第一课时的内容。
由于学生在小学科学的学习以及生活中已经从宏观上接触到水的三态变化,已经会用蒸发、凝聚、凝固、液化等词语来描述水的三态变化,自然界中水的三态变化的有关现象也是学生普遍较为熟悉的。
在八年级第一单元第一节中物质构成的奥秘中已经涉及到了一点水分子的知识,学生已有一个模糊的认识。
因此,教材将物质的微粒性、微粒的运动性、微粒与能量等裸露的化学知识包装在以水的变化为线索的问题情境中,围绕着“物质状态变了,其内部发生了什么变化其中微粒怎么变用微粒的观点怎么解释变化”这样的化学问题,让学生在问题或任务驱动下自主探究、主动构建知识。
化学的基本特点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结构、组成、性质和变化。
正是由于“在原子、分子水平上”使得化学不同于物理学、生命科学和地理学等自然科学。
本节课以水分子为例,重点研究了分子的特征,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水的认识,获得从宏观与微观两个角度认识物质及其运动的特殊视角,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通过实验或者游戏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常见的有关分子运动的现象,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分子很小,但真实存在,同时又在不断的运动。
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巧妙的跨越存在于微观和宏观世界之间认识上的鸿沟,初步建立微粒观。
【学情分析】由于学生在小学科学的学习以及生活中已经从宏观上接触到水的三态变化,已经会用蒸发、凝聚、凝固、液化等词语来描述水的三态变化,自然界中水的三态变化的有关现象也是学生普遍较为熟悉的。
九年级化学《21水分子的运动》课件_1
第十六页,共二十三页。
第十七页,共二十三页。
(二)水的人工净化(jìnghuà)
方法
静置沉降
1.沉降
(chénjiàng)
(chénjiàng)
吸附沉降
除去不溶性杂质
2.过滤 一贴、两低、三靠
除去不溶性杂质
3.消毒杀菌 氯水、漂白粉 除去微生物
4.蒸馏
除去可溶性杂质
第二 单元 (dì èr) 水和溶 液
第一节 水分子的运动
(yùndòng)
第一页,共二十三页。
一、水的三态变化
第二页,共二十三页。
水从固态到气态的变化过程(guòchéng)中, 随着温度的升高水分子的运动速率加快、分 子间的间隔变大,导致水蒸汽的体积变大
反之,水从气态到固态(gùtài)的变化过程中, 随着温度的降低、水分子的运动速率减慢、 分子间的间隔变小,导致水蒸汽的体积变小
第三页,共二十三页。
分子(fēnzǐ)的性质: 1.分子的质量、体积都很小 2.分子之间存在间隔 3.分子在不停的运动 4.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 分子性质不同
第四页,共二十三页。
二、水的天然(tiānrán) 循环 水的天然循环,属于(shǔyú)物理变化
第五页,共二十三页。
三、水的人工(réngōng) 净化
第二十二页,共二十三页。
内容 总结 (nèiróng)
第二单元 水和溶液。第二单元 水和溶液。第一节 水分子的运动。水从固态到气态的变化过程 中,随着温度的升高水分子的运动速率加快、分子间的间隔变大,导致水蒸汽的体积变大。4.同种物 质(wùzhì)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wùzhì)的分子性质不同。地球上水的储量很大,但是淡水不到3 %,其中可饮用的淡水不到0.3%。一贴、两低、三靠。3.农业不合理使用农药化肥
运动的水分子第一课时优秀课件
课堂检测 1.七月的公园,百花盛开,阵 阵花香,沁人心脾。花香四溢的 现象说明( ) A.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分子具有一定的质量 C.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D.分子之间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一定的间隔
2. 生活中的下列现象,可用分子的知识 加以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
A.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大小随温度而 改变 B.蔗糖溶解是因为分子很小 C.气体易被压缩是因为气体分子间隔 很小 D.墙内开花墙外香是因为分子在 不断运动
2、液态-----气态 吸热
烧开水时揭开锅盖为什么锅盖上立刻出现许多 小水滴呢?
水分子遇到锅盖后失去部分 能量,运动减慢,分子间的间 隔减小,由于分子间的相互作 用而彼此靠近,聚集凝结成水 滴
结论:1、即温度越低,分子运动越慢
2、分子特征四: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 自身有能量
什么导致了水的三态变化?
水的三态变化是由分子自身的能量、运动速率、 分子间隔、排列方式造成的
从微观的角度解释
3.为什么湿衣服晒在阳光照射的地方干 得快?
阳光照射的地方,水分子能获得更多的能量, 运动加快,快速脱离湿衣服,扩散到空气中。
4.冬天为什么下雪不冷化雪冷?
下雪时水分子会将能量散发给环境,而 化雪时水分子需要从环境中获得能量,导致 环境温度降低。
聚小成大
• 小小的水分子能聚集成晶莹的 水滴,进而汇成小溪、江河、 海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么
伟大的角色----分子
1个水分子为3×10-26kg, 1个水分子体积约3×10-23 mL 1滴水约有1.67 ×1021个水分子, 10亿人数,100个/min ,日夜 不停也要3万多年。(千亿数 字后面有11个零)
2 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温度升高,分子的运动速度加快。 温度降低,分子的运动速度减慢。 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自身有 4 能量
第一节水分子的运动(第一课时)(精)
A水分子的体积发生了变化B分子由原子构成
C水分子在不断运动D水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
1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分子没有改变,物质就没有发生任何变化
B液态物质的分子肉眼看得见,气态物质的分子肉眼看不见
C空气是由空气分子构成的
D河水是混合物,可以用物理方法(如:过滤将其初步净化
20某学生用托盘天平称量食盐时,误将5克(1克以下用游码。食盐的真实质量为(
A 15.0克B 15.5克C 14.5克D 16.0克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
7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混合物是。
海水②矿泉水③自来水④蒸馏水⑤冰水⑥澄清的石灰水⑦纯净水
三实验题(共6分。1题2分, 2题4分
某同学在家做如图所示的实验:在一个玻璃杯中加入100ml的水,向水中放入一块糖,在玻璃杯的外壁沿液面划一条水平线,过一会儿发现糖块消失,液面比原来的水平线降低了。
二、水的天然循环
1、水的天然循环是通过水的为水提供了能量。通过水的天然循环,实现了水的,完成了水资源的。
【课堂展示】:
知识点1、水的三态变化
探究一、怎样从粒子的角度解释水的三态变化?
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受热变成水蒸汽后,水分子本身改变了。
B气态水分子不断运动,液态和固态水分子不运动。
C水的三态变化只是水分子之间的距离和分子的排列方式的变化,是物理变化。
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三态变化时,分子本身
的、和发生改变。2欲取90克水,一般不用ml的,读数时保持水平。为。
5水的天然循环是以实现的。水的天然循环既实现了,又实现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补充: 1.碘蒸气,碘的固体颗粒都能使淀粉溶液变蓝(分子 与物体的状态无关) 2.不管是哪里的氧气(月球上,水中,平地和高原上的氧 气都可以供给呼吸和支持燃烧) 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化 学性质不同。
分子的性质: 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分子之间有间隔.(温度越高,间隔越大..一般同一种物质, 气>液>固) 3.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温度越高,间隔越大. 4.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的性质不同
第二单元 自然界中的水
上 第一节 水分子的运动 善 若 水
微观概念:分子;原子;构成(分子由原子构 成) 练习: 氧气是由氧气分子构成 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 水是由(_________) (构成) 水分子是由(______) (构成) 一个水分子是由(_____)(构成)
水分子的运动
惊人的数字!!!
思考为什么?试从微观角度来解释?
分子的性质:分子之间有间隔。
知识应用
运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生活中现象
雨后初晴的夏日,路边的斑斑 水渍为什么会消失?
水分子获得能量, 运动加快, 分子间间隔变大 (液态→气态)
生活点击
1.李明打乒乓球时不小心把球踩扁了, 回家后放到热水里很快就好了。 分子之间有间隔,温度越高,间隔越大。 2.敞开放置的蔗糖水越放越甜,而敞开放 置的白酒越放越淡,为什么? 分子总在不停的运动。
水的三态变化 不同状态的水中水分子的排列
冰 水
连 接
水蒸气
线索整理
水分子
水分子
( 吸收) (加快) ( 增大) 水蒸气 水 能量 运动 间隔
失去) 减慢 ) (减小) ( ( 水 能量 运动 间隔
水分子
水分子
水蒸气
水分子的性质: 2.水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水分子之间有间隔.
100mL+100mL<200mL
中学化学学科
1. 混合物、纯净物
纯净物—、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有新物质
生成
中学化学学科
宏观
主讲人
无新物质
生成
分子本身 微观 不发生改变
分子本身 发生改变
1.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不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一滴水中约含有1021个水分子,若由10 亿人来数,每人每分钟数100个分子,日 夜不停地数,要3万年才能数完呀! ★一个水分子的质量约3×10-23g ★一个水分子的体积约3×10-23mL
水分子的性质:1.水分子的质量 和体积都很小。
设想把封闭在针筒中的水加 热
水加热由液态变成气态,体积增大,你认为该过程水分子 发生了什么变化?
2.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在降温和加压下,氧气变为液态氧, 其原因是 ( )
A.分子大小发生变化 B.分子间距离增大 C.分子间距离减小 D.分子改变了 E. 分子的质量发生了变化
【资料】 水分子本身变大了? 气态 : 一个水分子的体积约为 3 × 10 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了?23 ★ ml; 水分子的数目增多了? 液态:一个水分子的体积约为3×1023ml; 气体分子总是要充满它们所占据的整个 空间;并在空间里不断运动
设想把封闭在针筒中的水加 热
水加热由液态变成气态,体积增大,你认为该过程水分子 发生了什么变化? 水分子的数目和大小不会变化,是水分子 之间的间隔增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