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常见质量缺陷与防治

合集下载

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常见缺陷及应对方法分析与施工质量验收要求控制原则的解析

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常见缺陷及应对方法分析与施工质量验收要求控制原则的解析

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常见缺陷及应对方法分析与施工质量验收要求控制原则的解析引言:混凝土结构在现代建筑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常常会出现一些缺陷问题。

本文将就混凝土施工中常见的缺陷进行分析,并探讨相应的应对方法。

同时,也将对施工质量验收的要求以及控制原则进行解析。

1. 温控不当导致开裂问题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如果温度控制不当,往往会导致开裂的问题。

例如,在刚浇筑完成的混凝土表面过早干燥或者过早退热,就容易引起混凝土开裂。

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取保湿措施,使用湿布或喷水来保持混凝土表面的湿润,以减缓水分的蒸发速度,并保证混凝土的正常硬化过程。

2. 粗糙硬化导致表面不平整施工过程中,如果混凝土表面粗糙硬化,会导致表面不平整的问题。

产生这个问题的原因可能是混凝土浇筑后没有采取充分的养护措施,导致表面过早硬化。

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在施工中增加养护时间,同时可以使用养护剂或涂料来提高混凝土表面的平整度。

3. 钢筋锈蚀导致结构强度下降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如果发生了锈蚀,会导致结构的强度下降。

钢筋锈蚀的原因可能是施工过程中没有采取防腐措施,或者是混凝土中存在过多的氯离子等腐蚀源。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在混凝土浇筑前进行防腐处理,或者选择抗腐蚀性能更好的材料,如不锈钢等。

4. 混凝土强度不达标在混凝土施工中,有时可能会出现混凝土强度不达标的情况。

造成混凝土强度不达标的原因可能有多种,如原材料质量不过关、拌和比例不合理等。

为了确保混凝土强度的达标,需要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原材料的选用和拌和比例,同时可以进行抽样检测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

5. 浇筑工艺不当引起空鼓混凝土施工中,如果浇筑工艺不当,常常会出现空鼓的问题。

空鼓是指混凝土与模板之间的空隙,不仅影响结构的正常使用,还可能会导致甚至脱落。

为了避免空鼓的出现,应在施工前对模板进行严格检查,确保其正确安装和牢固性。

6. 混凝土表面开裂施工过程中,混凝土表面的开裂问题也很常见。

混凝土质量缺陷防治措施

混凝土质量缺陷防治措施

混凝⼟质量缺陷防治措施混凝⼟质量缺陷防治措施⼀、混凝⼟表⾯孔洞、蜂窝、⿇⾯、漏筋现象1、现象:(1)混凝⼟表⾯局部缺浆粗糙,有许多⼩凹坑。

(2)结构内的主筋、副筋或箍筋外漏。

(3)混凝⼟局部缺浆⽯⼦多,形成蜂窝状的孔洞。

(4)混凝⼟结构内有空腔,局部⽆混凝⼟,蜂窝特别⼤。

2、预控措施(1)预控⿇⾯模板⾯清理⼲净,⽆杂物。

⽊模板在浇注前⽤清⽔充分湿润,拼缝严密,防⽌漏浆。

模板平整,⽆积⽔现象。

振捣密实,⽆漏振,每层混凝⼟应振捣到⽓泡排除为⽌,防⽌分层。

(2)预控漏筋浇筑混凝⼟前应检查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是否正确,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钢筋密集时,应选择合适的⽯⼦粒径,⽯⼦最⼤粒径尺⼨不超过结构截⾯尺⼨⼩边的1/4,同时不得⼤于钢筋径距的3/4。

振捣时严禁振捣棒撞击钢筋。

混凝⼟⾃由倾落⾼度超过2⽶时,要⽤溜槽或串筒等⼯具下料。

操作时不得踩钢筋,如发现踩弯和脱扣钢筋,应及时修正。

(3)预控蜂窝严格控制混凝⼟配合⽐。

混凝⼟配合要均匀,搅拌、运输时间要控制好。

混凝⼟下料⾼度⼀般不超过2⽶,浇筑楼板下料⾼度不超过1⽶。

剪⼒墙、柱开始浇筑前,底部应先填50—100mm的与要浇筑混凝⼟相同品种的⽔泥砂浆。

混凝⼟塌落度应严格控制,底层振捣应认真操作。

施⼯过程中经常观察模板、⽀架、堵缝等情况。

(4)预控孔洞1)在钢筋密集处,如柱、梁及主次梁交叉处浇筑混凝⼟时,使混凝⼟充满模板,并认真振捣密实。

机械振捣有困难时,可采⽤⼈⼯捣配合。

2)预留孔洞处应在两侧同时下料。

下部往往浇筑不满,振捣不实,应采取在侧⾯开⼝浇筑的措施,振捣密实后再封好模板,然后往上浇筑,防⽌出现孔洞。

3、出现问题后治理情况:(1)⿇⾯部位⽤清⽔刷洗,充分湿润后⽤⽔泥浆或⽔泥砂浆抹平。

(2)将外露钢筋上的混凝⼟和铁锈清洗⼲净,再⽤⽔泥砂浆(1:2⽐例)抹压平整。

如露筋较深,应将薄弱混凝⼟剔除,清理⼲净,⽤⾼⼀级在⾖⽯混凝⼟捣实,认真养护。

(3)⼩蜂窝可先⽤⽔冲洗⼲净,⽤1:2⽔泥砂浆修补;⼤蜂窝先将松动的⽯⼦和突出颗粒剔除,并剔成喇叭⼝,然后⽤清⽔冲洗⼲净,湿透,再⽤⾼⼀级⾖⽯混凝⼟捣实,认真养护。

钢筋混凝土结构缺陷分析与整改方案

钢筋混凝土结构缺陷分析与整改方案

钢筋混凝土结构缺陷分析与整改方案引言钢筋混凝土结构是现代建筑中常见的一种结构形式。

然而,长期以来,由于设计、施工等环节的问题,一些钢筋混凝土结构存在着缺陷。

本文将从缺陷的形成原因、分析方法和整改方案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缺陷的形成原因钢筋混凝土结构缺陷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设计不合理、施工工艺不规范、材料质量差、使用环境恶劣等。

1.1 设计不合理在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中,如果荷载计算有误、梁柱配筋不合理或者受力条件估计不准确等,都会导致结构强度不足或者承载能力不稳定,从而形成缺陷。

1.2 施工工艺不规范在施工过程中,如果混凝土搅拌比例不精确、振捣不充分或者养护时间不足等,会导致混凝土强度不够,出现裂缝等缺陷。

1.3 材料质量差选材不当、材料质量不合格是导致钢筋混凝土结构缺陷出现的重要原因。

例如,使用低强度钢筋、劣质混凝土等,都会降低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1.4 使用环境恶劣部分钢筋混凝土结构所处的环境条件恶劣,例如强酸、强碱等腐蚀性介质的侵蚀,会导致结构金属锈蚀、混凝土膨胀等问题,从而造成缺陷。

二、缺陷分析方法针对钢筋混凝土结构缺陷的检测与分析,可以采用非破坏检测方法和破坏性检测方法两种途径。

2.1 非破坏检测方法非破坏检测方法主要包括声波检测、超声波检测、雷达检测、热红外检测等。

这些方法可以通过测量结构中的声波或超声波传播速度、热红外辐射等参数,判断结构是否存在缺陷,并对缺陷的性质和位置进行初步评估。

2.2 破坏性检测方法破坏性检测方法主要通过对结构进行破坏性试验,如钢筋拉力试验、混凝土压碎试验等,来获取结构的强度和性能参数,从而判断结构是否存在缺陷。

三、整改方案的制定一旦发现钢筋混凝土结构存在缺陷,需要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整改。

整改方案的制定应综合考虑缺陷的性质、程度以及使用情况等因素。

3.1 补强加固对于结构强度不足或者承载能力不稳定的缺陷,可以采用补强加固的方式进行整改。

例如,在梁柱连接处添加钢板、钢筋加固柱子等。

混凝土施工常见的质量通病和防治措施

混凝土施工常见的质量通病和防治措施

加强养护护,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防 止开裂和收缩。
控制温度
采取措施控制混凝土内部温度,防止温度过高或过低对混凝土性 能的影响。
定期检查
对养护过程中的混凝土进行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确 保混凝土质量。
合理设计结构
1 2
优化结构设计
根据工程要求和实际情况,合理设计混凝土结构 形式和尺寸,减少应力集中和裂缝产生。
合理配合比设计
根据工程要求和实际情况,合理设计混凝土配合比,确保混凝土强 度和耐久性。
优化施工工艺
改进施工方法
01
采用先进的施工方法和技术,如泵送混凝土、滑模施工等,提
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加强施工监控
02
对混凝土施工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
施工质量。
提高施工人员技能
03
加强施工人员技能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操作水平和责任心。
材料因素
水泥
水泥的强度、安定性、凝结时间 等性能不符合要求,可能导致混 凝土出现裂缝、强度不足等问题

骨料
骨料的级配、粒径、含泥量等不符 合要求,可能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 耐久性。
外加剂
外加剂的种类、用量、质量等不符 合要求,可能影响混凝土的施工性 能和强度。
施工工艺
搅拌不均匀
混凝土搅拌不均匀,可能导致混 凝土出现离析、强度不均匀等问
激励机制
建立激励机制,鼓励施工人员积极参与质量管理和技术创 新活动,提高整体施工质量水平。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加强构造措施
在结构设计中采取加强措施,如增加配筋、设置 伸缩缝等,提高结构抵抗开裂的能力。
3
考虑环境因素
在结构设计时充分考虑环境因素对混凝土性能的 影响,如温度变化、湿度变化等,采取相应的措 施进行预防和控制。

混凝土质量缺陷成因及预防措施

混凝土质量缺陷成因及预防措施

混凝土质量缺陷成因及预防措施
1. 缺陷成因分析
混凝土质量缺陷是指工程中混凝土出现的一些不良现象,例如表面龟裂、发生泛沙、出现空洞等。

而这些缺陷主要有以下成因:
1.1 不均匀性
如果混凝土中的成分比例不均匀,容易导致不良反应,从而产生质量缺陷。

例如,水泥及骨料的不均匀分布可能导致混凝土中的收缩不均匀,产生龟裂现象。

1.2 配制不当
如果混凝土配制过程中液固比例不当、骨料过多或者水泥含量低等问题,都会导致混凝土不均匀或者坚固度不足,从而引发混凝土质量缺陷。

1.3 环境影响
环境因素也是产生混凝土质量缺陷的重要原因。

例如,温度变化较大时,混凝土收缩变形较为明显,容易出现龟裂等问题。

此外,潮湿的环境还可能导致混凝土干燥不均匀、龟裂开裂等问题。

2. 预防措施
2.1 加强管理
设置专人负责混凝土设计、搅拌、运输、施工等环节的质量管理,加强监测和检验,确保每个环节都符合要求,从而减少混凝土质量缺陷的产生。

2.2 优化配合
合理优化混凝土配合设计,掌握好每个成分的比例,确保配合质量稳定,均匀分布,从而提高混凝土的坚固度和质量稳定性。

2.3 控制工程环境
控制工程环境,尽可能避免恶劣天气带来的影响,对于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要有严格的控制和监测,确保混凝土在稳定的环境中运输施工。

2.4 加强维护管理
加强对混凝土结构的有效维护和管理,定期对混凝土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处理和修复各种质量缺陷问题,从而保证结构的质量和安全稳定。

在混凝土的生产、运输和使用中,我们要通过加强管理、优化配合、控制工程环境和加强维护管理等措施,从而有效防止混凝土质量缺陷的产生,提高结构的质量和可靠性。

混凝土质量缺陷处理施工方案

混凝土质量缺陷处理施工方案

混凝土质量缺陷处理施工方案一、前言混凝土在建筑行业中被广泛应用,但是在施工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质量缺陷,如裂缝、变形等问题。

为了保证建筑结构的安全和耐久性,必须对混凝土质量缺陷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

本文将针对混凝土质量缺陷的处理提出相应的施工方案。

二、常见混凝土质量缺陷及原因分析1.裂缝:混凝土裂缝是常见的质量缺陷,可能由于混凝土过早干燥、收缩等原因导致。

2.变形:混凝土变形可能是由于材料不均匀、温度变化等因素引起。

三、混凝土质量缺陷处理施工方案3.1 裂缝处理1.表面裂缝处理:将裂缝清理干净,填充专用修补材料,待固化后进行抛光处理。

2.深层裂缝处理:使用专业胶粘剂进行填充,同时加固周边结构以防裂缝再次出现。

3.预防措施:在混凝土浇筑前,进行加固网格铺设,以降低裂缝的发生概率。

3.2 变形处理1.调整:对于轻微的混凝土变形可以通过调整来解决,如增加支撑等。

2.重建:对于严重的混凝土变形,可能需要进行重建处理,重新浇筑混凝土。

3.预防措施:在浇筑混凝土时,要确保材料的均匀分布,同时进行适当的温度控制。

四、施工注意事项1.安全第一: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施工人员和周边环境的安全。

2.质量控制:对于施工材料和施工技术要进行严格把控,确保混凝土质量缺陷得到有效处理。

五、结论混凝土质量缺陷处理对于建筑结构的安全至关重要,只有及时有效地处理,才能确保建筑结构的稳定和持久。

施工方案的制定和执行是处理混凝土质量缺陷的关键,需要施工人员严格按照方案操作,以确保处理效果的达到预期效果。

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常见缺陷与处理方法

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常见缺陷与处理方法

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常见缺陷与处理方法混凝土是建筑中常用的一种材料,它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和强度,但在施工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缺陷。

这些缺陷可能会影响到混凝土结构的性能和使用寿命,因此及时发现和处理这些缺陷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常见的缺陷以及相应的处理方法。

一、混凝土破裂缺陷混凝土常常会出现破裂缺陷,主要是由于混凝土的收缩、温度变化等引起的。

这种缺陷会降低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和耐久性,因此需要及时处理。

1. 破裂缺口处理如果出现破裂缺口,可以采用填补的方式进行处理。

首先需要清理缺口,并将其周围的表面打磨平整。

然后使用混凝土修补材料,将其填补至与周围平面齐平。

最后进行养护,保持湿润环境,促使修补材料充分硬化。

2. 裂缝修补如果出现较长的裂缝,可以采用修补的方式进行处理。

首先需要清理裂缝,去除其中的杂物和旧有材料。

然后进行预处理,使用粘结剂将裂缝两侧的表面粘合在一起。

最后使用混凝土修补材料填补裂缝,保持表面平整并进行养护。

二、混凝土表面缺陷混凝土表面常常会出现一些不平整和裂纹等缺陷,这不仅会影响到混凝土的美观度,也可能会降低结构的耐久性。

1. 修复不平整表面如果混凝土表面存在不平整,可以采用打磨和修补的方式进行处理。

首先需要打磨表面,去除凸起的部分,并使表面平整。

然后使用混凝土修补材料填补凹陷的部分,保持表面平整并进行养护。

2. 修复裂纹表面如果混凝土表面存在裂纹,可以采用修复和填补的方式进行处理。

首先需要清理裂纹,去除其中的杂物和旧有材料。

然后进行预处理,使用粘结剂将裂纹两侧的表面粘合在一起。

最后使用混凝土修补材料填补裂纹,保持表面平整并进行养护。

三、混凝土质量缺陷混凝土质量缺陷是指混凝土材料本身存在的问题,如气孔、异物等。

这些缺陷可能会导致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和耐久性下降,因此需要及时处理。

1. 填补气孔如果混凝土中存在气孔,可以采用填补的方式进行处理。

首先需要清理气孔,去除其中的杂物和空洞。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缺陷分析及防治措施ppt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缺陷分析及防治措施ppt

法进行检测,当压蒸膨胀率超过0.5%时,该水泥压蒸安
定性为不合格。

第三节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缺陷 分析与防治措施
②水泥中加入过量石膏引起反应。其反应从水泥水化开 始,硬化后仍在进行反应,固相体积增大2.22倍。国家标准 规定氧化硫(SO3)含量不得超过3.5%。
第三节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缺陷 分析与防治措施
闭处理。

(3)正确掌握我国常用水泥品种的特性和适用范围。
第三节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缺陷 分析与防治措施
(三)反应性石子造成的构件开裂原因和治理
• 1. 裂缝特征

混凝土是由胶凝材料和砂石集料组成,砂石集料一般
占混凝土体积的75%,集料的质量将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
度、混凝土的变形、混凝土的耐久性,当含有反应性集料
和破坏。
第三节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缺陷 分析与防治措施

如某厂办公楼工程用小水泥厂生产的32.5级矿渣水泥
拌制混凝土浇筑的楼梯、楼板 、圈梁,当拆模后发现楼梯
板下裂缝,楼板也有裂缝。从同批水泥中取样复试,水泥
标号不足26.0级,比规定标号低6.5级,造成返工。

第三节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缺陷 分析与防治措施
第三节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缺陷 分析与防治措施
• (3)防止碱-集料反应的措施:

①采用含碱量低于0.4%的低碱水泥,减少混凝土中的
载构件时,必须先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

(5)凡进场的水泥,应按《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GB50164-92)中第3.1.3条“对所用水泥应检验其安定
性和强度。有要求时,尚应检验其他性能”的要求执行。

混凝土施工质量缺陷及防治措施

混凝土施工质量缺陷及防治措施

混凝土施工质量缺陷及防治措施混凝土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生产中的建筑材料,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然而,混凝土施工质量中存在着一些常见的缺陷,如裂缝、空鼓、砂浆剥落等。

以下是混凝土施工质量缺陷及防治措施的详细介绍。

一、混凝土裂缝为了预防混凝土裂缝,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控制混凝土的干燥收缩:在拌合料中添加适量的外加剂,如抗裂剂,以减少混凝土的干燥收缩。

此外,适当增加混凝土的初期湿度和养护时间也能有效控制干燥收缩。

2.加强混凝土的抗温度变形能力:在混凝土中添加适量的材料,如粉煤灰、矿渣粉等,以改善混凝土的高温和低温变形性能,从而减少裂缝的产生。

3.控制混凝土的抗剪切强度:适当增加混凝土的配筋,并采用合理的设计和施工工艺,以保证混凝土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的抗剪切能力,从而减少裂缝的产生。

二、混凝土空鼓为了预防混凝土空鼓,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振捣质量:在施工中使用振捣器对混凝土进行振捣,确保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均匀性,从而减少空鼓的产生。

2.加强现场搅拌: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应加强现场质量检查,确保混凝土配料均匀,并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和砂浆含量,以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

3.延长模板拆除时间:在混凝土初凝后,应延长模板的拆除时间,以确保混凝土的充实度和强度。

三、混凝土砂浆剥落为了预防混凝土砂浆剥落,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控制砂浆的水灰比:降低砂浆的水灰比可以提高砂浆的强度和粘结力,从而减少砂浆剥落的发生。

2.加强混凝土的养护:在混凝土施工后,应及时进行养护,保持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以加速混凝土的硬化和强化,从而增强砂浆与骨料之间的粘结力。

3.提高混凝土的强度:通过控制混凝土的配比和施工工艺,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从而减少砂浆剥落的产生。

总结起来,要预防混凝土施工质量缺陷,关键是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材料配比、均匀搅拌、振捣、充分养护和强化等。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的稳定和可靠,保证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混凝土工程常见缺陷及修补措施

混凝土工程常见缺陷及修补措施

【分享】混凝土工程常见缺陷及修补措施,超全面!一混凝土裂缝1形成的原因产生裂缝的一般机理一般认为是由于混凝土材料(包括水泥石和粗细骨料)变形受约束所引起的内应力大于材料抗拉强度的缘故。

一般可用“粘结-滑动”的机理加以解释。

混凝土可见裂缝的发生和开展,是钢筋和混凝土间不能再保持变形协调而出现相对滑动的结果。

裂缝宽度本质上是裂缝之间受拉混凝土拉伸变形和受拉钢筋拉伸变形之差。

2?混凝土裂缝的修补方法①由于混凝土搅拌运输时间过长,浇筑速度过快,振捣不实、施工缝做法不当、模板走动等原因形成裂缝,可以采用一般混凝土裂缝补强措施或者充填混凝土材料、钢锚栓加固、甚至粘钢板加固、预应力加固等办法补救。

②对于气候干燥、初期养护不好,混凝土早期受冻,大气温度湿度变化产生的裂缝,应用裂缝表面处理法,充填混凝土材料,或注入环氧树脂法等措施,受冻严重的构件,有的要拆除,有的需要加固后方可使用。

③对于地基过大不均匀沉降产生过宽的裂构件产生过宽的裂缝,应采取缝,由于承受荷载使加固办法,如灌浆法、面层法、加设钢筋混凝土外套法、外包型钢法、粘贴钢板法、预加应力法、改变传力途径法、增设构件法等。

二混凝土麻面1形成的原因及特征是由于混凝土表面缺浆、起砂、掉皮的缺陷,表现为构件外表呈现质地酥松的凹点,其面积不大(小于或等于0.5m2)、深度不深(小于或等于5mm)、且无钢筋裸露现象。

这种缺陷一般是由于模板湿润不够、支架不严、捣固时发生漏浆或振捣不足,气泡排出以后及捣固后没有很好养护而产生。

2麻面的防治措施模板表面应清理干净,不得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浇灌混凝土前,模板应浇水充分湿润,模板缝隙,应用油毡纸、腻子等堵严,模扳隔离剂应选用长效的,涂刷均匀,不得漏刷;混凝土应分层均匀振捣密实,至排除气泡为止;表面作粉刷的,可不处理,表面无粉刷的,应在麻面部位浇水充分湿润后,用原混凝土配合比去石子砂浆,将麻面抹平压光。

处理缺损厚度在5mm以下的情况可以,可以使用工程师A2耐久性薄层修补料进行面层修复。

常见混凝土结构工程外观质量缺陷整改措施

常见混凝土结构工程外观质量缺陷整改措施

4、蜂窝(烂பைடு நூலகம்、漏浆、夹杂)
现象:蜂窝是指混凝土表面无水泥浆,形成蜂窝状的孔洞,形状不规则,分布不均匀,露出石子深度大于5mm,不露主筋, 但有时可能露箍筋。 主要原因:混凝土分层振捣不实,漏振、振捣时间不够;模板缝隙未堵严,水泥浆流失。 处理方法:小蜂窝,将表面冲洗干净后,用1:2或1:2.5的水泥砂浆抹平压实;较大蜂窝,凿去蜂窝处薄弱松散颗粒,刷洗干 净后,支模用高一级细石混凝土填塞捣实。
处理方法:露筋的治理方法是:将外露钢筋上的混凝土残渣和铁锈清理干净,用水冲洗、湿润,再用1:2或1:2.5的水泥砂浆抹
压平整,若露筋较深,应将薄弱混凝土剔除,冲刷干净、湿润,用比母体高一级标号的细石混凝土捣实,认真养护。
3、麻面
现象:麻面混凝土结构表面局部出现缺浆和许多小凹坑、麻点,形成粗糙面,但无钢筋外漏现象; 原因分析: (1)模板表面粗糙或粘附水泥浆渣等杂物未清理干净,拆模时粘坏混凝土表面; (2)模板未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表面混凝土的水分被吸去,使混凝土失水过多造成麻面; (3)模板拼缝不严,局部漏浆; (4)模板未涂刷隔离剂或涂刷不均匀,混凝土表面与模板粘结造成麻面; 处理方法:将结构物表面有麻面的部位用水充分湿润,用原混凝土配合比去除石子后的砂浆,将有麻面的部位抹平压光
7、裂纹
混凝土施工裂缝的修补 1)混凝土微细裂缝修补
①用注射器将环氧树脂溶液粘结剂或甲凝溶液粘结剂注入裂缝内; ②注射时宜在干燥、有阳光的时候进行;裂缝部位应干燥,可用喷灯或电风筒吹干;在缝内湿
气逸出后进行; ③注射时,从裂缝的下端开始,针头应插入缝内,缓慢注入;使缝内空气向上逸出,粘结剂在
缝内向上填充。 2)混凝土浅裂缝的修补
常见混凝土结构工程外观质量 缺陷整改措施

混凝土常见质量问题原因和处理方法

混凝土常见质量问题原因和处理方法

混凝土常见质量问题原因和处理方法1. 引言混凝土作为一种广泛应用的建筑材料,它的质量对于工程的稳定性和耐久性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质量问题,如裂缝、气孔、色差等。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混凝土质量问题、其产生原因以及相应的处理方法。

2. 裂缝2.1 产生原因混凝土裂缝是指混凝土表面或内部出现的不连续性裂隙。

常见的裂缝产生原因包括:•混凝土收缩:由于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的收缩,随着体积减小,可能导致表面或内部出现拉应力而产生裂缝。

•基础变形:基础不稳定、变形或下沉可能会导致混凝土的承载能力不足,从而引发裂缝。

•温度变化:混凝土在温度变化较大的环境中,由于热胀冷缩的原因,易发生裂缝。

•施工不当:混凝土浇筑及养护过程中,若操作不当或养护不当,可能导致混凝土内部出现裂缝。

2.2 处理方法针对不同原因导致的裂缝,可以采取以下处理方法:•控制混凝土收缩:通过添加适量的控制收缩剂或改变配合比,可以减少混凝土的收缩并减少裂缝的产生。

•检测和修复基础问题:对于出现基础变形导致的裂缝,需要及时检测并修复基础问题,以保证混凝土的稳定性。

•制定温度控制措施:在温度变化较大的施工环境中,可以采取遮阳措施、增加养护时间等方式,控制混凝土的温度变化,减少裂缝的发生。

•优化施工工艺:在混凝土的浇筑和养护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施工规范操作,确保浇筑均匀、养护到位,以减少裂缝的产生。

3. 气孔3.1 产生原因气孔是指混凝土中存在的空隙或气泡。

常见的气孔产生原因包括:•混凝土拌合不均匀:混凝土在拌合过程中,如掺杂有固体杂质或投料比例不合理,可能导致气孔的生成。

•非均匀振捣:混凝土振捣不均匀,无法使混凝土内的气泡顺利排除,从而形成气孔。

•蒸发水过快:在混凝土初凝阶段,如果环境湿度过低或风速过大,混凝土表面的水分可能会过快蒸发,形成气孔。

3.2 处理方法针对不同原因导致的气孔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处理方法:•提高混凝土拌合质量:在混凝土拌合过程中,要确保材料的质量,避免掺杂有固体杂质,同时严格控制投料比例,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

混凝土缺陷问题及处理方法

混凝土缺陷问题及处理方法

混凝土施工质量缺陷及防治措施混凝土工程质量缺陷有:麻面、蜂窝、露筋、裂缝、孔洞、烂边、烂根、气泡、爆模、胀模、错台、挂帘、夹渣、疏松、外形缺陷、外表缺陷、连接部位缺陷等。

1、麻面麻面是指混凝土表面呈现出无数绿豆般大小的不规则小凹点,直径通常不大于5㎜。

成因分析:⑴、模板表面未清理干净,附有水泥浆渣等杂物;⑵、浇筑前模板上未撒水湿润或湿润不足,混凝土的水分被模板吸去或模板拼缝漏浆,靠近拼缝的构件表面浆少,拆模后出现麻面;⑶、混凝土搅拌时间短,加水量不准确致使混凝土和易性差,混凝土浇筑时有的地方砂浆少石子多,形成蜂麻面;⑷、混凝土没有分层浇筑,造成混凝土离析,出现麻面;⑸、混凝土入模后振捣不到位,气泡未能完全排出,拆模后出现麻面。

⑹、振捣过迟,振捣时已有部分凝固;预防措施:⑴、模板表面清理干净,脱模剂应涂刷均匀;⑵、混凝土搅拌时间要适宜,一般应为1~2分钟;⑶、浇筑混凝土时,无论那种模型,均需撒水湿润,但不得积水;⑷、浇筑前检查模板拼缝,对可能漏浆的缝,设法封堵;⑸、振捣遵循快插慢拔原则,振动棒插入到拔出时间控制在20S为佳,插入下层5-10㎝,振捣至混凝土表面平坦泛浆、不冒气泡、不显著下沉为止;修补方法:混凝土表面的麻点,对结构无大影响,通常不做处理,如需处理,可采用如下方法:⑴、用稀草酸溶液将该处脱模剂油点或污点用毛刷洗净,在修补前先用水湿透;修补用的水泥品种必须与原混凝土一致,砂子为细砂,粒径最大不宜超过1㎜,按照漆工刮腻子的方法,将砂浆用刮刀大力压入麻点,随即刮平;水泥砂浆的配合比为1:2或1:2.5,由于数量不多,可用人工在小桶中拌匀,随拌随用,必要时掺拌白水泥调色;修补完成后,用麻袋进行保湿养护。

蜂窝是指混凝土表面无水泥浆,骨料间有空隙存在,形成数量或多或少的窟窿,大小如蜂窝,形状不规则,露出石子深度大于5㎜,深度不漏主筋,可能漏箍筋。

成因分析:⑴、模板漏浆或振捣过度,跑浆严重致使出现蜂窝;⑵、混凝土塌落度偏小,配合比不当或砂、石予、水泥材料加水量计量不准,造成砂浆少、石于多,加上振捣时间不够或漏振形成蜂窝;⑶、混凝土下料不当或下料过高,未设串通使石子集中,造成石子砂浆离析,没有采用带浆法下料和赶浆法振捣;⑷、混凝土搅拌与振捣不足,使混凝土不均匀,不密实,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造成局部砂浆过少。

混凝土质量缺陷的防治与处理

混凝土质量缺陷的防治与处理

混凝土质量缺陷的防治与处理
混凝土质量缺陷的防治与处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缺陷分类: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的规定,混凝土质量缺陷可分为尺寸偏差缺陷和外观缺陷,其中外观缺陷又可分为一般缺陷和严重缺陷。

2. 缺陷原因分析:针对常见的混凝土质量缺陷,如麻面、掉角、露筋、蜂窝、孔洞、夹渣、疏松、裂缝等,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如模板处理不当、混凝土振捣不实、浇筑过程中出现问题等。

3. 防治措施:针对不同类型的质量缺陷,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例如,对于麻面,应确保模板表面光滑、清理干净,混凝土振捣充分;对于掉角,应确保模板充分湿润,拆模时间合适等。

4. 处理措施:对于已经出现的质量缺陷,需要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一般缺陷可以通过表面修补进行处理,严重缺陷可能需要拆除重建。

具体处理措施应根据缺陷类型和程度来判断。

5. 检查验收与资料封闭:在处理质量缺陷后,需要进行严格的
检查验收,确保处理效果达到预期。

同时,应整理相关资料,进行资料封闭,以备查阅。

总之,混凝土质量缺陷的防治与处理应从缺陷分类、原因分析、防治措施、处理措施、检查验收与资料封闭等方面进行,以确保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和安全。

混凝土质量通病原因分析+预防措施+处理方法

混凝土质量通病原因分析+预防措施+处理方法

混凝土质量通病原因分析、预防措施、处理方法A、砼麻面现象:砼表面局部缺浆粗糙,或有许多小凹坑,但无钢筋和石子外露。

原因分析:1、模板表面粗糙或粘附水泥浆渣等杂物未清理干净拆模板时混凝土表面被粘坏。

2、模板未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构件表面混凝土的水分被吸去,使混凝土失水过多出现麻面。

3、模板拼缝不严密,局部漏浆。

4、模板隔离剂涂刷不匀,或局部漏刷或失效,混凝土表面与模板粘结造成麻面。

5、混凝土振捣不实,气泡末排出停在模式板表面形成麻点。

预防措施:模板面清理干净,不得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

木模板灌注砼前,用清水充分湿润,清洗干净,不留积水,使模板缝隙拼接严密,如有缝隙,填严,防止漏浆。

钢模板涂模剂要涂刷均匀,不得漏刷。

砼必须按操作规程分层均匀振捣密实,严防漏捣,每层砼均匀振捣至气泡排除为止。

处理方法:表面作粉刷的可不处理,表面无粉刷的就在麻面局部浇水充分湿润后,用原混凝土配合比去石子砂浆,将麻面抹平压光。

B、蜂窝现象:砼局部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出现空隙,形成蜂窝状的孔洞。

原因分析:1、砼配合比不合理,石、水泥材料计量错误,或加水量不准,造成砂浆少石子多。

2、砼搅拌时间短,没有拌合均匀,砼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

3、未按操作规程灌注砼,下料不当,使石子集中,振不出水泥浆,造成砼离析。

4、砼一次下料过多,没有分段、分层灌注,振捣不实或下料与振捣配合不好,未振捣又下料。

5、模板孔隙未堵好,或模板支设不牢固,振捣砼时模板移位,造成严重漏浆。

6、钢筋较密,使用碎石粒径过大或坍落度过小。

7、基础、柱子、墙根部位末稍加间歇就继续灌上层混凝土。

预防措施:砼配料时严格控制配合比,经常检查,保证材料计量准确。

采用电子自动计量。

砼拌合均匀,颜色一致,其延续搅拌最短时间符合规定。

砼自由倾落高度一般不得超过2m。

如超过,要采取串筒、溜槽等措施下料。

浇灌应分层下料,分层捣固,防止漏振,模板应堵塞严密,基础、柱子、墙根部应在下部浇完间隔1~1.5h沉实后再浇灌上部混凝土,避免出现“烂脖子”。

混凝土施工常见的质量通病和防治措施

混凝土施工常见的质量通病和防治措施

砼常见的质量通病和防治措施一混凝土蜂窝、麻面、孔洞1、产生原因:1模板表面粗糙并粘有干混凝土,浇灌混凝土前浇水湿润不够,或模板缝没有堵严,浇捣时,与模板接触部分的混凝土失水过多或滑浆,混凝土呈干硬状态,使混凝土表面形成许多小凹点;2混凝土搅拌时间短,加水量不准,混凝土和易性差,混凝土浇筑后有的地方砂浆少石子多,形成蜂窝;3混凝土浇灌没有分层浇灌,下料不当,造成混凝土离析,因而出现蜂窝麻面;4混凝土浇入后振捣质量差或漏振,造成蜂窝麻面;2、预防措施:1浇灌混凝土前认真检查模板的牢固性及缝隙是否堵好,模板应清洗干净并用清水湿润,不留积水,并使模板缝隙膨胀严密;2混凝土搅拌时间要适宜,一般应为1-2分钟;3混凝土浇筑高度超过2米时,要采取措施,如用串筒、溜管或振动溜管进行下料;4混凝土入模后,必须掌握振捣时间,一般每点振捣时间约20-30秒;合适的振捣时间可由下列现象来判断:混凝土不再显着下沉,不再出现气泡,混凝土表面出浆且呈水平状态,混凝土将模板边角部分填满充实;3、处理方法:麻面主要影响美观,应加以修补,即将麻面部分湿润后用水泥浆或水泥砂浆抹平;如果是小蜂窝,可先用水洗刷干净后,用1:2或2:5水泥砂浆修补,水泥标号、厂家应为同一浇筑时的水泥、厂家;如果是大蜂窝则先将松动石子剔掉,用水冲刷干净湿透,再用提高一级标号的细石混凝土捣实,加强养护;如果是孔洞,要经过有关人员研究,制定补强方案,方可处理;二露筋1、产生原因:1混凝土振捣时钢筋垫块移位,或垫块太少,钢筋紧贴模板,致使拆模后露筋;2钢筋混凝土构件断面小,钢筋过密,如遇大石子卡在钢筋上水泥浆不能充满钢筋周围,使钢筋密集处产生露筋;3混凝土振捣时,振捣棒撞击钢筋,将钢筋振散发生移位,因而造成露筋;2、预防措施:1钢筋混凝土施工时,注意垫足垫块,保证厚度,固定好;2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筋较密集时,要选配适当石子,以免石子过大卡在钢筋处,普通混凝土难以浇灌时,可采用细石混凝土;3混凝土振捣时严禁振动钢筋,防止钢筋变形位移,在钢筋密集处,可采用带刀片的振捣棒进行振捣;3、处理方法:首先将外露钢筋上的混凝土渣子和铁锈清理干净,然后用水冲洗湿润,用1:2或1:水泥砂浆抹压平整;如露筋较深,应将薄弱混凝土全部凿掉,冲刷干净润湿,用提高一级标号的细石混凝土捣实,认真养护;三混凝土强度偏高或偏低1、产生原因:1混凝土原材料不符合要求,如水泥过期受潮结块、砂石含泥量太大、袋装水泥重量不足等,造成混凝土强度偏低;2混凝土配合比不正确,原材料计量不准确,如砂、石不过磅,加水不准,搅拌时间不够;3混凝土试块不按规定制作和养护,或试模变形,或管理不善、养护条件不符合要求等;2、预防措施:1混凝土原材料应试验合格,严格控制配合比,保证计量准确,外加剂要按规定掺加;2混凝土应搅拌均匀,按砂子+水泥+石子+水的顺序上料,外加剂溶液量最好均匀加入水中或从出料口处加入,不能倒在料斗内;搅拌时间应根据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搅拌机容量合理确定;3搅拌第一盘混凝土时可适当少装一些石子或适当增加水泥和水;4健全检查和试验制度,按规定检查坍落度和制作混凝土试块,认真做好试验记录;四混凝土板表面不平整1、产生原因:1有时混凝土梁板同时浇灌,只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然后用平锹一拍了事,板厚控制不准,表面不平;2混凝土未达到一定强度就上人操作或运料,混凝土板表面出现凸凹不平的卸痕;3模板没有支承在坚固的地基上,垫板支承面不够,以致在浇灌混凝土或早期养护时发生下沉;2、预防措施:1混凝土板应采用平板式振捣器在其表面进行振捣,有效振动深度约20厘米,大面积混凝土应分段振捣,相邻两段之间应搭接振捣5厘米左右;2控制混凝土板浇灌厚度,除在模板四周弹墨线外,还可用钢筋或木料做成与板厚相同的标记,放在灌筑地点附近,随浇随移动,振捣方向宜与浇灌方向垂直,使板面平整,厚度一致;3混凝土浇灌完后12小时以内即应浇水养护如气温低于+5oC时不得浇水并设有专人负责;必须在混凝土强度达到㎜2以后,方可在已浇筑结构上走动; 4混凝土模板应有足够的稳定性、刚度和强度,支承结构必须安装在坚实的地基上,并有足够的支承面积,以保证浇灌混凝土时不发生下沉;五混凝土裂缝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温度、湿度变化,混凝土徐变的影响,地基不均匀沉降,拆模过早,早期受振动等因素都有可能引起混凝土裂缝发生;1、预防措施:1加强混凝土早期养护,浇灌完的混凝土要及时养护,防止干缩,冬季施工期间要及时覆盖养护,防止冷缩裂缝产生; 2大体积现浇混凝土施工应合理设计浇筑方案,避免出现施工缝;4加强施工管理,混凝土施工时应结合实际条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混凝土的配合比、塌落度等符合规定的要求并严格控制外加剂的使用,同时应避免混凝土早期受到冲击;2、处理方法:当裂缝较细,数量不多时,可将裂缝用水冲洗后,用水泥浆抹补;如裂缝开裂较大较深时,应沿裂缝凿去薄弱部分,并用水冲洗干净,用1:水泥砂浆抹补;此外,加压灌入不同稠度的改性环氧树脂溶液补缝,效果也较好;六混凝土夹芯1、产生原因:浇灌大面积、大体积钢筋混凝土结构时,往往分层分段施工,在施工停歇期间常有木块、锯末等杂物,在冬季还有积雪、冰块积存在混凝土表面,这些杂物如不认真检查清理,再次浇灌混凝土时,就夹入混凝土内,在施工缝处造成杂物”夹芯”;2、预防措施:浇灌混凝土前要认真检查,将表面杂物清理干净,可在模板与沿施工缝处通条开口,以便清理;冬季施工时如有冻雪等,可用太阳灯等烤化后清理干净;如只有锯末等杂物,可采用鼓风机等吹,全部清理干净后,通条开口再封板,然后浇灌混凝土;七外形尺寸偏差;1、现象:表面不平整,整体歪斜,轴线位移;2、产生原因:1模板自身变形,有孔洞,拼装不平整;2模板体系的刚度、强度及稳定性不足,造成模板整体变形和位移;3混凝土下料方式不当,冲击力过大,造成跑模或模板变形;4振捣时振捣棒接触模板过度振捣;5放线误差过大,结构构件支模时因检查核对不细致造成的外形尺寸误差;3、预防措施:1模板使用前要经修整和补洞,拼装严密平整;2模板加固体系要经计算,保证刚度和强度;支撑体系也应经过计算设置,保证足够的整体稳定性;3下料高度不大于2米;随时观察模板情况,发现变形和位移要停止下料进行修整加固;4振捣时振捣棒避免接触模板;5浇筑混凝土前,对结构构件的轴线和几何尺寸进行反复认真的检查核对;4、处理方法:无抹面的外露混凝土表面不平整,可增加一层同配比的砂浆抹面;整体歪斜、轴线位移偏差不大时,在不影响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可不进行处理;整体歪斜、轴线位移偏差较大时,需经有关部门检查认定,并共同研究处理方案;八胀模的防治措施现浇混凝土胀模会造成构件尺寸增大,外形不干规整,严重时需进行剔凿,影响混凝土的外观质量;为有效防治施工时的胀模现象,需对施工胀模的原因进行分析;1、胀模原因分析施工中常见混凝土胀模的原因有以下几种:模板下口混凝土侧压力最大,采用大流动泵送混凝土时,一次浇筑过高、过快;阳角部位U形卡不到位及大模悬挑端过长;采用木板制作的门窗洞口、预留洞模板,其下脚支撑及定位困难;由于墙面残浆等原因,二次接槎部位模板不能保证与墙拼严;拼接处模板安装过松;随意取消对拉螺栓;采用跳模施工的墙,跳模落在钢筋上,不便打斜撑;柱采用定型钢模时,未使用阴角模,大角常连接不紧密,有空隙;浇筑梁无外脚手架时,周边梁外模安装质量难以控制,外模不顺直,支撑不牢;人为减少支撑数量,易使梁下沉;悬挑梁端部及后浇带处支撑数量不足,标高不准,跑模;跨中未按规定起拱时,易发生梁下沉现象;梁柱节点及楼板与剪力墙、柱交接处未制作定型节点模板、易胀模或模板吃进柱内;2、防治措施模板的设计措施上述问题应在结构计算的基础上综合施工等各方面因素后绘成模板施工图,并编制模板方案,以指导施工;模板的安装措施混凝土浇筑及模板养护措施九、混凝土楼面;温度裂缝;塑性裂缝;干缩裂缝;防治措施结合工程实践经验,分析了混凝土施工楼面裂缝形成的原因,提出了预防和控制的混凝土裂缝的措施,以确保混凝土的工程质量;长期以来,由于对混凝土裂缝问题认识上的偏差,或重视程度不高,混凝土开裂现象十分普遍,严重破坏了建筑物的外观质量,给业主的心理造成不安全感;其次,从承载力角度而言,由早期裂缝发展而成的贯穿裂缝和深层裂缝改变混凝土的受力条件,降低结构的承载能力,影响建筑物的质量和运行安全性;第三,从耐久性角度出发,混凝土结构体表面或内部发生的裂缝将对建筑物防水性、抗渗性、钢筋锈蚀性、化学侵蚀性等耐久性产生严重的危害,缩短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因此,施工中应尽可能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控制裂缝,使结构尽量不出现裂缝,或尽可能减少裂缝的数量和宽度,以确保工程质量;目前,泵送混凝土广泛应用在多高层建筑及大体积混凝土中,达到了提高施工工效,节约施工成本的良好效果;但是,工程实践表明,泵送混凝土属于大流态性的混凝土,具有坍落度大、水泥用量多、含砂率高等特点,因此,在施工中产生裂缝的概率较高;特别是住宅工程楼板的裂缝发生后,往往会引起的投诉、纠纷、以及索赔要求等;现结合大量施工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以及裂缝的防治处理,介绍以施工为主、兼顾设计和材料原因分析楼面裂缝的综合性防治及具体措施;对混凝土楼面施工裂缝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进行探讨;一、设计中的重点加强部位从住宅工程现浇楼板裂缝发生的部位分析,最常见、最普遍和数量最多的是房屋四周阳角处含平面形状突变的凹凸房屋阳角处的房间在离开阳角1米左右,即在楼板的分离式配筋的负弯矩筋以及角部放射筋未端或外侧发生45度左右的楼地面斜角裂缝,此通病在现浇楼板的任何一种类型的建筑中都普遍存在;其原因主要是混凝土的收缩特性和温差双重作用所引起的,并且愈靠近屋面处的楼层裂缝往往愈大;从设计角度看,现行设计规范侧重于按强度考虑,未充分按温差和混凝土收缩特性等多种因素作综合考虑,配筋量因而达不到要求;而房屋的四周阳角由于受到纵、横二个方向剪力墙或刚度相对较大的楼面梁约束,限制了楼面板混凝土的自由变形,因此在温差和混凝土收缩变化时,板面在配筋薄弱处即在分离式配筋的负弯矩筋和放射筋的未端结束处首先开裂,产生45度左右的斜角裂缝;虽然楼地面斜角裂缝对结构安全使用没有影响,但在有水源等特殊情况下会发生渗漏缺陷,容易引起住户投诉,是裂缝防治的重点;根据上面的原因分析,我公司在近几年的图纸会审中,十分注意建议业主和设计单位对四周的阳角处楼面板配筋进行加强,负筋不采用分离式切断,改为沿房间每个阳角仅限一个房间全长配置,并且适当加密;几年来的实践充分证明,凡采纳或按上述设计的房屋,基本上不再发生45度斜角裂缝,已能较满意地解决好楼板裂缝中数量最多的主要矛盾,效果显着;二、裂缝形成的原因和防止措施一温度裂缝1、裂缝形成的原因混凝土是热的不良导体,传热很慢,混凝土浇筑后,在混凝上硬化初期,水泥的水化热使混凝土内部温度升高,一般每100Kg水泥可使混凝土温度升高10℃左右,加上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在2~3d内,混凝土内部温度可达50~80℃,造成内外温差很大,形成温度梯度,而混凝土的线膨胀系数约为1010-6/℃即温度每升高或降低10℃,混凝土会产生%的线膨胀或收缩;经验表明,在无风天气,混凝土表面温度与环境气温之差大于25℃时,即出现肉眼可见的温差收缩裂缝;裂缝宽度一般在 mm左右;裂缝走向无规律性,有在构件表面较浅范围内的,有深入到构件内部较深的,深进和贯穿的温度裂缝对混凝土有很大的破坏性;2、防止措施1 在材料方面严格控制混凝土原材料,降低水泥水化热;选用中热和低热的水泥品种是控制混凝土温度升高的根本方法;选择合适的骨料级配,增强混凝土的和易性,有效地控制混凝土的温度升高,在施工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选择粒径较大、级配良好的粗骨料;掺加适量的外加剂或掺和料,如木质素磺酸钙减水剂、粉煤灰等,优化混凝土配合比,改善混凝土的性能,从而降低水化热;2 在施工、设计方面a 控制混凝土的出机温度;对混凝土出机温度影响最大的是石子与砂的温度,采用预冷骨料、遮阳防晒、洒水降温;运输时,对运输车进行遮阳防晒和保温措施;b掌握好混凝土浇筑时间;合理部署施工,尽量避免在炎热天气浇筑大体积混凝土,控制混凝土的浇筑温度,减少结构的内外温差;c及时对混凝土进行保温、保湿养护;尽量减少混凝土的暴露面和暴露时间,避免夏季遭受暴晒,防止冬季经受寒潮冲击,延缓混凝土的降温速率;d改善边界约束和构造设计;当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尺寸过大时,为防止水化热的大量积聚,在进行结构设计时,可在适当位置设置后浇带,降低混凝土每次浇筑的蓄热量;其次在结构的孔洞周围,变截面处以及底板、顶板与墙的转角处,配制温度钢筋,改善应力集中,防止裂缝出现;同时为了消除边界约束而引起的温度引力,应在与边界约束的接触面设置滑动层,以消除嵌固,减少约束;二塑性裂缝1、裂缝形成的原因a塑性沉降裂缝在新拌混凝土中,骨料颗粒悬浮在一定稠度的胶结材浆体中,由于普通混凝土的浆体密度低于骨料,因而骨料在浆体中有下沉趋势;而浆体中水泥颗粒密度又大于粉煤灰并远大于水,从而使浆体中的粉煤灰与水向上漂移而产生沉降与离析、泌水现象;骨料下沉和水分上升会在水平钢筋底部和粗骨料底部积聚水分,干后形成空隙,还会使混凝土接近表面的部份由于粉煤灰组分多而降低强度;当下沉的固体颗粒遇到水平钢筋或受到侧面模板的摩擦阻力时,就会与周围的混凝土形成沉降差,在混凝土顶部表面形成塑性沉降裂缝;混凝土的坍落度越大,越易发生塑性沉降裂缝;b塑性收缩裂缝混凝土在初凝前由于水分蒸发、混凝土内部水分不断向表面迁移,形成混凝土在塑性阶段体积收缩;一般混凝土的塑性收缩约为1%,坍落度大的混凝土大流动性混凝土的塑性收缩量可达2%;当施工时温度高,相对湿度低时,混凝土内部水分向表面迁移供应不上蒸发量的情况下,混凝土表面失水干缩受下面混凝土的约束,表面会出现不规则的塑性收缩裂缝;此种塑性收缩裂缝在混凝土初凝前及时抹压或二次振捣可以愈合,如不及时处理并蓄水养护,可能发展为贯通性有害裂缝;近年广泛采用泵送混凝土施工,为便于泵送与浇筑,现场任意加水现象时有发生;加水不仅使水灰比变大,降低混凝土强度,且极易产生塑性收缩裂缝,工地对此严加控制;2、防止措施a要控制混凝土单位用水量在170 kg/ m3 以下,水灰比小于 ,在满足施工要求时,尽可能减少坍落度;b掺加适量质量良好的泵送剂及掺合料,可有效改善混凝土的性能和降低沉陷;c混凝土搅拌时间要适当,时间过短或过长都会造成拌合物均匀性变坏而增大沉陷;d混凝土浇筑时,下料不宜太快,防止堆积或振捣不充分;e混凝土应振捣密实,一次振捣时间为15~30 s ,在柱、梁、墙和板的变截面处宜分层浇筑、振捣,在混凝土浇筑1~ h后,混凝土尚未凝结之前,对混凝土进行两次复振,以排除混凝土因泌水在粗骨料水平钢筋下部产生的水分和空隙,改善混凝土和钢筋的握裹力,消除混凝土沉降裂缝;f在炎热的夏季和大风天气,为防止水分激烈蒸发形成内外硬化不均和异常收缩引起裂缝,应采取缓凝和覆盖;三水化收缩及干躁收缩裂缝1、裂缝形成的原因a水化收缩及自生干缩裂缝:水泥在水化反应过程中,水化产物的绝对体积同水化前的水泥与水的体积之和相比有所减少的现象称水化收缩;硅酸盐水泥的水化收缩量约为1%-2%;水化收缩在初凝前表现为浆体的宏观体积收缩,初凝后则在已形成的水泥石骨架内生成孔隙;在水泥继续水化过程中不断消耗水分导致毛细孔中自由水减少,湿度降低,在外部养护水供应不充分的情况下,混凝土内部产生自干燥现象,由自干燥作用导致毛细孔内产生负压,引起混凝土内自干燥收缩;由于常态混凝土的水胶比较高,混凝土内有较为充裕的水分,在养护较好的情况下毛细管中很少出现缺水干燥现象,因而很少发生自生干燥收缩;对于水胶比小于的混凝土,初凝后水化收缩与自生干缩率可达%%,据日本Tazawa的实验,水胶比的加硅粉混凝土,2d自生干缩即高达%;因此,对于水胶比低的混凝土,应在初凝时水泥石结构未到很密实的情况下及时饱水养护,否则极易产生混凝土自内而外的自生干缩裂缝;b干燥收缩裂缝:混凝土工程在硬化后,内部的游离水会由表及里逐渐蒸发失水,导致混凝土由表及里逐渐产生干燥收缩;在约束条件下,当收缩变形量导致的收缩应力大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混凝土就会出现由表及里的干燥收缩裂缝;混凝土的干燥收缩是从施工阶段撤除养护开始的,早期的干燥收缩裂缝比较细微,往往不为人们所注意;随着时间推移,混凝土的蒸发量和干燥收缩量逐渐增大,裂缝也逐渐明显起来;一般混凝土90d干燥率为%%,流动性混凝土为%%,这是混凝土结构较普遍地发生裂缝的主要原因;干燥收缩裂缝在潮湿条件下可以逐渐缩减愈合,因此如果裂缝宽度不大于规定指标,对结构不致构成危害;2、防止措施1在材料方面a水泥:水泥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1999 、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硅酸盐水泥及粉煤灰硅酸盐水泥GB1344-1999;水泥颗粒越细,硬化时收缩越大,掺混合材料的硅酸盐水泥配置的混凝土比用普通水泥配置的混凝土干缩率大,按收缩值排序为:矿渣水泥> 普通硅酸盐水泥> 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因此在满足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采用中、低热水泥,降低水泥用量;b粗骨料:粗骨料最大粒径应满足结构钢筋净间距和泵送管径要求,粒径增大可减少用水量、水泥用量,从而可以减少混凝土自身收缩;粗骨料必须是连续级配,其针片状颗粒含量不宜大于10 % ,以保证混凝土的可泵性;c细骨料:细骨料级配应合理,并优先选用中砂,控制云母、硫化物、有机质、粘土、淤泥等有害物质含量,降低混凝土收缩;d减水剂和掺合料:泵送混凝土中掺入减水剂,在水灰比不变的情况下,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混凝土收缩;混凝土中掺入粉煤灰、矿渣粉、沸石粉等掺合料可以增加混凝土密实度,提高可泵性;2 在施工方面a采用二次抹压技术,即在混凝土初凝前在混凝土表面进行二次抹压,消除混凝土干缩、沉缩和塑性收缩发生的表面裂缝,增加混凝土的密实度,但是,二次抹压时间必须掌握恰当,过早抹压没有效果,过晚抹压混凝土已进入初凝状态,失去塑性,消除不了混凝土表面已出现的裂缝;b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及时覆盖塑料薄膜或湿草袋,对混凝土进行保湿养护,接缝处搭接盖严,避免混凝土水分蒸发,保持混凝土表面处在湿润状态下养护,混凝土终凝后继续浇水养护7 d;c混凝土经过二次抹压初凝后,轻微洒水润湿,混凝土终凝后每天分几次浇水养护,保持水浸润混凝土表面7 d;d为防止墙柱、梁等的侧模板过早拆卸,导致混凝土表面产生干燥收缩裂缝,应在表面刷养护液;四施工裂缝1、裂缝形成的原因a振捣工艺不当发生的裂缝:振捣不足部位混凝土构造比较疏松,拆模后易出现蜂窝、麻面,过振部位则粗骨料下沉,表面泌浆、泌水,中间砂浆富集,易由表及里发生塑性裂缝和干燥裂缝;有时工地为减少拆、装泵管次数,将混凝土拌合物集中卸下,用振捣器赶料,使大量浆体被赶走,粗骨留在原处,导致混凝土结构失匀,浆体多的部位易出现塑性收缩裂缝和干燥裂缝;b养护不足引起的裂缝:混凝土浇筑后如不及时养护,易产生塑性收缩裂缝和早期干燥裂缝,特别是水泥用量大的高强度等级混凝土和高温、干燥气候条件下浇筑的平板结构混凝土,如不及时养护,极易出现早期收缩裂缝;在烈日暴晒和大风天气,混凝土浇筑后如不及时覆盖养护,有时混凝土表面较快硬结,形成一层硬皮,硬皮上的裂缝已经抹压不动,而下部混凝土还未达到初凝;春寒大风时期也会出现类似现象;这种情况,只有通过二次振捣后,及时覆盖养护加以解决;养护不足不仅表现在养护时间达不到规范规定的天数,例如有的工地并不覆盖保湿养护,只是一天浇两三次水,混凝土同样处于养护不足状态; c预埋线管处的裂缝预埋线管,特别是多根线管的集散处是混凝土截面受到较多削弱,从而引起应力集中,容易导致裂缝发生的薄弱部位;当预埋线管的直径较小,并且房屋的开间宽度也较小,同时线管的敷设走向又不垂直于混凝土的收缩和受拉方向时,一般不会发生楼面裂缝;反之,当预埋线管的直径较大,开间宽度也较大,并且线管的敷设走向又垂直于混凝土的收缩和受拉力向时,就很容易发生楼面裂缝;d 施工荷载裂缝目前在主体结构的施工过程中,普遍存在着质量与工期之间的较大矛盾;一般主体结构的楼层施工速度平均为5-7天左右一层,最快时甚至不足5天一层;因此当楼层混凝土浇筑完毕后不足24小时的养护时间,就忙着进行钢筋绑扎、材料吊运等施工活动,这就给大开间部位的房间雪上加霜;除了大开间的混凝土总收缩值较小开间要大的不利因素外,更容易在强度不足的情况下受材料吊卸冲击振动荷载的作用而引起不规则的受力裂缝;并。

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及治理措施

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及治理措施

•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概述•混凝土裂缝•混凝土蜂窝麻面•混凝土色泽不均目•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治理措施•工程实例录01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是指混凝土结构或构件在施工过程中或施工完成后出现的外在缺陷,如表面不平整、裂缝、蜂窝、麻面、孔洞等。

按照缺陷的程度和影响范围,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可分为轻微缺陷、一般缺陷和严重缺陷三类。

定义与分类轻微缺陷一般缺陷严重缺陷030201常见外观质量缺陷外观质量缺陷的原因02荷载裂缝由于外部荷载引起的裂缝。

温度裂缝由于温度变化引起的裂缝。

沉降裂缝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而引起的裂缝。

干缩裂缝由于混凝土表面水分蒸发过快塑性收缩裂缝在混凝土凝结前,表面因失水较快而产生的裂缝。

裂缝类型干缩裂缝产生原因混凝土养护不到位,暴露时间过长,水分蒸发过快。

混凝土搅拌不均匀,水灰比过大,模板吸水性差。

地基处理不当,模板支撑不牢固。

温度变化大,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

过早拆模,承受过大荷载。

塑性收缩裂缝产生原因温度裂缝产生原因荷载裂缝产生原因沉降裂缝产生原因裂缝产生原因破坏结构的整体性影响外观和使用功能影响结构承载力和安全性裂缝的危害03表面型蜂窝深度型蜂窝露筋型蜂窝蜂窝麻面类型蜂窝麻面产生原因蜂窝麻面对混凝土外观质量产生直接影响,使构件表面不光滑、颜色不均匀,影响美观。

影响外观质量降低结构强度诱发钢筋腐蚀影响使用功能深度型和露筋型蜂窝麻面会削弱构件截面面积,降低结构强度,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

露筋型蜂窝麻面容易使钢筋暴露在空气中,导致钢筋腐蚀生锈,降低结构性能。

对于有防水要求的构件,蜂窝麻面会降低防水性能,影响使用功能。

蜂窝麻面的危害04表面颜色偏淡混凝土表面颜色出现斑点、色差等现象,影响美观度。

表面颜色不一致表面出现黑斑色泽不均类型原材料差异配合比不当搅拌不均匀养护不当色泽不均产生原因降低耐久性色泽不均往往伴随着其他质量缺陷,如干缩裂缝、空鼓等,这些缺陷会降低混凝土的耐久性。

影响外观质量色泽不均会影响混凝土的外观质量,使建筑物或构件的外观形象受到损害。

混凝土结构外观质量缺陷处理方案

混凝土结构外观质量缺陷处理方案

混凝土结构外观质量缺陷处理方案混凝土结构是现代建筑中常见的结构形式,其外观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的美观度和使用寿命。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混凝土结构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外观质量缺陷,如裂缝、起砂、起皮等。

本文将针对这些常见的混凝土结构外观质量缺陷,提出一些处理方案。

首先,针对混凝土结构的裂缝问题,可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模板安装、混凝土浇筑、养护等工作,确保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最大限度地得到避免。

2.建立完善的裂缝预防体系:在混凝土结构设计和施工中,应考虑到结构受力情况和材料膨胀收缩性能,采用合适的设计和施工工艺,减少裂缝的产生。

3.采用合适的补充材料:对于已经出现裂缝的混凝土结构,可以采用合适的补充材料进行修复和加固,以防止裂缝的进一步发展。

其次,针对混凝土结构的起砂和起皮问题,可采取以下措施:1.增强混凝土的抗渗性能:通过使用高质量的混凝土配合比和优质的骨料,能够有效减少水泥砂浆中的孔隙和空隙,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减少起砂和起皮的可能性。

2.加强施工过程中的养护管理:在混凝土浇筑后,要及时进行养护,保持适当的湿润和温湿度,防止混凝土过早失水和过早硬化,导致起砂和起皮。

3.对已经起砂和起皮的混凝土结构,可以采取修补措施:对于表面起砂和起皮的地方,可以使用适当的修补材料进行修复,恢复混凝土的外观质量。

除了上述两个常见的混凝土结构外观质量缺陷,还有一些其他的问题,如麻面、起灰等。

对于这些问题,也需要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案:1.针对麻面问题,可以通过改善混凝土浇筑工艺和养护条件来解决。

在浇筑时,要尽量避免过量振捣和过早脱模,保持适当湿润条件,防止混凝土表面出现麻点和粗糙。

2.针对起灰问题,可以通过调整混凝土配合比和施工工艺来解决。

合理控制水灰比、选择质优的水泥和骨料,加强混凝土的抗剥离能力,减少起灰的发生。

综上所述,针对混凝土结构的外观质量缺陷,我们可以从施工质量控制、设计和施工工艺、材料选择等方面着手,针对具体问题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论混凝土结构常见质量缺陷与防治摘要:造成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不达标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

因为混凝土结构的工程质量具有阶段隐蔽性,前一阶段的质量问题极易被后阶段的施工工序隐蔽起来,因此为了避免造成质量安全隐患,我们必须对前一阶段已经出现的问题,按照行业相关要求及时进行工程验收和问题整改。

由此可见,在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决定工程质量的长久性和安全性的主要因素就是混凝土结构质量,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缺陷;原因;全过程防治措施;处理方法abstract: the causes of concrete structure engineering quality are not up to the standard variety. because the engineering quality of the concrete structure is hidden, the quality problem of the previous stage construction process is easy after the hidden, so in order to avoid the potential quality and safety, we must have appeared in the first stage of the problem,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lated requirements timely rectification project approval and issue. therefor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oncrete structure in the main factors to determine the long-term safety and engineering quality is the quality of concrete structure, which has a very important significance.key words: quality defect of concrete structure engineering; reason; the whole process control measures; processing method 中图分类号: tu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造成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不达标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

因为混凝土结构的工程质量具有阶段隐蔽性,前一阶段的质量问题极易被后阶段的施工工序隐蔽起来,因此为了避免造成质量安全隐患,我们必须对前一阶段已经出现的问题,按照行业相关要求及时进行工程验收和问题整改。

由此可见,在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决定工程质量的长久性和安全性的主要因素就是混凝土结构质量。

我们对工程质量出现问题的应对步骤应该是首先做出相应的技术方法,同时一定要取得工程监理部门的认可,监理单位认可后签字生效方可进行处理。

处理后,经过处理的部位,必须再次进行质量检验验收,而且是全数检验,并及时对该技术处理方案进行校核与整改,对该部位进行跟踪观察和记录。

一、通常所见的几个混凝土结构工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1钢筋裸露。

混凝土结构施工中所浇筑的工件内钢筋外露,没有被混凝土完全包裹,一些钢筋局部裸露在浇筑工件的表面,如主筋、副筋和箍筋等等。

2石子间的空隙(蜂窝)。

浇筑的混凝土表层水泥浆比较少而石头子比较多,石子与石子之间就形成了缝隙,看似蜂窝状的小洞。

3比较大的孔或洞。

浇筑的混凝土工件内部里面存在比较大的空隙,出现部分位置没有混凝土或者中间有相对较大的蜂窝,钢筋出现局部外漏或者整体裸露,混凝土的孔洞无论长度与宽度都超过混凝土保护层的标准厚度。

4夹渣。

混凝土的原料物质中存在其他杂质或物质,并且其存在于超过保护层的深度范围内,其强度远远低于混凝土强度。

5裂纹与缝隙。

部分裂纹与缝隙会不断延伸一直到混凝土的深层部位。

这种形式的裂纹与缝隙主要涉及干缩裂缝、温差以及其他外力不均匀沉降造成的裂缝等。

6外部整体上的破损。

混凝土有缺失棱角的现象,棱角笔直不足,或者表面不够平整等。

混凝土个别部位出现缺浆现象甚至出现诸多的小麻坑或者凹点。

7 外表面的问题。

浇筑工件的外表面不光滑,存在麻面、外皮脱落、沙层脱落、沾污等等现象。

二造成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的原因剖析1 造成钢筋露筋的主要因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钢筋的保护层采用的垫块位置发生变化或者垫块数量不足、强度不够,导致钢筋与模板过于紧密,局部失去垫块原有作用;部分结构(如框架结构)的局部构件(梁柱交结处)体积与截面相对较小,钢筋密度过大,(梁底部)尤其造成钢筋之间的缝隙相对较小,这样便会导致有些粗骨料石子会被夹在钢筋之间,造成砂浆不能充分的被填充到钢筋之间,从而出现漏筋的现象;由于不恰当配比混凝土或搅拌时间不当,使之发生离析现象,主要表现为靠近模板的部位缺少砂浆或者模板密封不严渗漏砂浆;浇筑的混凝土保护层不足或者保护层的地方振捣不到或者振动的不密实;再有,振动棒撞击到预埋钢筋上或者踩到钢筋,从而造成钢筋位置移动,过后又不及时调整造成钢筋裸露。

2 蜂窝状空隙形成的几种主要原因:工程施工时,构成混凝土的各种原料因管理不到位,混凝土未按配合比要求搅拌施工,以及细砂、卵/碎石、水泥等材料与水的配比量不准确,就会造成混凝土的浆稀石多;另外,浇筑用的混凝土的各种材料配比完成后,以强制式搅拌机为例,搅拌时间至少1分钟。

搅拌的时间过快,搅拌不均匀,相互融合性能较差,振捣不到位造成密实度不够。

作为骨架的材料同砂浆分开;造成卸料高度大的部位,没有使用串筒把骨料集中起来,从而使石料与砂浆分离;或因没有分层下料,再加上局部混凝土没有充分的振捣,甚至漏振,以及振动时间不充分,不能达到返浆的目的,从而产生混凝土的蜂窝状空隙。

3产生孔洞的几种主要原因:在浇筑混凝土时,会遇到混凝土下料被钢筋、线管、预留洞管阻挡,而这些部位就是钢筋集中或者是事先留出的孔洞的地方,没有经过充分振动倡促浇筑上部的混凝土;混凝土配合比不良、骨料分离,砂浆离析,石子成堆,未经振捣且大量跑浆;施工时为赶时间,混凝土每次下材料过多太厚,振动棒振捣不到位的情况,所以就造成比较松散的孔洞;再加上管理不到位,施工前不慎将一些工具、碎木料、土块等杂物掉入混凝土中,从而将混凝土卡住等原因造成孔洞。

4产生夹渣的主要原因:在砼施工前的上一道工序、模板、钢筋工程竣工后,缝隙里的碎屑、土石、碎砖、木块等没有清除或者没有清扫干净;底部接缝处没有清扫干净,混凝土在接缝处没有充分振动。

5 产生裂缝的几种主要原因:通常状况下,刚浇筑完成的混凝土,如果外部比较干燥,温度较高,会很快的蒸发,但是其内部仍未定型,仍具有可塑性,混凝土内外便会出现收缩不均的现象,形成裂纹与裂缝。

这些裂缝一般情况下不会具有连贯性,并且延展性不强,通常会形成对斜线,其最长的长度也一般会在30cm以内。

但是也有比较严重的状况,这些裂纹会相互延展贯穿,并且深入到混凝土的纵深,这些裂缝在浇筑中受到重力作用而出现沉降。

在混凝土浇筑初凝与终凝之间,如果期间附近因持续施工,钢筋传递振动或者模板搭设不稳松动等情况影响,局部混凝会产生裂缝。

尤其是如果模板表面不够平整的话,或者脱模剂涂抹有失均匀,模板之间的摩擦会使沉降减弱,从而可能出现垂直性质的表面裂缝。

6 产生外形缺陷的几种主要原因:木模板没有湿润充分。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要进行浇水湿润覆盖养护,防止过于干燥,脱水会造成混凝土强度变低。

还有一种极端状况,由于木质模板过度湿润后,会发生膨胀而造成相互挤压、变形导致脱模,棱角不完整;另外,在低温下进行施工或者侧面板拆除过早;边角混凝土柱未达到足够的强度前受外力或者其他力量撞击,导致外形缺陷。

7 产生外表缺陷的几种主要原因:模板表面不平整或者其上粘连杂物,会造成拆模时混凝土表面不美观;模板湿润不足,导致混凝土表面缺水出现麻面;模板之间存在缝隙造成漏浆;模板隔离剂涂抹均匀;混凝土的原料配比掌握不良;振捣时间掌握不佳,都易出现混凝土外表缺陷。

三治理办法1钢筋裸露的治理办法:在浇筑和振捣混凝土之前,严格对钢筋进行的质量检查,对承重钢筋保护层的厚度要进行详尽检查,保证垫块位置与厚度、强度的合理;钢筋相对集中的位置,要对石料进行严格的选择,保证混凝土配比合理以及有足够的和易性;为避免离析,要在浇筑高度超过2m以上的部位时,采用串筒进料的方式;模板要保证合理足够的水分并避免缝隙的存在;振捣时要避免对混凝土形成不必要的外力撞击;混凝土集中部位最好采取分段或分层方式振捣完成;施工中,有条件的建议使用钢筋悬挂法,尽量避免对钢筋进行踩踏和挤压,如施工不慎造成变形要及时维护和修整;控制脱模时间,拆模后注意成品保护,避免提前拆模,造成棱角不完美。

2 蜂窝状孔洞的治理办法:首先混凝土各种材料配比必须严格控制,一定要经常进行检查,并精确计算各种差异,及时调整施工配合比;保证各种原料均匀搅拌,控制好混凝土坍落度。

分层浇筑振捣,保证浇筑振捣的紧密无漏洞;模板之间缝隙要填充严实,并在施工过程中杜绝漏浆现象,浇筑前要保证木质模板的湿润且无积水。

3 孔洞的防治措施:在钢筋密集处及复杂部位,采用高一标号的细石混凝土浇捣,使混凝土在模板内充满,分层振捣密实。

在预留孔洞部位,两侧同时下料,必要时侧面加开浇捣口,严防漏振。

砂石中混有粘土块等杂质必须清处除,碎砖、模板、小工具等杂物掉入混凝土内,应及时清除干净。

4 夹渣防治措施:认真按有关要求处理施工缝,接缝处杂物清除干净并洗净。

同时加强接缝处混凝土的振捣密实。

5 裂缝的防治措施:表面裂缝最有效的预防措施是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保护好成品,避免雨淋,加强覆盖并及时洒水养护。

为了尽可能减少收缩裂缝使混凝土能有足够强度抵抗所引起的应力,必须有效控制混凝土内部升温速率。

如在混凝土中掺加适量的矿粉煤灰,能使水化热释放速度减缓;控制原材料的温度,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内部可采用冷却管通以循环水释放内部水化热。

在混凝土施工时,选用合格的原材料尤其是水泥类型,应该严禁不同品牌、不同标号的水泥混在一起使用。

6 外形缺陷防治措施:木模板在浇筑混凝土前应充分湿润,混凝土浇筑后应浇水养护。

拆除侧面非承重模板时,混凝土应具有1.2n /mm2以上强度。

拆模时注意保护棱角,避免用力过猛过急。

吊运模板时,防止撞击棱角。

运输时,成品阳角用稳妥材料保护好,以免碰损。

7 外表缺陷防治措施:模板表面清理干净,不得粘有干硬水泥砂浆块等杂物。

浇灌混凝土前,模板应浇水充分湿润,模板缝隙堵严。

选用长效的模板隔离剂,涂刷均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